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工作中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工作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问题 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政治体制的不断深入,我国有些事业单位在财务控制方面逐渐显现出各种问题。财务工作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些事业单位中存在个别人员从招标、投资或采购中谋私利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国家出现了一定的财物损失。
一、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是由国家财政予以拨款,是无偿使用的,这就使有些单位在财务方面缺乏管理意识,没有考虑到财务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比如,有的建筑单位在新建资产或购置资产时,没有合理使用申请到的国家拨款或是不严格管理及定期清查资产,这会导致浪费资金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二)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年龄偏高、知识及学历程度低,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明显与时展不适应。另外,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的结构老化,管理层下层的工作人员比较少、队伍相对混杂,导致其工作效率非常低。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一些系统的财会制度与工作流程,但是大多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其主要原因就是事业单位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无法发挥监督作用,在进行财务审批的时候,只是关注记账,没有对审批程序进行重视。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程序执行,资金支出和使用也存在着很强的随意性,这不便于控制财务资金。更严重的是,有些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变成了“私人”的财务,财务监督没有有效约束领导的行为,导致领导为所欲为,完全不把财务制度放在眼里。另外,虽然事业单位内部存在审计监督部门,但由于是平级关系,很难实现监督作用。
(四)缺乏规范的预算控制制度
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对预算的严格控制,普遍存在着控制制度不规范的情况,并且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只是重视支出,没有加强管理,致使预算编制的执行效率较低。首先,预算编制缺乏统一管理,内部预算部门得不到有效的协调管理;其次,在实际工作中,零底预算法无法得到运用,各单位只是关注自身单位与部门的预算,没有对单位与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最后,资产与资金的支出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缺乏有效的约束,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足。
(五)内部牵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与管理效率和财务控制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完善的牵制机制是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基础。因此缺乏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就导致财务控制、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也给一些心怀不轨之人留有可乘之机。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时候,没有对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进行区分,导致基本支出资金被应用到其它项目上,进而影响了基本项目的运行;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对资金支出与使用的高效管理,造成了既浪费资金又浪费资源的现象发生。
二、如何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执行力
(一)提高领导对财务控制的认识
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首先就要提高领导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才能提高整个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
领导作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清晰知道整个单位的财务状况与会计信息,并且对财务状况与会计信息进行定期的清查,一旦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就要马上进行处理。领导的关注与监督可以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带领职工配合会计人员的工作。领导要建立一套从预算到执行的监督体系,保证在整个过程中对财务的控制和管理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出财务会计和审计的相关职能。
领导要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加强会计人员的学习,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进而提升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领导一定要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带领全部职工参与单位的财务控制和管理工作。
(二)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关注会计基础在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提升会计工作水平以及基础工作质量。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
(三)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要想对财政拨款进行合理的利用,就一定要建立与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要建立科学的预算机制,按照预算程序、预算执行及评价机制等合理进行分配和使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于财政拨款而言,事业单位需要将其编进预算体系,同时确定只有通过单位的审核后,才能投入使用资金。单位还要充分发挥预算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预算能力。
(四)强化财务审计监督
事业单位一定要强化财务审计监督,保证财务工作能够按规定进行,充分发挥其效果。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实际监督机构,细致规定审计监督工作的职责和制度,提高其工作执行力;经常进行财务监督和检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保证财务内部制度的有效执行;及时处理财务控制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事业单位就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促进管理规范化,如果能够解决好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就会提高整体财政工作水平,不断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家新.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篇2
关键词:农村 财务会计 问题 对策 工作
一、引言
财务会计工作的进行直接决定着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重视,政府对于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了制度改革和发展规划,并且大大加强了贯彻实施的力度,以确保经济管理的日趋完善与长久功效。很多财务工作者都积极投入到知识的自主汲取当中,利用可能的机会增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在这些方面,城市的财务会计工作的提升要比农村显著很多,这是因为农村在财务政策的贯彻方面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度。因此,农村财务会计工作应该怎么样进行运作以及如何解决现有问题,都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此,笔者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二、农村财务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财务会计工作者的素质普遍比较低,人员编制也不合理
近些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与制度,大大促进了农村的经济水平提升,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在逐渐扩大,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者也越来越多,但是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首先,由于日常培训比较缺乏,财务会计工作者的素质都很低下,符合专业基本要求和学历的工作者更是少之又少;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财务会计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与规范,但是农村的财务会计工作者并没有真正了解认知这些规定,人才选拔方面也缺少法律观念;其次,几乎每次农村干部更换都会引发整个政治团队的巨大变更,这其中当然包括财务会计工作者的更替,这种变化非常频繁,而且家族聚集的状况特别明显,因此,财政方面的营私舞弊和包庇袒护变得非常的严重,这样不仅败坏了整个政治风气,而且严重制约了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财务会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梳理账目,做好报表,农村财务工作人员做的报表不论是种类,还是内容都很不齐全,不能够达到会计制度最基本的要求,很多时候,月报,季报和年报只做其一,即便是将报表种类做齐全,报表和做出的项目也不尽相符。可见,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可见,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可见,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二)农村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做的比较糟糕,账目核算更是一片混乱
农村财务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都比较低,相关的基础工作质量也比较差,账目的核算更是呈现出一片混乱状态。
首先,很多单位的账簿设置非常不合理,对登记和结算都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算出的总账目和明细账目不能够匹配,账目和相关的凭证也对不上号,而且有些时候账目和报表也不相符等等。有些单位甚至会用一本流水帐本交差账目中只涉及到货币流通的状况,其他的活动都不入账;其次,做出的最初凭证都很不规格,一些票据都不具有法律效力,还有一些票据缺少相关的经手人和验收人,甚至会存在自批自报的状况,手续办理都非常不规范;再次,现在很多报表的形式都比较落后,不能够满足财务会计的工作需要,而且,票据的使用和管理都不规范,例如一些罚款等账目都没有相关部门的合法收据;最后,财务会计的重要档案的保存和整理工作做的也很不到位,很多报表等资料都是过后才能进行归档,比较滞后,基本不可能完整地保存。
三、针对农村财务会计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一)加大农村财务会计队伍的建设力度,显著提升财务会计工作者的整体素养
第一,对于农村的财务会计进行一个集体的大整顿,使得整个团体的结构更加合理,如果存在徇私枉法或者是不符合任职要求的工作人员坚决予以剔除,定期进行人才的招聘与选拔,及时招入德才兼具的专业型人才,进行岗位培训与教育,不断壮大与完善财务会计的人员编制。
第二,在国家的相关法律当中,对于会计工作者的任职要求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各个单位都应该严格按照法规执行,进行合理规范的工作任职,切实做到凭证上岗。
第三,会计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与教育,相关的培训制度也应该得到不断地完善,最终达到整体能力提升的目的。
第四,督促会计工作者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参加一些正规的资格考试,不断促进财会工作者的知识更新。
(二)着力加强与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的相关管理方式和制度
第一,财务管理采用公开账目的制度,鼓励民主理财,加强监督和审查力度,这包括财产和资金的管理,财务的收支状况应该公开化,随时欢迎群众的监督,逐步加大财务运作的透明度。
第二,财务工作者的办公地点可以设置得比较集中,进行集中性质的办公,并且采取上级监督管理下级的政策。
第三,不断完善财务会计方面的审计和审核制度,小开支可以通过单位审核,大开支就需要进行集体审批,定期进行各种审计工作,促进财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农村财务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需要加强会计制度等的改革,上述建议虽然粗浅,但是希望能够对农村财会工作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整,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比较琐碎,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少事业单位的制度都不够完善,包括对于财务会计核算没有进行良好管理;对事业单位的资产也没有进行有效核算。其次,财务会计档案内容不全面,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处理时,部分员工没有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在整理财务会计档案时,对内容查看不够仔细,没有按照不同内容进行分开存档,当需要进行翻查时,无法准确快速的找到所需资料。再次,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由于这一工作的特殊性与繁琐性,不仅需要从业人员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尽量减少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避免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出现混乱。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1.加强财务会计工作的内部基础工作
在解决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问题时,首先需要加强其内部基础工作,职权制定十分关键,是实现会计信息真实、科学、合理的主要途径,所以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需要实现权责发生制,对于在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找出负责这一工作的员工,并且对其进行严格惩处,改善内部基础工作,以此来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与信息控制。另外,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包括会计程序,特别是对凭据要严格审批,对财务会计工作要进行严格管理与规范。同时,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根据管理成本与项目成本的实际情况,对成本信息、利息支出与投资收益等信心需要进行准确计算与确认,要真实反映出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营情况,财务会计工作要尽量透明化,信息要真实可靠。
2.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能够直接影响到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因此,事业单位需要重点完善财务会计工作中的管理制度内容,然后认真全面的贯彻落实,为财务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其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事业单位在制定和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其工作核心内容与目标,接着再按照所制定的目标与计划贯彻落实财务会计工作。另外,事业单位还需要高度重视自身的固定资产核算策略,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问题与不足,总结工作经验,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从而真正全面提高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
3.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工作中,需要完善财务会计的档案内容,及时解决其不完整问题,保证其内容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财务会计档案内容不完整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影响十分严重,当有财务会计人员调取档案时,而调出来的档案内容不完整,就会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从而无法使财务会计工作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在整理档案时,要尽量保证档案内容的完善,并且保证档案内容要十分完整,深刻认识到档案资料的重要性,为以后的查询与使用,解除后顾之忧,从而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4.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异常重要,人才是其第一竞争力和重要生产力,只有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才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由于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各个行业的要求也就更高,在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方面也是如此,对其财务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容乐观,有待提升,这就需要事业单位的领导给予高度重视,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培训机会,并且定期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抽查,了解其进行学习和工作情况,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表扬,从而激发财务会计人员在培训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素质,对财务会计工作充满热情与动力,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财务会计工作中。
篇4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财务管理 问题 解决对策
社会保险基金是我国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权益,按照规定由缴费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照缴费基数的比例进行缴纳以及通过其他的合法途径筹集的专项资金。它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经济支撑,关系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但是目前我国在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社会保险体系的工作以及其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也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迫切要求。
一、社会保险基金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权益,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由缴费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固定比例和通过其他合法途径筹集的专项资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这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经济支撑,而社会保险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社会和人民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社会保险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它的这种作用越来越得以凸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国家通过社会保险可以实现对国家经济总量的宏观调控。国家通过调控社会保险基金的资金总量参与管理宏观经济,在采取紧缩的金融政策和财务税收的同时,配合收缩的社会保险政策,用来抑制需求,在实行宽松的财税和金融政策时,实行社会保险的鼓励政策,达到刺激需求的目的,以此种方式来保证我国经济总量的平衡状态;其次,国家通过社会保险可以实现对国民收入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会导致经济不平衡以及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这也是市场机制的固有弊端,通过社会保险国家可以进行宏观经济的调控,缩小个人收入差距,抑制经济不平衡,达到兼顾经济效益和经济平衡的目的。
(二)对社会的稳定有促进作用
社会保险可以减少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促进有很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险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上由于劳动人员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暂时失业所带来的不稳定的因素,为这些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为他们减少顾虑和恐慌,避免了这些人由于处境困难而制造出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致使社会动荡;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法则会造成很多的弱势企业破产甚至倒闭,这时社会保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这些弱势者,为国家解决了因为市场机制的弊端引发出来的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问题。
(三)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社会保险制度可以让劳动力资源自由进入市场,市场经济的资源可以进行合理配置,可以很好地减少企业的经济负担,为企业提供了生存、竞争条件,使其成为真正的生产经营者。但是如果没有社会保险与市场经济进行配合,相辅相成,企业就不能成为商品的生产、经营者,难以形成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因此,社会保险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 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保基金监管法制不健全
我国在建国初期就着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逐步颁布了一下社会保险的制度和法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层次的社保制度逐渐建立并完善,有关于社会保险的制度和法规日显落后。如今的社会保险主要依靠的是地方性的法规和行政法规进行运作,推行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全国来看,整个社保基金监督的法律层次很低,监督部门由于各种压力不能很好的实现其监督权力。除此之外,关于社保基金的相关条文过于分散,主要见于《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各种保险的法规之中,太过于零星分散,实施中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可操作性也有限。
(二)企业缺乏社会保险费用缴纳积极性
我国的社会保险费用由不同的主体来缴纳,有财政拨款的企业由国家来负责五项社会保险的大部分费用;没有财政拨款的单位,各项的社会保障费用都由企业和个人来共同承担,企业承担较大的部分,个人承担剩余部分。这样一来,很多企业由于对社会保险基金产生的作用不够理解,加之没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或者其它一些原因,导致企业通过伪造或者恶意篡改数据等违法的行为来掩饰实际员工的工资待遇、人员数量,进而违规操作进行财务表伪造等,以达到欠缴、少缴、漏缴社会保险费用的目的。
(三)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工作欠缺有效的监督
企业社保部门在行政意义上受到企业及政府机构的管理领导,因为其负责对企业各类险种的审批及经办管理。因此在企业职能履行的同时,也担负着政府职能的义务。而社保基金的管理运营征收及监督,均是由同一机构部门进行执行,这便会导致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难以有效地将财务资金运作进行监督,对于详细信息的公开披露,也即丧失了应有的意义,员工方面对于企业内部社保资金的运作,同样也未能作出及时有效的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应该实现管理信息化,管理者应该通过对信息及时、准确的掌握来控制基金的流出与流入。但就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的状况来看,并没有做到基金管理的信息化、公开化,主要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权和运营权被少数的部门机构中的少数人员所掌控,使得这些权力过于集中,强制性和权威性滋生了一些以及挪用资金等违法现象;其次,一些经办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工作不够认真,操作不够规范,致使管理部门的人员难以获得准确无误的信息,监督部门的人员也由于不能掌握准确全面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难以及时地发挥出有效的监督作用。
(四)社会保险基金来源缺乏
社会保险的主体是参保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主要是企业和个人缴纳的保险费用,还有一小部分是来自银行的利息和购买国债获得的利息收入,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收入来源,这就是社会保险基金缺乏多种来源的现象,使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性加大了,也加大了基金规模扩大的难度。对于基金的管理,国家进行了规定,即除去正常的支付以外剩余的部分只能够用来购买国债或者存入国有的商业银行,禁止任何其他形式的投资。这种方式很不科学,因为一旦遭遇通货膨胀,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的潜力就会被CPI的增长所抵消,隐藏着极大的贬值风险。
(五)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受限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投资收益稳步题干,但是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却越来越受限。有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社保基金结余中有98%是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其中活期存款的比例是38.44%,如果按照全国CPI的涨幅和银行的存款利率来计算,社保基金的活期存放在2011年就贬值了500多亿元。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单一、组合投资机构不合理,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存在的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地方社保基金,问题得以凸显。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有很明显的地域差异,例如养老保险,尽管整体的结余超过1.9万亿元,空帐却超出了2万亿元,有的地区大量的结余,更有是四个省出现亏损。
(六)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管理机制
有些不法分子钻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管理机制的空子,给国家造成了损失。例如:有的参保个人、单位或者相关的人员伪造自己的条件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或欺诈或冒领。在医疗保险中,将非支出范围内的药品划入报销的范围、冒名顶替享受报销等现象很多,异地就医的报销费用很难审查也成为严重的问题,这些都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完整和安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违背了国家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初衷,限制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发挥。
三、 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健全法律法规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一部完善的法律,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有法可依。针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收入等各环节制定详细的政策、法规,加强对其的管理力度。只有实行了国家出台的权威法律,才可以让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法律之下进行,赋予其应该具有的法律特征和法律效力,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为此,也应该增强各个有关部门和个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建立多元化的基金来源
我国应该尽快地建立起基金多元化来源的保险体系。为此应该首先进行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转移支付的方式就是一个可行的措施;其次,应该尽快建立起国家社会保险的财政补偿制度,这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保险起步较晚,实行政策以后有过多的人员直接领取养老保险基金,加大了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这种情况之下不可能由在职的参保人员进行全额保障,因此必须要由国家来进行补偿才可以支持社会保险基金的正常运作。
(三)把基金缴纳划入法制进程
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缴纳不够积极,这是由于许多的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自觉地上缴,而我国又缺乏强制性的措施来进行督促和约束,致使社保基金收缴不及时、企业和个人漏缴补缴现象很多。因此一定要加强社保基金的财务管理力度,完善征缴手段,规范缴费的行为,强化社保基金的稽查力度,用明确的法律条款来约束基金缴纳行为,将基金缴纳划赋予法律效益,用强制性的手段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能够及时地全额收缴。
(四)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是规范基金使用、筹集、存储等综合管理的工作,对确保基金安全增值有很重大的意义。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机制,来规范基金的有关行为,这有利于保证我国有关社会保险方面政策方针的贯彻和落实,有利于基金的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社保基金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对社保基金进行科学管理,可以依法筹集资金、合理安排支出、有效使用基金,为社会保险制度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研究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体制、拓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
我国规定社保基金只能够存入银行获取利息和购买国债生息。但是,随着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有关法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规范,在不久的将来社保基金一定会进入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下运营。那时这将会成为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筹集渠道,成为其增值保值的重要保证。
拓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应该尽快的恢复发行适合于社保基金购买的政府特种国债。这样特种国债流通于市场,实行定向发行,并且它的票面利率应该比同期限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要高;还应该分析利率的调整趋势,选择合理的社保基金存款档次和期限,使其增值和保值;扩大证券型的投资规模,适当的加大证券型的投资比例;在能够保证基金安全的时候要投资部分重点项目,不仅达到基金增值与保值的目标还可以为社会民生利益做贡献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对我国的社保制度的完善以及社保体系作用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并要及时地探索发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保基金管理机制、监督机制,让社保基金的作用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人们的幸福安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谢仁杰.关于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一些思考[J].当代经济,2010(22)
[2]吴敏.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王琨.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政府监管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酒店行业;对策
一、酒店财务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酒店的财务管理模式较为滞后,不利于成本控制的需要。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今我国为数不少的酒店财务管理模式仍未彻底地摆脱其阴影,最为突出的表现在核算产品的工作之中。酒店财务控管的主要目标仍单纯停留于成本的削减与花销的节约,对于后续回收款项以及其他管理工作做得不够。酒店成本的控制并未能着眼于长远考虑,这直接致使管理层面上的脱节,不利于酒店拓宽更广阔的市场融资空间;另一方面,审批制度的不尽完善,违反预算规定以及超支现象凸显。(2)酒店的资金管理没能走向科学化轨道。现如今,酒店的运营模式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着显著地差别,酒店投资多属一次性的投入,在紧随其后的经营管理中也少不了现金的流出,这也就意味着投资酒店的商人会随时面临严重地金融风险,假若酒店管理员工未形成风险防控意识,在筹资、运营等诸多事项上筹划不科学,会轻而易举的加剧管理成本,造成酒店收益每况愈下,管理效率提不上来。(3)预算控管欠完善、不严密。酒店财管的内控工作不能失去预算控制这一环,这同时也是内控系统的关键步骤。酒店的预算控制更多的集中于经营全过程中,就目前而言,酒店中的预算控管早已成为相当普及的经营形式,我国酒店行业的计划工作均未达到精细化管理与运作的目标,在财务管理的内控中,国内的酒店充其量仅依照酒店房间利润的指标、消费水准和出租的概率等项目开展一项比较片面化的预算。除此之外,在计划标准接受后,总会削减指标的个数。个别情况下,财务预算会仅凭个人主观思维及平日的经验去实施,疲于应付。长此以往,不利于酒店成本的控制和经济效益的创造,甚至会使酒店陷于经营困境。
二、酒店财务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1)提升酒店财务管理职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养。现阶段,面对财务管理的诸多内控问题,酒店要不失时机地推进人才管理战略的施行,换言之,要下决心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强财务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重视加强财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其进行会计学、审计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理论培训,极大地增进财务职员对财务行业的领悟和了解,这样一来,广大财务管理从业者才会更好地把握住财务管控工作的核心,提高会计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端正管理者的工作态度,提高广大从业职员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2)加强物资购置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在采购酒店经营所需各项物资说,应当加大集体操作的力度,在物资的招标阶段,需由企业相应部门领导全权负责,供应部门也要率先垂范,采购部门应选资质好、信誉高的企业,坚持用公开、开放和平等的基本原则与供货厂商订立合同,以便于降低中间环节对公司成本的耗费;在客户制定招标文件、招标规划等环节中要采用透明、公正的方式,严明招标规范,拒绝暗箱操作和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要促使实际操作的规范化,在物资采购时应促使审批制度走向正规化轨道,依法订立购销合同,完善验收制度。对于应当收缴的账目必须做到及时、清晰地管理,尤其是对于经济活动中的赊欠行为,酒店非因客户的长远关系需要,要采取多种措施,尽最大可能保障酒店免收经济损失。为此,酒店可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加以监管,按时掌管该收款项的回收现状。(3)构筑完善的财务激励、考评机制。针对酒店的财务管理,应当对其运行状况开展考核与检验,推进形成激励机制。对于按时执行任务、取得一定业绩的员工,予以适度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经济违规违法现象的职员,给予必要的行政、经济处罚,并和职务的晋升进行有效衔接。紧密依靠机制体制的健全,酒店才会有的放矢地加强财务管理,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4)强化酒店收入的内部控制力度。酒店收入的种类较为繁杂,一般而言,包括客房日收入、餐饮日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就目前而言,伴随酒店服务条款和项目的增多,这些服务项目日渐的功能化,自然也带动利润的增长。基于此,要遵循控制准则,保障一切收入具有合法性、合理化,确保收入能按时入账;加大酒店客房利润的审核力度,即便是数目不大的收入款项,也应同时做好内控工作。
参 考 文 献
篇6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与不足 对策与建议
一、前言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其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在竞争中求的生存、发展的空间,企业必须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企业向市场投放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因此企业应从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企业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虽然在财政部提出要求企业、单位必须每年都要编制部门预算,但目前企业各个管理部门对预算管理认识普遍存在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预算编制流于形式,预算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高,执行不彻底,有效控制和监督机制尚待完善等诸多问题。同时对预算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财务部门属于企业非主流部门,受重视程度低,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众多部门认为预算管理与其无关,就是财务部门分内之事情,财务部门缺乏足够权限争取到其他部门配合,无法将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升为全局性管理活动。缺乏足够支撑的预算质量管理可想而知。
2、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
不少企业、单位内控制度尚不够完善,从设计和执行上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首先,很多企业、单位的投资决策随意性大,缺乏重大财务事项讨论和审批制度的制约。其次,项目实施后,缺乏有效追踪和问责制度,项目投资效益难有保证。再次,原料、设备付款审核审批制度设计不完善,无法发现违规违纪行为。最后,收费核缴、退费处理程序存在缺陷,容易使一些别具用心之人有可乘之机,给企业造成损失。再者,部分企业单位虽然内部控制设计很好,但缺乏可靠的贯彻执行做保证,造成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3、企业风险意识淡漠
随着中国加入WTO,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来竞争压力不断加强。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时,中国企业能够比较从容应对风险,得益于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如重视程度、人员素质、管理技巧等,使得财务管理大多局限于出纳、结算等日常工作,无法通过对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工作发现财务风险,规避财务风险。同时,不少企业由于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财务人员无法建立有效的甄别风险的机制,直到风险发生前一刻,才察觉,贻误了规避风险的最好时机。
4、企业队伍建设方面
企业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归结为企业、单位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与财务从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有关。财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存在的重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财务从业人员基础理论比较薄弱,知识更新不够,工作质量难以保证。(2)从人员数量上,仅能保证日常正常需要,对于预算管理等内容的编制,缺乏充足人力支撑,从而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3)财务从业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调动财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在编制源头和贯彻执行上,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可以通过编制企业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方面的预算,加以内部控制来保障决策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以保证企业实现其制订的经营发展目标。企业编制预算应该本着“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编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影响企业收支的因素,安排好各项资金调度。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为财务部门提供编制预算的相关材料,保证预算编制质量。(2)一般来说,编制预算时间越长,预算越要具备一定应变能力,也即具有较高预算弹性。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有关数据资料和最新信息对收支情况进行预测,以便应对不时之需。当面临新情况出现时,可以采取适时应对措施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注意预算管理的反馈。只有知道预算管理的效果,才可能在下一步预算编制过程中实现资源更为合理的优化。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进行控制,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是比较重要的。首先,从设计源头应该聘请资深人士涉入到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之中,这可以说是聘请有水平的外援来从设计之初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性,保证设计内部控制不违背设计根本要求。其二,严格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再完善,如果不执行到家,那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三,提高技术手段。外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了足够可能。
3、加强财务活动的分析和评价,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分析和评价可以对已完成财务活动进行总结,这本身又是为下一步的财务预测工作提供前提数据。对财务活动的分析也可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加强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分析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一般来说,企业在前两个方面的工作做的相对较好,此处不在赘述,仅对后一个方面,也即风险管理展开论述。首先,财务风险的管理要坚持弹性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势必要求财务管理针对财务活动中的不可确定因素做合理应对,在财务管理追求准确和节约的同时,企业应该留有充足的余地以避免资金链出现问题。资金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保证资金的合理流动性能够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贯彻优化原则。财务管理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寻求最优的过程,它通过不断分析、比较和选择来实现财务管理的目的。因此,合理权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命题。企业必须承担合理的风险,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强化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手段。财务风险从萌发到产生再到恶化,都将在某些财务指标的变化上体现出来。因此,科学利用财务分析工具可以识别和预警潜在的财务风险,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4、加强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财会知识更迭速度也是日新月异。如中国会计准则在几年内出现了多次变动,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迫在眉睫。其一,企业领导需转变管理观念,从源头也即引进更多人才,对原来相对较为陈旧的局面形成冲击。其二,应该对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给以物质和精神激励。如对财务人员参加工作后续教育提供必要物质保障,对获得职称的财务人员,早日聘任等。最后,财务人员也应该对目前社会发展对自身要求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不断的从专业技能、写作、计算机操作及运用能力等多个方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便能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征兆,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
四、结束语
在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求生产、求发展,企业财务的管理工作显得愈发的重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完善不仅可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信息,同时也可降低企业风险,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当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提高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优化企业全系统流程,构建起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培宁.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管窥[J]财会月刊,2005,(08)
[2]陈晓红.浅谈知识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师,2006,(03)
[3]宋本强.试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J]企业经济, 2007, (04)
篇7
1 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
1.1 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内涵
作为钢结构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实际上包括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清偿等方面决策、计划、组织、执行、控制等工作。如财务管理机构与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财务计划的编制、资金筹集、投放、分配、清偿、结算的管理、财务计划核算分析、财经纪律遵守的监督等。作为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的执行者与实施者,财务部门负责钢结构行业内部、钢结构行业与政府、税务、银行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1.2 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现状
1.2.1钢结构行业重视度有待提高
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有别于企业,它所涉及的是混合销售行为,与一般的企业核算不同,税法上对其税收管理有单独的规定,在其日常的会计核算及业务处理工作中需要有良好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测手段,如果会计人员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则很难完成钢结构会计工作,如对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融资等环节知识的欠缺,往往会在钢结构产品销售、重要基建项目、项目分包款支付上,出现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案例,长此下去,企业实际财务部门仅仅充当出纳的角色,没有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钢结构行业宏观控制能力就会失调,对于钢结构行业生存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1.2.2资金、财物管理失控
大中型钢结构行业一般员工都有几百人,常年在外工作劳务人员较多,年销售收入达十几个亿,资金流通量巨大,流通渠道较多,从资金的获取资金的使用,几乎涉及各种形式,有现金、票据、信用证等、若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是素质低下,很可能出现帐实不符现象,造成资金、财物管理失控。
1.2.3风险意识缺乏
由于我国钢结构行业曾经长期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下,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人员、或者是钢结构行业决策层风险意识虽较强,但由于其员工层次不一,存在较大的管理风险。从目前钢结构行业收益分析,我国目前钢结构行业毛利率约为13%,因此就要求钢结构行业成本核算,控制不合理费用,提高钢结构行业经营水平。
2 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新形势下基础建设全面铺开给钢结构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带来挑战。个人认为,加强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应加强预算管理、筹资管理、财产物资管理、税收筹划、以及网络财务管理,共同构筑起预防钢结构行业财务风险的坚强屏障。
预算管理作为钢结构行业管理控制主要方法,以财务部门为核心,通过全面、全员、全过程财务预算控制机制和全面业绩评价,实现各项目年度收支平衡。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量入为出,保障重点,统筹兼顾,留有余地”十六字财政预算编制方针,坚决压缩非合理开支,保障财务预算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现阶段我国钢结构行业筹资主要依靠银行借贷、资本市场融资、以及自我经济效益弥补三种途径,作为钢结构行业筹资管理,应合理配置各种资金的权重,优化资本结构,化解筹资风险。
财产物资管理牵涉面较广,管理难度较大,是钢结构行业财务管理最头痛的环节,实际任何钢结构行业的财产物资管理涵盖方面很多,如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审查等,而且相互关联。其中财务预算包括固定预算与增量预算。固定预算以一个预算期为基础,增量预算以零基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两种方法共同调整、修订,使预算更接近实际。财务控制通过分析采购量与深化量、生产量、结算量与结算金额、采购量与结算量之间的关系的评估,实现最优化的采购成本与生产成本控制决策;财务分析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分析,通过对财务目标的确定,查找预算与实际脱离的原因;财务检查是最值得关注一个环节,也是钢结构行业廉政建设最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审计、财务、以及各相关部门共同进行,通过对成本分析、客户满意度调查等,构建财务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税收筹划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后所有过程,因钢结构行业属于混合销售行为,既涉及到增值税业务也涉及到营业税业务,事前:在项目合同签订初期应进行测算,将合同价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产品销售价款,一部分为劳务收入价款;事中:在项目实施阶段应根据期初的测算进行财务核算和成本归集,属于产品部分的归集至增值税业务范畴,属于劳务部分的归集至营业税业务范畴;事后,在项目完工后应根据实际收入、成本发生情况进行调整,如果与合同签订上有偏差则需在项目结算书进行明确调整,最终反映在财务帐面上的需与结算书中划分情况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税收合理、合法。
网络财务管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财务管理通过网络财务软件把钢结构行业财务信息与市场业务有效地动态相联系起来,达到即时共享功能,实现远程财务控制、物资管理。此时应注意财务柔性管理与财务虚拟管理相结合。 一方面可以增加财务资源的利用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财务管理成本。
篇8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涵及目标
1.1 财务管理的内涵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般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有计划地对其资金活动进行规划。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拨款,由于这些资金全部来自于政府的补助,这就容易导致事业单位在使用这些资金时,很少考虑到资金的应用效率,他们只管资金投入而忽视了盈利。[1]对任何一个单位来说,其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几个核心部分。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执行,正确应用每一笔资金,旨在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应用水平,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1.2 财务管理的目标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相关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其必要的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运作已经由传统的政府投入转变为其自主筹集资金的运作方式。因此,针对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财务活动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其财务管理不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资金收支预算管理。这就导致其财务管理应该以绩效为导向,围绕其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涉及资金的使用,其资金不仅包括流动的资金,还应该包括固定的资金。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以成本管理为目标进行其财务管理,从而降低其财务管理风险。
2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不准确
对事业单位来说,做好该单位的预算也是提高其财务管理的重大举措。首先,做好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预算工作。现在的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支持预算方法,即以收入确定支出的方法,一旦事业单位的收入出现短缺现象时,其自身解决资金的能力比较有限,从而导致事业单位的资金困难。[2]其次,做好专项预算。对很多事业单位来说,为了将其内部不多的资金合适地应用于一些专项项目中,就需要做好专项资金预算,避免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当前,由于很多事业单位的专项经费存在被占用和挪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导致很多专项资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事业单位内部又很少认识到对财务进行预算的重要性,容易导致其内部资金出现超支等问题。
2.2 财务管理不规范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严格。但是,有的事业单位并没有对其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最容易形成的现象就是很多固定资产没有入账,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总账和明细不符合的现象。[3]
2.3 财务进出账过程不透明
针对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其财务出账过程透明化程度不够。第一,由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审核和报账不够严谨,而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又不是很高,导致其财务检查和指导工作不规范。第二,缺少正常的财务监督,导致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化。第三,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与财务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较少,从而导致其内部财务信息流动不够。[4]第四,对发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发票的监督比较松,导致各种发票上报。
2.4 资金使用规划性、科学性不强
对于很多事业单位而言,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的规划使用缺乏科学性。第一,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严格,尤其是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的管理不规范,导致其资产使用的效率不高,更为严重的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第二,对现金的管理存在漏洞,导致现有资金也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事业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其会计和出纳的工作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且他们还需要及时进行财务信息的交流,防止资金的管理存在漏洞。[5]
3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3.1 用人方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当前,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不仅包括他们的会计专业知识,还应该包括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对于会计知识方面,加强他们的会计预算工作,提高其会计基础水平。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由于现代化的企业财务工作与计算机是不可分离的,加强对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培养是至 关重要的。对于法律和道德教育方面,一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这两个方面的意识和约束,他们在实际的会计 工作中容易触犯法律等现象。[6]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创新,就需要提高其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2 加强财务管理
为了实现将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就需要做好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其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来说,首先应该明确其管理的职责,并且结合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7]对其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他们应该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传统的资产管理观念,使得每笔资产都能记录到账。当然,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大多数是由专门的部门来完成的,减少坏账的产生。
3.3 预算和结算科学透明化
为了加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透明化程度:第一,转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财务观念,使得他们能够认识到单位内部的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是不可分离的。当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他们应该始终明确一个道理,即人才是事业单位的核心,只有发挥人才的核心地位,才能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第二,加强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对于任何一个单位来说,其内部的文化建设是不可少的,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是促进单位日常工作良性运作的必要条件;第三,制定科学化的内部控制机制。[8]在事业单位内部,科学化的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重点所在。
篇9
摘 要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渐受到关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企业需要重视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积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是对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措施。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问题 加强措施
随着企业财务工作的逐渐增加,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转,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企业需要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企业的规模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对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不合理
随着企业财务工作量的逐渐增加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方式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缺少对企业资产的合理规划,导致企业投资不合理,企业规模的扩大受到一定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中如果不能够提供相对完善和准确的财务信息,将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监督不力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的资金运用和管理,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监督措施并不十分完善,财务管理中的预算和审计工作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大部分企业虽然制订了相对完善的预算计划,但是预算并没有在实际的经营中得到有效地落实,企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超支的问题。财务管理中的审计工作由于缺少相对完善的审计制度规范,审计工作中并不能及时发现财务信息不真实问题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会对企业今后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少工作责任意识,对财务工作中的财务信息不真实现象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水平。企业财务工作逐渐实现信息化管理,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财务工作人员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中需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改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方式,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一)规范财务管理方式
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要制定出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规范,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保障财务工作有序进行。一方面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为了更好地规范企业财务工作,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需要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减少由于财务工作混乱导致的财务问题。另一方面落实企业财务工作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尽快提高现有财务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技能,更好地促进财务工作的发展。
(二)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督
企业财务监督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另一方面发挥预算和审计的监督作用。今后企业需要充分认识预算和审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落实预算和审计的监督作用。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企业的资金状况制定出相对合理的预算,并在今后的财务工作中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减少预算超支的现象。今后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审计工作,安排专业的审计人员对财务信息进行审核,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保障财务工作顺利进行。
(三)提高财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财务工作量的逐渐增加,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后需要进一步提高现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财务工作关系整个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确保财务工作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工作。企业需要重视财务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加强工作人员对于财务工作的了解。另外针对当前财务工作量逐渐增加和会计电算化以及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逐渐落实,应该进一步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使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尽快适应财务工作的变化,保障财务工作有序进行。
三、结语
企业财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企业财务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工作制度,对财务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减少由于分工不合理导致的财务问题。作为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不仅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财务专业知识学习,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工作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中需要充分重视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玉红.讨论企业财务管理遇到的问题与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商情.2013(4).
篇10
关键词:财务工作;问题;策略;责任心;执行力
财务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的就是仔细、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在财务工作中,能否高质量的完成财务工作,决定着企业成败,对企业能否立足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责任心和执行力。本文重点介绍责任心和执行力的意义,及其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和责任心的方法。
一、责任心和执行力的意义
1.责任心的意义。所谓的责任心就是指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组织、对国家和社会所负的责任、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法律法规、承担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人类健全人格的基本体现,是一种习惯行为,是个人工作能力发挥的催化剂。同时责任心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准,是人类一种必备的素质。
2.执行力的意义。所谓的执行力就是指要贯彻战略意图,然后完成预期的心里目标的一种操作能力。执行力是企业战略执行、规划能否开展和获利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执行力主要分为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三个部分。
二、财务工作出现的问题
由于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问题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财务风险随即出现,因此,责任心在工作别重要。如果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会出现很多问题,且不能及时解决,具体表现如下:
1.企业信息不真实,致使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信息管理是现代企业的根本,企事业要随时掌握精准信息控制资金流,然而,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严重不透明、不对称、不集成。企业信息的不真实,致使财务部门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真实、有效、合理的科学依据。
2.不合理监控致使缺少事前和事中监督。现今,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部门对子公司、管理层的的开销都不能严格监控,甚至出现私自挪用资金,吞私公款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企业发展。
3.资金杂散致使利用率低。有很多企业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投资,盲目铺摊子等现象,导致投资失误增多,增加了资金损失,严重的阻碍了企业发展。
三、解决财务问题的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要如何解决呢?企业一定要树立财务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执行力。
1.树立责任心。责任心分为强制责任心和自主责任心,其中强制责任心是通过是否能严格的按照岗位制度、规范来工作;自主责任心是指工作人员从内心来热爱自己的工作,让内心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有所用,可以得到尊重,并通过工作来增加自我存在价值。因此,企业员工多一份责任心,将会为企业创造很大的利益。
2.提高自身素质。如果想搞好财务工作,必须要具良好的自身素质,不仅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还要管理好资金,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管理。要正确的对待手中的权限,对企业、个人都要负责任。与此同时,在工作中要提高办事效率,增加责任感。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管理时间,为自己制定计划,并在制定时间内完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创新等。专业水平也是财务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点,因此,财务人员要有积极的心态,勤奋好学,并能将学到的理论和工作实践良好的结合,还要不断的去发现新的问题,并积极的将其解决。
3.提高执行力
(1)构建一个良好的执行管理体制。要想完成目标任务,首先要明确各级的管理者的工作职责、权限,将其形成一个执行网络。要提高员工的执行力,还要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执行部门,横向到纵向的责任执行体制,避免有迎合领导、蒙混过关的现象出现。
(2)打造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团队。首先要领导有执行力,并且要有恒心,多多发掘员工的长处,员工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责任,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强化工作人员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要明确,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效的进行工作安排和时间管理,养成一个雷厉风行、争分夺秒的好习惯。
(3)要有创新意识。企业需要创新,工作也需要创新,创新可以增加企业活力,适应社会发展,工作创新可以提高效率。由于目前社会飞速发展,创新和应变能力成了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所以,如果想提高执行力,必须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避免生搬硬套,要掌握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和执行领导指令。
(4)在工作中有实干精神。工作中一定要有脚踏实的实干精神,摆正心态,要从小事做起,不能忽略细节,要注重细节,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要按照顺序依次落实,遇到了问题要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员工要有脚踏实地、细心、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良好的习惯。
(5)做好具体工作计划。任何事情都需要做前期规划,任何工作都需要做好工作计划,这样无论出现什么突发事件,都能有序的、合理的、快速的将其解决,不至于手足无措,手忙脚乱,因此可见,工作计划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作中,责任心是工作的一个前提,也是工作中的基本要求,而提高执行力是完成工作的途径和办法。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是职位的高低,而是在于是否有责任心和执行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准。无论做什么类型的工作,都需要有一个责任心,能用于承担责任,履行责任,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要具备责任心和执行力,一定会在工作中有所作为,提升工作中的自我价值,同时也为企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任大勇.浅谈财务工作的责任心与执行力[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12):42-43.
[2]杜如昌.提升财务工作的执行力[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