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管理方案构想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建设管理方案构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家好!今天我要竞聘的岗位是:信息工程部主任。下面我从个人基本情况、对竞聘岗位的认识和工作开展构想三方面给各位领导作简短汇报。
一、个人基本情况
年龄:34岁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任职资历:2008-2010,校团支部书记
2010-2013,校办公室主任
2013- , 对口高职部主任
二、岗位认识
即将成立的信息工程部负责着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信息技术性人才,承担着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毕业生,因此,系部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工作热情。同时,系部主任还要是一座桥梁,承载着学校工作的传达、安排和系部工作落实情况及老师思想动态的反馈;是一个标杆,活跃在教学、教研、改革的第一线,能身先士卒为大家指引前进的方向;更应该是一面旗帜,把老师们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三、工作开展构想
两年的系部工作让我收获经验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工作中的不可预测性。所以,我认为工作的构想只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框架,更关键的是在设计的基础框架下真正有实效的开展好工作。现将通过以下五点给各位领导汇报下我的系部工作开展构想。
(一)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安全是系部的生命线,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系部将安排专人专管,常抓不懈。一方面注重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整治,另一方面对学生加强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防范意识。
(二)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实。
学生管理是系部立足之本,只有抓好此项工作,系部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和良好的环境组织教学。几点做法:
1、构建健全的学生管理体系,明确各自职能。
学生管理岗位要细化、明确,人人有责,在系部内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局面。
2、抓实学生管理常规工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加强学生会队伍的建设。
建好并用好学生会,可在减轻系部管理工作压力的同时,也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一举两得。
4、建立系部学生管理全员考评机制。
用同一种标准,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考评小组进行考核,一月一公示,学期末系部给予汇总并记入学生个人档案。通过此项评价机制可以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不足以及与别人的差距,激发学生赶超别人、不为人后的斗志。
5、利用学校星级班级创建活动的开展,抓好系部班级建设,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6、做好家访工作。通过家访建立详细的学生档案,为下步学生的管理提供参照,同时通过家访可以促成“家校共育”的目的。
(三)教学工作寻突破。
教学成绩是打造系部品牌、提升知名度、让人认可的关键。所以抓好教学工作是系部发展提高的重头戏。几点做法:
1、利用学校教学量化考核细则中的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
2、抓好两个导向,建立不同的培养模式。
一是以升学为导向,走理实一体的培养模式。
基础好、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将严格按照省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合理安排理论与实操进行组织教学,力争让这部分同学在春季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是以就业为导向,走突出实操能力的培养模式。
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多以开实操课为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即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也可让学生学到一技之能。
3、成立技能训练兴趣小组。
以技能大赛为目标,利用课余时间加强技能训练。一可以为参加技能大赛挑选优秀选手,二也可以通过小组的成立与运行,激发学生的实操热情。
4、发挥教科研在教学中的助手作用。
主要体现在合理开发实用的校本教材及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上。
5、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四)保障学生在校生活,让学生学的安心。
几点做法:
1、在各班设立生活委员,对班内学生生活状况给予监控。
2、做好学生住宿、用餐及就医的保障工作。
3、充分利用学校的励志基金,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
(五)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寓教于乐。
篇2
【关键词】高校管理 学生评教 教学质量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是进行动态管理的首要条件,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可以通过全面地收集教学信息,科学处理和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推进学校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使学校建设与发展与时俱进。因此,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确保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网上评教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以教师及其教学活动为主要评价对象,其作用是教师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按照高职院校的测评内容和特点设计了以下四个模块:
(一)学生测评模块.学生测评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学生用其学号和初始密码登录到网上评教系统后,可以更改网上评价系统的密码,然后在学生测评模块中对其任课教师或者班主任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测评,测评完成后,退出系统。
(二)查询模块.查询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登录到网上评教系统后,学生可以通过查询模块查看自己对班主任教师和任课教师的评教信息,教师通过查询模块查看学生对自己的测评情况。
(三)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各种数据的维护和评教方案管理;系统管理员登陆到网上评教系统后,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维护,例如:学生数据维护、教师数据维护、班级课程数据维护、系统用户数据维护等。可以对评教方案进行管理,例如:对评教方案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二、网上评教系统的总体设计
(一)功能设计。网上评教系统主要有教师、学生、管理员三个角色,学生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教师进行测评;教师只能对学生测评结果进行浏览和查询;资源管理员负责对网上评教系统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维护以及对评教方案进行维护。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网上评教系统功能设计图
(二)类图设计。网上评教系统模块有教师、学生、资源管理员三个类,如图2所示功能类图:
图2 网上评教系统类图设计
(三)时序设计。
时序描述1:教师需要登录系统并经过验证后才可以进入系统,进入系统后便可以对学生测评的结果进行浏览、查询处理,待操作完成就退出系统。
时序描述2:学生需要登录系统并经过验证后才可以进入系统,进入系统后便可以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教师进行测评,测评完成后退出系统。
时序描述3:管理员需要登录系统并经过验证后才可以进入系统,进入系统后便可以对测评结果进行浏览;对各类数据进行维护以及对评教方案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待操作完成就退出系统。
三、网上评教系统的关键技术
本系统是基于.NET的网上评教系统。NET 是 Microsoft XML Web services 平台。XML Web services 允许应用程序通过 Internet 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NET 平台提供创建 XML Web services 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 基于.NET的网上评教系统操作方便,运行稳定, 性能稳定、可扩展性强,适合高职院校普遍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传瑛.高等学校学生评教:问题、原因和对策[J]. 计算机科学. 2005(09)
[2] 饶燕婷.课堂教学质量实时网上评价方案的构想与实践[J]. 高等教育. 2005(08)
[3] 丁增富.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 高等教育. 2004(03)
篇3
一、学习体会
1、工作思路的转变以及体系化
通过一个礼拜的学习,明确了本职工作的意义:即思想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第一要务。作为年级辅导员,要建立一种服务意识,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走过大学四年,是帮助学生如何更好的成材。通过几位领导和老辅导员的培训,使自己以往对工作略微凌乱的想法逐渐的形成体系,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及内容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2、辅导员个人素质的提高
在这一个礼拜的学习中,我逐渐的认识到,成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自己在各个方面逐步的完善自己,补充自己的知识空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辅导员,敬业精神可以说是所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学生刚进入大学,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把他们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四年的时间,这是一个逐渐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心血,进行踏实细致的工作,只有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能力,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就像前面所说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第一要务。要使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自身必须要政治信念坚定,要有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有一套对社会对人生的系统的看法。而且这套体系还必须能被学生接受,对学生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把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更深入的把握学生的心理。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作为辅导员,我们首先要能学会接受和理解他们,要有宽广的胸怀。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性格结构和心理品质,还要有积极稳定、热情乐观的精神面貌。身教重于言教,辅导员的精神面貌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积极性的高低,整个集体士气的高低。
以上三方面,是成为一个合格辅导员的基本要求,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必须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比如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在多项工作中应该善于判断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好能善于集思广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组织管理能力,只有在学生中建立起责权明确,分工明确的负责体系,处理好自身同上级、同事、学生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实现工作目标。比如创新能力,对问题能够从新的角度、新的思路来去看待和解决才能抓住机遇,处于主动的位置。比如学习能力,任何一个人的经验都是有限的,只有不断的及时的在自己和别人的工作上进行总结与学习,才能更快的提高自己。而要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还应该学习各种相应的专业知识,例如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
二、工作设想
1、思想教育工作
新生刚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只有在入学之初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才有利于在他们中间建立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各自成长的环境也不一样,对于不同的问题我们要找准切入点,找准有效的方法。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谈心一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对于如何更好的与学生谈心,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理解:首先:准备要充分,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全面具体的了解问题,才能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其次:谈心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入情入理,态度上要做到平易近人,只有放下老师的架子,尊重对方,才能做到真正的以心换心;第三:要区别对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只有区别对待,才能因势利导。
另外,特困生是新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自卑感和孤独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新生整体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特困生,一方面要加强他们与整体的融合,让他们得到整个班级体的认同;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让他们正确认识问题,明确努力的目标。
2、年级工作
年级工作和班集体建设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手段。搞好班集体建设,首先要在学生中树立正确、恰当的班级群体目标。所谓正确,就是说这个群体目标要符合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所谓恰当,就是说这个群体目标要符合班级群体成员实际的思想水平和发展情况。搞好班集体建设其次是要培养良好的班风,良好班风的形成一靠广泛宣传、二靠严肃纪律、三靠骨干学生示范作用的潜移默化。
对于年级工作,打算从两个方面入手:
(1)建立一个合理的学生干部队伍,组织年级、班级干部培训,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指导。建立从辅导员到班再到宿舍的信息传达体系,成立年级委员会对班级具体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2)建立一个对班级工作的量化考评体系。将学习风气、组织纪律、班级活动、党团建设等年级工作基本要求纳入到量化考评体系中。以量化考评体系来带动班级之间的竞争气氛,强化学生的班级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3、学生社团建设
学生会是在学生中开展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载体。对于学生会的工作构想如下:
(1)建立一个合理健全的组织机构
在理学院学生会原有的结构上,增设了一个高职分会,将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纳入到学生会的统一规划当中,同时加强与院研究生会的合作与联系,使得在课余活动方面,全院从研究生到本科生到高职生成为一个整体。另外,根据理学院的学科特点,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在学生会中增设了一个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针对全院同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完善制度体系
从学生会干部的选拔制度、奖惩制度到社团的财务管理制度等,都要形成一套成文的制度体系,以加强对学生会的规范化管理。
篇4
【关键词】OBE;导游实务;课程考核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最初来源于加拿大职业教育,目前在北美及英语系国家实施并取得较好成果[1]。OBE理念在中文语境下可以理解为“产出导向”或“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其强调以教学成果为核心,采取递进式教学的教育理念[2]。我国高等学校教育部门正在大规模开展的专业认证,其认证标准的核心内涵就是:建构“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持续改进!而“产出导向”则聚焦于“W习成果”,实现“学习成果”的关键在于课程的建设。本文在《导游实务》课程考核方式与课程达成度评价上提出一些看法:
一、应当细化考核内容、明确评分标准,科学、合理考核学习成果
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考核方式(作业、案例分析、实践实训、调研报告、考试等)中,应当既有定性的考核(如集体完成的调研报告),也有定量的考核(如作业、案列分析等),最关键的是,考核内容必须细化,评分标准必须明确,才能科学、合理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下针对作业、案例分析、集体调研报告分别进行细化分析:
1.作业:应当针对课程知识点和能力点,围绕学习目标,设计各种作业的题型,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本文对《导游实务》课程的作业提出如下评分标准:首先对于不同的考核内容分占不同的权重---作业完成进度权重0.1、基本概念掌握权重0.3、解决问题方案的正确性权重0.4、是否能够提出解决方案权重0.2。
在作业完成进度考核内容中,按以下四种方式打分:提前完成-90-100分、按时完成-75-89分、延迟完成-60-75分、补交-60分以下;在基本概念掌握程度考核内容中,同样按四种方式打分:80%以上概念清晰-90-100分、60%以上概念清晰-75-89分、40%以上概念清晰-60-75分、40%以下概念清晰-60分以下;解决问题方案的正确性中,方案能够解决80%以上的问题-90-100分、方案能够解决60%以上的问题-75-89分、方案能够解决40%以上的问题-60-75分、不能够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60分以下;在是否能够提出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考核内容中,能够基于不同原理提出多种不同解决方案,且比较有效-90-100分、只能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比较有效-75-89分、能够提出一种或多种解决方案,但有效性不足-60-75分、不能提出解决方案-60分以下。
2.案例分析:应当围绕课程学习目标,设计案例分析问题,以系统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师生交流。本文对《导游实务》课程的案例分析提出以下评分标准:与作业一样,对于不同的考核项目分占不同的权重---资料查阅情况(权重0.2)、参与团队讨论情况(权重0.2)、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情况(权重0.4)、表达能力(权重0.2)。
在资料查阅情况考核内容中,按以下四种方式打分:查阅内容涉及80%以上知识点-90-100分、查阅内容涉及60%以上知识点-75-89分、查阅内容涉及40%以上知识点-60-75分、查阅内容涉及40%以下知识点-60分以下;参与团队讨论情况:每次都参加-90-100分、参加2/3以上-75-89分、参加1/3以上-60-75分、参加1/3以下-60分以下;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情况:能运用80%以上的知识点-90-100分、能运用60%以上的知识点-75-89分、能运用40%以上的知识点-60-75分、能运用40%以下的知识点-60分以下;表达能力:思路清晰,口齿清楚,能够清晰表达个人观点-90-100分、能够表达个人观点,但缺乏表达技巧和条理-75-89分、表述不清晰,缺乏条理-60-75分、不能表达个人观点-60分以下。
3.集体完成的调研报告--学生团队精神的定性评价,对于学生团队精神的评价,本文首先提出定性评价及其对应的等级评价:很好-A、满意-B、有待改进-C、不满意-D。
然后提出对于集体完成的调研报告学生表现的考核内容---与其他班级的成员合作开展工作、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责任、独立完成团队分派的工作、倾听团队其他成员的意见。
最后对于学生的具体表现分别进行评分:在与其他班级的成员合作开展工作方面,能积极主动开展合作-很好-A、能经常开展合作-满意-B、能开展合作,但很少-有待改进-C、拒绝合作-不满意-D;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责任方面,能承担角色的所有任务并主动帮助他人-很好-A、能执行角色任务-满意-B、执行的角色与分派的角色不一致-有待改进-C、不能执行团队分派的角色-不满意-D;独立完成团队分派的工作方面,独立工作,无需提醒-很好-A、稍加提醒,即能独立开展工作-满意-B、需要提醒才能开展工作-有待改进-C、总是依赖别人开展工作-不满意-D;倾听团队其他成员的意见方面,坚持倾听并适当回应他人的问题-很好-A、多数时间在倾听-满意-B、大部分时间个人在讲,很少允许别人发言-有待改进-C、个人滔滔不绝不允许别人讲话-不满意-D。
二、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推动课程持续改进
基于OBE理念的《导游实务》课程考核体系构建完成之后,需要对课程不间断进行跟踪评价,发现问题后进行纠偏,以保证学习成果的达成,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所以所谓课程达成度评价,就是利用本课程的各类考核资料,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逐条评价。
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必须做到:
1.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即如前述,必须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成果指标点的达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评分标准。
2.取得有统计意义的足够样本。根据本课程学生数量的多少,抽取具有统计意义(作业、案例分析、实践实训、调研报告、考试等)的足够样本数量,要求样本中的各个档次成绩的数量比例基本均等(建议样本数不低于总数的50%)。
3.有合理的评价依据。在对某门课程开始评价之前,由学校教务处指定专人(外系教师)对该课程的评价依据,即教学大纲、课件、考核结果(作业、案例分析、实践实训、调研报告、考试等)的合理性进行确认。
4.采取合理的评价方法。根据样本提供的定性(等级)或定量(分数)考核数据,采用合理的方法对课程分目标和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系统;系统设计
一、开发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意义
(1)建设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可从设备采购开始就将对应的设备输入到系统里,方便日后进行查阅。(2)建设实验室管理系统,能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信息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高校作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必要跟进社会的发展前沿,了解社会所需的动态,并从自己出发探索新的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3)建设实验室管理系统,能提供学生自助学习的试验环境。学生可以在闲暇时间登录系统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项目,从而达到第二课堂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目的。
二、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通过搭建J2EE平台,后台操作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操作结构,系统的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
-er2000,前台开发采用JSP技术,从而达到增强系统的安全保密性,系统的易操作性和系统的稳定性等目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由实验室日常管理模块和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块两部分组成。(1)实验室日常管理模块。实验室日常管理模块由实验设备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和设备借出管理三部分组成。第一,实验设备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对新增的仪器设备信息进行添加。可以查询现有仪器设备信息,并列表输出。一是设备查询统计。以实验室为单位查询统计设备情况和各设备的金额;按设备编号快速查询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情况。各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可以查询并打印本学院各实验室的设备台帐和统计报表,实验设备管理部门可查询各学院实验室设备情况、维修情况、报废情况,并且可以打印设备明细账单、设备变更情况等。二是设备登记。建立设备信息和设备附件信息。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出厂日期、出产厂家、价格、购置日期、使用单位、保管人等。三是设备维修管理。四是设备报废管理。申请报废的设备从设备表中转入报废表,输入报废设备编号、报废日期、报废原因等信息。第二,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维修管理模块分为设备维修登记和维修信息查询两个子模块。设备维修登记模块主要记录已损坏设备的编号、名称、维修时间、故障描述、维修人等信息。第三,设备借出管理。设备借出管理模块划分为设备借出信息登记和设备归还信息查询两个子模块。设备借出信息登记模块需要记录设备编号、借用人、借用及归还时间等相关信息。在设备借出归还信息查询模块中,以列表的形式罗列出借出设备的最新信息,并可打印输出。(2)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块。第一,开放实验管理模块。开放实验管理模块主要用于提供各个种类的实验材料,实现开放信息的建立和查询,各实验室的信息。各个材料将分别设置有具体的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相关信息。在教师权限登录的情况下,允许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第二,实验预约模块。学生可自主选择实验项目,确定预约时间。如果该实验内容被预约成功,则系统会自动给出提示您已成功预约本实验。否则给出预约失败的提示。此外,为了方便学生合理地选择实验时间,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取消已经预约的实验。第三,实验评分管理模块。实验评分管理模块是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实验的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的提交情况等信息,为学生的相关实验进行评分。当教师输入学生的成绩发生错误时,可以对成绩进行修改。如果评分成功后点击提交,提交成功系统会给出成功提示,否则系统会给出提交失败的提示。第四,实验分数查看模块。实验分数查看模块用于学生或教师对已做完的实验进行成绩查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号或姓名等个人信息查询到自己的实验成绩,方便学生掌握自己的实验情况,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学生的班级、学号等查询成绩,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实验内容的生熟情况。
三、结语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需要充分的利用实验室资源,培养老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各个环节,促进实验室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培福.加强高校实验室仪器管理发挥其使用效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3):98~99
[2]时连君,万殿茂,王芳等.实验室开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68~170
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班班通”工程的重要性。
多年来,我校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做到了早起步、早投入;早培训、早提高;早系统和早规范。为了快速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做到了“请进来和走出去”,多次请专家来校指导培训,与省内的9处联谊学校进行专项交流,指导教师学会了老师们如何制作课件,建立了教学资源平台。
2008年9月,我校提出了打造“兴趣高、效率高、质量高、”的“三高”课堂的创新模式,信息建设“1234”构想相伴而生。1、人手一套机:一人一机全部上桌;2、个人两个集:教师编写、整理自己的课件集、教案集;3、学校三个库:建立学校电子教案库、课件库、主题活动库;4、落实四保障:服务保障、管理保障、引领保障、激励保障。为了加快工作步伐,我们认真分析了学校当时的现状,先期做了三步工作:
第一步:创设条件,微机全部上桌。第二步: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第三步:做好思想引领。完成了先期的三步工作,我们又确定了“建立数字化校园,人人做专家式的老师”的五年发展目标。
二、加大资金投入,为实现“班班通”提供保障。
在硬件配备方面,投入资金360多万元,建立了班班通系统。为老师们全部配备了高配置液晶电脑,建立了电子教材借阅室、视频直播系统、校园电视台。
在软件装备方面,我们投资120多万元购置并创建了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哲大管理平台、清华同方资源库平台、东北师大资源库、时代智囊教学大餐以及电子图书管理系统等。今年我们又与北京四中建立了网校合作关系,每年投资5万元,共享北京四中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教师教学需求,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教学提供充分的环境支持。
三、坚持“培训先行”,为“堂堂用”提供高素质的师资。
为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坚持“培训先行”的原则,进行了“四步”培训。
第一步认真调查教师的水平和培训需求,计划实施基础、提高、突破三级培训。
第二步是制定培训方案,根据分组归类编写培训教材。
第三步是实施计划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主要开展了以级部、学科组为单位的“阵地式培训”,以年轻教师带头的“师徒式培训”,以网管中心辅导的“集中式培训”,以联谊活动、教研室、仪器站牵头的“专家式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我们实施了初级培训和专题培训两个阶段,大大提高了老师们的应用能力。
第四步是跟踪实践应用。在实践应用中,做到了“四个关注”、“三步提升”。“四个关注”:关注领导的提升与引领作用;关注业务尖子的提高与带头作用;关注新调入教师的入门与辐射作用,关注老教师的进步与激励作用。“三步提升”:自我学习,研讨互助,升华提高。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倡导集体创优的意识,要求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积极为新教师做嫁衣,大到备课导演、课件制作,小到问题的辅导、板书设计要毫无保留资源共享,使新教师博采众长、尽快成长。通过学校全方位的铺路搭桥,教师的信息素养有了全新的提高,为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共享机制,保证“堂堂用”的落实。
为保证多媒体教学的高效进行,我们建立了层级式电化教育管理网络。共分三级管理目标。
(一)校级管理:主要负责技术服务和使用管理,解决好会用和用好的问题。学校设立了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对网络进行定期维护与培训,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保证了知识的前沿性。
(二)级部管理:级部主任是级部多媒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有管理、检查、督促班级和教师使用、维护的职责。
(三)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级多媒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级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分别负责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使用情况记录等。
在制度的保障下,我们完善了共享机制,积极开展了资源库工程。要求教师将个人制作的教学课件、教案等资源进行定期收集,统一管理,逐步建立了按年级、学科分类存储的校本“资源库”,供全校教师共享。
五、开展各种活动,创新应用模式,提高“堂堂用”应用实效。
几年来,我们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达标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课件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示范课展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受到触动,在触动中实施行动,从而加大了对班班通设备的利用率。我们尝试了递进式应用模式。
一是实行级部联播式教学。就是对一些适合上大课的课程,例如卫生常识课、心理健康、生命安全教育课等,由一位教师主讲,全年级学生统一收看,大大节约了师资力量,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篇7
1.1素质拓展课目模块
素质拓展课目模块是在团中央“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初步构想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缺乏系统规划、针对性差、综合潜力挖掘不够等诸多问题,将大学第二课堂活动概括为“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和“技能培训及其它”等六个方面,相应开设六个课程课目,并根据课目性质作用、训练途径和时间安排等制定出规范、详细的实施大纲,以合理安排和有效开展素质拓展活动项目。该模块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素质拓展方向性方案选择,通过信息比对程序自动匹配并产生出该学生在素质拓展六个课程课目的选择比重,以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针对性的参加课程课目内活动项目的选择训练。
1.2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库模块
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库模块是以六个课程课目及其实施大纲为依据,通过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申报、审定、公布和匹配选择等环节,最终形成可与学生素质拓展六个课程课目选择比重相匹配的六类活动项目自助平台。⑴项目申报。学期初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将素质拓展学期计划的重点通知分院素质拓展部,分院素质拓展部结合本单位工作重点和人才培养需要,按照课程课目实施大纲的要求,精心调研论证,提出本单位素质拓展课程6个课目的学期活动项目规划,并上报学校素质拓展中心;⑵项目审定。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对各分院申报的项目规划进行审核汇总,制定出全校素质拓展活动学期项目库;⑶项目公布。全校素质拓展活动学期项目库报经学校素质拓展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批通过后,通过网络系统向全校学生公布,形成可供学生根据自身素质拓展的实际需要选择参加的活动项目汇总资源库;⑷项目选择匹配。系统根据学生素质拓展六个课程课目选择比重,在已列入学期素质拓展活动项目资源库内进行活动项目自动匹配,最终形成学生应该参加的素质拓展六个课目的活动项目清单,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系统产生的活动项目清单做出适当调整后予以确定。
2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
2.1建立四级管理机构平台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中应按照课程开设需求,组建学校素质拓展课程项目领导组、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分院素质拓展部、班级素质拓展小组四级组织管理机构,并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人员、职责和设定网络后台管理的具体权限。学校素质拓展课程项目领导组应由主管校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处、就业中心、校团委、分院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学校素质拓展课程的指导方针,并适时提出指导意见,不涉及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具体管理;学校素质拓展中心由校团委书记任主任,成员由校团委委员、校学生会主席、校学生社团理事长、分院素质拓展部长组成,负责全校素质拓展课程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对整个网络系统相应具有全部的终端管理权限;分院素质拓展部部长由分院团委书记担任,成员由分院团委委员、年级组长、学生会委员,学生社团理事,班级学生代表等组成,负责本单位素质拓展课程项目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对网络系统中涉及分院职责部分具有相应的终端管理权限;班级素质拓展小组组长由辅导员担任,成员由团支书、班长以及其他团学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具体负责组织本班级学生积极参加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对网络系统中涉及班级职责部分具有相应的终端管理权限。
2.2实行学分管理制度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制度,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修够该课程基础学分和拓展学分两部分学分,同时颁发素质拓展合格证书。学生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网络管理系统匹配出的六个课目活动项目清单在学分管理中被划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基础部分占50%,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每个学生毕业前都必须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两个课目分别获得2学分,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它”等4个课目分别获得1个学分,总共8个学分,即基础学分;拓展部分占50%,是系统根据每个学生对六个课目选择比重不同匹配的差异化活动项目内容,要求学生选择的课目活动累计获得8个学分,即拓展学分。学分管理中原则上学生必须按照系统匹配的课目活动清单进行,各课目的学分间不允许进行兑换,学分认定严格按照活动项目“谁组织,谁认定”的办法,及时由与活动组织单位对应的管理机构将每个学生获得的学分计入网络管理系统。颁发的素质拓展合格证书分别记载了学生大学期间参加课程6个课目的训练活动项目、取得成绩,以及对学生最终职业综合能力倾向的总体评价,可为用人单位合适录用优秀人才提供较为可靠的选择依据。
2.3严格操作流程
依托校园网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网络管理系统具有严格的操作流程。首先,学生通过自行登陆系统进行人机信息互动并产生素质拓展活动项目清单的过程,应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集中完成,以保证互动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班级素质拓展小组、分院素质拓展部、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对活动项目的管理和对学生学分的认定应根据各自权限在网上依次进行,以确保管理过程的客观性和严谨性;第三,分院素质拓展部集中为本单位学生颁发素质拓展合格证书时,应将系统识别出的累计达到规定学分要求的学生名单报学校素质拓展中心确认,确认后方可经学生本人申请颁发素质拓展合格证书。
篇8
1 西部医学教育现状
中国西部地区一般是指西南五省区市和西北五省区以及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约685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人口约3. 6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 ,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部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新疆人口为196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 5%。共有47个民族成份[ 1 ] 。
又如,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积122. 84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区。现有人口221. 8万,人口密度为1. 73人/平方公里,只有全国平均数的六十分之一。全区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藏西阿里、藏北那曲,人口特别稀少,往往百里不见人烟[ 2 ] 。
尽管中国政府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中,不断加强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在上世纪末的时候又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这些决定和构想对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起到了一定的普及、推动和提高作用,但医疗卫生工作条件较差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现状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改善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不仅对于中国医疗卫生总体水平的提高,会有直接作用,而且也会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尚处于发展中和暂时落后的国家,也有一定可借鉴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跨越式”改变西部地区医疗卫生现状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开展医学远程教育。
2 远程教育
2. 1 远程教育的特点
2. 1. 1 可以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的是同步或异步方式教学。学习者可以不受自身工作条件的限制,在只需有终端接收设备(计算机或电视机)的条件下,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育内容和信息。这种教育不同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而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佳方式。
2. 1. 2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它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它可以针对每一个学习者,按最有效的个体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它能及时反馈和调整学习内容,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规律。
2. 1. 3 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 现代远程教育可使用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与传统班级课堂教学和广播电视教学相比,它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和及时反馈,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开发大脑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2. 1. 4 有利于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和效益
它可以把最优秀的教师集中在一起授课,让更多的人同时获得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实现资源共享,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效益。远程教育的这些特点,能够针对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有效普及和提高当地医疗卫生工作者及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这也正是他们了解国内和世界前沿学科动态的理想方式。
2. 2 远程教育的开展方式
2. 2. 1 网络教育(学历教育) 在试点的基础上,教育部近几年分批在全国比较知名的高校中已批准67所高校和中央电视大学公共服务体系可以进行网络教育。这68所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中,有13家院校提供医学远程教育,涉及基础医学、中医、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共工程、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信息管理等十余个医学相关专业[ 3 ] 。他们的教学方式或采用“地网”,或采用“天网+地网”形式,主要的学习功能模块有实时授课、网络点播、在线答疑、电子留言,网络作业、资源连接等。学历层次包括专科,专升本。
2. 2. 2 医学网站(非学历教育) 除教育部批准的试点普通高校网络学院提供的学历教育外,另有好医生网、37℃网等网站在非学历医学远程教育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好医生网站是卫生部批准的医学专业信息网站, 是药监局批准的经营性医药网站,也是目前卫生部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可以进行网上远程医学教育,并有权授予国家一类继续教育学分的医学教育网站。该网站拥有国内最强大的学术阵容做后盾,开设医护人员的专业教育,如:继续教育,卫星远程教育,考试辅导, 岗位教育等;医院科教领域的信息管理技术, 如: 继续教育管理系统, 专家系统, 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等; 医药企业的信息化产品,如: DIS, Online-Training, SMS等。其中卫星第一频道以专题讲座、讨论、案例为主要内容;第二频道侧重国内著名医院的手术直播和手术点评;第三频道主要内容为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考试辅导。通过网站内容的学习,既可以学习和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医学知识,还可以获得继续教育学分,满足医务人员业务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需要。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对550万在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 以扩大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面[4] 。
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网站和学术性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司的网站也开展着有关医疗卫生教育或继续教育工作。
2. 2. 3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是网络科技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实现对医学资料(包括数据、文本、图片和声像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存储、查询、比较、显示及共享。它通常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等几个主要部分。远程会诊是一种两地或多地医生交互式共享病人诊断信息,特别是放射学图像、超声图像、病理检查、心电图、血压等多种报告的分析诊断过程。最终诊断报告由本地医生提出,异地专家只是提供参考意见,以协助本地医生作出正确诊断。
远程会诊包括:治疗方案会诊、手术方案会诊、明确临床诊断会诊等。远程诊断是在分享医学影像及其他各种诊断信息的基础上,最终诊断报告由远在异地的专家签署。它涉及到图像的数据采集、压缩、传送、解压缩、处理和显示等各个技术环节。远程诊断:包括病理诊断、放射学诊断、皮肤病诊断、超声诊断、内镜诊断等。在开展医学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一些较传统的方式也起着很大作用。比如,通过播放光盘和收看有线电视来获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3 对医学远程教育思考
3. 1 转变观念,提高对远程教育的再认识
20世纪后期以来,知识的增长呈现爆炸趋势,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方式也是多种渠道的,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不仅是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也是学习理念的一次革命。虽然,远程教育的开展在我国时间并不很长,但以其灵活性、普及性、终身性和共享性的明显特点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在中国西部,由于其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与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实施远程教育,对这里的人们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进而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时展的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早行动早受益;行动范围越大,受益面积越广。而且要将这种对远程教育的认识,通过方案规划,经费投入,人员培养等环节加以落实。
3. 2 共享资源与标准化
3. 2. 1 资源共享 在开展远程教育的过程中,资源建设与开发无疑是项基础性工作。在资源建设中往往存在资源较少,即“有路无车和有车无货”的问题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现在西部地区已建起许多网站,但实用内容较少,有的甚至仅是一个简单的网页,没有可连接的实际内容;有的则是内容和水平较差,是一种低层次重复。这种形式的网站是对资金,时间和人才的浪费。因此,必须要花大的精力和投入加强资源建设。在共享多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时,还应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印刷资料和电子光盘资料一并加强建设和共享。
3. 2. 2 标准化 我国目前远程医疗尚无统一制式,信息传输存在着通讯信道不同、应用软硬件不一致、设备不兼容等问题。为共享资源,我们需要有一个国家统一的并力求于国际接轨的标准以推动远程医学教育健康发展。
3. 3 建立并完善远程医学教育中的法规 远程医学中的法律、法规涉及到远程医学能否长期有效开展的问题。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医疗信息可能涉及司法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现行的法律规定要求使用“书面的”、“签字的”或“原始的”资料才具有法律效力,而对电子病历、电子医疗文书、电子文档、电子签名等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我国已有的法律法规中,既有从国家宪法和部门法的高度对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信息活动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约束,也有直接约束计算机安全、国际互联网安全的法规,还有对信息内容、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产品授权审批的规定。但是,目前尚未见到有针对企业级或部门级的局域网管理法规,更没有信息化医院从业自律和他律的法规性规定。
3. 4 加强对远程教育的规范管理
3. 4. 1 卫生部对规范管理的要求 在《卫生部关于印发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写到:“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卫生服务的需求,须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建立终生教育体制,以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指出,“远程医学教育是采用先进信息技术,使广大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获得知识的一种全新教育手段,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对于采用远程教育开展医学培训和教育的方式,卫生部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在此基础上,为了规范管理,在一些具体条款上也做了相应规定。如要求“远程医学教育的服务对象以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审核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等教学项目或课程。”在管理上要求“远程医学教育实行行业管理。由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具体实施。卫生部负责远程医学教育制度的建立和管理,远程医学教育规化的制定,远程医学教育制度的督导和检查;负责对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卫星网络、计算机网站的资格进行审批和管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统筹规划下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远程医学教育规化、实施细则,协调、督导和检查远程医学教育工作。负责审批和管理当地开展远程医学教育的教学站。”
另外还规定了各类继续教育项目和学分的批准程序及授予标准。这些规定和要求对开展远程医学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3. 4. 2 教育部对规范管理的要求 为规范管理,教育部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政策和办法,主要有:《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体系》和《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的通知》。
这些文件不仅有对开展远程教育的构想、条件,还有对教学环节中的质量监控,学籍及证书管理以及评估等问题的规定,它对于加强和规范远程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3. 4. 3 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要求 由于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实践和操作性很强,关系到人身生命。遵照高等医学教育规律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对卫生人力的需要以及行业人才准入的有关规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文件要求,自2002年10月31日起,成人高等教育举办的医学类专业、相关医学类专业、药学类专业的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和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举办的相关医学类专业、药学类专业的学历教育,只能招收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人员,停止招收非在职人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医学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重要,离开这个环节就不可能培养其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尽管教育部和卫生部在管理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而且各有关基层单位也制定了相应制度和办法,但是,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新的问题和矛盾还会不断产生。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对这些规定和措施不断予以完善。
诚然,远程教育是改善和提高像中国西部这样自然条件较差,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和流失严重的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构建终身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如果远程教育同时也能与其他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优势,尤其是加强与实践环节的结合则会取得更好效果;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开展远程医学教育中的一些先进经验,才能推动我国远程医学教育有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 1 ] xinjiang.gov.cn/1$001/1$001$001/12.jsp?articleid=2004-3-30-0001
[ 2 ] llas.ac.cn/xb/xb_xz.htm
篇9
及其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2013064)研究成果
摘要:为推动高校内涵发展,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本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卓越人才培养标准有通用、行业和学校三个层次,高校应根据内外部环境制定适合于自身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浙江工商大学结合自身历史发展与环境特点,提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了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并构建了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体系。
关键词:管理型 卓越会计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为推动高校质量内涵建设,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改变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教育部2010年启动了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批准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高校,标志着我国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始。
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越人才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为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全面而深层次的结合,达到培养卓越人才的目的。时至今日,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关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卓越人才计划涉及甚少,财会专业作为商科中应用性最强的专业,建设卓越会计人才计划有着迫切的社会需求,本文将参考现有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创新性地提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界定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并构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体系,本文将对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富有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一、“卓越会计人才”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卓越会计人才计划尽管尚未实施,但是不少高校已经着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探索工作,也有部分论文对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
(一)卓越会计人才实践探索。上海外贸学院将大一的基础课程、大二的ACCA课程与大四出国“3+1”项目相结合,构建了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124”模式以及“基本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三层递进的课程目标模式体系。长沙理工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以“校企”联合教学为特色,集“课程改革、企业实践、双师指导”于一体。其中课程改革实施“班―组”互补的课堂教学,每4位学生为一组,实行“双导师制”,突出学生的个性;“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强调实践资料的真实性与实务导师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宁波工程学院的“寻找明日CFO――宁波市大学生财务案例分析大赛”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一个用人单位与高校零距离交流接触的平台。云南财经大学卓越会计师班则强调国际化能力培养,与ACCA项目联系在一起。
(二)现有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总结。目前关于卓越人才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高校因地制宜设计卓越会计人才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必须以能力为导向,以校企联合为主要方式,应注重以会计知识与理论为基础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二是各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与内外部环境特点设计富有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卓越人才素质的构建需要设计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培养标准,每个层次的培养标准又分为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三个层次。三是“卓越人才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性变革,需要从一种全方位、系统性视角去设计教材、案例、实习实践、教学方法等。
二、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
卓越会计人才是卓越人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以提升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方式,在全面达到国家通用人才培养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校会计学科的内外部环境及优势,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路径。浙江工商大学根据五年来建设国家级“管理型财会人才”创新实验区的经验,提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构想。
(一)管理型财会人才。管理型财会人才是浙江工商大学的财会人才培养特色,2007年学校获得“管理型财会人才”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学校的财会专业具有悠久办学历史,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流动站三位一体的学科平台,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会计专业本科班,五项国家级教育质量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十二五”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国家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和二十余项省级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学校还拥有中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中国会计学会设立)。
所谓管理型财会人才是与核算操作型财会人才相对应的。在我国1 200万会计人员中,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核算操作型”财会人员占多数,而能胜任企业资金管理、会计管理、税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管理工作的“专业管理型”财会人员较少,能适应企业综合、全面管理的“综合管理型”财会人才就更少。因此,学校提出了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管理型财会人才是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通晓国际惯例,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财会专门人才,具有未来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财会专家的潜力。为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我校实施了“646”模式,构建了与管理型财会人才对应的六大胜任能力框架(宏观形势理解能力、会计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制度设计能力、战略执行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财会工作组织能力),以及围绕六大能力培养的四大培养体系(知识优化体系、能力强化体系、协同培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六大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工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工程、会计教育国际化工程、信息化会计教学平台建设工程、财务总监进校园工程、学生“第二课堂”工程)。
(二)从管理型财会人才到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基于对卓越人才计划的研究和对财会人才未来能力与素质的把握,我校提出要在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建设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我校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系统掌握宏观经济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会计理论与方法,具有宽厚的理论功底、国际化的视野、开阔的战略思维、扎实的会计专业技能,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财会专门人才。
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是我校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在管理型财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与通用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我校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管理型特征,即我校将定位为未来CFO的摇篮。我校提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管理型”特色,有着较为充分的现实环境与条件的支持:
1.我校聘请的实务导师都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担任财会领导岗位。目前我校实务导师已颇具规模,总数已达到30余人。而且,由于我校财会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拥有十分丰富的校友资源,同时,浙江省经济发达,有近300家上市公司,实务导师库潜在资源较为充裕。
2.我校开展财务总监进校园活动已有多年历史,近五年累计有四十余位财务总监进校园、进课堂。财务总监还深度参与我校财会本科生教学工作,如教材编写、学生成绩评价等。
3.我校进行“管理型财会人才”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已逾五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型财会人才的培养经验。
三、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我校以雄厚的财会教学改革力量与科研力量为基础,利用与浙江省财政厅、审计厅、省会计学会、省总会计师协会的良好关系,利用MPACC(会计专业硕士)、MAUD(审计专业硕士)、现有的会计实务导师资源以及丰富的校友资源,构建全方位政、企、校联合协同培养体系。以校外实务导师团队构建为引领,进行教学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的建设,进而全面推进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具体培养路径框架如图1所示。
(一)协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中,以构建实务导师团队为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它是其他系列教学改革项目的基础。我校拟聘请36位左右的财会类本科生实务导师,每个三、四年级班级配备2-3名实务导师。实务导师的工作任务包括:(1)实务导师进课堂,与学校教师共同组织课堂教学;(2)实务导师给本科生做财务会计实务讲座;(3)担任本科生班的成长导师,通过参加本科生班会,帮助学生完成人生职业规划。
(二)协同推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学校优先聘请拥有实务导师的企业或单位作为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在实习时能得到学校指导教师和实务导师的共同指导,学生在实务导师指导下选择与企业实务相关的应用性研究课题,在实务导师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
(三)协同推进培养方案优化。学校安排实务导师参与的财会教学改革研讨会,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将第四学年的课程全部改成实践类课程,由实务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在培养方案设计上,适当增加财会课程的实践课时比重,增加财会实务课程;为提升学生国际化能力,学校安排了国内本科生与外国留学生的全英文课程学分互认,使本科生有机会与国外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全面提升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四)协同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实务导师与学校财会课程负责人共同编写以上市公司真实业务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实务教材;编写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课程的教学案例;建设完善课程BB系统。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将记账业务引入学校会计实验,在实务导师指导下完成账务处理、报表制作与纳税申报过程,使学生熟悉在真实业务环境下的财务会计业务。
(五)协同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根据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要求,由课程主持人、课程组教师与实务导师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讨论,重新确定教学的重点、教学的内容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企业财务会计实践相衔接,同时将实务导师进课堂在教学大纲中得以体现。引入实务导师之后,课程教学将由学校教师与实务导师共同完成,广泛应用基于真实业务的案例教学将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同时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增强学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开展启发式、设问式的教学方法,推进课程考试方式的变革。
(六)以项目为载体,协同推进课外教学改革。通过省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牵头,由学校教师与实务导师一起指导学生进行面向实务的课题调研与研究,引导学生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在实务中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课题,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ACCA组织的就业力大比拼、IMA和CMA组织的管理会计案例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浙江省财会信息化大赛等竞赛,提升学生在国际化情景下复杂问题的应对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庆石,刘伟.卓越人才的内涵与素质标准构建[N].光明日报,2012-10-16.
2.崔茵.卓越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1):98-99.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 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 实训教学 有效模式
课题组的全体成员通过剖析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解读各实训课程的内在和外在联系,结合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学院的现有实训条件,借鉴其他高职建筑专业的研究成果,对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有效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研究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新生专业,是计算机技术和建筑产业结合的产物,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将面对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生产、管理工作,利用和建筑行业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参与建筑行业的立项、设计、预算、招投标、施工、档案管理等若干个环节。怎样让行业更好地接受、认可这个行业,怎样借鉴其他成熟专业的教研科研成果,怎样培养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学生,是当前建筑信息管理专业教师的首要任务。实训教学作为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更快地让学生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减少与实际工作的磨合期,因此,研究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的有效模式尤为重要。
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模式的研究
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经过两年来的摸索、思考,结合建筑信息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及专业特色,对该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究。
1.打破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不外乎教师根据课程所授内容事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在固定的教室里完成同一任务,教师加以适当指导,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训成果、出勤、实训期间表现情况等综合给出最后的实训成绩。然而整个过程松散,不严谨,导致某些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处于旁观状态,最后结果是仅有几个甚至一个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后,其他学生直接“拷贝”,实训效果差强人意,很不理想。我们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考虑行业的需要,针对专业的特点,结合课程的特色,课题小组大胆创新,提出针对实训的课程,开发实训项目教学库,由专业教师共同组建相应课程实训的项目库,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则开发一个学生实训任务软件,各个实训任务之间可以是独立,也可以是有关联的,相关联的任务只有在先决任务被抽取后,它的后续任务才可以被抽取。以一个班级的实训规模为例,在学生做相应课程的实训前,学生在软件库里或者是教师的项目库里随机抽取自己要完成的实训任务,之后由实训指导教师进行统计、分析、登记,一一给予分析实训项目中的要点。抽到相关联项目的学生,教师要通知,并当面解说项目之间的关联和要点,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训项目,上交成果。之后,教师组织学生针对实训项目进行答辩,所有学生都参加,参与整个答辩过程,学生也可以其他学生的实训项目答辩的过程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训成果、答辩综合给出学生的实训成绩。
2.课程整合的实训教学模式。
以往的实训教学模式往往忽略课程之间的关联,忽略知识点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课程的授课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授课程设置实训的内容,忽略知识体系之间内在的关联。我课题组大胆提出实训课程整合的构想,虽然很多外在的条件并不是十分成熟,如教师的职业素质、实训场地的局限、实训时间的限制、实训内容的整合体系等,但是实训课程整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让知识点彼此渗透,课程之间实现无缝连接。结合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依托建筑行业需求,确定该专业开设的实训课程,实训课程大体上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AutoCAD》、《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资料》、《造价电算化》、《电气识图电算化》、《水暖识图电算化》、《Photoshop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招投标》等,到底哪些课程实训可以整合,需要专业教师掌握该专业的教学体系,需要教师全局了解和掌握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教师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设置实训的教学任务,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提到一定高度,这也是实训课程整合构想实现的一个瓶颈问题,是课程实训整合构想得以实现的最大障碍,专业教师大多没有企业实践经验,脱离行业设置实训项目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怎样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还是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尝试把《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AutoCAD》两门课程实训进行整合,对《网页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进行课程实训整合,以《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整合,虽然实训内容的设置正在进一步整理和编制,对教师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实训课程的整合工作。
3.角色分配的实训模式。
角色分配的实训模式也是我课题组的一个创新,所谓的角色分配,就是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让学生从角色的角度完成实训任务,真正体会岗位的工作流程。但角色分配的实训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实训课程,它适合实训任务角色分明的课程,比如:《招投标》课程实训,角色可以分为招标单位、投标单位,指导教师组可以作为评标委员会,以班级三十个人为例,分成五组,按照招投标的流程进行招投标工作,为了减少工作量,由指导教师给出要招标工程的概况,每组成员都要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资料,编写招标公告、资格审查书、投标文件及标底等内容,之后按组号的先后顺序循环即123451进行投标答疑,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模拟现场勘查,之后同样按照组号的先后顺序(同上)依次根据前一组的招标文件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写,最后把所有小组集合在一起,对他们的投标书进行评标。整个过程必须有指挥者,这个指挥者控制着整个模拟招投标的时间点,负责角色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评标结束后,指导教师组要对每组的实训成果进行点评,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有经验的招投标师做现场指导。在整个模拟实训的过程中,学生分别扮演招标者和投标者的角色,通过角色的转变,更好地体会整个招投标的过程,同时把和招投标工作的相关知识点连贯地串连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对整个课程有整体把握和了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对应的岗位职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突破时间点限制的实训教学模式。
目前,我院几乎所有实训的时间点大多是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或者两周,时间点的限制同时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根据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状态和课程内容的独立性安排实训的内容,比如《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可以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的划分: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单项工程等进行模拟实训,按照各工序的流程分阶段地进行课程实训,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该道工序的工作流程。而把所有的知识点集中在一起实训,学生很难把所有的知识点一下子串联起来,在先前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进行课程整体实训,效果可想而知。所有突破实训时间点的限制,让教师根据课程实际需要,根据课程的特性,因地适宜地安排课程实训是必然趋势。
5.指导教师团队化、多元化的实训教学模式。
以往实训课程指导教师都是该课程的授课教师,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优秀的实训教师指导团队,邀请其他系部优秀的专业教师或者有现场管理、施工经验的人员参与到教师的指导团队中,指导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更好地做好实训教学工作。
6.信息化、网络化的实训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实现对学生实时性的指导,让指导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训状态。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利用移动技术、远程技术等随时随地地和指导教师沟通,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和学生彼此交流,以获得对学生自己有用的实训信息。
三、结语
实训教学的有效模式对于任何一个高职专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来说,这个专业既有和其他专业的相似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什么样的实训教学模式更适合这个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让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适应社会的发展、行业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而且实训教学的有效模式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而动态地变化。我们会再接再厉,不断坚持摸索更适合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有效的实训教学模式。
- 上一篇:财务制度方面的问题与建议
- 下一篇:新媒体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