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监管责任范文

时间:2024-03-13 16:4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监管责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监管责任

篇1

关键词:学校管理;责任意识;实践;特色学校

一、明确自身责任,增强服务意识

1.领导集体的责任

“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可见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对学校发展影响重大。新时期的教育管理提倡“以人为本”,强调淡化“人治”在校务管理中所占的比重。学校领导要吸收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明确自己的责任定位,增强服务意识。首先,管理者要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做好表率,并尊重教职工,赢得广大师生的信赖与支持,努力组建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工作团队。其次,要坚持校务公开,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真实的声音,提高管理的民主性,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让教师真正把个人利益和学校利益放在一起,为学校管理出力。再次,根据“责任・践行”的特色学校创建思路,成立福建省连城县城关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特色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特色项目实施小组,讨论、制订《连城县城关中小创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确定学校“立体思考、 全员参与、 领域渗透 、持续发展”的特色项目。最后,校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为师生营造一个“责任、创新、和谐、温馨”的校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教师队伍的责任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教学工作,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自身,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并进行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专业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密切观察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方式,在“人本教育”的理念下去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建设和谐有效的新型师生关系。除此之外,新时期的教师也应具有奉献精神的服务意识,做到“专业内交流、同伴互助、共同进步”,积极参与集体教研和集体备课,在各项教学教研活动之中及时发现薄弱老师和薄弱班级,进行面对面跟踪辅导;而每一期公派学习回来的教师要做一次学习汇报讲座、执教一堂还原课,供全体教师学习,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以个人之力推动集体的进步,而个人的素养也在集体的帮助之下得到发展。

3.学生群体的责任

“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的,真正的教育不是培养“读书机器”,而是要培养贡献社会、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个人意识比较强,因而比较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学校肩负“育人”的使命,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努力学习的同时也热爱生活:①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主动承担家庭里力所能及的事;②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乐于为他人提供帮助,维护集体的利益,做一名对自己负责也对集体负责的人;③具有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保护动植物,与自然和谐相处;④遵守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尊老爱幼、关注社会,做一名服务于社会的人;⑤热爱祖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总之,学校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围绕“珍爱生命、言语文明、行为得体、理想教育”的主题思想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课程和特色活动,将学生培养成爱学习、爱生活、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发展的人。

二、打造特色项目,强化行为实践

1.以制度规范

学校的管理是一个庞大且繁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详细的规章制度指引下学校管理的方向才能更加明确,目标才能更加清晰,任务才能更加具体,措施才能更加有力。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其特有的强制力和约束力成为管理学校的有效武器,它不仅包括了教职工的工作准则和学生的行为准则,还包括了学校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以及考核评价标准,等等,是创建特色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保证。我校按照“全面、规范、科学、可行”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制度系统,修订完善了《城关中小教师工作总要求》《城关中小教师教学工作要求》等制度,形成了《城关中小制度汇编》,从而使创建特色学校的基本要求扩展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随着学校的管理制度的形成,这套制度也逐渐被全校师生所接受,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为“责任・践行”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规范的实施环境。

2.以文化感染

校园文化是办学宗旨和师生面貌的体现,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因此我们要立足“时时立责任之心、处处践责任之行”的特色办学理念,精心打造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形成一套特色文化体系:根据“责任・践行”教育的要求,设计班标、班旗、班级吉祥物等,并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和发展特长,培养独特气质和品格,形成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 “故事会”等,使师生受到直观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以此来提升师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从而达到强化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的目的。构建多层次的特色评价体系,确保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还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实现校方和家庭的联动,让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家都能感受到“责任、践行”的氛围。

同时,还要做好文化的宣传工作,扩大影响力:在办好校报、校广播的基础上,开辟“责任承诺践行长廊”、“体育文化墙”等栏目,加强对“责任・践行”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及时分享师生对“责任・践行”教育的体会和感受,让师生随时随地都接受“责任・践行”特色教育的熏陶。并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进行诠释和推广,扩大在连城县乃至龙岩市的影响力,实现学校“处处皆育人”的文化建设目标。

3.以活动践行

(1)主题明确的月活动。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开展极富特色的月活动,每个月的活动都有相应的主题,有的是“平安”,有的是“科技”,有的是“勤学”。而以年级来分又各有侧重:一、二年级以自理能力为主,三、四年级以文明素养为主,五年级以安全自救为主,六年级以劳动技能为主。

(2)“责任・践行”读书系列活动。“责任・践行” 读书活动是我校为打造“书香校园”而创办的一个特色活动,它将读书从“需要”上升为了一种“责任”;利用多媒体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的诵读,中高年级则进行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讲故事等;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并利用红领巾小广播进行美文欣赏,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举行经典诵读展示、知识竞赛、手抄报、故事会、读书笔记评选等一系列的竞赛活动,激励学生读书;利用读书成长册进行古诗词和课外阅读过级活动,并在学期末组织人员对各年级的经典诵读落实情况进行考查;除了创办图书角以外,学校还全天24小时开放图书室,供学生随时借阅图书。

(3)“好习惯伴我行”德育主题活动。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应具备必要的生活常识,能够独立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年级分别确定德育主题,每两周发放一次德育作业,让学生利用这两周的时间进行对照实施,提交个人评价和家长评价。然后班主任再对学生的德育作业进行检查,在班会课上进行反馈交流,解决疑难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德育品质,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践行能力,从而推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篇2

一、什么是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依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颁布的《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精神,校园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二、目前关于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认定问题

目前,发生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后,学校是否要承担责任、承担哪些责任这是问题争论的焦点。而焦点中的焦点是“学校是否是学生的监护人”。当前的说法有两种:

一是学校应该承担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当然也有其理由。二是学校不应该承担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其理由是:

1、“民法通则”第16条指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父母去世或缺乏监护能力,则应按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朋友亲属―父母的工作单位―居委会村委员会的顺序,在这当中,根本没有学校。

2、对“学校是未成年人的合同监护人。学生被送到学校,家长和学校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合同关系”的说法也不成立。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合同双方应签署合同方能有效,到现在为止,没有哪家学校和家长签订了合同。

3、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校最基本的职责是教育而不是监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具有“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人生安全职责,这种“保护”职责是一种“派生”职责,而家长的保护管理是“全部”,保护不等同于监护。

4、监护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家长只把监护的义务给学校,而不把权利给学校,违反法律“公平”的原则。

5、监护的职责具体内容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照顾生活、管理保护其财产、对被监护人管理和教育、民事诉讼,而学校保护主要是保障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尊重其人格健康,不侵犯其人身权和财产权利。

综上所述,很显然,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后,学校不承担监护的责任,这一条,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决定着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后的处理。

三、学校在承担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中所面临的问题

1、校园意外伤害虽然在学校中发生,但如果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多给学生一些防止意外伤害发生的知识的话,对预防校园意外伤害的发生也能产生很好的作用。但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十分紧迫、需要重视的问题,认为它似乎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正是由于一些家长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没有给孩子及时有效传授,使相当多的少年儿童发生意外伤害。

2、学校在对校园意外伤害的责任划分上能做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如在第一时间内送受伤的孩子到医院检查处理包扎,同时通知家长,及时处理意外伤害事故,并且在事后能够做到人性化,对伤害的学生进行慰问、补偿等。

3、以往学校能够组织学生参加诸如参观、实践体验、夏令营等等活动,而校园意外事故的界定使学校出于责任问题轻易不敢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甚至在校内、课间、体育课等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意外伤害事故,而最后在处理伤害事故责任的问题上,学校方面也是弱者,这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束缚力。

4、有的家长在不跟学校沟通或者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胡乱地给学校增添罪名,认为学生只要是在学校发生的伤害责任都应该是学校来负,有的家长甚至通过侮辱或诽谤校方来达到索要大额赔偿金的目的。这样对于学校来说是不公平的,学校无法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也无法正确地处理。

基于上述理由,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议有关部门对于学校意外伤害事故责任的界定有所细化或更改,能够让学校教育不必为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中不合理的巨额赔偿金所困扰。

篇3

今年3月26日是第23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xx小学为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活动如下:

一是组织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和《诸城市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一次全校范围的应急疏散演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保证疏散演练既安全有序又有效快速。并对演练效果及时进行总结。

二是进行一次专门安全教育。学校根据本学校发生事故的规律、特点,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知识竞赛、观看专题片、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知识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专门安全教育。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不断拓展安全教育的渠道和途径。

三是实施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学校深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对排查出的重大问题及时实施台账管理,及时抓好隐患整改,严格实行隐患台账销账制度,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同时,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知晓率,真正起到“教育师生、带动家庭”的作用。

四是推动落实监护人安全责任。学校密切家校联系,定期召开专题家长会,开展教师家访活动,告知家长认真落实监护人职责,切实承担起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后的看护责任,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确保孩子离校后有人管。

篇4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学校稳定、社会稳定,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各类学校要从践行“*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出发,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要以对广大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摆到突出位置。要充分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按照“一保安全,二保稳定,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逐步建立健全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教育事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二、强化措施,大力整改,切实消除学校各类安全隐患

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做好危房、地质灾害、消防、饮食卫生、交通及治安秩序、其他设施等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对D级危房要立即无条件停止使用、封闭、拆除;对B、C级危房要尽快委托有资质的设计、施工、质监、监理单位进行加固设计、改造施工,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对未鉴定的危房要及时进行鉴定,并妥善安排好撤出危房的师生上课、学习和生活问题;要加快危房改造项目的建设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危房问题,对学校的建筑用房建设和使用标准要严格把关,不留建筑上的隐患。对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防治,一时无法整治的,要加强监测、巡查,制定防范措施和年度防灾应急预案。对消防、饮食卫生、其他设施等隐患,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时无法整改的,要做好防范工作,制定防范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对学校及周边存在的交通、治安秩序等隐患,有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共同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对散居校外的寄宿生的治安、消防、饮食卫生、交通等安全问题,由乡镇及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三、加强配合、落实责任,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机制

各乡镇政府、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的安全工作职责。各乡镇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把安全和教育教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性作用,督促学校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工作条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狠抓学校安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防止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市学校安全形势的稳定。要强化安全工作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坚持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分类监管与重点监管、政府监管与学校监管相结合,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各部门要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安全。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指导和检查,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指导、监督学校开展安全工作,积极协调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关负责指导学校做好校园保卫工作,及时依法查处扰乱校园秩序、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指导和监督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加强对学校周边区域的巡逻,及时制止和查处危害学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完善交通警示标志,在学校门前路段设置车辆禁停、警示、限速、过街实施等标志标线,积极协助学校处理校园突发事件。*交警、交通部门负责加强对载运学生的车辆、船舶的安全管理,取缔无牌无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船舶,及时制止和查处超载等违法行为。卫生部门负责检查、指导学校卫生防疫和卫生保健工作,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监督、检查学校食堂、学校饮用水及校园周边食品摊点的卫生状况。建设部门负责加强对学校建筑、燃气设施设备安全状况的监管,指导校舍安全检查鉴定工作,加强对学校工程建设各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督促学校定期检验、维修和更新学校相关设施设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定期检查学校特种设备及相关设施的安全状况。气象部门负责及时为学校提供灾害天气的预报,依法履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加强对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进一步检查和落实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切实从源头把好学校防雷安全质量关。*、卫生、交通、建设等部门要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与学校安全管理相关的社会治安、疾病防治、交通等情况,提出具体预防要求。文化、工商等部门负责对校园周边的有关经营服务场所加强管理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者,维护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

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安全预警体系,制定各种防险救灾应急预案,预防突发事件。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要健全学校风险转移机制,采取社会募捐、政府资助、学校按比例出资等方式筹资设立学校抗风险准备金,为学校支付校园方责任险。要坚持学校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尤其要完善汛期危险校舍及附属设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定期排查鉴定制度,做到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四、加强宣传,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安全教育

篇5

一大早,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学校。往常这个时间孩子应该在班级里上课。出于关心学校工作的角度,我还是问了问。据家长讲,孩子在班级里总是受一个留守儿童的欺负,课间休息经常是孩子受到伤害的时候,班主任也不能天天跟在孩子身边进行监管,所以想找学校给调个班。“能否让孩子先回班上课,现在期末阶段,每天的学习任务相当紧张,孩子目前应以学习为主,我送他回去怎么样?”孩子没什么反应,但家长却说:“我儿子心理都有阴影了,还能进班学习吗?我们不差这一天半天的,人出息也不止学习这条出路。”孩子紧紧抱着他的胳膊不肯跟我进班。学校也不能听从一方言论而当场决定就给调班的。家长听了,当时扔下一句:“我就等学校意见了!”带孩子怒气冲冲离开学校。事后听别人说,如果这次不调班,家长态度很坚决说就坐在办公室哪也不去。于是,学校派人与班主任了解了情况,并让班主任做一下思想动员工作,以后多关注一下这孩子,但始终没做通工作。孩子的亲人与单位的同事又是跟家长一番讲解调班会给孩子造成不利的思想负担不利于成长的道理,但仍然没有做通工作。之后,家长又来到学校公开叫板:“若学校这事解决不了,如果你们不能解决,我们会找能解决的地方。不调班,你们能保证给我孩子未来!就那天中午,我承认打了那男孩子一个嘴巴子踢了一脚,你们学校有监控,你们也不想想当时啥情景!”当家长之前自己找到要进班级所在的班主任,听说班主任身体不好接收有困难,又当着学校班子成员公开说:“这样的教师有病不能教学回家呗,还上班干啥!”最终学校班子成员考虑到这个学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特殊性,只有集体在场找到了本学年的另一班主任……

思考:

1.身教重于言教

孩子之间矛盾并不是其中一人总找麻烦,谁都有责任的,为何别人没有成为他下课攻击的对象呢?家长应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对属于学校监管的问题也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反馈到学校解决。而故事中的家长当着孩子面公然说“我儿子心理都受到阴影了,还能进班学习吗?我们不差这一天半天的不念书,人出息也不止学习这条出路。”发生这样的事故,而总是想着教师有没有责任?学校有没有责任?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是不是教师也可以说“家长有没有责任?”势必会让孩子产生一个有人袒护的心理,原本没有问题却给孩子留下了有问题。哪些话适合当着孩子面来讲,哪些话不适合当着孩子讲,家长也应有一个度。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之间打架家长更没有必要动手。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一个明事理的家长也应该跟教师交流一下,再和孩子沟通一下,不要凭一时冲动,以“换班”作为自己胜利的法码,牺牲孩子的成长感受。如果贸然给孩子换班的话,可能还要重新适应,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实:家长修养好的,孩子也比较文明;家长粗俗的,孩子在学校的“麻烦”也多。作为家长,你也应该反思。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有人说:“如果是你班学生要转出,那你就应好好地检查一下自己了。”是啊,学生转出,无论哪位班主任心里都不会好受,首先会自责,教了这么久,孩子的心都没有交下。问题生的问题往往出在学生身上,但根源多出自家长。转化问题生,必须转化在教育子女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家长,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家长在学生犯错以后,不是积极地教育学生,而是百般袒护。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是家校工作的桥梁。有事如何往下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予解决,而不是球踢给学校,由学校来安排。平时与家长谈话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努力说服家长应查找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应正视孩子身上的缺点。当遇到学生想转班时,我们班主任切不可掉以轻心,无动于衷,简单地同意或拒绝,应引起高度重视,慎重对待,一定要弄清学生要转班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由于教育观念的差异或沟通方式的不当,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使家校合力受到影响。尽管你没少做工作,也跟家长联系过多次,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心寒。作这班主任,你也应反思。

3.科学分析,对症下药

篇6

行政组织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监察监督协调,群众积极参与,作为效能监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责任制的龙头作用,确定高校各责任主体在落实效能建设责任制中承担的责任,通过细化责任、统一标准、量化指标,明确违纪违法问题之外的效能责任追究依据,努力把“下管一级”和“上追一级”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有效解决“过错难认定,如何加强高校效能监察的机制与体系建设?一是构建高校效能监察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将党委统一领导。责任难划分,追究难处理”难题。二是建立健全高校效能监察的制度体系。通过建章立制明确效能建设工作的依据、内容、目标,明确效能监察工作机构的地位、职责、权限、手段、工作程序、管理体制等。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将日常行之有效的效能建设规章制度,如政务分开、权力内部分解与制约、民主评议干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进一步规范化,形成一个内容比较全面、程序比较严密、结构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三是建立效能评价体系。科学设置指标体系的过程,就是将抽象的工作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和量化的过程。高校的效能监察工作应认真分析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学校整体、党政业务管理部门、教学科研组织单位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各项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不断修订、调整目标任务内容,动态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此基础上,还要依据指标体系,认真开展评价考核工作。四是建立效能风险控制预警机制。高校应围绕干部选任、人员招聘、招生、收费、采购、科研、财经管理、基本建设、后勤等业务工作,明确学校范围效能监察工作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学校应抓住决策、用人、审批、财务、监管等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统筹全校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察工作,使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日常监察与集中专项监察相结合,自我约束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实现分类管理,建立起效能监察的分工负责工作体系。此基础上,注意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有效预防效能风险的长效机制,实施效能风险防范管理。五是建立政务公开与群众评议机制。财务、干部任免、职务聘任、业绩考核、调资晋级、住房制度改革、各类奖、贷、助学金发放、重大工程建设,财务预决算、基建、采购、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招生考试、科研经费和校办产业领域推行阳光工程,提高公开的深度、广度和规范程度,让教职员工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保证行政和管理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公开、公平和公正。

也包括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违法失职行为的查处。加强高校效能监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理念,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客观要求;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强化科学管理,加强监督控制,健全发展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环节;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优势,靠纪检监察的特殊手段保证规范管理,促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效能监察是高校监察部门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行政管理的效率、效能以及校内教学单位管理工作的质量、效果、效率、效益等情况开展的一项监督检查活动。既包括对高校内部行政机关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学校任命的其他人员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效力、效果、效益的监督检查。

高校效能监察的目标和功能是促进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发展理念和思想的转变,作为行政监察法赋予高校纪检监察组织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学院)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学院)两个问题方面达成高度的统一;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努力提升决策水平和政策水平,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校长在潜心办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领域的治学、治校作用;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执行力;促进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办学资源的使用效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完善有效的运行规则体系;规范学校经济秩序,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有效防止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促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从整体上对高校的制度建设作出系统的规划和思考。

篇7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控

一、背景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单位加强风险防范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指导。针对高校财经业务的特点,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研究制定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教财厅〔2016〕2号),此指南虽然只是对部属高校印发,但对于普通高校也有现实指导作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换的过渡期,高校内部控制有效与否,是巩固前期高等教育发展成果的关键。

二、财务风险分析

由于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多,经济业务类型复杂,相应的内控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政策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有效化解财务风险,应从学校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对象等环节入手,梳理排查风险因素,据此合理确定风险控制对策。

(一)财务环境风险

财务环境层面是风险管控的基础,涉及到组织架构、决策议事机制、制度建设、人员素质能力等方面。具体风险分析如图1。

(二)筹资风险

当财政拨款、教育事业收入等主要经费来源已不能满足高校发展要求时,就需要通过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尤其是通过贷款开展大型基建工程的高校,贷款风险是高校筹资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具体风险分析如图2。

(三)经济业务风险

经济活动层面内部控制分为对内部投资和业务流程的控制,投资风险主要是现金流量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业务流程控制主要包括对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和合同等业务的控制。其中预算控制作为高校财务的核心业务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他业务都要以预算为基础进行日常运行。具体风险分析如图3。

三、化解财务风险的内控举措

(一)优化财务治理结构,改善内控环境

一是建立经济管理委员会议事机构。委员会成员包括学校领导、人财物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二级学院和附属单位负责人等,主要职责应包括:研究办学经费的筹措、运用、管理;审议预算、决算事项;研究、协调学校内部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审议学校的收费政策、分配政策等。经济管理委员会不仅有利于强化“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而且增强了学校经济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使各层级管理者都承担起财务安全和风险控制的责任,实现有效的激励,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二是健全完善财务制度。对需要补充完善的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实施细则进行制订或修订;对已经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过时的制度,及时予以废止。梳理制度及时除旧革新的同时,加强执行监督,使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注重财务人员素质能力提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除掌握财务领域的知识外,更要具备分析、判断、思考的能力。应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提升职业素养。

(二)依法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财政拨款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资金需要,如何依法多渠道筹资为自身发展建设服务,化解债务风险,是内控治理的重点目标。

1.拓宽筹资渠道

包括:深挖现有资金来源渠道,争取科研课题和专项经费;通过创新收费管理方式,大幅度降低学生欠费率,增加资金流动性;成立基金会,发挥校友优势,规范社会捐赠,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校企合作,承担企业的课题,出让专利和技术,使之成为经费收入的亮点,实现双赢。这些举措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经费支撑,而且能激发办学活力。

2.妥善应对债务风险

一是调整完善债务结构,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流动资金贷款不属于自治区建设贷款贴息政策支持范围,且贷款周期短,容易造成不断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影响学校财务健康,因此尽量避免流动资金贷款。二是动态监控贷款变化情况,加强对现有贷款到期情况的分析,建立还贷整体规划,统筹安排还贷时间,逐步削平贷款高峰,防止贷款集中到期给学校造成资金紧张。三是把握国家信贷政策调整的有利机遇。利用目前国家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利率较低的有利条件,通过贷款置换方式提前偿还融资成本较高的贷款。四是处理好与各大银行之间的关系,坚持银校合作、双赢多赢共赢,同时注意平衡与各大银行的合作,避免过分依赖单一的银行,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个篮子”。

(三)以强化经济业务层面内控为抓手,切实维护高校权益

1.加强对附属单位的监管力度

许多高校设有校办企业、附属医院和独立学院等附属单位,虽然这些附属单位是独立法人、独立核算,但是其与学校本部经常有经济业务往来。高校对这些单位的监管重视程度不高,大量资金活动游离于学校监管范围之外。因此,高校应督促附属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在制度上明确要求对其重大经济事项实施审批与监管,财务信息定期报送,通过审计和监督其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加强对附属单位经济活动的控制,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切实维护学校权益。

2.预算实施精细化管理

规范预算编制、审批、决算、评价、分析等预算管理流程。预算编制时相关部门积极沟通,细化预算科目;同时严把预算执行关,定期通报执行情况,实行刚性化约束,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强化决算分析与结果运用。

3.大力清理往来款项

受传统管理观念影响,高校财务工作中容易忽视往来款项的清理,导致大量资金被长期占用,因此必须认识问题严重性,重点清查和集中催缴跨越时间长,资金余额大的往来款项,将清理往来款项工作常态化,有效的防范资金安全风险。

4.“大数据”促进财务信息规范化

财务部门应借力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协调教务、学工等部门对财务管理软件、数据平台进行标准化改造,不仅要实现银校信息直连,并且与校内各部门能实现即时数据共享,使财务软件成为集信息查询、财务数据采集、多渠道收费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彻底改变以往校内各项信息分割、数据“孤岛”的情况,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跨平台信息传递的风险。

5.内审助力学校善治增效

审计部门应开拓创新,不局限于查账,而是向管理审计、风险审计方面拓展业务。审计工作以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价为导向,涵盖了预算与决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后续审计、工程审计等多项业务内容,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成为学校规范管理的促进者、提高效益的推动者、价值增值的倡导者。

总之,在深入推进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要着力于制度落实,通过动态识别和分析,不断更新采集风险点,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强化内控管理为手段的科学协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刘东,王雁.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会计之友,2010(09).

[2]王文华.规范内部会计控制 防范高校财务风险[J].会计之友,2011(01).

篇8

关键词:社会力量;中职;护考;通过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02-02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中职学生没有入学门槛,在全国有护理本科、专科、高职组成的护考大军中显然处于劣势地位,加上我校每年生源爆满,教室、寝室、食堂、教师都无力承担集中考前培训,护考成绩一直不理想。我校从2014年开始,尝试借助社会培训机构,提高我校护生护考的通过率。经过两年的尝试,效果是值得肯定的,现将我校的做法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2011、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3307人,毕业前参加护考3156人,年龄16―18岁,男生4%,女生96%。两届学生均为初中毕业,没有入学门槛,在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学习成绩等方面无差异。

2.方法。(1)选择培训机构。我校由教务科负责对培训机构资质、教室、住宿、食堂等条件进行考察,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如实告知学生,学生自愿选择培训机构。学校从维护学生利益和提高培训效果出发,参与过程监管,不额外收取费用。(2)培训前调查。培训开始前,自制调查表,从对护考的了解、对护考是否有信心、是否愿意接受封闭管理和学习习惯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在开学典礼结束时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现场发放问卷,发放1580张,回收1510张,回收率为95.6%。(3)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前2个月,聘请5―6名有责任心、经验丰富、好学上进的中、青年教师搭配组建一支护考教师团队。采取:①分任务:按护考大纲疾病的系统分类法把任务分给团队教师,一人2―3个系统,化整为零,采取系统负责制,同时兼顾其他系统。②找考点:要求教师不但熟悉任务系统中涉及的所有知识模块的内容,还要收集任务系统相关的所有护考试题并进行分析找出考点,逐渐成为任务系统专家,同时对其他成员有任务系统指导义务。③互请教:每人负责一套试卷的模考评讲,在评讲前集体备课、相互请教,迫使教师精通任务系统兼顾其他系统。④随堂听课和满意度调查:要求班主任以随堂听课和每周一次满意度调查等形式促使教师的学习、进步并负有责任心。教务科负责协调,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情况下部分教师接受培训机构邀请开展教学。(4)实施培训。①时间:培训时间选在考前一个月。②方式:封闭式培训,每周休息一天,每天8节课加早、晚自习。③授课:教师采取系统分类授课模式,一位教师负责2―3个任务系统的串讲、答疑和一次模考试卷评讲。④后进生管理:每次模考后,对后10%的学生集中开会,分别谈话,结对子帮扶。⑤活动:在第二周和第三周分别开展以护士节和“五四”青年节为主题的活动,停课半天,学校操场进行,全体同学参加。⑥激励机制:每次模考后评选一、二、三等奖和进步之星,给予张榜表扬。⑦班主任:同吃、同住、同上课(随堂听课)。⑧问卷调查:培训快结束时,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由培训方式、时间、师资、组织管理和自信心等方面组成,调查学生的满意率,不满意的写明原因。问卷由同一人使用同一指导语,当场发放,由学生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6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36份,有效回收率93.1%。(5)统计学方法。对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X2-检验。

二、结果

1.考前需求调查结果(见表1)。

2.集中培训与未集中培训结果比较(见表2)。

3.集中培训学生对培训模式的满意率调查结果(见表3)。

三、讨论

1.培训前调查非常必要。常言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培训前对培训学员的充分了解是必要的。从表1可以看出,70%的学生对护考不了解,80%的学生承认自己没有好学习的习惯,说明中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识。

2.中职学生考前集中培训效果显著。从表2可以看出,是否考前集中培训护考通过率具有显著差异,说明考前培训是保证护考通过率的有效措施。徐亮等认为护生对即将面临的全国护考很担心,考前辅导是非常必要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为88.5%,证明教师团队的建设和授课方式达到了预计效果。要想给予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3.班级管理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大多数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控能力差,三分钟热情,虽然有愿意接受管理也想学好的愿望,但真正面对失去自由的封闭管理时,学习压力过大使他们很快会打退堂鼓,难以坚持。

4.注重学困生的管理,可以提高护考的通过率。根据“木桶效应”,要想多装水,不是增加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一般来讲,经过培训,大多数学生都有所进步,对于学困生,我们一方面采取鼓励和心理支持,增加其自信心,另一方面,让班上成绩好的同学与其结对子帮助。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每次模考后,对成绩靠后的10%的学生集中开会,分别谈话,让她们正确认识自己:“虽然我现在成绩不好,但我会越来越好。”

5.培训时间安排要科学。中职学生基础差,一个月时间的强化训练,效果的确不错。但从表3调查结果来看,40%的学生对时间不满意,主要认为每天8节课加早、晚自习的安排强度太大,身心疲惫,有些吃不消,部分学生有半途而废的想法,从而影响了对培训的满意度。

6.后勤保障问题多。表3看出,后勤工作的满意度不足50%,主要集中在饮食问题上,反映出饮食品种单一、不和胃口。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加上学习压力大、消耗大,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应充分考虑饮食的质量,多方协调,提高饮食的满意度。

四、结语

研究表明,中职护生参加护考考前集中培训非常有必要,在学校无力承担集中考前培训时,依靠社会的力量,利用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参与监管,对提高护考的通过率非常有效,但还存在学生经济承受力、学校监管模式、学生安全管理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协调达成共识,形成学生、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三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护士条例解读编写组.护士条例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2]邹杏婵,韩春明.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102-103.

Relying on Social Forces to Improve the Rat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o Pass the Test

CENG Jian-ping,HOU Sheng-feng,CHENG Ying,JIANG Wei,CHEN Yan

(Chongqing Medical and Health School,Chongqing 408000,China)

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机制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富余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正常的家庭教育,这些孩子在性格、态度、认知、社会交往、习惯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异常,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发展,也引起了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障碍因素。因此,如何关爱这个特殊群体,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共享一片蓝天,是我们整个社会必须认真思虑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对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机制的研究为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意义重大。

一、留守儿童成长发展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 父母亲情缺失;由祖辈监护或者是亲戚朋友代养,孩子的成长处于放任状态,性格不能得到良好的规范,心理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安全得不到保障,易引起其心理个性发生异常,思想道德缺失;教育管理不到位,家长、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社会关爱不足,不能形成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上留守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问题易使“留守儿童”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教、行为失控、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的倾向,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建立和健全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机制

由于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影响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的各种问题,社会各界必须采取措施,建立和健全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机制,着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主要应建立和健全以下机制:

(一)家长联系机制

家长外出打工不代表就可以脱离教育和监管孩子的责任,农村村委和学校要切实做好外出家长的联系工作:一是给留守儿童搭建与家长经常联系的平台,在各个村安装公用电话,免费提供给留守儿童,让她们能经常和家长联系,满足她们和家长的亲情慰籍,解决亲情缺失问题;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农村村委和学校各负其责,定期将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以联系卡的形式邮寄给外出务工家长,让他们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三是进一步完善家长会制度,并完善家访制度,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同时教师还要深入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促膝谈心、交流思想,共同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办法。

(二)监护质量提高机制

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或有经验的教师给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授课,改变监护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不断提高他们教育和监护水平。另外要做好家长的招募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以弥补家长教育空白以及纠正监护人的不当教育,家长们应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谈心交流,给这部分特殊孩子更多的亲情和关爱。

(三)安全保障机制

针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要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做到防微杜渐,为留守儿童安全增加保险砝码。一增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留守儿童所在的村及中小学校要联系法制、卫生、交警、消防等部门专业人员作相关知识讲座,增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二落实老师跟寝制度。对有学生寄宿的学校,要求每天晚上安排值日教师到学生宿舍跟寝,当好学生安全的守护神。三净化文化娱乐市场,政府要专门成立“扫黄打非”办公室,加强对网络荧屏的监管,禁止任何媒体刊播任何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内容。

(四)心理疏导机制

针对一些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障碍问题,要做到以下工作:一设立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知心哥哥,知心姐姐信箱,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二要开设心理教育课,让这些孩子的烦恼有地方倾诉,帮他们打开“心结”,解除“心魔”;三开设亲情电话”、“亲情谈心视频”,使留守儿童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找回亲情,倾听真情,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四针对那些内向、孤僻、不合群、易冲动、暴躁的留守儿童,各学校以班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让留守儿童尽情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感受师生们的关爱之情,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克服自身弱点,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教育管理机制

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方面,要逐步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网络:一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关工委每年都要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及时进行典型推介,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从而促进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二要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搭建家长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桥梁;并且以家长学校为载体,不断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时交流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加强教育管理;三要健全学校监管机制,推行寄宿制管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校德育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学校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塑造高尚品德。总之,社会家庭学校要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引领他们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六)社会关爱机制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所以要通过社会各界联动,建立社会关爱机制,来共同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明亮温馨的天空,营造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一要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构建关爱网络。政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促进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关爱氛围。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营造浓厚的社会关爱氛围,为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援助赢得了主动;三要鼓励农民回乡创业,转变关爱方式,使其不再留守。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参与。虽然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建立和健全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机制,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教育改革和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改进及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打工人员涌入城市现象不会消失,外来生现象可能越来越普遍,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从长远来看,今天的受教育者必是明天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因此,这些外来生有可能成为农村也更有可能成为这座城市未来的建设者,为这座城市挥洒青春,他们素质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未来和发展。只有从教育入手,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国家才有后续发展的力量。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就要担起育人的责任,加强外来生的教育,让外来生感受到爱的阳光:

1.加强宣传力度。在政治课、语文课等课程中加强德育的渗透,引导本地生客观公正看待外来生,消除本地学生对外来生的偏见和歧视。凡是外来生就读的学校,要特别重视营造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异乡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温暖。

2.推行养成教育。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是一个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班级要以《中学生守则》为杆,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重视学生的进步,重视学习的过程,更要重视品质道德的表现,多方面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一经制定让同学互相监督,共同遵守。凡事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3.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一般来说,外来生可能成绩不理想,但其进步可能是最大的;外来生可能身上有不良习气,但可能是劳动最积极的。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每周或每月进行综合评价,评出“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卫生之星”“文明之星”“助人为乐之星”等等,多维评价机制让外来生感受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过程。

4.让同学结对架起互助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结对子”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优秀学生与其帮扶结对,平时一起学习,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消除外来生的陌生感,让外来生能尽快适应新学校,跟上新教材,从而融入学校集体生活。

5.加强“融合”教育。开展“融合”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大力宣传“老师面前,众生平等”的思想,让每个学生互相接纳,特别是让本地生真正接纳外来生。做到四海皆朋友,珍惜相处的缘分,互帮互助,相亲相爱一家人。

其次,要推行“家校合育,形成教育合力”。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家长学校”、法制讲座、家庭教育讲座、家校通等形式,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指导他们如何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这个道理的重要性,使他们知道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重大作用,让他们懂得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欣赏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看到孩子是明天的希望。

1.制作家校联系卡,加强家校联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由于外来人员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对孩子学习不够重视,对于学习成绩进退不够关注,对于品行道德不懂得引导,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外来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一旦发现诸如逃课、旷课、厌学、不交作业、沉迷网络等情况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更要提醒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与孩子多多沟通。同时,进行不定期家访,或者统一组织邀请家长到校召开家长会,与其父母当面交流教育问题,既让外来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也让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

2.制作家长监督卡,让家长对当天的学习任务知情。家长可协助学校监督孩子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间,切实监督孩子的学习,有效支持学校的工作。与此同时,学生家长和学校要密切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家校合育”目的与效果。

3.教育活动和节假日分发告家长书。例如游泳安全告家长书,清明、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放假告家长书,通过分发告家长书的形式,告知家长重视安全教育,告知家长放假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更好地监管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