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质检测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质检测调研报告

篇1

关键词:水质检验过程 管理 控制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1水质检验的过程管理控制的必要性

人类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同样离不开水,如果每天人体不能得到充足、清洁的水来完成新陈代谢,人体会很快衰竭。不但是人类生存和生活需要清洁的水源,发展也一样需要水,农业需要水灌溉,工业需要水参加反应,做冷却和清洁剂。因此,如果水供给不足,或是水质不清洁,都会对人类的生存、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同时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也会停滞,必将威胁到社会秩序稳定。在我国城市供水单位多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和多方努力下,我国城市供水体系目前已有相当的规模,除去遇到自然灾害(洪水、地震、干旱、水源严重污染),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良性运转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但随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足以养活更加庞大的人口数量,对水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随着农业、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水源的污染也更加严重。因此,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而是要看到现阶段日益严峻的供水问题。首先,随着城市的扩大,人类生活产生的污水以及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开展所产生的各种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中都会严重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其次,一些实力较弱的小型供水单位由于资金限制、技术设备落后、人力储备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当地水质出现的污染问题;最后,由于供水管道年久失修,导致出现管道渗漏,甚至破裂,不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有可能导致有毒害物质进入供水管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曾有调查研究显示,2009年我国的近五千个自来水厂的水质检验合格率仅为不到60%;2011年的检查水质合格率上升到了80%,由此可见,我国居民用水质量在不断提高,安全问题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实现了城镇基本用水的安全稳定。然而现金城镇自来水厂的水质监测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沉浸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中,而要立足现在,追求水质的不断改善。我国水质监测的主要问题为:第一,全国大多数自来水厂对水质的检验技术不过关,规定的监测次数过少;第二,水质检验基本由自来水厂自行操作,信息不公开,检验的可信度有待考证;第三,我国自来水厂的监测均采用出水水质监测为主,但是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可能受到供水管道的影响,致使用户用水质量不合格。综上所述,居民用水的水质监测体系有待完善,监测技术有待提高。

2 水质检验的过程管理与控制

2.1 动态过程管理与控制

水质检验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水质样本的采集、送检、运送、回收和保存五个步骤。采集水质样本是实验室管理与控制最重要的环节,要谨慎对待:(1)要做到根据不同样本检测目的以及检测指标来保持样本的均匀性、客观性和代表性;(2)在取样前首先要确定样本采集点,一般选定在水出厂进入输送管道之前的位置;(3)在采样前对水龙头进行必要的消毒措施,以免水龙头内的物质干扰样本检测;(4)采样开始后要让在采样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样本的原状,不能对水质样本进行搅拌以免样本中的沉淀物质干扰检测结果;(5)在采集末梢水样本时要特别控制采样的时机,一般要在打开水龙头放水几分钟后再开始采样;(6)需要测定水中所含微生物、放射性物质或者硫化物时,一定要单独采样;(7)在采富含有机物水样时,应将样本容器注满,并采取水封保护,隔绝空气进入;(8)之后还需对样本进行精细处理,目的是消除样本中存在干扰检测的杂质,以提高检测目标物质的含量,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精度。然后按照国标《GB/T5750.2- 02006》来运送水质检测样本。

在水质管理体系构建方面,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是实行三级管理体系。第一级为自来水公司内部检测中心,第二级为自来水厂水质实验室,第三级为基础工艺检测。具体说来:(1)第一级管理,由检测中心严格把控公司的原水、净化水和管网水的检测,详细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并研究净化工艺优化可行性方案;(2)第二级管理,由水厂实验室做好对原水和净化水、管网水的常规检测,并及时向检测中心反馈检测内容,帮助检测中心研究净化工艺和流程;(3)第三级管理,在原水净化的一线,使用实时检测仪器对净化中原水做浊度、氯离子等常规检测,并及时调整净化工程参数。三级管理体系是一个互有反馈,循环封闭的系统,能极大的提高水质安全等级。除此以外,还应及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我国水质净化级别,比如国际上流行的利用活性炭吸附特性和臭氧杀菌性质来深度净化水质的技术,相信经过管理和技术革新一定能使我国水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2 环境条件与仪器设备的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必须要有配套的先进检测设备与良好的检测环境,才能将体系优势发挥出来。首先要对各种检测仪器或是净化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鉴定,保证仪器、设备工作运转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才能为其它工作做好引导;其次,对首次投入使用的仪器进行严格仔细的鉴定工作;其三,对于年久失修或者老化速度过快的要淘汰报废处理;其四,用于盛放检测水质样本的器皿必须严格控制其清洁度,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2.3 实验室质量控制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能有效减小检测误差,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即使再精密的检测设备,再完善的管理制度,检测误差也一样存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缩小误差范围,让检测数据更加靠近真实值,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由检测人员完成,主要措施包括:定期考核、质量控制图、空白试验、平行双样、检测控制样品、加标回收率等。

2.4 仪器设备过程管理

检测仪器设备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申购检测仪器。设备和仪器需要更新换代,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的客观需求都是购买新仪器、设备的客观需求,检测部门在购置前要根据部门工作计划和新增检测项目的需要进行设备调研活动,充分考虑仪器的实用性和经济性;(2)购买设备。由工厂采购部门根据检测部门的新增仪器调研报告,对目标设备的型号、厂家和价格进行对比,选择综合最好的方案;(3)验收设备仪器。此过程主要是根据采购人员和检测人员仪器比对到货设备的清单与采购合同是否对应,有无缺漏,还要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最后填写验收报告,并将设备的型号、规格等记录在册;(4)仪器安装调试。检测仪器验收后,接下来就是仪器厂家的安装工程师根据客户需要安装并调试仪器设备,并现场培训检测人员熟悉仪器的基本功能,学会操作仪器的方法;(5)设备的运行。检测人员一定要按照设备运行说明书来造作检测设备;(6)设备维护。对设备的维护分为两种,而且是将两种常规的维护手段结合使用能达到更好保护设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首先是日常维护,指的是检测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前要进行机器预热,在使用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造作,禁止违章造作,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清理善后工作;其次是定期进行全面维护,即当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设备制造商专业维护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养。

2.5 检测试剂及标准物质管理

对水质样本检测中要使用到大量检测试剂盒标准物质,而这些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极易变质,因此要对试剂及标准物质的采购、储存、使用方法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2.6 检验人员的管理

2.6.1 对检验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水质检测是所有管理体系中最终落实检测任务的重要环节。而检测的效果受检测人员影响极大。检测中心应该从管理角度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测管理体系。首先,要保证实验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控制检测人员的数量,既要满足工作量要求,又不能过多,导致实验室过分拥挤,最大程度保证工作效率;其次,实验室人员配备合理化,明确不同工作岗位人员的分工,做到各司其职,提高检测中心的运行效率。

2.6.2 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检测人员是水质检测的直接执行人,其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是影响水质检测工作的重要因素。相关的主管部门和公司都应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首先是要让检测人员明白其工作的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从而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然后,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介绍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3 结语

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水质检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上述观点,要发展好我国的水质检验事业,必须通过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核心是管理。建立起高效的管理体系是行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保证我国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亚妍,水质监测质量保证[J],中国公共卫生,2013年05期

篇2

关键词:用水安全地下水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地处山区,广西部分地区存在供水方式落后、农村贮水基础设施安全卫生条件差、供水及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匮乏等问题,给当地群众的健康带来不利。为此南宁市大力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改善农村饮水条件,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

1南宁市农村饮水现状

1.1绝大部分农民靠挖水井或接山泉水等方法解决饮水问题,但受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供水水源、水量、水质的保障程度较低。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地下水的水源与水位与周边的地形,地质情况有关。

1.2人畜饮水多采用地面水和地下水及降水,地面水主要是用江、河水及水库水,因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不少农村人口曾经饱受高氟水、高砷水、咸苦水、污染水等不安全水质困扰。

1.3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水位急骤下降,限制供水量,而且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水量充沛且较稳定,水质大多无色透明,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

1.4降水因不同地区降水量各异,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有关,部分地区,自然降水成为当地的唯一水源,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以供人畜饮水之用。这些水没有水处理过程和水质检测设施,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分析

2.1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农村饮水工程应当由县(区)政府部门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水利、发改、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在水利部门设立办事机构,并配备一定的人员和办公条件,明确职责。其职责是指导饮水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并对水管单位的工作进行考核。工程运行管理主要目标是实现工程产权明晰,运行管理科学规范,责、权、利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实现一系列激励机制,加强水费计收,满足工程维护管理和更新建设的需要。

2.2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农村饮水水源污染比较严重,无论是水质还是水量问题,最终的解决办法都是归结到工程设施的建设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基础条件太差,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很多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需要地方配套资金,有些乡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存在不能及时到位或者到位率偏低的情况,多数工程的地方配套资金由群众投工投资来完成。工程队伍缺乏勘测、规划、设计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大多是施工单位临时组织当地附近的群众进行施工,导致因工程技术的落后,影响水质、水量。

2.3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供水水质、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4项,在安全程度上分为安全与基本安全,有1项指标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的,视为不安全。

2.3.1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的为基本安全。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证用户饮用安全。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集中式供水出厂水中消毒剂限值、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消毒剂余量均应符合要求。

2.3.2 生活用水量。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中规定的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核定居民生活用水量为50升/人/日。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 L为安全;不低于20~40 L为基本安全。

2.3.3用水方便程度。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的标准,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

2.3.4水源保证率。严重缺水区不低于90%,其他地区不低于95%。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3.1建立管理责任制。将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好各项任务。监督有关部门职能管理,在密切配合的同时,加大力度,共同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发改部门、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落实规划的编写、报批、项目审核、计划执行以及建设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卫生多部门负责编写工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计划,组织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及实际管理。

3.2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用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实施方案要尽量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较低、方便卫生防护的水源,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

3.3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人畜饮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正常供水,发挥其效益。

3.3.1 取水工程的管理。取水工程包括取水源、引水渠、管道等,引水渠,管道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应经常清理,防止进入管道,造成阻塞。排砂孔应定期冲砂。冬季还应防止霜冻损坏管道。一般采用的防冻措施是打开水龙头,让水流畅通,多余的水可放进调节水池内,防止浪费。

3.3.2净水工程的管理。净水工程在整个工程系统中不可轻视和一部分,为了保持水质良好,过滤池中的砂、碎石填料,每年应清理一次,并按级配要求重新装入新料。沉淀池要经常清淤或冲洗,特别是雨季引水,应防止大量泥砂进入管道,水渠。

3.3.3配水工程的管理。供饮水用的水池,应保持不垮不漏,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池底每年清淤一至二次,并防止牛马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保持水质卫生。

3.2.4供水设备的管理。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防止工作失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3.4完善监督评估制度。应建立针对项目建设期的监督制度和运行期的评估制度。建设期中,有关部门要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巡回 监督,并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是否达到要求、工程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运行期中,主要评估工程的管理情况和实际用户的满意程度。农村饮水安全的项目必须实行中期的管估和后期的评估制度。

3.5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对饮用水的水源、水厂以及用水点的监测工作,对取、制、供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控饮用水的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等状况,做好定期检查。供水单位则应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好取样、检测以及化验制度。水厂应采取必须的消毒和净化,以保证水质达标。

参考文献:

[1] 牛文臣.山岳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