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篇1

【关键词】 用友ERP-U8; 实践教学; 问题; 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核算已逐步脱掉手工方式,进入了计算机时代。为适应这一发展,各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学校都相继对课程进行了改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核心、主干课程。笔者所在学院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一直以用友ERP-U8为例,至今已有十年时间,伴随着用友ERP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教学实践中所讲解的财务管理软件的版本也从V811升至目前的V861版本。笔者结合多年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经验,尤其是对采用用友V861版本后,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难点和学生常遇到问题分别从系统管理、总账、UFO报表三个模块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对用友软件的初学者有所帮助,同时借此与同行们分享和探讨。

一、系统管理模块

(一)初次登陆系统管理,账套选项为空,且出现“切换到”窗口,提示无法登陆

这是由于每台机器的计算机名与数据服务器名不一致。目前高校机房通常采用机房管理软件,重新安装软件时往往是先安装好一台机器,以此机器作母机,通过克隆方式传给所有机器,而后再通过机房管理软件自动分配每台机器的计算机名。这就造成了机房内的各台机器计算机名不同,而数据服务器名因是克隆复制的而完全相同,所以无法登陆。解决方法:点开始程序用友ERP系统服务应用服务器配置,将数据库服务器名改为本台计算机名,而后重新登陆即可。

(二)权限管理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当以账套主管身份注册系统管理或企业应用平台时,对应的数据源或账套为空,无法注册。这是因为没有将该操作员设置为账套主管。在用友软件实践教学中,通常需要设置2-3个操作员。其中账套主管的设置一般在建新账套的过程中完成,即在建新账套时,通过下拉菜单选择该账套的主管,若建账时忘了此步操作,系统将默认主管为demo。而真正的账套主管则没有任何权限。解决方法:以admin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点“权限”“权限”,选中要设置为主管的操作员,而后在右上角对应账套的账套主管前的方框内打√。

问题二:当以一般财务人员身份注册企业应用平台时,待选账套中没有其对应的账套,无法注册。这是因为给操作员赋权时,没有将右上角的对应账套选为新建指定账套,将此操作员的权限设给了其他账套。解决方法:以admin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点“权限”“权限”,选中右上角的对应账套,再选中要赋权的操作员,而后点“修改”,增加相应权限。

(三)科目编码方案的调整

在建立新账套时,许多同学在确定分类编码方案时,会计科目编码级次是322,且无法修改成实验账套要求的4222。这是因为在建立账套的过程中,在核算类型窗口,对其中“行业性质”选项没有设置为“新会计制度科目”,而是选成了“工业企业”。解决方法: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点账套修改,在核算类型窗口,将“行业性质”选项设置为“新会计制度科目”,而后点“完成”。

(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时会因误操作,系统提示“××人××操作被系统锁定”

解决方法:以admin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点“视图”“清除单据锁定”,在打开的窗口中选中相应锁定,单击“确定”就可以实现解除锁定了。

(五)账套引入时无法在目标文件夹找到备份的账套

目前高校机房为了保护机器、防范病毒,通常都安装了硬盘还原卡保护C盘。因新建账套默认路径为C:\U8SOFT\Admin,当重新启动计算机时,原有账套将被清除。这就需要每节课下课前,学生都要把当前账套输出到没加保护的磁盘中(如D盘)备份,下节课先将账套引入,再继续操作。有的学生上节课已通过账套输出功能进行了账套备份,但要引入时打开目标文件夹却发现是空的。这是因为在备份时,只是选中了目标文件夹没有将文件夹双击打开,备份数据并没有装入目标文件夹内,而是存放在上一级文件夹中。解决方法:在原备份目标文件夹的上级目录下寻找,可以找到丢失的备份文件,然后将其复制到目标文件夹中。

二、总账模块

(一)基础档案设置时,只有机构人员一个子菜单

这是因为学生忘记了启用总账系统。解决方法:以账套主管身份登陆企业应用平台,点“设置”“基本信息”“系统启用”,而后启用总账系统即可。

(二)无法增加客户或供应商分类

这是因为建立账套时,没有选择客户或供应商分类。解决方法:以账套主管身份登陆系统管理,点“账套”“修改”,进入“基础信息”窗口,在客户或供应商是否分类前的方框内打√。(注:如果科目维护时,外币核算选项为灰色,则是建账时没有选择有外币核算,解决方法同上。)

(三)外币设置中已录入了汇率,但使用时却显示汇率为空

这是因为录完汇率后没有成功保存就退出了。解决方法:进入外币设置窗口,重新录入汇率,而后点一下回车或将光标在别处点一下,即可保存。

(四)设有辅助核算项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金额错误且无法调整

这是因为该学生在做科目维护时,忘记定义辅助核算,而直接录入了期初余额。录完余额后,发现忘了选辅助核算,在没有删除余额的情况下,直接把该科目设置了辅助核算,又录入了辅助核算项的期初余额。因此该科目的期初余额金额错误且无法调整。解决方法:删除辅助核算项的期初余额在会计科目设置中把该科目的辅助核算属性去掉在期初余额录入中将该科目原来输入的余额删除在会计科目设置中重新设置会计科目的辅助核算项在期初余额录入中正确录入该科目辅助核算明细余额。

(五)制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保存凭证时提示“不满足借方必有条件”等提示。这是由于学生制单时选择的凭证类别错误,不符合凭证类别的限制条件。例如:赊销业务应做转账凭证,而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收款凭证,因而无法保存。解决方法:选择正确的凭证类别再保存即可。

问题二:制单中遇到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时,提示“不能使用应收(或应付)系统的受控科目”。这是由于在会计科目维护时,应收(或应付)账款在设置客户(或供应商)往来辅助核算时,受控系统选成了应收(或应付)系统,而本账套没有启用应收(或应付)系统。解决方法:进入会计科目维护窗口,把应收账款的受控系统修改为空即可。

问题三:制单时遇到有辅助核算的科目时,提示“××的部门(或客户、供应商等)不能为空”。这是因为该科目的辅助核算信息没有录入。解决方法:鼠标指向该凭证的备注栏即辅助核算信息栏,当鼠标指针变成笔型时双击,弹出输入辅助核算信息的对话框,输入相应的辅助核算信息保存即可。

问题四:凭证全部做完才发现用错了制单人。电算化实践教学中,为使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每个操作环节,所有的操作人员(包括账套主管、制单人员、审核人员、出纳人员等)均由学生一人完成。所以经常会出现操作员错位的现象,即用错了操作员制单。解决方法:在总账的“设置”“选项”“权限”中选中“允许修改、作废他人填制的凭证”。以正确的制单人身份登陆企业应用平台,进入总账系统中的填制凭证窗口,将用错制单人的凭证全部作废,再恢复。这样制单人就可以改成正确的操作员了。  (六)做出纳签字,显示“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

如果学生确实做了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款凭证,那原因就是没有指定现金、银行总账科目。解决方法:在会计科目维护窗口,点“编辑”“指定科目”,而后将“现金”科目选为“现金总账科目”,将“银行存款”科目选为“银行总账科目”,再进行出纳签字即可。

(七)期末自动转账时,生成的期间损益结转凭证有误

这是因为在生成期间损益结转凭证前,没有自定义结转、对应结转、汇兑损益结转、销售成本结转等自动生成的凭证记账,从而造成结转损益时相关损益类科目发生额错误。这一错误还将直接影响到UFO报表系统中的资产负债表,使得资产负债表无法平衡。解决方法:将已生成的错误的期间损益结转凭证作废、整理,将前面自动生成的所有转账凭证进行审核、记账,而后再重新进行期间损益结转凭证的生成。

三、UFO报表系统

(一)资产负债表资产年初数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年初数不等,但期初余额试算平衡

这是由于有些同学在录入期初数据时,粗心大意造成了串行,这种错误通过试算平衡校验无法检查出来,但最终还是会在资产负债表这个环节中暴露出来。解决方法:记账后,期初余额是无法修改的,所以要先恢复到记账前状态(即反记账);再修改期初余额;而后再将当月凭证记账,重新计算报表即可。

(二)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和年末数相等,利润表为空

这说明本月没有记账。解决方法:记账后再重算报表。

(三)资产负债表年末数不平

说明本月填制的凭证有误。如漏做凭证、凭证科目或金额错误等。还可能是上面提到的期末自动转账时,生成的期间损益结转凭证有误。解决方法:将漏做凭证补上,或取消记账、审核,修改错误凭证;而后再审核、记账,重新计算报表。

以上是笔者总结多年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经验,对用友ERP-U8管理软件V861版本的部分常见问题和错误的分析,还望同行多加指正。

【主要参考文献】

[1] 何日胜.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操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7-120.

[2] 潘上永.会计电算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91-195.

[3] 徐晓鹏.浅议企业ERP财务软件体系的结构[J].会计之友,2005(05):79.

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问题;解决;趋势

一、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况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计划、评价、控制、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报告。

(三)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二、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管理意识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低下

管理会计不是对企业的核算,而是对企业的管理,需要较强的管理意识。目前领导者管理意识较为薄弱。首先,企业普遍的认为,财务会计才是会计人员最重要的工作,而管理会计工作则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其次,在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下,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不强。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而目前,大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者管理意识薄弱,同时会计人员的素质也不高。会计工作人员是负责在实际生活中实施管理会计的,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会计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和在实际中的运用。我国现阶段的会计工作人员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层次低,专业方面的知识不全面,职业道德欠缺,会计披露弄虚作假屡见不鲜等缺点,与时代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解决方法:加强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大力宣传管理意识的重要性,促进企业管理者加强管理意识。2、进一步改革会计人员使用的教材,完善管理会计的考试系统,并通过引进先进素材来提高会计人员的教育水平,使会计人员教育更加系统化。促进会计人员的教育、培养和选拔。从而教育出一批更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会计工作人员的队伍。3、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会计专业知识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保持知识的先进性。

(二)在实际的运用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与现实中的社会经济条件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主要依赖的理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并不相同,所以西方的许多理论并不适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解决方法:我国的管理会计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做到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市场定位,其次要对我国现经济水平做出合理评估,最后加强管理会计系统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系统。

(三)电子化商务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应用不够灵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也走入电子商务时代。电子商务时代的高度知识化、信息化,使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很可能一日多变,而企业并不能够适应这种频繁的变化,企业要求会计信息系统随时提供各种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决策使用,会计对于这种情况的应对也不是很灵活。

解决方法:鼓励并推动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管理会计所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实时的信息开展管理会计的工作。开展会计工作需要引进先进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来处理会计信息,企业通过网络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一体化。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变和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日渐融合。作为会计系统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同的质量特征, 两者研究对象一致,信息资源共享,方法互相渗透,核算内容交叉,所以严格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显得越来越困难。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存在较为的紧密联系,两者相互补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寻求它们在企业管理和服务中相互借鉴、应用,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管理和财务的双重需要。同时,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会计中的普遍运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一步融合不仅仅是可能,还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必然趋势。战略管理会计是指管理会计和企业战略的结合,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是企业通过战略的观点来看待内部的信息,将运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作为重点,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帮助。并及时提供决策信息,进行具体控制,使得目标协调一致,保证目标实现。

传统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决策、控制和考评的,没有从长远的策略上考虑,忽视市场,无法适应竞争要求。而战略管理会计立足长远,纵观全局,更侧重于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企业外部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所以更加能够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熟悉万变的市场。

(三)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

管理会计最原始只是单一的会计学科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会计也朝着“多元化”发展,变成涉及会计学、管理学、运筹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管理会计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吸收和应用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使得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崔琛.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山东纺织经济.2012 (04).

[2]钟新桥.战略管理会计——传统管理会计的新发展.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02).

作者简介:

白婷(1990—),女,江苏淮安人,现就读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篇3

1.1以学生为中心

在PBL教学模式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由教师提出问题,将问题解答权利留给学生,学生接受任务以后,通过已有的知识解答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只是一味的接收者,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处于被动状态,时间一长大脑皮层会形成对知识的依赖性,而不自己思考问题,渐渐会影响学习者学习态度,最终还会影响学习者以后工作生涯中缺乏开拓精神。同时,PBL教学导向下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学生解答后需要给出正确的解答方法,并且在学生解答问题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避免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高高地站在讲台上,看似很威严、很权威,拉远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远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空间。

1.2以问题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围绕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下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方法。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教师提出如何将商品化财务软件转变为适应企业需要的核算环境,怎样做,如何做及操作程序。该问题需要由教师提出,这样有利于教师解答最佳答案,也有利于对学生成绩的判定,减轻教师备课压力。为防止学生之间互相抄袭答案,教师可以根据条件准备若干问题,如可以根据企业的性质给定不同的问题。

1.3以案例为中心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会计类核心课程,该课程属于应用操作型课程,在学生评价中比较受欢迎,同时因受到从业资格考试的因素,该课程比较受重视。但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使用的教材都是沿用传统模式的教学内容设置,缺乏实际性与应用性,像是财务软件的说明书。在教师教授环节中,学生根据教材后给定的实训题会做,但到了企业参加实习后均反映,不会在软件环境下操作。这是由于教材是根据软件环境下将企业的信息进行了转换,学生拿着教材会进行企业核算工作,脱离教材就不会。因此在PBL教学导向下,我们应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引入企业仿真案例,在案例教学下引导学生熟悉工作环境,熟悉计算机环境下怎么将企业的信息录入财务软件下,怎么将企业信息进行转化,如何转化,怎样转化。将教学环节与企业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互融通,实现教、学、用的相互统一。

1.4合作学习

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基本按照企业工作岗位的设置,将学生上机设置为5台计算机为一组。我们上课时就可以利用岗位设置,将学生分成一个小组,一个问题的解答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完成的结果以PPT或文件形式呈现给教师和同学们,每个小组选一名发言人发言,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形成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团队凝聚力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PBL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应用

2.1准备工作

教师给定一个企业仿真案例,案例可以设置不同的企业,如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案例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随之更新,给定的企业案例应接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企业,让学生感受到真实感和亲切感,拉近学生与企业真实环境的距离。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解决会计类学生难以到企业实习困难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在学校就实现与企业零接触。

2.2提出问题

依据给定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2014年1月,xxx公司购买一套财务软件,准备启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接下来教师可以针对这个案例,提出第一问题。①企业性质及规模;②企业机构设置及人员档案;③企业财务信息;④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将提出的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给定的案例寻找解答答案,并限制一定的时间。接下教师再提出第二个问题:①如何将企业信息设置到财务软件下;②操作程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提出第三个、第四个问题,最终完成企业财务信息的核算与财务报表的编制。

2.3评价与总结

在教师逐步提出问题以后,学生解答完毕,由教师针对小组学生完成情况做出评价与总结,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指出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在评价中要考虑小组发言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制作PPT结果的能力。同时将每一次案例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中,通过这种成绩评定,学生重视平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到期末考试时突击学习,导致对知识掌握不扎实。

3.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教师角色

在PBL导向下,采用问题中心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处于孤岛中,而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当学生在处理、分析教师给定的任务出现困难时,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应点出解决方案,最终解决方法让学生实施。在学生分析案例时,教师应积极参与,但不做发言,只是指出思考途径、解题技巧。教师应掌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把握尺度,在教与学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3.2问题的难易度

问题的提出应掌握一定的尺度,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进行。问题设置应由浅到深逐步进行,同时注意问题设计时由教师进行讨论、审核、修订。当不同小组讨论的结果有不同见解时,教师不应立即指出问题解答的错对,而应让各个小组实施解决方案,让事实证明解决方案的对错。这样即使有些小组解答方法错误,但今后此类错误就不会再次发生。通过这种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答方案的实施,才能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3.3小组成员的控制

篇4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特点。

中级财务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作为先导课程,对企业活动中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它是一门理论性、业务性、方法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方法,结合实际业务,培养其在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学生只有熟悉具体经济业务,模拟情景,才能更好地把理论方法用于实践,提升自己的实务处理技能。另外,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本身的内容较为抽象和枯燥,教学方法不当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会计学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应用性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技能,给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在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听课,学生学习知识、作业练习都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使得学生缺乏自己的思考,导致学用分离。另外,由于中级财务会计专业性比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若能使学生模拟情景参与探索,则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该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简称PBGS),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协作为方式来进行教学安排与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不同的是,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PBGS教学模式的实现

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中引入PBGS教学模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案例先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实践环境中,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本次项目的学习中。通过合理分组,进行组内合作探究、组间竞争解决问题,熟悉相关的会计科目和处理程序、方法,最后通过小组总结、教师评价总结完成该项目的最终学习。

(一)提出项目。

在PBGS中,项目的分解和设计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项目时,要注意符合教学目标,不能与知识体系脱节,又要做到灵活取舍和归类,注意知识的综合性和连贯性。项目的大小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学习时间的限制等。在中级财务会计学习过程中,应结合实际业务及知识的前后联系,合理选择项目。中级财务会计以《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为主线,讲授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各项目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我们在设置教学项目的时候,可以按《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各条设置,也可以按照会计核算的时间顺序如“初始确认———后续计量———期末计量”来设置,还可以按照计量的不同属性如“历史成本计量、重置成本计量、可变现净值计量、现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来分解项目。由于按计量属性分解项目需要比较系统的财务会计知识,可以在复习整个知识体系的时候用。建议在初次学习的时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为主线,以会计核算时间为辅线,设置学习项目。如存货项目,按照其初始取得的计量、后续发出计量、期末盘点及减值测试的处理组织学习和教学。

(二)学生分组学习。

教师在组建学习团队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人格品德和交往能力,要保证组内各成员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要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充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进行团队分组,分组人员不宜过多,因为过多会导致有些学生“浑水摸鱼”,不能有效参与进来,其能力得不到提高;也不宜过少,过少会造成个人任务重,影响学习进度,也不利于课堂气氛活跃度的提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引导、指导和控制全局的作用,所以从会计专业班级的大小考虑,每组5~8人较为合理。分组学习中,大家就会计核算的时间节点先提出来,然后讨论实务中出现的经常性业务,再考虑涉及的会计科目,然后就计量金额等通过查阅《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进行掌握。如“存货”项目,会计核算时间节点为取得存货、存货发出、盘点清查及期末计量(减值测试),从增减变化上来说,涉及到存货增加(取得、盘盈)、存货减少(正常发出、盘亏)及存货减值。引导学生思考用到的会计科目,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登记其增加和减少,“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盘点过程中发生的盘盈盘亏额,“资产减值损失”和“存货跌价准备”核算减值;通过对会计账户的结构掌握,辨明记入什么方向;难点还有引导学生思考计量的金额,如不同方式下取得的成本是多少,因为取得的批次不同导致单位成本不同,那么发出的时候实际成本怎么计量,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什么会取消“后进先出法”?若是按计划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哪些会计科目,“材料成本差异”怎么设置,较实际成本核算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形等等。还有,盘亏存货的增值税怎么处理,怎么判断发生了减值,如何确认减值,当期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如何计算等等。这些问题随着该项目的团队学习,会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他们根据以往学习到的会计学知识和税法知识,结合《中级财务会计》里出现的新知识,完成自学、讨论、总结等,适当的时候找老师答疑。通过给学生一定课时的分组学习讨论,教师再一一抛出这些问题,要求每组学生派出代表解答,来判断学生们学习的效果,正确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有问题的统一讲解分析。这样一轮下来,由于学生有自己参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方法这一过程,这些会计核算问题便不再是教材上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成为铭刻在学生记忆深处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三)指导方法和考核方式。

在PBGS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消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松弛有度”,既不能放任不理,也不能全盘指挥,这都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还是应该作为课堂的轴心,对整个项目团队学习进行监管。教师要对团队学习进行全程巡视,鼓励学生坚持完成学习项目。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主动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指导,并且注意指导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答疑,有的时候是一种提示、启发、点拨和引导。对于不参与或者不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关注,通过有效沟通消除他们学习的障碍,以保障教学有序地进行。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每次PBGS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可以计入平时成绩,也可以作为会计技能比赛选手选拔的参考标准。

三、PBGS教学模式评价

通过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实践PBGS教学模式,我们发现较之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模式,PBGS教学模式存在多方面的优势。

(一)活跃了课堂气氛。

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聆听者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较为沉闷。而在PBGS教学模式下,需要学生全程参与项目的学习,一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有情景模拟,有问题讨论,有查阅资料,有汇报成果,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的积极性,通过团队学习的形式还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增强了学习效果。

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PBGS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品质。学生通过全程参与项目的学习,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都能发挥自己的思考,加深了印象,不再出现“听得懂,不会做”的局面。而基于项目的学习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去应对会计实务工作及各种会计考证。

(三)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PBGS在项目提出后,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组长负责团队活动的组织和各成员任务的分配,类似于实际工作中的会计主管,组内成员各负其责,通力合作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取得好的成绩,就需要学生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有很好地沟通能力。

(四)培养了教师的创造力和应变力。

PBGS教学模式将老师从课堂的主宰者变为主导者,由表演者变为导演,这就要求老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不仅对整个课程要有清晰、系统的思路,还要有创新的思维,随时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发展个性和全面平衡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另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引发课本上没有出现的深层次的问题思考,或是在组织PBGS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现一些暂时的困难如冷场,这也需要教师有极强的应变力。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 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解决办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47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87- 02

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会计数据输出的准确与完整。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这项工作。

1 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工作的程序和步骤

总账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填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

1.1 填制凭证

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是总账系统的唯一数据源。在实现运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后,电子账簿的准确与完整完全依赖于记账凭证,因而必须确保准确完整地输入记账凭证。

(1)增加凭证。记账凭证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凭证头部分,包括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凭证日期和附件张数等;二是凭证正文部分,包括摘要、科目、借贷方向和金额等。凭证正文部分是填制凭证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具体经济业务内容,正确填制凭证,而且每张凭证要求借贷平衡。

(2)修改凭证。记账凭证的错误必然影响系统的核算结果,因此必须对错误凭证进行修改。

(3)作废及删除凭证。日常操作过程中若遇到非法凭证需要作废时,可以使用“作废/恢复”功能,将这些凭证作废,再通过“整理凭证”功能将其删除。

1.2 审核凭证

审核凭证包括出纳签字、主管签字和审核凭证3个方面。

(1)出纳签字。为加强企业现金收入与支出的管理,出纳人员要通过“出纳签字”功能对制单员填制的带有现金或银行科目的凭证进行检查核对。

(2)主管签字。为了加强对会计人员制单的管理,填制的凭证应经主管签字后才能记账。

(3)审核凭证。审核人员可直接根据原始凭证,对屏幕上显示的记账凭证进行审核,对正确的记账凭证发出签字命令,计算机在凭证上填入审核人的名字。

1.3 记账

记账凭证经出纳签字及审核无误后,即可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及往来账等账簿。

2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职高专学生虽然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但由于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有关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经常遇到操作方面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

2.1 填制凭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填制记账凭证时,填制月初日期系统显示“日期不能超前建账日期”。原因是系统启用日期没有设为启用会计期间的1日,应该将系统启用日期设为启用会计期间的1日。

(2)填制记账凭证时,填制凭证日期后系统显示“日期不能滞后系统日期”。原因是系统日期不是当前日期,双击屏幕右下角的系统日期,按照正确的日期更正即可。

(3)填制凭证过程中,录入“库存商品” “主营业务收入” 等具有数量核算的明细科目金额时,系统提示“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不能同时为0或不为0”。原因是录入具有数量核算的明细科目金额时,录入数量和单价后系统会自动计算金额,如果方向不对,按空格键换方向。而不能删除金额再在正确的方向处输入金额。

2.2 审核凭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出纳签字时,系统提示“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出现这个问题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指定科目;二是没有涉及现金或银行存款的会计科目,不用出纳签字。如果是没有指定科目,到“会计科目”窗口打开“编辑”菜单下的“指定科目”子菜单,将“库存现金”科目指定为“现金科目”,将“银行存款”科目指定为“银行科目”。

(2)审核凭证时,系统出现“制单人与审核人不能同为一人!”。这种情况需要重新注册,更换为另一个具有审核权限的操作员进行审核即可。

2.3 记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单击了“记账”选项,但不能记账。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②上月未结账。③未审核、未经出纳签字的凭证不能记账。

(2)记账后不能直接修改凭证。这是因为已做“记账” “审核” “主管签字” “出纳签字”的凭证,是不能直接修改的,必须取消记账、审核、主管签字、出纳签字后才能交由制单人进行修改。具体解决办法:更正错账是正常记账顺序的逆序,即:取消记账取消审核取消主管签字取消出纳签字制单人修改凭证。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课程 一体化 教学模式

笔者从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亲历从计算机黑白界面到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ERP全方面会计信息化进步的点点滴滴,在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所教授的班级在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考证、ERP沙盘演练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总结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一体化教学模式方面,本文提出几点看法。

一、课程性质及一体化教学目标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会计结合在一起,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为企业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过程的简称。简而言之,就是将会计业务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传递、运算、输出和存贮的加工处理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内容于一体的学科。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由《会计电算化》和《电算化会计》的课程名称引发的教学目标不统一的问题普遍存在。

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教学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融会贯通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职业能力的整体培养目标体系,分单元来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通过落实各个教学环节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其实,《会计电算化》是针对具备会计基本理论的学生开设的一门技能化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电算化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在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则安排针对不同蓝本会计软件的操作进行比较、任务设计、实践教学等环节。

二、在课堂上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应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上。

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由此,构建一个符合职业教育目标、可以体现职业教育实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体化教学体系则可以实现以下两点转变:

(一)教学的组织形式由“集体传授”向“个别指点”转变

课程可以安排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在这个多媒体教室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人手一机,教师利用教师机端口来控制学生机(如远程命令、广播教学、屏幕监视、学生演示、文件分发、作业提交等),学生机端口则可以进行自动接收文件、演示、电子举手等操作。同时,要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一堂课,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讲授为辅,让学生在学习中彼此帮助,有利于教学相长。

(二)学生由“被动受教”向“自觉思考、积极操作”转变

教师从“单一讲授”向“行为引导”转变;教学过程则从单纯的“传递知识”向“进行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学手段由“黑板、口授”向“多媒体、投影、网络教室”转变。教室内可以采用角色定位、广播教学、逆向思维查错、手工作业电算化、多蓝本多行业账套以及分组竞赛法等多教学方法。

“角色定位教学法”是指让学生以财务主管的角色,对一个准备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规划设计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要求学生综合《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自行假设所供职的单位性质及规模,在此基础上进行硬件、软件、人员及制度建设,提出系统规划方案,这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广播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将会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广播教学这一形式,在教师机上演示给每台学生机观看,重点演示一些容易出错或容易忽视的软件功能。不断地强调及演示可以让学生对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有一个较深的印象。

“逆向思维查错教学法”是沿着软件常规操作相反的方向来进行,比如“报表初始化是否有错账簿的处理是否有错凭证处理是否有错账套系统初始化是否有错”等逐一分析、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这一教学法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决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也是巩固会计核算七种专门方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手工作业电算化教学法”是针对学生之前手工做出的实训资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的会计软件处理方式,通过上机实验不断地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纸质打印文稿以及运行作业所产生的账套备份数据,达到人机并行的目的。

“多蓝本多行业账套教学法”则是要求每个学生分别用用友、金碟、浪潮等多个社会上通用的会计软件来完成工业、商业等多个行业的账套资料,让学生们多对比,多探讨,找出软件的共性,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会计软件市场。

“分组竞赛法”是将学生分成多个任务小组,每个小组的工作内容按电算化人员岗位来设置,最后的考核以小组的总体水平来评定,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深刻了解会计电算化数据关系的联系性,正确把握会计软件操作的关键要领和精髓,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电算化教学的时长一般为90学时(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及内容的延伸可能会相应增加),2/3的时间用于学生操作,通过这种边学边练及课后练习的灵活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逐渐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加深了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拓展了对理论知识在广度、深度、难度上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与学生共同探讨出的“麻烦解决心得”,完成论文《会计软件运行常见问题诊断及解决方法》发表于《消费导刊》。论文中提到,在会计软件基础设置时,如遇到科目设置的问题可能有三个原因:原因之一,可能有相同的科目编码存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新建科目要先上级后下级,删除科目要先下级后上级;原因之二,查看当前界面是否在“全部”标签下,如果只是显示了部分科目,就会出错;原因之三,与编码方案不相符,比如应收账款中二级科目编码应该为“113101”,如果设置为“11301”,系统则会提示“与编码方案不符”。一体化教学方法下归纳总结出的心得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的配套环境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

“双师型”是近年来一直鼓励教师成长的方向,“双师型”师资标准可以按一体化的理论来设定:

适应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胜任专业实训及毕业设计工作。教学能力可以通过教师自评与互评,学生评课,领导检验等方面加权评定。

适应本专业的教研能力,包括总结教育教学规律,综合课程开发,解决实际问题等;教研能力可以通过教师解决问题的概率、开发校本教材及论文写作来评定。

适应本专业的实践能力,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开发能力。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到企业挂职提供的产能效益来受评确定。

(二)一体化教学评价系统

采用一体化教学后,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我们运用了发展性评价方案。通过课堂的表现、实训情况、操作技能的表现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评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减轻教师在课堂管理上的负担。目前,针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评价有三个标准:取得电算化证书的无纸化考试成绩;用会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堂课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

结合考证的内容,电算化教学内容还要涵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测试题来考核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辅导。另外,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水平分为初级和中级,初级水平一般包括账务和报表系统,而中级水平则要涉及很多专用子模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一个层次的概念,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指明方向。

此外,要重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传统式的教学往往忽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职业中学的学生素质差,所以学得差。实行一体化教学后,我们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调动起来了,于是,教师更加重视自己的教学质量,通过考核、问卷、座谈等方法进一步了解教师教学中的缺点,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了解教学所需。

通过构建《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体系,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考证通过率上升,操作也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经过一体化操作训练的学生,在实务操作中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人单位对的评价一直都非常高。

会计电算化系统不是财务系统,而只是一个账务系统,其产生的不是财务信息,而是会计信息,在满足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过程中,引入具备了价值链管理功能的ERP 管理软件是发展趋势,这也渐渐融入我们的学习当中。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财务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越来越IT化、自动化,特别是当XBRL进入我们的视野之后,财务人员更多的时间将用于对企业内部的业务进行管理分析,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要实现这一点,财务人员需要在专业和心理上都有所准备。这也是我们今后一体化教学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7

1、计算思维理念指导的计算机程序语言教学

由于C语言是一种既可作为系统描述,又可编写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高级语言。因此,“C语言程序设计”是初学计算机语言的一门重要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许多高校都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及其他专业学习计算机语言的第一门必修课。该门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后续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甚至非计算机专业一些课程的重要基础。

目前,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案例或程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为主,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也同时使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是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顺序进行讲授,即先介绍变量定义,再逐条介绍指令语句的语法,然后针对某—条指令列举一段简单程序,甚至_段不完整的程序。这样安排教学内容,会使学生很快就感到厌倦,造成看似明白某种问题要用某些指令语句或某种算法,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或编程时,便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况,特别是在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一些相对较难的算法时,例如函数的递归调用方法以及建立动态链表,在讲授过程中,一般是按照为了解决某个问题,需要采用某种算法或方法,并直接给出算法案例或程序,用于解决该问题。这种讲授方法会让学生觉得算法很抽象,编写出的程序较死板,甚至会死记硬背,将程序代码与应用硬性结合,而不是将算法与应用结合,不懂得程序由算法而来,导致当遇到类似问题时,只会套用死记硬背的代码,而不能正确地写出解决新问题的程序代码。另外,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由于过于注重语句语法,不能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没有让学生参与问题的思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甚至认为在学习语法和算法的过程中只要跟着老师或课本上讲授的方法学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程序设计课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体现的是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这恰好符合周以真教授提出的计算思维的理念: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程序设计课程可以运用计算思维的理念,讲授基本概念和编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重点是对问题进行符合逻辑地、科学地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抽象方法。在讲授程序语言基本概念、语法和算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计算思维的理念,掌握如何通过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方法,把一个看似困难的问题重新阐释成一个我们知道问题怎样解决的思维方法等。

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在学生有了最基本的编程基础后:①当给出明确的算法时,由算法写出程序代码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即便要用到新的语句,只要在编程前讲解新语句,学生就会使用新的语句将算法用程序语句编写出来。②在不讲授算法和解决方法的情况下,如果学生遇到需要采用递归方法或建立链表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自行解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能很清晰地描述解决过程,只是缺少对过程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某种算法。

因此,笔者结合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c语言中较难知识点讲授方法的思考和分析,探索出一种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然后对问题解决过程归纳总结,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完善,得到算法,进而编写出程序代码的方法。在采用该方法讲授时,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算法,快速写出程序,并能灵活运用算法,将算法用于解决类似问题,收到了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2、函数递归调用算法的讲授方法

2.1 问题描述

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纸条,纸条上给出该学生的x语言课程成绩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纸条上的方法计算出自己的成绩。纸条上的成绩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明确写出成绩,如“你的成绩是90分”;另一种是“你的成绩是你右侧学生的分数加3分”。

根据学生当时的座次情况,教师将第1种写有明确成绩的纸条发给每一排坐在最右侧的学生,将写有第2种成绩计算方法的纸条发给其余学生,再请各位学生算出自己x语言课程的成绩。

2.2 教学引导

学生拿到纸条后,会询问自己右侧的同学,但大部分同学还要再向坐在更右侧的学生询问,因此不少学生暂时安静下来等待回复,当回复从右到左慢慢传回来后,每个学生都会算出自己的成绩。在等待和计算的过程中,坐在教室靠近左侧,距离最右侧学生较远的学生会发现其右侧学生,以及右侧的右侧的学生的纸条上写的成绩计算方法都是“你的成绩是你右侧学生的分数加3分”,要想算出自己的成绩必须知道最右侧学生的分数。于是部分学生会离开座位去询问与其同一排的最右侧那位学生的成绩,然后数其所坐位置的右侧共有多少个学生。假设有n个学生,便用公式:最右侧学生的成绩+3+……+3,共加n-1个3”,来计算自己的成绩;而距离最右侧学生比较近的学生在询问的过程中也会了解到本排最右侧学生的成绩。之后,每位学生都会计算出自己的成绩。

2.3 算法分析及知识点讲授

根据学生计算成绩的过程,归纳总结出成绩计算有以下两种方法,并引入知识点——函数的递归算法。

①第1个学生(最右侧学生)的成绩已知;

②其余成绩按照固定算法:前一个学生的成绩+3。

该问题的解决算法可归纳为:若假设计算第n个(n≠1)学生的成绩的函数为s(n),则有s(n)=s(n-1)+3。该算法用C语言函数编写可描述为:

int s(int n)

{

int y;

y=s(n-1)+3;

return(y);

}

算法在使用函数s(n)计算学生的成绩时还要调用函数s(n)本身,这种函数调用方法就是函数的递归调用。

以上对函数s(n)的描述归纳总结出了计算成绩的第2种情况,其中还缺少当n=1的情况:若没有此条件,就如同没有给出最右侧学生的成绩,这样递归是不能得出最终结果的。因此递归算法能得到结果的前提是必须给出当n=l时函数s(n)的确切数据。假如最右侧学生的纸条上写着“你的成绩是90分”,则递归算法用c语言函数编写的完整描述为:

int s(int n)

{

inty;

if(n==1)

y=90;

else

y=s(n-1)+3;

return(y);

}

算法分析及程序语言描述结束后,请坐在每一排最右侧的学生念出自己纸条上写的成绩,请学生们写出自己所坐位置的计算成绩的函数s(n)。

2.4 问题解决方案

给出以上递归算法函数后,让学生书写主函数mainO调用函数s(n),并根据自己的座位情况,带入n的值,计算出自己的成绩,并分析调用s(n)的次数和调用过程。

这样,学生们能很迅速地写出如下主函数:

#Include

intmainO

{

int s(int n);

im score:

score=s(4);//我是本排右起第4个学生

prinff("My score is:%d\n",score);

return O:

}

然后结合“2.2教学引导”中计算自己成绩时的过程分析出调用s(n)的次数和调用过程,从而明白在每一次递归调用s(n-1)是得不到成绩值的,直到n=1的那次调用后才能依次倒着计算得到s(n-1)的值,最终算出自己的成绩。

采用此方法讲解递归算法后,学生们会发现问题的解决过程跟自己开始计算自己成绩的过程完全相同,只需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成算法,就能轻松地写出程序。学生们再遇到递归方面的问题时,就会先找出问题求解的几种情况或相应过程,再将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成算法,编写出相应的递归函数,并写出正确的递归函数调用程序。汉诺塔问题也可以用此方法解决。

3、“建立单向动态链表”的讲授方法.

3.1 问题描述

在讲述了链表的节点、头指针、表尾等相关概念,以及单向链表的组成(如图1所示)后,给出如下问题,要求学生建立一个链表。

①链表由学号相邻的5个学生组成1组而建立,学号01-05的学生为一组,06-10的学生为一组,依次类推;链表的节点成员有num、name、score(自己拟定值)、next(下一个学号学生的地址,即座位号)。

②在每组中,若学号%5=1,该学号学生的地址(座位号)放在链表的头指针head中。

③在每组中,若学号%5=0,则该学生的信息放在链表表尾。

④若本组有学生请假未到,也将该学号学生的节点加在表中,但其中的数据和地址(座位号)是空白的。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整个教室的座位编号,每个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座位号,即地址。如1-5排的学生座位号如图2所示。

3.2 问题解决过程

学生看到问题后,会根据问题描述分别画出head,并询问其他同学相关信息,填写head的值,然后依次画出连同自己的学号、座位号节点在内的本小组5位学生的信息节点,并询问与其学号相邻的学生的相关信息,填写节点中的信息,完成整个链表。

3.3 链表的建立及知识点讲授

每个学生都能根据问题描述和要求,画出相应的链表,并且每个小组5位学生的链表相同。图3所示为第3小组学生画出的单向链表。

让学生根据建立链表的过程,归纳总结出链表建立的方法及过程,学生能清晰地给出如下过程:

①画head;

②画链表中第一个节点,填写该学生信息,并将该学生的座位号填写在head中;

③重复过程②,将后一节点学生的座位号填写在前一节点的地址处,直到某种情况结束链表。

只需将学生给出的过程稍加解释,作出补充,便可得到如下算法:

①画head,即建立头指针head,并赋初值NULL;

②画链表中第一个节点,即建立一个新节点,并填写节点数据,将新节点的地址赋值给头指针head;

③重复过程②,将后一节点的地址赋值给前一节点的next,直到某种情况结束链表。

然后再将算法用相应的程序代码书写,或对相应的程序代码进行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单向链表的建立。

图3中第2个节点的座位号为空,分析得出其下一个节点学号为10313的学生请假未到,因此可将后面学号为10314的同学的座位号填写在第2个节点空白的座位号中,然后将学号为10313的同学的节点从链表中删除。删除学号为10313后的链表如图4所示。如果该学生在下一节课来到教室上课,还可以将其节点再插入到链表中。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单向链表的组成与建立,以及链表节点的插入与删除,特别是动态链表的。之后再进行用指针方法进行建立静态链表或动态链表的程序的讲述和分析就非常轻松了,学生也能很快掌握用指针进行链表的处理方法和程序的编写。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级会计学;会计人才素质培养;课程改革

会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教育更加需要强化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是我国高校教学所遵循的目标。素质型人才培养,就是把教育工作重点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学问及怎样创新。高校经过连续多年的扩招,在校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人才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下滑。因此如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问题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以《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为例,就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快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通过《高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级会计学》课程内容比较复杂且抽象,主要是阐述企业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一些特殊业务和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进行必要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理论与国内外的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授课时不应只注重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方法,遇到问题时如何分析。在《高级会计学》教学中,注重问题分析的方法比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启发他们的思维和想法,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分析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业务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特殊问题时,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高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高级会计学》课程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要明确,希望学的知识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充分的应用。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从多学科的综合培养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形成。将《高级会计学》课程内容融入到日常的会计学教学活动中,如果仅就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会感到该课程枯燥乏味,应当将整个学科的内容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要重视学科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基于对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通过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复合型人才智能发展,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不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推进课程体系的基础化、综合化、结构化的建设,构建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课程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目标的基本保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统一、技能培养与素质提高统一。在《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就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审计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知识全面的高级会计人才。

三、通过改进《高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高等院校会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素质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除要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现行方法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案例教学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案例教学是进行创新思维教育、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进一步了解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启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级会计学》课程内容大多是一些特殊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会因企业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存在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法。每种方法都含有创新的部分,如企业合并的问题、债务重组问题、租赁问题等。

四、通过《高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

1.教师的观念应不断更新,在课程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独立学院应重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解决会计实务的能力,以满足他们的就业需要和创新需求。从培养人才的目的出发,教学活动不应仅局限于校内和课堂,还应该投身社会实践。最好是通过校企合作,使得学生有社会实践的经历,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巩固会计学专业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可使会计学生更进一步地熟悉会计学专业的技能,对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水平,培养学生解决会计实务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也会提高学生学习会计学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丰富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达到独立学院“技术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2.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将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企业实用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

3.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采取讨论式、论文式、竞赛活动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通过《高级会计学》课程对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目标的确定

素质型人才培养是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合到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整体。素质教育不能代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但它是知识、能力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是一种潜在的和隐形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素质教育同知识和培养能力一起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会计学专业未来素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要突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要求;二是要突出知识、能力同素质的融合;三是要突出学生常规本领和复杂应变、开拓创新等特殊本领的培养。

综上所述,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具有终身学习本领和应付复杂变化环境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会计实务、会计教育和会计研究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文.论新时期学生的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3,(5).

[2] 张振松.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7).

篇9

一、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意义。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对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加强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是建筑行业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逐步实施了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以及招标投标制度。其中,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了法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工程监理制大大降低了以损害业主的利益来降低施工成本的可能性;招标投标制建立了竞争机制,严格规范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承发包行为。在这样的建筑市场环境下,加强施工成本核算成为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可通过工程成本核算,获取有关工程项目的管理信息。正如美国的会计学教授库珀与斯拉莫特所言:“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 ”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我国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WWW.133229.cOm就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市场环境而言,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及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企业的成本核算等基本制度还不够完善,实际运用中显得捉襟见肘。不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导致建筑企业的实际成本开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对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需核算成本的项目确定问题。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应当正确设置具体的成本项目,但调查显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容易出现概念不清的现象。以建筑企业施工中的直接人工费项目为例,建筑企业施工中的直接人工费项目主要包括直接进行建筑施工的工人工资以及运输工人的工资等,一般不包括采购员、机械操作员以及搬运和装卸员的工资。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往往将他们的工资也列入直接人工费项目之下。

第三,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的程序问题。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合同准则办事,并在施工会计期末对合同的收入与费用进行确认。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成本核算,从而使成本核算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这种只是流于形式的成本核算程序,根本无法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

三、关于解决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根本解决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思想重视,转变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观念。首先,针对我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成本核算问题,应该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而言,要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尤其是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工作。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从事前、事中及事后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支出进行全面的控制,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浪费;其次,要转变传统观念,认真贯彻和落实“预算管理为前提,会计核算为基础,资金管理为中心,成本控制为重点”的现代项目管理精神,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只有始终使预算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和会计核算同步,才能实现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完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监督法规与管理标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我国当前建设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监督法规,统一会计财务管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还应当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不能使成本核算制度仅仅流于形式。通过完善具体操作步骤,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3.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培训与技术交流。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人员是根本。因此,应当对会计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以及定期的专业培训,从而使建筑施工项目的具体成本核算人员对施工工艺流程有更加详尽的认识。在日常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还要定期组织他们对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在理论与实践不断碰撞的基础上,探寻最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通过这些形式,加强会计工作人员对财务核算工作的正确认识,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技能,最终为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篇10

摘 要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企业内控机制开始起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内控机制目标逐渐明确。但在实际实行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部分企业会计账目混乱、财务报告失真、会计造假行为严重,给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本文针对以上种种不良现象,从会计内控机制的作用出发,分析了企业会计内控机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企业会计内控机制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面对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人们的经济意识开始出现多元化倾向,企业的发展也概莫能外,由于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加上管理涣散,一些腐败现象开始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从90年代开始引入企业会计内控机制,该机制的引入对于企业规范会计业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在实际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只有认真研究和对待这些问题,企业会计内控机制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企业财产安全、会计信息安全、企业财务安全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就是为了取得对以上内容进行有效控制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机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财务管理手段,也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加强财务管理监督、确保会计信息完整,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

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对于企业内控机制作用的发挥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控制环境主要是指对内控机制产生影响的某些特定政策,它体现着企业内部全体人员对内控机制所持的主要态度。企业要健康平稳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内控制度,而良好的会计内控机制则会帮助企业确保资产的完整和安全,确保会计记录的真实可靠,确保财务信息合理有序,防止企业内部出现经济漏洞。从管理方面而言,它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保证公司经营的合法性,降低公司在财务审计方面的开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实现良性发展。

二、当前企业会计内控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控意识淡薄,制度流于形式。在某些企业内部,管理层对内控机制认识肤浅,有些甚至根本不懂什么是会计内控机制,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贯彻执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制度虽然有,也很全面,但就是难以落到实处,形同虚设,会计内控制度的规定只是挂在墙上的摆设而已,并没有人去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制度来执行。在企业一般人员看来,会计内控制度是企业会计和财务人员的事,和自己毫无关系,也就更难谈什么执行情况了。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很多企业都很普遍,必须引起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2.规定不完善,缺乏事前控制。有些企业的会计内控机制存在制度缺陷,相关规定和制度还不够完善,主要是因为制度的制定没有从企业经营的全局出发,指导思想缺乏连贯性和科学性,在实际执行中起不到制度应有的作用。内控机制必须结合企业经营状况的实际,把各项管理制度融合到一起,发挥整体效力,而不是单独执行,才能体现这种机制的优越性。另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相关组织系统不完善,对于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估计不足,往往是在出现问题后,才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但已经属于亡羊补牢了,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应该能把风险提前消灭在萌芽之中,通过建立相关预警机制,做到事前控制。

3.财务控制缺乏力度,检查跟踪不及时。企业会计内控机制本来是一项非常有力的内部监管制度,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些企业的会计工作管理混乱,呆账假账泛滥、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还有些企业缺乏严格的审批制度,账目登记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作为管理人员,在检查这些内容时,往往以偏概全,只是走走形式,并没有深入其中,真正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这些行为造成内控机制作用有限,对于检查人员的敷衍了事,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也是造成内控机制缺乏力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4.财会人员素质差导致会计内控机制执行不力。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具有很大随意性,往往是任人唯亲,这些企业的领导认为管钱就应该用自己人,不考虑这个自己人懂不懂业务,会计素质如何等问题。二是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唯领导马首是瞻,只要能让领导满意,做假账开白条,什么都可以做,这种现象在当前来看非常普遍,因为会计人员某种程度上是为企业领导服务的,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势必要听领导指挥,因为会计人员的去留也是领导说了算,这部分会计人员缺的不是专业素质,而是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三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的财务处理日益复杂化,会计人员如果不加强自身学习,就看不懂新的规定,就不能严格按要求完成工作。

三、企业会计内控机制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提高管理层对会计内控机制的认识。对于任何一个部门而言,管理层都是决策主体,企业也不例外,内控机制能否真正贯彻执行,关键还是要看领导重视与否,所以,企业的管理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内控观念,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内控观念,才能对内控机制实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处理。另外,管理层也要身先士卒,给员工做好表率,如果他们能按照内控机制严格执行,下边员工就会重视和严格要求自己。对于会计人员,管理层要敢大胆放权,信任他们,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业务素质,这样上下一心,企业会计的内控机制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为企业经营发展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2.提高内控机制执行主体的素质。会计是内控机制执行的主体,他们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着内控机制执行效果的好坏。首先,会计人员的挑选一定要以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主,改变以往任人唯亲的不良习惯,把那些真正懂会计业务的人员放到重要岗位上,这是前提。其次,如果会计人员不是专业出身,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自身的努力学习来达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员,只要注重学习,都能够适应会计岗位的需要。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教育会计人员要严格依法办事,提高自我约束能力。3.改善内控机制,完善企业管理体系。会计内控机制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机制的不断改善,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体现。改善内控机制首先要从制度的建立入手,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会计内控机制,这是执行机制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企业要舍得下功夫,找专业人员或向那些在内控机制执行比较好的企业学习,请他们帮助指导,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一套权威的内控机制。其次,要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对内控机制进行不断完善,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制度只有符合客观实际才会有生命力,所以制度的完善也要与时俱进。再次,明确会计内控机制主体的责任和权利,可以通过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来增强对会计的督促检查,检查要严格按章办事,避免流于形式,防止个别领导喜欢一手把持财务的不正常现象,发挥会计内控机制监管作用。内控机制完善了,企业的内控管理也会得到相应加强。

四、结语

发挥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作用有利于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可以解决企业内部管理松散、执行不力等问题,也是增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完善的企业会计内控机制必将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平.我国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现状和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

[2]付丽.网络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商业会计.2008(14).

[3]吴新红.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及改进.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