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篇1

关键词:财务工程咨询 风险管理措施

一、何谓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的风险与利润密切相关。建筑工程咨询业务的财务管理风险和其企业效益密不可分,因其工程风险较大,在建筑咨询活动中必然要更高的经济报酬,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具有不可抗拒性。财务风险还具有客观性、综合性、可计量性、对称性、可侧定性以及相对性等显著特征。

工程咨询是指遵循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运用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法规等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为政府部门、项目业主及其他各类客户的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咨询活动的智力服务,涉及各个阶段投产或交付使用后的评价等工作。财务风险是工程咨询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市场经济环境中资金运作的必然产物。财务活动具有其复杂性,其所存在的大环境又具有多变性,而人们对于财务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些事构成工程咨询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从财务、技术以及人文三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的财务风险管理。着重对风险所带来的冲击、影响及其原因的分析即为财务导向型的风险管理;着重对其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管理即为技术导向的风险管理;而人文导向的风险管理着重于管理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认识、反应等方面。

二、工程咨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性分析

属性结构的不合理和期限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工程咨询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主要体现。

在工程咨询企业负债过多,甚至超过其本身资产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活动经济利益,则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发生意外情况,企业所面临的偿还债务的压力便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属性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危害。另外,若企业的债务期限小于企业本身可流动资金的期限,当企业面临须支付大量债款时,必然会造成流动资金的短缺。导致到期利息或者债务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支付,资金链断裂,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这些便是属性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后果。

(二)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面临潜在风险时预警机制能迅速反映,使企业可以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从而避免减少风险和损失。我国目前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

1、忽视定性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忽视定性分析的重要作用,国内多数工程咨询企业的经营活动都由一小部分人实施控制,将导致很多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无法进行有效量化。为了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实行全面预警,要求工程咨询企业开展有效的定性分析。

2、未建立适用的定量分析指标体系

我国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定量分析没有结合国内咨询行业、市场环境及企业自身状况等实际情况,而照搬照抄国外模式的指标、权数及评价指标,这样子的分析结果必然不符合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

3、工程咨询合同各方存在的风险性分析

有关工程主要是围绕签订的合同来实施的,因此合同的各方也是实施工程咨询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工程咨询企业和工程咨询人员要有充分的准备面对风险,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

首先,合同自身存在的风险:包括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投标文件的缺陷、决策失误、不当的报价策略、使用低素质员工、工程技术的缺陷等所导致工程的质量安全事故或工期拖延等风险。

其次,承包商原因:指承包商是否有类似的经验、充裕的有经验的人力资源,承包商对项目组织、合同、技术、质量、费用、现场的管理以及与业主、分包商、供货商的协调能力,出现协调或管理不善将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进行以及项目的盈亏状况。

三、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一)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首先,必须准备风险预备金,保障经济管理措施的实施。工程各方应相互配合,协助工作,降低咨询风险。

其次,必须严格遵守行业操作规范制度,保障专业技术措施的运用。通过规范工程各方的的计价行为,坚持发承包计价原则和方法,分散风险的承担。

最后,必须建立责任赔偿制,加强合理的管理。提高企业各方的风险及责任意识,从而提升风险咨询的质量。

(二)建立完善规范制度

规章制度的完善为咨询师营造良好的从业环境。主要构建措施有:①创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②工程咨询师风险承担责任制度的完善;②咨询师自身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加强。

在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共同完善我国建筑技术鉴定的机制。即在不断完善司法鉴定机制的同时构建咨询师工作文件及报告的收集及管理机制。

(三)提升工程咨询师自身综合素质

在发达国家,工程咨询师如果出现、、收受贿赂等行为,或造成严重失误时将面临被取消从业资格的惩罚。提升工程咨询师的综合素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应以激励机制为基础。工程咨询企业应采取长远预期的激励机制,使咨询师意识到与未来长期收益相比当前利益的微小程度,进而产生合作与自律能力。

四、结语

处理好风险和利润的关系是财务风险管理决策的关键,要求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应对风险,制定管理办法。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加之所处外部环境的不同和变化,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财务风险管理计划,及时修正,从而达到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晋.工程财务风险管理案例研究与分析[J].硅谷,2010;2

篇2

企业内控管理内部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即使企业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有效的开展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为企业遇到重大事件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保证了决策的合理性.企业的内控管理,是指企业采用的一定的制度用来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手段,这种管理手段包括对资料的审核、分析以及考核等各项管理过程.

2. 财务风险防范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利益分配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影响企业管理目标能否实现还会影响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财务风险的防范事关企业存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1. 在内控管理的执行力方面企业缺乏积极性内部控制是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章来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达到自身的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员工和管理者对规章和制度自然是有抵制情绪的,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缺乏动力.另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要花费成本的,这就势必会影响企业短期内的经济效益,愈加削弱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动力,但是从企业长远利益来看,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至关重要.

2. 企业管理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薄弱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财务信息的质量保证的重要作用,许多企业管理人员对此不仅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发展来说是羁绊,增加企业的工作负担、模糊工作重点,这种落后的观念在当今企业管理人员中大量存在,导致内部控制在企业难以发挥真正效用.

3. 财务风险意识不强盲目投资、资金筹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常会面对的财务风险.一方面,企业希望通过一定的投资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但是盲目的扩张规模,不但不能带来高的经济利益、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以保障企业的发展,并且多数情况下,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没能通过有效内控管理在筹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精确地分析和预测筹资组合,以至不能按照预定用途使用筹资.

4.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有直接关系.现阶段许多存在企业财务人员无证上岗,企业内控管理意识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概念淡薄等问题,对企业财务的基本处理规范尚这些低素质的财务人员不掌握,更谈不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所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人员.

三、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1. 强化内控管理良好的管理制度应基于企业的实际,切勿照本宣科.同时根据内控管理制度的运行情况,实时加以完善,这样才能在企业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内控管理居于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同时良好的企业发展规划与企业文化对内控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内控管理方面,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加强内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2. 根据企业特点完善内控管理监督评价制度独立的监督部门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企业制定的相应应急预案,对于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或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发生重大突发问题时,企业应快速反应决策,采取相应应急预案,以避免风险扩大,减小公司损失.

3. 对于风险的评估要加强管理加强审核与校对企业的财务信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同时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监督管理,打造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专业技能的财务人员团队.其次是加强资金风险评估,严格管理资金的投放与回笼,对于筹资和投资都要经过严格缜密的评估才能进行,从而避免资金的风险.

4.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观念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财务人员进入门槛、资格审查、提升薪资待遇等措施,积极吸引优秀财务人员为本企业服务;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举行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学习班,强化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内控管理理念.

四、结语

我国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仍存在着内控管理体系不健全、内控管理执行力不强、财务风险意识薄弱、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通过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强化内控管理执行与监督力度、增强财务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素质等措施,以达到加强我国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目的.

篇3

关键词:外贸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 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迅猛发展。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象和主体

由于各种不可预计的因素,在企业各项财务中企业预计的收益和实际财务的收益存在差距,这样企业就会遭受经济损失,企业财务的管理不当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甚者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基于此,国际经济环境对企业财务造成影响的风险损失,风险因素以及风险事件就是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象。

2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

外贸企业因为发生财务风险的几率大,更容易受到经济政策,政治环境等条件的影响,所以,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职能是:①具有分析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职能。通过对外贸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的分析,明确造成风险的因素 ,并进行来源分析,同时要估计出财务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为进行风险的有效化解提供依据;②具有财务风险管理警戒的职能。对于各种的外贸风险因素和事件进行监控,从而在发现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风险的时候能够进行及时的警报;③具有预防风险的智能。外贸企业通过对风险的主动的排除,进行财务风险的规避,从而避免损失的发生,一旦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发生了风险,那么应该通过有效合理的风险防范手段,降低,分散和转移风险,尽可能的减少财务管理的风险;④具有处置风险的职能。当外贸企业发生财务管理风险时,外贸企业必须通过科学的风险补救手段进行风险的制止,从而使得风险的损失最低化。外贸企业在财务风险中进行总结,使得自身的风险意识得到提高,并且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从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

3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外贸企业进行外贸活动时,进行贸易的对方因为资金的短缺,信用差,以及破产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虽然企业提供给客户商业信用,但是外贸企业不能收回货款,从而造成了风险,事实上,这种风险是属于违约性质的风险。在国际环境中,信用风险是随着商业欺骗而存在的。随着我国WTO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外贸企业采用最多的销售方式是信用方式,因此必须要加强和完善外贸企业的信用管理。②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在一定的时期内,外贸企业在国际的金融,经济和贸易等过程中,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化使得通过外币进行计价的负债和资产,对收益有造成损失的可能。经济风险,会计风险以及交易风险是外贸企业外汇管理中的主要风险。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外汇管理主要问题是企业外汇汇率风险的意识不强,不能进行汇率风险的主动规避,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不能对汇率波动造成的影响进行及时防范,同时缺乏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③外贸企业财务结算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在办理结算时,债权法因为某些因素造成了资产的损失,就是结算的风险。当前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结算风险主要有,首先外贸企业缺乏商业风险防范的意识,外贸过程中,企业对客户的情况不十分了解,没有注意结算的细节,从而使得结算的风险增加;其次,外贸企业的结算方式是以信用证的方式为主,一旦银行出现问题,那么信用证就没有丝毫作用;第三,某些外贸企业为了增加市场的销售额,在不完全了解客户情况下,盲目扩大商业信用结算方法,这样很容易造成损失;同时不合理的支付方式也是造成企业结算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④外贸企业现金流风险管理的问题。目前,外贸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首先,企业没有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其次,外贸企业对现金流的管理不完善,由于自身资金风险控制的原因,企业缺乏控制风险的意识,使得现金流的控制存在问题;第三,某些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没有严格把关,不严格按照财务的制度进行,不能正确把握市场,使得现金的使用的计划性不强,形成了资金周转不灵,最终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4外贸企业财务分析问题的对策

    针对外贸企业财务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对信用的组织建设给予重视,同时,对信用的管理实行全程控制管理,包括客户信息的搜集,整理,客户信用的监控等,建立客户的信用档案,实现事前的预防控制,②加强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首先健全汇率风险管理体制,企业自身要加强汇率风险的管理,建立风险控制制度,对汇率的变化进行监控;其次,对合同的计价货币进行合理的选择。外贸交易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选址人民币的结算和支付;第三,在合同中明确汇率风险的分摊。利用金融工具对汇率风险进行规避。③加强外贸企业结算风险的防范。首先,企业应该加强结算风险的意识。认真审查客户的详细资料,注重结算方式中的细节问题;其次,采用合理科学的赊销方式以及预付款。同时综合利用各种的结算方式。④加强外贸企业现金流风险的防范。第一,加强企业自身现金流的意识,提高对现金流管理。第二,完善现金流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加强现金流的管理理念,完善现金流的预警体系,对现金流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和规避;第三,企业要加强现金的使用效率,对现金流进行控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平台,对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进行控制。

结束语

我国外贸企业的飞速发展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各种风险,加强对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减少企业损失,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  斌.出口风险管理务实[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贸易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管理目标;风险预防体系

随着业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自身财务管理质量成为当务之急,并对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认知与处理,但企业要达到预期目标,还是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与问题。企业试图行之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必须首先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管理目标以及管理意义,基于此,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困境以及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采取对症的优化措施。

一、财务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管理内涵

作为风险管理中的内容,财务风险是人们借助以往管理经验以及现代化技术研究而成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指的是经营主体对理财工作中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以及度量等处理,且会其实施科学防范与控制手段,以便提高理财活动的质量,为主体经济利益提供保障的管理过程[1]。

在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对财务效率以及经营成本关系进行合理处理,并从经济视角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的目的[2]。由于财务风险的特性,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通常都以动态化形式进行,企业会根据内外部的变化情况以及风险变化情况,随时对财务风险计划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并始终都会将远离财务风险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由于财务风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企业在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也多以动态化为主,会按照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一般情况下,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资金的充足性,且能够对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把控,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可能遭受到损失,属于积极管理手段[3]。在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需从节约角度出发,对财务风险目标变化进行合理应对,并迅速制定出新的管理目标以及配套管理方式方法,以保证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其在行业中的立足做好铺垫。

(三)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意义

1.能够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保障

在企业中实施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对自身财务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以确保企业不会因为外界或者内部因素,而遭受相应的财务损失,可以有效强化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水平,使其能够正确对企业财务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的综合信息做出分析,从而准确对企业经营以及财务管理做好规划,以便对企业经营活动做出合理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质量,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机率,同时还能优化企业经营活动,使管理者能够明确认识到各项活动中隐藏的风险,以便其及时做出调整[4]。

2.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规避与解决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以便提高企业自身实力,确保企业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所以,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可以成为企业高效发展的动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极大[5]。同时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切实优化,可以对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落实提供保障,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所以该项管理工作也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手段。此外这项管理工作不仅能保障企业经济发展,还能有效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也极为重要。

二、财务风险管理弊端

(一)财务风险管理困境

1.风险管理与企业投资方面的困境

出于保险起见,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尤其是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会事先对投资项目以及相应内容进行评估,并按照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出针对性的投资方案,而投资本身就有着一定的风险性,如果项目所获利润无法达到预期,就会对企业盈利造成影响,所以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都会与风险管理起到冲突,直接增加了决策难度系数[6]。

2.风险管理与企业筹资方面的困境

资金是企业运营与发展的基础保障,企业也常常通过多样化的筹资方式,来保障企业的资金运转。这样虽然能够为企业运营提供支持,但当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这种方式就会直接增加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因为企业需要将货币放到市场之上进行筹资,而资本市场本身就有着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所以会使企业陷入融资与风险两难的境界。

3.风险管理与企业资金使用方面的困境

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有着较为明显的时间价值,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保障自身资金的流动性,但由于财务管理制度的限制,企业资金使用的流动性始终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致使企业不得不对自身资金成本进行增加,而这时财务风险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使企业资金使用与风险管理陷入矛盾之中[7]。

(二)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1.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研究发现,在风险管理制度方面,仍然有需要提高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管理制度存在照搬套用的情况,并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制度具体细节与企业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落实效果自然可想而知;第二,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加之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没有捋顺,造成问题的进一步扩大,既然对企业风险管理效果形成了直接的影响;第三,企业制度与市场制度的衔接,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进行资金配置以及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权责不明以及管理力度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致使至今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以及其他方面的风险;第四,公司制度创新性不足。现代市场变化极快,企业想要保证自身不被时代所淘汰,就需要对自身管理以及经营模式进行不断创新,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也应如此,但部分公司由于对于财务风险管理重视程度有所欠缺,导致其忽略了制度更新的必要性,或者存在着制度更新速度较慢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利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2.资本结构层面合理化不足

如果企业的资本结构层面发展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就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等级不断上升的问题。虽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风险与收入始终是以正比关系存在的,但因为受到资本结构的影响,致使企业负债率逐渐上升,致使经营固定费用增加,使财务风险问题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企业经营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相对较断,配套制度方面还需要时间进行调整,所以企业如果处理不当,还是会造成管理方面的风险。

3.风险预防机制存在不足

风险预防机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若其存在问题就会对管理工作开展质量造成影响,而目前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以三个方面最为突出:一方面,财务预防手段有待提高,无论是财务人员防范风险意识方面,还是风险处理经验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行优化与调整;一方面,对于财务官管的使用有待提高,企业很容易因为要进行大规模融资,而造成自身财务结构合理化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对于的负债率的追求过于苛刻,而对财务杠杆作用有所忽略所导致的;另一方面,财务预警机制有待加强。部分企业会运用自身的财务数据,建立起相应的预警分析模型,通过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来对财务危机进行预测。这一模型是原有的可取之处,但其存在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却不可忽略。相关人员可能会通过不同的样本来对预警模型进行分析,这样就会造成分析结果的差异性,且即使是同一模型,在适用范围上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这也是风险管理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

4.风险管理意识相对不足

风险意识不足是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以及财务人员对于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如果没有到达相应的水平,就会导致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容易轻视财产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整体工作落实质量自然可想而知。因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企业必须要挑选出专业性以及综合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风险管理领导者,而这些人员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财务工作处理手段,对于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培养有所忽略,支持财务人员往往更加偏向于财务处理,而对于风险处理能力始终没有达到理想水平,这也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三、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优化建议

(一)加大财务风险宣传力度,强化员工防范意识

针对企业人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的问题,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起配套的风险防范意识宣传制度,并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加大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要使员工能够明确风险管理与企业自身发展的紧密联系,使他们能够真正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参与到风险管理之中,并能够对各项管理工作予以高度的支持与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观[8]。同时还应建立风险发现奖励机制,要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对各项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进行发掘,并能够将此问题及时汇报到有关部门,以便有关部门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处理,切实强化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某贸易公司就存在着人员风险意识不足以及风险管理态度不积极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公司开始通过大力宣传以及组织员工培训讲座等方式,为内部员工树立起了良好地风险管理意识,并在公司炔啃纬闪伺ê竦姆缦展芾砦幕,使每位员工都清晰认识到了风险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地基础。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控制手段

企业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对自身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一方面设置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在进行现代化管理制度建设时,企业不仅要明确自身主体,同时还要对自身的产权关系以及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进行明确,要确保企业经营的自主性,并要由管理者带头加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关注度,以确保企业经济效率以及生产效率能够达到理想水平,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一方面要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强化。作为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执行者,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与最终的风险管理结果形成正比关系,所以企业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力度,不仅要定期举行专业性培训,同时还要有领导主持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以优化工作效率为目标,完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第三要对企业的管理法治化进行完善。要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探究与分析,并合理将其运用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之中,建立起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财务部门能够实行责任明确制,整体公司资产管理能够实施法律责任制,从而有效对公司各项流程与经营方式进行约束与规范,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9]。此外,要对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机制进行完善,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起与企业实情相符的风险防范体系,有效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规范。

(三)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确保资金筹措合理性

融资是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一环,为了确保融资质量,保证企业之间筹措的合理性,企业必须要对自身资本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不仅对企业经营活动起点进行合理把握,更要对融资渠道以及融资方式进行详细调查与研究,要正确对其中的利弊进行分析,按照企业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合理对利弊进行权衡,从而做出对企业自身资本结构有利的决定。

企业必须要不断对自身资本结构进行完善,以保持最佳资本结构状态为目标,合理对资产负债率进行控制,并要实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融合的融资方式,为合理融资打下良好铺垫[10]。同时要对融资渠道进行丰富,要保证融资渠道的层次性以及多样性,并要对融资手段进行优化,保证各项融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安全性资金。 以某出口公司为例,该公司属于综合性进出口外贸公司,在所在地综合外贸企业出口额中的占比在20%左右,主要出口玻璃制品、服装以及纺织品等物品,主要销往欧盟与南非等国家,该企业资本结构不足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不仅包含企业内部因素,同时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以及自然因素也涵盖在其中。针对自身资本结构不足的问题,制定出了组织保障、人力资源保障、信息保障以及经费保障四种保障手段,企业一方面对公司内部组织运营方式进行了调整,并加大了对财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一方面对企业原有信息网络系统进行了完善,整体信息收集更加及时、高效、准确;另一方面建立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专项资金,这几项举措的实施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良好地铺垫,不仅通过公司内部优化,建立起了高质量的融资人才队伍,使各项融资工作得到了高质量的开展,而且还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起了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使得企业融资行为变得更加高效、规范,保障了企业的融资质量。

(四)明确财务风险管理重点,保证工作高质量落实

在明确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重点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强化自身财务决策能力,保证对财务评价机构的重视程度,并要将风险承受能力、经济性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添加到投资审核之中,特别要对重大经济决策进行全面性分析,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几率;一方面要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行强化,要设置综合性指标评价机制,切实强化企业管理能力,保证企业财务决策的正确性,确保企业能够对市场进行合理开拓,直至最低限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风险;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将流动性资金作为风险控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现金流动率等指标的对比,进行预警评级,以此不断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五)优化企业风险管理机构,确保收账款管理顺利落实

作为企业运营的关键,现金风险管理是企业必须要予以足够关注的内容。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正常运转,能够始终拥有充足的现金以供其使用,企业首先要对自身现金持有量进行科学计算,并要按照只标准对企业的现金数量金额进行明确;其次有对现金流量风险运行方式进行掌握,要对企业现金风险类型进行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做好风险事先防控工作,保证风险能够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使企业资金能够得到良好循环;最后要对收账款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全部人员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动态化管理,要对每一笔账目,尤其是数目较为庞大的项目进行实时“跟进”,定要按照对方企业资信情况对其采用相应的手段,从而将账款风险发生几率控制在最低[11]。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财务风险管理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弊端以及相应的优化方式进行了深层次的了解。鉴于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必须要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对自身内部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正视,并要结合企业财务结构、财务风险以及其他方面的特点,制作出针对性较强的风险管理问题优化方案,以便对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进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形成良性循环,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晓旭.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经贸实践,2016(17):217-218.

[2]王慧.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价值工程,2016(22):33-35.

[3]胡春生,李强,田丽艳.浅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6(06):24-25.

[4]胡.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6(10):155-156.

[5]徐若倩.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15(12): 41-43.

[6]杨玲,雷建奕,李永前,李小文.农业龙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19):48-50.

[7]罗杰思.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8):124.

[8]张智华.国有钢铁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9]张静.QX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10]袁有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 244-245.

篇5

关键词:风险管理;企业内控;体系构建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概述

(一)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必须承认其客观存在性的,也是所有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一直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企业管理人员在面对财务风险时,应认真分析财务风险中的可能因素和其他不确定因素,除此之外,其还包括各种难以预料和非人为可控因素,这些都难以完全规划到位,因此造成财务风险。由于这些因素,使得最终财务成果和公司收益与其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企业可能盈利过少甚至亏损倒闭,这样一来,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造成非常不好的结果,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内控管理

内控管理即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充分利用市场信息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在内部实行调控体系来调节企业各项生产活动的一种制度。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基于财务风险管理所使用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控制结构管理可以减少因为工作混乱而带来的大大小小不计其数但可以避免的失误。此外,在加强公司所有各部门间沟通交流联系的情况下,公司决策者更应该注重把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以及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度。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相对于单单就企业而言,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十分有效的加强对风险的控制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强有力的措施,能够严格控制约束和监督企业本身,执行力度大的情况下是可以保证企业的后续基本发展的,并很大可能程度上挖掘企业自身潜力,并且为企业的未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与企业未来是捆绑在一起且息息相关的。所以在企业中构建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这一举措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且意义深远。其次,深化体制改革,细化内部控制体系规章制度也能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完善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可以对企业的发展有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基于以上叙述,其实可以看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两者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联系的,甚至可以说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简单来说,内部控制的最大目的就是对风险的规避管理,而风险管理所带来的最大成效就是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最佳反馈。两者其实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共同进步的。这两者的共进效应来为企业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争取企业利益最优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财务风险专业人员

很多企业并没有安排专业的财务人员,或者是具有完备财务风险专业知识的人员,来从事企业内的财务风险管理分析工作。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都是,大多数财务决策都是没有一定专业素养的非专业人员分析,甚至是没有分析就做出来的非科学性决策。这样的情况所带来的后果当然不言而喻,如果持续这样的情况的话,财务决策失误率会大幅度上涨,是非常不利于公司朝着良好的方向进行发展的。

(二)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部分企业并未意识到,只要财务活动存在,就一定会存在客观风险,这就是财务风险的客观实在性。但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业务人员是难以意识到这点的,尤其是基层公司工作人员很少有财务风险的意识,更加缺乏财务风险识别意识。因为大多数人员都没有经历过系统培训和相关正规专业素养教育。因此想让这些非专业人员来正确对风险进行分析,规避和管理更是无稽之谈了。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管

虽然许多公司已经制定了大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但实施下来,这是另一种情况。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始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导致了各种管理系统的开发只是一个装饰品,但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究其原因,首先是企业从上到下的管理不严格,没有起到有效的控制,使得企业员工的失误总是存在运气。同时也暴露了监督管理体制还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使工作人员不认真执行。

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里长绵延的大堤,往往崩溃于其基础被一个蚁穴腐蚀。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企业的成长的重要条件和因素。而现在很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的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很多企业人员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意识非常单薄,不能很好的意识到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的未来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规范内部管理,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对于更好的进行企业监督和员工自我监督。

(二)缺乏相应的执行力

大多数企业内部并未设有对员工进行关于内部控制体系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和定期讲座,使得他们大多数人包括决策者对其基础内容并没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无论是基层人员还是决策者亦或是执行者,都缺乏相应的执行力,对其控制管理的程度执行力度不足,造成对于控制管理所要达到的效果远低于预期结果。

(三)缺乏信息的及时反馈

内控管理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或者说一个环节,它是串联了公司日常运作的所有部门和所有环节,和公司所有的运营都息息相关,目前很多公司结构过于繁冗,使得有效沟通的概率大大下降,沟通交流的不及时就会导致信息无法及时有效的收集和传递,信息共享性大大下降,也使得很多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有效作用也大大减弱。

五、加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根据以上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一些加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的一些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财务人员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的每一个记录,所以,企业应重视会计人员继续学习,培养金融人才,不仅有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必须有能力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企业还可以拓展多元化培训,估计风险评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使改进的能力,以确保每个员工有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意识,为了在内部控制管理的日常工作,与企业财务形势发展的客观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突出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无论是决策者还是企业员工,都应加强培养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充分了解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对于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是一个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指明灯。首先应提升专职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平时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多增加一些关于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指导,定期发放宣传册,开展知识讲座,让员工们都真正从心底重视起来,认真完成相应任务。安排专职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基本企业内控体系构建,使其又好又快的稳定运作起来,利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来保证最优化的有效规避风险。

(三)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在清晰的了解和掌握相关内部控制体系的知识和基础内容以后,应开放员工们的意见窗口,集思广益,广泛听取不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推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改革有重大促进作用。其次细节来说就是要完善风险预警和快速应急机制,及时识别处理并解决,以实现风险监控、预警以及后续的风险应对、内控措施改进等,最终形成财务风险的闭环管理,建立起有效和循序渐进的财务风险管理内控环境,尽可能高效保障企业的日常运营不受干扰。企业逐渐重视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同时,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控制,做好风险规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然后阐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各自提出意见性建议。

参考文献:

[1]翁祖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2]邵国华.浅谈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

[3]程禹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2).

[4]李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7).

[5]陈程.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财会学习,2016(21).

篇6

关键字:风险管理;财务比率;财务风险

一、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增高,企业参与市场程度的加深,企业必须面对市场带来的风险。在财务控制方面,国外财务风险研究起步早,理论体系完善,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创立的控制论,Altman创立的zeta模型。在我国, 郭敏在“人本风险”的防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赵斯秋从制度上进行探讨,通过建立各种控制制度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王继华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

本文运用流动性、经营效率、长期偿债能力三方面对某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通过对该企业近3年来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并找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1、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就是管理者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避免风险的发生或者减少损失。风险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变公司所承受的风险程度,尽可能降低风险对公司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风险管理理论把风险管理分为风险确认、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三个部分。

2、 流动性分析

企业资金的周转和循环,反映了企业各经营环节的运行效率,效率高,资金周转快、效益好,反之亦然。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动用随时可变现资产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一般为1,小于l则说明企业不能抵挡可能出现的债务危机,存在着财务风险。

3、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已获利息倍数,是税前利润加利息费用之和与利息费用的比值,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就难以偿付债务及利息。

4、经营效率分析

企业的经营效率是企业利用资产的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快慢,该指标越大企业财务越安全,反之就越危险。

三、 某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A企业近3年来,资产总计分别为38千万元,37千万元,33千万元。负债总计分别为24千万元,20千万元,16千万元。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4千万元,17千万元,17千万元。

A企业三年经营业绩及财务数据:企业总资产规模自2009年以来连续下降,特别是2011年的总资产比2010年下降了11.76%,比2009年下降了13.22%,变动幅度较大。从数据可以初步判断某企业经常性损益方面收益虽然减少,但是比非经常性损益下降幅度小,企业盈利主要还是来源于经常性损益。

流动性分析可细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短期资产流动性分析。短期资产流动性中周转效率越低,变现风险越大。从数据表可以看出,A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这三年中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债务意味着风险,其不利之处是为了是公司持续经营,必须履行固定的承诺。从数据表分析2009年的1.53在2010年大幅增长至9.12,而2010年又下降至3.35.说明企业在偿债方面有风险。公司的应收账款在11年周转率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说明企业信用政策过于宽松。

四、某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某企业财务风险是由财务管理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某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合理的,资产负债比率较高,资金结构的合理比率应为流动比率2:1、产权比率6:4。资产负债率越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如果企业到期债务无法偿还,会立即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2、A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1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说明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效率较低,有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由此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某企业存货周转率在11年又有了回落,存货周转率不高将导致资金积压在存货上,企业还必须为此支付大量存货保管费,又要承担市价下跌的损失,从而形成财务负险。

五、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中,影响因素诸多,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下面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浅薄,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企业为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常常采用应收账款方式销售产品,影响本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3、企业存货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例普遍较低,由于存货的变现能力较低,存货又增加了企业管理费用。

4、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造成风险的加剧成为必然。

5、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如果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六、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市场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化解财务风险,现从以下几点来谈谈: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防范处理机制。

2、加强资金管理,企业在赊销商品之前应该确立信用政策,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3、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企业在制定负债计划时,要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好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最好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

4、建立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企业各个部门定期根据企业报告制度;另外,企业内部应当建立一个财务预警机制,防止财务恶化。

5、利用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在资产组合中资产数目较低时,增加资产的个数,分散风险的效应会比较明显。

七、结论

本文介绍风险管理的理论概述和三种财务比率分析法,以及常见的三种风险识别方法。对某企业进行了财务比率指标分析。对某企业从现金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比例进行分析,对该公司财务风险状况作出了评价,提出了适合的风险防范措施。希望通过本论文给其他企业以借鉴。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财务预警;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状况出现问题,给企业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资金运转的整个过程当中。企业的资金运转过程包括筹资、投资以及资金分配等各个环节,财务风险可能潜藏在任何一个环节。企业财务风险即可以来自企业自身,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财务活动主要有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按照企业的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可以概括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筹资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条件下,若企业不能按时偿本付息,就会导致企业落入财务困境,发生破产的可能性。投资风险一般是由于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而使企业的项目发生经济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法收回投资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资金回收风险则是指在企业销售或者提供相应服务后,由于款项回收、存货控制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企业发生财务损失的可能性。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经过企业的收益分配后,企业产生不利经营活动的可能性。这些对财务风险的界定主要是结合过程和动态来认识企业的财务风险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种经济风险,是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对企业的所有影响最终都集中体现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货币化的表现形态。企业财务风险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客观性:财务风险是伴随企业经营活动客观存在的。只要存在资金的运动,企业必然会存在财务风险,因而,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

(2)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企业价值活动的全过程。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指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和潜在性,财务风险是人们不能够进行准确预见的,它可能会由于企业内部或外部某些因素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因此,财务风险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3)可控制性:企业的财务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虽然可能会引发财务危机的爆发,但是由于财务风险具有可控制性的特征,所以只要企业在财务风险阶段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和预测手段,还是可以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或是减少危机发生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4)双重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双重性是指财务风险既有损失的一面,又有收益的一面。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财务风险,既要看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避免风险损失;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风险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准确把握时机,进行科学决策,谋取风险报酬。

(5)可预测性:由于财务风险伴随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可以通过大量收集以往企业中产生较大财务风险时的相关资料和财务数据,借助概率统计的方法,运对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较大财务风险进行判断和预测。

(4)可度量性:通过运用一些数学方法是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度量的,财务风险的可度量性就决定了企业可以通过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5)全局性:由于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并在多种财务关系上体现出来。所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应从生产经营的各个资金运动环节着手,分析可能潜藏的风险并制定出相对应的控制策略。

3、财务风险控制目标与防范措施

3. 1财务风险控制目标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保证这个目标顺利实现就必须保证企业的财务状况最优化。从财务风险的本质出发,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目标,并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形成科学、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图

3.2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控制的目的是在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下,根据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脱离外部环境而单独存在,外部环境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客观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着财务风险,虽然财务风险的发生具有客观性,但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及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掌握这些因素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利用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机会,避开对企业发展不利的风险。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

认真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体内容,以及这些工作流程中都存在怎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对实现企业目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现有的规章制度是否涵盖了规避该业务流程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查缺补漏,使健全后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个系统性、包容性、完整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内部控制制度。

(2)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激励和约束都是为了达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目的就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在企业管理中片面强调激励或者约束都是不科学的,只有二者配合运用才能达到管理目标。就激励机制来说,应包括物质与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主要解决物质动力问题,即满足有关人员的物质需求,主要包括二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如工资加奖金、职位消费、年薪等;以非货币形态表现的,如期权或直接发放股权;其他形式,如各种保险等。精神激励主要解决有关人员的精神需求,可采用目标激励、政治激励、荣誉激励等。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如独立董事制度及奖惩制度等。特别是奖惩制度可采取罚款、赔偿、扣减奖金等货币形式,也可采用行政处分等形式。

(3)建立切实可行的投资决策机制

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投资决策机制可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降低决策风险。一方面要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防止因投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在投资决策中不仅要考虑投资机会和风险、企业发展目标和阶段、现有投资规模和结构及经营管理状况,还必须考虑财务匹配因素。即在企业经营或投资又一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编排有可能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项目可以多一些,业务发展的速度可以快一些;在现金流量偏紧的情况下,就要注意控制投资规模和掌握好业务发展的节奏,尽量减少与主业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投资项目,适当减少长期投资,将资金集中于主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方面,或兼顾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从而保证公司资金的良性循环,使公司业务成长得到稳健财务的支持。

(4)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规定,内容涉及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设立、企业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各职能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权利和职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等方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健全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本身就己经消除了一部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无法设想在一个企业,如果体制不清,组织机构重复,权责不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很难健康良好。所以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5)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的出现总是有所表象,通过将那些早于风险发生的指标如出现巨额亏损、速动比率恶化及销售急剧下降等汇总起来,综合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将财务风险前期指标进行监控、分析和预警。预警系统存在于企业所有部门,以企业相关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利用财务、金融及管理相关理论技术为平台,采用比率分析法,数学模型,提前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潜存的财务风险,向相关管理者发出预警信息,以便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提前应对风险。预警是事前防范措施,对企业而言这种风险处理模式效果最好,“防患于未然”,企业成本消耗最小,损失最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最好措施是事前防范。

参考文献:

[1]马艳杰. 浅析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J]. 经营管理者 , 2011,(20) :227

[2]杜翠华. 刍议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11,(09) :91-92

[3]晁江华. 对提高外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 时代金融 , 2011,(21) :48,112

[4]朱耀珍.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 时代金融 , 2011,(32) :104-105

篇8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策略研究 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107-02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更大,更应该受到我们关注。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资本结构不合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2.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外,在中小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SWOT分析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目标缺乏战略性。中小企业是应该关注短期经营和当期利润,但如果本着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经营决策,这必然导致企业经济活动的短视性,只重视赚取短期利润而不重视提高市场占有率,这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其他方面的问题,最终导致中小企业的寿命普遍。

2.缺乏信用观念,导致筹资渠道单一。(1)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信用体系极不完善。企业违约后,银行很难回收贷款本息,因此不得不加强信贷管理,提高放贷条件,致使借贷行为比较普遍。(2)中小企业往往存在着不对称信息,如没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信息“内部化”,年末的会计报表不经过严格的审计,对外不透明,这些问题必然导致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很难得到银行或其他间接融资机构的信赖,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筹资力度。(3)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风险很高,经常无法承受市场的波动,在其本身没有战略性计划的情况下,很难吸引到直接投资或风险投资。这便使得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往往很高,对于需要长期完工的项目没有接手的能力,从而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收益情况及再投资的进行,这样一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容易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3.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中小企业的投资主要指项目投资,包括新建项目的投资和固定资产的投资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通常由一二 个高层领导负责,并且不存在有章可循的程序。即“领导拍板”决定是否投资,投资什么项目,这样一来,缺乏可行性分析的决策自然缺乏科学性。(2)中小企业投资建项目往往受短期利益的吸引,很少考虑长期的市场预测,这样的投资项目使得中小企业很难承受住市场风险,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使企业易发生财务危机。(3)中小企业的筹资投资结构往往存在问题,这是融资和投资两方面问题共同导致的,中小企业多为债务融资,并且主要为短期借款。然而,中小企业易转换经营项目,发生较多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使中小企业的筹投资结构处于高风险的状态,很可能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4.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财务控制薄弱。(1)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2)应收账款控制不严,表现为: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回收期过长,又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款项不能兑现或造成呆账,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而且会造成资金损失。(3)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包括银行存款)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而有些企业恰恰相反,资金使用没有计划,大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4)理财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风险意识。目前,不少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低下,缺少风险意识,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与改善措施

1.从公司治理结构上加以规范。(1)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以适应规模扩大化、资产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知识专业化的要求。(2)健全和完善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企业运作和发展要遵循科学的决策过程和翔实稳健的战略安排,不能单以企业家的意志为转移。

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稽核制度。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财务预警指标外,还必须要考查企业内部稽核制度的健全程度。内部稽核制度的设计必须要以消除隐患、堵塞漏洞、防范不利风险、审慎经营为宗旨和标志,建立全方位的内控体系、多元的监控措施。

3.加强日常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匹配。在日常理财活动中,应重视流动资金的投放与管理,维持资产流动性,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做好信用调查与信用评价工作,防范信用风险,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存货监控,盘活存量资产。

4.正确选择风险管理策略。(1)筹资风险的管理策略。首先,要控制和利用筹资风险,需要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资金结构是指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其次,拓宽融资渠道也可以减少筹资风险,中小企业可以向风险投资机构申请取得风险投资基金,此外,还可以通过产权变更,实施管理层收购和职工持股计划,吸收职工和管理人员投资入股,从而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范围和增加融资渠道。(2)投资风险的管理策略。在选定投资项目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坚持投资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配置投资资金,正确处理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的关系,分散化解企业投资风险。(3)资金回收风险的管理策略。中小企业在选择客户进行赊销时,应制定严格的标准,对于一些经济效益差的或信誉不好的,来历不明、身份模糊者,负债比率过大,前次赊销未结账等此类企业都不应给予赊销,以保证企业不因赊销而使资金外流,给企业造成损失。

5.建立完备的企业信用机制,实施企业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就是通过客户信息管理、客户资信评估、应收账款监控和拖欠账款追收等事务,有效地控制风险,将企业信用销售的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实现财务信用风险管理。

四、结论

财务风险近几年来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使中小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管理有更深的认识,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上提供一定帮助。同时,希望得到各位学者的批评与指正,以便更好地将该领域的成果应用于实践指导中。

参考文献:

[1]孙婉璐,王彦庆.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商业经济,2010,(2).

篇9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管理现状;应对措施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财政拨款为主的筹资模式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然而,相对于原有的筹资模式,多元化的筹资模式为高校带来了更多的财务风险,并且,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风险系数也在不断增加。

一、高校财务风险及其特征

(一)高校财务风险

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是指:高校办学过程中因为某些环节的未知因素致使高校的财务管理结果同活动执行前的预期结果有所偏离,从而引起高校财务管理状况的不确定问题。当前,高校的资金活动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调拨、融通、使用以及结算和管理等。这些环节中都有可能因为某些未知原因产生财务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特征

(1)客观性:高校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因为人为活动而消失。(2)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其只是在一定时间内因为某些诱因的出现偶然出现的,其中带有很多的不确定性。(3)利益与损失并存:财务活动的报酬高低与财务风险的大小有着一定的关联性,通常情况下,高风险会带来高收益。

二、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近些年,国家给予了高校更多的财务自主管理权力,从而使得高校的资金管理模式更为灵活。这些改革尽管为高校筹集到了更多的办学资金,但是,也引发了高校更多的财务风险,致使高校的财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第一,高校的管理者以及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资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获取更多的办学资金,高校不断开拓筹资途径,但是,这些活动中都存在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如果执行者不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势必会将高校带入到巨大的财务风险当中。第二,缺少风险管理责任人。当前,部分高校由于缺乏完善的经济责任制度,以至于经常出现风险管理者“权责不明”问题。即使在经济责任制度较为完善的高校,也会因为制度执行不严或者管理不善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另外,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经济责任体系缺乏很多必要的管理层面,从而导致风险管理责任人无法确定,进而影响到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第三,高校财务风险内控机制有待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常常存在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力等。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的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此外,部分高校还存在着财务信息披露时间滞后以及透明度较低等问题。

三、高校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连年扩张,财政拨款匮乏

高校连年扩招使得高校对教学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然而,作为高校资金的重要来源,财政拨款则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很难满足高校的资金需求。资金问题使得高校不断增加银行贷款额度,进而为高校的未来发展埋下了巨大的潜在财务风险。

2、高校的法人权利无法全面使用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使得高校享有了办学自,但是,高校的自是相对的,例如,高校无法对公共物品进行自主处置,其只能拥有使用权,导致内部责任人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进而对高校资源利用率地以及贷款额度高并不十分关注,从而将高校带入到高度的财务风险中。

3、高校贷款的政府审核机制缺乏

由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能力有限,其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银行筹资方法给予一定的支持。加之国家对高校的贷款额度以及条件并没有进行限制,从而导致高校的贷款审批制度并没有严格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样,高校在进行贷款时,便会对自身的偿还能力以及发展能力有所忽视,进而过度地进行银行贷款,从而为高效的未来发展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4、政府对高校的资金使用状况监督不到位

由于相应的监督机制缺乏完善性,以至于监管人员获取的高校财务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不对称性,使得资金使用没有得到有效监管,从而加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系数。

(二)内部原因

1、高校缺乏自筹资金能力

当前,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上级补助、经营收入等。多数的高校管理者缺乏必要的资金自筹意识。导致高校过分地依赖国家的财政拨款以及事业收入,而这两种筹资额的增加幅度却是越来越无法满足高校的资金需求,很容易导致高校的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到高校的发展。

2、高校的校办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

高校投资创建的校办企业存在产权不清问题,以至于其在制度决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另外,校企的主要管理者都是高校直接委派的,带有明显的行政性质,其并不能进行重大决策的制定,以至于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不仅如此,由于高校创办校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经济创收,其通常会对校企设定交款指标,这使得校企管理者会更为关注既得利益,而对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有所轻视。

四、高校财务风险管控措施优化

(一)政府方面的控制措施

1、对筹资体制进行完善

当前,高校仍是以财政拨款作为主要的筹资方式,除此之外,高校最具潜力的筹资渠道只能是社会捐助。因此,政府应该结合高校的筹资现状,充分利用政策制定优势,有效地推动社会各界对高校的资金支持。例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对高校进行资金捐助或者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为高校募集办学资金等等。

2、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大高校的自主办学权

政府应该真正地同高校构建“委托—”关系,从而使得高校的管理者成为真正的高校经营者,而政府只拥有高校的所有权。同时,政府还要将高校的行政直接干涉职能向宏观管控以及考核监督职能转变。

3、加强政府对高校的预算约束力,提高贷款审核力度

政府应该改变对高校的预算软约束模式,真正对高校的预算约束进行强化,促使高校遵循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规律,实现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构建系统、完善的高校贷款审核机制,对高校贷款条件以及贷款额度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严格限定,从而促使高校的银行贷款更为科学、合理。

4、完善政府对高校的监管机制

一是构建完善的高校财务监督系统,重点对高校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二是指派专门的高素质监管人员对高校的财务活动进行实效性监督管理,从而有效地促使高校的财务管理者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财务风险管理责任意识,进而对自身的财务管理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二)银行方面的风险管理措施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银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校过度贷款可能会为银行带来的金融风险。在实际的贷款过程中,银行应该严格参照企业贷款审批程序,对高校的信用进行合理评级。并且,充分结合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偿还能力,制定出合理的授信额度。并且,在放贷后,还要对高校的资金使用途径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从而有效地保障高校能够及时还款。

(三)高校方面的财务风险管控措施

1、提高自身的筹资能力

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积极地进行“教学研”相关资源引进,有效提高高校的“软实力”,从而大幅度提高高校间的竞争能力,吸引更多的生源以及获取更多的财政拨款。高校的综合实力提高后,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或者社会捐助者对高校进行资金支持。例如,当前比较流行的“基金会”等。通过搭建系统而完善的筹资机构,为高校的资金“开源”增设途径,进而有效地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系数。另外,校企合作亦是实现高校增收的重要方式。校办企业更是高校筹资的重要渠道,高校在进行校办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与企业间形成真正的“委托-”关系,从而为校企的共同发展提供可延续空间,进而为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提供重要的资金保证。

2、对高校贷款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一是贷款规模合理明确。高校在进行银行贷款前,要对自身的偿还能力进行科学分析,并根据自身的贷款偿还能力以及高校的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贷款额度,从而有效地避免贷款风险产生;二是明确贷款管理责任人。高校在获取贷款之后,要严格遵循“专款专用”的执行规则。并且,在贷款的使用过程中,要对贷款责任人进行明确规定,从而有效地增加贷款责任人的风险防控意识以及责任意识,进而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控制。

3、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一是高校要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引进高水平的预算管理专业人才,对高校预算进行有效编制、监管以及评估;二是高校的各个部门要积极参与到高校的预算编制以及实施活动,有效实现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进行全面、协调管理;三是高校的预算管理系统要涉及到高校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而实现高校的预算全方位管理;四是预算管理不应该仅仅指向高校经济活动的预算制定方面,还要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执行结果进行有效地监管和评估,从而实现高校预算管理的全面管理。

五、结束语

高校财务风险管控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实际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不断实现管理创新,从而将高校的财务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萍.我国公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江西财经大学,2013

[2]何珍.规范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3]陈放.我国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4]薛建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2

篇10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企业制度与战略失误。引发财务危机的主要制度缺陷表现在:公司治理的制衡机制不健全、企业组织架构不合理、职责权限不明、内部牵制失灵、预算管理薄弱等方面。企业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发展全局的谋划和指导,战略决策的失误会导致围绕战略的一系列目标的制定、实施与控制过程的脱轨,很多企业存在盲目地并购、多元化经营等战略失误从而导致了财务危机。

(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问题。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不足,即使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也无法完成经营目标。经营管理的不足主要是:董事会被架空,无法积极参与经营功能;经营者独断行事,决策不当;举债过度,财务调度失败;股东和经理人利益冲突,经营成果受损;财务等内部人员舞弊;投资失败,管理者缺乏应对变化能力等。

(三)财务策略和金融活动不当。财务策略主要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管理方面的策略,资金活动的风险具体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负债率高,财务杠杆失衡问题;非效率投资普遍,投资吞噬企业资产;资金收回不当,盲目赊销,造成大量资金无法收回,行成坏账;收益分配时,股利分配政策的不当,企业投资者的选择,影响企业的资金来源。会影响

(四)外部环境的变化。PEST分析中,国家的宏观经济中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控制带来严重影响。国家不利政策、政治变动、经济环境恶化、行业内竞争的加剧、经济疲软,通货膨胀、市场利率、汇率的频繁变动等都会影响企业财务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并导致企业失败甚至破产的因素很复杂,不同的行业也不尽相同。本文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内部因素的分析上,内部因素对财务危机的发生起着更为直接、关键的作用,内部因素的可控性更强,因此本文从内部因素的角度,探讨如何防范财务危机并建立企业内部财务预警系统。

二、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1.财务制度缺陷。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体系,有时流于形式或执行不力。考核评价制度诱导管理者追求利润或账面的业绩而忽视现金流量主要表现在:过度投资、交易加载、削减研发费用、盈余操纵等。

2.财务杠杆的过度运用。企业负债经营是一柄双刃剑,但运用不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如果企业的全部资产利润率低于同期债务成本,就会产生负效应,加速权益资本报酬率的下滑。一些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扩张发展,致使财务结构失衡,爆发危机。

3.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现象,即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投资项目没有经过科学的决策与分析,致使投资收益小于投资成本,或者资金没有投资于能带来正收益的项目,企业缺乏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支撑,使资金闲置或投向错误的领域。

4.赊销政策问题。许多企业由于企业竞争、刺激销售,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但是对应收账款控制不严,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一是没有严格的销售政策,二是回收期过长,又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三是应收款项不能兑现或造成呆账。

三、针对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财务预警系统构建

本文将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与基于计量方法的预警模型相结合,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针对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的不足设计财务预警系统。将与财务系统构建的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在此基础上做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和规划,下表为各个层次系统构建的具体措施:

财务危机也是各类风险中最直接,也是最终的表现形式,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及时预测经营和财务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财务风险较难预测,影响财务危机的因素很多,种类不一,有些因素无法量化。本文在设计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时,就企业现实存在的财务制度和漏洞加以归纳,企业应根据自身特性,弥补漏洞,减小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企业管理者应树立风险意识,做出科学决策,预测和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风险,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加强控制,积极采取措施,分散风险,努力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