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时间:2023-04-09 04:3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海高原一株柳

篇1

天,黑黑的,寂静而沉默;月,弯弯的,朦胧而灰暗;树静静的,深沉而苍劲.

这一切都使我联想到青海高原一株柳树.我想象着,它应该是这样的:树干弯曲,树皮干燥,但它给人一种十分蓬勃之感.它长得很茂盛,每时每刻都努力的吮吸着水份,无时无刻不为生命奋斗着,抗争着。它很绿,绿得苍茫。

也许它是孤独的,没有战友和它并肩作战;也许它是快乐的,它能享受到生活最高境界的美丽;也许它是幸运的,最起码它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也许它是满足的,它认为命运给予它的已经够多的了,接下来要靠自己去争取。

我又在想,这一株柳到底经历了多少次惊心动魄的挑战:电轰,雷击,狂风,暴雨......平凡的生命使做不到的,但是它呢,它是不平凡的,它是神圣的。

“生一千次不死,死一千此不倒,倒一千次不朽”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华山自古一条道,是的,成功只有顽强拼搏这一条道路。

篇2

它就是青海高原上的唯一的一株柳树。

青海高原的那株柳,和灞河边的柳树,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却相差很远。青海高原的那株柳树,拥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狂风吹不倒它,大雪压不倒它,雷电轰不灭它,连命运都无法毁灭它。它为了生存努力、努力、再努力,坚持、坚持、再坚持,从而成就了那片绿阴;而现在的我们,就像灞河边的柳树,生活在舒适幸福的环境下,遇到困难就很容易退缩,所以也很容易错过了明天成就的阳光。

这株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了下来;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正是这股毅力和韧劲,做事总不能善始善终。

这株柳树不向命运屈服,复苏了被冻死,冻死了又复苏;而现在的我们往往承受不了打击,一次挫败便垂头丧气,甚至失去信心,很难像柳树一样振作起来。

篇3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感情。

3. 了解环境描写、对比反衬、想象等表达方式,认识其表达效果。

4.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充分地感受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2. 在体验情感的同时,把衬托、对比、想象等写作方法教给学生。

设计理念:

文本的教学价值包含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维度。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仿英雄传记式的叙述结构,赞扬高原柳身处逆境不屈抗争的顽强生命力。教学中,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适度拓展;从“学语文”走向“用语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头脑风暴”,读写结合,说写结合;从“眼中柳”到“心中柳”,在和文本的对话中渗透学法指导、写法指导,让学生悟得表达的方法,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融合。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1.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株柳树的外形有了初步的印象,谁来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2. 看(出示图片)――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我们来读出这株柳树的巍巍然。(生齐读)

二、 感受高原环境

1. 过渡:这不是生长在水边,生长在平原的一株柳,而是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那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3、4自然段,圈出描写青海高原的词语。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巡视指导:会读书的同学,就会透过一个词、一句话,读出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2. 你找到了哪些描写青海高原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一下。

老师把它整理出来。谁来读读第一行?

3. 出示词串: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

铁铸一样的青山、赭红色的原地

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这样就能读出意境。

4. 拓展:这样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难怪会让作者想起这样的诗句。(出示古典边塞诗词,指名诵)

5. 写法:同学们,在青海高原上,令作者眼前一亮的是这株柳,作者明明要写的也是这株柳树,这样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这千年的荒芜和独立的壮观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不能不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6. 怪不得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作者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板:哦)你觉得这个“哦”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 兴奋 小组开火车读: 哦,青海高原一株柳!(加在课题前)

(2) 惊讶 初见柳树,更多的是一种惊讶。

三、 聚焦“精神”

1. 过渡:如此恶劣的环境,这株柳树生长、壮大起来容易吗?(不容易)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他的猜测和想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7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株柳树在生长、壮大的过程中的不容易?圈划出重点词句,在旁边写写体会。

2. 交流:

文中有一个字高度概括了这株柳树生长的不容易。

(1) 文中有一个字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中――出示“熬”的象形字,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用火烤)猜到是哪个字了吗?你们有一双慧眼。

(2) 我们来看看这株柳树要经受怎样的煎熬。

① 指名回答:它在青海高原上生长有两个最大的困难――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

② 这是怎样的干旱和寒冷,我们来听一段资料介绍。(播放录音)

③ 引读:这样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学生接读)“绝不宽容任何……”

这株柳树它熬过了这持久的干旱,熬过了更为严酷的寒冷,在这片贫瘠的、没有树族的土地上活过了一岁,它活了很多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3) 同学们,在它的生长和壮大过程中,所要经受的煎熬远远不止这些,它还要经受怎样的煎熬?(“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画面吗)

那是怎样的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啊!你们听――(播放风雪雷击的画面)

(4) 选择其中的一种情景写一两句话。

1. 寒风刺骨,大雪纷飞,这株柳它……

2. 雷声轰隆,闪电霹雳,这株柳它……

3. 烈日炙烤,大地干裂,这株柳它……

① 学生写话。(巡视指导:这株柳树会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呢)

② 交流,随机读:“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它越受挫越勇敢。

“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越压抑越蓬勃。

“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它越磨炼越坚强。

同学们,老师都被你们丰富的想象,浓浓的情感打动了。

你会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这株柳?

③ 我们再来读读,赞美一下这株柳树,齐读第7自然段。

④ 作者久久地伫立在青海高原上,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此时此刻,他的内心会升腾起一种怎样的情感?(敬畏、感动、震撼……)

再读课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

四、 家乡柳

1. 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到这里文章也可以结束了,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文章第八自然段。(对比)家乡柳:易生长,无心插柳柳成荫,环境优越。

2. 对比回读:家乡柳――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高原柳――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3. 此时此刻,站在你面前的仅仅是一棵柳树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物、名言警句)

五、 回归全文,内化主题:

1.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作者和你们一样看到这株柳树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一起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学生齐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段话)

让我们在心中种下这株神奇的柳树,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5.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敬佩地呼唤――青海高原一株柳!(齐读课题)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小练第五题。

2. 用对比、衬托、想象、借物喻人的方法描写你喜爱的一种植物。

3. 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板书:青海高原一株柳

神奇 衬托

苍茫 (熬过 )

篇4

这一株柳,是青海高原上唯一的一株。它大约两合抱粗,枝干粗实坚硬,叶子十分绿,。它的绿并不是像年轻的小树一样绿的鲜活,绿的充满生机,它的绿是苍郁的,是深沉的。这苍郁和深沉的背后,是它经历过多少次的高原风雪,经历过多少次的雷电轰击,经历过多少次的干旱和寒冷。这一次有一次的灾难,无情地摧残着它,使它一次有一次地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但它却一次有一次地起死回生。它的生命是多么的顽强啊!

灞河边的柳树,因为生活环境舒适,,所以极易生长,长得婀娜多姿、风情万种。这跟青海高原上的那一株柳有着天壤之别。

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那株柳不怕高原风雪,不怕雷电轰击,不怕干旱寒冷,什么艰难都不怕,所以它才这么顽强、这么苍郁。而灞河边柳树,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下,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所以错过锻炼的机会、错过了明天成就的阳光。

青海高原上的柳树不向命运屈服,复苏了又冻死,冻死了又复苏。正因为它有队生的渴望,生的追求,所以才可以忍受这么多的痛苦。而我们在这方面不如这株柳树。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付出实在太少了。

篇5

一、巧用“比中求同”,感知同类文体特点

求同,即通过发现、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中的共同要素,以推测这一类别的信息的共同特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课文《牛郎织女》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课文学习接近尾声时,笔者适度拓展,指导学生阅读四大民间故事的其余几篇――《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并思考两个问题:这几篇民间故事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这些民间故事能够在老百姓中间广泛流传?默读几篇文章之后,学生们开始交流他们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四则故事都是爱情故事。

师:是啊,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生:我发现这四则故事都是悲剧。

生:故事中的两个人最后都没能在一起。

生:都受到了别人的阻挠。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他们双方的身份地位很悬殊。

师:是啊,以前的婚配讲究门当户对。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其实都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的代表。以《牛郎织女》为例,你知道他们分别代表哪一类人吗?

生:织女代表非常有钱,地位比较高的那类人家的小姐。

师:大家闺秀。

生:王母娘娘代表有钱人家。

师:达官贵人家的长辈。

生:牛郎代表贫民。

师:穷苦、身份卑微的老百姓。老牛呢?

生:老牛像长辈。

师:像个老者。看来,民间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的缩影。民间故事是来源于人民的真实的生活的,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现状。

师: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民间故事广泛流传呢?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谈。

生:当时他们不允许自由恋爱。

师:那时候要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什么偏偏这几篇和当时环境不合的文章会流传呢?

生:这是老百姓所向往的。

师:是啊,民间故事还高于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自由恋爱的无限向往。

“比中求同”的方法可帮助学生感知同一类型的文体的特点,如说明文、小说等,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二、妙用“比中求异”,感悟文本表达特色

与求同不同,“比中求异”,强调发现、提取信息中的不同要素,以明晰信息各自的本质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方法对学生自主感悟文本各自表达特色有重要作用。

1. 题目拟定有深意。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有时候一个好的文题,在吸引读者的同时,也为读者理解文章主旨打开了一扇窗户。如何拟题,拟怎样的题,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所在。因此,“拟题”是检测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方面。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三单元第9、10课――《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都是传记类写人叙事的文章,勃朗特姐妹和霍金虽然都遭受了命运的残酷打击,但最终都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进行单元教材分析时,笔者就特别关注了这两篇文章的题目。虽然文本内容类似,但题目却各有特色。因此在制订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笔者就拟定了 “认识课文题目的特点,初步了解拟题的技巧”这一教学目标,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两篇课文的教学中分别增设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对比拟题。教学第9课《小草和大树》时,在出示课题后,先请学生针对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同学就提出:“文章写的是勃朗特姐妹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我赶紧顺势而问:“如果是你,会以什么为题?”学生有说“勃朗特姐妹成功记”“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应该说,这些回答都是学生真实拟题水平的体现。在学生回答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本,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后再来思考题目拟定的深意。

环节二:对比读题。《轮椅上的霍金》相较于《小草和大树》,与学生日常拟题的水平较为接近。因此,教学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时,笔者直接指名学生读课题。有的学生重读了霍金,有的学生重读了轮椅上的。通过比较发现――指向不同,重读的词语也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课题用的修饰语――轮椅上。

环节三:对比课题。在两篇课文学完后,笔者又出示了两篇课文的题目,请学生思考:两篇课文的内容相似,但是课题却不同,请比较两篇文章题目各自有什么优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指出《小草和大树》这一文题引用了文中骚赛的话,与文章的内容有呼应,同时,和我们日常写人文比较直白的拟题相比更吸引人,也更能表现出勃朗特姐妹成名前和成名后的变化,更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有的指出《轮椅上的霍金》更好地表现出了霍金身体的特殊性,能更突出霍金身残志坚的品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笔者相机总结:一个好的题目能更好地突显文章中心;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能让题目更吸引人;题目可以与文章内容相呼应;写人文题目的可以关注人物的特殊之处。

这三个教学环节基于单元整体关联设计,着眼于提高学生拟题的能力。在这一番比较之后,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文题。如《姥姥的剪纸》一文教学中,有同学就提及:“这篇文章看似写剪纸,其实是写姥姥,姥姥的剪纸饱含着姥姥对我的爱,姥姥的剪纸就是姥姥的象征,课文以‘姥姥的剪纸’为题,更生动也更有吸引力。”

2. 题材选择有讲究。《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通过描写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的外形,想象这株柳的生长过程,并将其与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进行比较,赞扬了这株柳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解读教材时,笔者主要围绕两大问题展开:其一,柳是极其平常的植物,而文章所描写的柳却那么与众不同,是什么让柳树从平凡走向不平凡;其二,课文描写的是青海高原的一株柳,为何花较大笔墨描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应该说,这两大问题,也是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两大矛盾点,它们既指向了文章主旨,又指向了文章写作方法。

围绕这两个问题,教学中让学生做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比较。

第一层次:比较读。指名学生读课文,通过朗读比较,了解课题所要表现的重点所在,即哪里的柳,多少柳,青海高原上的什么。这第一层次的比较为以下的两个环节的比较埋下伏笔。

第二层次:比较柳。学生自主谈谈生活中对柳的认识,并将其与青海高原一株柳比较。学生分别从“柳的外形”“柳的生长地”“柳的生长习性”等方面比较,从而得出――生活中的柳是平凡的,而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不平凡的。随后,教学就围绕这一矛盾点展开。

第三层次:比较“文”。这里的“文”,一指课文,二指被修改后的课文。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等教学活动,已经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不平凡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随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照理文章到这里已经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课文还要接下来写家乡灞河边的柳。这段文字能不能删去?说说理由。”如果说第二层次的比较只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立体的“柳”的形象,而第三层次的比较直指文章的写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个立体的文章结构。

三个层次的逐步推进让学生意识到,“写什么”和“怎么写”是有学问的。看似平凡的题材,如果能发掘其特殊之处,也能成就文章的不平凡;看似不平凡的题材,如果还能有特别的写作方法,终将成就文章的亮点。

篇6

一、瘦――明晰精干之美

纵观整个石雕,高挑端庄,婀娜多姿,形态奇特而秀美,一种尊贵的文化气质将人们征服。一份清瘦,成就了石雕的明晰精干之美。“别的学科简简单单一条线,语文学科模模糊糊一大片”,这样的评价尽管撇开了语文学科的特性,显得有点过激,但也不无道理,基本折射出了当下语文课堂的不良现象。语文教学,真的需要从石雕的“瘦”之风格特征中汲取审美情趣加以观照,简简单单教语文,清清爽爽教语文,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明晰精干之美。

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我以“心理活动”为线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揣摩文本的整体表达顺序,并以此切入教学,深入文本内核,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师:这篇课文里有几个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词语,你能找到吗?找到了,就在文中用笔划线。

生: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敬仰和赞颂。

师:为什么会“胆战心惊”呢?“提心吊胆”又是因为什么呢?又是因为什么而“敬仰和赞颂”?作者的心理活动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其中藏着怎样神奇的秘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之中,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弄明白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上课伊始,用这样简洁的方式精彩亮相,一下子就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心理活动”,抓住了这三组关键词语,也就抓住了文本行进的暗线,更抓住了全文的脉络,令教学目标更加简明,教学内容更加简约。以其简明的线性结构凸显教学的重点,以其清晰的主题线索绾结全课的教学,加强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融合,层层递进。这样的教学,遵循文路,顺应学路,条分缕析,荦荦大端,教路、文路、学路融为一体,连成了一条清爽鲜亮的明线,凸显了几个直奔重点的板块,为教学效率的提高注入了活力。也许,这就是“简单语文”。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且包罗万象,所承载的方方面面的诸多信息不应该也不可能全部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应依据课程目标和年段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言语实践的内容,把握言语实践的形式,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精选出教学内容。精选出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正确无误,体现科学性,要反映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还应富有启发性及教育价值。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呈现明晰精干之美,教师必须有勇气、有决心、有策略地采取“瘦身”行动,从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入手,从学生语文学习的现实需要出发,牢牢把握课程目标和年段目标,高瞻远瞩,削枝去叶,精心选取精当的教学内容,什么地方需要重锤敲击,什么地方需要精耕细作,什么地方需要蜻蜓点水,什么地方需要走马观花,教师要用心地甄选,敏锐地判断,摈弃一切非语文、泛语文、假语文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还语文清白之身,轻松之体,清灵之心。

二、皱――曲折生动之美

石雕的表面并不光滑,带着自然天成的纹理褶皱,既有质感,又不失真实和朴素,这便是本色之美。

语文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尽管我们进行了充分的、“以生为本”的人性化预设,但有时课堂上的许多情况还是无法预知的。教学不可能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进行,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要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况且,学生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认识出现偏颇甚至错误,都是极为正常的。对于这些“偏颇”“错误”不能回避,更不能批评,唯有积极的正面引导才是上策。未知,意外,曲折,错误,这才是真实自然的课堂教学。

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突然有一学生一本正经地提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全班顿时哄堂大笑。面对这样的境况,我用师爱去包容、呵护学生认识、理解中的错误,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势利导。

生:老师,课文第八自然段这小节内容与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没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可以删掉。

(其他同学大笑,还嘟囔着“这怎么可能?”)

师:笑话别人,这是不礼貌的表现。即使你懂得很多,也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真诚地去帮助别人,更何况人家提的问题很有质量。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刚才大笑的同学显得很不好意思)

师:现在,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想一想第八自然段与课题到底有没有关系?(学生专心致志地投入读书)

师:读了这个自然段后,你发现这段话其实是在写谁?

生:这段话写的是家乡灞河的柳树。

师: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而作者在这里却花了很多笔墨去特写家乡灞河的柳,这一节是否真的多余呢?

生:通过读书,我们知道家乡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我想作者这样写可能是为了将这两处柳树进行对比吧。

师:那么,作者家乡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生长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而灞河的柳则是长在灞河边上的,极容易成活。

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是随意飘散到高原上的,而且经历了高原的风雪、雷电的轰击和无数次的折磨。而灞河的柳是人们插上的,得到人工的护理,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危险。

生:作者用家乡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形成对比,更能突出青海高原上这株柳顽强的生命力。

生:作者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用家乡灞河的柳衬托出青海高原这株柳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生命感召力!因此这小节不能删掉。

师:是啊,作者愈是写灞河的柳极易生长,风情万种,就愈能反衬出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为了生存而付出的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愈能体现出青海高原上这株柳的顽强与坚韧,这样的反衬真是恰到好处,精彩之至。感谢提出问题的同学让我们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思考,掌声送给他!

顺学而导,依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将突然而至的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问题”当成宝贵的生成资源,以点带面,转变成全班学生共同研讨的问题,引导全体学生深入文本,潜心会文。在积极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就在静心阅读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蕴含比较、辨析、品味、还原的言语实践过程,既弄懂了反衬这一表达手法的精妙之处,深刻地领悟到文本的主旨,又彻彻底底地懂得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面对意外的教学情境,适时地引导,适度地点拨,适宜地鼓励,既帮助“制造错误”的学生找回了自信,又催生全班学生积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活动中去。

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温暖的爱和关怀,以及真诚的鼓励和尊重,他作为人之生命存在的内在超越和自我实现的本能才会被激发、振奋起来,自觉自愿地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体验,去沉潜涵泳,去理解建构,充满自信地与他人展开交往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方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生疑求鲜的个性魅力。

三、漏――留白绵延之美

石雕自上而下会有一些小洞小孔,形成“漏”势,可以想见下雨之时,雨水可以顺着这些小孔滴滴答答往下流落,看着这奇特的石头,雨中、石中、心中,自然也就多了一点情趣。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这番“漏”的情趣,巧妙利用文本的空间,结合具体可感的文本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心灵,驻足想象,感受文本语句的巨大张力,享受那份留白绵延之美。

《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的为了他的战士能顺利走出草地,不得不做出“杀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大黑骡子解决燃眉之急”的决定,其内心痛如刀绞,矛盾复杂,他的爱与不舍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中或直接流露,或含蓄隐藏。“背过脸去”这七个字,一句话,单独成段,意蕴丰厚;一个寻常的动作背后,饱含一片深情。作者行文运笔之妙处需要用心去体悟、明察。

师:同学们,为什么要背过脸去?

生:因为他不忍心亲眼看到大黑骡子被杀。

生:因为他和大黑骡子的情感特别深,特别浓,看了会增加心中的痛苦。

师:发挥你的想象,背过脸去,那会是一张怎样的脸?能试着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吗?就写在这句话的旁边。

生:身经百战,意志刚强,但这一次泪流满面,还发出了轻微的抽泣声。

生:紧紧地皱着眉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很快就顺着脸颊滚落下来。

生:一向坚强的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与难舍,泪水夺眶而出,他害怕战士们见到他脸上的泪水,又连忙偷偷地用手擦去。

……

师:你们的想象合情合理,如果这些内容写出来不是更具体吗?作者为什么不写呢?

生:如果都写出来,我们就无法再去想象了。

生:如果都写出来,读者就没有想象的空间了。

生:这样写,能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师:对,这样写,每一个读者都可以想象出属于自己独特体验的那份痛苦,对于内心世界的把握会更加深刻。这就是有意的留白呀!

语言形式作为一种召唤结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对语文学习主体的参与读解和创造性建构发出了约请。表现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会有意追求含蓄蕴藉、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让作品呈现为一个耐人寻味的审美想象空间。袁枚认为,“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空白、空缺作为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幽深绵渺,难以穷尽,具有一种多层次性、未确定性的审美特征。当这种未定性领域作为一种不完全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时,必然会给读者的接受活动造成审美张力的对峙,欲求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感、思想等审美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去联想,去填充,以最终小节这些张力,走向完形,得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和见解。语文课堂教学,就要紧扣这份“未确定性”,在具有多面性、复杂性、流动性的文本语境中,不断加强读写听说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其不可穷尽的张力之中把玩文本的想象,体验文本的情感,建构文本的意义。

四、透――深刻澄明之美

看看石雕的身上有一些自然形成的大洞,我们可以从这样一种视野洞窥景致,还真是多了一些孩童的野趣,这便是石雕“洞透”之美。

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法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攸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的知识。汉语“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沿着言语实践的路径,引领学生从言语作品的意象中发掘深层的意义底蕴,让学生以生命体验的方式去体认世界,接受世界,把握世界。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那些看似平常静止实则颇具表现力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符号,去探寻那些与众不同的特别的表达方式,洞察言外之意,洞悉弦外之音,洞透文本之魂,领略言语表达的深刻澄明之美。

《水》一课的开头通过一连串的数字刻画,将“缺水之艰难”这一主旨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村子、一处泉眼、一个小时、一担水”这四个“一”的运用,表面上静止呆立,与通常表达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只要教师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与作者来一次心灵对话,真切感受“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痛苦”,就能发现这四个“一”自然形成两组词群,且构成强烈的对比,有力地指向文本主旨,稍加开掘和激活,其神韵便彰显无遗。教学时,在引导自读自悟后,我便将学生的阅读视角牵引到对四个“一”的独特句式的体察品悟上,于无声处听惊雷,课堂呈现了别样的精彩。

师:同学们,你们看“一个村子、一处很小的泉眼、一个小时、一担水”,有什么发现吗?

生:文中用了数量词,用了四个“一”,让我们感受到了挑水的艰难!

生:这四个“一”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村子”的人却只能到“一处很小的泉眼”挑水,并且要排“一个小时”的长队,才能挑上“一担水”!

师:同学们,这四个“一”不仅刻画了挑水的细节,同时这四个“一”之间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让我们感受到挑水的―― 艰难(板书:挑水之艰难)。同学们,看来啊,抓住文中的一句话、一个词语、一个标点,我们能读懂读透课文!读书就要这样,用你的慧眼去发现那些特别的表达句式,因为特别的句式定在表达着特别的意味。我们就这样读下去,继续沉浸在语言文字的风景里!

古典园林巧夺天工,是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神妙融糅。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具有无限可能的审美空间,循着言语实践的路径潜行,将精心的预设、精美的结构、精彩的生成、精妙的智慧水融,带着学生以主动、热情、真诚的姿态遨游言语世界之中,沉入每一个言语作品之中,感受言语内在生命的每一丝灵动,自然就会营构一份清晰、曲折、绵延、深刻的美学境界。

参考文献:

[1]萧默.建筑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

篇7

关键词:随文练笔 误区 对策

按理,在这种背景下,多数学生应该有较强的作文能力才对,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为何常练笔却依旧不会写作?我们首先要追问自己:在读写结合中,我们做了什么?读与写处于一种看似结合、实则疏离的状态,当读与写不能很好地整合时,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不会有所提升,随文练笔又何来有效呢?基于这些思考,若想让随文练笔要加扎实有效,不妨从教与学过程的改变来思考。

一、把握文体特点,找准练笔落点

我们的教材中编排了包括叙事写人、童话神话、科普说明、散文诗歌等体裁丰富的文章,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写作特色。所以,随文练笔也应该因文而异,在设计读书写结合点时,依据不同体裁的课文所具有的不同的语言、思维、情感等特点,精心设计读写结合点,以提高学生的读书写能力。

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可以将课文中“祖父做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提炼出来,编制成一个富有情趣的对话活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逗留”在这样特别的语言形式上。学生在对话中触摸到了语言的别致,真切地体悟到这样表达的意蕴,体会到了作者与祖父形影不离、亲密无间的祖孙情意,感受到了作者萧红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深深的怀念,进而领悟到作者如此表达的用意及妙处。其实,这样特殊的语言形式还散落在文章的其它部分。教师可以适时鼓励学生在文章中去寻找这样特别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句式,云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唤起了对阅读的多元理解,通过“仿写”的形式进一步体会特殊的语言形式其实表达了特别的情感,并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语言智慧。这样的随文练笔才是有意义的言语实践。

二、发现教材特质,增强练笔兴趣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各有写作特色,教师不应该仅仅盯住几种写作顺序,也不要谈到刻画人物就只会抓住动作、语言、神态,而是应该发现文章的写作特质,从而进行更有深度的指导。

教学《莫高窟》,舍弃学生司空见惯的“概括―具体―感受”框架,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对称特点;教《大海中永生》,淡化那些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抓住作者移情于景的特色来指导;教学《望月》,不一定要抓住对话来练习,而是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时间、事件、气氛、人物的不断变化。这些陌生的写作方法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吸引力是一切能力养成的起点。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高度赞扬了这株柳树顽强的“毅力和韧劲”,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青海高原的苍凉,通过“猜测和想象”,追忆了这株柳树在青海高原艰苦卓绝的生长过程。学生之前接触这类文章并不多,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点也缺乏感知和体验。因此理解作者的合理想象,感悟高原柳的精神实质,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就成了这一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到底怎样“干旱”,怎样的“寒冷”,这株柳树又是如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的,书上并没有详细写出,教学时,可以从这里入手,引导学生想象,进行扩写练笔。将恶劣环境与第5自然段高原柳茁壮外形进行对比。“柳树尚且如此,那么人呢?”学生自然总结出: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遭遇逆境时,我们应该不畏怯,应该聚合全部身心之力抗争,在一线希望之中创造奇迹。经过这样深入的随文练笔,同学们走进了文本,那深奥难懂的“理”自然就“浅出”了。

三、重视练笔指导,评点中习得方法

很多阅读课虽然安排了随文读写的环节,但由于安排在课尾和课后,学生大多仓促上阵,有的信手涂鸦,字迹潦草,有的滥竽充数,干脆不写。 对于学生写好的文章,老师只是请同学读一读就算了,缺乏扎实的指导,随文读写成为走过场的事,时间长了不仅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篇8

一、激发学习期待,激活潜能 ——“我要读”

如何才能激活学习潜能,让学生产生要学习、主动阅读的愿望呢?我们教师就要善于诱发学生产生学习期待。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唤醒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一节课的导语应该生动、有趣,激荡学生的心田,能够使学生产生“我要读”的学习欲望;一节课的结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疑点、探索处,产生意犹未尽的效果,从而生发“我还要读”的学习欲望,从而促发学生产生持续的阅读期待。

教学课文《鸟岛》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

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对不对?

生: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到一个特别的地方去游玩,那就是……

生:(边看边愉快而大声地)鸟岛!

师:我猜,你们现在一定在想,这鸟岛是什么样?好玩吗?它在哪儿呢?

生1:(笑嘻嘻而奇怪地?)是呀是呀!老师,你怎么和我想的一样啊?

生2:老师,那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吗?

师:好,我们的旅行团现在出发了。(示多媒体课件)现在大家就来到了鸟岛,它在我国青海省青海湖的西部,岛上是鸟的世界,不仅是鸟的数量多,种类也多,大家就来看一看、听一听。

(学生看动画课件)

师 :刚才我们快速游览了鸟岛,同学们,你们觉得鸟岛怎么样?

生1:鸟岛上的鸟真多呀!

生2:鸟岛真美呀!

生3:鸟岛上的鸟吵死了!

师:是呀,这么多的鸟一齐在叫,声音太大了,有的同学都觉得有些吵了。鸟岛上真是太热闹了。要想更具体地了解鸟岛,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它的有关文字资料吧。打开语文书……

这样的开头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快乐读书、主动探究的学习愿望。

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的思维在谈论中变得清晰、灵活,理解更加准确、到位。小班课堂教学中更有条件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同座互相学习、找朋友学习等。比如读书,和同桌交流最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和好朋友合作读等形式,都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激活学习潜能。

二、享受学习乐趣,发现潜能——“ 我会想”

教师要带领学生成功跨越“文字”这座桥梁,让学生自主投入到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领会,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言为心声”,要充分利用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为开发语言的潜能,教学中要凭借语言进行想象,再现语言描绘的图景。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教师以画面展示、语言渲染、音乐烘托,创设出一种情景交融的情境,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这样,学生对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就不仅仅停留于表层的认识,而是有了深入的理解,对这株神奇的柳树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这是一株高大、粗壮的柳树,这是一株顽强不屈的柳树,这是一株创造生命奇迹的柳树!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柳树艰难的生长过程,引发他们与文本的情感体验、交流,引起心中的悸动。

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自主阅读、思考、体验、品味。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眼放光、嘴常开、脑直想,思维的火花在迸发。课堂交流对话中,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疑惑;品出自己的味,悟出自己的情;解出自己的疑,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实现对文本的“二度创作”,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体验争议乐趣,展示潜能——“我能辩”

俗话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争辩,激活思维。

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学生问:“为什么只把心脏带回祖国?他的身体为什么不带回去?”学习《船长》一课,学生问:“船长已经救了大家,为什么还以身殉职呢?”学了《小猴子下山》,学生问:“小猴子选择大的好的东西,到底对不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展开争辩、讨论。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和争论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我们要激励学生敢说爱说,敢于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体验到争论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我们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都表述出来;应引导学生为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争辩,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享受自主乐趣,发展潜能——“ 我爱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的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以唤醒、激活他们学习的热情、潜能,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 我爱学”。

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掌握学法,能够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学会、会学。在教学《“黑板”跑了》一课时,学生问:“黑板为什么会跑?黑板上为何加引号?”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很快有了答案:黑板不是真的黑板,所以加了引号;它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所以会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安培会把这马车车厢的后壁当做黑板?当学生说出是因太专心时,教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从哪儿看出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先组内讨论,再全班汇报交流,很好地读懂了课文,受到了教育。同时,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后继学习中能更自主、快乐地学习。

篇9

一、链接积累资源,在回忆中促生成

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生积极的思维就会把平时积累的信息表达出来,教师要抓住这些积累的信息合理地开发,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达成对文本的深度认识。例如《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最后一小节:“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一位教者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你同意课文最后一小节的观点吗?

生1:我同意,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卧薪尝胆》中越王勾践在吴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的故事,勾践这样做不是屈服,而是为了将来能报仇雪恨。

师:这名同学紧扣课文最后的句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表达他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认识。湘机出示“不是……而是……”的句式练习。你也能从平时的积累中用这样的句式来理解这句话吗?

生2:蔺相如躲避廉颇不是害怕廉颇,而是顾全大局,暂时的忍让是为了赵国的利益,为了赵国的发展。

生3:韩信胯下受辱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想着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

生4,工农二万五千里不是退让,而是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以退为进,从而取得革命的胜利。

教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抓住一名学生阐述卧薪尝胆故事的信息,相机出示“不是……而是……”的句式练习,及时地启发学生,链接类似的积累资源,从而精彩生成了对课文最后一句内涵的深刻认识,让语言文字之花在课堂中精彩绽放。

二、链接生活资源,在感悟中促生成

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源头活水。如果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将课文与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联系起来,那么生成的资源会更加丰富,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在教学《我喜欢》一课时,我要求孩子先在小组里找一找生活中“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例子,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对“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理解,孩子们都很兴奋,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都找到了答案,然后一个个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举起了例子。

缪听宇说:“一根火柴只能发出一点光和热,可是一把火柴点燃了,就会冒出很大的火花,照得很亮。”黄心仪说:“一台电风扇只能吹到一个地方,可是有很多电风扇,整个教室就能很凉快了。”这时,机灵鬼王浩站起来了:“可是,我不喜欢很多人一起学习。因为一个人不遵守纪律,就会把整个班的学习时间都浪费了。”这孩子,总是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是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多不一定就是好事,关键是人心齐,会团结。但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观点,而是把他的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你们喜欢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吗?”“我喜欢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人想到一个好办法,一个好点子,全班47个同学,就有47个好点子。”“但是,一个人浪费一分钟,全班就得浪费47分钟,所以大家要团结、好学,才是真正的力量大。”

一方面,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就会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而且在师生交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问题、新目标,这种新旧问题的冲突往往就是生成的学习资源和研究资源。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从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实施的过程,从教到学再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正是生命课堂所追求的生成境界。也正是每位教师在课堂上应达到的最高教学境界――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相机调控,即时链接生活资源,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三、链接偶发资源,在意外中促生成

课堂是鲜活的,是动态的生成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时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位老师在执教《五彩池》这篇文章时,有一名学生提问:“五彩池适不适合游泳?”教者先是一愣,接着便即时调整了预先的设计,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判断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是否适合,二是池子的深浅是否适合,三是池子的水是否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危险的障碍物。让我们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这样便能解决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这个问题了。”于是,学生仔细读课文,找到了很多能证明五彩池不能游泳的证据。“大的面积不足一亩,小的呢。比彩碟大不了多少”,说明池子大小不适合游泳。“水深不到三米,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说明大部分池子的水太浅,也不适合游泳。“水来自同一条溪流”,可能水是比较清澈的,但这样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果有很多人下去游泳,把水弄脏了,不就破坏了景观吗?应该是不能游的。课文中还有“池底生着许多石笋”的内容,能使五彩池变色正是这些石笋的原因,这说明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是无法游泳的。

本堂课,一个孩子提出了一个极富好奇心的问题,看似与课文无关,近乎“无厘头”。然而教者即时地捕捉到这一问题对研读全文的价值,果断地链接学生问题,不仅牵一发而“通”全文,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鼓励了他们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作为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善于发现偶发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教学价值,巧妙地以此为阅读的切入点,将偶发事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错中求对,将意外转化为精彩。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智慧,让我们用巧妙的点拨、灵活的启发,给学生一个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创造出一种更高的教育境界。

四、链接想象资源,在情境中促生成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想象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沉浸在幸福的想象境界中,想象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如一位教师在教《青海高原―株柳》时,为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一株柳的顽强生命力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此时,漫天风雪,天寒地冻,(配上寒风呼啸的音乐)一株柳是怎样抗争的?你看到怎样的画面?学生马上沉浸到想象的世界里,想象着狂风怒吼、雷轰电击的情景,想象着一株柳与积雪抗争的情景。接着同学们纷纷述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寒风呼啸,猛烈地吹向青海高原的这株柳,似乎要把大树连根拔起,而柳树挺起胸瞠站得更直;漫天飞舞的雪花肆虐地压弯柳枝,而柳树又笑着支撑起受伤的身体,昂首挺胸地屹立在风雪之中;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劈断了柳树的枝干,但柳枝毫不畏惧,坚强地鼓励自己重新抽出新的枝条,迎接新的挑战。这是多么顽强的柳树啊!还有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这株柳树:“让风吹得再猛烈些吧!让雪下得更大些吧!我要与你抗争到底!”在教师的鼓励和调动下,同学们纷纷交流在脑海中浮现出的柳树与暴风雪抗争的情景,使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此时教师相机出示句式练习:“不管( ),不管( ),这株柳树总是( ),所以它傲然挺立。”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的练习使这些即时想象得到进一步的整合,使青海高原一株柳顽强抗争的形象更清晰地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篇10

一、 分类补充,开拓词语的广度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小学一至六年级每一课生字学习都是重点。当然,由于各年级教学侧重点不同,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不可能像低年级那样,占据太多课堂时间。通过一些有创意的语文活动,有时可以轻松达到教学效果。请看他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时的生字词教学:

课始请三位学生板演听写,其余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分别听写三组词:

第一组词: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在学生快写好时要求学生接着写一个同一类的词,轻而易举地启动了学生的思维。

第二组词: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

第三组词: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等三组词都写好后,薛老师又报出了“草帽”这个词,要求学生想一想该写在哪一组词的后面?学生面露难色,经过一番激烈的思考后怎么也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糊里糊涂地在某组词后写上“草帽”!

点评时,薛老师问写第一组词的学生:你为什么写“蚂蚁”而不写“草帽”?

问第二组词的学生:“倭瓜”见过吗?吃过吗?这组词可归为什么类?为什么不写“草帽”?

问第三组词的学生:你写的这组词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写“草帽”?

普通语言学的专家洪堡德说:“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词排在哪,要你字斟句酌,要你从不同的关系去考虑……”在薛老师的课堂上,三组词语,分类补充,避免了积累的无序;一个“草帽”,“闹”得满园春色,情趣顿生。或写、或看、或思,简单的生字词教学竟融合进了多维的教学目标,一切是这样的实在而又这样的灵动。这样的演绎开拓了词语的广度,令听者如醍醐灌顶。

二、 比照品评,点燃词语的亮度

汉字是审美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审美世界。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宝库,充满了审美的情致。曾看到李伟忠老师在《鼎湖山听泉》一课中的词语教学片段:

(师先让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泉的词语,并分别将这些词语标红在大屏幕上演示的课文中。这些词是:淙淙、清亮、时隐时现、不绝于耳、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清纯悦耳、欢快活泼。接着,师通过课件演示,只将红色的词语留在原来的位置,而将其余的文字抹去。)

师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分成两类。学生说一类是泉声,一类是泉水的。师按学生的回答重新排列词语,分成上下两组:

淙淙、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欢快活泼

清亮、时隐时现、交错流泻、遮断路面、

师:第一组词描写的是作者听到的,我们可以称它为“入耳”(板书);第二组是作者看到的,我们可以称它为――

生:入目。(师板书)

(指名读这8个词语,听一听能感受到什么?)

生纷纷谈感受:仿佛感到泉水在山中哗哗地流,发出淙淙的声音;泉水好听等。

师问:好听的声音用哪个词形容?

生:悦耳。

师:那么“很好看”,你们用哪个词语形容?

生:悦目、赏心悦目。

齐读第一组词语。

师:第二组词让你有何感受?

生纷纷谈感受:感到泉水是山的魂,无处不在;泉水是很清亮的,一眼能看到水底的石头;从“交错流泻”发现泉水的支流非常多等。

师:通过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鼎湖山“泉声优美动听,泉水清澈丰盈”。让我们读好这一段。(生看着课件中的两组词语,一边读,一边从中选出相应的词送入课文的语段中,边读边形象地体会“听中有看,看中有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言语,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在这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课件演示,让词语从课文中来,并结合课文理解、体会它们的意思,当学生对这些词语有了感觉时,再将它们送回课文中去。

三、 背景铺叙,触摸词语的温度

汉字是表情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情感世界。文本中的每一个词都投射着作者深刻的体验,是作者情感世界的敞开。因此,教学时可将目光聚焦于此,上下求索,前后勾连,从而触摸语言的温度。如在执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词语教学值得品味:

在初读检查时发现学生“哦”一句读得不流畅,师说:“哦”该怎么读?师出示字典中的两种读音以及两种读音的意义,让学生辨别“哦”在课文中表示惊奇,读第二声。师继续追问:你从课文第四小节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惊奇?让学生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