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中央对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土资源部门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总体看来,国土资源部门还存在着对参与宏观调控准备不足、能力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实践中要加强宏观经济知识的学习。
国土资源部门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谁都不能无视的。只有从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入手,才能适应这些变化。这两年的实际工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缺乏学习,有些同志对宏观经济形势不了解,吃不准,吃不透,面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或者对国家提出的调控目标茫然不知所措,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应对措施;或者是思路与工作路数老一套,找不到新的方式和手段;更为严重的是,销蚀、瓦解土地“闸门”的作用,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中央的政令要求拧着来。种种情况表明,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自身的素质还存在差距,确实需要加强学习,补上宏观经济知识这一课。要充分认识到,如果固守原来的知识结构,对宏观经济知识不学习、不研究,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国土资源管理的内在联系和彼此影响不关心、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我们就无法真正履行好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责。
土地、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生产的基本要素,与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土地,对于调节经济增长的总量、结构,遏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无论哪个行业,上项目、搞建设,最终都要落在地上。土地供应的总量、方向和节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的优化。这就决定了国土资源管理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之间,有无法割裂的内在关联。因此可以说,不懂宏观经济就不懂国土资源管理。
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在对国家宏观经济走向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参与宏观调控,就不能就资源管资源,而应胸怀全局,充分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势,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只有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我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和产业政策,才能及时掌握在一定时期内,哪些产业需要扶植或加快发展,哪些产业应该限制甚至禁止;哪些区域需要给予支持,哪些地区应该加强控制,才能准确把握调控的时机和力度,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调控之策,充分发挥土地“闸门”的威力。而做到这些有一个必备的前提,就是熟练掌握宏观经济知识,懂得宏观经济的运行脉络,懂得参与宏观经济的手段。
当然,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宏观调控是国家的事,是国土资源部的事,作为地方来说,只是执行罢了。因此,懂不懂宏观经济知识,都无关紧要。这样想就错了。且不说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与每个地区、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就是对某个具体的国土资源工作人员来说,不懂宏观经济,很可能造成工作上的被动甚至失职。这就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调控政策,有的人处理得很好;有的人却“走投无路”,干出顶风违法的事情来。
篇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者孙学工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中国地产政策调控对宏观经济已经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从研究角度来看,房地产市场调控显然有它的必要性,但关键是中国在房地产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有一个长效机制。潜台词就是:这种行政的金融方式应该是短期行为,是矛盾比较激化之时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措施。
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将来或将转向长效机制,特别是借助市场手段、财政税收手段也是预期的,所以孙学工认为关键还是真正找到一套适合中国的、又基于市场的长效模式――“现在房产税应该是一种态度吧。”
面对当下格局,发改委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刘琳告诉《中国新时代》,她注意到:至少现在中央强调坚决调控房地产政策不放松。
刘琳认为,当下中国所有的调控政策其实都在努力使房地产市场能够保持健康发展,而例如增加供给、控制投机、增加保障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所需要的。
面对当下相对疲软的中国房产市场,对中国经济应该会有很尖锐或者很锋利的影响。在此设问下,刘琳认为,宏观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当下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速减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房地产市场的现今局面。
“可以预测到,明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长肯定会有所下降,但是增长的下降对GDP的增长肯定会有影响。”刘琳否认了中国宏观经济靠房地产来支撑,房地产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里很重要的一块,但它并不占完全控制地位。同时刘琳注意到,保障房的投资带动作用会有增加,故而两项对比来看,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有限的,不会导致经济大幅回落。
经过数轮调控政策后,中国房产市场或将进行一轮大洗牌,但这属于正常的行业内部资源流动。刘琳亦否认中国房地产市场占整个中国经济的比重将来会发生大幅变动,缘于在城镇化完成之前,中国由住房建设来带动的投资增长仍然不会降低,长期来看对经济增长仍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中央从2007年以来加快保障房的建设,以保障大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背后的因素在于,除了住房领域的民生问题,还有宏观经济层面的通货膨胀问题。
刘琳不排除在短期内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目前看来,限购手段鼓励的是自主需求,打击的是多套住房需求,其政策目标与住房制度长期的目标一致,因此刘琳认为,除非有更好的市场化手段替代,否则短期内它不会消失。但长期来看,刘琳仍倾向于通过税收调控替代现在的限购、限价政策。
中国住房领域一直供不应求,相关政策对有买房求的普通民众来讲,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
在刘琳的观察中,近些年政府在房地产方面出台的调控政策,其实际目标就是要支持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而构建长期的、合理的住房制度也是企业所需要的。
刘琳认为,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但从宏观背景来看,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这个行业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篇3
摘要:存贷比作为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业日常流动性和风险控制的指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存贷比指的是国内各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的余额与存款的余额之间的比率,目前在国内这一比率被规定为最高不得超过75%,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也通过该指标检测自身抗风险能力和收益能力,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以表内业务即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为主,更高的存贷比也直接意味着更高的盈利能力和与此带来的更高的经营风险。
关键词:存贷比;政策;调整
2013年,一场没有征兆的“钱荒”席卷整个中国金融业,商业银行大面积资金紧缺,银行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飙升至13%,使得存贷比这一指标重新回到人们视线之中,商业银行希望提高甚至取消对于存贷比红线的限制,认为其不能很好的反应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本文对于该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1.存贷比的形成,宏观与微观
存贷比,特别是设定75%红线的存贷比政策,始于1994年,当时我国处在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之上,经济过热明显,消费物价指数一度创纪录的达到20%,普遍意义上我们认为超过5%就属于严重的通货膨胀,20%已经达到经济崩溃的边缘,因此当时各行各业都要配合宏观经济的从紧政策,特别是“双紧”政策,即从紧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而对于一些当时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资本充足率、整体贷款资产规模等金融手段,或者是因为条件不足或者是因为市场经济不完善,对于当时面临失控的经济局面都无法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而监管当局迫切需要降低贷款规模,所以存贷比就成了行之有效的工具,1995年《商业银行法》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能高于75%,时候证明该政策有效的遏制了当时的恶性通货膨胀,为宏观经济的稳定起到了经济作用。
随着金融业务市场化不断完善,金融业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而存贷比这一简单的监管指标,对于保持商业银行平衡经营风险与盈利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依然处在相对传统的业务模式阶段,同业业务占比较低,主要依赖于存贷款业务,即低息揽储,高息放贷,获取利差,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就需要提高贷款规模,增加贷款额度,而商业银行本身因为流动性的需要,对于客户日常现金的周转。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等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准备,提高这些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就会提升银行抗风险能力,避免银行的支付危机。
由此可以看出,存贷比不仅在控制国家宏观经济过热上体现出其重要性和作用价值,也在银行自身风险控制方面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设定75%存贷比红线,对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有巨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宏观上控制贷款增长,微观上保持流动性。
2.存贷比与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分析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贷款需求的能力。这一概念基本借用了商业会计关于流动性的概念,流动性的强弱主要依赖于变现的时间和变现的损失,在会计领域,衡量流动性比例的主要有流动资产与负债的比例指标体系,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分别衡量流动资产(现金等价物、应收款项、存货)、速动资产(现金等价物、应收款项)、现金资产(现金等价物)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可以较好的提供一种流动性参考指标,而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率近似于会计上的资产负债率,只能衡量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实际上,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当下主要体现为期限错配的问题,即较短期的负债,配比较为长期的资产,导致在集中偿还期产生了巨大的到期无法偿还的风险,这正是因为在存贷比考核制度下,不考虑流动性,大量吸收短期理财产品提高存款额度,而又将贷款投放到偿还期较长,流动性差的政府融资平台或者长期贷款项目上所带来的恶果。
综上所述,存贷比虽然可以有效的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降低经营风险,但是精确度不足,不能很好的体现流动性问题,容易造成短期存款与长期借款期限错配的问题。
3.存贷比与宏观经济
前文所述,从宏观的角度看,存贷比的设定主要是为了控制经济过热,降低整个市场货币投放规模,即通过控制资金总量来调控宏观经济,它与银行存款准备金目标相近,手段不同,法定存款准备金控制的是源头,通过各家银行的资金来源控制,达到控制各银行货币规模的效果,而存贷比是通过控制各家银行的贷款规模,即在整个市场存款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存贷比,收放贷款规模。
存贷比最终是否能有效调控宏观经济呢?存贷比控制宏观经济的原理是降低提高存贷比来降低贷款总量(存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贷款总量的降低又导致货币供给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宏观经济,在整个传导链中,贷款总量的降低是否会导致货币供应量下降,令人存疑。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两者的关联关系也在进一步减弱和降低,人民币贷款余额与货币总量指标M2在一九九三年时为94.45%到二零一一年时为65%,在计划经济时代下,贷款余额基本等于货币总量,而在市场经济下,贷款余额占货币供应量的比重不断降低,虽然依然有较大影响,但已经不是完全正相关的关系,如果完全依赖存贷比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其正效果将会下降,副作用将会提升。
4.结论和改革建议
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现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以资产、负债业务为主的业务模式没有发生改变,通过谋取利差盈利模式没有改变,存贷比的设置,有利于商业银行控制自身风险,有利于监管部门降低系统风险,同时,在宏观调控上,虽然贷款规模与M2货币总量的关系不断减弱,但是结合银行存款准备金等其他政策,依然可以有效控制货币总量,因此我们认为,现有的存贷款比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但是与此同时,存贷比指标对于商业银行也产生了期限错配,无法真实反映流动性的问题,应该通过增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来精细化对于流动性的监管,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扩大一般性存款的统计口径,增加存贷比中,存款的基数,将非存款雷金融机构的存款按照配比原理纳入存款中,这样做不仅让分子分母更加配比,也可以减少目前商业银行利用同业存款来在季末完成业务考核的行为。
二是增加流动性比率的考核,将原有的单一存贷比指标考核改进为不同流动性资产负债比率的指标系,按照流动性的强弱将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同业借款等不同贷款分比率计算,可以有效地提高流动性的考核。(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维英. 光大银行郑州分行的存贷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1.
[2]郑志瑛,郑乙歌,郑九歌. 提高河北省银行业存贷比对策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0,07:55-60.
[3]陈涤非,孙小光. 当前存贷比监管的合理性分析与改革建议[J]. 金融纵横,2013,02:53-58.
[4]丁倩. 存贷比限制对央行货币调控的影响分析[J]. 上海金融,2013,02:64-67+118.
[5]本报记者 曹蓓. 商业银行受困75%“红线” 各方论剑存贷比走向[N]. 证券日报,2013-01-04B01.
篇4
关键词:宏观调控;前瞻性;国内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15-02
近期,为应对国内经济快速下滑,宏观调控急速转向,不仅紧急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经济计划,而且财政政策也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成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基调。与此同时,国务院要求中央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以期从根本上扭转经济过快下滑的趋势,实现2009年经济“保八”的艰难目标。这一系列措施与一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两防”方针如有天壤之别。
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恶化,为应对国内经济超乎预期的衰退趋势,迅速出台这些政策无疑是十分正确与必要的。但是,将目前经济失速完全归因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美国也是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的,而我国实体经济中企业出现困难早于2008年5月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为了“熨平”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使经济能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但经济运行的现实证明了过去一年来,我们的宏观调控不仅没有起到烫平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反而强化了经济周期,加大了经济波动。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过山车:股市过山车、宏观调控政策过山车,深刻折射出了我们宏观调控的失误,因此,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研究非常必要。
一、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宏观调控的前瞻性是指宏观调控要与控制物价或经济增长等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它包含着一个动态过程,即中央政府要根据宏观调控的远期目标,在不同的时点及时采用合适的政策,以实现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也就是说,传统的宏观调控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将稳定物价或经济增长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前瞻性的宏观调控则是通过现时的调控政策操作来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
二、实施前瞻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实施前瞻性宏观调控的原因在于宏观调控政策本身的时滞效应和其他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因素的存在。宏观经济的运行结果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如果其中某一特定的经济变量及作用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原来的经济运行轨迹发生变化,从而使宏观调控政策操作效应发生相应变化,使宏观调控政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产生偏差,有时偏差过大,还会引起相反的政策效应。所以,要缩小这一偏差,减少有关变量对宏观经济政策预期效果的不利影响,政府必须实行前瞻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三、制约我国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因素
1 时滞的存在是制约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客观因素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着时滞效应。时滞效应包括两种:内部时滞,即政府着手制定调控政策所花费的时间;另一种是外部时滞,即宏观经济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1)认识时滞,是指经济波动出现的时点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点之间的那段时间;(2)决策时滞,是指认识到要采取行动与政策决定之间的间隔;(3)行动时滞,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外部时滞是指政策行为被采取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其中,内部时滞对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具有重要影响。时滞的长短,决定了宏观调控是否及时。时滞的存在,决定了必须实施前瞻性的宏观调控政策。
2 宏观管理部门分散,对经济形势的认识缺乏一致性
不同部门对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认识的不尽一致,影响了政策的时效性。增加了政策协调成本。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机构除了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外,还有国土资源部、证监会、银监会等机构。由于政出多门,不同部门对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认识不尽一致,往往影响了政策出台的时效性,增加了政策协调成本。同时,确实存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存在着利益保护的冲动,对符合自身利益的统计资料或数据上报的积极性就高一些,对不符合自身利益的统计数据或资料的上报就采取消极或者抵制的态度,从而造成预测宏观经济的数据上报不及时或不准确,从而最终影响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3 相机抉择理论运用的惯性也影响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走上了对外开放的快车道,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经济理论。在我国宏观经济理论上,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凯恩斯的相机抉择理论,亦即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熨平经济波动。30年来改革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的实践,初步印证了相机抉择理论的有效性,同时也增强了政府在经济波动时采取相机抉择政策的冲动和惯性。但是,相机抉择理论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在本次经济波动中就体现了这一点,本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才充分表现出来的,但经济放缓的迹象在年初就已经隐现,不过出于“相机抉择”理论的惯性,宏观调控部门仍在执行2007年末制定的“两防”调控政策,结果调控政策效果却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下滑的趋势。
4 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增加了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形势预测的难度
改革开放30年,以及全球化时代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高度流动。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倾向于过度外向型,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惊人的程度。近年来中国的外贸总额/CDP的比例高达0.7,虽然日美两国都是全方位开放的经济,但对外贸易依存度都远远小于中国。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这一比例为0.2,日本为0.25。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形成了联动效应,如果世界经济出现波动,我国经济也不会成为经济波动冲击的“孤岛”,所以,要预测我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就不能不考虑世界经济这一因素。但由于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就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形势预测的难度,降低了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四、提高我国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建议
1 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调控时机选择上要把握提前量,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预测,及早动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正确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认真进行跟踪、分析形势,科学预测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苗头和矛盾动向。并及早动手缓解、遏制这些矛盾和问题。
2 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体系,准确把握和判断时滞变动;理顺中央――地方的信息采集关系,层次清晰,权责明确;构建宏观经济预警体系,提高宏观调控部门人员的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缩短时滞时间;
此外,把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和预测,建立全球经济的预警机制,一叶知秋,防患于未然,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和准确性。
3 结合我国经济实际,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经济人才
在研究我国宏观经济前瞻性问题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经济人才。借鉴西方成熟的经济理论,但不能照搬国外现成的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理论。
4 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它赖以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财政资金和增加积累的源泉。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企业职工的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之所需。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量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人则认为是市场畅销或上缴利润,也有人认为是产值。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考核企业的单项经济指标。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这一论断完全反映出现代管理中有关“投入产出法”的实际运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规则、有计划地按着“优质、低耗、高产、安全”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标,有程序、有系统地组织企业的生产技术,分配销售等环节的工作,通过产品销售回收资金。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计算其投入、产出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从而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形成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对此,分别研究建立它们各自的管理规律和管理途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八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抓好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三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经济体制改革上述三个相互联系的任务提出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又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管理体制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和微观基础。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二者之间虽然没有天然的鸿沟,但也决不仅仅是范围的区别、量的区别、层次的区别。
一、从内涵上划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要有两个标志
第一,是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公司,它的范围再大,产值再高,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微观经济范畴。而县、乡的经济,它的范围再小,产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属宏观经济范畴。在旧的体制下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实际上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全国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企业,也就很难区分宏观与微观经济。第二,是否是经济总体。一般说宏观经济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而微观经济则表现为一定的经济个体或经济系统要素。据此,不难得出结论,宏观经济就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其外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地区、城市、部门、县、乡镇总体等。微观经济则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活动,其外延包括企业、公司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单从管理主体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是国家政府机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职能所进行的管理则是宏观经济管理。这一点也是划分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大体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所进行的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等过程。在这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宏观管理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是它的客体,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是目的。规划、调节、监督、服务则是它应发挥的主要经济职能。
二、理解、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
综观我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坚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国民经济就不能协调稳定地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这是由它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与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它的特点主要是:(1)管理主体的行政性;(2)管理客体的总体性;(3)管理方式的间接性;(4)所需信息的综合性;(5)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其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主体与客体不同;(3)管理内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
总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不同于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指导思想、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说,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力求做到计划与市场即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宏观调控体系则以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为前提,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混淆一起,统包统揽。宏观调控体系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国家政府部门以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长远和全局发展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上。从管理方法上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主要运用间接管理的方式,运用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引导,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运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实现经济管理结构规律
篇6
以前,对总量调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2005年前后经济过热的时候,学界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经济过热,需要调控;另一种认为经济只是结构性的过热,行业“有冷有热”。特别是2007年经济全面过热的时候,出现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观点,认为“结构性过热”不适合用总量政策来调控。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决心和对宏观调控的认识。
过去十多年来,整个经济还是过度依赖需求的刺激,导致经济总是出现较大波动。同时又没有在需求管理上把握住机会,至少2005年和2007年这两次都是深度调整的机会,但都没有把握住。2008年“四万亿元”的大规模刺激就把这个问题“掩盖”了下来。2010年以后,政府才开始下决心调控经济,但过去积累的一些问题想在短时间内完美解决显然没有那么容易;想在短期内消化掉由于过去需求管理失误而引发大量无效投资和过剩产能也是不可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巨大就是过去十多年需求管理上的失误引发了供给侧上的结构性问题时时得不到解决造成的。由此,“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才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管理(需求管理)的方式方法。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目标需要一定政策独立性。宏观经济的稳定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为确保宏观经济不出现大起大落,需要很多审慎的宏观管理政策。当前政策有很多创新工具,这当然很好,但我国货币政策还是要把稳定宏观经济、防止通货膨胀、控制货币超量发行等作为目标。
应当看到,央行很多宏观调控政策在时间上和力度上的把握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国务院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调控难度就更大了。怎样在经济出现过热时能够形成共识?实施调控还是不实施调控,实施什么力度的调控,很大程度上都是利益之间博弈、妥协的结果。所以有时会让宏观管理的政策打折扣,有时会错过最佳时机。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目标还是要有一定的政策独立性,减少利益集团对其的干预。国务院各部委之间、央行各部门之间应寻找一个合理的决策机制,不要所有的问题都放到国务院层面上来协调。这样对调控的执行效果很重要。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应着重把握好哪些基本原则?我认为,最重要的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现在的确比较复杂,其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受到美国经济的影响。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金融政策要有一定的开放,这样相互之间进行牵制。现在一个好的势头是:最近两年,央行在调控流动性的政策上进行大胆创新,比如PSL(信贷质押再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F(常备借贷便利)及定向降准等,包括现在正在试行的信贷资产质押贷款等。特别是在当前大数据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工具执行的效果是可以优化的,还可以更加精准,做到总量和结构之间的结合。过去货币政策都是总量政策,很难体现结构调控的色彩和目标,现在其实是可以做得到的。
可以说,创新宏观调控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的结合。当前,更加精准、具有明确的结构导向的货币政策是可以做得到的。这是未来宏观调控创新的基本方向。
篇7
[论文摘要]“从紧货币政策”在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不到一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从紧货币政策”的前景如何成为目前宏观调控的一个疑问。本文将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最新进展入手,尝试对从紧货币政策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走向做出合理的预测。
2008年9月15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四年来首次提高贷款利率、九年来首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在整个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同时也令理论界对国家在2007年底提出的“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方向产生了疑问。
一、解读“从紧货币政策”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为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在未来一段时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此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从紧货币政策”的信号非常明确。
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从紧货币政策”,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解读:
1.2007年,CPI明显上涨,国际油价大幅攀升,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针对2007年宏观经济当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物价上涨问题,全球已给予普遍关注,而对于我国而言,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的物价节节攀升已经对宏观经济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紧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严格控制通货膨胀的加剧,确保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
2.国内房价迅速窜高,房地产泡沫已全面形成;股票市场冲高回落,反映了市场的不完善及投资者的非理性。从2007年经济发展的诸多特点可以看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微观层面出现的问题不容小视。通过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使房地产、证券交易等过热行业泡沫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规范市场操作,使市场回归理性。
3.2007年,在奥运产业的带动下,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投资仍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2007年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以来宏观经济热度指数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吸引储蓄、控制银行信贷规模,解决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二、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紧货币政策”是在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符合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货币政策,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自2008年以来,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中央银行也适时地调整了货币政策的方向。
1.国际方面。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已使危机升级为金融风暴,不但使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被席卷,全球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从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至2008年9月,包括华盛顿互惠银行等在内的美国的多家银行倒闭,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先后被收购或破产清盘;“两房”、美国国际集团先后被政府接管。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导致全球大部分国家股市暴跌,各国金融机构及政府所持美元资产受损严重。2008年9月,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公布各自持有的“问题公司”的债券数量,直接导致沪深两市股指连续爆跌,国内金融业受到重创。
2.国内方面。2008年,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仍有一定抑制作用;1月份南方重大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9月“毒奶粉”事件等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但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2008年1月~8月份,我国CPI明显下降,但PPI却逐月递增,反映了我国物价水平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防止进一步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沿续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态势,1月~6月份的增长幅度为26.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对GDP仍有较强带动;奥运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仍然较为突出。因此,从总体上说,经济持续走强的趋势明显,预计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受负面影响较小,仍可保持9%左右的增幅。
三、当前及今后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适用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宏观经济增长仍然强劲,我国投资、消费的快速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经济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从紧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中央银行应该紧跟形势,有针对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首先,“从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还应坚持。虽然央行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宣告了央行结束了单方面降低“双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代,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已进入到“扩张货币政策”的阶段。经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央行提高双率的宏观经济背景是特殊的、暂时性的。如果剔除掉这些暂时性的因素的影响,透视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信贷等方面增长仍然强劲。就此看来,中央银行不应就此放弃“从紧货币政策”,而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坚持从紧的基本方向不能变。
篇8
财政体制作为行政体制的重要构成要素。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的财政体制对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运行秩序逐步适应。强调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日益成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存在很多问题,深化改革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财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预算
首先,我国预算编制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缺少统一政府收支,导致大量财政性资金运行在预算体系之外。其次,财政预算报告编制粗糙、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有关部门和人员在资金分配和使用自由裁量权过大,人大不能完全发挥其监督作用
2. 财政收入
首先,财政缺乏对初次分配的调节手段,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存在税收“缺位”和收费“越位”的现象,严重影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
3.财政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依旧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和改善的过程中,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框架的很大约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方面,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使得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应当由财政供给进行调整时,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的保障和干预;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表现为,经济支出偏高,财政负担过重,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应由市场本身负担的所有支出归为自身职责,导致在财政支出上为经济建设支出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从而造成了财政职能的错位和市场经济建设对财政的过度依赖。其次,行政管理支出逐年上升,增长速度甚至高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导致政府运行成本和行政支出比重过高,对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步伐产生不利的影响。再者,我国的国防费用明显偏低。 中国国防支出的总体水平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国防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都很低。导致难以满足我国军队建设的需要,影响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速度。同样,社会保障支出、科教文卫事业和农业支出虽然有一定增长,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4.财政监督
首先,对财政监督工作认识不足,财政监督工作总是滞后于财政管理工作,导致财政监督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理解。其次,财政监督手段过于单一,我国的财政监督至今尚未建立一套对财政资金分配和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监管的科学机制,财政监督的作用远远没有达到期望水平。再者,财政监督执行活动不到位,降低了财政监督的效力。执法不严,惩治力度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最后,财政监督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我国现存的财经法规制度不够集中,部分财经法规政策的出台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同时,财政监督存在分工不明、职能交叉现象。内在分工的明确性和协调性差,导致工作效率较低,难以从整体上发挥财政监督应有的作用。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有效引领新常态的突破口。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个核心问题,切实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市场秩序
政府维护市场秩序,主要是着力维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求交换关系和生产者特别是同行业领域内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这两类关系的平衡。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促进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实现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进行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
2.提供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或服务的特点是,每个人独立消费这种产品或服务但不会减少别人对该种产品或服务消费的。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备条件,承担组织和保障这些公共产品或服务有效供给职能的只能是政府。
3.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在合理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工具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使得??民收入在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以达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的,从而体现社会公平。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政府应对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领域同时发挥调控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再分配领域,着眼于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同时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保障水平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调控宏观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需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原因有4个方面:一是政府进行干预,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调节社会消费和投资,促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二是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促使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协调平衡。三是政府通过适当的调控措施对市场失灵状态进行矫正。四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减少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可以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逐步吻合。
四、如何深化改革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需要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和发挥好政府作用作为突破口,在推进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同时也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加速深化国企改革,从而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改革在我国财政体制方面的积极作用。
篇9
最近中国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频频出台新措施,备受市场关注。其中货币政策类的措施,包括调高存款准备金比率与增加利率。这虽是早就应当采取的行动,但迟做总比不做好,值得肯定与欢迎。然而,许多其他措施虽说新近才陆续出台,其实在过去数轮经济周期中已屡见不鲜,无外乎都是行政性的老办法。
人们之所以对倚重行政力量调控宏观经济的方式一直有所诟病,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与今天中国经济愈益市场化、国际化的现实环境大为脱节。即使在纯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手中掌握的行政指挥棒也不是百分之百灵验;在私人经济、三资企业和股份化改制后的混和制经济与市场竞争力量已起主导作用的今天,行政措施调控经济的有效性更值得怀疑。如果这些措施不符合或不尊重经济活动主体――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取向,强力推行之,只会诱发各种各样消极的抵抗,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当前中国经济过热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信用膨胀过快。政府若真下决心硬行压缩投资与信贷,是做得到的。从中国最混乱的土地审批入手,再查出和强行关闭几个“铁本”类的企业,可谓举手之劳。但问题是,行政手段所造成的后遗症将会非常严重,效率损失是巨大的。
就拿国有银行来说,如果在本轮宏观调控中,再度引入信贷计划指标,硬性控制银行信贷规模、结构、产业流向,甚至具体的贷款项目等,势必使各家银行刚刚搭建的专业化与独立化的信贷决策与风险管理机制形同虚设;加之政府行政力量干预具体产业和具体投资项目,不良贷款卷土重来与银行系统不稳定的风险将会显著增加。国际经验一再表明,一旦银行不稳定,宏观经济稳定的希望也将成为泡影。
总之,行政措施短期也许见效快,但成本很高,后果严重。在多数情况下,“行政药”的副作用甚至超过了疾病本身的危害。那么,政府还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以利用呢?
政府首选的工具还是货币政策。主要包括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必要调整,降低央行基础货币的增长;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减少银行系统的流动性;持续地提高利率水平等。与动用行政手段关停、冻结投资项目不同,这些间接的货币措施不会立竿见影。但如果央行能够在一段时期内,持续不断地维持货币政策愈益紧缩的态势,那么或迟或早,信贷与投资增长、甚至包括千夫所指的房地产热,一定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
行政手段好比用牛刀做外科手术,也许能控制发烧症,但病人的胳膊或腿却被砍掉了,搞不好留下终身残废。货币政策就好比是中药调理,温和适度,效果不会马上彰显,但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当政府运用间接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中国经济中已经出现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将依然健在。实际上,之所以赋予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就是为了避免严重通货膨胀,以保障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因此,任何伤害市场机制的宏观调控措施都是不宜取的。
可慰的是,央行最近多有行动,开始渐渐收紧货币政策。除此之外,宏观调控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调整财政政策态势,变“扩张”为“收缩”。自2004年起的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似乎一直是“我行我素,置身事外”,实在是令人惊讶与费解。
事实上,中国的财政政策从2003年就已经呈现明显的“顺周期”态势;其对投资与出口需求为主的总需求过热,即使非始作俑者,也至少是一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财税改革以后,中国财政状况显著好转,近年来财政收入更是大幅上升。但是,中国的财政赤字却绵延不断。如果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府财政统计国际口径估计,2005年中国财政赤字为GDP的1.6%,2006年预计只比此水平略低。而此比率近年如果略有下降的话,不是因为赤字绝对额的减少,而主要应归结为名义GDP的增加。
在世界上快速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中国和美国的财政赤字可以说最受人关注。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没有实行过大规模的减税,也没有战争带来的庞大军事开支。在中国财政总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费用支出最大,与行政管理费、文教支出构成前三大开支项目。
在经济建设支出中,又以基本建设或固定资产投资为主。政府预算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快于名义GDP的增长率,其增幅在2004年与2005 年间甚至超过了贷款增幅。预算内投资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与FDI外资流入所占的比重基本相当。事实上,还有相当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是政府主导的,性质上属政府投资,但并没有计入“国家预算内资金”项下;而是与国有企业投资揉在一起,包括各级地方政府成立的基建投资公司和项目公司的投资。由此可见,政府投资或资本性支出,在本轮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中直接扮演了重要角色。
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热衷于投资的原因,除了哈佛经济学家科尔奈的经典解释(预算软约束),以及中国学者新近提供的政治学解释(GDP成长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尺度),还有一个直接的财政利益诱因,就是在中国现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追求现期与预期税收最大化。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扩大本地经济产能规模,增加未来税收流;而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身――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当期就能直接产生税收。相关税种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与土地增值税,其税额加起来占了地方财政总收入的10%以上,与企业所得税项平起平坐,仅次于增值税与营业税,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
地方政府手中有了财力资源,未必优先用于社会文教卫生、扶贫与环保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更可能用于各式各样的“形象工程”。由于尚缺乏交税人对本地政府财政支出的有效民主监督机制,又没有发达国家市政债资本市场的约束,地方政府自然有“不断投资-追求税收最大化-再投资”的冲动。在经济周期低谷时期,这种地方财政循环链有助于维持地方经济景气,中央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地默认了;但在经济周期上升期,它就成了刺激投资与信贷需求的难以忽视的不稳定因素。
从现在起,中国应该开始高度重视运用财政政策。除了关注全国财政总支出、总税收与财政赤字的变化,还要着重探讨如何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关系所呈现的固有矛盾。 在尊重地方利益、给予其适当财政自,并不断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下,中国应当引入更有效的地方财政激励机制与问责机制,实现地方税收与地方公共支出事权更好的匹配。这项改革应视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延伸与深化。就像90年代中期的金融体制改革,使中央政府首次真正掌握了集中的货币政策,按照财政联邦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体制的下一轮改革,可以有助于理顺并优化地方政府财政的激励与问责机制,加强市场约束与公众监督,打断多年来地方政府“不断投资-追求税收最大化-再投资”的链条,从而保证国家财政政策成为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
篇10
关键词:证券市场宏现经济联动性
中图分类号:17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lO)11-089-02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年轻的证券市场经过了近20年的风雨跌宕,逐步走向成熟,逐步与向国际证券市场看齐。回顾和总结中国证券市场多年来的发展史,展望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将有力地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几十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横向分析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寻找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新思路。
一、我国证券市场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运行特征
从国外成熟证券市场来看,证券市场运行周期与经济运行周期是一致的。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情况比较复杂,存在长期背离,但近来趋同倾向逐步显现。
1.我国证券市场周期运行趋势。回顾历史,中国证券市场起步晚、时间短。1990年年底至今的20年中,证券市场的第一周期是从1990年开始的,1990年12月至1993年2月为周期的上升点,下降阶段为1993年2月至1996年1月;第二个周期是从1996年1月至2005年9月,其中上升阶段是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此后股市出现了较大的下跌行情,持续了4年多。2005年6月至2007年股市短期上升,但是2007年以后我国股市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跌宕起伏。
由于证券市场正处于国家主导的市场构建当中,所以周期更多表现为政策周期而非宏观经济周期。证券市场出现的几次动荡主要是有国家政策推动,而非经济推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股市逐步走向台周期化的趋势。
我国宏观经济周期运行趋势。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其中,复苏和繁荣阶段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扩张期,而经济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则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收缩期。在这里我们选取与证券市场相对应的经济发展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是1991年至1999年之间的一个周期,以及2000年至2007年的第二周期。
在第一轮宏观经济发展周期(1991-1999年)中,1991年一1992年为经济的上升期,1993年-1999年为下降期。宏观经济在经历了 1978年一1991年的增长高峰后,并未进入周期性低谷,而是以小幅缓收为基调。从1993年下半年步人经济收缩期,GDP增长率平均每年下降仅1个百分点左右。2000年以来,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经济增长率也由1999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11%。预示着新的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出现。2003年下半年以来,物价开始出现上涨的趋势,直至2008年第三季度,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以控制物价上涨及信贷过快增长的趋势,中国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状态。中国宏观经济步人由于重工业化所带来的高增长周期。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连续在1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宏观调控的考验,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进行调整,风险依然存在。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未来经济可能还有20年的持续高增长。
2.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
我国证券市场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以政府的政策调整调控为主,出现了很多背离经济周期发展规律的现象。随着市场的成熟,国家对经济与证券调控手段的变化以及证券监控力度的加大,经济与证券市场的关联度逐步加大。纵观中国证券市场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在1996年以后出现了背离,股票价格指数并未体现出宏观经济先行指标的功能。由于这种背离的存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周期与宏观经济发展周期并不完全吻合,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根据国际一般看法,未来的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形势将逐步趋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良好态势将带来证券市场业绩的回升。
二、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宏观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走势是影响证券市场水平变量和波动性的最基本因素,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主要看经济走势、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几个方面的指标,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化对证券市场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的周期决定证券市场发展的周期,证券市场的变化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经济衰退时证券市场低迷。在经济危机时证券市场达到最低迷期,在经济复苏是证券市场逐步回升,在经济繁荣时证券市场大幅上涨。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经济走势与证券市场的走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甚至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还会出现宏观经济与股市价格周期背离的现象。例如在2001年10月份,我国2002年前三个季度GDP上涨7.9%,但是同期证券市场指数跌幅达到7.9%,二者走势正好背离相反的方向。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以及证券周期变化的相对独立性造成的。
2.货币的供应量变化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一般来讲,货币供应量与证券市场理论上应该是成正比,即货币供应量增大则股市上涨,货币供应量减少则股市下跌。国家一般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使得股市的价格下降,在通货紧缩时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股市上扬。
但是,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到目标的实现之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种手段本身就是对经济进行调控的间接形式,在过程中货币当局本身并不能直接控制和实现诸如稳定、增长这些目标,它只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设置中介指标并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目标。其中会有很多不可测、不可控的干扰因素影响。所以,国家的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变化有时候与证券市场的变化并不同步。例如1994、1995、1998这三年,上证指数的增幅都是负数,而同期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分别是34.53%、29.47%、14.87%。原本是强相关的两项指标,却出现了背离现象。
3.银行利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般来说。股市价格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利率下降时,股票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股票投资者据以买进和卖出股票的重要依据。
但是我们也不能绝对化。在股市历史上也有特殊情形。当股票行情暴涨、暴跌时,利率的调整对股价的控制作用就不会很大。1998年12
月,央行决定第六次降低存贷利率,一年内三次降息在历史上也属罕见,但是这次降息没有对股市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1999年6月10日,央行宣布第七次降息,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1个、0.75个百分点,市场的直接反应却呈现逐步减弱之势。
4.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外汇行情与股票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实行升值的基本的方针,股价就会上涨。一旦其货币贬值,股价随之下跌。所以外汇的行情会带给股市很大影响。在1987年10月全球股价暴跌风潮来临之前,美国突然公布预算赤字和外贸赤字,并声称要继续调整美元汇率,从而导致了股价暴跌风潮。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以及世界贸易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股市受汇率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显著。
三、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联动性现状
1.证券市场与商品市场联动性趋增。回顾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透过与经济周期相背离的主线,依然可以发现证券市场也曾出现与经济周期的短暂回归。在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的情况下,股市点位越高,蕴藏的风险越大,上升的阻力也越大,产生回归的内在需求也越强烈。
1991年至1996年,我国的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同时高速发展,呈现出一致趋同的走势。1996年12月股市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受到股市政策的调节,产生回归。1997年5月至1997年9月,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受到股市政策的再次调节,产生第二次回归。1998年6月至1998年8月,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背离程度过大、时间过长,产生第三次回归。虽然这一时期宏观方针较好,呈现几年以来少有的一致向好的运行态势,但股市与经济周期背离过大,于是在经济周期的内在决定作用下,开始脱离政策周期,向经济周期做合理的回归。1998年11月至1999年5月。因股市政策从紧,导致第四次回归。2001年6月,由于经济在2000年回升之后又一次出现下滑,而股市却屡创新高,炒至2245点,为了消除泡沫风险,不得不推出查资金、查违规及国有股减持等利空的股市政策,使股市连续下跌,向经济周期回归。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金融危机以后的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向好的迹象。2010年上半年南华商品指数和恒生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的累积收益率走势基本一致,几乎出现同步上涨和同步下跌的现象,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越来越大。
2.联动性趋增的原因分析。证券市场应该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同步。根据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动本来就不一定是完全同步的,因为证券市场的运行周期有其独立性。原因在于,股市投资具有一定的预期性。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均包含着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因此,往往在经济过热还未滑坡时,股市先下跌,而在经济触底,还未回升时,股市先反转。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这一特性往往是从两个周期的同向运动与反向运动等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经济过热,股市下跌;经济收缩,股市继续下跌;经济触底,股市上涨;经济回升市场殷市继续上涨。
四、证券市场与经济联动性增强的政策含义
在对证券市场以及宏观经济进行调整的同时,国家政策应该逐步规范证券市场的秩序,让股市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为国家经济调控提供决策的正确信息。
- 上一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 下一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