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通行政执法及案例

篇1

关键词: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140-02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交通执法人才的需求也提上了日程。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培养交通专业人才的普通高校,山东交通学院早在2006年就开始招收交通法学方向的法学本科生,以适应形势需要和社会需求。在对交通法学专业方向学生的教育培养中,除按教育部要求,打好、夯实法学基础主干课的基本功之外,我们还下大力气做好交通法学方向课的筛选和讲授,以使学生能真正掌握交通法的精髓,为其将来从事交通法学实务打下基础。其中,《交通行政执法》就是一门重要的交通法学方向课。

在《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教学中,我们始终从该课程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出发,注重案例教学,以期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为此,我们从《交通行政执法》课程的特点出发并结合交通行政执法的现状,在案例教学的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创新。

一、突出案例教学的交通特色和执法属性,是《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案例教学创新的基本前提

交通行政执法属于行政行为的范畴。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代表国家行使行政职权所作出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行政法上法律效果的行为[1]。如果依照行政行为的性质和标准来分类,行政行为可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而交通行政执法则属于典型的行政执法行为。具体而言,交通行政执法是指拥有交通执法权的行政主体将交通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适用于具体的行政相对人,并与相对人发生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

交通行政执法应包括以下具体行政行为:交通行政许可、交通行政处罚、交通行政监督检查、交通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除此之外,交通行政规划、交通行政指导等行政事实行为也应列入。交通行政执法的主体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交通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和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省交通运输厅、市县交通运输局),此为交通行政执法通常的实施主体。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包括各级公路管理机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港航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等。三是依法受行政机关委托的其他机关。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交通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可委托其他机关实施交通行政执法,而受托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交通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执法。在港航管理、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都存在此类委托执法。因此,在《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案例教学创新探索过程中,应首先明确交通行政执法主体的地位以及执法权的来源,这是选择交通行政法案例首先应注意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应明确交通行政执法案件本身的规律,只有清晰把握了交通行政执法本身的特点,才能在选择和讲解案例时体现出其不同于一般行政执法的特征。总之,在《交通行政执法》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把握交通行政执法案件的交通特色和执法属性,并将此贯穿到每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案例教学中体会到交通行政执法的精髓所在。

二、探索全方位、立体化、有活力、效率高的案例教学体系,是《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的重要保障

虽然各法学院系在法学教学领域早已普遍实施案例教学,但传统的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施模式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严重影响着法学教育的质量。我们在构建《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时,对传统的案例教学进行了新的审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试图构建更加充满活力的案例教学模式。

传统案例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案例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和关系存在不平等性和不对等性。在案例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沿用或基本沿用了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判者,且其案例教学的答案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对老师的观点进行挑战。这样的案例教学方式仍停留在理论教学的满堂灌阶段。

二是案例收集途径的随意性和单一性。有些教师简单认为,案例教学就是随便找个案例,给学生讨论,之后结合相关法条讲解即可。这充分暴露出法学案例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案例收集的随意性和单一性,造成案例教学的效果较差。有些案例,要么时间久远,令人乏味,要么情节简单,可讨论性差。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是单纯为了讲案例而开展案例教学,不注重学生法学素养的整体提升。案例教学虽然是从分析案例入手,通过结合法条的解析,让学生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但案例教学决非简单地从事例到法条的单向过程,这只是低层次的目标。真正科学的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在清晰把握知识点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对《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过程中,应解放思想,探索全方位、立体化、有活力、效率高的案例教学体系。

一是应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指导思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自身定位,不能高高在上,而应更多的将时间和课堂权利还给学生,由学生唱主角。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起到的只是控制节奏,引导案例教学的基本方向。

二是教师应在案例的选编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案例选编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这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案例选取应注意案例的新颖性。即尽可能选择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司法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2]。还应该注意案例的“实战性”,即案例应更多从执法实践中收集。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离开实践便没有任何生命力。

三是在思考《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案例教学创新模式时,应考虑到对学生整体法律素养的提升。案例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提高实战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通过案例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具体案例和法律条文的魅力所在,更应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使学生感受到法学本身的博大与奥妙。通过案例教学,应培养两种意识:一是培养对权力谨慎运用的意识;二是对权利尊重保护的意识。

三、改革案例教学的考试评判模式与考核机制,是实现《交通行政执法》课程案例教学必要途径

无论多么完美的教学模式也需要有一个成绩评判和考核机制作为最终保障,因为成绩评判与考核机制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估的重要方式,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案例教学本身是对学生在掌握了理论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它考核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考核方面决不能沿袭一般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如果依旧采取以往那种以知识积累的考查为主体的机制,即使是采用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也无法达到考核目的。

在《交通行政执法》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通过改革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科学评判和考核呢?

首先,转变考核观念,以检测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作为考试的重点。考试是教学中的最后一环,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和敦促学生全方位把控所学知识,并检测其分析、判断、运用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课程的考核应充分呈现以学生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培养思路,有效地监控教学质量。对学生案例分析、讨论的表现,尤其是对其得出的结论不宜作优劣评价,而应以鼓励表扬为主,避免学生由于答案错误而影响对思维过程的关注。评判时,教师要克服主观随意性和自己对案例理解分析的局限性,应着重考量学生分析的步骤是否恰当、思维要点的选择是否科学、能否抓住重要问题和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以及从什么角度看问题等等。由于案例讨论的发言并不是人人机会均等,应考虑分组量化的方式;对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案例书面分析的考试或考查,要求应具体而严格,以全面评判学生把握案件关键点、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及综合运用法律的各项规则的能力。

其次,摒弃单一陈旧、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侧重能力素养的考核模式。考试是案例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其对检查教学效果、全面监测和监控教学质量,规范、引导教学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案例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考核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案例教学效果的考试考核,应注重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可量化,突出实践性、可操作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度。好的教学考核模式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反过来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法律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三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此外,在创新《交通行政执法》案例教学考核方式时,还应注意对相关教师工作的肯定和合理评价,因为改革考核方式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因此应在津贴发放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否则会挫伤改革者的积极性。

我们虽然率先提出了交通法学人才培养的思路,然而交通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处在起步阶段,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试图通过《交通行政执法》案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来推动交通法学专业的发展,进而为交通法学专业学生将来从事交通执法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1.坚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和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告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年内修订完成《区交通局行政执法职责汇编》、《区交通局行政执法职权和责任分解》及有关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健全法制工作制度。

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各项工作,按照市对我局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要求,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3、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二、做好规范执法工作

1.全面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市交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实施行政处罚要充分考虑违法行为的法定从重、从轻或减轻情节,依法确定相应的处罚基准,坚持在事实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行政处罚文书中说明裁量理由,做到处罚合法适当。

2.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研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执法活动的通知》,坚持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分级审签研究制度。同时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在决定做出前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研究论证,促进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保证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3.规范执法文书。根据市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局执法文书,规范执法文书制作归档。年内在全局开展一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文书案卷评查活动,不断提高文书制作水平。

三、严格依法行政,加强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整治

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规定,继续查处未取得经营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黑出租”、“黑班车”、“黑线路”和“黑摩的”,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省治理超限和超载运输办法》,加强货运源头治理力度,严格执行超限车辆有关检测、卸货规定,定期开展超限车辆集中整治,保持公路运输安全有序。

四、加强执法培训,夯实执法队伍基础

贯彻执行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交通行政执法十条禁令》,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安全执法。

1.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法制教育培训考核长效机制,坚持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季度考试考核制度、岗前学法和岗位学法制度等。坚持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分层次举办各类执法人员培训班,开展执法技能比赛、案卷评查、案例研讨等活动,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年内拟举办3次行政执法培训班或岗位技能竞赛。

2.做好执法证件胸牌管理工作。规范执法证件、胸牌号码的发放、审验等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证件、胸牌管理动态档案,认真做好执法证的换发、审验和新增执法人员岗前培训、考试发证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年内做好IC卡式执法证件换发、审验工作。

3.积极开展依法治理调研活动。通过开展交通依法行政论文征集活动,探讨新形势下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寻求解决的对策,推动全局依法行政工作上新台阶。

篇3

一、贯彻实施“一法一例”的基本情况

县政府十分重视“一法一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加大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行政监督执法工作的力度,把这项工作纳入了重要日程,摆上了重要位置,做到了学习、宣传、落实有计划、有步骤、有行动。切实保证了“一法一例”在县域内的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

(一) 加强领导,加大“一法一例”的学习宣传力度。

一是成立组织,加强对“一法一例”贯彻实施的领导。县政府及道路交通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一法一例”的贯彻实施工作。交通、公安、农机等部门都专门成立“一法一例”贯彻实施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挂帅,主管副局长具体组织实施,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详细的安排和部署,都把贯彻实施“一法一例”工作纳入了重要日程。

二是组织交通法规的理论学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一法一例”颁布之初,县政府就把“一法一例”的学习工作放在了首位,组织交通、公安、农机部门干部认真进行了学习,使每一位行政执法干部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知法律法规内容,深刻理解法律法规的真正内涵,提高应用法律法规的实际能力。交通、公安、农机等职能部门也都召开了专项会议和培训班,组织工作本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一法一例”,做到了全员参与,透彻领会,强化训练、提高应用。

三是举办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为了使“一法一例”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和服务于社会,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工作。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发宣传单、挂过街横幅、设咨询台、组织秧歌队、电视领导讲话和“一法一例”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多层面广泛宣传“一法一例”,扩大“一法一例”的宣传覆盖面,使之逐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全县共出动宣传车12台次,印发传单20000多份,悬挂过街横幅20多条,发表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专题电视讲座5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学习宣传形式,极地大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守法自觉性,更加明确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意识。

(二)强化措施,切实抓好“一法一例”的贯彻执行。

半年来,县政府为了切实有效地贯彻执行好“一法一例”,主要加强了四项工作:

一是开展了集中整治交通秩序专项行动。为了深入落实“一法一例”,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重要作用,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按照“一法一例”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集中整治交通秩序专项行动,在开展集中整治交通秩序专项行动中,重点注重了“一法一例”在执法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执法来提高执法人员对“一法一例”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实际执法来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

二是清理行政执法主体,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一法一例”颁布后,我们按“一法一例”的规定,对全县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主体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对执法主体进行了重新登记。把原来由农机部门管理的农用运输车辆移交由公安交通部门管理。为正确贯彻实施“一法一例”,我们对道路交通行政执法队伍进行了整顿,要求各部门选调事业心强、素质高的人员从事道路道路交通执法工作,做到持证上岗。对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法一例”重点培训,对考试合格者发放了吉林省行政执法证,保证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工作人员都能按照“一法一例”规定依法行政。并经常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建立完善内外监督机制,举办各类培训班,加深对“一法一例”的学习理解,剖析典型案例,使执法队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注重发挥案审机构作用,杜绝了执法随意性,案件审理做到规范有序,程序合法,从而保证了公开执法、公正执法、公平执法。

三是强化路政管理和道路养护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道路交通标志。半年来,共投资20000多元,新增设路牌4个,做到了县内国、省干线、县、乡公路道路标志齐全,设置醒目。拆除公路控制区内围墙2处,木板房两所,马路工厂2个,清除路边柴草垛12处,制止公路打场晒粮5起、擅自开通路口3起,侵路经商18起,确保了道路畅通无阻。半年来,共投资60多万元,对道路进行了养护,补坑糟5071处,9400平方米,处理翻浆路段21处,385平方米,小修路段12处,1500平方米,清理路边垃圾8000立方米,平整平交道口13处,270平方米,基本达到了路路平坦,条条畅通,为交通运输提供了良好的通行环境。

四是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道路运输是一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按照“一法一例”的要求,我们积极加强道路运输的管理工作,消除各类隐患,制止道路运输违章行为,保证运输安全。对营运车辆实行四不准:车辆达不到技术标准的不准参加营运;没有上岗证的司乘人员不准上车;超员超限车辆不准出站出场;易燃易爆物品不准进站上车;在客运站设立了“三品”检查站,配备了“三品”检查员,进行严格检查,较好地预防了爆炸事件的发生。对运送危险物品的车辆进行了严格管控,对手续不全和违章上路的车辆,坚决进行了查处。半年来,共查处5台次违章运送危险物品的车辆,纠正了违章运送,减少了恶性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半年来,我们在学习、宣传、贯彻实施“一法一例”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各职能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学习宣传方面仍存在死角死面;二是具体贯彻实施时,有个别执法人员对“一法一例”理解的还不够透彻,有时运用法律条文不够准确;三是对重大违法案件打击力度不够;四是部门之间配合不够默契等。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抓好对“一法一例”的学习、贯彻实施工作,充分发挥交通、公安、农机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使“一法一例”得以正确的贯彻实施。

一是继续加大学习、宣传“一法一例”工作力度。要抓住有利时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采取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方法,重点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作用,经常播放“一法一例”方面的知识讲座、新闻采访、重点案例跟踪调查等节目,努力扩大学习、宣传“一法一例”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全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篇4

一、加强勤政教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1、加强学习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目标,努力打造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执法队伍,我局制定了《2013年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集中3天脱产学习了《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手册》、《行政强制法》、《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等法律法规;学习了同志在危急时刻奋不顾身、舍身为人的献身精神;通读了《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学习罗文绝对忠诚、敢于牺牲的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工作情况、探讨案例分析、参加省市执法局举办的业务培训班等形式,切实加强了执法人员思想政治和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一年来,我局共举办学习培训班、召开工作会议32次,参加省交通执法局学习培训班2期,参加市执法局岗位培训班1期,参加县有关职能部门举办的学习培训18次。

2、加强形象建设,统一执法外观形象。我局克服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开源节流,筹措资金加强执法外观形象建设:一是统一规范了全体执法人员的执法服装;二是购置了执法车辆,并完成了车辆的统一执法形象外观;三是积极参加综合执法岗位培训,做好新版执法证资料的上报工作,统一执法证件。通过统一执法外观形象,提高了社会公众对交通行政执法的认同感。

3、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制定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增强执法人员的时间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二是在日常执法巡查,要求执法人员认真填写巡查日记;三是严格贯彻落实上班挂牌制度,加强了党员干部的监管力度;四是加强电脑网络的管理,严禁上班时间利用电脑聊天、炒股、看电影,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经常性开展突击检查,严肃上班纪律。

二、加强宗旨教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1、加强窗口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我局围绕“服务在交通、满意在交通”的服务理念,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切实提高窗口服务人员为民服务意识和水平,树立规范、公开、高效、廉洁的新形象。一是在违章处理中心服务大厅公开执法流程、办案程序、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责任过错追究等制度;二是开展“请投我一票”和“红旗窗口”评比活动,通过办事群众对窗口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进行投票,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窗口工作的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一年来,违章处理中心无一宗不满意投诉,满意票达100%,被县政府评为年度创建“窗口之星”活动先进集体,李嘉慧同志被评为年度创建“窗口之星”活动先进个人。

2、加班加点,保安全。每逢春运、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局执法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节假日期间,出行人员多,车流量大,交通执法任务重,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复杂的工作对象,每位执法人员都能坚守岗位、秉公执法、热情服务,认真引导乘客,安稳乘客,疏导车辆有序的通行,确保旅客车辆出行安全。同志荣获县政府“十一”黄金周旅游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3、执法为民,造福人民。今年1月29日(年初七),6名乘车到赶火车的乘客来到城口春运执勤点向我们的执法人员求助。原来,他们所乘坐的是一辆从事非法营运的面包车,在行驶至城口执勤点前约500米时,车主为了逃避检查,将他们赶下车后扬长而去,现在他们滞留在途中,束手无策,希望执法人员能够帮忙解决问题。了解情况后,执法人员首先安慰了他们,并立即与汽车客运站取得联系,安排执法车专程送他们到站乘车。

5月份以来,G106线桥实行交通限制,禁止载重5吨以上和宽超过2.2米的车辆通过。我局联合公路、交警等部门认真做好交通限制工作,执法人员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真心热情地为过往的车辆、乘客服务,得到了司机及乘客的一致好评。

遇到有困难的司机和乘客,我们的执法人员都会主动上前帮忙。特别是对于需要换乘客车的乘客,我们更是采用关怀的心态去对待。二百多米的桥,一些乘客年龄较大,行李又多,走起来很不方便。见此情形,我们的执法人员二话不说,主动上前帮忙提行李,使乘客感受到我们执法人员的热情。有一次,一辆外地的大型货车调头时,车辆发生了故障,车上又没有工具,人生地不熟,司机急得像热锅的蚂蚁团团转。我局执法人员立即帮忙联系汽车修理厂,经过维修,货车很快重新启动,司机微笑着招手离开。尤其是下雨天,执法人员在现场指挥交通的同时也热心地提醒司机要注意安全行驶。

三、加强廉政建设,工作作风明显改进

1、设置廉政桌面。按照县纪委要求,我局从廉政图片集中精选了几张照片作为局办公电脑的桌面背景,让每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到警钟长鸣。

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健全普法领导机构。成立了以总段长为组长,以其他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五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下设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基层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由各支部书记牵头的普法组织机构,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普法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层层落实了普法领导责任,确保机构、责任、措施、工作、普法五到位,为普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二是抓好规划制定和工作落实。根据《市依法治市办关于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结合总段实际,科学制定了《公路总段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明确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要求和进程,领导小组坚持每年至少召开2次以上会议专题研究普法工作,审定全段普法教育宣传计划、总结,及时向干部职工传达贯彻上级有关普法的具体要求,研究解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工作等。三是加强检查督促考核。坚持把普法情况纳入整体工作检查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年度检查和日常考核相结合等各种方式进行督促检查,检查中主要采取听、看、查、谈、评的方法,每季度进行一次指导、半年一次督查,全年一次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法制考试;并将普法工作检查结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畴,必要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普法工作考核不过关的,不能评为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单位领导不能受表彰奖励,有力的推进了全段学法、用法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全段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

二、完善管理制度,开展法律法规教育

一是建立健全了法制学习制度。从2006年开始,根据总段关于“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重点的通知要求,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公路总段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干部自学法律制度》、《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办法》等制度和办法,为全面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干部职工法制观念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证。二是加强自身学习。为职工配发了普法学习笔记,根据“五五”普法学习计划,结合单位管理工作,先后征订购买了《干部法律知识读本》、《甘肃省五五普法工作手册》以及《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各类法律法规单行本和教材520余份,以领导干部、机关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对象,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段务会议、每周一例会等时间,认真学习了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的重要创新理论,学习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政治文明”、“依法行政”、“人权、物权保护”等新思想、新理论,学习了《宪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公路法》、《劳动合同法》、《物权法》等法律知识。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带头学法、用法、守法,牢固树立了依法运用权力和制约权力的观念,增强了法律素质,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水平。路政人员作为执法重点培训对象,在冬训期间,集中对《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公路法》、《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理》等基础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培训,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三是学习形式多样。针对养护班站点多线长,施工单位分散的特点,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家讲座辅导与集中研讨交流相结合,巡回授课和图片展览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要求规范学,经验交流互帮学,联系实际深入学,开展竞赛推动学,以案说纪警示学,并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或由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职工作法律知识讲座,经常性对职工进行与公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知识辅导,积极指导路政法律文书的制作,规范行政诉讼的程序,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极力为公路行业依法行政保驾护航。据统计,全段领导干部每年累计集中学习法律法规4次以上,参加市组织的法制讲座8次,举办了《劳动合同法》、《消防法》、《物权法》、《公路法》等法制讲座4次,播放典型案例电教片4次,集中观看“扬正气、促和谐”廉政公益广告2场,举行“全民禁毒”图片展览1次,职工每年自学法律法规时间达到了45小时以上,参加了市法治办组织的法治考试2次,职工参试率97%,考试合格率达到了100%。

三、开展法制宣传,实施法律六进工程

根据省厅及市依法治市办有关要求,总段两级组织开展了以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六进”典型示范工程,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努力营造了依法行政工作的良好氛围。利用春节、元宵以及“路政宣传月”等时机,派出宣传车28台次,在公路沿线100多个乡镇和280多家厂矿企事业、各中小学校进行了社会宣传教育,散发以《公路法》、《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为重点传单1.36万份,签订路政管理责任书900多份,制作刷新永久性宣传牌24块,法规宣传专栏48期,书写各类宣传标语500多幅,培训专职执法路政人员60人,兼职路政人员90多人(次),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使法律法规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提高交通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增强了广大群众爱路护路的法律意识,有效地维护了路产路权完整。在2006年“6·25”全国土地日期间,印发了与公路用地有关的宣传资料,重点宣传了“公路用地范围及跨越公路的审批”等群众最为关心的内容,并在市、县繁华地段设立公路法律法规知识咨询台,发放宣传单9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在2007年“6·26”全国禁毒日,我们举办以“拒绝,善待生命”、“手拉手筑禁毒长城,心连心建和谐行业”为宣传主题,制作展板14面,将禁毒、防毒、拒毒宣传画资料和近百份《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免费发给群众和职工,让群众职工认识到的巨大危害,增强了全民禁毒的意识,做到了人人拒绝、远离,珍爱生命。2008年“5·12”四川地震发生后,针对广大群众和职工心理惶恐、思想动荡的实际,开展《刑法》、《民事诉讼法》以及预防地震知识的宣传,制作科学应对地震灾害宣传图板,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连续宣传20余天,帮助群众和职工掌握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知识,促进了单位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进一步密切了与新闻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每年在《中国交通报》、《甘肃法制报》、《甘肃经济日报》、《日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稿30余篇,重点报道依法行政、加强路政管理、整治“马路市场”、公路绿化美化、超限运输治理,及时宣传整治动态和成效,曝光典型违章案件及查处结果,为法制宣传教育和路政执法工作起到了宣传舆论“鸣锣开道”的作用,营造了依法行政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坚持依法决策,认真推行政务公开

一是坚持依法决策。建立完善了法律顾问制度,制定了《公路总段重大决策事项法律咨询制度》,继续聘请甘肃璞义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负责为全段各单位提供组织管理和业务活动法律咨询,起草公告、声明、诉讼有关法律文书,审定经济合同,案件诉讼等服务,大力推行了行政执法听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坚决纠正没有合法依据行使行政执法的行为,不断提高了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管理制度。针对群众关注、行业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依法治理与建设“平安交通”、构建和谐行业相结合,相继开展了“管理年”、“基础管理年”、“规范管理年”活动,成立了总段制度清理工作小组,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本着精简、规范、适度超前的原则,周密调查研究,对以前的制度重新进行立、改、废,重点修订完善了党员干部队伍教育、财务资产、专业技术干部绩效考核、公路安全设施维修、养护机械设备维护保养、高等级公路养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办法107项,形成了科学、规范、合理的制度体系。三是推进了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总段及各基层单位已形成了良好的决策氛围,两级班子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凡大宗的机械设备和材料采购、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民工队伍的使用等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干部的任期、离任进行认真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党务、段务为重点的政务公开制度得到推行,总段党委会、段务会等已经形成制度,并将公开范围和内容延伸,干部人事工作增强了透明度,公开竞争,择优上岗的用人制度,选拔干部、发展党员等工作都实行公示制,从源头上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四是强化处理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管理和回访登记制度,作到来信来访有人接待,设有专门的来信来访登记簿,依照有关规定推行了首问工作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加强了对群众投诉举报案件的依法及时处理,做到有来必接,有访必答,有事必究,落实答复。

五、严格办事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交通行政执法责任九项制度,每年都与路政支队和各路政大队签订执法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职责,层层分解责任。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普法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不定期地检查或抽查,年底进行评议考核,对评议考核较差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进行整改。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执法责任制的落实。近年来,没有发生执法人员违纪或单位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不当的情况。杜绝了、徇情枉法、执法犯法等行为,以及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现象的发生。二是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权限。认真处理路政诉讼案件,共办理各种路政许可案件4起。在审批过程中,做到了审批依据、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办理人员、办理结果、执法监督“六公开”,对许可过程中应缴纳的费用严格按照省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予以收取,杜绝了超越职权、审批行为的发生。三是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按照规范化建设工作“六个统一”、“四个规范”的要求,路政人员严格执行《公路法》和《甘肃省路政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坚持佩带胸牌、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依法加大对堆放粪土、占路为市、乱设广告牌等侵犯路产路权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控制力度,重点整治侵占路产路权案件,查处超限车辆。四年共查处各类路政案件2704起,查处拆除违法建筑5186平方米,查处超限车辆1.56万辆,卸载货物0.24万吨,使国省主干线公路车辆超限率控制在4%以内,路政案件查处率连年达到100%,结案率达到98%。四是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建立了票据领用、保管、上缴的管理机制,做到罚缴分离,各路政大队收取的赔补偿费必须当日上缴财务,杜绝了票款收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廉洁行为以及坐支挪用现象。五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在总段和基层段、所的路政大队、各养管站、监控站均设置了公示栏,将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执法程序、处罚依据和幅度、收费标准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及监督电话向社会公开。由总段主管领导带领有关部门成立监督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路政和收费等窗口单位的行风、作风建设及执法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不手软、不护短,及时纠正处理。聘请了社会义务监督员,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认真落实路政执法举报投诉制度,对当事人的举报、投诉及时受理。近年来,总段共受理当事人投诉5起,均进行了妥善处理,并及时进行了答复,当事人对答复意见均表示满意。

六、正视自身差距,及时完善整改措施

篇6

哲人说,世上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日前,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已引起强烈反响。在我们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效益为评价政绩的重要标准的社会背景下,这一论述显得尤为重要。

“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鲜明的社会主义道德指向。它既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又是现实的需求;既是“官德”,是评价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又是“民风”,是公民的行为准则。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领导要作表率,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行动,事关你我他,事事涉及它,时时遭遇它,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八荣八耻”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一个公路稽征人都应以之为鉴,时刻谨记、时刻自省,以正身、以律政。

落实到我们公路稽征行业,以“八荣八耻”为鉴,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推进行风建设,努力营造“树正气、谋发展、造环境、上台阶”的工作氛围。关键要以规费征收为中心,不断强化廉政、勤政及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设施及“软、硬”环境,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行公开、透明的征费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党员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等活动。

一、改变“硬性”执法为“柔性”服务的理念。大力提倡言语文明、态度和蔼、服务热情的稽征新形象,以“微笑服务”有效防止和减少与车户之间的矛盾。做到“六不六保证”,即:不与车户发生纠纷,保证亮证上岗、着装整齐、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月底月初每逢节假日照常上班,收费高峰坚持做到车户没走,人不离岗。不出现征费大厅脏乱现象,保证征费环境绿化美化、标志明显、秩序井然;不违章违规办案、保证依法行政、执法公开;不推诿扯皮,保证有诉必理、受理有始有终;不出现虚诺现象,保证依法稽查,应征不漏。

二、实行行政执法“人性化”,努力提高车户的自觉缴费意识。力争做到“三多三少”:即多服务少罚款;多宣传少扣车;多催缴送达少立案执行。

三、在全天候服务的基础上,延伸服务范围。在服务窗口大力推行限时服务、预约服务,导办服务、联运服务等,尽力满足车户的需要。

篇7

【关键词】 公路赔补偿;民事性质;公平原则;对策

一、理论上的争议

一方是以翟羽学者为代表的“公路赔(补)偿费具有民事和行政双重法律性质”。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公路赔补偿案件中既包含行政行为,又包含着民事行为。他认为,在处理的方式上,路政管理机构采用的是行政行为,而当事人赔补偿费的计算标准是民事责任的方式标准。

一方是以来建忠学者为代表“公路赔(补)偿费实际上属于民事性质”。他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有关规定,如第八十六条第一款:违反本法有关规定,对公路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公路赔(补)偿应当是一种民事行为,而不是行政行为。

另有学者认为公路赔补偿问题实践中是以行政性质来处理的。理由如下:根据路政管理规定第三十四条,按照路产损坏赔(补)偿案件处理程序:立案;调查取证;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或听证;制作并送达公路赔(补)偿通知书;收取公路赔(补)偿费;出具收费凭证;结案。可以明显看出,这些程序与行政处罚的程序基本一致,只是要求略低。

路政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更明确表明,本规定对公路赔(补)偿案件处理程序的具体事项未作规定的,应当参照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处理。

实践中,很多地方都是参照行政处罚的要求对公路赔(补)偿案件进行处理的。处理程序一般是由路政管理机构在现场对现场路产损坏情况进行询问、勘验后,确定赔(补)偿费的金额(标准由路政管理机构根据省财政厅、物价局、交通厅联合颁布的公路路产损坏赔(补)偿费标准)。然后由路政管理机构制作、送达交通行政案件处理决定书,再由损坏路产当事人缴纳路产损坏赔(补)偿费,路政管理机构收取路产损坏赔(补)偿费。路政管理机构应当开具省财政厅制作的赔(补)偿费专用票据。公路赔(补)偿费该项费用最终应当交给公路管理机构的养护部门用于修复路产,应当用于受损公路的修复,不得挪作他用。从中可以发现,如今整个行业内部并没有明确规定处理公路赔(补)偿案件这种行为属于哪一种具体行为。但是我们可以在路政管理规定及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地方都是参照行政处罚的要求进行的,只是较行政处罚标准稍低。

我们比较赞同来建忠学者的“纯民事性质论”。并希望在法律规范或是实践上更好的向民事赔(补)偿靠拢。

首先,公路赔(补)偿案件不属于行政处罚,也不类似于行政处罚。我们可以看出行政处罚法没有与之相关规定。行政处罚是对当事人的一种惩戒,而赔(补)偿费并不具有惩戒性质,二者有本质的区别;行政处罚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行为,不包含民事行为,而处理公路赔(补)偿案件中明显包含民事行为。

其次,处理程序简单便捷。实务上,如果我们要求当事人一并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认为这样更利于保护路产路权,但相应的问题也出现了:同一案件同时适用行政处罚程序和民事诉讼程序明显不利于操作,使本来简单的处理程序变得复杂、繁琐。

二、路产损害归责原则

从以上损害路产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公路路产损害的行为种类不同,其归责原则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参考侵权法归责原则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在公路路产损害案例中应用最为广泛。例如:机动车驾驶人在高速公路上维修车辆时,因为疏忽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导致油类污染高速公路路面,这种情况下机动车驾驶人存在主观过错,应负侵权的民事责任。

2、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公路路产损害案件中起到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198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于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有明确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除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可见,作为“高速运输工具”的机动车辆而产生的责任,应该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85条第1款规定中表明“违反本法有关规定,对公路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交通事故造成高速公路路产损害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时,驾驶人所承担的就是无过错责任。

3、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在公路路产赔补偿案件中的适用是最需要注意的。机动车驾驶人因紧急避险造成路产损害,一般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在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对适用范围的界定。适用此原则的前提是双方当事人均无过错,无此前提便不能适用公平原则。二是调解为先。争取当事人达成和解并签订协议。很明显,此做法不仅有利于双方当事人稳定,而且会有利于协议签订后的执行。三是现实状况和责任分担。现实状况主要是指双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对损失的承受能力。其实,在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时候,法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判断,明确区分双方当事人的民事责任。如在双方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相当的时候,可以进行平均分担,而如果双方当事人存在差距较大时,就可以考虑一方承担大部分,另一方承担小部分,这样就体现出了公平的原则精神。

三、完善公路路产损害民事索赔机制的对策

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路产损害民事索赔的主体不尽相同,主要有交通行政部门索赔、经营公司主动索赔两种方式。部分省市行政机关联合制定颁发的赔(补)偿标准具有列举性和有限性的特点,不能涵盖所有的路产内容和范围,这为交通行政执法带来了不便,许多路产设施被损坏后执法部门不能及时对其进行估价,或者侵权人对估价有不同意见。交通行政执法还存在着执法部门被提起行政诉讼的可能和不利后果,执法部门必须面对这种“执法成本”。而高速公路路产损害的民事索赔没有这样的不利后果。

高速公路路产损害的民事索赔方式一直存在着,并在某些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优势。高速公路路产损害的民事索赔具有弥补行政方法之缺陷的功能,因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等。高速公路上的许多路产设施(如电子情报板、收费站自动栏杆机箱等)价格高,并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在行政机关联合制定颁发的赔(补)偿标准中又没有可供参考的标准,此类路产设施一旦被损害,很多侵权人无力赔偿,实践中要求侵权人承担修理或者恢复原状的民事责任就为此类路产损害案件的处理带来了方便。民事索赔工作一般由受害人即公路经营公司出面处理,由于公司没有执法部门强大的公权力支持,所以索赔的难度较大。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对有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方式有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讼。现实案件中,我们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据公路法由路政管理部门居中调解,这样会弥补民事索赔难度较大的不足。

总之,现实中,公路路产保护与其他财产保护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对公路路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应该重新思考和定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赔偿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赔偿标准,建立和健全我国公路路产损坏民事赔偿的长效运行机制,对于我国的公路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篇8

为全力做好2017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春运期间(1月13日至2月21日)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努力为人民群众欢度新春佳节创造平安祥和的道路交通环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提前分析研判,细致研究部署。2017年春运比上年提前11天,是近五年来最早的春运。春运开始即逢大中专院校放假和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学生流、务工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峰将呈现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的特点。各单位要针对辖区实际提前研判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确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车型、重点人群,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全力开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工作。xx交警大队要坚持每日对交通流、气候等因素进行分析研判,精准分析春运期间交通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春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重点区域排堵保畅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要最大限度将人力、车辆、装备投入路面,强化交通秩序维护和管控,有效组织、疏导交通流,防范交通拥堵和道路交通事故。

(二)全面排查隐患,深化风险意识。要围绕人、车、路、企业“四类重点”,在春运启动前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教育行动,及时整改交通安全隐患。一要深入企业检查。区安监局、xx交警大队、xx道管所要联合深入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企业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检查企业是否落实车辆安全检查、动态监管制度,加强驾驶人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培训,提高防御性驾驶技能。特别是督促企业加强夜间空载客运车辆的安全检查及驾驶人教育培训,确保道路通行安全。要督促企业召集从事春运的客运驾驶人开一场会、进行一次谈话、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特别要突出应急处置培训,着力解决驾驶人遇紧急情况反应过度、处置不当造成事故的问题。要对辖区非营运大中型客车特别是“营转非”大中型客车进行一次摸排,与车主见面,严禁其从事非法包车营运。二要严格资格审查。xx交警大队、xx道管所要督促辖区客运企业上报参加春运车辆及驾驶人基本信息并进行资格审查,对发现有违法未处理的,及时通报企业督促清理,建立辖区参与春运的营运客车和驾驶人管理台账;辖区“两客一危”车辆、客运面包车检验率要达到100%,对逾期未检验和未报废的车辆和驾驶证记满12分、逾期未年审、未换证、吸毒的驾驶人,及时通报企业督促整改,对于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禁止参加春运。三要开展路面排查。区建设局、xx交警大队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的巡查,做好警示提示;对客流量大的路段集中开展一次路面隐患大排查,重点是道路标志标线是否清晰齐全,团雾多发、易结冰、易积水、事故多发路段是否增设警示提示标志,急弯陡坡和隧道路段是否加装安全防护设施或临时增设警示标志;要求各公路施工单位春节假期停止施工作业,并做好安全防护。四要做好安全防范。十街镇、xx交警大队提前对辖区春节、元宵节和各种民俗活动群众出行聚集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加强分析预警。同时,强化重点区域节日期间的交通秩序管理,制定交通疏导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共同遵守交通规则,让群众平安欢度节日,杜绝群体性公共安全事件。

(三)紧盯重点违法,强化路面管控。区旅游局、xx交警大队、xx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要以春节前返乡高峰和春节后回程高峰为重点时段,以长途客车、卧铺客车、旅游包车、大学生和农民工包车、微型面包车为重点车辆,加大管理工作力度。一要严把重要关口。依托交警执法检查站,严格落实勤务部署,加强对客车、旅游包车、危化品车辆的检查;适时开展错时勤务,加强对重点路段、周末时段的管控;加强对长途客运、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型的检查登记。二要严查突出违法。结合“逢六逢九”统一行动、货车超载超限联合整治、夜查酒驾等专项行动,严查严处“两客一危”车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切实提高现场管事率、查纠率。在路面执勤时,一旦发现逾期未检验和未报废的车辆,立即拦截,严格依法扣留、处罚,直至消除安全隐患,全力确保无病车上路。

(四)加强联动协作,强化应急处置。各街镇、区道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部门联动,一要在易积雪、易结冰路段、涵洞隧道和事故多发点段储备应急物资、大型清障设备等,一旦发生降雪结冰,及时铲雪除冰,最大限度保障道路通行顺畅。二要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机制能够迅速启动,人员、车辆提前到位,一旦出现恶劣天气、路面结冰、交通事故等突况,迅速落实现场管控和安全提示,通过远端分流、近端截留、多点分流、限速通行、间断放行等有效措施,及时疏散车辆,并迅速通过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媒介广泛宣传告知,严防大范围、长时间交通拥堵。三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交通组织,全力保障运输煤炭、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以及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车辆的顺利通行。

(五)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要坚持宣传先行、贯穿始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精心组织策划春运交通安全宣传。一是落实“两公布一提示”。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及“双微”等媒介向社会公布本辖区春运期间交通流预判和分流绕行预案,公布辖区道路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提示节日期间安全出行注意事项。二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月13日春运启动日当天,要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春运启动仪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春运启动日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重点客货运企业巡回宣讲等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生放寒假前组织开展一次进校宣传,播放警示教育片;印制一批适合“两客一危”的春运宣传指引、招贴画等材料,在客运站场、交警执法站等场所分发、张贴宣传。三是强化重点警示教育。xx交警大队春运前,要公布一批近年春运期间的典型案例、2016年度十大危险路段,曝光一批交通违法企业大户、记满12分禁止参加春运驾驶人和终身禁驾人员名单等;对重点车辆驾驶人定期编发安全提示短信,强化警示教育;要深入务工人员集散地、用工企业,宣传超员车、“黑包车”的危害,提示返乡务工人员包租合法单位合格车辆返乡。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工作部署。各街镇、各成员单位要切实认识到做好春运交通安全管理事关全年交通管理工作良好开局的重要性,从讲政治、保民生的高度,充分预计春运流量大、时间长的艰巨性,充分做好动员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岗尽责、守土有责,要始终把安全放在春运工作的首位,集中精力抓分析研判、抓部署协调、抓整改落实,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篇9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切实治理林区野外非法用火,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全面贯彻落实《州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印发州森林防火行政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交通行业实际,全面做好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现就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各单位、各项目指挥部要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工作,认真分析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安排,周密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二、增添措施,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一是落实护林防火责任。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切实将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班组、个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完整责任链,严防因责任不落实引发火灾事故。

二是加强护林防火安全检查。各县、各单位、各施工项目指挥部要将野外用火纳入项目管理,严禁无序用火。全面开展防火安全大检查,重点加强施工场所、民工驻地、野外料场火源管控安全检查,通过自查互查,全力排除火灾隐患。同时,各施工项目指挥部在停止施工前,要对用电进行全面清理,对暂时不用的线路,要切断电源,对老旧线路要及时清理。要加强机具、油料登记管理,严防油料管理不慎引发火灾事故。要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严防管理不到位引发草原森林火灾。要加强对在建项目护林防火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督促及时整改到位。

三是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全面宣传和执行《森林防火条例》、《省林区野外火源管理办法》、《藏族自治州林区野外用火管理办法》、《藏族自治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森林防火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强化民工安全用电、用火教育,对看守工棚人员要进行专题防火培训,增强防火意识。防火教育要坚持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既要宣传防火有关法律法规及防火知识,又要针对火灾案例和我州防火形势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讲解日常生活、道路施工中怎样安全用火、用电,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防火意识,营造全社会重视防火、参与防火、支持防火的良好氛围。

四是强化火源管理。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火源管理,针对民工驻地、施工场所等重要部位火源管理任务重、难度大的特点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源头管理,坚决做到人走火灭。

篇10

1 出入境边防检查行政自由裁量权概述

自警察出现以来就存在自由裁量权的说法。出入境边防检查警察也不例外,具体到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的自由裁量权,就是指在《出境入境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边防检查主体的行政行为的范围、方式、手段、内容未作明确具体规定的前提下,基于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或默许,边防检查主体根据自身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的方式和自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权力。简单讲,就是边防检查主体对于法律未明确规定的情形依据边防检查的原则灵活处置的权力。

具体而言,出入境边防检查的自由裁量权在如下几种情况下行使:第一,出境入境管理法等相关边检行政法律法规未予规定的,在宪法等基本法律及边防检查工作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边防检查主体采取相应措施;第二,出境入境管理法等相关边检行政法律法规未予明确规定或标准相对模糊时,边防检查主体根据现地实际灵活处置;第三,出境入境管理法等相关边检行政法律法规规定多种处置方式或弹性处置区间时,根据实际情形和效果最佳的原则,边防检查主体选择最佳的处置方式予以处置。

2 出入境边防检查自由裁量权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出入境边防检查部门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还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2.1 相关的行政法律和法规有待完善

尽管《出境入境管理法》已于2012年6月30日通过,7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由于其配套的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全更新完毕,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法律体系透明度不够,内部文件法律约束性受到多方质疑,且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交叉、抵触甚至矛盾的地方,这些都导致边防检查的法律法规中存在滞后性。此外,实际执法中还存在同一类型案件在不同的法律中表现出的罚款额度和拘留期限有所不同,导致边检机关抉择时无所适从、左右为难,不知道以哪个法律条文为主。

2.2 执法主体滥用自由裁量权

由于执法主体在自身素质、工作地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法律未予严格规定处罚方式、处罚程度等具体措施时,个别执法主体往往将自由裁量权作为自身执法工作的权力予以滥用,导致不同人员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口岸执法标准不一,存在重过轻罚、轻过免罚或应罚行为协商处理等不当现象,给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这种法律上的空当也给腐败留下了滋生的空间和土壤,个别执法人员利用法律的不完备性,在罚款时公私不分甚至公饱私囊,给边防检查机关的职业声誉带来恶劣影响。

2.3 执法主体不行使或疏忽行使自由裁量权,主要包括两种情形

第一,边防检查主体在实施检查过程中,由于对法律规范理解错误或故意扭曲,对于理应使用自由裁量权的情形不行使或疏于行使行政处罚权;第二,边防检查主体尽管行使了自由裁量权,但其做法有违于相关的边防检查法律法规精神,未经过审慎考虑和理性思考来权衡,仅凭主观臆断便作出判断和选择,违背了法律公正和道德正义。

3 出入境边防检查自由裁量权的规制

基于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出入境边防检查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辅以配套措施来正确引导和规制,主要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各边防检查站的定期交流和培训,提高一线检查员素质

第一,要牢固树立检查员的秉公执法、执政为民的执法理念,坚持凡事从群众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坚持把保证执法的顺畅性和保障出入境人员合法权利作为执法行为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第二,要加强对检查员的培训力度,对于新文件精神、新形势变化以及其他边防检查站的先进执法理念和成功战例进行及时推广和系统学习;第三,加强现役站和九总站间的交流学习,双方取长补短,相互补充提高;第四,将培训、交流和业务考核作为干部晋职晋衔的重要依据,提高广大干部在思想上的认识和重视。

3.2 加强相关法律的出台和完善,形成有法可依、有据可参的边检法律体系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出入境边防检查法律体系,从源头上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明确和规范;第二,要形成有指导价值的范例体系,形成规范性的战例和案例集,参考西方的范例法典,制定边检站内部通行的执法标准和参照;第三,要明确有效控制自由裁量权的标准,即自由裁量权既要符合法律授权的标准不可跨越,又要合乎情理不可过分;第四,要加强自由裁量权相关规章制度的公开性,建立阳光工作机制,让群众全面准确掌握执法行为的要求,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3.3 加强行政法治监督

第一,加强司法监督,通过司法权力对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的执法行为进行约束和规制,由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依法通过行政审判权对滥用或错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进行撤销、变更和追究;第二,明确行政执法责任机制,奖惩分明、奖优罚劣,着力强化领导的责任意识和执法人员守法观念;第三,建立高效的行政督察通报机制,防止权力滥用;第四,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通过行政复议约束执法主体的权力和行为。

3.4 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用权利制约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