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范文
时间:2023-04-06 01:2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月光启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下是《月光启蒙》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点拨语、过渡语、小结语总结出板书:动,活动得到学生的喜欢;教师还组织学生丰富文中没有提到的其他民间故事;通过“母亲不识字,却用歌谣、故事、谜语……影响了我的一生”这一句激发学生思考并回答了“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参与活动,发言踊跃,教师点评精当,应当说这是一堂好课,达到了预设目标。
二、教学“启蒙”的得失在哪里
这一份教学课例具备以下几个较明显的特点。
第一,目标设定小而实,注重朗读、涵泳来体会文章情感。
第二,能够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歌谣、童谣”来展开教学。通过组织朗读、表演歌谣、童谣使教学充满童趣。
第三,活动安排得当,3个活动分别安排一个重点:“品读歌谣,启悟诗情;讲讲故事,();猜说谜语,()”,尤其通过阅读期待留给学生一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教学流程清晰。“品读歌谣———讲讲故事———猜说谜语”按照课文叙述顺序进行,使得文本和活动保持高度一致,对于训练学生有条理地阅读和思考有帮助。
第五,教学关注学生语言的运用,在“检测反馈”中安排学生想象表达,可谓匠心独运。
但是,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笔者认为,该课例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第一,文体意识不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选入教材的文本在文体上都有显著的特点。文体的价值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不同的典型文体,并学会写作。
其一,补题目明线索。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始出示课题“月光启蒙”让学生扩充为句子:(谁……)(在……)月光(用……)启蒙(谁……)(什么……)。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把句子逐步补充为:母亲每天都在月光下用童谣、民谣、民间传说、谜语启蒙我爱上文学、热爱生活……于是,谁启蒙和用什么启蒙这两条线索轻松出现在学生眼前,课文脉络自然清晰。同时,文章重点“启蒙了什么”也跃然而出。至此,“线索”和“重点”这两个教学难题迎刃而解。
其二,抓启蒙明真情。
作者母亲如何启蒙孩子的?这种启蒙中渗透着母亲怎样的情愫?引导学生关注描写母亲“启蒙”时的句子,共有3处:
(1)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2)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3)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从以上3句话,我们可以品味到月夜母亲对我启蒙时的“真情”:
(1)母亲为什么要“换上一件白布褂子”?为什么一定是“搂着我”?这一“换”一“搂”透露出两点:母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爱整洁),母亲是爱我的(整洁的白褂子是为了不把脏东西粘在孩子身上,搂着我不正是说明爱我吗)。
(2)母亲的嗓音是甜的,为我吟唱着;母亲的歌声是温柔的,拂过我的脸、流进我的心;母亲的歌儿是香的,浸满浓浓的爱。
(3)母亲在月光下是那样纯净,那样美好,那样圣洁———月光如水,母亲是玉石雕像,神圣、无瑕、崇高!
这3处描写包含着浓浓的情感,这是值得师生通过反复朗读、细细体味的。
其三,抓内容明启蒙。
母亲在月光下启蒙了我哪些内容?初看就是“文学”,细看就是“诗歌”。其实,这样理解是肤浅和片面的,我们透过月光下母亲吟唱和言说的内容可以发现更深更广的东西。
(1)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再苦也要干干净净活,如:“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2)要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现在苦,只要挺住,只要勤劳,就会有好日子:“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3)要怀有真挚的感情。人不要为世俗所裹挟,纯洁的情感值得终身守护:“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母亲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动人故事?这是要给孩子从小灌输一种理念:要怀有真挚的感情,纯洁的情感值得终身守护。
(4)文学要幽默风趣才让人喜欢。“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5)文学来自于生活,要善于观察生活。“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这一个“真笨”,不是说孩子脑子笨,而是说孩子不会观察生活,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就“不笨”。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所谓月光启蒙其实是启蒙作者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写作。这样的启蒙才是真正让作者受益终生的启蒙,也才是作者至今难忘的。
其四,抓文体明特色。
散文的特色是“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文章尤其如此。
先说“神”。通读全文,似乎重点在最后一段,但是,这不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我们不妨关注开篇的语言:“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我们细细品味“童年、夏夜、永远、美妙”这4个关键词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作者为什么说“永远是美妙的?”“美妙”在文中有所指么?
抓住这个第一句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这句话在全文是“精要所在”。
全文就是写的夏夜,就是写童年的夏夜,就是写的童年的夏夜的“美”和“妙”:“母亲之美”(母亲整洁之美———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母亲嗓音之美———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母亲形象之美———像一尊玉石雕像),还有母亲启蒙的“童谣、民谣、故事、谜语”之妙(原文中有,不再赘引赘析)。尤其值得揣摩的是“永远是美妙的”之“永远”,这是终身难忘、永久回忆的“美妙之事”,其中浓浓情感令人怦然心动。此为文章之“神”,开门见山而出。
那么,全文中这种情还有吗?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包含在那些“童谣、民谣、故事、谜语”中的“化育”之情,还可以在3次直接描述母亲的句子中体味到,而且文章中有两句尤其包含深情:
(1)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2)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一个“长”,写出浓浓的乡情、浓浓的心情———歌谣从生于斯长于斯的泥土里长出,从歌者的心灵中长出。因为有情,连歌声都散发着芳香。通感的描写恰到好处地得到领悟:没有情的歌谣是苍白的、单调的、肤浅的。直到文末,作者点题,仍然是满怀感激之情。
可见,一个“美妙”之“情”字贯穿全文,此为“神不散”。再看“形散”:这篇文章展示了4幅画面: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这4幅画面,看起来没有相当的联系,甚至可以互相变动顺序也无妨大碍,但是,这4幅场景都凸显一个“情”字:唱歌谣———热爱生活之情;讲故事———追求美好感情之情;唱童谣———幽默风趣之情;猜谜语———母子亲近之情。这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其五,学语言练表达。
除做好上述几个方面,教师不妨开展背诵积累优美语言的活动,比如,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四、第五自然段;改写第一、第十四自然段。
篇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能联系上下文,体会“篱笆”“时辰”“谣”等词语的意思。
⒊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体会歌谣的特点,感悟母亲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能联系上下文,体会“篱笆”“时辰”“谣”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体会歌谣的特点,感悟母亲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趣解新词
师:请大家拿出纸和笔,听写几个词语:
篱笆 时辰 凤凰
(找两个学生上黑板听写,之后教师现场批改)
师评价:这两位同学不仅一笔一画都写正确了,而且写得非常工整、美观,真不赖。五年级的同学,不仅要书写正确,还要书写美观,要注意字的间架摆放和对称性。
师:知道“篱笆”是什么吗?
生:就是护栏儿。
师:你猜它通常用什么做的?
生:竹子。
师:(真聪明)所以它是竹字头。时辰呢?一个时辰是多长时间?
生:一个小时。
师:中国古时候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你说一个时辰是多长时间?
生:两个小时。
师:凤凰大家肯定知道?想象出来的一种象征吉利祥瑞的神鸟,分雄性和雌性,雄鸟称为凤,雌鸟称为凰。许多人误以为凤是雌鸟,凰是雄鸟,这是错误的。
生:(兴致勃勃)
二、揭题板书,理解“启蒙”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那么,下面我们就和著名诗人孙友田一起回到那个洒满月光的小院儿,去听一听妈妈的歌谣……看老师写题目。(指导“蒙”字书写)
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月光”这个词,你觉得读的时候声音应该……
生:再读课题。(轻柔些)
师:这样读就有味道了。那么什么是启蒙呢?(加点)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其实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告诉了我们启蒙的意思,你能找到吗?指名说。
(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师:这里“混沌”里的“混”是多音字,他还念……
生:还念”hún”,“混蛋”的“混”。(生笑)
师:好,咱们一起来读读它。(齐读)。在这句话当中,启蒙就是由什么到什么呢?(指说)
生:启蒙就是由混沌到豁然开朗。
生:混沌就是由模模糊糊到清清楚楚。
师小结:启蒙就是由模糊到清楚;由糊涂到明白,由混沌到豁然开朗。这就是……
生:启蒙。
三、浏览课文,概括梗要
师过渡:课文中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那么,母亲是从哪些方面对我进行启蒙的呢?请你快速地浏览课文,看能不能简单地概括一下?
指说交流。
生:唱歌谣、讲神话、唱童谣。
生:猜谜语。
师相机板书:唱歌谣 讲神话 唱童谣 猜谜语
知道什么是“谣”吗?
生:……
师:“谣”即指没有音乐,但仍然传唱的歌词。歌谣是总的名称,它包括民歌、民谣、儿歌和童谣。
师:谁能完整地再来说一遍,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指说,齐说。
生:母亲为我唱歌谣、讲神话、唱童谣、猜谜语。
四、品味歌谣,感悟母亲
(品味歌谣)
师过渡:母亲就是从这四个方面对我进行启蒙的。首先我们来看母亲为我唱歌谣时的情景。
出示: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师:这是母亲为我唱的两首歌谣,谁来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哦,这个同学是这样读的,其实在这篇课文当中有一段话就告诉了我们这两首歌谣应该怎样来读,你能找到吗?指说。
出示: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生:齐读。
师:读了这段话后,你认为刚才那两首歌谣应该怎样读啊?
生:轻轻地。
生:甜甜的、深情地……
师:对呀,咱们同学从书上找到了依据,我们应该甜甜的、轻轻的、深情地读。来,试一试吧。自己读自己的。指读第一首(指导甜美、轻轻地)
师评价:这样读就好多了。来,第二首我们一起来读,读得再轻一点,再深情一点。
生:(深情地、轻轻地)齐读。
师:读得真好听。这两首歌谣你们喜欢读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
生1:我觉得这两首歌谣很有音韵美。
师:是吗?那也请你试着读出它们的音韵来。生读。
生2:我很喜欢,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还有想象,很贴近生活。
生3:我觉得它们读起来很押韵,像诗歌一样。
师:你真了不起,你居然发现它们最大的特点,来,你找找看,哪些字眼押韵?
生:“堂”和“裳”、“船”和“南”、“路”和“树”……师相机出示这些字眼。
师:来,让我们用心读这些字眼,读出歌谣的押韵美。
生:齐读。
师:我刚发现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头一摆一摆的,说明这歌谣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让我们试着打打拍子读一读。
生:(打着拍子)齐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都陶醉了,难怪作者说,母亲的吟唱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里立即飘满了芳香的音韵……“芳香”是形容花的香味的,芳香的音韵,是说听了母亲的声音,就像……
生:就像闻到了花的香味。
生:就像陶醉在芳香的花园里。
师:说得真好。这样,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好不好?老师给你们打拍子。
生:分角色读(师打拍子)
(感悟母亲)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这两首动听的歌谣,想一想,从这两首歌谣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勤劳、乐观、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智慧)
生:我体会到了母亲很勤劳。
生:母亲非常的乐观,生活得很充实。
生:我从第二首歌谣里体会到了母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是啊,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看,母亲把这些都用歌谣的形式唱给“我”听,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我觉得母亲很聪明。
师:对啊!带着这些感受,我们再来读这两首歌谣。
生:齐读。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看,从这两首歌谣中,我们就能读出那么多的感受,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今后在读书的时候也要像今天这样,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体会,必要的时候把自己的感受在书旁边标一标,写一写,这样大家的收获就会更加丰富了。母亲用歌谣给了我智慧和向往,那么课文后面的三个部分,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母亲又把什么给了我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出示作业:把今天学到的两首歌谣带回去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篇3
一、驻足课前,随趣而述
每一堂阅读课都是一个艺术品,就连课前互动都充满了艺术感。而趣味横生的课前互动常常给学生创造一个美丽的表达空间。教师要像捕捉“不曾预约的精彩”一样,抓住每一个值得学生写随笔的课前互动瞬间。比如,《轮椅上的霍金》传递给读者的一个强烈的主旨就是乐观,就是坚强,就是豁达,就是感恩。那么课前怎么互动呢?笔者以“太好了”巧妙地激活了沉淀在学生心底的感恩情愫:
师:告诉自己能拥有健全的肢体,真的真的——
生:太好了!
师:告诉父母,我能拥有你们的爱,真的真的——
生:太好了!
师:(亲切注视孩子们)我能认识活泼可爱的你们,太好了!你们呢?
生:我能在柘荣县实验小学这么好的校园里学习,太好了!今天我以实小为荣,明天实小以我为荣,太好了!
生:我感谢妈妈把我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能成为我妈妈的孩子,太好了!
……
心情、生活、父母、同学、校园……这些都是学生熟悉而又经常忽略的值得感恩的对象,在一声声“太好了”的召唤中,学生的满足、乐观、感恩的情绪充分流露。这样的课前互动,不是一次真情表达的好时机吗?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以随笔形式叙述。一份份随笔中扑面而来的无疑都是自由表达的畅的回归。比如,一个学生以感恩的笔触写道:“太好了!实在太好了!我能带着健全的四肢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格外感谢我的妈妈,要不是妈妈的辛苦孕育,怎会有我这个小生命?要不是妈妈含辛茹苦的照料,怎会有这么健康这么快乐的我?我要发自肺腑地说:妈妈,谢谢您!”
二、琢磨题眼,随惑而发
不少文章的题眼,值得人们揣摩、深思。而往往就在琢磨与玩味之间,疑惑、好奇随题眼而生,问号不绝,疑窦环生,思维高度运转,文思自然如泉喷涌,就有不吐不快之感。这又是学生随笔抒发的一个好契机。比如,《月光启蒙》这个课题就很值得揣摩。据资料介绍,作家、诗人孙友田为文章起的原题为《月光母亲》,为什么编者改为《月光启蒙》?显然文本中带着质朴的民间文化,正是“我”要深深感激母亲给“我”的文学启蒙。为了唤起孩子们的阅读期待,将目光聚焦“启蒙”,笔者引导孩子在题中读疑:
生:我想月光不是人,是怎么给“我”启蒙的?
师:(追问)那么你判断,它写的是什么?
生:我想文中会不会写月光像妈妈一样教我怎样书写,用明亮的光教我怎么阅读?
生:我想,会不会是写月光默默吐撒清辉,静静地与世间万物说着悄悄话,给幼小的我智慧的启蒙呢?
师:到底是谁给我启蒙?难道真是月光给我启蒙?月光是怎么启蒙?真如你猜想的那样吗?快速阅读课文,你会有自我的新发现!
(等学生读完课文)
师:现在对“月光启蒙”,你有什么新见解?
生:(兴奋地)其实是妈妈在月光下为我吟唱童谣,妈妈用童谣、儿歌、童话给我启蒙。
生:(一扫原先的疑惑)其实,课题中的月光是指妈妈给我启蒙教育的时间在夜晚,妈妈在晚上借着月光,为我吟唱童谣,讲神话故事,把我引入了文学的殿堂……
师:(感叹地)一个课题能引发你们这么多的猜想与感受,让我们轻松动笔,随兴书写,完成一次漂亮的随笔好吗?
……
这里,教学者抓住课题“启蒙”的朦胧感与“月光”的美感,让学生猜课文可能写什么,学生的思绪在瞬间飘飞,哪怕与文本叙述方向完全不同,但学生的猜测是那么美妙,于是“一个课题能引发你们这么多的猜想与感受,让我们轻松动笔,随兴书写……”在点燃学生阅读期待的同时,又为他们展开一次自主创作的旅程,回报给教师的也是一份预期的或是不期的精彩。翻阅学生的随笔本,一行行文字像月光一样恬静优美,一个学生这样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光多么美妙啊,总能让人浮想联翩,可从来没想过月光还会启蒙。随着老师一句‘那么你判断,它写的是什么?’同学们各有各的猜测,一时间奇思妙想在教室里飘荡,有的说:‘是月光像妈妈一样用轻柔的手教我怎样书写吧?’有的说……可是,当我们读了课文后,才知道,‘月光启蒙’原来另有含义,哈哈哈,我们都上了老师的当了,不过,每个同学的猜想都很美,对不对?而且因为这些不着边际的猜想,让我们读得更加专心,感谢这美丽的猜想。”
三、沉浸视听,随情而抒
好的语文课,尤其是阅读课,常常会营造一种美妙的视听氛围,旨在刺激感官,盘活语境,快乐阅读与表达。只要学生能沉浸其间,视听的美感就如高山流水流淌在学生的心田,他的生命体验之弦便即刻拨响,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随情而抒,就不是不可能了。在《黄河的主人》教学中,笔者为了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感悟黄河,感悟皮筏艇,进而感悟黄河的主人,创设了可感的声像情境:
师:这就是我们的黄河!(大屏显示:在激情昂扬的《黄河颂》的旋律中,出现滚滚奔腾的黄河。)看着这样的黄河,心情怎样?
篇4
【关键词】语文课;导入艺术
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如同唱戏的开头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定好基调,就能扣人心弦……可见导入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它能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酝酿情绪和带入情景的作用。成功的导入法,具有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使其产生疑问激发兴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导入的巧妙性。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现归纳以下几种。
一、设计悬念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通常就是他积极思维的起点。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王崧舟老师的《二泉映月》是这样导入的:《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但是,它不光是一首二胡曲,它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这篇课文中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打开课文,自己大声地朗读《二泉映月》这篇课文,划出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王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介绍着:“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二胡曲,而且是无锡惠山的一道风景来设计悬念,引出课文内容。老师充满悬念的导语,使学生对二泉映月有了大概的了解,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跨度,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学生对新授课文的兴趣。
二、逐步揭题法
逐步揭题法就是由老师一步一步的将课题揭示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意思来领会课题意思和文章大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我们可以审视一个人的心灵;同样,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所以,从标题导入新课,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例如:王崧舟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是这样导入的:
师:(深情地)同学们,请拿出你写字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圆明园的毁灭》。(边写边说)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就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毁灭了。(板书:的毁灭。)请大家来读课题。
王老师一个字一个字揭示,递进导入,揭示课题,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太多的语言,学生也没有说太多的话。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神情都非常的严肃,让我们感觉到他们把心里的话儿蓄在自己的心里,藏在最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将学生带入到了圆明园毁灭的意境中。
三、故事导入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由老师把新授课文的内容编成故事,先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学习新课文前,先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学起课文来,自然就容易多了。故事式导入的关键在于,教师一定要编好故事,要悬念迭起,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颗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讲述了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故事。走出教室,走进生活 。
四、质疑导入法
篇5
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远远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或低效提问的现象。如教师所提问题与教学内容和文本主旨联系不紧密;问题不从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出发;问题的设计粗放,无论大的小的、有思考价值或无思考价值的、与重点难点相关或无关的,一个接一个提出,频繁而又琐碎。而且既不留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也对学生的回答不做认真评价。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问题要目的明确
课堂教学提问不是随意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在备课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问题应指向明确,通过这一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教师要心中有数。安排好提问顺序,使问题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联系旧知获得新知,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目的明确的提问还应考虑到不同学段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让学生理解全文围绕一个中心句来写是教学的重点,但三年级学生初步学习中心句,一开始就让他们在文中去寻找一两个概括西沙群岛特点的中心句和重点词恐怕太难,教师不妨这样提问:“在第1自然段中,有一句话的两个词语给我们概括了西沙群岛的特点,你找到了吗?”这样问目的明确,而且范围缩小,学生就不觉得太难,又为下面学习中心句埋下了伏笔。
二、问题要难易适当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提问的目的是促进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提问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所提问题难易要适度。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假思索便能回答,不利于发展思维;问题太深,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则导致思维受阻,学生启而不发,既耗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所提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基本都能解答。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准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对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尽量使问题显得有梯度。虽然我们无法为每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在教学时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确定恰当的回答对象,还是可以办到的。如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文,如果提问:“艾滋病小斗士是谁?”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简单而多余,甚至无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斗士”的含义后可设问:“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这样学生需要结合课文开动脑筋,通过体会恩科西同病魔不断抗争的优秀品质,就能领悟恩科西“小斗士”的形象和精神。
再如教学《月光启蒙》一文,如果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根据课后习题设计提问“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做题目?”肯定少有学生能回答正确。如果教师将这个问题放到学生对课文精读感悟之后并将此问题分解成“启蒙是什么意思?”“母亲怎样启蒙我?”“‘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从这几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表达怎样的感情?”几个阶梯式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拐杖,帮助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再提问“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做题目?”那么效果就不同了。
三、问题要富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具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欲罢不能。有的老师喜欢让学生集体答问,这样的方式会让部分学生养成“滥竽充数”的习惯,导致不爱动脑筋,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有的老师喜欢问些单纯的、判断性的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这样的问题,学生随口便答,当然也不能启发思维。我们还要避免问题过细,处处皆问,一问一答式的提问方式,要多提疑问性的问题。要有疑才问。一是注意问题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二是适当采取追问形式;三是注意问题的质量,少些简单判断,多些综合分析。如教学《雷雨》一课时,学习雨中部分提问:“雨真大,什么也看不清,但你听,大自然的生命在说话呢!大雨中的小树在说什么?禾苗在说什么?小动物们在说什么?农民伯伯在说什么?”问题不仅启发学生去思考文本内容,而且去想象相关的情境。为了拓展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和表达,还可以提一些“哪一种方法更好?”“你还发现什么?”“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怎么办?”等比较性、分析性、假设性的问题。以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四、问题要有层次性
有时候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是就问题本身的性质而言,分出层次;如果就问题的功用来说,所提的问题不能只关注“尖子生”,而忽视了中等和后进学生的参与。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中等和较差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不让他们坐冷板凳;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调动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杜绝“一人干活大家看”的局面。
五、问题评价要有鼓励性
学生答完问题,教师要给予恰当评价,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提出期望,给予每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同时又看到努力的方向。评价语除了“很好,不错,你真棒”之类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这个想法很有新意”、“你的理解对其他同学大有启发”、“没想好,先坐下,再想想,一定会想出来的”……学生想象丰富,你可以评价“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也很合理。”学生朗读优美,你可以评价“你富有感染力的朗诵把我们大家都深深吸引住了,能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做到的吗?”
篇6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完成呈现、展示、交流、互动、合作,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结合教学实例,浅谈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 运用电子白板激发学生识字、认字的兴趣
在低年级,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但识字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许多学生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复习《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中的词语时,笔者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恰当地运用电子白板功能,让复杂、枯燥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生动。笔者将红苹果分别隐藏在生字下,学生读准确一个,点击相应生字,就获得一个大红苹果,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汉字的记忆。
2 运用电子白板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创设,巧妙的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创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体验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教学《月光启蒙》一文中,母亲唱的那些“月光里的歌谣”是孙友田儿时最美妙、最温馨的回忆与感念,也是沐浴他一生的精神力量与支持。这“月光里的歌谣”折射出黄河故道边特有的歌谣文化,这文化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精神与血液。对于这么经典的歌谣文化,语文教师必须还原它,再现它,研究它。
笔者运用音、画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走进作者童年的美妙夏夜,而后学生跟随着作者一起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歌谣、唱歌谣、品歌谣,母亲那美妙的“芳香的音韵”如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流淌进学生的心田。学生听到天籁之音,看见勤劳的母亲和那块土地上的祖祖辈辈,洗去劳累,换上一天的好心情,唱起动听的歌谣,想到那块土地上人民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与文化品位。日子清苦不要紧,土地贫瘠不要紧,在苦难的日子里,祖祖辈辈始终对未来充满热情、怀有向往。他们把最朴素的爱带着歌谣完完整整地给予了孩子,这么美好的启蒙怎能不让每一个置身于其中的学生难以忘怀?课堂进行到此,母亲的字字句句仿佛一个个独特的音符萦绕在教室的上空,久久回荡……
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让学生感悟蝴蝶谷美丽的这一环节中,笔者根据学生选择的内容,进入相关自然段。正确地读出内容,是理解感悟的基础。在这节课设计中,每一次在理解句子和段落之前,笔者都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来读一读,笔者认为这是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前提。当然,学生通过文中的词句来感受蝴蝶谷的美景,这时他们的理解只是表面上的,比较抽象,朗读也仅限于突出某些重点词语。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动画,给学生一种直观的表象,这时再指导朗读就比较生动。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再来结合文中的词句理解,这样就内化成自己的感受了,此时朗读就会声情并茂。这个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感悟的过程,学生的朗读也循序渐进,富有层次。
3 运用电子白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一直呼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未得到充分的尊重,未能与现代技术同步前行。这是因为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师很多情况下完全围绕课件讲课,在课堂教学中只能以教师的事先安排顺序依次呈现,很难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只能跟着教师的演示而被动地进行学习。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则扭转了这种局面。交互式电子白板所具有的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如在教学《月光启蒙》这课中,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重点字词下运用荧光笔功能圈画并作批注:1)月色美,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2)母爱,从一系列的动词中体会得到,如忙、洗、换、搂、唱……这样展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技术的出现,很多课上教师才能真正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精心预设,来实现梦寐已久的生机交互乃至生生交互、师生交互。可以说,这时的白板不仅属于教师,更重要的是它也属于学生了。
篇7
一、课堂结构设计要科学
1.重视整体把握、整体感悟
要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尤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建立在“零”距离上。如果不充分地接触文本,熟悉文本,就对深入感悟文本带来很大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通读文本,切不可单独地拎出某一句,某一段脱离整体的感悟,文章知识点的掌握与文本整体要有机结合。如在教学《碧螺春》一文时,我通过设计“文章介绍了碧螺春的哪几个方面来写?”这一问题来梳理全文,学生在读书思考中全面的感知了课文。又如教学《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时,我就围绕“母亲给了我哪些启蒙?”这一贯穿全文的线索,逐一体会歌谣、童谣、故事、谜语中母亲给我的启蒙及那份真挚的母爱。
2.善于寻找突破口,切入文本
教师要学会与文本进行高效地对话,认真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抓文章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找到文章教学的“点面结合点”――即文章的突破口。或抓住一个词,或抓住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并以次为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整篇文章这个“面”。还是拿《月光启蒙》来说,在“母亲给了我哪些启蒙?”这一主线下,我以“母亲不识字……”那段直接切入教学,这一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一下子很难理解,一开始的切入,只是让学生做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在学过母亲教的歌谣后,再次出示这段话,学生的体会有所加深,而在最后总结时再出现这段话时,教师适机穿插一个小练笔“看着那一轮名月,我想起了……”学生感慨万千。
二、课堂问题设计要合理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只有不断锤炼课堂提问的艺术,才能发挥课堂提问应有的功效。
1.提问内容要有指向性
学生是以语言为媒介实现问题的接受、理解、分析和最终解决的,因此,指向不明的提问往往会偏离教师提问的意图。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老师抓住少年精心准备一段组织教学,体会少年的机智。他是这样提问的:“这一段你体会到什么?”有的同学说:“我体会到少年很早”,有的虽然说到了机智,但不知所以然,最后老师在生拉硬扯中草草结束,教学目标未很好达成。而有位教师却别出心裁,他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学生演少年来解答老师心中疑惑。从师生的互动中我发现,学生学得是多么兴趣盎然,而且问题回答得是多么准确有理,教学目标的达成当然水到渠成。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有必要细思量:我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问题?还要反复推敲:为了体现问的意图,用怎样的语言表达才会一语中的?为了快速达标,教师不妨开门见山,让每位学生能明明白白知道你的心。清晰的意图给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他们就会立刻投身到问题中,积极解决问题。
2.提问内容要有整合性
教师要做到“潜心会文本”,还要学会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重新整合教材,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素质的角度,从众多的“突破点”中筛选设计出能够促使学生认真探究的核心问题。
例如在教学《灰椋鸟》归林后的热闹情景的一段时,我抓住了“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句话,紧扣住“俱乐部”这个词问学生:“文中的俱乐部中的灯光、音乐、跳舞的女子又分别在哪呢?”学生很快句能找到灯光就是夕阳、音乐就是灰椋鸟的叫声、跳舞的女子就是灰椋鸟,然后再让他们细细品味相应的句子,深入感受俱乐部的热闹与快乐,可谓水到渠成。这一问题的设计重组了这段文字,有效地整合了这段的内容,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对比找出相应句子,细读品味,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对灰椋鸟这个“俱乐部”也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三、课堂媒体运用要恰当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学新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落实和体现,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逐步跟进。但有些教师盲目开发教学内容无暇关照教材文本,甚至冷落、淡化、遗忘教材文本,认为媒体用的越多越好,n堂上音乐、动画、图片不断,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毫无价值可言。因此我们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那是立足在文本基础上的。
1.展示文本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它在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品位语言文字,与文本不断的对话,因此教学时不可能脱离文本教学,而文本常常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集中展示,才方便操作。多媒体就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展示语言文字也好、展示课堂任务也好,都再也不用拎着一大堆的小黑板进教室上课了。
2.辅助讲解
有些内容如果仅靠语言的描述,是很苍白的,然而有了画面也许就会直观、易懂,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黄果树瀑布》中描写瀑布的一段话:“黄果树瀑布虽然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挟来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于黄果树的景象学生还能想象,然而訇然作响的瀑布声以及作者的观感,对没有亲临黄果树瀑布的学生,仅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仍是不够的,因此在此教学时,恰到好处地出示一段剪辑过的黄果树瀑布录象,那飞流直下生紫烟的壮观场面,那声势浩大绵延不绝的声响,真实而摄人心魄。看后,学生交流感受,有学生脱口而出:“这丝毫不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逊色!”有学生说:“黄果树瀑布太让人震撼了刚刚我仿佛来到了它身边,似乎它的水珠就打在我的身上、脸上。”还有同学说:“黄果树瀑布流水声震耳欲聋,它的气势雄伟壮观,让人望而生畏!”这些感悟有的是超越书本的,若没有恰到好处的媒体辅助教学,或许学生就不会产生如此感性与真切的体验了。
3.作品展示
篇8
一、问题设置要准确精当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提问时一定要做到准确精当,这样才能够凸显问题的价值,并且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吸收。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提问都缺乏深入的设计,有的甚至只是简单地将课后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并没有太多有深意且值得挖掘的问题能够为实际教学过程带来辅助。这是教师应当积极反思的一个教学现状,并且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完善。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准确精当,要充分结合教学素材进行问题的良好设计,并且提问内容中要突出教学重点,要让学生透过对问题的思考很好地发现阅读文本的实质与内涵。这才是提问的价值的体现,也是借助提问过程来为阅读教学提供推动的方式所在,这样才能够体现出问题的价值与积极教学效用。
例如,在学习《月光启蒙》时,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言美情浓”,饱含“诗情诗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促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诗化的教学语言,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文字,并且逐渐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同时,教师也可以就本文的核心提出一些相应的思考问题,例如,让学生思考“启蒙”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月光启蒙”又应当如何理解。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够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抒感、喷涌真情,使语文实践与人文精神水融,从而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好的教学提问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教学文本的理解与体会,对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与思维能力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问题难度要由浅入深
教师在教学提问时对问题的难度也要有合适的选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提问的价值与效用。教师最好是让提问过程由浅入深地展开,尤其是对那些有一定思维量,且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障碍的文章,教师一定要让提问过程循序渐进地展开。可以首先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将学生迅速引入阅读文本中,让学生对文章描述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有较好的获知。在此基础上再来慢慢设计难度更大的问题,并且逐渐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锻炼。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过程学生通常会更容易适应,前面的问题也可以为后面更难的问题提供基础。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展开对文章的理解与探究。
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就这样,随着提问的逐层深入,学生们不仅慢慢越来越深地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对于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有了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这才是高效的教学提问过程所能发挥的功效,这样的教学过程也能带给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的成长与收获。
三、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好的教学提问中同样应当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充分考虑的一点。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教学主体性的凸显,教学提问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展开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这不仅能够给学生们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也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对很多文章的理解与看法。这种有效的师生交互能够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认知,并且能够极大地展开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锻炼。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发散思维,以达到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理解与思考的结果。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不少问题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教师在教学提问的设计上一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合理考虑,这样才能够凸显提问的教学价值。
篇9
一、情感之“美”,氤氲诗意的课堂
课堂上,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孩子们进入课堂,是要经历一次精神的洗礼、生命的旅程。教师就要善“调情”、善“投情”、善“温情”。
课堂观察:在教学《月光启蒙》一文的最后一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教师和学生根据原文一起创作了这样一首诗歌:“感谢您,我的母亲,是您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感谢您,我的母亲,是您让明月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感谢您,我的母亲,是您在月光下唱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在音乐的配合下,师生一起深情地吟b,一时间,课堂上学生的感情之火被点燃,大家沉浸在母爱之中。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还原文章,将原作者的结尾放上,出示了这样一段文字:“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学生对作者写作本文的情感顿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样的课堂,真情流露,是知性的;这样的课堂,情意浓浓,也是感性的。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真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对童年的真情回忆;《轮椅上的霍金》是霍金对命运的顽强抗争,是生命最本真的涌动;《黄山奇松》是对祖国河山的真情赞颂……这蕴藏于语文本身的种种真情,无不让语文焕发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二、再造之“美”, 做教材的建设者
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如破竹,如火如荼。目前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尽管做了多次修改,但从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仍存在一定不足。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教材呢?
叶圣陶说,课文是教学的例子。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必须要根据学情二度开发教材,做教材的开发者,才能更好发挥“例子”的作用。
笔者执教的班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习作中总出现不少错别字。根据这一特殊学情,笔者根据书本练习中的改错别字环节,特地制订出了“我是啄木鸟”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出版书籍中找错别字。学生对此兴趣浓厚,经过一学期的积累,学生对字词有了认识与理解,习作中鲜有连篇的错字别字。
我校根据课标和苏教版教材,编订了《生活中的语文》教材。在二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接触了石林景区,校方从地方特色出发,通过生动的图片、形象的词语触发学生对身边景色的认同与感受。鼓励学生画出心中的美景,将金鸡湖的传说与爸爸妈妈分享,这些都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将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触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学以致用。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建设,体现了教师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能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与教材、与学生直接接触,应以积极的心态,做教材的建设者。
三、本真之“美”,体现教育的真谛
目前我省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其实质都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就是要面向全体,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评析:这样的“拖课”好。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公开课有这样一种所谓的共识:一堂课到下课铃声响起时,教学任务正好完成且完成得比较好的话,那这堂课就算成功了一半,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完美了。人们还津津乐道于某些特级教师如何在铃声响起的一刹那,让自己的话音同时落下,可谓水到渠成,珠联璧合。
最近听了学校一位老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颇有感触。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80-01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生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小学语文教学再也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课堂情境,教师要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发展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要以学生已经拥有的经验作为基础,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生活情境,激发共鸣
杜威说过:“要更好地理解经验的情境,就要想到校外出现的生活场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设定一些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发学生共鸣,教师可以联系生活给学生创设一些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亲临生活现场,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尝试运用学到的知识。
《月光启蒙》这篇文章内涵丰富,讲述的是作者回忆童年时母亲在月光下抱着自己讲故事、唱童谣的经历,作者从母亲那里得到了启蒙教育,对母亲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在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然后再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母亲是否给自己讲过故事,唱过童谣,自己是否还记得母亲给自己讲述的这些故事。在这样的回忆中,引发了学生的旧有经验,将他们带入生活化的情境,此时再学习课文,他们更容易引发共鸣。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发他们进一步思索:“作者为什么将母亲比喻成玉石雕像?”还可以让学生在回家后观察一下母亲,并尝试写下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故事。
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现象,其实有助于语文学习,用生活的画面吸引学生观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讨论中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学习。
二、问题情境,深入探究
苏格拉底法提出:“要在对话和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主地投入探究之中。
《望月》这篇文章能够引发学生展开幻想,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理解文章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联想的句子,在诵读和品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童心感知未知的世界。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文中哪些句子是小外甥想象中的月亮呢?小外甥的比喻为什么会让‘我’感到惊讶万分呢?”“尝试找一下,文章中的哪些关键词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在诵读的时候如何才能读出情感?”这些问题都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文本的内容,让他们在反复诵读感悟中领悟文本内涵。教师在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将问题带到课后,让他们尝试收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歌,并说说这些诗歌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整合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的感知、思维等融合到学习氛围之中,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设立问题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调动感知和思维,让他们深入交流并体验,从而获得进步。
三、游戏情境,引导迁移
对小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立一些游戏情境,促进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进行知识迁移,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学习目标。例如,角色扮演就能给学生创设很好的游戏情境,让他们以特定的身份感受教学内容,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获得启迪。
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时,要让学生在这首“文包诗”的课文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怀,体会到中华古诗特殊的情韵。在教学中,如果单纯让学生诵读,很难将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此时不妨运用游戏情境,让学生分小组诵读并分析这篇文章,然后小组分工合作,各自分配角色,尝试将《黄鹤楼送别》的场景用小品的形式演绎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课文意思,体会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指导,如向学生提问:“这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是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深情有所不同,更多体现的是敬仰和向往,如何在演绎的过程中,将这样的情感表现出来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可以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组,通过同化和顺应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教师用游戏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自然而积极地进入到知识的构建之中。西方学者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一定情境的,而且是在情境中被运用发展的,著名教师李吉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境教学的策略”,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用“生活”作为联系的纽带,用“问题”作为启发学生探究的钥匙,用“游戏”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实践能力迁移的动力,这样才能创建语文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全面探知文本的内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