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考核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单位考核的目的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单位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篇1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制度 激励机制 意义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主要是指通过特定的考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单位员工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员工的思想品德和工作能力等),在事业单位中施行绩效考核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因此,随着绩效考核制度在事业单位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和实践,笔者总结了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一、绩效考核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考核制度缺乏认识

事业单位很多领导层人物平时工作都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工作业务方面,对绩效考核制度及其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进行考核时,只是“搞搞形式,走走过场”,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实际上就是“评优秀”,怀着“评优”的心态来应付考核,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的质量[2]。

另外,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工作总结放在电脑里面,一到考核时,便搜索出来,改一下总结的时间来应付,这不但不能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还会导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反映,影响工作质量。

2、绩效考核实施方法不科学

目前绩效考核制度的主体方法是强制分布法,该方法是对各个工作部门强制分配“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的名额,这种考核方法的缺点一是有一些工作优秀的人因为“名额已满”而没有被正确评估,也有一些工作一般的人员在业绩平庸的部门却被评为优秀。

3、考核过程中出现的工作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

事业单位每次进行完考核工作后,考核中填写的各种表格写完后束之高阁,不再理睬,缺乏工作交流,而且使被考核员工在绩效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被隐藏,得不到上级的指示和帮助。另外,对考核的公正性还缺乏专门的检验,这也导致了考核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3]。

4、绩效考核结果没有与加薪和升职联系

在现代化的企业中,因为将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与其薪资等级和职务相联系,这对员工是非常有动力和吸引力的,因此,所有员工都能积极工作,互相竞争,为企业带来优秀的业绩[4],但是,在部分事业单位的考核中,并没有根据考核的结果而对员工的待遇等做出安排(唯一的奖励可能是对于工作连续优秀的员工可以提前晋升职务),考核体系的不完善,令很多员工对工作保持懈怠态度,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

二、加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几条建议

1、提高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在吸取以前考核工作中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充分认识绩效考核对工作的激励和促进的作用,用马克思注意发展的观点和创新意识来对考核工作进行指导。

2、完善考核体系

针对以往考核体系不完善,不能充分的、公正的评价各个员工的工作表现的问题,要针对实际情况改善绩效考核方式方法,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丰富绩效考核的内容,考核内容应该充分反映出员工的思想品德,工作技能,工作业绩等综合信息,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核方式施行量化的目标管理。二是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客观事实情况为基础,对考核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一切用“事实说话”,不能掺入个人感情因素[5]。

3、加强工作交流,确保考核有效性

在事业单位中施行绩效考核知道的目标就是自我鉴定,通俗的讲就是要让员工了解自己工作怎样,工作水平处于什么地位等,只有领导和员工之间有了有效的沟通,才能达到考核教育和提高工作水平的目的,这里的沟通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领导层人员可以专门找员工进行面谈,相互沟通,总结工作,分析不足,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二是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餐厅等非正式场合也可以进行交流,这都对于促进整个单位绩效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4、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资和职务挂钩

完善的激励制度对于员工的工作状态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物质方面的奖励,让员工感觉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从而能够更加努力的工作,带来更高水平的绩效,另外,这种激励制度的公平性特征也能同时消除单位内个别人员的抱怨心理,激励员工的工作状态保持高昂的状态。

三、总结

在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开发部门的工作的最重要之处就是对人员施行绩效考核。一个单位的绩效考核的管理系统能够在科学化的同时还能够使所有员工的创造能力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那么这个单位不但能够让员工的自身潜能(如聪明才智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还能够使得单位的各种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并且能够是单位要达到的工作目标圆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丁长虹.浅议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人事绩效考核改革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2]逯泽春,常燕军.绩效考核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11;6

[3]王博.对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评的探讨[J].河北企业,2011;9

篇2

调研组深入各部门就考核制度、方法、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与入考对象座谈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详细听取了各单位各部门目标运行情况汇报。

此次调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入考对象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给我们启发很大,同时通过相互交流、沟通,消除了部分入考干部对考核工作和考核结果的误解,统一并提高了认识,加深了工作联系,这为今后干部实绩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通过与入考干部面对面地交流研讨和深入实地查看,了解和掌握了部分入考对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对重要目标的运行情况有了较深刻印象,为年终进一步考实评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是对考核人员是一次学习过程,以往更多的只是在年度考核当中,单是程序化地听我们考核人员如何要求和操作,而很少有机会深入到具体部门或环节,因而,得到的结果性的东西多,而过程性的东西知之甚少,这次调研则完全从另一个角度与考核对象进行双向交流,从而在实践中增长了业务知识。

一、听取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调研活动得到了参与单位与单位领导班子和参加座谈人员的足够重视,他们本着对县委、政府以及考核部门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被考核者的角度,对实施几年来的干考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㈠给予肯定的方面

⒈大家一致认为干考制度自实施以来切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制定下达目标,落实目标责任,对目标实施监控考核,推动了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达到了正确评价干部、识别干部和使用干部的目的。这项制度导向性强,激励约束机制比较健全,是对干部监督管理的一种好方式,应该长期坚持下去。

⒉对几年来考核方法的逐步改进和完善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近几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比较认可。

⒊对2005年乡镇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目标给予好评,认为目标设置比较合理,较之以前有较大的改进。删除了没有实际意义或不便于考核操作的考核目标,目标重点突出,符合工作实际。

⒋对调研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评价很高,通过考核方与被考方直接见面的方式,交换意见、沟通情况,密切了双方的工作联系,有利于今后干考工作的顺利开展。

⒌对县委在对几年来考核认定的个别“诫勉”干部的对待和处理上反映良好,认为有力度、很及时,起到了警示和教育干部的积极作用。

㈡建议改进的问题

目标设置方面:

⒈经济建设类目标,往往至上而下下达,目标值过高,容易造成虚假浮夸。

⒉定性类目标的标准要求过于笼统繁杂,不便于考核评价,有些涉农目标不便监控考核,只能从入考单位自行上报数字,如采用,则难免出现数字水份,使结果失真,不采用,则目标形同虚设,无实际意义。

⒊重点目标所占赋分权重尽管几年来不断调整,但仍然偏低,应有所调整。

年终考核方面:

⒈考核组的组成规格应该提高,否则入考单位重视不足。参与年终考核验收的组织、宣传、纪检、政法等部门如考虑基层接待压力,随同考核组一并考核验收,最低每个部门的验收人员应保证在2人以上,以减少随意性。

⒉参与民主评议人员的层面还需扩大,要有各个方面的代表参加,以增强民主测评的可信度。

⒊事关“一票否决”的目标要严肃对待,该否的一定要否,体现考核工作的严肃性。

⒋副职干部的评优比例还应提高,否则不利于调动占大多数副职干部的积极性。

⒌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还应加大,要奖惩分明,考用结合,切实发挥激励导向的作用。

二、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调研活动结束后,调研组及时对反映上来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㈠目标制定要科学合理,要坚持“至上而下、至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目标制定程序,目标项目设置要因地制宜,切合入考单位实际,不要求完全与上级(盟对县)目标对等下达;要突出乡镇年度工作重点和县直部门行业特征。对个别意义不大,不好考,也考不实的目标尽量删除,加大目标权重向重点目标倾斜力度。

㈡负有监控职能的主管部门,尤其是涉农部门在制定和下达目标任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简单地将上级目标任务分解了事,要结合乡镇工作实际、经济基础、自然状况等加以确定。对所负责的部门监控考核要严肃认真,落实责任制。经常深入实地检查督促,将平时监控与年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挤出水份,防止虚报浮夸,提供的结果才能具有说服力。

㈢参加民主评议人员的范围要适当扩大,要吸收各个层面的代表参加(如人大代表、退休老同志、劳动模范、基础群众等),提高评议结果的可信度。民意测验结果要与上评下、下评上、个别谈话等情况有机结合、综合运用,以修正误差。对县直执法执纪或负有管理只能的部门、涉农部门以及综合服务部门,在年度考核中有必要采取下评上和行业互评的方式,充分印证其职能发挥情况,这也是纠正行风,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㈣进一步提高考核结果评价的合理性。目前的入考单位按分类考核较科学合理,在同类别内严格考核综合得分排序划分档次也比较合适。对县直部门考核评价时,同等情况或结果,评优应倾斜于一线实际工作部门(负责全县整体工作的业务部门)。为强化实绩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应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即每个类别考核组对排序在本组最后一位的入考单位应划为实绩一般或实绩较差档次。

㈤副职干部评优比重应该调整,还应提高副职干部在优秀档次中所占比例。

篇3

时代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前行,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绩效考核的存在对于整个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绩效考核的概念,并对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意义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绩效考核;人力资源;事业单位;管理

随着单位规模的不断增大,工作人员的不断增多,人力资源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也凸现出来,其地位在不断上升,并且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对于统计员工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对于员工资质进行综合考评,为企事业单位制定考核标准,可以更好的总结经验,实现单位的发展目标。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

1.1绩效考核概述

绩效考核最开始是作为欧美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出现的,是一种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也开始引进了绩效考核的管理方式。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完成对于员工的工作质量考核,可以依据考核结果,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为员工的升降以及工资制定提供有效标准。

1.2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特点

事业单位作为主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在进行绩效考核的制定中,并不能以员工的工作数量进行评定,只能以员工对于社会做出的贡献以及服务价值作为考核标准,所以在指标的确定上具有一定难度。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要对于各个部门工作效果、能力以及政治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所以如何制定更加规范的考核制度,需要研究人员进行不断的探索。

2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事业单位用人选择基础

在事业单位进行人才任用时,可以依据绩效考核的效果来进行选择。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合理应用绩效考核,可以为人员任用提供有效地标准。由于绩效考核对于员工的综合能力以及政治素养等方面都有进行考察,所以如果在事业单位的人员任用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对于整个事业单位的人员聘用选择可以提高有效地依据。

2.2可以为事业单位制定更好的工资标准

绩效考核也是事业单位制定员工工资的最好标准,按劳分配,更加公平,也更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如果实行绩效与工资平行的原则,可以更好的实行事业单位的公平管理。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工资标准的制定,依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制定,可以实现绩效工资与事业单位员工基本工资的结合,进而得出员工的每月总工资,依据绩效来制定工资标准是现阶段事业单位最常使用的形式。

2.3绩效考核可以作为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的标准

在事业单位进行人员培训的过程中,可以依据绩效考核考察范围来制定培训内容。对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人员培训是事业单位进步的有效途径,不断对于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技能知识,让员工了解单位文化,了解单位的发展方向,进而更好的为事业单位进行服务。所以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是人力资源部门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绩效考核的存在有效地为培训提供了标准,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可以依据绩效考核标准来进行培训计划的实施,提高培训意义,增强培训效果。

2.4绩效考核可以作为员工激励的标准

绩效考核作为与工资挂钩的标准,对于员工总工资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更好的完成绩效考核标准,才能获取更高的收益,所以绩效考核也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员工进行激励的最好标准。绩效考核的存在可以更好的为员工工作制定标准,更好的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并且不断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制定严谨的、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可以更好的了解员工工作情况,也能更好的制定奖惩系统,为员工的奖惩提供有效依据。

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绩效管理缺乏科学性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对于绩效管理的规定制定缺乏科学性,很多单位的绩效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很好地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进行绩效管理规则设定的时候并不科学,并没有考虑员工承担能力,仅仅是以事业单位想要的效果为指标进行制定,很可能造成员工的逆反心理,是员工对于不能达标的后果产生质疑和不满,进而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造成反作用。完全曲解了绩效管理的存在意义。

3.2绩效管理的结果应用不当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制定的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并不正确,很多事业单位对于绩效管理的存在,只是用其来制约员工的工作,来对于员工进行监督,并没有将绩效管理当作科学的管理工具,忽视了绩效管理对于员工的积极作用,使绩效管理完全变成了员工的制约工具,造成了员工对其的反感,这样的绩效管理并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更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

4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改革思路

4.1建立具体化的考核指标体系,探寻新的考核维度

以前我国在设计绩效评估指标的时候,考评内容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增加相关的评估维度,还应该增加用于考察机动性、临时偶然性任务的动态评价指标。

4.2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体系,实行分类评估

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的人员,因为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都存在差异,故而不能采用统一的评估指标来衡量所有层级和类别的员工。而是要实行分类分层评估,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人员都应用不同的评估指标的方法和体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考核,坚持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考核方法,以减少评估中的主观性和臆断性;一定要坚持以领导为主、群众参与的科学评估方法,扩大考核信息来源,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引入多方评估主体。

4.3健全评估反馈体系,加强交流与沟通

绩效评估是一种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评估主体只有很好地通过与相关被评估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被评估者的整体情况,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被评估者只有了解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差别以及个人工作与组织期望的差距所在,才能改进个人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应该建立相应地评估补救程序,允许那些认为评估结果不公平的员工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诉,主管部门则应受理工作人员的申诉并进行充分的调查处理,并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申诉者答复。

5结论

绩效考核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合理利用绩效考核,完成对于员工的综合评比,才能更好的实现对于员工工作的管理,达到择取优质员工的目的。并能为员工的工作提供标准,让员工工作更加具有效率,达到公平竞争的目的,并且为员工的晋升、加薪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爽.企业科技人寸有效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

篇4

[关键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5.41.093

1 相关概述

行政单位部门预算支出是指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财政收支集中性年度计划。支出预算规定了财政资金的来源、数量、用途以及适用范围等,支出预算也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导向性作用,可以反映出地区政策、法规的方向。一般来讲,项目支出预算是整个部门支出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具有专项性、独立性以及完整性等特点。

对预算项目支出实施绩效管理就是围绕预算项目的支出,对项目支出的实施效果和实施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依靠绩效管理机制发现项目支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是单位进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行政单位提升自身管理绩效,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依靠对预算项目资金支出实施绩效管理对于推动单位财政预算资金改革,完善资金使用,推动行政单位职能转变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行政单位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考评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项目越来越多,所涉及的资金数额也投入越来越大,但与此相对应的资金项目考核管理机制以及考评体系在科学性、完善性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单位项目支出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全面了解和把握资金状况。当前不少单位都缺少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这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和闲置,最大化提高资金利用率都具有负面影响。

2.2 预算项目支出管理机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单位对于项目支出都应当有着合理的分配依据来作为支撑,依靠合理的管理机制来实现对预算项目支出的科学管控。但是就当前的管理实际来看,不少单位对于预算项目支出科目填报不准确,项目支出管理比较笼统,不细化,同时项目的经济分类也不清晰,所填报的预算支出项目比较模糊。正是由于预算项目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造成资金使用比较粗糙,管理手段也不科学,这既不利于预算计划跟实际执行的有效衔接,同时也不利于单位的良性发展,也就丧失了预算管理原有的管理意义。

2.3 财政资金项目程序不科学,立项依据不明确

对于财政预算资金的支出,应当明确其具体的用途以及流向,依靠合理的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实施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财政资金项目支出的立项工作关系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和整体经济效益,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导向性作用,相关的资金立项必须获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但是一些单位在项目资金支出立项上没有形成专业、严谨、科学的审核程序,一些项目在立项时缺少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仅仅是依靠办公会、现场会等简单形式确定,这样都不利于财政预算资金的科学使用,也就难以发挥项目预算资金的导向性作用。甚至一些地区为了获得项目支持,尽管也经过项目论证等流程,但是过程仅仅是为了走走形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保障,论证不严谨、不充分,这既不能够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难以确保基本项目顺利实施,同时也会给部门的资金后续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项目支出的绩效也就难以保障。

3 强化行政单位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措施

3.1 强化预算项目监督

建立科学规范的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分析体系,确保考核机制完整规范,同时及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依靠考核流程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纠正。考核完毕后,应当将相关的考核结果进行公开,在此基础上实施奖惩制度,充分发挥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制约作用以及导向作用,在后续的资金安排以及信用评定上强化对绩效考核结果的权衡。

对相关的预算项目支出情况进行公开,提高公众监督水平,依靠社会监督提高单位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水平。重视单位信息化建设,将单位的预算和支出进行有效衔接,并动态监管项目支出以及整个的执行过程,强化监管力度,及时发现预算项目支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单位预算项目资金支出的规范、严谨、高效。

3.2 强化对行政单位预算项目的预算编制管理

预算项目编制管理是行政单位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预算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应当强化对项目预算编制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强化相关立法工作,建立健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评审机构和评审机制。重视项目立项在整个预算项目支出中的基础性地位,只有完善立项机制,才能够确保项目资金支出的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减少财政资金浪费。行政单位在进行预算项目申报时,应当重视预算项目在规划中的资金导向性作用,将项目立项工作同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完善部门预决算、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单位在进行项目立项时,需要在单位内部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论证,完善项目规划,充分讨论项目的效益和可行性,同时依靠专家评审组对项目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项目本身的可操作性等进行研讨,切实保障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为了更好地推动项目预算的管理和执行,单位还应当重视预算组织以及预算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应当明确,财政预算项目的编制和执行工作并不仅仅只是财务部门的任务,它涉及包括管理者、业务部门等在内的整个单位的参与,因此有必要提高单位在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参与度,强化对预算管理以及预算组织的协调和指导,强化对具体执行过程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预算项目执行的科学规范,进而确保预算项目支出绩效。

总的来讲,行政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实施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依靠对预算项目资金支出实施绩效管理对于推动单位财政预算资金改革,完善资金使用,推动行政单位职能转变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应当明确,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实施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面比较广,内容也比较多,不可能一蹴而就,行政单位管理者应当结合单位实际和预算资金支出情况,合理制定绩效管理制度,完善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发挥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洪江.政府导向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

篇5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式,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事业单位的员工在进行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管理过程中,通过绩效考核激励员工的个人绩效,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我国事业单位实行绩效考核作为现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加强绩效考核管理是当前事业单位亟待探讨的命题。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愈发重视,但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属性不同,在社会中担负了更多的责任,因此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目前还处于试行的初级阶段。当前,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了解不深、认识不足的问题,一些工作人员认为绩效考核对事业单位来说实属画蛇添足,并不能将事业单位的属性和效益进行正确评价。更多的事业单位注重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忽视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些事业单位对于上级部门要求进行绩效考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命令有抵触情绪,因此在实际实行过程中,使绩效考核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如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考核过程中,采用走过场、走形式的方式,绩效考核的评分标准不明确,主观因素较多,绩效考核没有与工资、奖金等挂钩,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形同虚设。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过程中不重视绩效考核对于员工管理的意义,导致绩效考核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不乐观,除了意识问题外,还存在对绩效考核的考核制度不完善,事业单位的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常常存在管理目标不明确,为了绩效而实施绩效的问题。调查发现一些单位虽然实行了人力资源管理,但管理的形式化严重,为了平衡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对于人员造成的收入、分配等的差异,常常采用吃大锅饭的做法,轮流进行绩效考核,甚至一些单位的绩效考核采用抓阄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严重损害了员工的的积极性与主动参与绩效考核的主观意愿。

二、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要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提高相关人员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认识和积极参与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意识是关键。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在市场化的大潮下加入市场化,应当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观念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意识。首先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在事业单位中推广绩效考核形式,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提高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提高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其次事业单位应当认识到绩效考核对于单位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变传统事业单位行政化管理中的懒散作风,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当包含科学完整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应当系统地包含绩效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目标、绩效考核评估方式和绩效考核分析体系,通过绩效考核管理的反馈与绩效考核管理修正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管理体系。同时针对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事业单位工作流程和考核方式的绩效管理模式。例如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除了普遍都有的出勤率、目标完成率、工作指标兑现率等,事业单位通常为非生产销售性企业,对于生产销售性企业中的销售指标完成率、生产任务完成率、废品率等绩效考核方式不适用,应当针对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制定适合事业单位工作流程需要的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考核体系,才能真正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起到积极有效引导的作用。

(三)通过互动沟通式绩效考核方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互动沟通模式的绩效管理方式源于欧美国家,互动沟通模式的绩效管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双向沟通提高绩效管理效率,摈弃了传统的上级考核下级的绩效管理模式。互动沟通的绩效管理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更能够提高员工主动参与绩效考核管理的热情,使员工在绩效考核管理过程中产生归属感和成就感。

篇6

关键词:基层单位绩效考核困境对策

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与单位的战略目标相联系,它的有效实施可以增强单位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推动单位的良性发展,使组织和员工实现目标,共同受益。但在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某些不准确或不符合实际的绩效考核不仅不会起到积极的激励效果,反而会给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重重障碍,使员工关系紧张、团队精神遭到损害,成为单位发展的绊脚石。消除绩效考核中出现的消极因素,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是绩效考核研究的主要任务。本文主要阐述基层单位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绩效考核是企业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对被考核者(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的一个过程,即对被考核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内容通过量化考核,按照对应的数据体系进行评价和分析。绩效考核最终目的有两个:一是管理性目的,即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将变动薪酬按“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分配,以增强被考核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对于管理层理顺各个部门的关系和业务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二是发展性目的,即通过考核,可以及时发现实际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对于促进各部门的工作及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笔者在对基层单位绩效考核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阻碍绩效考核工作的因素:

1.考核过程及考核目的不明确

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很多考核者往往漠视考核是一个评价过程,把考核过程与考核发展的最终目的混同起来,强调考核是以指导工作为主,淡化考核评价,表现为部分考核者对考核过程中检查出的问题不按考核标准进行评分,在评分问题上出现宽大效应,使考核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同时,由于薪酬关系到被考核者的直接利益,在具体考核过程中,被考核者在很大程度上将考核与扣分等同,认为考核就是扣分,扣分就是扣钱,考核的管理目的尤为凸显,从而在实际考核过程中,被考核者往往对考核有抵触情绪,不愿很好地予以配合,因此不能更加彻底地找出被考核者存在的问题,最终影响考核的效果。导致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绩效考核管理部门,甚至一些管理层对于绩效考核的目的没有很好地定位,同时也反映出对于绩效考核的制度、意义宣传不够到位。

2.考核标准设定不科学

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理用人、公正分配、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考核标准的设定必须结合单位发展目标与实际,做到科学、合理。从目前基层的绩效考核情况来看,部分考核标准设置得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例:某部门对下属单位某项考核指标描述为:基础资料填写不规范扣1-5分。考核标准的不具体直接影响到评估效果,甚至有时候由于制定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弹性,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实施具体量化打分考核时,被考核者与考核者会因为扣分多少进行讨价还价,造成考核成绩不能正常地体现被考核者的工作水平,考核失去了衡量被考核者工作效果的作用,使管理层无法做出正常、合理的判断,考核的实质意义明显受到制约。

3.考核者业务水平及个人特质差异导致考核结果存在差异

因参与绩效考核的考核者业务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同一工作要求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因此,实际考核中对于标准的执行经常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同时,由于考核者个人特质的不同,对待绩效考核的态度也迥然不同,很多考核者由于感情因素及老好人思想的左右,在查出问题后不按标准进行扣分,甚至有的考核者在考核中根据个人与被考核者日常关系、印象的好恶进行评分,对日常关系好、印象好的被考核者在查出问题后象征地扣分甚至不扣分,反之则按标准甚至超标准扣分。这种由于考核者业务水平或个人特质不同形成的考核结果往往无法得出真实的结论,也无法更好地体现被考核者的工作业绩,从而使考核的质量大打折扣。

需要指出的是,在考核结束后,部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认为考核结束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思想上松懈下来,对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整改力度不够,到下次考核时同样的问题屡现,从而使得考核的持续改进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发挥。所有的这些现状和问题制约着绩效考核的效果,使得考核结果失去原有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造成决策层在管理工作中无法准确地做出判断,使企业单位或个人的发展受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浅析

绩效考核工作是一个需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长期摸索,不断对考核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在此期间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基层单位在绩效考核时,被考核者应全面、客观、公正地对被考评者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同时要进行必要的考核知识培训,以减小考核过程中的偏差,使考核结果的真实性与效性最大化。对以上分析的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应对建议,以逐步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1.明确考核目的,统一考核思想

(1)以绩效考核理论知识及各级考核办法为理论学习内容,加强单位全员的考核知识培训学习,使单位全员从思想上认识并接受绩效考核,形成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正确看法,淡化考核的管理性目的,强调考核的发展性目的,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明白,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扣分,而是以这种方式为管理手段,真实地找到被考核者存在的不足,及时地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工作持续平稳发展,使得被考核者能够顺利地实现工作目标。

(2)加强考核者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考核者的责任感,在考核过程中统一思想,减少考核过程中情感因素对考核工作的影响,降低正宽大效应与负宽大效应的危害,使考核数据的提取更加真实有效,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各单位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2.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的编制应与被考核者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发展目标相结合,对工作效果的评价标准应符合实际并量化,不能模棱两可,表意不清。例:某部门对下属单位某项考核评价标准描述为:基础资料填写出现一处涂改扣1分、一项填写不真实扣1分等。在考核时,坚持按标准进行硬性扣分,真实评价。

3.加强考核者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日常工作中,加强考核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考核人员业务水平,在考核过程中选择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工作人员组成考核组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以减少因专业水平不高造成检查水平不够标准的现象发生,使检查考核能真正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使被考核者各项工作有标准,发展更有方向。

4.加强对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

考核的最终目的是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以促使单位各项工作持续改进,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考核结束后,被考核者应对考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整改计划,由专人负责,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整改,并将整改后的结果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考核人员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直致达到标准为止,充分发挥考核的持续改进作用,以促进被考核者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论与认识

通过近几年基层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总结出了考核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为今后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相应的应对参考,为进一步做好绩效考核工作,为单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海霞刘萍:浅析企业绩效考核方案实施的保障体系.商场现代化,2009年8期.

[2]祁凤鸾宋彬雷将国王磊:浅析企业绩效考核方案实施的保障体系.现代企业文化,2009年8期.

[3]熊平:浅谈绩效考核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4期.

篇7

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难以跟上时代的潮流

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都停留在传统管理粗放僵化的状态。干部终身制、待遇不分高低、人员管理落后等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现代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对于企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和进步非常不利。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任何事物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然而我国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改革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他们大多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采用强制性、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员工进行打压式的管理。不能够用人、育人,仅仅是从企事业单位的角度为企事业单位的利益考虑,但是忽视了职员的利益,职员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对于员工的发展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员工难以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给企事业单位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绩效考核制度缺乏科学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绩效发放、奖惩落实、晋级晋职等职工的切身利益。目前笔者所在的在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工作中,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好的做法,但是,在构建绩效考核体系的过程中,以及完善考评制度和考评结果的运用上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绩效考核标准调整不够及时,考核的内容有失科学和公平,考核的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考核结果不能准确应用等,都导致了绩效考核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最基本的额激励作用。另外,在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上,存在着不以能力论英雄的情况,造成工作人员付出和收入不成对比的情况,不能反应实际工作绩效,所有这些不规范、不协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合理性对策

1.树立科学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任何一个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人,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管理好企事业单位和组织进步的观念。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对于员工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事业单位的进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也是员工不断进步的重要内容。所以,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将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发展放在首位,使员工感受到温暖,愿意为单位服务,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增加培训的内容和力度,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是员工立足的根本,随着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员工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知识。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不被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所淘汰。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放在首位,加大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通过开展各种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员工的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理论知识丰富的同时,带动技能水平的发展。此外,建立强有力的人才引进机制有利于为企事业单位注入新鲜的血液,加强培训机制的完善能够将优秀的人才融入到企事业单位之中,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3.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建立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实现发展,最终通过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社会效益和员工效益的增加。一个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对单位的满意程度,还可以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在实施之前,要构建公平合理的薪资分配体系,通过采取多种方法,比如公开竞争法、信任激励法、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法等一系列方法最大限度的实现激发员工积极性的目的,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先进和最佳。

4.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制度

篇8

关键词: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

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及基础性工作。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组织的整体运作效率和价值创造依赖于各部门、成员的绩效表现,同时绩效考核的结果在人员配置、培训开发、薪酬管理、招聘选拔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几年来,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了以整套的考核制度,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但仍有不少值得注意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我们知道,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中国有各类事业单位130多万个,国有资产3000多亿元,工作人员2900多万人,集中了中国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可以说人才荟萃。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常常看到,不少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就是每年年终进行一次“思想工作总结”,所用的考核指标不外乎“德、能、勤、绩、廉”,尽管评价等次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类,而结果往往是非优秀即合格。具体而言,目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绩效管理系统性不强。现代绩效管理理论认为,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绩效反馈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在一些事业单位,简单地把绩效考核管理当成了绩效管理,缺少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管理、绩效反馈等环节。

(2)绩效指标体系分解不健全。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绩效指标的层层分解。根据单位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考核目标,在将职责和目标合理分解到每个职工身上,环环相扣,层层落实。这样,只要所有职工的绩效目标实现了,部门目标就可以实现,单位目标也就实现了。

(3)指标设计流程过于简单、量化不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中,被考核方在绩效计划、衡量标准的确定等方面参与不足,让被考核方觉得绩效考核是一种监督和惩罚的手段。绩效管理指标的制定过程往往是上级下达的绩效管理指标,指标设置的合理性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指标制定后缺乏及时调整修订环节,致使某些指标失去了绩效管理的意义。

(4)缺乏对绩效管理必要的培训。在工作实际中,对职工特别是对具体参与绩效考评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绩效管理知识培训和辅导。绩效考评不仅取决于评价系统本身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还取决于评价者的评价能力,评价者的任何主观失误或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认识误差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其它环节的有效性。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绩效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都逐步得到了解决。针对事业单位的特殊性,本文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1)建立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深化对绩效管理体系内涵的认识,通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绩效反馈与面谈和绩效改进与绩效结果的应用这五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把关键绩效指标层层分解至部门、中层和一般管理人员各岗位,使部门及职工工作目标与改制事业单位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使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员工有不同的绩效管理指标和标准,从而保证绩效考核管理的可行性、科学性、公正性,进而有力地支撑绩效管理活动的成功开展,实现从单一的绩效考核管理向有效的绩效管理提升。

(2)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指标体系。采用关键业绩指标发(KPI)、平衡计分卡(BSC)、关键成功因素法(CSF)等先进的绩效指标设计方法,按照SMART原则,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把关键指标层层分解至部门、中层和一般管理职工各岗位。使指标之间具有层次性、支撑性,形成比较系统的绩效指标体系。为与事业单位以往的考核方式相衔接,可以根据各部门、岗位的具体情况,把“德、能、勤、绩、廉”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和个性化,使得考核指标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可测性。

(3)充分应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保管和应用。除了把绩效考核的结果用于工资收入、奖金发放,还要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于职称评聘、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结合起来,作为参考的依据,使开展这些工作时更具有针对性。同时,通过挂钩,引起广大职工对绩效管理、绩效提高的重视。

(4)实现绩效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在绩效管理的计划、实施、绩效管理、反馈和结果等五个环节上,更多体现全员参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思路。更加注重对职工的绩效提高和辅导,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绩效目标实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通过主管反馈、书面报告、绩效进展和回顾等方式不断强调对绩效管理实施过程的改善。

总而言之,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对提高组织绩效、开发团队和个体潜能,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根据事业单位的现状和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加强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在单位取得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帮助职工更好的开发个人潜能。

参考文献

[1] 邹武,张义峰.对改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中的绩效管理的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09.09:158-159.

[2] 陆燕.公益性、服务性事业单位干部绩效考评的问题与思考[J].市政设施管理.2009.09:27-28.

[3] 李梁.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5:60-61.

[4] 邢涛.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与绩效考核[J].科技资讯.2009.10:172.

篇9

摘 要:绩效考核做为人力资源管控项目中的关键内容。随着改革地逐渐深化,事业单位应当构建起民主、高效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而怎样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事关此目标可否成功实现。笔者通过相关论述,阐述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特点;在这一前提之下,对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出现的状况开展总结研究,并归纳构建和健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对策

绩效考核被视为人力资源管控的重点,诸多事业单位均对其进行探讨,并极大程度地投身于此。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切实借助绩效考核完成期待目标的事业单位却占少数,大部分事业单位最终都只是模式化或者中断了。探究它的缘由是源于我们在诸多时期对绩效考核的把握不完全、不具体甚至包含偏差,以至于此项极具意义的项目未能达到预备目标。此中最核心的一项是,在当前人力资源管控中切实高效的是绩效管控,而非诸多事业单位所把握的那类事后的评估或者衡量。所以怎样强化对绩效考核的管控,变成了诸多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难题。

1、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难点

事业单位主要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事业单位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作为一大重点,必须得到关注和完善。

1.1 评估任务模式化,关注度较低。事业单位体系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对绩效考核认知不足,仅仅注重事务,对绩效考核任务,也仅仅是随意组织工作者匆忙评估,降低了评估绩效。通过年末时由人力资源部门发放每年的评估表,各个单位和工作者匆忙应对;再者体系评估的目的是奖励,变得模式化,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人员的考察。因此丧失了绩效考核的原有目标。

1.2 不注重往日的评估,缺乏资源的累积。往日花销不评估,不记账、使年末评估与往日工作独立开来,缺乏证据。各个单位和职位的工作未修订对应的单位目的和工作要求,岗位多于事务,工作质量较差。

1.3 评估任务缺乏体系化标准。评估要求太过简化和概括,缺少合理性和可行性,依然发生了仅仅凭借感觉评分的状况,被人们笑称为“看脸”项目。成果大多是水份含量很大的,没有真正做到评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极大程度地削减了工作人员的热情。

1.4 确立评估阶层不严格。未能完全依照要求确立,平均化趋势严峻,讲究大家一起工作,分享成果,优异标准管控不够严格。与此同时在评估中回避责罚,不够严格。

1.5 不关注评估归纳和反映。评估任务完成之后,不注重向评估客体反映评估建议,未能完全高效地运用和转变评估成果,削弱了评估的功能性。

2、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的思路

身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控的高效器具,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极具价值。当前的职业绩效考核制度事关各方对象参与、耗时长、作用大,所以会在详细操作中遭受诸多层面的影响,导致评估困难,以至于发生评估假、慢等状况。所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和健全就变得十分关键,再次对事业单位评估体系开展科学的设定变成促进事业单位进步和制度改进的急切标准。本文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必须重视的设定方面提出了整改意见:

2.1 构建绩效管控制度。绩效管控是人力资源管控制度中最关键的管控作用,若只具备人力资源知识,是不能完成绩效管控任务的。如果要设定科学的绩效管控策略,事业单位应该正视自己职业的差别特征,设定出顺应自己要求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早期构建绩效考核制度的事业单位,必须以单位评估制度的构建为开端。若将绩效考核推入到总体工作者中,存在很多难题,绩效也较低,并且对诸多事业单位而言,职位的定义暂不明确,是很难一次性成功。

2.2 完善职位管控制度。构建一个以人力资源管控工作者为主、其他单位相关工作者参与的职位管控完善群体对各个单位开展改革。完善的关键任务首要包含:明确各个单位、各个职位重要的工作项目,借此重要项目来确立职位设定;明确重要职位的就职标准,强化重要职位就业的标准核实;完善职位和人对照,明确各个职员的职位责任。

2.3 更新评估模式,追求绩效考核可行性。就以往评估中简化粗犷的模式,采用精致化、多角度评估方法、区分管控职位、技能职位和工作技术职位,分门别类管控,类别化评估,补足过去评估的漏洞。一方面,依照“品德、能力、勤奋、业绩、廉洁”对各个职位完成责任发挥作用的差异,依照以工作业绩为关键的评估标准,使评估实质更具有可行性和专门性。另一方面,实施阶段化评估。最后,生成标准的评估体系。确立评估目的、核心、顺序、途径,生成标准化的评估步骤,构建出不仅有短暂评估还有年终评估、季度评估;重视方面不同但又相互弥补的评估体系。

2.4 健全评估结果准备体系。构建完善每月评估、季度考察、年终整体评价的评估准备体系,强化对评估任务的标准化构建。与此同时,加速评估任务数据化构建,完成评估系数搜集体系化、标准化、一体化。并且经过当代数据技能,强化对职员群体情况预期分析,实行决断职责切实、成绩奉献等合理评价,进而强化可行的决断证据和评估任务的真实性、利润的最优化。

2.5 高效利用评估成绩。依据职位目的项目的标准和考察状况,按时兑现绩效薪酬和奖励、惩罚,激励勤奋者,批评懒惰者;生成奖励优秀工作者、惩罚懒惰工作者的人力管控体系。使优秀工作人员从中受到夸奖和激励,懒惰工作人员得到批评和指导,鞭挞没有上进心的惰性态度,生成竞争的优良环境。

3、结语

本文中的事业单位评估体系设定仅仅是一个整体假设,比较粗略,必须得从诸多的细枝末节中进行补充和强化。并且在事业单位完成进程中:不仅要重视召集、宣扬、激励,也必须得到同事们的注重和赞成,最后要不停改进,在原本基础上不断优化,不能仅凭借事业单位干部变化而调节,具备长时性和平稳性。只有经过不断改进和优化,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正面影响才会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张艺垣,薛赟.公益类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难点与解决途径[J].生产力研究,2010,(10):179-180

[2] 许迎.关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08,(5):41-43

篇10

一、绩效考核的定义

所谓绩效,就是企业期待的某种结果,绩效考核是指企业以既定标准为依据,对其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企业管理者保障企业正常运行并达到其运行目标的重要部分。

绩效考核一般包括四个基本步骤:一是有效地设定绩效指标和绩效计划;二是对绩效实现的过程进行观察、辅导、反馈或适当的中期评估;三是期末进行绩效结果的评估和沟通;四是将绩效结果转化到各项激励措施中。所以,绩效考核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绩效考核的核心是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通过建立“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绩效结果的应用”的管理循环,将以往偏重考核的单一模式发展成为考核、反馈和发展员工工作绩效的系统模式。一个绩效考核过程的结束,是另一个绩效考核过程的开始。通过这种循环,个体和组织绩效将得以持续发展。

二、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重要意义

1.为员工的任免提供正确依据。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建立能够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每个人的能力、专长、态度和工作,从而将其安置在合适的岗位,达到人职的匹配并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那些在绩效考核中不称职的员工,做出正确的人事决策,避免损失。

2.帮助企业发现人才,并对公司重要岗位上的任命提供依据。绩效考核是员工工作调动和职务升降的依据。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提供员工们的工作信息,如工作成就、工作态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程度等。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员任用的依据,对个人来讲既用人所长,对组织来讲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绩效考核是实现劳动过程的一种控制手段。企业通过实施绩效考核,以实现对员工在劳动过程中行为的约束和限制。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可以相应的调整不同工作能力的员工的工资待遇,对工作能力和业绩特别突出的员工在待遇上给予奖励,这样可以更为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刺激其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收益。

三、当前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绩效考核目的不明确。很多企业把绩效考核与员工薪酬联系作为惟一目的,其实“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应该是绩效考核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到作用的重要手段,而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当前约有75.90% 的被调查企业把“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当作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绩效考核最终主要目的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2.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不理解。绩效考核总是力不从心,员工存在较多的抵触情绪,不少人认为搞绩效考核就是要砸他们的饭碗,就是搞下岗政策,可量化所占指标比重较低。对于任务绩效的指标,可能需要较短的考核周期,对于周边绩效的指标,则适合于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考核。

3.考核关系不够合理。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方式是由考核小组来实施考核,这种方式有利于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但是也有一些不利的方面,如考核小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直接获得某些绩效指标,仅通过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是片面的。

4.对考核结果不重视。考核结束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反馈,考核的结果不能充分利用起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不了了之。

四、如何加强人力资源中的绩效考核管理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意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要想使绩效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意识。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从战略高度来考虑如何借助绩效管理来提升整个公司的绩效水平,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2.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管理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规划。在制定绩效考核目标时,应该首先把企业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每一位员工,形成员工绩效考核指标。

3.选择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绩效评价方法,选择具体的考核办法,运用多种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考核,通常,对不同的考核对象选择的考核指标应该有所区别和侧重,对不同的考核目的设定考核指标权重也应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