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 施工现场 安全控制

1、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只有切实的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才能够保证建筑现场施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一定的规则程序可以执行。要严格制定具体的、可行的、合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相关的建筑施工作业标准,要求每一个施工人员的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按照安全作业标准来执行具体的施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现场,一部分人由于对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规章制度不够了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赶进度等原因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安全操作规程,简化操作步骤,从而导致了很多的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制定科学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作业规范,制定安全操作流程,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2、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

在建筑施工现场,一些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时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安全生产的观念,从而导致出现一些施工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针对这样的问题,必须切实的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帮助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建筑施工安全理念。只有在安全生产意识和观念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够把安全生产贯穿与实际的成才过程中,才能够切实的保证安全生产的实现。此外,还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严格落实培训上岗的机制,让施工人员都掌握切实的安全生产技术,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程来施工,最大限度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落实建筑施工现场岗位责任制,明确权责,责任到人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首先必须切实的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展开,项目经理必须切实的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此外,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健全的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和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责任,明确各方的职责,责任到人。此外,对于所有的从事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和具体的施工人员都必须根据其从事的职责部分和内容,通过施工企业和施工下跪门的安全审查,必须严格控制各方的权责,保证每一个人都获得建筑施工的安全操作认可,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持证上岗。如果施工现场出现了一些不具备安全操作认可和无证操作的问题时,必须由施工项目方承当相应的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权责,责任到人,还必须切实的保证每一个参加到建筑施工的生产管理和具体的操作施工人员都与工程的项目经理签订安全协议,必须切实的向项目经理做好施工安全保证。

4、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安全施工审查

要切实的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切实的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安全施工的审查和规范。现场安全监管就是要对建筑施工的现场进行动态的安全管理,检查施工现场存在的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存在一些不安全银行的事物状态。建筑施工现场监管的内容主要是从安全生产制度、施工人员的生产行为、生产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等各方面进行监管和检查。检查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与安全技术是否实现了有机的统一,是否落实了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是否落实了安全生产的岗位责任制等。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监管和检查是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施工现场的各项事物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及时发现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安全问题,及时的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消除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落实安全制度和规程,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

5、切实的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预防机制和紧急事故处理措施

建筑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繁琐的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些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切实的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的预防机制和紧急事故处理措施。安全预警机制就是要切实的构建一个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平台,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在施工之前就做好各项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预警机制,以便在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的应对,把安全事故的灾害降到最低。此外,在事故发生时,必须快速的反应,快速的处理紧急突发安全事故,把事故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抢救伤员要及时,要注意对现场的保护,以便及时的查清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出安全控制的有效途径。要及时的加强事故的分析,弄清楚安全事故发生的来龙去脉,加强安全事故的调查和总结,明确安全责任的归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因素总结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合理有效的处理安全事故,保证安全事故已经解决并且做好切实的预防工作之后再回复建筑施工作业。

6、结语

要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切实的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树立安全理念,通过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维护,严格规范施工机械的操作,切实的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方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在职责,责任到人。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技术和制度的建设,实现标准化的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严格控制建筑施工的工艺和流程,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人员要切实的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来进行施工,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规则和标准来进行,监管人员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做好施工现场全方位的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1]吴耀坤.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 言建筑施工过程的周期相对时间比较长,施工期间由于建筑施工中人员流动大、露天和高空作业较多,再加上作业环境的恶劣 ,导致作业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由于心情烦躁违章操作的现象频繁出现,不安全的因素随着施工进度的变化而改变,给安全防护带来了诸多问题。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的工作都非常重视,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对建筑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通过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和约束建设安全的行为。但由于建筑市场目前存在的种种因素,当前的施工安全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现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浅析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原因和管理对策。

2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

建筑施工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他对安全生产作业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关系到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项目经理安全意识的淡薄,当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进度、效益和安全几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略安全因素。其主要表现在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淡薄。虽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安全知识比较陈旧、年龄偏大,工作时力不从心。由于当前职工的流动性比较大,造成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从而导致员工缺少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淡薄,施工时就埋下了安全隐患。

2.3 建筑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1、面对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工程投标时的下浮率越来越大,虽然建设主管部门发文强调,安全生产措施费在投标时不计入下浮。但工程一旦中标后,许多项目部为了追求项目的盈利或最大的利润率,就把安全生产措施费挪做他用,造成投入不足。 2、由于现在建设领域工程的垫资、拖欠工程款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施工单位资金紧缺,无法投入安全生产措施费。 3、建设主管部门不能有效的控制安全生产措施费的专款专用。

2.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落实问题

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多数企业都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但在贯彻落实时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造成有章不依,有制度不行的现象。主要有: 1、技术交底没有针对性,不能做到逐级交底,对交底的执行情况不认真监督检查。 2、安全检查整改力度不大,不能按照制度要求组织开展大检查、专项检查和不同季节的检查工作;安全管理人员、用电管理员和大型机械操作人员不能做好巡查和日常的检查工作。 3、对于采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监管疏忽、不严格,导致操作人员使用劣质产品,这就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 4、不能认真做好对易发事故的脚手架工程、施工临时用电、模板支撑体系、基坑支护工程及各种机械设备的验收工作。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施对策

3.1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和施工企业非常重视的事,当前我们以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针对建筑市场及施工现场的现实情况,建立合理的建筑施工监管模式,引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评价中介组织机构,建立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强化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可鼓励其聘用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强制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聘用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负责。

3.2 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

我们要加强对职工本人安全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新来的职工必须通过“三级教育”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其次企业和项目部,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康怀”等活动,开展群众性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升职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增强创优意识,制定创优激励机制,提高大家创优工作的积极性。

3.3 营造良好的建筑施工环境

建筑施工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建筑施工的安全运作,营造良好的建筑施工环境是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施工职员在其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状况水平下实施作业,就很容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尤其是在寒冷、炎热的季节里,安全事故出现的频率就比较高。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的时候,我们也要做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些措施,使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3.4 开展多层次安全生产检查

随着建筑物从基础结构到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增加,这就需要作业人员能及时地针对变化了的情况和新出现的隐患采取措施进行防护,以确保安全生产。在做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同时,针对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的特点,专职安全员必须做好巡查工作,随时纠正违章作业、查出不安全因素。同时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和不同季节的检查工作。所有检查必须有记录、有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和复查记录。班组做好班前、班中和班后检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把事故消灭萌芽状态中。

4 结语

保障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只有从实施过程中给予一定的重视与改进,避免建筑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避免今后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不仅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同时也要求我们大家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减少或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提高他们的综合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同时也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把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 张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120-01

一、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将许多风险隐患、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保护建筑施工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筑施工的规模从大到小,参差不齐,个别建筑施工企业只谋求经济上的效益,偷工减料,为了达到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安全文化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安全文化的建设。

(二)安全文化建设制度不健全。建筑施工文化建设是通过柔性而非刚性的文化引导,建立起规范、合理、制度的安全文化心里环境,以及协调和谐的工作氛围,并逐渐内化员工的心理,使安全文化转化为成员的自觉行动。事实证明,安全文化制度建设这种软性管理所产生的协同力比刚性的管理有着更为强烈的控制力和持久力。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文化制度建设方面,缺乏实践性,只注重条例的制定,而忽视了工作中实践的约束,导致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制度建设流于形式。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环节。监督是对建筑施工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能够按照安全条例,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监督的。安全文化的建设为企业顺利的施工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这就需要有效的监督环节,来进一步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性,从而更好的保障建筑施工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而个别建筑施工监督方面做的不精,查的不严,留下了安全隐患问题。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思想认识,强化员工认同。首先,建筑施工的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施工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只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付诸于行动上,才能武装好头脑,从根源上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其次,应把施工安全文化通过一定的强化灌输方法使其深入建筑施工的所有员工,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文化的内容和要求,使之人人皆知,以创造浓厚的安全文化环境氛围。二是培训教育。有目的的培训和教育,能够使企业员工系统地接受和强化认同企业所倡导的安全精神和文化。同时,培训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当前,在建筑施工的业余活动中融入安全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准则,往往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巩固落实,健全规章制度。在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演变为全体员工的习惯行为之前,要使每一位成员都能自觉主动地按照企业的安全文化和精神的标准去行事,是几乎不可能的。即使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成熟后,个别的员工背离安全制度的行为也是会发生的。因此,建立某种奖优罚劣的规章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心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将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潜在的安全问题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反复的研究,必要时要吸收有关专家和员工的合理化意见。二是全面归纳。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整理、归纳、总结和反思,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将安全问题予以条理化、格式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制度条例。三是率先垂范。建筑施工的领导者在塑造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本人的模范行为就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和导向,对广大员工会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所以任何一个建筑施工如果没有领导者的以身作则,要想教育和巩固优秀的安全文化都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建筑施工的领导者要率先垂范,真正肩负起带领员工共同构建和谐安全文化氛围的重任。

(三)有效监督,科学评价。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从安全文化的思想认识,到安全文化制度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施工过程中每一位员工能够按照安全制度的要求来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达到“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目的。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的是有效的监督。通过监督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检验安全文化建设的客观性和有效性。衡量工作成效是以预定的标准为依据的,建筑施工的生产活动中的员工的行为偏差如能在产生之前就被发现,则可指导管理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求避免。有效的监督,科学的评价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在施工过程中,负责质量监督的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监督好,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是要严格执行,不留隐患。安全问题不是小问题,在监督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质量要求,毫不马虎,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问题。三是真实反馈,善于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要真实的反馈,对新问题的出现要细心的总结,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总结:建筑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生活和行为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但是由于一些建筑施工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不够重视,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导致建筑存在不安全性因素。这些问题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关系到建筑施工自身的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茂名市茂南瑞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4

Abstract:The thesis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curity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works, and stress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security control work.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Key words:construction;security control;key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147-01

随着建筑工程复杂程度越来越大,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的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中,有60%到70%的原因是民工自身原因,所以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民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十分必要。建筑施工安全控制,指的是对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从技术及管理层面采取措施,确保施工生产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要求严格进行,使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始终处于被监控状态。可以相信只要每个从业人员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这个大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可以减少的。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指的是对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从技术及管理层面采取措施,确保施工生产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要求严格进行,使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始终处于被监控状态。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目前,在各施工现场第一线施工的作业人员多为民工,他们普遍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差。据统计,近年来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中,有60%到70%是民工自身原因,所以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民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十分必要。

经常性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是增强他们安全意识的必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健全劳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对从业人员加强教育,可以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使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随着科学技术得发展和社会得进步,建筑施工中高科技成果运用越来越多,施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这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根源。所以,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列为日常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常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很有必要。

2 严把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关

防患于未然。施工安全控制的重点是坚决杜绝施工过程的任何不安全因素和环节,尽量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而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是从头进行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的有效保障。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2.1 检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包括了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制定的这些措施是否符合各专业工种、各施工部位的要求。尤其是要重点检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可行。

2.2 检查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

要检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完善,从项目经理、施工队长、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等生产指挥系统到生产、技术、机械、材料、后勤等有关部门,是否都按其职责分工,确定了安全责任。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施工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严格依照国家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规定,抓好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努力使施工现场做到尊章守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整齐有序,要建立一个有效可行的安全管理监督网络,把安全责任分解落实,责任到人,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万无一失。

3 检查防护设施是否到位

3.1 检查“三宝”、“四口”、安全用电等防护设施是否到位

“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上述易发生安全事故部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做为防护的补充措施,针对施工现场不同工种、不同的作业环境,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施工现场用电必须按照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有明确的保护系统,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坚决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线路架设要符合规定。

3.2 注意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

篇5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我国的所有建筑工程中,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因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等一系列工作的基本保障。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工程建筑中存在的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工业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 现状 改善措施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我国的所有建筑工程中,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因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等一系列工作的基本保障。

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的工程相对增多,这无疑对建筑施工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针对这些情况,摸清现阶段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

一、我国工业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安全管理方面。

(1)建筑单位安全管理问题。

将建筑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发包给不够资质或能力的单位甚至非法的个体承包商。

(2)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单位主要的安全问题。

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要求进行勘察或设计,或改变勘察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使勘察设计成果存在缺陷,不能保证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工程监理单位未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在施工工程中也没有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认真监理,发现事故隐患时,也未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整改和消除;检测单位出示虚假报告。

(3)施工单位的安全问题。

随着国家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建筑企业准入政策的调整,使得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施工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最近几年,个体建筑业迅猛发展,施工企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素质问题。

一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对规范、标准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的少,对安全生产制度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不落实在行动上。

(三)工程参建各方主体安全责任不明确。

工程建设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另外还牵涉到采购供应单位等。参建各方安全机构不健全,安全人员配备不足,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不到位等,责任不明确,使各方主体责任落不到实处。

(四)政府法律和监管方面。

(1)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2)法律法规多而不全,执行力还不够。

(3)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管理出现真空。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分开。

二、为保证工业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了解建筑施工概况。

要做好每项工作,都必须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

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施工图纸,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并且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与了解。

(二)排查治理方式: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

1.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建筑安全治理重点结合起来,解决影响建筑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坚持与日常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严格建筑安全生产许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3.坚持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坚持安全教育的经常性。

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我们认真组织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及作业工人,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基础,现场标准化管理为重点,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防范意识。

2、注重安全行为的规范性。

首先,要求管理人员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施工前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安全员每天巡查落实。其次,要求作业层面和作业工人遵守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等,严禁违章操作,杜绝冒险蛮干。构筑起施工现场专群结合的安全保证体系。

3、突出安全防护的针对性。

把施工现场可能滋生事故的隐患、多发性部位经过加工整理,抽象出来,制定对策、措施进行预防。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表达明确,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通过不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有效地把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增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先行,早规划、早安排,做到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首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遵守操作规程教育,其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员工熟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加大督查的力度和幅度,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有效控制。

(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3)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4)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五)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检查落实。

(1) 工程开工前,工程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关键。施工单位安全负责人核对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若存在漏洞不可开工,应对措施进行完善,直至符合要求方可开工。

(2)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作程序中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这是贯彻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规范的过程。

(3)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规程及安全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避免口号式,无针对性的交底。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提高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同时要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纠正违章,使措施方案始终得到贯彻执行,达到既定的施工安全目标。

三.总结。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是建筑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建设系统只有不懈的努力,不断地探索,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2]李建国.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基本状况及今后深化改革重点.[J].建筑安全,2005,(12).

篇6

关键词:建筑 安全 生产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177-01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工作中,积极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从整体上提高了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为我国政府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然而,现在建筑行业的事故率仍然较高,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在加大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对策,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

1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现状

我们国家对于建筑企业的管理较严,法律法规较多,不过企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

(1)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重经营、轻安全的思想,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不足,布置不全。

(2)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才配备不足,而且素质不高,安全防护意识差。

(3)施工企业的部分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到原有的作用。

(4)施工企业的部分职工对于新技术的掌握不够及时,相关知识更新慢,管理人员的监管不到位。

2 建筑安全生产存在问题

2.1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早已颁布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比如《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但是这些法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暴露出了一些缺陷,也存在着可操作性不强,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安全形势要求。

2.2 政府监督不够到位

政府虽然一直狠抓安全生产,下发很多文件,不过落实并不到位,存在着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检查时形势一片大好,检查完形势就令人堪忧了。政府的管理职能比较薄弱,缺乏日常的监督和考核,没有建成完成的监管体系。

2.3 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够强,没有把安全放在生产的首位,这就造成了其安全投入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规律性,弱化了安全工作的责任,只是疲于应付上级检查,而不去规范企业相应的管理制度。

同时,由于建筑行业的门槛较低,导致了施工人员的素质相对不高,不少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是拼凑的包工队,相应的教育培训不足,而且,为了追求利润,降低工程成本,安全保障严重不足,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2.4 安全责任落实不够明确

目前施工企业很少设立落实安全管理机构,而且相应的制度有限,责任追究不明确,处罚不严,导致不少管理人员轻安全、重生产,没有很好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使安全事故一再发生,对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失。

3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对策

为了保证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我们应该逐渐完善管理模式,逐步规范建筑市场,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依法做好监督,有效促进企业的责任落实。

3.1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素质,切实从源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使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明确安全生产要求,并严格按章操作,执行相应的工序,对于管理人员,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而不是让他们相互推诿。

3.2 强化政府行政职能

政府应该对施工企业加强监管,强化行政职能,做好行政监督,对于企业的施工流程和人员体系,应该严格审核,严格把关,确保企业的安全资质良好。

政府应该监督工程建设参与方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并能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对于违法违规,不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相关单位,绝不姑息,坚决处罚,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单位能够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形势,重视安全生产。同时,政府应该对安全通病问题,实行专项整治,保证管辖区域单位的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对于履行安全生产不到位的单位,不但要处罚单位,也应该处罚项目负责人,使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3.3 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行为

对于建筑行业的市场行为,要严格把关,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市场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对于招标投标的入口,要重点管理,使建设资金能够落实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势。同时,要制定可操作的规定,整顿市场行为,避免无序竞争。现场监理应该切实履行监管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的专项费用,能够专款专用,保障安全设施的投入,使职工能够在施工中安全生产。

企业应该严格落实事故分析追究,对于事故责任人,要严格考核,使市场能够杜绝不良行为,不再唯进度第一,逐渐形成重视安全的氛围。

3.4 加强工程监理职责

工程监理单位对于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监理单位,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并对照有关国家标准,实行安全监理,确保企业能够执行相关规定,不能使监管流于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应该细化监理责任,完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并且要严格审查企业的资质资格,确保施工技术措施严格执行,现场防护到位,督促企业整改安全隐患,从各个方面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管作用,充分控制施工安全,确保监控到位,监管落实到实处。

3.5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迅速,不过由于很多原因,相应的安全文化建设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文化基础设施不配套。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不仅要重视安全生产,更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构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只有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才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强在岗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4 结语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施工企业依法生产。施工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投入安全生产保障设施,严格规范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工程监管,强化监理职责,确保企业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许健威.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10):210~211.

篇7

关键词:建筑 施工项目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扩大,建筑工地遍布城乡的各个角落。这既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同时也给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增加了极大的困难。目前,由于我国还出去起步阶段,发展水平不高,导致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施工安全问题还有很多问题,由于多发的安全事故,使得安全施工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眼球。建筑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虽然近年来伤亡事故率呈下降趋势,但重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管理工作中发现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函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间题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必须加以改进。

二、当前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随着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现有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已不能完全相适应,暴露出了不少弊病和缺陷,如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内容只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和特定施工阶段来进行规范,没有涵盖建筑生产的全过程和全员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差;部分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着内容重复、交叉、甚至矛盾等现象。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制约着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二)安全意识不强

各建筑企业中的部分领导,不能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抓安全生产得过且过,依然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些建筑企业的领导不能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在应有位置,重经营轻安全,重生产轻管理,重质量轻安全,重突出轻长效,看不到安全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制度不落实。

(三)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建筑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是忽略不计的。一旦中标,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的省、能拖的拖。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建筑企业教育培训不到位,工人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操作工人都是随时随地招收的农民工,这些人的安全意识普遍缺乏,安全技术素质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农民工教育培训不到位,甚至放任不管,连最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都不进行。这部分人员目前占操作者的绝大多数,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不具备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伤亡者也是这部分人。

(五)政府监管不到位

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全面的安全管理手段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目前尽管《建筑法》已经实施,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不齐全,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于建筑安全工作的需要,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对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较易引发行政处罚纠纷。因此就要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及全标准、规范的修订、制定工作,加快《建筑法》的修订工作,修订、完善五大责任主体,安全职责、责任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制定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法律规定的处罚办法等。

(二)增强企业领导安全意识,建立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职责,制定安全部长岗位职责、安全员及其他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职责。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从纵横两个方面建立健全该制度,做到群防群治。

(三)确保安全设施的投入,保障施工安全

安全投入是确保防护设施到位的重要前提。施工企业和项目都要严格按规定提取安全设施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要有意识地杜绝假冒伪劣的防护品进入施工现场。工程造价部门也应该及时调整取费标准,增加安全设施定额费用,是定额费用与安全投入相适应。施工现场在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提高安全保障的技术。

(四)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强化职工安全纪律

针对农民工普遍安全意识不强问题,进行安全教育与技能训练,能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的失误,组织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要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教育,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施工意识 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施工现场的管理及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 正式签定劳动合同,对新入场合同工,临时工应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

(五)强化监督力度

坚持以法行政,严格执法,对不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施工的,要按照法规赋予的权力予以认真查处,要建立定期检查的抽查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法规得到贯彻执行,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逐步迈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四、结语

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管理不断建造出社会认可和业主满意的建筑产品,而施工现场管理则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也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的关键,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就是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安全生产是施工生产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施工过程必须把安全生产当作组织施工活动的重要任务。

安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施工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生产过程如丢掉哪一头,都要陷于失控状态。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令 393 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S].2004,2.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生产;安全防护对策;安全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has been safety accidents and safety accident incidence stage. Therefor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production should be seriously implement the "safety first, focus on prevention,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guiding principl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safety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as support, realize the goal of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Safety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

定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就是以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证要求为核心,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探索施工安全的内在规律性,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和管埋上采取安全保证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及减少其危害的技术和防护对策。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贯穿工程施工的始终,对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及保证。

2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是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和构建文明施工场地的重要保证之一,对于预防及减少施工现场伤亡事故,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实现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形象是由施工现场及建筑质量来展示,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积极落实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作为市场经营策略,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以便更积极地开拓建筑市场。有利于提高工人安全施工的技能水平,丰富劳动力市场,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我国建筑企业的工人大多数来自农村,未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就成了建筑工人,自身文化不高,施工技术落后,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淡薄。通过对其教育培训,改变生产观念,提高其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工人而言增强了自身的素质,对于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则补充了更多年富力强的建设生力军,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基本措施

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建筑企业应针对施工全过程中各种特定工程项目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安全保证要求,相应采取消除隐患以及警示、限控、保险、保护、排险和救助等安全技术与防护基本措施,同时它也是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前期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导全局、统筹规划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组织、技术、经济文件,是施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保证各项建设项目顺利地连续施工并从而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安全生产任务的前提。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做好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要合理组织施工作业面,避免出现相互干扰;合理组织作业人员,合理编制作业面的工种、技术等级;合理安排作业流水线,避免危险交叉作业等。做到既安全文明,又合理使用平面和空间。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同时,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防护。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预防性试验就是对现场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用品等,在使用前或使用中定期进行机械强度或绝缘性能等特征的试验,避免“带病”运行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如混凝土强度试验、电气设备与用具的绝缘试验、钢筋的拉断试验等。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由于长期磨损或意外损伤,可造成设备事故,甚至使周围职工受到人身伤害。要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有计划地检修,使其保持在安全运行使用状态,从而确保使用操纵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工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在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结语: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积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为支持,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严禁“三违”现象,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势必会消除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也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日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篇9

1.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常见事故及管理方式。经过有关部门的专家对我国建筑施工中经常发生的事故进行研究,据专家研究表明,通常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往往都是由于施工单位在管理体系上存在的安全隐患所导致,施工单位在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程序问题以及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督都属于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而导致事故的最终原因就出现在以上三点的其中一点中,因此,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理性控制并防止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从根本上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安全性的监管。1.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各责任主体安全管理职责存在的问题。通常在发生事故后,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方,往往只单纯的关心工程的投入资金,工程在建设之后的质量问题以及工程是否能在工期到达前建设完成等相关的对建设单位方有利益的东西,而且大多数业主也单纯的认为建筑物在安全隐患上的问题全部都应该是施工单位一方的责任,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这类业主往往在工程的安全隐患方面没有基础的意识,以及对安全管理制度应有的正确观念。许多建筑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理念还仅仅停留在相关政府部门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管以及督促上,对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工期合同,以及工程投入的建设资金控制的还非常严格的阶段上,对安管管理的相关常识没有任何基本的理念可言,在施工过程中,不聘请任何安全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即使在聘请了安全管理人员后,也只是为了应付政府对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监管而大致的走一趟形式,因此,导致了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被发现,在未尽监督管理者应尽的责任的同时,还造成了施工现场出现大量的安全隐患问题,将还未出现的事故隐患加大。1.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安全管理人员。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是整个项目的安全专业负责人,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具有不可推卸的监督义务。当安全管理与工期或成本相抵触时,很多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的管理做不到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这种做法往往会使安全隐患升级,导致事故的发生。有些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发挥业主安全监督管理的作用,缺乏对日常安全的监督检查,也不能做到随时随地督促有关人员解决施工现场不安全问题和制比违章指挥、冒险作业行为,对施工现场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等也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造成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存在。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上应注意的主要内容

2.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主体,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因此,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一方而,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让位于质量、成本、工期等目标,安全投入得不到保证。另一方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很多承包商忙于争项目、抢市场,片而地追求经济利益,有关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项目经理应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部责任,但是,有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未组织专业人员制定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造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到位。部分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为了节省开支,不能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不按照国家标准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设施,使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目前,由于安全员的权力有限,对出现的违规现象采取措施处理时,往往与项目经理意见分歧,得不到项目经理的支持。于是,施工单位的安全员在执行安全管理职责时,往往做不到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杜绝“三违”不良行为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甚至,有些安全员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积极督促限期整改,及时向上级和建设单位汇报,对施工作业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2施工单位的总监和总监代表。一个监理单位的总监要负责组织现场所有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与甲方的协调沟通,同时,对施工单位上报资料、工程变更或甲方的书而通知等进行审查。但是,很多总监或总监代表未能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审查。安全管理是全员性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指出现场的安全隐患。许多监理单位的其他专业监理(水、暖通、电、土建、内装等)人员往往将发现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任务全推给安全监理,对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即使发现也不采取制比的措施,甚至不向总监或建设单位报告。

3结论

上述内容所讲述的我们应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让工程的责任方认识到自己应明确态度,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大力加强在安全管理职责上的监管制度,近几年,我国在安全管理职责分配上却到了明确,清晰每一个安全管理的相关环节,并针对目前项目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现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对未来发展中对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以及思路,通过我国政府加强对安全责任的监管,相信建筑工程在以后对于安全管理的工作上会越做越好。越来越优秀,能够做到有效预防并控制事故的发生,加强建筑物的安全管理。

作者:王凯 单位: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农.关于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新机制的思考分析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

篇10

关键字:施工企业安全评价促进管理

安全生产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作为预测、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是将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凭经验进行管理,转变为预先辨识系统的危险性,事先预测、预防的“事前过程”。因此,可以说安全生产评价是安全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预防事故的具体体现。

一、开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的必要性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快速发展,各种体制的建筑施工队伍急剧增加,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但由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各种情况交织复杂,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有必要建立一套较完整的针对施工企业的安全性评价体系,以便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安全程度的综合性评价,客观地反映一个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的颁布实施,给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提高施工生产的本质安全程度创造了条件。

二、开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的目的

开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目的是为了加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科学地评价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业绩及相应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能力,查找其存在的管理薄弱环节和有关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减少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降低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使施工企业在生产运行期间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达到控制伤亡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安全生产评价的依据、对象和内容

评价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有关标准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评价对象:主要对发生重大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建筑业施工企业以及被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列入安全生产监管一级、二级警示的施工企业。

评价内容:主要依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中安全生产条件单项评价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四个分项、安全生产业绩单项评价的生产安全事故控制、安全生产奖罚、项目施工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四个评分项目进行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评价,结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抽查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状况,从而反映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现场的落实情况。

四、开展安全生产评价工作的成效

1、促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全员参与落到实处

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诸多职能部门和岗位人员,比如技术、经营、设备、劳资、财务、工会组织等部门,许多企业都把安全生产评价工作全部推到安全管理部门,其实,在评价过程中也需要企业的诸多部门配合。因此,在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评价时,应该做好对企业的宣传,使企业的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一个岗位人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到与其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之中。通过安全生产评价,受评价施工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积极配合,使安全生产评价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企业也能够通过评价整合用于安全生产评价的资源,使这些资源能够在企业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绩效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2、促使企业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必须是经过公司法人签发的受控文件,且有传阅记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安全管理规定,企业必须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的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审批制度、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危险源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等,通过安全生产评价,使受评价施工企业能切合企业实际建立完善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重在落实,不仅要进一步健全制度,更重要的是执行制度,只有严格按制度执行,这样才能起到制度的约束作用,才能使安全生产闭合管理。

3、促使企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应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许多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形同虚设,未能独立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够,安全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不落实,未能行使安全一票否决权。通过安全生产评价,促使企业独立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各级按规定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使企业能够融合各级、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能,使体系能够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施工要求正常运行。

4、促使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更趋规范

安全技术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忽略了某一环节都可能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生产评价,企业基本能够明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性文件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审批制度规定的程序组织报批、组织施工,不流于形式,明确安全技术管理内业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对作业班组、劳务作业人员切实做好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履行签字手续,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进行安全监控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5、促使企业的设备与设施管理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