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依据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依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利津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揭牌仪式。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关心支持利津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并专程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县坚持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了16平方公里,人口达6.5万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我县行政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对于解决城市行政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和职责交叉等问题,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县城市执法局的成立,揭开了城市管理新的篇章。希望县城市执法局以今天的揭牌仪式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切实担负起城市管理的重任,忠实地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大胆管理,敢于碰硬,严格执法,秉公执法,真正树立起城市综合执法的权威;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守纪律、能管理、会服务的新型城市行政执法队伍。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积极适应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要求,配合好、支持好执法局的工作,认真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努力推动全县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篇2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管理,维护城市秩序,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效能,优化执法环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在临沭县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批复》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临沭县城市规划区范围。
第三条临沭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县政府主管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行使下列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
(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
(二)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逾期不拆除,以及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置城市雕塑、建筑小品和大型广告牌的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三)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四)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五)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行政处罚权;对未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运输、装卸或者储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未采取防燃、防尘措施,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的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恶臭气体的物质的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在人口集中地区、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饮食服务业违反规定排放油烟、在城区内露天烧烤食品污染环境等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向城市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建设施工造成大气污染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六)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在城市道路、公园、广场、苍源河两岸(城区内)等公共场所无照商贩和违反规定随意摆摊设点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涉嫌无照经营行为查处时,可以查封、扣押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商)品。
(七)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对在道路上违章停放车辆,驾驶员不在现场或拒绝将车辆移走的,可以锁定机动车车轮或者将车辆拖至不妨碍交通或指定的地点。
(八)城区河道管理以及内陆渔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违反规定捕鱼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九)履行省、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再行使已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仍然行使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第六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责发生分歧时,由县政府法制部门协调,协调不成的,报县政府决定。
第七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可以行使下列权力:
(一)进入被检查单位或现场进行调查或者依据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检查;
(二)查阅、调阅被检查单位与检查事项有关的资料;
(三)依法采取录音、录(摄)像等手段,取得有关证据资料;
(四)依法对违法行为所涉及的工具、物品、证件以及建筑物、构筑物予以查封、扣押或对证据进行登记保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三章工作配合
第八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相互监督,建立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
第九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发现属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的,应当告知或移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工作中,发现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职责的,应当告知或移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处理。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受理移送的案件。受理后做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受理机关应将处理结果于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3日内通报移送机关。
第十条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城市管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应当在行政许可审批文件下发后3个工作日内抄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
第十一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查处的违法案件依法需要补办有关手续的,应当先予制止违法行为,在征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责令当事人依法补办有关手续。
第十二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涉及应当缴纳赔偿费、补偿费或者恢复原状的,应当通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赔偿、补偿及责令恢复原状事项进行处理。执行中按照先交赔偿费、补偿费、恢复原状,后交纳罚款的顺序进行。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对赔偿、补偿或者责令恢复原状事项进行处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查处违法案件需要作技术鉴定或监测的,应当通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或者法律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技术鉴定或监测,并书面告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
第十四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查处违法案件时,需要暂扣、吊销当事人许可证或执照的,应向发证(照)机关提出建议,由发证(照)机关核实后决定暂扣或吊销。
第十五条公安部门应当对污辱、殴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妨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发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有违法、不当审批或继续行使被集中的行政处罚权等问题时,应当及时建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予以纠正。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当,应当及时将意见反馈给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
第四章执法程序
第十七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穿着统一制服,佩带统一执法标志。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时不得少于2人,且必须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说明执法依据和理由。
第十八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第十九条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加盖执法机关公章的处罚决定书;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或不当场收缴罚款事后难以执行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除前款规定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实施的其他行政处罚,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取证。调查、取证终结,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确应给予行政处罚的,作出处罚决定。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需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应当讨论决定。
第二十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对公民处以5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2万元以上罚款等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法律、法规、规章对举行听证的罚款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对暂扣的财物必须进行登记,列具清单,由当事人核对后签名盖章。对暂扣财物应当妥善保管,并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依法作出处理。对暂扣的财物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二十二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时,必须向当事人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没票据;不出具罚没票据的,当事人有权拒交罚款。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之日起2日内交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2日内将罚款存入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帐户。
第二十三条同一违法行为同时违反若干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按其中最重的一项进行处罚,不得重复处罚。
第五章执法监督
第二十四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内部监察机制,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第二十五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执法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投诉或检举,有关部门应当依据职责权限及时处理。
第二十六条当事人对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县人民政府或者临沂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行政处罚没有法定依据的;
(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三)违反规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
(四)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的。
有前款第(四)项情形的,由财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追缴;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开展后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区建设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各街道办事处在发现、查处本区范围内违法建筑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城市管理有效协作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修正)》、《**市城市规划条例》、《**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区范围。
第三条本暂行办法所称的违法建筑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指未经规划部门批准的所有建设;二是指不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和核准的施工设计图进行施工的建设;三是指临时性工程或者应该拆除的工程逾期未拆除的。
第四条拆迁实施单位在拆迁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不得将违法建筑和超过期限的临时建筑纳入补偿范围。
第二章违法建筑的发现
第五条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建立违法建筑举报受理中心,并安排执法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接到举报电话后,应立即报告分管领导,分管领导须在一小时内安排执法人员去现场查看确认,并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第六条区建设局对权限内审批的、市规划局委托审批的建筑,负有监管责任。如发现建设单位或个人不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和核准的施工设计图进行施工,应予以制止,在建设单位或个人未纠正之前,不得换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
区建设局在核发建设单位或个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后,须以10天为单位,将相关审批事项告知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有关街道办事处。
第七条各街道办事处须掌握辖区范围内建筑施工情况,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熟悉情况优势,建立违法建筑监控网络,划定责任片区,进行不间断巡查,确保违法建筑及时发现。巡查人员发现违法建筑后,须予以制止,教育违法建设单位和个人自行拆除,或由街道安排人员帮助拆除;制止无效的,需在一小时内报本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第三章违法建筑的处理
第八条区建设局发现权限内审批或市规划局委托审批的建筑违法建筑后,对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应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限期补办手续;情节严重的,需要责令当事人停止建设、限期拆除的,按照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未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违法建筑超过区级处理权限的,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移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或市规划局。
第十条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搭建亭房、活动房、棚披,以及个人建设的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和单位建设的单幢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下(含20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责令限期拆除或者恢复原状。逾期不拆除的,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申请,经区政府批准,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织,拆除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第十一条在组织时,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须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违法建筑所在地街道须全力做好配合工作。公安、等部门须配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各街道办事处,做好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及有关后续工作。
第十二条各街道办事处应每年按照不低于5万元的标准,安排配合拆违工作经费。区政府将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三条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视情况适时组织联合执法行动,每月牵头召开一次由区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参加的工作例会,研究确定联合执法的对象及时间,交流总结工作经验,及时查找问题和不足。新晨
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须安排专人做好相关文书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第十四条鼓励单位和公民个人举报违法建筑。对在发现和处理违法建筑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由区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五条区建设局、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各街道办事处没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自己监管范围内违法建筑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追究其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由区政府追究其领导责任。
相关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区政府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派驻各街道的执法中队队员应加强培训和监督,并会同街道办事处制定相关考核细则,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建立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在确定队员年终考核等次时,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充分听取街道意见,街道享有队员评优、评先的一票否决权。
篇4
一、违法案例与经办过程
2010年10月11日,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执法队员在对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在建工程进行巡查时,发现该公司未按照办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进行施工,擅自将综合楼向西侧整体移位3米,面积为(23.64×28.24)平方米,属违法建设。执法队员现场对其下发了《停工(核查)通知书》。该公司的建设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43条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6章第64条之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的罚款。综上所述,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擅自将综合楼向西侧整体移位3米,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最终对该单位作出罚款人民币12956元的处罚。
(一)改变执法思路、创新执法方式
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于2009年11月18日,按照省法制办的批文,集中行使“7+1”的职能,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管理方面违法行为的处罚权。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了改变执法思路、创新执法方式,采取积极主动的执法方式,不断加强对在建项目的跟踪管理,上述案件就是在执法队员主动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的,这样就能做到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做出处理,有效地减少建设单位的损失。
(二)不断完善处理程序,坚持执法为民
2010年10月11日,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执法队员,在发现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未按照办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进行施工时,当场就对其下发了《停工(核查)通知书》,责令该公司停工,并拍摄相关的照片进行了取证,并于当天制作了《案件受理登记表》、《案件立案审批表》。经领导审批,上述案件进行了立案。
2010年10月12日,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就将《违法建设案件处理意见表》送至丹阳市规划局进行违法建设鉴定,规划局将视具体情况予以鉴定,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罚款并补办手续,否则,将予以拆除。
因该公司法人代表在外出差,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于2010年10月21日对当事人眭某(该公司副总经理)做了《调查询问笔录》,当事人眭某承认该工程有移位现象,同意停工并答应协助我们调查处理。执法队员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并制作了相关附图。
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的态度,通过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丹阳市规划多次赴现场勘察、多次沟通后,经丹阳市规划局规划委员会鉴定,认为该工程具备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条件,同意限期改正。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根据工程造价单,依据丹阳市规划局《违法建设案件处理意见表》处理意见,于2010年11月12日制作了《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并责令该公司限期改正并罚款人民币25912元。
2010年12月15日,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给当事人送达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当事人眭某当场书面承诺放弃听证的权利,同时,递交了请求减轻处罚的书面申请。
2010年12月29日上午,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召开了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讨论会,并制作了《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讨论记录》,会上通报了案件查处过程和行政处罚决定的相关情况,对当事人主动承认错误、积极配合调查和该工程具备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条件进行了讨论。最后,本着行政处罚实行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决定予以从轻处罚,按照工程造价百分之五进行罚款,决定罚款人民币12956元。同日,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制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并于次日送达。期间,当事人未提出复议和行政诉讼,并于2010年12月30日缴纳了相应的罚款。此案于2011年3月31日进行了结案。
二、变被动执法为主动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它包括规划的编制、审批以及跟踪管理三个重要的环节。其中,跟踪管理,是对执行城市规划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正确、灵敏、有力地反馈执行城市规划的结果,提供完善城市规划的信息资料,能够起到保证城市规划正确实施的作用。目前,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城市规划管理方面违法行为的处罚权,要想城市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两个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衔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高度重视规划管理中的跟踪管理工作,尤其是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程项目超面积、移位建设;二是建筑物改变使用性质。
工程项目超面积、移位建设是跟踪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工程项目超面积建设是指在批准的详规范围内,符合用地性质并经审批的项目,建成后建筑面积超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面积。工程项目移位建设,是指在批准的《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范围内,改变原有的定点位置。
对于以上两种跟踪管理中发现的违法建设,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都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而改变已审批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却没有做到相应的管理。严格对照《城乡规划法》,改变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如果不办理相应的手续,一样是属于违法建设的。建筑物改变使用性质是指由于地块的区位和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后,建筑物使用性质的趋利改变。目前我市建筑物改变使用性质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建成区域内的居住用房“破墙开店”,也就是将民用房改作商业用房;2、使用性质改变后与所在区域规划功能发生冲突,如在居住区兴办工厂。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建设不按规划进行,建设再多、再快,难免会给今后城市发展带来许多隐患。因此,在今后的开发建设中,必须完善规划跟踪管理运行机制,加强与规划部门的沟通,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针对建设工程规划批后出现违法建设行为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对全市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实施跟踪管理,减少建设工程规划批后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确保城市规划的实施。在全市城镇规划区内,实施的建设工程规划批后跟踪管理办法,并实施以下管理制度:
一是联系人制度。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确定一名执法人员作为该建设项目跟踪管理联系人,具体负责该项目的跟踪监督管理。
二是责任告知制度。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向建设单位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同时将项目的相关信息通报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
三是阶段性完工检查制度。联系人与建设单位或个人保持工作联系,当建设项目分别完成建筑基础施工、裙楼结构施工或总体结构施工后3个工作日内,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执法人员实施定期检查。
四是变更申报制度。建设单位或个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局部变更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附图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的,应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将审批结果通报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五是不定期巡查制度。执法人员对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六是规划验收通报制度。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规划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清理,并向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通报。
七是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执法人员不能认真履行职责,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建设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有权向丹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举报。经核查属实,造成严重影响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针对工程项目超面积、移位建设,首先就是要加大对工程项目超面积、移位建设行为的处罚力度。根据《城乡规划法》,对工程项目超面积、移位施工可作整改、罚款、拆除和没收等处罚决定。按规定,对工程项目的超面积、移位部分,应按土建造价5%~10%的处罚幅度进行罚款。其次要加强与规划、房产、设计和测绘等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使核算标准统一。建设项目面积的核算,应当在规划、房产、设计、测绘等部门实行统一的标准。哪些应计入面积,哪些不计入面积,应从法规上明确,同时设计单位和测绘部门就较复杂的建设项目要及时进行沟通,使面积计算标准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最终使工作减少误差,提高工作的服务质量。
针对建筑物改变使用性质,必须由规划管理部门进行认定、统一管理。应当看到,建筑物改变使用性质,一定程度上也是适应了市场需求,起到了对城市规划的调整作用,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全部予以禁止。对于历史和城市规划调整等原因,造成建筑物需改变使用性质的,政府主管部门应当适应时代的变化,保证使用性质改变的实现。这是根据城市规划调整后,为确保新规划实现而所采取的主动行为。如:对于符合规划法律法规的,人民群众确实需要的改变使用性质的建筑物,政府主管部门应当采取积极疏导的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城市规划,不影响城市布局、产业结构,不影响城市功能配套,不影响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统一整改。如:对建成的沿街底层住房,可采取置换后统一施工的方式,即保证了建筑物结构不受大的影响,又为繁荣经济、开设配套服务设施、增加就业岗位提供了场所,也给城市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反之,政府主管部门则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予以取缔和遏制,如居住小区建筑物改建成工业用房、配套用房改变成商业用房等行为。
为了更好地做好规划跟踪管理工作,还可以尝试评定房地产开发单位的信用度,按信用度实行不同的监督方式。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不同开发单位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也不同,部分开发单位在不同的建设项目中一再地犯同一“失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也应该定期将相关的结果通报规划管理部门,主办人员就会对这些项目引起更多的重视。这些问题不能仅用“法制”的手段进行管理,更要以“德治”的方式加以规范。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对房地产开发单位的“规划执行信用度”进行评定。如果某开发单位一直模范地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则可以考虑在其进行项目开发过程中给予相对宽松的政策;反之则要进一步增加监控程序,也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报道。
规划跟踪管理工作作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新内容,涉及到很多专业的规划管理知识。如何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做好规划跟踪管理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改进工作方式,并处理好专业管理和社会监督的关系,研究解决管理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将是需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进行良好沟通衔接的重要问题。
三、变强制管理为主动服务
(一)及时发现问题,减少企业损失
本案是在工程刚刚建设到一层的时候就被及时发现的(原审批为最高七层),这就大大减少了建设单位的损失,如果等到工程完工时才发现问题,那处罚的金额将增加十几倍,因此,加强跟踪管理,提高巡查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执法为民、处处为建设单位着想的工作原则。
(二)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办案效率
本案由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才有效地化解了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以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之间的矛盾,才出现了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处罚工作的局面,这就说明只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沟通工作,就能很好地化解矛盾,从而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
篇5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为了有效推进××区的城市管理依法行政工作,确保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防止执法违法的事件发生,最大限度保护行政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区城管局于今年成立了以局长蔡新林任组长,分管副局长郑利华任副组长,局综合执法科、政工人事科、目标督查科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执法督察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执法科,科长尹宏任办公室主任,刘继丽、廖福安、刘玉梅同志为督察员,负责全局行政执法督察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制度落实责任
为保障行政执法督察工作有效地开展,行政执法督察办公室制定了《行政执法督察办公室工作职责》、《行政执法督察人员工作职责》,并制定了××区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督察办法》,办法对督察的范围、督察方式,督察内容做了详尽的规定和布署,使工作有目标、有标准、有要求、有奖惩,在日常工作中有专人定期、不定期开展效能督察,并将督察结果及时通报,保证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为严格执法纪律,进一步提升城管形象,实现争创一流的城管执法队伍目标,我局始终把执法督察工作看作是一项直接关系到是否依法执法、文明执法,能否提高城管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今年以来,我局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城管进社区、送法下乡”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以进社区挨家逐户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知识,精心构建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平台,广泛发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实践活动。
2、根据年初制定的《××区城管局2009年普法依法治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一是就城市管理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对策;依法行政和城管执法的难点问题;行政执法、处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行政执法责任制等进行了专题讲座。二是定期开展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内容熟悉度,掌握实施行政处罚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基本业务技能、管理标准,提高应知应会能力。三是通过执法文书使用制度培训,建立了案卷评查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案卷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办案质量和案卷归档水平。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对城管工作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端正心态,树立信心,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应变能力。四是多次组织全局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相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敬礼、告知、执法的程序规定》、《××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督察工作考评办法》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纪律督察暂行办法》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并给各派驻乡镇执法中队转发了《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大力开展文明执法严肃执法纪律的通知》,要求大家统一思想和认识,转变执法观念,认真履职到位,文明执法。
四、理清依据明确职能
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梳理执法依据,推行公开透明。按执法行为的种类,如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分别将每项执法依据进行了筛选梳理,细化到具体条款和标准,理清职权7大类162项,并通过区城管局网站,将梳理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布。二是规范自由裁量权,推动执法标准化。对《四川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处罚标准进行分类量化,缩小了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幅度和标准,上报区政府法制办公室。三是加强业务指导,规范执法行为。用于指导执法队员的执法行为,推动了执法工作的规范化。
五、严格程序确保质量
从八个方面明确规范执法内容和标准:即执法权限合法、执法程序合法、违法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标准、执法言行规范、文书填写规范、执法监督有力和档案管理规范。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进一步细化了一般程序、简易程序的执法流程和审批步骤,加强了案件办理的审核监督,促进了办案质量的提高。
六、严格督察,成效明显
1、在队伍自身建设方面,我们始终围绕“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搞好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队容风纪,要求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着装整齐,切实达到仪容端正、风纪严谨、统一规范的管理要求,局行政执法督察办将行政处罚案件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以及执法人员上岗执勤执法的规范操作程序绘制成挂图,使每个队员能够熟记业务技能和上岗要求,从源头上防止执法违法现象发生。经常在执法队伍内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结合省内外城管工作的典型案例,引以为鉴,防止和避免执法违法行为发生。
2、现场执法督察方面,一是局属行政执法大队每次重大活动或者整治行动,局领导都亲到现场进行指挥,督察工作人员监督到位,即时指出问题,对不按要求着装、不按“三步走”程序执法的个别人员进行严肃批评并记录在案,并下发督察建议书;二是加强对派驻中队的督察。重点督察是否按要求着装、是否按程序执法、有无不作为现象、有无吃拿卡要现象等,对存在的问题以督察通报的形式要求其进行立即整改,并将结果纳入年底对各派驻中队的目标考核中。今年,我局行政执法督察办公室共对6次重大综合整治行动进行了全程监督;日常监督检查共计25次发出督察建议书12份。
2009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督察工作,在规范城管行政执法行为,保障和监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保护行政执法相对人合法权益、防止和纠正不依法执法、不文明执法、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等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为实现认真履行职责、提升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建立和谐城管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七、2010年行政执法督察工作思路:
1、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加大执法督察工作力度,把行政执法督察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对各派驻镇执法中队行政执法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户外广告管理,规范户外广告行为,保护城市景观风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户外广告,是指利用户外媒体直接或间接介绍商品或服务的下列广告:
(一)定着于建筑物、构筑物外部或者道路、交通设施上,以广告牌、霓虹灯、电子显示屏、电子翻板装置、灯箱、实物模型、布幅、招牌以及张贴等形式的广告;
(二)利用车、船等交通工具外部设置、绘制、张贴的广告;
(三)利用其他户外媒体设置的广告。
第三条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从事户外广告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办法。
第四条设置户外广告应当遵循安全、美观的原则,符合设置规划,设置位置适当,布置形式与街景协调。
户外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
第五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本市广告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户外广告资格、的内容审查和登记管理工作。
市城乡建设规划局负责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审批工作。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户外广告设置的审批、实施和管理工作。
市城市建设局参与利用市政公用设施设置户外广告的审批工作。
市教育局、人事局、卫生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局、房管局等部门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负责相关广告内容的审查工作。
第二章户外广告设置
第六条申请户外广告设置、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取得与申请事项相符的经营资格;
(二)户外广告、设置的时间、地点、形式符合市政府户外广告设置的规划要求及有关管理部门要求的事项。
第七条户外广告的设置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户外广告设置设计方案。在供电、供气、供暖、供水、排水和通讯及其他管线周围设置户外广告的,还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第八条下列场地和设施,禁止设置户外广告:
(一)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二)影响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使用和城市公共绿地绿化的;
(三)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
(四)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建筑控制地带;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市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
第九条户外广告设置权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
利用市政公用设施、场地的户外广告设置权拍卖方案,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会同市城市建设局拟定。
第十条招标拍卖户外广告设置权,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十一条需要设置户外广告的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应当参加招标拍卖,有偿取得户外广告设置权。
第十二条拍卖户外广告设置权,应当委托具有相应拍卖资格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
第十三条招标、拍卖的程序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受让人取得户外广告设置权后,持中标通知书、成交确认书等有效法律文件,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置、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利用自有场地、设施、建筑物为其他单位做广告宣传的,依本办法出让。
利用自有场地、设施、建筑物为本单位做广告宣传的,其户外广告设置权可以不实行招标拍卖。广告设置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按照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审批的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办理审批手续。广告主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设置审批文书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登记申请。
第十六条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应当自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设置。逾期作自行放弃设置权处理。
第十七条各类展销会、订贷会、交易会、开业庆典等活动需设置临时性户外广告的,应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提出申请,经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会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设置,有效期满后应当立即清除。
利用升空气球做广告的,还应当符合国务院《通用航空管制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单位、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张贴各类广告,应当经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同意,在指定的公共广告栏内张贴,并到设置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简易登记手续。
禁止在指定公共广告栏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电杆、灯杆以及公共场所、街道、信箱、垃圾箱、护栏等张贴或乱涂乱画广告。
禁止在公共场所散发印刷品广告。
第三章户外广告管理
第十九条户外广告必须按批准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格、内容设置,不得擅自更改。
第二十条户外广告设施竣工后,由户外广告经营者申请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并在验收合格后7日内,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并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广告手续。
第二十一条户外广告设施空置超过60日的,户外广告经营者应当设置公益广告。公益广告的内容,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会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
第二十二条户外广告经营者应当对其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进行日常维修,保持设施的安全、整洁、完好。
第二十三条户外广告设置权使用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6年。具体期限在招标或拍卖公告中标明。
户外广告设置权使用期限已满需要继续广告的,其户外广告设置权应重新进行招标或拍卖。
第二十四条在户外广告设置权使用期限内,户外广告内容或图案变更而设置地点不变的,应当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第二十五条户外广告设置权转让时应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第二十六条在户外广告设置权有效期内,因城市建设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拆除户外广告设施的,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当书面通知户外广告经营者限期拆除,因拆除给户外广告经营者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经济补偿。
第二十七条户外广告管理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户外广告经营活动。
第二十八条利用市政设施、场地设置户外广告招标拍卖所得收益由市城市建设局用于城市建设。
利用财政供养单位场地、设施、建筑物、构筑物设置户外广告招标拍卖所得收益全部上缴市财政。
除前两款规定外,利用其他场地、设施、建筑物、构筑物设置户外广告招标拍卖所得收益,除按照约定付给场地、设施、建筑物、构筑物所有者占用费外,其余金额上缴市财政。
第二十九条户外广告设置权招标拍卖所得及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具体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会同市财政局、物价局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另行制定。
第四章罚则
第三十条户外广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国务院《广告管理条例》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一条设置户外广告违反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城市市容卫生管理监督办法》,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法处理。
第三十二条从事户外广告活动违反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法定职权依法处理。
第三十三条有关行政部门做出行政处罚时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
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篇7
【关键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以人为本;和谐执法;新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进一步突显,它同其它执法部门相比,成为人们反映意见最多的一个部门。近年来,各地都积极开展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力求为加强城市管理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又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城管执法。
城市管理是一个内涵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城市规划、市政市容、绿化环保、工商管理、食品卫生等诸多方面。而有一个管理内容,就会有一支执法队伍。为解决城市管理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执法扰民的现象,一些地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开始进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的改革,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但也有一些地方依旧沿袭了以往的管理体制,由城市监察部门负责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的管理与处罚,如我市就是由包头市城监支队受包头建委的委托行使处罚权。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与传统的行业主管部门执法相比有明显的进步。一是执法体制由多头多层执法向综合统一执法转变;二是执法力量得到集中,执法力度加大,执法效率有了提高;三是执法队伍向专业化转变,素质提高,执法形象得到了改善。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城市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相对落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城市管理法制化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首要前提。近年来,随着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日趋重视,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是相对于其它执法部门来说,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明显落后。至今国家没有一部关于城市管理方面的专门法律,仅有的一部行政法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还是国务院1992年制定和实施的,各地虽然都制定了自己的地方性法规,但大都比较简单,仅仅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却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必然会影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缺乏全国性的统一立法,使得各地在综合执法中没有明确的标准,往往各自为政。如关于综合执法范围的问题,目前仅能依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归纳为八个方面:1、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2、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执法职能;3、城市绿化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4、市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5、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6、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7、公安、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能;8、城市其它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能。依据这些规定,除少数地方作了少于七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外,大部分地方都作了扩张性规定。
又如,综合执法部门同其它行政管理部门在职责范围的划分上也缺乏一个明确的法律界定。
没有统一的立法,使得执法部门在执法工作中常常无所适从,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也影响了行政执法的严肃性。
(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的体制不明,关系不顺。
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正处于试点阶段,新旧
体制并存,即使在实行了综合执法的城市中也存在着体制混乱的问题。如杭州、济南等城市,专门成立独立的部门行使行政处罚权,而不行使行政管理权、行政审批权等;又如广州、深圳等城市,将两个机构合为一体,既行使行政管理权又行使行政处罚权;再如山东寿光,把行政执法局作为建设局的一个二级单位;佳木斯市,在建设系统内部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执法机构,没有跨行业行使处罚的权利。
体制不明,关系不顺,使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缺乏明确统一的业务主管上级,各地无法开展正常的业务交流,使综合执法水平得不到迅速提高。
(三)在具体执法过程中,执行难,有时还会出现暴力抗法现象。
在综合执法中面对的多是一些社会底层的各类弱势群体,文明素质相对低下
,不能主动配合执法人员的工作,更不愿自觉履行处罚决定。再加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经验不足,宣传不到位,而现行法律又没有赋予综合执法机关必要的强制手段和措施,给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面对执法中的这些困难,有的执法机关不能很好地研究解决,而是搞“”,野蛮执法,激化了和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损害了执法队伍的形象,执法效果也不明显。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使其能够真正服务于城市,服务于人民,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立法,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
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城市综合执法机构的性质、地位、职责,明确其主体资格,规范其法律责任。清理、修订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消除和减少法律冲突和矛盾,加强立法解释工作,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首先要界定综合执法机构与其它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划分,从根本上理清关系,合理界定综合执法的范围。其次严格规范执法人员的处罚程序,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现有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内容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关于处罚程序方面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如我市城管执法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包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关于处罚程序的内容仅有第十条以禁止的方式加以规定。缺乏处罚程序的规定,不利于约束执法人员的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理顺体制,加强交流,提高执法水平。
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从1997年开始至今已有十多年了。然而由于没有明确的立法和行业主管部门,各个城市各行其是,有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单位归城市建设委员会管理,有的则单独设立,在名称上也不统一,有的叫行政执法局,有的叫综合管理局。
面对当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混乱的问题,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三种构想:一是国务院成立新的直属机构—国务院城市管理总局,专门负责全国各城市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可以参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管理体制。二是国务院在建设部内增设城市管理总局负责全国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建设部城市管理总局同地方各级城市管理局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关系仍然是垂直领导、分级管理。三是国务院在公安部内增设城市管理警察总局,将全国各城市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并入公安局成为城管警察队伍专门行使城市管理警察职能。
不论选择怎样的体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都必须走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通过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可确保全国法制的统一,促进各地业务交流,提高执法水平,树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宣传,以人为本,和谐执法。
1、拓宽思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和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理解。对于综合执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纠纷,民众往往站在违法者一边围观起哄,甚至引发暴力抗法事件。这都说明综合执法的宣传工作开展得很不够。为此,执法部门应拓宽思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如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开设专题、专栏节目,通过解答问题、剖析案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社区和单位的宣传栏,让法律、法规进社区,到居民。一方面逐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营造人人遵纪守法,维护城市形象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让广大市民了解城市管理,进而支持城市管理,为综合执法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2、提高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素质。
执法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执法水平和执法艺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综合执法队伍是和谐执法的基础。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其它执法部门的人员相比,普遍较低。而现代化的城市管理需要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因此必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严把入口关,新进的执法人员除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外,所学专业应为法律专业,以逐步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对现有的执法人员来说应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观念;加强法律业务培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要求,严明纪律,坚决纠正综合执法中的各种不正之风,努力建立起一支业务精良、廉洁高效、公正无私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
3、转变观念,树立起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期望,也是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发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职能部门,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把执法工作同科学发展观、同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树立起以和谐为特征的新的执法理念。
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主要三个特点:一是以和谐为目的,强调通过执法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经济关系。二是执法的重点在教育帮助整改规范上,处罚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处罚增强行政相对人自觉守法的意识。三是在工作方式上强调执法的整体协调性,包括执法与监管、执法与服务,与行政相对人建立起和谐的工作关系。总之,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新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强调行政执法与行政相对 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变逆向工作为顺向工作。
4、以人为本,和谐执法。
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化法治社会对每一个行政机关的最基本的要求。对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来说,就是要在做出每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时都必须有足够的事实依据、都必须有充分的法律依据、都必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
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是基础,是一条根本性原则,文明执法是目标,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执法人员要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做到文明有礼,和蔼待人,使行政相对人易于接受,有利于达到更佳的执法效果。
换位思考。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对流动摊贩的治理是一个难点,这种现象在全国各个城市都普遍存在。流动摊贩的长期存在是一种由历史发展决定的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客观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有企业改制等原因导致劳动力大量剩余,而社会又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于是一部分人不得不靠摆小摊谋生,这是我国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部分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集中体
篇8
关键词:杭州市政市容行政管理执法工作
随着杭州市“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目标的确定,城市管理执法体制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与国际通行规范和惯例接轨,把城市建设管理领域进一步纳入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运行的轨道,使城市管理效率得以进一步的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以切实保护。在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杭州市于2001年9月正式开始了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试点,这是我市城市管理执法体制的新开端。
实行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这一新的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是我市积极探索大都市城市管理模式的重要步骤。实行管理与执法分离,不仅有利于行政主管部门集中精力强化行政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消除重复执法和执法空白,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而且有利于建立城市管理不同行政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的工作和约束机制。但是,从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过程来看,管理与执法相分离后,新的体制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仍需要我们不断的关注和总结。
一、正确认识(界定)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的关系
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贯穿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是城市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的目标一致,就是要把城市管理好。因此,管理与执法都必须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一切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持久发展,有利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目标,通过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并切实发挥各自的作用,确保城市的健康发展,使杭州真正成为居住的天堂、旅游的天堂、求知的天堂、创业的天堂。
研究城市管理领域的行政管理与执法,首先要明确两者的内涵与关系。行政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对城市的发展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制定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政策措施、行业标准;依据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进行各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行政许可审批、核准、备案;培育市场、规范市场,把好市场准入关并加强监管;为各类经济主体提供服务。因此,行政管理是根据各行业的特性,为保证城市正常运转,使法人和自然人在一定的范畴中合法经营、安全消费、正常活动,这种管理活动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深层的、内在的要求。
行政执法的主要内容是:以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及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结果等为依据,通过对社会各经济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行为的检查,发现违法、违章行为并进行纠正和处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经济活动中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的违法现象。对违法事件的发现以主动巡查、受理举报和与管理部门联合检查为主要途径。因此,行政执法所表现的通常是通过对城市表层的、显见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纠正和处罚,使其符合管理部门对城市管理设定的标准,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
根据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的不同性质,我们认为两者虽然都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即: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在城市管理中所处的环节不同,行政管理是前置管理,行政执法是行政管理的后置手段,应服从、服务于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在城市管理中所针对的层次不同;行政管理是城市管理深层次的内在的要求,行政执法是表层的外象的要求。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在城市管理中的要求不同,行政执法讲究执法的证据、执法的程序和行政处罚的合理性,行政管理为使执法定性、裁量准确,在管理中应尽量明确详细。
值得指出的是,我市目前实行的行政管理与执法相分离的体制,其行政执法的形式是指相对集中部分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在我国城市管理领域拥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有公安、工商、税务、市政、市容、规划、绿化、环保等,这些部门对公民、法人及其它组织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维护行政管理及正常的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行政处罚实施过于分散,存在不少弊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可以减少一些弊端。为此,我市经国务院批准,相对集中了公安、工商、规划、卫生、环保、市政公用、市容环卫等7个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以解决行政机关因职能交叉而出现的多头处罚现象,从而加强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并不是集中所有行政管理权,更不是集中法律法规对某些行政管理领域明确规定的特定处罚权。
加深对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的理论认识,有助于我们避免在推行新的城市管理体制时的一些模糊认识。我市的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分离实践已有半年,在我们的实践中无论是一些领导还是许多管理于执法人员,不同程度地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突出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以为行政处罚权集中后行政执法可以代替行政管理。这显然违反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初衷。市政府169号令明确规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行使市政公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七个方面的行政处罚权。这表明行政执法仅仅是行使行政处罚权,是不能代替行政管理的。二是认为集中行政处罚权仅仅是行使处罚的手续。使行政执法部门变成了处理违法案件的“法院”和判官。这里主要涉及的是行政管理应管到什么程度,行政执法从哪个环节开始的问题等。行政管理应管到什么程度,行政执法从哪个环节开始这其实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工作。行政执法与行政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必定有交叉。三是以为有了行政执法队伍就可以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对行政执法抱有过高的期望,忽视城市管理的主导因素,致使管理部门不管什么都把所有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统统推给行政执法部门。
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门很多,管理的面也很广。因此正确认识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界定管理和执法的职责和关系,能够促进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促进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的衔接协调机制
我市实施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时间不长,从实际效果看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要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成功,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之间的有效衔接机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市政市容管理的角度看,除了前述的认识问题外,当前市政市容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中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与执法之间联系沟通不够,相互尊重配合不够
管理部门有些行政审批的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到执法部门。执法部门进行行政处罚、要求相对人补办手续交纳赔偿金的信息也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馈到管理部门。存在“以罚代批”和“该罚不罚”现象。如违法占道、挖掘,违法运输建筑渣土,执法部门实施了处罚后,未告知当事人到市政市容管理部门补办审批手续,也未将处罚情况及时反馈给市政设施管理部门,造成执法和管理脱节;管理部门发现违法行为应移交执法部门处罚的而不移送,以补收费用来了结此事等。
此外,在管理与执法人员之间还存在着不相互协作配合的情绪,有的部门对对方反映的情况敷衍了事,随意应付,甚至不尊重。
2·行政执法内容不全面,多侧重于面上的突击,存在空白点
根据市政府的有关规定,目前行政执法尚有不少地方没有介入。特别是不能及时消除非面上的违法现象,在燃气、供排水、公交等公用事业管理上的行政执法基本处于空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行政管理的力度。
3·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难以深入查处违法行为
对于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安全性较强的违法案件,由于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业务不熟,一方面难以查处,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行政管理部门,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缺少管理部门的参与和监督,在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确定处罚额度,执法人员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容易造成执法合法不合理,甚至造成执法不严、不公、随意执法。
4·技术手段落后造成执法不力
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违法案件,需要借助一定的专业技术资料和设备,执法部门缺少必要的鉴定手段,造成执法困难。如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是否按规定建设、配套节约用水设施,因涉及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设备工艺的掌握较难,执法机构难以鉴定;再如各类地下管线结构与分布比较复杂,执法部门难以全面掌握,这就对地下管线上的违章确认增加了难度。
5·缺乏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
执法部门的以罚代管、管理部门发现违法事件不移交处罚,致使该补办审批手续的不补办,该受到处罚的不处罚的现象比较严重。对造成这些现象的人员尚没有较为严密的监督和严格的制约机制。
上述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行政执法与行政管理相分离的时间不长,许多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执法经验尚不足,主观上管理与执法分离后,存在着部门之间的推诿现象。但最主要的还是相互联系与衔接不够。因此做好管理与执法的协调和衔接,不仅有利于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开展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后,我们在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的衔接和协调上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但应该说还远远不够。为此,今后在进一步密切管理与执法的工作上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城市管理与执法的综合协调
随着形势的发展,观念的深化,各类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特别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和城市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一家或两家职能部门来解决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管理与执法分离后更需要有一个权威的综合协调机构。为此,我市已成立城市管理协调小组。这个工作机构应尽快开展工作,重点做好下列工作:研究部署全市性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中长期城市管理规划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强化宏观控制和协调职能;对涉及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或全局性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并组织调研;对涉及政府多个主管部门的,意见难以统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协调,一般性问题进行会议协调;对协调会议作出的决定和会议纪要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对管理部门、执法部门在工作中出现渎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2·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划定执法界限,形成廉洁、规范、高效的行政执法新体制
虽说管理与执法的工作存在交叉,有的工作难以分清相互的职责。但从各自的性质要求入手,两者还是有明显的程序性分工。对这些分工应尽可能详尽的划分职责范围,防止出现新的执法交叉或真空现象。但是职责划分界定总是无止境的,关键是管理和执法双方要相互谅解、相互支持,从工作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应该宁可交叉覆盖,也不能留有空白。
3·正确使用行政处罚程序,确保民主、公开、有效的执法
实施集中行政处罚权,除了遵循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外,还要正确适用决定程序,体现民主、公开、参与精神。要严格按执法程序执行,促进廉政建设,正确处理行政处罚程序违法现象。
4·建立行政管理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配合协作制度
信息对称和配合协作是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条件,目前许多管理和执法跟不上要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未能有效及时配合协作造成的,因此要特别重视信息交流和配合协作制度的建立。(1)利用杭州市投资项目集中办事中心或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管理部门与执法部门的信息传输渠道。(2)建立联系单制度和抄告制度。
行政管理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在行使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对需要对方配合衔接或告知对方的,在规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函告对方,并在规定期限内反馈结果。(3)建立热线电话。行政管理或行业管理部门在现场管理或执法时,如遇急需取证或鉴定的,可通过热线电话通知对方。当场处理后做好现场记录。(4)建立例会制度。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要通过例会及时解决管理与执法的不协调因素。
5·有计划地实行联合执法,建立巡查互补机制
在日常管理中,行政管理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应有计划地实行联合执法,建立巡查互补机制。执法部门以面上为主,管理部门以地下管线、设施结构及设施使用为重点,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特别是对疑难案件和技术性、隐蔽性专业性强的行业必须实行经常性的联合执法,以便管理更加有效。
6·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市政市容设施产权单位四者之间的关系
市政市容设施产权单位要加强自己设施的保护,定期巡查,发现违法案件及时向行业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或行政执法部门举报。行政管理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应实行“点对点”联络。正常情况下,行业管理部门接到举报或在巡查中发现违法案件,应先以书面形式告知行政管理部门,由行政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函告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行政处罚,如遇特殊情况,可直接要求行政执法部门处理。
三、加强和改进市政市容行政管理,积极适应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
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相分离,使行政管理部门有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加强管理中去。特别是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在我市的集中行政处罚权中占85%的处罚内容,其工作量更为巨大。因此,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应根据我市“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市政市容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1·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市政市容管理法规体系,加强法规宣传和贯彻工作
针对城市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城市市政市容管理法规体系的研究。近年来,先后颁布了《杭州市城市燃气管理条例》、《杭州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杭州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杭州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等市政公用、市容环卫法规、规章,基本上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市政公用法规体系。随着城市管理要求的提高,现有法规。规章的一些内容已不适应新的要求,需要加以修改,并要不断加强宣传,使广大市民能够了解有关法规内容和要求,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强化事后的长效管理
改革市政市容管理体制,根据市政府赋予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市政市容管理局的工作职责,按行业设置行政管理处室,加强对市政市容行业的行政审批、管理力度,规范行政行为。同时对局外行业管理机构实施改革,成立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市容环卫三个监管中心,强化行业管理力度,强化审批后的长效管理。同时,要进一步修订各项管理标准,使管理有据可依,规范管理工作;实行定期复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培育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市场并做好规范工作。
3·加强市政公用、市容环卫设施巡查管理力度
配备一定的专业巡查人员。针对一些认定技术要求高,需要借助一定的专业技术资料或设备,行政执法部门难以认定的事项,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巡查力度,配备专业巡查人员,并通过专业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加大硬件投入,提高取证能力和可信度。另外,应充分发挥市政公用设施产权单位作用,产权单位应实行定期巡查制度,及时将巡查中发现的违法案件,如地下管线安全隔离间距内违章修建建(构)筑物、盗用城市公共供水等及时向行政执法部门举报。管理部门和产权单位巡查工作应以隐蔽性、专业性和结构性为重点,以地下管线、桥梁(包括高架道路、立交桥)、泵站及闸门等为主。
4·建立和完善内外监督、举报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要采用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外部监督上要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并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征求对管理工作的意见,对群众举报的不当审批须及时纠正。内部监督上要明确专门机构,完善监督制度,严格遵照执行。对于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审批过程中未依法行政,有故意或重大过夫的,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同时,公开举报电话,建立健全社会监督网络,聘请义务监督员,对违法案件进行举报,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当事人觉得罚不如批,从而自觉办理审批手续。
5·继续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考核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中心城市;行政执法;和谐社会建构;凯里市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006-03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期望。在此新形势下,为配合我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行政执法应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摒弃粗暴和野蛮的行政执法方式,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所赋予行政主体的职责,创新和谐执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一、传统行政执法方式及其弊端
行政执法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能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1]。行政执法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众多的行政职能部门,如公安、税务、工商、质监、城管、计划生育等部门都在进行行政执法。然而,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由于执法主体对执法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
1.行政执法主体不规范
目前,我国现有行政执法主体较为庞杂,有的地方及部门把行政执法权交给一些社会组织和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来实施,有的还雇用临时人员来执法。以贵州省凯里市为例,凯里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现有工作人员410人,其中正式职工89人,协管人员280人,特勤人员91人。①在执法过程中,这些不具备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不着装,不出示检查证,执法随意性较大,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情况经常发生,不但影响法制的严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2.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观念滞后
从总体上来说,现阶段执法工作成效显著,但仍有些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观念滞后,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少数行政执法人员错误地把自己当做法律的代表,处处以执法者自居,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也不尊重行政相对人,不仅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还随意斥责执法对象,不好好行使服务的职能。还有的执法人员不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讲执法方法和手段,动辄罚款,一罚了事,严重损害了群众和企业的利益。如2009年凯里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在查处车辆带泥上路过程中,罚款56 000余元;在处理乱丢乱吐、乱穿乱行行为中罚款41 300余元。
3.行政执法方式粗暴野蛮
由于受“官本位”等封建思想的影响,部分执法者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在执法过程中,作风粗暴,颐指气使,对执法对象不讲究教育、引导,不重视解释工作,反而动辄掀摊子、抢篮子、赶车子、拍桌子,犹如“猛虎下山”。这些不遵守法律甚至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2003年6月8日上午9时30分,贵州省凯里市一名城管队员在执行公务中不讲究工作方法,行为粗暴,造成行政相对人鼻骨骨折,触犯刑律,构成故意伤害罪[2]。这些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在社会中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造成行政执法出现问题的原因
当前,行政执法引起了许多的社会热点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老百姓与政府的矛盾,造成许多行政执法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行政执法体制不健全
(1)从我国现行的行政执法体制来看,由于政府职能没能从根本上转变,导致行政组织的设置也较为混乱。享有行政执法权的机构和单位很多,但彼此之间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这种多头执法的行为造成行政执法“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2)由于各种原因,许多行政执法单位经费、装备保障缺口大,执法人员培训费、设备购置费不足。为此,许多执法人员不得不先“挣经费”,从而形成了违法养执法,二者相互依存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政策的原因,行政执法单位协管人员的工资福利由所在单位自行负担,这使得一些执法单位必须通过罚款等各种手段来创收。
2.行政执法依据滞后
(1)行政执法作为一种常见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主要依据是宪法、法律、各种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可这些执法依据不仅存在诸多真空领域,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彼此间相互冲突,导致行政执法人员无所适从,出现许多执法违法的现象。
(2)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违法行政责任尽管也作出了一些规定,但却难以落到实处。究其原因,就是监督不到位,以致造成了行政执法机关及其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有权无责”的事实。一是监督体系设置不合理。我国现行监督体系已形成一个主体多元、内容广泛、多层次的系统,但不少监督部门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各类监督机构也无法组成一个统一体,致使监督合力较弱,“漏监”、“虚监”、“难监”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新闻舆论和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弱。中国在历史上是个缺少民主法制传统的国家,再加上政府的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及行政活动的公开化机制不够健全,透明度不够高,群众监督渠道不够畅通,因而不能对违法行政行为产生应有的约束力。
3.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存在局限
篇10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工作目标
㈠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治市的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㈡基本原则:遵循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树立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遵循有利于规范管理和城市发展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稳妥运行;遵循长效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变治标为主为标本兼治,变临时突击整治为依法长效管理,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
㈢工作目标:按照建立“执法管理法制化、日常管理网格化、环卫园林管理市场化”的工作思路,逐步建立起“调控有力、运转灵活、行为规范、办事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合理调整管理体制,理顺工作关系,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
二、主要内容
㈠开展相对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通知》(**政办发**]22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城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批复》(**政函[**]254号)文件的要求,我市**年要开展相对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工作,在城市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合署办公,机构设置的有关问题按规定程序办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具体负责相对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工作,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1、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
2、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政处罚权;对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临时性建设,逾期不拆除,以及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的行政处罚权;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置城市雕塑、建筑小品或大型广告牌的行政处罚权;
3、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或者损害城市公共绿地、树木、花草以及其他园林绿化设施的行政处罚权;
4、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5、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的行政处罚权;对未采取密封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运输、装卸或者贮存能够散发粉尘物质的行政处罚权;对未采取防燃、防尘措施,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的行政处罚权;
6、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固定经营场所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
7、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建设、交通、公安、环保、工商等部门不得再行使已统一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仍然行使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一律无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法履行行政处罚权职责时,有关部门应予支持、配合,政府法制办要加强协调、监督。
㈡调整城市客运市场管理职能。根据《**省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66号)等有关规定的要求,我市原由公安局客管大队履行的城市客运市场管理职能,要依法向交通运管部门移交。工作移交后,交通运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能,加强对城市客运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摩的”、三轮车、“黑出租车”载客的违规经营行为,促进城市客运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㈢建立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机制。按照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的原则,将城区所有路段、社区编制成基本管理单元,形成网格管理区域,将执法队员切块定点到网格上,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行集中管理、分片执法。集中管理就是将执法队员的考核管理全部集中到城建监察大队,并在城建监察大队统一调配下参与对重大活动的管理;分片执法就是要划定责任范围,保证城区每个基本管理单元都有执法人员负责,不留管理死角。
㈣深化环卫体制市场化改革。按照“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环卫体制市场化改革。把市区现有的清扫保洁区域,按路段划分为若干标段,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先内后外、内外结合的办法,向社会公开卖断道路清扫保洁经营权。对路段保洁经营者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定费用、定奖惩,实行量化管理。为推动改革,市财政将加大对环卫工作的经费投入,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同时,变“按人付酬”为“按量按质付酬”,适当拉开环卫工人的收入差距,提高环卫工人工作积极性。
㈤推进园林养护管理市场化改革。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效能,园林管理部门要积极推行模拟化的市场管理机制。即按照“引进市场机制,模拟市场管理,实行目标控制,提高养护质量”的要求,实行企业化运作、合同化管理,将园林养护工作公开发包,同养护人员签订管理合同,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将园林绿地管理区域、管理标准、管理费用、考核目标量化明确,管理费用同工作绩效挂钩,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
三、保障措施
㈠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城管、建设、公安、交通、工商、环保、宣传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工作的领导。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建立完善相对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工作的信息共享机制、沟通联络机制和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系会议,通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确保相对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工作的顺利开展。
㈡科学核算,加大投入。在科学核算的基础上,市财政将逐步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增加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经费,每年按增加道路面积和绿化面积核增管理费用,逐步改善市政基础设施,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 上一篇:年度驻村帮扶计划
- 下一篇: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