社区建设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建设相关知识

篇1

[关键词]实践社区 知识传播 影响因素 管理机制

[分类号]C961

1 引 言

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取代了土地、劳动力和金融资本而成为获得经济和社会价值的主要源泉。企业内部如果拥有将知识从一个个体有效地传播到另一个个体的能力,将比缺乏这种能力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生产力,并更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生存下去。因此知识传播在企业里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实践社区特指成员间的那种非正式的工作联系性组织,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学术界把更多的目光集中于组织中正式团体的知识传播活动研究。在企业中,实践社区也未得到管理者客观的认识,缺乏管理层的支持和认可。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实践社区内部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以指导组织更好地进行知识传播。

2 相关研究及Swee提出的知识传播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框架

国内学者王众托院士认为:知识传播是知识与信息通过不同媒介进行交流与扩散,是知识从创造主体转移至学习主体的活动。知识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地在最大范围内使知识被人们认识和利用,这是知识传播的核心所在。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相互信任的企业文化、有效的激励机制、双方的沟通意愿等特性是影响企业知识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wee的研究成果,他在探讨影响企业内部知识有效传播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将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表达成一个综合性框架,如图1所示:

Swee的贡献:①强调领导者在促进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是组织文化的主要影响者,并且可以为知识的传播提供所需的支持条件。领导者需要营造出一个高度信任的环境,促进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②支撑性框架打破了等级链式的知识传播方式,知识能够水平流动,鼓励跨团队或项目小组传递信息;③接受者缺少有效激励、吸收能力和利用能力将导致知识传播不力。知识接受者与传播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有时也是知识有效传播的障碍;④隐性知识更适宜在私人空间和结构化较低的活动中传播。显性知识更适合于依靠技术平台和结构化程度较高的活动传播。

在这个框架中清晰地强调了“软”因素在知识传播中的重要性。但是,该框架只考虑到了知识的接受者,而没有考虑到知识拥有者的共享意愿,而知识拥有者的共享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传播的效果。在实践社区中,共享意愿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还受到社区内部非正式人际网络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影响知识拥有者共享意愿的个人和非正式人际网络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影响知识拥有者共享意愿的个人和非正式人际网络两个方面,来探讨实践实区内部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

3 实践社区内部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

3.1 实践社区的特征

尽管实践社区在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名称,例如Hewlett-Packard的“学习社区”,施乐的“家庭小组”,英国石油的“同事小组”以及IBM全球服务部的“知识网络”,但是许多公司已经采用并从中受益。实践社区与正式的组织形式(如工作小组、项目团队)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内部非正式的人际网络,而非正式的人际网络恰恰就是跨越僵硬的界限,达成企业战略的有效工具。表1列出了实践社区与正式的组织形式的重要区别。

与正式的组织形式相比较,实践社区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3.1.1 自发性 实践社区既未经上级任命,也不是经过某种规定产生的,它是由人们自发而形成的特定人群的结合体。成员参与知识传播活动是基于自愿并在特定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发生的,是在涉及到的知识领域跟成员的兴趣或关心的主题领域相一致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不是管理者强制产生的。

3.1.2 高度信任感 成员能够在一起交流心得,探讨他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是基于彼此间的信任。只要这种信任存在,他们就会主动维持社区中的人际网络。传播知识能提高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并促使成员之间主动地参与知识交流和协同合作,这也是社区内部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基础。

3.1.3 实践创新性 实践社区是由来自不同部门的员工在进行广泛交流和相互帮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建立在工作实践基础之上的非正式组织。一般而言,知识创新经常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处,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员工进行经验交流便于新想法的产生和进一步的创新。因此,在实践社区内部的合作中经常产生新的实践方式。

3.1.4 良好沟通性 实践社区的成员由于具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可以使用共同的语言进行交流,因此可以实现快速、顺畅的沟通。成员参与集体讨论时,对于话题本身以及对社区的意义有一个共同的理解。因此,他们会根据其兴趣、知识和能力自觉地参与到能够发挥其才智的沟通活动中。

3.2 实践社区内部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

实践社区中的知识传播建立在成员共同的兴趣、高度信任以及良好的沟通性基础之上,成员间关系更加紧密,受利益驱动的程度较低。因此,其内部知识传播还会受到员工认同感和利他主义等因素影响。

3.2.1 个人喜好 个人喜好是指个人基于社区内共同兴趣的一种爱好倾向。影响知识传播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双方的情感或价值取向。Nonaka(1994)提出“如果没有某种共同知识,人们要想分享他人思维过程是极为困难的”。当双方的知识领域,愈存有某种程度的关系,知识的传播绩效愈显著(Hamel,1991)。实践社区中,知识传播的双方拥有一定共同的经历、经验和个人喜好是实现知识在双方之间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当社区主题与个人喜好有差异时,成员就会选择新的与自己喜好相同或相近的社区。

3.2.2 认同感 成员间的认同感能够使成员意识到自己已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会感觉到很有激情和主动性,这种主人翁的感觉促使成员富有责任感。成员在实践社区中传播知识并不要求立即回报,而是期望将来也能够从社区中其他成员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也就是说,他们在实践社区内部传播知识的意愿来源于对其他成员愿意贡献其知识的信任以及对社区中非正式人际网络维护的责任感。

3.2.3 荣誉感 荣誉感代表了为社区做出贡献的成员对自身人格品质的一种评价。达文波特等(Davenport&Prusak,1998)从知识拥有者的角度出发,认为传播知识可以使知识拥有者塑造出“有智之士”的形象,他们也愿意和他人分享其所拥有的宝贵知识。社区中成员对于荣誉感的追求,不仅

能获得更好的声誉,还促进了信息、思想的扩散和传播。成员间的知识互动直接推动了社区的创新活动。

3.2.4 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是指在实践社区中虽然自己的行为对自身没有回报,但是有利于他人,成员仍旧会继续这种行动的做法。在基于高度信任感建立起来的实践社区中。即使没有任何回报甚至会消耗很多精力与娱乐活动的时间,成员也乐于传播自己的知识与实践经验以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因为他们相信:当自己遇到工作难题的时候,其他成员也会积极主动的支持而不会索取回报。这种利他主义的存在,可以说是组织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延伸。

3.2.5 个人需要 达文波特等(Davenport&Prusak。1998)认为一个人拥有的时间、精力与知识是有限的,除非有利可图,否则人们通常不愿与他人共享有限的资源。同样,传播知识的社区成员希望通过贡献有用的知识能够得到金钱或者职位上的补偿。如果一个人能在社区内公开和广泛地传播有利于他人的知识,他就会得到其他成员的尊重,并能获得重要的地位,这其实还不足以形成对其传播知识的有效激励。他们同样希望自己的贡献被上级领导认可,进而得到晋升的机会和物质补偿。

3.3 实践社区内部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实践社区内部的非正式人际网络在满足个人喜好的前提下在成员间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这种被他人认同的感觉会使员工在传播自己的专业知识时有强烈的荣誉感和利他主义,从而促进社区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成员间的实践合作以及打破等级链式知识流动的支撑性框架都会促使成员有知识共享的高度倾向,这也是知识有效传播的前提条件。成员间良好的沟通性、紧密的人际关系便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从拥有者到接受者的流动,进一步形成组织的竞争优势和长期的沟通有效性。

在分析实践社区内部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如图2),用以阐释在实践社区中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传播。

4 实践社区内部知识传播的管理机制

在实践社区中,不同领域的成员进行知识传播有利于创造新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业绩。为了促进实践社区内部的知识有效传播,组织应努力建立一种管理机制。

4.1 营造相互信任的文化氛围

高度信任的文化氛围是知识传播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公开交流经验将加强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从而引发合作欲望。在信任的基础上,有更多的人参与社区交流时,社区的知识就会出现“放大效应”,知识也就从个人水平上升到社区水平甚至组织水平,形成一个“信任、传播、学习和分享”良性循环的知识链。

3M公司为了培养成员间的信任感,鼓励员工打破项目小组或团队的界限,与外界自由的交流,给个人提供一定私下活动余地,自愿选择在任何层次上进行沟通,不局限于正式组织内部的交流。

4.2 培养实践社区中的协调者

实践社区是新生的事物,没有正式的规范与制度。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实践社区需要有人来引导。协调者的工作目的是促进成员的自发性和在一起工作的兴趣,保持成员的兴趣与组织价值相协调。他们鼓励人们参与实践社区,并让人们彼此联系起来,为实践社区寻找新的兴奋话题,与外界联络,保持社区的稳定性和朝气等。

协调者负责确认和澄清实践社区的范围,发表维护共同价值取向的纪律。IBM有一个由4000多名员工组成的跨组织网络一即“实践共同体”,共同体中扮演协调者角色的核心团队根据“愿景――战略――价值观”这一基础,建立、管理和维护共同体知识并进行传播,把实践共同体成员的兴趣调整到帮助顾客和开展业务这两个方面,确保成员关心话题与组织价值相协调,维持正式和非正式网络之间的适当平衡。

4.3 构建知识跟踪模型

建立知识跟踪模型,有利于监督管理每位成员的知识贡献水平和对社区中成员历史活动的检索。实践社区鼓励所有成员记录其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充当“中继器”的知识资本跟踪工具确认新纪录下来的知识,并且实时记载着该信息有多少访问者,他们下载该信息的数量以及对于该信息的反馈。将数据传递给相应的评价者。每个评价者负责一定课题并依据标准以评估成员贡献的知识。

IBM对于实践共同体成员所传播知识的评估标准有:完整性,阐述的结论需要合理的逻辑推导过程再利用性,重复利用的价值创新性,是纯粹的新方法还是局部的改进。

4.4 建立以知识贡献为标准的激励机制

把知识贡献与个人奖励挂钩,能够提高员工传播与利用知识的责任感,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这种制度是基于成员在社区中传播与创造知识的数量给予相应比例的奖励。更具体一点,奖励与在社区中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数量、与其他社区成员交流的频率、下载与上传有用文件的数量相对应。激励方式要与影响成员贡献知识的因素联系,达到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的相互协调。外部激励主要是物质激励,包括现金、股权等形式。但是物质激励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效果减弱。内部激励来源于工作,主要是由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晋升的需要,激励效果更加明显。

篇2

关键词:住宅小区;管道直饮水;必要性;可行性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我国居民对饮用水水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传统自来水难以达到人们对饮用水健康性、社会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一方面是由于城市自来水水源存在着严重的污染现象;另一方面,自来水在我国输送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使得相对合格的出厂自来水在经过输配管道、中间水箱,到达居民家庭时水质有所降低,成为了不合格的龙头水。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国家仍可能无法解决城市供水中出现的类似问题。

在此情形下,我国一些高端住宅小区出现了建设管道直饮水以保证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现象。管道直饮水是“管道优质直接饮用水”的简称,它采用分质供水方式,在居民小区或公共建筑(如宾馆、学校等)内设净水站,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生化与物化技术,以自来水为源水,经深度处理、加工和净化,并在原有的自来水系统外,再增设一条独立的优质供水管道,将净化后的优质水直接输入至各家各户及用水点,供人们饮用。管道直饮水有着较长的应用历史,发达国家已经普遍使用,其应用技术和设备都非常成熟。

从工艺发展角度和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建设管道直饮水以解决饮水问题有着巨大的优势。本文在深入分析了管道直饮水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认为应在我国的大城市住宅小区加快发展和建设管道直饮水,以解决居民的健康饮水问题。

二、住宅小区建设管道直饮水的必要性

(一)对管道直饮水有着现实需求,已有供水模式存在的问题

1.自来水供应:水质威胁

(1)水源污染状况加剧。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建设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地表水源还是地下水源,受整体环境恶化,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当排放的影响,我国城市水源已经出现了恶化趋势。如2007年先后爆发出了无锡太湖蓝藻事件、滇池污染事件、巢湖污染事件、安徽砷污染事件等恶性严重水源污染事件。由于相应的配套环境保护措施还不能跟上,城市居民饮用水水源恶化的趋势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得到改善。

(2)水厂常规净水处理存在缺陷。我国城市水厂仍普遍采用传统的“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加氯消毒”水处理工艺,虽然可降低水源中悬浮物、胶体、微生物等,但对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低分子物质去除率却很低;采用加氯消毒还会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水污染愈严重,加氯也就愈多,副作用就愈明显。虽然居民习惯将自来水煮沸后饮用,但这种处理仅能起到杀菌作用,无法去除水中有害物质,而三氯甲烷、硝酸盐、贡、铬等水中有害物易致人体产生肝癌、肠癌及膀胱癌等病变。

(3)城市供水管网陈旧及二次供水设施污染。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90%以上使用的管材是铸铁管、钢管,即使是近几年来新建的管道也仍有83%在使用金属管。对金属管而言,输送的水是一种电解液,水的pH值影响管道的腐蚀速度,水中的溶解氧对管道的腐蚀结垢有很大的影响,产生红色的锈水,使水质恶化。同时我国很大一部分城市供水管网由于铺设年代长久,还存在着管网腐蚀严重、结垢的现象。此外,我国管网水的水质在出厂后普遍存在较大程度的恶化,统计资料表明,住宅小区管网出口水在浊度、铁、锰、铜、细菌总数等指标上比出厂水分别增加了24.3%、21.83%、17.31%、33.64%、26.41%,其中尤以细菌总数增加百分数最高。

2.家用小型净水器和“桶装水+饮水机”供水模式的不足

(1)家用小型净水器。家用小型净水器以自来水为原料,一般通过蒸馏、膜过滤或反渗透等技术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得到。这些技术在除去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往往也将水中有益物质去除,使得净水中的溶解总固体(TDS)含量、硬度、PH值均低于自来水,对人体有益且必须的微量元素减少,长久饮用此类水对人的健康很不利。此外市场所售的家用小型净水器,还需定期更换滤芯、滤料,二次污染可能性大。

(2)“桶装水+饮水机”模式。该模式由于技术门槛低、资金要求不高,许多“小作坊”企业的加入,使得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得不到保证,如出现了采用废旧塑料、洋垃圾、医疗针管等为原料的“黑心桶”,采用自来水简单粗过滤冒充纯净水的“黑心水”。即使正规优质的桶装水也难保水质质量的稳定性,而且还存在送水环节对桶装水换水等操作造成的污染问题;桶装水由于家庭使用时间长,配套饮水机需定期清洗,饮水机内容易长期堆积的菌体有机物,昆虫进入出水口等易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二)管道直饮供水模式:提升城市形象

1.分质供水符合我国国情

施行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分开输送,可避免高质低用浪费现象的发生。直接饮用水通常仅占生活饮用水的2%-5%,采用以城市供水为水源的管道直饮水系统,只需把5%左右的自来水进行深度加工,再以专用管线向部分居民供应少量直饮水,即可满足居民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该系统只需对少量水进行深度处理,且水质净化站设置于供水住宅小区内,可省却输水管网,且不需对现有自来水管网、设备采取改造、变动。因此,进行管道直饮水工程建设,工期短、见效快,是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解决饮水供需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而按饮用水的用途进行发展和扩大管道直饮水,实施分质供水是可行的,也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分质供水提高我国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保证居民饮水质量,能提升城市形象。

2.管道直饮水可提供更加健康之水

一是水质保证。管道直饮水采取20多种物理性过滤设备对水进行过滤,还采用深度膜处理工艺,对有害物质、重金属进行去除,并能保留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二是避免了二次污染。管道直饮水管网采用食品级无污染水管,并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闭路循环管网系统,能有效防止二次污染,确保用户随时饮用的都是新鲜的活性水。三是水站化验室、公司化验室以及省市卫生防疫部门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水质检测,严格保证水质符合国家、省市饮用水标准。

管道直饮水以优质健康的饮用水完善市政建设形象,增强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城市地位。管道直饮水符合大众需求,作为一种很好的饮水方式,能够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保障居民健康水平。建设部规定生态住宅小区必须配备管道直饮水,同时也成为建设部评判各楼盘的一项重要指标。管道直饮水的市场需求旺盛以及政府的明确导向,表明它在我国城市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三、我国大城市住宅小区建设管道直饮水的可行性

作为一种新型饮水方式,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管道直饮水在我国已生存、发展十余年,是我国水工业领域的一种新兴产业。在大城市住宅小区建设管道直饮水从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一)技术可行性

目前优质管道直饮水系统采用的技术和设备,都已十分成熟。特别是一至三级处理,我国已有四五十年的可靠经验和技术。而膜分离装置是一项高科技技术,国内已有二十余年历史,膜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另外,在市场的竞争圈中,美国、德国、日本、南韩等国家有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完全满足净水工艺的要求。

(二)经济可行

管道直饮水价格介于自来水与桶装水、瓶装水价格之间,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和发展空间。在诸如北京、广州、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城市,自来水的价格分别介于1.51-2.00元/立方米之间,约合0.0015-0.002元/升,市场上出售的桶装水和瓶装水约折合为0.67元/升和3.60元/升的价格,而管道直饮水价格也仅只有0.20-0.35元/升。由于饮用的绝对量较小,对于家庭来说,使用管道直饮水不会造成特别的经济负担,能够得到城市居民家庭的接受。

目前为止,我国开通管道直饮水的住宅小区数量不多、规模也不大,但是却产生了一定的带动发展。消费者觉得饮用直饮水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房地产开发商觉得有直饮水设施的小区可以形成新的卖点,有利于商品房的销售,并有利可图。一个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安装上管道直饮水,每平方米的成本增加20元左右,相对于现在的楼价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安装管道直饮水的住宅小区增加了楼盘卖点,提高了楼盘档次,楼价自然而然会提升。

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我国大城市居民学历的升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相应有所增加,水费开支占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会越小,对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越高。同时,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水的认识越高,对水质的要求也越高。因此,在我国大城市住宅小区发展管道直饮水是具有可行性的。从长期角度看,管道直饮水模式能更加节省,相对经济上的可行性更高。

(三)社会效益

采用管道直饮水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分开输送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变自来水供应中出现的高质低用浪费现象。并且采用管道直饮水供水模式,可减少一些家庭对桶装水供水的依赖,一方面可以避免桶装水送水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影响,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全社会节约塑料垃圾。

管道直饮水的建设能为新小区楼宇销售增加卖点。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绝不仅限于憧憬,而是一个现实的期待。大多数居民已认识到饮水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在选择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时,安全而可靠的水质供应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新楼盘建设配套服务时安装管道直饮水,让住户能在家中随时饮用卫生而低廉的优质水,必将受到欢迎,不仅可以帮助提升楼宇品质,还能为楼宇销售增加卖点。

四、结论

本文认为管道直饮水分质供水这种做法投资小,周转快,由小到大,逐渐普及,符合我国国情;它较之桶装饮用水更加方便快捷,成本更低。大城市住宅小区适当发展管道直饮水项目具有切实的必要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符合我国市场发展的需要。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促进管道直饮水项目在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Lu Wei,Zhang Xiaojian, Biological stability in drinking water: a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3).

2.CJJ110-2006,管理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

篇3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区境内新建、扩建、改建、技改和引进的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第三条  建设项目中的劳动保护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标准的规定,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

第四条  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在落实建设项目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中负下列责任:

(一)在组织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应有劳动保护的论证内容,并将论证结果载入可行性论证文件;

(二)在编制、审批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时,应编制、审批劳动保护方面相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设施所需投资,并纳入投资控制数内;

(三)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时,应通知劳动、卫生、环保部门和工会组织参加有关会议,并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四)在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应督促检查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本办法;

(五)将本部门建设项目的年度计划及时抄送同级劳动部门。

第五条  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中确保劳动保护设施的“三同时”,负下列责任:

(一)在编制建设项目计划和财务计划时,应将劳动保护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应当同时引进或者在国内补充配套劳动保护设施;

(二)初步设计会审前,必须向劳动、卫生、环保部门和工会组织报送拟建项目的劳动保护评价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含《劳动保护专篇》、《建设项目劳动保护初步设计审批表》)和有关的图纸资料;

(三)应对承担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的单位提出“三同时”的具体要求,并提供必须的资料和条件。对设计、施工过程落实“三同时”负有督促检查的责任,确保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四)建设项目验收前二十天,应将试生产中劳动保护设施情况、措施效果、检测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采取的措施等写出专题报告,连同《建设项目劳动保护验收审批表》,报送劳动部门审批;

(五)对验收中提出的有关劳动保护设施的改进意见,应按期解决,并将整改情况报劳动部门。

第六条  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中劳动保护设施的设计负下列责任:

(一)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论证时,应对劳动条件作出论证和评价;

(二)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劳动保护专篇》;

(三)在初步设计中,应严格遵守劳动保护方面的法规和技术标准;

(四)对初步设计会审中提出的有关劳动保护设施的意见,在技术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时应予以解决;

(五)经审查同意的设计方案,其劳动保护部分如需变更的,应征得劳动部门的同意。

第七条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确实做到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保证工程质量。

第八条  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对建设项目的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实行监察。未经劳动保护监察机构进行“三同时”审验并同意的建设项目,不得施工或投产。

第九条  初步设计未经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审查同意的建设项目,建筑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开工执照,银行不得支付工程款。

建设项目竣工后未经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审查同意,银行不得进行工程结算,劳动部门不得办理劳动业务。

第十条  对建设项目劳动保护设施“三同时”的劳动保护监察由与审批主管部门同级的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实行。

第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由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和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自治区劳动厅负责解释。

篇4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和雾霾的凸显,环境问题已成为最紧迫也最受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低碳社区建设可以在绿色家居、绿色建筑、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我国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公众认知方面仍存在着居民对低碳社区认知度低,居民的低碳能力低和低碳意识低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将以当代动机理论为视角,探寻目前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中如何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低碳社区;动机理论;激励居民

近几年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一再证明: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是明确的。如今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城市排放的CO2 占全国的90%,排放的SO2 占全国的98%。中国地级以上287 座城市排放的CO2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2%。城市发展与改善环境和向低碳发展转型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如何避免高碳化发展模式的各种挑战①。”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作为连接城市和个人平台的社区,尤其是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低碳社区,必然会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

一、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意义

低碳社区除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外,也具有“以人群聚居为主要特征的生活空间②”的社区共性。低碳社区的建设就是通过低碳理念的普及和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来引导社区内的人们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以及修建低碳建筑、低碳设施从而优化社区的整体环境,最终达到节能减排这一目的的社区建设活动。

在我国,建设低碳社区的重要性为:1.城市发展低碳化的要求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 年的17.9%快速增长到2014 年的54.77%,快速的城市化同工业化的进程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必须摒弃发达国家在19世纪工业化初期采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而遵循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③。显然,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低碳社区符合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发展模式的要求。

2.城市环境亟待改善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人口的大量聚集,使城市内部自然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活垃圾污染和处理问题,汽车尾气排放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低碳社区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材料,要求居民把垃圾进行分类,鼓励居民绿色出行,所以建设低碳社区对改善城市环境大有裨益。

3.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低碳社区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碳城市的发展为多数城市提供了赶超其他城市的机会④。很多城市政府认识到: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不进行低碳发展是没有前途的,及早调整城市治理模式,通过城市居民低碳理念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自身在全国各个城市,甚至是世界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凸现城市特点,提升经济盈余⑤。因此,建设低碳社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低碳社区建设的成就

2010年政府就社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专门出台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城建〔2010〕61号)指出:“生活垃圾处理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489号)》强调开展低碳社区试点是我国走新型低碳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探索,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探索,是控制居民生活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过快增长的重要探索。

近年来我国在低碳社区试点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下面列出少部分有代表性的低碳社区试点:

上海低碳社区的主要措施是“红虹桥枢纽,临港新城和崇明岛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预计2040 年竣工的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的一个碳中和(CO2 零排放)的区域。⑥

扬州社区传统建筑的现代节能改造项目由扬州市政府与GTE(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将节能建筑的理念与技术运用于扬州老城区的改造,对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的传统建筑中地方修建的新办公楼采取了节能措施,将传统建筑与现代节能概念相结合。⑦

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及绩效指标的指导下,制定多用途社区概念规划,建立低碳、经济可行、社会包容、环境优化、资源有效的社区。⑧

三、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居民认知及参与调查

我国的低碳社区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还存在大量的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现状。

调查研究说明:本调查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调查方法为自填式问卷法。问卷发放点主要包括:北京、重庆、南京,河南省开封市四地,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3.4%。在置信区间为95%的条件下,834 份有效问卷,呈标准正态分布,符合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则。

1.样本的基本情况:

样本说明:

性别结构:男性占49%,女性占51%,被调查者女性稍多,但符合研究要求。

年龄结构:20 岁以下占16%,20~40岁占44%,40~60 岁占30%,60 岁以上占10%。

教育水平结构:初中占14%,高中占40%,大学占39%,研究生占4%,其他占3%。

职业结构:政府人员占6%,企事业单位人员占30%,自由职业者占30%,其他占34%。

2.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说明:60岁以上的人熟悉低碳生活的比例明显低于60岁以下的人,20~40岁的人熟悉低碳生活的比例最大。

总体上来说,各年龄段的人对绿色生活的熟悉度都明显高于低碳生活,可见大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还处在较低层次,对低碳生活的相关宣传仍需加大力度。

表2说明:在听说过低碳社区的人中男性略高于女性,总体来说,听说过低碳社区的人比没听过的低六个百分点。

性别对低碳社区的认知影响不存在较大差异,没听过低碳社区的人还在半数以上。

表3说明:虽然有多数人没听过低碳社区,但是在调查者中有将近2/3的人表示有兴趣参与低碳社区建设;存在着23.7%人对低碳社区建设没有兴趣。

表4说明:学历越高的人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学历越低的人大概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所占比例越高,在所调查的人中了解垃圾分类标准的人有1/3多一点。

当然我们必须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大概明白甚至是不明白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也就是低碳能力(低碳能力包括实际执行力和支撑执行力的相关知识储备两方面)较低。

表5说明:选择会关闭暂时不用的电器的人大约占一半,有大概44%的人偶尔会关闭暂时不用的电器,还有一部分人不会关闭暂不使用的电器。

可以看出,多数人会让家用电器时常处于待机状态,而不是主动切断电源,这反映出,人们的低碳意识还不够强烈,日常行为往往会与低碳生活背道而驰。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把我国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1)居民对于低碳社区的认知度普遍低下。

(2)居民关于如何过低碳生活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真正选择低碳生活模式的人也就不多。

(3)居民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4)居民普遍忽视生活中节能减排的细节(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

四、动机理论视角下提高居民认知和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对策

低碳社区的建设问题,也可看作是社区管理的问题。社区的管理者可以将社区看作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有效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尽最大的努力认真工作,了解员工如何受到奖励以及为什么会被激励,并且选择最合适的激励方式来满足员工的需求”⑨。文章将运用管理学当中的动机理论寻求解决居民对低碳社区认知度低、低碳能力低、低碳意识低(“三低”)的问题的对策。

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管理的目的就是解决“三低”,而社区内的居民可以看作是员工。从当代动机理论的整合图(图1)可以看出,在建设低碳社区过程当中,管理者应该注意到以下6个问题:

①要认清个体差异;②利用目标;③确保目标被“员工”认为是可实现的;④个人化的奖励;⑤奖励与绩效挂钩;⑥检查公平性。

因此,在动机理论视角下,可以提出提高低碳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对策:

1.加大对低碳社区的宣传力度

因为居民间因年龄、学历等因素存在着对低碳社区的认知差异,所以相关部门要依据居民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借助与之相应的媒介(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社区宣传栏等)对低碳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节约用电的技巧、如何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等等进行普及。

2.引导居民建立低碳生活目标

社区管理者应运用多种方式对居民进行宣传、引导,让居民知道自身的行为(如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对优化社区环境以及节能减排和改善大气质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从而引导居民自觉地把低碳生活作为他们的目标。

3.增加低碳社区建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社区管理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要建设低碳社区就要让居民参与其中,让他们真正能感受到建设低碳社区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管理者可以在社区内或社区间举办有关低碳知识的竞赛,要创新居民互动方式,比如创立社区低碳日,组织居民参观低碳示范社区等。

4.设立社区低碳生活评估标准、引入低碳生活竞争机制

社区管理者可以定下本社区的低碳生活衡量量表(衡量维度包括低碳出行、低碳建筑、低碳饮食等等)对个人和家庭的低碳情况予以记录评估,并适时在社区内予以公示(当然这需要得到被公示者的同意,毕竟选择低碳生活应当遵从自愿原则)以供社区居民交流讨论,营造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竞相“低碳”的社区低碳氛围。

5.建立低碳生活奖励制度

在低碳社区建设中,尤其是初期阶段,管理者要注意到奖励对居民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激励作用。管理者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低碳生活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一方面肯定其努力和激励其在低碳生活中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人或家庭参与到低碳社区建设中来。

6.建立有效的低碳纠错和监督机制

一个好的制度和好的社区建设活动在于它们是公开的,透明的,可以自我修正错误的。毫无疑问,有关低碳社区建设的活动和制度是需要监督和纠错机制的。这一点是管理者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有效的监督和纠错机制可以长久维持居民低碳生活的模式,纠正居民生活不低碳的行为,确保上述诸条措施能够公开、公正、透明地实施和低碳社区建设活动本身的正常运转。

总之,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力军,他们长期生活在社区内,随手关灯,选择爬楼梯上楼等一些小举动都会给社区整体环境带来影响,一旦社区内居民选择低碳生活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我们国家的整体环境和低碳排放都有可能因之得到巨大改善。所以说社区居民是低碳社区建设,或说是节能减排的不可小觑的力量。

社区管理者只有通过加大对低碳社区的宣传力度,建立低碳生活激励机制和自查制度等方式,才能将居民在节能减排中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引文注释

①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105.

②蒋慧琴,张丽丽.基于个体行为的低碳社区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5):045.

③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23.

④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生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2):17~20.

⑤苏瑾.赢余:低碳经济的成长[J].世界环境,2007(4):32~34.

⑥佚名.上海、保定入选WWF低碳城市试点—低碳城市发展项目正式启动[J].节能与环保,2008(2):37.

⑦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传统建筑中的建筑节能——扬州试点项目[z].2008.

⑧奥雅纳工程顾问.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J].城市建筑,2010(02): 44-46.

篇5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安全社区建设,涉及到群众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涵盖了交通、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学校、老年人、儿童、家庭等诸多领域。工委管委和安监局、海河社区管理处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区级层面成立以区管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安监、建设、教育、卫生、消防和海河社区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出台了《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并与海河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各单位年终综合目标考核。社区层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主任,22个联系单位和11个社区居委会参加的安全社区促进工作委员会,下设工作场所、交通、学校儿童安全、居家老年安全、消防、涉水等7个小组,形成了整体规划、跨部门合作、多元化参与的安全社区创建体系,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使安全管理和服务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家庭,走到了群众身边,把社会各界的力量集中到安全社区建设上来。

二是舆论宣传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创建安全社区宣传,在开发时报开设“安全社区专栏”,开展安全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的“五进”活动。坚持推行“四个一”,即学校每周上一堂安全课,企业每周观看一次安全教育片,社区每周组织一次群众安全知识培训。目前,全区已发放安全宣传资料70余万份,张贴宣传画500余张,悬挂横幅标语89条,组织播放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52场次,展出板报160多块。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使辖区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离退休人员和志愿者参与到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中。区医院成立了卫生健康项目小组,按照安全社区的要求,积极为辖区居民开展义诊、免费体检、戒烟戒酒戒网瘾、体能检测、中医理疗等各项医疗服务。各小区老年服务中心开展了“空巢变暖巢”活动,老人一个电话,洗澡、做饭、购物、旅游全部管理办妥。志愿者和退休老同志建立了义务巡逻打更队、平安协会、老年读报组、秧歌队等安全监管和安全知识宣传志愿者队伍,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安全生产“双基”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协调配合到位。在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资源整合、联动配合”,切实形成安全干预持续推进的整体合力。区安监局依托公安电子信息指挥系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网络、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城市防汛指挥网络、消防安全报警网络和卫生监管监控网络,六大网络统一调度,将公安、安监、城建、医疗、卫生、防汛等单位的安全应急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资源共享,跨部门合作。进一步完善社区、企业应急预案,先后制定完善各种应急预案30余套,开展应急救援演练10余次,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积极整合安全监察执法、消防执法、城市管理执法三支安全监管专业队伍力量,在安全监管执法中统一行动、配合联动,全面消除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类安全隐患,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有力保障了全区的生产安全。

四是安排部署到位。海河社区11个居委会全部组建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社区安全生产工作站,明确1-2名专职工作人员,落实社区安办人员包社区、包企业,社区工作人员包街巷、包片区责任制,指导企业和辖区单位落实责任、健全安全工作机构89个,专兼职安全生产工作人员达315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形成了适应工作需要和形势发展的工作网络。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文艺活动20场次,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知识手册18000份,举办各类应急演练16场,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分别与社区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辖区20多个单位和企业、1106户商户、3.4万户居民逐家逐户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了社区、单位、居民“三级联动”抓安全生产的强大合力,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无缝覆盖。

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既推进了海河社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又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安全社区“安全、健康、和谐”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有了明显提高。据调查,与2008年相比,海河辖区企业员工的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安全逃生技能知晓率分别由45.4%、35%、38%上升到81.5%、77%和86.3%;辖区居民对火警电话、交通肇事电话、医疗急救电话、治安报警电话的正确认知率分别由69%、32%、48%、72%上升到86%、54%、62%和90%;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由40.64%提高到80.53%;消防知识知晓率由45.2%上升到86%;抗震知识知晓率由52%上升到86%;居民懂得安全用电、天然气的比率分别由46.5%、45%上升到69%、64%;不懂或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比率由51%下降为26%。2011年的居民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3年来,社区内未发生重大交通意外人身伤害,未发生家庭恶性暴力事件,未发生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治安案件、火警起数和各类摔伤、跌伤、扭伤事故逐年递减,居民的安全感在逐年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对社区的归属感日益增强。

海河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对今后我区在各个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进“国家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健全完善群众广泛参与机制。应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在畅通民意渠道、排解群众困难、汇聚群众力量中的前沿优势,对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至关重要。一是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建议征集等途径,经常性地了解群众的安全需求,引导群众在社区设定的空间内有序表达意见。二是围绕社区环境、公共服务、居家服务等内容,有意识地引导群众参与讨论、建言献策、聚集资源。三是通过设立专题服务热线或开展公开承诺、群众议政等途径,积极落实和反馈群众安全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最大限度地协调解决群众的利益关切,真正让群众感到受重视而且有表达诉求的空间,从而激励群众自觉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

(二)不断健全安全文化创建机制。应从组织、教育、环境、资源等多方面入手,把“人—社区—街道---和谐发展”的整体塑造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一是充分发挥街道的统筹、协调作用,打破资源条块分割和使用权集中的局限,积极与辖区单位、社会组织联姻,多渠道推进安全投入和设施建设;二是综合专业教育、社区教育、主题教育、市民自主教育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安全社区的理念和相关知识,增强群众理解和参与创建的能力;三是不断完善安全文化活动载体,吸引辖区单位和广大居民参与,广泛开展各类喜闻乐见、推陈出新的文艺活动。

篇6

【关键词】体育特征;社区体育;文化推动力

社区体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在社区范围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为满足社区成员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身心健康而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区体育建设水平稳步提高,社区体育已在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认清社区体育的动力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社区体育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消费方式;正确认识社区体育的服务特征,可以使社区体育服务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一、城市社区体育的动力特征

(一)改革推动力

1.社会转型给社区体育带来的影响。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从高度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半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的社会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从同质单一性向异质多样化的转变;从伦理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期。这种社会转型实质是从传统的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在整个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体育的发展必将受到影响,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生活习惯、余暇目标方面都存在差异。

2.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余暇时间增多。1997年国家统计局、卫生部、民政部等6单位对29个省市的71个城市约1.5万人进行了调查,与1990年相比,中国人生活时间的分配有如下趋势,(1)工作时间不断减少:1990年我国城市职工平均每日工作7小时19分钟,1997年为5小时37分钟。(2)家务劳动时间不断减少:1990年女性职工平均每日家务劳动4小时23分钟,男性职工2小时10分钟。1997年女性工作时间为3小时3分钟,男性为1小时43分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区体育将向更普及化、更组织化、更高水平方向发展。在今后的10年中,城市职工的余暇时间将从每周的19小时增长到30小时,人们在社区生活的时间将大大延长,人们的体育活动主要在社区生活时间内开展。

3.社区体育的法制、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社区体育工作都有专门的说明。1993年12月4日,国家体委实施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1997年4月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民政部、建设部和文化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在社区体育的主要职责与任务、组织管理与体制、场地设施建设与作用、经费来源等方面,对市、区人民政府和五个部委分别提出了要求。

(二)政府调控力

1.建立政府授权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政府授权是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典型社区发展模式。联合国的文件规定,社区发展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政府支持;二是人民参与。政府授权与联合国关于社区发展是中央政府和地方人民双边合作的定义是一致的,反映了社区发展政府授权的模式特征。社区体育建设离不开社区建设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因此也同样具有政府授权模式特征。社区体育建设政府授权模式除了行政上的领导、政策上的优惠外,它本身也从财政拿出相当可观的启动资金建设社区体育配套设施,这对调动社区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体育建设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

2.制定适应我国实际需要的社区体育政策。社区体育政策是政府根据社区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对一定时期社区体育结构变化趋势的预测,以国家或地方体育发展规划为目标,所制定的有关社区体育结构和社区体育组织调整的政策措施的总称。社区体育政策是社区体育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一个国家或地方的社区体育发展有赖于制定科学的社区体育政策。制定社区体育政策应先对本地区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再结合本地区体育资源的优势,经过科学分析后,确立主导性社区体育方式,通过主导性社区体育带动整个社区体育结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转变。

(三)文化推动力

体育文化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它从健康身体、娱乐身心出发,与德育、智育一道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容易被大众承认和接受,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生活,为改善和充实大众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中华武术、气功、围棋、中国式摔跤、马球、赛马、龙舟、舞狮、健身操等,以及现在仍然在各个民族中广为流传并深受各民族喜爱的体育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等,都是社区体育文化中的丰富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动社区体育进一步的发展。党的十五大已经为我们发展跨世纪的体育文化做出了纲领性的规定,那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体育文化,并使它成为我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从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出发解决民族化、大众化的问题,丰富我们民族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感受。中国人的体育文化的发展目标应该选择“更普及、更大众、更民族”。

二、城市社区体育的服务特征

(一)人性化服务

“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人的价值和自我完善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要求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以人性化为核心。显然,仅是社区体育的普及已不能满足当代居民的体育要求,只有层次化有针对性地展开体育活动才能体现现代化的社区体育模式。根据居民不同的要求可以把居民按以下几种类别划分:(1)根据年龄把居民分为小、中、老三个群体,不同年龄展开相应的体育活动,如中年人热衷于休闲、娱乐、时尚方面的运动,老年人喜欢健身性的运动;(2)体育锻炼群体和弱势群体,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弱势群体,本着福利原则,动员他们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享受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成为真正的体育人口;(3)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对于流动人群,以尊重他们不同文化背景、传统习惯为前提,动员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使得他们对社区有强烈的归属感。

(二)信息化服务

步入小康社会,信息化服务是关键,可以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宣传健身知识、活动信息、政策法规、先进案例等。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拥有全面的社区体育服务网络。一方面便于居民的学习和查询相关知识,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网络吸收其它社区的先进案例和经验来展开体育活动。(2)善的反馈信息处理体系。处理好反馈信息可以准确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体育建设。

(三)生态化服务

生态城市与生态社区的规划与建设,强调以生态为背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生态城市与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来看,社区体育也是其重要的建设内容,强调以促进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而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1)物质层面:建设适应不同人群,具有社区自然特色的体育设施体系,使得健身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完善。(2)组织管理层面: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风俗文化、传统习惯、和不同人群的需要,融入自然,开展一些生态体育活动,如郊游、踏青、登山、野外活动、远足、自行车、探险等。使得居民的休闲方式也开始从内敛式、封闭式向发散式、开放式转化,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3)体育价值层面:普及全民健身的公众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与健康发展理念。

(四)多元化服务

社区体育共有六大要素,即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和经费、管理者和组织者、社区体育活动。所谓多元化,是指要从多个方面为社区体育服务:(1)制度化:社区体育服务是一个整体性的服务工作,包括设施、指导、组织和信息。因此,社区体育服务制度化发展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和关系,迫切需要加强制度化建设:一方面使社区体育服务的社会规范系统化、条理化和正规化;另一方面,使社区体育的规范内在化,为社区居民所接受和认同。(2)规范化:社区体育服务的政策、制度和措施要规范化,即政府和组织指定的社区体育工作方案及实施办法要科学化、法制化,并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要规范化,即社区公建体育设施的选址条件、占地面积、功能和设备要求均应规范化使用,不得挪为他用。社区体育指导员配备和培训要规范化,即根据实际工作量和指导对象的数量,确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和配备比例及上岗前培训要求。(3)指标化:社区体育服务发展指标是测量社区体育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方法,通过社区体育服务指标体系有利于社区体育服务状况与发展进行评估,发现社区居民的体育要求,社区体育服务指标包括社区体育组织、设施和活动指标。(4)现代化:社区组织管理要体现现代化,具体表现在组织管理机构对场地设施的使用及对内部的人、财、物管理方法要科学化,考核和监督要符合规范化要求。信息现代化,社区居民可利用社区体育服务的网络平台达到信息共享,相互交流。指导方法现代化,首先要有现代化健康观,掌握多钟锻炼方法和理论,对不同的对象制定出不同的运动处方。

三、结语

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离不开国民素质的增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区体育。因此,关注社区体育的发展就是对大众健康的最大关心。在我们了解了城市社区体育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发展社区体育的有效机制,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青.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3).

[2]宋杰.对城市社区健身环境评价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0).

[3]申存生.小康社会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定位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4).

篇7

关键词:社区发展;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43-01

一、我国社区蓬勃发展之现状

目前在我国,全国已经有大概80%以上的街道建立了社区,在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还有一些沿海城市和地区,社区的覆盖率甚至达到了90%以上。而在社区的功能体现上,也从以往单一的居住功能转变为休闲、养老、服务、卫生、医疗、教育等多功能的发展,社区所吸引的人群也从过去的弱势群体转变为目前弱势和强势群体并存的局面,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社区在功能上的逐渐完善,社区功能也得到了应有的良好发挥。

我国社区功能逐步完善的同时,也对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不断实现我国社区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专业社区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上的培养。

二、专业社区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专业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管理素质是一个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要求,而对于专业的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而言,则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基本的法律素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对社区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心。

(二)专业社区管理人员的知识要求

1、一般基础知识。包括法律基础、计算机、外语、政策法规、哲学、中外历史文化等。这是一名专业社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一般性的基础知识。2、社区管理相关知识。包括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管理学、伦理学、民俗学、政治学、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方面的知识。3、社区管理专业技能知识。包括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管理实务、社区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社区服务、家庭保健与护理、家庭服务技术、街道民政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手语、社区演讲与口才、社区宣传资料的设计、年报的编写、新闻报道的写作、摄影与采访技术、接待礼仪、纠纷调解与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专业社区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

1、组织管理与社区资源策动能力。社区各类志愿者和协会队伍、群众性自治组织、日常的民主会议的召开等都离不开专业社区管理人员的组织、引导和管理。2、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专业社区管理人员应该广结良缘,搞好各方关系,争取社区群众理解、支持,注意自己的社交形象,明确社交目的,广交朋友,控制好人际距离,提高社区及其服务机构的声誉和知名度。3、应变和创新能力。在开展社区活动过程当中,面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情,专业社区管理人员一定要保持机警、灵敏,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调节具体的社区管理策略和措施,遇到社区群众不理解或故意刁难情况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能临阵不惊,保持理智。

三、专业社区管理人员的培养

在对专业社区管理人员的培养上,目前在具体的社区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一)对管理人员的在职进修

为了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增加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目前所采用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对专业社区管理人员的在职进修。首先要安排这些管理人员以在职的状态到高等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或者是社会学专业进行进修,较为系统的对目前社区管理所需要的现代化专业管理知识。同时在职的状态也能很好的解决这些人在生活上的顾虑,可以较为安心的进修。通过这种方式,尽快将这些进修的管理人员培养为社区管理中的骨干人员,从而提高我国社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二)社区内部培训

在实际的社区管理工作中,并不只能单纯的依靠在职培训来实现对管理素质和能力上的提高,我国有些社区主要是依靠在社区内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课堂讲授。社区可以将一些社区管理的专业人员请到社区,并将相关的管理人员召集起来,以课堂讲授的方式来实现对管理人员的培训;2.模拟训练。就是要将社区的管理人员置于模拟的工作环境当中,让管理人员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3.轮换工作。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对员工进行不同职务上和不同工作内容上的轮换,在不同的工作中充分的展示自身的优势和暴露某些方面的缺点;4.调查研究。这就需要社区不定期的安排管理人员到取得良好管理成果的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充分的借鉴其他社区好的管理方法。

(三)外来优秀人才的引进

在对社区管理人员进行带职进修和内部培训的同时,还可以不断的已经外来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不但可以带来一些较为先进和新颖的管理模式,提高社区管理上的创新的能力,同时还能使社区原有的管理人员产生一定的危机意识和竞争压力,从而调动整个社区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上的培养,不断的提高社区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社区的更好发展,从而带动社会在整体上的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葛洲坝二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社区改革;社区自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095-01

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旧的社区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区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就迫在眉睫。社区自治是基层实现直接民主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国家政府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均有权力下放的倾向,而社区作为社会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社区自治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1.2研究意义

社区发展在西方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社区工作成为城市行政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社区管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的,跟其他发达国家比起来,基础比较薄弱,研究的深度也不够。这就需要我们的努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然而社区管理与自治却是将来社会管理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社区管理的方向。

2研究设计

2.1调查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和调查的要求,在本次调查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从小区居民中抽取一定的样本,并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抽样调查法就是随机的抽取调查对象然而这些调查对象也要能更加准确的代表各个阶层的情况,不能过于集中,影响此次调查的准确性。我们在选区调查对象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居住的条件将校区分为低档,中档和高层三个档次,根据每个档次所占的人数的多少的比例来安排每个档次选取多少个调查对象。然后将每个档次分布的楼洞进行划分,尽量使调查对象能偶代表全体小区居民的利益。

2.2调查对象

因为是针对社区自治模式的改革相关内容,所以选择了刚刚进行了改革的柏林小区,而对改革感触最深的应该是社区内的居民。在以居民为对象时,应注意到调查对象要具有普遍性,如果在小区内见人就给,不免会造成过于集中,因此此次调查对象的选择应遵循:范围广、普遍性的原则。

2.3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是社会调查的基本工具,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调查的质量,调查问卷的设计,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1)调查问卷的设计要与调查目的密切相关,紧紧围绕社区模式改革,重点突出改革前后的变化和人们的满意度,避免其他一些不必要的东西。

(2)因为调查的对象是小区的居民,文化层次和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问题的设计要容易让被调查者接受,避免出现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或很让其难看的问题。

(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想起一个是一个,在此次调查文俊当中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根据改革之前到改革之后的线索来设计问题。

(4)调查问卷的内容要简明,使用了简单、易懂、直接、无偏见的词汇,保证被调查者在短时间内均能完成问卷。2.4样本的抽取

调查样本是在调查对象中抽取,由于调查对象遍布整个小区,人员数目比较多,不可能都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应制定一定的抽样方法,以保证抽取的样本能更好的反映总体的情况。社会调查人员越多,调查结果就越准确,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只能是当选取调查样本的数量。在本次抽样中我主要用的是具体方法是:

本小区共有16栋楼,每栋楼共有3个单元,总共有48个单元搂,在选择对象时我会每个单元随机选择一户人家进行调查,这样就不会造成调查人员过于集中,意见也过于相似的可能。这种随机的调查对象的选择,使得调查结果更加真实。

2.5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在社会调查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在本次调查中我用的是前一种调查方法,而具体的调查法采用的是面谈法,即面对面的进行沟通和调查。资料和数据的整理方法,采用的是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研究和分析。

3结果分析

3.1介绍柏林小区的社区管理模式的改革状况

柏林小区以前的管理体制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联合管理,由于和业主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矛盾长期无法调和,致使业主的权益无法得到真正的保证,而现在实行社区自治建设以后,由业主自己选出居委会成员,业主选出代表来共同决策,物业费也是由业主共同承担。由于是自己当家作主,业主是出钱又出力,把社区管理当成是自己的事情。现在该小区聘用的工作人员仅仅是以前的一半,但社区环境与治安却有了很得的改善,物业费也省了不少。

3.2社区改革前存在的问题

3.2.1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

柏林小区改革之前大家多社区根本没有主人翁的精神和归属感。柏林小区的居民中一些人的老观念没有改变,依赖性比较强,还是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区管理的事宜中。大家总认为社区管理是别人的专门机构的事情,与自己无多大关系。

3.2.2居委会的严重职能缺失

改革前柏林小区的居委会成员不能代表居民的切身利益,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热情地不在少数,而对于居民选出自己委员会大家表示极大的热情,同时非常欢迎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的到来。

以柏林小区为例,以前的社区管理事务主要是由居委会决定,而居委会的成员全部由上级行政机关任命,并非居民选举产生,而且他们的职责是传达上级的命令,执行上级命令。柏林小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多半是退休的老人,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业和系统的培训,不能对社区事务做出准确的定位。

3.2.3民主执行中的不足

在改革前基层的民主并不能够更大程度的体现。社区自治是社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来行使一定的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社区自治要求实现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地位,和参与理念。本质是自己当家作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要求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决策。

3.2.4缺乏必要的经济保证和资源配置体系

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柏林小区都缺乏必要的物质资源,这也是改革之后很多人仍对社区的不满之处。经济保证是自治的必要前提,没有资金和物质,社区日常的管理和活动将无法进行,社区自治不会再有政府的固定拨款,社区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的有效配置,最终导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来进行社区建设。柏林小区在进行各项建设与活动时,自己都是很大的问题,常常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其原因有:社区的基本收入缺乏稳定的来源;社区内部的自然资源有限。

4结语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开放,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区也逐步成为中国城市走向管理的基本社会单位,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基石。然而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向柏林小区这样进行社区自治改革探索的小区,全国有许许多多,他们也从中发现了社区自治的优缺点,从而达成一种共识:社区自治是社区管理必走之路。它不仅可以有助于社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减轻政府的压力使政府更有精力处理更加重要的事情;还能推动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因为社区自治是最基层的民主表现。然而社区自治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是比较短,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由此需要我国政府和公共管理人员应对其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究和讨论,从而促进其发展更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9

基层社区护理是指以社区内家庭和团体为服务对象的健康服务工作, 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和家庭护理及妇幼儿童、老年人群的保健、心理咨询等, 是“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和康复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社会发展及“以疾病为中心”的院内护理理念向 “以患者为中心”的社区家庭护理转变, 基层社区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强, 但其护理工作现状问题也日益突显[2], 作者本次对基层社区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且总结其对策, 现报告如下。

1 护理工作现状

1. 1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目前, 社会较为优质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型医院和城市中心医院, 而基层社区医院护理工作较为薄弱, 同时社区医院也存在对护理工作不重视现象, 造成患者不愿接受社区医院, 从而形成“看病难、住院难”现象, 而上述情况发生后, 引起基层社区护理工作难以开展、人才大量流失, 致使护理技术水平低下, 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明显阻滞了社区护理发展, 难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

1. 2 社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匮乏 基层社区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社区护理人员中, 中专生为主, 占到60%以上, 本科生不超过5%[3]), 进修、培训机会较少, 所以存在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 尤其是在护患沟通以及应急能力方面尤为突出, 难以满足社区人员对健康的需求。

1. 3 社区护理人员不足 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原则上社区应按照每万名居住人口配备全科医师2~3名, 医师与护士的比例按照1∶1比例标准配备”[4], 但由于基层社区待遇差、晋升机会少, 往往难以留住人才, 且加上基层社区需要服务的对象多、工作量大, 而护理人员存在编制少, 50%以上人员属于聘用制护士, 工作积极性不高[5], 因此也增加了社区护理人员的流动性, 影响了社区护理队伍的数量与质量。

1. 4 社会认知度不够 多数居民往往对基层社区护理存在一定误解[6], 认为护理工作仅仅是从事一些简单的发药、输液以及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治疗等, 由此对护理不重视, 甚至产生不信任, 造成消极护理。

1. 5 社区护理管理等相关制度不健全 ①社区护理是以群体为主, 以基层群众健康为导向, 所以基层社区护理人员应主动联系群众, 根据群众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 为群众提供健康保健服务, 但由于社区建设体制的不完善或不健全, 造成护理工作往往难以深入开展, 制约了社区护理服务的推广与延伸;②由于目前晋升学习制度以及福利制度的不健全, 造成基层社区护理人员机会相对少, 导致严重的经济负担发生而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

2 对策

基层社区护理是医院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护理工作的延伸, 社区护理能够更好的满足社区及家庭和成员健康等多种需求, 其目的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其特点主要包括强调群体健康、以预防保健为主、服务内容广泛、管理周期长以及共同参考性等[7];由此, 根据基层社区护理服务特点以及要求, 且结合上述目前护理工作现状, 应采取以下对策以有效稳定基层社区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2. 1 完善与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基层社区护理尚缺乏完善的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 所以行政部门应针对基层社区护理特点制定相应制度与法律法规, 包括护理文件的规范化制度、培训制度、晋升制度、奖励制度等;比如目前社区护士的来源仍是以医院护士转岗为主, 但此类护士未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岗前培训, 所以应建立可持续性和规范性的培训制度, 设立专门培训机构, 且在培训中应重视培训效果且加以评估, 适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尤其是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社区护理知识的衔接。另外建立晋升制度和奖励制度能有效保障基层社区护理人员切身利益, 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2. 2 扩大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通过多途径、多方位加强社区护理宣传力度, 宣讲卫生保健知识和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扩大社区护理服务影响面, 使社区群众能够对基础社区护理工作有新的认识与定位, 愿意主动接受社区护理服务, 且积极参与其中, 构建护患桥梁。

2. 3 加强相关知识学习、提高护理能力和沟通能力 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 例如护理基础知识、社区护理学和心理学等, 同时加以考核, 其结果与晋升和奖金挂钩, 从而引导基层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积极扩展知识面, 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需求。②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现代护理理念以及人文知识、社会医学, 从而转变护理观念、提升其素质, 且要求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篇10

一、落实上级部署,保证政令畅通。年内,中央、省、市围绕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相继政策法规,区委区政府也结合全年计划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给街道下达指标和指示。对此,街道党工委能够树立大局意识,认真领会贯彻上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落实。在完成经济指标、协调其他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确保达沃斯、十七大期间社会稳定以及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任务等方面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保证了上级部署在辖区的贯彻落实。

二、落实各项经济指标,确保提前、全面、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截止11月末,街道税收等6项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其中税收年计划9338万元,实际完成1100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7.9%;固定资产投资年计划8个亿,实际完成18亿多,完成年计划的225%;吸引外资年计划500万美元,实际完成57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114%;吸引内资年计划3个亿,实际完成6.9亿,完成年计划的230%;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年任务12家,实际完成21家,完成175%;发展现代服务业年任务4家,实际完成19家,完成年计划的475%,为全区经济指标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三、落实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立足打好工作基础。按照区委关于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有关规定,抓好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加强思想建设;以专题民主生活会为抓手,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班子作风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对涉及全局重大问题,注重发挥集体智慧,集体决策。对涉及某一方面问题决策,虚心听取分管领导意见。注重班子间的团结协作,做到总揽不包揽,当班子不当家长。与班子成员坦诚交流,增进沟通。队伍管理方面,以“行政效能年”活动为契机,倡导“讲学习、将协作、讲创新、讲绩效”的精神,着力提高机关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以“社区服务效能年”活动为载体,加强社区队伍建设,调动工作积极性。工作方式上,能经常深入社区和辖区单位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实际生活中,能关心群众的疾苦,设身处地地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

四、支持班子成员履行职责,其他各项工作均取得成绩。行政工作琐碎,繁杂,一年来,面对棘手的问题敢抓敢管,省应急工作现场会的准备,机关大楼的维修都圆满完成;党建、群团、精神文明多项工作也卓有成绩。特别是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难度大、要求高,能够克服困难,做到规模以上非公企党的组织全覆盖,并圆满完成了大连市妇联“和谐家庭与和谐社区同创共建”现场观摩会的工作,得到了市区领导的一致好评。年内,稳定工作任务繁重,达沃斯会议、十七大召开期间,...、复转军人等始终是稳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之安民街地块动迁引发的上访问题等等,和分管领导一道落实责任、细致工作,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做了许多化解矛盾的工作,为辖区始终保持了较稳定的局面尽职尽责;劳动就业,在实名制就业任务远重于往年的情况下,多方开发就业岗位,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成了1689人的就业指标,5个社区均被评为充分就业社区;城建工作从来都很繁重,今年罕见的风暴潮,达沃斯市容环境整治又为城建工作增添了工作量,为此,他们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强辖区环境卫生整治,全力以赴抗击风暴潮,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民政、社区建设、换届工作方面,关注辖区弱势群体,不断扩大救助范围,以“145”工程为载体,开展“和谐楼院”建设,通过制定规章,开展活动,努力探索“楼院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人大换届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为全区作示范,确保代表的选举和人大、政府换届工作顺利完成。计生工作有新的举措,“健康驿站”的改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维权服务月”和“惠民惠家”亲情服务开展活动,以及加班加点完成了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等,都使计生工作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社区虽为居民自治组织,却承担了大量政府下派的工作,但都能克服困难,任劳任怨,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五、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官从政,廉洁执政,既是要求,也是本分。对此,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有关规定的学习,能自觉对照要求检查自己,努力从思想上和认识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在行动上从不,从不跑官要官,谨言慎行,廉洁自律,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操守。作为第一责任人,能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带领班子成员参加区有关报告会,主持班子班子成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努力加强班子党风廉政建设。

以上是我履行职责的主要情况。应该说,到桂林街道将近一年,我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承担的是多数不熟悉的工作。面对经济指标的压力与典型的包袱,我的确心有恐慌,唯恐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唯恐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年来,还算基本履行了职责,完成了工作任务。这里,饱含着各位班子同仁们的团结合作,饱含着各位科所长和机关全体同志的鼎力支持,饱含着各位社区书记、主任及全体人员的辛勤汗水。借此机会,我衷心感谢给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包括我本人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