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效益分析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效益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效益分析

篇1

论文关键词:会计制度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效益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对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新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中,均体现了会计原则和税法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和相分离的原则。本文在介绍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的基础上,从成本效益出发分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

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下对己发生或己经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由此形成财务信息,对企业和外部有利益关系的各方面提供报告,以满足其经济决策的需要为目标的会计。税务会计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会计学科,它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门会计。

近几年,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问题一直是我国会计学界和税务学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在分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基础上,重点从成本效益出发探讨了两者的分离情况。

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2.1根本目的不同

制定与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财务会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盈利可能性。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保护纳税人的权益。

2.2主体不同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为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交易和事项做出准确判断、对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做出正确选择提供了依据。会计主体是根据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可以是一个法律主体,也可以是一个经济主体。

纳税主体,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基本纳税单位(或自然人),也就是税法规定的独立纳税人。原则上,规范税制下应以法律主体作为纳税主体,当然也有为管理需要特殊规定的例外。例如,总公司和其没有法人资格的分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应该作为一个纳税单位自动汇总纳税,但外国公司的分公司就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纳税单位来管理。各税种的税法中都规定了独立的纳税单位(人),但是,由于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规范和财政体制的原因,还没有完全做到按规范的法律主体来界定基本纳税单位。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成本效益

2.3遵循的原则不同

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所服务目的不同,导致两者为实现各自不同目的所遵循的原则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基本原则决定了方法的选择,并且是进行职业判断的依据。原则的差异导致会计和税法对有关业务的处理方法和判断依据产生差别。税法也遵循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但基于税法坚持的法定原则、收入均衡原则、公平原则、反避税原则和便利行政管理原则等,在诸如稳健或谨慎性原则等许多会计基本原则的使用中又与财务会计有所背离。

2.4核算方面的不同

目前,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不仅涉及应税收入和应抵扣费用确认的时间,还涉及价值的计量;不仅涉及企业所得税,还涉及流转税类各税种:不仅涉及利润表项目,还涵盖资产负债表中的几乎所有科目。企业所得税方面的差异不仅有时间性差异,还有永久性差异以及我国独具特色的裁量性差异。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税务核算时往往需要在会计核算数据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

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成本效益分析

3.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成本分析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时必然产生大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时的成本,主要有:

建立分离核算体系成本,如果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要分离,税务会计需要有自己独立完整的涉税会计核算体系,能明确地对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进行界定、协调与处理,企业进行纳税处理时遇到的难点基本上都有明确的核算标准,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处理成本,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会增加日常处理成本,企业不仅要进行会计核算,还要进行税务核算。

人力成本,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时,企业需要设置专职的税务会计人员,税务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会比以前有所增加。

其他成本,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可能存在其他具体成本开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度越高,这些成本的开支就越大。

3.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收益分析

如果企业是通过对外筹资建立,需要对外提供法定报告,存在公众利益,此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程度越高,取得的收益就越大。具体表现在:首先,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后各司其职,企业的税务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都将比分离前得到较大提高,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可以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而增加决策效益。其次,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能增强企业的涉税核算能力,有助于企业开展更多的、有成效的纳税筹划,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纳税损失,并且在企业面临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此外,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税务会计核算,而规范的税务会计核算有助于企业正确纳税与诚信纳税,树立良好的纳税信用,提高纳税企业的信用等级。

如果企业不是通过对外筹资建立,经营者就是投资者(例如国营企业、个体企业),企业不存在对外提供法定报告的需要,没有公众利益问题,此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是否分离取得的收益无明显变化。若强行将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分离成本将远远大于分离收益。

3.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成本效益分析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时收益成本分析

对于需要对外筹资建立,需要提供对外法定报告,存在公众利益的企业,随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程度的加大,企业收益随之增加,成本也随之增长,两者之差是企业最终获得的结果,只有它是正值才是企业希望得到的结果,也是企业得以继续生存的前提,如果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使得企业入不敷出,则企业最终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甚至倒闭。随着分离程度的增大,分离成本会不断增长,而分离收益却会随着分离度的增加而变得增速迟缓,所以,就存在一个"收益一成本"的最大值,这个最大值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最大值会在0-1之间并靠近1的位置出现。这也就是在前文所谈到的向会计靠拢的企业,此类企业分离产生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适宜采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的关系模式。

篇2

(一)有利于企业财务战略实施

作为企业战略目标基础与前提,财务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实施财务管理与资产经营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能够通过两者间的相互协调与作用,来保证企业资产发展速度以及使用平衡度,能够为各项财务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二)有利于企业管理决策制定

油田企业在制定管理决策过程中,需要大量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作为依据。有关人员需要借助财务核算功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精准、及时的财务数据,以帮助决策人员准确掌握企业经营与运行情况。[1]所以财务分析与预测功能的使用,能够为资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辅助,能够保证各项决策制定质量。

(三)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

通过对油田企业内部管理的分析可以发现,资产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运用能够切实强化企业价值链条,为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与信息,能够切实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与水平,以保证企业的利润空间,有效控制与防范企业经济风险。

二、双管理相结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强化资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结合观念

在全球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油田企业加大了对各项先进管理知识的学习力度,并开始尝试将财务管理融入经营之中的理念,对资金成本运营、现金流以及现金协调等管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企业要在此基础上,明确经营管理与财务运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将资金现金流作为企业经营与运行的前提,将生产以及决策等目标作为提升净现金流量的任务,以直观体现企业经营状态以及财务状况;[2]同时要实施分级、分层资金运营管理,要明确划分各部门责任与权利范围,并通过对财产资金清理以及使用情况展开监督与管理的方式,有效融合各部?T职能,从而切实提升企业运作灵活性。

(二)创建健全资产经营管理平台

资产经营管理平台的创建,是实施资产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融合的有效手段,在具体创建过程中:第一,完全掌握企业内部资产,要运用IT技术手段明确油田企业内部资产增值情况以及具体资产数量,并要按照相应资产管理目标,创建相应资产开发改进、跟踪与分析体系;第二,设置资产运营管理框架,要按照油田工作开展具体需要制定企业资产以及组织能力两大类框架内容,并在组织能力中设置外部能力与内部能力两项分支,要能够反映企业资产运用价值创造能力,以直观呈现企业资产运用,而在企业资产部分要设置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两项具体内容,并将其作为系统框架构建基础,确保能够为企业能力发挥做好铺垫;第三,要与财务部门资产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并将企业资产规划到资产经营管理体系之中,要保证资产的变更与使用能够第一时间在相应管理框架体系中得到呈现;第四,在进行第三步骤的同时,完善资产实物管理以及资产价值管理工作,要对实物增减变动情况做好统计与记录,制订资产风险管理方案,完成对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策略的统一。[3]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与体系

在内部控制手段中,预防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属于在事中以及事前进行控制的一种控制方式。在实施预防控制工作过程中,需要按照企业业务程度以及活动规划,结合企业内部相应规章制定各项控制制度,以降低经济运行违规行为以及错误行为发生概率。企业要通过明文规定处理程序以及合理进行权责分工等方式,实现内控工作的深度开展;而在执行预防控制过程中,要明确预测误差发生概率所造成的影响,并按照具体误差特征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加强多综合措施以及多重措施的运用,以保证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开展质量。

(四)构建资产经营、财务结合管理机制

一方面,要全面调查企业内部所有会计人员,要按照人员资历、能力以及职称等科学分配其工作范围以及工作权责,并按照相应标准对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与考核,要对表现优异、态度认真的员工予以适当的物质以及精神奖励,以保证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意识,并结合内控监督手段有效控制财务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要实施分层化资产经营管理,要按照国家相应法律规定以及资金全面清查结果,明确油田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并在完成资产评估工作之后签订相应经营协议,以明确相关企业以及子单位的权利与责任。[4]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 局限性

一、引言

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报表能整体上反映出中小型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从而确定中小型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大小,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强弱。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及经营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周密分析,以此作出各种相关的管理决策。投资者是否对中小企业投资主要依据企业的获利能力;而债权人是否向中小企业放贷则主要依据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重点考虑中小企业的持续经营和未来的发展问题。中小企业财务人员要从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各种能力,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也可借助于财务分析总结经营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发展水平。

二、中小型企业进行精准化财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

财务报表是企业信息披露的核心,也是分析企业基本面的重要资料,它对所有投资者都是公开的。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的数据中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大小,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到位,因此就需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奖励机制提供帮助。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管理者发现管理与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各种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作为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有的人员不懂得会计核算,根本谈不上进行财务分析了。而有的管理者,就算懂得会计核算,但要从财务报表中整理出对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也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来完成。面对大量的财务数据,需要快速而准确地得出分析结论,不管是财务人员还是非财务人员,通过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系统的构建与实现,成为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不需要借助于财务软件平台,只需在系统中手工输入或导入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分析,得到所需的分析结论,从根本上能解决中小型企业决策之需。

所以,中小企业进行精准化财务报表分析尤为必要。

三、当前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第一,缺少反映长期信息的数据。由于按中小型企业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同时由于中小型企业报表本身的原因,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对报表使用者来说,可能不少需用的信息在中小型企业财务报告中找不到。

第二,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完全性。由于会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很多数据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通货膨胀时期,有些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由于假设币值不变,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时难以对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第三,中小型企业报表信息所能反映资源的不完全性。列入中小型企业企业财务报表的仅是可以利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而在现实中,中小型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者因为客观条件制约,或者因会计惯例制约,并未在中小型企业报表中体现,比如某些中小型企业账外大量资产不能在报表中反映。因而,中小型企业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四、解决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的主要途径

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上的,要对一个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报表作出比较深刻、透彻的分析,找出有用的信息,发现隐含的问题,应该了解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趋势分析法。是指根据中小型企业连续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分析期各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二)比较分析法。是指将实际达到的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1. 横向比较法。是指通过差异揭示成绩或差距,作出评价,并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为今后改进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指引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

2. 纵向比较法。是指将实际达到的结果,同不同时期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中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

(三)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中小型企业财务比率表明某一方面的业绩、状况或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

(四)因素分析法。是指确定影响经济指标的因素,测量其影响程度,查明指标变动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1. 连环替代法。是指确定影响经济指标的因素后,按照一定的替换顺序逐个因素替换,计算出各个因素对综合性经济指标变动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2. 差额计算法。是指确定影响经济指标的因素后,通过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再进行汇总的一种计算方法。

在运用以上分析方法基础之上,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需关注的问题:

一是要对资产类数据有重新认识。“账面资产”不一定代表“真实资产”。在分析过程中需留意以下几方面:账面资产含有虚资产,如: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递延税款借项等;账面资产内容不够完整,没有将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管理资源等软资产列入资产核算范围;账面资产中有不良资产,虽作为资产核算,但是已不满足给企业带来经济资源的条件,再列为资产已欠妥。账面余额不一定代表企业的收款权利。如已计提准备金、按净额列示的应收款项。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界限不清晰。如许多长期挂账的应收款项、长期积压的存货等虽列入流动资产核算,但其实质已失去流动性。

二是要对负债类数据进行重新认识。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界限不清晰。如: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等流动负债的长期化;长期贷款的短期化。“账面负债”不一定代表“真实负债”。如虚负债:预提大修理费用、预收账款(在会计核算上是债,实际可能是现金流);或有负债未列入账面负债核算。

三是要对利润数据进行重新认识

“利润”不一定代表“经营业绩”。当前,许多企业均以利润量作为经理人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而事实上,利润不仅包括经营利润,而且包括非经营利润,而经营利润又受到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利润”不一定代表“赚钱”。要想知道企业是否赚了钱,不能单纯以利润来衡量,因为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实际与“钱”没有关系。

参考文献:

[1]徐露萍,企业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初探[J],财会月刊,2011年19期

[2]崔红娟,论内部审计如何运用财务分析方法控制监督企业的财务系统[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资料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通过计算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财务决策、财务诊断、咨询、评估、监督、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其实质是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进一步进行加工、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分析主体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就是财务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

一、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不足,企业分析人员的地位不高

据调查,在我国有65 %的企业基本不做财务分析,50 %的企业一年只做一次简单的财务分析,人们普遍认为,本企业的所有财务及业务资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情况清楚,无需再做什么财务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层诸多思想上的误区,表现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长此以往,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开拓性不足,工作效率就不高,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 资料来源方面的问题

1. 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企业对于同一物业可以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即使是单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其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使得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准确。

2. 汇总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

3. 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所反映的时间不同。以比率的形式将两种报表的数据比较,可比性程度不一致。损益表是时期报告,反映的是跨越了整个会计年度的数据信息,而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告,将两种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会有一些困难。

(三) 财务分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时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同时,可比性是两种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

(四) 手工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除财务报表以外,还会涉及日常核算资料和生产技术方面资料。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尚未普及、系统不完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财务分析的工作仍主要由手工执行,凭手工对庞大的日常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二、企业财务分析中问题的对策

(一) 公司决策层和财务人员要对财务分析给予足够的重视

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企业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落实其在企业正常运作过程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 确保财务数据来源真实准确

1. 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应更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信息披露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受物价变动影响的因素等。

2. 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仅从财务指标数值上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这些数值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之后,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

3. 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汇总数据,要了解这些数据的具体内容,必须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细分内容,这样才不会被汇总数据表面所蒙蔽。比如,从债权资产的项目结构和账龄结构,可以分析其质量状况;根据投资项目的构成与变化可以分析各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

(三) 综合运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

首先,要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在分析时可以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等等。其次,要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篇5

水管单位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者是单位领导和上级财务部门。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时,要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要针对不同的需求确定不同的报告内容。如果报告分析的内容牵涉到单位的的二级结构,分析的内容要尽可能详实;若分析的对象只是一级水管单位,则分析力求简洁,无需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使阅读者感到简练、易懂、有力度。

2确定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

确定财务报告分析的重点要依据阅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来确定。要及时与报表使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深层次的沟通,捕获决策者真正需要了解的信息。

3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的内容

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第一部分简单说明做好报表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二,概括说明本单位综合情况,让阅读者对单位情况有一个总括的认识。比如说单位的注册地,组织形式和隶属关系;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单位主要收入情况、费用支出情况和盈亏状况。单位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人数;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等。

第三,对单位各项财务指标完成情况的说明,即对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

第四,对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为决策层提供参考。

财务分析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管单位的财务状况。对单位经营和管理者十分重要。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有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对于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侧重于研究流动资产、资产变现能力与流动负债的关系;对于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则涉及单位长期财务状况、资本结构、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等。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水管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驾驭资产,实现资本增值的能力。营运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资本增值的程度,关系到单位生产经营的水平。成本费用分析:水管单位的成本费用,从财务会计的概念讲,主要反映供排水成本、公益成本以及三项期间费用,即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此时的财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利润分配表、成本表、管理费用表和其他附表中体现的数字,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以及对企业相关比率进行衡量,得出与其他财务评价指标相配套的系列评价结论。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只有了解上述分析方法的优劣以及各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才能把握指标变动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要尽可能将各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分析结论更可靠、更有说服力。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和文字,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要点,多反映单位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五,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不能运用似是而非,可进可退,左右摇摆等不负责任的语言,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第六,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真正起到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4财务分析报告写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水管单位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资金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了解各个项目各个工程环节对财务数据的影响,并依据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二是对各项法律法规就和行业政策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篇6

1.1 财务管理的含义

企业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俨然成为综合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综合管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财务管理状况好坏更是会对企业综合管理产生直接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也是一?动态的管理过程,一般而言,单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管理的侧重与目标不尽相同。在大多数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均由具体的财务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人员来进行,保障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独立性也是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有效前提与基础。

1.2 财务管理的意义

现代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本质需要。管理是一项贯穿于企业生存发展全过程的动态活动,财务管理也是一种管理,且财务管理往往会涉及到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现代企业中,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必然趋势,财务管理作为综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实际开展状况好坏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更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从很多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较好的财务管理能力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必备的一种能力。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优势,更能够降低财务管理中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

2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财务管理制度和方式存在滞后性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方式存在滞后性,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标准和水平。如今的企业发展中,对于财务的核算工作,资金管理方式特别是企业融资方面的管理需求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对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工作,因此,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对现在的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情况,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改变这种管理方式,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来实现。

2.2 缺少复合型人才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还能熟练使用相关的计算机技能[2]。企业是缺少这种人才的,而现实中,这种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也是很稀缺的,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机制不健全,无法造就全面人才,使他们只具备其中一种素质。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的是已经具备各种素质的人才,因为企业对人才进行后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考虑成本的投入,还要考虑人才的流失问题,一旦出现培养好的人才跳槽现象,企业得不偿失。所以企业在招聘时,对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的要求很高,却很少有人符合条件。

3 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对策分析

3.1 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体系化建设

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和管理体系的重组和全面系统化的建设,要通过引入财务共享服务,提升企业基础财务工作效率;同时,解放出60%-70%的财务会计人员,让他们有精力和能力更好地投入到管理会计和战略支持工作之中。同时,在财务共享服务建设完成后,帮助解放出来的财务人员快速提升管理会计的技能,体系化的开展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更多的企业会考虑加强企业资金的投放,去做筹资、融资,以便盘活企业流动资金。因此,金融方面的工作,将是财务管理职能部门未来的一个重点方向。

3.2 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学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技能,还要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使他们能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落实到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强化自己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不能因为成本问题和人才流失隐患问题,就拒绝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毕竟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益处的。企业可以为一些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并派遣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使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得到提高,能在毕业之前就满足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3.3 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大量的数据的统计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财务管理要实现由人工处理数据转向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处理,并且加强信息网络的应用,在系统内自动生成各类报表,这不仅能够节省财务的工作时间,也能提高数据的时效性。

篇7

高校财务工作作为高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教学、科研及日常行政管理的正常运作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依托互联网技术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高校财务工作的未来发展已经不仅局限于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而是要结合范围更广的互联网技术,更好更全面的服务于教职工与学生,服务于高校发展,服务于社会监督。“互联网+”最核心的利用价值就是提高效率,现有的财务工作流程是经过了无数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随着“互联网+”领域的不断延伸,高校财务工作必将随之进行改革和变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在各高校财务软件和信息化平台广泛运用的基础上,将现代管理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不断提升财务工作效率,促进财务信息公开,理顺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满意度。

二、基础理论

1944年,数理经济学家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恩提出了博弈论,主要用于研究多个决策主体的行为相互影响作用情况下产生的决策和最终多个主体之间均衡。博弈论的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即人都是理性的、自私的,理性人在任何情况下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多个理性人之间行为相互影响的均衡结果为所有理性人根据自身利益做出的决策选择。就高校财务系统建设涉及各主体关系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第一,在财务工作流程中,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行为的驱动主要源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是两个重要的行为主体,在财务工作流程中按自身利益进行选择,属于非合作博弈。

第二,在财务工作流程中,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的行为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在时间上又一定的先后顺序。这个顺序存在固有的先后,并且需要经历各方不断的决策,体现了博弈行为的动态性。办事人员可以根据财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情况和范围,选择自己的办事途径和方法。这种动态性决定了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的关系属于动态博弈。

第三,在财务专业和业务专科方面,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的信息是存在一定不对称性的。财务人员掌握大量的财务知识,这是其他办事人员不具备的,同时其他办事人员对自身专科知识的熟悉也是财务人员缺乏的。由于整个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的对风险的了解和办事过程中的满意度存在不同,属于不完全信息博弈。

P1(h)――办事人员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满意度高的概率;

P1(l) ――办事人员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满意度低的概率;

P2(h) ――办事人员未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满意度高的概率;

P2(l) ――办事人员未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满意度低的概率;

W(h) ――财务整体流程运行过程满意度高情况下的总收益;

R(h) ――办事人员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正常收益;

Rs(h) ――办事人员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额外收益;

C(h) ――办事人员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情况下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W(l) ――财务整体流程运行过程满意度低情况下的总收益;

R(l) ――办事人员未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情况下正常收益;

C(l) ――办事人员未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情况下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三、博弈分析

通过对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关系属于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非合作博弈,即: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perfect 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我们假设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关系博弈的前提条件是财务活动中参与者只有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两方,而没有其他的监督机构或第三方机构。

在没有建立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前,财务人员不知道办事人员对于财务信息化系统接受程度和使用情况,只有在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后,根据办事人员办理财务相关工作后的满意度变化来判断财务信息化建设被接受和使用情?r。但是,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均可以清楚的判断各自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以及与未改进财务系统运行相比提高的工作效率、节约支出等收益。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第三阶段博弈分析

办事人员主动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条件是:

P1(h) [R(h)+Rs(h)-C(h)]+ P1(l) [R(h) -C(h)]> P2(h) [R(h)+Rs(h)-C(l)]+ P2(l) [R(l) -C(l)]

2.第二阶段博弈分析

在如果选择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就会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办事人员主动选择使用信息系统应满足的条件是:

P1(h) [R(h)+Rs(h)-C(h)]+ P1(l) [R(h) -C(h)]>0

在如果选择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也不会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办事人员主动选择使用信息系统应满足的条件是:

P2(h) [R(h)+Rs(h)-C(l)]+ P2(l) [R(l) -C(l)]>0

3.第一阶段博弈分析

在办事人员会选择主动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前提下,财务部门会主动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应满足的条件是:

P1(h) [W(h)-R(h)]+ P1(l) [W(l)-R(h)]>0

在办事人员不会选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前提下,财务部门会主动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应满足的条件是:

P2(h) [W(h)-R(l)]+ P2(l) [W(l)-R(l)]>0

作为高校财务人员,应当主动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作为办事人员,也应当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应当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财务工作效率,促进财务信息公开,理顺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满意度。

财务人员与办事人员在相关知识的掌握上是极其不对等的。财务人员对于财经法规、办事流程、物价管理、票据使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远高于办事人员,而利用“互联网+”促进财务信息公示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各高校财务软件和信息化平台广泛运用的基础上,将现代管理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需要财务人员和办事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加强财务工作规范化,满足高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对财务工作趋于信息化和合理化的客观要求。

四、结论

结论一: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财务人员来说,对于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愿很强烈,他们更希望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强财务规范化运作。而作为办事人员,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固然可以减轻其等候时间,但同时也需要其更多的了解财经知识、整理票据、网上预约等,这必然增加了办事人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当其前期准备成本高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带来的效益时,办事人员就不会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系统。这种情况下,博弈的纳什均衡就表现为,财务人员建立了财务信息化系统,但其中很多功能却没有被办事人员充分利用。

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策略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保障企业的日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财务工作的支持与保障。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日常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往往涉及到资金的支出、投资等,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能够减少资金的闲置和浪费,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一)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财务管理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泛,不仅需要负责企业日常的资金管理,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风险管控等,企业的投资和收益等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活动,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能够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保证企业投资的效益。企业投资作为企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帮助。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资金的效益,减少资金在应用过程中的损耗,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重视企业投资决策的研究,财务管理能够从专业角度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企业的实际情况,能够对企业的资产、现金流等情况具有科学的认识等,避免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盲目性。

(二)降低企业产品的成本

企业在研发、生产的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的利润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和收益进行明确全方位的研究,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生产效率不高、资金投入比较大的环节,从而实现企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如果不重视财务管理,不重视成本控制,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反而有可能影响资金的应用效率,导致投入和产出不相符配比,降低了资金的应用效率。

通过加强财务管理,能够做好企业生产中的事前、事中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对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加速贷货款的回收,节约企业费用支出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管理经营活动中往往需要采取中需要采取赊销的等营销手段,诚然,赊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收入,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企业赊销的过程中,由于应收账款存在着天然的滞后性,应收账款的比例会逐渐的升高,这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会导致企业资金现金断流等,对企业日常生产和管理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清欠工作,提高资金的应用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主动地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等,支持财务管理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观念,学习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财务管理意识。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重视财务风险,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落实企业的财务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加强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增光添彩。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财务越重要,企业管理人员要有竞争的意识,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企业财务核算制度

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日常的财务处理核算工作,同时还需要组织相应的财务管理活动等,如筹集企业的资金、投资、收购等财务活动。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要认识到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财务核算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等,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企业资金的应用情况,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

(三)培养企业财务管理团队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因此应当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通过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地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能力,不断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同时在新时期下还应当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当遵循相关的财务纪律等,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为企业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结束语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企业的投资和管理,防止企业资金的流失和浪费等。企业财务管理能够有效防止企业的财务风险等,减少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有利于企业保持正常的现金流等,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加强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篇9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 策略

在新形势下,医疗卫生行业竞争不断激烈的同时医院的财务风险也与日俱增,因此,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对防范和控制医院财务风险,保证医院财务目标的实现,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医院财务风险存在的领域及形式

(一)政策风险

自2009年起,国家改变了以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逐步向着公共卫生事业、农村、城市社区等领域发展,同时政府在投资医院方面也增加了社会资本。政策法规在调节医疗卫生资源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加大,同时政策效应也通过不同改革途径作用于财务管理领域,从而就表明随着医院经营方式的变化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显而易见,医院扩大生产规模势必会影响财务系统的健康运行。

(二)行业风险

医院具有较强的行业特征,从而也较直接地影响医院的财务管理。一般而言,医院的行业风险表现在多方面,比如说绿色通道的提出,使得医院的坏账无法解决;医院规模扩大投入的医疗设备使得医院的现金变现能力较差;药品周期及临床新药的使用限制使得药品款成为医院现金流的重要来源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医院财务风险在行业风险方面的直接表现。

(三)管理风险

纵观医院的财务风险,我们可以看出管理风险逐步扩展到医院的财务风险中。主要表现在:一、资产管理的控制力度不强。资金的投入缺乏科学且合理性地分析,从而使得资金未充分发挥使用价值,而且资金闲置的情况也有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二、内部财务监控力度不够。当前很多医院未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监控运行体制,从而造成财务的监控多表现为形式,未深入贯彻执行。同时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未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估,造成一些固定资产的投入和工程项目随意性较强,而且一些医疗设备的闲置给医院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四)经营风险

一般而言,医院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是由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市场上的定价共同决定的,表面上看这些价格具有稳定性,但是不能够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再加上医疗卫生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医院的财务风险也日益加大。从医院的补偿机制方面来分析,通常是利用政府补助、药品加成以及服务收费的,一旦药品加成被取消后,医院就会损失一个弥补亏损的方法,从而也加大了医院的经营成本。除此以外,医院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薪酬绩效方面的支出也会加剧医院资金的紧张,伴随而来的是医院财务风险的加大。

二、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的预警

要充分结合医院财务风险的特点,分析并控制医院的存在的潜在财务风险,提高医院应对外界环境的能力,充分地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体制的作用。加大对财务风险预警体制的研究,及时了解国家出台的医疗卫生政策,提高领导和财务部门人员的风险意识,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的预算和决算水平。此外,要对发生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全面、科学地掌握财务信息,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并有效地控制这些风险。

(二)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对实现医院的管理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为资金的运行提供良好且安全的环境,还可以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就要求医院将内部环境控制建设方面放在重要的地位,把保证资金的安全作为首要的目标。同时还应该树立起财务人员内部控制重要性的意识,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财务内部控制中。

(三)运行风险防范机制

随着医院经营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医患之间关系的处理构成的收支形成了医院主营业务项目,因此,要将主营业务项目产生的内生性风险作为医院风险防范的重点是很有必要的。就应做到:一、要确立风险防范联动机制,加强财务管理部门和门诊急诊等部门的合作,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二、实现财务流程的一体化,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控,并积极落实各项管理财务监控制度;三、分析财务存在的潜在风险,及时将发生的业务款、医保结算等预测存在的风险并对其控制。此外,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投入和医院发展规模的扩大应该建立在医院主营项目财务管理和控制的基础上,从而建立起内外部风险共同防范和控制的机制。

(四)加强对医院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

通常情况下,医院在资金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医院无法及时回收医疗费用甚至无法收回医疗费用,形成坏账。同时医保的欠款也会对占用大量的资金,社会救助发生的医疗费用使得医院失去了部分债权,都会给医院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要加强对医院医疗款的管理,不断加大应收款的周转效率,有效地避免资金收回所带来的风险。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比如说建立住院预交款制度、杜绝恶意欠费、降低对应收款的资金占用等。此外,加强医保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丹.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9(04)

[2]杨永国.医院管理如何防范财务风险[J].财经界(学术版).2010(06)

篇10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负债经营 资产负债率

债务资本是一把“双刃剑”,与利润既有正相关关系,又有负相关关系。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也指出:在有效市场前提假设下,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影响企业价值和企业的财务风险,债务融资方式相对于股权融资方式而言对企业更有利。本文分析了相关理论,并结合案例这件事上市公司实证分析,研究样本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影响公司绩效和财务风险以及怎样影响公司绩效的财务风险,检验国外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适用性,对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Aghion.Boloton(2008)认为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可以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但是同时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Agrawal .A(2009)认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化,企业综合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企业的总价值也是固定不变的,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无关。Allen.M.P(2011)加权平均成本取决于权益成本和负债成本,当企业用负债来减少发行在外的股票时,权益资本成本上升缓慢,负债成本平稳不变,而且比权益资本成本低,所以加权平均成本逐渐下降。当负债比例加大,权益资本成本加速上升,虽然负债在全部资本结构中比例增加,但不能抵消权益资本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结果使加权平均成本下降到最低点后开始上升。

(二)国内文献 肖游(2006)从财务风险的特征、成因入手,提出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原则和程序。而关于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在结合之前研究的结果,引入了财务杠杆系数作为控制筹资风险的风险。吴井红(2005)认为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有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盈利有关。肖作平(2007)认为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和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比率有关。沈根详(2005)主要以权衡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资本结构与破产成本以及税盾效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应该是资产负债率在60%至70%之间,大于百分七十,破产成本将急剧上升,超过了税盾带来的效应。刘星(2011)放宽了MM定理关于所得税率恒定的条件,考察了在中国特殊国情下所得税率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资本结构与所得税率成正相关的关系。

多数学者研究的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很少学者考虑到负债收益与财务风险之间权衡利弊的关系,本文研究是基于负债收益和财务风险之间权衡的关系,以期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企业负债规模越大,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就越大相应地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企业的负债规模越大,要偿还的本金及利息就越多,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也就越大,因而其财务风险就越大。尤其是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到期债务的还本付息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会使企业破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企业财务风险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条件下,负债越多,则所需偿付的利息费用也越高。高的利息费用增加了企业可能因无法偿付债务带来的风险,故提高了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财务费用比率的高低也与营业收入密切相关,与营业收入成反比。如果企业具有较高的营业收入,则财务费用比率低,而其将具有较多的资金流用于偿还负债,因此财务风险也会相应较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费用比率正相关

从理论上说净资产收益率(ROE)受三个因素驱动:资本回报率(ROIC)、ROIC与R的差异即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DFL), 资产收益率(ROE)高的公司往往是因为资本回报率(ROIC)比较高,拥有着极高的经济商誉和较强的经济特许权,具备着较高的行业壁垒,往往不需要通过高的财务杠杆来获得负债收益,因为这样往往也会同时增加财务风险。而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不盈利,资本回报率(ROIC)低下,那么企业要偿还借款的本金及利息就会非常困难,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可能使企业信誉受损,不能有效的再去筹集资金,导致陷入财务风险。盈利是支付长期本金利息所需资金的最可靠、最理想的来源。企业投资回报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其偿还债务的保障也就越大,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3:企业财务风险与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我国2011年浙江省在沪深两市A股的上市公司。剔除了以下特殊样本:(1)金融类上市公司;(2)研究期间内为特别转让和特殊处理的公司,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过否定或保留等审计意见的公司;(3)净利润小于零,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4)数据异常的公司。最终得到12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的所有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及新浪财经网上公布的各上市公司的年度报表。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的研究变量主要包括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即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本文用综合杠杆(简称DTL)作为评价指标。综合杠杆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共同所起的作用,用于衡量销售量的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财务风险越大。运用综合杠杆来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能综合全面的考虑到企业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综合杠杆等于财务杠杆乘以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高低和企业的筹资风险有紧密的联系,财务杠杆越高,企业的筹资风险越大,因为高的财务杠杆往往会导致企业较高的筹资成本,导致企业偿债压力加剧,经营杠杆的高低与企业的投资风险有精密的联系,经营杠杆越高,企业的投资风险越大,因为高的经营杠杆往往要求企业投资的项目的净现值也要较高,一旦投资项目净现值不如预期,企业的经营就会遭受风险。(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即上市公司的负债经营效益,根据企业成长效益的指标,综合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共选取了3个解释变量来衡量上市公司的负债经营效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用DAR表示)。企业的负债经营效益首先要确定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企业财务费用比率(用FE/IFM表示),企业财务费用主要包括企业为负债经营所支付的利息费用,财务费用比率描述企业财务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是描述负债经营大小及效益的一个双重指标。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用ROE表示),描述企业在剔除负债效益之后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是企业资产对企业的收益最直接的贡献,描述企业的经营效益指标,结合上述两个指标,能很好的对企业的负债经营效益进行分析。(3)控制变量。财务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上述提出的3个变量之外,还会有其他的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的管理效率等等。为控制上市公司其他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且基于数据的可取得性,引入企业的成长性(CIGR)、企业的所有制性质(OWNSP)、企业的规模(SIZE)作为控制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上假设,建立模型如下: DTLi=β0+β1*DARi+β2*FE/IFMi+β3*ROEi+β4*CIGRi+β5*SIZEi+β6*OWNSPi+Ui,其中,βi为待估系数,Ui为随机扰动项,i表示第i家上市公司的数据。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选取了我国2011年浙江地区在沪深两市A股的304家上市公司来研究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筛选,最终选取了127家上市公司共计127个样本的数据。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二)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综合杠杆与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比率和企业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与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成显著负相关,与公司的所有者性质关系不显著。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企业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比率和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净资产收益率与主营业务增长率也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对实证分析的结果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但是根据统计分析的原理,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8,一般就认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从表中各相关系数值可以明显得出数据样本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不明显。

(三)回归分析 为了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在回归结果中计算了各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各变量的VIF值都接于1,通常情况下,当VIF值大于等于10时,共线性才会在变量间显现,所以本文模型中的各个变量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另外,从表中可以得到,除主营业务增长率和所有制性质外,其他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通过了0.0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发现:(1)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最大,在1%(sig=0.00

四、结论

从本文分析结果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比率对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有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而资产收益率对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代表着的是公司的资本结构,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水平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内,一个公司资本结构越高,获得的税盾效益也就越高,但是必须要承受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要在可控的财务风险水平下,采取合适的资本结构。公司的财务费用比例代表着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一个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越高,财务风险也就会相应降低,公司必须要学会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降低自己的财务费用率,这样就能其他条件的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财务风险水平。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代表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的财务风险越低,这给我国的上市公司带来的启示是,要从根本上在保持一定盈利能力的前提下,同时也承受不过高的财务风险水平,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净资产收益水平,而要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水平,必须引入优质资产,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能力,加强公司的营运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德芳、曾慕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6期。

[2]吴井红:《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初探》,《经济周刊》2006年第8期。

[3]肖游:《试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商业研究》2006年第13期。

[4]沈根详:《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风险》,《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5]刘新:《上市公司所得税与财务风险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6]李春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