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体育范文

时间:2023-04-07 09:0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动体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运动体育

篇1

今年——2008年,奥运圣火将在北京熊熊燃烧半个多月。

在迎接奥运会的日子里,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和爸爸、妈妈还制定了一个“阳光家庭体育锻炼计划”呢。我们每天坚持打羽毛球一个小时。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带着羽毛球和羽毛球拍来到运动场,打羽毛球。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真是个锻炼的好日子呀。我拿起羽毛球拍,早就跃跃欲试了。瞧!站在我前方的就是我的爸爸,他那壮壮的身体、发达的肌肉,一看就是当运动员的料儿。锻炼开始了,爸爸拿起小小的羽毛球,用球拍一扣,把球打进了我的球场,只见一个白色的点儿离我越来越近眼看球要打到我的头顶了。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举起球拍,把球向下一扣,只听见“刷”的一声,白色的羽毛球仿佛流星,飞向爸爸的球场。小小的球离地只有几分米的时候,爸爸却一点儿也不紧张。他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来了个“海底捞月”,就轻轻松松地把快着地的球救了起来。我还仰头,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球迅速地落在了我的球场的地上,我失了一个球……

篇2

一、定向运动的特点

定向运动是一项时尚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体能,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能;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冷静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开展定向运动对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有重大的意义。

二、定向运动的发展

在80年代初期,定向运动从香港和台湾传入了内地,但一直到1999年,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才开始把定向运动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近几年,体育总局、团中央都大力关注并支持体育定向运动的普及,教育部把定向运动作为“2+1”项目在中小学中开展,教育部还将体育定向运动规定为高校的必修课……这些都说明我国开始逐步认可定向运动,定向运动在我国各大学校普及也指日可待!

三、定向运动的作用

体育定向运动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开展好这项运动作用很大。

首先,定向运动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因为定向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身体、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好地图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可以使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有所加强……定向运动的开展既挑战学生的身体,也挑战学生的心理,因为定向运动的场地不是一般的地形,比较复杂,学生在复杂的地形上要完成好身体的活动,还要注意周边的地理环境。定向运动相对于一般的跑步而言,既具娱乐性,又富有挑战性。在定向运动的开展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掌握地图上的指北针和地形的关系,要根据地图掌控地表特征,并要正确地找准位置,这种训练对学生的生活和生存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学生经常参加体育定向运动对心理素质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要在比赛中克服紧张的心情,还要分析地形,找准障碍,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决定,顺利完成任务。这样既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自己在困难面前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体育定向运动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自己思考,采取对策,积极参与,在自主探究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体育定向运动。

再次,体育定向运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确立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中指出:体育教学不仅要为学生在学校身心的发展服务,更要为他们的将来的身心发展服务,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体育定向运动的灵活性比较强,可以根据年龄分组,也可以根据性别分组,而且赛程的长短,地形的难易都可以根据参与的对象的不同进行确定,便于大多数人参与。

四、改变着独生子女

在中国的亿万个家庭中,独生子女的家庭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从小就是一个人独处,很少和别的孩子一起活动,没有竞争意识,没有和别人合作的意识,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他们完全依赖父母,不自强自立,没有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和自觉性,但体育定向运动独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还是能够吸引这些“小太阳”的。只要这些孩子参加了体育定向运动,他们的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会得到提高,使他们拥有自立、自强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等,另上海等一些城市还对在定向运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进行加分,这一决定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利用体育定向运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不难想象,一个个弱不禁风的独苗苗能够拿着地图和指北针独自走过一些未知地区,他们的独立能力还需要怀疑吗?所以在初中体育课中加入定向运动对独生子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五、定向运动的现状

篇3

【摘 要】体育课,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体育课的重要意义,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则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肢体活动能力,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然后在运动场上尽情地舒展自己的肢体,这样学生才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

关键词 初中体育;舒展;活动能力

体育课不是简单的活动课,更不是枯燥的理论课,但是,现在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教学,所以,这就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慢慢地降低。其实,体育教学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如果每个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那么这一堂体育课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但是,现实的问题则是学生总是忽视体育课,总认为体育课是自由活动课,所以,他们在体育课上也会显得很懒散。那么,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呢?

首先,教师则需要让整个体育课堂变得轻松,让学生能够以轻松的心态来面对体育课。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则需要将整个体育课堂变成一堂游戏课,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地领会体育,这样他们才会轻松地度过体育课。那么,接下来,笔者将根据自己的体育教学经验来谈谈游戏式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游戏比赛,激发学生运动热情

初中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时期,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则更加需要注重学生体育锻炼,同时,青春期的孩子,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充满朝气,所以,如果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能够采用比赛式的游戏教学法,那么他们的激情也会立刻被调动起来,那么,在整个体育课堂上,他们也会显得兴致勃勃。

初中体育,分为理论和实践,那么教师在整个体育课堂就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传授理论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容易接受。关于体育实践内容,如跑、跳、投等等,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赛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练习。比如本堂课需要让学生练习跳,那么教师则可以安排一个简单的游戏,如双人跳绳比赛,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练习成果,则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双人跳绳,关于比赛时间,最好是一分钟,这样学生才会在比赛的过程中感觉到紧迫感。总之,在整个体育活动课上,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让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学好体育。

关于体育课堂上的比赛游戏,其方式是五花八门的,比如拔河比赛、跑步比赛等等,如果教师想要整个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同样可以进行擂台赛,让学生之间通过一定的体育较量来认识自己的不足。总之,为了让初中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为了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变得更加活跃,教师则可以在体育课堂上设计更多的比赛项目,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快乐运动。

二、游戏表演,培养学生体育审美能力

当我们提到体育时,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想到体育运动等刚烈的词语,其实,体育也有柔情的一面,如果教师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将它柔情的一面展示出来,那么学生也一定会爱上体育课。所以,此时教师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游戏表演的方式来展现体育的魅力,让学生在看表演的时候来慢慢感受体育那不同的美态。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其韵律体操和舞蹈也属于教学内容,但是,当学生在学习这些体育内容的时候总会感觉很无趣,那么,当教师面对这样的课堂现状时,也很难充满激情。所以为了让整个体育课堂变得有色彩,教师则可以通过一定的表演方式来让学生体验体育。比如,当学生做韵律体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来进行体操表演,而且在音乐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尽量选择更多的音乐,然后再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六个人,在正式表演之前,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单独练习体操内容,当正式表演的时候,教师则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进行抽签,通过抽签的方式来选择音乐。接下来,则是学生做准备的时候,大概十分钟,十分钟之后,教师则可以让每个小组随着自己所选的音乐伴奏来进行体操表演。通过这样的表演游戏,学生会感到些许的新鲜感,那么他们才会在体育课堂上变得更加主动,同时还能慢慢地对体育产生一定的审美情趣。

以上活动安排的意图,主要是想要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找到体操的韵律感,让他们在音乐伴奏的情况下进行表演,可以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同时还能让他们感觉体操的多样性。每一组学生表演体操的方式不一样,那么他们在随着音乐表演时就会呈现不同的效果,这样做观众的学生才能在别人表演的过程中慢慢地感受到体操表演的魅力。

三、总结

体育所包含的的知识是丰富的,每个人对体育的了解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能从多角度去了解,那么,体育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同样,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上充满朝气、充满活力,那么这样的体育课堂就会显得很成功。而此时,游戏教学法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好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总之,游戏体育,才是快乐的运动。

参考文献

[1]张玉兰.扩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第12期

[2]黄剑刚.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第5期

[3]陈明基.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第9期

篇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它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今天呀,在我们学校也举行了一场运动会,虽然场面不大,也谈不上精彩绝伦的比赛,但是却别有意义。大家都来看看吧!

400米中长跑快开始了,只见彭自强信心十足地站在起跑线上,不时向我们挥手,似乎在说:“放心吧!这次比赛,我一定能为班级争光!一定能获得第一名!”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彭自强犹如蛟龙一般向前冲去。我们也站在凳子上手舞足蹈,不停地为他呐喊,助威:“加油!加油……”彭自强听见了我们的加油声,跑得更快了,一举超过了别人,就快到终点了,彭自强越战越勇,用尽全力向终点冲去。我们的心都揪了起来,大声呼喊着:“彭自强,加油!彭自强,必胜!”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彭自强获得了第一。他也因为劳累而昏倒在地上,泪水噙满了他的眼睛。我想,此时此刻,他流下的泪水是快乐的,幸福的。

紧接着800米长跑开始了。我们班的鄢静和王爱妹精神饱满,神采奕奕,镇定地站着。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鄢静健步如飞地冲了出去,领先在前,王爱妹也不甘示弱,紧跟在后,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她们两已经筋疲力尽了,所以被别人甩在后面,尽管如此,她们不灰心,依然捂着肚子在跑,这种不精神感染了我们,我们都站在凳子上,异口同声地喊着:“加油!加油!不可以放弃啊!”她们听了,鼓起了勇气,继续向前冲去,尽管她们的脸涨得通红,力气也不如当前了。但她们还是跑完了全程,虽然只得了四,五名,但她们已经尽力了。

在这次运动会中,我们班虽然没有得第一名,但我们也有所感悟,有所感动,所以我们感到满足,感到快乐。

篇5

关键词: 体育运动 体育审美 研究

近年来,对体育与美的表现形式,已有了不少的探索研究,这无疑丰富了体育美学的内容。进一步研究体育运动的美,对于推动现代体育发展,提高体育运动的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运动与美水融

体育运动的美是借于人的自然实体来表现的。马克思曾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法国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体更美。”前苏联的马雅可夫斯基也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衫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这些观点精辟地指出人体与健康美的关系。体育运动是以人体美的运动形式来表现和创造美的。如健美运动,当运动员在比赛时,根据音乐节奏把自己强健肌肉进行充分展现。他们那隆起的肌肉群,雕塑般的身躯,匀称的线条,优美的造型无不是体育美的展现,不能不使人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几乎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能展现人体的力量、速度、灵巧、耐力和青春活力,展现人类的形态美与心灵美。因此说体育运动与美水融。

二、体育运动与体育审美

体育运动是人们有计划地向着一定的目标前进的创造过程。一方面,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的健康,发展人的个性;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可作观赏,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观赏体育比赛,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从认识观看,它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直接统一的直观认识,它不借助抽象概念,而是在活动的直观形式中演化到理性内容。它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理性目的的社会功利价值。中国女排和田径“马家军”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促进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体育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体育运动美感建立在一种双重的基础上。首先与运动者运动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关,其次则产生于经历情感体验与竞赛过程中非常实际的感受。这是体育审美与艺术审美的显著区别之处。体育观众是直接参与和传播体育美的。观赏者既是感受的主体,又是参与的客体。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获得体育运动的美感。首先,观赏者必须具备体育审美的意识和能力,即主体的意识能够通过感知和客体发生交流,以引起心理的振奋和激励;其次,观赏者必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即对观赏的运动项目的特点、结构、力量和幅度都有一定的体验,才能对审美客体作出一种稳定不变的情感反应。

体育运动的直接目的是功利的,尤其是竞技体育,它是以比赛取胜为目的,是和团体,民族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体育运动是运动员用身心体能这一特殊的物质和心理手段去战胜对手。人类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必然要在运动中、在观众面前展现出来。人在运动中要拥有最大的空间,达到最高速度,显示最大力量,是对人体极限的冲击,是人的自我超越。人体始终按照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的法则运动着,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它给人和谐愉快的感觉。

三、体育美和艺术美的联系

总的来说,体育美和艺术美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它们在美的创造方法和表现形式上,以及人在审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是有很大差异的。

艺术美是生活美的集中体现,它充分、强烈、典型地反映出生活的美丑。艺术美的创造不仅是在生活美的基础上概括、加工、取舍提炼而成,而且融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评价,塑造一些非现实性的艺术形象。而体育美却不同。体育美的创造虽然也要遵循美的规律,其中也包含了教师(教练员)对自己的行为客体的一种审美态度,它和艺术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全是现实形象的反映,它的主要本质在于解决美的有机构成。也就是说它必须直接接受竞技性的要求,并且现实性地尊重人体科学规律,研究如何花费最少的体力,使人的天赋体力、技能和运动速度发展到最高境界。体育美不仅有抽象概括,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的形式。任何虚伪和过分夸张都构不成体育美。

人在艺术作品中和体育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也是不同的,人在艺术作品中是被塑造、被表现的对象,而体育运动中人是表现的主体。前者作为间接美出现在审美关系中,成为审美对象,后者作为直接的形象进入审美关系中,成为审美对象。在体育运动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对象;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表现的内容,又是表现的形式。文学艺术美需要一种无生命的物质(文字、声音、色彩)作为艺术美的媒介,而体育美的媒介就是运动着的人体。文字艺术美侧重于人们的审美想象,体育美则更重于人们审美感知。文学艺术美通过艺术媒介固定下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静止性,而体育则表现在人体运动的全过程中,有着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感。因此说体育美是一种流动的美,动态的美。

四、体育美的欣赏

体育运动给人展现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美的艺术世界,它能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及美的享受。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表现出的高超艺术,是体育运动中美的体现,它像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给人美的享受。

当人们在观看艺术体操比赛时,运动员做波浪动作时所表现出的柔动连绵特色;做转体时表现出来的身体轻盈高飘;做平衡动作时表现出的稳健、优美给人以强烈美的感染。在观看竞技体操比赛中,运动员那稳健、准确、高难、优美的动作更给人以精彩、动人、魅力无穷的回味,使人进入梦幻般的境地。在观看球类比赛时,球场上那快速多变的战术,紧张激烈的争夺,熟练默契的配合,更是迭起,精彩纷呈,把人带入神话般的世界。更有跳高运动员的腾空飞越横杆;帆船运动员博击惊涛骇浪;击剑运动员敏捷灵活的姿态;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上的千姿百态的舞姿;棋类运动员统帅千军万马的气概等。这些诗情画意无不使人陶醉于体育美之中,激励人们对体育美更高、更深的追求。

篇6

[关键词]体育产业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129-01

前言

体育同国民经济的关系是:它能够为社会提供健康的劳动力,提供精神产品,而且这种精神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是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体育运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挥了自己本质属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不可估量。

一、体育运动产业现状

经典的体育项目正在逐步尝试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高水平运动员也从商业机制中受益,他们穿戴印有赞助公司标识的服装等装备,出现在体育竞技赛场上,获得广告费。在国际体坛中,我国体育运动的整体竞技水平还处于中下游水平。

(一)思想不够开放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在传统思想观念的约束影响下,不够开放,现在的体育运动一般只注重教学和课余训练,另外,受整体体育运动产业发展水平的限制,整个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高校体育市场的发展和开放程度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缺少商业赞助

目前,大部分体育运动产业没有依靠市场经济规律来进行操作。企业赞助,也只是以单纯的广告为目的或是执行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指令性赞助。企业没有将此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环节和企业文化来发展。

企业还没有把高校体育运动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环节,没有把校园体育运动作为企业文化的延伸来发展,校园体育赞助还很不规范,资金流向缺少透明度。高校体育赞助要扎根于市场经济规律之中,合理、有序地发展校园体育产业。

二、发展对策

(一)转换经营观念

体育运动产业的管理与经营者,要建立这样的意识,即:市场、服务、经济、社会等意识,了解社会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体育运动产业。坚持“以教为本,多种经营”,明确责、权、利。依照商业市场经济规律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使体育运动产业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在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二)开发利用资源优势

高校具有优秀人才和优良的体育设施等相应的硬件条件优势,充分发挥人才和硬件条件设施的优势,在保证正常教学、训练等任务的同时,开展有偿服务,实现创收赢利。

(三)加强人才培养

在体育运动产业市场中,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解决体育运动产业市场中人力资源短缺并提高运行、决策、管理等人的职业素质,是体育运动产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条件。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具有能够提高市场发展运行、高效率、高水平的高素质人员,否则再好的策略也无意义。体育运动产业经营者、决策者、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着体育运动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三、展望

高校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对未来中国的体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世纪应该是人、环境、社会协调的世纪,人们将愈加重视我们生存的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21世纪的世界体育将以大文化为灵魂,以高科技为筋骨,以国际性为面貌。中国体育将表现出中华民族精神和身体诸方面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贵敏.田径运动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2]王维,张丽彦.对高等院校田径运动走向的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821-829.

[3]张庆武,张斌.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1):32-33.

[4]陈立基.跨世纪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计划的设想.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2:16-18.

[5]周小洪,曹缔训,杨永德等.体育产业结构政策初探.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1:14-18.

[6]蒋进东.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490:376-377.

[7]潘喜梅,高杰.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491:240-241.

[8]范立双.体育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点的影响因素分析.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7-8.

[9]付治华,陈文远.对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思考.科技资讯,2007,6:139.

[10]王立平.我国田径运动产业市场化运作及特征分析.

篇7

关键词:绿色体育;绿色奥运;健康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240-01

1 生命生态的内涵及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1.1 生命生态与体育运动的内涵

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态世界观揭示了人的生态生成性。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形态和现象的伟大意义和价值,在于同人类通过劳动改造和创造环境一样,体育也改造和创造着环境――只是这一环境并非外在的自然环境,而是人类自我的个体生理、心理环境,乃至群体的生理、心理环境,体育在不断地永恒地创造和赋予这一环境新的意义和价值。

1.2 体育运动的生态性

在人的生态生成中,不仅有物质和能量变换的生态关联,还存在着信息的关联。而在信息关联中,根源于运动本性的节律感应最为原始。这种节律感应的生命活动方式,作为生命体的一种普遍的生态调试方式,正是体育活动的生态本源所在。

运动节奏是运动在时空中的结构表现,包括运动中的力度、气势、节奏、韵律和张力结构。它以人体为载体,既是信息也具有能量。作为能量,运动节奏通过“力”-“运动负荷”作用于人体引起人的生理节律(心率、脉搏、呼吸等的节律变化)和心理节律(情绪、情感、心境等的变化)的对应变化来传递和激发生命能量,调节和引导生命运动的节律。体育作为一种生命节律活动,通过自身的节律调节人的生理和心理节律以改造和优化人类的生命生态。体育活动以节律为中介调适生命还表现在内外的相互转化上,当人体的内在节律发生不适的变化时可以借助体育的节律性达到调节。体育运动可以宜泄人内心的情感、净化内心的烦恼和愤懑、释放压力以调节生命的节律。另一方面,在体育活动中,人们所掌握的多种活动技能和快速活动方式,有利于人们准确、协调、敏捷地完成各种生产、生活动作,既可避免多余动作,又不会力不胜任。体育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锻炼,更可以提高人体对快速节奏生活的应变能力和耐受能力。此外,体育活动和娱乐消遣,更可以克服快节奏的生活带给人们的压力。而生命必定具有节律,节律感应是生命存在和活动的一种生态基础和生态机制。节律感应作为生物的生态调适活动是生物的本能产生对节律形式的选择,以优化生命,体育运动正是这种“本能选择”的产物。体育运动以自身所具有的运动节奏形式,通过生理和心理的节律感应达到对生命节律的影响和调试。

1.3 体育运动的生命表现性和生态平衡性

人的生命水平不只在于外在的表现,它还依凭于人对自己生命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才是他对自己生命本质的价值和意义的真实感受。体育运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不仅在运动中表现出人的本质,同时也使人从中得到乐趣和享受。运动行为通过身体技巧达到吸引的目的,借助肢体动作和复杂的运动形式来表现人的体力和体能,展示人的身体力量和形体美感,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竞争不仅是生之表现而且是创生和优生的有力机制,竞争源与各生态因素自发的生命本能,是生命本质的表现。竞争是体育的灵魂。运动场上激烈的角逐、顽强的拼搏是竞争,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靠竞争,每一项纪录的创造是竞争……这是人与人的竞争,是人与自身的竞争,是出自人类本能的好胜心、自尊心和臻美心的竞争。竞争是生命的本性,也是生态优化的需要。体育场给人提供了竞争本能表现的最好舞台,体育运动是最好的竞争形式。在体育运动中,人们以竞争的生态形式激发生命力,发挥生命智慧。运动场上的竞争激活人们生命的激情,竞争者脸上流露的自信和盈盈的汗珠焕发着生命的活力。所以有人说“体育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本世纪东西方体育的交流与融合,互补相待的动向,正是体育的表现性与生态平衡性互济更生的体育生态关联的表现。

2 “绿色体育”的现实意义及影响

2.1 绿色体育是起点

从生态构成上看,体育需要是一种复合性需要。这一需要的复合性突出体现在它同人类其他需要的交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上。人类其他领域的需要如宗教、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需要借助体育活动形式得以满足,这样一来,体育需要内涵中就掺进了各种功利性的冲动和欲望。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体育史就是体育需要内涵的演变史。

2.2 绿色奥运是亮点

北京2008年的奥运提出了“绿色奥运”,既是体育活动的生态生成本性的体现,又是体育的“创生功能”促进自然向人的社会化生成。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自然向人生成的运动来说,体育既在第一次伟大飞跃即“人从自然中生成”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是第二次伟大飞跃即“社会化的人”得以生成的动力之一。体育的最终意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是肉体与精神和谐发展的人。总之,促使人由自然生物生命转化为社会意义生命,由低层次生命转化为高层次的意义生命,逐步促使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形成健康的生命个性,这是体育的首要生态功能。体育的生态功能的第二个方面是体育的护生功能。体育的护生功能体现在:体育能强身健体,增强人的体能和技能;抵御和治疗疾病,修复人体能力;满足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欲望。人体的生理和心理节律失调会引发人的生态危机,从而导致生命危机。而体育活动可以通过自身的节律感应对情感进行调节,保护人类的生命状态。体育作为人体和自然界的中介,用节律的形式进行调节,修复生命本质。体育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病”的一剂良药,是保护生命的最好形式之一。第三是体育的优生生态功能。体育的优生功能是指体育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变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主体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体育一方面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塑造健美的身体;另一方面体育可以培养人的精神力量,人们在体育中感受生命的力量追求生命价值和意义。新世纪体育的追求目标是健康和娱乐,健康表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娱乐是满足人们心理欲望和精神需求的重要渠道,使我们的身心达到平衡。塑造完美的生命,追求完美的生命,体现完美的生命是体育的终极目标。

2.3 绿色政治是标点

近代以来,体育成为政治的工具,体育为国争光、体育外交、体育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等,都体现了体育的政治功利性。近代体育传入中国伊始,就被视为“强国强种”的工具。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的角色定位仍然振奋民族精神、让世界了解和认同中国。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人类开始利用体育赚钱。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的审美性需要才开始受到关注,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注人的生活和生命,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这正是体育最本真的生态需要。但,无论在任何时期,政治对体育的发展方向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以绿色政治来导向绿色体育。

参考文献

[1]杜朝辉.论绿色体育现时代内涵及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4):32-34.

篇8

关键词:体育运动;勇德

中图分类号:G8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7-0043-03

On the Virtue of Bravery in Sports

DING Su wen1,FENG Lei1,JU Yan Ping2

(1.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16, Hebei Ch ina;

2.Qiaoxi District Education Bureau of Shijiazhuang, Shijiazhuang 05 0051, Hebei China)

Abstract: The virtue of bravery, which embodies the positive sport spirit, runsthrough the sport. The virtue of bravery and sports, which are closely interrela ted and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can also promote each other. While the virt ue of bravery can be fully displayed in sports, sports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development of bravery. The virtue of bravery in sports is mainly performed asfearlessness, resolution, determination, and sense of shame.

Key words: sport; virtue of bravery

1 何谓“勇德”

人们通常所说的勇或勇敢有二义,一是道德规范义,二是道德品质义。从行为所遵循的 准则方面去看,勇可视为道德规范;从行为者长期遵循这样的道德规范而形成的稳定的内在 品质方面去看,勇即为勇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境况中,“ 勇德”被赋予了不同的目的和具体内容。

1.1《辞海》中关于“勇”的解释为“勇敢;勇猛”。《论语•宪问》:“勇者不惧”, 亦谓勇敢。《墨子•经上》:“勇,志之所以敢也”。勇敢:有胆量、有勇气,不怕危险和 困难的精神和行为,表征人的品质的道德范畴

中国古代将“勇”与“智”、“仁”一起,并称为“三达德”。古希腊的雅典将“勇敢”列为“四主德”(正 义、智慧、勇敢、节制)之一,作为城邦国家保卫者的德性。[1]

1.2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Ⅰ》中对“德”是这样解释的:中国古代哲学中用以表示 行为规范或事物特征的范畴

就人事而言,德泛称道德,即指人们的行为应遵循的原则。中国 古代一些哲学家认为,万事万物的特征是从世界本原分得或获得的,因而采用德字来表示。《庄子•天地》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 。所谓“物得以生”,指万物之所以为万物的特性。《管子•心术上》更进一步说:“德者 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这里的 道指世界本原,德指本原居于物中。事物因得道方始成其为事物;言其所得,便叫德。[2] 其实,”正心”意蕴才是“德”的本质性定义。在现代,德一般是指人在言行中表现出来 的一贯的道德品性或品质。

1.3”勇德”是美德的一个方面

它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一种为 善的力量,作为内在于人的稳定的品质,有着丰富的道德内涵,主要包括主体遭遇危险、困 难等伦理情境时,行为发生前的“不惧”之勇,行为抉择时的“果断”之勇,行为过程中的”坚毅”之勇,以及行为发生后的“知耻”之勇等。

古人早已对勇德做过具体的论述。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论语•宪问》 :“仁者必有勇”。[3](卷九P178)《论语•阳货》:“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4]( 卷七P149)在孔子看来,勇作为一种敢作敢为的精神品质,是需要理性来规范和指导的,否 则将成为一种盲目的力量。只知勇敢而不明事理,就会作乱闯祸,故而孔子强调勇与学习修 养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孟子将勇分为大勇和小勇,在孟子对齐宣王的劝解中可见一斑。孟子以为齐宣王应当好勇,但非好小勇,小勇乃匹夫之勇,其勇仅敌一人者也;王当好大勇,如 文王之勇、武王之 勇,其勇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也。[5](卷二P215)荀子将勇分为上勇、中 勇和下勇。[6] (《性恶》P42)他的观点可理解为,敢于用正道纠正自身,敢于行 先王之道 ,不跟乱世的君主走,不顺乱世之民俗;在乎仁义不在乎贫穷,没有仁义宁愿不富贵;天下人理解,则愿与天下人共快乐,天下人不理解,则宁愿岿然独立而不怕孤独,是为上勇;礼 敬他人没有其他目的,重诚信轻钱财,敢推崇贤者,敢帮助别人改正不良行为,是为中勇; 不重安危重钱财,惹祸后但求苟且脱罪,不问是非,不讲原则,无论怎样只想胜过别人,是为下勇。

在这里,我们是从正面、积极意义上讲勇。勇是一种美德,而非恶德;荀子讲的“下勇”,我们可称之为“敢”,而不把它列入勇德。勇与敢、鲁 、莽、狠、暴、冒险等有着明显的界 限。符合正义、讲人道的、用理性来指导的“敢”是为勇,反之则否。

勇常常与人的气质相关联。不同气质的人,其勇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关羽的义勇与张飞的 勇猛是有很大差别的,蔺相如的智勇和项羽的悍勇更是大相径庭。无论何种勇敢,只有在符 合道义时,才成为美德。我们所推崇的勇德是与道德上的善相一致的,是大勇、上勇、善勇 而非小勇、下勇、恶勇;是仁者之勇、智者之勇,而绝非匹夫之勇。

2体育运动与勇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勇德有着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体育运动中,尤其需要倡 导和培育勇德。勇德贯穿体育运动的始终,体现着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无往不胜的体育精 神。勇德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最充分的展示,同时体育运动又能够促进勇德的形成与发展 。

在体育运动特定的锻炼、竞赛环境下,不仅能磨练参与者和观赏者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逐 渐地使勇力、勇气变成一种为善的勇德。体育运动不仅使人的意志变得勇敢,身体变得强健 ,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内心具备了勇德。体育运动是培育勇德,展现勇力、勇 气的最佳途径,是传承勇德的最好渠道,使人们能正确的理解勇德,实践勇德。

2.1体育运动可培育“勇德”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体育自古以来就与勇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社会生产力非常低的条件 下,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与大自然、饥饿、野兽不停地抗争,既需要强壮的身体也需要勇敢的 精神,虽然那时的身体活动只是体育的最初形式,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体育。例如原始人居 住的周围,时常出现凶禽猛兽,威胁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命安全,在这样的条件下,年青力 壮的小伙子便成为征服这些凶禽猛兽的无畏战士。他们在保证氏族、部落的安全和正常活动中,表现了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甚至以命相偿的可贵精神,这就是“勇德”的雏形。

我国古代儒家的基础教育“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中最能体现勇的就是射 和御。“射”是指射箭技术,“御”则是指驾车技能。《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君子无 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著名哲学家李泽厚翻译说,“君子没 有什么争夺的事,除非是射箭比赛。相互作揖行礼,上堂比试,完毕后下来喝酒,这竞争是 君子的竞争。”[7](P77) 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曾记载的齐国史话“孙膑赛 马”的 故事告诉我们,早在齐国就有“御”的比赛了。可见,“射”和“御”即是我国较早的体育 运动,是技能和勇力的具体体现。

现代社会体育运动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培育勇德的良好环境、氛围和手段,以其独特的身体 性与技艺性培育勇德,人们可以通过拳击、跆拳道、举重、球类、跳跃、赛跑等各种方式去 展示自身的勇力、勇气与勇德,使勇德得以传承延续,又不会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现代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使体育运动所体现的勇德的含义越来越宽泛,从最初的勇力的角逐, 发展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与肢体相统一的文化活动,并且越来越多的与人的完善与发展、人类对自我极限的挑战联系起来。

2.2 勇德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

“更高、更快、更强”是体育运动不懈的追求,也是勇德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体现。中国有 句古老的民谚,叫“艺高人胆大”,意为人有真本事始能勇往无畏。一方面是激励,鼓励人 们好好磨练技艺,达到“动力定型”的自动化高度,就可以毫无畏惧;另一方面就是要勇于 冒险,凭借高超的技艺,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体育是知行合一的运动,只有在敢于面对困难、敢于坚持、敢于战胜自我,不畏对手的情况 下,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体育运动的发展是离不开“勇德”的,体育比赛就像一场战争,虽没有血与火的较量,却是人的身体、心理、精神的一场大比拼。在战争中的“狭路相逢勇 者胜”,也全面体现在现代体育的竞技比赛中。在竞赛中,有了完善的技术、高难度的动作 做保证,就看有没有“勇”的支撑了,否则要想顺利完成高难度甚至惊险动作是不可想象的 ,尤其在高水平竞赛中,最忌讳的就是胆怯,关键时刻有时就差一口气,顶住了,“勇”字 当头,就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将败下阵来,前功尽弃。

正是在“勇德”的推动下,运动员、教练员与体育工作者战胜困难,攻克难关,超越自我, 不断地挑战着人类的极限,才促进了体育运动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

3 勇德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形式

体育比赛是强者、勇者之间的较量,没有勇德的人,赛场上没有其立足之地。勇德在体育运 动中有多种表现形式,概而论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3.1体育运动中的“不惧”之勇

“不惧”是勇德的标识。《论语•宪问》中“子曰:‘勇者不惧’”。[8](卷七P156)《论语•注疏》中亦提到“勇者折冲御侮,故不惧”。

体育运动中,人们的不惧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高山滑雪、铁人三项运动、跳伞、攀岩、 漂流、滑板极限运动、冲浪运动、冬泳等运动项目都具体直观地体现着参与者的不惧精神。

体育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竞赛中突变因素的繁多,使教练员和运动员会遇到各种各样 意想不到的境况,因此必须有足够的勇敢精神才能够将比赛顺利完成,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或体育竞赛参与者不仅要对自己的对手“不惧”,还要“不惧”场上 突发的意外情况,“不惧”体育比赛中可能出现的伤病与危险。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的最高领奖台上,胸挂“金镶玉”的张宁双眼湿红,这一幕,与4年前的雅典如出一辙――4年前,29岁高龄的她夺得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会女单金牌;4年后,33岁的她再次站在这个魂牵梦绕的领奖台上,成为羽毛球女单成功卫冕第一人。4 年,她凭借自己不惧的勇气和顽强的信念克服身体遭受的伤病的连番侵袭,扫除了卫冕路上 的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在奥运会比赛开始前,张宁就对自己说“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让外国选手从我这里跨过去,我要一个个地打败她们”!正是这种不惧对手的自信和勇气,使得 张宁实现了自己赛前的承诺。独守下半区的她一人连过四关,成功为中国女单守住了下半区 ,和队友会师决赛。张宁的不惧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一定会对一代又一代的运动员产 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3.2体育运动中的果断之勇

“果断”是勇者在行为抉择时的表现。《韩非子•解老》:“不疑之谓勇。”[9] (卷第 六P151)《礼记•乐记》:“临事而屡断,勇也。”[10](乐记第十九P507)杨雄 的《太玄经》中说:“断而决之者,勇也。”[11](卷第七P187)

勇德中的果断之勇,是体育比赛中经常遇到的。裁判员需要果断的裁决;篮球的投篮、排球 的扣球、足球的射门、乒乓球的进攻、击剑的刺击等都需要果断之勇。运动员面对运动中经 常出现的复杂多变或紧急突发的情况,要敏锐观察、正确判断、及时决策、行动果断,这样 才能够取得满意的竞赛成绩。

2006年2月14日的冬奥会都灵帕拉维拉冰场,花样滑冰双人滑最后一对选手张丹、张昊出场 。伴随着“龙的传人”的优美音乐,他们向金牌发起了最后的冲击。但是在完成第一个难度 动作“抛四周跳”时意外发生了,张丹在空中转到第四圈时两腿劈开重重地摔倒在冰面上, 瞬间双膝跪地,倒着撞向了护墙,全场惊呼,音乐中断。在张昊的帮助下,痛苦的张丹捂住 膝盖坚强地站了起来,看来她已经不能完成动作了。是继续比赛还是黯然离去?继续参赛, 可能加剧伤势;但张丹在这时做出了果断的选择:“奥运会不是谁都可以参加的,我必须把 握这个机会。”当张丹重新站在冰面上音乐再次响起时,全场响起长久而热烈的掌声,随着 音乐翩翩起舞,张丹、张昊顶着压力和伤痛获得了189.73的高分夺得了银牌。在面临重大意 外时,他们体现了果断之勇,毫不退缩,不仅赢得了运动成绩的银牌还赢得了精神和意志的金牌。

3.3体育运动中的坚毅之勇

“坚毅”指坚定而有毅力。荀子曰:“折而不挠,勇也”;[12](《法行》P535)《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朱熹注曰:“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 非毅无以致其远。”[32](卷四P104)“毅”的美德的突出体现就是坚强、果敢, 固守高尚的情操。

有着“体坛尖兵”荣誉称号的叶乔波,是实现中国几代人梦想,在1992年16届冬奥会上实现 奖牌零的突破的第一人。由于长期的训练和比赛,叶乔波伤痕累累。由于膝关节半月板的撕 裂、软组织滑囊损伤,走路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跪倒。但如果彻底摘除,也许因此而告别体坛 ,那样会给她留下无尽的遗憾。因为对她来说,今生今世如果不登上冬奥会冠军的领奖台, 是永不甘心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选择了一种极为痛苦的治疗方法:用一种像大号锥子 一样的钝头钢针,插入膝关节的骨缝当中,生生将碎骨与粘连的软组织剥开,还不能使用麻 药。手术中,叶乔波痛得几乎晕过去,汗水、血水浸透了手术床垫,然而她却没哭一声,她 说她是个军人。1994年2月,第17届冬奥会在挪威开幕。叶乔波的强项女子速滑500 m比赛开 始,“啪!”随着枪响,叶乔波从起跑线冲出去,然而起跑一瞬间行家们便看出,由于伤病 叶乔波难以发挥出爆发力,显得力不从心。叶乔波的希望破灭了,她心如刀割。4 d之后, 赛程已过大半,中国队仍然没有得到一枚奖牌,形式异常严峻。此时1 000 m大战拉开了序 幕 ,叶乔波对教练肖汉章说:“我玩命也要拼块奖牌回来!”叶乔波将左膝绷带解开,将髌骨 调到适当位置,用绷带一层层死死缠住,不让它移动。发令枪响了,叶乔波冲出起跑线,中国代表团成员哭了,他们为祖国有这样的运动员而自豪。最后叶乔波凭借顽强的毅力滑出了 最好成绩1 min20 s22,获得了铜牌。1994年叶乔波退役后用6年时间攻读完清华大学MBA课 程 ,随后又进一步深造拿到了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学位。叶乔波说:“我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 化程度,刚开始读大学课程非常吃力,但最终咬牙坚持,还是把学位读下来了。”叶乔波是”坚毅之勇”的最好代表。

3.4体育运动中的知耻之勇

“知耻近乎勇”,[14]就是说知道羞耻即与勇的品德相接近了。“过而不能知,是 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1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6] 遇事惧怕,有可能躲避而不 去为之,但最终仍然懦弱;而遇事时,对其行为进行反思并且包含了价值评断在里面的“耻 ”的思考,能勇敢的面对失败、挫折,走出懦弱,因而会更接近真正的勇。人生在世,孰能无过?错而改之,善莫大焉。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都需要面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正视 自己的过失并自觉地进行剖析、检查、改正,这正是勇德的体现。这说明有道德修养的人可 贵之处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正视错误,有过改之而不重犯,知不足而后进。

邓亚萍初次代表国家队参赛,是在1988年菲律宾的“亚洲杯”比赛上,冠军之战在她与奥运 会女单亚军李惠芬之间进行。比赛打得难解难分,比分交替上升,极为接近,关键局的关键 时刻,邓亚萍以22∶21领先。李惠芬一记抽杀,球轻轻,但由于球速太快,裁判没有看 清,判邓亚萍得分,李惠芬提出异议,场外教练也提出异议,但邓亚萍没有说话,默认了这 个裁决。比赛一结束,张燮林教练就找她谈话,严厉地批评她说:“想当冠军是好事,但要 靠实力,不能靠侥幸,赢要赢得光明磊落。赢球,更要赢心。”邓亚萍内疚且又真诚地接受 了批评。从那以后,邓亚萍在比赛中不仅具有敢打敢拼的风格,更具有高尚的体育道德。亚 运会团体决赛时,双打比赛中裁判3次误判我方得分,邓亚萍都主动举手给予纠正。在以后 的世界大赛中邓亚萍更是打败无数乒坛高手,一人独得十几个世界冠军,成为奥运会4枚金 牌获得者。

体育运动为培育勇德提供了独特的环境和条件,但勇德并不是自然而然获得的,需要正确的 引导和自觉的养成。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特别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克服许多由体育 运动产生的特有的身体困难,体验到很多在正常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身体感受。这个过程就 是不断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挑战极限、战胜自我的过程,体现了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人 生态度,这个过程是”勇德”的积累和养成的过程。“勇德”是理想人格所必备的道德素 质,是崇高德性的内在构成要素,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勇德”,才能促进体育运动健康发 展。

参考文献:

[1]《辞海•上册》(普及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363.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Ⅰ》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4.

[5] 扬雄撰.太玄集注[M].(宋)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6]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 孔颖达.十三经注疏: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 李觏.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 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1] 杨天宇撰.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 一水.张宁:不老的传奇[J].新体育,2008(11).

[13]林贵长.论勇德[J].齐鲁学刊,2007(1):28.

[14] 潘小慧.儒家哲学中的“勇德”思想[J].哲学与文化,2007(1):119-131.

[15] 冯俊科,吴健.勇敢――原始道德漫谈之五[J].道德与文明,1984(6):23.

篇9

在学习体育的动作技巧之时,常常会用到已有的知识以及身体的机能,也就是说,在学习新的动作技巧时,学生就会分析原先以后的知识和新学的知识,然后选择性的学习是否需要掌握新技巧.因此,学生在挑选学习技巧的时候,其脑部就会将原先已学的运动技巧和目前要学的运动技巧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如若分析得到新技巧和以往学过的技巧其动作模式几乎相同,那么大脑就会自动提取学过的动作技巧提取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技巧的学习方法.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这种形式的存在能够帮助学生和老师加快教学的进度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动技能的种类多样化,但就迁移方式而进行分类的话,主要有正迁移与负迁移这两种.正迁移主要是能够通过提取已知的运动技巧,帮助加快掌握新运动技巧.这种方法通常能够帮助学生对于多种运动技巧之间的相互掌握,同时加快了新运动技巧的学习,也帮助学生在牢记已知运动技巧的同时增添多种技巧的掌握.因此,已知运动技巧和新运动技巧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运动技能之间的迁移十分普遍,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一个技巧的形成对于新技巧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帮助,主要是依据项群训练的原理而得出的结论.然而,负迁移则是另一种情况.负迁移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已知的运动技巧妨碍了新技巧的学习.该状况是因为大脑认为新技巧的形成会妨碍到已知运动技巧的巩固.它们在同时了解的过程中,会形成相互的干扰.原有运动技巧会对新技巧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受到阻碍,因而学生较难理解新运动技巧的形成.

2运动迁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为了将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更专业化,尽可能的减少或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导师应在学习指导过程中运用一些新型教学方法,主要需做好以下几点.

2.1提高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为技能迁移做好基础

首先应将教学重点放于基础知识中,良好的技能知识掌握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而后阶段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良好的体质素质能增加动作美感.相反而言,身体素质低下不但影响动作美感,还会造成身体平衡性不够,影响动作质量,无法顺利完成特定动作.肌肉是基础练习内容,肌肉力量是重要的条件之一,肌肉力量不够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体力不够,无法完成特定动作.柔韧性也同样重要,身形舒展对防止练习过程中的意外发生有很大帮助.最后就是体力,体育舞蹈自身就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的运动,体力不支而造成舞蹈失败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需从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着手,充分发挥身体各机能的最大极限,特别在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基础塑形的练习.

2.2开展同类教材的归类教学,促进前后技能的迁移

体育舞蹈教学会由于同类教材内容中的特定动作技能导致动作迁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事先认真备课,充分理解教材的中心思想,再与可能迁移教材相结合,将两者差距或关联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可能的为学生前后动作的衔接和迁移制造条件.比如在拉丁舞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恰恰手势与伦巴手势结合在一起.在学习的初期,应把伦巴手势置于教学前者,而将恰恰手势置于后者,原因是恰恰手势要求更高,其音乐速度快,神经兴奋度要求高.对于相互关联小,难以迁移的内容可以穿插自身理解,将两者顺利关联,从而获得其学习意义.

2.3运用归类对比的分析方法,分清技能的正负迁移

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先对动作技术掌握开始要求学生.优先了解技术动作基本要领,理解着力点加以练习,其次是要求学生充分了解特定动作前后结构关联特点和本质,让学生不仅从基础动作上了解该动作,更要了解该动作背后的本质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一味急功近利,要求学生掌握更多动作,应将同类型动作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同点,促进动作的迁移的正常导向,以免发生负迁移.新旧动作之间的迁移往往存在三方面的影响情况:(1)正迁移影响.(2)负迁移影响.(3)正负迁移并存.正负迁移并存为特殊情况,所以本文特别说明.例如,在伦巴和恰恰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经常分析两个舞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而这两者本身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伦巴舞需要在胯的转动过程中腿一定要先踩直后才可弯曲膝盖,所以需将伦巴的律动教学放在恰恰教学过程之前,防止学生在经过恰恰律动学习后学习伦巴律动发生负迁移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经常性比较两者差异,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动作技能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在充分了解两者后,加快学生动作向正迁移发育,避免负迁移发生.

2.4把握舞蹈表演节奏,将学生个人情感和舞蹈融为一体

对于同一曲舞蹈而言,舞蹈演绎者不同,演绎出来的舞蹈表演就会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这和舞蹈演绎者的专业素养、文化修养、审美观点等方面密切相关“.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算是同一位舞蹈演绎者在不同时期舞蹈演绎的同一部作品也会由于个人的情绪、外界环境、阅历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舞蹈演绎者都希望能够将其情感融入其中,一旦把握不到位反而会影响舞蹈演绎的效果.但是在舞蹈演绎过程中将自己的个性、情感融入其中,依旧能够感动观众,让广大观众朋友们喜爱.因此,将舞蹈演绎者有个性的舞蹈演绎融入到舞蹈演绎的过程中是舞蹈演绎中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演绎表演的过程中,舞蹈演绎者需要把握作品的舞姿变化,从而采取最有效的情感表达方式将其表演出来.因此,舞蹈演绎众,首先要看一下是否能够将自己打动,如果自己舞蹈演绎的舞蹈表演不能将自己感动,又怎会打动观众呢?舞蹈演绎不能只依靠娴熟技巧和高亢声音,高亢但是没有情感的声音就不能打动观众;技巧完美,但是没有情感帮助也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要想打动观众,必须将情感充分的融入作品中.相反,将情感过分的夸张表达作品,其结果同样事与愿违,依旧打动不了观众.因此,舞蹈演绎者需要把握情感表达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进而实现将情感完美地表述出来.舞蹈演绎作为一种艺术,在舞蹈演绎表演的过程中还需要舞蹈演绎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舞蹈演绎的过程中只有运用好想象才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2.5提高巩固学生的动作技术,形成技能的自动迁移

对于体育舞蹈教学,动作技术结构差异小的动作会在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形象性产生,因为其动力定型过程基本相同.如果学生将原有动作练习娴熟,可到达无反应自动化的程度,那么从此基础出发,学习与原有动作相接近,但难度较高的舞蹈时,就可以不受自身意识控制自动快速掌握.比如,在教学过程初期,教师教给学生一套铜版级别舞蹈技术套路组合,要求学生高标准完成,了解动作结构技术,练习娴熟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为更高难度技术结构的迁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今后的学习更加轻松快速.

2.6控制舞蹈教学真实性,形成创造性舞蹈动作

舞蹈演绎者在表演的过程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舞姿来完成的.但是,舞蹈演绎中的素材应该来源于舞蹈演绎者的生活,进而才能在舞蹈演绎的过程中融入其真实的情感.同时,经过舞蹈演绎者的再创造后,才能进一步体现舞蹈演绎过程的真实性.具体来说,在进行舞蹈演绎的过程之中,只有不断的寻找在演绎之中的切入点,才能够提升舞蹈对人们的感情度.不同的音乐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也不一样,因此,舞蹈演绎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演绎的方式也不同.同时,重视舞蹈演绎过程中情感表达的特殊性显得非常重要.在舞蹈演绎的过程中,技巧的表达是多样性的,并且表达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舞蹈演绎者选曲上.由于舞蹈演绎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主要源自于生活,并且舞蹈演绎的过程主要是舞蹈演绎者将其生活中的情感表述的过程.但是,丰富多彩的曲库为舞蹈演绎者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同时,舞蹈演绎者还需要关注其生活中的情感元素,并且使生活中的情感元素更加多样化,从生活中引进的情感才能够更好地打动观众.

2.7加强知识技能的分析概括,发展学生的智能水平

体育舞蹈教学在教师给学生讲解动作技术的过程中,可适当要求学生自主对所教动作分析,了解动作技术特点和差异,逐步理解体育舞蹈教育的思路和规律.例如,在对伦巴、恰恰和桑巴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技术中心思想进行分析,推导出“这些教学内容的重点都是腰部跨步的转动技术”的中心规律,使学生理解到,只要良好的掌握了胯的转动技术,就可以更好的掌握这些舞蹈,甚至是其他更多的舞蹈技术.经常性的对技能特性进行分析,加强学生自主理解能力,提高学习综合素质,加快其他类技术动作学习和迁移.

3总结

篇10

美国中老年体育运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美国中老年人都不服老,他们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如游泳、冲浪、跑步、远足、骑自行车等。以下几位美国中老年人的运动生活展现了他们热爱运动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他们看来,无论年龄有多大,都可以像年轻人一样从事各种锻炼活动,年轻人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这也许正是老年体育运动在美国得以蓬勃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项全能――她不再需要药物

简・迪亚斯和琼・迪亚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一对47岁的双胞胎姐妹,姐姐琼只比妹妹简早出生了几分钟。一开始,简的医生告诉她胆固醇过高,需服用药物控制,但简对医生说,给她3个月时间,她要通过锻炼来改善身体状况。简决定从三项全能运动开始,即游泳、自行车和短程马拉松。姐妹俩一起锻炼,一开始困难不小,因为游泳正是她们的弱项,练习游泳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当然,锻炼带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简的体重整整下降了20磅,不再需要服用降胆固醇药物了。如今姐妹俩都已经是经验丰富的三项全能运动员了,身体和生活都进入了最佳状态。2008年6月15日,简和琼带上55岁的大姐莉娜和53岁的二姐莎伦一起参加了最近一次中老年人三项全能运动比赛,这也是她们四姐妹第一次一起参加比赛。

沙滩排球――改变了她的状态

53岁的贝克・佩奇是宾夕法尼亚人,20多岁时父母因病相继去世,留下她照顾未成年的弟妹,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贝克体重骤增。30多岁时她决定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这种状态,于是她决定从练习沙滩排球开始,同时也改变饮食习惯。

后来贝克被美国运动锻炼协会聘用,并获得了私人训练证书。现在她每周跑30英里,50岁时参加了马拉松赛。锻炼让她获益匪浅,体重减了52磅,并一直保持在113磅左右,如今除了仍然热爱跑步和沙滩排球之外,贝克还参加了旱冰、骑自行车、攀岩等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坚持锻炼保持健康是她的最佳选择。

贝克对体育运动的热忱表明,中老年人身体越健康,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美国退休协会(AARP)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50~79岁经常锻炼的中老年人中,64%的人都对自己的生活相当满意。

山地自行车――充实他的退休生活

巴里・厄布森今年67岁,是加利福尼亚州斯蒂迪奥城一位退休的牙科医生,他从30多岁起开始跑马拉松,当时跑马拉松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运动。跑了大约20年左右,后来他的兴趣又转到了骑山地自行车上,现在每个周末巴里都要到山里去骑车。他说山地骑车很有意思,他的骑车速度不落后于年轻人。不骑车的时候,他就在果园和花园里劳作,对饮食也特别注意,他自己种植了大量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他还经常到当地的健身中心去锻炼,巴里的退休生活过得很充实。

有关专家指出,人过40之后,机体供氧能力和肌肉质量每10年以10%的速度递减,经常坚持锻炼,则可将衰老速度降至最低限度。

徒步旅行――让她重新拥有健康

77岁的朱迪・莫尔琳是美国一个叫做“山地远足和自行车运动”团体的创始人之一,在阿拉斯加生活了40多年之后,她决定通过徒步旅行和骑自行车在阿拉斯加游览观光,每个星期,这个团体都会组织20来个中老年女子远足或者骑自行车旅游观光。

朱迪是从退休那年开始锻炼的,她和丈夫都喜欢旅行,喜欢从事各种活动,如用假蝇钓鱼、骑自行车、参加有氧健身锻炼等。但徒步旅行和骑自行车是她最喜欢也最投入的。她每周二徒步旅行,每周五骑自行车旅行。尽管她曾做过两次膝关节置换手术、一次脊柱融合手术,还患有关节炎,得过癌症,但她一直没有放弃锻炼。

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5%都有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有些可能会影响他们进行身体锻炼,但在许多情况下,锻炼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身体状况。

朱迪说,徒步旅行“让人精神焕发,是最美妙的活动之一,因为我们平时待在室内的时间过多。”她还说,运动不但让她重新拥有了健康,还拥有了更多的与别人交往接触的机会,如果没有参加这些锻炼活动,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跑步――焕发了94岁老人的春天

明尼苏达州94岁的吉姆・哈蒙德曾在美国老年运动会的短跑项目中多次获得金牌,甚至还打破了几项世界纪录。下一届美国老年运动会将于2009年在旧金山举行,明年95岁的吉姆仍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他的目标是要再创全国纪录。

吉姆是在朋友建议下,从86起开始练习跑步的,由于跑步成绩不错,于是开始参加比赛,第一次比赛就拿到了一枚金牌。从那以后一直坚持不间断,他的健身私人教练一直鼓励着他。吉姆说道,“以前不知道像我这样的年龄还能锻炼出一身强健的肌肉来,但我现在知道,我也能做到,健壮的二头肌就是很好的证明!”他还说,除了强身健体之外,他还特别喜欢那种受人瞩目的感觉,当他告诉人们自己已经94岁了,几乎没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