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协制度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协制度体系建设

篇1

(一)健全科学素质工作长效机制。县科协充分发挥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抓总作用,认真协调落实《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积极推动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高、推进四大基础工程建设,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增强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全年召开1—2次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加强对各成员单位职责的进一步细化、量化和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办,引导各乡镇、各部门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提请县委政府把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核,逐步建立考评机制和表彰奖励机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提供参考依据。

(二)深入推进五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工作。发挥科协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资源优势,举办好1—2次青少年大型科普活动;发挥各涉农学会、部门的科技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科普基地示范、科技下乡指导、科技培训服务等形式,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发挥各培训机构的优势,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创业服务指导等方式,增强城镇劳动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充分发挥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画廊和宣传栏等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城镇社区科普益民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和文明程度;在人民群众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大反科普宣传力度;发挥党校、行政学院、青年干部周末学院及理论学习在线学堂资源优势,并通过学习培训、异地办班和挂职培训等形式,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普遍提升。适时邀请知名专家为县委中心学习组、县直机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举行一次科普报告会。

(三)全面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深化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辅助的多元化科普基础设施投入机制,整合各部门科普资源,发挥整体联动效应。加强行政村、社区、学校、医院、机关等单位的科普宣传站(栏)建设;积极争取中国地质大学产学研基地的支持,利用丰富的科研教学资源,建立科普教育基地。

二、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助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四)精心筹划系列主题科普活动,着力打造特色活动品牌。以“科普之春”、“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为载体,以各学会、协会和广大科技人员为主力军,以科普讲座、知识竞赛、咨询义诊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形式,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科协系统围绕两大科普活动全年组织送科技下乡达100场次、培训5万人次以上,其中较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不少于3场次。推广新技术新模式10项以上,印发资料4万份以上。

(五)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积极开展科普展教活动。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科技巡回展到展出,继续推行科技馆免费开放制度,组织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学生参观。发挥科普大蓬车流动性强、快捷便利、功能齐全的科普宣传优势,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开展科普活动,切实提升科普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以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等基础设施好、科普氛围浓的城区学校为重点,开展校园微型科技馆试点建设。

(六)创新青少年科技节,着力开展校园科普活动。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采取灵活有效地形式,组织开展全县第五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保参与活动学生人数达3万人以上。要切实抓好科技辅导员队伍和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科学教师培训,提高科技辅导员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荐优秀作品和选手参加市第十二届青少年科技节活动。

三、加大科普项目争取力度,推动科普示范体系建设

(七)积极实施好科普惠农益民项目工作,全力助推农业产业升级。着力做好“科普基层行动计划”、“科普助力新农村计划”、“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等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围绕全县柑橘、茶叶等支柱产业,将“乡村脐橙无公害栽培示范基地”纳入中国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峡口村九畹丝绵茶科普示范基地”纳入省科协“科普助力新农村计划”,茅坪镇桔颂社区纳入“社区科普益民计划”。

(八)抓好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培育2个科普示范乡镇、一批科普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建好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加强新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建设,做好示范体系登记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建好科普项目储备库。进一步完善科普示范体系,为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县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四、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着力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九)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政协科技界别作用,发挥科技人员的参谋决策咨询作用。积极参加人大、政协各项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织视察基层科协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重大项目,深入调查研究,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积极建言献策。

(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县直各学(协)会要结合本行业、本领域重点、难点技术问题确定科研项目、组织科技攻关,撰写科技论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每个学、协会全年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应不少于2次,每个会员全年撰写理论或实践论文应不少于2篇。与有关部门联合,切实开展好全县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交流活动,在组织论文评审的基础上召开学术交流会议。

(十一)健全举荐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科协在举荐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以青年科技奖为平台,培养举荐科技人才,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向县委、县政府推荐对优秀科技工作者实施奖励,做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十二)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科协文化建设,不断增强科协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研究制定科协文化建设方案,培育具有特色的科协文化,推动形成科技界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通过举办会员座谈会、会员联谊会、学会工作交流会、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营造为会员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良好氛围。力争把科协建设成为“科技工作者温馨之家”。加大对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县内外各级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宣传报道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

五、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增强科协组织活力

(十三)强化科协团体会员工作。一是加强县直学会建设。积极协调与沟通,争取县直学会挂靠单位重视学会协会工作,在学会开展活动和经费上给予支持,逐步推进学会、协会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学术团体的凝聚力。指导学会、协会依法运作、按章办会,吸纳更多科技工作者和民营科技人员加入学会、协会组织,努力培养各学科学术带头人。进一步完善学会、协会工作目标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奖励制度。二是重视乡镇科协建设,乡镇科协达要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地点、有牌子、有议事规程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协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着手开展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满足科技工作者需要的企业科协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四是创新科协会员日活动方式,培养和增进科协会员的团体意识。

(十四)加强科协队伍建设。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能,打造一支热爱科协、奉献科协的团队。强化科协全委会、常委会作用,加强机关与不驻会同志的联系,认真执行科协议事规则和联系会议制度,加强科协干部职工自身修养,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科协干部队伍。

篇2

关键词 流动科技馆;人才队伍;科普资源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211-01

目前,流动科技馆作为重要的流动科普资源,实现科普服务的公平与普惠,需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将展品设计开发、展品运行管理、展教活动开展、展品维修维护等多方面人才进行细化和培养。只有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为流动科技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不断向着“广覆盖、系列化、可持续”的目标迈进。下面笔者将结合流动科技馆项目的实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总结和浅析。

1 我国科普人才的现状及分类

1.1 我国科普人才现状

我国科普事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强力支撑。目前,就我国科普人才发展现状看,尚且存在数量不足,整体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特别是在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科普场馆建设、科普传媒和科普产业等方面缺乏高端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瓶颈。

事实上,无论是从当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看,还是从我国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现实看,公众提升科学质素所产生的科普需求都会大幅增长,进而使科普人才需求大幅增长,这些都给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科普人才的分类

从推进我国科普事业发展以及科普工作实际情况看,我们可以将科普人才界定为“具备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为科普事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专门人才”,包括积极投身于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在科普场馆建设、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等领域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

2 流动科技馆人才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2.1 流动科技馆人才队伍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全国科技馆行业逐步呈现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一些已建成开放的大中城市科技馆尝试性地开展了流动科普设施服务。流动科技馆作为近几年兴起的热点,已为27个省、市、自治区的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尤其为当地的青少年带去了科普的欢乐。按照项目职能划分,主要包括四个层级:中国科协和财政部、中国科协科普部和中国科技馆、各省级科协和省内核心科技馆、基层科协。

2.2 流动科技馆人才所面临的问题

1)专业人员匮乏,领域不均衡。目前,流动科技馆项目组工作人员仅6至7人,远远不能满足项目的发展,他们都是在完成自身所在部门工作的同时上完成流动科技馆的开发设计工作,可见精力有限,人员有限。同时他们基本上是以理工科为背景,多数为机电专业,在展品技术上有一定保障,但另一方面有存在着局限性,对于一个展览而言,机电是基础,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吸纳更多的其他专业领域人才。

2)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队伍不稳定。近几年,我国虽然有一些人才开发方面的文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制度还不规范,有的好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由于人员有限,精力有限,财力有限,多数是临时成立的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流动科技馆巡展任务。

3)人才数量不足,社会资源利用率低。流动科技馆的基层专业人才更为短缺,数量不足,目前尚未建立起专兼职结合、志愿者广泛参与的运行团队,从而造成管理效率偏低、活动形式不丰富、信息反馈不及时等

问题。

3 流动科技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与未来规划

3.1 流动科技馆人才队伍的建设的建议

1)以制度建设为前提,构建人才队伍政策体系。

为了推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国科协于制定的《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形成一批科普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完善科普人才结构,着重提升科普人才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各类科普人才的素质,把服务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普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我们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在选拔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我们要坚持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我们可以通过颁发奖状,给予经费补助,增加福利的方式,激发和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激发他们的斗志,才能促进他们在工作中做出好的业绩,对于各地来说,更需要好的激励措施,使流动科技馆发挥最大效益。

3)以载体建设为重点,搭建科普志愿者服务平台。

我国在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后,在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一些政策文件中已经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列为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意见》,就将“专兼职结合,建设高素质的科普人才任务”列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要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一支能够在基层,特别是深入农村和西部地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的志愿者队伍,组织老专家、老教授积极参与科普工作,深入基层,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科普文化素质,发展城市社区、乡村科普志愿者队伍。

3.2 流动科技馆人才队伍的未来规划

流动科技馆项目发展至今,人才问题是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科普人才是科普工作中最具活力的资源要素,在科普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普资源建设的关键,通过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和造就更多紧缺、高端、专门科普人才,可以有效提升其他科普资源的功能和作用,推进其他科普资源形式的创新,从而提高科普资源体系的系统功能,为科学普及,科普事业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流动科技馆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应该给予重视,面对专业人员匮乏,领域不均衡;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队伍不稳定;人才数量不足,社会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我们要系统规划,科学定位,梯次优化科技人才的引进布局。根据项目发展实际,对人才的引进,不能照搬发达地区模式,更不能贪高求精,建议进一步明确“差别竞争,特色取胜,错位引进,重点突破”的总体引进思路。在省级建立专门的巡展运行队伍,要符合流动科技馆的运行特点,要充分发挥省级科技馆和省内核心科技馆的资源优势,建立省级展教活动中心和省级展品维护管理中心,培养一批专业的辅导员队伍和展品维修团队。辅导员队伍要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业务工作能力,能熟练掌握流动科技馆的展示内容、操作方法,并能依托展品策划出生动有趣的科普教育活动。展品维修人员要有专业技能技术,负责展品布撤展,展品维修维护。

参考文献

[1]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中国科学技术出版,2011:263-265.

篇3

一、加强科协自身队伍和体系建设,提高科协的凝聚力

•加强科协的自身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科协组织机构,合理调整安排科协内部成员,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针对性地开展好各自的本职工作。

•充分发挥民主,使科协成员各尽其才,更好的为科协服务,努力提高科协干部的素质,增强科协的亲和力,使科协上下呈现融洽氛围,“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提高科协活动层次。

•通过组建扬大科协网络,增强科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校科协与各院科协的交流,发挥校科协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功能,以确保科协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校院科协的联系,做好宣传服务工作,提高科协在广大同学中的影响力

校科协的发展在于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必须加强院院合作,发挥校区优势,加强交流合作,以提高校科协在广大同学中的影响力,丰富同学的文化生活。

•不定期召开校、院科协主席联合会议,加强各院科协的交流联系,便于全校科协工作的开展。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活动质量和效果,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科协活动,让全校学生了解科协、关心科协、参与科协、服务科协。

•以科协自身宣传开展科技普及教育,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形式为基础,提高科协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逐步树立科协朝气蓬勃的形象。

•开展富有创新意识的活动,使所搞的活动与各专业紧密相连,从而促进学习,活跃第二课堂。

•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走出“象牙塔”,自觉为社会服务。

三、以特色活动为契机,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

•配合校团委、社团联合会做好“春之声”系列活动的工作。

•协助校团委组织好校创业大赛。

•协助校团委做好“挑战杯”竞赛工作。

•举办“科技采风”系列活动。

具体工作安排

一、二月份工作:

•确定各部门工作职能,制定好各级各类岗位责任及相关规章制度。

•各部相应的组织结构及人员明确到位。

•完成科协各项安排工作。

二、三月份工作:

•明确“科普”、“,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科研”、“科技咨询”为科协三大工作重点。

•校“创意大赛”组织和策划。

•更新科协网站,充分发挥网站信息交流和信息的作用。

•利用各种机会适时地开展尽可能多的科技普及活动,宣传科技知识。

三、四月份工作:

•组织扬州大学第三届“挑战杯”竞赛。

•举行“科技采风”系列活动第一阶段。生活百科知识竞赛、“关注科学”科普展;生活百科知识竞赛:四月底,由各学院自主安排;科普图片展:4月18日-4月25日,各校区巡回展出。

•创意大赛工作准备阶段。

•各学院结合各自专业,利用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各专业最前沿科技动态,各院负责人负责并汇报活动效果。

•利用各种机会适时的开展尽可能多的科技普及活动,宣传科技知识。

•组织一次以上的讲座,邀请专家教授,在各学院积极宣传。

四、五月份工作:

•“科技采风”系列活动第二阶段工作。网页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和电脑美术制作。5月26日前收齐作品。组织各学院积极参加并提前选拔作品。

•组织创意大赛决赛。

•加强与企业商家的合作,争取组织几次科技展。

•利用各种机会适时地开,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展尽可能多的科技普及活动,宣传科技知识。

•协助社团联合会做好“春之声”系列工作。

五、六月份工作:

•组织网页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和电脑美术制作决赛,优秀作品参加江苏省网络大赛。

篇4

明确指导思想

遵循和贯彻高校科研管理的公平合理、支持重点、协调性和以人为本的四项基本原则,以科研服务为中心,以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科研信息平台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为根本,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科研管理制度、科研信息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大学科技园建设为目标,积极调整重立项疏管理、重成果轻转化、重纵向轻横向和重学科轻科研的四个倾向,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树立总体目标

1.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营造创新环境,促进原始创新。

2.建立科研管理和信息平台,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

3.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促进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4.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5.建立和完善大学科技园运行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

6.逐步完成企业改革,优化科技产业结构,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确定重点任务

在科研管理方面,坚持一个中心,二项改革,三项建设,四项调整,五项重点。

一个中心,即以科研服务为中心。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既是管理机构,又是服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科研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发扬任劳任怨、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奉献勤业的精神。

二项改革,即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深化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构建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机制,加强科研管理创新,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符合科研人才成长的政策保障体系,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适应未来科技发展。

三项建设,即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科研信息平台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建设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的基础,科研信息平台建设是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是确保高校的科研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和管理系统优化运作的保障。

四项调整,即调整重立项疏管理、重成果轻转化、重纵向轻横向和重学科轻科研倾向。加强科研过程管理,克服各级项目管理部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重立项、轻实施、疏管理”的现象;加强高校科研成果管理,注重成果管理应用和转化,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一个面向需求的科研运行机制,形成“产学研”的发展模式,努力改善成果多,转化少的现象;正确管理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关系,应在重视纵向课题的同时,提高横向课题的待遇,鼓励承担横向课题;正确处理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在提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学校发展的同时,坚持以科研为龙头抓学科建设,坚持用科研促进学科建设的加速发展,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五项重点,即科技创新体系、科研管理制度、科研信息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大学科技园建设。以国家需求和科技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创新基地、科研任务等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优化资源配置,集成优秀创新人才,凝练重点科研方向,实现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学校在“人才、成果、条件、管理”四大目标的全面突破;建立和完善各项科研管理制度、建立绩效机制及预警机制、建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加强高校科研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遍及全校的科研管理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强化应用研究的市场理念,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风险投资、电子商务等方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

在产业管理方面,根据学校科技产业的特点,优化科技产业结构,搞好资本运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应注重发展科技产业,退出非科技型产业。对于高校来说,在传统(非科技型)校办企业方面,由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传统产业已没有优势;高校创办传统产业为教学服务也已失去其意义。但从比较优势角度看,高校办产业的优势在于创办科技型企业,且事实也证明科技实力雄厚的学府发展科技产业是可行的。高校创办产业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来实现。

注重关键问题

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没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在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队伍建设,既要高度重视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又要注重人才结构和梯队建设,造就形成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科技推广队伍和科技企业家队伍。要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一批在各自学科领域拔尖的优秀人才,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形成学术带头人群体。要从政策和制度上营造有利于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对已做出重要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应在职称、待遇、生活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要用项目和事业的发展吸引人才,用招聘的方式广揽英才,用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激励人才,真正做到用好现有人才,留住拔尖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

科研基地与学科建设关系问题

学科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龙头。要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强调多学科交叉、集成创新、集团协同作战,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将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重点项目相结合,整合学校优势,形成创新学科和创新平台。在学科建设上,要根据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需求,把握现代科技发展呈现的学科不断分化又不断交叉、渗透和高效综合的趋势,调整学科结构,重组“小而全”的学科,更新改造传统学科,加强新兴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解决好主要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形成既具有特色和优势、多学科协调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间的自由、宽松的学术思想交流、碰撞和结合,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科研基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科研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学科发展、吸引人才和成果转化的水平与规模。没有一流的研究基地,科技创新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就很难产生一流的成果。在研究基地建设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注重科研方向的凝练,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广泛吸纳社会科技资源和力量,通过重组部分科研机构,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和跨学校、跨地区的科研联合体,形成多学科综合、多种技术集成的科研组织机构。通过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实现基地资源的共享和创新效能的最大化。

管理机制问题

利益机制是积极互动的关键。做好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产品与产业开发的衔接,坚持长远效益与当前利益并重;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投资方与技术方的关系,处理好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关系。

诚信机制是积极互动的前提。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下通过组织措施,严明科研纪律,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在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技术合作中,遵循诚实信用互利的原则,遵守市场经济法规和运行规则,推动科技合作创新。

篇5

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把经济建设同防震减灾一起抓,不断提高监测预报和应急反应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做好全县防震减灾工作,根据国务院和省、市防震减灾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我县地处鲁豫交界地区和苍尼断裂两条地震带上,属于第二、三次全国地震区划7度以上的重要防御地区。历史上不仅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而且多次受到苍尼断裂两条地震带的影响,防震减灾形势不容乐观。做好新时期的防震减灾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按照国务院和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县新时期防震减灾的工作目标是:认真开展地震小区划、活断层探测和重大工程安全性评价工作,大力实施“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三大战略,逐步建立健全有重点的全面防御体系和预测、预防、救助全方位的灾害管理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防御地震灾害的氛围。到2015年,全县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

二、强化措施,落实任务,切实加强全县防震减灾工作

(一)加快全县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配合省、市地震局搞好地震台的改造和维护;*—2010年,建设地震观测深水井2眼,新上1处土壤观测点和2个宏观观测点,初步建成覆盖全县、信息共享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大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严格对地震台(站)、观测网点的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确保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严格落实震情、观测资料快速报送制度,加强地震预报研究,强化短临跟踪措施,努力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二)扎实推进震灾预防体系建设。一是提高抗震设防能力。要按照区划先于规划、规划先于建设的原则,积极开展城市地震小区划、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建筑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确保建筑工程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2015年前,完成*县城区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完成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工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的抗震设防依据。要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与管理,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依法将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力争使我县重大建设工程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比例达到98%以上。二是逐步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住宅建设防震抗震基本知识;组织开发推广经济适用、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施工技术;积极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指导和帮助农民对已建住房进行抗震加固,对新建住房进行抗震设防。认真组织开展对农村建筑队伍的教育培训,建立农村施工队伍施工资质和施工技术人员上岗证书管理制度,提高农村民居的建筑质量。

(三)建立健全紧急救援体系。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县通信、供电、自来水、煤气公司等单位,要认真落实预案规定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加强防震政策研究和地震应急实战演练,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设完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提高指挥协作能力。各乡镇要完善地震灾情速报网络,紧急情况下确保信息畅通、反映迅速、决策科学、处置有力。积极推进社区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建成以武警、消防为主、专群结合的地震灾害救助队伍。积极做好救助准备工作,合理建设应急物品储备网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改造工作中,科学规划建设城区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并配备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及物资装备。

(四)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努力推进“三网一员”群测群防建设,加强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形成完整的群测群防工作网络体系。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建设地震台网,并在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观测条件好、位置重要的台(站),适时纳入县级台网管理。要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地震观测、科学研究和技术装备开发,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作用。要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经费渠道,制定观测员岗位津贴发放标准,稳定群防群测工作队伍。

(五)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青少年为重点,向广大群众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各乡镇都要明确一所学校作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逐步在中小学校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要把防震减灾作为“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防震减灾讲师团,开展经常性的科普宣讲活动,努力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明确抗震设防各个管理环节的执法主体和工作程序,严格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依法履行抗震设防管理的执法检查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和《地震监测预报条例》,依法处理干扰和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的行为。

篇6

一、2014年上半年工作概况和目标完成情况

1.人才队伍建设步子不断加大。围绕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本土人才培育工作,进一步夯实人才队伍。一是引才引智步子加大。上半年共组团参加人才招聘会5次,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紧缺人才13人,申报外国专家项目3个。二是育才工作全面实施。上半年共申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市首席技师2人,申报高层次人才政府岗位津贴432人,政府特殊岗位津贴1人,推荐参加2014年度省151人才工程培养1人,申报高研班课题2个,通过中、初级职业技能考核鉴定1228人。三是招才更加公平公正。坚持“信息公开化、操作程序化、监督全程化”,严把面试环节,确保面试环节的公平公正。上半年,共招考公务员70人,其中乡镇、街道机关30名,公安局11名(其中森林公安2名),其他部门29名。招聘事业人员139人,其中卫生40人,教育56人,综合类岗位43人。今年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分择优选聘和公开选聘,共选聘大学生村官29人,其中择优选聘12人,面向社会公开选聘17名。四是留才政策更加完备。在继续实施各项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实施人才保障性住房政策,为更好的引才留才打下基础。4月份,完成了首期人才公寓分配工作,顺利完成分配人才保障性住房20套,解决20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

2.就业工作不断深化。围绕产业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就业创业的意愿,认真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一是市场引领。不断规范县人力资源市场,认真组织各类公共求职招聘活动,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大小型招聘会、洽谈会10次,通过各类渠道为300多家企业岗位信息3000余个,累计为企业招聘1425人。积极配合省就业局做好省内余缺调剂工作,累计报送培训人员30名。二是培训护航。大力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的就业培训,上半年参加培训职业技术技能培48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607人;创业培训48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培训219人;再就业培训98人。三是见习帮扶。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上半年新增3家见习基地,截止5月底全县共有13家见习基地;新增见习岗位10个,安排40名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

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1548人,完成全年任务2010人的77.01%;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99人,完成全年任务600人的83.17%;困难人员再就业156人,完成全年任务170人的91.76%;开发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10个,完成全年任务10个的100%;创业培训48人,完成全年任务110人的44%;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培训219人;农村公益性岗位进村达标率为87.5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内。

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一是积极推进“五保合一”的大社保建设。按照“五险合一”的要求,结合我县社会平均工资的增涨,将企业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最低缴费基数由1970元调整为2160元,个体工商户的养老、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基数由1970元调整为2160元。实现了企业各项保险缴费基数的统一。二是积极推进社保扩面工作。截止6月底,养老保险新增153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0%;新增医疗保险84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6%;新增工伤保险361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361%;新增生育保险11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新增失业保险53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7%。三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以社会保障卡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截至6月底,共采集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卡数据15.6万人,制成卡片14.6万张,发放卡片10.1万张,完成全年发放任务12万张的84.2%;累计通过“一卡通”平台刷卡达到155.5万人次,医疗费交易金额超过2.2亿元。

4.劳动和谐指数不断提升。不断加强劳动监察,力争营造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职工实现体面劳动的良好局面,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一是深入开展“双爱”活动。围绕“无欠薪”创建目标,深入开展“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的双爱活动。4月份,联合总工会、经商局和工商联开展“双爱”宣传周咨询活动。活动共受理群众咨询、投诉125起,发放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资料500多份。二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上半年共受理劳动监察投诉举报案件18件,涉及劳动者88人,清欠工资112.4万元,其中10人以上拖欠工资案件2起。三是深化劳动争议仲裁调处。上半年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58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2%。其中:工伤待遇22件,经济补偿7件,劳动报酬23件。现已结案52件,其中裁决5件,调解47件,调解率为90.38%,裁决案件无一起被法院驳回。四是加强“无欠薪”创建。继续开展劳动合同签订和工资协商工作,落实欠薪应急周转金350万;开始实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后,已有9家本地建筑业企业缴纳了570万元保证金。做好兄弟单位的联系工作,继续发挥牵头单位的职能,扩大劳动合同签订和工资集体协商参与率。

5.退管工作不断加强。加强退休干部队伍管理,加强同各单位退休干部服务管理联络联系,互通信息,增加走访退休干部的频率,增进感情投资,做好平安综治、维稳工作。一是加强退休干部基本情况数据库管理。截止5月底,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净增加退休干部44人,共计2414人。其中行政退休611人,事业退休1803人。二是组织实施春节期间走访慰问退休干部困难户活动。春节前,共走访100余户,发放慰问金2.13万元。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县退休干部中心组学习活动。组织县退休干部学习中心组成员和我局退休干部参观三都乡杨家堂古村落,增强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意识;邀请县老科协医学组专家为退休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老年卫生保健课。四是认真做好接待,规范办理来信来访。1-5月份共接待来访人员13批30余人次,受理35件来信来访件。

6.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自活动启动以来,在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县委第二督导组的悉心指导下,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安排,认真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各项工作,按节点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确保了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有序推进。

二、2014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1.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倾力打造“茶师”区域品牌。进一步加强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茶产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茶产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大力实施“茶师”百千万工程,形成“茶师”农村实用人才的梯队结构,促进茶产业又快又好发展。二是全力做好引才引智工作。继续组织企事业单位参加省、市人才交流会及其他外出招聘活动,加大引才引智力度。三是加强“两高”人才队伍建设。做好省151人才工程、市138人才工程培养工工作,省、市突出贡献专家,省首席技师,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的推荐申报;由于我县高级人才数不多,活动难以开展,下步将于人才办联合,组建一至二个高级人才联合会。四是积极开展6316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顺应养生养老产业发展,响应生态市建设,发挥人社部门职能,积极培养“养生保健技能大师、养生膳食技能大师、生态茶艺技能大师、风情影像大师、风情旅游技能大师、特色工艺技能大师”等“养生技能大师”,力争每个工种每年向市局推荐10名“五养”大师。

2.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大就业”政策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就业政策环境。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援企稳岗、促进企业用工转型升级、技能培训等政策落到实处。以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先目标,把现有政策、资金、项目做一些整合,形成兼顾各类群体、保障较长时期的“大就业”政策体系。二是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就业帮扶环境。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加强人力资源供求信息采集和,强化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就业创业服务。积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制度,形成援助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就业平台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就业保障环境。继续办好招聘集市日工作,破解企业用工短缺问题;开拓用工途径,有效缓解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强化基层劳动保障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基层平台劳动保障员的持证率达到30%以上。

篇7

【关键词】路桥施工;质量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038-01

路桥工程的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对其实施系统化的质量管理和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促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全面发展。路桥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问题,对于工程整体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理控制成本则更加符合经济效益,且在此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加强质量监管,最终实现施工项目的竣工和完善。

一、路桥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路桥施工管理中多数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单纯以承包为主,而没有实现施工、技术、人员和信息的四位一体的统一性。没有实现责任到人、分配到人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中的各项施工指标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和文件说明。在目前,我国的路桥施工管理还十分混乱,在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出台后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其质量管理不完善,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二)施工材料浪费

在建设施工中,很多施工建设单位不注重成本控制,没有相关的成本控制概念,使得施工材料浪费严重。部分施工单位虽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而采用了价格成本相对较高的新型环保材料,但却在施工中没有做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和合理安置。使得施工材料成本占据了总成本比重中的大部分比例,材料成本流失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回报利润的高低。因此,加强对于施工的成本控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路桥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建设

在施工中注重控制施工的整体管理结构建设,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的建设。对施工建设的效率、突发质量问题的处置、施工进度的调整以及因外界自然因素而带来的客观因素等施工问题做出实时质量监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时要明确权责,实行分责到组、分责到人,明确把相应的任务指标分配给具体的人员进行落实,健全施工结构体系。不仅要保证施工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还要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强责任和奖惩制度的建设。对施工的结构步骤进行合理科学规划,保证项目施工的可操控性。

(二)加强管理概念

加强施工单位对于施工项目的工程管理理念,相关企业领导要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监管。不仅重视局部的质量工程问题,更要加强对全部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在对工程的质量管理上,要依据施工情况和具体的操作细节来进行工期的调整和改进。在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升上,要进行定期的施工队伍质量管理理念的培训,不断引进国际上和国内施工理论中较为先进的理念,提高整体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和素质。

三、路桥施工中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案

(一)提高科学控制成本的意识

施工的成本控制需要在施工初期就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杜绝施工中出现的材料浪费。要采用科学的成本控制理念,就是将路桥施工中的各道工序都采用成本控制的监督管理和成本精算。因为施工中影响成本的复杂因素较多,需要在施工前对其进行成本支出核算。预估施工成本、计划成本编制、核算成本和统计相关数据,加强对于成本各要素的核算分析,注重各个施工单位部门提供的原始数据材料和相关技术数据。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控制施工成本支出。

(二)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机制

构建科学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制定出合理的成本控制制度,协调好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划分其职责范围和成本范围。在监管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定期实时进行质量检查,防止因质量原因或其他因素而造成的二次成本投入,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提高成本价格。出台明确的施工款项费用表,严格控制施工中的人工费用和各项材料的使用费用。制定科学的施工成本控制标准,确定每日工程成本消耗量,最大限度降低其成本输出。不同标准的成本控制方法针对不同的施工需求,常规有定额控制和预算控制,都是加强对机械费用、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其他费用的控制。尤其对原材料的采购工作要做到公开透明,规范化管理材料采购,控制其存储的材料数量,计算好成本数量。

四、总结语

在路桥施工建设中,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是项目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两点,同时也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项目。将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成本支出。路桥工程施工直接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只有加强质量建设同时保证施工单位的合理成本控制,才能做到其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茂林.浅析路桥施工项目中质量管理问题[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1):153-154.

[2]李惠锋.路桥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244;246.

篇8

一、劣实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基础

(一)在充分利用2014年"XX城市圈防震减灾平安计划"-地震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地震信息节点平台环境的基础上,2015年我局再度申请"XX城市圈防震减灾平安计划"-地震观测与预警示范工程,对XX信息节点改造升级,确保地震数据和信息传输的准确、及时、高效,提高了地震信息服务能力。

(二)增强平台力量,强化平台管理

今年年初,我局在人员、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向市编办、市劳动人事局申请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经过内部培训,业务合格后调剂进入市地震信息节点平台,专职负责节点平台的工作,增强我局监测预报力量。

在平台的管理上,严格按照《XX省市县地震信息节点运行管理办法》精神,建立了XX市地震信息节点主要功能,XX市地震信息平台运行注意事项,值班值守制度等相关制度上墙;对信息节点资源,包括网络线路、设备、地址、进行维护管理和防雷检测,确保信息平台正常运行和信息畅通。

二、震灾预防工作广泛深入

(一)履行抗震设防管理职责,做到法不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收到《关于印发XX省市(州)级和县(市、区)级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的通知》、鄂审政办函【2015】26号省审政办关于做好全省联审平台工作体系建设的通知后,我们主动和市政府法制办、市发改委、审政办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将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纳入本级投资项目联审平台。

(二)创新防震减灾宣传

为了切实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地震自然灾害的能力,我们利用5。12防震减灾宣传周、法制宣传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期间组织专门人员,采取上街设点、现场讲解、发放资料、悬挂横幅、租用出租车车载广告、向小板镇地震农居示范工程示范村、社区党员活动室赠送《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XX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切实增加群众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了解。

三、应急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一)加强应急预案的修订及备案工作

今年年初我局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乡镇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生命线企业做好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随着天政发办【2015】34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我市所有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宣告完成。

(二)应急演练稳步推进

在圆满完成7月9日省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的应急桌面演练活动外,为更好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关于"学校应当进行地震应急教育、组织开展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规定,9月21日市地震局联合市科协、市教育局在马湾中学进行了一场应急逃生演练,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加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我市陆羽广场应急避难场所通过省局专家验收合格投入使用,我局又利用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大对全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力度,共完成东湖、西湖、植物园、汇桥游园4个简易避难避险场所建设。

虽然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严峻的震情形势和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竞进提质,跨越赶超的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16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省地震局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准备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重点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工作。利用"5。12""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普宣传月、法制宣传周等时段,继续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自救互救知识、抗震设防知识的宣传活动。

篇9

关键词:燃气 应急救援体系 规划

中图分类号:X4,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280-03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大城市常住居民明显增多。随着燃气用户的不断增多,供气区域由市中心向城市边缘地带逐步扩展,管网设施增多{1},同时原有燃气管网逐年腐蚀老化,抢修频次增高,对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的燃气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目前集团公司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应急救援装备不足,没有完整的应急救援信息平台,与政府应急平台、公安110、消防119、医疗120的应急联动也没有形成完整机制,达不到应急救援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要求。

本文拟结合燃气特性和行业特点,参照同行业先进经验和办法,针对下属各燃气公司现状,进行太原煤气化公司燃气应急救援体系规划研究。研究成果对公司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燃气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燃气的安全正常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燃气应急救援体系现状

目前,集团公司下属各燃气分公司分布在太原市、晋中市、临汾市,分别为太原天然气公司、晋中燃气公司、临汾燃气公司。公司之间地域跨度大,应急救援管理相对较为困难,应急救援工作由各燃气公司各自承担,无法在集团公司层面做到资源优化、统一协调、信息共享,没有形成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

1.应急救援队伍。各燃气分公司依托各自的管线所、管理站、职能部门建立应急抢险小组,承担各自属地内的应急救援任务,应急救援人员兼职日常维检修工作。其中管线所抢险小组负责户外管网的应急救援工作,管理站(营业所)抢险小组负责户内燃气设施的应急救援工作。

(1)应急救援力量。随着燃气用户的增多和管网的腐蚀老化,现有应急救援力量相对薄弱,已无法满足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太原天然气公司管线所位于城北胜利街,无法满足城南的应急救援要求;二是晋中燃气公司现有应急救援队伍可以满足晋中市区户外管线的应急救援工作,但只有1个营业所,无法满足市区所有居民用户的户内应急救援工作要求;三是临汾燃气公司仅有1支管线所应急救援队伍,无法同时应对2起以上突发事故。

(2)应急救援人员。

一是数量不足。太原、晋中、临汾3个燃气公司的应急救援人数分别为32、13和18,均存在应急救援人员不足问题。

二是年龄结构老化。太原煤气公司应急救援人员平均年龄41岁,晋中燃气平均年龄46岁,临汾燃气平均年龄较小,31岁(详见图1)。

三是学历水平较低,专业知识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由图2可知,三家燃气公司的应急救援人员大部分均为高中、中专学历。其中:太原煤气公司大专以上学历13人,占41%;晋中燃气公司大专学历仅1人;临汾燃气公司大专学历3人,占17%。

2.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太原天然气公司有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网GPS巡检系统,应用于生产、巡检、应急救援中,但信息系统不完整,存在系统未及时更新升级、管网资料短缺等问题。

晋中燃气公司有管网GPS巡检系统,应用于日常巡检、维检修中,但是系统资料中缺少大学城区域的管网资料。

临汾燃气公司目前尚无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集团公司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应急救援信息平台,未与各燃气公司的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及时准确地获知各燃气公司的管网及设施运行状态。

3.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各燃气公司的应急救援装备均存在抢险车辆、大型机械设备短缺的问题及装备老化、物资储备种类不全等问题。

二、构建燃气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原则

由于燃气事故种类繁多,情况复杂{2},突发性强,覆盖面广,应急救援活动又涉及到从高层管理到基层人员各个层次,从公安、医疗、消防到环保、交通等不同领域,从宣传、教育到培训和应急演练等各种行动,这都给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建设完整统一的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3}:

1.预防性。预防是任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预防不仅在于要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应落实好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就能迅速、准确、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活动。

2.统筹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涉及各级人员、各个部门及相关领域,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他们各自的职责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自身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

3.节约性。根据危险源分布、事故类型以及相关的交通、消防、医疗等条件,以现有的各种应急资源为基础,本着节约的原则,对应急救援体系进行补充完善,避免资源浪费。

4.先进性。根据各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实和发展需要,及时引进国内外成熟、先进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保证应急救援体系与时俱进。

5.实效性。任何应急救援体系都应以能够实现及时、快速、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于本公司燃气应急救援体系现状和该体系的构建原则,参考国内其他燃气公司的经验{4},分别对本公司燃气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行近期和远景规划。

三、燃气应急救援体系近期规划

1.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分别从集团公司、各燃气公司两个层面,从应急救援机构、队伍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燃气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应急救援机构建设。集团公司成立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负责燃气应急救援全面指挥和协调工作,制定与完善应急预案{5}{6},审核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和各燃气公司的应急预案,保障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到位,组织事故调查。设专人专管各燃气公司应急救援,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改变目前各燃气分公司各自为政的现状,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快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各燃夤司成立各自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负责本公司应急救援全面指挥,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联动,执行应急救援指令,制定技术措施和抢险方案,组织事故调查等。

(2)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各燃气公司现有应急救援力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阶段增加应急救援人员和装备配置,达到接警后8min出警,30min内到达现场的应急救援要求。

应急救援机构与队伍设置见图3。

一是户外中低压管线应急救援队伍。太原天然气公司在城南储配站或罗城高中压调压站设立1个城南管线所,下设1个燃气应急救援抢险队(包括2个应急抢险组),负责太原市长风大街、长风西大街以南地区燃气抢险工作。

临汾燃气公司管线所增设2个应急救援抢险班,实行应急救援轮班制。

二是户内燃气设施应急救援队伍。太原天然气公司组建1个工营事团站应急救援抢险队(包括2个应急救援小组)。

晋中燃气公司在晋中市北部增设1个营业所,设立应急服务点。

三是高压、次高压管线应急救援队伍。各燃气分公司均没有抢修高压燃气管道的技术、装备与人员,一旦发生燃气泄漏,不能对其有效快速抢修。因此,建议集团公司与有高压燃气管道应急救援资质的企业签订应急抢修协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2.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建设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急救援装备及物资储备充足,建立科学的应急装备物资储备调运机制,确保应急装备与物资储备能够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结合公司应急救援现状,建设相应的燃气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各燃气分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在现有基础上配置装备,达到标准要求。

3.应急救援平台体系建设。应急救援信息平台是整个应急救援体系的核心。燃气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的建设,需在集团公司和各燃气分公司均构建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并实现各燃气分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的系统信息共享,实现集团公司对全公司所有燃气管网设施的实时监测、监控、预警等功能,保障燃气事故的预防预警、抢险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系统{7}包括GIS系统、管网GPS巡检系统、气量管理系统、SCADA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监控系统)和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等。

(1)应急救援平台功能简介。

GIS系统。利用GIS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空间定位搜索、查询功能、空间模拟等功能,能够直观有效地对管网及设施进行定位、搜索、查询。

管网GPS巡检系统。可在GIS系统基础上,实时获取燃气管网设施周围环境变量参数,对巡检工作实行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包括对巡检员、应急抢险车等进行定位、导航、行驶路线监控、呼叫指挥,实时监控巡检员的巡检轨迹,对巡检员反馈的各种数据进行自动处理,指挥巡检员处理巡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自动统计巡检员的工作情况等。

气量管理系统。是对气量合同、气量采购、气量销售、气量库存、气量结算等方面的业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可实时监测、计算管网进气量、管道压力、燃气销售量等参数,实现气量科学合理的调配。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在GIS系统基础上,借助遥感等技术,对现场设备进行监控,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各类信号报警等功能。

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是对管网设施基于风险的预防性管理系统,可根据监测、检测等数据,对影响城市管道完整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对燃气管网进行风险评价与适应性评估,达到事前预控的目的。

(2)建设内容。各燃气公司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进行相应升级与完善。具体建设工作如下:

太原天然气公司。对现有GIS系统、管网GPS巡检系统进行升级,完善管网设施资料。并对管网设施进行普查,将传感器、阀门等设施更换为电动遥测遥控型号,对SCADA系统进行逐步完善与应用。

晋中燃气公司。对现有管网GPS巡检系统进行完善,将大学城管网设施资料录入系统。同时,对管网设施进行普查和更换,建设GIS系统和SCADA系统。

临汾燃气公司。搭建前述应急救援平台各系统。

集团公司。各燃气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在各自相应权限范围内,实现与集团公司的应急救援信息平台的系统共享,形成集团公司统一的应急救援信息平台。

另外,各燃气公司应急救援机构与当地政府应急平台、公安110、消防119、医疗120实行联动机制,互联互通。

(3)建设安排。对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分为三期进行建设,在2017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成,具体安排见表1。

四、燃气应急救援体系远景规划

1.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年轻化的燃气应急救援队伍,从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大队、中队到现场应急救援小队,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应急救援机构、信息传递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配置,制定应急救援工作制度和协调指挥程序,强化应急管理。

集团公司建立燃气应急救援大队,下设5个燃气应急救援中队(分别为直属应急救援中队、太原应急救援中队、太原城南应急救援中队、晋中应急救援中队和临汾应急救援中队),每个中队由4个应急救援小队组成。

(1)燃气应急救援大队。在拆迁的工厂区划出30亩建立燃气应急救援大队(参照太原天然气公司管线所用地面积),设有办公楼、车库、材料库、食堂、澡堂、值班室、训练场地等。

应急救援大队与集团公司调度中心共享应急救援信息平台,主要负责燃气应急救援全面指挥和协调工作,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联动,下达应急救援指令,审核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保障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到位,组织事故调查。

(2)燃气应急救援中队。在工厂区、程家村管线所、近期规划中的城南管线所、晋中市、临汾市设立5个燃气应急救援中队,负责各属地范围内应急救援的全面指挥,执行应急救援指令,制定技术措施和抢险方案,组织事故调查。

太原城南应急救援中队与设置在程家村管线所的太原应急救援中队以迎泽大街为界,分别承担太原市城南(包括西山地区)、城北的燃气应急救援任务,直属应急救援中队负责集团公司高压管网、设施的应急救援工作以及对其它中队的支援任务等。晋中燃气公司应急救援中队和临汾燃气应急救援中队分别承担晋中市与临汾市燃气管网及设施的应急救援任务。

(3)应急救援小队。每个应急救援中队设置4个应急救援小队,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场实际操作。

2.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根据燃气应急救援队伍的规划,建设相应的燃气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

3.应急救援平台体系建设。在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大队调度室建设GIS系统、管网GPS巡检系统、SCADA系统的基础上,在集团公司调度室或燃气管理部建设气量管理系统和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并与应急救援大队调度室信息共享。在应急救援中队调度室,可对相应属地范围内的系统进行操作,服从应急救援大队调度室的命令。

五、结语

目前,太原煤气化公司存在燃气应急救援力量薄弱、装备不足、信息平台不完善等问题。按照本文的近期与远景规划,通过优化应急救援队伍,构建信息平台,配置相应的装备与物资储备,最终即可形成分区划块、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指挥、迅速、科学、有序的燃气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的燃气应急救援能力。

注释:

{1}蒋宏,周以良.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城市安全应急系统[J].城市燃气,2006(1):18-20

{2}王超.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J].民营科技,2014(11):49

{3}牛伟伟.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W,2012

{4}王继武.重庆燃气集团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25):156-158

{5}王厅.城市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技术问题[J].山西建筑,2012,38(2):267-269

{6}韩振华.城市燃气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城市燃气,2006(7):19-24

{7}夏广溢.城市燃气公司安全运营管理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协论坛,2012(4):61-62

(作者单位:1.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2.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监察局 山西太原 030024)

篇10

今天我们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动员会和公民科学素质先进县动员会合起来开,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相关工作作统一安排部署,搞好统筹推进,强化协调发展,等一会,田部长还要作工作要求,大家会后要认真组织,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开展好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公民科学素质先进县谈4点意见。

按照市级要求,我区__年要完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县级单位申报创建100%、县级以下单位申报创建50%,2015年完成县级以下单位申报创建全覆盖,__年我区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9.1亿元、1.8亿元、19375元、5713元。到2015年实现我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公民科学素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建设机制逐步完善。

我区已制定印发了《__区创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和《__区创建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先进县实施方案》,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时间安排为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底,创建对象为全区机关、学校、军营、规模以上企业、乡(镇、街道)、村(居)。创建工作分5个阶段实施,其中今年5月为创建启动阶段,主要完成前期工作准备;今年6月到明年10月为创建实施阶段,由各创建单位按照方案创建标准具体组织实施;今年10月至明年10月为模范申报阶段,各创建单位向区创建办提出申请,并上报申报资料;今年11月至明年11月为检查考核阶段,由区创建办对提出申报的单位进行考核验收,同时向市创建办推荐申报市级模范单位;2015年12月为总结深化阶段,对全区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命名挂牌和表彰等工作。创建公民科学素质先进县工作,大家要围绕方案明确的各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确保2015年实现我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的目标,并顺利通过上级验收。

(一)强化宣传,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积极宣传创建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努力形成推进创建工作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文化下乡、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活动,开展好“四项教育”、“六进活动”,即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和民族法律法规进机关、村寨、社区、企业、学校、部队。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科普活动,围绕生态环保、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等主题,结合居民需求举办身边科学应用展示、培训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做好“全国科普日”活动安排部署,选定一个乡(镇、街道)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启动点,扩大科普工作在社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我区政府门户网站、__新闻网、宣传栏、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创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和新成果,广泛宣传民族文化和科普知识,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和公民科学素质示范县创建活动,引导全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创建工作具体目标任务,我在这就不再作一一安排,《实施方案》已作了详细明确,请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会后要认真研究,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组建组织机构,对照责任分解表,进一步细化责任,落实任务到人。要探索将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增加民族和科普元素,统筹推进,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中,要围绕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落实、社会和谐稳定巩固、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民族团结创建成效和创建机制7个方面,结合我区实际,组织开展创建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模范村寨(社区)创建由各乡(镇、街道)负责组织动员,学校等教育机构由区教育局负责,企业由区工贸局负责。在创建公民科学素质先进县工作中,要突出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干部职工5类人群,围绕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科普人才建设5大基础工程建设,以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培训为抓手,以开展科技示范推广为纽带,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全民科普素质,为科普工作的全面铺开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创建工作发展后劲

要加大对青少

年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科普讲座、青少年科普夏令营等活动,继续举办好“__区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选送优秀作品参加上级举办的比赛项目。各乡(镇、街道)中小学校要建立科技活动室,并配有活动器材和科普资料。同时,把学校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进行多样性的教育引导。依托区党校建立民族团结培训基地,探索发挥党校民族团结教育新途径,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研究和探讨,努力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要组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城镇劳动人口和社区居民参加以实用技术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雨露计划培训等,学员结业率达80%以上,每个学员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不断增强科技致富本领。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普知识培训,通过开展“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和开展科普讲座等形式,帮助了解和掌握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科技意识、科学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要培育选树一批创建工作示范点,选择一批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好、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或科普知识水平较高、思想观念前卫,创建工作基础扎实、亮点突出的模范集体,包括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等作为示范点,突出抓好创建成果转化运用,总结、提炼、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为全区创建工作发挥指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四)需要抓好的其他工作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把科普设施建设摆在创建活动的重要位置作,统筹安排。在城区内要建立1座20米的科普画廊、各乡(镇、街道)建立1座10米科普宣传栏,各单位建立1个立架式或壁挂式科普宣传栏。同时,各科普成员单位要协助支持所帮扶的联系村,修建1个科普宣传栏。抓好基层科普组织网络建设。要抓好各级科协组织的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思想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区级学会、协会组织建设,结合各地的产业优势及发展方向,积极建立乡(镇、街道)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要加强各乡(镇、街道)科普阵地建设,乡(镇、街道)要建有科普活动站,村(社区)要有科普宣传栏和科普宣传员,并能积极开展工作,在创建工作中发挥作用。逐步形成以区、乡(镇、街道)科协为枢纽,区级学会(协会)为依托,村委会为科普分会,自然村民小组为科普小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基础的科普网络体系。加强示范体系建设。要围绕我区精准扶贫、“三个万元”工程、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大力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着力抓好我区油茶示范基地、葡萄示范基地、枣子示范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等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通过建立科普示范基地,引导科技示范户发展,激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逐步建立起以科普示范基地为主体的先进实用技术示范推广体系。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工作。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必须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进一步健全综治、和维稳工作机制,推进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集中化解积案。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依法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确保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建立健全“民情快车”等网络问政机制,开通服务热线,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民族团结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和矛盾隐患排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为我区转型发展营造民族领域和谐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