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完整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完整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全区安全生产中心工作,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为切入点,以保障社区居民享有健康和安全权利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充分运用社会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源头管理,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形成公众积极参与机制,全面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水平,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良好的安全生产基础。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安全社区标准和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广泛宣传安全社区理念,营造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氛围,积极推进安全社区创建活动,逐步提高社区安全预防水平,并通过持续改进和发展,创建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基本步骤,全面开展以乡镇(街道)或工业园区为单位的安全社区创建活动。年底前,每市至少培育个—个乡镇(街道)为安全社区工作示范点,年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推广工作,每县(市、区)力争3年内至少创建个国家安全社区。

(一)年上半年,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发号)及其评定管理办法、评定指标,全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个乡镇、街道(其中:个)启动创建国家安全社区试点工作,争取在年底前,有个—个试点乡镇(街道)通过国家安全社区验收。

(二)年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推广工作,力争到年,全区建成符合《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的国家安全社区个;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国际安全社区个(市个,市、市、市、市各个)。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安全社区建设组织机构。安全社区建设包含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体育运动安全、涉水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涉及到安全监管、综合治理、公安(消防、交通管理、社会治安)、民政、社会保障、建设、交通、工商、质监、卫生、教育等部门及工会等群众组织,创建工作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城市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开展创建工作;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创建工作;相对独立的大型企业,建设企业主导型社区。各市、县(区)政府要建立跨部门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机构,制定本地区安全社区创建目标和计划,精心组织,分类指导,落实责任,科学创建。

(二)加强安全宣传与培训。各市、县(区)要突出特色、加大宣传,以试点带动、逐渐扩大覆盖面,推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快速发展。试点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和国家安监总局的指导意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学习经验,勇于创新,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培训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与伤害的能力。

(三)开展危险源辨识和事故隐患排查等工作。试点乡镇(街道)要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事故与伤害监测机制。对隐患排查、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规范生产、交通、消防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事故与伤害记录和统计工作。

(四)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试点乡镇(街道)要针对社区潜在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制定具体的应急响应预案或计划,配备应急器材和设施,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五)强化社区安全基础工作。试点单位强化各项基础工作,做好创建过程的全面记录,建立规范完整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档案,采取多种形式,全过程记录本地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情况,将文件资料、表格、照片、图片、音像等相关资料认真规范归档,全面反映创建成果。同时,加强信息交流,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做好指导帮助和检查整改工作,认真总结交流创建经验。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全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顺利进行,自治区成立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具体负责全区安全社区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绩效考核等工作。

各市、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于年2月底前,将实施方案和第一批试点单位推荐名单报自治区安监局,由自治区安监局统一向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备案,以做好“全国安全社区”创建申报工作。有关具体工作规范、评定标准、管理办法和需要填写的表格,由自治区安监局负责印发和无偿提供。(联系人:王成东 电话:邮箱:)。

(二)加大建设投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完善社区安全基础设施,改造社区环境和公共设施,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宣传培训,并给予试点乡镇(街道)补助和奖励。对取得“国家安全社区”或“国际安全社区”称号的社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分别奖励人民币万元和万元。

(三)加强创建考核。将安全社区创建纳入市县(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成果好,群众满意度、参与度高的市县(区)予以通报表彰,优先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对命名后的安全社区,加强督导和检查,确保其不断改进和完善;对不符合《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证后管理”要求的,按规定撤销称号。

篇2

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 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为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切实提高社区“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区,立足我社区实际,特制订20__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计划:

一、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 为副组长, 为成员的温馨家园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

二、建立信息档案

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为辖区老人生活情况进行详细摸查,对社区内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建立档案。

三、完善服务体系

(一)规范名称。初步确定为杉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二)落实服务场所。依托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办公场所等服务场所,就近开展为老年人服务。

(三)配置完善服务设施、设备。

(四)建立工作队伍。工作队伍包括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服务队伍。专兼职管理人员可从社区干部或工作人员中选派,服务队伍包括:①专兼职助老服务队伍,人员可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助老服务员组成(助老服务员应争取列入政府公益性岗位);②志愿者服务队伍(包括低龄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等);③专业服务队伍,由社区中具备家政、水电维修、医疗等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

(五)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人员、专(兼)职助老服务员等工作人员职责。工作职责主要应包括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内容或服务项目、业务技能标准、相关待遇、监督约束规定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等。通过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定位和责任,实现规范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六)规范工作制度。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方式和工作流程等。通过制定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监督评估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实现依规服务。有关制度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尽可能上墙或印制成便民手册,方便社区老年人知晓。

四、规范基本服务

(一)明确服务对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居住在辖区内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分别提供无偿服务、低偿服务、有偿服务和志愿服务。

(二)规范服务内容。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服务;同时,兼顾老年人的多种需求,提供文化娱乐、学习教育、聊天、心理咨询、代购代办等服务。

(三)明确服务方式。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情况和经济条件,按照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主体的不同,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专项服务、志愿者服务、邻里互帮互助等不同的服务方式。

五、扎实开展服务

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要求,扎实开展居家养老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社区的居家养老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关爱老年弱势群体,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原则,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子,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鼓楼区金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开展工作,我们社区今年主要做以下几项:

(一)大力宣传居家养老工作,使社区居民更了解这种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所等专业机构为服务实体、以老年人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社会各界与志愿者广泛参与,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使居家老人能获得生活上的照料和便利、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

(三)保障特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老模范等五类服务对象,视不同情况给予更为积极和加倍的照顾和服务。

(四)探索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方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积极探索福利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和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使广大老年人得到更为实惠、方便、快捷的服务。

(五)突出生活照料网络的覆盖和完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配餐、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各种生活上的服务。

(六)关注老人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老人健康体检活动。定期上门走访,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免费按摩,免费保健,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宣传。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老年人带去精神上的享受,进一步丰富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

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在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居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立足实际,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站平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不断提升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跃上新台阶。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为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切实提高社区“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区,立足我社区实际,特制订2011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计划:

一、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xx为组长,xx为副组长,为成员的温馨家园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

二、建立信息档案

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为辖区老人生活情况进行详细摸查,对社区内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建立档案。

三、完善服务体系

(一)规范名称。初步确定为杉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二)落实服务场所。依托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办公场所等服务场所,就近开展为老年人服务。

(三)配置完善服务设施、设备。

(四)建立工作队伍。工作队伍包括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服务队伍。专兼职管理人员可从社区干部或工作人员中选

派,服务队伍包括:①专兼职助老服务队伍,人员可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助老服务员组成(助老服务员应争取列入政府公益性岗位);②志愿者服务队伍(包括低龄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等);③专业服务队伍,由社区中具备家政、水电维修、医疗等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

(五)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人员、专(兼)职助老服务员等工作人员职责。工作职责主要应包括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内容或服务项目、业务技能标准、相关待遇、监督约束规定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等。通过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定位和责任,实现规范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六)规范工作制度。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方式和工作流程等。通过制定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监督评估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实现依规服务。有关制度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尽可能上墙或印制成便民手册,方便社区老年人知晓。

四、规范基本服务

(一)明确服务对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居住在辖区内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分别提供无偿服务、低偿服务、有偿服务和志愿服务。

(二)规范服务内容。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服务;同时,兼

顾老年人的多种需求,提供文化娱乐、学习教育、聊天、心理咨询、代购代办等服务。

(三)明确服务方式。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情况和经济条件,按照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主体的不同,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专项服务、志愿者服务、邻里互帮互助等不同的服务方式。

五、扎实开展服务

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要求,扎实开展居家养老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范文参考四

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养老问题日益突出。xx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xx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xx%。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发挥养老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根据《xx》,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统筹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认真履行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职责,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2.坚持因地制宜与统筹发展相结合。立足实际,科学制订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整合各类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养老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3.坚持突出重点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在重点保障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为老服务范围,推动养老服务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4.坚持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着力巩固家庭养老地位,促进代际和谐。多举措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探索并实行具有蛟河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总体目标。

到xx年底,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xx%以上的乡镇和xx%以上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养老大院建设,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中心城区社区和xx%以上的农村社区,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xx张。到xx年xx月底全市拥有养老床位数xx张,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巩固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xx年底,建立覆盖中心城区、乡镇街区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城区街道和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80%以上的乡镇街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掌握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等信息,推进信息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实体的有效连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2.大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吸收社会各种服务资源和经济实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有效聚合功能区域内的服务资源,重点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体现居家养老特点、需求与服务对接、各类服务资源配置相对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使居家老年人遇到的实际困难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生活和医疗服务得到基本保障。

3.加强特殊群体的居家养老服务。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低偿和有偿服务的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陪护、基本生活照料、特殊护理、紧急援助等服务。同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探索建立特殊养老群体分级分类服务办法,满足其多样性的服务需求。

4.探索老年宜居社区建设。不断改善老年人基本居住条件,实物配租应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老年人家庭。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城区住宅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居住、上下楼和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探索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满足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宜居社区。

(二)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

推进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在每个城镇社区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养老服务站为载体,全面掌握老年人服务信息,整合服务资源,组织为老服务活动,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政策保障和帮助,形成全方位、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

篇3

[关键词] 工程移民 规划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3-0072-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01013);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150);陕西省社科联项目(2013Z065)。

[作者简介] 张静晓(1981 ―),河南南阳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2015年度陕西省委组织部博士服务团挂职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副局长,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管理;石昌林(1962 ― ),陕西安康人,安康城乡建设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曙安(1966 ― ),陕西安康人,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总规划师、党组成员。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移民工程是我国近60年来最大的移民工程,是陕南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安康作为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发源地、决策地和推进地,加强对安康移民搬迁规划建设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有利于促进安康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对陕南高质高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案例价值。已有研究对陕南移民搬迁的资金来源、社会排斥、生计等问题进行系统视角、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等视角的研究,但对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建设过程缺乏基于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的实践分析和理论总结。毫无疑问,特别是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设规划和工程质量控制的科学和规范开展,是该项工程健康有序推进的根本,也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安居”命题的核心所在。陕南三市地理风貌相近,移民搬迁工程同步推进。为此,本研究以安康为例,从规划建设角度,以安置规划编制、规划审查与项目审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为重点环节,透析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建设过程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移民搬迁工程规划建设现状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的规划布局和社区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质灾害及其他潜在的自然灾害威胁,科学确定搬迁安置区域的功能及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在一定条件下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安康为例,目前,其社区布局、规划审查和建设情况如下:

1. 移民安置社区布局情况。根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及《安康市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安康全面完成总体规划的22.6万户88万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2011年5月安康正式启动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已如期完成了年度搬迁安置任务,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搬迁安置了7.5万户28.6万人,约占10年搬迁总任务的34%,直接投资超过100亿元,最大限度减少了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威胁,农民生存安全有了保障,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2. 移民安置点规划审查情况。移民安置社区规划方案实行分级技术审查:安置户数100户以下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376个,通过县区技术审查225个,技术评审率为60%;安置户数100~400户的安置社区228 个,通过市级技术审查32个,审查率为14.04%;安置户数400户以上的移民安置社区67个,通过省住建厅技术审查 15 个,审查率为11.94% 。

目前,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工程质量监管。通过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图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五方责任,规范了基本建设程序,强化了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400户以上的安置社区建设基本满足工程质量监管的规范化要求。以安康为例,部分县区以奖代补,解决避灾扶贫安置规划编制资金短缺问题,即规划方案获县区政府批准后,经县区住建、扶贫、发改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将规划编制资金补助到位。

二、移民搬迁工程存在的

主要问题

陕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以推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要与新型城镇建设紧密结合,须以人为本,不仅要实现搬迁农民空间上的流动,更要重视搬迁群众社会身份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在移民安置点规划编制中,提高规划参与度,完善功能设计,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好配套规划和建设工作。不容忽视的是,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安康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规划建设普遍存在安置社区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滞后于项目建设,规划成果未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范和要求,部分施工现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等问题。

规划编制方面。一是县域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布局规划未全面完成,系统规划编制缺失。1/3的县区完成规划并通过了省市两级的技术审查,1/3的县区完成了方案初稿,1/3的县区仅仅完成设计委托。移民搬迁布局规划和安置规划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存在很大缺失。二是相当部分安置社区规划缺乏严谨的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洪成果,对规划编制的前置要件和运用不够规范。三是部分安置社区的设计单位无规划资质,或规划成果没有加盖资质证章,没有法定效力。四是部分安置社区规划编制不规范、标准低,规划设计内容缺项多,深度不够。如部分县区项目文本资料基本完整率不足20%;部分安置社区规划水平低,不能满足国家强制性规范安全间距要求,住宅楼建筑间间距仅4米。五是部分安置社区存在重大调整并重新修编的问题。如某些社区规划,从低层规划调整到多层和小高层建筑布局,规模发生重大变化,原约350户,增加到920户,增长163%,几乎是新做规划。

规划审查方面。一是大部分社区的规划审查和审批手续不完善,个别县存在没有一个报市技术审查安置规划项目现象。二是大部分社区的项目建设程序不规范。移民搬迁安置社区项目招投标工作不规范,部分县邀请招标太多,具有招标手续的不超过15%;个别县相当部分安置社区无《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然而却持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严重违反了建设项目报建程序。

在质量安全方面。质量安全隐患大,“9县1区”安置社区建设绝大部分未通过招投标,各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未将这些项目施工纳入安全监管范畴。大多数工程项目均由不具备建筑施工资质的农民施工队承建,普遍存在外架搭设不规范,临边、洞口、楼梯等部位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用电不符合要求,施工现场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搅拌机和葫芦吊,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大于30公分的预留洞口未做预制过梁等共性问题。

三、提升移民搬迁工程规划建设水平对策

陕南移民搬迁的规划建设问题,主要在于是否强化规划编制的系统性、规划审核的及时性、规划执行的刚性与工程监管的介入性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是高质高效地编制移民搬迁系列规划。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规划必须从系统角度进行系列编制,确保各种规划的协同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需要“规划先行”,把移民搬迁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将安置点尽量布局在县城、集镇、园区周边,同步考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实现移民搬迁与推进城镇化相互促进;鼓励搬迁农民自愿流转山林、土地经营权,实现移民搬迁与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通过编制高质量科学的移民搬迁系列规划,使移民搬迁与国家区域发展规划、陕南循环发展战略同步实施,以有利于加快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应酬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安康市移民搬迁建设规划技术规定(试行)》和《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公共设施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规划编制。

二是强化规划审批和主动管理意识。地方政府应加强技术审查“一站式”服务,将安置社区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洪防灾作为规划编制和审定的前置条件。加强对安置社区布局规划和安置社区建设规划的技术评审与报审工作,对安置社区建设项目按法律规定发放项目“一书两证”,做到项目规划实施方案、批复文件、开工报告、审计报告、施工记录、经济责任合同等资料齐全,达到县乡有档、村有册、户有表,切实发挥安置规划的引领作用。

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关注土地与人口承载力,加大跨区搬迁。在移民搬迁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人口集聚与环境承载、生产生活与产业支撑、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基本农田和林地资源保护,开山改河要慎之又慎;要解决好安置点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排放和环境美化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及品质。安康市比较开阔的平地只有安康城区、汉阴县城和平利县城,其他县城则建在坡上或者山沟里。在耕地红线不动摇、项目用地逐年增、产业用地需求多等多重压力下,安康移民工程的土地瓶颈制约更加凸显。部分山区群众尽管已经住进移民新区,但一些地方的移民安置点因规划土地有限,难以开发致富产业。此外,如果移民工程规划不到位、实施不当,可能造成灾害转移或搬家,产生新的生态、环境、灾害问题,要积极探索新安置方式,持续推进“飞地经济”园区等跨地区移民搬迁。

四是强化规划动作刚性到位。首先要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和技术审查程序,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在审批前,应由市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规划在批准后30日内,报省住建厅备案。安置户数在100户以下的建设规划,由各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安置户数在100户以上400户以下的建设规划,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安置户数在400户以上的建设规划应以县为单位,报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报送省住建厅进行技术审查。其次,刚性落实经省市县技术审查的移民搬迁规划。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有严格的规划编制标准,布局规划要对县区范围内移民搬迁的人数、户数、类型等进行分类,每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安置人口、户数、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投资估算、建设时序等均应按照报批规划刚性执行。

五是以合同为中心规范招投标过程,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确保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质量。要围绕工程质量低劣问题,解剖典型案件,查找当前工程质量监管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落实完善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机制。同时,应加大建筑安全的介入工作,强化工程质量安全属地管理意识,或抽调专业人员成立机构,增加质量监管队伍力量,专门负责避灾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中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避灾移民安置社区质量监管全覆盖。采用网格化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实行县、乡、村三级包抓责任制,分解量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有搬迁任务的村选派群众代表为质量监督员,协助监督工程质量,移民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

四、结 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质高效科学的移民社区规划建设是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基石,是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政策实现的前置要件。本文以安康为例,从规划建设角度深入分析陕南移民搬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对策,对陕南三市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陕南移民搬迁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解决移民的安居乐业。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陕南移民搬迁是中国传统村落解体再聚合的过程,需要运用社会学原理对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梁福庆. 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政策发展和创新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11-15.

[2] 王应政. 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的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关键问题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 吴国新,陈智慧,李宇航. 陕南移民搬迁开启秦巴山区百姓生产生活的新时代[N]. 陕西日报.

[4] 鄢闻, 何得桂.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山区避灾型移民搬迁问题研究[J]. 前沿, 2014(Z1):117-119.

[5] 刘洁, 何彦锋, 杨丰顺. 基于突变理论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生活水平评价[J]. 人民长江, 2013(13):113-115.

[6] 李文正, 刘国航, 叶艾艾等. 陕南丹凤县移民搬迁绩效评估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12):144-147.

[7] 何得桂, 党国英.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中的社会排斥机制研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06):84-88.

[8] 冯明放,彭杰. 陕南大规模移民搬迁的系统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2):10-12.

篇4

新型城市化首先要理念新:一切为了市民的幸福生活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2011年的数据则显示,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幸福”已成为诸多地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尺度。在9月18日召开的广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作题为《为了广州人民的幸福生活》的报告,明确提出,幸福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必须始终坚持民生幸福最高追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为使“幸福”落到实处,“1+15”政策文件中,《关于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实施意见》在制度机制、平台体系、重大项目、关键目标四大方面提出了60条具体措施,涉及52项制度机制的制定完善、21项平台体系和32项重大项目的建设,共设定87项关键目标。

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最低工资标准、城乡三项保险参保人数、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套数、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高中优质学位率、每千人床位数、每万人全科医师数、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置率等都被列为关键目标;城乡三项保险政策内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全市养老床位数、残疾人康复资助标准等被列为突破点。

该意见稿共涉及的138个具体指标,其中高于国家、省、市及部门“十二五”规划的有14项,基本一致的有95项,高于国内主要城市的指标有11项。

新型城市化重心是产业新:幸福导向型产业引领服务业高端化

没有产业的城市化就没有灵魂,新型城市化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为避免产业化和城市化脱节,“1+15”政策文件中,《关于推进产业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瞄准产业集聚度不高、龙头企业较少、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突出问题,以“转什么”、“往哪里转”、“怎么转”为重点,紧扣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从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创新水平、绿色发展、幸福导向、体制机制6个方面提出了广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发展目标,幸福型导向产业作为广州产业转型的重要一环,促进产业转型与幸福生活结合更加紧密,推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建设幸福广州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同时,《意见》从产业集聚、创新驱动、企业成长、绿色发展、智力支撑、资本支持、区域辐射、软实力等8个方面提出产业提升的具体对策措施。

与广州相比,在推进城市化产业发展方面可资借鉴的还有重庆市。为进一步以城镇化为依托,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融合,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和开发区建设的城镇功能配套,促进人口、产业、资源合理分布,9月12日,重庆市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推动“1+2+7+36”工业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园区城市形态化,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

新型城市化关键是内涵新:城乡一体分区推进

“建设特色鲜明、设备完善、生态良好、幸福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广州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是当前农村群众的迫切愿望”。“1+15”政策文件中,《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工程的实施意见》围绕破解当前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最紧迫问题展开,把主攻方向放在加快实现空间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突出科学规划、突出转型升级、突出缩小差距。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作为重要内容,实施“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发展战略,完善“都会区—城区—重点镇(含中心镇)—一般镇”的城镇体系,并将规划体系延伸覆盖到村,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网络完善、产城融合”的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全域广州”规划体系“全域广州”规划体系。同时,在乡村发展方面,《意见》确定“更新型”、“引导型”、“保育型”三类政策分区,分类推进乡村建设。

与广州相比,在推进城乡一体方面,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所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之后农村发展的“第”,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通过新型城镇化,既解决了今后的建设用地问题,也更好地就地解决农民群众的期待。

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实际特点,河南各地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不同的符合自身发展的新型农村建设模式。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省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完成投资631.5亿元。

新型城市化的根本保障是指标新:量化考核、系统评价、分类推进

篇5

主要工作:

一、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所代表街道办事处迎接区“五五”普法验收检查。街道办事处和司法所高度重视验收检查工作,1顺利通过“五五”普法验收检查。5月18日。将2006年以来积累的普法资料进行分类装订,整理五年来普法宣传学习资料50余册,街道党工委书记对五年来的普法情况进行了汇报,普法工作得到验收组的认可。

加强与社区警务队的联系沟通,2继续开展“六调联动”工作。年初以来。联合调解虹桥社区住宅楼下水道阻塞纠纷等矛盾纠纷6起。为了使居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六调联动”工作意义,6月10日上午,大街举行了六调联动”宣传周法律咨询活动。街道主管综治副主任、司法所所长、街道妇联主席、各社区人民调委会主任、社区综治员、人民调解员等20余人走上街头向群众宣传人民调解知识。宣传活动现场,共解答法律咨询9人次,发放《调解案例》150余册、法律援助工作手册》140余册、人民调解知识宣传单700余张,宣传活动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深入开展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社区干部开展选举法律知识培训。重点培训了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选举工作的方法、顺序等知识的讲解,3积极参与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以街道办事处重点工作为普法宣传活动契机。确保换届选举的合法、有序进行。二是进一步完善加强法律咨询制度。司法所长和司法助理员分别到社区调访办公室值班,接待居民群众的来电来访,为居民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及时解答关于选举方面的法律问题。三是加强社区居民的普法宣传教育。9月2日是司法所的法律广场活动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宣传单、普法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3500份,及时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现场义务解答群众咨询12人次,为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全面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

增强业务素质。所结合社区工作实际,1组织学习培训。针对新考录社区工作人员不熟悉工作业务的情况,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熟悉适应工作环境,学习业务知识,为进一步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奠定基础。分别在3月23日、5月10日,分两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街道主管综治副主任、各社区调委会主任、社区人民调解员、综治员及普法宣传骨干3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培训中,详细讲解了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六调联动”等项工作的意义和工作方法,对基层司法工作中常遇到疑难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培训中把专业讲课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突出培训实用性,加强互动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训任务结束后,组织业务知识考试,检查参训人员的学习效果。

定期检查评比。5月28日、12月2日,2完善考核机制。所对各社区司法工作进行半年和全年工作检查。依照年初制定的专项工作考核细则,对各社区的文字资料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逐项检查。对于人民调解案件文书不完整、书写格式不规范等存在问题当场指出,要求及时改正,并在工作会议上通报检查结果,从而使人民调解文书制作水平得到提高。

三、认真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视。一是根据《区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要求,1成立组织。及时成立街道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成员有街道综治办主任、民政办主任以、司法所所长和社区警务队队长,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具体负责各项日常工作。二是建立专业矫正力量与社会矫正力量想结合的矫正工作队伍。专业矫正力量主要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社会矫正力量是通过居委会推选出一批关心社区建设,热心社区矫正工作的老党员、退休干部,组建了一支22人的志愿者队伍。三是制定街道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街道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职责,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办公室职责。四是召开社区矫正工作动员会。6月18日,街道召开了社区矫正工作动员大会,辖区4个社区和社区警务队相关人员24人参加了会议,街道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对今后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与会人员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

切实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一是抓规范的同时抓创新。对各项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从严动身,2严格管理。从细节出发,同时注意在工作中进行创新,保证工作效果。如在谈话教育时,严格依照分类管理的要求定期进行谈话,谈话内容上注意与矫正对象的个人情况和当前的社会形势相结合。二是抓数量的同时抓质量。分类教育、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矫正对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每名矫正对象的家庭、技能、就业、心态等情况进行了再犯罪的可能性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严格执行各类矫正措施,落实考核奖惩制度。依照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的要求,严格落实报到思想汇报、谈话教育、公益劳动、家访走访等制度,对不能按时报到等违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的处置。通过严格考核,充分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矫正对象的遵纪守法的意识、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为了规范矫正工作顺序,3创新思路。充分发挥社区在矫正工作中的作用,社区相应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9月28日在对矫正对象进行集中入矫教育时,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监护人、志愿者、矫正对象等人员参加了教育培训会,规范了接收顺序,并对入矫对象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同时,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并提出要求和希望,使矫正对象在进入社区矫正期既感受到社区矫正的严肃性又感受到社区矫正的人性化,从而积极配合矫正工作,通过矫正悔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

存在问题

1居民对人民调解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的认知水平有待加强。

对待矛盾纠纷,2社区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主动介入性不强。

业务知识相对贫乏,3社区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对提高服务质量存在很大局限性。

2011年工作打算

开展两次“法律广场”宣传活动,1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认知度。2每月分别到各社区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发挥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3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区级调委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及时、认真、规范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主要学习较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司法行政工作业务基础知识。4以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为目的每月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不时提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服务质量。5继续开展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服务工作。

篇6

一、基本情况

通过本轮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我市村(居)民小组由3086个减少至1463个,共减少1623个,减幅52.59%。其中,村民小组由2464个减少至973个,共减少1491个,减幅达60.51%;居民小组由622个减少至490个,共减少132个,减幅22.21%。

二、总体思路

(一)优化空间格局。一是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为目标,优化产业空间格局。牢牢把握乡村振兴关于“产业兴旺是关键”的重要论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根据产业规划布局和发展需要,以粮油、蔬菜、水果、水产养殖、文旅等产业为重点,将地缘相邻、产业相近的小组纳入调整优化范畴,统筹资源要素,增强发展动能。

二是以增强归属认同为目标,优化院落空间格局。根据村(居)民小组建制变迁的历史沿革,结合群众意愿,以共同的文化和记忆为纽带,对人缘相亲、情感相通的小组进行调整优化,重塑群众对共同文化、共同记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是以顺应城镇化发展为目标,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顺应人口转移客观规律,对统征统转安置群众的小组建制进行调整优化。同时,将靠近场镇、符合条件的村民小组与场镇居民小组进行调整优化,增强场镇发展潜力。

(二)提升治理水平和能力。深入贯彻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为目标,着力于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优化村(居)民小组长结构。坚持“面积调宽、人口调多”的原则,对规模过小的村(居)民小组进行调整优化,拓宽管理幅度,增强治理效能。

(三)开展居民小组调整优化。以本次村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为契机,结合城市网格管理工作,通过调整管理幅度,创新管理体制,同步开展居民小组调整优化。

三、主要做法

(一)注重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我市村级建制调整及社区优化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确保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继续取得实效,我市沿用村级建制调整及社区优化改革领导组织架构,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组长、市委组织部部长牵头、分管民政副市长亲自抓、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都参与的市村级建制调整及社区优化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分管民政副市长担任,同时设由分管市委常委或副市长担任组长的综合协调、人员安置、资产及债权债务处置、发展规划和资金保障、舆情管控、稳定风险防控、纪律监督、法律法规保障8个工作专项组,并成立12个由四大班子领导和镇(街道)联系领导组成的工作指导组,形成“1+8+12”的组织领导架构。

(二)注重统一认识,切实提高思想站位。我市在本次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坚持“早筹备、早启动、稳推进”的工作基调。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工作启动后,我市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先后多次组织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召开推动员会、推进会、培训会,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精神,明确改革任务和工作要求,部署安排各项改革工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全覆盖谈话”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谈心谈话。一是全面谈,通过与村(社区)两委干部与离职老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小组长、乡贤等逐一谈话,对广泛关注的土地、资产分配等问题进行正面宣传、现场答疑,解除后顾之忧;二是重点谈,通过与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就工作安排、工作纪律等作出部署,要求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三是反复谈,对改革认识暂时不到位的党员干部,实行“一人一册,专班负责”,摸清情况、了解诉求,努力凝聚调整优化的最大共识。在改革过程中,我市各级人员认识到位,识大体,顾大局,为改革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注重摸底调研,深入全面酝酿方案。在村级建制调整及社区优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统筹下,以镇(街道)和村(社区)为主体,深入开展调查走访。一是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调研小组,着重就政策层面的内容,到各镇(街道)开展调研,收集问题和建议。调研后形成了《市村(居)民小组改革调研报告》呈报领导小组进行研究。二是各村(社区)深入小组开展调研走访,通过个别座谈、开院坝会等方式,特别是村(社区)两委干部与离职老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现任小组长、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村民等,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摸清各村(居)民小组人口、户数、面积、历史沿革、产业发展、集体资产、债权债务、群众意愿、风险隐患、组长信息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村分组建立调研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台账细。通过全面摸底,掌握全市村(居)民小组基本情况后,以人口规模为重点,充分考虑组干部优化调整,结合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坚持“二个局限”和“三个不变”,科学制定改革方案。

(四)注重程序合法,规范有序实施改革。在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过程中,我市充分认识改革程序的重要性,将程序合法性贯穿始终。一是制定任务清单。在改革开始之初,制定完善了《市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任务清单》,就改革任务、工作程序、时间节点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为指导各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改革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出台总体方案。改革工作启动以后,由市民政局按照省、市要求,认真谋划,因地制宜,多方面多层次征求意见,牵头起草了《市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总体方案》(后简称《总体方案》),并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市主要领导、部门和镇(街道)主要领导反复讨论后出台。《方案》确定了本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原则、重点任务、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为本次改革定基调、定方向、定目标。三是酝酿实施方案。按照“三上三下”的工作要求,由村(居)民委员会提出改革模拟方案,报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审核把关;根据经镇(街道)审核把关的模拟方案,由村(居)民委员会召开村(社区)党员大会、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形成改革初步方案,公示无异议后报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把关初核;经镇(街道)把关初核的初步方案,由村(居)民委员会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提交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审批,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四是召开村(居)民会议。严格按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村(居)民小组设立、撤销、调整和组长选举的规定,召开村(居)民会议,表决改革方案,推选小组长。对不能亲自参加会议的群众,实行投票并做好记录。

(五)注重风险防控,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一是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深入村(社区)走访了解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的风险隐患,全面排查梳理矛盾隐患,重点梳理此次改革涉及的各类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点区域,提前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社会风险点台账,并针对风险隐患提前化解、针对群众疑惑主动回应,确保整个改革过程有序平稳。二是做好债权债务锁定工作。按照“三不变”的工作原则,核算全市村(居)民小组债权债务情况,对受益群体进行锁定,确保改革调整前后,群众利益不受损。特别是对待拆迁或待分配安置的小组,按照“明确分配主体、明确受益群体、明确分配方式”的“三明确”工作法,开展改革工作。三是妥善做好离任小组长分流工作。按照“脱帽不脱责、脱帽不脱管、脱帽不脱薪”的原则,明确离任小组长的待遇保留至2020年换届。拓宽离任小组长工作渠道,鼓励离任小组长就地转化为网格员、人民调整员,协助开展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维稳等工作。

四、取得成效

(一)合组改革力度大。本次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后,我市村(居)民小组由3086个减少至1463个,共减少1623个,减幅52.59%。其中,村民小组由2464个减少至973个,共减少1491个,减幅达60.51%;居民小组由622个减少至490个,共减少132个,减幅22.21%。村(居)民小组平均户籍人口由226人增加到535人,平均户数由88户增加到202户,平均党员数由6个增加到13个,村民小组平均幅员面积从0.21平方公里增加到0.44平方公里。通过改革,村(居)民小组规模进一步扩大,村(居)民小组资源更加集中,空间布局更加合理,逐步实现人口相对集中、辖域相对扩大、产业相对连片,有效解决村(居)民小组数量多、人口少、面积小、实力弱等问题,为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了条件。

(二)新任组长结构优。通过“择优继任一批、村委兼任一批、后备干部挑选一批”,把一批政治素质较高、水平文化较高、群众威信高、服务能力强的人员调整为小组长。本次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中,村(居)民小组长离任2058个,新任409个,留任1020个。改革后,全市村(居)民小组长平均年龄由58岁降低到52岁,初中学历占比由64.9%提高到70.09%,高中学历占比由14.72%提高到23.01%,大专及以上学历由1.89%提高到3.09%。同时,以此次改革为契机,理顺城镇居民小区管理体系,通过居民小组长兼任楼栋长的方式,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以楼栋为单位,划分网格,理顺管理体系和职责,促进小区日常管理运转更加顺畅。

(三)改革过程社会稳。我市始终紧绷改革稳定这根弦,树立底线思维,抓早抓小,最大限度防范风险。印发《关于建立村(居)民小组调整优化改革工作报告制度的通知》,及时收集社会群众意见和其他突况,坚持做到“舆情信息及时报”,收到意见及时做好政策解释、宣传引导、风险化解等各项工作。改革方案公示期间,我市共收到意见建议40余条,对每一条意见建议都作出了针对性的解答和回应。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各镇(街道)均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整个改革过程中,我市未出现一起违法乱纪事件,未出现一起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未出现一起干部闹情绪寻衅滋事事件,实现了平稳合组、平稳交接,改革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五、存在问题

(一)由于改革后村(居)民小组人口增多、面积增大,基层服务对象、服务半径、服务方式都有所变化,因此,村(居)民小组长综合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部分小组长比较年轻,基层管理经验尚待提高,在群众中威信还没有树立起来,部分事务需要离任小组长帮助完成。

(三)合并小组在磨合期管理难度较大。农村宗族观念较强,小组合并后打破了村民日常的生活界线,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出现合组不合心的局面。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引导,凝聚发展共识。针对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回应和妥善处理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打消群众顾虑,充分利用资产资源整合优势,加快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富致富。

(二)督促工作交接,推动工作开展。督促指导离任小组长完成账本、档案等资料的交接工作,确保资料完整,并发挥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协助新任小组长开展各项工作。

(三)继续谋划和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牢牢把握“发展”、“服务”、“治理”三个核心关键,加强以村(居)民小组为基本单位的村居自治,推动组织体系建设、基层社区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层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切实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篇7

1、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2、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实践活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校园规划和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可以以郊游或远足的形式,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的调查。

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指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商业性活动、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等)等,还可以参加社区的政策调研、政策宣传甚至于政策制订,参与企业策划等。

科技性实践活动:如进行某项科技设计或制作,参与社区生产、生活设施的设计或改造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的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两个、三个或多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3、课程管理组织形式

1) 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 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在学校德育处、教科室、教务处和总务处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德育处负责社会实践课程的规划,教导处、总务处等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德育处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年级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班级成立学术委员会,实施对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主管理。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完整的活动方案,要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并征得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班主任和家长要在活动方案上签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对该活动方案提出详细、具体的活动建议,以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在进行。指导教师也要就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军训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项目,要严格按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实施。

4、课程配置与时间安排

军训是全体学生的必修项目,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共一周时间,完成者得2个学分;学校设置一个“社会实践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次主题活动,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完成者得2个学分;其他2个学分由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得到,可集中安排进行某一主题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日,也可分散安排多项活动,时间累计也不得少于7日。分散进行的活动要尽可能多样化,以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和收获。这2个学分的认定时间为高二第二学期末。

5、活动实施的过程

5•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5•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5•3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5•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5•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学分认定,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专家小组进行学分确认,教导处完成学分登记。

6、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6•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6•2、评价内容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2)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3)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4)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5)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6•3 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评价。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在进行考评价时,活动小组和学生个人提供如下考评依据:

军训评价。军训评价由出勤情况、学习或训练态度、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考核情况、个人军训日记或小结等方面构成。

附军训评价表

主题活动评价。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分散组合活动评价。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单位证明、各项活动的计划,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级()交流及互评——导师(或班主任)进行初评、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专家小组进行最终的定性评价,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等,75分——89分为B等,60分——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7、奖励与重修

篇8

1 突出规划引领,夯实发展基础

规划是方向,是蓝图。根据湖北省畜牧兽医局“两大创建”的工作要求,团风县畜牧兽医局主动对接团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组织调研专班,深入全乡10个乡镇进行调查研究,采取召开座谈、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等形式,广泛征求养殖户、企业家以及基层熟悉畜牧工作的领导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派局主要领导及业务骨干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山东潍坊考察学习,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的畜牧发展先进县市考察学习,进一步开拓视野,引进先进发展经验。

通过出外考察,立足县情,并参照《团风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和《因村制宜编制村庄整治规划》等相关规划,坚持绿色决定生死的发展理念,对团风蛋鸡产业进行了全域生态养殖规划,划定了团风城区为禁养区、团风县城周边的方高坪镇为限养区、318、107国道两边的6个乡镇及北部山区2个乡镇为适养区,为团风今后蛋鸡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2 突出示范创建,加快提档升级

抢抓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养殖示范区创建的重大机遇,全力以赴开展蛋鸡标准化养殖创建活动。

2.1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标准化程度

对全县蛋鸡养殖场进行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分步实施,全部按照“153”蛋鸡养殖模式进行标准化改造,实行全封闭是管理,采取按栋全进全出的方式组织蛋鸡生产。

2.2 完善诊疗设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对每个鸡场从消毒池、兽医实验室、消毒器械、诊疗器械、冷链设施、治疗药品、执业兽医等方面进行规范完善,确保蛋鸡疫病诊断准确及时。

2.3 完善生产设施,提高养殖效益

根据标准化建设要求,各鸡场全部安装自动清粪机、喂料机、通风机、湿帘通风系统、自动饮水等相关设备,实现饲养自动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4 完善规范管理,提高饲养水平

制订了《防疫制度》、《饲养管理制度》、《员工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和《蛋鸡养殖操作规程》;根据团风养殖实际,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实行程序免疫;强化养殖档案管理,要求各个蛋鸡养殖场生产环节的各项记录及日常防疫消毒等工作均记录完整,档案保存完好。

2.5 成立创建专班,强化责任落实

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制定了创建实施方案和验收标准。并把示范创建与以奖代补政策、标准化改造项目、菜篮子项目结合起来使用。严格执行建设一个,规范一个,验收一个,奖补一个,对不达标的蛋鸡养殖场,一律不纳入奖补范畴。近年来,通过政府主导、业主主体、项目倾斜,投入5 000多万元,改造提升145家万只以上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淘汰落后产能鸡场13家,同时,对新建的养殖场提高准入门槛,对不符合条件的养殖户,联合国土、工商等有关部门,一律不予办理养殖相关审批手续。到目前,全县已通过国家级验收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5家,省级32家,市级103家。团风县标准化创建得到农业部、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3 突出民生为重,强化粪污治理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畜禽粪污治理纳入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畜牧兽医局立足部门实际,联合县环保、农业、土管等相关部门进行综合治理。

3.1 从畜禽养殖行政许可方面提高准入门槛

在申办《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时,增加了土地管理部门《设施农业用地审批表》和县环保部门环境评价材料两项条件,否则不予发证。

3.2 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对所有新扩建畜禽养殖场始终坚持“两先两后、三同时”的管理机制,即“先环评、后建设,先验收、后投产”,在建设施工中业主要将沼气池、雨污分流下水道、化粪池等污染治理设施与畜禽圈舍等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验收;对未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防治措施不落实的坚决不予验收投入生产。

3.3 大力养殖新模式

指导养殖户推广鸡―沼―粮、鸡―沼―菜、鸡―沼―果、鸡―沼―林等循环利用模式,从源头有效控制了新增畜禽养殖污染源。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奥奇姆生物有机肥场落户回龙山镇,年生产有机肥300万t,为全县500多个种植大户提供有机肥料。

3.4 加强养殖场执法监管

坚持依法治牧,联合县环保部门对已建蛋鸡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不到位、污水未达标排放的,限期整改,要求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必须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近年来共查处畜禽养殖污染投诉纠纷7件,查处责任单2个,个人 13人,极大地促进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5 抓好养殖场业务培训

联合环保部门每年坚持对养殖业系统职工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养殖业主的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意识。

4 突出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

认真贯彻黄冈市委、市政府“个十百千”工程,以“三大行动”为抓手,围绕县临港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配合县农口招商专班,全力以赴抓招商,组织外出考察。在县分管领导的带领下,2014年4月前往湖北夷陵区参观畜产品直销展示中心,依托天意种猪场,拟在马庙新建一座无害化处理中心;抢抓团风县大别山农产品加工园项目建设启动的机遇,5月由县政府牵头,前往湖北京山县神地公司考察畜产品加工,力争引进一家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落户马庙农产品加工园,推进畜牧集群发展。同时,加快推进湖北丰收粮仓城北工业园蛋品加工项目建设,该项目共计投入1.2亿元,预计2014年12月建成投产,年可加工生产1.2亿枚鲜鸡蛋。

5 突出平台建设,优化服务环境

蛋鸡养殖是一个风险大、投入大、利润率低、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合力推进。

5.1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手机短信,每周1、3、5向全县养殖户鸡蛋、鸡苗、饲料、淘汰鸡等市场行情,帮助养殖户进行生产销售决策。

5.2 加强疫病监测平台建设

投入10多万元,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新建一个标准化实验室,加强蛋鸡疫病监测,及时了解蛋鸡健康情况,做到早预防,早控制,将蛋鸡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2014年已完成120家蛋鸡养殖场监测任务,采集蛋鸡血样1 500份,抗体水平均达85%以上。

5.3 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县蛋鸡养殖协会的作用,依托阳光工程培训,对全县蛋鸡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近年来,已开展18期蛋鸡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蛋鸡养殖人员3 000人次,同时,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常年开展120畜牧技术服务,110畜牧执法服务,为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26件,查处违规经营伪劣过期兽药、饲料、添加剂案件3起。

5.4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

加强与县农行、农发行、县邮政银行、县农村商业银行的沟通协调,发挥县畜牧养殖技术协会中介职能,近年来已为全县养殖户争取1.2亿元贷款,其中,企业贷款贴息资金550万元,解决了323户蛋鸡养殖贷款难的问题。5.5 加强订单生产平台建设

与武汉中百便民服务超市、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武钢集团签订年销售6万多吨鲜蛋合同,解决养殖户鸡蛋卖难的问题,进一步擦亮了林家大湾鸡蛋品牌。

篇9

陆大道,经济地理学家。1940年生于安徽桐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上世纪80-90年代在原联邦德国作访问学者、合作研究和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尤其是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评价,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参与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级及地区级规划的制订和战略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和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被国家所采纳,并获得学术界广泛引用和推崇。近年来,对我国区域发展、地区差距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证和理论研究。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中央确定了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及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促进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振兴东北方针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组织了多学科的研究力量,进行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编写了这份建议。重点是从中长期角度,针对东北振兴中已经和将会提出的重大问题,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就产业结构合理演变的时序、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大都市经济区即产业积累带的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功能、大城市老工业区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条认识和建议。

一、对近年来东北地区发展态势的基本认识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国家振兴东北战略出台以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批100个项目开始实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包括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加快。国际资本、国内资本出现向东北转移的明显趋势,一系列重要产业及其管理机构正在向都市和有利地区积聚。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全国第四大都市经济区和哈大产业积聚带正在形成。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如机械工业、石油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的优势地位得到了巩固,特别是冶金工业的技术升级取得了预期的效果。2004年上半年东北三省实现生产总值6044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80亿元,同比增长22%;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11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利用外资22.4亿元,同比增长78.2%;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之中;等等。这表明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势头良好,各类政策措施形成的“集合”效应正在逐步释放,上世纪80~90年代基本处于“边缘化”倾向的东北经济,现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通过各地政府对中央战略的积极响应,市场力量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衡量,东北经济仍面临比较严重的挑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矛盾既是困扰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中需要付出长期努力重点解决的矛盾。除体制因素外,下列问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目前已经形成的偏重型的产业体系在结构转型、规模扩张、技术升级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依据资源基础所形成的传统产业优势与本地资源保障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重要原材料基地”的战略面临较重的资源、环境压力,且东北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依据都市经济区形成的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能力不强,面临经济国际化和国内主要城市的挑战;虽然农业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强,但基础不稳,产业化发展缓慢,现代农业体系还没有形成;局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恢复与治理的任务较重;等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解决,直接关系到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及其未来的发展。

二、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解决东北振兴的长期资源保障问题

随着“中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基地”的建设以及整个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东北地区对能源、铁矿石、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资源和资源型产品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但是这些资源的保障程度却已经或正在大幅度降低。东北三省煤炭的保有储量仅占全国的0.5%左右,而能源消耗占全国的10%以上,本地新增火电装机面临煤炭资源的限制,统筹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煤炭开发与电力建设将势在必行。2003年东北三省的电力生产与消费分别为1670亿千瓦小时和1740亿千瓦小时,2015年至2020年电力需求将达到3000亿千瓦小时以上。东北地区的石油产量正在逐步下降,2010年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只能维持3500万吨的水平,区内其他含油区域的增产潜力也非常有限。作为装备制造业基础的钢铁、冶金等高耗能产业急需新的能源接续基地,以保障振兴目标的实现和地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目前分布在哈尔滨――大连经济带上的8个有色金属矿山已有7个关坑停采,有色金属冶炼面临原料危机。因此,应尽早筹划,统筹安排,构建完善的资源保障体系。近中期应重点推进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资源勘探、开发和中俄蒙资源合作两大领域的工作。

(一)加快内蒙古东部资源接续基地建设

东部包括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在自然和经济区划上是东北区的组成部分。其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森林、土地、草原、药用植物等资源,与东北三省互补性强,是其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基地,区位上与东北三省接壤,是最便捷的资源获取区域。目前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保有储量447.2亿吨,占整个东北经济区煤炭保有储量(660亿吨)的近70%,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大型煤田就有8处。因此,从区域统筹发展出发,将内蒙古东部的资源开发纳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东北地区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深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建议在下列两方面重点统筹内蒙古东部与东北三省之间的关系。第一,统筹能源供应体系的建设。加强一体化的能源体系建设与网络改造,提高能源保障能力。近期应利用内蒙古东部煤田储量大、埋藏浅、宜开采、近水源、近铁路和近市场的有利条件,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能源需求的趋势,积极建设内蒙古东部能源基地,到2010年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基本满足整个东北经济区新增加的电力需求。同时,加大海拉尔盆地石油的勘探力度,作为大庆油田重要的原油补给基地。第二,加强大兴安岭矿产资源勘探的力度,成为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的接续基地。根据目前的初步工作,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中南段聚集了铜、富铅锌、锡、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等战略性矿种,其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有可能上升到国家层面,构成国家级的有色金属基地,为构建国家资源安全体系服务。

(二)实施积极的“走出去”战略,推动以资源勘探、开发为重点的中俄蒙合作

在积极开展与东北亚各国的全面经济合作和贸易的同时,需要创造条件,使我国地勘队伍和矿山冶炼企业在俄罗斯远东和蒙古国开展探矿和采矿活动,构建东北地区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资源――能源基地。建议国家实施资源外交战略,推动上述目标的逐步实现。近期应增加在俄、蒙两国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的投资。为此,首先加强与俄、蒙在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的科研合作,通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摸清俄蒙的资源情况、成矿规律和勘探开发条件,降低“走出去”的风险,为企业投资探路。其次,鼓励我国企业参与俄蒙的资源开发。合作的重点除油、气勘探和开发外,还应推动有色金属资源勘探与开发领域的合作。

三、制定推进工业结构转型的长期引导战略

经过20世纪的发展,东北地区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基础原材料为优势的传统工业体系。虽然这些工业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些产业与资源、市场的关系,引导其合理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促进现代工业的发展,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其关键是推进工业结构的转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只是实现区域振兴的部分内容,而绝非全部内容。因此,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作为替代的新兴产业的培育程度与发展规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定工业结构转型的长期引导战略。

(一)东北工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经过近10多年持续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东北地区在全国工业总量中的比重稳定在17%左右,工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冶金、石油、机械等传统优势工业的地位得到了巩固,特别是冶金工业工艺水平和竞争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食品、医药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等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迅速,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煤炭、造纸、森工、纺织等一些已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退出了主导行业之列。民营经济和外资比重逐年提高,所有制结构有所改善。东北工业经济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尽管上述趋势和成就比较明显,但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目前东北的工业体系总体竞争力还不高,突出表现在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依赖型工业产业链短,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工业技术装备老化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负担沉重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等等。

因此,应紧紧把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制定长远的产业发展战略,以此为指导促进东北工业从能源原材料主导、向原材料与重型装备制造业并重,远期向原材料――制造业――轻工业全面发展的结构转换,建设结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塑一个在我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工业基地。

(二)将调整原材料工业的生产结构和增强其竞争能力作为近期扶持的重点之一

目前,地方政府和企业仍将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作为重点,发展目标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针对东北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普遍存在的生产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生产企业规模结构和技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着重调整能源原材料工业的生产结构。未来应本着“优化存量、深化加工、集聚发展”的思路,调整基础原材料企业的规模结构与布局结构,重点培育发展深加工产业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结合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化钢铁、石油加工等工业的布局。通过市场的力量,逐步淘汰和优选现有的中小型原材料企业,并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落后的钢铁企业等基础原材料项目盲目上马。

(三)未来10年重点扶持交通运输设备和重型成套装备两大行业,逐步形成我国和亚洲最大的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机械装备制造业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第一重型机械厂、哈尔滨三大动力设备厂、沈阳输变电设备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连造船厂都是行业中的巨人。一汽的汽车、哈尔滨的60万千瓦发电机组、沈阳的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至今仍代表着我国相关行业的最高水平。围绕交通运输设备和重型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工业,调整东北工业结构,既符合工业结构演变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和东北地区的发展需求。

今后10年,应以继续营造交通运输设备和重型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工业生产的区域优势为重点,通过钢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鼓励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措施,提高装备制造业的配套条件,在辽中南、长(春)吉(林)和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地区形成区域最佳组合,建设东北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的轴线。

未来应重点发展汽车、船舶等交通运输设备和矿山、冶金、石化、输变电、数控机床等重型成套设备行业,鼓励企业开展区内配套,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组织方式,鼓励企业占领国内外两个市场。尤其要重视发挥骨干装备制造业企业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在今后的10年中,巩固、提高机械装备制造业在东北工业结构中的比重水平,形成东北地区交通运输设备和重型成套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等大协作的网络体系,推动重工业结构从基础工业型向基础与加工并重型的转变。

建议国家对东北机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行必要的扶持政策。一是建立重大机械装备产品研制生产的风险基金,支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通设备和重型成套设备研发体系,使东北成为我国该领域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二是用国债贴息的方式重点扶持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是尽快解决“大集体”问题和企业办社会问题;四是实施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必要的基金扶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集团的研发能力,培训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五是积极吸引韩、日、美国、欧盟和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本与技术。长期目标是建设成为我国和亚洲最大的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远期应实现装备工业、轻工业、原材料工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着眼于未来20年,东北地区应改变目前重工业过重的状况,实现工业结构向轻重工业并重的方向转换。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医药、农产品加工业、电子通讯、家具制造等轻工业部门不断壮大,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亮点。随着东北地区石油化工等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基地建设,东北地区发展轻工业的基础条件将越来越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重型成套设备制造业的不断强大,也将会对轻型制造业产生有力的拉动作用。因此,要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继续培育轻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应当通过引进技术、资金以及体制创新等方式,发展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子通讯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北药”资源和未来石油化学工业等提供的工业原料,要鼓励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地区布局上以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为主。结合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水稻、薯类深加工、肉制品和啤酒饮料及山特产加工基地,以及建设全国最大的乳制品和玉米、大豆深加工绿色食品工业基地。电子信息制造业应当充分利用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提供的良好机构,在软件产业和机电一体化领域有所突破,力争使面向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软件行业和相关的硬件设备制造业成为东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四、建设大都市经济区和产业积聚带是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

(一)调整产业的空间结构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措施之一

科学的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可以促进区域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由核心城市及其腹地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区域”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以国际性门户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即“大都市经济区”)是目前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地区,如大伦敦地区、东京都市圈等。在国内,以香港和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正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经济区。因此,进一步加强大城市的集聚功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经济区,是振兴东北过程中深层次的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这在当前振兴东北的工作中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东北地区现有空间组织的特征是:国有大企业往往是城市经济和空间的主体,大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不高,城市之间缺乏有机的经济联系,中等城市发育程度差,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东北地区不少城市是依托国家投资的大企业而形成的,一个企业往往就是一座城市的主体。同时,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统配统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与本地的经济联系不多,形成了不少经济“孤岛”,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不是很密切。长期依赖国有投资也使东北地区缺少“自下而上”形成的中小城市,城市等级结构有缺陷。这些空间组织形态是计划经济体制深层次的反映和根深蒂固的遗留,与目前的发展趋势不适应,制约着东北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充分发挥。

因此,从长远看,有些行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与产业的空间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围绕门户城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二)产业和就业已经出现向特大城市及周围地区集聚的趋势

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非农就业整体下降趋势得到减缓,而且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增长趋势。这可以通过非农业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布得到一定的体现。2000年至2002年,东北地区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09万人;其中,哈尔滨、大连、长春、沈阳、营口、四平、大庆、绥化等8个城市,合计增加了75.6万人,占总增长量的近70%。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哈大铁路沿线。外资和民间资本开始涌入东北,特别是特大城市及周边地区。例如,2003年,沈阳市利用外资额达到22亿美元,是2000年的5.5倍;另有1000多家来自南方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同年,大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6.9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在吉林,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落户长春市及周围地区。在黑龙江,一些资源城市中的大学、农场总部、大企业开始向哈尔滨和大庆转移,而外部资本也有进军这一地区的趋势。例如,雀巢、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乳业公司纷纷在此布局乳业加工厂,国内多家一流肉类加工企业在此建立大型屠宰加工厂,温州的皮革业开始在哈大地区布局设厂。

这表明,东北地区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态势已出现,市场机制下的城市间有机联系正在形成。正确引导和促进这种态势,进一步发挥大城市的聚集功能,可更加卓有成效地实现振兴东北的战略任务。

(三)明确沈阳、大连的门户城市地位,逐步调整布局,加强功能

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门户城市”,并以此为核心构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经济区,改变围绕大企业进行空间组织的惯性,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门户城市”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原则:(1)发展水平高、经济实力强、人口规模足够大;(2)中心性强,即为腹地服务功能强;(3)有广泛的国际、国内联系;(4)是跨国公司青睐的投资地;(5)有广大而且基础较好的腹地。按照这些原则,东北地区应整合沈阳和大连两市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带动东北地区的发展。其中,沈阳应侧重发挥东北地区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交通枢纽、装备制造业研发和生产基地等功能;大连应侧重发挥国际贸易窗口、东北亚国际航运及物流中心、涉外金融中心、临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

(四)积极建设辽中南大都市经济区和东北中部聚集带

围绕沈――大“双核”门户城市,积极建设辽中南大都市经济区,使其成为像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那样的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的基地。空间范围包括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辽阳、营口、盘锦和铁岭等9个城市。它的基本定位是:我国东北地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主体和基地,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最重要的原材料加工、装备制造、船舶、石油精细化工、高端钢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应扩大与日、韩的经济合作,提高其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是建设区域性的一体化网络,特别应尽快建设沈大高速铁路,整合沈阳和大连的优势功能。

与此同时,要积极建设由黑龙江人口――产业聚集区(由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组成)和吉林中部人口――产业聚集区(包括长春、吉林、四平和辽源等4个城市组成)组成的东北中部聚集带。前一个聚集区的发展定位是:我国最重要的以电站成套设备、重型机械装备、重型数控机床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北方最大的绿色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后者的定位是:我国最大的汽车、轨道车辆制造及配件产业集聚区之一,北方地区重要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此外,要在大城市周围积极发展具有市场活力的中小城市,通过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促进区域的发展活力。最终应形成包含三个层次的空间组织形态,即大都市经济区(作为区域的龙头)、一般城市密集区域(人口和产业聚集区)、边缘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据点)。

(五)加速改善城市区域的综合投资环境

为更好地实现上述战略调整,应将支持东北地区城市改善综合投资环境,作为中央支持东北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快体制转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振兴东北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体制转型,一方面需要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中直企业)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强吸引外部资本的力度,加快体制多元化的进程。这两方面都要求东北城市积极改善综合投资环境。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综合服务环境落后,投资硬环境较差。目前,一些城市政府大幅借贷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中央政府应关注东北地区城市改造问题。一方面,在解决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对地方政府各种变相借贷进行旧城改造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控。

五、严格控制钢铁和石油加工等原材料工业的规模

(一)东北三省以扩张原油加工能力推进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思路应当调整

目前,抚顺石化、大连石化、吉林石化、大庆炼化等13家250万吨/年以上规模的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到7640万吨/年,已经超过东北地区的原油产量和成油品消费量。但是,东北三省在各自的振兴规划中,都将原油加工能力的扩张作为石油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如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规划2010年原油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000万吨、1000万吨和8620万吨,总规模达到11620万吨,比目前的加工能力增长52%。依据可能的油源供应和油品消费的市场潜力分析,如果上述规划付诸实施,会出现原油加工能力过剩、加工区位配置与消费市场空间分离、部分加工能力配置浪费的结果。这一倾向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控。

未来的油源潜力难以支撑东北地区走再大幅度扩大原油加工能力的发展战略。2003年东北的原油产量为6648万吨,通过大连和锦州进口原油1362万吨,从满洲里进口原油181万吨。上述三者合计为8191万吨,但东北生产的原油中有2000万吨左右通过管道输送到关内和出口,本地实际可加工的原油总量在6000万吨左右。从潜力方面看,东北本地原油的生产量将在目前的基础上略有下降,未来十年将维持在5000~6000万吨的水平;俄罗斯原油的供应变数比较大,依据其资源条件、开发前景、运输条件、国际关系等因素分析,其2015年以前供应我国的原油最多不会超过1000万吨;海上进口虽然不受港口能力的限制,但我国进口的原油将主要满足沿海的缺油地区,东北港口进口原油的总量将不会超过2000万吨。上述各方面综合分析,未来15年内东北地区油源的年获取量只能达到8000万吨左右。扣除其输出部分,本地能够加工的原油量将不会超过7000万吨。

目前东北三省的能源消费中,石油消费量为4150万吨,作为石油化工的石油消费量为930万吨,二者合计为5100万吨左右。从消费趋势看,未来消费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乙烯等化工原料的需求,按照三省的规划,2010年乙烯的产量达到450万吨(黑龙江150万吨、辽宁303万吨),比目前增加300万吨,大约需要原油3000万吨。因此,从原油消费的角度看,目前的加工能力基本能满足未来的需求。

(二)从优化产业集群入手提升石油化学工业的地位

未来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应以精细化工为方向,基地建设为核心,构建优势化工集群,提升原材料基地的地位。第一,利用国内外两种石油资源,协调好原油供给量与加工能力间的关系,调整石油化工产品结构,加快石油工业布局向沿海推进。第二,严格控制原油加工能力的扩张,但可以通过炼厂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实现加工能力在企业间的重新优化配置。重视原料来源结构的调整,利用俄罗斯和海上进口的原油弥补或替代本地石油减产造成的缺额。第三,对石油化工进行战略性调整,主要是做大乙烯产业,扩大石油化工产品的份额,发展后加工产品和适销对路的精细化工,为发展轻工业、实现工业结构转型创造条件。

(三)重点扶持主要石油化工基地的发展

支持大连、吉林、大庆、抚顺石化基地的建设;利用锦州、葫芦岛的港口和石油加工基础,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发展临港型石化产业。依托大连、吉林、大庆的化工基础与优势,积极发展精细化工;依托大型企业,培育其创新和研发能力,扶持新产品与新材料的开发。

(四)通过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统筹规划和调控钢铁工业的发展

应尽快实现辽宁三大主力钢铁企业的协调发展,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统筹规划和调控钢铁生产规模、产品方向、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矿产资源配置。企业集团的发展应以鞍钢的改扩建为重点,控制本溪和北台钢铁厂的钢铁规模。瞄准东北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冷轧薄板、镀锌板以及汽车、机械、军工所需的高质量特殊钢材品种。

六、推进以三大功能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业建设

(一)需要充分重视东北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精品畜牧业基地的三大功能

充分利用东北农业资源的综合优势,运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进一步强化东北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三个主要功能,即建成我国最大的粮食安全保障基地、最大的粮草结合型精品畜牧基地和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扩大与安全生产基地。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不断强化“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的主体地位,同时突出东北生态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牧结合的精品畜牧业基地的区域特色,促进东北大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以地级市为基本建设单元构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

随着宏观经济格局的调整,沿海和中西部的缺粮区将会扩大,全国粮食生产的重心正呈现出“北进东移”之势。东北地区凭借耕地资源潜力和生态环境优势,在稳定全国粮食市场供应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据预测分析,按人均需求400kg计算,到2010年东北地区外调粮食可以满足1.34~1.38亿人的需求,到2030年可以满足1.67~1.85亿人的需求。商品粮基地建设是东北地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托。

东北现有大型商品粮基地县110个,形成了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以县为单位的布局有其优势,但仍需加强区域农业联合开发与整体规划布局。从优化水土资源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集约经营出发,应将目前的以县为基本单元的商品粮基地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地级市为基本建设单元的管理模式,目标是提高扶持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统筹建设基础设施。从战略高度在资金、技术上扶持国有农场的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商品粮基地布局应以辽河流域、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作为重点。

(三)把绿色农业产业化纳入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施方案

东北地区具有发展全国大型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的生态与环境优势。应当统筹安排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把农业产业化项目纳入到老工业基地振兴项目实施方案中。强化东北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优势,促使农业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优势。把东北地区塑造成我国及东北亚地区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发展的重点是:依托三江平原大面积的湿地生态资源,建设大型的优质安全水稻生产基地;利用中部平原充裕的粮食资源,发展以淀粉和豆类制品为主导产品的粮食规模化加工业;依托丰富的山地森林生态优势,开发利用林特产品资源,加大食用菌、人参、林蛙等森林特产名牌产品的培育与开发。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以国际食品安全要求为前提。

重点建立一批国家和省级绿色农业基地。创东北绿色农产品品牌,据此打破国际农业贸易的“绿色”壁垒,增强东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全国农业参与竞争也具有引导、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布局,以中小城市为主,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投资建设。

(四)借鉴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政策,强化优势畜牧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东北地区发展畜牧业的资源组合优势突出,是建立全国优质畜牧业基地的理想区域。中部农区的秸杆资源和玉米、大豆等饲料粮生产优势,是规模化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农区种草也具有较高的比较效益,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草业畜牧有足够空间,重点建设“舍饲养殖”小区或基地。东北西部天然草地以草甸草原为主体,自然条件优于国内其它地区,利用草场改良和发展人工草地的契机,重点建设家庭牧场,发展草地畜牧业。建议借鉴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政策,强化优势畜牧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畜牧业产业链和生态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基地为重点。加大畜牧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力度,扩大畜牧地区“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的范围。以肉牛、肉羊、生猪、乳制品深加工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为突破口,鼓励“以农促牧、以牧带农、农牧结合”的区域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形成东北地区优势畜牧产品生产、加工一体化的综合产业体系。

(五)建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协调机制

建设东北地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急需建立起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长效协调机制。粮食安全体现了国家公益目标,同时要求主产区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农民的利益得以保障。近年来,黑龙江、吉林两个农业大省农民收入的60%左右来自粮食种植业,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全国的位次逐渐下滑,辽、吉、黑三省农民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8、5、7位降为2001年的10、16、13位。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下降,加之自然灾害等影响,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年均减产幅度44.8亿kg。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协调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国家宏观政策未能很好地考虑区域性和东北的特殊性,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和宏观调控。而地方政府和农民从自身的经济需求出发,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业和行业,导致粮食生产的有效投资不足。加之市场与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因此,国家应针对东北粮食主产区的实际情况,兼顾国家和地方利益,确立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增”目标,完善相关的支农政策。首先,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粮食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包括完善国家在粮食主产区直接收购、储备政策,在主产区建立垂直收购、储备体系,核定一定数量的收购、储备规模,经营费用与资金由国家支付。国家也应支持粮食企业进行商业性收购、储备,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渠道。第二,保障“一免两补”政策的制度化和长期性,国家还需要尽快完善与此相关的配套政策。2004年初中央出台的“一免两补”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东北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仅吉林、黑龙江两省对农民直接补贴金额近40亿元,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闲置多年的耕地重新得到了开发利用,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粮食增产也成为定局。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因此暴露出来,也造成“一增两减”(粮食种植增加,经济、饲料作物减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一免两补”政策的实施而快速上涨,种粮成本增大,实际上农民应得到的政策利益大部分转移到其它行业去了。第三,要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稳定粮食基地规模。东北地区户均耕地面积1.5公顷左右,虽高于全国平均0.5公顷,但远低于欧美人均耕地规模。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存在极大的矛盾。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有利于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管理。建立起联结农户、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大市场的桥梁,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使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受益。

建议出台国家级大型商品粮田保护与经营政策(条例)、东北粮食主产区大型龙头企业扶持政策,以及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信贷、税收优惠政策。已有的专业合作社、公司加农户、农民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经营等方向性的创新形式,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和引导。

七、多途径扶持大城市老工业区的改造

(一)大城市老工业区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突出的区域

东北有众多的老工业区迫切需要改造,如沈阳的铁西工业区、鞍山的铁西工业区、本溪的本钢工业区、抚顺的望花工业区、大连的甘井子工业区、长春的铁北工业区、吉林市的龙潭化工区、哈尔滨的动力区和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工业区等。这些老工业区小则几平方公里,大则几十平方公里,以冶金、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为主,工作和居住的人口从几万人至几十万人不等。改革开放前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样板,时至今日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败,许多企业破产倒闭或即将关闭,形成了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的“烟囱工业区”,技术改造落后,环保投入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区内部穿插建设了规模不等的居住区,下岗失业人员集聚,城市贫困严重,社会治安和社区发展问题突出,已经构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地区”,是当地政府最棘手的问题。

在东北振兴战略中,从行业、项目布局等方面涉及到了老工业区的有关方面,如社会保障、国有企业改革、企业技术改造等,但其作为一类问题区域,如何促进其复兴,还没有引起重视。

(二)社区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的扶持政策适当向老工业区倾斜

城市老工业区改造的核心是经济振兴、社区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与生态环境建设,这些都迫切需要国家的支持。

经济振兴是老工业区改造的中心任务,国家扶持的重点应是:一是扶持其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扩大融资渠道,鼓励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与区内外企业的合作。要特别注意扶持传统优势产业和发展中小企业。三是扶持社区发展,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扩大就业渠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营建艰苦创业的社会氛围,保障社会安定。四是把老工业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持的重点,改造交通和通讯等市政设施,增加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设施。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纳入市政管理范畴,引入市场机制,开发利用工业废弃地,建设环保设施,美化绿化老工业区环境。

为实现上述任务,大城市老工业区改造需要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制定老工业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功能转换定位,从市区内各功能组团的协调发展角度,制定老工业区内的要素转移与置换的途径,制定产业调整、土地开发、社区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八、从加强城市的综合功能着手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东北地区是资源型城市最为集中的区域,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与培育,直接关系到东北的振兴和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东北有资源型城市30多座,占全国的1/6,这些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维持城市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长期依赖资源型产业,工业体系不完善,没有在资源开发鼎盛期筹划、构建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即城市化没有推动工业化的升级。二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体现的是重生产轻生活、重产业轻城市、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轨迹。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没有贯穿于资源开发与利用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就业压力比较大。由于长期实施劳动密集型的资源开发模式,加之城市功能不完善导致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因而随着资源的枯竭和技术的进步,多数资源型城市面临就业难问题。四是城市功能不完善。生产功能远强于其他功能,且空间布局上多以“嵌入”式为主,与区域的融合力比较弱,因而城市发展缺乏综合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须从完善城市的综合功能入手规划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途径

经济转型仅仅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措施,不能解决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所有问题。因此,从长远的可持续看,必须从完善城市的综合功能入手,系统规划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途径。首先是调整城市内部结构,完善其服务、生产、生态、商贸等功能,培育内部增长的活力,营造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与空间;其次,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经济联系角度,集聚区域优势,重新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强化地区中心功能。第三,与辽中南都市经济区、长春――吉林人口经济集聚区、哈尔滨――大庆人口经济集聚区的发展有机结合,合理分工,确定资源型城市的区际功能和合作方向。

(三)把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就业、城市功能建设、生态环境恢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振兴东北战略措施的实施要重点考虑资源型城市并与其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阜新城市转型的经验,须将就业作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稳定优化资源产业体系、扩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培育创新环境和能力等措施,创造充分就业的环境。积极培育综合功能,变单纯的“工矿城市”为功能健全的城市,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将资源型城市的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国家的重大工程给予稳定的支持。通过人才扶持等措施,培育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