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文化底蕴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厚重的文化底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厚重的文化底蕴

篇1

高山有了流水才有灵气,有了茫茫林海和鸟语花香才有了生机。

人有了筋骨才是铮铮铁汉顶天立地,有了血脉才能龙腾虎跃、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企业文化于企业是根基、筋骨、血脉,是高山之流水。

企业文化建设的厚重是决定企业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厚重的企业文化底蕴能形成强力的磁场,“厚德载物,积贤为道”是企业品牌建设的根基。蓝鲸大厦经过三年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已基本完善,底蕴也已较为厚重,但完善的企业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尽善尽美,厚重的文化底蕴需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点积,对企业文化底蕴的积累企业应施以大爱,不宜厚此薄彼。晚报进房间,让住在蓝鲸的客人在闲余之时看看张家口的民生新闻,了解一下张家口城市的变化及政策。鲜花敬住客,每一位进驻客房的客人都能见到床铺上的鲜花与巧克力,这种细微的安排体现了蓝鲸企业的人本、和谐,展现了厚重的企业文化底蕴。发展、人本、卓越、和谐为企业哲学,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卓越的根基,是企业的筋骨和血脉。蓝鲸企业是发展中的企业,发展中的企业应有自己的载体,用来宣传自我、展示企业人文、激励员工奋进。企业内部刊物是企业文化的一个亮点。发展中的蓝鲸可以创办一本月刊杂志展示企业文化,发表各部门动态,刊登企业所发生的好人好事、员工的征文作品及广告,将它办成一本图文并茂的高档彩色杂志刊物。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化传承;文化底蕴

多年以前,我听到解小东唱的歌曲《中国娃》,里边有几句歌词:“最爱说的说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它让我深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让中国文化元素从我们身上流传到下一代的身上,把他们都培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

有中国底气的“中国人”呢?因为语文教师除了“授业”之外,还应“传道”。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现在农村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做到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首先要从自身开始――要保证自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做好桥梁的作用;其次要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积累文化素材;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亲近自然,搜集地方文化资源,建立作文素材库。

一、教师要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

对于是否是一个优秀教师有这样的评价:“教师只有拥有爱满天下的襟怀、丰富的文化涵养和宽阔的智力背景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教育事业赋予我们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也是我们站稳脚跟、求生存、谋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不被时代淘汰,不使自己贬值的行业资本。而从语文老师的层面去讲,他们具有学科优势,传承中国文化元素更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对于他们就更重要了。

(二)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在于学习

积淀一定的本土文化底蕴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也是增强本土竞争实力的需要。我们深知,越是本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本土文化”因其“本土”而显其吸引力和生命力――千年承传,生生不息,装点在民族文化大花园中。作为教师,应该了解本土文化,向本土文化学习,这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基础。本土文化越厚实,越能育名人孕英才。教师应吸纳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优秀文化成果,具有丰厚的本土文化底蕴,用文化精髓来熏陶浸染,构筑学生精神家园,比任何说教手段更具感染力。广西就编有本土教科书《广西社会》,各地方也有自己的本土教科书,如河池市有《河池乡土》等。但这些本土教科书,有些学校不安排课程,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充分挖掘、积极宣传发展本土文化,这是发展本土文化的需要,我们可以自己学习这些教科书,还可以激发学生去阅读。而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后区域间的竞争,就是一种文化亲和力的竞争。本土文化体现了本土人文环境的特色,它的魅力无穷,潜力无限。教师应该为营造良好的本土人文生态环境出力,增强本土的竞争实力,以推进当地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积累文化底蕴,提升品德修养

积累文化底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在阅读时建立文化素材手册,要养成边阅读边摘录边旁批的良好习惯,并对积累的文化素材进行归类梳理

1.采撷诗文名句

我国的历代诗文是一座巨大的作文宝库,许多诗文名句犹如一粒粒明珠,放射着迷人的光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写作文时引用一些诗文名句,雕琢出优美的辞章,会使文章氤氲着厚重的诗香,使文章流光溢彩、诗意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2.积累历史人物,掌握典故传说

历史人物对人生的选择,为后人提供了典型的生命范本,他们举世瞩目的生命历程,常常成为许多话题的经典论据;典故是历史和文化的浓缩,它不但具有经典性和象征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司马迁受刑而著《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而著《红楼梦》……这些生动的历史典故对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莫大的作用。

(二)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亲近自然,搜集地方文化资源,建立作文素材库

1.关心走近本土历史文化名人

我们应当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在生活中学习写作。深入乡村,观察生活,发现人文资源,特别是有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最有效的办法是:向一些老前辈询问相关的历史名人、革命前辈和当代著名作家文人等,或是直接网络查找,都能找到河池各本地方名人相关事迹的。如河池的革命前辈韦拔群,老人可以告诉你动听的真实故事,网络可以呈现给你详细的介绍。中华大地自古名贤辈出,代有英才。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引导学生走近我们身边的文化名人,会发现每一个文化名人身上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因子,散发着文化的芳香。

2.收集民间艺术,体悟地方文化

春节来临,花灯、彩灯、对联、灯谜一个都不能少;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制品;十字绣、窗花、剪纸丰富多彩;中国文房四宝宣笔、宣纸、徽墨、歙砚;还有我们的家乡特产:巴马物产资源丰富,有珍珠黄玉米、油茶、火麻、油鱼、黑山羊、麻鸡、银鱼等名优特产;有钛、硅、锰、锑、铁、金、辉绿岩、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我们身边的民间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利用节假日时间,我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作伙伴,去探究、收集地方特色文化,体验制作工艺品、家乡特产的过程,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不仅增加了对家乡的了解,激发起热爱家乡的感情,更为我们积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

3.亲近自然胜景,感受景点文化

巴马是“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在巴马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独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巴马寿乡探秘游和红色旅游已列为广西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境内有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

丽风光,有被英国皇家探险队1987年宣布称之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有令人如梦如幻般经历三昼夜的“祈寿宫(百鸟岩)”水上溶洞,地下水晶般的艺术宫殿“水晶宫”让人一步一叹;还有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西山弄友原始森林、弄友天然八卦、大洛江洲地下长廊、水晶宫脚下让人为之震撼的“长命河”、好龙天坑、交乐天坑、好和响水天坑自然景观及东山瑶族风情等旅游资源。我们应在假日期间以修学旅游的方式,走进大自然,细致观察,积累乡土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进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

面对教育改革的浪潮,语文教师应该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语文、用语文。笔者认为将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自觉的积累。在这样长期的有意识的学习中学生不但积累了一定的语言,而且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也让我们中国的文化元素得到传承。

篇3

从事实来看,80%的观众,走出剧场时,都会觉得昆曲的曲调很婉转好听。有很多观众原来喜欢的是其他剧种,看过昆曲后发现昆曲更适合他们的品位。为什么呢?因为昆曲可以带给个人很多益处。昆曲的文学底子比较厚重,它的音乐、它的身段、它的表演……在戏曲当中是最讲究的一门艺术。在看昆曲的时候,你能学到很多很美的词句,这是昆曲本身的重要特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接触文言文的东西太少了。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白话文的影响,文化底蕴、文化素养缺失很多。看昆曲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个人的文化情操,增加文化的底蕴。”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为什么可以在大学生中引起轰动?很多大学生在看过《牡丹亭》后,都觉得这门艺术美得不得了,有的学生甚至说:“美得让人窒息,恨不得死在戏里不出来了。”

美的东西能使人产生一种崇高的责任感,美的东西能引导人去追求正能量,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昆曲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美,这种美正是依靠着悠长的节奏表现出来的。生活节奏的快并不影响欣赏古典美学的慢。人们常说,对于美好的东西需要慢慢体会。欣赏昆曲正应如此。对昆曲不了解的人该如何去剧场欣赏昆曲呢?杨凤一院长说:“如果从昆曲的文化底蕴、优美的音乐、细腻的表演这三个方面去剧场看昆曲,一定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你会慢慢地喜欢上昆曲,然后可以从它的曲牌、它的程式化的表演、它的曲牌体的音乐、它的腔调,慢慢体会,越来越爱上这门艺术。”拯救昆曲从出人出戏做起多年以来,昆曲剧目和人才的大量流失,让昆曲的发展举步维艰。想成为一名昆曲演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可是从事这门艺术的收入却很低。唱流行歌曲的不需要严格训练,但收入却很高。很多人都愿意去当流行歌手,老的艺人没有接班人。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昆曲剧目可考的有3000多个,到“传”字辈演员还能演600多个,从那之后每一代大约减少1/3,流失十分严重。对此,北昆是如何做的呢?杨凤一说:“从我就任院长以来,北昆所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出人出戏和想办法改善演职人员的待遇,到现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改善演职人员的待遇方面,北昆培养出更多的新人,同时提供演员更多的演出机会。演员能够多演出,他的演出收入就能多一些,经济方面就能丰厚一点。在培养人才方面,在青年演员的培养方面,涌现出了一批二十五六岁左右的优秀年轻演员,他们在所有大戏中担任主演。在社会上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获得了很多的奖项。这都是北昆努力培养的结果。“在出戏方面,我们经过了很多的尝试,比如试排一些现代戏,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昆曲本身的特点,一些现代戏并不适合排成昆曲,我们在这方面走了一些弯路,当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的现代戏都不能排。我认为还是以多排一些原创的、传统的、优秀的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名著的题材比较适合。现在的年轻人经常会说‘越是古典的越是时尚的’,正说明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将一些古典名著、优秀的传统戏曲重新整理、改编后推出,观众还是很喜欢的。北昆这些年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排剧上面也受到过挫折,花费了一些财力、物力,人力。但是我们在不断地总结教训经验当中,继续不停地向前走。2013年,是北昆大丰收的一年,之前的付出得到了认可。

我们排过的很多剧目,得到了方方面面专家的认可,尤其是《红楼梦》这个剧目。《红楼梦》是北昆的原创剧目,是很好的典范。通过排演这部戏,我们总结了很多经验,更得到了媒体上、比赛上的大满贯——获得了文华大奖、精品工程奖、中国戏曲文学奖、中国戏剧节奖、中国艺术节奖、中国昆剧节奖,拍摄的电影获得金鸡奖。这些成绩说明,一个好的作品,它在得到观众认可的同时,也会得到专家的认可。”充满希望的昆曲未来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定为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昆曲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从联合国到各级政府,对此都引起了一定的重视,昆曲人受益匪浅。为什么这么说呢?“这12年以来,明显地感到国家支持昆曲的力度大了,在创作过程当中、生活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了各界的关心支持、市场观众的回归。尤其是2006年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将昆曲整个带动了起来。在中国乃至全球,让人们对昆曲有了刮目相看的认识。白先勇先生的《牡丹亭》把昆曲典雅、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它的美,展现给观众,尤其是给年轻人带来了另一种的文化风——传统文化的清风。因为白先勇先生主要在大学里推广,所以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将昆曲事业整个带动了起来。大家以前普遍不看好昆曲,觉得它没有市场。经过这十几年的实践,我个人认为,昆曲还是大有市场的。北昆这十多年来排出了很多经典的剧目,而且逐年进步着。尤其是从这4年以来,北昆做了前几十年的工作,尤其在出人出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在中学、大学做了一些普及的表演和讲课,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北昆已经做了十多年校园行,目前看来收到的效果非常好,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杨凤一院长充满自信地说。

作者:宋冰华

篇4

【关键词】文化作文;素材积累;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作文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想写好此类作文,首先自身应该具备强烈的文化意识,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话题。看炊烟,应该想到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象,看黄昏,应能感觉千古黄昏承载了太多文化的沧桑;看雨要能感受到古典的雨像飘飘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时空,芳菲着写作的生命。在文化的视野里,一切都是美丽的过程,美丽的绽放,美丽的积淀。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需要不断增强个人的文化素质,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文化眼光。

那么,具备了文化意识,又如何积累文化作文素材呢?

文化作文更多的是通过与历史文化的沟通来体认和表述个人对世界对生命的看法。它的“载体”是传统文化。因此,了解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是写作文化作文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如何了解文化长河的发源、走向、成长、辉煌与曲折、断裂;如何了解文化波涛中动人的浪花,美丽的细节,用它们阳光般灿烂的语言作为考场作文或文学创作的优秀文化基因,用它们的光芒照亮读者的眼睛。传统是“某一地域的人群”的“精神主宰”。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周易”文化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文化的总汇。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道释儒三教为中心的十多种文化”,它们现在仍影响深远,比如,道家、法家等百家思想;传统医学、传统戏剧、巫术等民间文化;书法、山水画等传统艺术;诗词歌赋小说等传统文学;以儒家仁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甚至,起源于外域的佛教本土化后为核心的宗教文化;比如以民族或地域为特征的住宅、服饰、节日等组成的民俗文化;以权利集中,皇权至上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以及伦理文化、饮食文化、姓氏文化、风水文化、养生文化等等。

文化作文的写作不要求我们啃故纸堆,不要求面面俱到。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了解就行,重点是在诗词歌赋小说等传统文学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方面。这才是文化作文写作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载体。

首先我们先了解传统文化符号,看看自然界那些花草树木、日月风云有着怎样的文化指向,这些文化符号就是意象。意象是文化的浓缩。一滴露,一茎草,一弯月,一段风,都蕴含着文化或文学的内涵。读懂意象,文化才明明白白袒露心灵。 梅、兰、竹、菊隐含着君子的美德,美丽的明月却寄托着思乡之情,柔情万千的柳牵着离人的愁,轻盈的燕子滑翔在春天与爱情的天空。世间万物被古代文人捆绑着厚厚的一层情,让后人也在其中挣扎。梧桐细雨,草木摇落,蝉鸣高远,杜鹃啼血,猿猴哀啸,松柏傲霜,鸿雁传书,红豆相思……全部进行了文化“打包”,没有意象“解压”,是无法释放其中的深刻内涵的。所以要积累文化作文的素材,首先掌握文化的符号:意象。

中国是诗的王国,从《诗经》开始,几千年历史由诗歌堆积而成,仅唐诗就达到九万多首。那么怎样才能最有效地积累和理解诗词,便于高效地引用和化用呢?一般说来最有效的是对诗词文化进行分类积累,记住诗句和诗人,如果同时还能记住作品名称当然更好。不过大体了解诗人作品风格、思想性格、人生追求等情况,对理解、背记和写作运用都有很大帮助。阅读背诵诗句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诗词意象的有关知识,赏析重要名句意境,个性地运用和表达这些名句潜在的亮点。

另外,历史文化名人也是文化作文素材积累的重点。历史文化名人的重要事迹或相关轶事,主要作品内容、风格,表现其精神品质和艺术品位的名句等等,在文化作文的写作中经常综合运用,因此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掌握显得相当重要。一般说来要掌握他们的“生平简介”、“相关事迹”、“主要作品”、“重要名句”以及“名人评价”。对历史文化名人有了全方位了解,写作时可随意剪裁取舍,很快就会写出满意的文章。

篇5

《陆贞传奇》是在横店影视基地拍的。

横店影视城,是集影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场景而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96年,为配合著名导演谢晋拍摄历史巨片《》而建,并对社会正式开放。

横店影视城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自1996年以来,横店集团累计投入30个亿资金兴建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华夏文化园、明清民居博览城、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博览城、春秋·唐园、圆明新园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

横店影视城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有气质、有气势、有气场。得此天生丽质之魅的青岛市市南区,不知曾惊艳过多少人的眼睛。难能可贵的是,这里承载的无数历史人文印迹与正在酝酿的光鲜时尚情致,暗合了市南区经典的“双城记”,呈现的是一幅跨越时空的新文化对话图景。如此的风情、人情、心情,带给所有过客与旅人的是一段段超越寻常意义的游历,是一种可以常常温暖心底的“不了情”。

最美丽与最魅力的“双城记”

市南区的东部是高楼林立、拥有国际化都市气质的现代新城,西部则是欧陆风情、极具厚重人文底蕴的古典老城。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历史与时尚,风情与风景,都在市南地域里碰撞、凝聚和交融,使这一区域成为青岛市古朴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约会点,唱响了一曲气势磅礴、经典永恒的“双城记”。

市南区作为青岛市的政治、文化、商贸、旅游中心,拥有旖旎的滨海风光、别致的风土人情、厚重的文化底蕴,集结了青岛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集中了城市最具风情和特色的各种元素,既是城市近代历史的浓缩,又是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前沿,还是城市摩登繁华的动感画廊。

市南区的“双城记”,跳跃在天然黄金海岸线上,动人而华美。在这个悠长旖旎、无法复制的地理行政空间,有古韵悠长的老街里院风貌、有风情万种的关风景区、有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故居群、有世界最美丽的海湾、有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时尚新区,同时还汇集了特色繁多的餐饮、娱乐、商贸、创意等现代服务企业。

经典市南的魅力符号

红瓦绿树。市南区以欧洲格调为特色的老建筑,散散地撒在曲折回旋、上下起伏的老街道和植被郁郁葱葱的市区山头上。多少年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经典风景,就像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油画,成为青岛鲜活的彩色名片。

温情街景。市南区的欧式老建筑多在通向幽静林荫道的深街曲巷,闹中取静。从沧桑的法国梧桐树下缓缓的走过,老院落的红色蔷薇和青青翠竹隐隐传来淡淡的清香。路上的人极少,风情不一的老房子退居在浓密的树荫下,古色古香的旧篱笆上爬满了藤蔓枝叶,或许会在转角遇到爱。

无敌海景。不夸张地说,市南区海景有着“霸气外露”的强大气场。在市南区离海岸线一公里方圆的建筑物内,视野几乎都可以与海景邂逅。可以在看海景的酒店发呆、小酌;可以在滨海步行道徜徉;可以像鱼一样驱车在太平路、东海路、莱阳路上。面朝大海,我心飞扬。

激情奥游。几乎每届奥运会举办地的奥运场馆,都会成为一种惊艳和经典。位于市南区东部的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无疑成为所有人心目中认可的奥运遗产。因为从此以后,青岛的名片中除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白帆点点,鸥影连连已经成为另一张浓墨重彩的名片。

最美景区。关地处市南区中部海边,南边是曲折迂回的海岸线,北边是葱郁的城市森林,湿润的空气氤氲着怀旧浪漫的味道,充溢全部视野的尽是风景。关为中国十大名街之一和中国最美的5个景区之一,可以说是青岛人文风情的经典和城市文脉的点睛之笔。

人文地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化名人荟萃青岛,以康有为、老舍、闻一多、梁实秋、王统照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名人先后来青定居、执教、寓居、旅游。他们留下的文化传承像一道割不断的血脉,使城市的记忆有了纵深开阔的驰骋空间。

篇7

语文课堂教学是育人的前沿阵地,是承担培养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人生卓越、生命辉煌,才是塑造完美人性的教育,才是把我们的国家、民族引向腾飞的强盛的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至善至美的艺术,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其走向卓越呢?

首先,语文教师当学会练就精湛的教学技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体验与发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师就要设计与构建“生本”课堂,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案,让课堂走向生本。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识与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进和共享,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一理念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极大地激发,张扬个性,创造性的解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畅快,课堂成了师生双方生命的成长、提升与展现的舞台。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唤醒学生的心灵

雅思贝尔告诉我们:“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撼动另个灵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以至达到通过某个鲜活的细节去拨动他们的心灵律动,使之产生共鸣,其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卓越的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求我们做到内化与外化相互促进,即:把眼睛还给学生,让他们观察;把大脑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把嘴巴还给学生,让他们去表达;把双手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操作。

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才能使课堂上真正唤醒学生的心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这样既尊重了主流价值观,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理解、感受、体验,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与人生境界的提升。

其三,春风化雨般的师爱是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卓越的动力源泉

热爱学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育哲学博士李镇西说:“教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教师的爱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和煦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融化;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教育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与技巧,而是从心底散发出的人性芬芳。

现代教育强调个体差异,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其前提便是师爱的呵护与培养,关注学困生,给他们以尊重、理解、鼓励与期待,实施分层教学,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课堂上教师应按照特定的内容要求,同学生进行无拘无束、自由的谈话,让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感受带进课堂,使学习的过程充满积极活跃的气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融入师爱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还教学生活本色,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人格走向完善。实践证明:只有融入教师的关爱,呵护宝贵的创造性思维、紧密联系生活,课堂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认知领域才会更加海阔天空。

最后,教师厚重的文化底蕴是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卓越的有力保障。

目前,终身学习已成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与完善的标准。我们只有不停的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去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才能打下深厚的文化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课堂教学不可能百分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出现“突发事件”、“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教师往往可以运用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基础,顺势将其化作生成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在危机中寻找良机,在平淡中追求深刻,这是真实有效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师生智慧火花的体现,更是超越预定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篇8

提起中华老字号,有人说,老字号已经“老态龙钟”,跟不上时代了,也有人说,老字号是“老当益壮”,底蕴深厚,有极大的发展后劲。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共有“中华老字号”2000余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然而,如今仍能正常营业的仅为30%,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让人感到遗憾的事实。如何运用老字号的品牌去适应时代的潮流,发展自身,闯出一番新天地,这大概是所有老字号企业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中华老字号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品牌。

浙江南浔位于江苏与浙江的交界处,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和灵气的小镇。不仅有许多名胜古迹,而且这里的传统美食也令人念念不忘。百年老店,中华老字号――南浔“野荸荠”,创始于1882年,清光绪初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是浙江南浔传统名店,驰名江南!野荸荠原是南浔镇一茶食店的店名,系百年老店。不过这原本只是家分号,总店却在苏州临顿路醋坊桥附近,当年的规模生意远大于现在著名的苏州芝斋。开创这几百年老店“野荸荠”的人家姓沈。上世纪初,沈家阿爹巳为保护商店“野荸荠”的商号商标上书官衙商会,打赢了一场称为“知识产权”的维权官司。经历抗战、解放,苏州老店消失了,南浔公私合营了。六七十多年过去了,那南浔分号的人们除了个名号,这历史已经几乎无人知晓了。如今的店面,依旧延续了以往三开间门面,民国年间的装修式样,保持了当年原汁原味的样子。各种茶食中,最著名就是桔红糕,“野荸荠”桔红糕,软而不粘,色泽桃红,桔味醇正,香糯可口。除此之外,作为百年老店的“野荸荠”,还有更多美味的小食,定糕、大头菜、萝卜干,用来待客的熏豆茶和风枵汤,这些都让人垂涎欲滴。

现如今,中国市场上也不乏一些假冒商品。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会利用“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仿造产品牟取暴利。“老字号”招牌名声在外以后,造假者的乘虚而入造成大量假货充斥市场,这些假冒伪劣使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降低,同时还分羹“老字号”的品牌资产,致使“老字号”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如果“老字号”不在品牌维护重点环节上投入力量,那么市场迟早会被这些造假者蚕食,从而严重影响品牌的形象。对于这点,百年之前的拖着满清长辫的沈家阿爹就已有了这种意识。

面临老字号以后的发展,野荸荠老板说道,再有品牌的东西经过岁月的洗礼还能稳健如初,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这一点很重要。要改革企业机制,管理方式无疑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除此之外,产品的创新也十分重要,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提高,如果产品缺乏创新意识,坐吃老本,势必会出现新产品开发速度过慢、难以跟上市场步伐的尴尬局面。为此,南浔“野荸荠”在传统优势茶食的基础上,也生产了许多其他的美食。如果有创新意识的话,“老字号”完全可以制造出更多符合现代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原地踏步。然而这也不是盲目的品牌延伸,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财富与文化,使南浔拥有了浓得难以化解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人文孑遗。江南好,最忆是南浔。忆南浔,最忆是茶食。

篇9

【关键词】 文化强县战略大发展大繁荣对策

枧浔肝幕窕梗幕肯亟ㄉ柰晟频奈幕疃教?要始终坚守政府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把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置于民生的高度,不断增强文化为民服务能力。加快乡镇农村文化站室的建设进度,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设备,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硬件。配齐文化活动场所工作人员,做到专人专用,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升文化活动的软件水准。同时,加大艺术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等城市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规范场地管理,增加开放时限,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活动需要。坚持城乡一体化推进文化服务机构建设,进而全面提升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

2 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增添活力

如果说“经济”是形,可以说“文化”是神,只有形神兼备,经济发展才有活力。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而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则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群众性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成果、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文化活动的繁荣程度,也是体现文化强县战略实施的重要指标。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就要充分利用广场、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功能,发挥政府、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的优势,紧扣生活主题、紧跟时代步伐、紧抓时令节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对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文化活动,如利用夏季在广场举办“百姓才艺秀”、“五一”前举办“劳动者之歌”文艺晚会、春节期间办“庙会”等等,建设“没有围墙的大舞台”、“居民的星光大道”,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场场都精彩”,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连续多样的文化活动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文化强县的生机与活力。

3 精心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为文化强县提供丰富的内涵产品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挖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品牌推介、提升文化知名度,以厚重的文化底蕴、特色鲜明的文化吸引力,吸引文化投资、助力文化发展、拓展文化行业,实现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比如,我县去年举办的大型歌舞诗《刀郎》,大型歌舞剧《刀郎劲歌舞、情醉阿瓦提》、春节元霄节等各项文化活动,从内容、形式、规模、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全面地向人们展示了阿瓦提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围绕文化旅游,阿瓦提县的农民画、民俗表演产业就能找到合理的定位。要借助民俗歌舞,发展演艺产业、要借助历史文化发展旅游、要借助农民画发展文化旅游纪念品等等,在利用文化优势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招商引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4 精心培育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文化人才是文化生产力的主体、增强文化传播力的关键、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加强先进性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强县,离不开一批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县战略的重要保障,而建人才队伍,关键是机制建设。首先,完善文化人才的选用制度,要坚持唯才是举,量才录用,真正把“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人才推上文化事业的第一线;其次,制定吸引文化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运用待遇、事业、感情等多种形式吸引急需人才,稳定现有人才;再次,加大资金投入,用于紧缺文化人才的引进、有突出贡献文化人才的奖励、特殊急需文化人才的培养资助;同时,积极营造一种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环境,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出得去。总之,只有在文化人才队伍上形成优势,才能在文化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上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西安文化机制探微.《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关于中国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的思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篇10

这是一片流光溢彩、色彩斑斓的杜鹃花海;这是一个神奇迷人、梦幻瑰丽的童话世界;这是一张魅力四射、青春靓丽的给力名片;这是一座温馨多情、时尚浪漫的新型都市。

自古黔西一枝花,这就是俏丽俊秀、妩媚娇艳、情深意浓的杜鹃花。

黔西是一枝花。五六十万年前的、与北京周口店同时被称为“北周南观”的旧石器文化遗址——黔西观音洞,是这枝花的根。古老淳朴、源远流长的观音洞文化,滋润了这枝花。在经历了历史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之后,这枝花的根系更加庞大,吸收的养分更加丰富。

黔西是一枝花。王阳明欣然命笔,以“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为核心理论而形成的教育观,在《象祠记》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使黔西九龙山的象祠闻名于天下,象祠精神是这枝花的杆。遒劲挺拔的杆不仅支撑着这枝花,肩负重任,坚贞不渝,而且使其更富有深远厚重的内涵,这内涵年复一年地不断丰富发展。

黔西是一枝花。宛转悠扬、清丽悦耳,既有江南软语般的音乐元素,又有川蜀清脆明快的方音成分,汇集于黔西,形成独特的文琴座唱,最终成为贵州地方剧种的黔剧,是这枝花的枝。她得益于根营养的输送,得益于杆强健的躯干,才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尽管路途遥远,她依然以自己的音符赞颂着这枝花。

黔西是一枝花。风雕雨刻,鬼斧神工,神奇迷人的百里乌江源画廊;像珍珠一样散落在黔西这片土地上,旖旎、温润、含蓄的柯家海子淡水湖泊群,是这枝花的叶。绿色的世界里,充满着绿色的生机,充满着绿色的理想,充满着绿色的憧憬,更充满着绿色的旋律。绿,不仅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而且表达了根、杆、枝对绿色的向往。她甘愿为盛开的花朵付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