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计算方法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投资计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村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观察农村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与国家的财政收入、市场供需的平衡、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有关。因此,该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其编制目的是了解农业生产中投入物质资料价格的变动状况,服务于国民经济核算。1994年以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仅仅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一个类别,此后,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中分离出来,单独编制。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反映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满足农业与国民经济核算需要。其中某代表品生产价格指数是通过对全部有出售该产品行为的调查单位的个体指数进行几何平均求得的,类价格指数是通过对其所属的类(或代表品)的价格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的。季度累计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与分季指数的计算方法相同。
篇2
关键词:永续盘存法;资本存量;价格指数
一、引言
中国经济的很多实证研究都会用到资本存量K这个指标, 尤其是在估计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分析和经济增长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我国的统计年鉴及统计资料中并没有给出K的实际数值,因此对资本存量K的测算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也正是因为对资本存量采取估算的方法,就使得学者们会根据他们的研究目的采取不尽相同的测算方法,因此他们所得出的数据间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对K的测算的不准确也必定会影响后续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所以,如何准确测算资本存量就成为经济研究能否得到与经济现象一致的关键。
二、资本存量的测算方法
由戈德史密斯于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是测算资本存量的基本方法[1]。
Kit=Iit+(1-ait)Ki(t-1)(i=1,2,……,20)(1)
其中,Kit表示第t年末第i个行业的资本存量,Iit表示第t年内第i个企业的投资量,αit 表示第t年第i个行业的折旧率,现有研究基本上都采用永续盘存法, 不同点在于处理细节上存差异性。代表性方法如下:
邹至庄采用的计算方法为[2]:
Kit=Ki(t-1)+Iit(2)
而贺菊煌的计算公式为:
Kit=Ki(t-1)+Zit(3)
其中,Zit表示第t年的积累;
王小鲁和樊纲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Kit=Ki(t-1)+(本年固定资本形成-折旧)/Pk(4)
其中,Pk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而宋海岩等的公式为:
Kit=Iit+(1-ait-gt)Ki(t-1)(5)
其中,gt表示经济增长率,由于样本是各省数据, 所以gt就代表各省的GDP增长率。
从以上具有代表性的测算方法不难看出,对于资本存量K的测算主要集中于确定以下几个重要的指标;基期资本存量K的确定、当年实际投资额的确定、折旧的确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Pt的确定以及行业合并与分解的标准的确定。
(一)基期资本存量K的确定
由于数据的缺失,在估计物质资本存量时大多数研究的基期都为1952年。邹至庄利用1952-1980年的年度数据,把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农村集体企业这三种企业构成的两类资产的积累资料分成5个部门估算出5个部门的资本存量,推算出1952年的资本存量为1030亿。而贺菊煌通过资本在1964-1971年间的平均增长率等于其在1971-1978年间的平均增长率的假设,计算的资本存量为679亿元。王小鲁、樊纲在其近期的研究中根据推算得出1952年的资本存量为1600亿元(1952年不变价)。而宋海岩对1952年资本存量的推算为235.2 亿元,且推算的基期不确定。我们认为, 1952 年中国的K 可能在800亿元左右。可以看出,由于测算的方法不同,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到底哪种测算方法最接近现实经济现象,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3]。
(二)当年实际投资数据的选取
对当年投资额的选取主要有三种:一是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这是大多数研究所采用的,如王小鲁和樊纲;二是采用所谓“积累”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统计口径,如邹至庄、贺菊煌以及张军和章元。即将总积累按照相应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从而得到各个部门的资本存量;三是采用资本形成总额或着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如何枫、陈荣和何林[4]。
由于数据统计口径差异,估算分行业资本存量具有特殊性。本文在研究中发现对不同的行业采取固定比例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结果不可信,而实际上各行业的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之和所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存在很大差异。
(三)折旧的确定
折旧率选取的不同必然会导致资本存量估算的差异。现有研究对折旧的处理一般采用直线折旧法,如宋海岩等认为实际折旧率是3.16%的名义折旧率加上经济增长率[5];王小鲁等在固定定资本形成的基础上采用了5%的折旧率。黄永峰、任若恩和刘晓生估算出的设备的折旧率为17%,建筑为8%;邹至庄利用“折旧额= GDP- 国民收入+ 补贴- 间接税”计算出折旧额。
以上折旧率的确定,基本上都是较主观的选取。为了给出比较客观的数据我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所获得的统计资料,对中国社会平均折旧率进行了合理的估算,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折旧率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因此,选定折旧率为6%是比较合理的。
(四)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确定
统计年鉴1992年才开始公布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此前的数据是无法得到的。因此,现有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确定缺失的价格指数:采用其他指数来代替或者自己测算。黄永峰等直接利用零售物价指数替代;1993年,中国统计体系还没有建立前,邹至庄估计了1952-1997年的积累隐含平减指数,后来的研究大多借用这一结果,宋海岩等直接借用了邹至庄的积累隐含平减指数处理1978年前的数据, 其后年份的数据则采用全国建筑材料价格指数代替;李治国和唐国兴用上海市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其指数计算出上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然后用它计算出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五)行业标准的确定
为了适应研究主题,符合数据合理性的要求,在对分行业的资本存量K进行测算时都会根据要求来合并和分解一些行业。当然,对于行业合并与分解的标准的确定也要依据研究的内容来确定,范建双在对我国建筑业分行业资本存量的测算中,将建筑业分解成8个行业,并尽量与2003年以前保持一致。薛俊波、王铮以投入产出表所列的17个部门为标准,对16个行业数据进行合并和分解。2002年之后则分为20个行业,投入产出表部门的分类也更加详细。可以看出,行业的分解和合并的难度也会随着研究年份区间的增大而增大[6]。(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3)
[2]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7)
[3]徐建荣,陈析.我国制造也资本存量测算[J].商业经济研究,2007,(17)
[4]范建双,虞晓芬,叶淑娥.中国建筑业分行业资本存量测算[J].建筑经济,2012,(10)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投资 统计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386-01
一、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 投资主体多元化对找准投资项目加重了基层负担
投资统计报表实施范围为全社会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主要针对500万元以上的投资活动,虽然有限额规定,但与规上工业、限上贸易统计有着本质区别,规上工业和限上贸易单位相对比较稳定,年内变化不大,而固定资产投资单位是在变化的,临时的不稳定的,今年的和去年就可能完全找不到相同的投资单位,经济类型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的审批由原来的计划部门增加到多个部门;还有一些项目没有审批,或者哪位领导直接批示“边批边建”;更特别的是一些民营项目根本不管什么审批,只要有钱,自身条件具备,立即破土动工。所有统计部门收集项目资料,确定项目入库确实遇上困难。
2 投资统计单位性质决定报表报送困难
投资统计单位有很大的特殊性,投资单位往往是临时机构,因此统计过程中,基层单位人员配合程度低,视投资报表为额外负担,不能积极主动上报报表。另外,与投资统计相配套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登记更是寥寥无几,要想从项目单位拿到所需数据普通统计人员难以实现,需通过领导协调协商,难度很大。企业“轻统计,重财务”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作被动甚至有些项目找不到负责报送的单位,统计系统工作被动。
3 政绩思想拉高投资统计数据
经过多年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继续保持投资较高的增速,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级政府非常关注,年初下达计划,各地围绕计划指标层层加码,被考核单位、部门任务很难完成,压力很大,在政绩观和传统计划统计思想的作用下,在数据上做文章,促使盲目追求投资高增长,不惜牺牲数据真实性,虚假投资项目和投资额。
4 项目管理不相匹配,投资信息难以把握
项目搜集是否遗漏关键是看信息渠道畅通情况,信息来源正是统计部门较为薄弱环节,由于投资项目流动性大,管理部门多、分散,项目搜集整理难度比较大。导致统计部门不能很好地把握投资项目的详实情况,影响统计项目不能及时入库;另外基层统计人员频繁流动,刚刚熟悉的工作流程,被另有需要更换,工作交接不到位以致于新任人员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现在的工作,推脱、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投资报表、统计台帐等基础工作不能全面、准确、持续的记录,常常出现断层现象,统计数据质量因此也大打折扣。可见统计基层统计力量的相对薄弱,大大制约了投资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数据质量的提高。统计局作为投资综合统计部门,由于无法管到项目,项目单位只要没被统计部门发现,往往不会主动向统计部门报送投资报表。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管理不匹配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情况下,投资统计如何做好,项目如何抓全。
5 统计人员工作随意性严重影响投资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时投资统计工作的核心,基础工作却是投资投资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基层工作、源头数据质量控制是做好投资统计工作的关键。由于部分街道对投资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重考核轻统计等现象,在实际统计过程中迫于对数据的追捧,基层统计人员对考核任务苦于“无米”所以对项目存在与否、随意入库,使投资数据存在问题。例如,统计部门是以工程形象进度为标准,在永久性工程破土动工以后开始统计,在项目竣工后结束统计。而一些地方,在项目永久性工程尚未开始施工,仅在进行施工前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建围墙等活动时,就开始上报;一些地方,为了完成既定年度指标,甚至将以前年度遗漏统计的早已经结束的工程项目纳入年度统计;这些还算是好的现象,应该这些项目是存在的;有些更为严重的是200万不到的门面,改头换面几千万入库,甚至可以更换项目名称报上几年,这样的项目比比皆是,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的随意性极大地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与统计工作内在的严肃性存在较大差距。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存在的等等这些一系列问题,投资统计工作改革势在必行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改革新局面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中存在着各类问题,改革势在必然,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试点改革已拉开序幕。2015年将全面推开。新的改革方案和旧的报表制度有着本质区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统字[2014]30号)精神,市统计局今年已在我市贾汪区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工作,为2015年投资统计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一)投资改革方向
一是将固定资产统计改为非金融资产统计;二是将固定资产投资调查对象由投资项目转变为法人单位;三是将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方法由形象进度法转变为财务支出法;四是由过去的纸质报表转变为大部分企业联网直报。
(二)投资改革对象
改革后的调查对象由原来的单一的500万元以上项目转变为辖区内的所有法人企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现行“一套表”范围法人单位调查对象
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2 重点非企业法人单位调查对象
非企业法人单位的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居委会、村委会及其他组织机构等。重点非企业法人单位是指报告期有亿元以上建设项目的部门,一般包括:交通局、住建局、教育局、卫生局、水利局、非企业形式的政府融资平台等。
3 小微企业调查对象
包括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规模以下服务业、小微建筑业企业。
4 新建企业调查对象
新建企业是指报告期有计划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已纳入基本单位名录库,但尚未纳入“一套表”联网直报范围的企业。包括:各类有亿元以上建设项目的新成立企业、以企业形式存在的政府融资平台等。
(三)在数据采集上
新的改革方案摈弃了原来单一的上报法,确定四种不同数据采集途径:
①对纳入“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范围的调查单位,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采集数据。
②对纳入小微企业统计范围的调查单位,结合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对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采集数据。
③对部门单位,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采集数据
④新建企业通过单独设立新建企业名录库,单独布置报表,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采集数据。
篇4
*年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认真实施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实行新的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继续完善现行统计指标体系;深化抽样调查方法改革;配合国家制定和实施重要统计标准;进一步强化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
一、认真组织实施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从*年开始,根据国家正式出台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修改本)》,逐步进一步规范完善省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
(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要改进和完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测算方法;在工业、投资等专业当季统计的基础上,研究当季生产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规范省和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进一步改善省与市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间的衔接状况。
(二)投入产出核算。配合国家改进投入产出调查方法,参与修订和完善*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案,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核算各部分的衔接与协调。
(三)拓展和规范国民核算的资料来源,搞好与专业统计的衔接与配套,加强同部门统计的衔接。
(四)继续加强对地区GDP数据质量的评估工作。
二、深化统计方法改革,充实统计调查内容
(一)工业。从*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试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与不变价计算方法并行一年。大中型工业企业需根据本企业产品的不同属性,将工业总产值按工业行业中类进行分组;在联网直报的588家工业企业调查制度中,增加主要工业产品综合能源消耗的统计内容。完善规模以下抽样调查,加强样本单位的事后抽查。
(二)农业。进一步完善农村抽样调查工作,省、市、县三级建立农村抽样调查网点,加快MPPS方法的推广应用;省级试行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农业发展速度;继续围绕3—5年建立起农业经济核算完整体系的目标,在总结试行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完善农业生产帐户,开展收入分配帐户的试编工作;研究建立市、县两级农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改进符合我省实际的省、市、县三级核算方法以及农产品价格调查、农业生产中间消耗调查办法。
(三)批发零售贸易业。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商品销售额统计;完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分类销售额统计内容;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统计报表制度;研究批发零售贸易业的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完善连锁企业的调查制度;增加外经贸旅游综合报表制度;批零重点企业由原来的企业直报改为核转上报。规范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抽样调查方案,加快向抽样调查方法替代全面报表的过渡。
(四)固定资产投资。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的当季统计;着手研究如何反映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统计问题。房地产开发着手研究建立物业管理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统计方法。建筑业统计按建设部提出的新的资质管理办法实现转轨,以保证建筑业统计的稳步过渡。为了形成对全省房地产开发活动的整体动态监测,将推进建立省级“国房景气指数”体系框架的工作。进一步加强投资规模以上项目超级汇总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联网直报工作。
(五)社会与科技和劳动。在有关的专业统计中增加性别统计分组,建立地区社会发展评价的相关统计制度。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报表中增加新产品转产及推向市场的有关指标。将科技综合年报有关R&D指标的统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完善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和非农从业人员综合统计调查。提出反映广东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业统计试行方案。改革现有的劳动统计方法制度,把劳动统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开展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度抽样调查的试点工作。
(六)价格统计。进一步改进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逐步扩大中类行业的覆盖和地区覆盖,使其与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新方法相衔接配套;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统计制度;整合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价格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规范居民消费、商品零售和农业生产资料三者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完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编制方法;正式试编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七)企业调查。将广东省50家工业龙头企业、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的企业集团纳入《企业集团统计制度》范围。将广东省实施债转股的20家企业、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企业中除企业集团以外的企业纳入《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跟踪监测统计制度》范围。企业景气调查样本量由1700家扩充到2000家。增设“广东省属资产经营公司授权经营企业集团统计制度”。
(八)城市住户调查。在地级以上市铺开城市住户调查,对现有城市住户调查的样本进行必要的扩充。
三、完善统计调查标准
(一)研究完善基本单位划分标准,确定统计基本单位(包括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公司或集团总部、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划分界限,逐步统一各部门和局内各专业的单位划分标准。
(二)配合国家开展服务业抽样调查方案的设计和试点工作。
(三)实施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配合国家完成产品统计分类标准的编制工作。
(四)按照国家统计局新制定的《统计上使用的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要求,完成并建立本地区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库;编制统一的行政区划代码管理查询系统。
(五)配合国家完成《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的制定,并积极开展试行工作。
四、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
按照“科学分工,密切协作”和“协力、互补、共享、集中管理、分散实施”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领导与协调,承担起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搞好与部门的合作。
根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统计调查项目公告制度。
研究有关部门向统计部门报送数据信息的内容、方式、期限等问题,建立起部门数据报送制度。
统一协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强化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制定《广东省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政府统计调查行为,协助部门统计人员建立和完善本部门的统计工作。
年广东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要点
根据《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三年滚动计划》和《广东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十五”规划》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年广东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要点》。
*年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认真实施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实行新的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继续完善现行统计指标体系;深化抽样调查方法改革;配合国家制定和实施重要统计标准;进一步强化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
一、认真组织实施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从*年开始,根据国家正式出台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修改本)》,逐步进一步规范完善省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
(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要改进和完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测算方法;在工业、投资等专业当季统计的基础上,研究当季生产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规范省和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进一步改善省与市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间的衔接状况。
(二)投入产出核算。配合国家改进投入产出调查方法,参与修订和完善*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案,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核算各部分的衔接与协调。
(三)拓展和规范国民核算的资料来源,搞好与专业统计的衔接与配套,加强同部门统计的衔接。
(四)继续加强对地区GDP数据质量的评估工作。
二、深化统计方法改革,充实统计调查内容
(一)工业。从*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试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与不变价计算方法并行一年。大中型工业企业需根据本企业产品的不同属性,将工业总产值按工业行业中类进行分组;在联网直报的588家工业企业调查制度中,增加主要工业产品综合能源消耗的统计内容。完善规模以下抽样调查,加强样本单位的事后抽查。
(二)农业。进一步完善农村抽样调查工作,省、市、县三级建立农村抽样调查网点,加快MPPS方法的推广应用;省级试行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农业发展速度;继续围绕3—5年建立起农业经济核算完整体系的目标,在总结试行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完善农业生产帐户,开展收入分配帐户的试编工作;研究建立市、县两级农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改进符合我省实际的省、市、县三级核算方法以及农产品价格调查、农业生产中间消耗调查办法。
(三)批发零售贸易业。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商品销售额统计;完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分类销售额统计内容;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统计报表制度;研究批发零售贸易业的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完善连锁企业的调查制度;增加外经贸旅游综合报表制度;批零重点企业由原来的企业直报改为核转上报。规范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抽样调查方案,加快向抽样调查方法替代全面报表的过渡。
(四)固定资产投资。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的当季统计;着手研究如何反映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统计问题。房地产开发着手研究建立物业管理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统计方法。建筑业统计按建设部提出的新的资质管理办法实现转轨,以保证建筑业统计的稳步过渡。为了形成对全省房地产开发活动的整体动态监测,将推进建立省级“国房景气指数”体系框架的工作。进一步加强投资规模以上项目超级汇总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联网直报工作。
(五)社会与科技和劳动。在有关的专业统计中增加性别统计分组,建立地区社会发展评价的相关统计制度。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报表中增加新产品转产及推向市场的有关指标。将科技综合年报有关R&D指标的统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完善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和非农从业人员综合统计调查。提出反映广东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业统计试行方案。改革现有的劳动统计方法制度,把劳动统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开展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度抽样调查的试点工作。
(六)价格统计。进一步改进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逐步扩大中类行业的覆盖和地区覆盖,使其与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新方法相衔接配套;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统计制度;整合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价格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规范居民消费、商品零售和农业生产资料三者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完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编制方法;正式试编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七)企业调查。将广东省50家工业龙头企业、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的企业集团纳入《企业集团统计制度》范围。将广东省实施债转股的20家企业、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企业中除企业集团以外的企业纳入《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跟踪监测统计制度》范围。企业景气调查样本量由1700家扩充到2000家。增设“广东省属资产经营公司授权经营企业集团统计制度”。
(八)城市住户调查。在地级以上市铺开城市住户调查,对现有城市住户调查的样本进行必要的扩充。
三、完善统计调查标准
(一)研究完善基本单位划分标准,确定统计基本单位(包括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公司或集团总部、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划分界限,逐步统一各部门和局内各专业的单位划分标准。
(二)配合国家开展服务业抽样调查方案的设计和试点工作。
(三)实施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配合国家完成产品统计分类标准的编制工作。
(四)按照国家统计局新制定的《统计上使用的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要求,完成并建立本地区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库;编制统一的行政区划代码管理查询系统。
(五)配合国家完成《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的制定,并积极开展试行工作。
四、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
按照“科学分工,密切协作”和“协力、互补、共享、集中管理、分散实施”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领导与协调,承担起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搞好与部门的合作。
根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统计调查项目公告制度。
篇5
一、投资项目统计数据质量情况
随着该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明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看好。为确保县委年初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面完成,县政府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建设规模进行了专题研究,将计划分解落实到实施单位和主管部门及各乡镇,县领导亲自检查投资项目落实工作,抓进度,抓质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成绩显著。截止11月底,全县完成全社会投资723249万元,同比增长25.5%。调研的十六个投资项目共完成投资263827万元,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36.48%,在所有投资项目颇具代表性。
从数据上看,十六个投资项目有十二个数据质量较高,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投资进度,报表数据与会计帐、统计台帐一致,报表数据填写规范,负责人签名、统计人员签名完整,报送日期准确,数据构成与项目进度相符;有一个项目单位提前上报了没有安装的设备;有一个项目单位开工未进行统计登记,且由于手续不全,还没有进行报表;有两个项目出现明显虚报,把没有建成的厂房提前上报,并且上报了部分订购设备。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安排县局投资统计与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及时采取了补救、修正措施,并要求他们在以后的统计工作中,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和有关统计法律法规办事。
二、当前虚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字的原因
在调研中了解到,数据出现问题,除一些统计人员业务不熟、不精,不能正确掌握报表方法外,其中还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其中不乏夹杂着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祟。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欠科学,导致部分领导干部为政绩而不惜虚报投资。目前,市、县都把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评价地方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在制订考核方案时,未能全面考虑各地现有基础、资源优势、工作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是按照上年完成基数,简单地按某—相同的增长速度分配任务,脱离了一些弱势地区的实际,导致一些弱势乡镇不能完成分配的任务,甚至差距较远。同时,因有严肃的考核办法制约,某些完不成任务的领导为完成任务,便想法设法虚报,以达到完成任务而不受处分处罚的目的。另外,个别镇为达到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目的,用投资数据为政绩服务,以骗取荣誉、奖励,导致投资数据人为拔高。
二是基层投资单位统计机构不健全。与工业、服务业等单位有固定统计人员不同,投资单位大多是临时抽调人员或材料员、会计员兼任,充当统计,他们业务素质不高,既没有娴熟的业务知识,更谈不上对统计法律法规甚至统计制度的了解,基本上是赶鸭子上架或临时报佛脚学点统计知识的皮毛,造成所填报的投资数据失实。
三是个别项目存在代填代报现象。由于一些项目单位对投资统计认识重视不够,认为统计部门不能有效制约他们,根本不配统计人员或者采取不配合态度,难于取得投资进度数据,迫使乡镇统计人员代填代报。可想而知,代填代报的数据肯定质量不高,绝不会与项目进度相吻合。
四是有些投资项目原始凭证缺失,造成凭印象估算。个别项目单位不注意保管原始凭证,不能准确地按进度如实上报,只好主观估计投资进度和投资统计数据,影响了投资统计质量。
三、建立防止虚报长效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制定科学的投资考核方案。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全面考虑乡镇基础、地理优势、招商优势、工作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科学分配投资任务,使分配的任务与乡镇能力相匹配。进一步完善考核县乡经济实绩的办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是实行严格的开工竣工登记制度。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都要实行开工竣工登记。项目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之前到县统计局办理开工登记手续,领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工登记证》;项目竣工(下转第51页)(上接第49页)验收后15日内,项目建设单位要到县统计局办理竣工统计登记。
三是严格执行建设单位报表制度。规范好原始凭证,严禁代填代报。目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实行的是按行政区划逐级上报,即各镇区辖区内项目单位把报表报送到所在辖区统计站,经过统计站审核把关后,再由统计站上报县统计局。对投资建设单位要求建立健全包括项目核准(或备案)通知书、用地许可文件、环保评价文件、项目开工通知单(或报告)、施工单位报送的验工计价单、建筑安装工程预算书、投资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进度情况表、设备验收单、财务拨款凭证等内容的原始记录(或凭证),作为计算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各项指标数据的基础依据。原始记录(或凭证)必须资料来源准确,填写清楚完整,必须注明发生日期、经手人及审核人姓名。严格依据实际完成的投资上报进度。
四是严格按项目进度和实际投资上报。严格遵守统计制度规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投资项目统计工作。只要项目已经实际开工建设,一律按实际进度统计。
五是加强对基层报表的审核。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统计标准、统计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认真填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概况和进度统计台帐》,并据此填写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要认真做好统计报表审核工作,包括对原始凭证和统计报表的审核,做到表表衔接,表与实际相符。
六是定期对新开工项目和重点项目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是核查项目实际进度与上报的基层表数据是否一致;对没有平衡关系的新增固定资产、应付款、规划用地、实际购置土地及购地单价、生产能力等指标,要加强人工审核力度;同时,加强对建设项目的 行业类别、建设地址、注册类型、建设阶段、开竣工时间等属性指标的审查力度。
七是加强投资单位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定期集中培训,系统全面地学习投资统计知识和投资程序,提高投资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各基层单位统计人员能准确掌握投资统计的各项基本技能,确保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稳定性。
篇6
关键词:VB;建设用地消耗考核系统;关键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VB building consumption evaluation system of land based on VB,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cost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content and land system is established to solve the key technology.
Key words: VB; construction consumption evaluation system of land; ke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为了进一步落实宁夏“十二五”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31%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总体目标,强化建设用地消耗和土地利用效率评价考核,我区于2011年开展了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工作(以下简称“考核工作”)。考核工作涉及数据面广,计算量大,计算方法繁琐,大量的工作完全靠人工计算来完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特开发设计了一套基于VB的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考核系统,使繁琐的计算步骤实现自动化,实现了原始数据输入和考核结果输出的同步性,使考核工作智能化。
2 基于VB的建设用地消耗考核系统的开发背景
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工作设置了区域位次和年度变化两项考核指标,每项考核指标又分别设置了三项参考指标,两考核指标根据各自的计分方法对参考指标进行计算、赋分、求和,最终得到各指标考核值。
2.1区域位次指标考核方法
区域位次指标设置了“单位GDP耗地下降率X1”、“单位GDP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X2”、“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X3”三项参考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对X1、X2和X3分别标准化、平均加权后得出各地区集约用地水平值X总。标准化公式如:Si = (ai—t) / (amax—amin)( ai为第i个考核对象的指标值)。X总=(S1+S2+ S3)×1/3
对各考核区计算出的集约水平值排序,根据排名顺序进行赋分,第一名赋60分,第二名赋59分,以此类推,所得分值即为考核区最终区域位次指标考核得分。
2.2年度变化指标考核方法
年度变化指标设置了“单位GDP耗地下降率X1”、“单位GDP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下降率Y2”、“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下降率Y3”三项参考指标,各参考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将参考指标值如下表所示进行等级划分和赋分求和,即得出该区域年度变化指标最终得分Y总 = X1+Y2+Y3。
指标区间表
2.3 考核结果
将区域位次指标得分和年度变化指标得分相加,得出最终考核结果,即:S总 = X总+Y总 。考核结果设置为优秀(80分以上)、良好(71分—80分)、合格(60分—70分)、不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
3 基于VB的建设用地消耗考核系统的内容和关键技术
3.1 内容
基于VB的建设用地消耗考核系统采用 VB为开发平台,将上述考核指标的计算公式和计分方法以编程方式,开发了一套基于VB6.0以及Access2003数据库平台的建设用地消耗考核系统软件。根据考核需求,系统设计了五大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输入与管理模块、考核指标计算模块、考核指标计分模块和考核结果模块,能够快速计算各参考指标及最终考核结果,方便浏览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及最终成果。系统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系统功能结构Fig.1 function block diagram of the system
3.1.1 用户管理。主要完成用户注册、删除以及密码更改等功能,包括添加用户、删除用户以及修改密码三个基本功能。
3.1.2 输入管理。主要提供数据的录入、修改、添加、删除管理服务。包括原始数据录入、原始数据管理、参数数据录入、参数数据管理四个基本功能。
3.1.3考核评定。对考核区的建设用地消耗从指标计算、指标赋分、等级评定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
3.1.4输出管理
此模块主要对原始数据、参考指标数据、考核指标结果及最终成果进行输出管理,输出格式为Excel格式。包括原始数据输出、参考指标数据输出以及考核结果输出三个功能。
3.2 关键技术
3.2.1 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
为了实现对所有考核区、考核指标、参考指标及大量原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的集成,必须建立结构合理、信息全面、存取方便、实用高效的元数据库管理系统。只有建立元数据库,才能在前端用户获取考核结果和实际原数据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才能实现各考核区原始数据导入和考核成果输出在一定程度的集成。
3.2.2 年度考核结果与原始数据互查的查询模式
如何让用户能方便快捷地查询任一年度的考核结果或年度原始数据及各参考指标值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年度考核结果与原始数据互查的查询模式,提供基于时间、地区、原始数据、参考指标值、考核结果等的查询。
3.2.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考核工作涉及多种数据库,包含各种原始数据库(原始数据表),考核结果库(考核指标计算表,区域位次指标计分表,年度变化指标计分表,考核结果表),参数库(位次得分表,等级划分表,等级赋分表),用户库。根据数据格式合理设计各指标的数据库表结构,以获得各指标的正确存储和计算,便于系统对数据的管理、维护、获取以及可视化查询。
4、系统优势
建设用地消耗考核系统构架科学合理,功能模块逻辑严密,数据更新方便快捷,应用模式灵活方便,提供与Word2000和Excel 2000等表格和文档工具的无缝连接,既做到了功能扩充,又保证了界面统一,同时还能灵活使用文档和报表编辑,快速实现原始数据修改、输入、考核指标计算、参考指标浏览和最终成果输出,实现了考核工作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既为政府决策提供翔实、快捷、高可信度的数据,又为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保障。
篇7
一、构建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体系的指导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监测体系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核心,体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变化规律,指标的选取和计算方法具有内在的经济学关系和合理的逻辑联系。
2.时代性原则。即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来考虑和设计统计监测体系,体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融合和互相促进,突破以往城镇化监测体系的不足,能真正反映新形势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3.传承性原则。即借鉴和吸收以往城镇化监测体系中的合理部分,在吸纳、完善、充实的基础上,融入到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体系之中,既有创新又不全盘否定。
4.实用性原则。就是既要使统计监测体系能客观反映城镇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又要避免好高骛远,使监测体系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失去实用性。
5.适用性原则。就是在保证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一是最大限度地兼顾国家、省、市、县不同层级区域的需要;二在本着易获得、易处理、易推算的原则来选取监测指标。
6.导向性原则。就是监测体系要充分发挥导引性、导向性作用,使各地区正确认识和评价本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阶段,激励各地区积极主动地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体系的指标选取
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的城镇化,它不再是“造城运动”、房地产化和“摊大饼”,新型城镇化要回归到为城镇化主体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这一本位。围绕这一根本要求,我们设计了9个方面,共37个指标的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体系,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根据各项指标的经济学关系及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见下表。
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为避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造城运动和房地产化,杜绝空心的城镇化,经济发展指标是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体系的重要基础。(1)人均GDP:计算公式:人均GDP=GDP总量/常驻总人。(2)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计算公式: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帐补贴。(4)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公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调查补贴)/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5)人均公共预算财政收入:计算公式:人均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平均人口。
2.城镇化城镇化率:国际上通常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定义为城镇化率。目前,我国公布和使用的是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的城镇化率。但这种方法计算的城镇化率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从内涵上看,受目前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很多入城的农民不能获得与市民同样的医疗、养老、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待遇,这部分人口并非完全意义的城镇人口,从而导致城镇化率虚高的现象,不能真实客观反映城镇化水平。二是从技术上看,目前,只有国家、省和部分市地在非人口普查年份组织实施了人口抽样调查,可以获得常驻人口数据,而绝大部分市地并没有开展此项调查而无法计算常驻人口的城镇化率,造成了不同地区城镇化率不可比,影响了对城镇化发展的对比研究和趋势判断。本监测体系的城镇化率确定以非农业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进行计算,以消除目前城镇化率虚高以及不客观、不准确的问题。计算公式:城镇化率=非农业户籍人口/总人口×100。
3.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摆脱了以往就城镇抓城镇化的简单做法,通过农村和城镇的协调发展来塑造充满生机和持久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1)粮食亩产:耕地稀缺和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来确保粮食安全。计算公式:粮食亩产=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最终推动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可以综合衡量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潜力。计算公式:可以运用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测算。(3)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组织比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实现农户利益的最大化。计算公式: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组织比重=参加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数量/农户总数量×100。(4)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计算公式:土地规模经营比重=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耕地总面积×100。(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农业机械装备量、机械化作业和管理水平3个方面的得分,简均后得到农业综合机械化综合得分。
4.工业化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看,城镇化与工业化具有密切的联系,工业化可以有效吸纳就业,同时,工业化又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就业人口的不断扩大。(1)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大小揭示着工业化的程度。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增加值/GDP×100。(2)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科技经费支出的规模反映了工业化质量。计算公式: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工业增加值×10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新型城镇化客观上要求确立以高新技术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计算公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100。
5.信息化将信息化有机地融入到新型城镇化中,可以实现城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城镇化的推进带来集约、循环、低碳的“绿色模式”。(1)手机上网用户比重:手机上网具有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等特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公式:手机上网用户比重=手机上网用户/手机用户×100。(2)每千人计算机数:计算机是信息化的硬件基础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计算公式:每千人计算机数=计算机数量/常驻平均人口(千人)。(3)每百人宽带用户数:宽带网络改变了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计算公式:每百人宽带用户数=宽带用户数量/常驻平均人口(百人)。(4)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加大信息建设投入,建设智慧城市,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公式: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信息化投入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0。(5)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信息产业是是引领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发动机”。计算公式: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GDP×100。
6.基本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根本要求就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就要求打破坚冰和壁垒,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驻人口的全覆盖,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1)常驻人口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计算公式:常驻人口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16周岁以上常驻人口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城镇16周岁以上常驻人口数×100。(2)常驻人口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计算公式:常驻人口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常驻人口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城镇常驻人口数×100。(3)常驻人口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计算公式:常驻人口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城镇常驻人口数×100。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和城镇常驻人口数均为城镇16-60周岁人口数,不含学生数和已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常驻人口城镇家庭子女入学率:计算公式:常驻人口城镇家庭子女入学率=常驻人口中小学实际入学人数/常驻学龄人口数×100,均为城镇口径,即以在城镇实际居住的小学、初中、高中学龄人口为基数,考察实际入学接收教育的情况。(5)万人拥有医生数:计算公式:万人拥有医生数=医生数量/常驻人口数(万人)。
7.城镇建设城镇建设,尤其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发挥城镇整体功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保障。(1)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计算公式: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基础设施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100。基础设施投资既包括以往狭义的建设类基础设施投资,还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计算公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常驻人口数。(3)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计算公式: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市道路面积/城市常驻人口数。(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计算公式: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吨/日)/生活垃圾产生量(吨/日)×100。(5)万人拥有公共车辆:计算公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公共车辆数/常驻人口(万人)。
8.就业(1)从业人员占经济活动人口人口比重:计算公式:从业人员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从业人员数/经济活动人口人口数×100。(2)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计算公式: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总数×100。
9.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约束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成本和压力日趋加大。如何避免传统城镇化覆辙,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就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是检验新型城镇化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1)万元GDP能耗:计算公式:万元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不变价GDP总量(万元)。(2)万元GDP水耗:计算公式:万元GDP水耗=水消耗量(立方米)/不变价GDP总量(万元)。(3)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增幅:计算公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增幅=(本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上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100。(4)氨氮排放总量增幅:计算公式:氨氮排放总量增幅=(本年氨氮排放总量/上年氨氮排放总量-1)×100。(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增幅:计算公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增幅=(本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上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00。(6)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增幅:计算公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增幅=(本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上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100。
三、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体系目标值及评价方法
1.各项监测指标目标值的确定城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仍没有走完。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内,城镇化仍将是从低到高和数量扩大、质量提高的动态发展。针对我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本监测体系的各项指标,除第九项“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中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以外,其它指标均以每年度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完成的最高值作为目标值。
篇8
1勤于沟通,注重设计过程管理
在国际合作设计合同签订后,国际合作进入实施阶段。在本阶段,建设单位应与合作方通过各种可行方式进行沟通,并注重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合作过程是我方人员学习消化吸收的过程,在合作中,应勇于沟通、勤于沟通,通过沟通掌握设计的关键点及核心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注重设计过程管理,对设计各阶段的设计目标、进度、调整予以管控,及时发现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2严格把关,认真审查合作方提交成果
国际合作的最后阶段,合作方应向我方提交最终的设计成果,我方应对设计成果进行认真审查。成果审查的基础是国际合作过程中签订的合同、技术文件,审查的内容为合作方提交的全套资料,重点为设计计算报告、设计图纸、重要设计参数等。在审查时要特别注重计算过程是否可行、图纸设计内容是否完整、重要设计参数选取是否准确等。在审查中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合作方沟通并提出相关要求。
3设计国际合作其他注意事项
3.1注重保密
军工能力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往往具有保密性质,开展国际合作特别要注意保密工作。在国际合作开始前,应对项目进行保密审查,确认是否存在泄密风险。经过审查,确定项目国际合作的可行性。那么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项目脱密、保密工作,确保向合作方提供的资料以及沟通过程中不发生泄密事件。
3.2文化差异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双方都应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注重掌握双方在工作流程、阶段划分、专业词汇以及概念定义之间的差别,避免差异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同时,还应注意日常沟通时的语言、词语等,避免造成误解。
3.3货物运输
设计国际合作的最终成果主要是设计计算报告、设计图纸、光盘等重量较轻的物品,建议直接采用空运的运输形式,能够确保运输的及时性及安全性。货物运输前双方应进行充分沟通,做好发货及收货的相关准备,办理完成海关的相关手续。如果货物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重大问题,则可以充分利用货物较轻的特点,协调合作方重新发送一份,确保我方利益。
4结语
篇9
一、当前基建投资统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1.基本建设投资统计指标综合性强、数据量大,计算过程复杂
基建投资统计的数据处理比较复杂。报表中看似简单的一个统计指标,背后却包含了大量基础数据的收集、加工和计算。稍有不慎,就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统计数据质量。例如:为了填报主要工程量完成情况月报中某一基建项目的 “自年初累计完成隧道延长米”的指标,数据整理过程如下:
⑴依次统计该项目各座隧道自年初累计完成的开挖、二衬、铺底和水沟电缆槽等长度;
⑵将以上各项基础数据按规定折算系数折算,计算出每座隧道的折合成洞米;
⑶再把该项目中每座隧道的折合成洞米相加,才能得出该项目所需填报的建设项目自年初累计完成隧道延长米(折合成洞米)的数据。
由此可见,基建投资统计的数据处理量是比较大的,报表中的每一个统计数据指标都包含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的统计和计算过程,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果在某一环节中出现错误,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统计数据质量。
2.统计指标内涵丰富、涉及知识面广,不易准确理解和把握
2010年1月起执行的新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规则》(以下均简称《统规》),对基建投资统计的各项指标和口径都作了明确、清晰的解释。但在实际工作中,让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专业背景和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在千变万化的不同环境下,准确地运用这本统计规则指导具体统计实践,仍存在着不知所云、不知所以、不知从何下手的等困难。
例如:建设项目中关于跨线公路桥(指在铁路线路上方修建的保证公路顺利通过铁路线路的跨线桥)的投资,在建设项目概算编制体系中,它被列入第十章:其他费用。而在《统规》中,它属于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房屋等类型的建造工程投资,须按本年完成投资的构成分类,划入“建筑工程”费用。遇到此类问题,填写统计报表时以何为据呢?不仅初次兼职统计工作的人员容易犯晕,有时一些老统计人员也会糊里糊涂地把跨线公路桥的投资完成,统计为“其他费用”中。
3.大中型项目设计复杂、影响因素多,施工过程中变化大
目前,大部分铁路基建项目在初步设计批复后就开始招投标、安排施工进场了,建设过程中多次变更设计,工程内容设计总量变化大,造成统计依据不足,错报漏报时有发生。
以呼铁局的新建张集铁路项目为例:Ⅰ线初步设计为164.562公里。增建Ⅱ后初步设计为164.439公里,最终里程在哪里发生变化。若未认真、及时地学习增建二线初步设计,就不能准确反映建设规模。
4.工程建设周期长,基础资料面广量大,基础工作牵涉精力多
大中型铁路基建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在2-4年左右,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需要动态地不断追踪、保存、整理建设项目的基础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基建项目所跨区域大、建设时间长,所涉及的方面很多,而基层单位从事基建投资统计工作的人员,几乎都是兼职的。基建投资统计的基础工作离不开真实、完整的原始记录保存和统计台帐的科学管理,这些都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二、影响基建投资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统计工作责任大、要求高,现场从事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1.1对统计规则及报表制度理解不透
“十一五”以来铁路建设步伐加快,推动了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和投融资渠道的不断创新和变化,为了准确、全面地反映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和速度,规范投资统计范围、指标口径和计算方法,铁道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2004年颁布的《统规》做了大量修订,并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新版规章。全路对新《统规》进行了全路性的统计培训,但是部分统计人员,一是对新的《统规》还没有全面认真地学习,对各项指标解释理解还不透彻,造成指标计算错误。例如统计规划用地面积及征用土地面积时,误将临时用地统入;二是没有认真阅读理解当年下发的报表制度,对当年的新规定及新要求没有领会贯通,造成报表统计时,资料信息没有按照要求采集,造成误统或错统。
1.2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办法及相关知识学习不够
基建投资统计取数的依据是验工计价,验工计价表是按照项目概预算章节表根据工程项目的完成进度编制的。目前,我公司还有部分项目统计人员对概(预)算章节内容及费用构成不熟悉,常在一些投资完成额按构成、按建设资金来源分类方面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另外,还有一些统计人员对基本建设程序从设计阶段到实施阶段到建成投产验收阶段不清楚,对基本建设概算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管理等的基本程序和内容不掌握,不能及时对所统计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设计、概算变动情况进行了解,造成所统计的项目与实际相矛盾。
1.3 基层统计队伍不稳,统计人员变动频繁,部分同志责任心不强
一是基层统计人员兼职多、压力大,统计工作处于被应付状态,个别单位竟会在同一报表指标上经常出现错误。二是基层统计人员调动频繁,公司没有几个基建项目的投资统计人员是从头做到结束的,常常干1、2年就又换人了,好不容易教会了一个人,他们却又换人了。三是新开工项目增加,项目的统计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对统计指标计算不清楚。四是部分同志心情浮躁,思想上不重视统计工作。五是统计工作要求高,待遇低,巨大的反差令一部分人员不安心、不尽心统计工作,不注意认真核对报表资料。
2.统计人员工作不主动,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
2.1惰性思想作祟,深入现场不够,主动了解计划变更情况不够
对施工进度情况的了解,是正确统计实物数量及投资额完成的关键。统计人员如果没有深入现场查看,对完成的工程量进行估算,就会造成对验工计价报表所反应出的工作量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目前有些单位负责统计报表的人员与编制验工计价报表人员不是同一人,如果验工计价报表数据虚报,统计人员不进行现场调查,是难以发现其错误,从而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人员应主动与计划、施工及设计等相关部门沟通,及时掌握计划调整、变更设计及施工图变化等情况。如果对变化情况不掌握,就会对计划数、设计数量的更新不及时,造成相关指标统计不准确。这一方面我们一些统计人员作得还不够。
2.2基建投资统计台帐还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
基建投资统计报表,尤其是年报卡片,涉及的指标数值较多,有建设概况、设计数量、征地拆迁、施工规模、计划投资、资金到位、资本金到位,新增生产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的收集,需要建立基础台帐,并且在指标发生变化时,不断地及时更新。一般来说,至少每个月都要进行数据更新(如资金到位情况是每月都会发生变化的),但是,现在的基建投资统计台帐,没有几个项目管理单位已经有效地建立并运行起来。
3. 投资计划管理模式对统计工作有负面影响
3.1基建计划的年末调整时间晚及超前下达计划,影响报送铁道部与国家统计局数据的一致性
铁路基建计划管理的特殊性,导致了每年最后一次调整计划项目管理单位很晚才能收到。特别是遇到销号项目的计划调整,必定引起投资完成额的变化。由于各局报部、报送地方统计局的年报截止日期不同(2月28日、1月5日),会影响到铁道部与国家统计局所汇总数据的一致性。
3.2将银行贷款全部列入部资金来源,影响投资完成额的准确归类
铁道部对银行贷款采取的是“统借统还”管理,将银行贷款全部列入部资金来源,这在合资铁路建设中引起了很多的地方股东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这些贷款的风险、偿还,是由各方股东按股比承担的,岂能因贷款列入了部资金计划,投资完成也就全部列入铁道部的投资完成额。但是若对这类投资的完成额按股比进行分劈,既影响了本局的部、地方资金计划完成率,也未必与其他局的做法相统一。
三、提高铁路基建投资统计数据质量的应对措施
1.要加强学习,坚定理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1.1要加强思想教育。统计管理工作,首先应注重人的思想理念教育。正确认识统计工作在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性,统计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制订计划的重要依据。铁路基建投资统计工作需要打造一只热爱铁路、热爱统计工作的坚强队伍,各级领导管理部门应以身作则,切实培育统计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的思想理念和工作作风。
1.2要认真学习统计规则和相关统计理论。应以学习《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规则》和年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为重点,提高对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的理解,统计指标在统计规则中有严格的界定。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遇到难点和不清楚的地方,能主动学习请教。尤其像《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学习,是对统计规则的补充解释,是对当年投资统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进一步说明,对统计年报的填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3要主动学习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方面的知识。熟悉本建设项目批复的概算编制办法、定额采用以及概算的组成,认真梳理工程概(预)算的章节与投资统计相关指标的对应关系,是正确计算投资完成额按构成分的关键所在。目前工程项目的验工计价报表都是按照工程概(预)算章节来编制的,验工计价报表是统计数据取数的依据。要主动学习工程概(预)算编制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总结概预算章节费用与投资完成额按构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2.应注意抓好基础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2.1建立健全基建投资统计基础台帐,做好统计基础工作。建立统计基础台帐,不能仅仅局限于统计报表要求填报的统计指标需要,必须根据建设项目管理实际需要,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建立台帐。例如:在建立工程完成台帐时,可细化到每一路基里程段、每一座桥梁、每一座隧道等单位工程。
台帐建立之后,必须定期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并掌握工程实际进展状况,及时做好统计台帐数据的更新工作。
2.2 加强上下级及业务部门之间沟通,确保指标口径一致。在日常统计工作中,会遇到对指标的理解模棱两可的时候,要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形成共识,才能保证统计数据计算方法及口径准确。同时要加强与业务部门间的沟通,如与建设管理处加强联系,确保不同部门间上报铁道部完成情况数据的一致性。
2.3加强统计分析,发挥统计功能。做好基建投资统计工作,除了统计数据以外,更重要一点,还要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分析,通过表格、图文等多种方式客观地反映现场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功能。
2.4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统计人员及时培训指导。项目开工后,按照报表制度要求就应定期上报相应的月报,项目需配备新的统计人员接手统计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统计规章及统计信息系统培训,并在具体工作中进行指导,以便尽快上手。另一方面,要组织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基础知识、统计法相关知识及地方统计管理条例的系统学习,通过学习合格取证,实行持证上岗。
3.投资统计工作需要上级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
3.1期待上级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各投资计划人员,要全面了解各个施工项目的实际工程进度情况,正确预测各施工项目在年度内能完成的工作量,通过工程量计算年度内完成的投资额,制定建议投资计划时,不能凭感觉,要有依据,要维护计划的权威性,避免多次调整计划,更不要发生跨年度调整计划。
篇10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指标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计算过程涉及到许多资料来源,其中相当一部分资料来源,如财政决算、会计决算资料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滞性,因此,这些指标在时间上并不总能满足宏观经济分析的需要。尤其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季度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在进行季度宏观经济形式分析时,根本就找不到这些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利用相关的统计指标估计或推算上述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指标,以满足分析的需要。所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这两种类型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上述估计或推算的准确性,以免影响对宏观经济形式的分析和判断。本文阐述上述两种类型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关系
居民消费指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支出。“居民”指的是从事消费活动的住户或个人,不包括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事业、行政等各种类型单位;“常住居民”是对居民所作的进一步限定,使其涵盖了临时离境和住外使领馆人员,排除了临时入境和住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使领馆人员。因此,原则上讲,居民消费这一指标不包括非常住居民在我国境内的消费支出,而包括我国常住居民在境外的消费支出。“一定时期”一般指一个核算期,即一年或一个季度。"消费性"意指不包括用于生产活动的房屋等建筑和机器设备方面的支出,这类支出属于固定资本形成。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所有房屋,包括居民住房的购买,都属于固定资本形成,而不属于消费性支出。“全部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支出”指除了包括居民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居民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的形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住户本身消费的货物,如农户生产并消费的粮食;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商业统计中的指标,它“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销售对象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额。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与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之间的关系。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包括对企业、事业和行政等各种类型单位的零售额。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讲,这些单位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它们购买的各种商品,除了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的形式支付给本单位职工和其他个人的部分外,要么属于中间消耗,要么属于固定资本形成,不属于居民消费。例如,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包括的售给社会集团的办公用具、纸张、书报杂志、文体用品,等等,属于中间消耗;办公设备,如电讯设备,交通工具,如小轿车、面包车、工具车、卡车,等等,属于固定资本形成(从这个角度讲,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实际上并不是消费品)。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与居民消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其中大部分直接构成居民消费,正因为如此,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计算居民消费的主要资料来源之一。但是,两者之间也有许多方面的区别,这些区别可以概括如下:
(一)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包括售给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华侨、台湾同胞和外国住华使领馆人员的消费品,居民消费不包括这些消费品,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这些消费品包括在货物和服务的出口中。
(二)居民消费包括我国临时离境人员和住外使领馆人员在国外购买的消费品,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不包括这部分消费品。
(三)居民消费包括服务消费,如医疗保健服务、交通和通讯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等,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不包括这些服务的价值。
(四)居民消费包括虚拟消费,即居民对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的形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居民对自己生产的货物的消费,居民对自有住房服务的消费,等等,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不包括这部分内容。
(五)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包括售给居民的建造房屋用的建筑材料,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这类建筑材料属于建筑活动的中间消耗,不属于居民消费。
1978年至1992年,我国居民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之间具有如下数据关系:
表1:居民消费与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数据对照表(单位:亿元)
年度HCSR1HC-SR1(HC-SR1)/HC
19781759.11121.2637.90.36
19792005.41311.7693.70.35
19802317.11608.0709.10.31
19812604.11798.5805.60.31
19822867.91956.1911.80.32
19833182.52169.51013.00.32
19843674.52574.51100.00.30
19854589.03391.41197.60.26
19865175.03912.01263.00.24
19875961.24562.01399.20.23
19887633.15869.61763.50.23
19898523.56376.42147.10.25
19909113.26509.12604.10.29
199110315.97358.52957.40.29
199212459.88621.33838.50.31
注1:HC:居民消费;SR1: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HC-SR1:居民消费-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HC-SR1)/HR:(居民消费-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居民消费。
注2:1992年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再区分为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两部分,所以,本表数据截止到1992年。
注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1996)。
居民消费与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还用图形表示如下:(见附图1、附图2)
从表1、图1和图2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与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之间既具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联系表现为两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区别表现为前者始终大于后者,从未重合过。并且,绝对差额具有逐渐变大的趋势,以1978年为最小,637.9亿元,以1992年为最大,3838.5亿元,平均绝对差额为1536.1亿元;相对差额呈较平稳的波动状态,以1978年为最大,36%,以1987和1988年最小,23%,平均相对差额为29%。因此,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占居民消费的平均比例为71%。
二、政府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
政府消费包括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支出和政府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消费货物和服务所承担的净支出。前一部分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其经营收入价值;后一部分等于政府向居民提供的消费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居民收取的价值。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等于它的经常性业务支出加上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的经常性业务支出等于政府单位(包括行政单位、全额和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因从事业务活动而购买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支付的劳动者报酬和支付的税金(生产税)之和。用公式表示,即:
政府消费=政府关于公共服务的支出+政府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消费货物和服务所承担的净支出=(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政府服务的经营收入价值)+(政府向居民提供的消费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政府就这些货物和服务向居民收取的价值)
其中: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政府单位的经常性业务支出+政府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政府单位购买的的用于业务活动的货物(固定资产除外)和服务的支出+政府单位支付的劳动者报酬+政府单位支付的生产税)+政府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
政府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政府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中的一部分,如售给政府单位的文具、纸张、报纸、图书、杂志等办公用品,售给部队的粮食、衣着、日用杂品等生活用品,等等,属于政府单位购买的用于业务活动的货物,因而是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包括政府购买然后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给居民的消费性货物,政府关于这部分货物的净支出包括在政府消费中。
政府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之间的主要区别可以概括如下:
(一)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包括对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等非政府单位的商品零售额,政府消费中显然不包括这部分商品的价值。
(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包括售给政府单位的小轿车、面包车、工具车、卡车等交通工具和电讯设备、电影器材等机器设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这些交通工具和机器设备的购买属于固定资本形成,不属于政府消费。
(三)政府消费包括政府单位关于服务、劳动者报酬、生产税的支出和政府单位固定资产的虚拟折旧价值,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不包括这部分价值。
(四)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包括政府购买然后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给居民的消费性货物的全部市场价值,而政府消费只包括这些货物的市场价值与向居民收取的价值的差额。
(五)政府服务的经营收入是政府消费的冲减项,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显然不受政府经营收入的影响。
1978年至1992年,我国政府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具有如下数据关系:
表2:政府消费与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对照表(单位:亿元)
年度GCSRSGC-SRS(GC-SRS)/GC
1978480.0143.7336.30.70
1979614.0164.3449.70.73
1980659.0186.0473.00.72
1981705.0204.0501.00.71
1982770.0225.4544.60.71
1983838.0256.6581.40.69
19841020.0324.7695.30.68
19851184.0410.0774.00.65
19861367.0462.0905.00.66
19871490.0553.0937.00.63
19881727.0665.01062.00.61
19892033.0697.81335.20.66
19902252.0741.21510.80.67
19912830.0887.21942.80.69
19923492.31083.52408.80.69
注1:GC:政府消费;SRS: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GC-SRS:政府消费-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GC-SRS)/GC:(政府消费-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政府消费。
注2:1992年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再区分为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两部分,所以,本表数据截止到1992年。
注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6)。
政府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之间的关系也可利用图形表示如下:(见附图3、附图4)
从表2、图3和图4可以看出,政府消费与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的变化趋势比较接近,但前者始终大于后者,且两者间的绝对差额随时间逐渐变大,从1978年的336.3亿元逐步增加到1992年的2408.8亿元,平均绝对差额为963.8亿元。政府消费与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之间的相对差额始终在60%和70%之间变动,平均值为68%。显然两者间相对差额较大,这是因为,在政府消费的价值构成中,政府部门的劳动者报酬和固定资产的虚拟折旧价值占主要部分。
三、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两部分组成。最终消费也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组成。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基本上表现为居民消费与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之间的关系和政府消费与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之间的关系。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区别可以概括如下: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售给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华侨、台湾同胞和外国住华使领馆人员的消费品,最终消费不包括这些消费品,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它们包括在货物和服务的出口中。
(二)最终消费包括我国临时离境人员和我国住外使领馆人员在国外购买的消费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这部分消费品。
(三)最终消费包括服务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相应的服务价值。
(四)最终消费包括虚拟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这部分内容。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售给居民的建造房屋用的建筑材料,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这类建筑材料属于建筑活动的中间消耗,不属于最终消费。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对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等非政府单位的商品零售额,最终消费中不包括这部分商品的价值。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售给政府单位的小轿车、面包车、工具车、卡车等交通工具和电讯设备、电影器材等机器设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这些交通工具和机器设备的购买属于固定资本形成,不属于最终消费。
(八)最终消费包括政府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全部价值,即,不仅包括政府单位在从事公共服务活动时所购买的的货物(固定资产除外)价值,而且包括政府单位从事上述活动时所购买的服务、支付的劳动报酬和固定资产的虚拟折旧价值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只包括其中的货物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具有如下数据关系:
表3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表(单位:亿元)
年度FCSRFC-SR(FC-SR)/FC
19782239.11264.9974.20.44
19792619.41476.01143.40.44
19802976.11794.01182.10.40
19813309.12002.51306.60.39
19823637.92181.51456.40.40
19834020.52426.11594.40.40
19844694.52899.21795.30.38
19855773.03801.41971.60.34
19866542.04374.02168.00.33
19877451.25115.02336.20.31
19889360.16534.62825.50.30
198910556.57074.23482.30.33
199011365.27250.34114.90.36
199113145.98245.74900.20.37
199215952.19704.86247.30.39
199320182.112462.17720.00.38
199427216.216264.710951.50.40
199534529.420620.013909.40.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可利用图形表示如下:(见附图5、附图6)
从表3、图5和图6可以看出,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绝对差额随时间逐渐变大,相对差额变化比较平稳。这些特点同居民消费与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之间的关系相同,这是因为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有较大比例。绝对差额以1978年为最小,974.2亿元,以1995年为最大,13909.4亿元,平均绝对差额为3893.3亿元;相对差额以1978年和1979年最大,44%,以1988年最小,30%,平均相对差额为38%。因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最终消费的平均比例为62%。
四、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关系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通过购买和销售、易货交易、实物资本转移或自己生产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净增加价值和因生产活动所实现的非生产资产的增加价值之和。前一部分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固定资产净增加价值=通过购买获得的新旧固定资产价值+通过易货交易获得的新旧固定资产价值+通过实物资本转移获得的新旧固定资产价值+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价值-出售的旧固定资产价值-通过易货交易交换出去的旧固定资产价值-通过实物资本转移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
这里的固定资产包括有形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有形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机器设备和培育资产,后者即人工培育的水果林、役畜、奶畜,等等。从理论上讲,无形固定资产包括矿藏勘探、计算机软件、娱乐、文学或艺术品原件,等等,受资料来源的限制,我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的无形固定资产只包括矿藏勘探,没有包括其他类型无形固定资产。
后一部分包括土地改良和非生产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土地改良指增加土地的数量、提高土地的质量或防止土地退化所进行的重大的土地改良,包括开垦荒地、填海造田、修建水库、灌溉渠,等等。非生产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指土地、矿藏等非生产资产在所有权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如律师费用、经纪人费用、税金,等等。
固定资产投资额又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的主要指标,它“指以货币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它是我国计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最基本资料来源。两者间的区别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投资额中不包括5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相应的投资。
(二)从理论上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应包括上面定义的所有土地改良投资,而固定资产投资额只包括部分土地改良投资,即通过正式立项的土地改良投资,而没有通过正式立项的土地改良支出则没有包括在固定资产投资额中。
(三)从理论上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非生产资产的所有权转移费用,而固定资产投资额则不包括相应的费用。
(四)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人工林的成长价值和役畜、奶畜的成长价值以及通过购买、易货交易和实物资本转移所实现的役畜、奶畜的净增加价值,而固定资产投资额则不包括这部分价值。
(五)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包括部分无形固定资产的净增加额,即用于矿藏勘探的支出,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包括相应部分。
(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扣除了由于出售、易货交易和实物资本转移而转出的旧固定资产价值,而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扣除相应的价值。
1980年以来,我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具有如下数据关系:
表4: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对照表(单位:亿元)
年度FCFFAIFCF-FAI(FCF-FAI)/FCF
19801318.0910.9407.10.31
19811253.0961.0292.00.23
19821493.21230.4262.80.18
19831709.01430.1278.90.16
19842125.61832.9292.70.14
19852641.02543.297.80.04
19863098.03019.678.40.03
19873742.03640.9101.10.03
19884624.04496.5127.50.03
19894339.04137.7201.30.05
19904732.04449.3282.70.06
19915940.05508.8431.20.07
19928317.07855.0462.00.06
199312980.012457.9522.10.04
199416856.316370.3486.00.03
199520300.520019.3281.20.01
注1:FCF:固定资本形成总额;FAI:固定资产投资额;FC-FAI: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FC-FAI)/FCF:(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注2: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起始于1980年,所以,本表数据也从1980年开始。
注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其中1995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有所调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1950--1995)。
1980年以来,我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关系也可利用图形表示如下:(见附图7、附图8)
从表4、图7和图8可以看出,同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相比,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具有更接近的特点: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绝对差额在1986年的78.4亿元和1993年的522.1亿元之间变动,平均值为287.8亿元;相对差额较小,平均值为9%,除前五个年度外,平均值为4%。可见,导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产生差异的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五、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的关系
货物和服务出口指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货物和服务进口指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这里的货物出口和进口均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出口贸易额是海关进出口统计指标,它指引起我国境内物质资源增加或减少的进出口货物。其中,进口贸易额按到岸价格计算,出口贸易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一)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不仅包括货物进出口,而且包括服务进出口,而进出口贸易额仅包括货物进出口。
(二)在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这一指标中,货物进口按离岸价格计算,而在进出口贸易额这一指标中,货物进口按到岸价格计算,其中包括进口货物从出口国口岸到我国口岸所发生的货物运输和保险等费用。
(三)在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这一指标中,出口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我国境内购买的货物,进口包括常住单位在国外购买的货物;而在进出口贸易额这一指标中,出口和进口均不包括上述货物。
1982年以来,我国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与进出口贸易净额之间具有如下数据关系:
表5: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与进出口贸易净额对照表(单位:亿元)
年度NEXPNEXTNEXP-NEXT(NEXP-NEXT)/NEXP
198291.156.334.80.38
198350.816.534.30.68
19841.3-40.041.331.77
1985-366.9-448.982.0-0.22
1986-255.2-416.2161.0-0.63
198710.8-144.2155.014.35
1988-151.1-288.6137.5-0.91
1989-185.5-243.958.4-0.31
1990510.3411.598.80.19
1991617.5428.4189.10.31
1992275.5233.042.50.15
1993-679.5-701.421.9-0.03
1994634.1461.7172.40.27
1995998.51403.3-404.8-0.41
注1:NEXP: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NEXT:进出口贸易净额;NEXP-NEXT: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进出口贸易净额;(NEXP-NEXT)/NEXP:(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进出口贸易净额)/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
注2: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是利用国际收支平衡表计算的,我国从1982年开始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所以本表数据从1982年开始。
注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6)。其中,1987年和1995年的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数据有所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与进出口贸易净额之间的关系也可利用图形表示如下:(见附图9)
从表5和图9可以看出,除1995年外,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始终大于进出口贸易净额,因此,除1995年外,,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与进出口贸易净额之间的绝对差额始终为正值,1995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从上述表式和图型还可以看出,有两个年度比较特殊,即1984和1987年。在这两个年度中,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均为正值(数值较小),即表现为顺差,而进出口贸易净额则均为副值,即表现为逆差,从而,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与进出口贸易净额之间的相对差额表现得尤为特殊,分别为3177%和1435%。前面所阐述的因素是导致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与进出口贸易净额之间产生上述差异的基本原因(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也可能导致两者之间产生差异)。
从上述几种关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指标与相关的统计指标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在利用这些统计指标对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指标进行估计和推算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些联系和区别,准确地使用它们。
参考文献——
一、国家统计局1994年制定:《国家统计调查制度》。
二、林贤郁:《关于改进宏观综合平衡分析方法,准确使用有关统计指标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