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的精神范文

时间:2023-03-24 04:0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奥林匹克的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奥林匹克的精神

篇1

一、奥林匹克的产生过程

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举办,在这个阶段里,对于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新的定义和讨论。顾拜旦早在1935年就对奥林匹克精神作出了全面的概括,柏林电视台曾经播出过顾拜旦的重要演讲,其主要内容为:古代与现代,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奥林匹克精神是以宗教精神为主旨,并连通于各个时期,其特点不会改变。在古代,运动员以雕塑家为榜样雕塑自己的身体。以表示对上帝的无限崇敬。为了自己的祖国、民族尊严得到展现,现在的体育运动员也采取同样的方式为其争得荣耀。社会发展,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看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新的理解。

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一)公平竞争是重要准则

从奥林匹克五大原则的角度出发,竞争和公平原则是两个关键原则,因此得到了在多数人们的认可。从人类的本能上来看,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竞争,而与动物之间的竞争相比较,其区别在于人类的竞争是以理性控制为基础的表现形式,公平竞争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有了明确的展现。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也是一项体育竞争运动,遇到强手进行挑战时,必须提高自己的技能,突破自己的记录使之超过他人,这种挑战与竞争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必须通过完整的制度进行制约。正是公平竞争原则,才使得奥林匹克精神得以真正体现,奥林匹克才会被众人所追捧与热爱。可以把竞争原则看成奥林匹克的精神支柱,竞争的真正意义必定脱离不开以公平原则为基础。

(二)着重体现参与的重要性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世界人们最大的社会活动,参与的过程与取胜更有意义。顾拜旦也曾指出:人类的生活,看重的不是胜利的号角,而是不懈努力的奋斗过程,奥林匹克精神实质并非是使得人们变成勇敢、强壮、雍容大雅。顾拜旦的话告诉我们奥林匹克视奋斗为重要的展示过程,而不能把它看成为最后的终点。冠军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只限于体育运动项目本身,寥寥无几,然而为其目标而努力拼搏的人却不讲其数,都是为了同一个信念,人们不懈努力,主动参加运动,用自己的终生的来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着全新的解读。

(三)推崇高尚的奉献精神

顾拜旦作为奥林匹克的创始人,在说到运动员训练时曾指出:运动员所创造的记录是力量与性格彼此作用的极限。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创造的成绩和荣耀,并非易事,必然要艰苦训而换得。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训练方法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机制,依然要奉献出超出常人的努力,也因这样,奥林匹克运动会才有更多的成果。在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是从小就开始的,使绚丽的生活被抛弃,天天都要进行辛苦而乏味的练习,假设没有付出精神,是无法做到,更提不到成功。然而,奥林匹克运动会所能够展示的奖牌和名次的人只是一部份人,这些人必须要有无畏的付出才有可能为国家争得荣耀。可见,奉献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不可或缺的基础。

(四)不同文化背景得到了包容与理解

在“欧美中心主义”的历史中,由于不同和政治态度的国家彼此制约奥运会的发展,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风向标向欧美国家方向吹,在这个历史阶段下,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宣传、推广、普通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意于奥林匹克运动向全世界发展需要。国际性是现代奥林匹克的特性,现代奥林匹克不再受政治、宗教、肤色、种族、语言的局限,是和平友谊的全球的体育盛会。 奥运会把全世界的一流运动员进行集结,与此同时,也承受全球种族、文化的差别的考验,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分歧,因此,奥运会成为了具有全球性的体育盛典。

(五)人与自然、社会和平共处的信念不断提升

世界优秀文化得以集中体现就在奥林匹克精神中得以宣扬,然而,奥林匹克也对先进的时代元素永不停止的吸取营养,其本身也不断的变化和改进,不断的推陈出新,这充分展现出人类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精神向往,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旨,同时也对奥林匹克精神添加了新的元素,并对其含义进行新的诠释,使之更能够展现出奥林匹克至关重要的辐照和消融成效。2008年奥运会在强调社会人文环境的构建与改善,也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展现出较好的生态理念和人文价值理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理念成为了新时代奥林匹克的精神的体现,也成为新时期奥林匹克精神的新内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奥林匹克精神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的前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以顾拜旦时期那样,以宗教精神、精英至上、骑士精神与和平休战的原始理念,其内涵在不断的扩大,内容更加丰富,可以说现代人们对于奥林匹克精神有了多种多样的解释。以社会意识形态所展现的现代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再墨守成规,将以永不停止的脚步和无限变化的姿态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易剑东,吴昌宗.奥林匹克精神与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1):14-16.

篇2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 校园 价值

一、奥林匹克精神及其传播的价值

(一)奥林匹克精神的概述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奥林匹克运动在社会中的实践的客观反映。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文化的集中体现。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精神势必走进一代又一代人们的生活之中,为现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奥林匹克精神在校园传播中的价值

奥林匹克精神是在奥林匹克运动嬗变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我国校园中传播这种精神,把和平、竞争、公平、教育、拼搏等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传递给校园中的每一名学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并激励学生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在校园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奥林匹克精神在校园传播的价值功能。在校园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斐然。奥林匹克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驱动力。校园是我国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是教师耕耘的场所,也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乐园。校园中的受教育者囿于受到经济、风俗习惯、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彼此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激化矛盾,甚至引发冲突,而奥林匹克精神具备的鲜明包容性为处理好受教育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契机,也是我们各所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契机,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契机,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校园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不仅能使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扎根我国校园,也能为校园营造和谐文明的环境。可见,把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无疑是明智之举。

二、促进奥林匹克精神在校园中广泛传播的应对策略

(一)在学校开设奥林匹克课程

在学校中开展奥林匹克选修课程,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加专业更加系统的奥运知识,同时更加深刻的了结奥林匹克精神,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在无形中为奥运做一点贡献。可见,在校园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开设奥林匹克课程无疑是一个明智务实之举。因为,开设了奥林匹克课程,不仅能让老师学习奥林匹克运动及其精神,使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且能够通过课堂的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奥林匹克精神,使奥林匹克精神真正能够走入学生的心灵。 转贴于

(二)以学生为抓手,大力培养学生奥运志愿者

据悉,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将达到10万人,大部分是高校学生。我们要以培养志愿者以契机,利用大部分人喜欢参与奥运会的动机,在学校中大力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志愿行动可以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锻炼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校园中大量招募奥运志愿者,不仅能使我国学生在专业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美德。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和校园里学不到的。校园不仅要在奥运会期间大力推动奥运志愿服务,把校园奥运志愿者塑造成高素质、高水平的北京奥运志愿服务者,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主力,而且还要在奥运会之后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青年志愿者运动的蓬勃发展,从而全面推进学校的育人工作和德育教育。

(三)在校园中成立学生奥林匹克社团

社团是学生自发的的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组织。他们是由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在我国校园内,成立奥林匹克社团,可以更好的宣传奥林匹克精神,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奥运,体会奥林匹克精神。同时,通过奥林匹克社团组织形式各样的宣传奥林匹克精神的活动,营造校园奥林匹克环境,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营造校园文化中的奥林匹克氛围

利用北京奥运会的开展,可以在校园内营造奥林匹克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奥运活动,举办奥运演讲、奥运征文、奥运经典图画展览及有关奥运话题的话剧和电影,在校园内张贴和悬挂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标语,及时的报道北京奥运会的最新动态,甚至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到身边的奥运冠军,和他们零距离接触。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使更多的学生主动的了解奥运知识,增强参与奥运意识,使奥林匹克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中的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刘凯、马帅迪、吴长青.河南省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河池学院学报.2007(27).

篇3

    论文摘要:从人文价值的角度,探讨奥林匹克精神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包括:促进世界和平,人们在竞争中实现自我超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以人为本”?民族和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主义精神?公平竞争意识等方面的集体体现?奥林匹克的人文价值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奥林匹克精神树立了大学生爱国奉献和集体主义观念,重在参与?积极进取的精神,公德意识和公平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充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 

    《奥林匹克》中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指导下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从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整体结构来看,奥林匹克精神是这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了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思想就不可能得到贯彻,奥林匹克运动也就无法实现其促进世界和平和建立美好世界的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迅速推进,不仅给我国经济领域带来了深刻的改变,社会的大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很容易接受新观念?然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如何建设好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利用当前大学生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开发对人类文明与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奥林匹克思想,探索大学生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奥林匹克精神对人类的贡献 

 

1.1促进世界和平,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 

和平的实现,离不开政治?经济?军事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但是向往和平?追求美好生活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奥林匹克运动试图通过体育运动竞赛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建立起友谊,促进世界和平,减少国际间争端和战争威胁?因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与人类社会进步的正义事业的追求目标相一致?目前促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世界和平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外交成为国际关系交流的重要手段? 

 

1.2重在参与,永不言败,在竞争中实现自我超越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顽强拼搏?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在奥林匹克赛场,它永远激励着运动员去攀登体育运动的高峰,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运动健儿靠的正是这种精神,在顽强拼搏的体育赛场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纪录,或是在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中,努力实现着对美好目标的追求,甚至绝大多数运动员明知希望渺茫,仍在付出辛勤的汗水实现着自我极限的超越? 

 

1.3体现了人类社会对“真?善?美”追求的统一 

“友谊?团结和互相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在公平竞争的精神原则下,让世界人民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来寻求一种互相了解?友善待人?平等交流?团结共进的文化方式?奥林匹克运动寓意人类的团结?友谊与和平,她的产生与发展带给人类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追求的统一,是人性本质的反映?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是对人类本质的特有表现,它表现为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体育运动禁止“兴奋剂”,统一规则,维护裁判公正,就是体育运动追求“真”的体现;“善”表现为体育文化的国际性与无国界化,它不受国籍?种族?民族的影响,远离政治的奥运创始原则,并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人民,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友善待人?增进友谊?追求和平的理想环境,其表现为人类向往和追求“善”意的终极关怀;“美”不仅表现为集体竞技的和谐美?个人竞技的竞技美,而且表现了人类对完美的精神的追求?奥运赛场重在参与?永不言败,只有强者?没有弱者的拼搏精神,正是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

    2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文价值体现 

 

2.1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百年奥运,风云变幻,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为了生存,人必须具有强壮的体魄?健全的心智和钢铁般的意志?奥运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人是作为目的,而非工具出现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是人类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肯定?奥林匹克主义给竞技运动设置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目标和方向,它强调体育的人文价值,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进而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的建立? 

 

2.2奥林匹克精神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精神支柱,奥林匹克运动赛场的竞技是国家民族精神的竞技,它与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变迁?国力的增强或民族复兴密切相关?国运盛,体育兴,一个国家在奥林匹克运动实力的强弱是其经济实力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反映之一?正是从这个窗口,全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在那里,国旗的升起?国歌的奏响,代表了国家的荣誉,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健儿强烈的爱

国主义精神?每当此时,唤起的是整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振奋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此时,在人们的心中,祖国的利益和荣誉高于一切?这种精神不仅在体育赛场激励着运动健儿的顽强拼搏,而且提高了国家全民族的凝聚力?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既是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的精神动力,更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2.3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之魂反映理想主义精神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也是运动健儿不断进取?顽强拼搏和永不满足的奋斗理想?这种理想主义精神不仅是体育赛场的精神动力,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思想的精义是超越?是创新,它要求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去追求新的完美?正是源于这种理想主义精神,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2.4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反映出人类的道德与追求 

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竞赛的理想准则?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费厄泼赖”(fair play),是一种人道礼让的平等精神?其意义之一,是寻求一种奥林匹克赛场在条件相同状态下公正?公平的竞赛;其二,是通过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来实现无种族差异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虽然,今天的奥林匹克赛场存在着许多违背体育道德的不公正因素,但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却是人类对体育道德的永远追求? 

 

3奥运精神人文价值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人文素质包括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因素?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而奥运精神人文价值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多方面的启示? 

3.1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奉公守法,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多做贡献?作为社会栋梁的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了解和学习,更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克服和抑制与社会伦理准则和法规制度相悖的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和狭隘的小团体利益?把个人理想追求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鼓励他们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从而主动地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3.2培养学生重在参与,积极进取的顽强拼搏精神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号召人们在思想上要达到一个新境界,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克服障碍去争取更大的胜利,体现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而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主要是培养学生3个方面的能力,即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借用奥林匹克“格言”的理念,是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的有效途径? 

高校体育教学也应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和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应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又一定要有“超前”意识,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始终能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类的一种内在力量,是人类社会自强不息?发达昌盛不可缺少的高贵品质?并把这种高贵的品质迁移到今天的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中去,不论有多少艰难困苦,遇到什么阻力?障碍?艰险,都要拥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英雄气概? 

 

3.3提高大学生公德意识和公平竞争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竞争精神在不断增强,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唯利是图思想作祟?缺乏诚信友爱?公平竞争意识淡化,甚至丧失民主与法制观念,不利于和谐社会发展?因此,矫正大学生的这些思想偏差,可利用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竞争精神”教育大学生?在奥运会上,运动员是在一套被国际社会共同承认的“规则”下进行实力对抗,不论种族?国籍和宗教信仰,参赛者在比赛场上都是公平的,谁也无法享受特权,任何人都不能逾越和凌驾在规则之上?奥运会的这种精神在向社会传达公平竞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人类社会树立一套公平竞争和规范竞争的模式,对引导大学生提高公德意识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4激励当代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人性的完满?身心的和谐发展一直是奥林匹克精神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教师要认真贯彻“利他取向”的教育原则?这种教育原则是使学生学会换位思维,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验他人的内心感受,从而产生助人行为,最终形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格特征?高校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激烈的对抗竞争,频繁的人际交往和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都为实施“全人格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种社会角色的尝试机会,要使学生的个人行为适应群体的需要,与同伴建立协调一致的关系,学会主动关心他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也就是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既要使学生能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又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有责任心,这样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高校的体育教

学活动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竞技运动知识,更要注重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文化的解读,充分发辉奥林匹克精神中的人文价值?这样不仅可以纠正长期困扰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种种误区,又推动中国体育教育的革新,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北京:文汇出版社,1996. 

[2] 何振梁.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科学,1997,17(1):7-11. 

[3] 谢亚龙.奥林匹克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篇4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人文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62-01

一、竞争理论教育

竞争现象于古代社会就普遍存在,并非现代文明所特有的产物。竞争在不同的社会以及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之中,人人之间充斥着十分激烈,残酷的甚至是血腥的争权夺势,这样的竞争在理念上是不合理的,不被允许的,他们不具备伦理性,是名符其实的暗斗,伴随着文明社会的进步,人们心中越来越坚守伦理道德观念,因此竞争也就越来越具有伦理性。不违背传统和法律建立的同样的竞争规则以及公开,公平的原则都被包含在竞争的伦理化之中。也就是说肯定竞争伦理的存在,具有正当的规则,可以保证每一个参加者的公平竞争。此为竞争伦理的含义。

奥林匹克精神通过对名词以及成绩的肯定提升了人们的效率意识,通过追求和保证公平提升了现实生活之中人们的平等意识。大家都知道,体育在保证公平方面的努力一直作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它为现实社会提供了追求目标以及参照标准,一直被人被所称许和关注。不过,体育的理念以社会市场的发展方式为来源,它除了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之外,还将运动员的表现进行比较,测量以及排序,也就是以人们的表现好坏给予奖励,表现得越好收到的奖励越多。体育也通过对运动员排名,授予荣誉以及物质奖励的方法来鼓励提高效率。所以说,奥林匹格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公平意识,也能够提升人们的效率意识,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奥林匹克通过对合作以及竞争的追求和鼓励提升了人们在现实工作之中协作和竞争的意识。社会是个大整体,它的发展除了需要竞争还需要合作。体育通过对名词和成绩的鼓励提升人们于现实生活之中的合作意识。与此同时,比赛的胜利离不开队友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合作这又提升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在一些集体性的项目之别重要。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现实社会之中,很多的企业和公司组织了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增强了员工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关怀教育

奥运会倡导的不仅仅是对于身体上的锻炼,还倡导更多的人文关怀。奥林匹克精神是全球各个国家不同种族之间所倡导的各种优秀精神的集合体,各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包含其中,同时,奥林匹克精神尊重各文化的普遍性和多元性,包容各种体育文化。奥林匹克的团结基金能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体育运动的援助。古代奥运会只允许男性公民参加比赛,而如今奥利匹克精神提倡平等,在运动会之中不仅有男性项目,还大力倡导女性项目,通过努力奥运会中女性的项目已经具备半数,女性的地位在各级的体育领导机构之中也有很大的提升。除此之外,现在不仅有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还有残奥会,促进了残障人士的体育权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它独有的方法体现着人文关怀。

三、国际教育

排他性以及鲜明的民族主义是古代奥运会显著地特征,它是民族性的聚会,它每年在同一地点举行,而且要求运动员都是纯希腊的血统。古代奥运会的局限性使其虽然使希腊文化得到繁荣,但却不能经受起民族融合,如果收到外族的入侵,奥运会就难以生存。如今的奥运会能够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向全部地区,全部民族以及全部国家开放,它是世界人民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之中诞生了奥林匹克精神,他不仅仅通过在奥运赛场上探索人类极限表现吸引力和凝聚力,也通过它不可以替代的社会功能。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是想体育运动结合教育和文化,锻炼身心共同发展的个体,打造一个互相尊重的公平的社会,从而创建美好的世界,维护世界和平。奥林匹克通过精神的指引,努力地使各族人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使各个国家的运动员互相交流,建立友谊。如今,不一样的国家,不一样的肤色,不一样的种族,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性别,不一样的政见的人走到一起,参赛的运动员和国家完全平等,这都是充满和平理想的国际化教育理念的体现。

通过竞争来实现自我突破,创造全新的能够使人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是奥林匹精神的主旨,奥林匹克精神能够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并创造条件使其实现。教育不是只关注社会与人,也同样关注社会,自然,个体的和谐发展,以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获得与社会,自然以及自身和平共处的关系,最后使人的身心,人和自然,任何社会和谐以及统一。这也是奥利匹克运动精神追求的境界,这也是被社会的发展所适应,奥利匹克运动会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篇5

奥林匹克思想的一大创举就是将体育运动的作用提高到不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促进社会发展的认识高度,明确地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要想使体育运动发挥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实现其改造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把体育运动与教育、文化相结合,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建立一个公平的、互相尊重的社会,进而维护世界的美好与和平。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扩展到整个社会,实现改造社会、建立和平安定的世界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和美好夙愿。

体育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竞技体育的功利主义原则渗透进教育体系,使得学校体育教育有些异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主旨就是促进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个体在身体、心理、智力、才能等方面得到高度和谐统一的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必将受到强烈撞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所取代。

奥林匹克教育最主要的对象是中小学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教育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我国广大青少年中得到进一步升华。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和校园体育精神的诠释及价值向度,指出校园体育精神应重点在进取精神、公平原则、和谐发展原则、道德规范原则等方面,同时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中学生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中学生品质体育文化教育

【Abstract】TheOlympicmovementisanoutcomeofcombiningsportswithcultureandeducation.Itseducationvalueliesinthreeaspects.Itcanpromotepeople’sspiritualandmentaldevelopment,boostthedevelopmentandimprovementofthesocietyandmaintaina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nature.ItisnecessarytopopularizetheeducationoftheOlympicideologyandcultureamongtheChinesestudentstohelpthemtodevelopthecorrectvaluesorientation,i.e.overalldevelopment,collectivismandfaircom2petition.TheOlympichumanisticeducationalconcepthasofferedanewapproachtothephysicaleducationandreform.TheOlympiceducationisinagreementwiththequality-orientededucation.ItisofgreathelpfortheimprovingthecomprehensivequalitystandardamongstudentsandalltheChinesepeople.Theideaofgreen,humanisticandscientificOlympicsisofgreatvalueforstudentstocultivatetheiraware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advocatehumanismanddevotetosc

ienceandtechnology.

NotonlyOlympicstobethinkingasthebigpioneeringwork,inordertoenhancethesportsfunctionandpromotehuman''''sfullscaledevelopment,moreoverthepromotionsocialdevelopmentunderstandingaltitude,takesexplicitlythesportsasonekindoftransformationsociety’sstrength.

【keyword】Olympicsspirit;Middle-schoolstudent;Quality;Sports;Culture;education

前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奥林匹克教育息息相关。奥林匹克运动始终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置于首要地位,把体育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紧密结合,实现改造社会的目标。[1]

在2000年9月11日生效的《奥林匹克》中,对奥林匹克精神内容的最原典、明确的概述是:“奥林匹克精神是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体现的是社会和平,人的文明生活方式,它将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是主导体育运动与教育、人性、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崇高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所具有的最珍贵的精神核心。[2]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和延绵不断的原动力,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得以复兴的历史因由。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一种向善、向美、向真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人类自强不息、永远向上的精神旨归。《奥林匹克》明确指出了: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在公平竞争的体育竞赛中促进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它的本质内容包括:参与、竞争、公正、友谊与奋斗,这些精神内涵的实质在奥林匹克发展的著名格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

随着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奥林匹克》和顾拜旦、萨马兰奇、罗格等人的言论,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格言、宗旨、主义、会旗以及理想等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做出的某一角度和某种程度的说明。

在我国,青少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三年级为止,每周要上两到三次体育课,接受体育教育。除了体育课以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训练以及模拟奥运会竞赛形式的学校运动会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我们提倡奥林匹克精神是在新时期下,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支持,在北京成功申办2008奥运会的时候,国人更应该在和谐、人文、团结上下功夫,我们推崇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只在赛场上存在,它同样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本文的核心点在于如何在推崇奥林匹克精神,怎样通过奥林匹克精神影响和陶冶中学生的品质,以及经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推广影响后,使广大中学更重视体育,并同时把奥林匹克精神与道德品质更好的结合起来,使广大中学懂得体育与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

一、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学的传播与发展

(一)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涵

(1)互相理解的态度

长期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欧美中心主义”的历史背景使其表现了更多的欧美价值取向,这在一定阶段制约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全世界的推广和普及,是导致不同、政治态度的国家之间相互导致奥运会的原因。为改变这种不利于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状况,国际奥委会在最新版的《奥林匹克》中明确提出了“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运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创新,指出了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间应互相理解,不能因种族、信仰、政治态度的不同而放弃友谊、团结和和平,也为全人类本着互相理解的态度对待彼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2)进取精神

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它是国际奥委会对一切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鼓励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精神奋进。这句格言本质上是弘扬一种崇高的体育精神,树立人类永无止境的进取目标,推动体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快速发展。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体育运动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所推崇的基本规则。在《奥林匹克》中被多次明确提出,奥林匹克要求各类竞赛活动强调公平竞争。公平竞争的原则已被推广至社会的各个层面,并成为社会法则中的基本规则。

(4)和谐发展的原则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曾经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与艺术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杀萨马兰奇也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体育运动与文化的结合。”这都反映奥林匹克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原则,即奥林匹克运动通过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它增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价值,也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历史使命,其基本表现就是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一再强调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的紧密结合。[4]

(5)道德规范原则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项全球性的文化活动,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的活动将无法开展,而且《奥林匹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规范手册,其中就多次提及并要求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所有成员不得违背有关基本公德和体育运动道德。[5]

通过一百多年的奥林匹克实践活动,奥林匹克逐渐形成了涵盖行为规范、道德观念、良心、义务及自豪感等方面的奥林匹克道德规范体系。在奥林匹克优胜者的“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下,全世界的青少年都接受了道德规范的教育,尊重基本公德原则成为全社会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

(二)中学体育文化建设与推崇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意义

体育素质教育是广义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以为社会育人为根本目的,以体育实践为其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

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6]这种素质的提高不但包括身体素质的发展、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应包括体育文化素质的丰富、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中学担负着培养体育专业初级人才的使命,其体育的目标指向,理应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有更进一步的要求。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正是满足中学生对体育的各种需要、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1)奥林匹克精神对中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身心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和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两个方面。身体素质教育是依据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提出来的,它体现着体育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素质教育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即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独特作用。反映着体育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体育心理素质包括提高智力品质,培养体育情感与意志品质、体育兴趣与需要等个性倾向以及自信心等自我意识。它是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应积极挖掘。

(2)培养中学生坚强意志的体育精神

第一,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运动场上所倡导的竞争是公平竞争,即指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一切竞争的典范。这种体育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传播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竞争,特别是公正的、平等的竞争,必然促使社会个体超越进取、奋力向前、谋求优胜,追求完美的生命,从而最终融汇成社会进步的巨大洪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主动精神,从而激发个体的发展潜力。善于竞争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竞争精神是中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精神素质,向中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对于培养其公平竞争的精神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

第二,积极进取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向世人昭示着一种顽强奋争、尽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7]曾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著名作家黑塞也认为:“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8]这些至理名言都指出了人应当具有一种自我超越、奋斗不止的精神气质。

第三,尊重与合作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认为:“竞赛作风、态度和精神,指的就是英文中的sportsman-ship和teamwork。”前者是竞赛道德,“是从球员怎样对待对手来说的,要能主动地严守球规,己所不欲勿施于对方,不搞小动作,尊重裁判,不计较胜负,始终全力以赴。”而后者则是“从球队内部队员之间的关系来讲的,各个队员要能各守岗位,各尽全力,密切配合,不存个人突出之心,步步从全队整体出发,顾全大局。”他所阐明的便是体育精神中的尊重与合作精神。同时他进一步指出:“这两条其实是人类社会赖以健全和发展的基本精神,体育运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实践来培养和锻炼这种基本精神。受过良好运动训练的人重要的是把这种精神贯彻到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使他所处的社会能得以健全和发展。”[9]

(3)奥林匹克精神对中学生体育能力及审美素质的影响

奥运会体现出的教育正是体现了体育思想的核心。通过体育了解各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奥林匹克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它是寓教于乐的,通过体育活动促使中学生获得体育能力及提高审美素质。

(4)开发中学生的人性美追求

我们的高等教育在适应论和工具论理念的支配下,一向注重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教育,似乎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理性发展、开发人的思维潜能,这种流布甚广的教育观念显然是片面的。的确,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人的理性能力,但是,人是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体,人的发展应该以全面的、整体的发展为目标,教育在培养人的理性能力时不应忽视或抛弃感性能力的培养。“本真的人”应当是“完全的人”或“完整的人”,应当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合体,应当是既有血有肉又有头脑有思维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0]

顾拜旦在其《体育颂》中就高度颂扬了体育的作用,,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其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成为高尚、公正、自由、坚强、聪明、健美的人,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清晰的生命,又具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成为具体的、完善发展的人。

二、分析奥林匹克精神对中学生的品质影响

奥林匹克主义的内核是体育运动。但它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是它不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而同时着重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1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曾讲过:“当今世界充满发展的极大可能,但同时也存在着危险的道德败坏。奥林匹克运动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奥林匹克主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而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生活方式。这种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可以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服务。

尤其是当代中学生处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客观因素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他们的价值观正好处于从易变到定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充分发掘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中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12]

(一)精神品质方面

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团结、友谊、和平、进步”,实际上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以体育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中学生公平竞争、进取拼搏与团结协作等精神。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运动场上所倡导的竞争是公平竞争,即指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一切竞争的典范。这种体育精神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主动精神,从而激发个体的发展潜力。

(1)集体主义观念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自我意识很强,心中缺少关心他人、集体的思想意识。而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了解、友谊、团结”的精神正好可以帮助青少年化解“以自我为中心”,逐渐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体育运动不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和付出,任何单独的个人也不可能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同时,运动员在与对手较量的过程中,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而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友谊.奥林匹克运动主要依靠人们共同遵守规则、共同切磋技艺、共同交流感情、共同探索人生来达到团结的目的。如果没有团结,没有集体主义精神,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奥林匹克运动就不会产生,也不会有现在的辉煌。在奥运会激烈的竞争较量背后,显现的却是人类理性的神圣光辉和共同价值的永恒追求。当代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观赏各种体育活动和竞赛来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2)拼搏进取精神

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都是从小在幸福中成长,他们缺少生活的磨练,不知道什么是创造,更不知道创造的艰难辛苦。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往往会产生灰心丧气的念头。奥运奖牌获得者在获得荣誉的背后要付出多少汗水、泪水,甚至血水。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模仿力,奥林匹克主义抓住了这一特点,将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力图给青少年提供奥林匹克选手———这些活生生的现实中的英雄,让他们去模仿,去学习。抓住奥林匹克的这一教育功能,挖掘运动员的成功背景和艰难历程,并以此来激励青少年的壮志豪情,引导他们脚踏实地、奋勇拼搏、不断进取。

(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方面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之所以对当代中学生有如此大的感召力,关键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奥林匹克运动赛场的竞技是国家民族精神的竞技,在那里,国旗的升起、国歌的奏响,正是健儿们所代表的国家荣誉、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13]

现代奥运会向一切国家、地区和民族开放,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成为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国际性是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的根本区别,它突破了狭隘的民族感情,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使现代奥运会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盛会。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个方面能够进一步影响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

(三)人生理想方面

针对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颓废思想,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理想,无疑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同样,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就等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那么,这个社会就可能倒退甚至崩溃。中学生在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下,会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涵,接受其熏陶和影响。

中学生的理想是一个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认真地接受先进的精神熏陶,其价值观、世界观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四)价值观方面

(1)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按照《奥林匹克》的规定,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青少年在顽强拼搏的运动竞赛中,在对“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不断追求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奥运会采用的一些突出国家外部标志的仪式,如奏国歌、升国旗等,能增强以国家为单位的民族认同感,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目前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凝聚国民的粘合剂,自获准申办奥运会以来,举国上下都是齐心协力为举办奥运献计献策,这种影响力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巨大的。

北京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三大理念,奥运理念的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热爱环保、弘扬人文精神和献身科技事业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青少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感召能力,在他们中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可以让他们充分地认识、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很好地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从而促进“三大奥运理念”的落实。

(2)坚强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形成。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拼搏精神,昭示的是一种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揭示的是一种自我超越、奋斗不止的精神追求。校园精神文明教育中灌输这种精神,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运动竞赛中,在枯燥的实验和学习中,在对目标不畏艰险的探索中,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将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去克服生活和工作的一切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3)诚实守信意识的培养。“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它要求人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公开、公正、公平”的精神已被推广至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社会法则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法制社会中,法律、法规所保障的第一要务就是公平。但是,反观现代社会,失范和越轨行为层出不穷,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强调精神文明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公平原则精神的教育,能培养他们尽快适应法制社会的素质,在社会竞争中减少失范和越轨行为,把提高竞争力的方法用在挖掘自身潜力上,公平参与社会竞争实践。

伴随北京奥运会的积极筹办,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学校体育又将迎来全民健身工作的新热潮。我们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在校园普及健康意识、奥运意识,改善学校健康环境,兴建体育场所,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形成特有的体育文化氛围。在奥运的召唤下,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一批日渐淡化的奥运项目又将焕发生机,并与一些非奥运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层面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

三、探讨提高中学生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奥林匹克教育师资队伍

大力开展体育教师奥林匹克培训,有计划地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分期分批办培训班进行系统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学习,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奥林匹克知识的传播问题。它将导致一代人真正了解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从而自觉地为奥林匹克事业做出贡献。为了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培养奥林匹克教学人才、广泛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目前在校体育专业中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力度,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将奥林匹克教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向全国各地体育教师传授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激发他们向学生讲授奥林匹克知识的热情,同时要有计划地对全国体育教师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培训,使他们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的第一手资料。

(二)普及奥林匹克教育读物

为使中小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奥林匹克知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与出版社联合,做好奥林匹克教育读物的普及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应划拨出一定的资金支持奥林匹克教育读物的出版和发行。学校和教师也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订购,并耐心细致地向学生和家长说明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意义。

(三)体育教学的完善

为使中学生更为直观地接受奥林匹克教育,一方面,应当将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容充实到学校体育的理论教材体系中去,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课的学习中,更多地接触到与奥林匹克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授、讨论以及组织观看录像等形式展开教学,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各种课外读物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自觉地增加对奥林匹克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社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在运动竞赛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思想品质,使他们在各种竞技运动的组织和实践中接受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染和熏陶。[14]

(四开展社会体育和家庭教育

教育作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对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除采用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开展体育运功来实现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因为奥林匹克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教育。[15]此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奥林匹克的关注与参与也将深深影响孩子们的奥运意识和行为。社会及家庭仍不失为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五)加强社会媒体宣传

除学校教育因素外,为宣传奥林匹克理想、扩大奥运会影响,社会大众传媒也应为奥林匹克传播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等的传播优势,开设奥运专栏或奥运频道,办好体育广播。拍摄、播放反映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进展情况和市民热情参与、喜盼奥运的专题节目;创办直接为奥运服务的报刊等。建立奥运网站,调动广大青少年网民参与奥运的积极性,形成国内外全方位覆盖的立体宣传模式。由于奥运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和平聚会,也由于奥运会与传媒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强烈的互动效应,这种效应的能量释放出来,对拥有最多观众群的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推进学校奥林匹克教育

奥林匹克运动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我国青少年接受奥林匹克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大多在学校接受教育,易于组织;他们心理上具有可塑性,易于接受积极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因此,通过学校教育普及奥林匹克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开展奥林匹克课程和讲座,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体育课相结合,使青年学生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学校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应对中小学生着重进行奥林匹克史及北京奥运理念的教育。此外,校园广播、墙报、报纸、杂志、书籍以及迅速崛起的校园网络、音像制品应充分发挥作用,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来促进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四、小结

奥运理念的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环保,弘扬人文精神和献身科技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在学校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必须突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体育环保、体育人文和体育科技意识。

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下,中学生要学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性的工作投入到环保宣传、人文培训以及科技攻关的奥运事业中来,让高科技带给2008年奥运会全新的感受。总之,深化奥运理念的教育,会给中国社会和青少年学生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葆丽教育,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命线[J]体育文化导刊,2002,(6)

[2]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O00

[3]崔乐泉奥林匹克运动简明百科[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彭永婕张志伟韩东晖人文奥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5]何振梁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文化与教育[J]体育文史,2000,(5)

[6]张洪潭辨识素质教育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致力点[J]体育与科学2001(1):57–60

[7]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8]大学活页文库合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清华人的一代[J]读书,1991,(11):3–6

[10]威廉•巴雷特.段德智译非理性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11]闵健论校园体育精神的特质与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12]马岳良试论北京奥运会前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3,(2)

[13]陶于论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文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

篇6

更快、更高、更强

着名的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不断进取、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

这句话是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好友、巴黎神甫迪东在1895年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时说的。顾拜旦认为内涵厚重、富有哲理,便借用过来使之成为奥林匹克格言。

重在参与

奥林匹克名言。强调体育和生活都是奋斗过程,要在奋斗中分享快乐。并指出参加运动是人的权利,而且重要的是参与。

190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宾夕法尼亚主教被意大利马拉松运动员鞋匠皮特瑞在比赛中的顽强表现所感动。他认为:“对于奥林匹克运动而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此话引起顾拜旦共鸣,并在1936年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思想:“奥林匹克运动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人生重要的是奉献而不是索取。”

团结、友谊、进步

《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大家庭不可避免地存在种族和文化差异以及国家间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因此,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民族文化差异与国家政见冲突相互容忍和理解,希望通过体育活动,使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加强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

公平竞争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倡导挑战、竞争和奋斗的社会活动。在竞争中,运动员要勇于向强手和高水平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有所发展、创新、前进。

公正原则是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只有公平竞争才能体现人类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才能增进运动员之间的团结、友谊,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圣目标。

均衡发展

《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

所谓均衡发展,就是要通过体育运动整合身体、精神和意志等素质,在人的努力和愉悦中建立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世界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具有教育价值的范例。()顾拜旦希望“奥林匹克主义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也是发展身体耐力和力量的学校”。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

篇7

精神和理念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的国际社会运动,它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健康协调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7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精神和理念层面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以奥林匹克主义(Olymplsm)为核心。奥林匹克主义是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首先使用的术语,但是他从来没有为这个概念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人们对奥林匹克主义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在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奥林匹克》里,国际奥委会第一次给奥林匹克主义下了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

这个定义提示我们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面人的和谐发展的关键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实现的途径是体育运动。为了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必须使体育运动与教育、文化相结合,并且借助优秀体育选手的榜样作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对应看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也有着明确的规之“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这句话,也提供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有特别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也强调了竞技运动的公干和公正。

组织和制度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当今的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形成了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人们习惯地称这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为“奥林匹克大家庭(Olymplc Family)”。所谓“奥林匹克大家庭”,是对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和个人的统称,包括以下成员,国际奥委会、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组委会以及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奥运会赞助商等。近年来由于大众传媒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增长,对奥运会进行报道的大众传媒也被纳入奥林匹克大家庭。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在组织上是独王的,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它们之间的合作是以相互承认为基础,以《奥林匹克》力准则的。

除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组织,当今奥林匹克运动还拥有一套成型的制度,这套制度包括赛事的组织、赞助商的吸纳和权益保障、志愿者制度、媒体服务和运行制度、观众服务等等各个方面。

标志和象征

奥林匹克文化最后一个层面也是最为具象征的层面就是奥林匹克标志和象征,这一层面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如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和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旗,每届奥运会的会徽、奥运会会歌、吉祥物、火炬及火炬传递、赛事图标、奖牌样式、宣传画等。此外,还有最近20年来愈演愈烈的大型开闭幕式、火炬点燃仪式、奥林匹克文化艺术节、奥运会主题歌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独具特色的奥林匹克文化已经成力当今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人心。

奥林匹克标志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表达着人们在这项伟大的体育文化事业中所追求的理想。

篇8

【关键词】青少年;开展;奥林匹克主义;教育意义

奥林匹克主义在现在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义,他不仅仅是参与运动者所有享有的好处,而是整个人类所能享有的。不管你是否参加体育运动,是否关心奥林匹克,对奥林匹克主义了解多少,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教育功能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一、弘扬青少年的进取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奥林匹克》提出:奥林匹克主义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它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基本公德原则的尊重为基础的。奥运会与精神文化艺术紧密地结合,赋予竞技运动以高尚的价值观念。竞技运动竞争的特点而提出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倡导的是挑战和超越,促使运动员奋力拼搏、不断进取,也鼓励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超越自己。发扬勇敢竞争精神,提倡从奋斗中求得人生的幸福,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奥运会通过一种竞技的方式展示最高水平的力与美,实质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出人的精神价值和追求,其间蕴涵了非常深厚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底蕴,透过一种直观的感性方式让人们体验和感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完满的人生。

二、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据考证古代奥林匹克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鲜明地域性的祭祀庆典活动,它对竞技优胜者的崇拜,除了古希腊纯洁少女给他们献上以橄榄枝编成象征和平的花环外,还以塑像加以膜拜。现代奥林匹克对优胜者当场升该国的国旗、奏国歌,并授以奖牌奖杯。场面庄严肃目,振奋人心,对国家和民族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奥林匹克庆典通过卫星的直接传送使全球亿万人民同时看到实况,每当升起五星红旗时我们就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通过优秀运动员身上发出的闪光点,如:中国登山队的“舍已为人,团结战斗,勇攀高峰”;中国女排的“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乒乓球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乒乓精神;以及“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北京亚运会精神等等。通过耳闻目睹极大地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热情,提高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三、培养青少年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作风

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旨意,但公平竞争才是它的真正灵魂。为了贯彻美和尊严的指导思想,奥运会有一套严整的规则,奖美罚丑,引导运动员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真善美。新格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进一步用公平竞争理念来矫正重功利实用轻价值规范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奥林匹克精神倡导青少年既有远大抱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脚踏实地、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奥林匹克精神鼓励青少年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与同学展开公平、良性的竞争。

四、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核心是人自身的发展,将尊重人的价值、关爱生命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终极目标。关爱生命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得以形成的前提,奥林匹克运动主张人的和谐发展。以顾拜旦为代表的奥匹克运动先驱者们的深刻性在于充分认识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对于个体、社会和环境所具有的奠基作用。因此,奥林匹克主义的一切理念和实践都是围绕着人的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并由此延伸出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人要做到和谐发展,就首先需要有和谐的生活方式,即将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整合起来,让各种行为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意识不成熟、易冲动、和人相处不和谐,容易和同学、朋友、家人等闹不愉快。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主义教育助于克服他们的这一缺点,使他们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五、激发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所推崇的思想体系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使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参加体育比赛。一些体育明星效应使他们喜欢上了运动,像因为崇拜姚明所以就喜欢上了打篮球,崇拜刘翔就喜欢跑步等等。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促进了他们的生长、发育利于健康。另外,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青少年会遇到与他们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一系列有关健康的问题。如穿鞋,如何针对不同场合的特殊需要,选择既符合健康要求,又符合审美时尚、场合特点的鞋袜?在不同的户外运动中,如郊游、野营、登山、涉水活动中有哪些健康问题和错误处置,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要获得从事体育活动的精力与技能,需要在饮食、起居方面注意什么等等。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青少年认真而全面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合理,而且使他们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措施。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也学到了许多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法。

参考文献

[1] 谢亚龙主编.奥林匹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4,67.

[2] 张启明,俞金英.论奥林匹克主义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J].福建体育科技,1999.

[3] 张启明,俞金英.论奥林匹克主义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J].福建体育科技,1999(18).

[4] 张建光.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7,06.

篇9

1.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和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特点

体育运动与文化活动相融合形成了奥林匹克文化,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对其列出了4项主要的目标:促进作为体育基础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教育年轻人通过体育来更好地互相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向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理念,以建立更加友善的国际关系;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运动员们聚集在一起,共度四年一度的盛大体育节日――奥运会。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主要体现在象征着世界和平、民族团结的五环标志;象征人类追求光明、理想、不断奋斗进取的圣火传递;展示世界人类文明的恢宏庄严、激情洋溢的开闭幕式表演;运动员、裁判员的庄严宣誓等等。以上无一不昭示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展示着奥林匹克文化的繁荣。“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名言, 是奥林匹克的信念。

奥运会上升国旗、奏国歌等一系列强化民族意识的仪式,使运动员的表现不可避免地与其国家和民族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体育竞技水平的高低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水平、国民精神的综合反映和象征。

奥运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理念是普及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将对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奥运的内涵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以人为本的奥运会、东西方文化大交融的奥运会、体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奥运会。

2. 学校体育的功能及与奥运文化传播的关系

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奥林匹克》强调,“体育是而且必须是一种教育方式,体育运动应该在道德的规范内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下,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并规定它的宗旨是:

“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奥林匹克主义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并置于首要地位。

近年来,国际奥委会开始更多地重视奥林匹克教育问题,并成立了国际奥委会教育办公室。2002年国际奥委会举行了“寓教于体”世界论坛,重点讨论了通过体育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题,并正式决定2003年为“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年”。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学校体育要弘扬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的;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是社会发展进程最核心的资源,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本身获得全面发展。健康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学校体育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

奥林匹克的教育本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运动形式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青少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追随者。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满足了人的爱玩、渴望竞争的天性,同时也契合了青少年渴望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发展特征。在竞赛的规则约束中,青少年潜移默化地懂得了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义。在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阶段,通过参与体育运动的教育过程,帮助他们完成社会化成长过程,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教育责任。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介入,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以及方法、手段等发展动力;同时,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和多样化发展。作为中国体育文化传承主体的中国学校体育,正在经历着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改革的探索阶段,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注入,将为学校体育自身改革与发展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当然,在奥林匹克美好理想的光环下,也存在着阴影。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兴奋剂事件、举办城市的贿选事件等“诚信危机”、“人文危机”正在呈现它的负面影响。奥运会的商业化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会给奥运带来生机,也会带来威胁和破坏。奥林匹克运动很大程度上被机械地同金牌、冠军、名次甚至金钱划上了等号,加上金牌奖牌在某种层面上作为考察职能部门成绩的唯一标杆,体育价值观的“异化”已经不可避免。这些现象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进行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该给与充分重视的问题。

3. 北京奥运会前的学校体育

举办奥运会对于主办国居民,特别是青少年来说,也是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好机会,在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背景下,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不可回避奥林匹克运动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中国学校体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全体青少年建立起对奥运会的主人公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有选择地借鉴与吸收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价值,促进学校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对接,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学校体育自身的改革。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影响将反映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介入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体系上,有利于促进我国青少年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与热爱,逐渐改变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大多以西方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倍受冷淡的现状。

学校体育教材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对优秀的竞技运动项目加以吸收和改造,使之成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同时应处理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关系,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立性。

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前的学校体育建设应体现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课外活动中。

首先应全面进行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知识内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起源、吉祥物、会旗、奥运冠军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可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讲座或知识读本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体现到体育技能教学中,使学生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奥林匹克知识。

其次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以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生活哲学和教育,是通过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它是由公平竞争、友谊、和平和国际友好等几个概念组成的。要通过在学校中参与体育运动,感受公平竞争、友谊与同伴合作所带来的快乐,落实奥林匹克精神教育。

北京2008年奥运会教育计划明确提出:在2005~2008年间计划将把中国4亿青少年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在全国大、中、小学中普遍开设奥林匹克讲座,推荐由国际奥委会文化与教育委员会编写的《奥林匹克教育课本》为教学内容。使亿万青少年在参与奥林匹克实践中得到收益和快乐,使超越宗教、文化和国家差异的奥林匹克价值观融入其心灵,使青少年学生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并成为未来美好世界的创造者。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部生动的世界运动文化史,中国学校体育在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对接中,将融合中西方运动文化的精髓,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应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对北京主办奥运会的参与热情,在校园中广泛传播奥运文化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用体育文化对学生进行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运动的同时,感受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文化魅力。

篇10

对于奥林匹克的主旨,多数人的直观感觉可能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这一现象凸显了“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毕竟奥运会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实现了许多人的梦想,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但这与《奥林匹克》中所阐述的“奥林匹克运动涵盖了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大众体育、奥林匹克文化活动、奥林匹克教育和奥林匹克有关的商业活动等许多内容”[1]的论述明显不符。因此,奥运会不是奥林匹克的全部内容,它只是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已。同时,与人们片面追求竞技成绩相比,奥林匹克精神才是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一切行为的准则。因为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的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1]。也就是说,奥林匹克主义所要传达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使人全面、和谐发展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使人在努力中寻求快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使人全面发展、寻求健康、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由此看来,我们把奥林匹克运动简单地看成奥运会是不全面和不彻底的,把“争金夺银”和“盈利”当作比赛的主要目的更是有失偏颇和值得商榷的。因此,本文试图从休闲的视角,抛开运动赛场上的“喧嚣”,来解读一下奥林匹克的深刻内涵。 

2 休闲: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 

要回答“休闲”是什么这一问题,就要了解“休闲”的词源构成。在古代汉语里,“休”和“闲”多分开用,《诗·商颂·长发》有云:“何天之休。”郑玄笺:“休,美也。[2]”可见,古汉语里的“休”代表了人世间福禄、美丽、美好等善良愿望;“闲”,有范围、限制、约束的意思。在《现代汉语字典》中,“休”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闲”被解释为“没有事情,没有活动”等意思。因此,汉语中的休闲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停止劳动、休假、休息;二是闲适、悠闲的状态。可见,休闲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里,为提升文化生活水平而自主选择、自愿参与的一种文化活动。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类在工具理性与物化框架的束缚中,愈来愈感到焦虑、孤独、恐慌和痛苦,也愈来愈远离“幸福”的感受,人们迫切期望摆脱这一生活的羁绊,而休闲恰恰是人们摆脱理性束缚,或是超越理性的最好途径,因为休闲追求的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一种生命自由的回归。 

3 奥林匹克:人类最重要的休闲活动 

从字面上理解,Olympic Games就是一种游戏。考察古代奥运会的发展历程也会发现,作为祭奠神灵的隆重盛典,奥运会不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具有强烈的传统性、娱乐性和竞技性;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大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以崭新面目和理念重新回到世人面前,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技术异化,增进世界和平”。进入新元年以后,奥林匹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在注重竞技运动水平的同时,更崇尚“人文”奥运精神。因而现代奥林匹克不仅仅是体育竞赛,它还蕴藏着诸如社会交往、休闲娱乐、体育欣赏、体育旅游、身体教育、体育收藏、宗教活动和追求和平的休闲内涵。 

3.1 社会交往:奥林匹克的友谊平台 

1964年,顾拜旦在希腊一次演讲中说过:“这就是复兴奥运会的原因,它必须每4年给全世界运动员一次愉快的、亲兄弟般的相聚机会。这种相聚将逐渐克服人们对关系到他们所有事物的无知,一种煽动仇恨,积累误解和对抗,沿着野蛮小径走向冲突的无知[4]。”因此,奥林匹克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竞技,而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搭建一处平台,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的交流、友谊的传递以及人类教育活动的展示。奥运会既是体育技艺的竞赛,也是建立友谊、增进理解和加强团结的盛会,从而促进世界的团结、和平与进步。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任务主要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增进了解和加强友谊。四年一次的聚会,是“地球村”人的一次盛会,它是以竞技比赛为载体,以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增进人们的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和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

3.2 休闲娱乐:奥林匹克的精神皈依 

国际奥委会群体委员会委员安东·吉辛克认为,娱乐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根据新研究的结果,人们应该更多地从事体育活动。……我的理论是‘娱乐是长期从事体育的基础’”。如何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看待娱乐呢?顾拜旦在《体育颂》的第一段话里告诉我们:“啊,体育,天神的欢愉,生命的动力……。[1]”古代奥运会是古希腊人的一种祭祀活动,运动员用他们的健美体格和高超技艺向诸神奉献,以博得诸神的欢心。在古希腊传统的宗教文化中,把神人格化的同时暗示着人的神化,所以“天神的欢娱”即“人类的欢娱”。第六段的一句话也表达了这一点:“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更加甜蜜。[1]”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就应该是欢乐,不论输赢,不论强弱,它是展现自我、发泄压抑情感的场所。进一步说,奥运会赛场上的娱乐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喜悦,是一种创造生活的喜悦,一种兄弟们交流技艺的喜悦,体现的是一种“骑士精神”。因此,奥林匹克是属于大众,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的盛会。赛场上,当运动员取得了好成绩,人们为之欢呼雀跃,当看到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人们翩翩起舞;赛场下,当人们徜徉于奥林匹克公园之中,欣赏着别具一格的建筑,品尝着珍馐美味,当人们阅读着异域风情,流连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群……的时候,更多感受到的是奥林匹克带给我们的欣喜与乐趣。 

3.3 艺术欣赏:奥林匹克的魅力殿堂 

体育运动塑造人体美这一点妇孺皆知,且不说像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体育舞蹈等所能体现人体的艺术美,即使像田径、游泳、体操、击剑、球类运动等项目也能体现运动中的人体美,体育处处体现着美。在《体育颂》第二段中讲到:“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微,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4]”体育塑造了“美”,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人体美。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在任何民族中,没有比人体美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了。”这位享誉世界的《思想者》雕塑大师说出了人体美在艺术中的地位。其实古希腊艺术家们早在公元前就以体育运动为题材,创作了一大批艺术作品,米隆的体育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典型的传世之作。同时,每次奥运会主办国奉献给人类美轮美奂的体育建筑让人流连忘返,火炬接力仪式、开闭幕式中点燃主火炬的形式、各个民族的服饰以及所展现的民族文化也都赋予人们美和感受与想象。 

3.4 体育旅游:奥林匹克的文化呼唤 

旅游是人们为了调整心情、开阔眼界、满足好奇心离开居住地并在某地逗留一段时光的一种休息活动。奥运会作为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社会文化活动之一,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根据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奥运会举办城市一旦确定,即会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围绕该城市的体育旅游活动也相继展开。资料显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入境旅游者为23万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旅游人数同年增加了6.3%,第二年达到16.4%,第三年为13.5%。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0年到该城市旅游访问人数为1 732 902,当地饭店的床位数由18 569个增加到31 338个,增长70%,而平均客户出租率由71%增加到84%。2000年悉尼奥运会,全国接待旅游者人次数接近500万,比上一年增加了10.9%。由此看来,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确定意味着当地旅游业即会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蜂拥而至。奥运会的举办不仅会促进本国旅游产业的新发展,更会让旅游者领略到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体验到奥林匹克的新风尚、新发展,这即是来自奥林匹克的呼唤。 

3.5 体育收藏:奥林匹克的文化烙印 

“乱世的黄金,盛世的收藏”。收藏在和平时期成了国内外流行的行当之一。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和发展,以奥林匹克运动为题材的体育收藏也成了收藏爱好者竞相追逐的对象。它不仅传播着民族文化,同时也记载着奥林匹克的发展历程,成为老少皆宜的休闲活动。从1896年第1届奥运会发行了一套12枚邮票开始,每届奥运会都会发行一套纪念邮票以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丰富的奥林匹克题材邮票满足了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也推动了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而对于收藏奥林匹克体育纪念币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成套纪念币不仅体现了该届奥运会主办国家的文化内涵,也为人类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物件”印证。随着国际奥林匹克纪念币收藏协会(FINO)的成立,这一休闲活动必将成“井喷”之势繁荣于世界收藏界。对于奥林匹克纪念物的收藏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奥运会奖牌、火炬、纪念牌、证章、身份证、宣传画、比赛秩序册、成绩册、指南手册、服装、器材、队旗、会标、吉祥物、纪念章、门券乃至带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包装品的收藏。根据不同爱好,人们热衷于各种物什的收藏,既满足了娱乐需求,也丰富了奥林匹克内涵。 

3.6 宗教信仰:奥林匹克的心灵碰撞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崇高理想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方式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不仅赖于以希腊半岛为主体的爱琴海文化圈的涵育和城邦制度之自治、民主、法制、平等等内核的影响,而且和古希腊体育教育论文理念的渗透以及古希腊宗教习俗、神话传说对奥林匹克人文氛围的营造息息相关。顾拜旦在1908年曾经说过:“在奥林匹亚,奥运会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事情之一,是运动员聚在宙斯像前进行庄严的宣誓。他们保证将公平和忠实地竞争,保证他们将无耻辱地面 

对对手。如今宙斯已不存在,我们早已丧失对神像的崇敬。因此,我设想,今后运动员可以在他们国家的国旗前,同时也面对其他国家众多国旗庄严宣誓:保证他们将在运动中忠诚和光荣地竞争[4]。”由此看来,顾拜旦并不想把体育与宗教混为一谈,而是宗教信仰和对神的膜拜有利于营造一种神圣的、庄严肃穆的氛围。后来,他在1935年发表讲话时,又重申了这一观点,“奥林匹克精神最基本的特点是贯穿其中的宗教精神。古代运动员像雕塑家雕凿塑像那样,通过锻炼塑造着自己的躯体。他们以此向上帝致敬。同样,现代运动员也以同样的方式为自己的祖国、民族以及国旗赢得荣誉”[4]。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从始至终都离不开宗教信仰的文化积淀,现今奥运会圣火点燃、火炬传递、运动员宣誓等内容依然保留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教信仰传统。 

4 结束语 

Olympic Games这种“大众参与性的”“运动员业余性的”“方式生活化的”“竞赛娱乐性的”运动形式,从创立之初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休闲活动,只是今天人们的功利心态把奥林匹克运动色彩化、利益化了,进而异化了奥林匹克真正的宗旨。从奥林匹克主义“以人为本”的精髓也昭示着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创建一种以奋斗为乐,以优秀榜样的价值以及尊重基本公德为生活方式;作为青年人的盛会,人们从中体验到的是一种生活乐趣,展现的是一门生活哲学。由此我们可以断言,奥林匹克精神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力和智力的统一、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同时又是参与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是生产性和生活性的统一、灵活性和约束性的统一。因此,当今天的人们还以运动成绩来评判某一个国家、地区和运动员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思索一下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休闲意蕴呢? 

参考文献: 

[1]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2]马惠娣.休闲研究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1,16(6):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