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权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调控权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进步,社会相关职能部门越来越关注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宏观调控。因此,本次研究从我国房地产的宏观调控行为的基本特征角度进行收入进行分析,在掌握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法体系相关规章制度的探讨与研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完善发展,促进房地产行业的长足进步。
关键词:
经济法;视域;房地产;宏观调控;行为透析
一、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行为特征分析
(一)遵循法律规定下进行宏观调控具体行为我国房地产工作的宏观调控行为具有众多特点,根据其工作的性质进行判断不难发现,宏观调控的制度行为必须遵循严谨的法律和法规制度,在良好的制度体系框架下实现对经济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之下进行相关工作的运作,所有的运作权利和职能,以及程序中涉及的具体内容和措施都是需要遵循一定制度执行的。
(二)遵守市场监管法则基础下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工作还需要遵循市场的基本原则,服从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在良好的法则规范条件下进行制度的运作和执行。社会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认识到市场运营的重要性,以及法律、法规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希望能够通过良好的宏观调控制度在遵循市场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工作的执行。
(三)房地产开发需要重视土地资源维护我国房地产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宏观调控特征,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还涉及到房地产开发时设计的土地资源维护工作内容。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工作不单单涉及到环境的因素,还存在财政、税务等众多内容。
(四)房价调控政策不能脱离经济法原则市场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房价调控工作内容,也需要在良好的制度监督下完成,并且不能够脱离实际的经济法规则和内容,需要进行相关工作的宏观调控,具体工作设计到对实际产生的经济价值进行有偿的服务,另外就是在行政法规和制度的内容下进行调节与完善,进而实现对制度的调整。
二、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行为的经济法规章制度
(一)房地产宏观调控需要坚持合法性本质原则需求从整体角度进行观察,我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制度存在一定的行为约束,需要在经济法的基础下进行相关工作的执行,要求在规章制度监督的条件下完成众多的工作内容。只有完善相关的工作职能和效果,才能够合理的进行市场行为的推进和拓展。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需要在经济决策和法律规制紧密联系下执行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工作需要在良好的经济法规和秩序下进行,只有将决策的内容与法律的规则进行融合,才能够保证相关部门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需求,也实现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以此实现国家权力和制度的进一步执行与完善。构建宏观的职能体系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实现政府与行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脱离经济法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会导致行政专权一旦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实际的经济法规监督和管理工作出现偏差和缺失,导致社会体系发展的单一性和不规则形。行政专权的局面影响了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在不符合经济法范畴的管理制度监督下影响了房地产宏观调控制度的缺失。
三、经济法视域下完善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法律体系构建良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法律监督体系,对于完善房地产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一政策的实施具有非凡的意义,是改革开放政策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关注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发展的基本需求而进行调整的重要工作内容。关注到国家发展的基本情况,以良好的法律监督体系实现对房地产工作体系的进一步巩固,以此实现对经济视域下房地产行业的长足发展。
(二)体现经济法利益观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这一政策的实施实现了经济法的利益观念完善,也体现出经济法视野发展下的社会需求,对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宏观调控工作具有良好的影响力。
(三)以制度创新促进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革新房地产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宏观局面,需要以良好的制度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全面的制度监督是完善整体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在重要措施和发展对策。体现出宏观调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权益上的保护,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目标。
(四)以科学的市场调节手段实现最大程度的公众利益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市场经济的调节,才是满足社会发展重要需求的关键。房地产行业在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遇到新的问题,采取宏观调控的制度能够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保护社会民众经济利益的重要举措。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通过了解和掌握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相关内容,并具体分析其中涉及的特征和内容,希望能够在掌握相关工作细节的基础上,积极的与我国经济法律和法规进行配合,以此实现经济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邱格磊.我国房地产临时性调控政策的经济法反思———以“限购令”为视角[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02:72-79.
篇2
【关键词】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金融
央行出于对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忧,自2010年以来,适时出台了诸多宏观调控措施,并以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定向发行了央行票据,以此收紧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央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金融宏观调控措施,操作适时适度,在宏观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实施的效应看, 其调控政策效应不明显。
一、欠发达地区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明显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个别非理,影响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效果
主要表现为地方企业的产权制度仍然不明晰,市场中的政府行为过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和宏观调控政策存在偏差。
(二)金融宏观调控效力被削弱
金融宏观调控效力被削弱和基层央行贯彻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有限有直接关系,而基层央行能够有效运用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和调控措施不多,尤其是在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上又仅限于总行。引导信贷投向的作用减弱,和再贴现限额闲置有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因为有着再贴现功能发挥权的商业银行觉得没有什么利益可图。再贴现办理的条件太严格和央行提高再贴现率,让此局面必然出现。在具体操作中,商业银行对现有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并不是很理想,不得不说,如果只是单纯依靠窗口指导或道义上劝告的办法,没有必要的辅助手段加以保证,这样的结局是避免不了的。
(三)商业银行高度集权式信贷管理体制,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传导的时滞性
具体表现在现行高度集权的信贷管理体制下,基层商业金融机构出现的营审脱节以及上级行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无疑拉长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传导的时滞性,造成基层商业银行对央行实施的稳健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反映不积极,配合不紧密。
(四)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拓展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尽管近几年各地通过开展信用社区创建活动,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政府行为不规范,在制定政策时为达到特定目标,对政策的负面影响未有充分估计,也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对于不遵守诚信规范的企业、个人,拖欠赖账等失信行为,在执法上不够严厉,使金融部门不敢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从而导致整个县域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所有这些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障碍。
二、建议
(一)央行要高度重视宏观调控政策在农村实施效果的差异性问题
针对当前流动性过剩,央行采取强化宏观调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宏观调控对全国各地的政策是基本同向和同步的,而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的高低,对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效应是不同的。因此,建议央行在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时,应考虑城市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差异性,对县域银行及涉农金融机构应实施因地因时灵活的调控措施,最终促成货币政策目标不仅在面上而且在点上均衡实现。
(二)积极运用非对称加(减)息与差别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提高其灵活性、针对性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社会经济基础差别很大,欠发达地区需要更加优越的政策支持,因此,首先应依据各地经济金融地区差别及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按照区域经济的特点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政策;其次在区域内根据不同的金融机构及信贷主体,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使其能向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略有倾斜。
(三)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提高其预见性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之前,要认真考虑到政策传导的特殊情况,准确判断宏观经济发展方向,正确把握政策的实施时机和取向,才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绩效。
(四)加强宏观调控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的配合力度
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例,两者在作用机制、政策时效、政策功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五)培育和发展金融主体,构筑比较顺畅的宏观调控政策传导渠道
一是继续深化商业银行改革,真正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主体;二是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三是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保护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农村金融;四是深化产权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主体。
(六)密切银行、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适应宏观调控政策的良好外部环境
一是逐步强化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社会信用意识,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信用知识,使其深刻理解、切实领会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充分认识到大量贷款损失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危害程度;二是充分认识地方政府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性,发挥地方政府在信用制度建设和维护金融债权中的能动作用;三是建立政府、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平台,做到反应灵敏、有效沟通、协调一致,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加及时到位、权威有效;四是尽快成立由政府出资、多方入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五是健全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充实企业征信系统,登记范围要能涵盖企业与银行以外单位的信用状况。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概念;宏观调控;中国范式;理论价值
学术研究应该带有本国的文化特色,应该与国家大的环境息息相关,对于我国来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一直以来都是很多理论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经济领域的研究也同样如此,而我国所进行的宏观调控正是极具我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对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从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经济管理的差异性出发,进一步的认识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的理解我国的经济体系。
一、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之间的差异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宏观调控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意义已经逐渐被人所认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宏观调控已经在进行第七轮的发展,在这个漫长的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这体现在管理过程中的多个方面上,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宏观调控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并非是市场的本质特性,而是在市场外部所形成的,而我国把宏观调控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2)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宏观经济作用在经济体系的各个层面上,但是不应该包括经济体系原有的结构,但是对于中国的宏观调控而言,却是着重强调宏观调节对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
(3)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我国在实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和政策也不尽相同,前者主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来达到调控的目的,而在我国还会采取行政手段等来保证宏观调控的顺利进行。
尽管目前对于宏观调控的认知还存在着很多分歧,但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却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这无疑提醒我们我国宏观调控极具理论研究价值,对我国构建起完善的经济体系大有好处。
二、宏观调控这一概念的形成
在改革开发之前,我国对市场经济的控制主要通过任务计划或者命令等对市场生产者实行直接的控制,而在改革开发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发生转型,与此同时我国对市场经济的控制手段也在发生了变化,宏观调控的作用也渐渐的展现出来。在我国进行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从最初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调节,到中期的控制,再到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 “这次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纪律的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五管齐下,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最终完成了概念的形成,并且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进步,可以说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产物,因此极具中国特色,并且不仅能够实现经济总量的控制,还对我国经济结构有着很好的把控作用。
三、中国宏观调控的理论意义
从上文笔者的论述中不难发现,我国的宏观调控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与西方经济管理有着极大差异的经济行为,并且有着巨大的实际作用,使得世界对于我国如何通过宏观调控度过经融危机十分的关注,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宏观调控最大的理论意义就是形成了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国范式。
第一,中国宏观调控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独特的认知路径。首先我们要明确宏观调控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并不存在于西方的经济理论当中,而是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宏观调控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产物,是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理论总结。
第二,中国的宏观调控行为植根于东方社会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一条中国式的经济、政治、文化线索决定了宏观调控通过目标和手段体系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尽管我国在改革开发开始之后,经济形成一片大好,但是仍然无法否认,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不平衡的现象,这些都需要依靠宏观调控对市场结构的控制。其次,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方面有其特殊逻辑。由于市场经济除了往往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以外,还会带来权力的分割和转移,因此,我国不仅要保证经济的发展以外,还需要考虑各项因素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第三,中国的宏观调控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这套理论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我国从改革开发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完成了经济的转型,已经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并且合乎我国发展的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我们不仅能够保证经济不收外界经济危机的重大影响,也会展现出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更为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中国宏观调控的研究方法同样具有差异性。方宏观经济学不同流派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大都基于几个隐含的假设,例如:宏观经济管理制度的特性、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宏观积极管理对市场结构的作用等等,不过对我国的宏观调控而言,这些假设的问题并不存在于我国的经济体系当中,因此,我们在借鉴西方经济管理经验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其理论意义在我国的适用性,做到合理的筛选和利用,使得我国经济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
四、结语
我国的宏观调控所有显著的差异性都是无法从现有的理论框架中直接得到解释的,中国宏观调控具有明显的新范式特征,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行为,有着自身的特殊逻辑。因此,我们说宏观调控形成了经济管理中的中国范式,我们对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满平,黄文彬,黄应刚. 宏观调控政策运行机制、绩效评估和转换策略选择[J]. 经济学动态. 2011(03)
[2]张志敏,冯春安. 中国宏观调控理论的演变、纷争与挑战[J]. 经济学动态. 2009(11)
篇4
摘 要 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但同样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的宏观调控必须被限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应该限制在什么的样的限度内,本文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 政府角色
一、政府在经济法中的角色定位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最佳形式,但市场机制也并非万能的,它存在内在不稳定性和盲目性的缺陷,如公共产品短缺、外部性、贫富分化、垄断与竞争摩擦,而这些缺陷是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为解决“市场失灵”而产生的,它是以国家干预、补救和矫正市场机制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继续发展的制度保障。经济自由主义者从根本上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干预,认为市场机制本身足以进行自我调节。直到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的不足,这也使国家干预经济的观念被普遍接受,但是国家干预应该在一个适当的限度内。
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或曰国家的经济职能、或曰国家的经济作用既非是哪些国家有、哪些国家无的问题,也不是国家应不应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是一种客观的必然性,是各种类型国家都具有的共同职能。的经典理论家对于国家的产生、性质和作用已有的科学论断,是我们认识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必然性的至关重要的理论依据。
国家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法治的结果,是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需要。正如列宁所讲“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机器 ”。经济上的统治是统治阶级对社会统治的重要内容,国家总是要维护其统治阶级利益的,而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多元的,但基础性的还是经济上的利益。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是客观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又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来实行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就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政府干预主要是指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中的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干预。那么,政府干预的范围应该是什么呢?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就跟治水的道理是一样的,当洪水来的时候,我们固然可以筑坝围堵,但我们更应该顺势引导,尊重事物的内在规律,也只有在尊重事物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加以施加外力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政府的干预应该在尊重市场机制内在规律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干预,也就是政府干预的界限在于不妨碍、限制、有损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干预只要是超过了这样一个界限,或者说这样一个限度,那么政府的干预就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换句话说,凡是通过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政府都不应该去干预。
我们应该把政府的角色定位在哪里?1986 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在回答中国记者的提问时专门谈到中国国家的作用他说:“政府应该把重心放在框架结构上。…… 这种总则比起具体的直接干预来要有效的多,建立这样一个准则并在其范围内运作,这就是我要指出的一般性重点。”因此政府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范围内,构建框架结构,作为市场机制运行的补充,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干预调节,以促使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配置。
二、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
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包含供求、竞争和价格三个基本要素,并且这三个要素决定着市场机制的运行和效率。法律制度对市场机制的确认和保护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具体地体现为对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保护。从法律的角度看,交换、竞争和价格都属于私权的范畴,属于私法调整的对象。因此,法律保护市场机制的实质,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社会成员自由地行使处分财产、参与竞争、决定价格的权利,这些权力的行使越自由,市场机制分配社会资源的效率也越高。但市场机制也并非万能的,它存在内在不稳定性和盲目性的缺陷。
宏观调控和相应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通过市场进行有效的配置,是经济运行机制最本质的特征,而这一运行机制需要以产权独立、分散决策、自由争和分工交换的经济制度为基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宏观调控及其法律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的补充因素,在价值取向上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以国家干预改善市场的调节功能,以使通过市场分配资源的经济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以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存在为前提,并且通过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发挥其作用。
三、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限度
尽管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作用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国家干预本身与市场调节一样,并不是尽善尽美,也就是说国家干预本身也会失灵,所以它也并不是万能的。第一、国家干预总是要通过人来实现、但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总是全面的、完善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经济规律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当人们的认识符合这些规律的要求时,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计划、法律、措施、办法就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一旦认识上出现偏差或者违背了这些客观规律的要求时,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受到惩罚。第二、信息的不准确和不全面,是造成国家干预失灵的又一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作出决策时,除了要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外,还应当取得尽可能充分的信息,而且必须是真实的信息。但这是很难做到的。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国家要占有完备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在不完全占有信息的情况下,有时可能会给国家干预带来极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这也成为不赞成国家干预者的一个重要依据。第三、寻租活动。
在这里租金成为由于政府干预而带来的一种非生产收益,从而使人们拼命地寻求租金。政府机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自利机关,政府机关自己也会要参与到社会中,但是政府机关是市场活动的管理机关,他是没有责任和风险的,而市场主体的活动是有责任和风险的,这样就会发生政府机关本身的寻租行为,产生不公平。所以在国家干预条件下,难免不会出现导致寻租活动产生的情况,随之而来的是、权钱交易的腐现象。在经济上,造成干扰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的浪费、破坏公平关系和额外福利损失等严重后果。在政治上,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寻租活动在经济转轨时期,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果对此没有有效的预防解决措施,国家干预越多,寻租现象越严重,其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反对国家干预的学者们认为政府干预的成本太昂贵了,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寻租活动的存在。在肯定国家干预的同时,必须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和克服国家干预中失灵的对策。
国家宏观调控活动的实质是以国家权力介入社会经济生活,以改变经济运行的宏观状况,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是建立在以市场主体行使私权为条件的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国家公权力的介入在范围和手段上不能受到有效的限制,便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因此,通过在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中以分权制约的形式对国家宏观调控加以限制是一种必要的制度性保障。
总之,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所有的市场失灵问题都应该有政府来干预解决,政府更多的是一个服务的角色,是一个维护市场秩序的角色。政府宏观调控的限度应该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个范围要以不妨碍,不毁损市场机制的自行运行为准。政府干预要有其合理性,而宏观调控法律就应该是限定政府宏观调控权的法律。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张忠军,吴春胜.1995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法学家.1996.1.
[2]列宁.列宁选集(第四):48.
[3]种及灵.论国家干预.现代法学.1999.12.
[4]詹姆斯・M・布坎南.政府重心应放在整体框架结构上.经济消息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评说中国经济和经济学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第1版)
篇5
一、中国经济陷入“活乱”循环引发的思考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从微观经营机制起步的经济体制改革,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其中主要的手段是放权让利使政府的计划权力削弱和分解,国家财力向企业和家庭部门转移,经济增长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逐步形成,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经济改革进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矛盾。产权改革滞后,国有企业问题无法解决,银行治理结构也没有实质性的改进,计划应该进一步退出的领域不能彻底退出,政府对企业进行行政性干预的能力仍然很强,社会资源的动员和配置还不同程度地受制于体制转轨不完全和市场规则不完全的制约,经济容易出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现象。
我国经济的冷热和“活乱”循环,表面上看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问题,实质上反映出内在体制性症结。反经济周期性的宏观调控具有短期性、周期性特征,只能解决经济总量平衡等问题,并不具有解决体制性问题的能力[1].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既是市场经济运行周期性危机的要求,同时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又以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为条件。由于中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经济体制特别是投融资体制还具有很强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特征,一些投资没有产权约束,货币政策很难调节市场机制,影响消费和投资,维持经济自主增长。货币政策很难确保我国宏观调控取得预期效果,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采用的是财政政策和行政手段。积极财政政策会放松国有企业和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化国有企业和银行依赖国家承担风险的意识;强制性控制财政支出、强制性控制信贷投放和强制性压制非国有经济的扩张会导致旧体制的复归。如果不解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和“活乱”循环难以避免。
二、国有企业功能财政化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成功是我国经济改革成功和宏观调控改进的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在改革国有企业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政府先后采取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拨改贷”、承包制、股份制等措施,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并不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目标不明确,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不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只能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必须承担国家政策性负担,不可能成为以利润极大化为目标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因此,衡量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市场经济中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财政化[2].
市场经济中国家的经济职能应集中在提供纯公共产品、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上[3].政府履行上述经济职能,有些需要通过建立国有企业来实现,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的普遍现象。就连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国家,也特别注重建立并经营一定数量的服务于国家经济职能和实现宏观经济政" 策目标的国有企业。显然,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更应注重也更容易建立并经营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实现国家经济职能。政府应当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出发,不仅要经营有关国计民生的自然垄断行业,更要经营私人不愿进入或无力进入的社会公益、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等行业。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具有财政化功能。
1.国有企业具有生产公共物品的功能。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使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搭便车的动机,企图使用他人可能会生产的公共物品。因此,国防、灯塔、市政建设、道路养护、街道照明、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直至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的社会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政府建立经营国有企业直接生产公共物品是必要的。另外,在自然垄断产业中建立经营国有企业,将垄断收入收归国有,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提高社会效益。
2.国有企业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国有企业是以国家财政为后盾的,因而它们有能力承担一些有巨大风险的投资,并通过这些投资消除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瓶颈,例如,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国有企业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国际经济中那些难以进入的领域,可以迅速提高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国有企业具有稳定宏观经济的功能。政府可以利用国有企业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如在经济衰退时期强制国有企业增加投资,安排更多人员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可以要求国有企业放弃利润,限制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降低产品价格以降低物价水平;强制国有企业在不同地区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强制国有企业停产和转产,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为保证国有企业改革成功,我们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拍卖、租赁、国家所有权债权化等方式将市场经济中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国家可以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搞好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使其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
三、国有企业改革、企业信贷硬约束与国家宏观调控改进
财政收入水平决定了国家经济职能的大小,也决定了国家创办经营国有企业的数量。按照这一原则,我国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的数量必须大大减少,市场经济中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必须民营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成功。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后,银行与企业成为拥有独立财产的法人实体,就会自动地在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互利互惠、诚实守信的基础上进行借贷活动,建立起真正的信用制度,产生真正的金融市场[5].政府不必也不能够通过信贷计划强制银行提供企业的资金,“杀贫济富”的银行经营原则会形成企业信贷硬约束;政府也不必为了企业的生存对借贷的价格即利率进行严格的行政管制,利率可以由资金供求关系来决定。
一个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可以使货币政策发挥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我们在今后宏观调控中少用行政手段,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货币政策可以很好地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银行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借款,由此影响到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资产组合的改变和基础货币或银行储备的需求,进而影响物价稳定;货币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实际工资或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劳动就业;货币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进出口价格和外国货币资产的需求,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宏观调控改进的核心和经济运行最终摆脱“活乱”循环的关键。利率作为最重要生产要素———资金的价格,既是由金融市场中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同时又调节着金融市场中的资金供求关系。利率作为一国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杠杆,具有反应灵敏、制约力强、作用面大的特点,它既是连接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的桥梁,又是联系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纽带,它通过调节储蓄、消费和投资的流向、流量,达到以资金流引导实物流,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可以加速我国金融深化,逐步消除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建立一个能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利率市场化也可以为非国有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投融资环境,解决我国非国有企业资金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问题,非国有企业可以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和进行技术改革,可以继续发挥非国有经济部门支持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利率市场化以后,那些成本过高或净生产率大大低于平均利润率的低效率企业将会在均衡利率水平下将被逐步淘汰而自动退出市场,而只有那些净生产率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率的高效率企业才有能力在均衡利率水平下获得更多的资源以不断扩大生产或投资规模,这会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益。凡是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能够反映资金稀缺程度,经济运行较容易调控,经济发展也较平稳;而利率由政府严格管制、利率水平不能够反映资金稀缺程度,经济运行较难调控,经济发展总会出现大起大落。
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财政化、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后,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能够充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决定了宏观经济目标和政策手段之间传导机制的性质和可能影响的" 程度,进一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实际效果。这套制度包括政府的财政预算分配制度、税率税种和税收征管制度、货币发行和中央银行制度、金融体系的内在组织结构、基本的会计统计制度、政府的财政金融监督制度等等。如果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很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的变量之间就会有稳定的统计相关性,可以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选择的科学性,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具有如下特点:政府财力有限和机构膨胀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财力在国有企业和银行的流失十分严重,削弱了政府调控经济可以运用的财力;负责宏观调控的中央政府部门的改革和政策职能的建设严重滞后,加上缺乏互相之间的监督和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的选择错过了很多最好的时机,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波动;财政金融政策仍然不能摆脱过度集中和缺乏法治的倾向,特别是在金融监管的问题上,很多政策出台背离市场经济的原则,用的是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干的是拍脑袋的事,结果损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个稳定的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可以解决货币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的选择失当、政策出发点同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背离、决策过程的时滞太长、政府官员渎职和滥用职权等等问题,改进国家宏观调控改进,使经济运行最终摆脱“活乱”循环。
参考文献:
[2]刘振彪。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功能财政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3]睢国余,蓝一。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篇6
尽管成书较早,但是对当前阶段的经济法理论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针对著作的本体论重构部分进行分析,以求抛砖引玉。
《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一书,是张守文老师针对中国成功入世后,崭新的国际形势国内环境使得相关的经济法理论及实践都发生巨大转变的情况,对原有的经济法理论进行的重构。
本书在重构经济法的理论时“立基于传统,并从中汲取营养”(第3页),同时也“扬弃传统,并实现自我超越”(第3页),因此尽管本书成文较早,但对当前阶段的经济法理论体系建设有重大的意义。
在本体论的论述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二元结构”,它蕴含和贯穿多个层级,并且通过“二元结构”的基本理论让我们看到了经济法理论系统的内在联系,看到各类经济法主体的政策或对策及其利益追求对其具体行为的影响。
一、“属+种差”的经济法概念界定
目前“属+种差”的方式提炼经济法的概念比较合适,“‘属’是指经济法也是‘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而‘种差’,则是只经济法所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或称‘特定经济关系’,他是经济法的特定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第200页)。而目前对于经济法的不同概念都是基于对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的不同认识。
本书在定义经济法的概念时,着重讨论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理论。其以“公私二元结构”和“知行二元结构”等基本假设为基础,为经济法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作者运用双手并用假设、两个失灵假设等反应现实问题的假设,对经济法的具体调整范围进行分析。通过“社会关系说”的界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通过“行为说”的界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行为和市场规制行为。
比较这两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实际上是“宏观与微观相并存,间接与直接想共生”的“二元结构”。在经过对调整对象的进一步细化,我们可以从“社会关系说”的角度得到“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212页);从“行为说”的角度的到“经济法是规范经济调制行为和市场对策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213页)。但是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定义,都是以调整对象的“二分法”为基础的。
在我们按照作者的思路定义经济法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架构了一个分析框架,根据这个分析框架,可以分解出多个理论和与之相对的不同层次的“二元结构”,其中不仅仅包含“调整对象上的二元结构,还包括经济法的体系、主体、行为、权益、责任等方面的二元结构”(第216-217页)。
二、经济性与规制性的基本特征
经济法的特征,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有征象,也是表征经济法本质特点的概括性标志。经济法的特征是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相区别的依据,根据书中形成的二元结构的框架,经济法的特征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概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在二元结构的统领下,经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特点与经济法调整对象中的两种社会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两种调整手段(宏观调控手段和市场规制手段)都直接相联系、相对应。这也体现了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尽管这两大特征在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中都有各自的表现形式,但是两者相互之间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经济性和规制性都内含于经济法制度之中,在经济法的规范之下,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经济活动有效运转,最大的体现其经济性;同时,通过法律等形式公布的经济法从内容到形式也体现了其规执性。因此,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也体现了经济法的宗旨和调整手段的密切联系。
三、“二元结构”的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的体系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比调整对象更加形象具体的体现着经济法的理论的相关问题。作者在论述中注重用“二元结构”理论解析经济法体系,同时也“一分为二”的解决相关新问题。
由于经济法体系与调整对象密切相关,作者将经济法体系对应的分解成了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两大部分,由此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二元结构”,与调整对象的“二元结构”相对应。并根据两个调整对象所包含的内容,经济法体系之下的“二元结构”还各有一些相应的第二层级的亚部门法(第266页)。在亚部门法之下还有若干小的部门法。
上述的结构是在“二元结构”指导之下的最基本的经济法体系结构。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它还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部门法律和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作者适用了在“二元结构”指导下的“一分为二”的解决方法,也就是在考虑新产生的问题的时候要从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考量。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二元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存在内在关联。[1]所谓“一分为二”思考方法,是将新兴部门法分别置于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之下,看产生的法律有哪些部分与之相符合。在经济法的领域下现有的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有走向融合的趋势。
四、总结
本书吸收了杨紫烜老师“国家协调论”相关理论,在国家协调的基础之上考虑市场规制,“二元结构”思想贯穿其经济法理论重构的始终,使调整对象、调整手段、法律主体、调整领域等都系统的关联在了一起,并且探究到了相互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作者提出的“二分法”理论,是目前经济法学界的主流思想,但在这基础上作者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改进,提出“二元结构”的理论思想。虽然本文仅仅分析了作者在本体论的重构,但是作者也将“二元结构”贯穿始终。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单单将经济法的体系划分为二元是不够的。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人民亟需用法律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进行规范。
而这些领域,并不能简单的用调整对象的属性确定其公私法属性,这些法律调整的不是简单的在宏观领域之下或者市场规制之下,在某种程度上“二元结构”的观点不能满足经济法现在的发展趋势,经济法的结构构思要更有层次性,更立体的思维模式。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大学反应力 人民满意教育
以质变带量变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扩招时代”,当年毛入学率只有10.5%,2011年便达到26.9%。短短十余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急速扩张的过程,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标志着“扩招时代”的正式结束。
过去十余年,中国高等教育走过的是一条以量的增长带动质的变化的道路;量的增长成为主导,催生了高等教育局部质变,呈现出了大众化甚至是普及化的一些本质特征,实现了重点突破。未来十年,量的增长将趋于稳定,中国高等教育将要走出一条以质的变化带动量的增长的道路,重点是扩大局部质变的成果,推进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1.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并非单一的量化指标
马丁·特罗教授按照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把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划分为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三个阶段,并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与50%,作为这种阶段性转变(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大众化转化为普及化)的预警信号。
应用这一理论考察中国高等教育时必须注意两点:
第一,对发展阶段的转化而言,15%与50%这两个数量标准只是起到一个警示作用。意即当量变达到相应的程度时,可能会带来质变。因此,在评判是否达到大众化或普及化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办学思想、学校功能、课程体系、质量标准、师生关系、类型与规模、内部治理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应该说,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在高等教育观念和功能、学校类型和规模、教学形式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显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一些特点,有的甚至表现出了普及化的一些特征,但在质变方面依然是局部的变化。从整体来看,高等教育依然滞后于大众化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课程体系、质量标准和学生的入学与选拔等方面,依然延续着精英教育的标准和模式,这些非大众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徘徊不前,甚至是下滑。
第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充分体现了后发外生型国家现代化的特点:一是大众化的动力来自外部的刺激与挑战。高等教育的变革并非内部自主的需要和行为,而是为了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二是大众化进程主要靠政府的强力推进。大众化进程有一个明确的起点,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这一进程有着明确的目标,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三是发展十分迅速。由于汲取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从而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缩短,呈现出跨越发展的态势。
2.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不会变”和“两个增力因素”
从发展规模来讲,过去十年,是一个快速扩张期;未来十年,是一个平稳增长期。在未来十年的时间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递减,适龄人口分母将下降4,00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学龄人口(18岁~22岁的人口)将从1.25亿下降到8,700万。基于此,中国高等教育即使保持现有的规模不变,到2020年,毛入学率也会增加10个百分点。因此,高等教育规模只要保持1.5%~1.6%的增长速度,就可以顺利实现40%的目标。也就是说,高等教育量的增长将会出现一个平台期,在未来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质的提升。
未来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两个不会变”:
第一,政府的强力调控不会变,后发外生型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政府的强力推动和调控作用不会减少,不论是提升发展速度还是保持平稳的发展速度,都需要政府的强力作用。
第二,高校强烈的发展愿望不会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机遇意味着发展,同时也意味着竞争和淘汰。这势必带来中国高等教育格局的重大变化。如何通过发展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每一所大学的强烈愿望。
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两个增力因素”:
第一,政府投入的增加。政府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虽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先保障的是九年义务制教育,而高等教育实施的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缴费上学)、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国家投入的增长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第二,群众上好学校的愿望会更加强烈。独生子女作为国家人口政策的必然现象,日益反映到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中,尽管学龄人口下降,扩招速度放缓,但经济发展与家庭收入的普遍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充裕,都会进一步强化家长对子女上好学校的愿望,而且这一愿望比任何时候都会强烈,高校之间的竞争甚至会演化为国际间的竞争。因此,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人民群众的一种期盼,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每一所大学所必须承担的一种历史责任。
办人民满意教育应在推进政府和大学的变革中实现良性互动
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实现政府和大学的自身改革:一是树立质变带动量变的战略观,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全面落实高校办学自。二是树立大学的社会中心战略观,进一步提高大学的反应力,把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转化为大学全面变革的依据和动力。
1.大学反应力是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要对社会需求作出及时而准确的反应,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社会发展。如果对社会需求反映不及时,大学就会因为滞后于社会发展而被“边缘化”。因此,大学反应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笔者提出“大学反应力”这一概念,力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说明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现代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所谓大学反应力是对社会发展需求的反应能力,这种反应能力有正反之分,大小之别。如果大学对社会需求有着准确而及时的反应,大学就会成为支撑和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大学对社会需求反应错乱,甚至是相反,大学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力量。
社会的发展需求会作用于社会各个子系统,但这种发展需求的刺激作用是一种综合的、模糊的和缺乏指向性的。大学要发展,要抢占先机,就要主动去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刺激,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这种主动寻求刺激的能力,也就是对社会发展需求作出反应的能力,是衡量大学反应力的根本指标。也就是说,增强大学反应力,是政府和大学共同的责任,政府和大学必须在变革中实现良性互动,才能有效地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这一宏伟目标。
2.政府应在强化宏观调控中落实大学办学自
对于政府而言,增强大学的反应力,应该完成好两项任务:一是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二是落实大学的办学自。这两者紧密相连,甚至互为因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应该在更高层面上加强宏观调控,这是我国后发式特征所决定的。大学自之所以不能完全落实,政府之所以对大学内部发展事务干扰过多,不是政府宏观调控多了,而是少了,准确地说是宏观调控的错位所致,政府不知道宏观调控调什么、控什么,所以就发生了角色错位,把校长应该干的事情揽过来干了,而自己应该干的却没有干,或者没有干好。因此,政府只有增强了自身的宏观调控能力,才会真正落实办学自。政府增强自身宏观调控能力,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一,教育理论的协同创新。毋庸讳言,理论支撑不足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弊端。理论的支撑不等于理论的完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在理论完备的基础上进行,但缺乏理论支撑的改革,是难以取得共识的改革,也是起伏不定的改革,更是在高原期不断徘徊的改革。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用理论的创新缩短发展进程,实现发展跨越,是后来居上的法宝。因此,政府要集中人力资源,在高等教育理论创作方面有所作为。
第二,社会诉求的准确传达。对大学而言,任何社会需求都是间接和模糊的,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政府必须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判断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形成较为明晰的需求刺激。目前,大学在发展中存在定位不准、目标不明、思路不清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大学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相反主要是政府宏观调控不力的结果。缺乏相关的背景,大学的决策就是盲目或者错误的,政府反复强调让大学搞好自身定位,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
第三,统筹兼顾的公平发展。统筹兼顾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原则,其目的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统筹兼顾应该为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服务,要把东部的优先发展与西部高等教育的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应该为各级各类高校的发展提供服务,要把分类管理与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应该明确大学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给每一所大学平等的发展机会,把简政放权与落实大学自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重点突破的强力推进。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够集中优质资源满足社会最大的诉求,这也是后发外生型国家在办好高等教育方面的最大优势。集中力量办好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这只是实现重点突破的一项内容,政府的着眼点应该更加宽泛、更加公平。从这一意义上来讲,重点突破应该是面向所有大学的,对所有大学应该是一视同仁的。政府要凝练实施重点突破的项目,以项目的实施组织不同层面、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培育大学,在重点突破中带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3.大学应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强化自身反应力
大学能不能主动发展,关键是能不能主动寻求发展刺激,增强自身反应力。大学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来源于大学的“大脑”,大学要建立自己的“思想库”,不断塑造自身的办学行为。
第一,树立社会责任。大学必须把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放在首位,把国家的发展需求转化为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领导要努力成为“政治家”和“教育家”。所谓政治家,就是要以满足国家发展为己任,敏锐把握国家的发展需要,以此来确定办学的宏伟目标 ;所谓教育家,就是要掌握教育规律,构建科学的发展战略,切实保证宏伟目标的完成,切实履行大学推动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
第二,着眼超前反应。大学反应力既要对现在反应,更要对未来反应。教育具有迟效性特征,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研究方向开始,一直到人才和科技成果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往往需要数年、十几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也就是说,教育投入到教育产出,周期较长,见效较慢,具有迟效性特征,但与此相伴的是长效性,人才和科技成果往往在很长的时间内造福于人类和社会。因此,大学的发展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的引领功能。
第三,选择发展模式。国家的发展,需要各个层面、各种类型的大学。任何一所大学,只要把握住教育规律,就能够不断走向强大。因此,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每一所大学所选择的发展路径不同、突破点不同,所深化和拓展的特色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大学内部改革的深化,包括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都和一所大学所选择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一些改革之所以不能推进,不能深化,一些制度之所以不能够建立、不能创新,都是发展模式的缺位或不清晰所致。
篇8
一、采取以计划控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式实施调控
改革开放的概念主要是在三中全会中提出,这一概念也一直为主要的经济调控方式执行。在其执行期间,我国的经济主要采取计划控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调节方式,以此实施宏观调控[1]。在此期间,对于社会中一些资源的合理分配主要通过计划手段进行,即一些行政手段。然而,针对一些经济领域内的活动,若行政手段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在此基础上才会使用市场调节的形式进行调控。在此之前,我国主要采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调控,使用这种调控手段,社会中的经济活动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控,难免造成经济落后的现象。
当决定采用以市场调节为辅的调控方式时,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当时,我国农村已开始实行,在此基础上城市也开始不断扩充企业的经营规模,以此达成企业在营运的过程中开放自主权的发展目的。一些个体经营的企业经济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渐得到发展,除此之外,一些中外合资的企业也进入我国市场经济中开始实现跨国经营,在较短时间内便已成功吸引到外企的资金支持。由此可知,经过采用市场调节为辅的调节方式后,我国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逐渐进行了改革。然而,在随后的十二大报告中,对计划控制的概念与实施进行了确定,确定采用以计划控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调节方式进行调控。该种调控方式所具备的优势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第一,将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进行分别管理,以此从根本上避免了重复交叉管理的现象,也体现了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当计划经济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时可以使用市场调节的方式;第二,该种调控方式决定了计划控制占据最为主要的管理地位,市场调节位于从属地位,如果在经济调控的过程中,计划调控与市场调节之间出现冲突,在此基础上,市场调控要为计划调控让位。
二、将市场调节与计划调控进行融合
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和调控方式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发展途径,并且确定了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二者进行融合,以此对经济进行调节。在此期间,所涉及到的管理体制与调控方式,其变革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在十三大召开之前,当时所实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性的商品经济,而非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经济,在此期间,受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主要存在于一些小商品或服务行业中,在这些行业中,尽管涉及到的国民经济比例较小,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阶段仍然将市场调节作为一种辅调节手段,只将市场调节的政策放宽[2];其二,自十三大至20世纪初,我国开始使用计划经济调控与市场调节融合的调节方式,这意味着经济体制管理时代的来临,在此期间,我国完全将计划与市场进行分离式管理,基本上实现了结合。
将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进行融合,其主要目的是着重体现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认识到行政手段是立足于宏观的角度进行调节,例如对市场中的价格及税收等进行宏观调控,因为当时所用的经济体制尽管经历了变革也有实践经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因为相关部门进行经济调控的同时,过于依赖经济杠杆形式,其中甚至包含一些行政手段,所以尽管起到了经济调控的作用,但行政手段的运用却在经济调控过程中处于主导性地位,例如因为当时物价增长速度迅速,农业已经逐渐实行专营,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控购的手段,销售量过高的产品需要凭借票据进行购买,与此同时将一些生产资料进行冻结处理,从中不难发现一些行政性质的调控手段,由此表明,当时的资源配置及市场经济性活动在调控方面,主要受经济机构影响,意味着在经济体制管理以及调控方式方面,要对其进行改革。
三、对市场调节的同时进行调控方式的研究
在20世纪初召开的十四大会议,已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明确表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宏观调控下进行资源配置的意义。所谓经济活动主要是受价值规律及市场需求变化影响,并且利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浮动及竞争关系,实现资源的良好配置,进而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利用市场的竞争特征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3]。若将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的调节功能在主导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为此,我们仍然要对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强。由此可知,现阶段市场调节逐渐替代了计划控制,进行计划调控的同时也要对市场的发展进行积极引导。
对经济管理体制以及调控方式进行改革,具体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将产权管理理清,全面实现政企分离,恢复企业的自主权;其二是加强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力度,全面开放房地产等市场,进一步实现我国市场的统一。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在市场调节及经济发展上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一定的力量,同时也为我国市场调节机制增添了灵活性,推动我国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不断变革。
篇9
一 社会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含义
根据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艾茵哈特的设想,社会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竞争自由原则和社会利益均衡原则相结合,把个人进取心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以社会大众福利制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体制〔1〕。 因取得社会进步和贯彻福利制是国家的任务,所以国家必须建立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机制。因此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市场经济,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三是大众福利制。社会市场经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德国取得执政地位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提出的执政纲领,在他们战后长期的执政中这一纲领得到了充分的实施,在社会市场经济作为基本国策规定入宪法之后,也得到了曾经一度执政的社会人的遵守。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以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以自由竞争为手段的经济体制。德国历届政府和学术界的一致看法是,市场经济是和计划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体制,根据西方社会多年的经验,因为市场经济能够保障个人自由并发挥个人积极性创造性,故只有它才能提供国民经济发展的自觉的和永久的动力,而计划经济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德国实行的是全面的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实战后德国也有实施计划经济的机会,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时参与竞选的社会就是把计划经济作为他们的竞选纲领的。但是随着社民党人这次竞选失败,计划经济的主张在德国似乎永远失去了支持者,而社会市场经济成为宪法规定的国策。
所谓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指的是国家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的各种制度的整体,这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放任式经济体制提出的。德国人认为,自由放任式市场经济并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正如1929-1933年的国际性经济危机证明的那样。为协调经济发展,平衡社会利益分配,缓和阶级冲突,国家必须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这是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目的之一。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目的之二,是防止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垄断),使始终处于竞争的状态之中,使国民经济始终具有发展的动力。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市场经济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国家把经济发展的一切决定权放手给企业和民间,但是一经显示国民经济发展有异常情形,国家则立即施行多种干预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整,使其归于正常。德国人对此的概括是:"平时国家不问不管,紧时国家多方出面"。
篇10
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宏观调控政策新取向
当前,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经济上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阶段,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尤为重要;同时,在一时期,资源、生态瓶颈制约日益显现,三农、就业、产业结构等的体制不容回避,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宏观调控的新背景产生了宏观调控的新取向。
1、宏观调控目标具体明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四大目标的动态平衡。这个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内涵丰富、覆盖面广,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相一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保持平衡上升的态势,即用科学发展观引导,用产业、技术、环保等政策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降低工业部门的物耗和能耗减轻工业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宏观调控利益主体多元化。调控即是利益的平衡,包括当前利益、长远利益,整体与局部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经济主体的利益。1998年后,随着十五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实施,“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最大的经济部门,以及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民营经济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3、宏观调控方式举措多样。当前宏观调控表现为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并用,调控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一是控制总量与调控结构并存,在稳定总量的前提下,仍以产业调控为主,二是治冷与治热并举。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过度投资受到遏制,三农问题放在首位。突出发展服务业。三是管好土地、看好信贷成为调控中最有效的手段。浙江省民营经济虽然生命力强,应对困难办法多,但经济调整中首当其冲的总是中小企业,各种调控手段影响不一,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分级调控方式逐步确立。我国是一个大国,各省、区的面积较大,人口众多。且各地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也很大,省级调控在政策执行、反馈、建议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营经济和当地经济发展休戚相关,由省级政府进行具体调控,其力度和方向更易于把握。
二、本轮宏观调控中浙江省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浙江省民营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1、理性的市场竞争秩序有利于浙江省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宏观调控,不是取代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而是建立一个理想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一轮投资的过热,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民营经济投资的提高除自身扩张因素外,也有地方政府鼓励政策宣传因素,有合理因素也有过热成份。建立有理性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表明,建立有理性的市场竞争秩序已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包括:一是政府将加快从竞争领域退出的步伐。二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提供优质快捷高效服务。三是民营企业更注重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投资行为将更审慎,量力而行。当前,政府通过有效的考评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约束自身的行为,尚有较长的路要走,但这种已经开始的转变无疑将有利于基于法治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
2、民营经济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后,将促使更多民营走向国际市场,争取订单,按国际标准生产,并着力发展加工贸易,在更广阔领域抢占市场份额。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资源问题,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包括资源性产品进口和高新设备、技术进口。当前,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扩大进出口,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次资源,并实施好“走出去”战略。
3、民营经济将更主动地进入服务业寻求发展。宏观调控手段的差异性将促使更多民企选择进军服务业。一是制造业企业可从自身环节出发,重视供应链管理,引伸各种服务手段,实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二是根据国家鼓励消费投资的政策,逐步放开教育、医院、旅游等产业,积极发展休闲娱乐、社区服务、文化、金融等新型服务业,使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有所拓展。三是今后政府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将更多注重失地农民利益,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提供必要的条件。发展服务业符合国家政策,积极主动进行相关服务业的投资,可以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4、部分行业和产品面临着发展的机遇。首先,部分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将有所好转。浙江省是资源小省,主要从事轻工业品生产。目前,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影响了部分企业的利润空间,又由于消费市场的疲软,价格传导不到最终产品,使这些企业利润下降。国家宏观调控后,钢材等价格涨势趋缓,为汽配、五金、电器等行业升级和产品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回旋余地。其次,外向出口型企业受国际市场好转的影响将继续发展,受调控影响小,但扩大再生产受到要素制约。三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主要是农业及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业、旅游、环保产业,浙江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当前宏观调控过程中,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由于是今后浙江竞争力的关键、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软件、集成电路等),基本不受影响,调控产业中年产5000万吨新型干法水呢、已获得进入汽车行业许可的民营企业、房地产中实力大户,这些或由于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或由于是加强调控后竞争对手的减少及竞争环境的改善而直接获益。另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中的大型民企苦练内功,度过当前难关后也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二)浙江省民营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
浙江省民营经济粗放的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与宏观调控目标仍有较大距离,既表现在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力约束明显加大之间的矛盾,以及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和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之间的矛盾,更体现在一些深层次体制和机制的矛盾和问题上。
1、浙江省民营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领域的难度加大。这次调控后,土地、资金、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高了门槛;国家重新设定了一系列钢铁能耗最低条件,使民营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领域的难度加大。
2、浙江省民营经济跳出浙江发展将不断增多。当前,浙江省土地的硬约束,电力的短缺,以及开发区的整顿,政府优惠政策的取消,商务成本上升居高不下,促使民营企业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寻找产品市场、新的投资领域已隐约成为一股潮流。这将不可避免地对浙江省经济形成冲击。
3、当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面临重重困难。主要是直接来自土地、信贷、电力等瓶颈的制约。当前,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贷款困难,很多项目断了资金来源,据估算,目前浙江民营经济有一半以上出现周转不灵。电力的紧缺也直接影响了民营经济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三、促进浙江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1、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载体创新。面对民营企业外向化的趋势,特别是跳出浙江寻求发展空间的做法,要重点加以引导,着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的载体,以建设先进制造业为抓手,着力构筑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产业带。重点要放在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升级上,尽快形成浙江具有地域特色鲜明的新的优势产业,包括重化工业、高层次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从而形成浙江的核心竞争力。
2、推进民营经济走产业集群之路。浙江民营经济要在原先的块状经济发展基础上,鼓励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就是要以某一产业或某一类产业为核心,并包含所有紧密连接的厂商、产业和机构,不论它们的水平、与上下游关系,只要具有产业关联属性及内在专业分工联系的,就鼓励走集聚之路,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采用共性技术,以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等纽带,促进集群产业的不断扩展和整合。
3、加强服务业的综合协调和管理。目前浙江省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领域有所拓宽,但仍相对集中于工业领域,规模以上私营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99%,在制造业内部,又主要集中在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要积极引导浙江省民营经济进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医院、教育产业、传媒、老年产业及金融业,关键是要加强综合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
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政府应在以下方面服务民营经济。一是规范自身行为,切实要抑制住自身投资的冲动。二是加快审批进度。简化对一般投资项目的审批手续,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允许发展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使民营经济能尽快投入生产。三是通过产业政策,融资和税收杠杆及信息引导等,减少和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同时,加强对民营企业在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四是支持有效益、有市场(国内外)、符合国家环保等要求的项目,特别是有关土地、金融、电力等支持。要确定一批国家重点扶持的民营企业,鼓励和帮助拓宽投资领域,对承担或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项目的建设,在投资立项、银行贷款、土地使用、进出口权限等方面能与国有重点企业同等对待。
- 上一篇:财务工作中的问题
- 下一篇:重点人群关爱帮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