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警工作机制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预警工作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急预警工作机制

篇1

关键词: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多元化办医

在中央相关文件发放后,在政策的引导下,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截止

2013年8月,我国医院达2.4万家,其中公立医院13420家,民营医院10686家。但是根据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我国医疗机构服务量测算”的调查结果,目前我国民营医院的服务量为医疗服务总量的10%,综合性医院极少。

政策方面,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多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并且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但在医疗服务市场上的竞争中,公立医院仍占绝对优势地位。尽管民营医院在发展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多元化办医格局的相关研究

(一)医疗领域所有制研究。医院产权结构的改变对增强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性是有利的。不同所有制的安排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医疗机构的所有制形式主要分为三类:公立医院、私人非营利医院和私人营利医院。每种形式各有利弊,公立医院有利于保护消费则的利益,提高低收入者的社会福利,但可能效率低下;营利医院有较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动机,但医疗费用昂贵;私立非营利医院可能会过分追求质量、成本较高。

(二)多元化办医中的概念和认识误区。我国在医改中坚持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然而在实践中,不在少数的政策制定者、医院管理者还有学者对多元化办医存在认识误区。医院的产权属性由医院资产拥有者的身份所决定,而医院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性质由资产所有者的投资目的,确切的说是医院投资者对医院利润的处置方式所决定(高解春,2011)。要根据医疗机构的经营行为、提供的医疗服务性质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来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界定。实际上,无论是公立医院、非营利性民营医院,还是营利性民营医院,均应有正常盈利,以保证医院的发展和运作,这与医院承担的公益性责任并不矛盾。

二、我国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竞争合作现状

目前民营医院与深化医改前的2008年相比,数量从5403所增长到10686家,增长率达97.8%。与此同时,公立医院数量由14309所减少到13420所,占医院总量比例从72.6%减少到

55.7%。民营医院数量及提供的服务虽然都在快速增长,但是远未形成于公立医院竞争的市场力量。总体来说民营医院规模偏小,截止2012年4月,我国8000余家民营医院中,三级医院占

1.57%,二级医院占8%,一级医院占到90%以上,而民营医院床位数虽然年增长速度都高于公立医院,但其床位数仅占全国医院总床位数的12.5%。现有的民营医院经营模式主要有自主经营模式、部分托管模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以及集团连锁式式管理模式。不论何种模式,都需要与公立医院进行竞争。

公立医院在数量和提供的医疗服务上增长缓慢甚至是减少的,但其在医疗服务市场上仍占主体。公立医院由于治理机制和产权的问题,虽然要求其具有非营利性的性质,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在被迫追求利润。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越到基层越少,趋利性增强,过分强调硬件设计、各医院间热衷“军备竞赛”、百姓看病费用高涨和套保、骗保等欺诈行为的发生,并产生诱导需求行为。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在互相竞争的同时,目前合作更是双方需要的。在合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利用公立医院的人才、设备、科研项目等资源优势扶持民营医院的发展,也有利于向不同需求层次的人群提供医疗服务,增加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值得提倡的合作方式有: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软硬件资源实现共享、建立内部会议和双向转诊制度、人才培训、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横向联合。

三、其他国家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发展现状

美国:美国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主要有三种:数目有限的公立医院、占主要地位的民营医院以及私人开业的医生。民营医院中非营利性的民营医院为主导。截至2009年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占美国所有医院数量大约50.4%,公立医院占总数22.5%,营利性民营医院占17.2%美国大多数规模较大、设施配置好、医疗水平高的医院都是非营利性的民营医院。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基本由个人或者团体的慈善捐助建立。

英国:截止2000年,英国公立医院占所有医院总数的95%以上,有5%的营利性民营医院。英国是世界第一个福利国家,实行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由政府提供全民的免费医疗。公立医院就医费用低,但是服务的可及性极差。

德国:德国的公立医院由联邦和州政府以及承担某些公共事务的地方政府或组织建立,其管理方式注重医院的自治。由于公立医院效率的底下,德国也是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体系。1992至2003年间,德国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由

45%减少为36%,营利性的民营医院则从15%增加到25%。

四、如何构建我国多元办医格局

(一)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区域卫生规划一大宗旨就是既要结合区域医疗需求的特点,满足多层次的医疗需求,也要避免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恶性竞争。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时要优先考虑社会资本,控制公立医院规模盲目扩大,尤其是举债建设。同时要促进大型设备资源共建共享。

(二)公立医院着重基本医疗。目前,我国公立医院一部分是保留,一部分进行改制,允许社会资本的进入。对于改制的公立医院产权要界定清楚、明确投资收益和回报形式,从法律法规上规范改制过程。对于公立医院,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其的投入。同时,正视医生的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事实,在破除“以药养医”的前提下合理提高医疗服务收费。

(三)民营医院多方向发展。 按照投资目的不同,民营医院分为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营利性民营医院。非营利性民营医院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团体或是个人的慈善捐款以及服务收费,其获得的纯利润不可用于分红。二者都应该依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发展方向。国家进行医改,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增加全社会的医疗服务供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营利性的民营医院可以尽可能地压低资本开支,获得的利润留一部分作为社会分红。在扶持民营医院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引导民营医院发展差异化服务,使其与公立医院有序竞争。于此同时,深化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的合作。

(四)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建立合作机制。 除了在上文提到的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各自资源建立的合作机制以外,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更高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一方面,政府部门推动守门人制度:患者在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进行首诊,自下往上逐级转诊。同时支持鼓励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搭建患者输送桥梁(周钦、樊敏杰,2013)。

(五)加强监管体制建设。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体制的建设。对民营医院,市场准入条件要放宽,但是监管一定要严。重点对民营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行为、财务以及营销方式加强监管。对于公立医院,在监管中主要要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还应该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一同纳入医疗治疗评估检查范围,对于民营医院尤其要实施日常的业务指导。除了政府监管以外,民营医院要形成自身的行业自律。

参考文献:

篇2

【文章摘要】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设计与应用的结合,是智慧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在高职高专开设以来,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实践中通过采用“工作室制环境”,既很好地调动了师生积极性,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在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开展“工作室制环境”的理论依据,并研究了“工作室制环境”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应用。

【关键词】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制环境”;高职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设计与应用的结合,是智慧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在高职高专开设以来,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及时补充着我国动漫艺术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口。

作为高职高专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如何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在就业前了解企业生产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实践中通过采用“工作室制环境”,既很好地调动了师生积极性,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能力。

1 当前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 缺乏校企沟通,教学内容与行业应用脱轨

高职高专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不同于本科院校,其在技能应用上可以说比本科生还要略胜一筹,那么如何做到学生有较强的技能。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高专更了解行业需求,办学更灵活,能够根据行业需要进行教学调整。但是,当前部分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却缺乏社会调研,没有了解行业需求,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千变万化的新技术的需求。

1.2 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

当前,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方法方面没有进行全面的改革,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仍然局限于一本教材的讲授。课堂缺乏吸引力,背离了艺术设计激发创新思维的本质。同时由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缺乏实际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也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

1.3 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教学资源可以说是教学的依据,只有开发了充分的足够的教学资源才能满足教学需求,满足学生课后学习的需要。但是,当前部分院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的开发力度不够,除了教材以外,就拿不出让学生学习的依据,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部分院校虽然在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是仍然受到师资力量的局限,进度缓慢。可能部分课程开发的还可以,但是不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当今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与以往有一定的差别,不仅要求具有美术功底、艺术底蕴,同时还需要掌握艺术设计与艺术制作的过程,而部分教师因为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的经验,要么纸上谈兵,要么知识陈旧了,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

2 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开展“工作室制环境”的理论基础

针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建立“工作室制环境”的目的就是以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践操作平台,把艺术企业的设计任务引入到工作室来进行详细讲解、分析、策划与设计,带领工作室学生承担企业相关的设计任务和项目。工作室把教师——学生——企业三者结合一起,切实做到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新设计和创业能力得到培养,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这无疑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创新而有效的教学模式。

3 “工作室制环境”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应用研究

3.1 “工作室制环境”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在“工作室制环境”的实施过程当中,要以分梯度的方式进行。即把学生按照年级分成三个级别。三年级的学生在工作室里作为准员工工作,进行顶岗实习,参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二年级的学生在工作室是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训练,参与艺术制作的一部分环节。在三年级学生与教师的指导下对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行操作,完成制作过程。一年级的学生在工作室主要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见习艺术设计与制作的整个过程与环节。在二三年级同学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学习。

3.2 “工作室”的管理

这里的管理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学校对于艺术设计工作室的管理。学校对教师组织的艺术设计工作室应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提供场地,允许其接受对外项目,并为工作室提供学校内部的艺术创作项目,保证工作室的项目资源充足,场地、环境、师资等都得到校方必备的支持。

第二方面是“工作室”自身运作过程中的管理。每个“工作室”通常由一位负责教师进行主管,几位专业教师作为教学团队作技术支持。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负责人负责日常的教学组织与安排,教学团队具体负责学习任务、项目开展、校企互动等工作。工作室不仅承担着日常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科研、校企沟通的任务,并且对外承接工作艺术设计任务。

3.3 “工作室制环境”的应用效果研究

采用“工作室制环境”以来,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采用“工作室制环境”,学习的学习氛围整体提高,学生均表示学习有了依据与抓手。实践中通过采用“工作室制环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内教学有效地向课外延伸,同时由于项目课程的开展,也使得学生在校其间接触真实项目,了解项目由接单到设计、交付的全过程,可以使其毕业时成为一个了解行业发展、适合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朝晖.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08-30

[2]黄江鸣,徐晓丽.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探讨[J].艺术百家,2012-12

[3]张勇.论“训赛结合”项目教学与艺术设计职业能力培养[A]. 2007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篇3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资股业务资格的审批和监管工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根据《境内及境外证券经营机构从事外资股业务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证监〔1996〕5号,以下简称《规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于1997年颁发的外资股业务资格证书现已陆续到期。目前,证监会开始受理外资股业务资格的展期申请。

办理外资股业务资格展期和新申请的机构,应按《规定》的要求办理审批手续。原有资格已到期,且不再申请展期的机构,应将原《经营外资股业务资格证书》交还证监会。

二、证券经营机构应在本通知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展期申请。逾期未提出申请的,其原有外资股业务资格自动失效;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展期申请的,视同重新申请。

三、境内证券经营机构首次申请外资股业务资格,或申请外资股业务资格展期,需按《规定》的要求,向所在地的证监会监管机构提出申请。所在地证监会监管机构对申请文件初审后,报证监会审查。境外证券经营机构申请外资股业务资格,可以直接向证监会提出申请。

证券经营机构首次申请外资股业务资格的,要按《规定》第11条和第12条的规定提交申请书和有关材料;证券经营机构申请资格展期的,除按《规定》第14条的规定提交文件外,还需提交下列文件:1、展期申请书;2、证监会统一印制的《经营外资股业务资格申请表》;3、专业人员情况说明;4、原《经营外资股业务资格证书》。

篇4

关键词:工业4.0;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标准作业成本法;服装企业

为了保持德国制造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德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即工业4.0主要是对未来制造业的描绘,工业4.0是未来工业的大趋势,也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最佳选择。我国服装制造业目前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工业4.0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将生产成本降低、将生产的灵活性提高,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工业4.0时代,我国服装制造业的成本管理制度也将面临巨大的变革,因为小批量、多批次、差异化生产将是未来服装制造业的趋势。同时,在工业4.0时代,服装企业通过融合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与IT系统,车间的同一生产线能够生产任意订单、任意数量的不同产品,不仅摆脱了对于生产线控制员的依赖,同时还能灵活处理订单更改、产品组合和流程调整等工作,这一切都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服装企业应探索建立更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以适应工业4.0时代的要求。

一、服装制造业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2014年上半年,我国服装企业运营压力较大,效益完成情况相对较差,困难比较突出。我国作为昔日的服装出口大国,如何冲出新的困境、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由服装制造大国向服装制造强国的转型,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技术时代,制造业企业间的竞争更加剧烈,整个制造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对于服装制造业来说,能否在工业4.0背景下控制好产品的成本,将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纷繁复杂的成本管理方法中,标准作业成本法融合了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适合工业4.0时代服装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的方法。特别是随着新经济环境的产生,人们对服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种类更多,批量更小,工艺更加复杂,技术层次上的要求更加不同,企业的自动化和高科技设备逐渐增加,使得间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成本管理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涵盖了研发、生产、营销与服务等的全部环节。传统的标准成本制度以少数“数量基础”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没有按照成本的“多种动因”而有所变革和创新,这种单一的分配标准核算的成本将导致信息的失真,在失真的成本上进行的定价与决策会导致企业对发展方向的错误判断,甚至把企业推向濒临破产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服装企业应该在工业4.0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成本管理制度,在传统的标准成本制度中融入现代的作业成本思想,建立标准作业成本制度。

二、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融合

从传统的标准成本法来看,不仅可以事后计算成本,还可以在事前对成本进行预测和成本的事中控制。标准成本法侧重于产品的生产耗损过程,通过对成本中心生产成本的分析控制成本差异,也就是说标准成本法仅以产品生产至完工这一过程为主体,不考虑生产前或者完工后发生的费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例如,对于研发人员的费用和销售费用作为与产品无关的期间费用来处理,研发人员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的费用则计入销售费用。在目前的成本发生环境下,产品研发成本及后期营销管理成本不断增加,对其进行控制也越来越重要,标准成本法在这方面没有设置任何的控制点,它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也日益凸显,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完善传统的标准成本法以形成标准作业成本法。

第一步,引进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计算产品成本的中间桥梁,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计量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并以作业动因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最明显的区别是:第一,以作业中心来归集资源耗费;第二,依据成本动因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费用非配标准。随着服装企业制造环境与制造工艺的改变,传统成本管理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作业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并非企业所有的作业都能增加企业的价值,有些作业是客户必须的,有些作业即使不发生也不会降低企业的价值,降低产品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消除这些无效的作业,同时提高有效作业的利用率。因此,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更好地管理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

第二步,在作业成本法中融入传统的标准成本法。尽管现代的作业成本法具有诸多优势,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没有单独考虑直接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方法;在作业的生产能量固定的情况下,实际生产数量的不同会造成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负担不同的成本;作业成本法只是一个成本计算系统,而不是成本控制系统。为此,作业成本法完全可以吸收原有标准成本法中的合理成分,以对作业成本法进行充实和和完善。

第三步,传统的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融合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的计算和控制方法。其次,对于制造费用,可以为各作业制订作业标准化成本,同时计算各作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量标准,最后根据各作业实际成本和实际利用生产能力或服务量进行成本差异和生产能力或服务量差异的分析、控制和考核。

三、标准作业成本制度体系的构建

标准作业成本法既包含标准又包含作业。对于标准,它是建立在作业上的标准,就是作业标准;对于作业,是建立在标准上的作业,就是标准作业。它的成本控制方法是,先将实际作业成本与标准作业成本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再通过作业分析发现不足之处,对作业进行改进。我们可以发现标准作业成本法就是变形了的标准成本法,它只不过就是改变了传统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对象,又加入了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工具。

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标准作业成本系统的设计步骤和内容如下:

1.对标准单位作业成本的制定

标准作业成本法按照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划分标准,标准作业成本法下把单位标准作业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想化条件下的单位标准作业成本,一类是常规条件下的单位标准作业成本。理想单位标准作业成本是指在理想化生产条件下(效率最高、机器不发生损坏、工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产量情况)所应有的作业成本。理想单位标准作业成本要求现有生产条件发挥到极致,没有任何的浪费。常规的标准作业成本是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条件下通过企业有效经营应能达到的一类单位作业成本。

2.对作业成本差异进行核算

因为单位标准作业成本包括变动标准作业成本和固定标准作业成本,因此进行作业成本变动分析也要相应的进行变动作业成本变动分析和固定作业成本变动分析。

3.对作业中心成本控制绩效进行评估

首先,参照标准找出差距以评价成本控制绩效。考核各作业中心的实际成本控制绩效可采用标准作业成本,然后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找出谁承担责任,定期编制成本控制业绩报告。

四、标准作业成本法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对传统的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将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应从制度上、管理上和应用方法上进行探索。

1.成本核算制度同时满足现行会计制度的需要

我国有关的会计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在企业财务报表对外披露时,成本核算方法上仍旧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会计制度的不兼容导致在标准作业成本法体系中将作业成本信息用于财务披露和税收目的显然还存在法律障碍。在成本核算制度中,财务人员采用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方式,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使成本核算制度同时满足现行会计制度对外报表的职能需要。

2.成本管理制度变革要循序渐进

在企业中全面推行标准作业成本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推行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一些阻力和障碍。特别是我国服装制造业,中小企业占比较大,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当企业的实际情况不适应大范围推广标准作业成本法时,可以先在某条生产线上进行局部试点,待其成熟后再全面推行,由点带面、灵活应用、逐步推广,使得成本制度的过渡更安全,从而降低成本制度变革的阻力。

3.取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顺利付诸实践,首先必须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应从发展战略的高度,统一指挥,有序推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系统,以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4.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持续性

标准作业成本法是基于具体作业的成本制度,核算的数据量很大,其运行需要核算系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从传统成本制度的过渡过程中,就需要将新的核算理念和数据需求纳入会计信息系统中,避免数据在不同核算体制下的割裂现象,保证良好的数据沟通和共享。因此,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化系统工程的建设,通过硬件系统作为保障,最终实现数据处理、数据计算和数据分析的自动化。

5.建立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传统成本法向标准作业成本法的顺利过渡,恰当的组织准备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应确定承担标准作业成本的部门,以及明确规定他们具有的权利和指责。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成本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权责对等的成本管理部门。明确的组织结构和清晰的责任化分工是实现标准作业成本法的有力保证。

五、结语

在工业4.0背景下,服装制造业应构建标准作业成本制度系统,将传统的标准成本法和精益的作业成本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较为精准的计算出具有其相关性的、以反映经营实质的作业成本信息,协助企业管理决策,又可以为企业长期战略提供成本数据支持,最大效率的发挥成本控制的本质,优化作业链,从而提升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纵然,在变革成本管理制度中会触动许多的内部利益集团的利益,从而遇到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但企业管理层可以统筹规划、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相关的制度建设,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推进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使服装企业在工业4.0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金帅,李英琳.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服装企业应用的理论探讨[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4):82-84.

[2]吴伟霞.浅析我国服装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9-53.

[3]吴临第.服装企业“成本控制与绩效管理的研究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7):153-154.

篇5

严格落实市公路局关于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应急处置的有关制度规定,立足基层、夯实基础,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分析研判、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联动、风险排查、处置评估、征用补偿、情况通报等8项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和应急处置公路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控制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环境和财产安全。

二、组织机构

分局负责公路应急管理“机制创新年”活动的组织指导,养护公司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活动的开展。为确保活动取得成效,分局成立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活动主题

健全机制、创新发展。

四、进度安排

根据市局统一部署,“机制创新年”活动从2012年9月25日至2013年7月31日,共分5个阶段:

(一)对照分析阶段(2012年9月25日至2012年10月31日)

对照目标任务,对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和全面分析,摸清现状,明确工作重点,认真开展并制定“机制创新年”活动方案。

(二)完善提高阶段(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

按照“机制创新年”活动方案及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与质量要求,逐项建立完善应急管理分析研判、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联动、风险排查、处置评估、征用补偿、情况通报等8项工作机制。

(三)试运行阶段(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

实际运行已建立起来的8项工作机制,并与市局应急工作有效衔接。运行过程中要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记录试运行工作效果,并结合运行情况对工作机制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经验交流阶段(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

对活动开展情况认真总结,突出成效、经验、特点并形成文字总结材料,于2013年5月10日前报市局应急办,做好迎接市局、省局抽查准备工作。

(五)验收评估阶段(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

从方案制定和执行、活动组织开展、应急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实际运行效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组织对本单位“机制创新年”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进行全面自验评估,要认真分析研究机制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内在规律,建立机制创新和运行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五、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机制创新年”活动是夯实应急管理基础,推动公路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确保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篇6

入;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安全预警体系和食品安全应急能力建设,提高食品安全事故防控工作水平。

2009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首先,源头治理上,要严格审评审批,把好市场准入关。

审评审批工作是从源头上确保产品安全、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2009年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认真分析审评审批工作现状,总结和借鉴先进经验,加快审评审批改革,逐步实现“三个提高”,即:严格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完善审批机制,提高审评水平;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审评效率,确保真正安全有效的产品进入市场,确保真正有资质、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

其次,在市场环节,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通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创新监管方式等加强日常监管;联合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选择高风险领域和品种进行专项整治、建立保健食品、化妆品稽查监管制度,开展抽查检验工作;针对非药类产品违法添加药物、违法宣传严重的情况,适时开展全国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行动,分类整治“食品、消毒产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保健用品、无文号产品”6类非药品产品,严厉打击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违法行为,肃清市场环境,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再次,在预警防范上,要加强监测预警,防范重大事故。

——不断加强、改进和完善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体系,科学拟定预警分析方案,准确评估预测结果,及时预警信息;

——结合风险评估,对餐饮单位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突出重点,加强高危环节的风险控制;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全面修订与完善,建立健全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重大食品卫生和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的报告和处理机制。

最后,技术保障上,要强化技术支撑,提高监管效能。

篇7

为加强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59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通知》(政办发[2012]3号),市人民政府决定,依托水利、林业、公安等部门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队伍组成及工作职责

㈠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由市水利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30人。主要职责是防汛抗旱,修复灾后水利设施。

㈡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由市林业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30人。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森林灭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扑救森林火灾。

㈢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由市气象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10人。主要职责是监测分析、预警预报大风、强降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参与全市气象灾害应急救援。

㈣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15人。主要职责是监测分析、预警预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

㈤矿山、化学危险品应急救援队。由市安监局负责,依托全市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储存单位组建,人数不少于30人。主要职责是开展矿山、化学危险品的隐患排查整治,发生事故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

㈥市政公用事业应急救援队。由市城管执法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30人。主要职责是维护、抢修供水、排水、供气设施。

㈦建筑安全应急救援队。由市建设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10人。主要职责是开展建筑工程倒塌事故抢险和危房鉴定工作。

㈧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由市卫生局负责,依托全市现有卫生机构组建,人数不少于30人。主要职责是承担重大传染病、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突发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㈨公共安全应急救援队。由市公安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50人。主要职责是承担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人质绑架,化学、生物、放射性和有毒物质造成的危机事件,爆炸及爆炸物恐吓、计算机病毒攻击、道路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现场安全控制和相关警务工作。

㈩动物疫情应急救援队。由市畜牧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20人。主要职责是监测分析、预警预报家禽和野生动物疫情,并开展防疫工作。

(十一)交通运输保障应急救援队。由市交通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30人。主要职责是承担公路交通、内河水路交通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其他突发事故时运输救援队伍、救灾物资、人员转移、抢修道路保障等工作。

(十二)环境检测污染应急救援队。由市环保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30人。主要职责是承担环境检测、重大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十三)电力抢修应急救援队。由市供电公司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30人。主要职责是处置突发电力事故,保障应急救援电力供应和保护、维修灾害事故中的电力设施。

(十四)通信保障应急救援队。由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电信公司负责分别组建,各队人数不少于10人。主要职责是保障应急救援通讯需求,提供临时应急通信设备,修复在灾害中损坏的通信设备设施。

(十五)灾民安置应急救援队。由市民政局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30人。主要职责是转移、安置灾民,并为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和后勤保障。

(十六)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队。由市人武部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50人。主要职责是承担重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协助维护灾害现场秩序和社会秩序,帮助开展恢复重建。

(十七)各乡(镇、办)应急救援队。由各乡(镇、办)负责组建,人数不少于30人。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本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协作机制,组织应急救援联合训练、演练,完善预警联动机制和应急救援现场工作机制,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应急救援任务。

各地各部门务必于9月30日前完成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任务,承担多个应急救援任务的部门,可根据任务需要成立应急救援分队,负责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管理体制

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市政府统一领导,服从市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管理,纳入市应急救援大队的调度、作战和训练体系。

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审核

1.引言

供电企业是电力生产与供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供电企业的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对电力事故发生后能否快速、有序地恢复电力供应起着绝定性作用,供电企业的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是由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决定的。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审核是依据相应的审核标准,对被审核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的检查、评价活动。通过应急管理审核活动,可以有效查找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改进方向,进而保证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

1.1应急管理审核的目的

应急管理审核的目的如下:

(1)审查和评定被审核对象的现有应急管理工作。

(2)查找被审核对象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指明被审核对象应急管理工作的改进方向。

(4)持续提升被审核对象应急管理工作的绩效。

1.2应急管理审核分类

应急管理审核通常包括如下三种类型:

(1)第一方应急管理审核:是由企业(被审核对象)组织本单位人员对自身进行的应急管理审核活动。

(2)第二方应急管理审核:是由企业(被审核对象)的上级单位或相关单位组织开展的应急管理审核活动。

(3)第三方应急管理审核:是由外部独立的审核服务组织开展的应急管理审核活动。

2.应急管理审核内容

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审核需要从“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工作”、“突发事件识别工作”、“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应急队伍管理工作”、“应急物资管理工作”、“应急培训与演练管理工作”、“应急联动管理工作”、“突发事件预警管理工作”、“应急响应管理工作”、“应急信息管理工作”和“应急检查、考核、回顾与总结工作”等11方面工作着眼,审核需要从11项工作的策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四个方向进行系统审核。

2.1应急管理机构审核内容

2.2突发事件识别审核内容

2.3应急预案管理审核内容

2.4应急队伍管理审核内容

2.5应急物资管理审核内容

2.6应急培训与演练管理审核内容

2.7应急联动管理审核内容

2.8突发事件预警管理审核内容

2.9应急响应管理审核内容

2.10应急信息管理审核内容

2.11应急检查、考核、回顾与总结审核内容

3.应急管理审核工作机制

应急管理审核工作需要建立“人员资格确认机制”、“定期审核机制”、“问题改进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3.1人员资格确认机制

人员资格确认机制是指审核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考试考核,通过考核后方能获得参与应急管理审核工作资格的管理机制。

(1)审核人员资格考试应考查人员的应急管理知识和审核技能的掌握程度。

(2)审核人员资格的有效期一般设定为2年,资格满2年后需要通过资格复审考试方能延续资格;取得资格后2年内未参加过审核工作的,需要重新进行考试获得资格。

3.2定期审核机制

定期审核机制是指需要按周期开展应急管理审核的工作机制。

(1)第一方应急管理审核的审核周期一般设定为半年,第二方应急管理审核的审核周期一般设定为1年,第三方应急管理审核的审核周期一般设定为2年。

(2)第一方应急管理审核一般由被审核单位组织实施,第二方应急管理审核一般由被审核单位的上级单位组织实施,第三方应急管理审核一般由指定的审核机构组织实施。

3.3问题改进机制

问题改进机制是指针对应急管理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该确保能够被有效改进的工作机制。

(1)在审核工作完成后,要求被审核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工作方案,改进工作方案应提交上级单位备案。

(2)被审核单位的上级单位负责监督和检查问题改进工作的落实情况。

(3)将问题改进情况作为下次审核的重点审核内容之一,进而推动问题改进工作的有效开展。

3.4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机制是指通过应急管理审核的评分来衡量应急管理工作绩效,对于绩效未达到预期目标的组织和岗位进行考核。

(1)被审核单位应设定审核评分总体目标,根据总体目标设定各审核要素评分目标。

(2)被审核单位在审核完成后根据各审核要素评分目标完成情况,对未达到目标的组织或岗位进行考核。

(3)上级单位也可以为下级单位设定绩效目标,并对未实现目标的下级单位进行考核。

4.应急管理审核实施流程

4.1总体流程

应急管理审核实施由以下6项连续性工作构成(如图1所示):

(1)审核工作组织策划。(2)召开审核启动会。

(3)审核人员分组审核。(4)编制审核报告。

(5)召开审核结束会议。(6)审核工作总结改进。

4.2流程说明

4.2.1审核工作组织策划

成立审核工作组负责审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明确审核工作组的组长和组员构成,并根据审核工作实施需要成立不同的审核小组,分别负责对应应急管理模块的审核工作。

审核工作组负责编制《审核策划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审核对象、审核时间、审核工作分工、审核工作进程安排等事项。

4.2.2召开审核启动会

审核工作组与被审核单位联合召开审核启动会议,通过会议明确审核工作目标和审核工作进程安排,并要求被审核单位全面配合审核工作组的工作。

4.2.3审核人员分组审核

按照《审核策划实施方案》确定的审核工作分工,审核小组对被审核单位的文档资料和现场情况进行审核。

4.2.4编制审核报告

各审核小组根据资料和现场审核结果,编制本组的小组审核报告;审核工作组对各小组审核报告进行汇总和编辑,完成本次审核《审核报告》。

4.2.5召开审核结束会议

审核工作组与被审核单位联合召开审核结束会议,审核工作组宣读《审核报告》,重点说明被审核单位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要求被审核单位指定针对不足之处制定可行的改进方案。

4.2.6审核工作总结改进

审核工作组召开内部会议,针对审核组织策划和审核实施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确保审核工作的持续改进。

5.结论

本文从“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工作”、“突发事件识别工作”、“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应急队伍管理工作”、“应急物资管理工作”、“应急培训与演练管理工作”、“应急联动管理工作”、“突发事件预警管理工作”、“应急响应管理工作”、“应急信息管理工作”和“应急检查、考核、回顾与总结工作”等11个方面明确了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审核的内容,建立了“人员资格确认机制”、“定期审核机制”、“问题改进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4项应急管理审核机制,给出了包含“审核工作组织策划”、“召开审核启动会”、“审核人员分组审核”、“编制审核报告”、“召开审核结束会议”和“审核工作总结改进”6项连续性工作的应急管理审核实施流程。 [科]

【参考文献】

[1]姜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王宗军.综合评价的方法、问题及其研究趋势.管理科学学报,1998(1):73~79.

篇9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的意见》(〔〕33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的意见》(政办〔〕118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市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工作,有效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提高趋利避害水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靠法制、创新科技,统一、分级负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重在基层”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和扩大覆盖面为重点,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防灾减灾责任,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传播快捷、应对高效,最大程度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受益面。

(三)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我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灾害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的有序衔接。力争到2015年,使我市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平均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体系,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时效性,基本消除预警信息“盲区”。

(四)职责分工。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是地方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县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负责本预报服务责任区内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按预警级别分级;各级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迅速播发主管部门的预警信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研判预警信息对本地、本行业的影响,科学安排部署防灾减灾工作。

二、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五)建设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络。加强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快推进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中心建设。更新完善我市新型现代化气象探测设施,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雷电自动监测仪、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增加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密度,在全市各乡(镇)至少建设1部多要素自动气象站,重点加强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域灾害监测预警,加密布设自动雨量站,站点平均间距缩短到5公里。强化全市粮食生产核心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每个县(市)布设3—5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1个生态系统监测站、1—2套便携式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等。交通运输、水利、通信、电力、林业、旅游等部门与气象部门按照“共建共管、代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和通信干线、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林区、旅游区等的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市、县各建设1套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和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成市、县高性能数据处理系统和海量存储系统,实现气象监测预警信息的快速收集、实时处理和及时共享。

(六)构建综合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围绕全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针对城区、乡村、西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小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建立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平台,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加强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气象监测站网等资料的接收应用,开发市、县短时临近监测预警系统,完善信息平台,实现对突发灾害性天气和局地灾害天气的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和手段,加强大田苗情、墒情和森林火点监测,及时农用天气预报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气象、水文、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构建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综合临近报警系统,实现对人口密集区、山区等区域的灾害联合监测,及早发现山洪、滑坡及泥石流等险情。

(七)增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全市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范畴,并列入对各县(市、区)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全面查清本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建设以社区、乡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绘制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市、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健全雷击风险评估制度,在城乡规划编制和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严格按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影响。

三、加强预警信息与传播渠道建设

(八)推进预警信息系统建设。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在我市建设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平台,加快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系统建设,实现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多手段快速。推进中国气象频道在我市落地和本地化节目插播工作,完善预警信息传播功能,即时播发公共应急预警信息,推广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

(九)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和移动、联通、电信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建立气象预警信息插播机制和快速通道,明确预警信息接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科学、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努力提高预警信息时效和公众覆盖率。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根据应急需要,及时对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预警信息发送效率。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接到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插播;电视台插播时,应在屏幕上悬挂相应等级的预警信号图标。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接到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向灾害预警区域内的手机用户免费快速全网发送。对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红色预警和局地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要减少审批环节,建立无障碍“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

(十)加快基层预警信息接收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基层企事业单位要利用现有预警信息传播资源,加快预警信息接收及传播设施建设。各县(市、区)要在乡村、山区、学校、社区、车站、旅游景点、工矿企业等偏远地区、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建设电子显示屏,利用电子显示屏气象灾害等预警信息;加强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

四、完善管理机制,加强防灾应对

(十一)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组织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管理办法,规范程序,细化流程,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平台。各级突发事件信息组织要加强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根据授权及时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公众主动应对防范,形成全社会共同预防的有利氛围。市、县通信管理部门和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要与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密切配合,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制度,定期检查督促落实情况。

(十二)加强基层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建设。市、县政府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现有气象信息员队伍,健全基层气象信息员传递预警信息工作机制。县级政府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指定专人作为兼职气象信息员,并将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单位负责人以及乡村种养大户发展成为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形成县—乡—村—户直通的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各级政府要加强气象信息员的动态管理,并为气象信息员配备必要的装备,进行必要的培训,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十三)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气象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运输、铁路、水利、农业、林业、卫生、安全监管、旅游、地震、电力、通信管理等部门及军队有关单位和武警部队要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建立军地网络专线,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与当地驻军、武警部队的互联互通。市、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通报当地驻军有关单位和武警部队,共同做好应对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指挥和监督作用,定期召开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会议,沟通预警联动情况,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十四)组织做好防灾避险工作。预警信息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做好队伍、装备、资金、物资等应急准备,加强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监控和水利工程调度等,并组织对高风险部位进行巡查巡检,根据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疏散、救助安置等工作。灾害影响区内的社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居民群众和本单位职工做好先期防范和灾害应对工作。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督促落实部门职责,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手段,大力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认真落实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度,定期组织开展预警信息、传播及各相关部门应急联动情况专项检查,做好预警信息、传播、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

(十六)加大资金投入。市、县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资金,保证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及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建立财政支持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探索发挥金融、保险在支持气象灾害预警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各县(市、区)要把气象灾害预警工作作为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相关工程项目建设。

篇10

现代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多发性、关联性、弥漫性和隐蔽性特征决定了我国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必须满足集约性、

>> 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预警机制设计 加强虚拟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创新研究 试论社会食品公共安全防范及预警机制 风险社会与社会公共安全 完善公共安全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研究 拓展城市公共安全研究 社会参与:转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新路径 公共安全账单 《关注公共安全》 海棠通信:推进公共安全信息化 城市公共安全信息资源建设 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公共安全信息沟通机制的构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校园公共安全管理研究 公共安全的研究领域与方法 城市边缘社区公共安全问题研究 风景区公共安全管理研究 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构建研究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改进研究 “仇恨”型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1215)。。公共安全预警信息若采用集约的模式,如何设置统一主体,它与分属于各部门、各领域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工作如何衔接和规范,这些工作都需要逐步规范和统一。

(四)规制模糊,缺乏法律支撑

除了突发事件和应急事件预警信息外,我国现有的法律规范并未旗帜鲜明地对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工作进行规范,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工作的发展。一是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赋予公共管理机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法定职责和义务。从社会管理角度而言,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应当是公共管理机构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维护的题中之义。因此,对于负有公共安全管理职责的机构、部门、行业应当具有及时向民众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现实存在的抑或是潜在的公共安全风险的发现、捕捉,及时研究风险的特征、危害以及规避风险的方法,应当成为公共安全管理机构、部门重要的日常性工作。现有的法律对公共管理部门安全预警信息工作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实施规范,使得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工作,在实践中成为公共管理机构可以自由选择的义务,即做与不做、做多做少由公共管理机构自己说了算。二是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形式(格式)在法律上缺乏规范。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采取什么形式(格式),在法律上应当予以明确规范。这样既避免了法律纠纷,又有利于增加预警信息的权威性、公信力。实际工作中,警方提示、消费提示、消费警示等尚未规范的形式(格式),消解了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在民众中的信任度。三是公共安全预警信息主体我国也没有在法律上予以规范。即哪些机构具有预警信息主体资格,以及主体的级别与权限如何设置等问题法律并未予以明确,实际中常导致主体相互冲突作者认为,按《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权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可现实中工商部门也多有类似的消费警示信息,在的主体上也比较混乱。同时,现行法律对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级别没有作出限定,包括县一级在内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有权警示信息(参见:陈凤英.农夫山泉有点“冤”背后的制度缺陷. http://.cn/c/20100107/071816892321s.shtml/20111225)。。

四、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机制的完善

依据目前我国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存在的缺陷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共安全预警信息要求,科学重构我国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机制迫在眉睫。

(一)建立集约式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平台

既然集约是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基本要求,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考虑如何建立这个集约平台了。显然,集约的关键在于寻找一个合适的支点。从我国现有的众多公共管理部门、机构来看,我们认为公共安全预警信息,以公安机关为支点建设平台再合适不过了。也即以治安预警情报为核心,打造公共安全预警信息集约平台。作如是考虑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公安机关治安预警信息是公共安全信息预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正处于由小康向中等发达国家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刑事治安案件的高发期,严峻的治安形势对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治安预警信息成为当前公共安全预警信息中最重要的、也是民众日常最为关注的信息。因此,以治安预警信息为支点建立公共安全预警信息集约平台,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治安预警信息的社会效应,更有助于以治安预警信息带动其他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社会效用的正常发挥。其次,治安预警信息工作有着相对成熟的信息研判以及机制。情报信息工作是公安机关的基础业务工作,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有着相对于其他公共管理部门情报信息更为成熟的工作机制、业务处理流程以及专门的情报信息处理人才,因此可以发挥公安情报的优势,将治安预警信息处置扩大拓展为以治安预警信息为支点,充分容纳其他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专门性预警信息处置工作,形成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集约化,提升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整体社会服务能力。最后,治安预警信息已为民众所熟悉和广为知晓。说到底,为民众知晓才是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根本。因为治安预警信息已为社会、民众广泛知晓,所以以治安预警信息为支点,建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处置和平台,也是最经济的,在社会效果上也最为可靠。

(二)加强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法制规范

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是一种无偿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公益性信息。为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提供法律支撑,有利于促进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工作自身的规范化,更有利于消除实践中公共安全信息工作的制度障碍。当务之急是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在法律上界定好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性质、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所涵盖的领域。公共安全预警信息虽然具有公益属性,但其的形式(格式)和内容处置不当,便可能产生损害第三方利益的法律纠纷,这种情形往往会影响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重要的是它使得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工作陷入了“合法性”的论争漩涡中。为了既避免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在法律上引发纷争,又突出安全预警信息的公益性质,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将此前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统称为“公共警告”[9],建立以公安情报为中心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平台,进行统一,在法律上赋予其足够的权威性、合法性。二是制定、出台专门的法律规范,赋予公共管理职能部门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义务和职责。即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从法制层面明确公共管理机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监测和提供的义务,明确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主体和级别,改变我国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由各个公共管理部门自行决定与不、以什么方式、包括何种要素等混乱状态,从而使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工作走上规范化,具有更明确的可操作性。三是从法律上规范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程序。即从信息流程和公共管理流程来设计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在各个公共管理机构纵向和横向之间流动的方向和程序,规范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来源、研究、传递、审核的相关工作程序,设计好公共安全预警信息的形式、内容,以及媒介的选择等。

(三)建立以公安机关为纽带的预警信息联动处理机制

既然我们选择以治安预警信息为支点构建公共安全预警信息集约机制,那么就必须建立以公安机关为纽带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多部门联动、协调处理机制,后者是前者的前提。从专业化的情报信息处置流程看,建立以公安机关为纽带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联动处理机制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建立负有公共安全预警信息职责的机构与公安机关之间的预警信息提供与共享的工作协作机制。即负有公共安全预警信息职责的公共管理机关是公安机关集约预警信息的信息来源,除开治安预警信息外,其他预警信息则有赖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及时供给。二是负有公共安全预警信息义务的公共管理机构内部,亦应当形成一套预警信息发现、生成、研究、整理、传递的信息工作机制。现代社会风险频仍,及时对社会进行预警,遏制社会风险转化为现实危害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在此前提下,公共管理机构内部形成一套预警信息处理机制十分必要。预警信息要求相关部门在工作中要有敏锐的信息发现能力,能够拓宽各自领域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来源,及时通过相关信息研判,判定安全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危害性,从而快速整理和传递给集约信息平台进行。显然,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专业化的预警信息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公安机关和负有公共安全信息义务的管理机关之间的预警信息双向反馈机制。即公安机关将有关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后,就的效果及时向有关的预警信息提供者进行反馈。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只能由相关的公共管理机构进行监测和评定,相关机构应当将预警信息的社会效应监测情况,向公安机关、公共安全预警信息中心及时反馈,以促进预警信息工作的改善提高。

(四)完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渠道

信息化背景下,得益于现代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公共安全预警信息才有了更多的选择渠道。但是,以公共安全预警信息传播的社会实际效果计议,预警信息的最好选择多样化的媒体进行多途径。一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平台(网站)进行。即以治安预警信息为支点建立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并将这个平台与各个公共管理机构的门户网站进行有效链接。二是紧急的可能对社会、民众直接产生现实危害的预警信息,不仅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直接,还需要通过手机短信、广播、报纸等现代和传统的媒体进行。三是要广泛利用互联网络社区平台进行。由于公共安全预警信息事关民众切身利益,实现预警信息多样化,将预警信息直接送进社区、家庭是发挥预警信息社会效益的最佳途径。因此,可以通过社区网站、社区其他网络平台与预警信息集约平台连接,创设多途径的形式。四是定期编制相关预警信息手册。由公共安全预警信息中心定期编制预警信息手册,向社区和民众发放,让公共安全预警信息进社区、进家庭,使预警信息直接送达民众手中。五是要赋予媒体传统公共预警信息的义务。这里所指的媒体既包括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手机等现代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