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蕴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底蕴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底蕴的重要性

篇1

一、多元文化音乐的概述

(一)音乐文化

音乐文化包括于音乐艺术,却又高于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一种包括了各种性质、形式以及作用的音乐现象,音乐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质与特点。

(二)多元文化音乐

多元文化则是由于特定的地域、群体、阶层等环境因素之间的不同,而使得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化。多元文化音乐下民族音乐传承的特点首先是体现于语言语音的音调,为保持一个统一的风格,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音强、音长等都需要在同一民族音乐文化中保持完美与统一;其次就是音乐文化传统内容之一的音乐载体音乐符号,能够反映出鲜明的音乐教育价值。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象征着我国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气质,同时也代表着生命力十分强大的民族灵魂。因此,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传承责无旁贷。而由于目前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观念却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使得民族音乐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从而缩小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空间。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流行音乐的传播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此同时,由于民族音乐教材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传承。而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传承意识不到,很容易使得这些宝贵的文化丢失,由此可见,目前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传承发展现状十分的严峻。

三、多元化音乐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传承的重要性

(一)民族音乐的情感体验价值

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审美心理、文化传统以及思想感情等,其中所蕴含的强烈的情感力量是无法替代的。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底蕴过程中,能够理解与体会到在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中真、善、美的思想,从而使得我们的情操得到陶冶,提高音乐品味。而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价值是不能够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替代的。

(二)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

民族音乐文化属于我国众多的文化之一,伴随着我们世世代代的生活与成长,在漫长的时间中沉淀形成的,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民族音乐文化底蕴根据时代的不同,文化语境、风格形式以及文化在不断的演变,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深厚的民族情结。可以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一些有着特殊教育意义的题材,从而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特别是在民族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在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明白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传承的重要性,有助于民族音乐能够更好的得到传承发展。

(三)民族音乐的社会交往价值

民族音乐的社会交往价值指的是音乐的传意功能的发挥。例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的很多民族中,可以把有些乐器作为表意的工具,而且在实际的各种交际实践活动中也被广泛的运用,既有效的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同时也打破了口语在传播空间上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出了口语所无法实现的远距离传递功能。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文化中社会交往价值的重要性。

四、多元文化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多元文化是传承民族音乐的主要渠道

对于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都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活中创造的,因此,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得以代代相传的得要原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却不再成为了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传承的重要方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然无法适应如今时代的发展。而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很好的补足了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传承,并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有效的帮助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传承,当然也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由于多元文化音乐有高度概括的特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在传承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多元文化音乐中保留了很多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成为了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主要渠道。

(二)多元文化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音乐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形成特定时期所独有的风格特点,因此,只有不断的对音乐进行创新与改进,方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民族音乐也同样如此,只有在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音乐文化,有效的拓宽民族音乐范围,提高民族音乐的时代性,从而使得民族音乐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多元文化音乐,可以把不同民族的音乐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形成了稳定的认知与理解方式,为民族音乐带来了创新的机遇与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可以把民族音乐进行对比与融合,按照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创作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民族音乐,这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有效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民族音乐体现出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在每一个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阶段,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社会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相符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营造出一个和谐有竞争力的环境。因此,在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传承中,需要认真的审核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观念,有效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利用多元文化音乐,创作出更优秀的民族音乐,使得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增强民族凝聚力。如常见的《中国的希望》、《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祖国》等这些民族音乐,歌曲中蕴含了深厚的歌唱祖国的爱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五、多元文化下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传承策略

(一)适应时展,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

音乐发展在全球的范围中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民族音乐在音乐的浪潮中也将会受到影响与冲击。随着全球一体化与信息技术化的快速发展,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多元化音乐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传承,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利用多元文化音乐,促进民族音乐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与稳定性,并且积极主动的吸收一些外来优秀的音乐文化,从而不断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适应性。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音乐的背景下,由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使得少数的民族音乐受到了冲击,加之信息技术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民族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受到了限制。因此,在多元文化音乐的作用下,我国的民族音乐既面临着挑战又存在着机遇,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底蕴过程中,为了避免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需要不断倡导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稳定性,以及民族特色,并不断推进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传承工作,从而使得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在多元文化音乐发展中抓住机遇。

(二)注重个性张扬与意义重构

在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传承过程中,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个性张扬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从而让民族音乐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稳定性。因此,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要综合地考察多元文化的观点,尽量减少西方理性主义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更好的做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民族音乐的重构是对民族音乐理解的重要方式,因此,要特别的重视民族音乐的重构,同时也是音乐的重要传承方式,能够更深入了理解民族音乐的精神内涵。因此,民族音乐文化在处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民族音乐应当具有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具有代表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

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迅速建设和发展着,伴随着这种发展现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又促使了人们在文化上的认识更加多元化,其不断影响和刺激着人们的文化观念。作为中国领土的一个大板块—少数民族,在经过中国文化的不断积淀后,少数民族的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其文化体系中的舞蹈文化更是值得我们去品味,如今,少数民族的舞蹈渐渐地形成了一种艺术,这一舞蹈艺术正向全国范围内扩散着,发展势头良好。

一、舞蹈艺术的内涵

舞蹈艺术是指经过人们提炼和加工的人体动作来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并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的要素,塑造出具有动态性和直观性的舞蹈形象,从而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的人体动作艺术,它主要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的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包括深刻的思想、细腻的情感、鲜明的性格等等,舞蹈艺术就是创造出一种可以被人感知到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从而来表达舞蹈表演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在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眼中,舞蹈艺术已经升华为一种生活,甚至是生命的艺术。

二、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

少数民族的舞蹈是在长期的时间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如今其舞蹈可谓是艺术性和 审美性相当高,它是由少数民族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和历史进程中,通过集体传承、集体发展、集体创造而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少数名族的舞蹈对汉族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其社会进程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歌舞文化,他们的舞蹈文化艺术不管是对中外乐舞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还是对加强民族团结与进步、促使我国拥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都发挥着其独特而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为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文化底蕴的深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这些方面可以充分证明,少数民族的舞蹈,特别是其舞蹈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探讨

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发展是经过了一定的发展历程的,有其沉淀意义,其舞蹈艺术在目前看来可谓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以及独特的舞蹈语言、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北方的舞蹈呈现出刚健豪放美、南方的舞蹈呈现出婀娜多姿美、平原的舞蹈呈现出柔美细腻美、高山的舞蹈呈现出潇洒奇特美,可以说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对于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发展来说,其分为几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具体如下:

(一)奠基期

这一时期是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起步期,有很多舞蹈艺术家充分展现了其民族舞蹈特色,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少数民族舞蹈作品,比如说蒙古族的《鄂尔多斯舞》、《盅碗舞》等获得了赞誉,另外还有傣族的《孔雀舞》等都获得了好评,这些舞蹈不仅第一次在人们面前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特色,而且还揭开了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序幕。

(二)破碎期

这一时期经历“”的冲击,使得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良好发展势头被阻断,几乎所有的舞蹈创作都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是惨遭禁演。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发展被扼杀在摇篮里。

(三)发展期

这一时期经过“”的洗礼后,从这之后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势头,比如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舞蹈表演,舞蹈艺术家以一支《牧民见到》的舞蹈,充分展现了蒙古族风格鲜明和浓郁的民间舞蹈艺术,抒发了蒙古族人们对主席的爱戴之情,引起观众的极大反响。

(四)探索期

这一时期是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在发展和积淀后的时期,其舞蹈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逐渐转变为对舞蹈艺术的创作、表演观念进行大胆的艺术形象创作、多种编舞方法相结合的探索,在这一时期,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探索的方向,基本上是以创作题材为依据,对其民族风情和风俗以及民族性的人物形象进行探索与舞蹈艺术创作。(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群众艺术馆)

参考文献:

[1] 海和平.论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J].陕西教育(高教), 2010,(1)

篇3

关键词:陶瓷创意产业;景德镇;AHP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AHP法的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3月6日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面对市场机制的转换,景德镇陶瓷产业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一机遇,相继被佛山、潮州等陶瓷产区赶超,至今已形成较大差距:2008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总产值为70.15亿元,2009年为100.3亿元;反观佛山市,2008年陶瓷工业总产值就达500亿元以上,潮州陶瓷工业总产值也达217亿元。巨大的差距突显出景德镇陶瓷产业实行赶超战略的紧迫性。陶瓷创意产业有着高附加值、低能耗、高产出的特点,大力发展陶瓷创意产业能很好地满足这一战略需要。

一、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邀请10位分别来自企业、陶瓷研究所、大学以及政府的陶瓷产业专家,组成10人的专家组。采用Delphi法,针对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征求意见,经过三轮搜集意见和信息反馈,获得一致结果。其中优势为: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政策优势、从事陈设艺术瓷设计与创作的人力资源丰富、科研实力强劲。劣势为: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需求力不足、陶瓷创意企业资金短缺、相关支持产业发展较不成熟。机会为:国务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规划、陶瓷产业梯度的转移。威胁为:国内各大陶瓷产区的竞争、生产资源面临枯竭。构成分析如表1所示。(表1)

二、运用AHP法确定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中S、W、O、T各因素的权重

针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再次采用Delphi法征求专家意见,获得一致结果。各因素重要性程度按1~9赋值。重要性标度值见表2,专家评估结果即判断矩阵见表3~表7,各因素权重见表8。(表2~表8)

按权重大小将上表中各因素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0.1~0.35):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S1);从事陈设艺术瓷设计与创作的人力资源丰富(S3);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W1)。

第二个层次(0.05~0.1):科研实力强劲 (S4);需求力不足(W2);陶瓷产业梯度的转移 (O2);国内各大陶瓷产区的竞争(T1)。

第三个层次(0~0.05):政府政策优势(S2);陶瓷创意企业资金短缺(W3);相关支持产业发展较不成熟(W4);国务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规划(O1);生产资源面临枯竭(T2)。

三、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依据以上三层次的划分,分别得出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的有机结合。现代艺术设计,往往能够满足现代都市人对美感的需要,但有时又会因为缺乏文化底蕴,使产品缺乏厚重感。作为景德镇的陶瓷创意企业应充分利用景德镇陶瓷业在1,70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积累的文化底蕴,充分的挖掘这一优势,真正做到历史文化与现代工艺和设计理念的融合,推陈出新,设计制造出极富文化底蕴又具现代美感的产品,赢得市场认可。

(二)充分利用景德镇陶瓷科研资源,加强管理、创意人才的培养,调整人才队伍结构。景德镇有着极为丰富的陶瓷科研资源,包括国家级、部级、省级和市级等4所陶瓷研究所,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研究中心,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陶瓷类高校。充分利用景德镇的陶瓷科研资源就是以陶瓷创意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引导科研机构的研究,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另外,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也是陶瓷创意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阶段,景德镇陶瓷创意企业中普遍缺乏管理、创意设计型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从事陈设艺术瓷设计与创作的人才都远远超过了管理和创意设计型人才,有着较严重的人才结构不合理现象,而这种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将最终导致企业在产品的整体设计制造和营销上的乏力。调整人才结构就是要陶瓷创意企业大力加强管理和创意设计人才的引进与利用,运用较优越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用良好的企业文化留住人才,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

(三)为陶瓷创意企业搭建便捷融资平台,增强企业实力。现今,大多数的景德镇陶瓷创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为资金问题。一个陶瓷创意企业的发展壮大势必要涉及到高素质管理人才、创意设计人才、先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引进问题,引进这些资源又势必要运用到充足的资金。缺乏资金既不能给这些人才提供富有吸引力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也不能购买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有赖于景德镇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应该与各大银行合作,出台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为这些中小企业设计搭建一个低门槛、便捷的贷款通道。同时,还应提供法律上的保证,促进各企业在民间的集资行为,激活企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一、增强学习、讲究学习方法,不断积累知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是练好外功的首要条件

对一个已经在职的玉雕专业人员来说,想挤出时间来学习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必须充分认识到充电的重要性,挤出时间来下大力气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玉雕行业中存在着三个90%以上,一是从业人员中90%以上的人其学历在高中以下;二是90%以上的人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三是90%以上的人是靠师父传帮带,参加文化学习的机会很少。所以,凸显参加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如何才能充好电成为合格的玉雕人才呢?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向书本学习。俗话说,胸有万卷书、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博览群书。因此我们要多看书,多积累,向书本要知识,要文化,坚持自学。第二,要突出重点学习。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自己的不足,确定学习的重点,例如玉雕作品往往要注入许多历史文化知识,这就需要突出重点学国学,从而增加作品的文化品味,如儒释道的学说、著名的历史典故、著名的唐诗宋词等,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学以致用的效果。作品《八瑞》被评为第二届神工奖的创新金奖,并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普遍认同,其重要的原因是将上古时期皇家祭祀用的礼器,“琮、璧、圭、璜”与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纹饰组合一起形成礼器文化与风水文化的交融,壁圆像天,日壁定天下,琮为方代表地方,日万流归宗。中间圭为一归大统,而龙璜代表至高无上的皇家权力,玉璜中间有圆点为太阳,太阳光芒万丈耀四方,而璧的背面为路路通,寓意可通天地、可通四方、可通阴阳,因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相辅相生。四象出自《易・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即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风水中代表东、南、西、北的四个方位;色为青、白、红、黄,表示四方朝贡,天下祥和之征。第三,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提炼,在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建立自己的笔记、卡片和资料,并且要反复地从中提炼出有用的文化元素,运用到玉雕的创作实践中去,学知识搞积累决不能像“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扔一个”,通过日积月累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是练好外功的重要环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玉雕创作的人更要培养兴趣发展自己的爱好。法国的著名雕刻家罗丹有一句名言,他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还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美来”。作为一名玉雕师心中的天地有多大,作品就有多厚重;文化功底有多宽,作品的内涵就有多深;艺术家的悟性有多高,创作的胆量就有多大。所以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提升文化底蕴对提高玉雕的艺术创作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型白玉籽料山子雕作品《观沧海》,作品大气磅礴、雄伟壮观,雕刻中的主人翁曹操站在海边的礁石上抚剑眼观浩渺无垠的大海,四周风起云涌、浪涛翻卷,肆虐的海浪好像随时都要将远观沉思中的曹操吞噬掉似的,作品以景、以意、以动、以静,深刻地将曹操当时身处乱世,胸怀天下的雄材伟略一一展现出来。作品雕刻手法充分融合书与画的技巧,从联想、构思立意到整个创作过程都尽心处理好过度,使之不留痕迹,没有匠气,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作品《观沧海》一出世就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形成了山子雕独有的艺术风格。

古老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先人用汉字抒怀,挥毫山河。将行草为范本,纯手工雕刻于玉上,并且加入“梅、兰、竹、菊”的写意小品,完美地将书、画自然融合,块块玉雕不但体现了玉雕精细的内功,更展示了玉之外功的深厚意义,并在相通的艺术领域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在艺术的殿堂中,学会借鉴与创新。在学习中研究玉雕的姐妹艺术,例如牙雕、木雕、石雕、根雕,在学习鉴赏中“移花接木”,实行有效的嫁接。例如《剑胆琴心》,以象牙浅浮雕的手法加入现代视觉效果融入玉雕作品之中,将古屋墙角边的一琴、一几、一剑、一窗充分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牌头一个“心”充分体现了文人骚客的雄心侠义。

篇5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艺术;文字图案;文化创新

在艺术活动的设计中,没有什么元素是能够做到稳定不变的,每一种艺术元素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在设计活动中忽视了对传统艺术的表现,将会让设计成果显得格格不入。同时,在对传统艺术进行借鉴与运用的时候,又需要做到创新发展,即是将传统与创新进行结合,它们二者应当是设计活动两个进行方面,是共生,共存。传统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所结的果,创新是设计师自身的个人经历与这样的经验之果碰撞之后所产生的火花,二者为新生事物的产生而服务,而结合。在本文中,笔者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篆刻、书法以及建筑装饰四个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在平面设计活动的体现出发,来进行阐述与探究:

一、绘画元素的表现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中,水墨画是其主要的表现类型之一。所以,在对艺术美学进行表现的时候,中国文化往往会使用现墨来进行表现,这是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创作活动的艺术特征体现,这也是我国绘画艺术其民族性的独特所在。水墨画的创作需要使用毛笔、砚台以及宣纸这些工具。同时,具有丰富笔墨变化的趣味特征,也是东方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在画家韩美林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艺术品,都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进行表现,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地对西方美学进行表现,以此来实现现代艺术设计活动地进一步开展。在这个设计与创造过程,将中国传统水墨绘画中所需的写实、写意、工笔、抽象等创作方式进行结合,促使整个作品的内在意蕴能够得以体现。比如,在为2008年北京申奥所设计的会徽来说,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借鉴所实现的现代创造活动,其通过对“盘长”这一技术,将中国传统绘画特征进行表现,进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表现,这些绘画表现组成了中国元素(中国结),它的寓意在于表现中国人民的友好以及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就会徽的结构特征来说,它仿若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带着动感的动作,几笔简单的线条,显得和谐且富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

二、书法元素的表现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最为得到外国人的认可的艺术表现,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交流信息时所使用的工具,其本身具备着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发展的痕迹。从汉字的结构来看,可以看出它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其在字形上不断地追求着对字义的直接表现。因此,汉字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在对汉字进行创新表现的时候,书法活动的重要性也就得以表现出来了。在书法活动中,,借助于对字的笔画与结构,可以让同一个汉字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进而实现对个人、对民族精神的特殊化表现,做到视觉效果的加强。靳埭强在对他的书法作品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十分注重于对传统书法的表现,进而在现代设计活动中将其着重地进行突出。具体来说,靳埭强会使用带有浓浅特征的墨迹来完成对汉字的创作,当淡墨与浓墨富有特色的在留有空白的底色之中得以体现的时候,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显得是格外动人。由此可以说,这是作者对传统艺术的借鉴,亦是现代平面设计活动的新型表现形式。

三、篆刻元素的表现

就视觉效果来说,中国传统的篆刻艺术是一门形象语言的表现,它的外部特征是其所要表达的文化底蕴,因此,篆刻元素有着较为鲜明的传统特色,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在现代,篆刻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指的即是印章,这是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所在,可以是印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篆刻艺术中,印章的色彩、材质。造型以及结构在经过多样化的岁月发展之后,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表现形式,所以,现代平面设计活动通过对篆刻的借鉴,将其传统元素信息运用能够实现现代平面设计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结合表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标准中的印章艺术在平面设计活动中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在这整个结构中,印章文化作为其体现的重要形式,文字的符号、鲜红的颜色以及书法的结构体现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体现,也是对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精神表达。就其结构来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选择了汉代的竹简文字最为表现享受,让整个会徽的底蕴显得是浓重而深厚。同时,在对整个会徽的结构比例进行设计的时候,它的布局完美,结构统一进而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称赞。再者,印章本身的特性是对诚信的追求,而这又与奥运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虽然,这个标志只是简单地使用了寥寥几笔,但是,它的洗练、准确是有目共睹的,它巧妙地做到了以小见大,将中国举办奥运会所追求的人文精神深刻而强烈地机械了表达,这是平面设计的创新发展,也是篆刻元素的完美表现。

四、建筑装饰元素的表现

因为,我国有着广阔的地域,数量众多的民族,因此,我国的建筑装饰文化受到地域与民族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久而久之,中国的建筑装饰艺术也就独立地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无论是原始时代的洞窟建筑岩画,还是封建时期的砖瓦建筑特征,它们都带有强烈的东方特色,正因如此,它不仅仅得到了东方民族对其的认可,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不小的影响。在对传统的装饰元素进行运用的时候,现代艺术家做的不再是简单地借用,而是对完整性与创新性的结合运用,将传统的图形进行解剖,就其的文化内涵与组成形式进行探究,再将这些内容与现代的设计活动进行结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对于吉祥图案的偏爱是极为明显的,所以,在装饰元素中对其这些传统元素的借鉴是十分有价值的。其具体内容,可以是:方胜、如意纹、祥云纹、回纹、水纹等。这些装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在靳埭强为自己公司所设计的标志就是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充分的利用。即:借助于对方式这一元素进行运用,将吉祥如意这一的文化底蕴进行表现。同时,方胜也是对美好意愿的表达,将其用框架结构进行表达,使得整个设计的整体性得以保障。再者,这也是对现代平面设计原理的运用,是对现代设计理论与传统艺术的有效结合。靳埭强先生的设计意图由此可见,设计公司的设计活动,一方面,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与表现,实现传统文化的新时展;另一方面,设计活动的开展也要遵守现代设计准则,将二者紧密结合,紧跟时展的潮流,让现代的审美趋向得以在传统艺术中得以体现,这是靳埭强现实独具匠心的设计结晶,也是方胜元素,甚至是传统文化的丰富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经典标志。

作者:张桐 黄策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视觉艺术设计;民族特征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83-03

一、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由来

民族是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一般说来,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就是指这四个基本特征在视觉图形上的表现。

艺术家在塑造个性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创作环境以及所依据的创作理念,都深受其成长的生活环境及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同一地域的艺术家们因生长环境中文化的大同小异,其创作也免不了带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最终会扩大并形成为全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民族文化精神,于是也就有了民族特征这一概念。

每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必然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形成民族独有的特征。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的观念层面上,它能直接反映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视觉艺术风格。

当然,视觉艺术中的民族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是民族的,也是时代的。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该民族的设计会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设计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民族各个时期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不同时代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二、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体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特征。譬如,日本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在美学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日本化”设计风格,它具有静、虚、空灵等传统的东方韵味特征。德国视觉艺术设计受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影响,它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为设计趋向理性,重点在简洁、直接,注重可读性,与德国严谨务实的民族特征相吻合。意大利的设计风格受其民族特征影响,其设计形式注重人的个性、情感和心理的表现,美观灵活,充满意式幽默,这是在“文艺复兴”的文化底蕴下形成的民族特征。中国视觉艺术中的民族特征是含蓄、传神表意、以意代形等,这是儒学文化等传统意识形态造就的。

日本的视觉艺术风格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与柔和的民族特征。“雪”“花”“月”和“物哀”等是日本自然美学观念的精髓,也最常见的设计题材,通过对这些具备强烈民族特征的图像的设计,表达人们对自然之中稍纵即逝的、纯洁的、伤感的事物的喜爱。在色彩方面,日本的视觉设计运用 “白”“青”等素简、清淡之色较多,他们喜欢自然事物及植物的原色和水的清纯无色,这是因为日本民族把自然事物的色彩也赋予了美学和文化学的意义。在视觉艺术设计中,这种独特的民族特征就表现为一种图像简单、不完整、破损和以物寓意的设计风格。

德国的视觉艺术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它的视觉艺术风格趋向理性风格,严谨、精致、务实是德国视觉艺术设计中“非凡”的民族特征。在德国视觉艺术设计中,设计师的思维极其广阔,不拘一格,比如一些设计师常常会利用很平常的书本、灯泡与铅笔等素材,将其组合、分割、拼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思维手段表现强烈的意念追求,进而演绎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寓意的新视觉形象。

意大利视觉艺术设计师非常善于从“文艺复兴”的丰厚文化底蕴中吸取营养并使之与自己的设计完美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后“实用加美观”原则让他们的设计有个性、自我的风格。除实用之外,设计师的思想、追求、和幻想会被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使他们的设计别具一格,更加出众。总的来说,意大利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核心是人的力量;抛弃低劣的人性,恢复、高扬明晰的审美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意大利设计追求的美好境界。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中国文字、工艺品和许多人造物,都有自己的独特形式,这些独特形式,即民族特征,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可以说这些都是中国的“形式专利”。它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的视觉语言相结合,能够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文化特征,又有当代视觉效果和审美意味的新风格。例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凤与凰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又体现出现代视觉语言的特色。中国2008北京申奥标志,其形象以传统的吉祥造型“盘长”为基本构架,这种造型源于佛教“八吉祥”之一的“盘长”造型,在民间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心心相连,事事如意”之意。可贵的是,设计者还加入了时代的设计形式,对“盘长”的造型做了出人意料的夸张设计――运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断意连”的写意手段,使其“静”态之形变为动态之像。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结”“运动员”和“五角星”三种意蕴的结合,其形象可以说是生动自然、寓意深刻。整个标志既洋溢着吉祥之气,又有运动意味,体现了民族特色。

三、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视觉艺术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这种发展的趋势必然导致各个国家设计的民族特征逐步减弱,甚至可能被国际特征取而代之。虽然国际性的设计可以带来传达上的方便,但是,如果缺乏民族性的设计,缺乏生动性和多元性,那么视觉传达设计可能会走向刻板、高功能化、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意识,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因为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在全世界视觉艺术设计日益趋向相似的时候,有一些设计师开始关切设计的个性,关注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史,这个文化资源宝库为我国视觉艺术设计提供了最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在现代文化趋同的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学会深刻地理解和继承民族文化,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上进行设计,同时在与国际设计广泛的对话与交流中积极地吸收其精华,不断地发展壮大自身的民族特征,打造中国式的视觉形象,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莫里斯・德・索斯马兹英国设计基础系列:视觉形态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篇7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

舒适温馨、安全可靠成为了现代人日益关注的内容,即使是在城市公园的使用过程中也不例外。园林工作者需要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思考,这样才能推动景观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人性化的空间。

1 情感化设计重要性

1.1 情感即体验

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信息所包围,在众多的信息中人们很难对每个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大多数人们都会迅速对经过大脑的信息产生某种记忆或者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其实就是人们对事物的体验。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作品来自于人们的细心观察,其目的是设计能够使人记忆深刻的作品。

1.2 情感与决策

情感在人们的选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面对数不清的决定人们会不自觉地受到情绪的感染从而被情感控制。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考虑情感化也是基于这个道理,我们也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倾向于凭感觉作决策。人们习惯性地关注吸引自己并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事物。在生活中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着更深的记忆力和识别力。所以景观中引入情感化设计更容易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和影响使用者快速地作出决策。

2 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的必然性

城市公园景观与使用者互动,由此使用者便对公园景观具有一定的情感。通常来说,城市公园景观所营造的氛围会激发使用者的感情,让使用者与景观形成一种你来我往的互动。在城市公园中,人们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人们可以在公园中散步、跳舞、静思、交流等等。不知不觉人们对公园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在城市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各方面压力都急剧上升,因此一个环境优美、令人心情愉悦的空间就成为了人们所向往的。

然而过去的城市公园设计比较传统并且存在很多不足,如功能不够齐全、设计创新度缺乏、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等等。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以及身心的愉悦,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是时展所必需的,当然这也将是未来公园景观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相信在这样的人性化场所中,使用者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及生命的意义所在。

3 城市公园情感化设计方式

3.1 中心主旨

舒适的城市公园景观能给予人们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不同的城市公园中的景观氛围能给人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如审美体验、感官体验或者是情感体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氛围等等原因使得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设计有所差异。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尽管国内外的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各种各样,但是他们也有不少相似之处。纵观全球,城市公园的情感化设计普遍受到了忽视。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的中心主旨是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尊重,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的、氛围和谐的、充满能量的情感化空间。

3.2 原则方法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是以“尊重自然”与“以人为本”为总的设计原则。具体而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则方法:提高环境可持续性、提升生活品质以及营造人性场所。

4 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的功能性

4.1 文化功能

城市公园景观首要核心就是需要有一定的功能性,也可以称之为实用性。优秀的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作品往往能够在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基础上给予使用者更多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感,包含了使用者对公园中的具体景观、空间氛围以及地理环境产生的多种情绪。提到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的功能性,我们首先不能忽视的是它的文化功能。各地优秀的公园设计大多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个公园也都具备自己独特的精神力量。这种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能够唤醒人们对文化的思索和敬畏之情。具有独特文化的城市公园景观留给人们的印象也多是深刻的,人们会将公园的设计与这座城市相联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也是这座城市的一扇窗口。

4.2 社交功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或者是痛苦,通过社会交往我们还能加强彼此的思想交流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事实上,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同样具有社交的功能,优秀的情感化设计的公园能够很好地照顾到使用者的社交需求。在城市公园中我们会看到咖啡厅、品茶小店、特色广场等等社交场所。除了这些特征鲜明的社交场所,在公园中桌凳设计的尺寸和造型也是根据人民的心理设计的,有的椅子专门设计了两人座位,椅子四周有高大浓密的植物遮掩。植物的遮掩充分保护了使用者的私密性空间,有利于为使用者的社会交往活动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

4.3 环境功能

我国重视环境问题并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内和国外局势来看,中国的环境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急剧增长的人口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园林景观专业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园林景观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当城市公园设计融入了情感化设计理念时,其环境功能就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由于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注重人们的感受,通过加大绿化比率或者是绿化方式提升审美感受的方式,公园景观一改过去的脏乱差成为广受欢迎的绿色温馨空间。

4.4 经济功能

最后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经济功能。以情感化设计理念为基础的城市公园景观具有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环境自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情感化设计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是未来景观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情感化设计发展方式能够带来经济的繁荣发展、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多元化的城市氛围。城市的魅力也会因此大大提升。通过情感化设计,城市公园景观的活力也被释放出来了,城市使用者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归属。在未来,我们将会看到城市公园景观的品质和个性会变得与众不同,它将展示属于景观行业的骄傲。

参考文献:

[1] 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

篇8

关键词:典籍英译 传统文化 思维脉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387-01

一、引言

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传统根深蒂固,深深影响着国人的活动与言行。古人的心理结构与思维脉络在其写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典籍为这种文化所笼罩,受传统思维脉络所串引。而当前的典籍英译中却鲜有将这两者译出。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古代汉族史学名著《左传》。本文将以该句句为例解析典籍中语言包含的中国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揭示其思想内涵的复杂性,以及典籍翻译中译出其丰富意涵的重要性。

二、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窥典籍英译文化缺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大意为:生活安宁时要考虑危险的到来,考虑到了这一点就要为危险而做准备,事先有了准备,等到事发时就不会造成悲剧了。而多数译者在对该句进行英译时往往只译出其字面的含义:

You should think of danger in time of peace. To think so can lead to preparation and preparation averts calamities.

古圣人的慧言常被译为祈使句,“You should do …”“To do…and you will...”该现象在其他典籍英译中也是常见之事,仿佛中国古之圣人著书传世只为居高临下对后人发号施令。这点在《论语十则》的英译中也不难发现: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Don’t impose on others what you don’t desire.

2) Do not do on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to be done to yourself.

b.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To study and not think is a waste. To think and not study is dangerous.

荀子的《劝学》篇在典籍中堪称经典,文中引经据典,非读书少之人所能领悟,其名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曾被译为以下文字:

If the gentleman studies widely and each day examines himself, his wisdom will become clear and his conduct be without fault.

Don’t do sth...To do sth...以及If...you will...等如此浅显的词汇与句式在此竟与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古代典籍划了等号,吾辈发现了圣人的告诫,却难闻吾大中国古籍沉重的文明负载,难见吾中华沉稳内敛的民族性格,难寻古东方圣人的处世哲学。试问译者如何对得起古之圣人穷极一生心血著述明志之告诫?

典籍英译仅译出其字面意思,读者难以理解其深义,以至于难以联想到其对应的凝练篇章。仅译出典籍字面意思,难见典籍真正彰显的精髓,则明显造成了典籍英译中译文的文化缺失现象。

三、文化内涵在典籍英译中的重要性

中国典籍,浩瀚如海 ,灿似明珠。典籍英译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中国典籍英译要展示给世界的绝不是中华文化“深入浅出”中的“浅出”部分,而是古代世界东方的中国所创造的厚重的文明以及促成这种文明形成的古老中国人民的品格与精神。

《左传》一书主要记载了古代中国在春秋时期列国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及言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有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语境。译为“生活安宁时要考虑危险的到来,考虑到了这一点就要为危险而做准备,事先有了准备,等到事发时就不会造成悲剧了”,难免感到中国古人的多疑与多虑,体会不出华夏君子“身有敬义”的丰富内涵,古东方中国人民谦逊、沉稳内敛、严谨缜密与大智若愚。

典籍使用的都是原著文化的书写语言,即文化的源语。此特点的基本意义是指,人们对典籍文化的描述和阐发仍然在同一个文化语境之下,没有脱离原著的语言系统。典籍英译中若能渗透出古东方中国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根基,典籍英译才能显现其真正的意义,才影响更多的接受者。

四、结语

古代东方的中国“君子进德修业”铸就中华典籍,典籍英译译不出中华文化渗透在典籍中的深厚意涵、中华民族精神与品格便不能称之为合格的译文。解决现代典籍英译中的文化缺失问题刻不容缓,补充典籍英译中文化残缺才能发扬中华文化,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中国人民的品格,实现真正的中外交流。

参考文献

[1]刘迎春,黄中习.典籍英译任重道远――来自“全国典籍英译新作展”的报道[J].中国外语. 2007(05)

[2]李.中国文化典籍中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问题[J]. 外语研究. 2000(01)

篇9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景观;价值功能;规划设计原则;探讨

在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实用功能,还要注重精神功能和审美功能,力求创造出一个能够体现大学校园文化的场所。

1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价值功能体现

1.1 高校文化景观建设突出“以人文本”的理念

在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应当根据大学所处地理位置的城市特征,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在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同时,也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众所周知,历史名人最能够显示一个大学和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因此,在大学校园内建设名人雕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名人雕塑能够体现高校的文化精神,凸显出校园建设的与众不同。校园景观的空间布置上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性化设计。在景观区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与文化需求。在道路规划方面,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上下课的便捷,而对于车行道的设计,一定要避开教师与老师上下课行走的主干道路。除了在道路设计方面要体现人性化,对于教师与学生的户外娱乐区,也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在大学校园娱乐区,可以将湖、凉亭、长椅集于一体,并配上郁郁葱葱的树木,为莘莘学子营造出一个既适用于晨读学习,又适于放松心情的场所。例如,北大校园的“一塔湖图”景观,即未名湖和博雅塔,充分体现了燕园建筑的精髓,成为北大校园独特的文化景观。

1.2 高校文化景观建设应突出“本土化”的价值理念

在大学校园内进行景观建设,既是对自然景观形态的合理铺排与设计,更是运用独特的艺术处理方法,将本地的区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在大学校园内建设文化景观,能够为全校师生营造出属于本学校的精神文化理念,同时,大学校园环境是比较开放包容的,各种先进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因此,设计高校校园文化景观时,必须因地制宜,将本地的建筑特色、历史文化、精神理念都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中。例如,苏州大学在设计校园景观时,要充分考虑苏州的文化传统、文化区域特色,重点突出水乡文化,将江南水乡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2 校园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

2.1 生态性建设原则

在大学校园进行文化景观建设,离不开对场地的合理设置与运用,因此,在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场地的生态条件,也就是说,规划设计校园文化景观时必须遵循生态性建设的原则。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山水鱼虫都属于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一部分。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过于重视建筑物材质和造型的选择,而忽略了对场地生态性的考虑,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做法。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应将生态规划设计原则运用其中,顺应原本校园的地质地貌,建设符合校园地形特色的美丽景观,并且运用自然材料或就地取材设计景观,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环境。

2.2 保留性原则

每个大学都有独属于自己学校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有的可能是保存久远的古树名柏,也可能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名人雕塑,更可能是一些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建筑、纪念碑等。因此,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坚持保留性原则,将这些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保留下来。这种典型的文化景观能够增加学校的历史厚重感,也能够弘扬本学校的精神。

2.3 安全性原则

在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中,首要必须考虑的规划设计原则就是安全性原则,校园是全体师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只有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才能使校园和谐稳定,校风积极向上,因此,在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中体现安全性原则至关重要。设计校园文化景观时,主干路上的路灯设置,照明度一定要符合标准,学生在晚间出行时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与此同时,植物的选择一定要仔细选择,必须选择安全无毒害的植物。

3 结论

总而言之,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建设中,要探究和分析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价值功能及规划设计原则,力求为全体师生建设一个景色优美又具有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篇10

如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的平面设计也一步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平面设计和西方平面设计的本质区别在于蕴含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其他诸如科技手法、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差别都不大。文章着重论述中国传统元素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包括传统元素的文化底蕴、特点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

平面广告设计;中国;传统元素

平面设计是视觉传媒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平面设计中的广告设计,其是指通过二维空间组合出详细的场景、抽象的理念、事物,并将它们用相对特别的图形呈现出来,并运用媒体介质进行有效的传播。平面广告设计传达出的视觉效果与信息并不需要用语言进行表达。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不应该被后人摒弃。能够将珍贵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自然是值得鼓励的,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应该继承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并注重创新。如,可以把中国四大国粹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只有坚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使平面艺术开创艺术设计的新时代。

一、将传统元素的文化底蕴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

平面广告设计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有自身的底蕴,有底蕴的作品才可以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众所周知,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方设计曾是我们极力追捧的,其较为讲究逻辑思维,终究还是缺少人情味。而在这方面,中国的传统元素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世界关注。有一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国的民族文化越来越被世界认可,国际社会也逐渐认识到中国民族文化与传统元素的价值。我国的设计者应当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元素的文化底蕴,从设计风格、色彩理念、审美观点和书画艺术中发掘新思路,与现代设计手段相结合,使平面广告设计向民族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中国传统元素在不断变化,我们的设计要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理念,这是独一无二的美学理念。如果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平面广告设计,必然会给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样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平面广告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创造性,要想顺应时展潮流,就应将体现不同时期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平面广告设计,做到与时俱进。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设计者应该保持特有的中国心。如,我国深入人心的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依法治国的法学思想,等等,都可以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

二、将传统元素的特点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

创新是平面广告设计的灵魂,独特与新奇是平面广告设计受人关注的特点,加强视觉冲击力与传播速度,能体现出设计者思维的独特性,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若要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平面广告设计,就要找到中国传统元素与平面广告设计的相似特点,包括象征手法特点、类比想象特点与差异对比特点等。找到相似特点,就是根据平面广告设计需求寻找一个形跟另一个形的相同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如,北京申奥标志就是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设计的,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艺术品。它使用的是五环的颜色,图像刻画的是一个人在打太极,太极是我国的重要文化标志,标志简洁的线条充满力量感和美好的寓意。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则以中国传统的书法作为设计理念,有效地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其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代表着奥林匹克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另外,中国联通的标志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结,中国结也是中国传统元素,其标志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且非常明确且形象地将中国结与“联通”的含义结合在一起。象征手法意即各事物或者一些概念具有相互联系的象征意义,一个事物往往有很多象征的因素,所以设计者要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掌握中国传统元素的内涵,以象征手法传播信息。设计者要想使平面广告设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就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结合。

三、将传统元素的设计方法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元素的审美逐步在改变,所以我国设计者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中国传统元素加以创新,这种创新需要设计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并能运用自如,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创新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化繁为简是最重要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简单地说,这种方法是指取其精华,并以符号的形式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能将中国传统元素、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时代主题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装饰画面,并对画面内容进行补充。引用中国传统元素构成点、线、面的结构,以科技手法加强欣赏者的感受,使之产生共鸣。还有一种方法是图意共生。中国传统元素是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因素,平面广告设计应是语义双关与虚实共生为一体。如,中国旅游的标志是“马踏飞燕”,这匹马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旅游的含义。旅游最重要的就是出行,而出行工具有时也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心情,虽然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出行的工具越来越高速化,但是在我国传统社会中,马匹是最重要的出行工具。这个标志的设计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它不仅体现了传统元素的重要性,还彰显了蓬勃向上、积极奋发的精神。

四、将传统元素的作用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面向世界其他国家展示了自身丰富多彩的文化。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中蕴含着美德,它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而来,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国际上,这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作品备受青睐。如今,一些中国设计者盲从西方的设计思想,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也就变得更加重要。虽然现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者越来越多,但传承的意义不只是把作品设计出来,更多的是要传递出这些传统元素所蕴含的深意。这种设计作品的出现也不只是提醒每一个中国人铭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更要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为此展示自身文化表达的积极态度。如果做不到与时俱进,将设计理念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传统文化也很有可能会渐渐被人们遗忘。在保留传统元素中的深意之外,怎样创新也是需要设计者深思的问题。现在的设计者在传统元素的应用中,选择从多重角度全面观照,因此衍生出很多不同形态的传统元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创新,是传承重要的推动力。

结语

要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平面广告设计,不能生搬硬套,设计者一定要理解传统元素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在设计中,既可借鉴西方设计的基本要求,又要巧妙地融入中国元素。只有形神兼备的设计才显得自然,设计既要符合现代化的审美,又要有传承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美德的作用,二者的融合会使平面广告设计具有强大生命力及创新力,让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散发无穷的魅力。只有这样,设计者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中国风格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作者:王莉 单位: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秀丽.论现代广告设计对中国传统元素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市场,2011(14).

[2]林贞.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中国经贸,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