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篇1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33-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教育转化,学生的思想特点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些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学以后,针对新生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入学教育是促进大学新生由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展大学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进校的第一堂课,这堂课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适应大学生活,以及能否在大学期间顺利发展和成才。因此,新生的入学教育虽然是高校的一项常规工作,但是必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当代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和目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问题,探讨一些入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传统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当前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校纪校规教育。通过对校纪校规的学习,让新生明白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增强他们遵守校纪校规的自觉性。二是校情校史、院情院史教育。通过介绍学校、学院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规划,学校的教学、科研、师资、专业建设、基础设施等,首先让学生对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有个了解,并结合学生的爱校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学校、学院的感情。三是学习教育。首先介绍大学学习结算任务的划分、学分制的相关要求、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等,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大学的学习主体是学生本人,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帮助新生培养大学学习方法、科学安排时间,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四是专项教育。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多,诸如爱国教育、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较为明确,能够明确解决新生某一方面的问题。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与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使学生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通过入学教育可以弥补基础教育阶段缺失的综合素质内容,科学合理的入学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目前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也逐渐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并将入学教育工作作为新生进校后首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生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因此一些高校的入学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对入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常规工作,更是一项基础工作,需要全方位参与、合理规划、科学指导,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做好这项工作。但是一些高校没有重视这项工作,认为入学教育只是学生工作的内容,由辅导员来起主导作用,学生片面接受,造成教育的效果不好。其实专业教师也是入学教育的主导力量,其发挥的作用有时比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大。

2.入学教育形式单一,组织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目前,多数高校的入学教育采取的是集中模式,多采用报告、讲座、班会的形式,形式比较单一。在教育的过程中,未能结合“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枯燥乏味的说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多数入学教育坚持传统的以“报告周”为主,在入学教育的全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指导,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的结合,使入学教育缺乏系统性。此外,入学教育主要是以集体教育为主,缺乏与个别学生的双向沟通,缺少个性化的指导,对个别突出学生针对性的教育较少。

3.入学教育内容片面,内容严重滞后。目前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主要局限在爱国主义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校情校史教育、专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但侧重于向新生宣传学校、学院的优势,而对于新生将要面临的大学学习、人际沟通、生活技巧、社会需求、就业形势等实际问题涉及较少,教育内容比较片面。随着“90后”进入高校,教育对象发生了较大改变,但是入学教育内容却还停留在原来的状态,没有及时相应转变。

4.入学教育时间短暂。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各高校开展入学教育的时间普遍比较短暂,在短短的一周以内是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的。这种短暂的集中式教育,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一定帮助,但是对于让学生理解入学教育的实质,运用入学教育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有一定难度。

五、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为了顺应“90后”大学生的思想新特点、新要求,积极推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探讨入学教育的相关工作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1.注重“学前教育“。充分利用学生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进入大学报到这段时间开展“学前教育”。在送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附上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简介、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等学生和家长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全面梳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树立进入大学以后的目标,做好进入大学的准备。

2.入学教育时间长期化。针对传统的入学教育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因时间紧迫、内容多,新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这么多内容的现状,可以将入学教育的时间长期化,在入学教育以后设立长时间巩固教育阶段。

3.高度重视,加强入学教育的管理与规划。提高对入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入学教育工作列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明确入学教育不只是入学一段时间的事务性工作,更是关系学生一生成长的长期教育工作。入学教育进行系统化管理,充分认识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育时间和教育内容。

4.入学教育内容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首先,将新生入学教育纳入到课程系统中去,使之成为有学分的必修课。在教学时,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模式,创建教学资源库。由于入学教育的对象特征在不断变化,因此入学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入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上,应根据入学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特点、时代特点及时更新传统的教育内容,选择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被学生所理解、启迪人生的新知识。

5.加强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90后”大学生出生在经济条件优越的年代,且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呵护,很少经历挫折与打击,心理素质较差。对此,一方面要针对新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讲座,帮助新生解决大学期间遇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普遍排查学生心理问题,对个别问题突出者,开展单独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天浩.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创新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3-115.

[2]杨玉书.浅谈专业教育在入学教育中的作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5,(1):57-58.

[3]李雪梅,谭涛,张丽.大学入学教育创新与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10(4):15-18.

[4]杨建伟.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0,(2):66.

篇2

为使我系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奋斗目标,学有所成,经系领导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系新生入学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战海林张秀红

副组长:王 鹏张 莉

成 员:李 苗 施 雯 张 阔 范 妮

二、入学教育主要内容及日程

1.9月7日 晚5点--7点,新生应在各自寝室等候系领导、辅导员、部分系学生干部到新生宿舍走访。

2.9月8日上午8点,全体新生在本班教室集合,辅导员应:

(1)组织新生统计、领取发放运动服、教材、学生手册;

(2)做好军训动员,提出纪律要求;

(3)熟悉班级学生,指定班级临时负责人(每班1-3人),并上报给李苗老师汇总。秘书处协助李苗老师做好临时负责人统计并交主席团、舍务部全员备份

(4)在友好班级学生代表的协助下,帮助新生调整、熟悉、适应生活、学习环境;

(5)组织新生清扫教室、宿舍卫生;

(6)配合友好班级学生代表,筹备9月12日 “友好班级”联谊会活动。

3.9月9日 - 9月13日:新生军训并筹备(或举行)新生第一次班会

4.新生第一次班会

地 点:本班教室

主 题:积极适应,科学规划,做奋发有为大学生--如何度过大学三年时光

参加者:辅导员、友好班级学生代表(可包括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校级评优荣誉获得者、优秀贫困生代表)、13级新生

注:系通讯部了解各班级此任务预计开始时间,分配人手,深入班级采访报道。

5.拟于9月16日 上午9:00--11:30 全系新生集中入学教育(时间取决于F6空档时间)

主持人:施雯

地 点:F楼大会议室

参加者:全体新生、系领导、新生辅导员、部分系学生干部

内 容:战海林--人才培养方案(附后),目标教育、就业方向和形势教育

张秀红--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信念教育、生活适应性教育、 行为养成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贫困生工作介绍

张 莉--专业思想教育

注:如时间允许,系学生会主席、团总支第一副书记、社团部部长可介绍全系学生会、团总支、各学生社团概况。

6.9月16日下午至9月18日 各专业新生入学教育

时 间:由辅导员决定并通知

主持人:辅导员

地 点:本班教室

内 容:(1)学习抚顺师范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重点学习:

①校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②校学生违纪处分暂行规定;

③校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④校学生校内申诉管理规定;

⑤校特困生工作实施办法;

⑥校学生公寓管理规定;

⑦校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2)学习系学生管理相关制度与规定,重点学习:

①抚顺师专外语系学生请假规程;

②抚顺师专外语系奖学金评定办法;

③抚顺师专外语系学生会、团总支工作职责及纳新要求;

④抚顺师专外语系班委会、团支部工作职责(校园网-外语系-学生管理与活动);

⑤系学生会、团总支各部检查评比细则(校园网-外语系-学生管理与活动)。

7.9月18日晚6:00 辅导员组织新生参加开学典礼暨迎新生篝火晚会

备注:军训具体安排与要求和9月13日新生军训闭营式、开学典礼、篝火晚会等具体要求待校、系跟进通知。

篇3

    关键字:大学新生  问题  入学教育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1项常规性工作,也是1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新生刚进入大学校门,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都是新的,在这个时候,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可以为以后学生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等问题。因此,了解新生特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生中易出现的问题

    我校1名报道仅1天的学生,由父母送到学校,帮助办理入校手续,在父母返回时,他提出与父母1同返回,就再也没有回到学校。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大多数学生会出现:学习没有目标、人际交往困难、考上大学,就可以有稳定工作等问题。这些新生“不适应症”在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

    1、环境不适应

    离开生活近20年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半社会化的大学校园,1切事物都需要自行处理和解决。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学校所在地的气候,饮食习惯,产生想家情绪;有些在新的集体中,找不到感觉,感觉不到快乐,产生失落感;有些远离父母,离开老友,没有交到新朋友,产生恋家、恋旧情绪。这是因为大学的学习没有高中时紧张,空闲时间较多,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大量时间被浪费,有的学生甚至通宵达旦的上网聊天打游戏,以至于荒废学业。

    2、学习不适应

    大学的课堂多是上百人的大课,教室也不固定,教师上课来,下课走,多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初高中的强压式。来到大学后,随着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逐渐与理想产生差别,学习兴趣缺失,主动性变差,便出现迟到早退,逃课等厌学现象。

    3、生活不适应

    新生报到时,大多由父母亲戚组成的亲友团送到学校,帮助办理入学手续,寝室等安排妥当。当学生真正1个人面临集体生活时,有些学生出现生活能力差,个人主义,不会理财,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

    4、心理不适应

    新生进入大学,未能及时适应大学生活,角色转变不及时,心理问题随之产生。有些新生不能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便产生不平衡或退学的念头;新生角色转变需要时间过程;新生中的单亲现象、攀比现象也会使心理失衡。

    2、入学教育内容

    1、目标教育

    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立志,要有理想,向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未来。按鲁迅先生的说法,任何1个人只要认准目标,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1个专家的。如果学生只是1门心思地学,学到最后什么也都没有。要学生明白,要围绕目标去读书,围绕着目标去思考,围绕目标去交友,围绕目标去旅游,围绕目标去实践。

    2、学习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1项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教育要包括:第1、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定位。大学学习是为自己未来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而准备的。第2、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高校的学习主体就是大学生本人。大学生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参与各种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加强能力培养,力争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第3、帮助新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适应大学习特点。第四、帮助新生学会科学统筹时间。第五、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的各种资料,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更新。

    3、纪律教育

    新生1入学,要进行法律与校规校纪教育,从全方面严格要求,辅导员要提醒学生,道德是告诉你要做什么,法律、规章制度是警示你什么不能做,辅导员要结合以往的事例,反复讲,讲透彻,如《学生手册》中“学生管理规定”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他们不可以做的,并在思维意识上建立起遵守法纪校纪的自觉性。

    4、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及压力越来越多,有心理失衡而引发的惨剧更令人触目惊心。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25%—30%的在校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新生刚离开家,离开父母,来到1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及生活方式,这些势必会给学生带来诸多不便,易造成学生的心理上的失衡,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在新生入学后,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关注心里有障碍,贫困生、孤残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给予关心和爱护。

    5、安全教育 

    要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及周边环境,附近道路特点。校园内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部门的位置,提醒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自觉保护环境,遵守秩序,营造1个轻松、安全、优美、整洁、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

    3、新生入学教育的1些做法

    新生入学教育是1个系统工作,在教育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与家长建立联系

    在新生报到时,我们给家长1封信,将系内1些要求及辅导员的联系方式告之家长,希望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求学过程中来,学校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掌握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2.建立基本情况库

    在第1时间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如贫困生库,家庭基本情况库等,通过这些让辅导员更好的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特别是对特殊情况的新生。

    3.座谈会

    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对新生将要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联系本专业往届毕业生中成功的例子,让新生有目标感。

    4.大会与多种形式教育

    辅导员对新生可以采取集中开会,但要辅以个别谈心、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新生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等问题。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通过老生口耳相传式的教育,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生入学教育不仅限于以上内容,如传销、上网、手机短信诈骗、银行卡被骗等现象,诚信教育等等都是必要的。希望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做到珍惜学习机会,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方法,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 宋加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探讨.山东农业教育.2007年第1期

篇4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又称高校新生辅导或始业教育,是指高校组织协助大学新生成功融入大学氛围、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制定学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教育活动。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高校通过制定详细的辅导方案,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使新生尽快实现学习定心、生活定位、目标定向、人生定轨、心理定型、行为定责,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科学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入学教育;培养模式

0引言

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是大学新生进入校园后必须上的第一课。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引导新生了解并尽快适应校园文化环境,顺利实现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因此,了解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对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逐步深入的过程中,现代高等教育在如何使学生群体健康成长的问题上也同样面临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文化思潮此起彼伏,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都表现出不适应性,为了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入学教育。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入学教育课程,有的院校在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条件和发展环境的限制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因为缺少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导致内容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知识内容碎片化,这就大大降低了入学教育质量。鉴于此,如何根据院校实际健全入学教育体制,同时规避上述问题,获得预期的教育成果,是目前各所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2大学新生入学现状分析

新生在刚接触大学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性都是正常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与新生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个体情况和各项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90后”是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要组成群体。9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90年代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时期,所以90后也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消费社会的宠儿。然而90后的成长历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过于自我,功利心较强,理想和信念缺失,生活懒散,行为叛逆,有的新生有很强的网瘾或暴力倾向,这不是某一个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在这个群体中的印迹已经不明显了,而且他们普遍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精神世界十分匮乏。高校有必要对其开展感恩教育,帮助其建造一个以爱和尊重为主流的精神世界。目前,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各方在利益边界的界定上会产生各种隔阂和对抗,各类社会思潮不断分化,充斥了整个社会空间。在转型期,一部分社会思潮逐步分化,上升为意识形态,一部分则形成社会普通心理,还有一部分则沉淀成社会潜意识。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认知新事物,并做出本能性的选择。由于个体之间成长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向“内”发展,更乐于探索内在世界,有的学生则逐渐迷失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迫切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总的来说,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入学之处都会产生以下问题:

2.1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学生大都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在生活上他们过分依赖家长的照顾。离开了原先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他们要面对的是新的学校、新的制度和新的环境,远离父母开始独立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大学校园中的一切都十分陌生,如果得不到必要的关怀,必然会产生孤独感。大学新生刚刚从紧张的高考中解脱出来,还没做好心理建设就要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在学习和生活上必然要经历一段迷茫期。在这期间,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可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消费和休闲娱乐上,沉迷游戏甚至荒废学业。新生在大学中的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大学环境的适应性。如果能快速完成高考生到大学生之间的角色转化,那么他们的大学生活也将健康而有序的进行。

2.2难以适应人际交往环境

大学生步入新的学校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人际交往环境,面对的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相对于之前的高中生活,大学的人际交往更全面也更复杂,新生要融入大学环境,就必须积极与其他师生交流、学习,利用自己的交际能力去妥善处理校园关系和各种冲突,进而建立自己的人际圈。刚进入校园的大一学生往往难以适应陌生的社交环境,有的是过于缺乏安全感而难以接纳他人,有的在处理宿舍关系时常常产生矛盾,还有学生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导员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若是这样极易导致新生产生失落感,使其长时间处于焦虑自责的环境中,不仅会造成自闭、交往困难等的心理障碍和问题,更会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更多的不安定因素,很可能会出现厌学、弃学、混混度日的现象,也有可能因为错交损友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2.3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大学的课程安排、讲课内容、讲课方式等不同于高中课程。大学的课程打破了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内容、课堂形式上更注重学生的需要,并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这是很多学生不适应的一点。另外,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了解,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与理想有较大出入,对本专业缺乏认同感,对前途感到渺茫,学习热情不高,久而久之就容易惧学、厌学。因此新生必须学会主动学习。尤其注意的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时代形势实时更新思维模式,而大学中学的恰恰是新的思维和学习方法。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新生的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高中阶段,而且学习状态还是像高中一样被动地学,缺少自主思维。

2.4难以适应发展方式

大学新生真正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时,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全部的选择和困难,如何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和确立目标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一环。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上大学的比重逐年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是人格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青年自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新平台,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四年的时光,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和充实自己,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大学生经过最初的适应后,需要进行自我定位和目标选择,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做出规划。

3关于新生入学教育的意见建议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不应该成为摆设,应该突出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实际问题。高校可以从充分重视,周密计划,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持久开展这几方面来改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3.1充分重视,妥善安排

重视高校入学教育就是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好的入学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的教育方式陈旧老套、墨守成规,台上老师的发言一用就是好多年,“入学教育就是在新生入学时讲讲话,做做报告”,这是对入学教育的重视不足。入学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尽快适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好的适应大学。除了要足够重视,还有妥善地安排好入学教育的工作问题,周密计划。首先要安排好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不少学校将入学教育的时间放在开学后的第一周,这其实是对入学教育的误解。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是学校的一员了,新生入学教育也应该从此开始,并且此时在新生身边有家长配合,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入学后的应有所不同,应专门设计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内容。

3.2充实内容,创新形式

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应该照顾新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入学教育,忌讳单一的灌输,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90后的大学新生所接触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老师和书本,而是更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如何结合新生的特点和变化来改变入学教育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入学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可以分几部分进行:如进行常规教育、生活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和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法制道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思想健康教育等等。不同的教育内容,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有的适合大型讲座,有的适合小型集体交流互动,有的适合参与游戏。在教育者方面,有的适合聘请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来言传身教,有的适合邀请校友现身说法。不同的方式,效果自然截然不同。新生入学时,学校的环境、精神风貌对新生的影响都非常重要。校园环境要整洁有序,接待师生要文明有礼、接待热情,这些小的问题恰恰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整体素养,能够让新生拥有归属感。

3.3扎实基础性,突出长效性

在进行入学教育时,辅导员的选取极其重要,要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选任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选出充满凝聚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辅导员对新生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要提前进行细致的了解。这些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做好这些,无疑能让入学教育有充分的准备,具有显著的效果。集中入学教育时间不应该在第一周,教育内容应该贯穿第一学期甚至持续到整个的大学生活。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班级团支部,密切掌握学生的生活心理的动向,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建立相关网页和咨询机构来保障入学教育在时间上的延伸。

参考文献:

[1]张爱平,等.欧美入学指导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启示[J].求实,2011.

[2]陈亮,张波,等.社会思潮与青年成长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

篇5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对策

大学新生入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大学新生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走向专业教育,面临着来自新环境、新角色和新身份的适应等方面的困难。新生入学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排除存在于他们生活当中的各种不利因素,让他们尽快地完成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为学校顺利地实现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在校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鉴于此,如何在现有高校入学教育工作的基础上,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切实增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是各大高校和每一位思政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高校对于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越发加深,新生开学报到后,各大高校均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开展一系列新生入学教育。从总体来看,新生入学教育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内容的安排、日程的设计、形式以及方法的采用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入学教育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具体如下:

(一)入学教育的内容安排陈旧化。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网络时代,教育对象也从“80后”变成了“90后”。时代更新,教育对象在变,教育内容也必须要与时俱进。但是,很多高校在开展入学教育时,依然沿用以前的入学教育内容,如思想政治教育、校情校史教育、军事训练、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等,没有安排一些与时代特征、新生需求相结合的入学教育内容,自然也就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入学教育的日程设计机械化。入学教育的整体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教育主体既涉及学校各二级学院,又包括学校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组织部、保卫处等。实践中,很多高校在新生开学报到后的一周之内,就安排集中式的入学教育。在内容繁多、日程紧凑的入学教育安排中,有些内容不适合采用集中教育形式,有些则不是一次教育就可以完结,有些则不是开学时就必须安排。

(三)入学教育的形式采用单一化。因为新生人数众多的缘故,各高校在开展入学教育的时候,往往采用会议、讲座、报告或者集体参观等形式,对新生进行“灌输式”教育。这样的大课堂很难让新生产生兴趣、引起共鸣,实际效果也都差强人意。另外,入学教育往往被看作是单纯的学生工作,入学教育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往往是由各个二级学院的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辅导员来直接实施,使得原本全学校的“一盘棋”变成学生工作者的“独角戏”,单一的教育形式直接使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研究

综合国内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新生入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的入学教育内容、固守陈旧的教育方式、坚持僵硬的日程安排,而要真正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结合时代特征、学校所在地域发展趋势,根据新生的心理、生理及思想状况的实际周密思考、统筹谋划和精心设计。

(一)与时俱进,合理取舍入学教育内容。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入学教育的目标,理清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内在逻辑。在对原有教育内容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安排一些体现时代特征、学校发展趋势以及新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如在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上,可以安排一些涉及全体学生的团体辅导活动,让全体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全校性集体活动。新生军训训练,也可以考虑丰富形式,除日常训练外,还可安排定向越野、野炊等项目,锻炼新生的独立生存能力。当今世界是个网络世界,网络思潮对于新生的影响巨大,有必要对新生设计一个体系完整的网络教育,而不是仅仅作为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开展。再者如笔者所在高校秉持“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校企合作工作成效卓著,可以针对性安排新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实地感受专业特点,充分激发其学习热情。

(二)灵活机动,系统安排入学教育日程。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使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和学习,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因为教育内容的异质性,入学教育的日程安排仅仅集中于新生开学之初。有些内容如爱国爱校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素养教育、网络教育可以穿行,避开入学教育时的高峰,而且有些内容仅仅在开学时开展一下就没有下文显然是不能真正取得实效的。有些内容则不是开学时就必须安排的,如职业生涯教育,新生刚进大学,对于专业的认知、职业的规划大多比较模糊,可以考虑在一年级之后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

(三)因地制宜,创新丰富入学教育形式。要根据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形式。除了一些集中式的参观、讲座、报告等,还可采取“团队式训练”,辅导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氛围下接受适应性教育。采取“交互式”方法,让学生与知名校友互动、留念,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感受专业特点;采取个别谈话法进行谈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典型引路法激发学生斗志,开展励志讲座,通过榜样力量、先进典型来引导新生。

总之,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需要把“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贯穿于新生入学教育的全过程,营造规范、持续、良好的入学教育大环境,充分彰显新生作为人的主体性,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让其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在相互沟通中成长进步,轻松地开启大学生活之旅。

参考文献

[1] 张芝.“90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及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

篇6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不适应 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着新的环境、生活、学习方式,从进入大学到适应大学生活往往需要一学期到一学年,甚至更长时间。当代大学生在和平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他们政治思想的主流是积极的,自主意识较强。一些大学生的家庭物质生活比较优越,自理能力差,对挫折和新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自私思想严重,心理较脆弱。许多新生在大学适应阶段,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应。新生入学教育对于促使新生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始新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生入学后存在的不适应问题

1.角色变化不适应。

大学生进入大学时,面临着角色的转变。在高中,评价的标准只看成绩。很多新生在中学成绩优秀,习惯被老师和同学围着转。但在大学,许多原来成绩优秀的人汇集在一起,评价的标准更加多元化,自己突然变得普普通通,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到自卑。新生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进入大学,但很快他们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无拘无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专业学习任务甚至比中学更加繁重、枯燥无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感到很失望。

2.生活、人际环境不适应。

新生远离家庭,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生活要完全自理,还会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一起生活。当新鲜感褪去的时候,很快体会到远离熟悉的亲人、朋友带来的孤独感。新生社会经验很有限,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性格爱好有较大差异,自我意识又都比较强,不知如何和宿友、同学相处,容易产生摩擦,造成较大的情绪波动,感到焦虑。

3.学习不适应。

(1)学习目标困惑,茫然,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在中学,考大学是学生的唯一目标,学习主要围绕升学,掌握各科基础知识,对家长、老师的监督和管理依赖性大。在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为实现自我价值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大学的师生关系比较松散,强调自主学习,主要依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有些新生进了大学后,因为考大学的目标实现了,突然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对人生感到迷茫,失去了学习动力。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缺乏了解,部分新生入学后发现不喜欢所读专业,提不起学习兴趣。有些新生听信老乡、学长的误导,以为在大学里课程及格就行,把大部分精力投在社团活动中或浪费在网络、游戏上,严重影响学业。

(2)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吃力。

中学学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材上,内容少,重点突出,只要听老师讲授,巩固知识即可。而大学的学习范围广,内容多,学习形式灵活,鼓励独立思考,需要花很多时间自学。有些新生未能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上课跟不上老师节奏,到了期末考试才临阵磨枪,考完试知识也忘了。个别新生到大一结束时就有好些科目“挂红灯”了,懊悔不及。

4.心理、思维不适应。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也日益增加,给教育和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巨大的经济压力不仅给这些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贫富差距较大的大学环境中,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上、自我定位上很难做到正确对待,这种不自信会表现为内向、自卑、焦虑、孤僻等。[1]这部分学生因经济上的压力而感到无助、自卑,心理包袱使得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较其他学生更容易出现障碍。

二、入学教育的工作策略

入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新的人生奋斗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品质,为以后的生活开创良好的局面。高校要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在全面了解新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适时安排教育内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新生入学前专心为考大学的目标奋斗,入学后,学习和生活的领域大为拓宽,面对太多的选择,反而显得不知所措,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现实的困惑,使很多新生对理想和人生感到迷茫。此时正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由不成熟向成熟开始转变的关键时期。解决学生实际困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的价值和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确保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通过与学生座谈交流、树立优秀榜样等形式,引导学生明确大学学习目的,重新确立奋斗方向,有计划地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2.重视养成教育。

在中学,多以学业成绩评价学生,文明习惯、道德素质的养成方面相对淡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2]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上进的,但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大学生盲目追求“自由”,急功近利,道德意识淡薄,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学生的这些不足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则势必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养成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方法。[3]通过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基础文明行为习惯,对于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大一年级,通过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弘扬传统美德、规范宿舍管理、严格进行军事训练等手段,加强引导,从基础文明行为习惯抓起,逐步加强学生的文明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素养,逐步养成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品德,学会与人相处。

3.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通过开学典礼、专业介绍讲座向新生介绍学校历史传统、人才培养方案、就业方向等情况,让学生安心于专业学习。通过教师与新生的交流,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方法、目标有了初步了解。随着学习的深入,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初步制定每一学年的专业学习目标。

4.搭建交流平台,加强适应性教育。

首先,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通过参加学生集体活动、开班会、下宿舍、书信、网上交流、电话交流等多渠道与新生加强交流沟通,帮助新生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困惑,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和教育。其次,选拔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学生兼职班主任,在入学之初给新生提供生活、学习、思想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兼职班主任年纪和新生相仿,亦师亦友,在新生中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及时给新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再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集体活动,让新生在集体活动中建立友谊。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体现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4]疏导新生因适应不良引起的负面情绪。最后,组织高年级优秀学长向新生介绍适应期的成长经历,传授成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帮助新生尽快调整好心态,也为新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搭建师生之间、新生之间、新老生之间的交流平台,给新生提供生活、学习、人际、角色适应等方面及时的帮助,引导新生正确处理好同宿舍、同班级的生生关系及师生关系,掌握高效的学习方式,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活。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新生入学心理排查,把握新生的心理状况。通过讲座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压力。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高校应加以密切关注和专业心理辅导。对个别心理问题严重者要及时联系家长,并转介到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进行治疗,积极预防大学生重大心理问题的产生。

6.关注弱势群体学生。

弱势群体学生,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孤儿、单亲家庭、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其中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最为突出,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近年来,我国已建立起“贷、奖、助、补、减、勤”和社会资助并存的多元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入学教育应集中在指导他们利用国家和学校的各种助学政策,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压力,鼓励他们正确对待贫困问题,克服自卑心理,把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孤儿、单亲家庭、有生理缺陷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动态,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部门的教育工作者同心协力,准确把握新生的思想心理动态,以适应性教育为主线,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方式,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新生今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郝俊,陈昌龄,陈华桂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途径探析[A].见:中山大学学生处.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学生工作[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47-15.

[2]沈兴全.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9).

篇7

【关键词】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角色转换

一、大学新生的主要问题

(一)生活方面。

大学生活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性,这是由大学生活的特定条件所决定的,并且也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提出的基础要求 .现阶段的大学生在家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优越,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均偏差,生活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日益突出.步入大学后,大都是背井离乡,远离亲人,每一张面孔、每一个事务都是陌生的,当他们真正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时,很多大学新生顿时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时,大学新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造成学生之间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兴趣爱好差别较大,这些问题都使得新生在短期内难以适应和接受.因此,过独立的生活是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道路上的第一个课题,也是大学新生在辅导员积极引导和严格管理下急需补上的一门“基础课”.

(二)学习方面。

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时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高中时期的学生们有父母的谆谆善诱,老师的细心引导,挤过万人拥堵的独木桥,终于步入了大学的校园.加之以考入优秀大学为学习奋斗的目标,曾经校园中都是佼佼者的他们在这个由各省市优秀学子云集的大环境中,思想上的放松难免会让他们产生失落感与挫败感.纵观近些年的现状,许多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普遍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三)思想和心理方面。

由于生活的时代不同,90后的孩子们作为家庭中宠溺的对象,心理和思想上都还是不成熟的,思想和心理的辅导也就成为辅导员入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新生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点:

1.面对挫折和失败自我调节能力不足

大学新生在原来学校有些是“尖子生”,由于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面对优等生之间的强强对话,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表现平平或者沦为后进生,心理上难免有挫折感和失败感,变得自暴自弃,失去自我,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2.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自暴自弃

由于服从调剂等原因,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所学专业与自己当初填报志愿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或对专业了解不足,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无法安心学习,转专业不成便产生了消极思想和悲观情绪,产生厌学的想法,甚至提出退学重读 .

3.情感问题升级,矛盾屡见不鲜

大学新生多为“90 后”,思想开放,又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大学生的感情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但因缺乏情感教育,产生问题时缺乏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导致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屡见不鲜,再参杂了盲目的哥们义气之后,因男女朋友引发的矛盾便被无形的扩大,甚至有可能升级形成群体性斗殴事件。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建议

大学新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让他们自己无从应对的问题.辅导员作为在大学校园中和新生有最直接接触的教育工作者,便需要肩负起引导大一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过渡的责任,充分认识和了解新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点,并及时主动的给予新生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帮助他们为全新的大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一)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会独立生活的技能。

大学的生活方式已经和中学时期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在逐年提高,只有培养起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的技能,才能在经济大潮中立稳脚跟.军训是一种很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军训过程中,辅导员对学生多关怀、常帮助、勤引导,许多学生都可以培养起生活自理的能力,克服懒惰、依赖心理,树立独立生活的信心。

(二)加大心理和思想教育。

心理教育是持续与长期的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专职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最前沿,辅导员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新生能否平稳度过入学初的适应期.辅导员的心理和思想教育也应该从多方面全方位展开,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多重的教育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了解新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等,选取恰当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培养对他人、对集体的良好关系和信任度。

(三)引导学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许多大学生是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幻想步入大学的,在他们的理想中,大学生活是十分的美好与闲适的,然而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之下,许多新生会在短时间内对大学产生失望与排斥心理 .其中,学生宿舍是学生呆得时间最长的场所,也是学生聚集最密集的地方,辅导员必须认真抓好学生宿舍这一重要的教育阵地,切实掌握学生宿舍内最真实的动态,引导学生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入学前对新生寝室进行合理分配,定期走访学生寝室,及时了解宿舍动态,了解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处情况,消除不和谐隐患。

三、结束语

“90”后的大学生们是非常年轻、非常有朝气和活力的一代,并且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主力军。而大学新生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活可以说还是空白的,只要辅导员引导得当,他们必将会成为国家新一代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赵娅.浅析入学后三困生的适应性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

[2]朱萌.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教育与管理[J].中国商界,2011.

[3]屈雯婷.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规划.豆丁网,2007.

篇8

关键词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构建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步入大学生活的启蒙教育。有效构建和实施新生入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和学习生活,实现角色转换,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大学生活。因此,强化新生入学教育,积极实施干预措施已逐步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共识,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试图构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体系,并积极尝试有效的实施方法,为学校顺利地实现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在校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指导思想

基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国内外高校都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入学教育途径。美国的高校为协助大学新生较快经历环境转变,提高他们获得成功适应大学生活所具备的能力,专门设立了定向辅导课程并已形成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大学新生要经历的角色转换和环境适应归根结底是他们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适应大学校园文化新特点和新要求的过程。因此基于文化适应的教育管理理念可以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此指导思想下,能够解决好大学新生入学后所面临的思想文化冲突、地域文化冲突、校园文化冲突、个体文化冲突等基本问题,也就顺利实现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体系

为帮助新生全面适应大学环境,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体系必须综合化。新生入学教育可以围绕以下主题内容开展:

1.思想政治教育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爱国爱党爱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意识、角色意识教育等,引导新生将自身的成长同祖国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成才愿望。开展党建基本知识教育,介绍入党的条件和基本程序,满足新生对政治生活的渴望和积极上进的要求。帮助新生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引导新生理解大学,激发新生的爱校热情,深刻理解学校校史校风校训等内涵。

2.法纪校规教育

大学新生大多是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因此入校后,就要立即着手培养其法制意识和作为成年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引导新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培养恪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让新生自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便养成自觉遵守法纪校规的良好习惯。

3.身心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可以结合入校体检,指导新生掌握常见疾病预防和急救知识,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新生心理普查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新生进入大学后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教育新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不适应现象,介绍一些自我调整、放松的方法和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策略,指导新生积极主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进行自我认知,及时了解疏导新生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适时适度地促进新生的心理转变。

4.专业学习教育

通过专业学习教育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课程设置,掌握学籍管理、学分制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规定,使他们能正确认识本专业,了解专业前景。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开展学习转型教育,介绍大学教学特点及专业学习的特殊要求。开展学习方法经验交流,帮助新生适应自主学习,让新生了解各类学习奖励和今后进一步深造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指导新生科学地运筹时间和利用校内各种学习资源。

5.诚实守信教育

通过诚信教育,让新生清楚诚信的含义及诚信对每个人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引导新生入学后刻苦学习,诚实考试,诚信做人,诚信就业。

6.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时期。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关注新生成长,让新生提前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引发新生对自身的发展、职业的选择进行积极思考,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初步拟订四年大学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

7.安全防范教育

针对新生特点,结合校内外实际,开展“防火、防盗、防骗、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伤害、防重大疾病、防传销”的安全教育,增强新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维护自身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

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安排

入学教育内容广泛全面,而且涉及全校所有新生,与一般的专业教育不同,仅依靠几个课时远远不够。因此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安排宜从新生9月份入学开始至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结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分为集中教育、深入教育、后续教育3个阶段进行。军训期间可以安排一些集中教育活动,军训结束后以学院或班级为单位等组织一系列深入教育活动,后续教育视其必要性作为辅助和延伸。

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法与途径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主要依托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队伍开展,并结合班导师、任课教师、管理干部、学生党员和骨干等重要力量,邀请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杰出校友、社会成功人士以及新生家长积极参与,发挥整体合力。在实施方法和途径上要注重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与学生朋辈教育相结合、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1.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

新生入学教育延续一个学期,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分轻重缓急地将新生入学教育的相关知识或技能传授给新生,才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迅速融入。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法纪校规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等知识传授性教育活动主要可以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全面教育形式开展,而专业学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重点教育内容则更适合通过主题班会、团体辅导、个体约谈等形式进行。

2.教师教育与朋辈教育相结合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还是以教师教育为主,尤其依赖于辅导员、班导师、任课老师或学校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等教师群体,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再加上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毕竟有限。而朋辈群体的教育因为其与新生年龄层次和经历的相近相似,可以改善入学教育效果。因此可以通过选拔一些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并乐于为新生服务的高年级同学以其自身经历为导向,利用课余时间给予新生生活和学习指导,开展学长经验交流、朋辈辅导等形式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

3.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作为成年个体,强调独立自主、自我教育。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逐步内化成为自觉行为,做到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涯规划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宏观性的引导教育让学生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并且指导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发展规划,并且在不断变化中及时调整规划,形成自我教育,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五、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评估

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丰富,活动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和优化教育内容与方式是入学教育的重点工作,因此对入学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估是必然选择。入学教育服务的最终效果反映在新生的对校园文化的适应程度上,因此可以在第一学期末通过辅导员或班导师组织座谈会的方式与新生交谈或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新生接受入学教育后的状态,收集相关建议。也通过新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来衡量入学教育的效果。

总而言之,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新生活,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是大学新生的必然需求。不断完善入学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可以提高入学教育的效果,也可以使学校后续开展的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宋德军.基于文化适应的大学新生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1(7).

[2]林嵘,何妮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2010(3).

[3]王松涛,司志杰,杜汇良.加强师生互动强化新生适应性教育[J].北京教育,2010(12).

[4]刘鑫.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

[5]庆承松,张勇.美国高校新生教育发展及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4).

篇9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翻转课堂;易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1-0028-04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出入校园的第一课,是新生完成角色转换、环境适应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新生树立正确的大学目标和发展方向,顺利完成专业学习,更有利于一所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当前,各高校日趋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纷纷结合自身学科校园特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新生教育体系。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如何将学生特点与时代特点、教育发展新趋势紧密结合,丰富新生教育内容和形式,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入学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目前我国高校在新生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现有的入学教育体系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1.教育内容体系单薄

目前各高校的新生教育,主要以校情校史、规章制度、校纪校规的教育为主,辅之以入党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从内容上说,当前我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更趋向“适应性教育”。教育内容虽然针对性强,但较为单薄,更侧重让新生端正思想,注意安全,树立纪律意识等。涉及专业学习、思维方式等学术学习领域的教育内容较少,对于如何更好开展大学专业课程修习涉及不够,这对于即将开展四年大学生活的本科生或是科研学习的研究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

此外,校际之间、校内院系之间的教育内容也存在着问题,并不能实现教育信息互通有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能接触到所在单位的教育内容,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似的教育现状,与当前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教育初衷是相违背的,更容易造成新生教育内容的偏离和缺失,如理工科学院的新生往往在人文社科类教育内容方面匮乏,而人文学科的新生则在理性思维等教育上出现缺失。

2.教育时间集中、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的新生教育,时间多集中于新生开学报到后的一到两周,由学校或学院层面统一集中展开。往往采取“新生教育周”、“新生活动月”等形式,通过连续的年级大会或专题讲座集中完成,教育方式主要为主讲老师的单向传输,缺少互动,加之一场大会或报告往往是整个系、整个年级一齐参加,互动性差,教育效果有限。过于紧凑的时间安排,更像“填鸭式”的教学,能给学生留下的实际效果存在很大变数,不利于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大学,了解专业学习。

3.教育体系缺少评价与反馈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普遍缺乏新生对于教育教学内容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前文已述,受制于教育时间紧凑,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主讲教师“传经送宝”的教学地位更为突出,新生入学教育更像一个“普及性”的讲授过程。学生参加学习教育的心得体会如何、学习效果如何,并未得到学校、学院与教师的关注。新生缺少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与反馈,也缺少一个类似测试检验学习效果的平台与机制,导致新生参加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不能得到及时良好地体现[1]。

二、翻转课堂教育理念运用于大学新生教育的优势

翻转课堂最早是以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面目出现,提倡综合利用PPT、视频、微课等多媒体媒介,通过课前课后的网络资源整合,挖掘学生课下时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延展到课外,而在课堂则以师生互动、答疑解惑、沟通交流为主。从而实现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翻转”,将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课堂教师教学转变为教辅相长、学生主动的翻转课堂[2]。

而今,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本身。这种转变教师主讲人身份,挖掘学生主动性,有效占据平日碎片化时间的“翻转”理念实质上已经充分适用于各类高校教育场景,对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同样具有实践价值和应用优势。

1.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翻转”,有利于增强新生对于教学内容接受程度

翻转课堂指导下的入学教育,意味着教师由传统的教学内容单向式讲解翻转为师生间的交互式讨论的引导者以及问题的解答者,这就要求教师的自我角色和发挥功效需要重新设定。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资源重新设计、现场教学的讨论、和交互式的引导,完成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再分配和再利用。学生则从传统中国教育“被动性”接受者的角色,“反客为主”,学习的理念变得积极主动,逐渐变成教学活动的研究者[3]。学生既要在入学教育课程之前先行完成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源的阅读学习,还要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借助各种多媒体和网络在线资源完成课前学习内容的反思提炼。在此基础上,学生应在教育现场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交互式讨论,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学。通过教师、学生的角色翻转,可以实现新生对于入学教育内容的深入思考和完整接受,这对于以纪律规章制度、专业学习引导为主的新生教育内容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篇10

[关键词]大学新生 适应性教育 内容 方法

一、大学新生对校园生活不适应产生的影响

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大学新生适应校园生活的程度也不一样。但是迟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将会给同学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1)学习成绩下降;(2)性格孤僻、不轻易相信他人、无法融入集体生活中;(3)丧失人生目标、蹉跎岁月、荒废学业;(4)影响日后的择业和今后的人生发展轨迹;(5)无法排解心理压力、罹患心理疾病、严重者出现自杀现象。

二、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缺陷

由于高校学习生活与中学学习生活的迥异差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开设了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教学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学新生日益鲜明的个性特征,目前采取的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方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新生的要求,达不到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效果。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和与学生的交流,总结出了目前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存在着的几点缺陷:(1)适应性教育的系统性不强;(2)适应性教育的课时太少;(3)适应性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4)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太少;(5)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不强;(6)适应性教育对大学生的实际帮助不大。

三、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

目前我校所采取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主要只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专业介绍。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解决大学新生在学习上的不适应和人际交往的不适应。所以应根据这两点不适应来增设相应的教育内容。

1.针对大学新生对学习不适应的情况,在保留已有的专业介绍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两个环节后,还应该增设以下几点内容:(1)对学校的校史介绍以增强大学新生的归属感。(2)对学校发展定位和文化氛围的介绍,以此来增强大学新生对所读学校的崇拜和对自身发展定位的思考。(3)着重对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中激励奖励制度的介绍,通过激励制度的介绍用以激发大学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初期的学习奋斗目标。

2.针对大学新生对人际交往不适应的情况,我们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应该首先从寝室环境这个最基本的管理环节入手。在学校硬件设施允许的范围内,我们的新生宿舍安排应该最大限度的依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宿舍同伴。这样的分配可以缩短寝室成员的磨合期。

四、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方法

在我们所提到的目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缺陷中,主要体现出四大问题:(1)时间太短;(2)系统性不强;(3)针对性不强;(4)教育形式单一。根据这四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方法应以围绕解决这四个问题来进行设计和修正。

1.延长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时间

目前,我校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时间主要为两周,而这两周又以大学生军事训练为主体,仅用两天的时间来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专业学习,这对于初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与兴奋的大学新生来说是完全不够的。只有延长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时间,我们才能将这一教育进行的系统与彻底,达到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的目的。在此,我们建议应当将原本为两周的入学适应教育时间延长到一个学期,将整个大学生活开始的第一学期看作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和教育期。

2.将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环节系统化

在我们的调查研究里,许多大学生都提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太局限、形式太单一。在很短的时间里以单纯说教的方式灌输给他们很多的规章制度、自我管理理念和专业学习素养,他们很难消化吸收,甚至有些同学对于这一教育环节相当模糊、不知所云。对此我们应当将目前的新生入学适应性的教育环节系统化,环环相扣、节节深入。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第一环节是熟悉(熟悉同学熟悉学校学院的物理环境)――第二环节是认知(认知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第三环节是自省(自省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大学规划)

3.加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

正是因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所以才会让绝大多数新生感受不到入学性教育带给他们的实际帮助。为此我们必须分阶段层层递进的针对新生不适应的状况表现来开展教育,例如针对新生的各类不适应问题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新生在入学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一些普遍会产生的入学适应性问题以案例解读的方式一一展现在大学新生的面前,以达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的效果。

4.丰富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形式

很多新生反应适应性教育对新生的帮助和实际意义不大,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相当单一,基本上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经验主义说教的形式上。这样的形式很容易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兴奋点,自然不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着个性日益鲜明的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妨将时下流行的素质拓展训练同我们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也使得我们的适应性教育丰富多样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案例中认识认知。

五、对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意义

对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研究思考,是期望采取这种新内容新方法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度过适应期,接受大学环境,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发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真实而实际的作用。长期、系统、丰富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内容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当代大学生在适应性教育的环节中(1)增强自信、承担责任;(2)活跃思维、勇于创新;(3)加强沟通、增进情感;(4)主动果断、自制自立;(5)反应敏捷、动作协调;(6)劳逸结合、身心健康;(7)团结协作、集体感强。同时,还能有利于学生五个良好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交往能力的培养、生存能力的培养、进取精神的培养、发挥潜能的培养;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而言,也能够寓教于乐,将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开展得丰富多彩、增强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信任、达到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2004,7.

[2]侯欣,周晓春,王渭巍.大学新生适应性辅导活动探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