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3-26 12:0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命的思考

篇1

人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重,老年的愤世嫉俗都表现在生命的过程中。生命是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厉,爱人的柔情,朋友的关切,是一切感情的集合体。长河衬落日,青松立峭壁,万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阳春和白雪,宝刀快马,金貂美酒都是生命画卷中的一部分。只不过,有些人的生命画是素描,有些人的是水墨画,有些人的则是水粉画,还有一些人的是油画……也许生命就是如此多彩。

走在生命的长廊上,有的人把自己当作游客,四处观光;有的人把自己当作路人,埋头前进;有的人把自己当作上宾,只是欣赏一侧的景致,假装很有兴趣;而有一部分人则把自己当作主人,精心设计人生中的景物。人不同,心不同,看到的景致也不同,对于生命的理解自然就有所差异。

开花容易,结果难,同样,我们获得生命轻松,并不代表生命过程也熠熠闪光。冬去春至,树上开满了艳丽的花朵,放眼望去姹紫嫣红,令人心旷神怡;但在万花竞相开放的背后却隐藏着凋零,送夏迎秋,一棵树上只挂了不多的果实。静心思索,优胜劣汰让人心惊。开花的不一定都结果,结的果不一定都是甜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活着的不一定都是成功的,成功的也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开花、结果是自然规律,但如果没有蜜蜂采花粉,一切都是徒然;活着的人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生命的价值也不能得以实现。

然而,一切的结果都源于生命自身的成长。石缝中可以创造生命,小草破岩而出;峭壁上能够屹立奇迹,青松挺拔而立;逆境同样可以造就英才。其实,生命就像是岸边的岩石,原本有棱有角的它们在经历了海浪无数次的拍打侵蚀之后变得平滑,光亮。当我们惊叹海之壮阔、天之高远、路之漫长时,我们便能洞察一切了。

有时我们需要把自己当成自己去激发生命的火花,有时我们则要把自己当作别人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生命。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思考,我们都会面向遥远的地平线测度生命的行程。

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那我要说:“生命除了奋斗别无所求!”

点评

篇2

星期五考试时,我掰了掰酸痛的手腕,无意中触摸到了我的脉搏。一下,两下,三下。我虽然不是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跳动,但是这次,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

如果说那一次次跳动是生命存在的证据,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证明我的生命是存在的呢?开学时,我感到兴奋忐忑;被老师表扬时,我感到高兴;以及上体育课时,我感到筋疲力尽……我的思考、我的感受,似乎都是我存在的证据。

我想起来我曾经开过一句话:我们差一点就无法遇见。我望了望四周,老师、同学,以及不在场的家人,我们都是存在的,但是,存在就一定会遇见吗?2016年,世界上共有23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334个市,2013年,广州有1389间小学,而同学们,我们刚好就在这一所小学相遇;也许只是少了一次出行,也许爸爸只是丢了一枚硬币,也许妈妈只是考大学时多写错了一个字,我就不会存在;路人们,我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不同的角落,沿着各自的路线在茫茫人海中行走,却能无意相遇,这也是遇见。

我莫名被感动了,生命的奇迹!感动之余,我更希望能珍惜与你们相处的时光,因为我们的相遇不简单。

篇3

他的作品跨越了架上绘画、装置和行为艺术,充分体现了他不拘一格的面貌。和同龄的很多艺术家比起来,陈浩的作品显得更为成熟而内敛。

在北上的艺术学习经历,开阔见识之后,陈浩最终还是决定把自己的工作室安在武汉,开始了一个沉静独立的艺术阶段。他和大楚艺术中心主办方合作,在自己的母校湖北美术学院毗邻的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了首个为名为“我感受,我表达”的个展。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一切仿佛刚刚起步,但在漫长的学习过程和艺术创作中,陈浩显然经历了更多深思熟虑的考量。

生死想象

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很难简单将陈浩的作品归结为传统二维的架上绘画还是带有三维雕塑性质的综合材料表达。他的作品跨越了架上绘画、装置和行为艺术,充分体现了他不拘一格的面貌。和同龄的很多艺术家比起来,陈浩的作品显得更为成熟而内敛。他的作品主题已经超越了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描绘,而转向内在对生命和死亡的某种哲理性的思考,恰如其分地以个人化的、表现性的抽象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出他对生命的理解。

陈浩1988年出生于湖北石首,自2007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后,他就迅速地在同龄人中冒头,成为最早活跃并致力于当代艺术创作的人之一。在2010年大学尚未毕业之时就前往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研习绘画,频繁地从事各种当代艺术展的策划,并积极投身于各种展览中。当大部分人尚且在学院艺术的氛围中汲取各方观念的学习阶段时,他已经在不断策展和参展的实践阶段中与当代艺术的最新前沿的发展和潮流紧密相联。

纵观陈浩的作品,随意可见到的是大量带有禅意的佛学图腾。这些带有某种指向性的象征纹样被陈浩自如地运用在画面中。他的《轮回》系列,无论是撕裂的伤口,在被喷雾后盘绕的塔香还是蒲团的元素,陈浩将其组合成关于禅意且诗意的想象。

陈浩最为引人注目的行为装置作品《遗书》是他体现个人思考生死后的一个独特成果,征集遗书的行为艺术更显示了他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专注于某些深层思考的特质。在这件作品中,陈浩将装有空气的数以百计的试管以蜡封存在一格格的木框里陈列,中间放置了一面镶嵌有黑边,宛如遗照相框的镜子,观者能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遗容”。伴随这件作品的文字解说,是他在网上征集的网友们热心发来的“遗书”手稿。

陈浩邀请人们仔细读读这些网上征集“遗言”,“这些写遗书的多半是80后、90后。我的这件作品完全不考虑艺术,揭示的是令人震惊的社会现象。”陈浩展开了自己关于对生与死严肃认真的想象,用策展人李建春的话来说,他“这么早、这么慎重地谈死,人们的反应一定是游戏性的,行为艺术的,但是里面还是有东西刺着了你。”陈浩站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却已经开始关注概念范围中时间的“遗迹”,青春的伤感和早熟的历史感的矛盾交合。

传承的轮回

陈浩的绘画作品实际上相当地“形式”。不拘泥于学院教育的桎梏,陈浩发展出了个人化的、表现性的抽象艺术风格。他采用各种材质制作成画面,以铁制为画面元素,固定在已完成的画面上,再喷一层清漆,把“形式”像琥珀一样凝冻起来;他的综合媒介中有“塔香”,既指向某种心境,又有宗教内涵,却总能制造让“迹象”动起来的漩涡;他同时用丙稀,水墨,或者别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媒介,模拟那种肿胀似的感觉,在画面构成上形成不可思议的对比和冲击。

陈浩专注于生命本源的探索是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轮回”系列创作中。他开始尝试在画面中加入“佛香”中的“塔香”这一特殊圆形元素。“香除了具有沉心静气,修身养性与安眠外,在民间百姓中更是一种被当作祈求、许愿的通‘神’圣物。”在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一番研究后,陈浩选用了塔香作为自己作品的元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加工和使用香料的国家,烧香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古人曰,一柱清香,直达肺腑,上清下明,身心安泰,修身养性,启迪智慧。”正是因为在古老的祭祀中,人们选取了香作为联系人与神的媒介,他声称,民间普通老百姓多以烧香祈求某种愿望,达到心灵安慰,塔香的元素放置于画中能够贴切地表达出自己面对生命与虚无的解读。

篇4

近年来,中学生因学业压力等原因导致的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这些现象表明:正确的生命意识与生命信念的缺乏是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严峻的现实问题。生命教育已经是现代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我们必需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死,正确对待生命中的苦难和挫折,养成一种对生命的敬畏。由此希求中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在积极的人生态度指导下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但是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我想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将生命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

二、践行: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是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抓准突破口,加强学生生命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1.通过言传身教渗透生命教育,以生命意识影响学生

生命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种用心灵涵养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感激感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机会,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向学生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浑身洋溢着乐观地对待生命、热爱生命的激情,对于课文的解读和教学应当融入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通过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捕捉生命教育契机,浇灌学生心灵

生命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点。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欣赏生命的美好,享受精彩的生活,收获生命的真谛。

(1)走进文本,让学生学会珍视生命,直面逆境

语文课文中,很多作者尽管饱受挫折,但都能勇敢的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勇敢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所传达的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给读者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史铁生21岁时双腿瘫痪,但是,作者用瘫痪的双腿支撑起人生灿烂的天空。他所依附的坚实的地坛,就是对生命执着的眷恋与追求。

(2)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善待他人的博大情怀中受到熏陶,尊重生命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社领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能善待他人,尊重生命。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杰作”,不仅因为这片叶子画得逼真,更因为这片叶子给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意,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主人公这种“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让我们感悟到生命意识不仅包括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包括珍爱他人的生命。

(3)通过阅读感受,欣赏生命,获取生命的力量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感受。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虽然身体残疾,却丝毫没有恐惧、悲哀,依然微笑着面对厄运,欣喜地享受着自己想像中的美景。《安妮日记》中,法西斯剥夺了安妮在阳光下散步的权利,但是无法剥夺她梦想和思考的权利,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都是和平与真挚的。

(4)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溶入群体,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人墓碑记》《(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记念刘和珍君》等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不是把生命自觉地与安邦治国、拯救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对生命的热爱。

教师要在解读作品的时候让学生明白群我关系的重要,并重视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知道要活得好,活得有意义,就必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社会责任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表现在个体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忧患、与命运抗争中的自我体现,更体现在此过程中对他人给予的爱、为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

三、在写作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奠定生命底蕴

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通过引入生命话题,让学生思考有关生命的问题,可以是对自己的生命状态的追问,可以是对周围的生存环境的理解,也可以是自然界中小生命的生长过程的探寻等,把这些有关生命问题的话题带到写作教学中来,既有效地拓展学生写作题材,又能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同时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命题应紧贴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将生活中对动植物的观察感受,对生活的感悟诉诸文字,让学生在作文中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学生把写作当作倾吐心声、舒缓毫Φ摹凹跹埂被疃,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人类生命的意义。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提升生命境界

篇5

一、生命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物蕴含的知识丰富多彩,传统的“读书”教育模式早已不适用了,利用多媒体进行实例讲解也已经普遍了,但是面对生命教育这一问题算是遇到难题了。向学生讲解生命的意义自然是直接切入“生命”一词。 

从哲学方面来讲,生命教育指的就是培养人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从自己引申到其他个体,所涉及的都是人生与哲学这类大方面的知识。另一种解释就是浅显易懂的意思,所指的就是人生观念的教育,教育大家认识生命并且尊重生命、珍爱自身、爱护他人。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更应该加强有关生命这一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认真、严肃地对待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了解生命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利而无害的,所谓“知我、知物、知人、知天”体现的就是关爱生命的问题。 

二、有关生命教育的实例 

(一)案例举证 

1.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一直是学生接触生物的首要议题,教师讲述一个婴儿的孕育到诞生,一个婴儿从孕育开始要经过38到40周的时间,母亲会为腹中的婴儿提供营养,分娩时母亲经过撕心裂肺般的疼痛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放幻灯片直观地让学生感受,让学生明白一个生命的来之不易,生命 

可贵。 

2.植物的生命 

许多人认为只有会跑会跳的动物才有生命,殊不知一颗随风摇摆的植物也蕴含着生命,教师可以详细介绍各种稀有物种,利用PPT或者相关的生动电影来生动展示,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深度认识,倡导学生保护植物,热爱大自然。 

3.生命的珍贵 

通过一些战争片让学生切实感到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渴望与珍视,通过纪录片还原自然灾害的发生,看到什么是真正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斗争中感受生命的可贵,引起学生的人文 

关怀。 

(二)生命的思考 

1.生命的本质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生命是由物质组成的且无一例外,区别只是物质的含量有所差异。生命结束,所有的物质便回归尘土,生命于此便永远终结,各类元素也都四散开来,最终殆尽。 

谈生命的本质也是对生命教育的思考,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想必学生才能真正成长,而不是因为一时冲动自残,甚至以跳楼自杀来终止宝贵的生命。 

2.生命的健康 

有一个好的身体,生命才有了本钱,初中生身体正在发育,心理正在成长,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很重要。身体健康指的就是身体各个机能的好坏,学生应该学会照顾自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自律,不抽烟、不喝酒,不学习不良的习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 

心理健康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注,老师遇到问题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通常一个家庭环境的好坏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生命的安全 

教授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救助措施,比如遇到着火情况的应急措施、遇到煤气泄漏时的补救措施等。对于传染病的知识普及也要做到全方位的教育。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要提醒学生注意,三无产品不安全,垃圾食品不可吃。 

4.生命的尽头 

死亡教育是极其有必要说明的,出生即面临着死亡的问题, 

一个生命能够活到理想的终结点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很大的,生命从有限到无限靠的不是时间,而是体现在活出生命的价值,在享受生命的每一瞬间,创造出无悔的人生才有意义,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珍惜自己的青春,使他们积极乐观地看待生命,珍惜生命的每一瞬間。 

通过本文的论述分析,探得生命的意义,寻求生命教育的思考,初中生拥有似水的年华、花漾般的青春,让他们给予生命互信和尊重,让他们从自己身上便感到生命的价值。在初中生物教育中谈到“生命教育”这一主题便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教育来说是有其重大价值的,本文希望能够传达出一样的教育意义,将生命的含义融入学生的心里。 

参考文献: 

[1]傅紫薇.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马利娟.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现状的探究[D].河南大学,2014. 

篇6

不过,“人总是要死的”是句大实话。每个人都别指望逃脱死亡的追捕,无论你是总统还是庶民,被死亡抓住,只是迟和早、轻和重、衰和荣的问题。这些问题似乎都不那么重要——因为死亡的早晚、死后的盖棺定论死者已无从知晓,与死者本身没什么干系了——重要的是,在死之前,在我们不算漫长的一生中,如何看待死亡?如何面对死亡?以及如何因死亡观的变迁来调整我们的人生、丰富我们的人生?

如此种种对死亡自身的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我们的生命因有对死亡的思考而变得丰腴。

死亡话题犹如一部“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他的单向性和无法体验性,让它充满魔幻神秘的色彩;它又是相当现实的,死亡在你的背后等你,你不知道它哪一天会找到你,但你必须一天一天去过,日日、月月、年年,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部情节跌宕的小说。

一个虚构了许多小说的作家呢?他的关于死亡话题的“人生小说”又是如何写就的呢?作家阎连科的散文《一个人的三条河》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阎连科认为,对于“作家、诗人、画家、艺术家等等相类似的职人”来说,一个作家的生命有三条河流,第一条河流是自然生命之河;第二条河流是第一条派生出来的,你活着时创作出的作品的生命时间;第二条河流派生出第三条,作品内部虚设的故事和人物的生命之河。用一句连贯的话来说,即“作家从他的自然生命之河中派生出作品的生命河流。而从作品的生命河流中,又派生出作品内部的时间的生命”。

三条河中,自然生命之河和作品生命之河好理解,阎连科所说的第三条河“作品内部的时间的生命”不那么好理解,有点绕口。其实也好理解,所谓的“作品内部”就是指作品的故事、结构或者人物,那么“作品内部的时间的生命”,即指作品的故事或者人物在自己的时间宇宙内运转,获得的自身的生命,这一生命是长久的,甚至是永久的。用莎士比亚的例子来说,莎士比亚已经去世了,他的一些作品的生命也在消逝,但他作品中的人物比如哈姆莱特却一直“活”着,成为人类的某种象征而永存,这便是“作品内部的时间的生命”。

河流的流淌,有开始的一天,必有消逝的一天,既然用河流喻指生命,那么生命也如一条河流一样有起始,也有终止。但是我们发现,在一个伟大的作家那里,生命的终止变得那么地遥遥无期,就像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一样,奔流不息,那是因为一个作家拥有三条河流,他的自然生命之河终结了,他的作品的生命之河还在流淌,即使有一天他的作品的生命也终结了,但是他的作品内部的故事或者人物仍然会以自己的生命方式存在。我要说,这是人类当中一种极少的幸运,一个人的生命之河尽能跨越时间的障碍,流淌如此之久。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作家谁不想如此“永生”呢?由此,这一条生命之河开始困扰阎连科这样的作家们,在死亡与时间的对峙之中,寻找一条作品内部故事与人物的漫长的生命之河,成为一个作家存在的全部理由。阎连科说:“在自然生命中写作,在写作中赋予作品存世呼吸的可能,而在这些作品内部虚设的时间中,让时间成为故事的生命。”这一句话似乎可以看做阎连科的写作“宣言”,也可看做他对抗死亡的“筹码”。

无论一个作家有三条命,还是一个普通人有一条命,面对死亡的姿态,所有人仍无法超越三种情形:茫然、恐惧、坦然。

茫然者,所谓无知者无畏,无思者茫然,此类人只管低头生活,不问死亡,相信一切上天注定,或者什么都不相信,走到哪里算哪里。恐惧者,为多数人,害怕死亡,不说谈死色变,也是避之唯恐不及,恐惧者有两种表征,一是装腔呐喊,说死不可惧,实则虚张声势掩盖其害怕内心;二是声声叹息,消极人生,反正死亡迟早会带走自己,度日如年,生命被死亡的阴影笼罩。坦然者,为一种境界也,如文中所提到的日本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在八十岁时谈到生命与年岁时说:“生命于我,剩下的时间就是笑着等待死亡的到来。”笑着等待死亡的到来,当是极其坦然了,生命的自信与开阔在这句话中尽显无余。达此境界的人,为少数,那些参佛悟道者,以及文学艺术大师,方可入此境。

篇7

个体生命初期没有形成对自我的生命意识,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交往扩大的社会化实践过程中,他们才逐渐具备保护自我生命安全,尊重其他生命存在的权利和敬畏一切生命的意识。生命教育要渗透到个体成长的每一阶段。

学校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起就向学生传播生命信息,注入生命活力。借助学校环境熏陶,师长启迪和富于生命气息的课堂,为他们实现打开生命的视界,启迪生命的智慧,培养生命的理性。涵育生命的情怀。因此生命教育没有特效药,唯有向下扎根,将生命意识渗透到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生命教育要遵循个体生命发展规律,进行多维度生命教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感性思维方式占主导,对周围一切生命包括大自然动植物都感到好奇,自我意识朦胧,群体意识在形成初期。因此小学的生命教育要侧重自然生命的教化,即顺从生命,保护生命,作好养护身心的工作。人为改变自然发展路线,无助于生命的成长,反而是对生命的摧残。帮助儿童保护生命安全,建立自我生命意识,形成对集体的博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时期,当生命里“我执”的观念与外在的规范、规则形成冲突时,受约束的生命容易导致不理智的个体动摇自我的存在、伤害无辜生命的存在。因此这一阶段的生命教育要升华到精神生命的教化,通过稳固的生命课程建构生命的智育,践行生命的德育,体验生命的美育。建构生命的智育,旨在走向公共知识与个人智慧,认知与情感,价值与态度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践行生命的德育,旨在高扬个体道德的自主、自由和生命价值的尊严,在对生命善和幸福的追求中展现生命的过程;体验生命的美育,旨在保持生命的冲动和原创力,培育生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以此感受生命的审美自由。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命韧情增强,不满足现状的安逸,希翼开创属于自己的有价值有特色的生命。但是,在通向成人期的过程中,他们仍旧存在思想与行为的不统一而陷入人生的困惑。生命不是孤立单个的存在,生命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和社会实践当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生命教育要侧重社会生命的教化,帮助他们把握个体生存幸福和遵循人与人之间为和谐共存而达成的协议规则的尺度,为个人最终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做准备。把人的精神人格化,把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统一起来,个体才会成为一个现实的生命体,教育才是“成人”的教育。

利用新课程改革优势,灵活实施生命教育

当前,生命教育课程处于探索阶段,需要遵循教育的共性、挖掘自身的特性、灵活运用资源。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正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它所倡导的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回归自我,重返生活的理念与生命教育谋求个体生命价值的创造与提升,激励、阐扬生命的宗旨。如何让我们的课程充满生命的灵性,如何让生命的故事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首先,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应该成为实施生命教育的起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有了全面改观,课标明确指出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内容设计紧贴生活世界,并且蕴涵大量与生命成长相关的话题。例如,在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中《我从哪里来》的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儿时的照片,老师展示胚胎发育的图片,一边激发儿童对生命的好奇,一边帮他们揭开生命降生的秘密;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设计的“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五大教学单元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从积极表述自我生成的感性诉求过渡到协调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关系,并从中找到成长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富于生命灵性的内容,贴近生活的活动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保护自我,爱护他人,热爱集体观念的形成,也使小学的品德课堂熠熠生辉。

其次,初中阶段设置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上要整合伦理取向(天,人,物,我)和死亡取向,介绍个体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确定知、情、意、行的教学目标。国内有学者提出从“意识、理解、技能、价值观与态度”四个维度去分析生命的内涵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命认知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四个层次;还有学者借鉴台湾学者的思想,结合中华民族文化要素,设计了“揭开死亡之神秘面纱”,“生命历程”,“生命乐章”,“生命挑战”,“自我与他我”,“自我实现”六大单元,培养学生从珍爱生命,体悟生命不易到重视生命意义与价值,增进学生发展生涯,最终促进自我实现。生命内涵从抽象到具体,从自我到他人社会,从小生命到类生命的视界,固定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应该是个体为生命在世界中意义追寻,谋求积极内容与方式的最佳选择。

篇8

一、从生命的高度认识教育

叶澜指出,“课堂教学对于个体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和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教师而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的事业,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追求生命价值的统一的过程。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指导作用,对教育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教师对教育目的、功能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不同观点,以及不同的学生观,进而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不同行为和侧重点。指导学生全面理解教育实质是师范教育的第一课。在教育概念的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指导师范生从生命的高度审视教育,教育者就不会过度关注教育的短期目标,不会只盯着分数不放,而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会只关注学生的片面发展,会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人际交往的技能、调控情绪的方法、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创造生活的技能等。不会再把传递知识当作课程的惟一目的,会更全面地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教学当作师生追求各自生命价值的统一过程。在教育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有利于学生从哲学角度提升对教育的认识高度。

二、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学生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树立起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是师范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无视学生生命的现象:个别学校硬件设施不合格,个别教师甚至残忍地伤害学生,学生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教师侮辱学生、体罚学生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生命尊严得不到尊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把教师放在主导的位置上,课堂以讲授为主,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不到扩张和丰富。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热爱学生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师爱在较高的层次上是理解感和尊重感,师爱在更高的层次上是由衷的期待感。在师范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指导师范生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学生,即:尊重学生的生命、保护学生的生命、帮助学生升华生命。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形成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不会产生危害学 生的行为,当有危害学生生命事件发生时,教师才能自觉地去保护学生;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对学生的理解和期待,相信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和潜能,在教育过程中会更自觉的把学生放到主体的地位上,指导学生充分激发和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和活动,充分鼓励和支持学生,引导学生无限提升生命的价值。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三、鼓励师范生追求生命价值

教育是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对教育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是实现教师生命价值的主要方式。教育行业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素质: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教育实践能力。

目前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就业形式严峻,很多师范生对师范专业没有信心;加之现有的师范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师范生对教育教学认识片面,停留在传授知识层面上,认为教育工作只是机械的重复,对教育工作内涵理解不全面,很多学生甚至表现出做什么都不做教师的想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师范生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和金钱追求欲望,表现出后悔选择师范专业的想法,把主要经历放在与

师范专业无关科目的的学习上,忽略了师范专业科目的学习。

在师范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指导师范生从生命的角度看待师范专业的意义和价值,从事教师行业不再是简单的谋生手段,学生会更加自觉地追求教育幸福的体验与感受。师范生会更热爱教师行业,更加认同师范专业的定位,更自觉地塑造自己的品德修养,自觉地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自觉地加强师范专业知识的学习。

四、增强师范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能力

自从法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怀哲提出敬畏生命以来,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便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可现如今诸多事情依然让我们看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影响重大的乳制品三氯氰胺事件,类似不良商贩不顾他人死活以造假药、制造假酒谋取私利的现象随处可见;以及一系列因职业道德沦丧,视生命如儿戏,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还有越来越多的流行病症频频出现,生存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厌生弃世的人也越来越多,自杀比率不断上升。凡此种种,无论是轻视他人生命,还是放弃自己的生命,其本质都与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背道而驰。这些现象的存在和增加,恰恰折射出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因所有学生和老师无一伤亡而声名远扬,该校校长叶志平更是被网民们称为“史上最牛校长”,而这一“奇迹”完全得益于该校长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这位普通校长创造的生命奇迹再一次让我们关注生命教育。

汶川地震以后,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掀起了生命教育的热潮,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生命教育认识不清楚,还仅仅停留在保护生命的层次上,甚至许多老师把生命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消防教育简单雷同,造成生命教育层次较低;许多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还存在依葫芦画瓢的严重问题:在汶川地震之后绝大多数学校进行的生命教育都是围绕着地震之后如何逃生进行的,对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几种险情涉及的少之又少,没有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采用如何进行逃生这一种形式进行的生命教育,使小学生命教育呈现出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的现状;很多学校只是象征性的进行一下逃生演练,流于形式,针对性差,教育效果欠佳;教育内容单一;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当反映各地区经济、文化、地理的不同特点,但是在实际的生命教育中却存在盲目照抄他人经验,不能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许多学校在汶川地震之后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几次所谓的生命教育,很快变得销声匿迹,一时兴起,缺乏开展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这些都与教师生命教育能力低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师范教育缺乏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加之继续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造成教师不知道何为生命教育,更不知道生命教育的内涵,不知道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几乎每门课程都有特定的教材,而惟独生命教育没有。看似生命教育的内涵广泛,无所不包,但在实践中开展生命教育,难上加难,因为教师更熟悉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发挥,而开发课程的能力相对较弱。生命教育没有确定的范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权威的教材出现,这也为在实践中开展生命教育设置了障碍。因此,要改善生命教育的现状,就必须对师范生进行开展生命教育能力的训练,帮助师范生形成开发生命教育课程、开展生命教育的能力。

篇9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数万条生命在瞬间被剥夺了生的权利。面对逝去的生命,一种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奈的情绪在心底浓浓的升起,和自然间的万物相比,人的生命有时真的是太脆弱了,脆弱得让人有点不敢相信。在我们举国为失去生命的同胞默哀的日子里,在悲痛中,我们是否应该痛定思痛,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更多的思考。

人生一世,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有几人真正的珍惜过自己的生命哪?为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为了所谓的人间小利,我们在太多的时候几乎忘记了生命真正的意义,忘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快乐的心情,只要能够衣食俱丰的在这个世界生存,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人一生要想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是否必须经历对生死的真正磨难才能悟透,这种对生命意义和真谛的真正领悟是否必须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来。有时,即使血的代价也不能换来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人类有太多的时候似乎太容易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毛病,总是轻易得忘记过去。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的数万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举国同悲,山川失色,江河呜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痛苦和悲伤,作为生者,作为有幸还能在世间生活的人,我们更多的是否应该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做个重新的诠释和理解,在对亡者的魂灵安慰的同时更多的珍惜自己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多几分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少几分自私、虚伪、无妄的东西,让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得到彰显和释放。 汶川大地震带给了华夏民族巨大的伤痛和悲哀,但是,大地震也带给了我们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战胜特大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力量又一次得到了彰显。华夏儿女举国悼念遇难同胞的壮举揭示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重新的理解和思考。的确,对人生来说,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了,尊重生命就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最好的诠释。

逝者已逝,生者还要更加努力的走好人生的路。面对灾难,面对失去生命的兄弟姐妹,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再多几分灿烂和精彩,别让我们的生命在无奈的愁绪和无尽的烦恼中黯然流去。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只有善待生命的人,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活着是幸福的,健康、快乐的活着更是幸福的,能够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活着是更加的幸福。

生命真的只有一次,让我们尽量的抛却我们附加给生命的许多包袱,轻松、快乐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历经了大自然的磨难,我们应该对生命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只有深刻领悟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人生才能充满更多的幸福和快乐。让我们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吧,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54-02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对生态文明的概念认识不清楚,就不可能充分认识建设生态

文明的重要意义。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人们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就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种人与物的和生共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明。有人则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也是各种力量协调共生的结果。有人还认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 [1]。

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对生态文明作出这样的界定:

第一,生态文明首先是指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这种文明形态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第二,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基本宗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2]。生态文明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第三,生态文明包含了社会价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内容。从社会价值方面看,生态文明摒弃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的权利是平等的,是相互依存、协调共生的。承认地球上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类必须尽可能地保持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 [3]。从生产方式方面看,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物质产品生产从原料开采、制造、使用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要注重降低消耗和再生循环利用。从生活方式方面看,生态文明强调以实用节约为原则,在不影响人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注重生活方式的实用性。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的生活需要,通过改变人类自身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

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就不可能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强烈要求。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工业文明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继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虽然总体上完全称得上是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中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同时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规划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重大战略决策。

三、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人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二,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4]。

第三,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第四,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葛悦华.关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8,(4).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