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长沙市;社区警务;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174-01

一、长沙市社区警务建设的基本现状

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统一要求,自2002年6月起,长沙市开始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2002年9月,明确把社区警务作为“一打三改”(严打整治、改革警务体制、改革执法监督机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整体工作思路长抓不懈,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2002年,长沙市率先完成城区公安分局各派出所和县(市)城关(城区)派出所的社区警务建设;2003年,在各县市所辖乡镇公安派出所全面铺开社区警务建设;2004年,在全市开展了派出所规范化建设试点;2005年,开展组建“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中心”的试点工作,走出一条新型的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之路;2006年-2009年,全面启动并完成全市无房派出所建设、危房改造建设、社区警务室建设和派出所外观标识统一改造,大力实施社区民警素质培训提高工程,通过新老结队传帮带、系统授课、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等各种途径,多次组织社区民警业务培训,培训率达到了90%。

二、长沙市社区警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门领导和民警对社区警务内涵认识不全面

在现实工作中,一些部门领导和民警认为社区警务就是体现在社区警务室工作上的认识,这是对社区警务的内涵还未真正理解的体现。社区警务工作强调民警和群众的互动,社区警务的主体除了警察部门各警种,还包括社区基层党政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

(二)社区警力防控不足

是社区划分不够科学、警力配置不合理。社区是一定地理区域内生活的有共同性质的社会群体,而现在划分社区范围,没有考虑常住人口,也没有考虑社区的共同性质,更没有考虑社会区域内存在的不安定的因素,如治安复杂程度、社会犯罪程度、公共复杂场所等而只考虑地理位置。社区警力配置在很多地方都是“一刀切”,采取“一区一警”或者“一区双警”的最基本的模式,根本没有考虑到诸多不安定因素去配置警力,致使警力配置不合理。二是警力资源严重不足。警力不足导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人均工作量不断增加,民警身心健康严重受损,极易导致疾病突发;办案人手不足,民警疲于应付,导致一些案件难以及时办理,同时影响办案质量,执法时特别是抓捕过程中力量单薄,形不成震慑,诱发暴力对抗导致伤亡等。三是基层派出所社区警务的重心不稳。由于警力不足,社区民警除了要种好“责任田”外,还要应付繁重的日常警务活动,如接处警、治安保卫等。因此,下社区工作的时间有限,没有真正实现警力沉到最基层,工作不深不实不细。如长沙市雨花分局有社区民警170人,2009年全年处警共64 201起,社区民警人平处警377.65起,调处纠纷17 755起,社区民警人平调处104.44起,参与各类治安保卫4231人次,社区民警人平参与24.89起,参与警卫任务4500人次,人平26.47次,参与处突处置共1219起,人平7.17起。占用社区民警大量工作时间的主要是三个方面:1、值班备勤、接处警;2、民事纠纷的调解;3、办理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共占社区民警总工作时间的77%。社区民警下社区时间一般只有9到10 h,与公安部要求的“20 h以上”有较大差距,社区民警下社区难的问题客观存在。

(三)社区警务建设经费相对匮乏

一是社区警务保障不到位。在社区警务建设中,每个社区依托于社区委员会,大多都有1个15 m2的办公用房,但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社区办公用房的配置还不是十分合理,还需要至少三个以上的社区警务办公用房。二是建设经费缺失制度保障。由于社区警务经费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硬性制度,致使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断档,社区警务经费未能得到及时落实,从客观上影响了民警工作积极性,制约了社区警务工作的良性发展。如雨花公安分局现有82个社区警务室,达到标准的正规独立社区警务室仅有54个,其余的因为经费原因全是与社区合署办公。三是装备投入与担负的任务很不相适应。社区民警的装备普遍很差,警务室装配的电脑中,不少已成为被淘汰装备。按照国扶县、省扶县人平每年2万元、其它县市区人平每年2.5万元的公用经费保障标准,长沙市虽然基本达标或超过预算,但多数只是表面看达到了基本保障标准,这些经费也只能保障民警工资及日常工作正常运转,难以解决装备购置和科技投入。

(四)社区民警职责不明晰, 警务运作方式相对陈旧

片面定义社区警务工作模式。一些领导在日常工作中,仍把传统的“串门知百情”奉为至宝,由此社区民警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靠死记硬背户口簿上的静态资料来达到上级机关要求的“人口熟悉率”。实际上这种观念和方法对现实工作收效甚微,造成社区民警陷入烦琐而无实效的“人口熟悉率”,无暇顾及显示斗争需要管好的重点工作,阵地控制、防范管理等处于薄弱状态。

三、长沙市社区警务建设的政策建议

当前社区警务建设正在随着社区建设的步伐前进,也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深入改革,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在继续打击加强打击犯罪力度和推进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社区预防犯罪机制的建设,更加注重警民关系的改善和协作,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治安参与度和公众安全感,改善生活质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一)科学划分警务区、合理配置警力

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察辖区划分要建立社区规划与建设的需要,与社区规划建设同步。各地区应该根据社区建设的进展,打破以居委会为单位的警察责任区划分标准,与社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划分警务区。为确保社区民警沉下去,找得到,每个社区都要设立社区警务室。作为派出所的办事窗口和社区民警的警务场所,使社区民警定位于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成员中,成为“社区的好管家,群众的贴心人。”

(二)完善社区警务的考核、激励机制

社区警务的考核、激励机制是顺利开展社区警务的关键环节。考核、激励机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社区民警工作的评价是否公正合理,从而影响到社区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目标导向,是量化考核指标,其指标不面面俱到,综合实际突出一些关键性的必考指标,并把实效考核和责任倒查相结合,通过上不封顶,下部保底的积分制的考核办法,真正把民警的工作实效与荣誉,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挂钩。

(三)提高民警综合素质,确保社区警务工作扎实有效

社区民警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社区警务的工作质量与成败。特别是随着社区服务功能的增加,对社区民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社区民警直接立足社区开展工作,更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今后的警察必须是兼职律师、科学家、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和专职英雄”,社区民警的职责主要是五项,即:情报信息、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服务群众。

篇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launche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ampus, the amount of infrastructural projects and the scale of investment is larger, along with the ongoing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ampus, in the process of day-to-day infrastructure financial management, it have some new situations and new problems gradually, 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campus construction, some of the loopholes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ts infrastructure financial regulation were analyz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

关键词: 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ampu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135-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要发展,基本建设必须要先行,为此,很多高校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新校区建设,基建项目的数量日益增多,基建投资规模也随之增大,每年的投资额少则数千万元,多则数亿元。大规模的基建投资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也给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严控基建成本,规避财务风险,发挥基建投资的最大效益,为领导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合理准确的财务数据,这是摆在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人员面前的头等大事。

1 高校新校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1.1 新校区建设规模普遍较大 国内高校经过前一阶段的合并和调整,规模普遍较大,各类在校生总人数均在万人以上。按照人均1分地和30平方米校舍的标准,高校新校区占地规模至少在千亩以上,需新建校舍面积至少在50万平米以上,总投资均在数十亿元以上。比如综合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单体建筑普遍都在1万平米以上,单体总投资有的在1亿元以上,加之校区道路、景观、水系以及实习和体育活动等场所建设,造成高校新校区的建设规模十分庞大。

1.2 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多样化 2000年前后,一些原属于国家部委(局)管理的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增强了高校自主办学的活力,高校基建投资由原先单一国家财政拨款改为中央财政拨款、省级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社会捐赠、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确保了建设资金的及时支付。

1.3 基建项目报批、报建手续规范化,涉及到的管理部门繁多 随着国家行政许可的规范化,为加强基建项目的宏观管理,基建项目手续必须齐备,每个建设项目都要经历立项、选址、地质勘探、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工程备案等一系列程序,涉及到招标、政府招投标办公室、勘察、设计、监理、跟踪审计、规划、质监、安监、消防、人防、防雷、环评、环保、白蚂蚁防治、沉降观察、室内空气检测、档案管理等相关部门,另外,还有学校纪委、财务、资产管理使用部门等,造成基建项目审批和职能管理部门众多。

1.4 工程工期要求紧 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每年教育部的《教育事业基层统计报表》达标需要(否则亮黄牌和红牌警告,影响招生计划)以及本科教学评估、学科专业的拓展等工作的展开,都需要校舍等硬件设施尽快达标,高校基建压力很大。为此,新校区建设一旦开始,便进入紧张高速运转之中。高校开学时间的特定性,录取通知书一旦发出,便要求学生公寓、食堂、澡堂、操场、会堂等建筑和设施必须在9月份新生报到前建成交付使用,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因此,基建部门须统筹安排、统一规划,确保按时竣工,建设资金必须及时筹措和支付到位,否则必将影响工程的按时完工和开学前的正常交付使用。

1.5 工程建设时间长 新校区建设中的每一个基建项目从立项到建设、直至完工交付使用,至少需要1到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此期间,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能会遇到国家征地拆迁政策的调整、银行信贷政策的调整、建材市场的变化、招生规模的调整等等,这些调整均会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进度。

2 高校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基建财务管理遇到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高校对基建财务不重视,机构不健全 由于高校新校区建设是百年一遇的事情,很多高校没有专职的基建财务管理机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有的是临时借调,有的是半路出家,加之,基建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造成财务监管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财务管理与监督形同虚设,不能对基建工程实施有效的监管。

2.2 领导层对基建投资的决策随意性很大 高校在新校区建设项目决策上,基本上是由校长办公会或党委办公会拍板决定,很少去广泛征求全校教职员工的集体意见,不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就盲目上新项目。

2.3 部分基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投资计划任意变更和修改,造成重复投资和浪费 有的高校的基建项目由于建设时间跨度太长,在学生规模、校领导等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后,规划设计也一变再变,有的高校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跟风,一味贪大求全,还有的高校限于省、市、区发改部门的行政审批权限,投资规模报小建大,还有些基建项目在最初设计时,由于没有意识到未来学校的事业发展趋势,工程开工后,发现规模偏小,不能很好地满足将来的使用要求便加以修改和调整,造成基建投资普遍超概算。

2.4 基建项目概算编制不够精确,造成工程结算隐患多多 在方案设计时,一些设计人员由于没有把握好未来的建筑市场价格走向,对工程概算编制不够精确,立项批复投资额与最终的实际投资额相差过大,导致工程成为“三超”工程(即建设项目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给基建财务部门筹措建设资金造成困难,也给施工管理和工程决算带来很大的麻烦和纠纷,导致一些工程在竣工交付使用多年后而工程决算缺久拖不决,也造成固定资产不能及时结转。

2.5 基建财务监督滞后,没能严格执行相关的合同

为规范工作行为,新校区建设开展后,很多高校均制定了一系列的基建管理规章制度并上墙成册,人手一本,要求严格执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建管理部门总会以工期紧、任务重等诸多理由跳过规定程序办事,财务控制与监督乏力。新校区建设项目虽然都签订了经济合同,但多数合同的签订过于粗糙、内容不够全面、条款不够严谨,甚至还存在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不相符的地方,给基建财务管理带来不便。

2.6 部分高校招投标工作不规范,存在暗箱操作等现象 一些高校招投标管理部门和招标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律,暗箱操作,在报名资格帅选、标书编制、评标办法制定等方面倾向一些有意向的投标单位。还有些高校在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的基建项目上,因公开招标程序繁琐,耗时长,便从加快新校区工程建设进度考虑,简化有关程序,有意规避公开招标或采取少报多建、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做法,私下指定给特殊单位做。

3 加强高校新校区基建财务管理的途径与对策

3.1 重视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机构与队伍的建设 首先,高校领导应重视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业务素质高的专职基建财务管理人员,并支持财务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其次,是健全基建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明确职责分工,明确资金及费用报销审批权限,加强基本建设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按照规范要求设立科目和账本,并做到单独开户、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3.2 加强新校区建设基建项目的投资计划的决策管理 选择信誉好、能力强的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认真做好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方案设计工作,宁可多花钱多找几家进行工程预算编制,遴选出最优的概预算作为基建项目的投资额报发改部门批复。要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全校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规划设计方案要公开展出,接受群众评议,对建设规模要充分考虑学校建设需求、学校财力承受能力等因素,按照“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来建设。

3.3 加强财务人员在新校区建设全过程的监督 新校区建设面广量大,涉及到的过程及环节繁多。为充分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合理控制基建成本,方便日常工程(材料、服务)进度款支付,新校区建设从立项开始,财务人员就要全面参与到新校区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工作;具体要参与工程项目前期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招投标;合同谈判等全过程工作中去。对基建工程全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基建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在工程款支付、同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款结算等工作中才能充分行使监督和控制的职能。

3.4 严格执行基建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和付款行为 高校基建财务人员应提高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严格按照审批手续和合同约定支付进度款,正确划分建设费用和其他费用的界限,对建设单位管理费要严格控制,要严格施工现场津贴发放标准和业务招待费支出比例,杜绝不合理费用的支出。

同时,要规范经费开支凭证,在支付工程款或设备款时,严格按照双方签订合同规定的条款支付,防止产生经济纠纷或发生各种漏洞。

3.5 加强基建项目日常招投标的监督与管理 各项标书要经基建财务部门的审核,标书中涉及到的品牌须在3个或3个以上,对国产品牌不歧视。要充分发挥财务在日常基建招投标的监督职能,各项招投标工作均需邀请校纪委和基建财务部门共同监督和参与。要严格按照有关招投标程序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招标和开标,3万元以下的零星项目坚持由四方集体询价采购,货比三家最终确定供货单位。

4 结束语

总之,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应通过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机制,强化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提升高校基建工程建设水平,应对基建财务问题,从而促进高校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秀峰.高校对外融资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2).

篇3

由于制度的原因,我国社区教育体系还处于国家教育体系的边缘。制度上和体制上的缺失,导致社区教育载体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即处于正式的国民教育序列和培训机构两种教育体系中间。这进一步导致我国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始终处于低水平、无组织的松散状态。而这样的师资队伍反过来又制约了社区教育事业稳定、快速地发展。分析我国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对找到社区教育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促进社区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意义重大。

二、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政策、体制和制度衔接的问题,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少一支稳定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体系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载体是一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教师是社区教育的主要传授者和实施者。但是,由于目前缺乏专门的制度和政策,社区教师的待遇、政策福利等不能得到保障,相对于国民教育序列,也即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师而言,这是严重的不平等。这直接导致愿意从事社区教育的人员数量不多,素质不高,无法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专门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学和理论研究。这也成为当今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2.教师队伍构成单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所谓多样化的教师队伍,就是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将兼职教师、客座讲师、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社会知名人士等全部纳入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形成多样化、全方位、多视角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为社区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人力资源的基础。但是目前,由于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力度不够,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之余,如何进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如何吸纳各方精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担任社区教育的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多样化的教师队伍,也是目前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3.缺乏专门的社区教育教师培训机制,对社区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

当前,社区教育仍然处于教育体系的边缘地带,对于社区教育的系统的理论研究还非常少,社区教育本身又属于后续教育,而非国民序列教育,教师本身对于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往往认为社区教育只是一种类似于知识普及或者培训班形式的教育。而目前的教育机制,对于社区教育的专任教师,在培训和职业发展上,也没有系统、科学的规划,教师不清楚职业发展的方向,无法得到系统的理论化的指导,使得的社区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和表面,使得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教学的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三、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探讨

1.政策上的缺失

没有专门的社区教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在我国目前的社区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对于社区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意义、作用都没有系统的法律和制度规定。对于社区教师的待遇、身份等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社区教师是否和国民序列的中小学教师以及高等教育的教师享受同等身份和待遇,是否统一纳入教育系统进行管理,是否享有同等的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空间,都没有具体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在政策上,我们也缺乏有效的引导,很多人对于社区教育和社区教师的身份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将其和普通的培训机构混为一谈,社区教师的身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愿意并且有志于从事社区教育事业的人员少之又少,这无疑是影响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理论上的缺失

缺乏系统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尽管我国的社区教育事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但是社区教育的系统理论研究进展缓慢,目前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还处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阶段,还没有将这些实践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从而形成统一的理论成果。一方面,社区教育事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不高,从事社区教育事业的有志人士也非常少,民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普遍不高;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并没有在社会上形成有效的影响力,在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也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社会各界的精英和有识之士投身此项事业,师资队伍数量较少,构成单一,对社区教育事业无法形成有力的支撑。

3.管理上的缺失

篇4

一、社区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对社区各方面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社区各项工作做好、做扎实,就必须加强社区班子建设,打造出一支高效廉洁、勤政为民、综合素质强的社区班子队伍。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社区班子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干部综合素质仍然不够强。部分社区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依法行政、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自觉性;一些社区班子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在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发展社区经济、增加社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另外,新招聘社区干部和社区反聘的退休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新招聘人员对于现代化的办公手段使用的比较好,反聘的退休人员在责任心、工作热情方面要强些。

二是部分社区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有的支部书记与社区主任缺乏沟通,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社区两委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致使工作开展不得力,社区发展缓慢。

三是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社区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社区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社区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挑子”;对社区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连贯性的用人机制,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社区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来担任社区干部。

二、社区班子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对加强社区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平时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社区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

二是社区干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党委、政府对于社区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存在对社区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社区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三是社区经济条件薄弱。社区经济可支配收入少,社区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突出,社区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社区班子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从而进一步造成社区工作缺乏群众基础,工作开展难度增大,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四是社区干部待遇偏低。社区居委会干部普遍反映收入水平太低,自己承担的实际工作量与实际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很大。在社区居委会干部中流传着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社区居委会干部干着公务员的活,却拿着低保的钱。这反映了在现阶段,社区干部的收入与他们的实际工作量不成正比,同工不同酬是一个比较突出问题。部分党支部书记甚至没有工作报酬,纯粹靠责任心义务奉献,直接使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龙头作用无法体现。问题的存在,在深层次上影响社区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

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对策

一、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都需要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关键在于职业教育[1]。

然而,我国职业教育面临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诸多重要课题——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可持续发展。而提升强化内涵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职业院校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

本文总结一些先进国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措施,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国内外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一)、德国、美国、日本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

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职业人才。美国社区学院已发展将近一个世纪,它是集多种教学职能,主要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生活服务和学术课程等方面进行指导。日本的整个职业教育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企业教育等构成,而且三者联系紧密。

这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如下一些共同特点[2-4]:

1、高标准、高门槛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2、完善的教师培训模式。

美国高职教师培养最为显著的经验是重视对新进教师的培养。德国对高职教师培养最显著的特色是培养培训的渠道。日本对高职教师培训的内容有方向性、专业性的教师培训,教师转岗性质的培训,教师素质提高性质的培训,交流式培训,社会性要求培训,创新培训等。

3、健全的教师聘用机制。

4、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

高职教师队伍专兼结合、以兼职教师为主;专任教师一般分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

5、客观的教师评估体系。

(二)、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职业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质量也不高,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的少;师资队伍呈现年轻化特征,青年教师数量较多,教师的主要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多来自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学源结构单一,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

2、教师培训和职称评定体系有待完善。

职业院校的教师很难有机会较长时间到企业进行锻炼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培训往往难以落实,培训形式多局限于学历培训、校本培训,送培专业类别单一,覆盖面窄,很多培训流于形式。在职称评定方面,往往参照普通高校教师系列评审标准进行,过分强调教师的科研论文量化考核,与职业院校师资建设重实践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制约了职称评聘对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导向作用的发挥。

3、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民办院校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经费投入普遍不足是影响教师待遇改善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稳定性的源头性问题。

三、师资队伍培养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政府应从政策、制度及经费方面入手加强对职业院校的建设。

例如,联合地方职业院校进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加大教师队伍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给职业院校必要的政策指引。

(二)、优化师资来源,强化职教特色。

首先,应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招聘引进教师时。应坚持胜任原则,而不是盲目的以学历、职称为原则一刀切进行招聘。可实行“双向双聘”制度。[5]

然后,加大“双师型”和“双师素质”教师职业素质培养的力度,并向“N师型”取向转变。

(三)、政府应为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搭建合作平台,加强现有教师力量的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应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

例如,东莞职教城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技能培训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对教师的培训,能提高教师对新设备的操作应用能力。

(四)、加大职业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职业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能为教师提供了接触企业生产中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同时能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技能大赛的开展又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促进了技能大赛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技能大赛活动与师资队伍建设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6]

(五)、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

在职业教育的师资职称评审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依据职业院校教师的特点,出台与本院校相对独立的职称评审标准,应该把技能考核作为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的指标之一,同时适当降低学术方面的要求,从而真正体现职业院校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在考评方面.试行“双师型”师资职称“单独评审制”;实行“双师型”教师“双职称”制度;建立“双师型”教师发展性评价导向机制。

(六)、在管理制度上、在激励机制上、在引进人才的平台机制上,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机制留人,管理留人”,从根本上缩小职业教育“应用性”特点与普通高校“学术型”评审标准的距离。

结语

总之,能否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决定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赖华清 宋建军 贺文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

[2]刘维杰.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J].教育管理研究,2013(13)

[3]吕颖.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9)

[4]柳连忠 胡玲玲.美国社区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的措施及借鉴意义[J].继续教育研究2012(1)

篇6

【关键词】 社区 健康管理 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多数的健康问题应该在基层给予解决,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和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区医疗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性的全科医学服务,要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保障为目的,为居民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全方位的综合性卫生服务。

1 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素质偏低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总体上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居民的卫生需求。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社区卫生人员学历水平偏低尤其明显,医生中本科学历者不到一半,护理人员中更是以中专学历者为主。

1.2 人才资源不足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资源比较缺乏,大多的人才资源都投入到了大中型的公立医院,医疗人员的分布不均衡、不合理配置,使得社区医院、卫生所在发展中艰难前行,进而影响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性。

1.3 人才结构不合理 基层医疗卫生提供的是基本的医疗服务,如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理疗、慢病防治、院前急救等,需要的是综合性、连续性的服务[1],也就是需要全科医生式的卫生人员,而这正是目前缺乏的。特别是全科护士更是偏少,使得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的工作难以做到高质量的完成。

1.4 培养设施尚待完善 有研究统计显示,社区基层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功能开展不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使得培养人才基本的设施没有具备,难以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引进。

1.5 人才队伍不够稳定 社区卫生工作的种种限制,使得大批高技术人才频频的流失、跳槽,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这干上许多年。晋升职称的困难,难以保留住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影响了 基层人才的梯队建设,更影响了医疗工作的开展。

1.6 发展空间受限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软件的规模等跟大医院有很大的差距,加上政策上的有些缺乏和限制,更使得这些医务人员的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因而也不能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2 具备的能力

2.1 管理和自立能力 要建立全科式的团队队伍,有共同的目标,能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能充分利用建立的强势和绩效的管理团队积极地、创造性的开拓出新的服务模式。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自立自强、亲切和蔼、平易近人,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2.2 宣教和语言能力 在本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在决定和满足其健康要求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教会人们自理的知识和技术,将是对医务人员新的要求。要教给人们必要的知识,帮助他们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教育非正式的人员掌握必要的护理技术。

2.3 学习和专业能力 在社区工作服务的服务人员,是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持续的、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包括健康促进,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等,要及时准确地处理健康和疾病中的有关问题,独立地解决治疗中的问题。

2.4 交往和沟通能力 要与教育对象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与教育对象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说服教育对象。另外,医务人员与居委会负责人及居民和其他健康保健人员也需要合作和沟通。

2.5 网管和建设能力 要能掌握现代信息网络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通过信息网络,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庭。可将患者的情况通过信息网络传递各地,请求会诊与指导。人们无论到任何地方都可通过信息网络护理人员保持联系,得到健康咨询和帮助。

2.6 理财和规划能力 要学习一定的经营理财能力,帮助领导层面的人员把握预算、开支等的走向,合理购买和使用大型仪器的消耗,管理好这些大型医疗设备,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3 建设的设想

3.1 制定全科医学的发展规划 要设计制定系统的、可持续的全科医生教育发展规划和纲要,把握全科医务工作者培养的目标、原则,对 职称评定、晋升、继续再教育有明确的措施和方法。

3.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对基层单位人员的编制要科学核编,满足基层卫生服务的需求,合理安排各级医疗机构的人员数量和编配,不要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要充分考虑医疗机构服务功能、服务人口和服务范围。

3.3 建立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 要加大医学教育投人,大力发展面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 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

3.4 适当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 落实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待遇及福利政策,设置合理的岗位津贴,充分肯定他们的劳动付出,吸引医务人员愿意留在基层工作,热爱基层工作。

3.5 注重中层干部的能力培养 要培养中层干部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2] 和分析能力。发挥中层的指导作用,让中层干部在参政、议政方面有更多的权利,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把工作干好。

3.6 重视社区科室的发展 社区是面向大众的医疗服务,虽然没有大医院的某些重型设备,但在普通科室中要对内、外、妇、儿科要重点建设[3],同时还要提高医生在心电图、X片、CT、MRI等检查方面的读片能力,建全一些必要的检验的项目等,使得居民能解决大部分的检查、诊断、治疗方面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周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0,3(13):685-688.

[2]李承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9,10(12):1833-1834.

[3]刘向红.社区全科医生最需要的教学与培训[J].中国全科医学,2009,1(12):14-15.

[4]刘惠敏,陈丽.社区医疗机构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0,11:3589-3590.

篇7

本文主要从基本情况,现状,目前社区队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稳定社区队伍的几点建议几个方面对街道党工委对社区队伍调研报告进行阐述,其中,基本情况从单位退休人员、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军退自主择业者、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行讲述,现状从队伍人员更换频繁、正常工作和队伍稳定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严重影响进行讲述,目前社区队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从、待遇报酬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工作量增加,已不堪重负、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进行讲述,稳定社区队伍的几点建议从建立关爱机制,用感情留人、提高社区委员的福利报酬、选好用好人、注重教育培训进行讲述,本文对街道党工委对社区队伍调研有着参考指导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目前,社区队伍构成大致分四类:一类为单位退休人员、二类为企业下岗、分流人员、三类军退自主择业者、四类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二、现状

近年来社区队伍人员更换频繁,给社区正常工作和队伍稳定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严重影响,平均每月都有委员离开,今年1-12月××办事处13个社区共先后离职了14名社区委员,占委员总数97人的14%,与往年相比上升了600%。据了解类似情况各乡(办)都普遍存在。有的从事社区工作5、6年的老委员,因为待遇问题最终选择离开,如:我观水社区主任刘作美,大专毕业后就到社区工作,经过6年的社区工作锻炼,从一个的女孩变成了能独挡一面的社区主任,因为小孩要上学,家庭压力大,最终选择了离开,离开时含着眼泪说:“我在社区工作了六年,对社区很有感情,我的成长离不开社区,没有社区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真舍不得离开”。

三、目前社区队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1、待遇报酬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目前社区工作人员的月平均收入500元,扣除养老、失业保险后,只剩300余元。条件较好的社区(有服务项目)扣除两险后,剩500元左右。

2、工作量增加,已不堪重负。目前社区共承担六大口120多项工作任务,加上近年来中心工作多,使社区工作者感受到压力越来越大。

3、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社区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部份社区工作者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

四、稳定社区队伍的几点建议

1、建立关爱机制,用感情留人。对社区委员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一是对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志,选派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培训;二是鼓励社区委员参加函授继续教育学习;三是领导干部深入社区,多与社区委员沟通交流,关心社区委员生活,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

2、提高社区委员的福利报酬。福利待遇是确保社区队伍建设稳定的前提条件,社区要想留住人,必须提高福利待遇。特别是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就业形式严峻,但社区500元工资待遇很难留住他们。

篇8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战略性工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迎接新挑战,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目前,我区正面临着从“抢救”向“建设”并迈进“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是吸引资金、吸引人才、发展经济的重要机会。随着我区各项事业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必须依靠科技、依靠人才,进一步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由于我区地处偏远,地理环境恶劣,各项配套设施不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许多方面处于先天劣势。面对各地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不断创建优化良好的人才环境,着力建设好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党政干部、专业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三支队伍,为我区的现代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

一、XXX区人才队伍基本状况

XXX区成立于2002年4月,下辖一个管委会、三个乡、一个镇、一个牧场和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88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77万,行政中心XXX镇距市区86公里。由于我区各项事业正处于开发阶段,人才队伍主要集中于党政管理和医疗、教育等专业领域。

建区以来,我区不断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机关各部门、街道和社区。2002年至2003年我区引进的一批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各部门急需岗位,并选送了9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街道办事处,进一步提高了各单位工作质量和各街道办事处的整体工作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总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尽合理

2、整体能力不强,人才配置不尽合理

在我区现有的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636人,占人才总数的71.4%,而国民教育大专以上的比例更小。一部分是工作之后再进修,高、尖、专人才严重缺乏,所学专业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我区的继续教育工作比较滞后,使各类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不多,知识、信息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我区各类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有些弱化,难以满足我区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我区各类人才队伍中,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问题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部门,学本部门专业的干部比例不高;此外,由于人才机制有待完善,人才流动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导致个别单位还存在着人才“闲置”的问题。

三、制约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

制约人才开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除历史、地理等客观因素外,主要还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人才观念因素。在思想观念上对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新时期的人才观念。有的部门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过于侧重项目、资金的引进,而对人才、智力开发的重视不足,用人观念层次不高。

第二,人才政策因素。主要是对人才的倾斜程度不够。没有政策依据的,在实际操作中因循守旧,缺乏有效的变通;有政策依据的,缺乏有效的落实和监督。突出的表现一是没有制定相应的鼓励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二是对人才缺乏吸引力,由于受地理环境、财政经济等条件限制,再加上上级有关人事制度没有相应的倾斜,导致我区在鼓励和吸引外地人才方面尚不具备一些优势。

篇9

(一)现有的社区教育干部都是由村干部兼代,队伍素质还不能适应新阶段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我国农村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涵义在经济上是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贯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加大工业小区建设力度,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壮大区域经济等;在政治上是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尊重农民的民利,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减轻农民负担等。新阶段农村工作的这些新特点,对村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偏低,文化素质基础薄弱,思想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开拓进取意识性不强,能动性、创造性不够。而基层社区教育干部都是由村干部兼代,对社区教育关注还很不够,对社区教育教师工作职能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的计划生育教育、单一的种养业培训教育等内容上,从而忽视了社区教育整体建设与发展。

(二)因为现有的社区教育干部都是由村干部兼代,结构不合理。

各社区教育服务站的站长都是由村委会主任兼任,不利于对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运用。从年龄上看,普遍偏大,中青年很少;从结构上看,许多社区教育干部没有成人教育专业背景,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成人教育培训,对成人学员学习特点及成人教育教学规律并不是十分了解。且队伍不稳定,有较大随意性。社区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兼职教师承担,各个社区教育机构大多聘请了自己的兼职教师,但这种聘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随意性,社区教育机构与兼职教师之间没有建立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兼职教师往往随着教育培训课程的增加与删减流动,多为一次性授课,兼职教师队伍变动太快而且不稳定。社区教育服务站的站长又不能及时协调,极大的影响了社区教育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视不够。社区教育组织建设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从当前现状看,主要表现为是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重阵地轻班子、重资金轻思想的现象,对社区教育服务站班子建设没能给与足够重视。二是工作不够。在具体工作中认识有偏差,工作不到位,存在工作漂浮,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思想。三是创新不够。当前村干部存在一个无权、无钱、无威信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性不强,创新工作不够、工作亮点不突出。四是投入不够。主要由于教育培训经费投入跟不上、工作指导力量不足、国家财政和扶持资金倾斜不够等原因造成。

二、加强社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抓好社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根本,“建设强有力领导班子、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始终是我们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有些地方在思考,怎样在保证学校教学的前提下,让社区居民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因此让中小学校长兼任社区教育工作站站长。这样,除了学校日常工作外,让这些校长肩负起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责任。抓好社区教育组织建设,要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做好农村基层社区教育工作,关键在党,根本在人。抓好社区教育干部建设,根本是要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一)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支部书记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头雁,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是在选人上要拓宽视野。要环顾左右、内外兼顾、海纳百川、唯才是举。重点选有思想、有志气、有责任、有办法、有威望的人。能人大户、企业老板、毕业待岗的大学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和退养人员、复员转业军人等,都可以成为村支书的选拔对象。二是在管理上要量化目标,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任期承诺目标,做到任前有承诺,任期要践诺,任满要评诺,使承诺目标在执行中做到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三是在奖惩上要严格管理。依据村支书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详细且科学的奖惩制度,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氛围。让各村支部书记把社区教育服务站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配备强有力的基层社区教育服务站站长、副站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着重培养和造就科技示范户和营销专业人才

社区教育服务站坚持“五个一”的建设目标,做到“建设一个基地,引进拳头项目,培养一批骨干,致富一方百姓,推动一方经济”。为当地村民铺就金色致富之路,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培训形式上,结合农科教示范基地,主要以成人教育为中心,一是以科技管理部门,大专院校、农科院所专家教授为依托,采取办技术培训班,专家讲座,现场示范,经验交流,印发科技资料,出宣传画廊,二是利用信息网站,科普大蓬车等现代教育设备,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渗透各处,辐射四面八方。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与当地学校密切联系,请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室、音乐室和体育运动设备免费向社区开放,使农村基层社区居民享受到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树立先进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的先进才能推动工作上的大发展。思想解放天地宽,思想的大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的新面貌。加强制度建设。围绕支部书记任期期间社区教育目标,完善社区教育各项规章制度,使村委会和服务站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合作共事,切实推进社区教育各项事业的发展;健全工作议事规则,实施村委会和服务站相联系制度,加强各种培训。以提升整体素质为目的,大力举办培训活动,力争使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培训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基层服务站干部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能力,提升整体素质。

(三)建设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篇10

工作总结

====年上半年镇团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沿着镇党委总体工作发展思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在团建工作、扶贫帮困工作、再就业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今后的工作能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镇团委在县团委的大力支持和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做好团工作。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团建工作,并把团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县团委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在团干部队伍建设上配备齐全,配备得力,重视学习,加强班子的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做到了有档案、有成果。在团员队伍建设方面重视发展团员工作,重视团员意识教育,做到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为党推荐优秀青年干部。

镇团委积极组织各社区支部,结合社区工作树立下岗再就业榜样,以榜样的现身说法,努力在全镇营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择业观的浓厚氛围。通过大力宣传事迹比较突出,且有说服力的典型,使待业、下岗青年从思想深处明白,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就是就业,为引导待业、下岗青年转变就业观念,重塑就业之路指引了方向。镇团委还将以旅游大开发的契机,积极为青年找岗位,发挥服务青年、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桥梁作用。

二、精神文明建设

为活跃广大团员的文化生活,镇团委继续组织并参加了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同时把每月第四周周日定为活动日,活动内容有医疗服务、理发、修理、修鞋等几十种,参加义务活动团员共==余人,来咨询的群众共计近百人。镇团委在=个社区支部组织了=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夜间在各辖区进行巡逻,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共青团青年志愿者还为城镇五保户、残疾人员定期做饭、洗衣、买米,买面,截止目前,做好人好事百余次。

三、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为积极响应镇党委扶贫帮困号召,充分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贡献。镇团委还制定了“一帮一”帮困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共帮扶贫困户一百余户,为他们捐款捐物,扎扎实实办实事、办好事,急民之所急、想民这所想,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针对目前我镇下岗人员多,就业难,城镇存在大量的弱势群体。今年在桦林休闲园共建设=座毡房,共解决企业下岗、失业、待业人员==余人,其中党员=人,下岗职工==人,待业青年==余人,桦林休闲园以餐饮、娱乐、烧烤、休闲为一体,进一步转变城镇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就业观念,为实现再就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有力的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并将更进一步的推动我县旅游业的大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流动团员多不能按时上交团费,在需要解决问题时发生不能上下及时沟通现象,很难有效地按团委的组织要求顺利开展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是团委经费来源困难,影响了团委一些重要活动的正常开展,团委是广大团员青年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而这种关系需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达到,这些都离不开资金支持,由于我镇缺少经济收入来源,对团委的投入相应受到制约,全面开展团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

五、今后的打算

一、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构筑起当代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

二、要按照王乐泉书记“团要管用”的要求,坚持“双带一创”即:“党建带团建”、“强县带乡促村”、“创建五四红旗团委”这一总的思路,努力加强团的组织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员队伍建设。

三、要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创建活动,开展争创“自治区团建先进镇工作。

四、要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员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团干部的作风建设,要求各支部团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团员青年,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形成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良好工作作风。

五、积极做好各类青年典型的选拔工作。充分发挥青年典型的示范带头导向作用,并联合媒体就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青年先进典型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

六、积极参与“科技兴布”战略。镇团委将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库”建设,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