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育部门实施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将师德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中,使得师德档案制度的建设引起了我国广泛的关注。
一、绩效考核与师德挂钩为师德档案建设制度带来的机遇与困境
1.绩效考核与师德挂钩为师德档案建设制度带来的机遇
建立师德档案制度,不仅可以加大对教师的监督范围,而且还能提高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水平。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和教师对于师德档案制度的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建设工作进度缓慢,师德档案资料参差不齐,这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所以很多教师对师德档案制度的建设没有进行重视,甚至对其还产生排斥的心理。绩效考核是我国教育部门对教育人事制度的一种改革措施,其目的在于保障各个学校绩效工资制度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合理发展。
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的参考依据,将师德摆在绩效考核内容的重要位置,不能把升学率作为绩效考核的唯一指标。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直接说明了师德决定着教师的待遇和发展前途。在这样的环境下,师德档案建设制度一定会引起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师德档案制度的建设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
2.绩效考核与师德挂钩为师德档案建设制度带来的困境
虽然在绩效考核与师德挂钩的背景下,师德档案制度的建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思考,但是在这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尽管当下师德档案的制度存在部分问题,但是由于师德档案和教师自身利益的密切联系,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尤其是在师德档案建设过程中的“无用论”更是得到最佳体现。
“无用论”主要是指师德档案制度的建设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形同虚设。而绩效考核与师德挂钩表明师德档案中的资料和内容必须有利于绩效考核,使得使得档案内容必须从虚到实,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其中关于师德内容定量化的资料是最有利于绩效考核的,但是具有高尚品质的师德能够用“量”进行计算明显的对师德进行了扭曲。除此之外,“无用论”的产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目前教师生存状况和工作环境的影响。虽然教育部已经不再把升学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依然受传统升学率思想的影响,并且不少地区的教育局依然用升学率作为学校评估的唯一指标,最终导致升学率依然无法与绩效考核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即使学校不用升学率作为绩效的考核指标,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也会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尽力提高升学率。再加上很多地区的教师收入较低,工作压力过大,在现实状况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师德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到底有多重要就值得人们去思考了。
二、加强师德档案制度建设的措施
1.提高对师德档案制度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其的认识
师德档案是教育人事档案中的主要部分之一,它对教师师德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明细的记载。而师德档案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拓宽监督广大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范围,而且还能提高对师德师风的有效监察,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此,各个学校应该对师德档案制度的建设工作进行高度重视,并把它贯穿于学校的管理工作过程之中。同时学校还应该提高对师德档案制度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对他们的认识,从而使教师自觉的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2.不断完善师德档案制度
首先,各个学校应该明确师德档案制度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师德档案制度的建设不仅只是为了考察教师的师德师风,而且还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这就要求师德档案制度的建设必须符合教师的发展规律和师德发展的管理与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师德档案应当注重整个师德的发展过程,帮助教师建立一个具有动态性、立体性以及完整性的师德发展轨迹,从而让教师在师德档案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也可以说,师德档案是促进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航标。其次,各个学校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师德档案的评价机制和内容,并根据师德量化所面临的困境,设计出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量化方法,以确保绩效考核评价出来的结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与事实相互符合。最后,健全师德档案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确保师德档案中的资料齐全、规范管理等。
3.改变师德档案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
想要提高师德档案制度的作用,除了不断健对其进行健全与完善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与之相配套。从目前来看,师德档案制度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一般都是来源于外部环境。这些环境对教师的生存空间具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从而使得教师对师德档案制度产生排斥心理。但是想要改善师德档案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仅凭教师的个人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各个学校应该将师德档案的建设与教师的实际问题相互结合起来,站在教师的角度上去引导师德师风的发展,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人文关怀,改善教师的待遇,充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此外,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的管理考核体制,为教师的工作环境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提高对社会不良因素的打击力度,从而为师德档案制度的建设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
篇2
1加强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师德建设关系着学生的全面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能否通过教育实践得以体现,因此,必须要从“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1.1加强师德建设,是坚持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
教育法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主体,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将党和国家的目标要求内化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建设方向。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高校通过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的师德体系,不断强化师德建设,教育和引导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教育的客观要求。
1.2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揭示了教师在人的心灵净化、品格塑造和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教育的内在属性和教师的职业特性。“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展示的是知识转移和思想继承的高度统一,是教育的综合过程,也是其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过程,这一过程直接作用培养对象的素质养成,对大学生的全面成才产生重要影响。
1.3加强师德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形成和人格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人生发展走向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思想的传播者和文化的承载者,其自身的道德情操、学识修养、价值观念、责任担当等,都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通过教育的不同表达方式,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导航作用,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将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放在首位。
1.4加强师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三期叠加的新时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要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亟需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大学肩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无论是专业知识传授,还是道德品格的塑造,都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又要培养学生感恩国家、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优良品德;既要培养学生实实在在做人,又要培养学生勤勤恳恳做事,让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师德素养直接关系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2我校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我校绝大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为人师表,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敬。但是,在师德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政治观念淡化,职业理想模糊
缺乏明确的理想追求。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足,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导致胸无大志、信仰缺失、精神空虚,对现实迷茫、对工作淡漠,不能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追求融汇在教育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2道德素养滑坡,人格魅力下降
对人的全面发展认识不足。在人才培养中,只重视业务素质,不重视政治素质;只重视知识水平,不重视道德修养;只重视学历,不重视人格人品。有的甚至出现学术不端,弄虚作假;贪图私利,以教谋私;言行失范,作风散漫;对学生漠不关心,对教学搪塞敷衍,对同事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以上这些行为,给学生传递了负能量,抹黑了教师的光辉形象。
2.3敬业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
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扩充,知识结构陈旧老化,还不注重钻研教学,吃不透教材,形不成融会贯通的知识、理论体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照本宣科,讲不出重点、难点,授课效果不好。还有的教师不能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教学中缺乏思想交流,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不会及时教育引导,缺少情感投入,教书与育人明显脱节。
3师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师德建设的工作实际进行分析,引发师德失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冲击教师的思想观念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物质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评价、行为选择、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浮躁、功利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教师队伍,导致有的教师价值取向发生偏差,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师德师风的完善和自身修养的提高。
3.2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引导不到位
首先是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没有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存在“重师能轻师德”的倾向。其次是师德教育基础薄弱,针对性不强,存在着教育内容不系统、教育形式不规范、教育时间不确定、教育人员不落实等诸多问题,由于缺乏经常性的教育和引导,以上问题相互叠加,负面作用进一步增强,直接影响了师德教育的效果。
3.3师德建设制度体系有待健全
由于师德考核、监督和奖罚机制还未得到系统健全,制度体系建设落后甚至部分脱离学校的整体发展,导致师德建设没有深入到“实打实、真对真”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师德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和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4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4.1师德建设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因此,必须明确核心价值观在强化师德建设中的统领地位。首先要将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教育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其次要将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教师的共同理想,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教师职业的荣辱感、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最后要将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创新的精神支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励教师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
4.2师德建设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作为特定环境下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对推动师德建设具有熏陶和启迪作用。以校园活动为形式,促进师德养成,通过将师德师风建设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更易接受、参与的文化形式吸引教师,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受教育、强素质,升华道德境界。以校园舆论为媒介,加强师德引导,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加大对师德师风的正面宣传,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以校园网络为平台,完善师德监督,不断规范和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引导师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同时,要正视网络舆论的力量,发挥和完善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促使师德建设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下不断完善、健康发展。
4.3师德建设要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结合
中国传统美德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当代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将为人师表的师德精髓与爱岗敬业的职业特征结合起来,激励教师将热情和精力投入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行正言,强化教育过程中的道德示范作用。将严于律己的自我约束和宽以待人的交往方式统一起来,突出施教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尊重、理解、关心学生,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搭建起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4师德建设要以转化为根本目的
突出“转化”在师德建设中的衔接作用,以转化促养成。师德作为社会道德的构成,既体现为私德、又表现为公德。强化师德建设必须将私德的培树和公德的促进统一起来,将公众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一个脉络明晰、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教师在思想深处产生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最终形成自觉的价值追求、价值原则和行为准则,进而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校风、学风,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道德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道德支撑。
4.5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篇3
关键词:医学院校;辅导员;师德;医德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医学院校,医学生秉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高尚宗旨,毕业后必须直面病患,担负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因此,培养心理健康、有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具备高尚医德的医学生是高等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医学生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在思政方面有着独特的薄弱环节,因此培养胜任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是非常重要的。
一、医学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重要意义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德师风也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辅导员的师德首先是指高校教师的师德,其次强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力军作用。医学院校的辅导员,作为教育管理和引导服务大学生的一线教师,对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医德高尚程度产生重大影响作用。作风正派、品质优良、富有学术涵养的高校辅导员将为医学生崇尚真、善、美发挥好引领的作用,更为医学生勇敢承担起救死扶伤的重任做好铺垫,在帮助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积极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不可忽视的间接作用。
目前,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创新思维灵活、工作认真,尤其需要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随着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社会中国社会的转型阵痛,辅导员的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辅导员的素质提升也凸显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的师德是辅导员素质的核心。
二、医学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现实困境
整体上来说,目前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能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号文件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本,工作上积极肯干,兢兢业业,具备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但辅导员在素质提升尤其是在师德方面依然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1、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清以及职业倦怠严重影响辅导员的师德形象
高等医学院校的辅导员,直面“救死扶伤”的准医生,面对着对生命更有切身体会和感悟的医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更加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然而,由于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以及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已经严重影响了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崇高师德形象。辅导员的工作全面而具体,然而也就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涉及面广,事务繁多而复杂,诸如职业规划与发展、心理辅导与教育、党团建设、宿舍管理、课堂督导、实践活动指导、校园文化活动规划、就业指导、奖惩补贷等等都需要辅导员全程参与和指导。本来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辅导员很多时候成了学生大小事务的全职老师,更有的学校将辅导员沦为无所不能的“全才”,“辅导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绝不鲜见。在辅导员定位上的混乱造成辅导员工作成为最辛苦最累的工作,结果是在降低了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感的同时也冲击了辅导员在医学生的积极形象。
2、辅导员学习能力弱和教育培训机会欠缺不利于辅导员师德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师德建设是辅导员素质提升和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辅导员的学习能力获得途径主要通过自我学习、进修培训以及科研水平体现。一般来讲,辅导员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学习了解分管学生专业的能力和学习最新的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学科的能力。
当前,埋没于沉重事务性工作中的高校辅导员,琐事缠身,很难专门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工作中的得与失以及对日常工作进行理论总结,从而提升科研能力,加上辅导员“责任重大”但经常欠缺有关的理论和工作培训,最终容易造成学习能力低下,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前沿发展,也做不到真正了解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此外,辅导员教育培训有的也存在培训时间短、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等问题。如果不能对日常的工作经验加以理论升华形成课题和论文的话,也将对辅导员自身学习能力和发展空间等产生不利影响。这些现象影响着当前辅导员素质队伍建设和师德持续健康发展。
3、辅导员教育背景与医学院校学生专业不对口现象制约着辅导员高尚师德的树立
事实上,辅导员教育背景与医学院校开设专业不对口现象很早就已经存在,只是时至今日问题更加突出。高校辅导员政治素质强、思想道德修养高以及业务能力扎实是获得广大青年学生信赖和肯定的重要基础。理论上来讲,高等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应该是医学专业出身,具备将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然而,由于医学教育是一种学制长、实践性强、专业知识要求高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教育,加上多元化社会医学毕业生追求的多样化,造成很多医学专业毕业生很少从事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大量非医学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则选择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包括高等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工作。这样使得医学院校的政治辅导员具有专业教育背景但却没有医学教育背景,在医学生的专业指导方面显得无能为力。这让辅导员的师德印象大打折扣,长久下去势必严重制约辅导员岗位的健康发展。
三、医学院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对策思考
对症下药需良方,基于辅导员师德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困境,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应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感,促进辅导员工作的自我认同。高校辅导员,不似老师更是老师,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的神圣职责,是大学生成长的导师,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高校的辅导员,首先需要自身强化辅导员工作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强化辅导员的自我职业认同。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带头增强党性修养和自身道德修养,提升业务水平,利用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发扬艰苦奉献的精神,发挥敬业乐业、爱生乐生的作风,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目标,积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病人为中心” 执医理念以及救死扶伤的医学服务宗旨。
二是强化辅导员学习动力,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辅导员的学习,不仅关系育人效果,也关系着辅导员的自身发展问题。德才兼备的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给学生带来更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更容易得到学生喜欢和爱戴,如果不能在繁琐的工作中解脱自己,加强学习,就不能在学生的交流和管理教育中树立威信。所以,辅导员的学习非常重要,不仅需要学习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知识,也需要了解时事政治、最新资讯等社会动态。此外,还应该在辅导员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方面增加辅导员学习的项目,定期举行辅导员培训,有条件地送到其他高校参观学习,积极将辅导员的外在学习压力转化为辅导员自身加强学习的动力,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是密切关注辅导员的准入、在职以及发展空间问题,建立健全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自身建设制度。首先要在辅导员队伍的入口或源头入手,严格按照高校辅导员的任职资格,尽量选择具备医学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充实辅导员队伍,采取公开选聘的方式和择优原则,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还要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上岗培训和在职进修培训,以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优化辅导员的专业结构。此外,对辅导员的管理和教育应有更加人性化的关怀。辅导员工作不仅事务缠身,而且二十四小时都处于随时的待命工作状态,加上加班值班等工作要求会让辅导员产生一系列的情绪低落、心里不平衡、动力不足以及职业倦怠等问题。因此,对辅导员的生活和待遇应予以充分保证,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不低于专业教师的收入,以此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最后,在辅导员的发展空间方面,应在制度上予以明确,在评先评优方面予以倾斜,在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制度上充分考虑医学院校辅导员的专业结构问题,在专业技术资格审核方面应该与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职称评定区别开来,充分尊重辅导员的劳动成果。
总之,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关系着我国医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成才和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要结合医学生和医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推动辅导员工作以德育人、以德服人,积极探索和构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篇4
一、强化促学控流,巩固“普九”成果
1、实行“四包一保五到位”措施。即:xx中学校委成员包片、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确保学生人人到校学习,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时间到位。
2、实行“走访劝学制”。xx中学开展了xxx名教师走访xxxx名学生的活动,普访率达100%,并要求各校认真填写《促学控流责任卡》。
3、实行“扶贫助学制”。对特别困难的学生,我们采取了减、缓、垫“四”字措施,全镇为特困生垫付学费达xxxxx元,全年共解决了xx名学年的入学问题。
二、立教育之本,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1、努力提高师德水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xx中学在队伍建设工作中,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长抓不懈;抓学习,敲警钟,不断强化师德观念;学典型,严管理,切实规范师德行为。在去年的暑假~上我们进行了一次师德师风讲座,并且在平常注重树立师德典型,经常性的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宣传和弘扬教师群体中的爱岗、敬业、爱生的典型,使教师们自觉的与同伴互、互学、相互促学,共同提高。马安中学吴军威老师爱岗敬业、以身立教,身患绝症,但他还是带病坚持工作,并有多篇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是教师中的楷模。
2、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xx中学和学校切实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力度,以适应教育教学和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一是强化课程理念学习。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业务笔记和心得体会,全年笔记要在一万字以上,使得教师的观念有了转变,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二是切实落实校本培训工作。我们结合县师训股工作要求,不断调整培训方向,加大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不断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重视教师培训的层次性。
3、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精神,明确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对各个岗位实行公开、择优的竞聘。通过的工作热情,增强了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坚持德育为先,大力提高德育实效。
1、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充分发挥了红领巾广播站、校园广播、校园宣传窗的作用,积极宣传学校德育工作。xx中学的校园广播开展得有声有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丰富多采,极大的丰富了他们的校园文化氛围。
2、狠抓家长学校的建立和家访制度的落实,“三结合”教育常抓不懈。xx中学、中心小学成立了家长学校,形成了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体系。我们杜绝了家访搞突击的现象,要求全体教师把家访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来完成,作为平时教学工作的一项自觉行为,通过家访,沟通了教师与家长的思想,密切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xx中学开展了与家长联谊活动,把家访工作做细做实,设制了家访卡 ,要求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人人写好心得体会,走访面达到了100%。
3、切实抓好了学校安全工作。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均健全了由校长负总责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日常工作机构,并将安全工作纳入了学校工作议程;二是明确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三是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由于安全措施得力,各校的安全工作基本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4、xx中学开展了时事讲座活动,如“嫦娥奔月知识讲座”、“十七精神知识讲座”等,紧握时代脉博,让学生知晓国际国内大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本学年,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在提高教学研究工作实效方面,xx中学的思路是:教研重心下移——即教研活动深入到学校基层开展;教研中心下移——即从研究教师教法向以研究学生学法和发展为中心转移,我们要求教师始终把握好六个字:跳出来——即要求教师跳出教材用教材,把握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实际,以建设者的姿态,对教材进行处理和重构;沉下去——即要求教师沉下心来,走进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学科发展和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发现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和方法。
2、为进一步推动我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以赛促研,以研促教,让每一位教师主动积极地思考、研究、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xx中学分别以xx中学和中心小学为龙头开展了“教学开放日”和“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并且在全县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中,谯荣华和田静老师等老师荣获了特等奖和一等奖。
3、xx中学要求各校把新课改学习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中心议题。xx中学本部的教研课题《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心理探测与教育的研究》和《农村中学生综合活动的研究》两个课题在县立项,学校以骨干老师为龙头成立了两个课题研究小组,子课题分解到人,自学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到还利用《塔市教育之窗》这个阵地,开辟了“走进新课程”专栏,刊登课改指导文章,使之成为传播教育新理念、教改新动态,研究、讨论、推介新课程实验推广的坚强阵地。
4、从校本培训入手,不断更新观念,使教师自觉成为课改的参与者,我们主要采取了“四结合”的方式,让老师感受课改带来的新变化。即:“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式培训与专家讲座相结合”,“自学培训与检测培训相结合”,“外出培训与自我提高相结合”,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课改的意义和方向,让他们感受到新课改所带来的新信息和新冲击。
5、课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xx中学积极开展社会课的探索与研究,自主尝试校本课程开发,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并得到了县局的充分肯定。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出德育系列、乡土系列、系列等方面的校本课程,组织学校教研骨干教师编写出了《规范伴我成长》、《爱我家乡塔市驿》、《走向社会》等校本教材。xx中学还建立了校园网站,网站综合展示了学校的整体风貌,开设了校史介绍、校园文学、校本教研、心理健康、校内新闻、学习方法等栏目,网站的建立成了他们校园文化的又一亮点。
6、狠抓初中毕业班工作。我们对各校初中毕业班工作提出了总要求:“上台阶,守成果,创佳绩”,并下达了~届中考目标,要求各校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把奋斗目标转化为动力,抓具体落实,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人。并要求各校落实好“三抓三促”(抓重点促薄弱转化,抓中等生促优等生升位,抓艺体促全面开花),要求各校要帮助学生拟定、分解学习目标,切实做好“三到位”(管到位,练到位,考到位)。
五、加强教代会建设,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1、坚持教代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xx中学定期召开教代会,讨论和审议xx中学工作报告和有关事项,做好议案的反馈工作。
2、要求各校坚持校务公开,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我们深入群众,听取意见,转达反馈,增进了解。并且xx中学对各校财务进行了清理,发现各校帐目清楚,收支合理,在财务清理中,我们做到了:
(1)监督各校民主产生清帐代表。
(2)指导代表如何清理。
(3)就清理结果及时与校长交换意见。
3、严格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xx中学要求各校财务支出做到校长一支笔审批,推进“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增大了学校经费管理的透明度。各校有财务监督小组,每期进行了一次财务自查,自查结果公开。厉行节约,勤俭办校,力争让有限的经费都投入到了教育教学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