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

篇1

【关键词】 微信平台;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意义

新闻学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新闻专业的实践,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学生寒暑假的媒体实习以及校内的训练等。其中,校内训练是常规性实践,校内必须要有实践平台。校园新闻的传播媒介这些年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较早的是校报与院报、校刊与院刊,之后有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学校官方网站等,除此之外还有海报等其他辅助形式。

目前,随着各类互联网产品的快速涌现,之前高校主要以平面新闻和电视新闻来进行实践教学的思路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传统校内实践平台的挑战

作为纸质传媒,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近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报纸不仅要面对行业内的竞争,还要面对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竞争。同为报媒,虽然中国的大学校报多是“一校一报,资源独占”,但是并非高枕无忧。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师生已经习惯通过网站、社交媒体了解学校的最新情况,校报内容多是思政工作、教育科研工作,读者多觉得缺乏可读性。

校园电视台的建设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保证节目的定期播出投入非常大。除此之外,播出场所也存在很大的限制,主要集中在食堂、广场等场所,无法通过手机移动端浏览,已经很难满足“90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同时,许多高校的校园电视台过于官方,也难以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中国青年报在《高校官微怎样“占领”学生手机》一文中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校园媒体当下的窘境:院报发行量从3000份到2000份,再到如今的800份;4000多人的学校,学校官方新闻网上最火的作品点击量却只有300多次。这与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尤其是手机移动端来获取信息以及新媒体形态下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与活泼性有关。

二、微信公众号作为实践平台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官微运营室主任叶铁桥认为,微信公众号与传统媒体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所在。在内容生产方面,微信公众号的基本流程也是找选题、定方向、采写编辑、校对,与报纸的生产流程差别不大。但是,每个成功的微信公众号都有其独到之处。即使同样是生产内容,在“快、极致、专注和口碑”上,微信公众号要比传统纸媒强大很多。叶铁桥认为,从风格而言,自媒体“说人话”,更接地气,不像纸媒一样板着面孔。这种姿态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而是自媒体运营者每天在对阅读量和点赞数的反思中、在对用户调性的反复揣摩中调整出来的。

具体到高校,从传播效果来看,部分高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得已经相当成熟,信息规范,用户浏览量高,反馈良好,使用黏度高。与传统校园媒体相比,高效微信公众号作为新闻专业的实践平台有着极大的意义。

1、提供大量专业实践机会

传统的由学生去媒体单位实习的路径仍然很有必要,这是很多高校新闻专业仍秉持的原则。不过,就新闻专业的人才需求看,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还是相对不足,新媒体的到来恰恰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尝试。比如,网络提供了足够的新闻,如何选择假拟的受众需要的新闻。如果受众有深度要求,又如何解释新闻、评论新闻,训练学生尝试寻找专业的解释并用文字表达,采访和写作课完全可以在某一热点事件发生时,让学生展开这样的实践。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系课程老师、著名媒体人连清川认为:“微信公众账号是现在自媒体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总体社会的情况上来看,不仅仅是具有媒体背景的人在做,实际上,现在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有一些专业或者业余爱好者来做。就我个人看来,这恰恰是新媒体时代最为伟大的变革之一。非媒体领域的专业者或业余者进入了媒体领域,从而改变了媒体由少数专业人士垄断的状况,使信息的传播广度和深度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连清川认为,用微信公共平台作为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是一件好事。“以实际的自媒体操作作为新闻教学,不是是否正当的问题,而是必须的事情。新闻教育的问题从来就是与社会脱节的问题,而不是是否结合得太紧密的问题。中国的新闻教育偏理论而轻实践,从来都存在。”

校园微信平台每天都可以一组、多篇稿件,这样只要学生的稿子质量好,都有被发表的机会。微信平台每天推送,发稿量又远远大于报纸,许多学生写的稿件都可以及时发表,这本身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许多学生纷纷在手机上转发自己发表的稿件,也刺激了更多学生的参与。

2、发表多种形式的作品

在院报与校报、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为主要载体进行信息传播时,新闻的呈现方式受到物理性的极大限制。比如在校园报纸上一般只能刊载文字和图片,视频和音频无法播放。但高校微信公共平台和APP的使用,使得多媒体形式的传播成为可能。在这些平台上不仅仅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绘画、漫画、flash等等,都可以。而且随着技术的推陈出新,微信平台和APP可以不断做出丰富多彩、各种呈现形式的新闻作品。

当下我国的新闻业务课基本上还都是按照报纸、电视与广播、摄影、摄像等分开来上,协同性不高,独善其身,各自为政。但微信平台却是以作品为导向,一个新闻选题确定,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呈现,完全根据选题的特点和作品最终的传播效果来定。适合用文字就用文字,适合用视频就用视频,这样有利于打破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界限。在专业实践过程中,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所以,可以借由微信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借此实现专业教学“去边界化”的转型。

3、塑造新闻实战的氛围

对于一个每天多条新闻的微信平台而言,这种传播之后带来的压力是时时刻刻的。它会让学生在实战中理解,新闻为什么要求证,为什么要核实人名、单位和职务等关键信息,为什么要注意批评的尺度,为什么不能过于依赖录音笔。这些在新闻中最常规的理念和操作规范,单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效果可能很有限。但如果让学生在实战中摔一次跤,让他们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认真、不注意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他的印象可能就会更深刻。

随着媒体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新媒体教学在学生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在一些高校,大学生微信自媒体的运营状况甚至会和成绩挂钩,运营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专业课实践的一部分。

4、拓展新闻报道到资讯服务的理念

传统媒体是以“内容”为根基的、高高在上的庙堂式文化,而新媒体是以人为根基的、用户为主体的参与式文化,其本质是开放性,生命力也来自多种主体的参与及互动。在传统的校园媒体中,新闻的互动和信息的服务是比较少的。随着官方微信和高校APP的使用,校园媒体的互动和信息服务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对于新闻编辑而言,其需要策划的已经不仅仅是新闻稿件,还要考虑如何做好信息服务与互动。

以高校微信公众账号为例,通过微信菜单,许多高校都实现了微信查成绩、查课表、查教室、一卡通充值、讲座信息、图书借阅、后勤保修等基本的生活服务。对大学生而言,这是他们校园生活的基本需求,只要有可能,微信就应该增加这些功能。

信息的服务与互动还体现在后台的留言和评论。校园媒体不再仅仅是一个信息平台,更是服务平台,是师生生活的助手。

同时,用户的留言和评论本身也是编辑获取新闻线索和调整报道思路的重要来源,编辑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当下本校大学生主要在关注哪些问题,既有的报道有哪些不足。微信平台和APP上信息的点击量和评论量本身也提醒编辑随时做好调整报道思路的准备。

5、培养符合新媒体需求的人才

当下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就业层面,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大量走进了各种新媒体公司或工作室。在腾讯和《传媒评论》的主流招聘网站和移动端对媒体人才的招聘要求中提到,“媒体公司将招聘重点放在‘新媒体运营’和‘营销策划推广’这两个岗位上,80%左右的媒体公司都提出对这两个岗位的需求”。另外,“超过半数的媒体公司开始大量招聘产品经理、视觉设计师”这些技术性岗位。而目前我国新闻教育中的实践,主要还是停留在写新闻、拍视频这种制作层面,对媒介产品的包装和营销等方面的训练不足,难以适应媒体公司的实际需求。

微信公众账号是一个综合的训练平台,在训练学生新媒体运行和营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如何通过吸引粉丝投票来增加微信的关注度,选择什么内容投票、投票的选题是什么、奖品是什么等等。还有一些活动宣传,比如校园好声音大赛、征文大赛等,如何能够调动粉丝的互动,让别人愿意转发甚至推介的微信平台等等。

至于具体的运营,从申请账号到认证,从编辑稿件到排版的美化,从与粉丝的后台互动到计划中的粉丝见面会,从用户和图文的相关数据分析受众的特征到各种娱乐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开发,所有这些,都需要学生从不断地探索与试错中逐渐成熟起来。

在由技术进步塑造的新传播格局中,主流价值观必须以师生愿意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来呈现,必须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以碎片化的信息实现对广大师生的包裹和浸润。因此,关注校园时事,做好校园新闻,引导校园舆论,培养新闻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高校而言,新闻院系既担负培养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教育重任,又是高校媒体的主力军和引领者。如何把握高校全媒体的新闻传播规律,通过培养兼具“讲政治、有情怀、接地气、多面手”的全媒体新闻人才,来实现行之有效的舆论引导和价值观传递,仍将是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今后探索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叶铁桥.纸媒转型不妨从微信公众号开始.青年记者,2016.02.

[2] 陈晓颖.90后高校学子为何争开微信公号.青年报,2015.12.23.

篇2

关键词:校园传媒;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26-2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对网络媒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校校园传媒不仅是高校的内部科研成果的展现,同时也是连接学生与校园组织的枢纽,担负着传递校园生活和教学信息的使命,同时也是开展校园服务,丰富师生活动,强化带头模范与引导作用的。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高校媒体在对大学生的舆论引导、文化传播上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高校校园传媒也不能只局限于校报等传统模式,也需要创新传媒的发展模式。

1 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

当今校园的信息传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主要手段:

1.1 校报

校报作为高校党委直属机关报,是对大学生思想建设和引导的重要平台,也是该校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承担着学校高层的文件和传播精神文明信息的重要平台,经过长期发展和经验积累,校报的管理体系非常完备,具有严格的出版和发行流程,较高的新闻质量水平和稳定的读者群体。但是校报长期离开社会环境,久而久之成为了固定的模板,版面、内容相对单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且资金依赖性严重,需要学校财政拨款运营来维持。

1.2 高校电视台

高校电视台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传播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自然也增加了更多的受众,使新闻视觉和现场性大大增强,目前,国内有不少高校都拥有各自的校园电视台,为大学生的素质提升和传播业的教学与实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受众上看,高校电视台的主要受众都是高校师生,原则上也更加贴近大学生活,但由于设备和技术限制,大部分内容只能通过网上浏览。从制作时间和播出周期上看,制作周期长,时效性被大大降低。从制作流程和体制上看,整个节目受到技术和设备限制,制作时间大大延长,质量和数量也有限,只能满足部分群体需要。电视作为一种主要媒体,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们的政治立场,也作为学校的喉舌和风向标作用,对大学内的师生思想稳定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1.3 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的出现时间早,传播范围大,相比校报和电视来讲更具有广泛性和强制性,校园广播具有短、广、快的特点,但随着网络和电视的发展,学生受众群体实现了一定的分流;可尽管如此,校园广播仍可利用其速度快、覆盖广的优势及时消息。由于各高校的媒体发展状况不同,校园广播的作用也各有差异。

1.4 校园网

目前,各大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学生通过校园网不仅可以了解到学校的教学信息,同时也可以看到有关学校其他方面的信息。此外,校园网络海量超链接和数据库、高速度的、图文并茂的表现力使校园媒体的受众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数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塑造自己的形象,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潜力,其他机构也在校园网上插入链接以增大浏览量[1]。

1.5 第三方新媒体平台

随着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的普及,不少高校媒体利用这一机遇走上了新媒体发展道路,设置了专门的新媒体运营部门,使信息传播更加智能化和便携化,针对QQ、微信和微博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栏目特色,广泛吸引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这些平台上消息相比传统媒体来说受到来自上层的制约更少,内容更加丰富和具有趣味性,时效性更强,可以实现“随手”,新闻来源更广泛,粉丝皆可成为新闻的者和当事人,互动性更强,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学校的距离。

2 校园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校园传媒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开始注重互联网及手机等电子产品在传媒中的应用,但是,由于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校园信息大都来自于报纸、手机及互联网等途径,信息的来源面不广,学生获取信息不及时,从而使得高校校园传媒失去了原本的设置意义,不利于传媒的发展。

2.2 缺乏合理的经营运作,发展动力不足

高校校园传媒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地经营运作,发展动力不足,使得高校传媒发展比较缓慢,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此外,高校学报大都是自主运营的,学校拨发的运营经费较少,只是能够支付报纸印刊费用,无法给报纸传媒的发展提供充值的运营资金,导致报纸内容比较枯燥,论点相对落后,无法及时追踪实事热点,进而使得读报的人越来越少,影响校报的后续发展。

2.3 高校传媒与后勤管理存在冲突

目前,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其传媒与后勤管理之间存在矛盾,高校传媒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法律制度,使得高校在进行传媒建设过程中没有统一标准,高校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高校传媒工作无法落实到各个方面。此外,高校后勤管理只是针对高校住宿、餐饮等方面的管理,并没有相关的传媒工作内容,使得高校传媒工作无法可依。

2.4 没有形成校园传媒企业

篇3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运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89-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对人类,尤其是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作为青少年中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个人发展和成长无疑也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如何权衡利弊,正确引导大学生运用新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政工作中亟待探索的新问题。

一、何为新媒体

新媒体不是指特定的一种媒体,而是一种新的媒体集合类型。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纸媒、广播、电视等媒体,在不断发展的新的信息技术体系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就统称为“新媒体”,如网络媒体、数字媒体、手机媒体、触摸媒体等。在本文中,谈到的新媒体的运用主要是网络媒体的运用,因为新的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新媒体也同时具有不断变化和创新的特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主流的新媒体,网络媒体具有及时性和共享性,有着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便捷高效的同时,也有开放、隐匿身份等特点,这些特性也正是新媒体的独到魅力之处。在互联网信息海量共享的同时,信息的来源渠道也繁多庞杂,真伪难辨。所以,就要求我们思政工作者在运用网络媒体的时候,必须把握网络媒体的特性,用其长处,避其短处,做好把关人,尽量规避大量的有毒有害信息流入校园。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按照团中央关于“大力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工作传统手段和新媒体充分融合,多层次、广覆盖的引导动员体系,更加主动和有效地运用新媒体做好青年工作”的部署,高校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运用新媒体,利用高科技的通信技术加强信息联络和政治思想引导。但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分析,当前的新媒体运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渗透力度仍需加大

虽说目前高校思政工作对新媒体的运用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实际使用情况并非理想,仍会遇到一些瓶颈问题和信息互通上的主客观的障碍。

(二)影响范围仍需扩大

因为新媒体的运用需要网络等客观条件的支持,从目前各级校团组织使用新媒体情况看来,新媒体在加强大学生思想引导、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从宏观上看,新媒体的影响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

(三)双向交互尚显不够

从目前各地校团组织使用的情况来看,多以微博、QQ群消息、手机飞信等传递工作信息和思想引导的居多,呈现的是一种填鸭式的居高临下的思想灌输和规范教育,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交互沟通、面对面的交流不够。所以,在网络媒体注重群众性、广泛性、灵活性的同时,也要注重有效性和互动性,一定不要忽略一对一的有效沟通。

(四)缺乏资金、技术的支持

由于新媒体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媒介,加之各种设备设施的成本不菲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因此,新媒体的运用在财政投入上捉襟见肘,在日常工作中依然缺乏资金扶助,是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工作运用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三、对今后工作的探索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且有效地运用新媒体的媒介作用,做好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引导工作,是思政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领域。可从以下几方面对今后的工作加以指导:

(一)丰富信息平台内容

着力打造信息平台,建立多样化的平台,呈现更多的内容板块,建立思想引导的新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敢于尝试的特性。如可以通过搭建技能学习平台、心理咨询平台、创业就业服务、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等平台,建立一批大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虚拟社区,积极构筑他们的“精神乐土”。

在平台搭建的过程中,要寓教于乐,同时提供一些交流娱乐的平台。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以网络为交流娱乐的平台,对此,学校要主动放下呆板的“架子”,积极搭建各种主题健康向上,富于正能量的交流娱乐平台。既要注重对动漫、网络游戏等载体的创新,也要注重适度加入正能量的元素,以期达到引导效果的最大化。

(二)强化技术、资金支持

寻求各级支持。各类新媒体信息平台的搭建工作与有关领导部门、各级运营商是否给予支持,支持力度是否到位息息相关。上级部门在政策方面的优惠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新媒体运营商对技术的支持,将对平台的顺利搭建,提供最直接和有效的帮助。

(三)实施有力监督

篇4

>> 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事业的生存与发展 新常态下如何创建广播媒体的生态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探析 媒介生态危机下我国广播媒体的出路 媒介生态环境变迁背景下广播媒体的战略转型 媒介生态学视野下的都市报未来生存路径探析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广告创新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地方广播的生存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功能异化和媒介素养探析 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的发展问题研究 新媒体时代校园广播的生存与发展 新媒体语境下舆论生态的流变及媒介话语权力的转移 媒介融合环境下纸质媒体的生存法则 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伦理 新媒介生态下媒体官方微博的传播策略 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生态和媒体责任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的全媒体集群建设探索 新环境下电视媒介的生存价值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王湛 《你有100个粉丝就相当于办了一份时尚小报》, 2011-01-16.

③《“微博女王”姚晨不是人民日报的“对手”》http:///27824/2012/04/28/2165s3663267.htm, 2012-04-28.

④祁贺 《广播新媒体拓展:做的就是“大规模个性化定制”》http:///media/detail_2012_06/26/15570543_0.shtml, 2012-06-26.

⑤【加】 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1页。

⑥⑧王晨郁 《一次“众包”新闻实践带来的思考》,载《中国记者》2012年第7期。

篇5

在管理机构方面,学校与国内多家知名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适用于校园的手机客户端,并成立了信息中心负责管理校园内的网络运行情况。目前,学校基于OA平台的无纸化办公系统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安全、稳定、高校的教职工的校园办公工作。但在校园活动的宣传推广过程中,由于信息渠道众多,容易造成信息准确性较差、口径不一、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等诸多问题。另外,在开放平台的信息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审核机制,校园信息的公信力得不到保证。信息过程中平台众多导致的信息泛滥使得学生产生信息疲劳,由此对校园活动产生厌倦情绪,有时候宣传效果适得其反。

二、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对于校园活动的作用

随着电脑、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学生更多的选择在网络与社交平台上进行娱乐活动,究其原因,网络与新媒体凭借其丰富的形式、广泛的内容以及较高的时效性赢得了学生的喜爱。由此入手,校园活动中可以通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应用,提高校园活动的知名度与参与度,将学生由单纯的参与线上活动向线下活动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线上宣传可以节约学校的宣传经费,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校园活动的丰富与发展。在推进无纸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促进学校师生的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对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

三、当前校园无纸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新媒体平台繁多,兼容性差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我们发现目前校内的活动信息平台主要包括官方平台(校园门户网)、电信运营商平台(飞信等)、网络社区(贴吧、论坛等)、社交平台(QQ、人人等)、校园手机客户端(微校园、PU平台)等。众多的平台各有特色,依托的资源不同,功能差异明显,技术上难以兼容。用户群各有侧重,往往校园信息在某一平台时无法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使得信息效率低。

(二)活动信息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

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其开放性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在此过程中,校园信息的主要依靠同学们自发地转发传播。除了学校的官网由学校网络中心负责管理维护之外,其他平台很难做到实时监管。因此对于某些不规范、不真实信息的监管上存在漏洞,有时候会引起信息的误解和负面信息的过度放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信息安全性差,对于信息保护力度不足

众多的平台丰富了师生的联系途径,同时也给信息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诸如个人资料、成绩、就业资料等信息通过同学间的转发与上传,极易导致信息外泄,从而侵犯到相关学生的隐私。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信息安全教育,学生对于此类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无形中加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四)由于技术更新快,校园信息平台更新频繁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类客户端与社交平台层出不穷。近年来,江苏大学共启用5种信息平台。然而在某一平台的建设完善过程中又推出其他平台,两者存在功能冲突或者重复,导致相关部门和学生对于平台的定位不清,平台的普及率因此受到影响。平台的频繁更新也使得其相应功能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不利于校园内信息共享,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在相关软件购买维护方面的费用浪费。

(五)相关校园客户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好的反馈机制

据调查,学校的校园客户端建设多依托于外部的网络公司,而网络公司由于自身对于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平台功能设计过于单一,使得平台交付之后无法全面满足师生的要求。而师生的实际需求无法通过直接渠道有效的反馈给开发者。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学生对于平台使用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新媒体的应用推广。同时,针对智能手机的客户端开发忽略了一些没有配备智能手机的同学对于校园活动信息的需求,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四、以无纸化为目标的校园网络与新媒体应用问题解决方案

(一)整合各种平台资源,促进平台高效运行

现今校园内各种不同的信息平台共存,要充分研究各个平台的特点,在信息过程中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不同优势。分析各平台用户群差异,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盲目滥发信息。研究平台间的兼容通道,促进不同平台间信息传递与转发,融合平台差异。

(二)完善校园活动信息审核机制

建立从上到下的审核机制,选拔各级信息审核员,形成信息审核体系,监控校园信息的流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不规范现象。学校要建立信息应急机制,对于不真实信息及时纠正,对于网络谣言予以打击。校园活动从立项到开展过程中的所有线上宣传,都应该进行有效的审核,保障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

(三)对不同信息实行相应的安全把控,确保信息安全

对校园信息进行分级,编写信息安全守则,严格规定哪些信息可以在上传,哪些信息不可以上传。确保内部文件、学生档案、论文材料等信息不外泄。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信息保护意识。严格控制校内信息平台的登录、访问权限,启用IP、用户名的多种认证方式保障信息安全。

(四)建立网络平台建设反馈机制,保证平台建设与学生需求相对接

在校内开展网络平台建设专项调研,了解师生对平台功能的不同需求。邀请各网络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到学校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深入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尽量在已启用的某一较成熟平台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功能扩展,既稳定了用户群又节约了学校的经费资源。在后期管理方面,信息中心定期开展意见征集活动,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平台建设的方案和效率。

(五)制定校园信息守则,促进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形成健康、进步的校园网络文化

要建立一个成熟高效健康的校园网络平台,实现校园活动的无纸化,离不开学校的校园信息文化建设。学校应该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基础,编制校园信息守则,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把网络平台活动打造成引导学生成长、促进学生交流的沃土。在校园活动的推广过程中,逐步树立学生对于当代社会信息的适应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意识,从而推动学校师生的更好发展。

五、结束语

篇6

“热点”与“无线”天生就是一对,城市热点公司自创立之日起,就将自己的使命与无线结合起来,城市热点的硬件产品包括无线接入控制器(WLAN AC),性能和稳定性都非常优秀,入围中国移动总部北京奥运会选型,部署在全部6个奥运城市的无线网络骨干。

城市热点盈利方案的特点是充分利用无线网络特性,根据场地和行业特点,面向不同的终端,面向专项的应用来设计无线宽带网络盈利模式。

无线宽带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交集,是走通信网按接入收费的运营模式,还是按照互联网免费接入广告收费的运营模式呢?城市热点认为两个运营模式不应该对立而应该是相互配合,关键是针对不同的用户、场地和终端都应该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无线宽带网络最大的优势在于便利性,随时、随地、随终端、随人都能够获得接入,各取所需。其次是无线网络的“位置有关性”,区别于有线网络,由于无线发射功率受限,传输的距离必然不远,往往选择最近的热点接入,这就很容易获得了用户位置信息,进而可以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其三,必须面对的是免费接入的竞争,由于WLAN AP部署非常方便,很多家庭和企业都有使用,用户很方便地找到这些免费的接入点,如何才能够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接受运营商的有偿服务呢?这是一个运营商所面临的必须考虑的问题。

行业与场地的差异性,决定了用户的不同需求。小区和酒店、展馆与机场、旅游景点与学校园区,用户对无线宽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小区,目标用户群会长期的使用网络,他们往往已将有线的宽带接入作为比较,如无线网络的卖点在更快速地部署,更为稳定和高速的带宽,以及多台终端同时接入;而在酒店用户是短期用户,甚至只是为了收发邮件,更加关心的是接入是否方便,获取帐号是否简单,账单是否已经算入到房间的费用;展馆的用户又分成参展商和参观者,他们算是更短期的用户,参观者一般不会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参观,他们觉得展馆内无线上网对他们来讲是不必要的。如果运营商忽视了这些场地和行业的差异,肯定不可能找到无线盈利的模式。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观测点之一,其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有效延伸补充高校第一课堂,具有结构松散、活动多样、形式灵活、会员自发、成员广泛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者意识到“多一个健康发展的学生社团,就多一块教育的阵地、多一个展示的舞台、多一个创新的堡垒、多一批受益的学生”,近年来高校社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对社团管理模式带来新的挑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世界变成地球村,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渠道。在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下如何让社团百花齐放,呈现生态平衡;如何培育社团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对社团科学定位,开发新社团;如何保证社团管理自主性,控制社团活动质量等,这些在社团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难题必须有效回应才能为社团可持续发展注入生命力,促进社团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协调发展,真正繁荣校园文化。

二新媒体视域下构建高校社团建设思路

学生自身成长的内驱力与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推动着高校各方对社团建设的热情不断升温,新媒体开放、多元、交互、虚拟等特点,使社团管理越发复杂和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社团管理必须提供更多元的服务和更多元的成长平台;细分社团市场,促进社团错位竞争;有效配置资源,构建科学的社团组织流程,打造品牌社团。

1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要求社团管理多样化,提供多元服务方式

社团成员加入社团动机有很多种,课余乐趣、提高素质、功利目的、从众心理、扩大人际交往、志愿服务等。进校后学生参加社团具有普遍性,每个社团的成员具有广泛性,社团成员数量庞大,但在社团活动中只有17. 33% 学生每次都参加。社团成员各种多样化的需求赋予了社团管理反作用力,社团要长足发展,就不能将会员当成过去弱小的、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社团管理必须充分考虑会员多元化成长需求、体验感、方便性、接受度等,提供更多元的社团服务和更多元的成长平台,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社团管理的有效性。

新媒体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交流和聚集方式。新媒体的多种形式交融,网上各种组织的生态环境表现出多元化、交互性、多样性特点。线上发动、线下聚集已日益成为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一种常态。社团管理者需要设置更多的活动方式提供给社团成员选择,从而组织社团活动对社团各类群体成员进行多样化的管理。社团建设必须在新媒体阵地上主动作为,善用新媒体,切实改进社团活动方式和社团传播方法,同社团成员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需要最大程度地互动、共鸣、重合,使社团活动覆盖更广泛,服务手段更生动,品牌活动更丰富,社团内涵挖掘更深入。如果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仅依靠传统活动模式连结会员,长此以往将丧失社团会员对社团的忠诚度,丧失社团活动主阵地,更罔谈社团影响力、引导力,最后恐怕连生存都会有危机。

2 新媒体的实时性和丰富性要求社团建设细分市场,构建错位竞争模式

各高校的社团数量近年来呈扩张之势,社团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全校121 个社团中社团规模100 人以下的占63%,100~ 200 人的社团占15%,200 人以上的社团占22%,半数有余的社团属于小型社团,大型社团和超大型社团占总数的1/3。

不同类型的社团利用新媒体的实时性和丰富性可以使会员感受到社团的活力和现代感。丰富、细致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加深社团和会员之间的关系,会员能够更多了解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与自己相类似的人和群体,一种更深刻的联系就会油然而生。新媒体的个性化还意味着社团建设必须细分社团市场,根据不同的社团会员群体进行不同的社团定位,构建错位竞争模式,错位竞争的模式包括社团类型错位、社团文化取向错位、活动内容错位、社团形象识别错位等,错位竞争使不同社团个体形成富有特色的竞争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社团针对社团会员定制化的精心筛选信息,充分触及社团会员的兴奋点,集中受众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让每位会员体验到个性化的社团体验和服务,使新媒体成为社团建设最有效的工具。

3 新媒体的虚拟性和泛化性要求社团有效配置资源,设置科学组织流程

目前高校社团组织形式有:直线型组织结构模式、职能型组织结构模式、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模式、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模式。但社团自主性缺乏, 社团自身组织结构不完善、组织流程不科学依旧是目前社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媒体时代一个明显标志就是信息权威在教育者和管理者身上逐渐弱化,大学生社会化的实体流程让渡于虚拟现实已被广泛认知,新媒体的虚拟性和泛化性要求社团科学配置资源,设置高效组织流程,使社团组织从有限空间到无限空间,从点对点到点对面,从硬性灌输到体验参与,活动方式从单向到多维。

近年来,南京审计学院成立了学生审计委员会对全校社团每年进行社团审计,透过社团审计发现社团管理组织和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在社团审计中,发现社团一些“屡审屡犯”的问题,比如入帐凭证不规范,社团内部管理的松散对经费使用的内部监管不到位,社团大笔费用开支前未履行合理程序,部分社团会费等资金不用于会员活动和社团发展,社团会员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因为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导致屡审屡犯,通过制度、机制完善是保证这些问题不再出现的良药。这一成功探索,值得借鉴。

三高校社团品牌提升的路径规划

各高校学生社团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种种弊病,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集中体现在社团活动质量待提升、社团活动模式单一、社团指导乏力、社团运作不规范、社团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大学生社团建设如果不能在品牌提升过程有根本性的突破,社团就不能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建设的教育阵地。

1 结合社团类型结构,制定社团发展品牌战略

学生社团应结合社团类型结构,因地制宜,研究学生对社团的需求,根据所在社团的特点制定社团发展品牌战略。社团制定品牌战略可以引入CI 战略管理理念,CI 称为企业形象设计,分为MI (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l(视觉识别)。借鉴CI战略管理理论,把社团理念、社团文化、社团发展战略、社团活动,通过统一的识别设计,将社团隐性概念和潜在感知进行视觉化、规范化、个性化和系统化的外在呈现,使师生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提升和突出社团品牌形象。

要提升社团质量就必须打造社团品牌活动,社团活动质量是保护社团核心价值的唯一法宝。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与专业结合的学生社团证券投资俱乐部的模拟股市、与兴趣结合的君和辩论社的世界华语辩论赛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这些活动也成为这些社团的名片。经调查发现,具有强烈组织认同和归属的社团会员绝大部分来自那些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的品牌社团。这些社团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孕育了社团文化,社团文化不仅代表了社团的价值观,也是社团活动和行为的规范。要成为凝聚力强、学生参与度广的社团就要在社团品牌建设上狠下功夫,凝炼社团核心价值。

2 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以适度、多维、平衡为原则完善社团品牌运营组织体系

学生社团能促使学生在不断的自我管理和活动中发觉和认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这和职业生涯规划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提升竞争力的作用高度吻合,学生社团建设蕴含大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契机。同时,学生社团在与社会广泛接触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社团活动的社会服务功能。学生在与社会对接的过程中,容易将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产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

良好的社团品牌运营体系,需要强有力制度和环境体系用以规范、约束和服务学生社团发展,完善社团各类奖惩制度、社团成长帮扶制度、社团表彰制度,促使社团的品牌建设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良性化发展轨道。学生社团运营要以适度、多维、平衡为原则,适度主要是指在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权利界限,在管理过程中既要重视管理范围的适度,也要重视高校学生社团自我利益表达的适度。多维指既要不断加大对已有精品社团的投入,也要对其他社团的成长进行有效扶持和指导,促进各类社团有序发展。平衡是指从社团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合理布局专业、兴趣爱好、公益类社团,保持管理过程中的平衡,保证社团权利、义务和权力、责任能够在规定的限度内实现。

3 提升新媒体载体合力,建立完善的社团品牌传播体系在信息无处不在的时代,如何有效传播信息是社团必须直面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差异化宣传是有效生存之道。在进行社团品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某一种方法,而是通过几种方法的整合与演化来进行。

社团要提升品牌就要充分挖掘传播资源,开展整合式品牌传播,以便达到预期效果。很多社团重视对外传播忽视对内传播,其实对内传播目的在于使组织的所有成员能够理解品牌的含义,并能将它转化为满足会员需求的实际行动。在对内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在宣传内容上取胜,在自身的特点和服务建设上做足功夫,以保证社团品牌传播工作效果的最大化。手机微信、人人网等主题网站等媒体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互动方便、传播及时,可以就大学生关心的热门社团话题进行展开讨论,社团通过及时关注讨论动向,针对会员的兴趣点设计社团活动,积极放大社团声音是进行社团品牌建设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戴维·阿克.管理品牌资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3).

[2]丁建洋.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高效学生社团建设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04(7).

篇8

【关键词】中小饮料企业;高校市场现状;品牌营销策略

一、中小饮料企业开展品牌营销的现状分析

全国饮料总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从1990年的330万吨,猛增到2000年的1491万吨,10年增长近4倍。进入新世纪的2001年达1669万吨,又比2000年有所增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我国软饮料产量8312.23万吨,同比增长了16.07%。(如下图1显示)

图12009~2010年主要软饮料月度累计产量增长情况

1.品牌营销理念落后。中小饮料企业的经营理念中,普遍存在以生产为主导的经营理念,却忽略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当科研技术和管理能力无法与对手竞争的时候,这些饮料企业便逐渐走向衰亡。以生产为主导型的饮料企业没能满足消费者在品牌方面的需求,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以及品牌的塑造。

2.品牌营销的宣传方法单一。品牌营销具有方式多样,弹性较大,针对性较强的特点。但一些中小饮料企业认为做品牌营销是要花巨额成本做大广告,便放弃了所有的品牌营销。而另一些中小饮料企业由于思路不清晰,不对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盲目地模仿知名饮料企业做大幅度的广告宣传,导致广告成本激增,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最终使企业一蹶不振,因此而倒闭的饮料企业在国内并不少见。

3.品牌营销专业人才缺乏品牌营销是一个专业的领域,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操作。由于中小饮料企业规模较小,无法吸引专业的品牌营销人员,导致中小饮料企业在一些非专业人士引导下,开展一些效果不大甚至弊大于利的品牌营销活动,破坏了企业形象,造成许多不良效果。同时存在不重视品牌营销的观念,导致专业人才的流失。

二、中小饮料企业开展高校市场品牌营销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1)品牌营销的效率高。由于中小饮料企业规模较小,便于日常品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组织结构简单,信息传递层次少,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提高了品牌战略的经营效率。(2)进入门槛低。高校是大学生群体生活的地方,日常消费需求大,学生接受度高,高校限制较少,能够纵深开拓校园市场,有利培养忠实的顾客群体,为企业品牌营销长期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客户基础。同时高校普遍支持大学生创业,利用大学生创业契机进行品牌营销降低了进入门槛。

2.劣势分析(W)。(1)资金不足。由于我国中小饮料企业规模较小,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而进行品牌营销却是一项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的工程。况且中小饮料企业存在融资困难,这使得他们的资金更加捉襟见肘,使得中小饮料企业的品牌营销计划夭折或者大打折扣。(2)缺乏品牌营销经验。我国中小饮料企业大多数缺乏品牌营销意识,缺乏品牌营销经验。它们从包装到宣传方式都缺乏自己的个性,无法在大学生这个个性的群体中凸显自己的特色。

3.市场机会(O)。(1)校园市场环境良好。校园市场是一个庞大的细分市场,消费群体既庞大又年轻,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品牌忠诚度。但是大学生仍然是一股强大的消费力量,所以中小饮料企业创新型的校园品牌营销活动,能够赢得广大学生的认可。(2)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以及其他高科技的发展,都为中小饮料企业在校园进行品牌营销提供了平台。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手机平台等方式开展品牌营销。这样,不仅给学生带来亲切感,而且还能够避开大的饮料企业在其他大媒体上的营销战场。

4.环境威胁(T)。(1)管理体制不健全。国家对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权责不明确,中小企业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国家各部门出台的政策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这样不但给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中小饮料企业的发展。(2)校园文化排斥。校园内规章制度较多,饮料企业进入校园,常常会被认为是商业性质而被排斥在外,需要经过繁琐的手续和公关活动,才能够顺利进入校园进行品牌营销活动。(3)饮料产品同质化明显。由于饮料行业没有什么技术壁垒,进入门槛较低,很多中小饮料企业的产品,多半是模仿行业内大企业的产品,导致自己的产品同质化。这些中小饮料企业没有认识到,树立自己独特的产品品牌才是长久发展的关键,开发自己独特的产品才是获得创新动力的源泉。这些中小饮料企业在模仿中日渐失去自己的竞争力。

三、中小饮料企业高校市场品牌营销的策略选择

1.深化与学生组织的合作。大学校园有各级学生组织,校园学生组织是校园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中小饮料企业在高校的品牌营销中应深化与学生组织合作,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生组织的活动计划来完成企业品牌营销。

2.加强高校网络媒体的宣传。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传统媒体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外界的广告覆盖很难辐射到大学校园,在CMMS对大学生十大休闲方式的调查中,“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休闲方式,超过传统的电视媒体和纸质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中小饮料企业应该更多地利用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性,有针对的进行品牌信息和传播,加强企业品牌与大学生间的联系。

3.结合校园文化,促进品牌营销。中小饮料企业要以校园文化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品牌营销活动。大学生排斥裸的商业活动,树立企业在校园的品牌形象,使企业的品牌文化根植于校园文化,深入大学生的心。

4.建立高校项目部,培养营销人员。大学生消费群体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这就决定着高校市场营销人员必须熟悉校园生活,并懂得如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所以,中小饮料企业应该专门培养针对这个细分市场的品牌营销人员,并且建立如高校项目部这些针对高校市场的企业部门。这样,才能更有效率的打好这场争夺未来社会消费主流阶层的战役。

参考文献

[1]张亚平,郄亚兰.论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8(7)

[2]王素梅.浅论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5)

[3]赵玺.强化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2(1)

[4]王双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

[5]曹亚克.日本企业的营销理念及启示[J].企业研究.2001

[6]张晓冬.中小日化品牌的困境与突围[J].化工管理.2004

[7]王燕洲.中小饮料企业的市场营销[D].北京交通大学.2008

[8]徐大伟,杨跳跳.基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移动通讯企业校园营销策略浅析[J].现代经济.2007

[9]吴文.饮料行业品牌推广如何创新[J].经理日报.2007

[10]全球食品配料网.我国饮料行业多元化格局趋势分析[J].行业分析

篇9

关键词:新媒体;体育社团;影响;对策体育

作为现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提高青年学生身体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校的体育社团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运动组织,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加强身体锻炼方面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体育社团管理和组织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了,那么如何才能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是社会相关人员必须重视的。下面就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1新媒体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影响

1.1对体育社团组织建设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新媒体已经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体育社团组织建设中也一样,高校体育社团主要是由学生成立,传统的体育社团在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社团成员的人际关系以及校园宣传活动来扩大组织规模,而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摆脱了传统的社团组织建设上的不足,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有效的节约了社团组织成本,提高了社团宣传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社团中来。另外,在高校体育社团建设中有效利用新媒体,不仅可以促进内部建设,优化社团组织结构,还能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加强体育社团的对外交流,实现高效协调运转。

1.2对体育社团形式和内容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在高校体育社团的广泛应用,对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些计算机技术好的学生通过开发电子竞技网络体育社团,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并积极参与其中,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竞技精神。还有一些高校的体育社团利用新媒体对一些传统的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的运动形式和内容都做了改进,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网络游戏进行体育竞技,从而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理解,使高校体育社团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以新媒体为依托的网络平台上,体育社团还为学生提供了篮球、足球等体育赛事的视频,这样有助于让体育运动爱好者能够随时观看,从而更好的学习体育运动技能。另外,高校体育社团在新媒体的支持下进行社团活动的宣传,还有助于打造特色的体育社团品牌,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

2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的对策

2.1利用新媒体加强对体育社团的宣传

在信息时代,新媒体以其大众化、信息传播速度快、时效性高等特点受到了高校学生的青睐,学校的体育社团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一优势,加强对社团的宣传,从而促进体育社团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体育社团除了要采取传统的发宣传单、贴海报等形式,还要学会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来扩大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用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来扩大体育社团的影响力,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其次,体育社团还要充分利用社团的网站,将体育社团组织活动、举办体育比赛的视频和精彩内容上传到网站上,让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体育社团的实际情况和优势所在,进而积极参与。另外,体育社团还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利用新媒体对学校内优秀的体育运动员进行宣传,从而引起学生对体育和体育社团的关注。

2.2丰富体育社团网络平台的内容

新媒体的运营是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因此,高校体育社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社团的建设,不断丰富和创新体育社团网络平台的内容,从而吸引学生关注和参与到体育运动,加入到体育社团中来。比如可以在体育社团网络平台上放一些专业的体育竞技知识,以供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还可以上传一些体育社团举办体育活动和比赛的精彩视频,以及优秀的体育运动员的照片和成绩,从而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建立体育社团品牌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的高效建设。

2.3利用新媒体打造特色体育社团品牌

一个社团的经营离不开良好的社团文化,而良好的社团文化又有助于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团品牌,因而,这就需要体育社团通过不断探索,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社团文化建设。高校内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比如篮球社、排球社、乒乓球社等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沟通交流,建立体育社团联盟,对社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及时的解决,提高体育社团的运营效率,还可以根据社团的实际情况创设体育网站或独具特色的电子体育期刊,充分体现体育社团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媒体加强对体育社团的宣传,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关注、加入到社团中来,为独具特色的体育社团品牌的打造提供支持。

3小结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新媒体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社团的组织建设、形式和内容的改进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给高校体育社团的高效建设带来了机遇。体育社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对社团的宣传,不断丰富和创新体育社团网络平台的内容,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体育社团品牌,从而引起广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参与,促进体育社团的高效建设。

作者:张少琼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篇10

一、产品定位

1.产品定位:一句话清晰描述你的产品,用什么样的社区APP满足用户或者用户市场。如:

我们都是激素脸:为无辜的激素脸患者们及美容师提供一个交流社区。

2.产品核心目标:产品核心目标即这个APP主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问题分析得越透彻,定位就越准确。如:

我们都是激素脸:解决爱美女性对于激素脸的认识,帮助激素脸患者们互相交流。

3.目标用户定位和特征:一般按照年龄段,收入,学历,地区几个维度来定位目标用户群体,常用用户特征有:年龄,性别,出生日期,收入,职业,居住地,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特征挖得越仔细,对后面的推广越有利)

二、竞品分析

1.了解竞品:

a、在一些搜索引擎(百度,360等等)查找自己的APP的一些关键词,比如说校园APP,出现在首页较前的和自己定位较相似的都是竞品。

b、在一些应用市场上用关键词查找,像APP store,应用宝,豌豆荚,小米应用市场等等

c、行业网站和资讯网站上查找,如站长之家、36氪

2.竞品分析,得出结论:传统的PEST分析,分析宏观的大背景,比较全面的分析(竞品的)一般要包括以下的一些点

a、市场趋势、业界现状;

b、竞争对手的企业愿景、产品定位及发展策略;

c、核心功能;

d、产品优缺点;

e、运营及推广策略;

举个栗子说,像一款校园APP,可以研究一下竞品的核心功能是什么,竞品和自己的社区APP有什么样的区别,优缺点在哪里,自身优势是什么,在运营推广方面,对方在哪些渠道宣传,做了什么样的宣传,效果如何,自己是否也要采用这样的一些渠道和宣传,对竞品的分析可以让自身的社区APP定位更准确,对APP后期的宣传推广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全面的SWOT分析,精准定位:结合之前的定位还有之前的行业市场竞品分析,做一个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全面的分析

社区APP运营APP运营推广App运营社区APP

三、推广和运营

1.渠道推广

a、上架各大应用平台

下载市场:安卓、机锋、安智、应用宝、

客户端:小米应用市场、豌豆荚手机精灵、91手机助手、360软件管家、百度手机助手等

iOS版本渠道:AppStore、pp助手

b、社交平台推广

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社交平台,潜在用户明确,能很快的推广产品。这类推广基本采用合作分成方式,合作方法多样。业内公司有微云,九城,腾讯,新浪等。

这个需要有一定的资源和基础,在微信微博上用自己的人脉让周围的人认识并使用,这是很不错的推广渠道,

这些用户一般是比较活跃的种子用户,所以要好好地培养,做好内容运营。

C、换量

应用内互相推荐: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流量,增加曝光度和下载量,量级不大,但曝光度不错,有内置推荐位的应用可以相互进行换量,但这需要以一定的用户量作为基础。

比如说都是校园APP,定位、目标群体有重合的地方,双方都有一定的用户量,就可以互相给彼此打下广告,增加APP的曝光度。但此招要注意的是,双方的APP必须要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而且彼此的内容运营都做得不错,让用户有收获,不然可能会引起用户反感。

2.新媒体运营与推广

a、内容运营

根据你的目标用户特征来决定推什么样的内容

要坚持稳定在一个频率上推出比较有趣的内容

跟好热点,要注意有利于品牌形象的热点,做到原创而且最好有创意

b、品牌推广

在百度百科、百度经验、360百科完善自家APP的信息,建立词条

在一些问答平台像搜搜问答、豆瓣、知乎、新浪爱问一些主流问答平台建立问答还有官方回复

C、论坛、贴吧推广

在一些相关的论坛发一些软文软广宣传,像安卓论坛、机锋论坛啊,最好是再注册几个马甲,分成官方贴和用户贴,之后要做个记录,定期去维护帖子,回复问题等等,最重要的是,要记得收集用户信息还有反馈的问题。或者脸皮厚点的,自己注册马甲再下面给自己当水军把帖子顶上去,增加曝光率。

d、微信微博运营推广

互动:关注业内相关微博账号,保持互动,提高品牌曝光率

活动:必要时候可以策划活动,微博转发等

微博:主要是病毒式传播,所以最好跟着热点去讲故事,讲品牌,有一定的创新和创意

微信:内容定位:结合产品做内容聚合推荐,内容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精并且符合微信号的定位。要有一定的原创性,比如说一天发两三条文章,至少要一条是原创,转载的文章也要符合微信公众号的定位。

种子用户积累:初期可以给定个KPI指标,比如500个粉丝一个门槛,种子用户可以通过同事好友,合作伙伴推荐,微博引流,官网引流等。

微信互推:当粉丝量达到一定预期后,可以加入一些微信互推群。这个和上面说的换流量差不多意思。

e、活动策划/事件营销

需要:大量新鲜资讯的接触+分享碰撞(头脑风暴)+制定传播计划+一定的媒体资源=大量用户的获取

但是每一步都不容易做到,这都需要累积一定用户,有了一些想法和创意,再进行这样的一次活动策划,就能出现用户的轰动效应了

3.线下推广(O2O的最终体现效果也是在线下)

利用宣传经费印制纸质宣传单和各种海报,做宣传

这个大家应该接触得比较多,小范围间接性的可以尝试下,但是不建议大规模经常性的使用。当然土豪随意。毕竟也是比较烧钱,而且转化率也不是特别高。不过在商家这一块就确实是要好好地去谈,甚至是一家一家地去谈,尤其是在初期用户不多的时候。

四、数据分析

a、建议每周花一些时间去认真分析每一条微博、微信、每一个渠道背后的数据

哪条微博、微信或者哪个渠道反向会比较好,分析背后的原因,是哪个因素导致的,比如说的时间日期啊文章内容标题啊,甚至可以做一个用户反馈收集信息,之后按照这个套路去做运营看下效果,就会发现传播度高的内容背后的契合点和关联性。这样非常有利于自己官方微博、微信内容质量的提升,运营起来也更接地气。

b、关注活跃用户,给予积分奖励

用户活跃数据可以在运营者管理后台的用户管理中看到,之后OC会推出积分体系,可以直接给这些活跃的用户以积分鼓励,而积分可以兑换奖品。

c、重视付费用户,可以多给一些活动权限

对于这些付费玩家一定要多重视,活动或者其他方面给予一些侧重,留住付费用户。

d、与新增用户多交流

在APP初期可以和这些新增用户多交流,了解用户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到这个APP的,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尽量留住这些新增用户,让他们往活跃用户和付费用户的方向发展

五、团队结构

1、团队人员:建议2-8人,其中包括渠道推广的,文案策划的,玩社交媒体的,总体规划的,再有一个打杂(行政)的

2、团队职责:

a、基础的基础,文案策划是标配。这个侧重于文字输出,文字功底要好,有创意,对热点有嗅觉,最好在事件营销传播方面有成功案例。除此之外,文案也要会点编辑啊,会点排版啊,会点美工啊,怎么把内容做得好看吸引人就怎么来。

b、新媒体运营:微信微博网站要同步下,内容方面还是有所侧重的,如何跟好热点借势也是一门技术活,还要有一点逗比精神,适当自黑,玩得起微信微博,斗得过贴吧论坛豆瓣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