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宏观调控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理解宏观调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5年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召开,其对宏观调控的阐述表现了一些新的更加成熟的理解。"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我们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坚持把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产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5/1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以上这六个"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央对经济宏观调控思想上的成熟化,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有关经济宏观调控的卓越思想。其中,"坚持把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实施这些宏观调控思想的基础,是达到以上这些宏观调控目标的"主要方式"。这说明一个重要道理:过去的宏观调控,往往被理解成是在市场经济之外而对经济与市场进行行政干预的行为;而这里则强调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从而使宏观调控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性之基础上,使宏观调控变成了市场经济所内在地包含着的方面。宏观调控成为所要构建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而不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以外,再另外对市场经济施加某些外在力量(通常是行政力量)的调控措施。
要实现这样的一种科学的宏观调控,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性,认识市场经济运行之中具有什么样的客观特性。比如市场经济既是按通常的供求关系来运行的,但又往往以相反的方式运行,如价格上升往往会抑制需求,但市场又往往呈现出相反的情况,即价格上升反而会刺激现有需求能力的更多释放,需求扩大,从而使价格上升导致更大程度的价格上升,同时也导致投机行为的出现;一旦投机行为出现,那么价格将会轮番上涨,价格上涨越快,投机就越剧烈,投机越剧烈,价格上涨越快;最终将所有可用购买力资源耗尽,泡沫破灭,经济陷于危机。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特征,也是其一个"坏特征",几乎所有的经济危机,都是这样形成的。我们了解了市场经济的这一特征及其形成的规律性,就可以想办法控制与缓解这个市场问题。如何控制呢?就是在价格有上涨的苗头时想办法加以控制。如何控制价格呢?中国的习惯做法是以行政指令来限价,但这种非市场经济的做法已经显出了其不可取之处。根本的做法仍然是市场经济性质的,因为,抑制价格上涨、抑制投机的根本办法就是扩大供给量,通过扩大供给量抑制与调节价格的过快上涨。比如现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仍然存在价格不断上涨并容易引起投机行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仍然是扩大商品房的有效供给,而不是人为的价格限制。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利率的手段来抑制需求,也是一个抑制价格上涨的市场性办法。这个办法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最经常采用的。中国政府也很想采用这个办法,但由于中国经济对利率的敏感度不够,所以它对中国经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中国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比如国有经济,政府工程等),对成本的多少并不太在意,甚至许多贷款在贷款之时就不打算要归还,这样,利率的多少就不起什么作用了。
以上事例说明宏观调控是在充分了解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调控手段,而不是处于市场经济之外,抛开市场经济的规律性,采取与市场经济相反对与抵触的手段,去进行宏观调控。就象我们要把人类送上太空,一定要充分认识许许多多自然规律性,尊重与利用这些规律性,才能实现那样。宏观调控的实质,就是认识、尊重与利用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而达到调控国民经济的目的。
篇2
关键词:金融宏观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准确定位;着力点选择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12-0041-03中图分类号:F832.31文献标识码:A
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力。金融宏观调控是一个复杂的实施过程,它不但对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求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部门在具体贯彻执行过程中依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找准宏观调控政策的切入点,实现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贯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和谐。基于此,作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末梢神经――基层中央银行,如何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方面进行合理定位,寻找到适合基层央行更好履行职能的着力点,也就是说用什么方法实施调控、如何调控,希望金融宏观调控达到什么效果等,不但是我们基层央行目前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是为更好贯彻金融宏观调控政策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把握基层央行宏观调控的准确定位
人民银行职能调整以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成为人民银行最主要的职能之一,而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央行实施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目的是保持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在执行中也只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在保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贯彻的基础上,立足区域实际,灵活运用调控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达到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最佳效果。而目前基层央行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还不够,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能得到更好的贯彻,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在驻马店市的实施效果来看,基层央行要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找准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在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金融和谐发展。
(一)正确把握宏观监测的“深度”,找准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落脚点。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掌握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在基层深入贯彻执行的前提和落脚点。因此,基层央行要充分综合运用工业景气、批发物价、居民收支和问卷调查等制度以及相关统计监测手段,将更多的经济金融现象纳入视野,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经济金融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调研、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前瞻性判断,及时向上级行反馈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宏观调控措施的效应,为货币政策决策及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使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够找到更好的落脚点。
(二)准确把握调控措施的“尺度”,找准贯彻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侧重点。宏观调控政策是对国家整个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而具体到某一地区,则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在执行调控政策时有所侧重,引导金融机构正确领会和准确把握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意图,避免因“一刀切”而导致宏观调控给经济生活带来较大震荡,影响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实现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的最佳化。如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调控政策,目的是抑制经济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驻马店作为农业为主的地区,虽然也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范围,但其工业发展现状决定了宏观调控政策的侧重点应是在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避免因信贷投放减少而对农业生产及能源、设施等基础性行业造成影响,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企业形成冲击。这就要求基层人民银行要通过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金融形势分析会以及银行行长联席会等方式,及时加大对区域金融机构“窗口指导”的力度,按照有保有压、有抑制有发展的原则,加强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调整信贷结构,把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煤、电、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瓶颈行业,力保“三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及高科技含量的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组织召开由各商业银行、重点项目单位、民营企业参加的银企项目洽谈会,有效实行银企对接,确保在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保持信贷投放的平稳增长,防止因执行政策造成信贷的大起大落而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为实现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
(三)正确把握政策执行的“力度”。找准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结合点。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紧密联系辖区经济金融实际,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贯彻实施的结合点。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保持整体国民经济运行的健康有序,具体到一个地区,就是运用调控工具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把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手段,把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作为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结合点,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对深入贯彻国家宏观政策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基层央行在执行调控政策时要着力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结合驻马店作为农业地区这一实际,基层央行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支持力度,并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关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正确理解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处理好宏观调控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把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看做是更好地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机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施“中部掘起”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正确把握信贷优化的“广度”,找准执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撑点。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但要求有完善的实施系统,而且针对某一地区在实施过程中要找到政策实施的支撑点。所谓政策的支撑点,就是基层央行在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时能够有一个实施政策的良好环境,能够得到地方政府和实施对象的理解和认同,使政策在贯彻中能够更快、更深入、更彻底。具体地说,就是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得到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减少政策贯彻的摩擦力和阻力。国家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对经济中出现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正常现象及时进行引导、调控,但涉及某一具体地区的某些部门,由于立足点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执行政策的力度和深度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结合驻马店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加大信贷投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企业和地方政府最迫切的愿望,国家实行稳健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贷投放,削弱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的能力,降低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因此,解决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与区域利益的冲突这一矛盾就成了调控政策能否深入贯彻的关键。作为基层人民银行,首先要作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使地方政府能够从全局的高度理解央行调控的目的,支持央行的工作;其次是作好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使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为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增加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央行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驻马店地区企业发展的层次,在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家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引导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企业产品的优化升级,达到企业的发展方向符合或基本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为取得更多的信贷支持提供机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二、科学进行宏观调控着力点选择
(一)以分析监测引导为着力点,当好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者”。一是完善区域经济金融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分析金融政策在各地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基层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把握宏观调控政策传导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各种外部影响因素,逐步建立全面反映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要跳出就银行论银行、就金融论金融的框框,立足于金融的变化,从宏观经济的高度去认识区域金融的变化,深入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二是改进区域经济金融分析方法。为了提高分析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基层央行要在分析方法上实现三个转变:从事后统计分析向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转变,提高经济金融指标预测的前瞻性;从偏重存量分析向存量与流量分析并重转变,揭示经济金融指标的变动趋势;从孤立分析向比较分析转变,找出本地与外地、局部与全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三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信贷结构调整。首先要加强“窗口指导”,优化信贷结构。其次要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再次要发挥利率工具作用。研究制订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指引,优化利率期限结构,指导金融机构加强贷款风险定价,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二)以完善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着力点,当好区域金融稳定的“维护者”。维护金融稳定是《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就基层央行而言,必须围绕金融稳定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货币政策分析、监测、引导上下工夫,提高区域金融运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当前,基层央行要结合辖区金融风险状况,建立辖区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定期、持续地对金融机构实施监测,加强对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及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监测,对金融机构风险特别是跨市场风险进行及时分析和判断,协调监管部门,组织和引导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风险,在对市场进行分析判断时,要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一是树立完整的经济观。就是要求基层央行在区域内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必须通盘考虑全国的经济金融情况,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协调好区域经济和整体经济的关系,确保决策的有效实施。二是树立全面的金融观。要把工作视野从单一的银行体系扩大到整个金融体系,既要关注货币市场,也要关注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系统的金融统计口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工作机制。三是树立牢固的市场观。基层央行要更多地研究金融市场,发挥市场手段在金融调控中的作用,从而不断树立基层央行在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地位和权威,维护金融稳定。同时,为了确保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基层央行在宏观调控中还必须统筹考虑以下两种关系。一是要统筹考虑金融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贯彻执行金融宏观调控措施时,既要考虑宏观调控目标顺利实现,也要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二是统筹考虑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与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避免个别行业投资增长过快过热,也要防止“一刀切”,全面压缩投资规模,从而影响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导致消费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现象的发生。当好区域金融稳定的“维护者”。
(三)以提升工作效能为着力点,当好区域金融服务的“履行者”。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在金融服务内容上局限性大,服务手段科技含量低,这些都影响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和质量,因此,基层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就目前金融发展的趋势来看,应该由单一服务型向外向、科技、监督复合型转变。一是改变服务观念。基层央行要站在宏观和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研究和分析,为总行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当好参谋,提升央行在地方政府的地位。二是创新服务方式。遵循市场经济法则,严格依法行政,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办法,逐步朝着服务专业化、管理制度化、操作程序化、运行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完善服务手段。大力推进网络和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完善支付结算功能,以“电子国库”、“实时支付”和“征信系统”建设为目标,努力提升中央银行金融服务的层次、水平和效率。
(四)以建立健全征信体系为着力点,当好改善区域金融生态建设的“推动者”。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是基层央行适应职能转换、有效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客观需要。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机构的商业主体地位已经确立,金融市场功能日益完善,金融稳定、反洗钱、征信等新职能加强了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能力。这就要求基层央行在树立金融宏观全局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和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和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近年来驻马店市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来看,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地方政府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作为基层中央银行更要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基层央行要把建立健全征信体系作为基层中央银行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继续完善人民银行的中小企业基础数据库和征信系统,推动部门沟通协作,实现系统数据的及时更新,使系统真正能够成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使基层央行真正能够成为信用建设的先行者和重要推动者。
(五)以构建良好的金融运行协调机制为着力点,当好区域金融改革的“支持者”。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正处于关键时期,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基层人民银行时刻关注改革动态,向上级行反映改革情况,使上级行能够随时掌握商业银行的改革动态和基本情况,为商业银行的下一步改革提供参考依据。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增强农村信用社活力,使人民银行“花钱买机制”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前,我们要准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准确处理好统一性与差异性、全局性与区域性的关系。落实好宏观调控措施,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刻领会国家出台的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坚决贯彻执行宏观调控的货币信贷政策,准确把握基层央行的工作方向和重点。通过改革,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判断本地区的经济形势和行业景气,看是否存在过热、哪些行业过热。把握好信贷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区别对待、松紧得当,既要保证宏观调控的政策到位、措施得力,也要兼顾地方的承受能力。二是准确处理好金融业发展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金融改革为了发展,发展是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而不是争抢地盘、掠夺业务,片面追求市场占有量的扩张。三是准确处理好基层中央银行与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行业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金融改革不是各自为战,通过改革要充分发挥基层央行的主导者作用,建立健全“一行三局”之间的紧密协调机制。通过形成金融业合力和提高整体规模效益,共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均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锡良,戴根有.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篇3
调查内容:会计对公业务及储蓄、信用卡、贷款业务等
调查目的:认识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调查意义: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理解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要
一 银行实习调查内容
经过在信合调查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我这次实习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对公业务)和储蓄业务,其他一般了解的有信用卡业务,贷款业务。从这些业务上,我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二 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在这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作为国家经济机构核心的金融,无疑应当起到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控制局部经济过热,重在调整结构。
长期以来,存贷利差一直是我国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而众多银行均简单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追逐热门行业,垒大户等现象的发生。这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高度依存关系也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
银行的发展有赖于整体经济环境的回好,但经济的健康运行并不是依靠银行无原则地放贷就可以完成的。这不仅需要银行通过对宏观调控经济整体形势的研究审慎确定信贷方向,同时也必须对我国目前这种简单的依赖存贷利差,特别是依赖对公业务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加以改变。这种对银行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利润来源,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企业,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淡化对公业务,使某些企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信贷资金,提高企业的资金运用水平,防止企业盲目扩张,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意识;对政府,可以降低经济调控的难度,避免因为银行与企业 高度依存关系,而造成的在宏观调控政策实验中投鼠忌器现象的发生。
当然,银行调整盈利模式并不是鼓励银行放弃对企业的支持,而是要求银行在强化对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将信贷资金真正送到规范运作,效益良好的企业手中。金融的稳定性,才是企业对经济最大的也是最少持续的支持。
·社会实践报告的大纲格式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高中社会实践报告 ·超市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最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三 收获与体会
篇4
不过,王石不光说说而己。很快,万科在广州的楼盘就开始低价销售,预计2万开盘的中心地段房子却以13000。均价开盘,两个小时内就被排队售罄。同时,万科的股票应声而落,跌破了31元的增加价格,至今仍在27、28元间徘徊。
坏消息不断传来。据报道,上海80%的购房者持币待购,处于观望阶段,很多房地产商谨慎起来,不敢轻易拿地。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对《新世纪周刊》表示,万通最近在广州拿到的几块土地的价格都不高,与上半年不断涌现“地王”的时候形成鲜明对比,现在中小房地产商几乎都不敢竞价拿地了。两笔资金导致房价上涨
这个还只是平均楼价,我告诉你实际楼盘的数据,比如深圳东部华侨城,目前卖到多少一平米呢?20万。前一阵子我的助理打电话到高尔夫球场询问房价,他们推出很多漂亮的别墅,2007年中间涨到9000万,而且很多人是用现金来购买。而且,另外一个奇怪现象出来了,就是深圳的家具、装修生意并不好。
这些现象不是简单的流动性过剩所能解释的。流动性过剩也就是假如我们老百姓钱真得多的话,应该楼盘价格上升,而且不应该有楼无市,应该整个社会都会同时起飞,或者同时变得更热所以这一轮房价涨幅很奇怪。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思想没有被彻底地贯彻,到最后由于调控的手段出了问题,而使得四年来的宏观调控基本失效这就是我的判断。是什么原因造成2007年的楼市泡沫,我的观点和国内几乎所有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你们知道,我一定是对的。(笑)
我认为楼市泡沫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这一两年来,我们中国的投资环境继续恶化,所以很多企业家把应该投资和不投资的钱汇集成为所谓的虚拟资金打入楼市造成的,这些钱数量非常庞大,基本上是买高价楼盘。这笔钱是真正造成楼市泡沫的主因。那么第二笔钱,也是第二笔虚拟资金是什么钱呢’这就是某些干部的腐败款,这些钱不会消失。
前一阵子总理对深圳的地下金融做了一个改革,做了一番整顿,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对这种资金进行查处规范。可是这种资金已经不仅仅是在深圳发现,这笔贪污款在全国各地大量进入股市。此外,第三笔资金就是各位所熟悉的国际热钱,第四笔资金就是小老百姓的钱,包括我本人在内。那么,宏观调控的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没有一个宏观调控是针对第一项资金和第二项资金的。致于第三和第四笔资金,不是说它们完全不重要,而是重要性在第一项的跟第二项的虚拟资金之后。
可以说四年来宏观调控打击的对象都是针对后两笔资金,这也是为什么楼市泡沫依然存在的原因。比如,北京不准外国人买房,给了诸多限制,就是限制第三项资金。又比如最近政府有关单位推出措施就是你要卖房子的话,你必须先还贷,然后买第二房利率提高,这一切的措施是针对第四项老百姓的资金。
相反地,我们从来就没有针对第一项资金跟第二项资金进行过任何的宏观调控。
而针对后两项资金宏观调控的结果是什么呢?会进一步打击已经恶化的投资营商环境。比如,我们的银行到年底大量抽紧银根,那么就会让企业客户们日子不好过。如果你是企业家,你会不会想着干脆拿钱出来去炒股炒楼算了。上午宏观调控,下午股市大涨,也是这个原因。
如果我说的是对的,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四年来,金融的执行单位他们宏观调控政策不能够贯彻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思维就这么简单。因为你的手段是错的。
2008年房价不会大涨
房地产要跌不容易,而且房地产价格大跌也是不利于稳定的。香港1997年就出现过一次房价大跌,但并没有造成金融危机。因为香港的老百姓非常具有信托责任,就是该还就要还基本上香港老百姓死扛着贷款,一直扛到七年之后的2004年。但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内地,房价下跌40%,50%,60%后会出现什么结果?我不知道,但我们不扛就是金融危机。现在深圳、广州房价开始下跌,原因是我们针对第三项以及第四项资金的政策产生了一些效果,也就是中低楼盘接盘者后续无力,老百姓缺乏接盘的能力,因此时间一久,某些楼盘一定会下跌,尤其中低楼盘定会下跌+高价楼盘可能持有不动,但是全面来讲整个房价会下跌。
上海房价跌了796,深圳也下跌,是不是个拐点不好说,应该说房价再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了。
以北京为例+很多地产商,他现在怎么卖房呢?就是先推出几户,看看市场行情怎么样再说。也就是说,地产商对于未来也不确定,所以目前对于所有的人而言,对于政府而言,对于地产商而言,2008年的走势说不清楚的,但是我不相信还会像今年一样疯狂的大涨。而且这种所谓的虚拟资金问题经过我几次演讲,已经引起了注意。只要抑制虚拟的乱串就不会有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政府理解房价泡沫的主因,要针对这方面严价控制,之后,政策如何推出,就是政府的事了。
如果虚拟资金明年再度活跃起来,可能是由于投资营商环境继续恶化,房价又到一个新的高点,但是按照我的理论,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只会使得高点的房价缓慢下滑,一个最不好的状况,就像楼梯一样,可能慢慢下跌,过~阵之后子由于虚拟资金冲击,又到新的高点,过阵子,再大一个新的高点。所以我认为政府除了推行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打压承接能力之外,对于整个虚拟资金的走向以及虚拟资金治理,包括治理投资营商环境等等需要加大力度,我们要防止什么?防止楼价像楼梯一样增长。而增长的动力基本上来源于这种不可测、不可控制、不可监管、来无踪去无影的虚拟资金。
篇5
【关键词】政治课提问有效性
(本文系2013年度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教师课堂行为合理性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ZD-2013007)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同样的一堂政治课,有的教师的提问能突出教材重点,触及学生难点;而有的教师对无关紧要或简单明了的问题却问个不休。同样的一个问题,有的教师的提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思维障碍充分暴露、排除,让多种能力在提问中得到培养;而有的教师的提问则是“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学生要么被懵住了,要么一知半解,问了有时还不如不问。同样的一次提问,有的教师能调动班级多数学生的参与,效益翻番;而有的教师却只能让一两个学生参与,几无效益。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政治课提问要有效必须弄清楚教师为何问、问什么、怎样问三个问题。笔者带徒弟的方式之一是先听徒弟的课,然后就徒弟的课进行改造,让徒弟再听,最后师徒俩交流,以相互促进。现以笔者对徒弟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复习中的提问的改造、应用为例,对这一问题论之。
一、提问功能的定位
政治课提问应有发展智力的价值。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政治课提问能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综合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因此,提问要考虑所问问题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做到能力立意准确,没能力提升价值的问题坚决不问。如徒弟在课中问:市场调节有哪些弊端?甲生答: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这种提问基本没有什么能力立意,问了也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政治课提问应有诊断学情的功能。提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内容,也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错误理解,如果不向学生提出问题,就可能意识不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笔者对上例改造、应用如下:“市场经营者,时常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这体现市场调节的哪个弊端?有人答:“盲目性”,有人答:“自发性”。紧接着,请同意答“自发性”的同学举手,一下有十几个同学举起。这样我就知道市场自发性这个点有好多学生理解有误。于是,对市场调节的三个弊端借题再讲解,让同学区分清楚。这种提问既有各种能力的培养,又很好地诊断了学生的薄弱点。
政治课提问应有组织教学的功能。提问能够使学生参与教学,更确切地说,是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或“集中注意力”,――高效提问还可以激发全班学生的参与欲望。如上例徒弟的提问也就甲生一人与老师互动,其他学生或心不在焉或昏昏欲睡;而改造后的提问却调动了班上多数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思维交锋充分,气氛活跃。
二、提问问题的选制
政治课提问问题的选择与设计要有效须考虑六个方面问题――提问主题与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适切;提问的主题是否击中重点、触及难点;情境的选择能否支撑问题立意的需要;问题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的设计能否利用矛盾,创设冲突;提问措辞、指向是否让学生难以理解。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复习中,徒弟选择、设计了以下问题: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优惠政策的双重影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09.12万人,占72.38%。2012年我国已进入“智力回流期”, 即人才外流率继续缓慢增加、回流率同时迅速增加。但是,我国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仍处在较低水平。
问题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智力回流”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价格影响供求,受经济快速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的工资提高,智力出现回流;②我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吸收留学人员回国就业;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资待遇提高,吸引“智力回流”;④国家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的不足。国家的优惠政策是吸引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重要因素。
问题2:运用宏观调控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可用哪些手段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流?
参考答案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
笔者对此改造、应用如下:
材料一:(同上,略)
材料二:目前我国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流率仍处在较低水平。一是对国际人才薪酬激励体系不完善;二是我国获取绿卡的门槛比较高,必须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或具副高级职称以上;三是对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就学、升学问题还没相应完善的法规。
改问1:结合材料一,从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两方面分析我国“智力回流”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资待遇提高,吸引“智力回流”;②国家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的不足。国家的优惠政策是吸引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重要因素。
改问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评析:“我国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低回流都是政府惹的祸。”
参考答案①我国宏观调控不力是造成高层次留学人才低回流率的原因之一,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内就业形势不乐观,工资、福利等待遇不足以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这是造成高层次留学人才低回流率的根本原因,题中观占有其片面性;③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市场调节应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改问3:结合材料二,运用宏观调控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流?
参考答案①运用经济手段,如完善国际人才薪酬激励体系;②运用法律手段,如制定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就学、升学问题相应完善的法规;③运用行政手段,如放宽在我国获取绿卡的门槛。
徒弟的问题1,由于问题的知识立意脱离本课教学目标,偏离本课重难点,尽管题目的能力、情感立意没问题,尽管学生的回答也没有错,但于本课教学并无益处,探究越深入,离目标也就越远。改问1是笔者改造过的,这样的设问无论是知识、能力、情感均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这样的设问因知识范围的限制而有利于突出本课重点、突破学生难点;这样的设问因措辞、指向明确,而不易让学生费解。
笔者增加的改问2因建立在改问1的基础上而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增设评析题型的改问2还有利于利用矛盾,创设冲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建构,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徒弟的问题2,并没有提供材料二这一情境,而是在材料一的基础上直接设问,这样的设问,虽然学生能答出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吸引人才回流,但却缺乏对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对宏观调控三个手段的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说起。笔者的改问3,考核知识、能力目标是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的理解、运用,材料二的增加,让情境很好地支撑问题立意的需要,有效地提升了能力立意。
三、提问过程的优化
提问过程的优化也须考虑六个方面问题――提问时机是否与教学进度相吻合;提问对象是否考虑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思考、应答时间是否充分;能否从预设问题导向转问、追问;教师理答能否从结果上升到规律;后续训练能否弥补提问中的不充分。还是以《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提问过程的改造为例。
上述改问1、改问2、改问3的提问安排在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上,这时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有知识准备,提问时机与教学进度相吻合。如果这样的问题放在高一上新课上,最快也只能放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课知识学完或单元复习时进行,要不,这些问题的提问就会出现“用得不是时候”的问题。
徒弟问题1、问题2的提问采用的教师点名提问,学生对应回答,教师简单点评后给出参考答案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提问流程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针对个别学生,提问效益不高。点评环节,因缺乏解题规律的指导,而让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笔者的提问采用的是让三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写改问1、改问2、改问3,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三个题的答题纲要,之后,请下面同学就黑板上的答案进行点评、量分,点评中师生互动,老师在组织点评的同时,引导全班同学审题、答题,给出方法、规律。这样的提问流程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教学效益明显提升。
笔者增加的改问2,意在对改问1进行转问、追问,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这一重难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当然,转问、追问更多的是用在学生探究、回答时出现、暴露的新问题上,更多的是课堂生成的,转问、追问并不全是预设的。
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笔者就上面的材料一、材料二改问以下两个问题:1.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评析:“我国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低回流都是市场惹的祸。”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流?这样的作业设计,目的一是对课堂问题进一步转问、追问,以提升运用能力;二是以后续训练来弥补课堂提问中的不充分,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三是在经济生活复习的同时,渗透政治生活的复习,培养学生对不同模块间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总之,政治课提问要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应将提问置于整课的教学设计之中,从提问功能的定位,到提问问题的选择与设计,再到提问过程的优化,一环扣一环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任何一环节的差错,必将导致效益的折扣。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重要作用;宏观经济;调控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01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都离不开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在总结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中不难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是以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为理论基础的,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实践,继而不断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宏观经济的调控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调节并行结合的一种经济体制,在市场调节的同时国家进行干预,这一点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致的。这一观点是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凯恩斯提出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观点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发现,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需求。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要防止市场存在的漏洞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我国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政府一定要在其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国家在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同时深刻理解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更加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经济的可见性越来越清晰,看不见的手被人们很好地把控着。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完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所以要将政府的职能干预和市场经济规律整合一起看,切忌将他们看作成对立面。将经济计划,国家干预和自由发展融为一体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也是经济运作符合时展的特点,必须彻底扭转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深化经济发展的认识。
二、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它作为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
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能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取得成果,主要归功于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其指导思想,从而使得宏观经济发挥科学、预见、主观的调控作用,致力于解决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冲突。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我国经济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经济的发展上急于求成的思想起主要作用,对发展速度的执着追求。在这种大起大落的情况下,国家才不得不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使得出现的经济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主要以防止经济发展过热为主,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快的趋势或者有发展过热的势头时,就采取调控措施主动调控,防止经济出现不合常理的过快发展,基本保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平稳性,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积极发展。
(二)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主要在于实施合理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例如通货膨胀,投资过热,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政府采取了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阻止经济问题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在采取货币和财政政策时,一定要将两者有效结合加强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中刺激社会总需求和协调总供给。例如,国债发行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在货币的供给量和发行数量上通过合理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货币政策如何发挥刺激作用,一定要注意信贷市场的结构优化,对于效益良好和主动转变体制的企业优先扶持,给企业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利用政策性的贷款项目强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总而言之,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市场利率的变化和异化两发面发挥作用。
(三)阻止消极因素的影响,加强我国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在经济活动特别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因为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规律,市场经济会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消极方面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浮动性,在一定条件的促使下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甚至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这种消极性也可以称为市场弱点,它是不能消除的客观存在,一定要注重对它的宏观调控作用,使得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有效作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当然也暴露了市场“弱点”,主要表现在我国在生产和投资上面的盲目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再生产比例失衡,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再在计划以内,进而导致经济市场的秩序混乱,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遏制市场弱点的出现,充分认识并理解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努力学习其他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坚定不移地利用理论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依据,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保证市场经济持续有效的运行。
三、结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取得很大的成果,但是也必须认识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一定要切实加大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经济调整政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我国企业创造优厚的经济发展条件,完善政府职能,规定政府和企业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杜绝企业垄断经营。同时,明确界定企业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全面实施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切实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浅谈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J].经济纵横,2012(09).
[2]史明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J].经济分析,2010(35).
篇7
一、试题讲评课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书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但是许多学生在解题时不能准确地运用书本知识,所以在试题讲评时,教师要注意试题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由点到面、由显性到隐性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
[例1]201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杭州广琪贸易公司使用过期食品原料、尼康D600黑斑、大唐高鸿手机预装恶意程序吸费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规范市场秩序必须()
①不断完善市场调节机制②强化行政手段的调节③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④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此题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为背景,涉及如何规范市场秩序的问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现和理解能力。笔者在讲评时则要求学生织起了一张有关市场秩序的知识网。
(1)为什么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①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②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外部条件。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②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③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此题列举的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正是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所导致的。若通过完善市场调节机制是不能突破这一局限性的,只有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才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因此排除选项①。选项②虽然涉及宏观调控,但是片面强调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是不正确的。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根据这张知识网,不难看出选项③④主要从社会道德层面提出规范市场秩序的举措。
二、试题讲评课要满足学生的思维能力需求
美国一位课程理论专家说:“讲评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提高。”毫无疑问,学生在讲评课上需要获得的是解题能力的提高。虽然高考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命题人往往在设计题目的条件、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理在教材中又不拘泥于教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会让学生眼花缭乱、防不胜防。所以,试题讲评时,教师要注意渗透科学的解题方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试题讲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做题的方法与技巧,而做题的方法与技巧主要是渗透在审题和组织答案的过程中的。审题的过程就是读材料和设问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下马看花。
[例2]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境外影视剧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25%。该通知引起了网发热议。网民西岭雪在微博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文化自觉,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的相关道理,为网民西岭雪的观点提供理论支撑。
不少学生在解答此题时一味地堆砌哲学理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材料的“有效信息”把握不准。笔者在讲评此题时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材料,第一步概括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境外影视剧只在非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总播出时间的25%。第二步根据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黄金时段播出的境内影视剧要占总播出时间的75%以上。根据这两类信息学生很快与哲学知识对号入座。各电视频道播出各有特色的中外影视剧,坚持了“各美其美”,即矛盾具有特殊性。在播放境外影视剧的同时,黄金时段播放境内影视剧,则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读材料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因此笔者要求学生要学会借助句子中的关联词、标点符号,挖掘出材料中或显性或隐性的“有效信息”。
2.读设问时笔者则要求学生紧扣三个关键词,即理论、材料和问题关键词。此题的理论关键词是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材料关键词为网民西岭雪的观点,即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是文化自觉的表现;问题关键词为提供理论支撑,即阐述该观点合理性的理由。抓住关键词,靠船下篙,才能避免离题万里。
3.组织答案时笔者则要求学生做到书本理论与实际情境材料的有机结合。
[例3]这是一个“微公益”的时代。作为爱心平台,微公益致力于将求助者、爱心网友、公益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从认证用户发掘求助项目、“爱心团”甄别信息真伪,到公益机构介入实质救助、网友参与提升项目影响力,几乎所有的微博用户都有机会以个人身份,亲身参与到微公益项目中来,通过全民力量打造一条从项目发起、信息核实到实际救助的完整生态链,以高效、便捷、透明的运作机制,启动了一个“全民公益”时代。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微公益的运作流程。
部分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只是阐述了系统优化方法的相关知识,而忽视了设问中“分析运作流程”这些关键字眼。笔者在讲评此题时侧重了组织答案的要求,设问中强调分析微公益的运作流程。只有依据设问要求作答,才不会“答非所问”。
(二)一道试题讲评结束后,教师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变式训练。教师可以将原题变形,从多角度考查某个知识点;也可以针对共性错误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并提升思维能力。
如笔者在讲评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处理‘两只手’的关系以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道题后,又设置了以下两道变式练习。
(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蕴含的哲理。
(2)从政治生活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借助相同的“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来考查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不同角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试题的千姿百态,从而调动他们解题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解题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试题讲评课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篇8
提高三个认识:认识问题必须站到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落脚点是企业和每个责任人
首先要认清国家宏观形势
今年国家相继出台控制房地产大起。大落的条文,是对房地产市场的规范;―不要以为国家干涉市场了,你们去当总理也一样。国家采取调控的目的:第一是防范
金融危机。第二是稳定大众房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这种调控以后还会交替出现,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何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是史无前例的。但是发展的主旋律永远不会变,这一点必须坚信。
二要清醒认识企业现状
不论是广厦建设、广厦房产,还是广厦其它产业,由于有“广厦”两个字的品牌,所以人家要求也严格起来了。这不能怪人家,这是大好事,它逼着我们珍惜品
牌,逼着我们与国内一流企业找差距,看看人家是怎么经营管理的,要十分虚心地承认我们的差距。不找差距,永远不知道自己够了没有。
我们的房地产是在楼市上升时候发展的。以前排长队卖得好,那是天时地利。现在市场疲软了,你买得动,这才是真水平。金华时代项目,地处地级市,消费层次
低,地价高,还有供建设施,难度实在大,但郭锦江运作到这个样子不容易,体现了广厦房产的水平。其他房产老总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平心而论,广厦建设的发展是不算慢的。但反省一下,广厦集团的合力在哪里?我们每个企业的竞争力在哪里?你不要认为业务发展了,现在承接5千万以上的项
目占到什么比例?还有没有―、二千万的小项目?你们的的技术能力在哪里?
三是要清醒认识自我。
每一个人都要扪心自问,我的工作怎么样?付出的多,还是得到的多?对广厦功大,还是有罪?我在岗位上做了什么?贡献了什么?损害了股东利益和客户利益就是罪。对自己开发的项目,老总要从经营方法管理手段到人才培养到自我水平,一定要去比一比,与别人找差距,不找差距,永远不知道自己够了没有,永远提不高。为什么别人开盘迟,条件差,却运作得好。资本金问题,中国的企业都一样,没有一个企业是给了80%的资金再去开发。我也想2元做3元生意。
房产的每一个项目,都要审计,审计人要承担责任。造成的工期和质量问题,必须分级查清原因,要一查到底,追究处理。个别人私,膨胀,,损害了广
厦品牌。看来,民营企业也要反腐,必须反腐,必须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抗腐能力和战斗活力。不然,我们的事业就不会有希望!
实行三个转变:关键是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领导者的观念要转变。发挥品牌优势要有一个标准
1、领导体制、管理方法的转变
在领导体制上,必须非常明确,标准简单明了,实行领导责任追究体系,不要多头管理。
在管理方法上,要实行标准化、专业化。
标准化方面,要请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公司来设立一系列标准。这次会议推出新的财务管理体系,这不是制约你的手脚,而是规范。
房产专业化方面,房产集团要统一规划定位,由下面直接实施。营销策划要统一,资源要合理利用,要成立营销策划中心。
房产总部实行计划预算成本管理和监督管理,不能再等。凡是新开工的项目,没有预算,一律不能开工,垫资也不行,这是规矩,100个理由都不行。所有项目预算由房产总部收集分析,要准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帐目明了。
建设集团在转变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增长方式上,要动脑筋,要创新,绝对要适应时代的大发展。我十分赞同区域集团,强制执行,没有任何余地。区域集团是广厦调整的重中之重,主要区域骨干都要成为股东;要把区域集团真正成为合伙企业公司。先成立京津渝集团,6月份正式注册。上海、金华和东阳、杭州等地,都要成立区域集团,这是阶段性安排。
发挥品牌优势,也是方式的转变。谁都可以拿广厦的牌子来用,但是要拿出相应的标准,像沃尔玛一样,进来的人要有一个标准,才能做这个品牌。
壮大广厦建设总部的自营能力是重中之中,由你这个龙头去冲锋,冲高大难项目。要排出3年的实施方案,到2008年,建设总部和东三建、重庆一建、北京二建、杭州建工同样要有这样的目标,包括现在进来的陕西路桥、耿耿公司,必须成为总承包企业,真正形成盯的大供应商。
控股直管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体制问题,总的原则,控股不直接管理企业。水电行业面对这么多挑战,没有给公司增加压力,卢淳良同志应该评特殊贡献奖;能源集团,在能源经营、码头建设前期上有了很大进展,今后,这两大行业都是我们的主业,这两大行业起来后,不会亚于广厦的建筑、房产两大产业。
总部要加强力量、必须人责到位,各部门负责人要反省自己的能力、责任心、贡献是否适应现有位置,不能占着位置不做事。人事部门要全面清理人员,重新任命。
2、现状的转变
反省一下,广厦的责任心、凝聚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如何。
制度再好靠人执行,人不老实还要靠制度,国外先进的制度就是监督管理。
现在,离开广厦的成本不高,凝聚力不够,也没有合约,没有制约,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入事部门要订到广厦来的游戏规则:把好进口关和出口关,明确能做
什么,不能做什么,做到什么标准,享受什么待遇;要有合约,分级管理;必须有违约责任。
目前有的单位管理有些混乱,混水摸鱼,风气太差。出了问题都要查清楚,―个不漏,以事实为依据,法律要处理我不保。
3、领导者自身观念、方法的转变
不要固步自封,不要以为几十年这么闯荡过来,就用昨天的经验、方法来看待今天和明天的问题,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质、领导艺术、管理手段,实事求是定好自
己的位置。
树立三个信心:面对宏观调控不是退缩,而是前进,是冲出,不在宏观调控下趴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第一,对国家树立信心。充分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完善规范、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对调控以后的大发展,增强信心。
篇9
关键词:管制;规制;监管;干预;调控;市场监管法;市场规制法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23803
1管制、规制与监管
管制、规制与监管都是英文“regulation”的不同翻译,对于日本学者的著述倾向于将它译为规制,如金泽良雄在《经济法概论》一书中第一编第四章所谈及的问题就是“经济法中的规制”,植草益的《微观规制经济学》等。对于英美学者的著述则更倾向于使用管制,如丹尼尔•史普博的著作是《管制与市场》,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等。而在国内的经济学著述中,管制与规制的运用也无统一的规范,如王俊豪所著《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马昕等所著《管制经济学》,谢地所著《政府规制经济学》,王雅莉所著《公共规制经济学》,张维迎的《管制与信誉》等。在经济法学著述中,结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学者们大多数使用的是市场规制,如漆多俊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十章所述内容即是“市场规制法原理与制度体系”,监管在经济学领域很少见,但是在法学领域,有的学者将市场监管法和市场规制法并列为微观经济法范畴,是干预市场微观领域的不同手段。如卢炯星认为,市场监管法与市场行为规制法同属于微观经济法范畴,但两者却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在与法律密切联系的层面上,管制、规制与监管并无本质区别,既包括与此相关的政策,也包括为实施政策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有学者认为:管制原意是指有系统地进行管理和节制,并含有规则、法律和命令的基本含义,通常理解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限制,要比监管的范围大的多,监管只是管制的一种,是从维护安全,降低风险角度进行的管制。管制与规制并无不同,只是“regulation”的不同翻译而已,无论管制更多的适用于政策性讨论也好,规制侧重于管制法律表现形式也好,这些区别对于实质性研究并无意义,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不应该是刻意追求到底是该用规制还是用管制,而是应当着眼于经济运行的整体来掌握适用的范围以及与其他经济管理方法的区别。
1.1管制(规制)的性质
丹尼尔•耶金在他的一书《制高点――重建现代政府与市场之争中》写到的管制(规制)在战前与战后被接受的程度和内容有非常大的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查看了相关资料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战前的管制(规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制,政府的手伸向市场的各个微观领域,因此它指的是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直接监督和管理。而凯恩斯主义则将政府从微观拉向宏观,主张管理总体经济而不是具体的市场运作。因此,凯恩斯主义被赋予了另外一种名称“政府干预”,用与区分政府管制(规制)。丹尼尔•史普博认为管制是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者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者特殊行为。金泽良雄认为规制可以理解为是对于一定的行为规定了一定的秩序,而起到限制的作用,经济法规制的对象就是经济生活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循环的全部过程,并包括与此有关的金融、运输等。维斯卡西认为,政府管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政府的主要资源是强制力,政府管制就是以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这种强制力。植草益认为,政府管制是社会公共机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我国学者王俊豪则将管制定义为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因此,管制(规制)的性质是对微观经济领域和主体的干预。
1.2监管及市场监管法
监管,有学者将其解释为监督和管理,但其并不是监督和管理的内涵的简单相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国外有学者认为:监管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经济个体自由决策所实施的强制性限制。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监管就是由监管者为实现监管目标而利用各种监管手段对被监管者所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和主动的干预和控制的活动。卢炯星给监管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监管就是市场运作的条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为目的,政府对市场经济行为的干预和干涉,或者说,监管就是政府根据法律制定与执行规章的行为,因此,市场监管就是监管主体制定各类市场的行为规则,并通过执行这些行为规则来减少市场失灵、构建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市场竞争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监管法作为经济法需要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与市场的矛盾不断加深,而逐渐进入法学家们的研究视野中。目前学界关于此方面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不多。但是,市场监管法在微观经济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调整市场在运行过程中,监管主体对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市场监管法不仅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运营的准则,也是市场监管主体依法监督、持续审慎监管、有效监管的依据,对于保障市场的安全与秩序、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市场公平有效的竞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市场监管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它是属于经济法,而且应当是经济法的独立组成部分。它与市场规制法虽然都是调节微观经济的法律,但是作用的领域却各不相同。经济法学界注意力普遍集中在体现调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宏观调控法和维护市场竞争的微观市场规制法,对于市场监管法很少提及,这在各个法学著述中可以发现大多学者将经济法的内容分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如漆多俊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学》,邱本的《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等。有的则用市场规制法包含了市场监管法,但是对于两种微观领域的调控措施又没能很好的协调两者的差异。在研究微观经济立法时,没有必要区别市场规制与市场监管,因为微观经济活动的配置应该交给市场,政府只是在市场失灵时的一个次优选择,所以微观经济领域的立法就应该本着少管,间接管理的原则。当需要管理一项经济事务时,根本不用区别是规制范畴还是监管范畴,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什么时候管以及如何管的问题。
2干预与调控
干预一词在国家与市场的博弈过程中似乎历来就被视为国家或者政府的一项权力,在读了丹尼尔•耶金的《制高点――重建现代政府与市场之争》一书后发现,在英美国家,管制与干预有过一次巧妙的交锋,而分水岭就是1929年的经济危机。此后大多数文献都使用的是干预,以区分危机前的管制。探究其中的原因,是凯恩斯和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所引起的变化。众所周知,经济危机后,美国民众强烈呼吁政府出来“主持大局”,他们一方面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利用自己的权力增加就业、降低通货膨胀、恢复市场等,而另一方面,特别是曾经一度控制市场的资本家们,害怕政府的介入会影响到他们的活力和发展,不想再回到20世纪初那种被管制的时代,更不需要一个什么都管的政府。因此,在这种踌躇中,管制逐渐淡出美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政府发现他们试图再次激活管制的计划有些力不从心。
调控一词在西方很少被使用,而在我国的经济学和经济法学领域被使用的频率很高,特别是当与另外一个词――宏观一起使用时,就构成了通说认为的国家调整经济的两大手段之一,即宏观调控。调控与上述的干预在特定语境下有着同样的内涵,就是国家对宏观经济生活的管理与监督。
2.1干预
即使是对政府干预最具权威性的斯蒂格利茨的著作《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也没有对干预一词进行解释。但是他有一段形象的描绘来说明政府干预是对的,这对于理解干预有一定帮助:保险公司不能完全区分高风险与低风险的客户,对同样巨额财产保险收同样的保险费吸引的往往是高风险的客户,低风险的家庭买保险的可能性比较小。有那么多高风险客户,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巨大,所以公司进行“干预”限定保险范围,不让人们想保多少就保多少,这样做可以激励人们安装防火系统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火灾风险。又如劳资关系,纯市场体系,假定雇主掌握每个雇员的大量信息,那就可以经常调整工资以便使每个人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偷懒的工资少于勤快的。但是雇主并不掌握所有这些情况,所以走捷径采取某些“干预”,如补贴午餐费,以提高积极性从而提高平均生产效率。从中文词义来讲干预的意思是过问别人的事情。干预是一种外在力量的影响,市场有着自身的运作机制如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价值规律等,政府对其进行干预的确是一种外来权力的干涉,相对于政府来说,市场的确是“别人的事情”。在看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发展历史,由于过度的竞争导致垄断妨碍了自由的市场环境,于是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先有市场和市场失灵从而产生了经济法。这也足以说明,在私有制度国家,使用干预一词是非常的贴切,虽然即使学者们也没有做如此的区分,如马克•波尔曼在他的文章《美国联邦政府的历史演变与国家的经济角色》中谈到19世纪末政府的经济政策时使用的是:干预的加强,并没有使用当时流行的词语管制。在国家与市场不断协调的今天,用干预来表示宏观领域的调节,用管制来表示微观领域的管理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方向。
2.2宏观调控
漆多俊给宏观调控的定义是:国家用以调节经济的各种引导促进方式发达并形成系统后的综合体现,是国家运用引导促进系统调节经济的基本方式,国家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角度,运用国家计划、经济政策和各种调节手段,引导和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发展。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由于国家经济调节的本质是宏观和总体的,作为国家调节基本方式之一,国家所运用的引导促进方式也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宏观和总体上的引导和促进。国家引导促进的主要着眼点和目的是社会经济的宏观结构和总体运行,所实施的措施重在影响社会经济的全局,而不仅仅触及某些局部和个体。宏观调控的作用方式具有指导性,并非强制干预或者直接参加经营活动,而是按照宏观规划目标和方向,给社会经济活动者以指导、鼓励、帮助和服务,引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调控本身具有内在力量自发作用于外在的意思,中国政府相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来说是一个内部的力量,是政府建立了市场,并且运用自身的权力来规范市场运行。可以说是自己建立自己管理。因此用调控代替干预来说明政府在宏观领域的调节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历史和国情。
3我国的选择――以规制(监管)为重心的探索
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法的制定,应当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味的效仿英美国家或者采用单一的手段,而应该是:立足宏观调控,微观领域重在研究哪些规制(监管)是现阶段必须但是长远要“退出”的,哪些无论是现阶段和长远都要“退出”的,哪些现阶段很“弱”而长远需要加强的,哪些是现阶段和长远都是必须的。并且完善和发展宏观调控法、以及市场规制(监管)法,明确二者的界限,发现二者的联系,从而能够灵活的运用于实践当中。
在研究经济立法时,我们要有这样一个逻辑起点:具体的政府市场经济活动和经济立法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徐杰老师用了一个很贴切的词语――互动。首先要考虑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变化是如何影响法律体系的建构和运转,其次是法律的制定和适用又是如何影响政府管理经济秩序的形成。在经济立法研究过程中,应当把政府规制(监管)视为研究的重心,这不仅因为宏观调控的理论研究远远丰富于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政府规制(监管)是直接作用于各个市场主体和具体的经济活动中,一旦政策有所偏差,市场参与者将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微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是主导,所以对于市场规制(监管)的研究更侧重于个案的分析。我国有着很深的计划经济传统,如何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规制(监管),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规制(监管)确实应当成为经济法研究重心的深刻的体制原因。
有了这样一个逻辑起点,我们的研究应该遵循这样的逻辑不断深入:(1)国家规制(监管)市场经济的度;(2)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如何影响经济立法;(3)我国经济法应该有怎样一种体系框架。
3.1确定政府规制(监管)的度
理论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可是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因为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活动,要作一个定量分析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个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受许多因素影响下,不断维持这一种动态平衡。
3.2规制(监管)程度对经济立法的影响
法律规范对政府规制(监管)权限的界定以及对政府取得、行使规制(监管)权程序的规定,在加大了政府管制成本的同时,又对政府管理活动形成了监督,因此在防止政府过度规制(监管)或者滥用规制(监管)权方面具有提高政府管理效益的作用。但是由于政府规制(监管)要发挥作用主要还是依赖政府机构主动行使权利如处罚权,因此规制(监管)的效率又会因这一制度安排而降低,在这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政府规制(监管)失败。因此,我国经济立法应当一方面加强对政府权力的限制,防止权力寻租的出现如将行政垄断纳入反垄断法调整范围,另一方面在一个个具体经济法律关系中努力发掘传统法律救济的资源,关注行政处罚、私人诉讼以及公益诉讼等多种救济手段的有效结合。
3.3我国政府规制(监管)发展前景
在放松规制(监管)还是加强规制(监管)上,理论界普遍认为,应当放松经济性规制,加强社会性规制。笔者认为,加强社会性管制是不置可否的,因为社会性管制涉及劳动保障、消费者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公共物品的提供等方面,这些都是与社会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所以加强社会性规制(监管)是增加社会福利的有效途径。对于经济性规制(监管)是要放松还是加强,可以从事情的本原即政府规制(监管)的原因来入手,分析是否需要管制、管制多少的问题。当一项经济活动需要政府干预的成本大于收益,或者政府干预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那么在此领域就可以放松规制(监管)或者让政府放手而完全交给市场。在有些领域,并不是一概而论是放松规制(监管)还是加强规制(监管),应当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来考虑。例如,电信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传统理论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由于存在定价悖论、效率悖论、负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缺陷,所以现阶段政府进行规制(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加入WTO,电信市场的开放势在必行,允许国内外新企业进入,强化市场竞争力量对经济效率的刺激作用,从而使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成为一种普遍规律。电信行业是一个需求弹性很小的领域,基于对公共利益的考虑,电信市场的放松规制(监管)是一个慢慢放手的渐进过程。
参考文献
[1]金泽良雄,满达人译. 经济法概论[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2]漆多俊. 经济法基础理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吴弘. 市场监管法的基本理论问题[J]. 经济法论丛, 2006,(5): 29.
[4]丹尼尔•史普博. 管制与市场[M]. 上海: 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9.
[5]金泽良雄,满达人译. 经济法概论[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6]王俊豪. 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7]卢炯星. 经济法中的市场监管法若干理论研究[J]. 经济法论丛, 2006, (5):2830.
[8]现代汉语词典[K].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篇10
历经数年调控,一个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已经形成
国家正式提出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2003年,而且首先是从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稳定住房价格作为重点而展开的。数年调控历程中的各种措施,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土地政策调控体系。
2003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收紧了地产信贷。被认为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肇端,拉开了宏观调控的序幕。该文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同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提出“一律暂停审批新设立和扩建各类开发区”。土地调控全面启动。
当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全面清查和整顿规范各类开发区,并加强开发区建设用地的集中统一管理。自此,宏观调控开始加速。
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纠正地方政府等待观望的态度。调控由开发区建设用地向整个土地市场延伸。
如果说,2003年的土地政策还停留在策动意义上,那么,2004年的土地政策则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2004年3月18日,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联合发出《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批地用地行为。要求各地在2004年8月31日前将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即影响深远的“8・31大限”。
同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实施“三个暂停”。5月,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紧急通知精神进一步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这两个政策实质上暂停半年农地转用审批。
最有影响的,当数200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该文件系统提出了严格执法,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健全土地节约利用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土地管理的权力和责任等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该文件被认为是土地参与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标志性文件。
2005年,土地政策以总体调控为基础,在“稳定房价”、从严控制建设用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备受各界关注的“国八条”、“新国八条”、“七部委意见”等文件中,土地政策都是重头戏。
2006年,是调控政策从总量到结构转变和深化的一年。5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六项措施,称为“国六条”,开启了2006年房地产调控大幕。当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出台了涉及税收、信贷、土地等政策、对“国六条”作了细化,即“九部委意见”。
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正式建立,全国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土地审批利用全部纳入严格监管。
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继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出台后,中央政府在土地管理和调控政策上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11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了《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新批准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倍,同时调整地方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管理方式。地方分成的70%部分,一律全额缴入省级国库。
12月,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实施的通知》,正式向低地价、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说“不”。
有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国家的涉及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文件有50多个,形成了由宏观到微观、由原则到具体操作层面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
调控影响显著
调控宏观经济过热,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
2003年以来,土地政策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的项目不予供地。2004年土地供应219670.32公顷,比2003年减少23.3%,2005年土地供应180326.54公顷,比2004年下降17.9%。
与土地供应明显回落相比,我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建设用地供应的单位面积所创造的GDP明显提高,2004年为0.73亿元/公顷,2005年达到1.01亿元/公顷,提高39%。表明土地供应的适时调整既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同时也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起到先行调节作用。
从土地供应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来看。200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47.8%,在4月实行“三个暂停”后,上半年迅速回落到31%,全年为25.8%,比2003年的28.4%回落2.6个百分点,比2004年一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2005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呈逐月加快态势,但仍低于2003年、2004年同期水平。表明通过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和严格控制土地供应,较有效地遏制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对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产生了釜底抽薪的效应。
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市场配置”,提高了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004年、2005年的土地供应中,存量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改变了过去建设用地供应主要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的状况,各季度存量用地所占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2005年存量用地供应量占供地总量的55.9%。
同时,招拍挂制度在全国得到了全面推行。2005年全国招拍挂出让土地面积占出让总面积比例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存量土地利用的提高和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推进,控制了城市建设规模任意扩张的趋势,发挥了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其次,在供地的区域结构上,2005年东部地区的土地供应比重略有下降,中西部地区有所上升,特别是工矿仓储用地和房地产开发用地,东部地区所占比例分别下降6.0个和6.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分别增加5.7个和1.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分别增加0.3个和4.4个百分点。
圈地和乱占耕地的势头得到遏制,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得到维护
通过开发区清理整顿和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基本刹住了盲目设立开发区大量“圈地”之风,遏制了乱占滥用耕地的势头。2004年、2005年共核减开发区面积301万公顷,查处违法案件16.55万件,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大幅度减少,分别比上年减少37.0%和4.1%。2004年全国农用地转用指标压减了20.3%,其中耕地转用指标压减了23.4%。同时2004年清理偿还1999年以来拖欠农民征地补偿费用175.46亿元。2005年增加给农民的征地补偿费2.3亿元。
调控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总量,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势头得到遏制
土地购置面积持续回落,开发面积比例逐步增大。2000年~200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面积每年增长30%以上。经过几年的调控,增幅明显回落。2003年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13.8%,2004年同比增长11.5%,2005年同比减少3.96%。2006年一季度,同比减少9.3%。与房地产购置面积同比增幅逐步减小相对应,自2004年开始,土地开发面积同比增幅呈现反向变动。2005年在全国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面积同比降低3.96%的情况下,土地开发面积20762.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18%,2006年一季度开发面积5284.1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3.3%。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先行条件,土地购置面积增幅的持续下降,表明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过快增长的势头受到有效约束。
与固定资产投资一致,2004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41.1%迅速下降为28.7%。此后,同比增速逐季稳步下降,2004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538.3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幅比2003年减少1.6个百分点。2005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759.3亿元,同比增长19.8%,增幅比2004年减少8.3个百分点,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少7.4个百分点。2006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2793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2005年一季度减少6.5个百分点,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少9.6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持续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二者增速差额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这表明紧缩性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使过快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得到显著控制。
优化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结构,促进了住房供应结构的改善和房价的稳定
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个明显成效是有力地改变住房的类型结构。从商品房的供地结构来看,2004年1季度~2006年3季度,普通住房供地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50%的平均水平,上下浮动大约5个百分点,经济适用房供地比例也保持稳定。当然,从调研情况看,各地对经济适用房的认识和做法不尽一致。如济南市至今没有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的比例也很小,并多数供应给公务员。2004年经济适用房供地仅58公顷,2005年更少,2006年干脆没有供地。青岛市的经济适用房比例及供地比例也很低,2006年前三个季度经济适用房供地分别为23.11公顷、6.73公顷和18.65公顷。相反,有的地区和城市经济适用房供地和建房比例都比较高。
对稳定房地产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上半年以来,各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住宅价格指数、普通住宅价格指数涨幅都低于前年同期涨幅。2006年一季度,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同比减少4.3个百分点。住宅价格同比上涨6.3%,涨幅比上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比2005年同期少4.2个百分点。
严格执行“招拍挂”制度,规范了市场秩序。2003年以来,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招拍挂”制度得到全面实施,在显化土地价格、理顺地价与房价关系的同时,规范了房地产市场秩序,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03年以来住宅价格指数与住宅用地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房价的涨落幅度不仅高于地价,而且有些时段背离地价,而地价的涨落幅度相对平稳,这说明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用地“招拍挂”制度后,地价更趋合理。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囤积土地行为。2005年,针对开发商囤积土地行为,国土资源部加大了闲置土地清理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土地供应相对紧缩和强有力的监管约束下,开发企业加快了土地开发进度。2005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占同期土地购置面积的比重由2004年的49.6%上升为54.3%,2006年一季度继续上升到79%。2006年4月国土资源部联合工商总局出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对未能按期竣工的开发商要求支付违约金,这将进一步有效地遏制开发商囤积土地行为,使得土地供应能尽快转为商品房供应。
土地调控虽有收效但并没达到预期效果
宏观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
从2006年的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出现理想的回落趋势。2006年前11个月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6.6%,不仅是在四年持续高增长基础上的加速扩张,而且也超过了2003年、2004年过热时期的增长水平。按照中长期趋势衡量,则更是大大超过了1990年~2005年(中期),投资平均增长20.8%和1981年~2005年长期投资平均增长20.1%的水平。2006年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达到30万亿,投资在建规模偏大问题依然突出。
同时,过度投资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已经出现明显过剩;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目前虽然产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规模很大,上新的项目较多,潜在过剩问题明显。而且,这些行业在行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上的不合理问题也很严重。
房地产供应结构失衡,部分地区价格上涨过快
一方面,占城市人群绝大多数的普通居民的住房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政策所要求的小户型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未见显著增长,后者反而出现下降趋势。2005年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8%,2006年一季度同比仅增长2.6%。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比例由2004年的4.6%下降到2005年的3.6%,2006年一季度进一步下降到2.2%。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房价涨幅仍较大,北京、深圳等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上涨仍在两位数徘徊。其中北京以10.7%的涨幅名列首位。
同时,开发商囤积土地量仍然较大。1998年~2006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累计21.41万公顷,土地开发面积累计13.14万公顷,这表明尚有8.27万公顷已购置土地等待开发或者正在开发中。到2005年底,全国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有大量囤积土地,个别开发商的土地囤积量高达1000公顷以上,且所囤积土地主要位于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一些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大量土地囤积,加大了土地供应结构调整的难度,直接影响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
土地调控仍面临诸多问题
虽然开始重视多种政策工具的配合,但缺乏综合运用的协调性
应当说,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一系列调控措施,与以往的宏观调控相比,开始注重综合运用信贷、土地、财税多个政策,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运用中,主次不分明甚至各部门之间对调控目标,重点、对象、手段等理解不一致,口径不统一,沟通协调不够,造成执行上的困难,甚至出现某种混乱。例如,对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从七部委增加到九部委,几乎用尽了所有调控工具,但是很难辨别每次调控的主要工具是什么?哪一个部门负主要责任?调控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又是什么?几年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不能说与缺乏协调性不无关系。
土地调控仍然处于被动地位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重大的经济决策中和项目决定中,土地仍然处于“保障”、“服务”和“配合”的地位,重大项目往往是“先计划、再资金、再土地”。仍然是有了钱,就有地。同时,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并未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理论体系。没有理论的支撑,科学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就建立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被动的。
经济手段调控作用有所加强,但仍以行政手段为主
尽管在宏观调控中一直强调经济手段的作用,但大量的行政手段依然是主导且仍具有明显的计划色彩,“重管制、轻引导”也是本轮宏观调控的一大特点。例如,2004年对“铁本事件”的处理,以及2006年对“郑州大学城事件”的处理,都是典型的行政手段。2003年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的“一律暂停审批”,以及2004年“集中半年左右的时间”实施“三个暂停”等,都是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的土地政策。
- 上一篇:民法典在行政执法的应用
- 下一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