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范文
时间:2024-03-13 16:4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巡查组长为片区监管第一责任人,各巡查组的责任区以本所食品安全监管示意图为准,各自负责本责任区内的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食品经营者)的监管,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所辖责任区食品质量进行检查。并与经营户签定《食品安全监管目标责任书》。
二、各巡查组要严格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并落实食品“四制”,严格规范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协议准入制度、食品质量自检制度、食品退市制度。引导并督促食品经营者自觉落实食品经营自律“三条线”标准和“一票通”凭证按规定要求使用等。
三、巡查组对辖区食品市场巡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查经营资格,看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和按要求悬挂,是否出租出借证照,是否超范围经营;
(二)查进货票证,看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了供货方有关资质、发货票等票证,是否建立健全了供货商档案,是否严格按要求使用“一票通”,是否自觉履行食品经营自律“三条线”标准。
(三)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是否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为国家明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
(四)查包装标识,看食品标示内容是否虚假,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是否标明食品主要成分和含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
(五)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食品广告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六)查市场开办者责任,看食品市场开办者是否履行了对进场经营者资格审查的义务,经营场所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落实。
四、巡查组应当加强食品市场准入管理,禁止市场经营下列食品:
(一)包装食品未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存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品质)等级的;
(二)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未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的;
(三)特殊膳食用食品未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的;
(四)进口食品无中文标明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的;
(五)超过保质期或者保存期的;
(六)经感官鉴别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七)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
(八)不符合国家、行业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标准的,不符合在食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食品标准,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九)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的;
(十)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国际标准采用标志、防伪标志等标志的;
(十一)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五、巡查组对工商分局以及本所转办、交办的食品案件,应当及时依法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逐级上报。
六、巡查组长对所长负责,巡查组内的巡查人员负责各自监管联络点的食品安全责任,并对巡查组长负责。
七、对辖区内严重的食品质量问题,巡查组在巡查时未能及时发现的,或者造成重大危害或构成重大影响的,追究巡查组及相关责任人责任,并报上级机关进行处理。
所长:片区责任人:
片区责任人:
篇2
责
任
书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及武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等精神,确保广大师生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特制订二00六年度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
1、明确一名校长分管食堂工作,配备专(兼)职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定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2、建立健全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事物中毒报告制度和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将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学校要与年级、年级要与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起学校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3、学校将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食堂必须具有卫生许可证并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4、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和法规的培训,取得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5、严把食品采购关。推行专人、定点采购、索证制度,杜绝经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三无”产品。
6、严把食品贮存关。坚持食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7、严把食品加工关。凡食堂加工用具都必须保持清洁,定位存放,且有明显生、熟标志;杜绝使用霉烂变质的原料加工食品。
8、严把食品出售关。严禁向学生出售霉烂变质食品,冷藏食品必须经过高温彻底加热后出售;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不制售冷荤凉菜,不使用未经洗净、消毒的餐饮具;不使用白色泡沫餐饮具。
9、不断优化学校食堂的周边环境,与污染源保持规定距离,与外界隔离良好;无闲杂人员进出食堂。
10、不断优化学校食堂的内部环境,确保无老鼠、苍蝇、蟑螂及其它有害昆虫;室内无油垢,地面无污物,保持干净、整洁;坚持食品与个人生活物品分室存放。
11、学校食堂做到布局合理,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粗加工间、制作间、食品出售间等。
12、不断优化学校食堂加工设备、清洗、消毒设备;搞好食堂“四防”工作,有防尘、防蝇、防鼠、防潮等设施。
13、加强校园内副食店(小卖部)卫生与安全监管工作,商店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商店证照齐全。杜绝商店向学生出售霉烂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杜绝商店向学生出售危险物品。
二、考核办法
对本责任书的执行和完成情况的考核,采取自查上报与中心学校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中心学校领导签字:
篇3
一、工作指标
(一)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内容,单位主要领导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二)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有关规定,认真履行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强日常监管,有效落实本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有效落实本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下移重心,切实加强基层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三)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全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结合本部门监管职责,制定整治工作方案,落实整治责任和措施,按时完成整治任务。
(四)切实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按照《××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对本监管环节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时进行应急响应,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查明事故原因,并按规定时限上报。
(五)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市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食安委〔xx〕1号)文件精神,建立经常性的食品安全宣传机制,严格规范食品安全宣传报道行为。
(六)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市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管理办法》和《××市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信息管理制度》,制定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传递、报道食品安全监管信息,规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行为。
(七)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案件)查办工作。严格执行《××市食品安全事故(案件)督察督办制度》,依法查处本监管环节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件,及时移交其他监管环节的食品安全案件,有效遏制制售假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
(八)积极完成县政府和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部署的食品安全其他监管任务。
(九)抓好全运会食品安全和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全运会期间全县食品药品不出现任何问题。
二、事故控制指标
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危害,确保本监管环节无因履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不力造成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责任目标考核
按照《××县食品安全综合评价考核细则》(×食安委[xx]1号)规定,年终由×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组织对本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因履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不力,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予以责任追究。
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篇4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与对策
食品安全监管是国家职能部门依法对食品的生产、流通、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食品安全关系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2012年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展开的网络调查显示:食品安全位列网民最为关注的十大热点话题前列。京津冀等地的地沟油事件、河南的瘦肉精、沈阳的毒豆芽、上海超市的染色馒头、问题牛奶等事件,把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推到了新的历史高点。在上述这些出现问题的企业中,不乏一些全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大品牌,以及名列前茅的明星企业,这不仅引起公众舆论的轩然大波,也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在运作中所产生的实际效能备受质疑。
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管职责界定不清,导致监管的碎片化;政府监管力量呈“倒金字塔”结构,上强下弱,基础监管力量薄弱;政府与社会协同监管体系不健全,对食品安全源头的监管力度不够、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不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不完善、执法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以及缺乏有效的行政问责制度等问题。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就必须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完善多部门监管的协调合作机制、强化行政部门的执法权力、建立食品安全问责制。同时考虑构建“以品种监管为主、分段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推动由单向监管向协同治理转变,实现政府、社会、公民三个主体整体治理;推动由事后处置向预防为主转变,实现源头、过程、结果三个方面整体控制。
二、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中的“两法衔接”问题
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流通领域
1 引 言
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我国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的难点。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它关系着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品安全不仅涉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加强食品流通监管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然而如何构建一个长期有效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机制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
2 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现状
2.1 缺乏健全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健全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法律体系是构建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新系统的保证,也是决定该系统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颁布了大量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但是我国现有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法律条款的内容仍相对粗疏,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实际的可操作性也不够强。而且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中的责罚也较轻,对相关食品安全违法人员无法产生足够的威慑力。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目前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严重滞后于食品流通安全监管需要的不利局面。
2.2 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
食品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标准是影响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标准跟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多明显的不足。例如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严重滞后于食品新方法、新材料的出现,或者是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太过于陈旧,已经难以适用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客观需要,而且很多食品安全标准远远低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也急需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些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修订。此外,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的制定和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部门之间缺少合作协调,以致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的监管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发展。
2.3 未充分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监督作用
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除了法律、体制相关方面的问题,还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未能充分发挥消费者在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中的重要作用。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如果发挥好了他们的普遍监督作用,将会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然而,由于大多数消费者都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别说是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了,而且政府相关部门也缺少对消费者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和适时引导,致使消费者即使遭遇食品安全问题也没有主动维权的意识和自觉性,没有发挥其本应有的大众监督作用。
3 构建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新系统的建议和对策3.1 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和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是构建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新系统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影响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快我国食品安全立法的进度和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特别是要针对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领域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有效的法律机制,从而为构建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提供法律方面的保障。同时,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食品流通安全标准体系,在整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流通安全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确保食品流通安全标准真正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需要。
3.2 建立协调一致、行之有效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责任制度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监管过程必须要得到众多政府部门的通力配合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建立协调一致、行之有效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责任制度是食品流通安全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提高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成效重要保障之一,更是构建我国食品流通安全监管新系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建立协调一致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责任机制的主要内容有:以权责一致为基础和原则,对涉及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并确定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和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让各部门在行使职能和权力完成相关工作的同时,也能清楚知道自身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如果遇到职能履行不力或不履行的政府部门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损失的,还要追究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责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各个部门能够协调一致地进行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工作,提高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工作效率。
3.3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水平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非常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食品流通安全监管领域也不例外。引入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相关监管部门克服时间、空间等限制因素,实现对分隔各地的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信息的共享,这样就能大大提高食品相关监管部门的实际监管工作水平和效率。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够全方位地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此外,加强信息技术在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应用能够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存在于不同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相关资源的开发,这不仅能够提高这些资源和信息的利用率,而且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制定相关决策时还能提供所需的全面、完整的信息,促使其制定出的相关监管政策和制度能更加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3.4 强化消费者在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篇6
食品药品监管、农林、卫生、工商、渔业、质监教育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工作部署。
(二)根据职责分工,严厉查处危害食品安全行为,整顿规范食品市场秩序。
(三)根据职责分工,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排查事故隐患,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四)根据职责分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五)定期向街道和食品安全委员会报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主动向各相关部门通报相关信息。
(六)迅速报告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积极参与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
其它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食品安全工作。
二、各村、社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
(一)对本辖区范围内的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本辖区的食品安全工作。
(二)组织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三)建立职责明确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必要的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的落实。
(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并经常性开展巡查,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的作用。
(五)组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六)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的检查和区域性食品质量问题的整治,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七)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抓落实。
(八)法律、法规、规章拟定的其它食品安全工作责任。
三、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
(一)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是本辖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责任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食品安全监管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职责范围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对分管工作中涉及食品安全事项负直接领导责任。
食品安全监管有关部门要建立系统内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纵向分级负责和横向分片定责,纵向采取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办法,把监管责任层层落实到位;横向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奖惩”的要求,划定监管责任区,落实监管责任人。
四、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情况的年度总结和检查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每年年底应对本村、本社区、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情况上报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应结合每年春节前的食品安全工作综合检查,视情况对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抽查),并将检查(抽查)情况报街道办事处和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检查(抽查)的主要内容:
(一)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制度建立等方面工作实施情况。
(三)食品安全责任人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情况。
(四)依法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情况。
(五)上级政府确定的其他工作内容。
五、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
(一)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按规定和程序履行,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
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危害和影响进一步扩大的。
3、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对事故隐瞒、谎报、缓报或有授意他人隐瞒、谎报、阻碍他人报告的。
4、发生严重区域性、行业性食品质量问题,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的。
5、阻碍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的。
6、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重大食品违法案件查处不力的。
篇7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办发〔2015〕95号)、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办发〔2016〕1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县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市(州)、县(市、区)食品药品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府发〔__〕39号),坚持适应需要、统一高效和专业、系统、科学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我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县食安委要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规则和综合协调机制,积极推进联席会、综合执法、业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县级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全程监管协作机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稽查执法、事故处置等工作。各乡镇食安委主任一律由乡镇主要负责人担任,明确责任人员,强化协调联动。
(一)完善岗位设置。进一步厘清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监管事权,形成权责清晰、力量统筹、上下协调的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格局。按照简政放权要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明确县与乡镇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划分,合理配置和加强食品监管岗位工作力量。
(二)配足监管力量。要严格控制空余编制人员的补充,通过公招或考调等方式,配齐配强具有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工作技能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统筹调整加强监管力量。各食品药品和工商质监所配备的食品监管力量要与监管对象、任务相适应,其从事食品监管的行政编制人员不得少于2人。加强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每村(社区)配备协管员1人。
(三)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政府分管领导、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检验检测技术人员教育培训,重点培训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相关知识,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廉洁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每年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和食安委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村(社区)协管员培训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人及质量负责人培训1次以上,食品监管人员每年参加各类培训不得少于40学时。
(一)强化财政投入保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把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抽检监测和投诉举报奖励等经费分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并逐年递增。其中,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经费按1千人4个批次计算(不含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投入经费,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按每年3000/元人补助报酬可在农村公共运行维护资金中列支。
(二)强化技术支撑。加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力度,加快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提升检测能力,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三)强化基层基础。根据国家、省、市对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标准化建设要求,按照《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标准》及《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标准化建设验收细则》深入推进基层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调整支出,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基层所的标准化建设,确保2016年底前本辖区50%以上的基层所达标,2017底前全部达标。
(四)配齐基础设施设备。将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装备、取证装备、快速检测和应急处置等装备配备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逐步配备,保障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及应急处置的基本需要。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制定全县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方案,县经济信息化部门要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安排。
(五)深入开展示范创建。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成果,扎实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启动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村(社区)创建活动,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市场工作创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及大型超市快检能力建设,定期定时公示快检结果。
(一)突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各乡镇、县食安委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__县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和开展好重要节日、重要时段、重点领域的各项专项整治。
(二)加强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和解决问题。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经营的源头管理和治理,加强对基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要坚决取缔,对地下生产加工“黑窝点”要彻底清理,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制假售假涉嫌犯罪的单位和相关人员按照“五个一律”处理。
(三)突出重典治乱,依法从快从严从重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县公安、
司法等部门要积极介入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主动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搞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配合。要进一步加大打击的力度,研究制定更加严厉的打击举措,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让群众放心,让不法分子受到震慑,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一)健全责任体系。加快建设食品安全政府负总体责任、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相关部门负协管责任和企业负主体责任的“四位一体”责任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履职报告、责任约谈、问责追究制度。各乡镇要把保障食品安全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督促有关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责任,推动社会共治。县食品药品、农业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我县食品安全年度监管计划和重点工作安排,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县食安委成员单位要依法履职、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加快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落实食品生产经营“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特色农产品、肉及肉制品等食品可追溯。严格落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点等登记备案制度。
篇8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已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与措施也较为严密。但是,由于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小、散等特点,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基层薄弱的监管能力,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呈频发和多发趋势。如何有效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已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思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近年来,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上呈现稳定向好发展态势。但是,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小、散,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特别是基层薄弱的监管能力,使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呈频发和多发趋势。如何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作者认为,坚持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健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这也是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1明确职责,准确定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能
食品安全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单靠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很难监管到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能:一要强化隐患排查。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同志对基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状况了解最清楚,各食品监管部门要紧紧依靠基层同志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全面掌控不同类别企业的潜在隐患和风险点,把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二要强化信息上报。各乡镇(街道)都要安排专人负责信息上报,加强日常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拓宽信息报送渠道,畅通信息报送网络,确保食品安全问题早报告、早处置。三要强化协助执法。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员和村(社区)协管员大多不具备独立执法资格,但是要积极协助市县两级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活动,有效弥补监管部门执法力量不足的缺陷。四要强化宣传教育。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工作举措等,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同时提高社会公众的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
2创新体制,科学合理设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近年来,国务院做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的重要部署,主要目的是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责任明确、主体清晰。作者认为,就我市来看,每个县区市场局根据当地人口数量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状况实际,需要将编制设定在40到100人之间,将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工作职能整合起来,形成集中统一的监管模式。每个乡镇(街道)联系至少2名监管员,有条件的县区可以采取派驻的方式深入乡镇(街道)工作。每个乡镇(街道)设置食品安全办公室,人员编制在3-5人为宜,编制可以从其他部门调剂解决。这样设置的优势是,既可以锁定乡镇属地管理的责任,又解决乡镇监管不执法的困境;同时乡镇(街道)食安办对上既接受乡镇政府的直接领导,又接受县区食品安全办的工作指导,同时协助县区食药监局的具体监管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可以协调当地工商所、农业办、教育办、公安派出所、乡镇卫生院等机构共同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合力。
3健全制度,逐步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办作为乡镇(街道)政府常设机构,承担着辖区内食品安全组织协调和日常监管工作,需要健全一系列工作制度:一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分析本辖区食品安全形势和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安排部署本辖区食品安全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络,推进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二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督促食品安全成员单位更好地履职尽责,协助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食品企业(基地)生产经营行为;三要建立协助执法制度。积极协助县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活动,有效弥补监管执法力量不足,提升监管效能;四要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整理,及时掌握食品安全工作动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做到食品安全信息的综合利用和分析;五要建立应急处置制度。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落实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故),乡镇(街道)监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控制现场、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六要建立宣教培训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和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扩大食品安全宣传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七要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将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县区目标考核体系,逐级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状》;确保食品安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八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确保履职尽责。凡是发生失职、渎职,,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4加强培训,着力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市、县两级政府食安办要将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食品安全监管员、信息员的培训纳入培训年度工作计划,所有基层监管人员必须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执法活动。一是强化业务能力培训。要依托各类培训机构、专家团队、科研院校,围绕基层监管职能、行业特点和监管重点等具体内容,定期开展各类业务能力培训,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基层监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确保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的实效性。二是强化法律法规培训。定期开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基层监管人员执法水平。三是强化信息技术培训。食品安全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新的形势要求基层监管人员不断提高应对高科技和新技术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技性,逐步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举办实战演练,提高监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5综合施治,切实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效
篇9
为切实做好“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2012年元旦、春节(以下简称“两节”即将来临。确保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加强“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周密部署,提高认识。
要将“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健康某”平安某”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各镇(街)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各镇(街)和区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区卫生局、区农委、区商务局、区畜牧兽医局、某工商分局、某质监局、某食药监分局)要高度认识“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切实履行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责。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要及早安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做好“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严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节日食品安全。
二、严格监管,突出重点。
结合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各镇(街)和区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要认真分析“两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特点。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要对辖区内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景区等人员集中餐饮场所及农贸市场、农村、城乡结合部、饮食摊点、食品加工小作坊等重点场所开展全面检查、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检查。二是要结合节日期间食品消费特点,加大对粮油、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腌腊制品、水产品、蔬菜、酒、饮料、保健食品及儿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要认真做好集体用餐监管工作,加强对农村100人以上集体用餐的监管,严格申报、备案制度,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三、做好应急,加强值守。
严格落实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镇(街)和区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节假日期间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坚决杜绝空岗、脱岗现象。要保持信息畅通,对食品安全举报投诉要迅速、及时处理,不得推诿、拒受,严格执行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不得瞒报、漏报、迟报。要提前做好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准备工作,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立即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妥善处置。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上报区政府办公室。请各镇(街)和区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将元旦、春节期间值班安排表(含值班领导、值班人员、联系电话)分别于2011年12月30日和2012年1月19日前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篇10
关键词:食品 安全监管 行政职能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部门涉及到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食品安全法》明确了这些部门的监管职责,确立了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以分段监管为主,分类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变成了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和安全方向转变。提高食品消费安全水平,打击食品造假、制假犯罪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而根据行政授权,有效发挥行政职能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日益凸显。本文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研讨。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2008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相继出项三聚氰胺、二英、染色馒头、毒粉条、毒豆芽、塑化剂、地沟油、溉水油等有毒、有害食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能不能有效发挥,监管责任不清,导致各职能部门互相推诿,推脱责任,使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不能有效遏制和打击。
(一)食品经营者法规意识不强。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差,食品质量把关意识不强,在购进销售食品时,未认真执行进货查验制度,未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引发的严重社会后果,存在侥幸心理。
(二)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一些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由于受收入、消费知识所限,对假劣食品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只要不对身体造成直接危害就无所谓的观念;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索取票据,造成维权举证艰难;由于涉及争议的食品检测鉴定费用较大,且要花去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消费者受到损害后大多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嫌麻烦或碍于情面自动放弃,自认倒霉。
(三)自律制度流于形式。在实际监管工作中,我们要求食品经营者建立的进销台帐制度、索证索票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出制度等自律制度。部分经营者在执行自律制度时往往流于形式或是应付执法人员的检查,甚至有部分经营者拒绝建立购销台帐等情况时有发生。
(四)经费不足,制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大、风险大,付出多,回报少,社会效益多,经济效益少,执法成本高。由于此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如开展食品安全定向监测工作,按规定,无论检测结果合格或不合格,都由送检部门支付检测费,高额的检测费和偏低的财政预算不可避免的造成定向监测数量偏少,监管领域不宽、不广、不深,监管效果不好。
二、对策与建议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改变了过去相关法律没有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状况。当前虽然在实施层面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理性思考,寻求妥善的解决途径,以达到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目的。
(一)明确分工,强化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将监管和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责权利理顺,消除责任空白区,形成合理,杜绝失控漏管等现象的发生。
(二)理顺监管体制
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层面。新《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为主,分类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其关键在于各职能部门作为监管主体,能否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的职权性规范所规定的职责实施监管。对职能转移与整合中所存在的问题,应加强沟通协调,理顺监管机制,完善监管体制,真正做到依法行政。
(三)实行委托行政执法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法》刚刚实施,实行分段监管,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职能转移或整合,各职能部门间应实行配套改革,来适应其实施的需要。在配套改革还没到位的过渡期,相应职能部门可实行委托行政执法。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餐饮服务的监管部门,当其行政执法资源还没有配置到位时,可由辖区政府牵头,通过双方签定《行政执法委托协议书》,将本应承担餐饮服务的监管职能委托卫生部门暂时行使。卫生部门在委托期间暂时履行包括餐饮服务许可和行政处罚在内的监管职责。这样,既能避免监管脱节,又能符合《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实体内容和法定程序。因此,过渡期实行委托执法,是理性、务实的选择。
(四)建立和完善经营者自律机制。
1.强化食品经营者第一责任人意识。要让经营者意识到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既有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以及情节严重所带来的刑事责任。通过各种形式的对经营者法律法规宣传,违法行为公示,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市场内经营者与市场业主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等方式,让经营者明确其义务和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其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强化食品经营自律制度的落实。关键要强化巡查监管,把食品经营者的自律制度落实情况作为日常巡查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检查和引导,督促食品经营者自觉执行食品安全自律制度,切实把好进货质量关、销售关。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通过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等组织,在主管部门和经营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引导,促进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开展行业成员的学习培训,制定自律公约,举办争先创优活动,倡导诚信守约的商业道德和守法经营的行为规范。
4.抓住重点,集中力量,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在日常监管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力量,在一段时间内,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对象、重点食品进行集中整治,解决一个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各执法部门的老大难问题,解决工作中的重点突出问题,通过拨钉子,排障碍,树典型,查大案,树立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权威,震慑不法分子,使监管职能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