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管理制度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研组管理制度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研组管理制度建设

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研活动;教研组建设

一、教研组建设的意义

教研组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学校某一学科成员的集合。教研组建设质量的好坏会影响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教研组的建设对于学科发展乃至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素养有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但是当前教研组的建设还没有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足够重视,教研组规范化建设迫在眉睫。

二、当前教研组建设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1)大部分学校没有摆正体育教研组的位置,也没有充分发挥和体现体育学科教研组长的价值。学生的体育发展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指导,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者,而体育教研组长从整体上来说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设计师”和“领路人”,因为他要认真研究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特征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出体育学科活动的计划,并落实在任课教师的具体行动上,因此广大体育教师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了,@势必会在教学工作组织管理上体现出教研组长的地位和价值。

(2)教研活动组织流于形式,过于简单化,学校疲于应付组织检查,缺乏对教研组建设的重视和正确认识。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科研水平提升的关键,大部分教师把教研活动等同于集体备课,还有体育教师把教研活动等同于写文章,做课题研究,其实教研活动高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解决某项教学任务,是解决某个问题,而教研活动是高级形态的教学研究活动。广大体育教师应该揭开教研活动神秘的面纱,正确认识教研活动,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研究活动是来自于教学实际的需求;来自于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来自于优秀教师内心的呼唤。通过研究活动揭示教学活动的内涵和本质的东西,它可能是教学活动中某个疑难问题的专题研讨,也可能是教学方法的选择的研修,它更具有育人的效果,它对完善教师形成系统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提升和促进。

(3)教研活动目的的功利化,搞形象工程,是教研组建设中的一股歪风。时下的教研活动确实有功利化趋向,关注的是教研活动开展与否,而不注重教研活动开展的质量,这样的教研活动纯粹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评和检查,教研组的成员都是在做好好先生,教研活动也敷衍了事,这必将限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其本质上是轻教研,却没有注重教研活动的内涵发展。

(4)教研活动没有规范化开展,甚至有些学校缺乏教研组建设相关的规范与制度。“不以规矩,无能成方圆”,教研组同样需要一套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否则,教研组建设就缺乏了相应的监督和约束。制度建设是管理学中重要的有机构成,在对教研组没有更好的考评方案的情况下,管理制度的制定对保障教研组活动是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

三、教研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1)教研组建设要突出教研组的位置,摆正教研组长的地位。由教研组长制订出教研计划,扎实有序地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体现本质内涵的发展,教研活动的内涵发展关注的是教师发展的内在价值和内在利益,教研活动不仅是完成一件件任务,而是通过完成任务来总结其内在本质的规律属性,形成规律,以便更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2)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要务实,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依据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的理念,教研活动的内容更加广泛,它包括体育与健康的教材内容,也包含校本课程的内容,教研活动形式更加灵活。教研形式包括教学反思、教学研讨、各级各类专题研讨、体育沙龙等,活动记录要详细记录,积累教研组教研资源。

(3)教研组建设要依托有效的载体和名师引导实现有效发展。教研活动不是个体的活动、单一的行动,要实现教研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名师引领的作用,教研组长要带好头,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促进学校之间乃至校际之间教研组互动交流。

(4)教研组的建设需要辅之以制度配套建设。制度的修订要科学,能更好地为教研活动建设保驾护航,制度是保障,制度是避免教研活动边缘化和随机化的重要举措,在现代社会,不管是哪一个行业,要想做出成绩,都要有规范和制度,这就是管理学中的制度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体现。

篇2

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组织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基层组织。它起着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加强教学业务管理、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能部门的作用,教研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我认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研组活动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的关键。要想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必须做到“三个结合”,只要这样才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阵地。

一、与学校制度的落实相结合

1、落实教研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

严格落实教研组活动制度,做到每次教研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有主题、有主讲人、有讲稿、有反馈;同时,落实教研组活动巡查制度,不断监控教研组活动的方式和效果,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教研的氛围,让每名教师在每次活动都有所收获。另外,坚持领导班子走进教研组,参与教研组的活动,为教研活动提供服务和保证,进一步推动了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朝着规范、有效的方向发展。

2、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教研组以课堂教学诊断和评价为切入点,为教师反思教学提供依据。教研组成员应对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议教师的课,推进学科教研活动。教研组在评课时,找准一个切入点,围绕课堂教学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新确定新的教学设计。通过这种集体评课的指导模式,教研组之间,组内成员之间,同伴之间能够开诚布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反思,学校形成了一种研究、学习、发展的良好氛围,教师们的教研意识不断增强,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二、教研内容的选择与教师教学实际结合

制度建设保证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到位率,而教研内容则是关键中的关键了。因此,教研组长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就要精心选择活动内容以满足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避免空洞的泛泛而谈。教研组长可以通过自身的思考,与同事的交流或与学生的交流等方式收集教学中的问题,确定教学研究的内容。如教师在教材使用中的困惑,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学生交流上的困难,老教师的点滴的感触和经验,学生对某个知识的疑惑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话题和内容。

同时在选择教研内容时,尽量保证内容的系统性和延续性。每个学期或每个阶段确定一个研究的重点,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活动的成效性更突出,教师的成就感更强,更乐于参加教研活动。

三、与教师成长和课题研究紧密结合

1.教研组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一个有朝气的教研组,必然有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而教师要寻求发展,必须要积极参与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校教研活动中要求教师进行“一说一课一展示”活动,“一说”即“说课”;“一课”即“组内公开课”;“一展示”即“在全校上一节展示课”,全校教职工全员参加对该课主题的分析、讨论、听课、评课。通过对课题的分析、讨论、听评课,达成一个“共识”,对这些“共识”的归纳能让教师更加清楚问题的根源以及要注意的问题,有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通过这些活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教师的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师增强了自信心,体会到了成就感。

2、教研组以课题带动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提升自我

篇3

症状1:制度制定行政化

[病例1]不少学校教科研制度的制定以校长的意愿为主,由学校行政领导集体商量通过。教科研制度虽然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但这种从上而下制定的教科研制度无法得到多数教师认可,执行的效果并不好,有些甚至成为教科研工作开展的绊脚石。

[诊断]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主力军是一线教师,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的制定更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参与和讨论,要扭转制度建设凭领导的个人意见决策的片面经验化缺陷,避免制度建设的匆忙实施,就要在反复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待成熟以后再实施。

[矫正]以“民主”作为制度建设的基石。

我们学校的教科研制度比较健全,包括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教科研理论学习制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出台都采用自下而上的办法,充分给教师放权,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群策群力,在讨论稿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补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全体教师对本校的教科研制度一致认可,执行力较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症状2:制度管理形式化

[病例2]不少学校都有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但大都是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用的,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一纸空文,真正严格按制度管理的很少,执行的效果更差,严重影响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课题研究的质量。

[诊断]现在不少学校把课题研究当作“面子工程”,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数量,在教科研工作管理上不到位、不作为,对于教师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只要教师能结题就行,不管质量如何,这样尴尬的局面都是功利主义惹的祸。

[矫正]严格执行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的科研三级管理机构,具体工作由教科室负责落实,教科室成员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教科室主任要制订出学校教科研三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教科室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对学校所有的立项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在各课题组中开展七个方面的活动:①制订好课题申报方案。②课题立项后及时组织开题论证活动。③要求课题组定期举行理论学习活动。④参加每月一次的学校教科研工作例会,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⑤填写“课题研究工作记录表”,及时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上交阶段性成果。⑥上好课题研究课。⑦写好论文和结题报告。我们严把“七关”,要求课题负责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我们建立了检查通报机制,把有效监督作为校本教科研制度建设的有力保障。教科室主任要准确掌握每个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每月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对于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作批评教育,及时终止该课题的研究经费支持,维护校本教科研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症状3:课题研究“假、大、空”

[病例3]多数学校对课题申报和结题的管理都比较重视,忽视研究过程管理与指导,缺乏研究中的专业引领;多数教师重视课题立项,忽视开题论证;多数教师重视课题结题工作,忽视课题过程研究,缺乏对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缺乏对研究资料深刻分析和对研究成果提炼的能力。

[诊断]现在做课题研究的老师多数是为了评职称,在研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假、大、空”和“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浮于表面,没有实效性。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去研究自己身边教育或教学的某一真问题。有些课题组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资料,由于研究者不会规范撰写研究报告,缺乏对教育实践经验提炼的能力,不能较好地陈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缺少理性思考和对结论的陈述,最后造成课题无法结题或勉强结题。

[矫正]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制度。

为了有效避免“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要求各学科教研组长和组内其他教师一起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在学期初就确定好本学期教研主题,围绕教研主题定一个相关的小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的选题必须来自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从自己身边的教学小问题入手,从小题小做开始,在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后再逐渐过渡到小题大做,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教学科研一体化, 教学上升到科研,科研下嫁到教学,相得益彰,克服单纯的为科研而科研和低层次的教研倾向,努力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学校各年级教研组都要有研究课题,教研工作与课题研究工作相结合,如我校的市规划课题《利用成果袋高效突破小学起始年级的识字量》的负责人就是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其带领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开展了有关识字教学方面的研究;市规划课题《第二学段数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在五年级数学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有关数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研究。

症状4:科研成果推广少

[病例4]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教师论文获奖与课题结题,而忽视教科研成果的培育,以及获奖优秀课题成果的推广活动。

[诊断]学校层面的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校领导对于教科研成果推广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在思想上对于成果推广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为一线教师创设平台;二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大多是“田野”式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少理论指导,缺少共性和普遍性,所得出的结论往往经不起第二次实验验证,不像大学教授、专业科研人员的研究那样规范、专业,其成果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班级进行多次实验推广。

[矫正]建立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

篇4

“事实上,我们已成为一个‘组织社会’。在我们周围,组织举目即是。”〔2〕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中也存在诸多组织,其中教研组是我国幼儿教师开展教学与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基层专业组织,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等职能。因此,教研组对教师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管理学研究强调,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忽视组织文化变革或失败的组织文化变革将导致流程再造、战略策划、全面质量管理等变革措施完全失败或遭遇严重的挫折〔3〕。这一管理规律对教育内部组织也同样适用。由于当前我国幼儿园组织管理制度仍然是典型的单一的科层制管理,其组织文化也浸润出浓厚的科层制组织文化的特点。科层制的组织文化中,管理层次较多,等级森严。管理者常常自上而下地命令、指挥、控制和调控被管理者,而被管理者只需要自下而上地服从、理解和执行。在等级森严的组织文化环境中,缺少民主和互动,忽视对人本身的关怀,造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单向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容易挫伤甚至窒息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一些教育现场,一些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多是由管理者安排、控制和推进,而参与教研活动的广大教师只能服从和执行。“就管理者而言,他们倾向于从自身对幼儿园教学的理解来界定、选择园本教研的问题和主题,采取直接管理和控制的方式组织园本教研活动,忽略了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性;就教师而言,他们倾向于被动地等待管理者给予相应的指示,而不会主动地、有策略地去反思自身教学实践,并从中探究值得研究的问题。”〔4〕科层制的教研组织文化氛围,与倡导独立、自由和创新的学术研究文化存在冲突和矛盾,势必会将教研组这一学术研究的专业组织变成一个毫无生气和思想僵化的封闭“堡垒”,导致教研的低效甚至无效,更与我国正大力倡导的“给予教师专业发展自和话语权”的园本教研改革趋势相背离。“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有些幼儿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失去了自主意识,对工作持一种漠然或随大流的态度。丧失自主意识的教师习惯于认同而不善于质疑,习惯于做事而不善于思考,习惯于接受而不善于批判,习惯于满足现状而不善于开拓进取。”〔5〕朱小蔓教授指出:“教师的‘自主发展’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教师必须具有内在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提高’的心理需要,也就是指出‘成长’的成就动机;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具有能够实现‘自我成长’的身心支持性因素。”〔6〕为了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同时提供支持性因素,势必要求各幼儿园教研组实施组织文化的变革,打破科层制的管理文化,以新的组织文化理念重构幼儿园教研组织文化。

二、以教育共同体理念重构教研组织文化

英国社会学者保罗·霍普视共同体为人类获得幸福的必需条件。“共同体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它所构成的自足系统可以满足人类的合群需求,并让人类获得一种归属感。共同体也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构成。”〔7〕“共同体必定是一个事关我们是否能够发挥创造性,能够形成伙伴关系或友谊关系,并能够获得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8〕现代社会其实有许许多多的共同体,比如每个家庭和它接近的朋友都能构成一个共同体,教育领域也同样存在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共同体。教育共同体作为新生事物,进入教育工作者视野的时间尚短。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理解和表述也不一,并无权威界定。在学习借鉴其他学者关于教育共同体的表述后,笔者尝试提出如下定义:教育共同体是指持有相同或相近的教育价值取向,承担共同的教育伦理责任的多元异质教育主体,自愿组成的遵守一定教育范式的联合体〔9〕。教育共同体所倡导的组织文化与科层制强调纵向垂直管理的组织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异,它遵循的是扁平式管理,倡导开放、互动、共享和协同的现代组织文化。其实,教研组织本质上也并不是一级行政组织,而是一种教师参与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群体自治的专业发展的联合体,因此绝不能简单地套用科层制管理模式,它其实更接近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文化特点。基于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文化主要特征包括:(1)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联合体。每位教师都是异质的主体,通过不同主体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共促专业成长。(2)它遵循一定的教育范式。这种范式就是教师平等、互动、共享、协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3)它的组成必须以自愿为前提。正因为教研组不是行政组织,因此管理相对宽松,依靠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主体的自觉和自律来进行运作。(4)它以相同或相近的教育价值观和愿景为基础。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发展愿景,是教研组的凝聚力,也是持久的动力。教研组的生存和发展即在于每个成员都要明确并拥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与愿景,并在共同体活动中不断体验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保持持续的参与动力。为了培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在征集共同体成员时曾经拟定了如下契约,一要认同新教育理念;二要为了内在的成长而追求知识;三要能够尽可能地参与共同体的讨论;四要追求和保持知性阅读的习惯;五要与共同体内同伴之间彼此支持〔10〕。这个契约是培育教育共同体教研组织文化的成功一例。新型的组织文化需要滋养和培育。那么,如何实现以教育共同体理念变革和重构幼儿园教研组织文化呢?以下策略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一)重新审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角色:自媒体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11〕。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位教师都是一个“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信息传播者。通过借助各种网站、QQ群、微博、微信、论坛等,教师个体只要有专业成长的自觉性,都可通过丰富的媒介和渠道获得大量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也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因此,在教育共同体的理念下,教研组内的每位教师都不再是等待的受教育者,而成为与他人进行经验分享的信息源。甚至某些好学的教师拥有的信息资源会超越教研组长、园长甚至一些专家。因此,幼儿园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要破除科层制组织文化的弊端,重新审视教师在自媒体时代教研活动中的角色新特点,从生命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角色,教师“作为一个鲜活的人,有神秘的生命之魂,诗意的生命感动,鲜活的生命经历,旺盛的生命能量,浓郁的生命期待和真挚的生命追求”〔12〕。基于教育共同体的教研组文化,强调教师是“自媒体”,既是富有教育经验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教育者,也是能帮助他人成长的信息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种子,我们的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可同时,我们联起手,行动起来,我们又是泥土,我们能为自己及同伴的成长输送营养。”〔13〕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研活动应该吸引教师从“被动”走向“主动”,成为自我建构、自我积累和自我实践的自我教育主体,使教研的过程更多地体现对教师的基本尊重和关怀,焕发生命的光彩,体现人性的丰满。为此,教研组管理要给予教师更为开放、宽松、自主和信任的专业成长环境,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教育思想和学习资源的发送者和汲取者,增进多维、多层、多类的互动和协商,实现教师专业上的共同成长。

(二)培育新型的教研组织形式:同伴互助的专业成长共同体我们相信:每位教师都有着内在的生命活力,有着自己对提升生命质量和专业发展的追求,这一信念对变革教研组组织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传统教研形式不同,遵循教育共同体理念的教研组织机构不再是模式化的教研组,而是一个个同伴互助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有研究表明,教师普遍认为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是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教师合作。这说明当前以年级组和学科组为合作单位的教研组织形式是无力,甚至是无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相互之间有力的合作〔14〕。在传统的年龄组和上下午班等类型教研组的基础上,幼儿园应允许教师自由自愿联合,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以同伴互助的形式,根据兴趣需要及共同的教育追求组建一个个非正式的教研小组,也即同伴互助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这样组建的教研小组更有利于教师自由交流,寻找到归属感。在志同道合同伴的帮助中,大家可以无所顾忌地提出真诚的建议和善意的提醒,从而使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给予教师教研的自:选择权、知情权和话语权教育共同体的理念要求教研管理重心下移,实现“扁平化”和人本化管理。因此,幼儿园管理层必须要下放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自,激活教师专业成长的热情。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给予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选择权。为了满足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幼儿园教研内容要变“套餐”为“自助餐”,通过多种途径征集教师的教研意愿,让教师自主选择更多感兴趣和渴望了解的主题。因此,幼儿园教研管理者必须下放选择权。教研工作的推进,要在“批判地继承”和“创造地转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能充分调动教育工作者主动性,能协调各方资源,能不断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自下而上”为主、“自我更新”为辅,多种形式相互结合的教研机制〔15〕。二是给予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知情权。每位教师都是渴望不断成长和突破的。对于教研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和承担的责任,教研组织者应提前告知参与的教师,使之心中有数,提前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激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三是给予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话语权。研讨过程中,要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鼓励教师平等交流,协商对话,碰撞思想。幼儿教师对研究类的活动,大多都有自卑心理。教研组织者尤其是幼儿园管理层应鼓励教师大胆质疑,独立表达,有创意地思考,从而使教研活动更具生机和活力,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篇5

一、以组织制度建设为保障,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

1、思想上高度重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今世界,各种事物瞬息万变,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教育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教师,要想寻求新发展,迎接新挑战,适应新形势,制胜法宝就是学习。只有终身学习,教师的教学理念才能得以转变,教学技能、师德修养等各方面才能得以提高,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大家都知道,要做好一项工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推动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我们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中心校长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校长,业务副校长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副校长,挑选精干的学校业务负责人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主任,选拔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教研组长,同时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也成立了领导和教研机构,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业务副校长(主任)具体负责,设立以教务处为主的研修处。大家积极学习,努力探索,共同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出谋划策,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制度建设。我们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教师学习制度》、《教师反思制度》、《校本研训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有力的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二、以丰富教育资源为基础,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建有高标准电子备课室、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班班通等,各种专用教室配备先进,设施齐全。学校图书室中教育理论专著、专业理论书籍和教育教学报刊杂志等能满足教师学习需要。一流的、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

三、以各种学习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句话说得好“理论是先导,学习是保证。”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这篇文章,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因此,我中心把“做学习型校长,建学习型学校,带学习型教师”、“工作必须学习”、“工作就是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新理念,要求老师们把学习看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存方式,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树立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反思意识、校本意识、责任意识。为此,开展了以下活动。

1、开展“强师德 铸师魂”活动。崇高的师德、优秀的师风是教书育人首要条件。要切实有效地提高师德修养,首先要加强学习,明确师德要求。为此,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河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文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2、开展“书香进校园”活动。要求老师读好三种书,第一种饭碗书(教材、课标),第二种继续教育用书,第三种营养书(包括文学类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书等等),每学期写一本读书笔记。

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走出去”我们主要向骨干教师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在这一块儿,我中心非常重视,尽管学校资金紧缺,但每学期都拿出一部分资金让我们的老师到外面学习进修,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并且要求外出学习教师每次回来之后,都要写出学习报告或体会进行二级培训。

4、开展教师反思活动。有一位专家曾说过:“一个教师备十年课,仍然是一名普通教师,如果做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特别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我们的教学反思有两种形式: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个体反思,要求教师坚持写教育案例、课后小记、教学日记、教学生活史等。群体反思,要求同一个教研组或学科组,可以针对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一次检测成绩、一次新的尝试,以及平时教学中的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等进行教学诊断,鼓励教师点评自己,点评他人,点评学生,总结规律,达成共识。

正因为我们高度重视学习活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现在办公室里唠家长里短的少了,探讨教学方法的多了,伏案批改作业的多了,主动走进课堂听课的多了,互相学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在校园里已蔚然成风。

四、以校本研训为重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

篇6

[关键词]有效教学;校长;课程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 0)03-0032-03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说到底就是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在学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总和。要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相关因素很多,就课程本身而言,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都是决定课程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但就一所学校而言,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课程理念是否深入人心、课程实施是否校本化、课程管理是否科学高效、课程质量的保障机制是否健全等主要取决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的课程实践的调控、驾驭能力。它是校长诸多职责和能力要求中的首要能力、核心能力,包含了课程理念、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课程规划与评价、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要素。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一、存在问题

第一,缺乏对课程领导力的认识。在一些学校,“教学”只停留在校长们的嘴上,他们往往把学校的教学之事让所谓的业务校长分管,一推了之。有的校长认为学校头等重要的工作是保障学校平安无“事”,或者亮出有上级领导认可的“特色”工作,教学工作有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等在管,不用自己多操心,自己则把主要精力花在搞“外交”关系上。有的校长很少关注学校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很少研究课程校本化的保障机制,很少深入课堂一线,参与教研活动。有的校长甚至本校教师的任课任职情况也不甚了解。

第二,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乏力。有的校长不能根据校情对课程的内容、目标、实施方法进行“二次开发”;也有的校长对身边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不挖掘、不整合、不开发、不利用,导致课程的校本化程度不高。如在一些普通高中,教师、学生手头的教辅资料、选修课的教材等都是市场上的“泊来品”,鲜有自己编辑的符合校情、师情、生情的教材。许多中小学校开展“书香校园”“阳光体育”“饮食教育”,百校一面,没有特色。

第三,执行课程计划严肃性不够。课程计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但在一些校长的眼里,课程计划可有可无,是可以随意变更的,主要表现为:随意增加考试科目的教学课时,削减非考试类科目的教学课时;对于一些缺乏专职教师的课程,随意选派兼课教师,使得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得不到真正落实。

第四,课程管理与目标不相匹配。课程管理是为落实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必须与课程目标相匹配。但现实是:一些学校表面上看起来对课程管理十分重视,规章制度、条条框框很多,其实它的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与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及多元性、开放性、可选择性的理念和“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要求却是背道而驰的。另有一些校长由于对新课程研究不多,研究不深不透,对课程管理该管些什么心中无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是鲜有发言权,有关的教学点评缺乏指导性、引领性,导致管理错位、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五,对教师评价与课改理念相悖。高素质的教师是有效实施课程的基础和关键。如何让教师围绕增强课程意识、更新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转换教学角色、改变教学方法等有目的地谋划自我的专业发展,是校长必须认真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但许多校长想的却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引导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考分上,把所教学生能不能取得好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致使理念提升、专业阅读、行动研究、教学反思、追求有效等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须“进修”、提升的内容成了一种“摆设”,许多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仍然是“涛声依旧”。

第六,课程质量评价方法简单化。有效的评价是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机制。新课程强调评价的教育调控发展功能,着眼于促进被评价者更好地发展。新课程评价重视综合、关注差异,突出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取向多元化。但在许多学校,仍是分数论英雄。简单地以考分来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

二、原因分析

导致校长不注重提升自己的课程领导力,普遍缺乏强有力的课程领导力的原因很多,且不同区域、不同学段、不同规模的学校,情况也不尽相同,但细细分析也可以找到一些同质因素。

一是校长的职责定位发生了偏差。总理最近多次提出,要让教育家办学。这就意味着数以万计的中小学校长必须姓“教”、人“教”,不仅要知教学,懂教学,更要会教学,“在”教学,要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践能力和课程管理能力。但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校长把自己的主要职责定位在“行政管理”上,形和影都不在教学上。一些原来因教学业务水平高而被提拔到校长岗位的教师,也由于多年不深人课堂,不潜心研究教学,远离教学一线,致使自己的话语权逐渐弱化,课程领导力不断下降。

二是许多学校陷入“同质化竞争”。由于中小学教育的社会大环境还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魂”之下,特别是某些县(市、区)一级政府对高考升学率、高考状元的追求,使得校长们十分功利,不得不抛弃新课程理念,抛弃教育法律法规,不按教育教学规律、教师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办学,一切围绕提高学生的考分转,“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轻负担,高质量”等成了开会讲话时喊的口号、向领导汇报工作成绩时的标签、广大师生与家长的“梦想”,这不仅导致学校办学缺乏个性,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办学特色,也导致校长无心提升自己的课程领导力。

三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至今尚未建立起与新课改目的、要求相匹配的学校办学水平特别是校长工作业绩的评价机制。现在教育行政对中小学校的评价种类很多,有重点学校评估、示范学校评估、文明学校评估、办学水平评估

等,但普遍有三个共同的缺陷:一刀切(不分城乡、不顾生源、不看基础、不比进步);重硬件轻软件(重数据轻实效);重教育轻教学,对教学的评估,只关注最后的结果(升学率或统考优秀率等)。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不按规范办学的学校被树为示范学校、不按规范办学的校长被评模范(标兵)的怪象,这在客观上导致广大校长提升自身课程领导力的意识逐渐淡薄。

四是校长的选拔机制问题不少。虽然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的领导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实际上现在中小学校长的选拔普遍是任命制(或先任命后选举),导致校长眼睛向上,工作重心向外,喜欢揣摩上级领导的意图,看上级领导的脸色行事。对于学校的内涵发展,特别是对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缺乏研究的动力,缺乏“下水”的兴趣,“教学的有效性”“轻负担,高质量”,在他们的眼里都是没有意义的话题。这样,校长们就自然而然失去了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自我发展需求。

三、对策措施

在目前的大环境还一时难以改变的客观情况下,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关键在于校长应该自省、自励,进而有所作为。这具体可通过增强一种意识、提高两种能力、抓实三个环节来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一)增强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连接课程理念与课程行为的桥梁。校长应该对课程有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把握,既关注学校课程目标、课程推进策略的制定,也重视课程推进机制以及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和课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要把按课程计划设置课程,按课程标准整合课程资源与开发课程,按课程理念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二)提高两种能力

这里说的两种能力,一是整合课程资源与开发课程,实现课程校本化的能力。新课改实施后,中小学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组成。因此,校长有可能也必须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以校为本,对既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挖掘、梳理、整合。与此同时,积极开发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学校德育工作、当地经济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并切实做好以教育科研引领课程校本化的工作。

二是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的能力。保障课程有效实施,其基础是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校长既要有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意志,对考试课程与非考试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一视同仁,更要具有合理调配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合理组织教学、教研活动,合理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能力。只有如此,校长才能驾驭复杂的、甚至有时是无法预测的教育教学活动,保障课程目标不偏向。

(三)抓实三个环节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要抓实三个环节,一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包括课程计划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校长要牢固树立管理品位、管理水平决定课程质量的意识,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地构建教学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所谓科学,就是管理机制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充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全体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角度设计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办法,使管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成长、学校特色建设的助推器。所谓规范,就是管理的操作要规范。这具体包含三层意思,首先,要把制度建设作为管理的第一要务来抓。各项管理制度要包含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且制度内容要体现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实施全面管理。也就是说,对每一位教学、教辅人员,每一项教学工作,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实施科学的管理。再次,管理者要公正、公平地实施管理,使被管理者心服口服。

篇7

关键词 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管理 创新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The Management Idea of School Content-type Development

XIE Wenq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East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o promote school recognize that, to achieve the content-type development, becoming elite, high school will have to improve school management level. Although in reality the situation is not satisfactory, but we still want to enhance the school's driving force, cohesion, creativity to start, continue to reform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formation of the school's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school management, managers should take an advanc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s a guide, create advanc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lement mechanisms to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chool's content-type development.

Key words school content type development; school management; innovation; new curriculum reform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小学逐渐认识到通过教育家办学实现内涵式发展,是打造一流名校的必由之路。不管是学校教育资源的丰富,还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内涵式发展都对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政策的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落实等,都要依靠学校管理来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改变管理思路,成为摆在每一位校长面前的必修课题,虽然这称不上是新的任务,但在教育改革的时代、在学校内涵式发展中却蕴涵了新的意义。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民主机制的缺位和人文情怀的缺失,有些学校尤其是基层中小学的管理水平不容乐观。

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学校管理,让每一位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中去,发挥每一位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摆在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将对学校管理的方向与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且侧重于行政管理(职能科室、教研组、教职工等)。

1 学校管理的目标与现状

1.1 增强推动力

推动力,指引导教师积极向上、不断钻研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水平和主动参与配合学校管理的一种力量。“称职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毅力和能力。”①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存在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每天除了繁忙的教学工作之外,教师不愿进行其他的学习和进修活动,不愿主动尝试或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每天都在进行惯性的工作。学校要从根本上给教师提供向上发展的助力和阶梯,使教师从内心中希望提升教学能力,这就要从教师的需要入手。

研究发现,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优势需要依次表现为:一是提高社会地位的需要;二是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三是发挥专长、取得成就的需要;四是业务进修、专业发展的需要;五是受到尊重和信任的需要。②这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相似的。学校应该逐步满足教师的这些需要,并不断提出教师(至少是部分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新要求,引领教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动力。这不仅局限于职称评定、提高工资和奖金、提拔升官等,因为职称、工资、官位终究虽是必须的但也是有限的,有些人经过努力也得不到就放弃了,而有些人得到以后没有新的目标也不再努力了。激励要形式与内容、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给予有能力、水平的教师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动力,并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使教师感受到努力的成果被别人认可和赏识,自己得到了尊重和回报。

1.2 提高凝聚力

学校的政令畅通、教育理念为每一个教职员工所理解,并能齐心协力地贯彻执行,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学校管理的凝聚力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横向的凝聚力。即各职能科室、各年级、各教研组、各位教师之间都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好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有些学校工作往往是各干各的,很少出现默契的配合,有了功劳大家抢,有了问题互相推,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上进心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工作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工作分工不细、工作责任不清、奖罚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二是纵向的凝聚力。从管理序列上看,许多学校官僚作风依旧,上级领导决定的事情既不经过民主决策,还要求下级无条件执行,给一线工作的教师、班主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由于管理层面的条块分割,每一个部门都有权对教师和班主任发号施令、施加压力,使教师、班主任疲于应付,没有相互协调和适应减压的措施,导致基层教育者怨声载道。这就造成了整个学校缺乏必要的凝聚力。

三是时序性的凝聚力。各职能科室、教研组、老师们要总结好自己的工作经验教训,为下一届教育者或继承者提供借鉴,成功者的不断接力才能使学校不断进步。但现在一些学校采用工厂式的奖惩制度,只注重个人教学成绩,使得教育者不愿意相互交流,有好的经验也相互保密,即使被迫写经验总结也是敷衍了事,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这就造成了有些学校的教师、班主任、管理者都是靠自己单打独斗式的努力来完成工作,不能很好地吸取和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很缓慢,甚至一生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只能是一个疲于奔命的教书匠。

1.3 提升创新力

学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学校自身应该是创新型学校,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内外环境。比如:鼓励创新的民主管理机制、教师教学创新的保障与激励机制、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文化氛围,都是学校管理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学校的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学校工作多是常规性的,各种评比、考核制度使教师不敢创新以避免自己学生成绩的下降,诸如此类的因素都是学校创新能力提高的障碍。试想,如果不是教育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全国推行新课程改革,能够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学校有几所呢?而创新改革初见成效、形成自身特色的学校所占比例更是有限。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极大地提升学校的创新力,要想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只能是画饼充饥。

1.4 打造核心竞争力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高升学率,也不是高待遇,更不是严柯的制度,而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基础、以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旨归的竞争力。这才是学校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学校的发展进步、教学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升等都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的教师植根于教育教研当中。只有不断地研究教学和管理,才能在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时避免邯郸学步,才能在学校教学与管理中有所创新,才能为教学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地基础,才能为学校成为强校和名校创造必要的条件。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为了第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实际上,先进学校与落后学校还是保持着差距,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先进的学校必定会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并且深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人心,他们主动地去感悟、去实践、去追求。优秀的学校文化会成为学校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学校在进行强硬管理的同时,还要有人文关怀,关注一下教师中的“弱势群体”,既要给他们压力和动力,又要给他们机会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这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只有教师成长,学校才能发展,学生才能成才。学校管理者要有意识地使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有些学校将教育科研看作是没用的花架子,只能对学校工作业绩起衬托作用,根本不能发挥实际的效用。也有一些学校的领导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便不鼓励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甚至因人定制、因人设岗,保护某些个别人的利益,但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导致学校发展的长期滞后。

2 学校管理的原则与策略

首先,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确立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规划好学校发展的步骤,构建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充满着人与人的交流,学校管理一定要以人为本,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成长。围绕着学校发展蓝图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管理文化建设,以文化力来打造和谐校园、实现内涵式发展。

其次,健全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创立民主、和谐、创新的管理模式,形成认真干事、团结进取的管理团队。“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制度体系变革中,重建制度建设,凸现民主色彩,建立综合互动、和谐发展的制度体系,是20世纪末以来,越来越清晰的改革思路。”③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经过民主程序,体现教职工的积极参与,让他们认识这是自己的制度,就应该自觉遵守;管理制度的内容要体现人文关怀,避免一味地强制、惩罚等内容,做到宽严适度;制度的原则是鼓励创新争先、加强团结合作、增强推动力和凝聚力。

第三,落实到位。制度的实施要责任到人,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问题与偏差,并形成监督机制、纠偏机制和更新机制。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中,学校要以教学和教研为中心,促进制度不断创新,使教师自觉成长、自我管理,增强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在管理中增加教师自身的效能感,使教师实现内涵式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第四,创造条件。学校要努力创造管理制度实施的条件,改善教师教学、生活条件,为内涵式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李希贵在担任高密市教委主任时,在全市设立了学科带头人、市内特级教师和特聘教师制度,“使那些学术上有造就的教师不再仅仅从管理岗位方面找出路,而是把适合自己的道路拓得更宽。”④从而使教师们找到了不同的提升和发展的路径。

学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要打造强校、名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一个学校从管理入手、从日常小事抓起,积极进取、努力奋进,重视制度建设和人文关怀,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一定能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

注释

①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2.

② 黄志成,程晋宽.教育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24.

篇8

一是理念得到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的核心理念已成为学校工作、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广大干部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全体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和学习伙伴的角色意识日渐清晰。

二是意识得到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各学科的主要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已经蔚然成风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是秩序得到确立。也就是说,新型的教学秩序逐步确立。教师的关注点逐步由“教”转向“学”;教学目标更加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都更加注重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感悟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享受问题解决的乐趣。

四是队伍得到锤练。新课改实施以来,通过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教研活动,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明显转变,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科研意识普遍增强,重反思、重实践、重研讨、重合作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在全国、省、市的各项教学竞赛和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涌现出一批在全市有影响的骨干教师,一部分教师成长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五是机制得到形成。即课程管理、评价检测、教育研究的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促进新课程不断深入的制度体系,形成了新课程实施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围绕深入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和学校评估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异常活跃,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组织领导,突出一个“管”字。

学校领导每学期都能围绕教学工作审时度势,理清工作的重点、难点,理性面对困难,运筹帷幄、统筹规划,围绕着教学出实招、出硬招、出狠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组建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深每星期定期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务实、高效。

2、实施干部听、评课制度。被指导教师争取每节课都听指导教师课,通过听、评课制度,切实加强了对一线教学工作的指导,有效地保证了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3、实施干部巡课制度。每学期开学初将每周周一至周五的干部巡课名单确定并明确巡课职责:巡视全校所有班级的上课情况、巡视各教研组及学校的各部门,每天下班之前要将一天的巡课情况形成总结反馈给校长,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各个教学环节和部门的工作高效开展。

4、实施干部例会制度。每周一早7点为学校的干部例会,所有干部将具体分管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校长就学校的具体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和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了责任心和学校工作的透明度。

5、实施干部培训制度。学校定期加强干部的理论培训、岗位培训、学习指导和实践锻炼,定期做好各项工作的反思和交流,引领干部自觉主动发展,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每学期都要求干部做到“五个一”。

二、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一个“严”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常规管理、成绩公示、综合评价、绩效考核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制度管理师生及职工。

1、实施《旅顺中学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及时发现、严格控制、妥善处理教学和工作中的事故,通过各种监督机制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不同的级别采取严厉的处理,有力地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责任心。

2、完善并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教学事故和教学责任的追究,常规管理主要以高效教学为中心,突显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显上课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突显作业的精选和批改的精细化,保证了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扎扎实实地有序进行。

3、大力推进、完善《教学成绩公示制度》、《教学成绩末位警示制度》、等,继续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度》,通过一系列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的强化,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和敬业精神,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职业精神、执著精神、求实精神、坚韧精神和奉献精神,共同铸造了“旅中精神“。

4、创立了“旅顺中学名师”工程。通过特级教师、奥赛教练员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汇聚了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使学校涌现出了“名教师”团队,形成了“名学科”优势,打造了“名学校”品牌。

5、继续实施、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大力营造“地位靠业绩诠释,成绩靠数字说明”的氛围,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营造了“拼内涵、比实力、讲奉献、竞业绩”的良好工作氛围。

6、不断完善、健全科学、全面、系统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严格落实《管理手册》、《操行评定手册》、《学生管理手册》等,突,对学生的评价有章可循,使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8、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不断规范考勤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教职工的行为,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保证了教育和教学。

三、重计划、重环节,突出一个“细”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细节决定成败。为保证学校的有序、有效、高效运转,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做到周密计划、严密组织、缜密落实。

1、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统领全局。

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奖惩。一是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计划、每学期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等;二是制定年级月工作计划;三是班主任工作计划和班主任月工作计划。四是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及高三年级和各学科一轮、二轮、三轮复习计划及复习的要求、自主答疑阶段复习计划及指导、督促、检查学生制定个人计划等。

2、大力推进“学案导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总结,探索积极、有效、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课时紧、任务重,为了顺应新课程的需要,我校在借鉴先行省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我校进行了“学案教学”和“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采取“由点到面”、逐层推进的方式,经历了探索期、推进期、完善期,积极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导学、分层教学,实现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充分发展。学校进行了详细的跟踪检查和统计,并及时反馈,初步搭建起导学基本模式的框架,在实践中加以逐步完善。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课程改革样本校”和“学案教学示范校”。

3、细化教学过程,严格做好动态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细化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如细化了课堂管理制度、备课制度、批改制度、答疑制度、晨读制度、晚课管理制度等,严查过程,重究结果,细化考核。

课堂教学要做到:讲要精、管要严、练要实,坚决落实学校“三讲三不讲”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作业布置要做到:精而实,要体现分层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后都有事可做,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习的体会,达到课堂延伸的效果。

辅导答疑要做到:主动、耐心、细致,既要注重知识的解惑,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特别是要鼓励学困生敢问问题、善问问题、多问问题。

实现集体备课的制度化。保证时间、保证质量,每次集体备课必须有主讲人,主讲人必须提前备课。在备课组计划中列出主讲人、学案设计人,将提问及作业的分层布置纳入每次集体备课中,要在记录本中有体现。

对以上各个教学环节,教导处定期认真做好检查和量化统计,做好过程性的动态评价。

(2)针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制定了新的《公开课评价标准》、《竞赛课评价标准》等;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检查、诊断和研讨功能,并以此为依托指导和改进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认真而规范地进行每个学科的阶段性考试的质量分析,每位教师必须作出详细而具体的质量成绩分析,学校对此作出详细的检查,做到每次考试教师必做质量分析、每次质量分析学校必做反馈、总结。

4、有针对性地实施年级管理,突出年级教学特点,积极做好各年级的教学活动。

高一年级主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纠正、培养和指导,把握好教学起点,兼顾文理科的教学,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高二年级主要注重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增强学生的紧迫感。要高度关注夯实基础知识、培养自学习惯与能力等问题,大力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高考优势学科的发展,又要重视劣势学科的弥补,既要全力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又要重视困难学生的减少与提高,为高三总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三年级主要瞄准高考,大力营造备考的氛围,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认真落实培优补差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情绪调控,加强对新课改高考试题的研究与分析,优化教学方法和试题选编。组织好专题训练、模拟训练等一些列工作,提高升学质量。

四、创机制、强动力、突出一个“奖”字。

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内涵发展,注重软环境建设,使教育教学更加有效、高效。

1、修订并不断完善了“旅顺中学高考奖励方案”、“教师考核与奖励”方案,由校长直接负责,健全了一套科学、全面、系统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和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全面加强对教师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的考评,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各级评先挂钩。

2、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备课组考核、评定、奖励制度,全面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通过优秀教研组、备课组、星级教研组、备课组等一些列的评比活动,努力建设协调、大器、包容的教研组团队,真正起到了凝人心、聚合力、强团队的作用,强化了自律、自重、自尊意识及团队精神

3、完善职员和工勤人员考核、奖励机制。完善岗位的职责要求做到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过失谁负责,谁的成绩谁受益。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原则。

4、搭设多种平台创建多个机遇展示、引领、激励青年教师自主发展。通过“各级、各类优秀青年教师”的评比活动,大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拓宽了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同时通过完善以学代奖的制度,激励、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

5、加强对高职教师的考核、培训和培养,完善对高职教师的奖励评价机制。以支持、资助教育科研、高学历教育、外出考察学习为重要载体,并通过评优、评先、骨干教师认定等途径强化进取意识,激发内驱力和发展潜能,并与岗位设置、聘用与工资待遇相结合,为今后高职教师的长期考核和任用打下良好基础。

6、完善了教学跟踪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始终落实待遇跟着贡献走,荣誉伴着业绩行的原则,加大对教学成绩优异的奖励,强化了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促使教师为学校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而勤奋、努力工作。

五、强化培训和交流,突出一个“恒”字。

卓越的基层学校,必须拥有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和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1、每学期学校都采取各种刚性措施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如:每学期的开学初学校要求教师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并严格落实,学校将予以检查和评价;开展各种形式的“五个一”或“四个一”活动:

2、积极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指路子、铺路子、压担子、搭梯子。如:落实师徒结对制度、见习班主任制度等,同时完善相应的考核和奖励政策及各种公开课、汇报课、竞赛课、抽签课、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3、狠抓了教学基本功的养成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丰富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学科能力。如:学校组织高职教师开展“优秀学科知识与方法的专题训练”编写的评选活动,竞聘高职教师岗位的教师“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等一些列活动。

4、成立了以特级教师、奥赛教练为核心的“旅顺中学名师工作室”并实施“旅顺中学名师”工程并形成品牌辐射效应,对每位名师每学期都提出不同的任务。

篇9

区域教育信息化是指各地在国家统一规划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本地区教育现代化的过程[1]。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突破点在于解决均衡问题和应用问题,成都市武侯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构建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直以来,武侯区教育信息化坚持以“学有良教”为指引,推进校园现代化进程;以应用驱动为导向,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以服务教学为宗旨,着力使教育信息化过程“溶解”到教师教学模式转变的点点滴滴,让教育信息化成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实现区域教育资源融合的已有基础

1.首批通过教育现代化检查验收

武侯区逐年加大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力度,特别是针对城郊薄弱学校的投入。我们进行硬件装备的原则是“基于应用、加大投入、整体提高、扶持薄弱”,近年来共投入1.68亿元进行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使全区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全区学校电脑总数达7 955台,生机比9:1,师机比1.5:1,多媒体到班率1:1。全部城郊学校都实现了大屏幕投影或背投进教室,基本形成了“班班通”“堂堂用”的格局。全区校园网建设率达100%。2008年在全市率先建成“武侯区教育城域网”,为“捆绑”学校间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2010年,武侯区通过市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检查,成为成都市首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区县。

2.互动教室远程教育的实现、班班多媒体的区域内全覆盖

(1)通过远程互动教学平台,让“捆绑”学校师生同上一堂课

为了让城郊学生享受城区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利用教育城域网在“捆绑”学校间开展互动教学,优秀的课堂教学在城乡“捆绑”学校间流动。从2007年开始,先后经历了三代互动教学平台的建设,建设了数十个远程互动教室,远程互动教学在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2]。

(2)通过多种远程互动教研平台,扩展教研的时间与空间

在“捆绑”学校间创建教学论坛,在论坛上两校教师集体备课,互看录像课,互相议课和进行课后反思,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各学科教师提交的教学资料、案例等各种教学资源,由两校网站管理人员定期上传,并统计点击量和交流的时间、次数、内容,评选出“共享平台杰出贡献者”和“优秀使用者”。同时,将两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实现网上共享,尤其是城区学校教师制作的优质课件,可由城郊学校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后,形成适合本人和本班实情的课件,更好地保证了“捆绑”学校孩子享有同等优质的教学资源。建立“捆绑”学校教师QQ群,实现两校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信息资源的“超时空交换”。

(3)借助“校际联盟”平台,“捆绑”学校零距离接触

“校际联盟”是区内一些“捆绑”学校自发形成的发展共同体,其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各种研修活动,形成了校际间网络研修的基本框架。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轮值学校教师每周在“校际联盟”网上平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联盟中各所学校的教师以发帖的形式讨论、研究课堂教学设计。“校际联盟”每学期还要举办一次现场会,总结本学期的工作,安排下一步的网络研修工作。

二、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依据

建设教育资源库、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城乡互动平台的目的是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优秀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现代教育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标。因而,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依据如下:

(1)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2)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和“双主性”的教育理念。

(3)传播理论。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运用一定的媒体或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一种活动。

(4)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者所关心的是如何发展学习者未来的能力和倾向,而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为教学提供工具支持,因而资源建设必须要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行为,以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5)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为资源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

(6)系统理论。信息传播者、信息内容、信息通道和受传者构成教育教学系统,信息内容和信息通道建设不能独立于系统之外,必须以系统理论为基础。

(7)圈层结构理论。圈层结构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其《孤国论》中提出的,“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性,“层”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特征。在圈层结构中,城市是圈层构造的主体,各个城镇有各自的圈层状态[3]。圈层结构反映了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呈现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的特点。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城市起着经济中心的作用,对区域有吸引功能和辐射功能,但城市对区域各个地方的吸引和辐射的强度是不相等的,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受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率”法则的制约,必然形成以中心区为核心的集聚和扩散的圈层状空间分布结构。我国城市所呈现的经济圈层特性与优质学校分布特性有类似的特点。

(8)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4]。依据合作型互动理论,社会上的群体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才能优化资源,实现共享,使合作双方呈现“1+1>2”的互动效应。

三、区域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实施

1.完善教育资源库管理平台

教育资源库管理平台承担着为教师获取和交流教育资源提供稳定、方便、快捷的操作环境的使命。完善教育资源库管理平台,是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是促进教师有效应用的支撑。优化参与教师的组织体系,促进管理平台的布局、栏目设置更趋科学合理,更便于教师应用,操作更为简易,是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融合的有力举措[6]。

(1)立足校本共建

武侯区教育资源库设置学校管理员、学科管理员,着力构建“区―校―教研组”三级管理体系,以电教馆为中心,以学校为基地,以各个教研组为资源审核和教育资源生成的“车间”。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学校的校本专题教研、与教研组的学科教研密切结合,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利用现有教师组织体系吸收尽可能多的教师,获取尽可能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校本共建的目标。

(2)引领资源共享

武侯区教育资源库通过增强管理平台的信息检索功能,并对教育资源库内的大量优质教学资源按照学科优化管理,方便教师准确快速获取目标资源。对教师上传的教育资源进行质、量两方面的统计和审核,全面评价,设置教育资源审核员,确保教育资源的实用价值,鼓励多种形式的教师原创和微型科研成果上传,并在评比活动中有所体现,实现教育资源库汇集优质教育资源的定位。

(3)服务教学终端

管理平台不断完善统计分析功能,以资源上传、下载的双向统计,科学定位资源库对教学产生的效用,并持续扩大资源库优质教育资源对教师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积极影响。通过对教育资源的追踪,对下载频率较高的资源进行重点关注,并通过审核,确定质量较高之后,设置“推荐”标志,提高教师下载资源的指向性;设置“热门资源下载排名”“学科资源下载排名”,并在年度评比中对分享优质教学资源较多的教师个人和学校进行奖励。

2.丰富教育资源内容

自武侯区教育资源库启用以来,因其教学资源高度集中并且覆盖面广、针对性强,以及教学外部环境及学情相对一致的优势,不断吸引教师们通过资源库获取和分享教育资源,在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占据日益重要的角色。到目前为止,武侯区教育资源库共拥有各类资源155 341件,参与资源库建设、使用的各级管理人员、学科教师的总人数达到3 978人,实现了中小学各学科的全覆盖。

3.确立教育资源管理制度

随着武侯区教育资源库管理平台的参与人数、教育资源的不断增多,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亟须加强。课题立项以来,武侯区教育资源库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整个管理体系日渐成熟。

主要的管理制度有分级管理制度、资源审核制度、积分排名制度和年度评选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将资源库管理校级层面和教研组层面的教师组织结构利用起来,推进资源库无形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具体教师;限制利用教育资源库传播无关教学信息,上传无意义资源的行为,引导教师养成科学合理应用资源库的习惯;并通过积分排名和年度评选调动教师应用积极性。

四、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实施

在区域教育资源库得到极大充实并得到教师广泛认可和应用的基础上,在教育资源库管理平台及各项管理制度经历实践检验和逐步修订日趋完善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丰富资源,完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逐步启动资源库对学生的开放,逐步辐射城乡对口支援学校、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学校,不断增强武侯区教育资源库自身的内容建设和制度建设,持续扩大武侯区教育资源库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

自武侯区与新津县结成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联盟以来,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立足实际、关注实用、务求实效,为武侯、新津两地结盟学校开展各项远程互动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教育资源融合的活动和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学生的远程合作学习、教师的网络互动教研、学校的德育远程互动和常规互动教学共同组成的多维度、多层面、多类别的立体互动格局。

1.立足实际,强化“硬件”支撑

城乡教育互动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资源的共享和远程互动教学的开展,这两项工作对于硬件装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鉴于此,我们在网络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库建设和互动教室装备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我们结合区域实际,坚持以“立足城乡一体,推动装备现代化”为统揽,遵循“基于应用、加大投入、整体提高、扶持薄弱”的原则,通过学校报告计划、区上提前介入、科学理性论证、统筹分步实施的步骤,对全区学校进行信息技术硬件装备。2013年年底,全区实现多媒体设备到班率100%,方便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育教学;师机比实现5:4,方便教师数字化备课。目前,全区共在15所学校装备建设了远程互动教学教室,并制定了远程互动教室系统课程计划表的相关规划,推动远程互动教学向着常态化迈进。

对武侯区教育城域网进行升级,与成都教育城域网进行对接,将现在的校际网络带宽由2 M提升至100 M,将校园网升级到骨干1 000 M,全区互联网出口带宽提高到220 M,让网络高速畅通,真正形成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互动教学信息的大容量、高速度、即时传输、及时反馈的实现。

加强教育资源库建设,开通运行“武侯区教育资源库”管理平台,建设“区―校―教研组”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库,设置学校教育资源库管理员和学科管理员,鼓励开展学校层面和教研组层面的教学资源城乡共享,开展各级教育资源库优秀学科管理员和资源共享优秀教研组、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形成资源共享和评价激励机制,为城乡学校师生获取和交流优质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2.务求实效,丰富“互动”内容

在教育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挖掘城乡学校互动结盟的潜力,不断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融合,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和工作,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推动教育资源融合,实现城乡学校在同一网络平台上的资源共享方面,以课件和课件素材的共享和城乡学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为主。目前,通过学校层面的教学资源库交流,共有涵盖各学科、各学段的数千份课件和大量的课件制作相关素材实现与新津县的共享。其中,龙江路小学在校园网上建立了互动联盟专区,川大附小实现联盟学校间网站资源的互相开放和上传下载权限的全面对接。

城乡远程网络直播课已经向着常态化迈进,同一位教师,同一门课程,城乡学子在不同的教室里,全年共实施1 000余节。棕北中学、川大附小等学校累计完成了近1 000节网络直播课和网络互动课,实现了优质课堂共享的常态化。

城乡学生网络互动学习日趋频繁,利用多种网络互动工具和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城乡学生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众多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2012年4月17日,成都市机投小学“萌豆”社团的学生们来到新津,和安西小学种植社团的学生参加种植活动。学生前期通过QQ、电话对种植项目进行了协商,并在后期利用QQ及时记录、反馈作物生长情况。

为了进一步以点带面形成优势,城乡两地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组织相关学科进行联合教研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主要学科。2012年1月,成都市玉林小学“远程信息录课室”正式启用。城乡学校双方通过QQ、电子邮件及实地查看等方式,就远程课堂观摩研讨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并确定由玉林小学教导处提供2012学年度下期校内研讨课及“骨干教师行动计划”中课堂开放计划表,将课堂教学研讨地点移至“远程信息录课室”,做到了同步观摩,同步研讨。截至目前,用此方式和途径共进行了52节次的课例研讨,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和思想品德。

五、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成效及展望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足开好国家课标规定课程,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依托于武侯区教育信息网,利用教育现代化设备建立数字化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区域内已有的教育资源,武侯区教育初步形成区域内共建共享,实现不同学校间教育均衡,充分发挥名优学校的引领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区域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教育资源建设中,我们要坚持 “统筹规划、整合共建、资源共享、重在应用、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使武侯区教育资源库成为推动武侯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韩骏,李中华.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武侯区学校督导评估汇报材料汇编[Z].2011.

[3]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徐祥运,刘杰.社会学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5] 何雪峰.试析优质教育资源的特征[J].基础教育研究,2010(2):3-5.

[6]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0-201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域实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篇10

一、推进务实合作,

开创“大学一小学共舞”模式

在专家指导下,我们制定了“行政保障是前提,专家指导是根本,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学研究是重点,减负增效是核心”的工作思路;确定了“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立足本地区、本学校实际,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积极探索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改变目前超标、超时、超量的现象,培养懂得儿童的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出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实施目标;修改完善了行动计划,使分6年3个阶段进行的实施方案更具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在学校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的基础上,我们又成立了管理改革组、教学改革组、课外活动组、评价改革组四个方案实施小组,每组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一名中层人员担任组长,一至两名专家参与指导,各组任务分解、夯实责任,全力开展试点工作。此外,项目组创造性地将生涯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方法运用到教师发展领域,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规划并制定符合岗位实际和自身发展水平的个人研究计划,包括个人的生活重心、个人现状分析、个人管理(后勤)工作提升计划、个人学期科研计划方案几大部分。

在2011年8月召开的全国首届儿童创新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我们将这种基础教育研究模式命名为“大学一小学共舞”模式。

二、召开动员会议,营造项目实施的良好氛围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关系千家万户的一件大事,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需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保障,需要教育科研部门和专家团队的专业引领,需要全校上下的齐心努力。更需要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需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发展需求。为此,根据严格的设计,我们组织召开了全校家长动员会、部分家长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全校项目启动会、核心成员研讨会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型会议。每次会议从不同的侧面针对不同对象,围绕一个主题宣讲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和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整体思路。与会人员对学校提交的实施方案(讨论稿)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研讨。特别是省教育厅吕明凯副厅长、基教一处王跃生处长先后两次参加会议并做重要指示,极大鼓舞了西小教职工。家长、学生、教师在投以饱满的热情的同时,也极为理性地提出了项目所面临的复杂性、艰巨性,但大家表示,再难,我们也将举全校之力做好试点。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办学理念,

丰富学校软文化

围绕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文化、管理制度、发展规划和学校环境等问题,管理改革组与胡卫平、李创斌、衣新发等专家一起对已有的资料进行了修订完善。继续以“沐浴书香唐韵,健康快乐成长”为基本办学宗旨,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注重内涵、示范引领;创新培养、轻负高效”的试点工作方针。在制度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

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坚实基础,是学校内部的“法律文书”。我们对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初步梳理,基本确定了学校的规章制度。相关内容包括学校组织领导工作职责、学校行政综合工作管理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学校师生员工管理制度、学校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学校后勤工作管理制度等。管理改革组与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大家都本着发展性原则、继承性原则、可执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人文性原则,注意针对现行工作不适合的地方加强修改,减少了空泛的语言、无力的说教,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围绕试点项目这一核心,学校着力创设品质优雅、功能多元、愉悦身心的环境文化,开心走廊、漂流书吧、情感驿站、双语文化墙、阳光运动场等功能区域的组合旨在从环境氛围营造上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丰富学校课余生活,启迪创新智慧。尤其值得肯定的是班级特色文化创设活动。各班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全校32个班级的学生出谋划策设计班徽、班规、班训、特色展区,有效利用班级教室空间,彰显班级特色,增强团队凝聚力,32个教室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立足课堂,重点突破,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

我们以创建“思维型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为突破口,组织“思维型课堂”组内研讨活动。围绕课堂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两个主题。教研组内每人上一节研讨课,在组内听课研讨的基础上,全校各教研组共推选出10位老师参加学校的“思维型课堂”观课、议课活动。初步形成了思维型课堂的模式,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全校初步开设了专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的课程——“学思维”活动课,每班每周一节。该门课程由西小教师和部分专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活动课上,教师严格遵守4个环节,让学生真正的“学”思维。而非教师“教”思维。同时,把学思维活动课中的思维方法运用到其他学习活动之中。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从有效作业的布置人手展开校本教研是我们的抓手。在教学专家、学科教研组、教师本人共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学校作业改革的试行方案。学校采取分学科管理的方式,各年级学科负责人组织本学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集体设计、整合学生作业,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时效性。每周分学科填写《学科作业汇集表》,作为研究分析的第一手资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科整合的每周一次的素质作业的布置,立足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深受学生喜爱。总结一年来的作业,我们明显看到“三有效”:有效布置——每一项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完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掌握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的;有效完成——所做作业是学习实际中学习个体需要重点巩固、适度拓展、培养能力的内容:有效提高——逐步推进、层层展开、形式多样的立体作业模式势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智慧火花,鼓励创新思维。

五、关注心理,抢抓机遇,认真做好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起步工作

2011年初,项目组陕西师大专家对我校前期的素质教育活动计划进行了认真推敲,提出了“健康、开放、创新”的三维目标体系,并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心理领域做了一些尝试。鉴于我校校园建设的现实,2011年3月初开始,我们策划了一系列心理疏导暨理想教育活动,重点缓解社会舆论给六年级毕业生带来的“小升初”压力。活动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策划、发邀请函、现场礼仪、摄像、计时、团队守纪评委等项目都让学生参与,使学生得到了

多层面的锻炼。另外,开发优秀教师资源,在原有基础上开办了多个第二课堂,包括合唱团、健美操班、小巧手班、思维美术班、英语演讲班、英语话剧班等,这些课堂的开设是后期学生社团的雏形,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2011年,时值西安小学85周年校庆,以此为契机,通过活动开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展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成果。85周年校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活动,也是试点方案预设的工作平台,合理安排有限时间,正确认识创新素质培养与学科知识学习的关系,通过参与活动得以综合性提升是校庆肩负的另一使命。因此,整个前期准备到活动当天,我们引领每一位西小学子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其中,珍惜机会,发展自我,培养能力,塑造形象。本次活动,陕西省人大、省政协、省教育厅、国际友人、社会各界人士、兄弟学校嘉宾及西安小学全体师生、家长等近3000人参加了庆典活动,是试点工作初期一次大规模的展示与交流。

六、过程监督,科学测评,

初步建立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估机制

评价改革对整个改革试点项目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先后研究制订了《陕西省西安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陕西省西安小学关于减负作业布置要求(试行稿)》和《陕西省西安小学试点项目阶段成果奖励制度》等。共进行了4次以学科组为单位的项目实施评估,走访调研管理和实施人员50余人次,全面掌握项目实施过程的第一手资料。

各学科在学校整体评价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和教学实际完善修改,确定了学科评价方案。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考查和综合考查相结合,个人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分数与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形式更加多元化和科学化。积极促进项目实施目标的达成。其中,语文学科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背诵能力、合作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逐级纳入评价内容;数学学科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进行及时评价,围绕学生的守纪程度、聆听度、专心度、发言的参与度、准确度、声音洪亮程度等,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自信方面的表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交流情况,学生在数学思维水平上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查,努力营造充满生机的灵性课堂;英语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年级制定了英语评价表,在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评价中,统一了评价内容,要求所涉及的评价内容包含三个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学生兴趣的调动和保持、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反馈。学业水平评价方式的改变,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对全校各年级300多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综合分析学生课业负担和创新素质发展状况,为试点工作的后续完善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