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社区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浓厚社区文化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居民群众文化素养。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加强文化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提高文明素养、争做文明居民”、“除陋习,树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读书、健身、歌咏、舞蹈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加居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二是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做到文化上墙,文化入心,文化育人,在继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塑造富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组织社区居民群众追求崇高道德,弘扬先进文化,树立文明新风,创建文明和谐社区。三是在全社区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居民”等活动,大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事迹,不断扩大文明创建活动的覆盖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全社区文明程度,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
什么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应当怎样建设?社区和上级部门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把社区文化看成是单纯的文娱活动,而没有从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上考虑。检查、指导、考核社区工作时,社区文化建设往往不受重视,处在可有无地位。
2、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严重不足
社区文化建设没有固定费用,平时开展文化活动所需经费主要是靠街道补助和社区收入补助,存在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导致许多文化活动因缺乏经费无法正常有效开展。即使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受经费制约,质量和品位不高,难以获得社区居民群众的满意。
3、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社区没有固定文化活动场所,开展文化活动要租借场所,对开展文化活动带来很大不便。电视机、VCD、音响设备等文化设施设备陈旧单一,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图书室图书数量少,报刊杂志少,且是各个单位捐赠,内容陈旧,针对性差,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
4、社区居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热情不高
社区绝大部分居民群众满足于“你演我看”、“你画我看”、“你唱我听”的阶段,真正热心参与文化建设的人不多,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存在不利影响。
三、解决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提高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扩大社区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群众喜爱的社区文化活动,广泛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文化,充实社区居民群众精神生活,提升社区居民群众文化素养。
2、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适当增加并逐年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社区要广辟渠道,寻找资金途径,广泛吸收活动资金,调动一切力量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以此改善社区文化设施,增加文化活动的次数,吸引社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社区文化队伍建设离不开社区文化干部,选拔任用社区干部时,要充分考虑社区文化建设的必需人才。上级部门要定期对社区文化干部进行培训,提高社区文化干部的文艺素养与组织活动能力。社区要加强文艺团队建设,把既有文艺特长又热心文艺工作的居民群众组织起来,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质量,增强对社区居民群众的吸引力。
篇2
近年来,胜利油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的共建共享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将公共事业系统作为油田四大业务板块之一进行了布局和定位,把构建和完善一体化“胜利大本营”服务体系作为社区板块建设和发展的主旋律,全力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局面,油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油田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促进油田“和谐大本营”建设,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把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教育载体,寓教于乐,主导群众思想
1.思想决定行动。建设油田“和谐大本营”,首要任务就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实现。教育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推进“和谐大本营”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应把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有效的教育载体,坚持文化建设与精神建设、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让群众在参与中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做到知事明理。2.突出活动主题。在当前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主题上要着重把握三点:一要突出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宣传,破除与科学发展观不符合、不适应的思想观念,使群众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方向;二要突出对油田形势任务的宣传,特别要宣传“和谐大本营”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使群众与油田改革的大局保持同心同向同步;三要突出对新时期胜利精神的宣传,让群众深刻铭记油田发展史,继承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共建胜利大本营、共建美好新家园的信心和决心。3.注重全员参与。在参与范围上,要针对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吸引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家属、协解人员、居民群众等不同群体积极参与,特别是对于非在职人员,应利用他们希望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交往、善度闲暇的愿望,最大程度地将他们吸引到文化活动中,使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事实上,许多非在职人员考虑到安全、时间、精力等因素,更愿意就近在社区参加文化活动,社区有丰富的活动场地、设施、人才等活动资源可供共享,还有热心文化活动的骨干和积极分子,这些优势足以调动非在职人员参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这为开展广泛性的群众教育活动创造了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和条件,实现对群众教育的普遍性。4.科学设置载体。要采取群众易于接受的“寓教于乐”、“寓教于练”、“寓教于演”、“寓教于赛”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胜东社区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教育和主导作用。2010年8月13日和2011年9月19日,胜东社区在锦苑广场分别举办了“同创和谐大本营,共建文明新家园”文艺晚会和“情满家园”金秋文艺晚会,对油田实施“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住房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和谐大本营”的务实之举进行了歌颂。突出的主题、寓教于演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表明,只有把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教育载体,寓教于乐,才能在正确引领群众思想方面收到成效,从而增强群众推进“一体化”建设的行动力。
二、把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塑形平台,提素升位,陶冶群众情操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教育的载体,也是宣传企业、树立形象的展台。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扩大单位的影响,提高单位知名度,提升单位的文化品位,这对于“和谐大本营”建设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应把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树立形象的平台,使其在推进“和谐大本营”建设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1.以活动提素质。这需要把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作为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各文化团体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教、学、练、演、赛的过程中,使群众掌握文化活动要领,增长文化艺术知识;坚持“知能同步”的原则,逐步提高活动技能;同时,要善于把文化活动作为有效手段,使群众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感染和熏陶,逐步形成与“和谐大本营”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合拍的道德风尚、行为习惯和人格魅力。2.育精品铸品牌。要善打“精品”牌,通过文艺创作等多种方式,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以精品项目扩大单位影响力;要打好“特色”牌,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设计培育文化品牌,以此提高知名度。3.提档次强效应。这需要经常性举办大规模、高水平、高档次的群众文化活动来实现。因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演出者和参与者众多,活动一般在辖区内最大和最重要的广场举行。高质量、高档次的活动不仅会吸引众多群众观看,还会有众多的媒体给予报道。经常性地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单位的知名度,自然会带来积极的社会效应。胜东社区在以活动提素质、树形象上,实施了“10976”群众文化建设工程,建设完善了职工之家、老年活动室、小区文化广场,组建了春蕾艺术团、书画协会、交谊舞协会、戏曲协会等文化团体,各文化团体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了群众文化知识的增长和演技能力的提高;社区每年举行的“元宵社火”活动、“火红的五月”文化广场活动已成为享誉油田的文化品牌。锦华小区文化广场已当选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广场。而在锦苑广场举行的“同创和谐大本营,共建文明新家园”文艺演出和“情满家园”金秋文艺晚会活动,档次之高,规模之大,声势之壮,更是创下社区历年之最。而名家的加盟参演,则使演出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得到了油田、东营市和主营单位领导同志及社区职工、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群众文化活动对于油田“一体化”建设成果起到了宣传展示的作用。
三、把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思想熔炉,抑恶扬善,激励进取情感
要完成“和谐大本营”建设的宏伟大业,需要积极进取、激昂向上的精气神,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正是历练这种精气神的重要途径。把群众文化活动作为锻造积极进取精神的红色熔炉,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群众进取向上的精神力量,为“和谐大本营”建设增添强劲活力。1.以活动扶正扬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运用“环境”对“育人”的作用,把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根治歪风习气、营造文明新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一剂良药,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实群众精神生活,有效降低群众沾染不良习气的机率,促进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于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尤为重要,也是“和谐大本营”建设的有力保障。2.以活动激励争先。运用群众在心理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赛事,激发群众创先争优的士气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感受浓郁的爱国爱党精神,通过感情体验,激发群众建家兴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种建家兴业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人心思进的氛围是“和谐大本营”建设不可或缺的。3.以活动提升社区品质。可多创编和展演贴合现实的文化活动项目,以浓墨重彩为社区晕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时代特色;可通过传承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项目,不断积淀和宣传社区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可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以活动的巨大复合效应彰显实力丰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社区人文环境。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深邃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人文环境促进社区品质不断升级。这也是“和谐大本营”建设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胜东社区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始终把共建共享、促进和谐、亲情创建等作为活动主题,围绕这些主题,职工群众创编了戏曲、相声、歌舞、小品等大量格调高雅的文艺节目,对倡树正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1年,胜东社区以开展“五讲五做”活动为契机,突出了“永念党恩,争当红色文化的践行者;深念企恩,争当促进发展的新功臣;感念亲恩,争当幸福人生的奠基人;念同事恩,争当建家兴业的栋梁材”的主旋律,鼓足了群众推进“一体化”建设、构建和谐大本营、创造幸福新生活的精气神。实践表明,只有运用群众文化活动熔炼群众意志、激发进取士气,才能为“和谐大本营”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篇3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文化建设,既是群众文化的基础,又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广大城镇居民的要求,是新时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社区文化建设,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本要求。休闲时间的增加与合理利用,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部分时间,是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课题。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在社区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必须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变为居民自觉的行为。今天的社区不仅是市民居住、工作的地方,还是人们学习、娱乐的主要场所。紧张的工作之余,在社区内能得到休息娱乐与健康文明的享受,使居民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得到提高,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来实现。
2.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全国各地的社区文化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过去,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基本上是把创建文明小区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所以大部分地区的创建活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创建文明单位、共建文明楼院等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抓好安全防范、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文化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现在,创建内涵不断丰富,创建形式逐渐完善,社区文化成为社区建设的灵魂。和谐的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在服务城市建设管理、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精神品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地方团结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普遍不够。有些人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很模糊,主要存在三种错误观念:
第一,认为经济发展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道德风尚自然会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无关紧要。第二,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任务繁重,产生的直接经济利益不大,搞社区文化建设又会分散精力,是一种工作上的包袱。第三,社区内城乡居民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对从事社区工作的同志不理解、不支持,造成部分社区工作者有委屈感和失落感,从而逐渐对社区文化工作缺乏热情,失去信心。
2.思想政治教育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社区已经成为大部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主要场所。由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服务体系难以满足社区未成年人的多层次需要,加上一些家长一味的溺爱,忽视对孩子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导致一些社区未成年人劳动观念、责任意识淡薄,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低下,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创建经费严重缺乏。大部分社区的广场设施、文体设施、绿地公园面积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休闲的需要,许多社区缺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或即使有也被挪作他用。随着社区文化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这就迫切需要更多的物质投入和经费保障,而政府财力有限,导致有些社区创建工作难以积极有效地开展。此外,社区组织一般也没有经济实体,致使社区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许多制约。
三、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1.加强组织,提高认识。社区组织不同于其他行政组织,它缺少权威性和规范性。随着社会管理作用的日益突出,政府应赋予他们必要的权限和职能,使之在社区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好的组织协调作用,努力做到社区文化建设的人员到位、时间到位与经费到位,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
2.积极参与,多方共建。现代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社区各行各业的繁荣,社区内的一些单位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具有独特优势。社区文化建设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方面的优势,通过开展社区共建活动等方式积极整合辖区单位的文化设施资料,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最大效能,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内容。
3.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一个社区的文化越有特色,就越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提高社区的知名度,形成健康向上的社区精神。社区的文化特色是社区形象和精神风貌的体现,由于各个社区的人口素质和文化传统不同,每个居民都要有自己的文化追求。因此,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各社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社区文化。
4.丰富多彩,注重实效。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文化活动中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庭院、文明楼道等为切口,培育社区文化。利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社区健身运动会等,积极培育融“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楼群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于一体的社区文化,使广大居民在浓烈的社区文化氛围中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
篇4
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以及文化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此,笔者谈谈对加快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充分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大力推进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先经济发展后文化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同心协力,在组织、政策、经费、人员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解决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二、以人为本,切实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建章立制,明确职责,经常性地开展工作,指导协调社区宣传、教育、科普、体育、文化、娱乐等文化工作。
巩固、壮大现有社区文化活动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驻社区企业、单位、学校、部队的文化潜力,成立青年、少年、企事业单位、部队文体活动组织,构筑老、中、青、少四梯次,居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活动网络。
及时发现、培育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队伍,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充分调动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社区文化的品位和档次。
三、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
在文化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可以是居民文化、校园文化,也可以是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可以是文体活动,也可以是科普法制教育;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国际的。在文化活动的形式上应不拘一格。可以是宣传窗、书报栏的宣传,可以是广场演出、卡拉ok比赛,可以是有奖征文、趣味体育竞赛,也可以是模拟法庭辩论、专家授课等等。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处理好一般与特色的关系,以一般为基础,创特色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同时大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县与县、省与省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和水准。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社区资源整合三管齐下为抓手,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保障社区文化建设运作协调,不断强化社
篇5
关键词:文化馆;文化建设;精神文明;活动开展;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93-0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精神文明成为人们新的追求目标。文化馆是开展群众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媒介,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基层文化馆与人民群众存在密切联系,具有展示信息文化贴切性的作用,利用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达到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品位和涵养的目的。
一、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
积极向上的文化具有激励人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消极负面的文化具有腐蚀人精神世界的作用,导致人们思想呈现出萎靡状态,错误引导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鉴于此,避免人们受消极负面文化的影响,强化文化馆建设,利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达到修养人们身心的目的,通过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提升群众的个人素质和个人修养。由此可见,建设文化馆势在必行。
二、文化馆建设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实践意义
(一)文化馆建设有利于促进基层文化学习
文化馆是宣传文化的重要机构,是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有效手段。基于文化馆建设基础上,基层群众以文化馆为媒介,掌握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与义务,了解国家的文化方针与政策,为正确运用文化方针提供基础。与此同时,基层群众通过文化馆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丰富自身文化知识,了解文化深层面的内涵,引导群众主动留心、学习身边的文化,推动基层群众的文化学习。
(二)文化馆建设有利于开展和组织文艺活动
文化馆建设为基层群众汲取文化提供场所,文化馆通过文艺活动的形式,达到宣传文化的目的。文化馆是群众文化的引导者,是传播文化的主体。在建设文化馆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作用与价值,开展和组织文艺活动,展示文化魅力,促进文化建设。
(三)文化馆建设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
构建和谐社区离不开每一位社区群众的努力。文化馆具有向社区群众宣传文化的目的,提高群众鉴赏文化的能力。同时,文化馆通过文艺活动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陶冶群众的情操,提升群众的个人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达到建设文化馆的目的。
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颖
目前,文化发展情况难以适应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致使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形式单一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文化馆文化活动具有大众性,其以所有群众为对象,难以满足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基于单一形式下的文化活动,导致群众出现文化鉴赏疲劳等问题,达不到开展文化活动的实际目的与意义。
(二)文化活动设施不足
文化活动专业设施不足是阻碍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不仅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而且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效果不佳。由于当地政府对文化活动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致使基层文化活动的资金设备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活动基本设施得不到更新,直接影响文化活动开展效率。
(三)文化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
工作人员是文化馆文化活动的主体和实施者,是影响文化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由于高素质人才集中于科技创新事业上,致使文化馆缺乏专业性人才,导致文化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成为普遍问题,严重影响文化馆文化活动的发展。一方面,文化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对文化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难以准确把握文化活动的精髓,导致文化活动质量难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致使文化馆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以不认真、不负责、不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严重影响文化馆文化活动的开展。
四、强化文化馆建设的有效措施
文化馆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依托,是高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保障,为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目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导致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目的难以达成,阻碍文化馆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以基层情况为依据,注重文化馆建设的问题,优化文化馆建设,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作用与价值,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保障。
(一)优化文化馆内部结构
近几年,我国实施文化体制深度改革政策,文化馆以文化活动基地的形式存在,必须以时展相符合,实施文化馆的全面改革。其中,优化内部结构是文化馆改革的关键。针对文化馆内部结构而言,一方面,需适当调整文化馆内部的人员结构,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适当增加年轻血液,为文化馆建设带来新鲜活力。另一方面,细化文化馆内部职务,将文化馆发展目标分化至不同的部门,再由部门细化至每一人身上,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强化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保证文化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高文化馆工作效率,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完善文化馆奖惩制度
制度不仅为工作提供方向,而且是约束工作行为的有效措施。因此,为强化文化馆建设,必须完善文化馆奖惩制度,规范文化馆工作流程。奖惩制度与文化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直接相关,与文化馆文化活动开展状况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文化馆应完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工作效率高的员工及时给与奖励,对于表现差、工作效率低的员工给与适当的处罚,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促使员工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迫使其更好地为文化馆服务。
(三)提升文化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文化馆工作人员是文化馆开展文化活动的主体,是文化馆整体形象的展示,是文化馆服务水平的体现。因此,文化馆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素质培训和教育讲座,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文化素养,引导文化馆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文化馆服务意识,提升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优化文化馆整体形象。与此同时,利用文化知识宣讲等形式,指导文化馆员工学习文化知识,促进文化馆员工综合能力发展,提高文化馆工作质量,迫使员工以多视觉看待文化内涵,为创新文化活动奠定基础,保证文化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满足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
(四)文化选择科学化
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是文化馆的根本目的。作为文化活动的主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以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依据。与此同时,群众仍扮演着文化创作的主体,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对文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而丰富文化活动形式,推动文化馆文化活动发展。针对文化馆,在选择文化时,需以当地的文化背景与特点为依据,结合当地的风俗,适当进行现代化创新,开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提升文化馆知名度,推动文化馆文化活动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馆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效措施,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可靠手段。因此,为提高文化活动开展质量,文化馆应在优化文化馆建设基础上,以当地文化积淀为依据,结合创新性思维,开展特色化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的熏陶作用,培养群众的文化素养,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峥.浅析文化馆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J].金田,2013(10).
[2]徐群.群众文化活动与基层文化馆建设[J].文化月刊,2010(Z1).
[3]吴秀平.试论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5(04).
[4]徐学富.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J].科技视界,2015(23).
篇6
1.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在群众文化之中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理念能更加深入人心,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民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增长知识,放松心情,娱乐身心,人与人之间多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助于协调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和理念。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2.群众文化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由于我国的利益分配严重不均衡,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类的问题,群众文化具有精神调剂作用,即调控参与者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方面产生的效能,如娱乐效能、宣泄效能、审美效能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广泛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为人们在紧张的劳动之余在娱乐中得到积极的休息,可以为社会情绪的调节提供宣泄的手段和渠道,可以架起沟通心理的桥梁,粘和各种心理裂痕,调和各种矛盾,使人们消除隔阂,增进了解,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群众文化建设的方法
1.加大力度构建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在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发展群众文化实质是丰富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让群众都能参与到各项文化活动之中。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物质条件的保障,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良好的公共服务文化体系的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只能是空谈。我国各个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是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分配不公、网络不健全、覆盖面不广的种种不足。我国已有的群众文化服务设施和群众文化服务机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并不高。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群众的文化权益。所以,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必须加大力度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政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未能良好发挥作用的群众文化服务结构或者个人给予应有的惩处,奖励对发展群众文化做出贡献的个人或者集体。对于偏远贫困的地区要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文化室),在城市要以社区文化重点,让农民和市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各级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社会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整合群众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发展群众文化的新路。2.积极开展形式各异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如社区居民舞蹈大赛,社区居民联欢晚会,广场舞大赛等,创意丰富,形式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关服务部门可以在举办活动之前走到群众的身边进行充分的调研,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想法,让群众有活动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让民众们有主人翁的意识。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将开展群众文化的重要性普及到群众中去,宣传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群众才会积极的投身到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
三、结语
篇7
(一)有利于群众文化素质的提升
群众文化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休闲娱乐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借助群众文化工作来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许多群众文化活动,如科普讲座、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等,都能够帮助群众掌握更多知识,进而有效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能对群众的综合素质予以提升。
(二)有利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必须得到满足,否则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就会受到破坏,从而影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群众文化工作,就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保持群众良好的参与热情和互动积极性,能有效地解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最终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三)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作,除了经济建设之外,还包括了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能够为全民素质文化的进步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因此,在新形势下,除了坚持经济建设之外,还要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切实提升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努力方向
(一)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文艺演出是基层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符合基层群众的审美标准,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娱乐性。因此,相关文化单位应该加大对文化惠民活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为基层人民群众送上更多精品节目。如春节、元宵、中秋、元旦、国庆、五一、六一、七一、八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文化艺术团前往周边城郊、农村、社区、部队、学校等处献上精彩纷呈的演出,与广大群众近距离接触。文化建设服务人民惠及百姓,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文化发展成果人民群众共享。
(二)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支持,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有效保障
要加快建立支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设施投入机制的改革,除继续利用彩票公益金和其它专项资金,还应争取财政投入力度,整合财政投入力量,面向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正确处理好公益性与合理收费的关系,针对财政保障不足的情况,允许各地在坚持公益性原则的情况下,制定有偿服务政策,保障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得以开展。如果没有政府资金、政策的支持,那么群众文化活动所需的一切资源就没有了物质方面的保障,更加没有办法展开大型、高质量的文化活动。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新形势下,文化工作不应该单纯地依靠传统渠道,更应该积极地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文化工作整体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过互联网技术,文化单位能够更好地与群众开展活动和交流,并且实现文化活动项目的有效拓展。在网上,人民群众也可以直接了解最新的活动信息,投票选取大众喜欢的文化活动类型,这不但能够为文化活动的开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同时能够增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关注程度,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奠定更为坚实可靠的基础。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工作不能单纯地依靠地方文化单位,也需要依靠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这样才能够加快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此,文化单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首先应该与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展开积极交流与沟通,通过各方力量提供活动资金,文化单位进行广告宣传或其它方式解决文化建设资金问题。其次,文化单位必须积极与社会公益机构联合,积极寻求、组织民间文化艺术团体以及其他单位的帮助和支持,进而增强文化工作的整体实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新的文化活动。第三,有了政策的支持更要有人民的参与,如果文化活动与生活相脱离就无法很好展开,所以两者的关系是必然存在的。相关文化单位需要积极充当群众贴心人的角色,和民间活动团队及文艺积极分子一起交流,同步吸收老年人及青少年的文化活动思想,让大家都可以参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
篇8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
在当前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要想做好基层的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者就必须精心策划各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以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一、探讨搞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工作的重要性
搞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工作,不仅能将民间文化大力推广,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主要是在策划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民间精神文化,并不断积累知识与文化,助推民间文化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与广大基层群众的生活相贴切,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人们生活的文化素养,在助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为全面构建和谐的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因而作为基层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搞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实践过程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各项策划工作,确保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的高效性。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者要学会深入群众、在与群众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急群众所及,寻找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地方群众最好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保证文化活动内容与方法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就能够创造出人民欢迎与满意的文化活动来。
二、关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的点滴体会
(一)狠抓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创意所在
创意是指导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思想,更是搞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的核心和根本前提所在,更是彰显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策划活动是否具有创意性主要在于能否激发基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也是体现策划策划水平与能力的关键,因而在策划过程中应结合基层文化活动的特点、功能、规律精心策划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狠抓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所在。并至少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创意型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应体现出其“巧妙”之处,努力寻找机遇与灵感,应用现代科学的创新策略;二是在创意时应体现逆向思维,切勿墨守成规,吃别人“嚼剩下的馍”,尤其是在活动进行时应加强组织管理和宣传,提高创意的新奇性;三是着力寻找并善于利用所在地的文化资源,并应用于活动策划过程中充分的应用出来,彰显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的创意所在。
(二)精心制定基层文化活动运行方案
在具有良好创意的同时,还应精心制定基层文化活动运行方案这样才能确保创意得到真正的体现,那么应该如何制定运行方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确定方案的设计主体,传统的文化活动策划主要是工作站的人员全程进行,难以充分和全面考虑群众的需要,因而在确定设计主体时应充分采纳群众意见,并邀请群众参与到活动运行方案的策划与制定之中,在吸纳广大基层群众参与的同时满足其参与和理解活动的要求与创意,从而将活动开展的更加有效性;二是精心确定方案内容:方案宗旨、时间、地点、内容、实施细则、流程、协调等,并确保这些方案内容是警告过精心策划的,必要的时候还应提前进行模拟彩排,确保文化活动演出圆满成功。
(三)狠抓重点,夯实策划质量
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注重内容的选择和策划,那么策划过程中就应狠抓重点,从社会热点问题、关心问题、突出问题、文化亮点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确保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型,活动的开展是基于坚实的资源与背景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十召开期间,开展一次群众性研究十报告的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基层群众更好的了解国家的发展动态,还能坚定基层群众的信心,能极大的体现其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在此活动加大对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养老院、福利院等地开展送温暖的活动,及时将党的政策和关怀送到基层群众的心中,培养基层群众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同时为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取得成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抓住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内容的同时还应针对接受对象,将各种文化资源优势应用于文化活动策划之中,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资源,不同的基层社区面临的文化对象的文化素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策划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活动是否对广大基层群众具有针对性和普遍性,这样策划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更加激发广大基层群众参与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不同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才能确保其价值的所在。由此可见,在基层群众文化策划活动中,还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策划内容具备普适性,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二是策划过程应却奥活动的自主性,不能是文化部门的专利,而是充分接纳基层群众的各种建议;三是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各项准备各种,尤其是服务工作,如活动演出场地、活动经费等严禁摊派给广大基层群众吗;四是活动过程应详细完善,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况,并针对性的设计预防方案和措施,确保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顺利进行。
(四)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
充分发掘与利用好地方的资源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存在的基本原则,这样的活动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弘扬地方文化,同时能够保证活动的质量。在实际组织策划过程中,要重视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要善于挖掘自身资源。要善于利用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优势与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资源,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在优势基础上实现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这样的活动最容易开展,也很容易办成功。其次,要善于整合地方资源。文化管理人员要深入群众当中去,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是什么?群众正在进行的文化活动有哪些?社区有哪些优势的文化资源如根雕、戏曲、剪纸等?思考成立什么业余队?组织什么样的团等。只有这样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才能确保文化活动的质量。
三、结语
总之,作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策划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以高度积极和负责的态度参与到文化活动策划工作之中,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与水平,狠抓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创意所在,精心制定基层文化活动运行方案,狠抓重点,夯实策划质量,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确保文化活动的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文化实力。
参考文献
[1]柏德龙.关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剧作家,2012,(01).
[2]刘颖.浅议群众文化的意义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大众文艺,2010,(19).
[3]王大虎.如何发挥群众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J].神州,2011,(14).
篇9
一、主要工作成绩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文化设施建设工作,不断加大投入、改革创新,使我市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得到了较大改善。我市连续18年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县”、连续20年保持“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2011年荣获省农家书屋、文化市场管理、艺术考级、农村电影放映等工作先进单位,我市文化工作在市文广新局业务考核中名列前茅。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市政府把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与城乡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施。每年多次听取文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把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纳入市直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综合考核,与评先树优和干部使用挂钩,增强了各级干部抓好文化设施建设的责任感。职能部门及各镇(街道)相应地设立了有关文化组织机构。
(二)抓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搞好硬件设施配套。近几年,我市先后投资300多万元为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修缮馆舍,购置设备,购置图书,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改善展陈条件,依法征集文物等,改善了我市“三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综合文化站)的环境和条件。为推进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市政府今年把“新建完善200个农家书屋、200个农村文化大院”列入为群众办好的十件实事。目前全市多数镇(街、区)都基本建成了综合文化站,部分村(社区)建起了标准化文化大院、农家书屋。调查组实地察看了部分基层文化设施,镇的社区为群众提供了理想的休闲、娱乐、健身、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村的文化大院设有配套的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电子阅览室、游戏室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被评为“全省优秀农家书屋”和“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优秀规范化站点”。投资3200多万元,建成市广播影视大楼,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
(三)积极开展大众文化活动,不断繁荣文化市场。近年来,我市每年都组织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100余场次。积极开展以特色文化为龙头,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以大型活动为导向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据调查,全市每年经常参与各类形式文化活动的人数达40多万人次。真正做到了年有大活动,月有中活动,周有小活动,节庆掀,常年不断线。特别是社区文化节、春节电视晚会、“文明之夏”、“唱响”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已成为我市广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品牌。各镇(街、区)结合实际,推出了辉渠桃花节、柘山老子文化节、石埠子樱桃节、金冢子甜瓜节、辉渠有子文化节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节会品牌。我市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城乡全覆盖工程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不够健全。一些文化站舍因年久失修,已不能使用。文化设备短缺,文化馆、站、室均缺少用于工作和开展活动的必要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文化工作的开展。
2、文化设施建设仍有不到位之处。一是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镇(街道)与镇(街道)之间的文化设施建设存在差距。二是农村文化场所存在被挤占、挪作他用的现象。
3、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公益性文化服务功能欠缺,市、镇、村文化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三馆一站一中心”目前状况很难满足面向群众免费开放的要求。调查中发现我市文化部门文化专业人才缺乏,培养人才工作也因资金、场地限制难以开展,制约了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建议意见
各级政府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努力搞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一)不断提高对文化设施建设的认识。文化设施是提供文化服务的基础,是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市政府及职能部门要继续加大对我市文化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我市文化设施建设不断上质量、上水平。深化文化市场的改革和创新,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兴建、管理、经营文化设施。实行国家与集体、个人相结合,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格局,实行目标与实效相结合,不断提升我市文化设施建设水平。
篇10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四新恩阳”建设这一目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文化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近年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1、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进展。目前我区25个乡镇(街道)建成综合文化站23个(在建2个)、文化示范村25个、“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7个、文化大院5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88个、农家书屋394个、社区书屋43个。统筹现有乡镇(街道)文化站、广电站资源,设立乡镇(街道)文化广播电视站25个;建成图书分馆6个、文化分馆2个;建成留守儿童文化之家5个、农民工文化驿站5个。
2、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区文化馆、图书馆及2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94个农家书屋和43个社区书屋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相约古镇”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群众文化活动为支撑,开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放歌”“翰墨古镇”“ 家在恩阳”“4・23世界读书日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100余场次/年;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752场次/年。
3、文艺人才培训不断加强
对我区28支民间文艺队伍每个月派专业人员进行腰鼓、军鼓、广场舞、扇子舞、健身操等针对性培训,截止目前500多名文艺爱好者参加了培训;举办农家(社区)书屋图书管理员专业培训3期/年,培训人数160人次;举办民间文艺团体业务培训2期/年;举办乡镇(街道)文化专干业务培训班4期/年,培训人数80人次;举办民间文艺团队、爱好者培训班6期/年。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区农村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完全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区城较乡镇、乡镇较村社丰富。在城区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多样,但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化作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团体稀少,而“送文化下乡”所提供农业科技知识、法律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只注重经济建设,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
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上网、看书报的农民更是为数廖廖,也反映出农村文化生活方式单调。
5、农村文化阵地班子不够健全。乡镇文化站人少,年龄结构老化的现象较普遍,文化站长多数忙于乡镇政府其它行政事务中,每年除组织全县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主动开展文化业务工作。
三、发展繁荣我区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1、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区委、区政府要将文化建设纳入我区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公益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2、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改革将文化站和广站合并,配齐配强文化站长,区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群众的参与热情。
3、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挖掘整理,赋予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地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 上一篇:小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
- 下一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