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管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4-03-13 16:4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管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TU7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机械管理,就机械本身的管理内容来说,包括机械设备“生命”全过程的管理。一方面包括选购、验收、安装、调试、维修、更新、改造和报废的物质运动形态;另一方面包括投资、折旧、维修、更新改造资金等价值运动形态。所以机械管理的内容是非常广泛而复杂的,好的管理方法需要我们去借鉴。
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的特点
(1)机械设备随着建筑施工而进行频繁的流动、迁移的拆装。
(2)机械设备作业的对象往往是砂、石、土、灰、木、钢等,露天作业多,受风雨、粉尘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机械的磨损速度快,损耗大,寿命短,易出现故障。
(3)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较多,人、机配合作业多,施工机械的配套组合不固定,劳动对象的条件复杂多变,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繁杂多变。
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设备不配套
工程中标后,组建新的项目部,从各个项目部中抽调的机械设备大都技术状态较差,投入新的工程后,难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而一些工程所需的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同样是很棘手的问题。
2.2项目部设备管理的短期行为严重
项目部追求的目标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加快工程进度。因此机械的使用越快越好。但是,由于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项目部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种重管理、轻使用的行为直接影响了机械的使用寿命和技术状态。而对于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机械故障问题,项目部不愿意承担高额的维修保养费用。
2.3机械管理和生产管理互相矛盾
项目部以技术人员为主,往往不包括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作为机械使用管理的非专业人员,对机械的使用和保养知识不了解,对施工技术也知之甚少,往往处于被动或受支配地位,机械管理效果被大大削弱。
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方法
3.1重视机械选型
施工企业在购置新设备的过程中,首先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工程量、施工期、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要做到选型科学,配套适用,以有限的投资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适用性。指的是选择的机械要适应项目的实际需要。
(2)经济性。指的是所选的机械设备应达到经济效果最佳,节约生产成本。
(3)先进性。指的是技术上确保先进,促进高效率运转。
(4)可靠性。指的是采购过程中要兼顾安全性、通用性和环保性。尽量选择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机型,提高配将的通用性,减少配件存量,减少资金占用。
3.2严格机械采购
机械本身的质量是机械安全使用的关键。许多建筑设备事故都是由于施工单位的使用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而引发的。主要原因是机械的生产厂家制造能力或制造工艺不过关,师傅隐患的隐蔽性强,日常的检修保养很难发现为题,所以危害性较大。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机械及配件的采购工作。首先,建立机械采购制度,采购前进行安全、技术、经济方面的论证,委派专人负责设备的选型、购置、点收、安装、调试、验收,严格登记和交接手续。其次,新购进的机械设备要具备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作用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严禁购买使用国家规定淘汰和禁止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
3.3加强技术培训
调查统计证明,人为因素导致的建筑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因此,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在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强,施工人员大多没有专业的知识。为了现出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就要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管理,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由于大不部分中小型机械都是易于操作的,造成操作人员思想警惕性下降。例如,最为常见的砂浆搅拌机,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运动速度慢,如果一个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就很难认识到其中的危险。搅拌过程中,如果用物料拨弄拌桶内的砂浆,是很危险的。一旦石块卡住了拌叶,应如何去紧急处理,没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很难应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保证每一个操作人员都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能够妥善处理危急情况。建筑施工企业也要建立健全国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落实,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
3.4重视机械维修
由于施工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机械设备要进行预期检修。因此,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预期检修制度,把机械机械从完好到必须进行修理的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即:每班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小修、中修、大修。前四个阶段是日常维护的范畴,后三个阶段要有修理工在专门的修理车间进行。由于施工项目的特点,修理补办在施工现场建立简易修理车间来完成。修理人员在进行机械修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全面检修,并做好详细维修记录,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3.5供应管理
无论是机械的正常维修,还是意外事故的修理,都要使用各种配件,而且修理车间的运作需要消耗各种加工材料和修复材料。这样就需要对机械配件和加工材料的计划、储存、订购、贸易和供应工作进行管理,统称供应管理。供应管理是生产单位及时、有效修理筑路机械设备的保障,是筑路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筑路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因磨损、疲劳、变形和腐蚀等因素使动力性、紧固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降低。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机械将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临时性、平衡性和恢复性的修理作业。修理管理是筑路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性能的“恢复”,也是“生产”。
3.6编制使用计划
工程项目的机械应有工程处设备部门进行统一调拨,实行有偿租赁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还可以杜煦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从而保证有效保证机械的完好率。为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有必要为机械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例如,可以为砂浆机、卷扬机塔等设备搭建遮雨棚,设备周围不能堆放建筑材料或杂物等,机械的控制台要保证视野开阔、安全,卷扬机引出的钢丝绳一定要确保不能碰到任何物体。施工现场的机械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理论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要与时俱进,综合治理。施工企业只有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保证严格执行,加强监督,严格惩治;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从机械的采购到维修的各个环节都力争严格把关,才能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工程和机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机械的发展离不开工程,而工程的任务已经确定,其进度与质量则完全依赖于机械。机械管理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现场的机械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理论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要与时俱进,综合治理。对工程所使用的筑路机械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提高机械的综合使用效能。
参考文献:
[1]卢英军.浅谈工程机械的管理及维护[J].科技资讯,2008(20).
[2]贺慧琴.浅谈机械设备的管理[J].甘肃科技,2002(5).
[3]白云峰.高原工程机械管理注意事项[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篇2
【关键词】起重机械;管理;方法;
1、起重机械管理的重要性
起重机在一些行业与部门得到广泛使用,并在企业设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如港口公司、冶金车间、建筑施工单位等,起重机就是命脉性设备,其作业情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因此,起重机管理是这些企业和部门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施工、安装、生产和装卸作业的保证,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起重机管理关系到企业生产力要素的管理。一个生产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按照生产运动规律、自然规律和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科学地组织好生产力要素,优质、高效、低耗地进行生产,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生产力中的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中,具有活力的要素是劳动力和劳动手段,起重机是一种机械方式作业的劳动手段。起重机通过司机的操作来实现对物料的装卸搬运或对机械电器设备进行吊运与安装,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因此,起重机的管理不仅是管理起重机这种劳动手段,而且直接或间接地管理着操作和使用起重机的司机、机组人员和管理者等劳动力。起重机管理实际上管理着生产力三要素中最具活力的要素,即一部分劳动力和主要劳动手段,亦即管理着企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
2、起重机管理现状
我国起重机管理正处在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过渡阶段。(1)起重机的管理与其他机械管理一样,以磨损理论为基础,以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以预防维修和生产维修方式等管理理论指导起重机管理;(2)起重机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目前正在开始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设备,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计划技术、系统工程、价值工程,以及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及设备;(3)起重机管理大多数是由选型开始包括运输、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至报废为止。其现状实际上是大多数使用部门只管起重机的后半生,设计部门和使用单位往往分工分家,各行其是、各管一段,在管理工作中造成片面性。使用部门只注重购买和使用,不注重向设计部门反馈起重机使用管理的信息;(4)我国起重机管理现状中存在着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脱离的现象,起重机管理与生产相脱离的现象,而且存在着只用不养,养修不分,过度修理或过剩修理等极端;(5)不重视技术改造、应用新技术这些现象主要由偏重生产,疏于管理所致。这种管理现状不仅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而且缩短了起重机械的使用寿命。
3、起重机管理范围
起重机的管理范围应包括起重机寿命的全过程,并把这一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综合管理。起重机寿命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前半生和后半生。前半生包括调研沦证、设计选型、制造安装,后半生包括使用、维修、技术改造与更新报废。
全过程管理的概念不仅要求使用单位或部门对起重机前半生管理负有责任,参与设计方案讨论,机型选择验收、信息反馈等,而且还应对后半生使用、维护、保养、改进等全面实施综合管理。
3.1起重机的设计选型和制造
随着起重机行业先进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适应一些特殊工作环境的要求,在对起重机设计选型时,应加强技术论证,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如:在有毒气体、高温、多粉尘或危险的作业场地,可采用遥控起重机;在安装维修领域使用的起重机多采用地面操纵;在水电领域、冶金领域(含有色冶金领域、垃圾发电领域)采用在桥式起重机士安装自动控制系统,从而使起重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也使起重机的操作更加方便。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涡流制动器调速、自(他)激动力制动凋速、定子调压调速、变频调速等正在广泛应用。在交流调速中以定子调压调速和变频调速的性能最为全面,它具有调速范围广、节能等优点。一台起重机需要有优良的设汁,正确合理的选型,先进可靠的技术。
在起重机制造方面,采用先进的加工没备,如数控切割、理弧自动焊、CO2气保焊、板材型材预处理设备,振动时效机等,生产厂家具备这些设备就能够确保主要受力结构件的质量;在机加工方面必须有精密的车床、锁床、钻床、刨床等,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在装配方而必须具备起吊设备、压力机、千斤顶等;在检测方面必须具备射线探伤仪、硬度计、等高块、平尺、小车试验台、操纵室试验台、整机性能试验台等。通过上述设备和高素质的工人才能确保起重机的制造质量。
3.2起重机的使用维护和修理更新
起重机的使用,目的在于使其技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但在使用中往往会发生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者均使起重机价值贬值。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起重机,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其磨损程度是不相同的。随着磨损程度的加大,起重机的技术状态会随之变坏。因此,在使用起重机的同时,应当做到定期保养、计划修理,大力推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起重机维修水平。同时制定操作人员培训大纲,考核合格才允许上岗等管理措施,努力提高使用维修人员的思想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在人员、机械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
3.3起重机的改进改造
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主要是支撑各种载荷,因此本身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例如,起重机钢结构局部或整体的受力构件出现了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即出现了强度问题,有可能是超载或疲劳等原因造成的。可采用薄型钢材、异型钢,焊接加强修复塑性变形,提高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提高抗疲劳性能,也可采用各种高强度低合金钢新材料修复,提高承载能力,改善受力条件,减轻自重,节省能耗。
起重机的起升、运行机构是起重机最重要、最基本的机构,是实现作业任务的机构,由YZR电机和ZQ系列减速机等部件组成。近几年采用YZP变频系列电机和ZQA中硬齿面减速机、QJY硬齿面减速机提高了机构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运行机构中还采用了YSE、YDSE系列实心转子制动电机和“三合一”驱动装置,减少了零部件的装配,提高了运行机构的性能。
起重机机构动作的启动、运转、换向和停止等均由电气或液压控制系统来完成,为了起重机运转动作能平稳、准确、安全可靠,离不开电气有效传动、控制与保护。目前,已有许多先进的电气零部件应用在电气控制系统。如变频调速、定子调压调速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机构动作的准确性。遥控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有毒、高温等不可靠近场所的控制。
4、结语
篇3
关键词:煤矿;机械制造;设计;管理
1引言
实践中,煤矿机械多数用在煤矿的挖掘和开采过程中,其功能性和安全性对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当前,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良好成果,煤矿机械设计人员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合理设计,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尽可能降低机械运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全面促进煤矿开采业的发展打下坚定基础。
2我国煤矿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2.1设计缺乏创新,核心技术落后
当前,很多国内煤矿机械制造企业不具备自己的研发机构,很多核心技术严重依赖于国外研究所,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产品研发周期比较长,技术更新不及时。
2.2产品技术相关标准处于落后状态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国内煤矿机械技术标准普遍较低,很多标准并未得到及时更新,不仅降低了煤矿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还拉低了产品的质量,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2.3高端产品仍旧依赖于进口
国内煤矿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国内企业不具备生产煤矿机械高端产品的资质和能力,只能严重依赖进口。还有部分企业仅仅能够生产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设备,科技更新发展极为缓慢,很难满足国内煤矿开采的需要。
3煤矿机械制造中的设计方法
3.1CAD技术及有限元方法的应用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CAD技术对煤矿机械产品进行科学设计,主要内容包含制图、文档及文件制作、设计、工程现状及区位分析等,有效实现工程的一体化和模块化设计;第二,在计算机的CAPP系统中直接导入产品模型,对其实施NC编程和设计,将NC机床中加入加工代码,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提升煤矿机械制造的研发效率;第三,运用有限元方法,将无限质点予以简化连接,使其变成有限单元的几何体,然后再将这些单元拼合成为一种离散的结构物,从而实现对复杂工程结构以及产品力学的分析和计算。
3.2加强产品的绿化设计与可靠设计
在煤矿机械制造过程中,产品的绿化设计非常重要,依据原有设计方法、国家标准规定以及相关的设计规范,将设计问题有效转换成数学模型,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产品的绿化设计,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优化绿色设计应秉承节能、环保理念,加强产品寿命的周期性设计,降低能耗,使得产品的设计更加趋于科学化与合理化。产品可靠性设计需要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变量予以反复多次试验,有效提升试验结果的精准性。然后在科学统计与检验之后得到相应的统计量,大大提升煤矿机械的运行能力和工作效率。此外,还需要对工程荷载、制造材料以及工程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简化处理,有效提升随机变量和模糊变量设计的可靠性,为确保煤矿机械产品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4煤矿机械制造的管理方法
4.1信息技术管理
为有效提升煤矿机械制造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必须加大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力度,全面推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工程中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都需要使用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并配合先进的施工管理方式和方法,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第二,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来实现煤矿机械制造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将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信息孤岛予以有效连接,并构建出合理、完整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产业信息链,协调企业生产。
4.2加大对制造材料和数据库的管理力度
依据制造零件的功能和属性对其相关指标和参数予以不断完善,并对机械制造设计图纸的信息数据库予以不断健全,为日后检索和出入库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时,结合设计需要对一些重要的零件予以编码,并依据代码的属性对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科学的设计加工方式和方法。
4.3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养力度
企业员工素质对煤矿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提升设计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则能够有效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生产效率地下、产品质量不过关以及运维成本的上升问题。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这就要求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加强对企业员工教育和培训,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明确岗位职责,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切实提供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5结语
总之,煤矿机械制造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能够有效将高端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同时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将企业信息予以有效汇总,建立健全数据库,简化生产流程。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设计人员的作用非常突出,煤矿机械制造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养,为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孙长永.浅析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J].开发与研究,2013(02):63.
[2]刘利云.试论煤矿机械制造中的工装设计与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3(20):55.
篇4
关键词:设备;管理;生产;经营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盘活现有设备存量资产,积极处置积压闲置设备
公司设备结构和状况与产品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极不相适应,加上煤炭成套设备和起重设备等产品市场出现萎缩,其加工设备利用率比较低,部分设备常年闲置。因此,近几年,公司积极盘活设备资产,对闲置积压设备对外调剂,所得款项全部实行专款专用,用于设备的投入。
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进行老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由于磨机、回转窑和启闭机等产品中筒体结构趋向大型化,原有卧式、立式车床,滚齿机,热处理炉和铆焊能力都受到限制。因此,公司制定计划对这些设备逐步进行更新改造,以满足新产品加工的需要。
另外,针对公司产品铆焊件所占比例较大,且趋向大型化,而原有铆焊能力有限,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
三、开展全员设备管理与维修活动,确保设备良好状态
1.加强职工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素质。近几年,开展板报宣传和知识竞赛多次,公司所属各单位设立设备管理与维修宣传固定标语,长期进行各类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岗位培训,其中对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规程与维修标准定期组织培训。首先,只要有新设备投入到矿,就必须先组织职工到现场进行学习指导,提高掌握新设备的结构,原理和维修保养技术,确保一次安装、试车成功;其次,重点加强对维修、操作人员的培训,采取的方式:一是对包机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对口学习,突出重点。二是组织学习完好标准及其安全质量标准化,让每位授意者都能学到知识,掌握新技术。通过这种形式使职工的维修、保养和操作水平大为提高。
2.建立设备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组织职工召开座谈会,与职工交流近期设备出现问题,找出原因,以便下回出现的故障利用最短的时间处理故障,原则是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进行处理,这也为公司生产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给单位也带来了效益。同时做到,上请下达,下请上达,互通工作。
3.开展“红旗设备”竞赛活动。参加此项活动,经过全年综合检查评比(包括利用率、技术状况、保养质量和无事故等),年终获“红旗设备”称号的团体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此项活动的开展调动了操作工保养设备、爱护设备的积极性,减少了设备故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保证了安全生产。
4.对重点关键设备实行点检制度和工作台吊检制度,预防重大设备故障和研磨等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设备重大事故的发生,保护了国家财产。
5.组织半年一次的综合检查评比活动。每隔半年在全单位范围内进行一次设备综合检查评比活动,促进了各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公司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限期整改,对优秀单位进行表彰与奖励。此项活动的开展对公司整体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把好设备入井安装前的检修、验收关。新设备进矿后必须要在地面进行安装整体试车,对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提前进行处理和改进,对自修的设备做到台台有记录、有验收,决不让因生产任务重而质量上有问题的设备下井使用,从源头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7.加强现场管理考核,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处罚制度来规范现场职工的操作和维修方面不正规的行为。并注重制度的落实,公司机电室管理人员定期到各个迎头、工作面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工区处理,对不按要求去操作维修、保养的给予重罚。作为区队分管机电设备管理人员随时检查本单位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安排处理,并同时作好与公司机电室管理部门协调工作。
8.搞好设备现场的维护与保养,成立修理专组服务队。公司组织有关单位的在设备修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与修理技师组成修理专家服务队,帮助各单位解决设备故障修理中的疑难问题,实施故障诊断,提出修复方案。此举大大缩短了故障停机时间。机电室即是职能管理部门又是生产服务部门,除了重点监督检查工区包机制的落实情况,同时又积极为工区排忧解难,提供帮助,并由机电室牵头参与组织好周检和日检工作,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9.加大费用的投入,提高备件的新度系数,确保备件的最低储备。设备大修费投入太少,满足不了设备的正常检修要求。建议加大维修费的投入。
近几年来,在综合机械化设备更新、维修资金上除了得到公司的大力支持外,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设备的大中小修上更新备件,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下工作。同时切实做好各种备件的储备工作,针对目前采购渠道比较复杂,周期较长的特点,要抽出专人积极主动同采购部门进行联系,特别是对一些加工周期较长,采购路途较远的备件,做到提前报计划,中间勤催货,做到了备品备件的正常供应,确保了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10.立足现有条件,积极想办法改善管理条件。近年来,客观上由于大部分单位管理条件差,经济紧张,不可能一下子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改善设施,这就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陋就简,立足现有条件,挖掘潜力,千方百计搞好保障。在此情况下,要积极想办法克服当前的困难,要精打细算,堵塞各种漏洞,做到计划开支,制度监控,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找信誉好的经销商购买配件,形成长期伙伴关系,这样质量价格可以得到有效保证。搞好修旧利废,充分利用现有库存,能用就用,该处理的就处理,变死物为活物,以弥补维修经费不足。加大设备的更新力度,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淘汰老产品,减少事故发生。因此,安全工作应该是公司管理工作的前提。
1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加强租赁企业建设。可实行股份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租赁公司的经营管理,吸收有实力的机械设备生产厂商入股,可扩大租赁公司的经营能力,实现规模经营。由于双方形成资产纽带,可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械设备租赁公司应十分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以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其中包括租赁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招聘;适销对路的租赁机械设备的选购;市场经营策略和完善的服务质量。同时,机械设备租赁公司还应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其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篇5
关键词: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TD5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24-01
煤矿机械设备不管使用与否,均会发生有形磨损,有形磨损又细分为:(1)使用磨损。是指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力导致部件发生磨损。(2)自然磨损。机械设备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腐蚀生锈等。煤矿机械设备多是在偏远地区进行作业,环境恶劣,设备故障频发已是普遍现象,加之由于维修空间过于狭窄,导致机械部件难以得到及时修理及更换,大大增加机械维修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当前,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运用较少维修资源,快速恢复煤矿机械设备原有性能,是各煤矿设备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1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现状
目前,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有:(1)保养不够。当前,多数煤矿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存在过多短期行为,导致机械设备带病工作,部件过度磨损。由于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2)缺乏技术改造。多数企业在维修设备的过程中,仅仅是恢复原样,未进行技术改造,导致设备耗油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仍存在。(3)配件不齐。煤矿作业一般是在偏远地带进行,交通不便,增加相关维修构件采购工作的难度,进而延误维修时间。(4)维修机械化的程度不高,工作量大,效率低下。(5)维修环境条件差。煤矿机械设备的施工环境恶劣,易出故障,通常是在原地维修,不易保证零件的清洁质量,导致维修质量不高。(6)检测技术缺乏。在施工维修现场,维修技术人员多存在经验主义,凭经验办事或是依靠感官来判断故障,导致维修质量不高。
2加强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
2.1 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是维修的前提。具体做法:(1)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当前机械设备的维修状况,要对设备保养的状况做深入调查了解。(2)确定维修所需的重要设备。(3)在确定重要部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设备部位上的重点位置。(4)明确最优的修理界限。(5)合理安排维修人员。做好维修人员的配置,才能切实做到“一对一”的部件维修,最大程度上确保维修质量。(6)制定相关的维修手续,且保证维修手续简单易行,有利于责任到人地进行维修。
2.2 加强对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在设计上仍欠缺一定的优势。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机械设备的质量。虽然我国有较多的新技术被不断研发出来,但是并未能很好地应用于设计中,这主要是由于对设计理念缺乏认识。因此,必须对设计理念充分地认识。进而普及相关的现代设计方法,对其加以采用,有利于强化煤矿机械的维修工作。
2.3 加强维修工作的防护
在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中,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管理章程及安全章程操作。这样按照章程进行维修,才能有效防范各类操作事故的出现。在矿井下,还要做好防水、防爆、防火等,要确保相关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还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例如,在进行综采机头以及泵站房等进行维修时,在事先应备好维修构件,以有效减少维修人员受到过多的强噪声影响。
3加强煤矿机械设备的管理
3.1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给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标准,并对日常的设备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煤矿企业领导是主要的负责人,要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完好标准,必须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检查,坚持做到管理责任到人,对于不通过完好标准的设备一律禁止运行。每个煤矿企业甚至每个区均应有全面的、详细的设备使用、维修以及管理的制度。不管是多小的设备,在使用或者检修中,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此外,可将相关领导的绩效与机械设备的完好度相挂钩,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责任心。
3.2 加强对设备的保养管理
煤矿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具体的保养管理分为:(1)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以及合理地库存备件,以最具有经济效益的方法去完成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2)定期对设备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各项技术培训,审核维修人员的维修资格,保证最少人力下实现正常生产。(3)做好设备备件库存量的检查核对,有利于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后能够及时的更换相关的设备备件,有利于保证生产运作以及库存资金支出保持在合理水平线上。(4)做好对生产设备的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设备保养管理策略。策略的制定可按照设备的重要性、性价比以及故障发生率等分为:预防性保养管理、事后保养管理等。
3.3 加强对设备状态的管理以及设备事故的管理
3.3.1 设备状态的管理
设备状态的管理是指对全部设备整体的运行情况展开动态跟踪监督,并详细记录机械设备的运作信息。(1)设备状态的信息检测,具体包括离线点检以及在线的自动检测。(2)设备技术的参数管理,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下的各类技术参数是否正确。(3)维修信息的管理,主要是对设备维修过后相关信息的处理、整合,用于对维修人员工作成绩的评价,用于对维修质量的分析和预测。
3.3.2 设备事故的管理
设备事故的管理主要是对设备出现故障后的相关信息管理,具体包括:(1)事故原理的分析。(2)事故信息的管理。例如,对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何种设备部件、相关的设备号、产生的影响等之类的信息。
3.4 加强对更换配件的贮存管理
在煤矿机械设备故障的处理中,往往存在如下情况:(1)仅仅需要调整的配件却重新更换配件。(2)坏配件未被换掉,却把其它配件换掉。这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配件的浪费。出现此类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配件的监督管理。因此各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配件更换的监督机制,这样才有利于维修人员负责好其所换下的配件。更换后的配件还可由相关人员进行鉴定,有利于减少设备配件购置的成本,也保证维修质量,进而保障矿井设备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4结语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向前推动的形势下,只有认清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现状,加强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以及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机械的维修费用,进而减少各煤矿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经济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波.试论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6).
[2]李文.浅谈煤矿机械传动齿轮损坏原因及改进方法[J].山西焦煤科技,2009(3).
篇6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TE9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393-01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和高效的运转,减少停台的时间,要加强设备操作中的安全性。要想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做到随时可以投入到运行中来,减少因为故障而导致的停机日,就要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对机械设备的磨损,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并能降低机械运行成本和维修的成本,确保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1 煤矿机械设备检修中注意事项
1.1 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不准带电作业或搬迁移动设备,检修时先切断电源,验电放电后锁好机械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示牌,若多人同停一台开关时,各人各自挂停电牌,只准最后摘牌人与现场负责人直接联系后,方可取下此牌送电。严禁约时停、送电和借别人停电检修设备。
1.2 井下机械设备安装地点应干燥安全,避免顶板淋水、滴水,并与地面垂直,倾斜角度不得超过15度。
1.3 检修时按照规定的路线,在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检修人员和胶带机转动部位保持安全距离在栅栏外操作,不得用手碰动转动部位,防止衣服或工具绞入设备中,确保自身安全下检查,严禁跨越皮带、刮板机等。
2 机械设备维修方法的选取原则
2.1 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设备,可根据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购置费用、结构特点、故障情况和备用数量等因素,按重要性把所有设备分为几类。对不太重要而又不会因故障给生产带来损失的一类设备,可采用事后维修。对实行预防维修的一类设备,还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预防维修方法。例如:对作业性质固定不变,一旦发生故障会给生产和安全带来严重后果的关键设备,可采用标准修理法;对已掌握其修理结构和修理间隔期的设备,可采用定期修理法;对已有条件进行状态监测的设备或其关键部位,可尽量采用状态监测维修。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使用有限的维修人力、物力和资金。
2.2 同一类型和用途的设备,由于各种零部件都有自己的寿命和故障发生规律,因而能够采用的维修方法就不尽相同。对有发展过程的随机故障(如滚动轴承故障),以实行状态监测维修为宜。如果实行定期修理,按零件额定寿命定期更换,则零件的寿命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经济性不好;实行事后维修虽能充分利用零件的寿命,但将增加故障停机时间,假若增加的停机损失超过过早更换新件的损失,则不宜采用事后维修。
2.3 对无发展过程的随机故障(如弹簧断裂),此类故障大多是误操作、突然超负荷等原因所造成,往往事前无法检测,因此只能采用事后维修。然后通过改善维修或维修预防采取对策。对无发展过程的有规则故障,这类零件无法实行状态监测维修,但它们有设计寿命参数(如微动开关的动作次数),如能统计出其使用次数,则可采用定期修理;对没有安全要求,停机损失不大又难于统计使用次数的零件,可采用事后维修。
2.4 对有发展过程的有规则故障(如气缸、齿轮磨损),如果状态监测方法简单,费用合算,最好采用状态监测维修;否则可按零件额定寿命实行定期修理。
2.5 故障发展过程之有无,并无明显界限,它与现实的检测技术水平有关,一般说来,可观察的或现有检测手段可了解其发展程度的故障可归入有发展过程的故障;有规则的故障又往往因环境、误操作、维护不当、超负荷等而变成随机故障。
3.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
3.1 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是维修的前提。具体做法:1)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当前机械设备的维修状况,要对设备保养的状况做深入调查了解。2)确定维修所需的重要设备。3)在确定重要部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设备部位上的重点位置。4)明确最优的修理界限。5)合理安排维修人员。做好维修人员的配置,才能切实做到“一对一”的部件维修,最大程度上确保维修质量(6)制定相关的维修手续,且保证维修手续简单易行,有利于责任到人地进行维修。
3.2 加强对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在设计上仍欠缺一定的优势。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机械设备的质量。虽然我国有较多的新技术被不断研发出来,但是并未能很好地应用于设计中,这主要是由于对设计理念缺乏认识。因此,必须对设计理念充分地认识。进而普及相关的现代设计方法,对其加以采用,有利于强化煤矿机械的维修工作。
2.3 规范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
在设备进行正常的工作时,除了散热需要,严禁有电柜以及按钮箱或者分线盒处于敞开的状态。设备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操作工人严禁离开工作岗位,如有需要确需离开,也必须先将机床停止加工,暂停机械设备运行。在设备使用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保养,做到机床内部和工作台保持清洁,设备在关机前应先发出命令来结束正在运行的程序,使设备的各运动部件回到原点,然后再关闭电源,严禁直接拉闸,导致突然断电对机械造成损害。操作工人在生产中必须做到班前、班后认真检查,擦拭和清洁设备的各个部位;按时、按质给机械加油,使设备保持清洁、、良好。
4 煤矿机械设备的管理
4.1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给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标准,并对日常的设备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必须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检查,坚持做到管理责任到人,对于不通过完好标准的设备一律禁止运行。每个煤矿企业甚至每个区均应有全面的、详细的设备使用、维修以及管理的制度。不管是多小的设备,在使用或者检修中,必须认真做好记录。
4.2 加强对设备的保养管理
具体的保养管理分为:1)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以及合理地库存备件,以最具有经济效益的方法去完成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2)定期对设备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各项技术培训,审核维修人员的维修资格,保证最少人力下实现正常生产。3)做好设备备件库存量的检查核对,有利于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后能够及时的更换相关的设备备件,有利于保证生产运作以及库存资金支出保持在合理水平线上。4)做好对生产设备的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设备保养管理策略。策略的制定可按照设备的重要性、性价比以及故障发生率等分为:预防性保养管理、事后保养管理等。
4.3 设备状态的管理
设备状态的管理是指对全部设备整体的运行情况展开动态跟踪监督,并详细记录机械设备的运作信息。1)设备状态的信息检测,具体包括离线点检以及在线的自动检测。2)设备技术的参数管理,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下的各类技术参数是否正确。3)维修信息的管理,主要是对设备维修过后相关信息的处理、整合,用于对维修人员工作成绩的评价,用于对维修质量的分析和预测。
结束语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向前推动的形势下,只有认清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现状,加强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以及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机械的维修费用,进而减少各煤矿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经济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大血管; 出血; 止血方法
临床上因外伤,刀伤,枪伤,手术中误伤大血管造成大出血并不少见,损伤后病人情况较紧急,医生止血的方法可各有不同,治疗后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我们自1983年6月至2004年12月遇到大出血41例,经抢救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在手术处理血管损伤大出血病人所采用的止血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1例,男31例,女10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年龄35岁;
1.2损伤血管及受伤原因:颈总动脉裂伤1例(刀伤);颈内静脉裂伤2例(刀伤);锁骨下静脉裂伤1例(医源性);腋动、静脉断裂伤2例(刀伤);腹主动脉裂伤1例(刀伤);肾静脉断裂1例(医源性);髂内动脉裂伤2例(刀伤1例、医源性伤1例);髂内静脉裂伤2例(刀伤1例、医源性1例);髂内动、静脉断裂伤1例(枪伤)髂腰静脉裂伤1例(医源性)臀上动、静脉断裂4例(刀伤);髂外动脉裂伤1例(刀伤);髂外静脉裂伤4例(刀伤2例,医源性2例);股动脉裂伤2例(刀伤);股静脉裂伤4例(刀伤3例,医源性1例);股动、静脉断裂伤1例(刀伤);股深动脉第一穿动脉断裂1例(医源);股深动脉第二穿动脉断裂伤2例(医源性);腘静脉断裂伤6例(车祸4例,石块砸伤1例,枪伤1例);腘动脉断裂伤2例(砸伤1例,车祸1例);
1.3修复的类型:血管结扎8例;直接缝合修复21例;补片修复1例;端-端缝合3例;血管桥接8例;
2 控制出血的方法:
2.1外控制法:多用于四肢。①一带法:多用于动脉出血,于出血部或肢体的近侧用止血带环扎阻断血运,再在出血部位处理出血点,安全,视野清楚,便于操作。②双带法:多用于静脉损伤出血或动、静脉同时损伤出血,如果只用一根止血带,出血点以远的血液还会不时的流到伤口内造成视野不清楚,如在伤口远近侧各捆扎一止血带,可以方便的处理破裂的伤口。
2.2内控制法;该方法使用于腹腔内血管损伤的处理。①、压迫法;用于腹腔动脉或静脉损伤的出血,在肠系膜血管较多不便于用橡皮片控制出血的情况下,可以先用纱布巾压迫出血局部,再在出血的上、下端用无菌绷带横向压迫(垂直于血管),在逐渐去除压迫出血点部的纱布巾,出血可停止或减少,此时可用血管钳或无损伤的腔静脉钳两把夹住出血点,试行松开出血点两侧压迫的绷带,观察钳夹是否有效,如有效可以完全松开,恢复血供,以免心脏供血不足,此后可松开但不离开下方的腔静脉钳,观察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可重新夹上,再用第三把腔静脉钳从第二把的下方夹住,松开第一把腔静脉钳,缝合破裂口时可松开第二把腔静脉钳,待破口缝合完毕后,试松第三把钳,如无出血可取出,如有出血可再次夹紧,加针缝合,到完全不出血为止。②、橡皮条双环阻断法:较适用于髂总动、静脉到腹股沟韧带以上的范围出血,可在出血点压迫止血后,于出血点的上下解剖出动、静脉血管,用橡皮引流片两次环行绕过,阻断血流后钳夹橡皮条防止回缩,两阻断间如无侧枝血管,出血可完全停止,如有侧支出血可明显减少,如能看到出血点可直接钳夹结扎即可,如果难以看到分支,手术者可用一手捏住出血口,压扁血管,在助手的帮助下分离出侧支并予以结扎或阻断即可从容的处理出血伤口部位。③橡皮条环扎+压迫阻断法:该方法适应于髂总至股动、静脉部位的大血管出血,在压迫出血部位的同时,先解剖出出血侧的髂内和髂外血管,用橡皮条穿过两圈阻断血运,近侧的大血管用未打开的无菌绷带卷与血管垂直压迫下腔或髂总血管,即可放松出血点处处理出血部位。
2.3内外结合控制法:①、环带法加皮片环行阻断法:该方法适用于腹股沟部的出血,渉及到大腿和腹腔两个部位,既往我们于大腿部也用大腿部切口显露股部血管用橡皮条环扎止血 ,现在我们对此进行了改进,大腿部环行扎一消毒止血带或驱血带,回流的血液即可完全阻断,腹股沟韧带上方血管的处理方法与环扎法相同,即可达到止血的目的,非常方便的修复血管。
3结果
1例颈总动脉病人于受伤后第19天,翌日准备出院,病人散步时咳嗽,诱发突然再次大出血死亡。1例枪伤同时损伤髂内动、静脉的病人,因肠道内有9处破口之多,腹腔感染,并发肾功衰竭而死亡;1例髂外静脉医源性损伤病人,后因血栓形成阻塞血管,侧支循环建立不良,致下肢长期肿胀,2例腘静脉损伤的病人,因肢体缺血时间较长致远侧肢体坏死截肢。37例病人恢复满意。
4讨论:临床遇到大血管出血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紧急,尤其是医源性损伤的突然性出血,对医生的刺激比较大,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所以要求医生①、要有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明确局部的比邻关系,以免造成重要器官和脏器的损伤,引起严重后果。②、先迅速压迫出血点以减少出血,自出血点两侧正常位置进行解剖或压迫,视野和层次都比较清楚,血管易达到有效的控制,尽可能的避免在局部视野不清的情况下,反复的钳夹,这样常可避免大量的失血和副损伤,③如果伤口较大,腹部大血管损伤,使用血管钳最好用无损伤的血管钳,比如腔静脉钳或肾蒂钳。④当多次试图钳夹局部出血点不能达时,不要反复的免强处理,应压迫出血点离开手术台,甚至可以坐下来冷静的分理一下思路,想清解剖关系和处理的方法再下手处理,如果感到自己处理确有困难,可请上级医生和上级医院的医生协助处理,千万不要浴血奋战,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⑤凡遇到大血管损伤出血的病人,必须备有足够的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使病人的血液得到及时的补充。
篇8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对策
机械设备是生产制造过程当中的主体,是产品产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机械设备在整个产品线的生产制造当中,对于产品的质量好坏、产量高低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在机械设备的生产过程当中,管理水平的高低又会决定着生产当中的成本以及生产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科学有效的生产制造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生产的效率,同时对于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开支,并在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企业的生产目标,给企业的良好发展带来保障。
1 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现状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的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着管理制度不严格和不规范的问题。管理制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忽视设备管理重要性。许多生产制造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轻视机械设备管理对于生产制造的影响,往往在现场生产线上没有增添足够的管理人员,由于许多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庞大,生产线很长,相关管理人员的缺乏造成了设备管理的失衡;第二,设备相关资料杂乱。在设备的管理过程当中,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管理维护、产品档案以及相关的资料没有做到有效地管理,致使这些重要的资料丢失,在机械设备受损时不能够及时的找到,影响设备的维护工作;第三,检修工作不认真。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排出设备可能存在的生产问题,使设备能够高效的运转,而在管理制度不严格的情况下,这些设备管理人员在检修时马马虎虎,造成了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影响生产制造的顺利进行。
1.2 机械设备更新维护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科学技术水平也日益提高,对于机械设备生产的要求也相应的有所提升,以往的生产水平和效率已经不能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机械设备的更新维护工作势在必行[1]。第一,机械设备长时间的进行运行势必会造成机械的损耗,因此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不少的现场管理人员针对出现问题的机械设备不管不问,很少甚至从来不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致使设备运行效率越来越低;第二,对于目前市场上一些具有精密构造的机械元件来说,其生产制造对于工艺水平的要求非常的苛刻,而在现场管理的过程当中缺乏合理的控制,造成机械产品质量下降,不能达到出厂的要求。
1.3 现场管理人员水平不足
许多生产制造企业为了缩减开支,在实际的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过程当中,对于管理人员的技术指标要求有所懈怠。许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以往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机械设备系统化培训和学习,对于如何有效的进行设备的现场管理缺乏全面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经验,因此在遇到设备问题时,往往不能按照设备维护的要求来严格执行,造成了现场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
2 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方法和解决对策
2.1 完善管理制度
C械设备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会让设备管理工作失衡,增添设备维护工作的复杂程度,并让设备运行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这些管理制度的不严会对正常的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管理人员设置不足,造成了管理工作失衡,当因为设备的生产线过长,设备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同一条生产线上的后续工作便不能正常展开,而现场的管理人员又缺乏,不能及时的进行调配,从而耽误了设备检修时间,使生产制造时间向后拖延,工期便会延长,让企业面临因生产延期的一系列后续问题[2]。因此,生产企业首先应该重视机械设备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现场生产管理机制。在随着企业生产制造规模扩大的同时,应该增加生产线的管理员工,合理的调配现场的管理工作,使机械设备都能够正常的工作。其次,对于相应的技术档案资料,应该建立一个资料档案管理室,设置专门的资料管理对重要资料进行分类管理,以便能在需要时及时进行资料的调用。最后,对于管理人员进行机械设备检修的工作也应当健全相关的机制,让管理人员能够互相的进行监督,仔细进行设备的检查工作,对负责不同生产线的管理人员实行交叉检查的方式,避免有些有问题的机械设备没有被发现的现象发生。只有从现场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才能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更加标准、规范、有秩序,保障后续的正常生产工作。
2.2 加强机械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生产制造企业为了进行生产成本的控制,往往在更新和维护设备支出方面投入不足,只顾着眼前的蝇头小利,忽视设备管理工作,很有可能造成机械设备运行故障,拖慢生产进度,不能按照期限达到生产要求,让生产制造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降低企业面临的生产风险,就需要在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上加强管理。首先,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维护效率,需要建立每台机械设备的台账,对生产线上的机械做到合理的分类,同时进行有规律的编号。然后,生产制造企业应该规定现场管理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在维护的过程当中,设备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合理的对机械运转的温度、压力和负载等条件进行考虑,在生产企业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适当购买一些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设备,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规范化的监测和管理,从而避免认为管理工作当中的遗漏。最后,对于一些工艺制造水平要求较高的生产制造企业而言,应该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设备的更新工作不能忽视,为了使生产效率达到标准,应当适当进行设备的投资工作,及时对老旧的设备进行产品更新,满足生产制造的需要。
2.3 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管理质量的好坏,企业应该认识到,生产制造过程中产品的产出虽然是与机械设备直接相联系的,但产品的产出质量、生产周期长短都是受到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影响的。为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企业应当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3]。
3 结束语
良好的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是保证产品顺利生产的关键,针对目前在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当中出现的制度不规范、工艺控制不良以及管理人员水平偏低的现象,可以通过改善管理方法、提高工艺水平和加强人员素质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机械设备制造的生产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生产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文.机械设备制造的现场管理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2325.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6.17.239.
篇9
【关键词】设备;维修;管理
水电站是根据水由高处流到低处时势能转换为动能,再用水的动能带动水轮机的转动(把水的动能转换为水轮机的机械能)。水轮机的转动可以带动发电机的转动,这时发电机就可以发出电(水轮的机械能转换为发电机电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策的不断优化,我国水电的发展无论在资金、技术、体制还是市场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总体趋势呈直线上升,在全世界的竞争中取得了非常乐观的成就。在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水力发电厂的高效管理才是真正的“幕后者”,因为高效管理可以使发电厂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其最佳的作用。在这些所谓的管理中,对水力发电厂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点直接影响发电厂的发电效率,所以在机械设备维修及其管理上要加大力度,绝对不容忽视。
在维修前很多的准备工作是必要。相关部门要组织维修人员学习、讨论检修计划及维修措施,制定检修项目的施工和验收负责人。必要的时候还要组织维修前的培训或预案分析,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所有参与这次机械设备维修成员熟悉图纸及设备相关资料,掌握了解设备性能。尽可能做好一切突发故障的准备。
发电厂设备的检修分为定期检修、状态检修、改进性检修和故障检修。定期检修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性检修,根据设备磨损和老化的统计规律,事先确定检修等级、检修间隔;状态检修是根据当前测试(或目测)提供的设备信息,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维修;改进性检修是指根据设备本身的缺陷和定期性的针对性进行针对性的检修,按照已有的高科技设备和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度的检修,这一环节要重视,因为这一举措关系到设备的更新与性能上的提高;故障检修是指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或部分功能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检修,该检修具有高度突发性和针对性,这就要考验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当前高科技维修设备是否与科技前沿接轨。
检修等级是以设备维修规模和维修时间为根据制定的,将机械设备的检修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级别。
A级检修是对械设备进行彻底的解体检查和修理,目的是维持和提高设备高性能,该检修方式是维修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检修。B级检修是针对机械设备部分零件存在问题,对机械设备部分零件进行解体排查和检修。B级检修可依据机械设备状态评测结果,对其有针对性地实施部分A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检修项目。C级检修是指根据设备的消磨、损坏规律,有针对性的对机组进行检测、评估、维修、打扫。C级维修可进行部分零件的替换、设备的更换。这三种检修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合理的安排三种检修,才能对机械设备起到较好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修管理。检修等级组合原则:根据各个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检修定期,在机械设备两次A级检修之间,安排一次或几次B级检修;除有A级、B级检修年外,每年安排一次C级检修。如A级检修间隔为5年时,检修等级组合方式为A级—C级—C级—B级—C级—C级—A级(即第1年可安排A级检修1次,第2年可安排C级检修1次、以后照此类推),这些检修定期的制定不仅要依据机械设备的实际性能,还要看发电厂的人员和维修设备的配备。如果客观条件比较好,那就可以适当的多进行C级或B级检修。如果是相反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加长维修定期,但不能过长,否则机械设备会遭受很大程度上的磨损与破坏。
检修间隔,设备A级检修间隔是指从上次A级检修后设备开始工作时记起,至下一次A级检修开始时的时间。以下是一些设备的A级维修间隔时间:1)多泥沙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4~6年;2)非多泥沙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8~10年。
机械设备A级、B级、C级检修的停修时间是设备从开始维修到检修完毕正规的总结交给相关部门为止。各级设定检修的停用时间规定如下:根据机械设备构造的实际情况A级检修(更换顶盖、转轮、底环、搞磨板等过水部件)时间为三十天左右;B级检修(需整体盘车调整轴线、但不需更换任何过水部件)时间为半个月;C级检修(达不到A级、B级检修规模的所有小修)时间一周左右。
可根据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实际运行时间和运行状况,适当调整A级检修间定期的时间长短和采用多种等级检修组合方式,必须提前进行技术论证,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在总停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对多级计划检修进行调剂,但需在年度计划中做出明确安排和说明。
主要设备的附属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维修管理也尤为重要,因为附属设备和辅助设备间接的影响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应根据机械设备状态评估,评估结果和机械设备说明书的要求,科学准确的确定其检修等级、检修定期,(应在各级检修之间的空余时间进行。如果该设备只有停机才可以进行检修的主要机械设备的附属设备和辅助设备,其检修应与主要的机械设备同步进行检修。
机械设备在规定检修过程中,如发现重大故障,并且需要改变检修天数、改变检修级别时,应在规定检修时间过半之前向市调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实施。
定期检修项目和定期检修计划管理。应对机械设备的周边环境(厂房、建筑物、构筑物、水工建筑等)和重要非生产设施(道路、护坡)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并制定相应的定期检修和维护。这些因素对机械设备的效率与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工作人员绝对不能让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到发电厂的生产效率。
加强对检修工具、机具、仪器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对工器具进行定期检查和检验;做好材料和备品的管理工作,编制设备检修项目的备品和配件的定额,合理安排备品配件的采购日期,既要满足检修的工期要求,又要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量,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并做好备品配件的固产化工作。
计划容易制定,关键的还是看实际行动。提前召开检修设备的分析会,找专业人士进行研讨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维修计划。并且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发电厂应该专门设立一些部门,着重的负责维修计划的实施,并且要分工分明,确定各个人员的职责。根据维修设备的计划和维修的时间长短,认真搞好检修的预、决算工作。
检修结束后,要认真总结这次维修遇到的问题。每次维修工作人员都会对机械设备有更深的了解,在每次的维修结束后,每个参加这次维修的工作人员都要写一份总结,总结这次遇到问题时的分析思路和对机械设备下一步的维修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相关部门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并且作好记录,方便以后查询。
最后工作人员要把这次维修中消耗的费用及磨损过度的维修设备和参加维修的工作人员,做成相应的汇报表,交给相关部门,方便上级查询。
参考文献
[1]姚兴佳,刘国喜,袁振宏,张亮,全.可再生能源及其发电技术[J]
篇10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法探讨
在目前,一些高速公路施工工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方法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管理方法上的不周全,导致了机械设备功能的发挥,运行状态得不到有效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管理不周导致的严重后果也让更多人对于设备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由此可见,科学合理地对施工机械进行管理,在施工工程中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文就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方法进行了以下的探讨。
1 机械设备的选择管理
1.1 机械选择的原则
(1)施工机械设备需要符合当前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高速公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涉及了众多的学科内容,例如软基处理、路堤、小型构筑物、底基层、基层和面层等一系列专业内容。施工条件的多样性也让机械设备的类型选择和应用增加了更多的考虑因素,例如对于施工现场地势条件、土壤质量、施工场地面积等,这些都需要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考虑,使施工机械设备能够更好地适应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工程的施工进度也是需要在设备数量选择过程进行考虑,避免由于机械设备数量的不足而导致施工现场技术能力缺失,延长了工程的施工工期。
(2)选择的机械设备要具有经济性的特点
选择的施工机械设备的经济性指数也是需要进行考虑和研究的,这对施工工程的经济费用和资金投入有着重要的联系。机械设备的经济性主要与设备的投入费用和设备运送费用有着密切联系。投入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了设备的引入数量,运送费用的大小则影响到了工程的完成量。因此,施工单位对于机械设备的选用需要制定有效的设备选用方案,结合工程的施工量和费用支持情况,选择经济性特点更为显著的机械设备。
(3)机械设备的选用要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和保证安全
高速公路的工程施工要求的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在机械设备的型号选择上应该考虑机械设备的自身性能和功能特点,在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础上,提供运行状态稳定和性能更为出色的机械设备。另外,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也是需要加以衡量的,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直接影响到了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工程质量及进度。
(4)机械组合要科学合理
机械设备在组合使用上,还需要结合各个机械设备的功能特点,对其组合形式和数量要求进行有效规划。
1.2 设备选择方法
(1)结合工程的施工内容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内容较为复杂。其中的路基工程的涉及内容包括了土石方挖掘、装载、运输、填筑等,路面工程则包括了混合料的配比、运输、碾压等,这些工程工序都需要使用对应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选择过程中,首先结合工程施工内容选定主要的施工设备,再根据施工设备自身的运行能力、参数性能,追加适当的辅助机械设备。
(2)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高速公路的路基工程中,其施工对象主要是土石方,其自身的性质特点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应用情况有着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地质条件也是机械设备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机械设备的选择过程中,要对选取设备的通过性进行选择,用圆锥指数对其在地质条件限制下行驶的可能性进行表示,结合可能性的大小,对设备进行有效选择。地质条件在设备的选择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的机械设备类型和功能也不一样。
(3)结合设备的运输距离
机械设备的运输距离长短,不仅影响到了工程施工的费用投入,也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有所影响,因此需要加以衡量。
(4)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对于机械设备而言,对其功能发挥也有所影响。因此在设备的选择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气象条件的分析。
2 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2.1 人机固定制度的制定
人机固定制度的实施,能够增强机械设备使用者的责任态度,使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更好地进行,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每一种机械设备都有自身的功能特点,人机固定制度的落实,能够让设备使用者对于设备的认识和了解更为深入,更好地保证了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了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
2.2 人机固定制度落实
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应该以机械设备为主要对象,对其挑选合适的机长,机长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担负有主要的责任,另外,还需要选择相应的机组人员,机长需要以身作则带领好机组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负责。同时,机长还需要对机组人员的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落实相关的使用政策,并实行分工责任制。
机组人员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使用的过程中,要保证使用方法的准确性,让机械设备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认真落实设备的养护工作,定期进行检修,保证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
机长是机械设备的主要管理者和使用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好设备的使用、检修和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定期检查机组人员的设备使用情况和养护情况,开展相关的设备管理考核。
2.3 设备的使用原则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者一定要严格落实使用标准,切勿让机械设备在超载、超性能等不合理的运行状态下进行使用,一些单位为了体现经济性,将设备的性能范围、负荷大小和负载大小降低,这也使得机械设备无法发挥自身的功能效果,造成施工困难。
3 设备维护管理
3.1 设备的维护
(1)日常维护
所谓日常维护,就是指在每一次的工班前后对设备进行维护。其维护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运作情况的检查、故障的排除等
(2)定期维护
机械设备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要对其做停机处理,并进行相关的清洁、检查、内部调整、故障排除、零件维修和更换等。定期的维修工作,能够更好的保障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机械设备的修理
(1)检查后修理
机械设备在经过检查后,要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问题的修理日期和内容进行制定。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在经过检查后才能确定修理时间和内容,对修理前的工作准备有所影响。
(2)定期修理
定期修理是指对机械设备定期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其修理日期和内容进行制定,这种方法能够确切的制定好修理的时间和内容,有利于修理前的工作准备,有效缩短的修理时间。
(3)事后处理
这种方法一般针对出了故障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小的施工设备,在其出现故障问题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机械创新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