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创建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谐社区创建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各社区的积极作用,按照“和谐建设,人人参与”的理念,以争创“和谐家庭”、“和谐楼组”为抓手,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群众建设和谐大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和谐社区建设新局面,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的文明程度,创造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二、总体目标
街道办事处组织各社区从建设和谐家庭、和谐楼组入手,广泛发动居民群众自觉投身和谐建设,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广泛掀起群众家护家、建设和谐家园的热潮,并打造一批精品社区、示范社区,使全街道80%以上的社区达到全国和谐社区标准,力争实现争创全国“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区”的目标。
三、实施方法
⒈制定“和谐”标准
街道办事处以《**区“和谐家庭”指导标准》、《**区“和谐楼组”指导标准》为基本依据,广泛征求社区和广大居民群众意见,制定符合实际的“和谐家庭”、“和谐楼组”标准,并在各社区、各楼组广泛公示,做到标准明确,家喻户晓。“和谐社区”标准按照《**市和谐社区评价标准》执行。
⒉明确落实措施
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谐达标评定。评定应本着充分发扬民主、简化程序的原则,采取自行申报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定期评定与日常评定相结合、街道和社区审核备案与区级通报表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和专长,因地制宜,集思广益,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社区要充分发挥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的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上的桥梁作用、在维护社区稳定和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良好环境上的促进作用,调动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和谐**爱家行动”与迎接2008年奥运会系列活动、创建文明城区活动、创建平安**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特点,突出特色,努力做到一居一品、一楼一特色,使和谐创建活动符合实际,收到实效。
⒊实施动态管理
和谐家庭(楼组、社区)的评定坚持定期评定与日常评定相结合,以日常评定为主,实施动态管理。在定期集中评定基础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新达标或失去达标条件者重新进行评定、变更登记、予以公示,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始终保持居民群众建设和谐家园的热情。
四、实施步骤
⒈宣传发动
各社区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和文化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谐**爱家行动”,动员广大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在全区形成轰轰烈烈争创“和谐家庭”、“和谐楼组”、“和谐社区”的良好局面。
⒉组织实施
各社区要按照实施方案,逐步、逐批地进行评定,为符合“和谐家庭”、“和谐楼组”标准的家庭、楼组签署意见,记录在档,并在展示牌中予以公示表彰,接受居民群众监督。
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和谐社区评价标准》,对和谐社区统一进行评定。
⒊表彰奖励
在“和谐家庭(楼组、社区)”评定、公示表彰的基础上,**区政府将结合全区每年召开的社区建设工作会议,通报表彰一批“**区示范和谐家庭(楼组、社区)”,同时对积极参与和谐建设并为“和谐**爱家行动”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通报表彰和适当物质奖励。
五、基本原则
⒈坚持全民参与原则。实施“和谐**爱家行动”必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谐社会建设者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和谐建设成为居民的内在需求,形成和谐建设人人有责、和谐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⒉坚持上下联动原则。“和谐**爱家行动”涵盖街道党委、政府各部门工作,包括社区、楼组、家庭各个层次,涉及全体居民群众,是一项需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必须各方密切配合,上下一起联动。
⒊坚持自下而上原则。和谐社区建设根本在基层、力量在群众。要从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单元——家庭——抓起,以争创“和谐家庭”为基础,不断提高居民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活力和创造智慧,为和谐社区建设注入无限的动力,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⒋坚持逐步提高原则。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展开,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逐步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
⒌坚持长效机制原则。和谐社区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对受到表彰的家庭、楼组、社区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使创建活动充满活力。
六、具体要求
“和谐**爱家行动”是一项关系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事关全局和长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调动社会各方积极配合,动员居民群众全员参与,切实保证收到成效。
⒈强化组织领导。街道、社区要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把和谐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重点工作目标,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加强“和谐**爱家行动”的整体部署、组织实施和具体指导工作。
⒉发挥职能作用。街道、社区要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和创新精神,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切实推进“和谐**爱家行动”的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⒊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与新闻媒体合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以及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介绍争创和谐先进过程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表彰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努力营造有利于社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以普及灾害预防、救护知识和救助技能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创建目标
根据民政部提出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要求,按照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方式,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社区防灾减灾处置预案,健全防灾减灾队伍,提高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确保完成我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三、创建任务
(一)建立健全减灾组织协调机构。各村要成立相应的减灾领导机构,组织专门班子,及时制定“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减灾目标,制定减灾计划和实施方案,使减灾工作做到组织到位,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二)修订编制村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各村要在4月底前修订完善村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村灾害应急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任务、应急准备、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内容,并组织村民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村民掌握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医疗救护等技能,以及消防灭火、电力抢修、煤气抢修等急救技术。
(三)设置各种村减灾避灾(难)场所和设施。加强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一是设置村灾害避难场所。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空旷地划定避灾(难)场所;指定具有抗震、抗台风、耐燃烧等性能良好的大型公共设施作紧急情况时的避灾(难)场所;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和地段划定紧急疏散通道;保持避灾(难)场所及紧急疏散通道的完好,并按照规范设置明显标志。二是购置急救器材、照明器材、灭火器材、逃生设备等必要的防灾减灾设备,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至少购置两种以上的防灾减灾设备。三是设置逃生导向标志等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四是治理村内灾害隐患点,尽早排除各种灾害隐患。
(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教育的形式可采取集中宣传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每年的“5·12防灾减灾日”期间由县减灾委统一组织防灾减灾宣传;平时由各村根据实情分别进行,可采取专家讲座、文艺表演、播放专题片、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流动宣传车、出版黑板报、张贴宣传标语和挂图等多种形式开展村减灾宣传,对村民进行减灾安全教育,使村民了解减灾知识,增强减灾意识。宣传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宣传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防灾避灾的常规知识,逃生自救互救技能技巧等。
(五)督促辖区家庭做好防灾准备。结合村自然地理条件和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针对家庭成员、住宅、环境等具体情况,制定多种紧急避险方案,编列紧急情况下携带物品清单,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逃生工具、对外联络工具等应急设备。
(六)组建村减灾志愿者服务队伍。各村都要组建一支10人以上的村减灾志愿者服务队伍,人员主要由村组干部、基层民兵和其他志愿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参与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遇有灾害事件及时汇报,同时协助村干部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七)建立灾害信息报告、告知制度。各村要建立专职或兼职灾害信息员队伍,适时组织专业培训和参加技能鉴定,确保能及时、准确提供灾害性预报预警、灾情的第一手信息。各村要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群众紧急转移安置等灾害相关信息通过各种传媒途径及时告知村民,确保社区居民快速有效获取灾害信息。
(八)强化弱势群体应急保护措施。在遇有灾害紧急情况时,要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切实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妥善安置。
四、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月20日-3月20日)
(一)成立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
(二)确定创建社区,上报创建名单;
(三)对照民政部印发的《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制定实施方案。
推进阶段(3月20日-5月20日)
(一)各创建社区对照民政部印发的《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标准》逐项落实创建任务;
(二)镇减灾委办公室进行督导检查。
自查验收阶段(5月20日-6月30日)
(一)对照民政部印发的《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组织进行减灾示范社区自查验收。
(二)各村根据自查情况,查缺补漏,及时整改,并完善各种资料档案;
(三)镇减灾委办公室选择示范社区向县民政局申报全国减灾示范社区。
接受县市检查验收(6月30日-7月30日)。
五、工作要求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部署,以建设“和谐社区”及创建“文明城区”为目标,以社区体育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满足辖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内容
1、积极发展壮大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每年有计划地组织体育骨干参加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到年底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500人以上,实现每1000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比率为一名以上,辖区内固定的体育活动场所和晨晚练点配备一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
2、广泛开展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一是帮助社区成立各种健身队伍,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业余时间,有组织地开展小型多样、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反对封建迷信,抵制侵蚀,积极普及、建设健身气功站点;二是邀请体育健身专业人士深入社区居民中,指导社区居民开展体育健身锻炼,教授科学、文明、有益健康的体育健身锻炼项目及好的方式方法;三是积极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配备一定数量经过培训的测试员,尽可能多的开展监测活动,加强体质测试的档案管理、跟踪随访及科学活动的指导工作,提高群众体育健身的科技含量。
3、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和管理。继续实施“城区规模以上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在管好现有健身路径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支持,加快辖区内健身器材建设,增加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加强对社区内体育设施及健身路径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的体育设施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4
做好环保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大举措,为社区居民创建一个干净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关注民生、提高社区环境面貌,提升辖区发展空间的重大任务。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2021年度社区环保工作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21年度社区环保工作计划范文(一)根据四方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四方区2021年度市、区长环境保护责任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四环委发[2013]2号要求,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结合我管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的目的
通过开展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结合“三项”整治,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为目标,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营造整洁优美生活环境。
二、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的主要内容
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在办事处创建“绿色环保社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对全管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进行督促、指导等工作。选出2个社区居委会争创“绿色环保社区”具体创建标准如下。
1、确定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2、环境管理措施切实可行,注重社区生态建设,社区环保工作计划和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健全,并能严格执行。
3、社区人居环境良好,区域环境噪声达到《青岛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应区域划分规定》的标准,无在室外使用高音喇叭的经营性店铺,垃圾分类收集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率高,社区内无违法建筑,无废弃煤池,无生活废水乱排现象。
4、社区居民环境意识较高,有一定的环境文化氛围,经常开展和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社区内设置环境保护宣传栏1-2块,每月更换宣传内容。
5、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了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抵制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6、居民对社区环境质量满意率达90%以上。
三、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共分5个阶段
1、制定方案阶段:5月31日前完成。
成立创建活动领导机构,选出创建社区,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经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2、组织实施阶段:9月20日前完成。
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统一研究解决,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3、自查申请阶段:10月20日前完成。街道办事处自查合格后,向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由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组织验收后,将验收合格的“绿色环保社区”上报市“创绿”办公室,并向其提出对创建单位进行命名的申请。
4、检查验收阶段“11月30日前完成。
市“创建”办公室组织专家成立检查组,通过检查档案、现场抽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检查验收。
5、总结表彰阶段:12月30日前完成。
由市“创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创建单位进行命名表彰。
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将纳入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年终考核评比。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加强领导,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创建标准和时间表,使创建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及时进行总结,加强交流,并将创建活动信息及时上报街道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
2021年度社区环保工作计划范文(二)2021 年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国、全省、全市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污染防治,加大执法力度,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在保护中促进发展。现制定2021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良好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
创建国家坏境保护模范城市,适宜创业大战,适宜生活居住的社区坏境,是一项重大举措,为此,社区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力度,扎实推进。
(1)、健全工作机构
平安社区始终坚持市委、市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统一领导,全是上下整体推进的原则。社区成立了社区领导牵头,成员包括辖区各单位、个体工商户、各辖区物业,创建国家坏境保护模范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模日常工作;各单位创模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组成了较为健全的工作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各单位工作,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了上下联动、运作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2)、科学制定规划,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明晰工作职责,确保创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库尔勒市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将各项考核指标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职能分解到各单位,落实到岗到人,并以创模负责包干到人的形式明确责任主体、任务项目、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从而确保责任落实、工作到位。
(3)、强化考评监督
建立督导督办制度,由建设街道办事处牵头,加强对各单位、各物业辖区、个体工商户巡查、抽查和暗访。为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建工作成果。根据工作特点,采取实地考察,明检与暗检相结合,暗检为主的方式,分别安年度、季度、月度实施综合考评,考评结果通报,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小区、个体工商户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
二、精心规划社区建设,夯实创模工作基础
我社区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按照建设绿色社区理念,制定设施了《社区生态环境规划》,优化社区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天蓝、地绿、风情”的生态社区格局。
近年来,我社区根据全面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完成社区绿地绿化面积37、6555平方米。
三、深入开展创模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紧紧依靠社会组织和广大社区居民的力量,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方式,深入动员社区居民主持创模、参与创模。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公众参与形成强大的创模宣传声势,在社区营造“争当环保模范市民,争创环保模范城市”的强烈社会舆论氛围。 抓住基层社区的特点,树立公众参与意识,把“库尔勒是我家,创模靠大家”和“新库尔勒、新社区、新环境”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建立社区环保监督员、宣传员,使社区居民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良好风尚。
创建绿色社区,需要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为此,平安社区按照《“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和居民环境行为规范。与此同时,他们注重发挥社区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的作用,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利用节假日开展爱绿护绿和环境整治活动。
(1)、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模宣传活动
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他们还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宣传栏和宣传橱窗,定期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宣传节水、节能、绿化家居等生活小窍门。在小区道路两侧和绿地上,提示居民爱护花草树木的警示牌,时刻提醒居民关注绿色,重视环保。小区内还按垃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设置了不同颜色的垃圾回收桶,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企业和小区内精心设计的园林景点和休闲凉亭,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管理规范、环境优雅,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已经成为社区居民倍加珍爱的美好家园。 号召社区居民共同努力,人人参与,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共建绿色家园。
(二)是以创模为载体推进环境教育工作落实。
结合库尔勒市环境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开展创建绿色环境学校和创建花园式单位活动。
(三)是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城市为远期目标
创建适宜生活居住、适宜创业发展的社区环境,是社区坚定不移的目标,同时也是社区居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将在建设街道办事处的大力帮助、支持和指导下,一如既往地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为早日实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和创建生态城市目标而不懈努力。
2021年度社区环保工作计划范文(三)近来老城区片的环境卫生问题有反弹,为了使居民有一个健康、愉悦的生活环境,就要将卫生意识贯穿到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心中,所以我们居委会专门组织了人员带领大家共同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为内容,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及内涵建设项目为重点,以完善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使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明显提高。
二、工作目标
1、搞好环境综合整治。
以“集中治脏,除害灭病,根治陋习”为重点。
2、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
重点开展夏季杀蚊蝇,灭鼠灭蟑活动,防止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卫生做好了,就防止了“病从口入”。
3、建立卫生目标责任制。
整治卫生任务以责任状的形式细化分解给个人,每个人要各司其职、分头负责,抓好落实。
4、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我们继续开展“红袖标”工程,对管辖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区的卫生进行严格管理,做到垃圾收集有序,不乱倒垃圾,不乱泼污水等。
三、工作步骤及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专人管理社区卫生工作,明确责任,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紧密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2、加大保护社区卫生环境意识的宣传。
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和发放传单的形式,对居民进行宣传,为居民提供多种环境卫生知识。增强居民的自我防病意识,充分利用居委会的力量扩大宣传面。
3、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
篇5
一、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成果
(一)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服务环境明显改良。
按照锡发[20**]22号、锡发[20**]39号、锡办发[20**]22号、锡办发[20**]78号和锡办发[20**]79号等文件的要求,区、镇、社区(村)各级都相继加大了对社区为改善基础设施的多元化专项投入,通过“四个一批”(即规划布置新建一批、资源共享整合一批、加层扩建解决一批、房产置换落实一批)的办法,分别按村(1000-1500平方米)和社区(800-1000平方米)的标准,对集办公、服务和活动用房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用房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至**年底,建成总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总投资1.15亿元(其中区财政已拨出740万元专款,用于对达标单位给予一次性以奖代拨补贴)。社区基础设施的改良,使社区工作环境日益完备,社区服务和活动条件明显改善。
(二)政策体系基本构成,服务机制逐步建立。
**年按锡办发[20**]93号推进的服务进社区活动,实现了区级部门、镇(街)和社区(村)服务工作的对接、联动和双向考核。部门社区服务工作指引的制定实施、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操作指南的上墙公示、工作流程的编划明晰,服务卡片的广告化发放,均为社区实行优化便捷服务、实现长效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平台作用初步发挥,服务功能有效拓展。
按区内业已形成的区、镇、社区(村)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总体上已利用各自设立的“厅、站、室、校、场、栏”等,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相应的社区管理、服务和相关活动,基本展示了服务进社区活动确定的公共服务的信息采集、项目受理、咨询代办等社区服务的规定动作,并在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上,套路多样,各施拳脚。同时在社区活动中通过整合和利用人才、场地、器材、项目等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彰显各自特色,营造了氛围,凝聚了人心。
(四)工作指引贯穿主线,服务项目形式多元。
以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构成的十四个主要业务指导部门,都针对各自服务重心前移下靠的操略,制订出台和汇编了服务进社区实施方案与工作指引,基本为社区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业务运作渠道和操作方式。各社区(村)亦以服务进社区服务活动为抓手,结合自身优势设立多种类型的服务项目,为民提供相应的社区服务。其中以黄土塘村、廊下村为代表的村民论坛,张泾社区的“相约星期四”活动,东湖塘社区的少儿书画沙龙,青虹路社区的乒乓球协会,人民路社区的器、乐、演、唱,桑达园社区的花卉制作,宛山村的电子触屏服务指南,春江花园社区的电信“1890”便民利民服务声讯热线,寨门村、锡通社区等居家养老服务站所等,均在服务项目和型式上引成了特色品牌,展示了亮丽的风景。
(五)考核举措双向落实,服务效能得以体现。
按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的《20**年度服务进社区活动考核办法》规定的基本原则、考核对象、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运用的要求,实行了区直政府部门、镇(街)、社区(村)三个层面的分级考核,落实了对各自推进服务进社区活动中的工作措施、推进力度、目标任务等进行相互监督、考核评估的工作举措,确立了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务实的考核标准,实现了上下结合、横向互动的双向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到最终作为评定区直政府部门、镇(街)机关工作绩效、社会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指标和社区(村)和谐社区建设考评体系之中。措施的得力,使社区服务工作效能得以有效地体现。
二、我区社区建设工作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为社区服务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我区专门建立了区镇(街)相应的协调指导部门,并调整成立了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成员单位也扩大到28个,同时建立完善了区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2、完善政策文件,深化服务管理机制。
我区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锡发[20**]39号)、《关于开展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锡办发[20**]79号)和《关于在全区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锡办发[20**]78号)、《关于开展服务进社区活动的意见(试行)的通知》(锡办发[20**]93号)、《20**年度服务进社区活动考核办法》(锡社指发[20**]3号)等一系列社区建设的综合性文件,为推进社区服务建设提供实施依据。
3、加强部门协调和配合,加大社区服务建设推进力度。
今年,我区先后多次召开了“服务进社区活动”的专题推进会议,由28个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商榷,制定了我区“服务进社区”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各自的工作职责及具体实施工作的阶段部署,加强了部门与部门、部门与社区之间的横向沟通与上下联动,进一步加大了社区服务建设的整体协调与推进力度。
4、以社区工作指引为抓手,理顺政府部门和社区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
将目前已进入社区的工作进行调查梳理,界定政府部门与社区的职能,理顺社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指引,明确工作职责与标准,扩大了工作指引的制订范围,目前已有劳动保障局、综治办、民政局、卫生局、计生局等14个部门制订了社区工作指引和实施方案,同时,我局还率先开展了“民政干部服务进社区”的系列活动,并将民政服务的各项工作条例、文件政策、办事须知、工作流程编印成《社区民政服务操作指南》和《社区建设工作手册》印发给每个社区,规范了社区服务形式和程序。
5、以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的方式,完善社区公共服务。
根据锡办发[20**]93号、锡社指发[20**]3号文件精神,大力拓展服务项目和内容,通过经费安排引导社区承接部门管理服务工作,对于达到工作指引起要求,并通过考核的,按照每人10元的标准给给予工作经费补助,既推进了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贯彻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又有力地调动了社区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文体、教育、卫生、综治等社区公开服务的深入开展。
6、整合市场优质资源,开展便民利民服务。
我区在春江花园社区开展了打造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试点建设,通过设置“1890”社区服务热线,与辖区内各服务网点进行联结,为居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服务。这种做法,既整合了社区的优质服务资源,又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还充分发挥了社区服务中心平台的服务功能和整合功能。对于暂时其它社区,通过在各社区服务窗口办理登记联系或发送便民利民联系卡等形式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快捷便利的中介、家政、水气换送、电器维修、法律咨询、管道疏竣、锁匙启修、机船票订购等便民代办服务。
7、激发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开展自助互助服务。
通过开展党员“五双”活动、村(居)民论坛、积极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激发居民群众互帮互助的参与热情。
8、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和社区双向考核互动机制。
按锡社指发[20**]3号规定的考核内容,年终将对相关部门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情况进行评议,为各部门加强和完善社区工作提供参考,建立起政府部门和基层社区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
三、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经验
推进社区建设,是篇大文章。它关系着在新世纪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管理社区这个复杂的社会肌体;关系着如何进一步发挥社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关系着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实践中探寻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社区建设之路。
(一)从社区组织的性质和特点看,社区建设是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根本性质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随着基层社会事务的增多,应鼓励和支持这种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它对于行政组织的职能具有转替性和辅,在党和政府与广大
居民群众之间起着不可替代的联结和沟通作用。
(二)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看,社区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新体制的重要条件。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也需要社区发挥作用。还有,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与社区的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迫切要求。由此可见,社区建设是应运而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新体制的重要条件。
篇6
(一)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切实得到改善。1、城乡低保工作有序开展。严格做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城镇低保共注销了902户,1811人,新增了153户,274人。农村低保共注销了470户,730人。新增293户,417人。同时按照城镇低保人均补差227元/月的标准、农村低保人均补差92元/月的标准,共2971户、5452人发放城镇低保资金1461万元,为3318户、4664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13万元,使城乡低保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2、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更加惠民。重新修订出台了《双滦区城乡特困群体疾病医疗救助办法》,进一步扩大了救助病种,提高了救助比例,简化救助程序。目前,共为60人发放城镇医疗救助资金13.6万元,为142人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38.3万元。3、救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加强。积极筹措救灾资金,强化救灾力度。目前,共为5260人发放救灾款共86万元,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其中棉被375、毛毯40条、面粉6吨。同时结合基层建设年活动,我局职工共集资6200元用于大庙镇上碾子村村民李洪贤的危房改造。深入群众,摸底调查,排查出313户农村危房户,涉及956人,已转报有关部门。4、收养登记、孤儿救助工作进一步规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要求,规范收养登记流程。孤儿救助资金按照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目前,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资金10.08万元,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孤儿手中,确保了孤儿的基本生活。
(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了新的突破,老年群体生活切实得到保障。1、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按照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总体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争取到省级专项资金75万元,用于“一键通”建设,为老人进行全天候服务。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整合农村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目前我区共有民办养老机构3家。同时制定了《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发放办法》提高了标准,目前,共发放高龄老人生活津贴8.4万元,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制定并完善了各项老龄工作制度,建立老龄人员档案,对全区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进行了全面统计。2、高度重视五保供养工作。我区共有五保人员283人,其中集中供养28人,分散供养255人。目前,共拨付集中供养资金132.5万元,分散供养资金33.15万元。为不断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服务水平,争取省级专项资金85万元,新建餐厅一座,同时对排水、浴池进行了维修,重新对中心整体进行绿化美化,使五保老人住的更舒心。
(三)社区和基层民主建设体系有长足发展,百姓权益切实得到维护。1、社区整体水平大大提高。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水平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实施意见》(双滦字[2012]1号),按照社区建设“四五六”发展战略,建立了社区建设帮扶工作机制,采取部门结对帮建的形式,明确帮建职责,落实帮建项目、资金,进一步提升社区软硬件建设水平,为顺利实现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全区共投入资金2900万元,通过新建、改扩建、资源共享等方式使全区18个社区软硬件建设得以升级改造,其中10个社区达到1000平米以上,16个社区全部高标准建设了社区事务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五个中心”,提供了日间照料、配餐中心、便民菜站、老年休闲室等服务设施,满足了群众的基本需求。我局为更好地完成社区建设任务,明确专人积极深入社区了解情况,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指导完善了各项社区工作制度,起草拟定9项新制度。组织开展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进行课题研究。同时,作为东园社区的帮建牵头单位,制定了《联建帮扶东园社区的实施方案》,落实帮建资金10万元,组织完成帮建项目8项,努力将东园社区打造成先进典型。2012年3月,全国城市街道社区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2期和省民政厅基层建设年活动工作简报第六期分别对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做法给予了肯定。2、顺利完成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制定了《双滦区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选举工作自2012年1月6日启动,至2012年3月底前结束,严格做到了把握重点,突出特色,统一调度,周密安排,落实政策,依法合规,各部门密切配合,克服困难。于2月27日顺利完成了全区6个乡镇,63个行政村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一次性成功率达100%。同时积极做好选举后的整章建制工作,配合组织了新一届的村委会成员培训工作。2012年6月,我区获得省第九届村“两委”换届工作先进单位。
(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有新进展,特殊群体的困难切实得到解决。1、加强双拥优抚工作。落实抚恤定补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方式按标准发放到位。我区有重点优抚对象359人,目前,共发放抚恤资金148.55万元,城镇义务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2.8万元。深入开展优抚对象安居工程。截止目前,已为2户重建户拨款26000元,为35户维修户拨款15.7万元,维修及重建工作正在进行中。为11名优抚对象补助医疗费7200元。落实了14人的参核待遇。2、努力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完成了27名退役士兵的接收报到工作,争取领导支持,协调有关部门、企业制定了退役士兵的拟安置方案,5月份,对退役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
(五)社会专项工作规范运行,确保各项工作切实顺利开展。1、高质量完成区划地名工作。自2011年12月启动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以来,制定了《双滦区第二次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和《双滦区第二次地名普查实施细则》,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于2012年4月较好地完成了普查任务,得到了市民政局的充分肯定。同时我局积极对全区各街、路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研讨会等,出台了标牌设置方案,变更3条大街、2条大道、2条路,命名3条大街、11条路,经人大会议通过。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双滦卷》编纂工作。目前各级初级词条、区级词条已上报市民政局审核完成,待省检查验收。2、殡葬管理逐步规范。积极宣传落实《殡葬管理条例》和《双滦区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倡导健康文明殡葬新风,联合相关部门对丧葬用品和棺木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责令4家经营殡葬用品的店点限期整改。起草了《双滦区关于开展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的意见》,杜绝非法占用耕地、林地乱建墓地、乱埋乱葬等违法违规行为。3、民间组织管理更加严格。按照《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要求,坚持登记标准,严格把关,做好新成立民间组织的审批工作。2012年,我局共批准成立3家民办非企业(幼儿园),1家社团。目前我区共有社团20家,民办非企业5家。4、婚姻登记体现温馨。改造完成了婚姻登记大厅,设置登记室、调解室、提示栏、公示栏,规范了服务标准和用语,办件合格率达100%,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六)全面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维护全区和谐稳定。1、积极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宣传党的宗教政策,教育广大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帮助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全区宗教领域和谐稳定。2、加强了对清真饮食市场的的监管和服务。联合工商、卫生等部门对清真市场进行了监督检查指导和服务,确保清真食品更加清真卫生,杜绝了非清真食品对清真市场的侵蚀。3、加强了对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的监管和检查,真正做到了:保护合法、打击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4、年初市委市政府正式确定市天主教主教府落户双滦区,天主教主教府的建设工作具体由区委统战部承接,目前已完成征地,其他手续正在办理中。5、积极谋划了绿禾养殖散养柴鸡项目和滦牧肉牛养殖两个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余万元。
2013年工作谋划
2013年,我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城乡救助体系、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加强养老服务等为主题,进一步加强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确保救助公平、效率;认真贯彻大病医疗救助政策,提高困难群众健康水平;继续加强救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避灾自救能力、减轻灾害损失;落实双拥优抚政策,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加强殡葬管理工作,倡导绿色文明的丧葬之风;抓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清理规范民间组织;提高婚姻、收养登记管理水平,创建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使民族宗教工作上台阶。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重点工作
1、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以“四有一创”为基础,以“四五六”发展战略为方向,全面加强社区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社区服务居民能力。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依法选举产生一批社区居委会成员,逐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人员,使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走上社区工作岗位,建立培训和年度考核制度,不断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加强社区服务组织建设,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建立和引进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结合起来。使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社会治安等政府公共服务事项全面覆盖;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逐步进入社区;推进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渐使志愿者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改善社区服务方式。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实行“一站式”服务,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逐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真正把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服务居民的民心工程。2、进一步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同时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的行业管理和指导,科学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合理整合现有养老机构资源,提高养老机构资源的利用率,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统筹,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以及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加大对社会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养老资金补助政策,提高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补助。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3、强化维稳工作。积极做好优抚对象、困难群众等服务对象的工作,建立完善民政服务对象群众维稳机制,通过及时掌握动态、耐心细致交流、真心实意服务,第一时间化解矛盾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重点项目谋划
1.续建项目
1)蓝旗岭墓园建设。该项目位于西地乡吴营村南沟,总投资2亿元,占地1444.7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殡仪馆、墓地、专用公路、停车场、人行道、办公用房等。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规划设计方案已报市规划局,外业勘探、墓园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审定意见已完成。预计明年全部完成,投入使用。2)市儿童福利院及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位于双塔山镇白庙子村,总投资1427万元,占地10亩,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共6层。目前,已投资500万元,主体结构已经完工。预计明年全部完成,投入使用。
篇7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按照市委“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创建“和谐社区”、“星级社区”为载体,创新物业管理模式,推行星级管理服务,全面巩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小区环境卫生,维护小区治安秩序,通过落实各方管理职责,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积极探索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新途径、新思路、新办法,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实现“路平、灯亮、沟通、安全、有序、绿化、美化、净化、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整治范围和内容
城区三个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含各单位的家属院)均列入本次整治提升范围,主要从六个方面抓好提升工作:
(一)提升物业服务档次,对物管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质量实行星级评定。根据《省物业服务规范》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我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考核办法,并将物业考核工作与物业服务星级管理(评定)、荣誉申报、项目招投标、项目退出机制、资质升级等五个方面挂钩。对于获得三星级以上小区由市政府颁发标牌,悬挂于小区醒目位置(具体的星级管理(评定)的管理办法由市房产管理局会同市物价局联合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市物价局对住宅小区的供水二次加压费、电梯维护使用费、公共照明费、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费等项目的收费情况开展专项整治,建立收费监管长效机制,杜绝因以上收费不明确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
(二)提升治安管理水平,开展住宅小区治安防范集中整治。结合全市打霸除恶专项行动,由市公安局负责制定住宅安全防范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会同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内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盗窃等治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进行集中治理。各公安派出所要在辖区内住宅小区设立警务室或报警点,建立住宅小区治安流动巡逻登记制度,定期对各物业公司的治安防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形成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创安工作机制,使我市住宅小区治安和刑事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不发生在全市产生重大影响的恶性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
(三)提升专业经营设施设备管护标准,推进住宅小区专业经营设施设备的产权移交管理。市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热力公司负责逐一对各住宅小区相关设施设备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在摸清底数的前提下,按照先易后难、先改造后移交的原则,先将具备条件(自来水、供电完成一户一表计量出户,供热完成分户控制改造)住宅小区内的专业经营设施设备(包括变电、二次供水、换热等设施设备及业主入户端口以外的相关管线和计量装置)进行接收管理。对不具备接收管理条件的住宅小区,市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供热公司要分别制定出所属管线管网、设施设备的铺设修缮、更新方案,列出改造时间、标准及改造费用,安排好改造施工队伍,争取在2年内全部改造并接收管理到位。各专业经营单位要增强服务意识,收取各项费用要抄表到户,委托物业公司收代缴的,收费单位要与物业公司签订委托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在各小区公开服务、投诉电话,积极主动地为用户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
(四)提升公共配套设施功能,实施住宅小区基础设施修缮改造。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各物业企业要对列管小区的道路、排污、公共照明、文体设施、环卫设施、围墙等公共部位、共用设施开展巡检,对破损道路进行维修,做到路面平整无坑洼,路牙石整齐无缺损。对下水管网、化粪池进行疏通,更换破损窨井盖,保证排水通畅。对公共照明设施设备进行检修,保证夜间照明。整修、增设、更换垃圾桶(箱),保障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倾倒和堆放。维修改造原有休闲场地,配置更新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确保正常安全使用。清理楼道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确保消防安全通道畅通。合理配置宣传栏、公示牌等设施,营造小区文化氛围。通过修缮刷新,使小区内各项设施设备正常使用、运行,小区整体外观整洁、美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提升物业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建立物业管理与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发现拆改房屋结构、私搭乱建、乱停乱放、毁坏绿化、违规经营、污染环境、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及时劝阻、制止、拍照、存档,对拒不改正的,应立即向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和相关执法部门呈报《物业服务区域违法违规案件呈报单》,由有执法权限的行政执法单位进行处理。对于疑难案件涉及多个执法部门的,由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协调相关执法部门联合进行处理。市住建、房产、公安、工商、城管执法、环保、物价、质监等部门接到呈报案件后应及时按规定履行调查、处理职责。
(六)提升物业管理覆盖面,推行社区化准物业管理。对尚未实行或者无法实行物业管理的各类老旧住宅小区、单位家属院,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部由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负责,实行社区化准物业管理。社区化准物业管理由各街道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可以分别聘请保洁、秩序维护等工作人员负责小区日常管理,或统一委托一家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管理,也可组织居民自治管理,为小区居民提供基本服务,包括公共区域保洁、小区内安全秩序维护、停车秩序维护、共用设施维保、公共绿化养护、小区内道路保养、房屋共用部位维修管理等服务,并由社区居委会向住户收取一定的服务成本费。小区内公共路面停车、物业用房等经营性收入由社区居委会统一收取和使用,作为小区物业管理资金,以弥补小区管理经费不足。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物业管理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是“和谐社区”建设,创建“星级社区”的重要内容和指标,是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区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各街道、社区和有关部门要正确认识物业管理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好物业管理小区整治提升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物业管理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居民的参与支持和理解程度是决定工作顺利与否的关键,各街道、社区、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墙报、广播、文艺等各种媒介,通过各种会议和活动,大力宣传物业管理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把整治提升工作给居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具体化,把整治提升后的效果直观化、形象化,推动整治提升工作顺利开展。
(三)注重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有关部门要深入各小区一线,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各小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多样化的整治方式,不搞一刀切,要克服功利思想,力戒形式主义,反对弄虚作假。
篇8
主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围绕调整转型,坚定不移地推动城市经济优化升级
09年预计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规模企业35亿,同比增长9%;实现工业利润1亿元,规模企业0.7亿元;三产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20%,大力促进调整转型,进一步激活城市经济活力。一是强化服务,着力做好保稳促调工作。深入开展“干部进企业、服务促发展”系列活动,研究制定促进调整转型的发展政策,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后劲。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着力做好各类经济主体的服务工作,建立企业间交流制度,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二是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做好已列入宜居效益工程首期7个区块的“退二进三”,力争完成年度450亩的目标任务。紧紧抓住“退二进三”这一契机,趁势而上推动商贸服务业龙头的签约落地,带动传统商贸业升级,促进各类服务业功能区的集聚发展。为贸易类企业提供一些经营场所,完善配套环境,为企业无障碍经营打造绿色通道。三是集约效益,促进工业改造提升。引导企业苦练内力,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上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运行成本。鼓励辖区企业科技创新,加强专利的申报和自我保护,着力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二)围绕宜居效益,稳步有序地实施中心城区的提升改造
按照“中提升”建设要求,扎实推进老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宜居效益工程和城河治理,切实改善城市设施,提高城市品位。一是重衔接、做前期,打实工作基础。根据确定的工作目标,做深做细项目前期,稳妥做好界牌村旧村综合改造的前期准备,尽快做好背街小巷、老小区改造、城河治理等的摸底调查、总体规划方案和先行实施的实施方案、施工图设计等相关工作。二是重配合、促建设、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启动界牌村旧村综合改造,基本完成青少年宫北路C、D区块拆迁共51432平方米;全面启动老小区及背街小巷改造,基本完成城东新村东片、茜苑新村两个区块共15.27万平方米;推进城河治理,全面完成陆家江4条长3.11公里的三类河道整治。积极配合开展市级工程相关工作,做好中心城区水环境整治、集污管网铺设、安置房建设等工作。三是盘存量、强经营,做好城中村改造新模式试点工作。利用多元投资机制,选定团圈波斯曼试点区块进行开发(拆迁7200平方米,占地6000平方米,(北至大新路、西至团圈支路),力争09年完成前期工作。
(三)围绕精细管理,千方百计地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以省级文明示范城市创建与现代化和谐社区创建为抓手,紧紧围绕“群众满意”的目标,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一是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制订社区建设近期规划,合理调整和科学界定社区格局,解决个别社区管理界限不清、职责不明的矛盾与问题,增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社区基层组织设置新模式,全面实施社区干部包片联户制度,探索建立小区义务社工网络,提高社区精细管理水平。逐步改善社区管理用房紧张的状况,力争解决1—2个社区管理用房。二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小区居民自治,在青少年宫路社区试点,建立居民自治的规章制度,形成居委会干部主事、居民代表议事、全体居民管事的工作局面。着力解决物业管理的难题,对物业管理运作成本大且难管理的小区,因地制宜制订解决办法。继续加大对老小区物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拆迁安置区的管理,使安置区卫生、治安管理难的问题得以明显改善。加强品牌社区建设,健全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争创宁波市现代化和谐社区,力争创建率达60%以上。举办首届社区文化节,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丰富社区业余生活,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三是拓展社区服务功能。以街道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指导各社区服务站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服务活动。鼓励公益性民间组织进入社区,动员社会力量承办各类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尽可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四)围绕重点突破,全力以赴加强城市管理
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一是抓队伍素质。加快城管、环卫体制的融合,落实各项内部管理的制度,加强队伍教育,强化工作考核,努力建设一支严格管理、文明执法、形象良好的执法队伍。二是抓重点突破。扎实推进辖区“疏堵保畅”工作,努力突破城区交通、市容卫生等难题。在城市管理中,实行“四定”管理机制,责任分解到队、组,落实每位队员的承包地块,做到责任明确。合理安排市场、学校等重点地段、部位的城管力量,确保主要道路“管严”、次要道路“管好”,做到管理到位。在城市环卫中,根据实际情况增配清扫人员,提高作业标准,不断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对村、社区卫生失管地带的清理,确保卫生无死角。在城市环保中,组织开展环保倡仪、环保宣传等活动,做好污染源监管、健全环保监管责任机制,提高城区保环水平。三是抓行业管理。试点开展“数字城管”建设,把道路和社区管理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城市网格式管理。加强环卫行业管理,推行河道保洁公开招标和“牛皮癣”清理社会承包的办法,不断深化市场化运作。密切与居民的关系,力争在发动、依靠居民加强城市管理有新突破。
(五)围绕以人为本,大力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认真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促进街道社会稳定与和谐。一是加强综合治理,加大维稳力度。高度关注,及时处置由经济形势变化引发的矛盾,防止的发生,特别要加强对因就业问题引发的治安问题的处置。加快区域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筹建市大调解中心*分中心,完成社区保安服务大队管理服务体制的调整。实施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双十”推进计划,力争创建成10个平安村(社区)、10个平安企业。摸清化解一些历史性、累积性的社会矛盾,建立各部门联合的应急机制,强化各支队伍的力量整合与联动。加强辖区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大事故隐患排查和“三合一”整改力度,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二是深化文明建设,提高公众素质。深入开展文明系列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市级文明街道,全力配合市抓好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争取在加强对居民的文明宣传、沟通方面探索切实有效的方法。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体育总会,组织策划几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文体活动,提高全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水平。三是高度关注民生,确保社会保障均等化。理顺卫监、社区教育、幼教等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卫生、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各类应急预案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和能力。统筹兼顾地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依法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篇9
以管辖地域为对象,将社区(村)划分成若干社区(村)管理服务网格,通过“三定”工作模式实现“定格、定人、定责”。以“社会资源整合、工作力量聚合、群众关系融合”为目的,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梯次管理、逐级负责”的工作格局。通过划小责任单元,对网格内居民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管理,实现“三个提高、三个下降、四个增强、四个没有”的目标,即:平安法治知晓率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指数不断提高,刑事治安案件逐步下降、案件逐步下降、矛盾纠纷案件逐步下降,增强居民学法守法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健康文明意识、增强和睦相处意识,没有吸毒贩毒现象、没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没有特殊人群脱管、没有人员失控。
二、工作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要从社区(村)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重点推行社区警务工作法和社区(村)管理服务新思路,共同营造平安法治和谐环境。
(二)资源整合原则。充分整合警务室、调解室、社区(村)专职保安、综治社工和义务巡防队伍、法治指导员等基层力量,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推动企地联防、校地联防、联户联防、看家护院、邻里守望等群防群治扎实开展,推进平安法治和谐社区创建活动。
(三)规范建设原则。严格按照社区(村)建设及平安法治创建有关要求组织实施,逐步建立以落实责任为依托的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否断探索并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服务、综治、法治、社会矛盾化解等各项工作制度。
三、工作标准
(一)网格划分
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全镇以行政村、自然村为主线,将行政村以自然村每小组为基本起点,原则上每小组以80户左右为一网格,划分成若干个网格。
(二)人员设置
每个网格统筹组建3人社区(村)民生服务组(1名网格组长,2名调解信息员),5-10名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网格组长可由村干部担任,也可选聘优秀调解信息员担任;调解信息员一般由网格内居住的老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担任;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主要是热衷于社区(村)公益事业的村民、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红袖标”义务巡防队员等。调解信息员、网格管理服务志愿者由社区(村)选取并聘任,颁发聘任书,并在网格内公布。
(三)工作职责
网格组长要联合网格内社区(村)民生服务组、志愿者队伍当好社区(村)管理服务“六大员”,即政策法律宣传员、社(村)情民意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村)管理监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突发事件报告员。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协助镇、社区(村)做好群众工作,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
2、掌握网格内家庭、单位、企业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和化解群众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做好信息收集和上报工作。
3、协调处理网格内存在的隐患,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
4、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的帮教和管控工作。
5、开展平安法治宣传,做好群防群治工作。
(四)工作制度
1、会议制度。建立定期、不定期会议制度。社区(村)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网格管理工作例会。如因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2、台帐制度。社区(村)和网格要建立《网格化社会管理台帐》,由社区(村)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3、报告制度。网格管理人员原则上每3天向社区(村)报告一次工作情况,由社区(村)登记存档。社区(村)每周向镇报告一次工作情况。有特殊情况随时上报。
4、督查制度。社区(村)对网格管理人员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督查,浦南镇每月要对网格管理人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5、培训制度。镇适时组织对网格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6、奖惩制度。镇制定网格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人员提出批评或取消管理人员资格。
四、实施步骤
为确保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建设在我镇有序开展,经研究,决定在所属社区试点推行,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试点运行。结合自身实际划分网格;做好网格管理人员选取聘任工作;组织对网格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开展试点运行。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试点单位对工作开展情况送行回顾总结,组织召开全镇工作现场会,推广经验做法。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实施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探索,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固本强基的重要举措。各社区(村)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实施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
(二)加强领导,认真组织。为确保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各村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督导,并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篇10
(一)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着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二)坚持突出实践特色,务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三)坚持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组织广大党员全程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一是围绕科学发展观的主题,以“倾心服务情系民生”为总体要求,提出倾力打造Xx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的工作思路。即:努力把社区打造成为全方位服务老年居民日常生活的“老年之家”,组织并服务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分析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我社区明确五大思路:针对社会服务与公共服务模糊,社区公共服务缺失的问题,提出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思路;针对社会服务发展缓慢,社会服务与管理缺失的问题,提出建立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思路;针对居民花钱买服务的心理预期不足,社会经济严重缺失的问题,提出整合社区资源,开辟社区服务的思路;针对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积极性较低,社会动员机制缺失的问题,提出建立社区社会动员机制的思路;针对居委会服务群众不到位,自治职能缺失的问题,提出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思路。
三是根据社区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Xx社区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四大平台:巩固治安环境,搭建综治管理平台;倾心服务民生,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努力促进和谐,搭建社区管理平台;立足长效机制,搭建城市管理平台。
结合实际,深入研讨。社区党总支要求党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总结回顾在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党的建设、平安创建、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动全体干部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具体问题包括:如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后,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如何继续完善劳动社会保障进社区工作;如何创新探索规划服务社区工作;如何完善城市街道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促进地区科学发展;如何完善“物防、人防、技防”三位一体社会稳定群防群控工作体系,维护辖区安全稳定。
(四)坚持群众监督、群众评议的学习实践活动。
(五)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完善了新体制新机制。
(六)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形成了新思路新认识。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街道党工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统一部署,社区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并制定《Xx社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同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动员。在学习调研阶段,社区通过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送书上门、召开支部生活会、进行座谈研讨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社区进行深入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我社区向驻区单位、人大代表、辖区居民等不同层面的党员群众代表,广泛征求对社区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分析检查阶段,社区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同时领导班子形成《Xx社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并通过座谈会、书面评议等方式组织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评议,满意率达95%。在整改落实阶段,社区对照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制定了《Xx社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整改方案》,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整改落实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公开承诺。同时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为社区科学发展建立制度保障。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初步成效
(一)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形成了新思路新认识。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各项工作发展的行动方针。
(二)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完善了新体制新机制。
为实现Xx科学发展的长期性、有效性,社区领导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认真梳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对废、改、立工作做出安排,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
四、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的努力方向以及主要措施
(一)巩固治安环境,搭建综治管理平台。
(二)倾心服务民生,搭建社区服务平台。
(三)努力促进和谐,搭建社区管理平台。
- 上一篇:应急指挥中心的职能
- 下一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