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技术法规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技术法规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技术法规的特征

篇1

关键词: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互动关系

工程建设标准是加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为工程建设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笔者通过对“工程建设标准与法律法规的互动关系研究”这一课题的讨论,表明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标准化进程的指导意义,为推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法制化进程做出合理化建议。

一、工程建设标准与法律法规概述

(一)工程建设标准的相关分析

工程建设标准是指相关部门在从事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依据和遵循的,经过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化秩序,对整个工程建设活动过程能够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的制式文件。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工程建设重要的技术基础和保障,必须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制定实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工程建设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的相关分析

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构针对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定和实施的一些列保证工程建设标准有序实施的法律体系。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通过对工程建设主体相关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层面予以规定,引导、规范工程建设主体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开展工程建设活动,以行政手段和强制性措施保证工程建设标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指导性地位。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系统性、行政性、科学性的特征

二、工程建设标准与法律法规互动关系分析

(一)法律法规影响工程建设标准

首先,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即法律层面,法规层面,执行层面。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对工程建设相关卫生、安全、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进行强制性、原则性的约束;相关法规是针对法律层级的细化,将相关法律约束具体细化,在细节方面对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和指导;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以政府行政手段对工程建设标准的贯彻落实进行监督,保证工程建设标准的顺利有效实施。第二,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的横向与纵向分析,虽然在具体要求标准和细节上不尽相同,但是相关法律法规都对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实施、修改全过程进程监督和指导,所以,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标准的影响和指导意义是贯穿全程的,对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各个程序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程建设标准影响法律法规

工程建设标准是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的技术保障,主要通过技术层面对法律法非予以支持。第一,工程建设标准能够细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弥补,尤其在工程建设主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方面,工程建设标准能够促使工程建设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充分发挥自我调节能力,最终实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的目标。第二,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依据工程建设领域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要求,工程建设标准能够为法律法规建设提供具体参照标准,促使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具有合理性。因此,工程建设标准是法律法规的主要参照对象。第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和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在工程建设实践活动中的有效应用。所以,法律法规能否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过程中发挥时效性,是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的重要依据。

三、促进工程建设标准与法律法规共同发展的措施

(一)发挥工程建设标准重要作用,促进法律法规完善进步

工程建设标准的有效性能够为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如果工程标准的适用性不够良好,必然导致法律法规在技术标准上出现问题,影响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保证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与合理性,促进工程建设标准法制体系的发展。

(二)发挥法律法规积极作用,保证工程建设标准顺利实施

在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发挥法律的有效监督和引导职能,以强制性手段保证工程建设标准能够贯穿于工程建设活动的始终,通过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使工程建设主体能够明确工程建设标准的重要意义,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将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行为指南。确保工程建设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时效性。

四、结语

随着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对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的逐步完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加快工程建设标准化法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进程。

[参考文献]

[1]方俊,叶炯,付建华.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互动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5(10):158-161.

[2]郝婷,黄先蓉.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行业标准与法规体系的协调发展及其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启示[J].出版科学,2012,02(01):53-57.

篇2

电子商务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深化,贸易全球化、虚拟化的程度提高,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国际分工的基础不再是先天要素禀赋,而成为了信息资源,直接导致了世界市场成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虚拟全球电子市场,这种转变引起了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商品不再是工业制成品,而是信息产品。国际贸易向信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信息技术贸易成为各国引进新技术的重要途径,最终是国际贸易出现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三分天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中国贸易行业对策

(1)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要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现行国际贸易法规是基于传统贸易方式制定的,已经不适用于新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在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完善将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因此,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长足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对现行国际贸易法的修改进程,及时制定、出台新的贸易法规。我国现有贸易法律法规实践基础主要是是传统贸易方式,而面对电子的蓬勃商务发展形势,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并应根据电子商务的特征,组织专家,加快对现有法律法规的修订,并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快电子商务行业建设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哪个行业技术都将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电子商务亦是如此,电商技术问题是各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所面临基本问题,尤其是中国,技术研究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这一问题就更显得尤为迫切。国际贸易业务中的电子商务涉及商务部、银行、税务、海关、外管局、保险等多个行业部门,因此,其完善和发展依于各行业、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调与共同的努力。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是互联网络,互联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决定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与提高,可以说,信息网络建设的是否成功决定了我们否能抓住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贸易形式,迅速融入世界贸易的机会。因此,我们当前应重点完善信息建设,普及网络应用,加强管理,推行与电商相关的银行、税务、海关、外管局、保险等多个部门和行业之间的信息互联,加强各行业间的紧密联系合作,同时还应加强互联网络的关键技术,个人信息保密技术、信息存储安全管理、CA认证及电子支付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保证信息安全。

篇3

【关键词】挂靠;经营;成因;法律风险;责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040-01

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各地工程建设项目逐年飞速增加。然而建设工程市场的不规范操作问题也自然暴露,一些违法违规现象时常发生。尤其挂靠经营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工程建设的热点问题。因此,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对挂靠经营的特征、表现形式、法律规定、法律风险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做好各项控制与防范措施。

一、挂靠的概述

(一)概念。挂靠,通常是指没有资质的单位、个人或低资质等级的单位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利用有资质证书或高资质等级单位的名义承接工程的行为【1】。

(二)特征。挂靠人没有从事工程建设的主体资格或者不具备与建设项目要求相适应的资质等级;被挂靠的施工企业具备与建设项目要求相适应的资质等级证书,但是往往缺乏承揽该工程项目的手段和能力;挂靠人需向被挂靠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被挂靠企业只是以自己企业的名誉对外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及办理相关手续,不对施工项目实施管理,不承担工程工期、质量、安全及经济责任;挂靠人一般没有相应的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对外往往以被挂靠人的分支机构或代表的身份出现。

(三)表现形式

(1)借用施工资质型。低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有承揽工程的手段和能力,借用高资质等级施工企业参与投标,中标后与发包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际上由低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

(2)内部承包型。不具备建设工程施工能力的某个人利用具备项目要求的施工企业,由该施工企业与发包人签订施工合同。挂靠人一般在被挂靠的施工企业担任施工负责人的职务,双方签订内部承包合同,约定由挂靠人承担该工程项目的全部经济责任及施工管理职责,被挂靠企业则负责处理与业主、监理等其他单位的对外事务,挂靠人须向被挂靠企业缴纳内部承包管理费。相比借用施工资质型挂靠,内部承包型挂靠显然更具隐蔽性,在实践中也较为常见。

二、挂靠经营产生的原因

(一)现行法律法规关于挂靠的规定操作性不强。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挂靠行为的规定基本都属于禁止性条款,对业主单位的责任界定不够详细,对其不规范操作行为缺乏法律约束条款。同时,对挂靠行为的法律界定条款太少,且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据此在实践中进行违法认定和处罚执法。

(二)国家实行的严格资质管理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2007年施行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规定: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条款是对施工单位的市场准入和市场行为方面的规定,说明国家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非常严格;这个规定也把没有资质或资质低的施工企业排除在工程建设市场外。这些企业自己没有能力通过招投标承揽工程,只能另辟捷径,无疑是国家政策法规的约束导致工程建设企业挂靠经营的原因。

(三)挂靠双方“利益、双赢”的驱动和“资金、人脉关系”的优势互补。利益驱动是产生挂靠的根本原因。被挂靠的一方,出借自己的资质这一无形资产,得到管理费,达到了为企业创收的目的,同时在不增加人员、机具设备、投资的情况下,有了更多的项目,既扩大了知名度,又积累了工作业绩,实现了名利双收;而挂靠单位依赖自己多方面的人脉关系而参与投标获取工程,又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获得相应的资质,通过使用被挂靠单位相应的资质,与业主、主管部门玩起了猫腻,最终达到承揽本不该承揽的工程项目,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三、建设工程挂靠经营的法律风险分析及责任承担

(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引发的法律风险

(1)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情况下,相对被挂靠方是有利的。按照法律规定,即使挂靠行为导致建筑施工合同无效,被挂靠企业依然可以要求业主按照合同支付工程价款。而相对业主方,在建筑施工合同无效时,意味着施工合同的条款无效,业主方会面临很多风险,如被挂靠方随时终止合同、工期延误、工程质量问题、安全文明施工问题等,业主方无法追究被挂靠企业的违约责任。

(2)在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情况下,根据《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经修复后合格的,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但是要承担修复费用;如果修复后仍然不合格的,意味着施工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业主方没有向被挂靠方支付工程款的义务,相反还要求被挂靠人返还之前支付的工程款。

(二)对挂靠双方非法经营所得面临法院判决没收的法律风险

按照法律规定挂靠合同无效后,法院可以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挂靠人的非法所得就是挂靠人收到的全部工程款减去实际投入(包括材料、设备及劳务费支出、自身管理费、被挂靠企业收取的管理费、被挂靠企业代扣代缴的税收)。如果法院判令收缴,而挂靠人实际投入中的自身管理费部分又往往鉴定不实,说不定挂靠人会亏损。被挂靠人的所得比较容易确定,通常按照工程合同金额或按照每笔打入被挂靠人账户的工程总结算收入的一定比例收缴。

(三)挂靠人安全管理不善,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法律风险

挂靠人的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数量、技术装备等综合能力相对是较差的,一旦违规操作、不执行安全规范、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不足、偷工减料、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健全等,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将给被挂靠人造成不堪设想的法律后果。

四、结束语

挂靠经营在建设工程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对一个企业来说,关键是如何用法律法规来规避风险,维护自己利益。相信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建设工程管理将日趋完善、标准、规范。

篇4

关键词: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一直是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大部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只要监管得当,从各个角度发现问题并解决,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较大的难度,这是整个建筑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概述

从监督管理的主体来看,建筑市场中,监督管理的主体包括:建筑业主、建筑承包商、政府主管部门、建筑配件、材料、设备供应部门等,这些主体在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各自发挥着质量控制的职能及作用。其中,建筑政府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等比较侧重于从建筑质量外部来进行监督,而参与建筑的部门与材料供应商等则侧重于从建筑质量内部来进行监督。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在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立法工作中,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很多缺陷,相关配套实施细则也不完善,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而且,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初期中的建筑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建筑市场混乱,质量管理责任主体的行为不规范,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状况,执法者往往见多不惊,风声大雨点小。所以,实际上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执法工作的开展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地区都还未开展,尤其是在农村,房屋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更是成了监督管理的盲区。归根结底是因为法制的不健全,导致建筑质量没有有效的监督,有法难依,违法违规行为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2.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体权责不明确

建筑行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主体权责不明确普遍存在于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这些部门存在很多交叉和模糊地带。我国建筑质量监督部门主要以事业编制为主体,近年来受有关部门体制改革的影响,对建设质量监督费用多次削减,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经费很多时候都难以为继,使建筑质量监督机构的正常运转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很多队伍都重复建设,很多业内监管都是你可以管而我也可以管的状态,因为经费问题而造成的谁都不管的情况也有发生,还有一些单位,既进行建设也进行质量控制,又进行质量监督,就造成了建筑质量责任无法落到实处,不利于建筑质量监督工作。

2.3质量监督管理信息方面的问题

在质量监督管理中,信息网络化利于建筑质量监督者执法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使建筑质量监督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传递和反馈速度,提升监督工作效率,利于建筑质量监督接受社会的监督,增强监督的透明度。按我国实际情况,很多房屋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主体都没有建立建筑质量监督信息系统。

2.4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进行建筑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对于参建单位建设、施工、设计等单位的行为进行监督,应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在设计、施工等方面有多年丰富的专业经验,相对于一般建筑人员有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建筑质量监督工作人员显然并没有达到这个素质要求。有一些地方,只是随便安插一些人进入质量监督部门,根本没有考虑监督人员的专业经验、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

3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重视建设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立法、执法制度

首先,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立法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法律法规,加强和完善是为了有效地进行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健全的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保证房屋建筑过程科学、高效地进行。这是建筑质量监督安全、健康进行的前提。为此,建筑主管部门必须先建立并健全建筑质量健康、安全的法制制度,提高建筑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层次,整理从前的法律,修改不符合当前国情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过时规定,不断完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法律体系,依法规范与管理房屋建筑工程,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其次,积极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实施。《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实施之后的第一部配套的法规,同时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部大法。《条例》第7章第43条明确规定了国家要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以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为依据;以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强制监督为主要方式;以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为主要内容,保证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再次,进一步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在深化和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要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地方性建筑法规的调研和修改工作,从而更好地保证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为保证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法律基础。

3.2促进权责明确,深化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建筑建设的稳步发展,政府已经逐渐意识到我国建筑行业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存在部门交叉监督的情况,目前,可以实行的手段就是接受政府委托,接受并利用社会的监督,在建设前期对各项工程进行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提高建筑质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主体权责不明确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原有体制造成,对此,促进权责明确以及深化体制改革也是应努力的一方面,权责问题解决好以后,可以做到促进建筑质量监督的作用。

3.3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完善我国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为此,要重视使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来管理监督和检测工作,使信息管理在加强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使监督管理实现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不断创新并改进检测的设备仪器,有效地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确保政府对建设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提高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技术、装备和监管效率,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信息化,促进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

3.4重视建筑质量监督人才素质培养

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运行,一方面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依靠掌握先进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相关技术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机构当前最为迫切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建筑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为了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作为建筑质量监督的专业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质,熟练掌握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及建筑工程的有关标准;所以,必须重视建筑质量监督的人才培养,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提高其建筑质量监督素质。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用人机制,便于吸引优秀人才到建筑质量监管岗位。

4 总结

目前我国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其特征约束了社会发展,同时,建筑质量也得不到保证。通过对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建筑,同时使工作效率提高,保证各种监督管理体系发挥其最大作用,弥补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对完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征与启示[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

[2]李利.积极探索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J].广东科技,2008.

篇5

论文关键词 法律法规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公安消防机关

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我国公安消防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避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和西方先进国家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相比较,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现行消防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有必要对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对策,从而不断促进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一、当前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我国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必须严格依据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法。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作为我国公安消防特别行政法,对国务院、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等国家机关在消防行为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目前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法中,根本没有对国家机关的消防行为做出明确规定的组织法。这样,在执行消防法的过程中,许多国家机关会借口国家机关组织法中没有消防法的内容而拒绝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消防法对于国家机关来讲就是一纸空文。

(二)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西方先进国家适时进行法律修改不同,我国法律法规修改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法律法规的立法程序相当复杂,无论是制定法律法规,还是对法律法规的修改,都相当困难,制定法律法规往往要经过繁琐的手续,持续数年才能制定完成,对于法律法规的修改同样如此。并且制定好的法律法规颁布后一旦开始实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便不再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我国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制定、颁布和实施的过程同样如此。

例如: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主力军。但是,在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中,涉及到现代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以及施工要求的内容尚不健全,导致现代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与施工无法可依,同时又和原来的消防法律法规相冲突的现象。

(三)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执行力不足

在我国,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人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执行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主要领导的干涉而无法执行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监督的是国家机关、团体以及各种类别的企事业单位,这样也导致了我国消防法律法规在执行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通常情况下,不能按照消防法律法规体系规定执行的国家机关、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如果不能进行限期整改,通常只是对主要领导或者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并且大部分时候处罚力度也相当低。特别是在一些机关单位中,相关责任人一般不是单位的主要领导或者法定代表人,这样就出现了法律责任和消防责任相互脱节的现象,对消防法律法规的严肃程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二、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变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弱势地位

正是因为我跟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主要依据我国国家机关组织法。因此,为了保证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对国家机关的约束力,避免国家机关和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确保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顺利执行,必须切实改变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弱势地位,按照我国实际状况以及消防工作的特征,制定对国家机关具有约束作用的消防组织法。在消防组织法,必须明确各级党政国家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的手段实现对国家机关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

(二)大力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全面加强消防法律法规建设的需要,同时还是保障全体公民生命和安全的需要。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第一,必须大力加强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立法进度,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定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立法规划,促进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立法进程,保证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我国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保证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消防队伍建设相适应;第二,要大力加强消防立法机制建设,按照民主以及公开立法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专家消防立法机制,公开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反映他们最根本的利益。第三,要努力完善当前实施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在现行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不违背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和现行消防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确保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内部互相协调,互相统一。第四,要认真分析当前消防方面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特别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必然带来设计理念、建筑风格以及消防安全技术的变化,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以及现代化工厂消防方面,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消防法律法规的与时俱进,保证消防法律法规能够符合经济发展的形势,参考西方先进国家在消防法律法规建设上的经验很有必要。

(三)努力提高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执行力

在我国,要想提高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执行力。主管领导首先必须大力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修养,充分认识到消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程序办事,决不可凌驾于消防法律法规之上。在国家机关、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中,消防安全的责任人,必须是其法定代表或者主要责任人,从而确保法律责任设定和职责设定相一致,保证在发生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时责任追求的严肃性。

努力提高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执行力,还要努力提高公安消防机构的执法力度,大力加强防火设计的审核和验收工作,加强对各单位在建、新建或者已经投入使用的建筑的消防检查,避免出现在消防工作上的政企不分、灭火救援体系相对混乱的现象。

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一、工程造价管理基本现状分析

1.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整体而言,观念相对落后,仍然停留在注重定额的统一性方面,工程造价的预算呈现静态特征,没有将工程造价的估算、概算、预算以及决算有机统一起来,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成效。所以,更新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迫在眉睫,我们需要树 立一种贯穿工程项目整个过程的全方位的、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理念。

2.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健全,在具体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由于法律漏洞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招投标法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被扭曲,议标、串标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国家需要加强行业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并与时俱进,关注国际工程造价领域的新动态,争取与国际惯例接轨,以不断的完善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3.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都不完善,没有对工程造价开展全方位的管控。一方面表现在缺乏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无序、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表现在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以及奖罚分别的奖惩机制,导致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出现一系列,虚报或者是篡改工程造价的不良现象;而且由于缺乏奖惩机制,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通过内部串通来哄抬工程造价以谋取私利,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形同虚设。

4.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成效,然而当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首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整体学历水平较低,以专科毕业生为主,本科以上的非常少,而且很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都是从相近专业毕业,然后跨专业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所以说他们缺乏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和技能,更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我国的很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敷衍塞责的不良现象,没有充分意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认真履行相关的管理职能。

二、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分析

1.更新工程造价管理观念

更新工程造价管理观念,需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由具体的工程项目策划、建设面向项目运营,进而以项目的运营目标导向来开展相关的决策实施,实现项目策划、建设和运营的资源、组织、技术以及过程的一体化,在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整体的运营情况,通过充分结合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实现相关参与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通过及时的信息沟通,使各参与方充分了解项目情况和有关市场信息,为下一阶段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2.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尽管随着我国工程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和实施,工程项目市场逐渐呈现法制化、规范化的特征,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大多都是从宏观角度来规范工程造价工作,不可能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方面作详细的明文规定,具有一定的内部实施局限性。所以,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可以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及时的反馈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呼吁政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国外的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争取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了解相关的国际惯例以及法规标准,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法律制度建设,争取国际法律的保护,以全面的提高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效率。

3.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需要建立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配备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并加强相关的监管机制以及奖惩机制建设。

首先,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宏观调控,协调好和部门的关系,加强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交流欲沟通,以便及时的反馈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问题,并集中解决,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效率。

其次,强化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管控,

认真的研究相关的投资方案,保证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对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管控,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估价和预算,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在招投标阶段,要规范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充分考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以及具体的施工条件,合理的编制工程项目预算清单,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成本;在具体的施工阶段,要规范操作流程,合理的配置人、材、机的资源,并严格监管施工工序,避免不必要的返工造成资源的浪费,并增加工程项目整体造价成本;此外,在竣工结算阶段,要合理的编制竣工结算,计算工程项目的各项实际开支,重视对相关资料的整合和审查,以严格的控制整体工程造价成本。

再者,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严惩那些为了谋取私利而任意增加工程造价成本,提供虚假的工程造价资料,或者是违反正常的施工操作流程,任意浪费施工材料,破坏施工设备的行为,并对那些积极配合工程造价管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4.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在聘用阶段,需要严格的考核聘用者的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聘用标准,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对相关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实现岗前培训和教育,引导其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规范操作流程,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工程项目管理综合知识和技能,进而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他对相关的制度建设、法律法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我们全面的考察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现状,并结合实际的施工条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以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 新时期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J]. 山东工业技术,2015,06:224.

[2]徐晓霞,安钢. 建设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科学中国人,2015,02:63.

[3]邹武坤,熊汉江. 现行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工程咨询,2014,02:67-68.

[4]魏瑞丽,冯彦华.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2014,09:67.

篇7

社会管理标准化是社会管理主体为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对在社会管理实践中重复出现、需要协调统一的活动,进行科学总结和提炼,形成正式标准并进行推广实施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现代社会管理既是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服务并依法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也是社会成员开展自我服务并依据法律法规、行规标准和公序良俗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因此,社会管理标准化既遵循标准化追求最佳秩序、谋取最大效益的基本使命和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基本特征,也服从于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出自身发展特性。

一是专业性。标准与法律等行政规制手段相比,无论成因机理、编制方法,还是方式、运行程序,都有专门要求。开展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重在健全社会管理标准研制规程,促进专业制度建设;重在培养社会管理标准化业务骨干,促进专业队伍建设;重在组建相关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促进专业组织建设,强化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专业属性。

二是政策性。与工农业标准化相比,社会管理标准化侧重公共领域资源分配、管理规范与服务提供,具有公共决策的显著特征,既强调标准制定的政策依据,也重视标准实施的政策效力。开展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重在坚持政策导向,将针对同一事物的各类法规政策条款汇聚凝练为操作性强的具体标准,切实发挥微观标准对宏观政策的细化与补充作用。

三是开放性。与工程技术标准化相比,社会管理标准化提倡人文关怀,讲求开门制定标准,强调社会广泛参与和各方利益协商一致。开展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重在坚持开放导向,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标准研制,积极吸纳各方意见,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参与度与认可度。

四是层次性。开展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重在建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相互协调的标准体系。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层面,主要着眼于制定实施最低标准和共性标准;在地方标准层面,主要着眼于制定实施高于全国水准的地方标准,或在空缺领域优先出台地方标准;在机构标准层面,主要着眼于建立健全范围更广、水准更高、要求更精细的内部标准体系。

推进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首先,推进标准化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改善社会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面向社会领域推广标准化工作手段,逐步改造传统的经验型、运动式、零散化、临时性工作方式,建立现代的常态化、可量化、自愿化、制度化工作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联动发展,避免“市场强、社会弱”、“市场监管手段到位、社会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出现。

其次,推进标准化建设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健全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方式。在效能层面,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理念,围绕安全漏洞制定标准,围绕薄弱环节健全标准,围绕重点部位实施标准,围绕关键岗位评估标准。在制度层面,将政策法规细化为具体标准,将内部规定转化为公开标准,将基层经验优化为通用标准,将基本诉求深化为兜底标准。在机制层面,广泛实施社会管理相关标准,推动资源优化配置、资质合理认定、服务规范竞争、绩效科学评价、职业分类指导。

再次,推进标准化建设是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强化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标准作为微观制度,可以发挥贯彻上级政策法规和固化基层通行做法的桥梁作用,可以发挥明晰对外服务要素和规范对内管理流程的载体功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标准化发展目光投向基层一线,将标准化发展资源投入基层一线,着力在基层把常见的情况规范处理、把零散的事务统一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明处理、把随机的因素稳妥处理,有利于推动基层社会管理由无序变有序,更好发挥社会管理强基固本作用。

推进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第一,通过政策创新抓推进。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年—2020年)》等宏观政策,围绕社会建设重点和党委政府关注热点,制定加强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及行动方案,提出倾斜性措施或制度性安排。二是在质量评价方面,既针对社会领域突出质量问题,建立健全计量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政策;也针对社会管理与服务绩效考核,建立标准化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实施相关量化评价政策。三是在激励保障政策方面,将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与经费分配政策、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市场化收费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评比表彰项目挂钩,支持达标机构、项目乃至人员优先发展,不断激发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动力。

篇8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状况是非常严峻的,而且农业自身污染的潜力和风险还很大。全国已有2/3的水域和1/6以上的土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肥料(主要是化肥)、配合饲料、地膜等用量最多的国家,有机废弃物产出量也最大,每年大约有40×108t,6.5×108t秸秆约有2/3被焚烧或变成有机污染物;肥药的利用率仅30%~40%,施用肥料的50%左右、农药的60%~70%仍流失于环境中,污染土壤、大气、地下水和农产品,近年我国三湖(巢湖、滇池和太湖)水域污染物中,农业与城乡结合部的贡献一般占到50%以上;每年农田农膜的残留量高达45kg/hm2左右[4~13]。加入WTO后,我国产地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等问题逐渐显露,农产品出口屡遭限制、退货或拒收。我国各级政府和科技界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问题,在农业污染防治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14~20]。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城市与工业引起的点源污染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与防治,90年代中后期,又逐步对农业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予以关注,启动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滇池、太湖等水体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推广生态农业和洁净生产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国对农业污染的研究与治理起步较晚,整体上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突出表现在:很多基础层面的科学问题尚不清楚,系统的科学理论与总体治理思路尚未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农业污染国家监测网络远未形成,基础数据与信息匮乏,出台的一些标准或缺乏必要的试验支撑,或主要参考国外相应标准,区域性、实用性相对较差;实践中缺乏科学的技术路线与一体化防治技术的支撑,整体表现为末端控制多,源头与过程控制少,各有关单位全局协同作战少,“点”、“源”治理考虑多,系统与“立体”治理思考少。显然,我国农业污染治理面临着从认识、政策、法规、管理到技术等一系列难题。因此,尽快系统地开展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科学研究,破解相关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攻克相关核心技术难关,注重各种技术的协同与匹配,通过部门协同与建立相关政策法规等保障体系,对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污染问题具有战略作用与现实意义。

2农业立体污染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从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研究与防治实践需求出发,遵循生态学、污染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环境科学与农业资源利用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从农业立体污染的基础科学需求、核心技术支撑和政策、法规、管理保障等三大层面出发,揭示与探索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为农业立体污染的深化研究和工作思路的构建提供依据。

2.1当务之急———开展本底调研与监测信息网络

建设本底不清是目前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的首要问题。建议应根据我国农业生态区域、农业类型、土地利用类型、耕作制度类型等,选择我国农业立体污染较为严重的代表性区域,组建10个国家级立体污染长期定位监测基地,并以此为骨架,构建全国产地环境立体污染长期定位监测网,建立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系统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同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归纳、整合并提出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监测指标体系和规范化的操作技术规程,重点针对水体、土壤、大气及生物体中多种形态的农药、养分、温室气体、激素类、重金属和秸秆、粪便、农用塑膜、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形成定期中国农业立体污染报告的能力。

2.2前提与基础———破解相关重大基础与理论问题

农业立体污染既是一个新理念,又是一个崭新的领域,首先必须探明以下基础科学或理论问题,才能有效指导科学研究与防治实践。

2.2.1探明立体污染物的危害特征与环境容量着眼于农业生态环境因子演变、生产加工到形成终端产品的全过程,研究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数量、分布、污染特征、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与环境容量等。

2.2.2构建农业立体污染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体系农业立体污染防治涉及到自然条件、生产方式、政策法规、经济投入、治理技术、公众意识等多个方面,不仅要依靠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而且必须针对新的客体和新的观念,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相关科学研究与实践建立扎实的科学依据与雄厚的工作基础。

2.2.3开展立体污染机理与循环链接的生态学研究重点针对人畜粪便、秸秆、残留农药、有机农膜、生活垃圾、污水、重金属、激素类、温室气体、地下水NO-x等,研究其污染的生态学过程与机理,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迁移与富集规律,污染物相互作用规律,污染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酿灾规律,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链接与降解规律,污染物之间的交叉、镶嵌与复合污染等。

2.2.4开展农业立体污染的系统动力学研究针对主要农业立体污染物的形成动因、演变特征、成灾条件与机理,研究气候等自然条件变化、农艺措施、生产方式、加工过程等对农业立体污染的影响,揭示其系统动力学特征,构建主要污染物酿灾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2.2.5明晰防治战略思路,处理好与点源、面源污染的关系农业立体污染与点源和面源污染有质的不同,它具有观念上的飞跃,它更能反映农业污染的本质,有助于人们从系统与整体的角度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同时,它与点源和面源污染有直接关联,它们针对的都是农业污染问题,可以说,点源和面源污染是立体污染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是认识问题的思路与角度具有差异而已。毫无疑问,以往点源和面源污染研究的技术成果与经验仍是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重要参考和基础支撑。

2.3核心依托———关键技术集成与攻关

2.3.1防治与降解新材料技术重点研究有利于杜绝或降低农业立体污染的基础生产资料和有利于废弃物处理的新材料等,主要包括新型肥料、新型农膜、生物农药、生物菌剂、资源节约型生物新品种、环境修复型生物、土壤修复剂与调理剂、新型空气清洁剂、废弃物资源化造粒剂等,并配合以工艺技术研发,为其产业化提供基础。

2.3.2无害化和污染减量化生产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开展无害化或最小化污染排放与控制技术试验与整合研究,形成我国农业无害化生产或减量排放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2.3.3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从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的角度出发,重点针对人畜粪便、秸秆等农副产品、生活垃圾、污水等污染物源,开展处理技术、多级利用与资源化技术攻关与技术整合研究,重点包括规模化畜禽场粪便高温连续发酵技术、粪便发酵过程除臭技术、作物秸秆发酵转化酒精技术、高效高分子造粒粘结剂及有机物料造粒技术、有机2无机复混肥料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

2.3.4立体污染阻控技术重点针对产地环境中的残留农药、重金属、有机农膜、激素类、温室气体、水土与养分流失等问题,开展阻控与降解技术研发,强化生活垃圾、农药、污水、重金属、农膜等的处理与降解技术研究,重点包括:肥药的精准化施用技术、废弃物的分类分级与安全管理技术、生活污泥的生物消化处理及稳定化技术、有机物料高温快速连续发酵技术、畜禽粪便除臭发酵无害化技术、土壤农药残留的降解技术、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与化学降解技术等。

2.3.5关键工艺与工程配套技术对上述新材料技术、无害化或低排放生产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立体污染阻控技术等,开展科学的工艺试验、工程设计、设备研发与基地示范,实现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工程的配套与衔接,为推进农业立体污染治理提供工程保障。

2.4保障体系———政策法规、组织建设与公民意识培养

2.4.1制定政策法规是实现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机制保障重点研究与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相关的政策倾向,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研究适宜的管理体系与科学的技术标准,为保障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与产地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依据与管理标准与模式。

2.4.2科学组建相关机构是实现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组织保障主要研究相关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技术研发与实施部门之间的配套与衔接,动员各种社会团体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力量,积极投入并参与到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事业中来。

2.4.3公民意识培养是实现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基础工程研究相关机制与途径,提高民众对农业立体污染严重性的认识,树立清洁生产的理念,自觉参与农业污染防治事业,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3思路与建议

3.1工作思路

尽快动员起来,从政策法规与组织上为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提供坚实保障。从系统思路、整体与全局观念出发,融合点源与面源污染的相关成果,强化软硬“两个方面”:软的方面,即创建我国农业立体污染相关理论基础与科学体系,揭示其立体污染的机理、发生规律和酿灾途径等重大科学规律,为认识、监测和防治技术研究奠定基础;硬的方面,即组建国家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与研发中心,构建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长期定位监测与试验示范基地网络体系。从而逐步做到按区域、分步骤、突出重点、部门协同,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立体污染防治高新技术成果,初步构建我国农业立体污染一体化防治技术与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定期我国农业立体污染报告的能力,为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依据。

篇9

截至2015年,我国的高速公路的修建里程已达到十二万公里。高速公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经济管理体制为其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在高速公路建设、维修、养护等的过程中,都需要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对相关的操作过程进行规范管理,这是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提保障。经济的发展需要道路的支撑,特别是高速公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呈现出一些特征,比如说工程建设体系投资较大、规模复杂;资金密集等。另外,高速公路管理方面,对于经济管理方面关注不强,同时缺乏有效且规范的经济管理体制,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这一系列的因素造成了我国高速公路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不足。[1]本文主要就新时期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新特征、加强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意义、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完善措施等三大方面进行论述。

2新时期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新特征

2.1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信息科学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表现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就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加强转变管理的理念,提高工作人员的适应性。特别是国家采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这些政策,更需要就高速公路建设及管理方面制定更高的要求。

2.2来自国际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领域积极“走出去”来适应全球化的环境。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关经济管理方面的要求被提上日程。在高速公路领域,需要结合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体制来应对国际的挑战。

2.3信息技术化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环境下,任何行业领域都离不开信息及科学技术。具体到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就需要高速公路在经济管理方面需要紧密结合最新的技术及信息,通过不同地区及国家间的交流及时完善管理办法,做到与时俱进。

3新时期加强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意义

3.1国有资产的保障

高速公路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同时,高速公路属于国家管控,并通过下放到市场的方式为高速公路建设注入活力和创造力。高速公路建设是为了保障国家经济的发展,并同时方便百姓出行,为广大百姓造福。作为国有资产的一部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我国高速公路规划及建设进行市场化改革后,会存在管理形态、投资主体、经营管理主体等多样性的特点,但高速公路的最终所有权依然归国家所有。[2]因此,依照法律法规对高速公路实施管理,保护高速公路的设施,是国家及相关政府的权力及职责。

3.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经济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到某个阶段后必然会产生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环境下,不管是公有制或者是私有制,必定要运用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运转。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的高速公路建设,它是国家经济发展运行的重要因素。道路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物流的快速运转,并且拉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最终加快国家经济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的生产力进步。

3.3方便百姓出行

自古以来,道路建设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都必不可少,道路建设也关乎着百姓的日常生活。现代社会,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频繁,更需要建立高速公路来方便百姓的出行。

4新时期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完善措施

4.1通过宏观调控方式来确保责任制度落实到位

高速公路自身的特征使其具备了相比其他领域更高的风险性特征,另外,当高速公路施工结束后资金方面并不会立马回收。因此,为保证高速公路的健康运转,需要在运行的效率方面进行加强管理。因此,在政府方面,就需要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为事后的相关情况及时解决负责。

4.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高速公路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最终目的是达到高速公路科学化管理的目的。制定科学有效的法规有利于为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提供法律保证,使其管理者和执行者能够按照法律法规执行任务和处理问题。当今社会,高速公路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确保相关工作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行事是高速公路能够在健康环境中运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4.3加强成本管控

首先是提前预算施工的成本费用。一方面是需要对成本进行预算,对项目成本的相关费用进行严格管控,做好施工预算的工作。另一方面是注意计划施工的成本部分。在发生实际开支之前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各种费用进行预算管控,综合考虑材料和成本,将施工失误降到最低。[3]其次是加强成本管控。高速公路建设属于投资量巨大的行业,在我国投资量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就高速公路的项目进行开发,确保国家将高速公路建设下放到市场的环境下得到社会资本的回收。另外,如果资本投入得不到盈利回报,相应的公司企业也会退缩受挫,最终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4.4加强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管理

将信息化运用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能够降低公路建设维护的成本,同时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相比之前的高速公路管制,实行信息化之后,高速公路管理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工作人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岗位,防止部门之间的冗杂现象,同时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行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对高速公路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查询,保证高速公路为出行的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5结论

总之,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高速公路的建设及经济管理也需要跟得上时展的步伐。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高速公路在具体的管理运行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但通过各方的学习改善来实现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更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当中不断地汲取经验,对一些先进有效的方式进行借鉴利用,总结更好的方式,最终实现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健全完善。

作者:庄勇智 单位:内蒙古锡林浩特养路工区

参考文献:

[1]刘奕.高速公路经济适应性理论与评价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13(10).

篇10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1.法律法规方面

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政策、法律环境是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是市场机制有序运行的根本保证。加强法律环境建设,建立相对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有效的造价管理的基础。

1.1加强法律法规的层次性

法律层面、行政法规层面、部门规章层面的法律文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关系是有高层到低层,相对稳定性也是逐渐减弱。针对具体问题的法律条款应当尽量出现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层面,法律层面的文件内容应当加强宏观的指导性。力求法律层次分明,不同层次之间相互均衡。低一级层面的规定应当以高一级层面的规定为基础,具体条款的来源应当明确鲜明,使得法律体系的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1.2完善立法程序

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发现,其在立法程序上多是采用由上及下的方式。在市场运行和行业的管理活动出现与法律相关的问题时,立法机构主要研究法理方面的问题,将问题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制定高级别的法律条款指导低级别规定的颁布。而不是简单的为解决问题,颁布针对性地文件。即将法律颁布前的后台工作做足,一方面提高法律条款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加强法律的稳定性。这种立法程序值得我们借鉴。完善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相关的立法程序,改变目前出现问题就颁布相关文件解决问题,问题多了直接上升到法律层面的现状。

2.政府监管方面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提高政策法律体系中政府的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改善。

2.1逐步放开具体造价管理活动

政府对于具体的造价管理活动干预应当以间接方式为主,采取逐步放开的策略。对于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造价管理活动,尽量由相关单位以合同等方式解决。区别政府工程与非政府工程分别管理。对于政府投资的工程,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操作程序,明确管理责任。对于非政府投资的工程则应完全放开,视其为普通的市场交易活动,仅在安全、环境等方面给与关注。

2.2重视法律法规的补缺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各级法律法规的研究工作。针对目前我国行政法规层面的文件较少,部门规章层面文件凌乱冗杂的局面,政府应当加强不同层面法律法规的研究,改变目前我国法律少、行政法规缺、部门规章乱而多的局面。组织相关的研究机构深入问题出现的第一线,剖析问题背后的法律渊源,补充法律、行政法规层面的相关规定。

2.3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部门规章多而杂,是我国建设工程法律体系的显著特点。尽管近期出现了几部委联合相关文件的情况,表明了政府改革的态度,但是各部门分别颁布的规章仍然有冲突的现象,因此应当建立部门之间的联络机制。形成部门颁布规章之前,能够送往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评议制度,保证部门规章层面的一致性。

3.行业协会方面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行业协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法制建设上来了。因此,完善我国与造价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同样应当注重行业协会的发展壮大。解决目前我国政策法律的许多问题都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3.1重视行业协会和专业人员的立法参与

政府部门中应设有专门的行业法规管理机构并与行业协会建立联合研究机制,加强立法理论的研究。通过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和学会,让行业协会培养大批既懂法律又懂造价专业知识的人员,鼓励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参与立法。同时在制定技术规范和标准时应该尽量让行业协会或专业人士去完成。在此可以借鉴英国的立法经验,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绝大多数由政府委托建筑业行业协会或学会编制,政府部门设立的行业法规管理机构,负责编制一些专业性不是很强的规范与标准。这些技术规范与标准有些是必须遵守的,有些是可以选择遵守的,各参与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选择执行,还有部分是指导性质的,仅供参考而已。由此再次验证了培育行业协会的重要性。

此外,我国政府在修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除了理顺现有的关系,明确各类人士的权、责、利以外,还要充分认识到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明确外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其咨询专业人士在进驻中国市场的资质要求及如何与国内同类企业和专业人士进行资质互认问题。

3.2建立高度的行业自律机制

行业自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改变目前行业协会和学会以开展学术交流为主的现状,逐步完善行业协会和学会的各项职能,并通过协会规章,规范会员的行为,维护行业利益,才能实现真正的“行业自律”,代替政府实现对行业的微观管理。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对于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完善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管理工作重点上注重个人执业资格的管理,树立执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信用风险意识。

3.3加强协会自身制度建设

协会应加大个人会员的比重,并将个人会员根据资质背景的不同分成学生会员、普通会员和资深会员三类。协会和学会除了具有目前开展学术交流、定期出版刊物、实行继续教育等功能外,还应具备以下职能:对专业人士资质审查的职能、组织实施执业资格考试的职能、制定有关合同文本和技术标准的职能、建立对高校专业教育评估的职能、制定行为规范约束会员行为、与其他国家行业协会建立资格互认等。

4.投资体制方面

从发达国家建设工程投资体制可看出,各国都很重视市场机制在建设工程投资中的作用,并且在积极倡导各种性质的资金投向建设工程。这不但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更能够引入投资主体的自主投资控制机制,提高投资效率。而从我国的现状看,以政府主导为主要特征的投资体制,排斥市场机制,非政府资本要参与工程建设也受到各种阻碍。随着建设工程领域新技术的出现、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工程主要由政府出资的自然垄断属性应当逐步弱化,各种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的门槛应当降低,因此为了改善建设工程的投资体制,从源头上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应当进一步明确政府以及各投资主体的角色,提高投资效率。政府投资为主要向市场投资为主转变,即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开辟多条投资渠道,创新投资方式和投资机制,加强市场机制对于建设工程投资的调节作用,从而使投资主体,管理主体以及建设主体主动的控制工程造价。政府则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推动投资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建设工程投资环境,以利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5.结论

通过改善市场竞争环境,来提高建设工程投资管理水平的做法已被许多发达国家所应验。而目前我国的投资体制现状是老牌国企对于许多行业的投资都有垄断获准垄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对于许多建设工程投资还是望而却步的。这就导致市场主体的单一性,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因此,政府管理方面应当适当的扶持中小企业。由于这些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会相互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努力改善管理方法,这都将会有利于社会投资管理效率的提高。具体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者为部分业绩好,管理水平高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优惠等,鼓励其参与建设工程投资。这样,一方面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也给部分老牌国有企业一定的竞争压力,促使其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