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风建设 长效机制

学风,即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升华出的一种优良传统,凝聚着学校全体师生的学术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气质和灵魂所在,也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正处于树信誉、谋发展、创品牌时期,加强学风建设不容忽视。

当前关于独立学院学风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已有不少学者和专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独立学院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方面进行分析探索。

1、以“三风”建设为抓手,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1.1 以文明寝室建设为突破口,狠抓室风建设

依托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引入学生在公寓日常行为记实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日常表现行为以100分进行记实评价包括学生寝室内务(含个人内务、值周内务、寝室内务三个部分)、公寓违纪违规扣分(在学习时间玩游戏、晚归、违规、违规使用电器等违反学生公寓管理的行为)、公寓奖励分(担任寝室长、楼长、层长、宿管会干部等学生干部且任期考核合格及以上、积极参与或推动公寓文明建设、关心和参与公寓管理工作、积极参加公寓公益劳动等)等部分构成,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强化寝室安全教育,探索开展创建特色寝室活动。学生在公寓日常记实评价与寝室星级文明寝室挂钩,把星级文明寝室评定结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推优入党、先进班集体评选挂钩,营造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通过“寝室长—层长—楼长—宿管会会长”四位一体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在室风建设中的作用,及信息化管理。

1.2 以优秀班级创建指标为导向,大力促进班风建设

第一,通过制度建设促班风。以《学生班级工作评估办法》为基础,制定《学生先进班级创建实施办法》,将班风建设的效果和提高课堂出勤率通过制度、目标予以固化、量化。所有学生班级都应该开展年度班级评估工作,积极参与到先进班集体的评选中来,不设名额比例限制,达到办法规定标准的班级均给予表彰。第二,抓班干部队伍建设促班风。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主要是班委会和团支委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风建设方面的作用。细化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在班级应发挥的作用并将作为考核依据。第三,抓第二课堂建设促班风。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增强班级荣誉感,营造良好的班风班貌,让班级涌现出更多的文体及科技创新能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优秀班级。

1.3 创建优良校风,促进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以师德建设和“结对子工程”等活动为契机,提高全院教职工“三全育人”意识;通过班会、团日活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努力形成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扎实治学,全院学子勤学善思、积极向上的整体风貌。

2、以“六个建立”为抓手,注重工作实效,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2.1 建立“全面覆盖、贴近实际”的学风建设发展机制

通过新生入学、专业教学、技能培训、日常管理和毕业教育等环节,结合实际,注重全程化、渗透式的引导,尤其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坚持一日生活制度管理,引导学生从进校之日起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2.2 建立“涉及面广,注重实效”的学风建设教育机制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上课纪律涣散、理想信念缺失、考试违纪作弊、学习动力不足,责任意识淡薄等现象,通过开展行为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考风考纪教育、专业发展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创业创新教育、感恩诚信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先进典型教育等活动,彻底转变工作方式,引导学生变他律为自律,激发学生强烈的认同感,并内化为学习的动力。

2.3 建立“全员参与、严格管理”的学风建设监督机制

对学风状况的动态了解和监督,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立院、系、班三级学风督查、反馈机制,加强经常性的学风建设检查、监督;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和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系级学生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通过谈心查找原因,督促整改;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及时通报家长并根据学生手册给予警示;明确教师和辅导员对课堂监控的不同职责,调动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严格平时成绩和考试要求,狠抓学生学习秩序。辅导员要下移工作重心,经常深入一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处理任课教师反馈的学生信息;完善学业警示制度,出实招用狠招强化考风建设,实行考前诚信承诺签名制度,对违纪学生给予严肃处理并计入学生个人档案和教育部电子注册信息系统。

2.4 建立“奖惩结合,以奖为主”的学风建设激励机制

通过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和奖励办法,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如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组织年度奖学金评定及表彰大会、开展优良学风班级评选、宣传优秀学生励志事迹、组织优秀学生报告会、组织学术竞赛、科研项目申报等形式,满足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成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贡献等高层次需要,充分发挥正面激励和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热情。

2.5 建立“全员育人,完备高效”的学风建设服务机制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风建设和校园风气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院要创造条件加强校园建设、更新硬软件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净化周边环境,完善后勤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畅通信息渠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2.6 建立“改革创新、全面监控”的学风建设保障机制

教学改革与学风建设相辅相成,是推动学风建设的动力,良好的学风又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改革。首先,要全面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院自身办学条件和优势、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方式方法以及服务区域等,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改革学业评价机制。创新考核制度是端正学风的体制保证。创建新的评价机制,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从体制上、政策上为学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导向;创新办学理念,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大力推广运用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手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篇2

二、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度体系。我分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和依法办事、依规办事责任制,全面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按照公安部《关于解决执法突出问题推进公安执法制度建设的工作计划》的要求,继续抓好执法制度建设,以市局制定的执法责任体系制度为基础,认真贯彻执行《XX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实施办法》,促使全体民警恪尽职守、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规范执法行为,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真正做到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明确分局及民警的执法责任,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检查行为,确保执法的合法性、公正性、科学性、有效性,使全分局的执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杜绝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

三、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和民警绩效考核制度。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安机关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治安队伍,保证各项治安工作的顺利完成,科学、公正地评价民警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考核体系,努力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落实。分局根据《人民警察法》、《国家公务员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条例》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等规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XX公安局XX分局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细则》和《XX公安局XX分局民警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对各科所队和民警的具体工作目标从共同目标、执法质量、业务工作目标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将年度工作任务分解量化到个人,确定每个民警必须完成的基本工作量,并按设定项目和分值进行考核评分。对民警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实行逐月考核、逐月通报、逐月排名的办法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评先、晋职晋升、公务员考核和计发考核工资及年终目标考核奖的主要依据。

四、制定分局学习制度和开展法制教育的规定。在分局建立学习制度,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对民警每月完成学习任务进行量化,定期检查。通过加强学习,特别是对程序法的学习,改变了“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制定开展法制教育的制度,要求各科所队深入基层选定一批学校、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企业作为工作联系点,每月定期上门讲法制课,进行法律咨询。

五、建立案卷管理、检查制度。在民警中强化制作法律文书的规范意识,将填写法律文书、案件装订是否规范纳入考核内容,保证案卷不漏项,不错项。加强案卷的归档、检查工作,使案卷的管理经常化,从而促进这项工作不断提高。

篇3

一、总体工作要求

坚持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及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用法治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建章立制,切实形成便于操作、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

(一)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务实管用。全面梳理现有制度,探索研究新的制度,结合实际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加强调研论证,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和办法,使制度建设更加符合作风建设要求、更加符合工作规律、更加符合广大群众意愿。

(二)加强系统协调,增强可操作性。坚持问题导向,用法治的思维研究制度建设的内容,注重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系统配套、严谨规范。注重体现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确保建立的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长期管用。

(三)强化统筹兼顾,突出关键重点。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防止重数量轻质量、只建立不废改等倾向。重点围绕解决“”方面的突出问题,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民生实事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形成一批管用有效的制度、机制。

(四)立足当前实际,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既要立足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做到立行立改立建;又要注重长远,确保形成的各项制度作用有效发挥、长期发挥,提升各项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形成促进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作风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工作内容

1.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2.健全机关工作制度。目前已建立《机关日常工作管理制度》、《机关干部联系乡(镇)扶贫和移民工作制度》、《主任办公会议制度》。下一步将完善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3.密切干群关系。完善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谈心谈话制度。

4.规范公务接待管理。建立健全公务接待制度。

5.强化班子自身建设。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

三、主要方法步骤

按照积极稳妥、扎实推进的要求,制度建设工作从今年4月份开始,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全面梳理现有制度(7月底前完成):相关责任单位完成对负责执行的各项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工作,对已出台的各项规范性文件,及时作出继续有效、废止、失效、修改等处理,着力解决制度建设中情况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的问题。

(二)全面完善规范相关制度(边查边建,9月底前完成):在全面梳理、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紧扣解决“”突出问题,结合实际,做好制度的起草、修订和完善工作,按照“成熟一个、一个、执行一个”的原则,及时执行。9月底前,基本完成制度建设任务。

(三)开展制度建设“回头看”(9月底以后):9月底,对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

四、有关要求

各部门把制度建设作为反对“”问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组织实施,以边学边改边建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强化正风肃纪、加强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坚持边查找问题、边专项治理、边完善制度,切实把解决“”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贯穿活动始终,逐步健全完善促进党员、干部自觉贯彻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长效机制,努力强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二、目标要求

紧紧围绕解决“”方面突出问题,把握建设工作重点,根据不同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已有制度,建立健全新的制度。坚持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和严肃性,以从严从实的要求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坚持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注重体现作风建设要求,体现广大干部群众意愿,确保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长期管用。

三、工作原则

(一)认真总结提炼。听取群众意见,凝聚群众智慧,总结运用经验,深化规律性认识,将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定下来,确保制度设计科学、内容科学。

(二)系统衔接配套。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制度的废止、完善、新建,注重与现有制度、政策法规的协调衔接,形成严密体系,避免交叉打架、重复建设。

(三)便于操作执行。着眼于简便易行、务实管用,明确制度的实体内容、操作程序和奖惩措施,确保用得上、好执行、可检查。

(四)强化刚性约束。建立健全监督和问责机制,做到有违能究、追责从严,防止制度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四、任务分解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局党组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要求,围绕解决“”方面突出问题,把握制度建设工作重点,拟定如下制度建设计划: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班子成员要亲自谋划部署,亲自修改把关,切实担起责任人职责,确保制度建设计划顺利实施。

篇5

一、治理工作任务分解

(一)专项治理工作任务

1.学风不正,务实作风需扎实的问题。

2.服务意识弱化、岗责观念不强的问题。

3.勤俭节约意识不牢,财务管理欠严格。

4.行政管理不严格,公车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二)专项治理以外的工作任务

5.学习不深不透、学用脱节,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不强的问题。

6.创新动力不足、因循守旧的问题。

二、制度建设任务及目标

1.修订完善政治与业务学习制度,转变学风。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节约型”机关。

3、制定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水电纸张等办公用材管理制度,制止浪费。

4.整合并完善各类考核制度,创建“效率型”机关。

5.制定各类服务制度流程,创建“服务型”机关。

6.完善工作督办制度,加大制度检查和执行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7.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机制,创建“学习型”机关。

8.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和档案执法问责制,强化制度监督,治理“庸懒散奢贪”,创建“廉洁型”机关。

三、工作要求

教育实践活动单位的制度建设工作,由各牵头股室结合我局实际进行。时间安排从7月初开始,到9月底结束,总体上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理、及时完善制度。

(一)加强领导,搞好统筹。各牵头股室要将此项工作作为本部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研究谋划,切实加大推进力度;要把专项治理和制度建设纳入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体部署之中,用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问题的解决、作风的改善。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围绕解决“”方面突出问题,用法治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建章立制,以教育实践活动的制度成果,深入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为文物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聚焦“”。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省市委作风建设具体规定为着力点,针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开展建章立制工作,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二)科学管用、简便易行。注重制度建设的实体性规范与保障性规范相结合,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委的统一要求,紧密结合具体问题实际,加强调研论证,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和办法,防止内容繁杂、空洞无物,确保建立的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能长期管用。

(三)有序衔接、系统整合。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已经下发和将要下发的有关制度衔接,防止和避免重复建制度。对同一领域、同一方面需要制定出台的制度尽量进行整合,能合并的合并,能联合制定的联合制定,不合实情该废止的废止。不搞多头发文、重复发文,以减少发文数量,提高发文质量。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需要什么制度就建立什么制度,什么制度紧要就抓紧建立什么制度,切实回应干部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坚持经常抓、长期抓,严格党内生活锻炼,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觉悟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形成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以制度建设推进“”顽疾的长效整改。

三、目标任务

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努力建设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群众工作制度体系,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促进我市文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围绕解决“”方面突出问题,把握制度建设工作重点,修订完善已有制度,建立健全新的制度。

(一)反对形式主义方面。重点建立健全体现群众意愿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工作落实机制,完善规范各类会议、文件、简报、评比表彰和达标活动,建立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修订完善《文物局学习制度》,防止学用脱节,增强学习实效。

(二)反对方面。重点修订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和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制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沟通;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年集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

(三)反对享乐主义方面。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明确抓工作落实的领导职责;制定机关干部工作行为规范,健全工作问责制,切实解决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敢担责、执纪不严、落实不力等问题。

(四)反对奢靡之风方面。重点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制度规定:完善“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和公开制度,控制预算总量,严格审批程序,增强刚性约束;修订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范公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加强车辆运营管理,切实降低运行费用。建立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和标准,杜绝铺张浪费、超标准接待等问题。

四、方法步骤

(一)全面梳理、摸清情况。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组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予以重申,着力抓好落实;对于不适应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与现行法规制度相抵触、不一致的,予以废止;对于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予以修订完善;对于制度缺位的,要抓紧研究提出制度建设需求。

(二)严格把关、开门纳谏。制定相关制度,既要注重制度的系统性,使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系统配套,又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使各项制度明确具体,务实管用。同时,要注意开门搞活动,主动征求干部群众对制度建设计划的意见、建议。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要提高思想认识,将制度建设工作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工作的重要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落实责任。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于每项制度,都要安排专人具体负责,组织研究讨论,按照内容要求与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制度拟定工作。分管领导要严格把关,督促抓好工作落实。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岗位目标责任制和为民服务全程制的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基础上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促进机关效能的提升和作风的优化,强化制度创新,狠抓制度落实,着力构建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为促进我系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一)制度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总结几年来效能建设中制度建设经验,进一步提高对制度建设在反腐倡廉工作格局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制度意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制度约束,遵守制度,带着执行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已建立的效能制度体系基础上,针对腐败现象和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多发易发领域和环节,强化以制约权力为核心、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执法行为和转变工作作风为基本要求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

(三)制度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充分运用宣传教育、效能监察、投诉受理、绩效考评、责任追究等手段,不断加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制度落实的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四)反腐倡廉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干部廉洁从政自觉性明显增强,机关效能明显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工作重点

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中,要切实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制度清理。对照《市机关工作质量管理标准》,结合机关效能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对现有制度的规范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一次全面审查。重点审查分析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廉政建设总体要求,是否立足于有效防范和解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否涵盖本地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各个方面,分别以“坚持、充实、完善、废止”的要求进行分类。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四个坚决”,即:不良的陈规陋习坚决破除,不能发挥作用的制度坚决废止,保护干部创业干事的制度坚决坚持,对于破坏制度建设的人和事坚决查处。

(二)抓好制度完善。在全面清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反腐倡廉建设和效能建设的要求,该坚持的坚持,该废止的废止,修订完善缺乏有效性、不便操作的现有制度,全面建立符合机关工作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度体系。

(三)抓好制度创新。注重研究反腐倡廉建设和效能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把握以边缘的、间接的、隐蔽的方式的规律和特点,优化工作流程、强化过程评价,对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业务工作流程分解为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节点,形成权力运行的流程链,制定出台一批新的制度和规定。

(四)抓好制度公开。要在公开栏或醒目的位置对单位的各项制度及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公开,增强制度的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五)抓好制度落实。抓好制度的学习培训,为制度执行奠定思想基础。抓好制度的宣传,增强制度的公开性,为监督制度执行奠定群众基础。抓好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着力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在做好上述五个方面重点工作的同时,针对我局实际,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一是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全程制度工作,按照流程,严格规范办理,加强督促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和促进机关效能建设,真正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二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积极探索制,畅通渠道,降低成本,真正解决群众“诉求难”的问题;三是突出抓好“涉权、涉人、涉财、涉物、涉事”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四是突出抓好岗位责任目标落实,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和奖惩机制,切实提高目标落实工作水平。五是突出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监督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转变作风等方面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真正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管财,以制度规范制约干部从政行为,以制度建设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长效体制和有效机制。

四、工作步骤

我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从今年3月份开始,集中10个月左右时间,具体分动员部署、制度建设和总结考评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3月28日至4月10日)。主要任务是建立领导和办事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进行广泛的思想发动,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对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明确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方法步骤。

1、深入进行思想发动。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纪委全会精神,学习省市关于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文件精神,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省市区的重大部署上来。

2、组织开展查摆活动。紧密联系实际,围绕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围绕单位、个人在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组织制度建立全不全、制度规定细不细、制度执行好不好、廉洁自律严不严的查摆活动。

第二阶段:制度建设(4月10日至10月31日)。根据实际情况,围绕反腐倡廉、提高效能、促进发展的目的,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审查和清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的修订、完善;针对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度贯彻执行制度的有效措施。

1、深入调查研究(4月10日至4月20日)。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设立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服务对象和机关干部意见、建议,找准单位容易发生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这些领域和环节腐败产生的形式、特点和规律,查找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2、抓好制度清理(4月21日至5月10日)。全面审查本单位内部管理、业务工作、评价考核和监督制度,重点审查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制度,对制度体系进行科学论证,并按照“坚持、充实、完善、废止”的要求做好分类登记。

3、切实完善制度(5月11日至6月10日)。在全面清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反腐倡廉建设和效能建设的要求,修订完善制度,形成符合机关工作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度体系。对制度进行汇总、归类,统一编制廉政制度目录,建立反腐倡廉“制度库”。

4、做好制度公开(6月11日至6月30日)。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做好制度公开工作,接受党内外监督。同时,要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制度学习培训,增强对制度的理解和掌握。

5、落实制度和督促检查(贯穿“推进年活动”全过程)。在修订完善制度的同时,高度重视制度的贯彻执行,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制度推行情况实施全方位监督检查。要及时总结制度建设和执行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认真受理群众反诉,及时曝光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不断增强制度的刚性。

第三阶段:检查总结(11月1日至12月31日)。主要任务是根据省市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有关要求抓好自查小结,组织考核验收,总结经验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1、自查小结。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和小结,并按照制度建设持续改进的要求不断创新完善制度,进一步巩固制度建设成果。制度建设阶段结束后,各支部要适时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要向局“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报送“推进年活动”自查报告。

2、考核总结。自查结束后,迎接区“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对全区各单位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情况将予以通报。通过考核验收,对“推进年活动”进行认真总结,推广经验,查找不足,形成抓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反腐倡廉和机关效能制度建设走上经常化、规范化轨道。

五、工作要求

篇8

一、明确活动目的,提高思想认识

“制度先行、内控优先”。开展“制度完善月”活动,针对上一年度各类内外部检查所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整改情况,对支行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合理性进行一次集中检讨、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完善各项内控制度,促进内控制度集中修订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建设机制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制约和保障作用。

二、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职责

支行内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对本行的内控制度建设工作负总责,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制度完善工作的开展情况,指导本单位及时、全面地完成“制度完善月”活动。

支行内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内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切实担负起牵头职责,做好活动的具体组织、计划、协调、检查工作,及时上传下达,反馈工作情况。

支行各业务部门作为活动开展的主要对象,要针对去年各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不断增强内控意识和深化内控制度建设,认真梳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缺项和漏项,修订和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层级负责、协调互动、广泛参与,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制度完善月”活动开展好。

三、步骤与方法

3月3—5日,活动启动。召开内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制度完善月”活动工作,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迅速启动“制度完善月”活动。

3月5—10日,梳理排查阶段。针对各类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股室对本部门的内控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检讨,查找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缺项和漏项,确保内控制度全面、及时、有效和合理,并及时报送内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月10日,情况汇报。向中支内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汇报制度建设梳理情况。

3月11—20日,修订完善阶段。按照“一个业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原则,修订完善制度,着力提高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3月20日,情况汇报。向中支内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汇报制度修订完善情况。

3月21—30日,制度评审阶段。内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听取各股室内控制度修订完善情况的汇报,从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风险点管理等方面,按照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合理性的要求,对各股室修订后的内控制度进行认真评审。

3月30日,情况汇报。向中支内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汇报修订制度评审情况。

3月31日—4月10日,补充完善汇编总结阶段。通过认真评审,进一步查漏补缺,实现制度对所有部门、所有岗位、所有环节的全面覆盖,不留风险防范的死角。将审定后汇编成2010年版的全行性内控制度,上报中支备案,下发全行执行。全面总结本单位“制度完善月”活动的开展情况、经验和成效及工作建议,形成专题报告。

4月10日,总结汇报。将支行“制度完善月”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上报中支内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建立制度完善的长效机制

篇9

一、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夯实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基础

构建良好公共关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一个逐步积累、稳步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保障良好公共关系顺利构建,必须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科学规划,夯实公共关系工作基础。

(一)划分职责,建立职能机构。领导重视,机构明确,职责清晰是做好任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构建企业良好公共关系,首先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要将其作为提高企业软实力的战略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领导机制。其次要以现有的如党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办公室等部门为基础,成立公共关系管理部,进行专项管理,以确保构建良好公共关系工作的有序推进,使得公共关系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一般来说,公共关系管理部要处于企业的战略决策部门和其他具体职能部门以及外部环境之间,是指挥、统筹、组织、协调部门,承担对国内外媒体的新闻公关工作,搞好企业形象、企业精神和实力资质等要素的宣传;发挥公关职能,负责与上级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络与沟通;负责建立并保持与各种宣传媒介、有关社会团体的良好关系;负责公司危机管理日常工作;负责指导各相关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公共关系活动等。

(二)统一思想,实现全员公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上高度重视,才会带来行动上的高度配合和主动参与。做好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在广大干部员工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现意识上的高度统一。员工是企业赖以存在的细胞,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一张“名片”。他们既是企业内部公关工作的对象,又是企业外部公关工作的主体;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可以说,构建良好公共关系,不是哪一位领导的事,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体员工都要参与其中,是全体员工都有责任去做的工作。因此,要在企业内牢固树立起企业内外兼顾、上下联动的全员全方位公关意识,并使之成为一种渗透每名员工言行举止中的无时不在的意识与意识,形成“构建良好公共关系人人有责”的局面。

(三)制定规划,确保有序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公共关系工作规划,是构建企业良好公共关系的关键。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应围绕实现良好公共关系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编制构建良好公共关系中长期工作规划,认真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目标,确保每一年度均推出一个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主题,各部门及下属单位紧密结合主题认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动员广大干部和员工群众广泛参与;要坚持把构建工作融入到各个领域,覆盖到不同岗位,引导员工积极参与构建良好公共关系;要坚持围绕企业发展,动员员工多提“合理化建议”,形成构建工作“主题明确、规划得当、全员共建、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努力做好危机管理,提供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保障

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社会中,公共关系危机时刻都可能发生,企业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必须进行积极高效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为构建良好公共关系提供可靠保障。

(一)突出重点,搭建危机预警平台。危机应对的重点在于事前预防危机的发生,可靠的危机预防管理不仅能够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境,而且能为可能发生的危机拟定计划。因此,企业要构建良好公共关系,必须要将危机预防作为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搭建危机预警平台,需要建立高度准确的危机预警系统。一是要构筑“防火墙”。在公共关系管理部下设立危机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日常危机管理工作,制定相关危机管理计划,通过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日常危机管理工作,对可能面临的各种危机真正起到“防火墙”的拦截作用,保证正常运转。二是要建立信息检测系统。应及时采集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将信息和对信息的剖析反馈给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和建议。总之,在公关管理的过程中,要搭建危机预警平台,对可能发生的相关状况进行预警和监控,实现工作矛盾的早发现、早预防、早介入。

(二)规范流程,管控危机管理关键。为快速、有效地应对危机,合理调配资源,以规范化流程控制危机事件的影响,提高企业对于突发危机事件,尤其是媒体方面的危机的应变能力,应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危机事件管理流程应包括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危机监测程序,包括危机事件和日常信息监测。二是危机处理程序,包括发现危机事件,进行甄别、通报;成立危机应对小组,制定应对行动方案;危机处理;效果总结等过程。三是危机公关程序,包括根据危机应对小组提出的应对方案,设计媒体公关行动并付诸实施。

(三)完善危机处理预案。公关危机处理是衡量组织公关综合实力的标准,也是企业的立足之基,发展之本。为构建良好公共关系,及时解决和回应公众诉求,化解矛盾,避免出现企业的形象危机、信誉危机或舆论危机,应通过调查与情报分析,进一步完善处理预案。公共关系危机处理预案中要明确企业级公关危机处理领导小组,注重预案的可操作性,预案中的措施都应该是主动性的,所有措施都要结合企业具体实际,文字要简单易懂,必要时要采用明显的标志或图案,对危机处理每一步的时间要求都要做出精心安排。此外,要定期进行危机处理预案的模拟训练,以检验危机管理系统运行效率,提高相关人员的危机应对水平。

三、全面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效果

完善的公关管理机制,能使工作逐步实现宏观指导与微观能动、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自主管理与外部激励的有机统一,是企业有效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力保障。为此,构建企业良好公共关系,须着眼于公共关系工作的持续发展,健全完善有关机制。

篇10

一、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完善操作规程

建立了行政许可依据备案审查和个人岗位责任制度;积极探索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统一办理行政许可制度。抓紧制定了我局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办法等与《行政许可法》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二、着力构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长效机制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十分必要。我局按照“廉洁、高效、规范、便民”的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一是调整了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和区政府的有关规定,建立行政审批工作责任制,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股(室)和工作人员,建立动态评估机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理和监控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审批、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二是积极推行行政审批公示制度。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审批项目的名称、依据、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和是否收费、审批结果都及时向社会公开。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强化服务措施,结合政务公开工作,全面、准确、真实地公开应该并且能够公开的保留项目的有关情况,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加强了政务信息建设,及时向社会公开审批事项、服务程序、办事方法,更好地为基层和社会公众服务。三是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实施程序,建立了举报制度,加强全过程监督和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或不当的审批行为。

三、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我局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摆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明确领导,明确责任,明确任务,精心组织好这项改革,把改革的各项任务抓实、抓好。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与法制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2,加强监督,推动落实。我局把监督检查作为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加强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工作进展迟缓、成效不明显的工作人员,严格要求,促其改进;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重点检查,限期整改,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严明纪律,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继续搞好行政审批制度建设。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备案告知制度。

2、依法受理和办理许可审批。我们在享有相应管理权限的同时,承担相应对等的责任,接受上级部门和同级政府、人大、政协、新闻媒介及群众的监督,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依照法定的实施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公开、公正、公平地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按法定程序理顺办理许可审批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