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中的财务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12 18:1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并购中的财务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问题 问题与对策
一、企业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并购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优胜劣汰,对一些经营不善和濒临破产的企业进行收购,和一些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进行中取得优势,而进行企业合并,使得企业资源能够优势互补。
企业并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企业并购能够将不同企业进行重组,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和利用,使我国的有限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合理利用,同时使得并购的企业优势互补,使得重组后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更有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问题
虽然企业并购有利于我国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更有竞争力。但是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其中以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尤为突出。
(一)企业并购缺乏统一的战略性思维和长远的规划
企业并购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战略性思维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合理规划。因此,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企业并购是要进行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让企业的各项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优化配置,从而增强企业的实力,使之在以后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能够更有竞争力。而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的整合是关键。但是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在企业并购之前进行多方面合理的分析与预测,只是凭着个别领导的“拍脑袋”一言而决的话,将最终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可能使得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使得企业并购过后,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企业原本的正常发展。纵观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大多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战略性思维和长远的规划,大多是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整合有着严重的随意性,只是盲目的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好,而使得并购过后的企业的经济负担越来越严重,从而使得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二)企业并购后对财务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企业大多将精力发展企业并购的方案和实行层面上,而使得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后的财务整合方面有所忽视。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企业并购成功,是令人喜悦的,我们却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而忽视了企业并购过后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整合。企业财务整合对整个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并购后果企业财政还是各行其是,将不利于企业的资金进行集中利用,这和企业并购之前一般无二,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并没有因为企业并购而形成更加有效的经济优势。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如果没有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那么企业的管理人员对手下的员工的考核将会有凭着个人喜好来对领导进行评价的可能。因此,员工在工作就会缺乏积极性,工作中得过且过。一些员工对于自己的付出,而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而产生不满,从而一部分人才就这样流失。另一方面,因为企业并购后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对员工的工作没有一个有效地考核,员工的成绩得不到认可,是的这些员工在工作中会出现执行力不够,工作敷衍了事而不去争取做出成绩,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出现亏损。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企业并购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战略性思维和长远的规划
企业并购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战略性思维和长远的规划。企业并购不是一味盲目的扩大企业规模,企业并购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更好的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需求,与被并购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使我国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利用。因此,我们在企业并购前,应该先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避免企业管理者因为短期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使得企业并购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企业并购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有着统一的战略性思维和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保持大的方向不变,对那些能够弥补自身缺陷的企业进行企业并购,从而形成优势互补,使得企业更加有竞争力。企业并购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战略性思维和长远的规划,这需要我国企业管理者不断吸取成功管理者的经验,从而加强自身素质。这样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才能让自己的能力能够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而避免企业并购过程中一些管理者凭着自己的感觉和喜好,随意的决定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并购,从而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并购,使得企业并购之后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好处,却反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这就得不偿失了。因此,企业并购之前应该对要与之并购的企业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确保自身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保证企业并购的顺利进行,这样才不至于企业因为经济问题而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加强对企业并购后对财务整合重要性的认识
财务是企业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是企业优势得以发挥的关键。企业并购成功后,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这只是开始,企业并购之后还需进行企业财务整合,保障企业的资金能够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企业并购之后财务整合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并购之后的财务整合更加有效的进行,从而形成统一的管理。这样才能让企业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运用到重大项目上去,以保证企业在重大项目上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导致项目出现问题,而给企业的带来重大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企业并购后对财务进行有效整合,这样可以避免企业财务各自为政的现象,避免企业资金分散,而使得企业在重大项目上没有充足资金保证,这样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并购对财务整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激励企业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工作,促使员工做出更好的成绩。首先,企业有了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让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合理评价,而避免企业管理者凭着个人喜欢来考核员工。这样企业员工的工作成绩在完善的考核机制下,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员工的付出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这样员工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去,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其次,企业有了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企业能够花费较少的成本,而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样不仅使企业节约了成本,还使得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同时这样的也更能吸引人才,使得企业的人才在企业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归宿感,这样便不会出现由于企业人才的流失,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最后,企业有了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也才会更加有执行力,从而避免企业员工因为待遇问题而出现工作中敷衍了事,避免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整合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从而使得企业并购之后,能够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使得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更有优势。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企业并购能够让我国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但是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财务问题。为了发挥企业并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企业并购时,应该要了解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要与之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而致使企业陷入经济危机之中,使得企业原本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问题进行合理研究,这样才能让我国企业因为企业并购而更加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落后生产设备设施有关财务问题的通知[A] 2009全国木材加工技术与装备发展研讨会木工机械数控新技术培训班论文集(会刊)[C] 2009年
[2]李建超 余鑫 我国企业集团改制存在的财务问题及分析[A] 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 2007年
[3]鲁照印,李学斌,耿春来,周敬俊,周保海,李胜利,赵孟良.企业改制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A] 2006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 2006年
[4]王巧云.企业并购中财务处理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 2007年29期
[5]刘炳芳 .改进财务管理教学,培养高素质理财人才[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 2006年
[6]刘慧凤.论新经济时期的企业信誉管理[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 2002年
[7]凌东恺.企业债转股实施中的若干财务问题[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四辑[C] 2002年
篇2
【关键词】并购 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
一、山西煤炭企业并购的现状及存在的财务问题
(一)山西大同煤矿并购案例
2009年,山西不断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对中小煤矿实施整合改造,推进企业整合。同时,鼓励大型煤矿企业整合和上下游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但是,在企业并购整合的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问题,在诸多企业并购制约因素的影响下必然给并购重组的成功带来一定的影响。
(1)大同煤矿集团并购情况。山西省对大同煤矿集团作为兼并重组的主体资格并无限制。2009年11月,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煤炭产业重组整合目标直指小煤矿,根据国家规定接管了部分整改后的小煤矿,集团公司对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完善组织领导机构。二是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三是及早入手,深入研究。四是重点突出,抓好整合矿井安全和生产管理工作。五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资源整合顺利推进。六是把握大局,严格纪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稳步高效推进各项工作。
(2)大同煤矿集团兼并重组程序。前期准备阶段。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是企业为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所作出的能动反应,由社会经济政治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所决定。煤炭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获得更多的利润;方案设计阶段。同煤集团综合考虑并购重组对象选择标准、程序、模式、支付方式、融资方式、税务安排、会计处理等因素并按照国家相应政策,对各种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统筹考虑,设计出多种并购重组方案,包括多种备选方案;接管与整合阶段。成立专门的机构,企业并购重组是一项复杂而专业性极强的资本运作工程,必须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3)合并结果。此次合并为吸收合并,兼并重组是成功的。2010年大同全市共有3座地方煤矿正常生产,截至2月底,全市地方煤矿原煤产量为141.74万吨,去年同期仅为59.82万吨,2011年12月31日,同煤集团煤炭产量完成1.1536亿吨,再次突破亿吨大关,创历史新高;煤炭总量实现1.9369亿吨,位居全省五大煤业集团之首。销售收入历史性地突破1000亿元,创建企最好水平,标志着同煤集团在建设国际能源大集团征程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二)山西煤炭企业在并购中的问题分析
(1)煤炭资源配置不合理,地方基础设施不完善,煤矿企业准入门槛低。煤炭资源是煤矿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要素,但是近年来,国家对于煤炭企业的成立要求没有明确的标准,导致一些煤矿企业浪费资源,肆意开采,甚至买卖资源谋取暴利,更加严重的是,部分地方管理部门将整块煤田人为分割,配置给多个主体开发,加剧了资源分散程度。个别地区对出省煤炭还征收价格调节基金,影响了煤炭销售,造成煤矿企业盈利空间小。
(2)兼并小煤矿成本高、风险大,影响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积极性。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大多数中小型煤矿装备水平低、开采工艺落后、安全生产基础差、事故发生概率高,而大型煤矿企业又面临着严格安全考核制度。如果对兼并后的小煤矿仍旧按照大矿标准进行考核,大矿将承担很大的安全生产压力,影响兼并重组的积极性。
(3)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跨区域兼并重组难度大。由于煤矿资产构成较为复杂,不同地区内大型煤炭企业管理主体不同,难以实现相互间的重组整合,即使有共同的出资主体,但由于受地方利益等因素影响难以真正实现兼并重组。
(4)企业文化融合困难,重组后企业管理有待加强。随着兼并重组的推进,煤炭企业集团公司规模和业务迅速扩大,一些实施兼并重组的煤炭企业面临着各种管理问题,部分被兼并过来的煤矿经营不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人员素质较低。
(三)山西煤炭企业并购的意义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企业健康发展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已经成为了山西煤炭行业的重中之重,并购过程需要规范煤炭开发秩序、保护和集约开发煤炭资源、保障能源可靠供应,这一行为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
二、解决山西煤炭企业并购问题的相应对策
就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在现有环境下企业并购成功需注意几个问题:
(一)建立向优势企业流转的机制
市场迫切要求建立严格的开办煤矿准入制度,提高开办煤矿企业的条件,并按此机制对煤炭企业进行筛选,对不合格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对于一些情况严重的企业应禁止其进入煤炭行业,这样就可以防止煤炭企业因自身原因造成资源的浪费。资源是国家的粮食,对于这种情况国家必须要加强对能源的控制力。
(二)合理安排资金支付方式、时间和数量, 降低融资成本
并购企业在并购时会需要大量的资金, 所以筹措资金就成了并购企业的首要问题。并购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能力来决定正确的筹资方式,对本企业的最为有利的支付方式就是综合证券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 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以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来取长补短。
(三)规范并购中的财务行为
篇3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095-02
一、中国企业并购产生的财务问题
企业并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决策者很难把所有问题都看的很透彻,导致了对目标企业的评价不准确,并购采取的融资方式不恰当,在财务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务调查工作范围模糊,调查人员不熟悉企业的行业惯例及特有情况。企业在进行财务调查时,对一些具有兼容性的调查工作,由于范围模糊而无人过问或者产生磨擦;调查人员由于对行业惯例、市场情况等不了解以及职业操守的影响,无法掌握被调查企业运作中的某些特有情况,对一些事情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例如,对购货合同的真实性由谁负责向第三方核实存在争议;财务人员对涉及自己不敏感的法律问题,不能主动寻求律师的帮助,使临界工作无人问及。
2.对目标企业或有事项关注不够。企业在并购中审阅、分析目标企业财务报表时,对目标企业报表未披露或未充分披露的信息关注不够,对并购的投入产出价值调查分析不准,过分关注目标企业报表中资产、负债的一些显性问题,而忽视了一些诸如未决诉讼、债务担保、辞退福利等或有事项隐性问题;只看表中资产、负债的数据,而没有分析其真正的现金获利能力、应收账款成为呆账的概率以及无形资产未来可使用价值和是否存在产权纠葛等问题,忽视报表中未披露或未充分披露的信息和外部因素的干扰,造成对目标企业的财力分析不足,价值评估不准。
3.对并购的交易成本预计不足。企业并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力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费用和成本。比如,为企业并购发生的律师费、审计费和为并购方勤勉工作的管理人员、投资银行家们的费用等直接成本;因并购进行评估、谈判所花费的时间以及由于并购而失去关键管理人才和雇员等的间接成本;合并时进行调查和可行性分析时不可不考虑的磨合成本。这些成本若考虑不周将导致并购财务问题不断出现,并购成本很难估计准确,使并购失败率增高。
4.财务整合难以形成协同与合力。并购后的整合被认为是并购中最难的部分,很多失败的并购案例最终都是因为整合问题。在整合中最难的是财务整合,财务整合是整合过程的核心,是发挥两家企业的财务优势,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的协同效应。企业的财务整合不仅要将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财务体系进行整合,而且还要将不同的财务控制系统进行连接;不仅要将双方的账务、报表、财产进行简单合并,而且还要对不同体制、管理风格、企业文化下的财务、会计、管理人才调整合并。对这些整合中的财务问题若处理不当,就可能不会产生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甚至会出现财务负效应。
二、中国企业并购产生财务问题的原因
1.决策层和财务调查人员业务素质低,不能做到尽职和审慎调查。任何操作的运行都离不开人,人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企业的理财人员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专业教育程度的限制,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他们的理财观念和方法,以及职业道德和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特别像企业并购这一需要全方位人才的新兴经济事物,由于在中国起步晚,并购的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像西方那样,由具有专业理财人员组成的投资银行介入或充当财务顾问,只有少数的企业,让具有较高水平的中介组织介入,而多数企业则由决策层及财务人员组成,使得企业并购中调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应对并购中一些复杂隐蔽的问题;加之一些调查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低,责任心不强,对涉及到自己不明白或不敏感的问题,不善于主动寻求他方协助;对目标企业的会计报表、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没有谨慎审查;使得调查人浮于事,难以做到谨慎和尽职。
2.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中国企业并购中,并购方与目标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企业并购决策失败的主要因素。不对称的财务信息,使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认知或真实情况永远少于被收购方对自身的认知或真实情况的了解。一方面,并购方很难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对目标企业负债多少、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资产有无抵押担保等情况,全面了解、逐一辨别真伪;另一方面,被并购方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隐瞒损失信息,夸大了收益信息,并按有利于自身的利益,对信息进行了“包装处理”。信息披露不充分、失真,造成了并购双方在并购过程中信息地位不对称,使并购方的决策层基于错误的信息而做出错误的决策,给并购后的企业带来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3.进入低成本扩张的误区。企业在并购中总想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其最大的扩张,但实际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并购成本居高不下,代价越来越大以至企业掉进低成本陷阱,甚至被拖垮。究其原因主要是:(1)忽略并购前期的调研、谈判成本,没有考虑合同签订与执行的过程中付出的各种人力与财务代价。(2)企业向被并购企业派驻管理人员,调整管理机构,实施业务重组,进行技术改造等需要投入财力,这部分间接成本未被计入并购成本。(3)只计算并购的会计成本,而没有考虑因从事该项并购而放弃其他机会收益的机会成本。
4.经营过分多元化。纵观近年中国的并购,相当一部分企业并购后经营业绩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资产规模却在不断扩张。其原因是:(1)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通过并购快速进入了非关联业务领域,结果招致财务多元化,形成财务整合的不协同效应;(2)无关联多元化并购使企业决策者和高层经理进入全新的业务领域,对并购对象所处的行业不甚了解,难以进行明智的决策;(3)多元化并购增多了跨行业的分支机构,使并购方管理人员无法在短期熟悉有关的专门知识和经验,无法恰当评价经营单位的业绩和建议,以致并购后的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降低。
三、解决中国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的对策
1.聘请经验丰富各种专业人才组成并购小组,尽量做到并购中审慎和尽职调查。并购中的审慎和尽职调查是成功并购的开始。为了做到调查的审慎和尽职,避免更多财务问题出现,企业应聘请知识层次高、经验丰富的各种专业人才组成调查小组,通过审阅、分析目标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资料,发现关键及异常财务问题,对并购日前存在的或有事项和未披露的事项,经调查无法核实的,要求其出具承诺和保证;分析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关注其关联方交易的内容、金额及操作是否客观公正,有无非正常易,以了解其管理团队能力;通过访谈与企业内部各层级人员、中介机构及小组调查人员相互沟通和协助,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并购中的操作风险,取得更好调查效果。
2.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合理确定并构成本,以降低目标企业价值风险。在并购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为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给并购行动带来的困难,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聘请经纪人、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以证实信息,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合理预计并购成本,应特别关注企业为并购的协同效应而发生的隐性成本,包括律师费、审计费和为收购方勤勉工作的投资银行家及中介机构人员费等直接成本;评估目标企业和进一步谈判所花费的时间,由于并购而失去关键管理人员和雇员等间接成本;以及因并购而放弃其他投资机收益的机会成本。
3.建立健全财务运作管理体系,提高财务整合中的财务协同效应。并购中的财务整合是整合过程的核心。企业应建立一套高效健全的财务运作管理体系,对并购双方的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达到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企业在建立财务运作管理体系时,应结合企业自身经营过程、业务量对财务机构、会计人员、财务制度进行整合,使各部门的责权分工明确,并能相互制约;使会计人员更适应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规模;使财务制度和政策,更以并购后企业的利益和目标为基点来选择和制定,而不只从单个企业角度出发。在此基础之上,再对并购企业自身资源和管理能力以及目标企业的审查,发现其财务上的问题,以使整合做到有的放矢;并对双方税法、会计处理惯例等内在规定进行分析,使其产生的资本性收益,在并购双方间的低成本有效再配置更具有提高财务能力的功能,来实现合理避税、股东财富最大的财务协同效应。
4.寻求法律保护,避免财务问题出现。企业的并购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法律法规很多,要想减少财务问题的出现,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熟知相关的法律制度,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是必要的。因为财务调查不可能深入到每个细节,所以在签订法律协议时,应该将相关的文件、义务、治理、陈述、保证和赔偿等内容逐一写明。为了避免出现财务问题,首先尽可能采用协议并购,通过双方的协商沟通,可以达到信息交流、相互理解的目的,以此降低并购交易的其他风险;其次优化并购交易程序,借助于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服务,依法进行并购,并对被并购方刻意隐瞒或不主动披露相关信息依法充分披露,以减小交易风险。最后要求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充分遵循现有法律,稳健、审慎操作,用准确的财务数据、完备的财务运作和细致的产业判断,来成功地降低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战略管理[G]//吕巍,等,译.竞争与全球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58-281.
[2]费雄文,吴庆念.论企业并购中的财务调查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7,(82):157-158.
[3]鲍莉华.谈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商业时代,2008,(25).
[4]梅.浅谈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规避[J].会计之友,2007,(14).
篇4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成因 对策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影响最大的一种。财务风险主要有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三种形式,由于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薄弱、价值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不完整、融资过程不顺利、支付方式不合理等原因,使得企业并购活动并不顺利,因此如何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企业并购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对外兼并和收购的统一称呼,企业并购作为现代企业进行运营和管理的重要方法,在企业双方自我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经济补偿来对企业进行产权的转换。企业并购通常有公司合作、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三种主要形式。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产权的转让程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企业兼并是指买方企业将卖方企业的所有产权进行合并,即买方企业拥有卖方企业的所有产权;而企业收购则是指买方企业仅仅是对卖方企业的部分或全部的进行购买,而卖方企业仍然保留着法人财产权。
二、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则是指企业在进行运转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运转管理出现了一些财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最后导致企业在资金的运转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很好地实现。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并购资金的使用不合理引起资金运转紧甚至出现财务恶化的情况,最后不但无法完成并购,甚至会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过程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财务风险主要有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三种形式。
(一)价值评估风险
价值评估是指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对方的企业信息进行市场价值评估,并根据所获取的企业信息做出正确的并购选择,企业信息质量以及价值评估会对最终的并购定价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并购过程中,企业根据自身获取的信息对目标企业进行一些比较全面系统的评估,同时还需要评估企业的承受能力,一旦企业在并购中对目标企业的并购价格过高,就会使得企业无法承受过高的经济压力,最终让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出现财务危机。价值评估风险还有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价值评估偏差、评估体系不健全导致的价值评估风险、对自身实力估计错误导致的价值评估风险等。典型的例子有明基收购西门子。2005年明基收购西门子的手机业务,但由于明基对于自身的评估过高,同时对于未来的风险认识出现差错,导致最终亏损8亿欧元,并购失败。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融合方面的困难,从而使得企业在并购完成后出现了财务危机,这种情况就是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融资风险。企业在并购时候需要通过大量的资金来保证并购过程的顺利进行,由于并购会涉及到大量资金,一般企业单靠自身无法承受巨额并购资金,因此融资成了最主要的方式。企业融资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了时间上的不对称,资金结构上的不合理等。如果企业的自身信誉度不高,就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大量的资金贷款,另一方面就是并购企业所要并购的目标企业规模太大,需要并购企业大量的资金才能完成并购。这也是企业面临融资风险的主要原因。
(三)支付风险
并购的最后阶段就是并购资金的支付,在这个过程中所引起的风险就是支付风险。支付风险和并购资金的支付方式有关,目前在企业并购中的资金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券支付等方式。现金支付具有操作简便、实现速度快等优点,这种支付方式在我国早几年的企业并购中非常普遍。但是现金支付的缺点就是受到国家货币汇率变化的影响以及现金支付的资金流量大等特点,给企业并购带来了比较大的支付风险。
三、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薄弱
要想对存在或者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首先需要拥有风险意识,但是在目前我国很多的并购失败企业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企业的管理者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并购过程中,除了对财务进行重点控制外,还需要制定有效而可靠的并购战略。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往往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财务管理中来,却忽略了长远的并购战略的制定,从而这些管理者就无法为并购做出有保障的并购计划,更不可能有效地领导并购活动的顺利完成。企业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对于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并购风险没有从客观上进行深刻地认识,也没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有效的防范措施,使得企业的并购最终陷入困境。
(二)价值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不完整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所获取的信息对目标企业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价值评估,同时还需要评估企业的承受能力,一旦企业在并购中对目标企业的并购价格过高,就会使得企业无法承受过高的经济压力,最终让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出现财务危机。企业并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企业活动,如果没有对目前企业进行真实有效客观的价值评估,就不能够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整个并购活动。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为并定价的重要依据,它需要完整的信息以及系统的评估体系,但由于我国企业对于价值评估的研究不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够成熟,使得企业无法很好地完成价值评估,从而使得价值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不完整和不对称,造成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并购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困难
融资是企业并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融资风险也会对企业的并购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融资风险的产生主要和企业并购中的资金保证以及企业资金结构有关,总体来说就是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资金的来源。企业的资金保证是指并购企业能否保证并购活动所需的资金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的一致性。并购活动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证的一项企业活动,并购企业需要对资金的融合进行全面的衡量,企业融资方式是否丰富,企业债务负担是否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这些都是并购企业的管理者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中,企业融资风险是最重要的风险之一。由于很多企业的实力有限,使得企业无法更好地开展并购活动。每一个企业在融资上都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融资渠道的丰富并不能保证融资过程的顺利,还和企业融资后的资金结构有关。企业的负债率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需要合理控制企业的负债率,负债率过高就会使得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四)支付方式不合理
目前在企业并购中的资金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券支付等方式。其中现金支付是最普遍的一种支付方式。但是由于当前的世界资本市场发展得并不完善,企业如果遇到融资不畅的情况后,采用现金支付就会对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压力。采用现金支付需要企业拥有强大的资金筹措能力,一般的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更不用说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的支付现金,这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极为不利。一旦企业通过举债方式取得大量的现金则会增大企业财务风险,也很难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因此企业在并购活动中不能仅仅采取单一的现金支付的方式。
(五)缺乏整合思想
企业在并购活动完成后,就需要对被并购的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但是现实的企业并购活动中,常常会忽视整合的问题,主要是企业管理层缺乏整合思想。我国很多企业在并购完成后,就会忽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或者是在整合过程中,没有围绕着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行。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于企业并购后的资源整合研究。同时对于被并购企业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不能进行及时的处理。当企业完成并购后,被收购企业的财务问题也会成为自身企业的财务问题,如果对于被并购企业的财务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危害的企业的财务预算,从而带来财务危机。
(六)财务报表不合理
财务报表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它是企业了解自身财务运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企业基本上都会通过财务报表来了解财务状况,并根据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来进行并购决策,由此可见,财务报表上的信息对于企业并购活动的重要性。但是财务报表也会出现不合理的时候,它会受到企业的会计政策以及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等影响。
(七)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得并不成熟,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并购,企业的并购活动受到经济制度以及市场规律的影响。目前有些企业出现了零资产并购的情况,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风险。
四、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增强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会对企业风险控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很多企业管理者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使得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需要增强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自身以及目标企业存在或者潜在的风险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客观的分析,比如管理者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以此来加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风险预警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做好并购前的调查工作
企业在并购前要对目标企业进行客观的价值评估,学习国外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以及系统的评估体系。企业需要做好对目标企业的调查,调查内容除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还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产权价值等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评估。企业在并购之前可以派遣专家考察团前往目标企业进行实力考察分析,并购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专业的评估专家进行积极的交流,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比如我国的联想集团在对美国的IBM进行跨国并购,在并购之前一年就已经派人和IBM进行接触,然后自己成立专门的谈判项目组,对IBM进行尽职调查。由于这次并购属于跨国并购,这就需要考虑国际跨国并购的相关法律限制,因此联想集团对这次的并购非常重视,对IBM中的PC业务做了极为严格的价值评估,最终顺利地完成了并购。
(三)根据融资需要来确定融资方法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融资额度以及融资方式。融资的额度和融资方式则和企业的融资环境、融资需要以及市场经济状况相关。因此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根据企业并购的需要来确定融资方法。比如双汇国际在对史密斯菲尔德进行收购的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储备资金外,还通过银团贷款来进行融资,由于银行的支持,使得双汇国际很顺利地并购了史密斯菲尔德。
(四)选择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合理的支付方式是规避支付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需要根据双方的资源进行协同合作,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将风险最小化。支付方式影响着企业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数量。在并购过程中,双方需要考虑到资本结构,根据实际情况来讲支付方式进行最小化处理,可以将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券支付等方式进行混合使用,从而灵活运用支付方式,分散财务风险。比如中国平安在并购深发展的过程中,就采用了“现金+股票”的支付方式实现并购资金支付的。
(五)树立整合思想,转移整合风险
并购活动完成后就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企业管理者需要树立整合思想,通过资源整合来规避并购风险。首先需要对企业财务进行整合,优化资金结构,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并购企业还需要对目标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及时地处理,对于被并购企业的一些债务问题,需要及时地整合,防止债务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
(六)规范并购活动中的外部环境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善,资本市场的价值评估机制也并不成熟。政府部门需要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市场环境进行一定的规范,畅通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公平透明的企业并购环境。
五、结语
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世界上基本上的大公司都是通过一定的并购来实现如今规模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并购活动会更加激烈。企业子啊并购过程中,会遇到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并购活动以及未来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分析研究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完成并购。
参考文献:
[1]王亚辉.浅析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1,(13).
[2]潘文磊.浅谈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中国总会计师,2012,(01).
篇5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并购的英文是Merger&Acquisition,即兼并和收购。兼并指两家及以上的独立企业、公司通过法定程序归并成一个企业或公司的法律行为。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企业在进行并购时的风险主要包括目标企业定价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财务整合风险,分别对应于并购行为的决策期、交易期和整合期,成为一个整体。本文根据对并购的整个过程的把握,针对企业并购各个阶段提出财务风险控制建议,以期整体控制并购财务风险。
2.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及问题
2.1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法律基础
为了给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降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除了原有的《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外,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要约收购涉及的被收购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条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转移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等。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实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进一步增强了并购财务风险的可预期性。
2.2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a.并购决策期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我国并购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对目标企业价值的分析不够。由于财务报告体系的混乱,对于诸如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等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因素往往被并购企业忽视。同时,并购企业选择不当的定价方式,造成对目标企业估价过高,使并购企业股东利益遭受损失。
b.并购交易期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不注重融资支付预算。并购企业在实施并购活动前,对并购各环节的资金需要量进行预算做的不够,特别是忽视了并购后整合期间所需的资金,往往出现资金超付的现象。
c.并购整合期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企业往往认为整合是并购后的事情,并购活动终止后,整合才开始。实际中,这样的过程有时会导致缺乏效率,整合速度慢,影响整合效果,增加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同时,并不是仅仅做到资金存量与负债的整合就完成了财务整合,控制了财务风险,财务整合包括财务目标整合、财务制度整合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依存,一面失控,面面受损。
3.完善我国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3.1我国企业并购决策期风险控制对策
3.1.1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我国企业应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信息披露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等。
3.1.2有针对性地调查隐形债务
由于隐形债务往往在企业的会计帐薄上得不到反映,因此,并购方欲进行并购时,要调查了解近两年来目标企业与其业务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查明目标企业有无违约行为,查明目标企业的担保情况及有无可能承担担保责任。同时,及时用公告形式对外信息,通过社会反馈途径了解目标企业的隐形债务问题。《公司法》第184条第3款规定: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三次。并购方应利用此条规定及时、有效地公告,以其向社会公开信息,将目标企业的债务包括隐形债务问题作全面、详实的了解。
3.1.3合理选择定价方法
对我国企业并购定价方法选择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遵循“应类制宜、适当修正”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对于主业更新、资产换血型收购可考虑成本分析法,对于债务比例过高的目标企业,要考虑由此而产生的股权价值折扣和风险折扣;对于维持主业,惯性经营型收购可更多地考虑市场参照法,同时注意进行市场风险调整,使之更接近企业的实际价值;对于业绩优良,分配规范型目标企业收购定价可选择股利折现法为主,但由于股利分配易受股利政策和未来经营状况影响,有必要根据目标企业未来股利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调整;对于规模性重组,享受融资优惠型收购定价可更多地选择现金流量折现法,此类收购涉及到目标公司的规模性重组时,如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资产置换超过70%,就可以享受融资优惠政策;对于高门槛,垄断性强行业的收购可考虑在现金流量折现法基础上适当提高控制权溢价。
3.2我国企业并购交易期风险控制对策
3.2.1对并购交易期融资风险的控制
a.做好并购融资预算
并购融资需求量是指并购企业顺利完成并购交易,并使目标企业能正常运转而需要融通的资金。在考虑资金需求量的大小时,不仅要使并购企业完成并购,更重要的是要使目标企业在并购后能迅速正常运营。
强化并购资本预算制度是企业并购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有力措施之一。并购方在并购前应对并购各环节的资金需求进行核算,据此制定出并购企业所需的资本预算。在此基础上,并购方可采用资本预算分析对并购风险进行衡量,通过项目评估,分析原始投资、各期现金流和残值等因素对收购资本的影响,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可能的融资,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做出合理安排。
b.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的选择同企业的资本结构密切相关。并购融资应该以先内后外,先简后繁、先快后慢为原则。在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并购企业首先应考虑的是企业内部积累,因为这种方法具有融资阻力小、保密性好、风险小、不必支付发行费用以及为企业保留更多的融资能力等诸多优点。但是,通常企业的内部积累资金都很有限,并购所需资金量往往又很大,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同时选择合适的外部融资方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应该是首选。贷款融资具有速度快、弹性大、成本低及保密性好等优点,因而是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一个极好途径。
企业最后考虑的是利用证券市场,发行有价证券获取融资。这主要是由于其保密性差、速度慢且成本高。虽然这一方法有诸多缺点,但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仍是一个强有力的融资渠道,所筹集的资金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采用证券市场融资时,企业一般倾向于首先发行债券融资,其次是发行股票。由于股票的发行成本高于债券的发行成本,而且有时甚至会给企业在股市上带来不良影响,因而在选择顺序上次于债券。
c.合理规划融资结构
融资结构的规划,必须是在融资方式选择的基础上,将融资风险与成本综合考虑。债务融资的比例越高,财务杠杆的作用就越大,对于融资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较高的融资风险。而如果以较高的股票融资来减少融资的财务风险,融资成本就会升高,并且由于股权数额的增加,又可能会导致股权价值被稀释。由此可以看出:融资企业一方面要在杠杆比例带来的利益和EPS稀释的代价之间进行权衡、做出判断;另一方面又要在财务杠杆作用的发挥与债务资本比重之间进行权衡。这一过程就是并购企业根据自身的评估结果和市场实现条件来规划合理的资本结构,以达到使整个并购融资成本与风险的最小化。
3.2.2对并购交易期支付风险的控制
在目前采用股权支付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支付风险的最主要表现是现金支付过多以至出现资金流动性困难。回避现金支付风险一项重要措施是采取灵活的方式以减少现金支出。具体措施包括: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组合;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以折股分红方式进行并购等。
3.3我国企业并购整合期风险控制对策
企业在控制并购财务整合风险时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和并购类型,兼顾进行并购的战略意图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金筹措、资金运营和资金分配等各种投融资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实现企业投融资活动的统一规划、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规范,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并购后企业的财务协同效应。本文根据财务整合具体的四个方面,分析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措施,以做好财务风险控制。
a.财务管理目标导向整合
企业并购后,首先要确定统一的财务管理目标。一般来讲,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在于降低营运成本,获取先进核心技术,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等。
b.财务管理制度和模式整合
对于企业并购,财务管理制度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并购双方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统一规范、优势互补,由此带来财务协同效应。一般的并购在财务管理制度上的整合,往往采取并购方为主导或者双方共同参与的方式。
c.存量资产与负债的整合
存量资产、负债的整合是指以并购企业为主体,对并购各方的资产、负债进行分拆、整合的优化组合行为。企业对目标公司进行并购后,应对其资产进行定性分析,对并购后企业无法利用或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需要的资产及时转售出去,以便净化企业资产,从而提高资产收益率和企业内在价值。
d.现金流转内部控制整合
可试行将财务负责人列为并购方财务部门的编制人员,由并购方直接委派并接受并购方公司的考评、负责被并购方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参与被并购方的经营决策。同时建立财务定期报告机制,定期将财务数据通过财务信息网络传送至并购方总部,以期对被并购公司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进行适时的指导与监控,进而实行全面预算、动态监控及内部审计。
4.总结与思考
在企业层面,并购企业应对并购决策期、并购交易期和并购整合期进行整体的控制,把控制行为贯穿于并购的整个过程。在国家政策及立法方面,我国也应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吴勇.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识别及防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3]郑磊.企业并购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海涛.知识型企业并购的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周宁,满水平.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0.
[6]汤谷良.企业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财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傅王族.企业并购的最优化融资支付结构博弈[J].国际融资,2005.
篇6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不断增长,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使医药市场尤其是保健品也出现了消费需求增加的现象。面对需求量巨大的市场,近年来各种资本纷纷进入,导致医药制造业的竞争表现出非常激烈的状态。医药市场中呈现出毛利率下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同时在医药产业中,缺少产业领头企业,规模小,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改造步伐缓慢,产品更新非常慢,新药创新基础薄弱,缺乏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新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面对需求不断增加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格局,我国医药制造公司大多走上了并购之路,并购交易不断创新高。医药公司希望借助并购来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占有率,快速降低成本,发挥企业规模效应,从而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而且可促进内部资源优势互补,提升集团营销能力和内部研发,进一步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奠定集团公司未来迅速发展的基础。在并购的过程中,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十分重要,在我国,不少企业因并购而跌入困境,成为“问题企业”,财务整合失败的例子并不少。失败原因有很多种,若论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并购企业对并购以后的财务整合处理工作不够看重,财务整合战略的选择不够恰当,财务整合成本超出企业的承受范围造成的。财务整合可以说是并购方对被并购方进行有效控制的唯一一条根本途径,更是能否实现并购战略,实现企业发展初衷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并购中的财务整合问题对于并购公司而言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财务整合的概念及基本模式
那么什么是财务整合呢?财务整合实际上就是指并购的一方对被并购方的财务体系、会计核算体系实施统一的管理和监控控制。财务整合对于企业并购战略的胜负成败而言极为重要。财务整合当中,主要目标是通过提升并完善核心能力和强化维持竞争优势来为公司股东创造更多价值,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在并购后的财务整合过程中,企业必须以这一目标为核心,以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升级为主要的整合内容。通过财务整合,并购公司应该也必须做到并购后的公司能够在经营活动上实现统一管理,在投融资活动上实现统一规划,以求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并购后的整合和协同效应,否则公司的并购行为并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甚至可以说是有害的,因为日后对被并购公司的管理会增加公司的管理成本。总的来讲,财务整合要做到对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现金流转控制、并购公司权责明晰的整合。在明确财务整合目标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并购公司和被并购公司的财务目标进行整合,来指导企业整体的工作。同时在财务整合过程中要遵循以下的原则:同一性原则、有效性和及时性相结合的原则、结构匹配性原则、成本效应原则,以及灵活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若要使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做到有效,那么就不能够简单地用并购方的财务控制体系去代替被并购方的财务控制体系,而是要做到在两个不同个体的财务控制体系之间,去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以这个切入点为基础,不断调整完善双方的财务控制体系。并购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目的下的并购,资源整合、制度整合均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并购方需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整合模式。根据并购方对于两者财务控制体系的改变程度的大小,我们可以把财务整合的模式分为融合式、移植式、保留式、促进式这四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融合式,这种财务整合的模式适用于双方的财务管理体系,相对双方而言都比较健全。并购双方在并购后,能够学习吸收双方各自的长处优点,经过融合式整合后,能够在集团当中形成一套优秀的财务管理制度。第二种融合方式是移植式。在这种模式下,并购方将自己的财务管理体系转移到被并购企业当中,强制要求被并购方进行执行。这种并购方式适用于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比较强势,但是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却处在弱势的情况。另一种使用情况存在于企业一次并购多家企业,并购方需要采取强制手段向另一方移植自身的财务体系,以减少财务整合的时间。第三种是保留式。在此模式下,整合后双方财务管理体系并没有明显改变。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双方都有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且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处在不同行业或者双方的主营业务不相关。第四种方式是促进式。如果并购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并购方希望通过整合的方式来学习和吸收被并购企业的经验的话,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但是因为并购一般发生在强势企业吞并弱势企业或者强强联合,因此促进式仅存在于理论当中,在实际的并购中较少发生。
三、我国医药行业的并购分析
医药制造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由于行业利润非常高,资本、技术密集度高,因此行业竞争极为激烈。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存在着生产成本高、规模效应差、科技含量不高、仿制药品较多、产量供过于求、在低水平上进行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医药企业集中度低导致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医药制造业选择并购的方式来避免同业竞争。我国医药制造业并购表现出如下特点:
1.强强联合的案例不断增加,并且以横向并购为主。
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投资回报的产业集群,导致社会资源大量涌入,政府的政策资源也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长期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和商业行业集中度不高,普遍存在资源分散的现象,未来这些资源将被一一筛选,重新分配。因此,资源将逐渐集中在制药企业、商业行业,强强联手的模式将逐步形成。随着医药制造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行业的合并、收购和重组一直在飙升。
2.并购热潮将会延续。
近几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大量的并购重组改变了过去我国的医药制造业一向都集中度低的问题,生产集中度和利润集中度越来越高,组织结构相应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规模和效益在进一步壮大,逐步建立了一批能够与国际优秀医药制造业相抗衡的巨型龙头医药制造业集团。
3.企业联盟式并购的方式不断上升。
当一家企业决定对外扩张,进行并购,且具备了并购活动所需要的各方面的能力时,就应该考虑联盟式的并购。国药股份和上海复星就是采用这种合作模式。通过资本联盟式的并购方式,打造中国医药的航母战斗群,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四、医药制造业并购财务整合中的问题
1.财务协同效应未能显现。
企业之所以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费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追求并购双方企业的财务协同效应。但是我国医药制造业并购中显现的问题就是并购财务整合中没有发挥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就是如何提高财务能力,达到合理避税和相关的预期结果,它能使企业内部现金流入更为充足,在时间分布上更为合理。
2.对财务整合的重要性重视不够。
我国医药制造业并购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整合的重要性。通过并购同类医药企业实现企业规模的增长是目前医药行业并购的主要目的,当然也存在通过并购来圈钱的情况。这种盲目跟风似的并购行为没有科学依据,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公司对并购本身的认知不够,同时也没有仔细进行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在进行并购的过程中没有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等方面问题进行思考,最终导致很多医药并购行为失败。
3.缺少对并购财务整合风险的控制。
并购之后,双方可能在经营理念、组织结构、财务运营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整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矛盾和摩擦。因此,财务整合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出现风险,比如融资风险、定价风险以及支付风险等等。此时,如果不委派财务人员进驻被并购方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失控风险。如果并购后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协同效应,那么就会出现无法偿还借款、投资过度等等风险。这里有个例子,东盛医药并购最终失败就是因为东盛医药对财务风险没有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爆发。
五、我国医药制造业并购财务整合问题的对策
通过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并购财务整合的问题及原因,结合上文中提到的并购后财务整合基本原则,提出以下三点对策:
1.加强财务风险防范。
风险控制是财务整合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首先应加强企业支付风险的控制,要对现金类资产有效整合,剥离劣质资产,重组优势资产。第二应控制财务管理风险,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预算制度。最后应控制其他风险,比如企业文化、人员整合、业绩评价等等。
2.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财务整合。
只有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双方公司的经营理念入手,以优化配置资源和有效的财务整合措施为途径,才能使企业在并购后做到有序、高效地运行,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提高自身竞争力。
3.优化资本结构。
篇7
关键词:并购重组 财务管理 资产评估
资本运作是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国际上一些成功的大企业都是通过开展资本运作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成功的资本运作,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指导。现结合实践,对企业资本运作中的财务管理的有关问题处理作一分析。
1.前期调研的财务问题
开展前期调研是企业资本运作、并购重组的前提,通过调研作出实施决策,如果调研不充分,关键问题不了解,作出的并购决策可能就是错误的。在调研过程中,除对企业概况、人员、资产分布、产业特点、发展趋势等内容作全面了解外,更要关注企业的资产结构及组成情况,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全面分析或有事项,并根据调研情况,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提出科学意见和建议。
1.1系统了解目标企业的资产构成情况
资产构成情况是企业状况的重要方面,优质的资产情况是企业规范畅通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并购重组时,应将资产构成状况作为重点进行调查,包括并购目标企业的总资产情况、净资产情况、注册资本构成、负债结构、企业负担情况、经营性资产状况等。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对目标企业在财务角度有一个大体的评价。
1.2准确把握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
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是衡量企业财务运作能力的重要尺度,要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是否完善、专业人员业务素质情况、财务机构职能情况、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措施能力等作出正确判断,并判断目标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财务决策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根据财务状况对今后企业的营运发展能力作出科学判断。同时,应审查企业隐性负债,对或有负债及潜在的危机等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2资产评估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资产评估是双方谈判的基础和依据,应结合目标企业的实际,选定评估基准日,确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对有形、无形资产进行客观的评估。整体资产评估包括:机器设备、专业生产、建筑物、房地产、长期投资等各类实体资产的整体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包括目标企业的商标权、商誉、商(字)号、专利权、专有技术、销售网络、著作权(版权)、软件、网站域名、企业家价值、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资源性资产等。①聘请质信高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明确评估范围,选取恰当的评估基准日评估。评估基准日应当有利于评估结论有效地服务于评估目的,有利于评估资料准备工作和评估业务的执行。②在全面深人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估,根据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取评估方法,客观公正评估。③认真抓好账实核对。要根据账面资产情况进行资产核实,对资产质量与账面不符的,要进行科学调整。
由于目标企业经营是个动态过程,在评估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
(1)担保问题。许多企业都存在着诸如担保等或有事项,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多个企业间相互担保形成的一种担保链,担保责任纵横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其中一家企业担保事项出现问题,就可能会使其他相关企业承担连带偿债责任,给相关企业带来风险。
(2)或有事项问题。尽可能恰当地估计或有事项发生的可能性是正确认定企业资产的重要环节。相关中介机构除了以企业取得的资料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内外环境各种因素来作出估计外,必要时还应征求专家的意见,将其影响因素及其性质、估计的程序和公式披露在报表附注中,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对企业净资产有影响的重要合同问题。对净资产而言,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收人及成本等费用,评估值与账面值以及收购方最后支付的购买价可能相差较大,这种情况在企业改制收购时表现尤为明显。应依据现有的会计准则,并结合相关合同研究而定。
(4)土地使用权、商标及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合理确定问题。企业拥有的如土地使用权、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是企业多年经营的结晶,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时,不能忽略此类资产。
3拟定谈判协议
资产评估工作完成后,双方具备了商谈并购价格的基础。应围绕充分利用财务理论,开展并购价格及相关并购协议有关事项的谈判。
(1)确定并购价格。应根据资产评估结果,以目标企业净资产为依据,适当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预期发展情况及成长性,确定并购价格。一般地,对具有成长性的目标企业,并购价格可以适度高于评估净资产的价格,而对于亏损企业,应低于净资产值的价格。
(2)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对方意愿,确定并购重组的方式。包括股权受让、增资扩股、股权置换等。对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可通过授让股权达到绝对控股的方式,实现并购目标;对资产质量不高、但通过改造后可迅速扭转的企业可收购其净资产,对规模适中、急需注人资金金的企业,可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实现重组目标。另外,还可以通过换股等渠道实现控股目标。
(3)确定支付方式。应结合企业资金实力,确定有利于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支付方式。①现金支付方式。需要收购企业筹集大量现金用以支付收购行为,这会给收购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②证券支付方式。包括股票支付方式,即收购企业通过发行新股以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③债券支付方式。即收购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取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此类用于并购支付手段的债券必须具有相当的流通性及一定的信用等级。
(4)对一些或有事项,要着力在合同中予以明确,避免在接收重组过程中出现不利于并购方的或有事项发生,引起并购方的损失。
(5)对于重组整合的企业,应明确享受财务收益分配的方式和起始时间。
4企业并购后的财务管理
篇8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融合 财务整合
引言
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影响其并购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企业并购之后财务融合过程的实施。企业在完成并购活动之后只有及时的采取对应的整合手段、提出有效的整合策略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企业并购之后的 优势。而企业并购之后财务融合效应的出现是影响企业并购活动更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分析当前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并购后财务融合效应的实现途径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当前企业并购财务融合效应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并购之后的财务整合与业务整合不协调
在企业并购之后 ,若只关注财务整合的过程,而忽略了企业业务整合的必要性与协调性,则势必会影响到企业财务融合效应的实现,并阻碍企业合并最终目的――协同效应与规模经济的实现。同时,若在合并之后,将精力致力于企业业务模块的整合,而不能对财务整合予以适当的关注,则也不够合适。企业在合并之后可能由于财务上的失误或者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而导致企业业务整合的正常运行受阻,从而使得企业最终出现资产负债、债务混乱等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低下,企业股东成员对企业长远发展失去信心等。长时间的不协调将导致企业业务发展受阻、经营效率低下、企业缺乏长远发展前景。
(二) 财务整合的方式和途径亟待丰富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合并财务整合的过程中存在着整合手段单一、整合方式的丰富性不足等问题,不能应付财务整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与问题。通常,企业在实施并购之前,都会做好对应的调查工作,以对双方企业的文化和发展情况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双方的差异性以及互补性等有一个长足的认识,然后在安排不同的财务专业队伍进行分工整合工作。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缺陷就是分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一方的失误同时也给另一方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决定了整个财务整合工作的成败。
(三) 对并购工作中财务整合存在的问题处理不当
财务整合过程中主要的两个问题是产权关系问题以及财务决策问题。对于产权关系问题,由于各个不同类型企业具有多种持股方式,诸如垂直持股、混合持股等,多种持股方式导致并购企业的双方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着产权关系复杂的问题。而单一的财务整合方式可能对企业并购后的财务融合效应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对于后期的财务决策问题,尤其是在对各个子公司的财务决策统一方面的问题,如果在整合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财务策略对各个子公司不同管理层次方面的问题,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企业内部财务之间的矛盾,使得财务整合效应的最终实现难度增加。
二、企业并购财务融合效应实现的几个主要途径
(一)关注业务指标体系的异常变化
通过检测业务指标体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实现财务整合与业务整合实现稳妥配套。收购行动的管理层应该对反映企业财务绩效以及各种经济指标的财务数据十分熟悉,同时还应该尽量缩短对这些财务数据、指标的评价周期,以便及时的掌握企业财务目标的最终实现情况。这样,当企业的并购行动 出现受阻时,这些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就能够随着合并行动的受阻情况而发生相对应的异常变动。这样,企业就可以根据这些异常的变化而决定企业财务整合过程中哪些因素是不适合当前企业的发展的,然后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分析出问题的具体所在,并针对性的采取对应的应对策略。最大程度的处理对企业绩效构成威胁的因素,同时利用这种方法确保财务融合效应的实现。
(二) 通过企业文化战略整合实现财务融合效应
从实际的企业合并运行项目来看,并购交易完成之后进行对应的文化展览整合不但可以对财务整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够对并购之后的业务整合有积极的影响。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在完成初步的整合工作之后,还应该注重企业文化整合的实施。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成立对应的文化评估小组,选择那些具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以及影响力的评估组员,这些组员可以是来自双方企业的优秀员工。组建起来的评估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合并之后完成对收购双方企业员工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矛盾的发现,诸如价值观的差异、企业发展愿景的差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差异以及管理方式的差异等。将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分析,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较佳的解决方案。为合并之后财务融合效应的实现打下基础。
(三) 理性、智慧地处理合并中财务融合的难题
绝大部分企业在合并之后都出现了问题,于是开始对企业的投资主体、竞争基础等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差错,并根据这些异常现象以及分析结果来判断哪些环节需要做出适宜的转变,以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需求。一般而言,当企业出现并购问题时,管理者可以选择放弃或者是进行改变的方式持续进行合并。放弃合并通常是在扭转亏损存在巨大困难时才做出的选择,一般会从下面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战略改革:其一,利用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将工作重点放在品牌之上,压缩整体运营成本,对企业的营销及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其二,对企业的职工薪酬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其三,提出一个全面的财务整合战略,协助企业走出由于战略失误而带来的亏损局面。
三、结语
如上文所述,当前企业在财务融合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在合并之后进行财务融合的过程中要从指标体系、企业文化战略整合以及理性财务处理三个方面来实现企业合并之后的财务融合效应,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并购就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成为中国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首先介绍了企业并购的定义以及企业并购的意义,总结了国内外企业并购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财务问题是企业并购中的核心问题,并对企业并购支付和融资方式的现实选择和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能够在企业进行并购财务决策时发挥实际的指导意义,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为中国企业并购提供理论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1背景与意义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企业并购就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成为中国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市场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日趋成熟的并购环境,使中国的并购市场洋溢出巨大的热情,各行各业都弥漫着并购的气息,中国并购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也达到了新的历史水平,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一股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引导和推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我国企业界的并购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何进行成功的并购,如何在并购时对并购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财务分析也一直是困扰企业界的一个难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研究,希望能够为规范并购行为,为企业并购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借鉴,为并购双方提供有益的探索及思路。
2企业并购的定义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称为吸收合并。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称为新设合并。
3国内外企业并购研究综述
对于并购动因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并购动因理论。Kode,Ford,Sutherland认为并购的动因在于协调效应,并提出了评价并购协同效应的模型;K.D.Brouthers等认为,并购动机可以分为经济动机、个人动机和战略动机三类。其中,经济动机包括扩大营销规模、增加利润、降低风险、防御竞争对手等子项目9项,个人动机包括增加管理特权等子项目4项,战略动机包括提高竞争力、追求市场力量等4项。这些研究都为并购的动因的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内对于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成熟,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消费亏损理论、破产替论、强壮民族工业理论、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并购的直接动机有以下几类情况:完全的政府推樱企业处于被动状态;获取资源要素,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企业构筑企业集团,实现扩张的需要,如生产能力的扩张;获得优惠政策和合理避税;长远发展考虑,如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或为了获取市场机会。经济学家将我国企业的并购动因归结为两类:第一类是并购的一般动因,包括获取战略机会,降低经营风险,获得经验共享和互补效应,获得规模效应,降低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障碍;第二类是并购的财务动因,包括避税因素,筹资因素,投机因素,企业增值因素,财务预期效应因素。这些学者对于中国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将会使更多的企业重视自身的长远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久发展。
4企业并购支付和融资方式的现实选择
当收购企业决定在市场上发动对目标企业的并购战时,它首先要面对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支付问题;二是融资问题。支付问题是指收购企业应以何种资源获取目标企业控制权;融资问题是指收购企业应该利用何种金融工具筹集用以实施并购所需的资源。然而这两方面的问题又是相辅相成的。并购支付方式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决定的,在选择支付方式时离不开对融资途径、融资工具的考虑;而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额也取决于并购方选择的支付方式。因此,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方式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收购企业利用何种金融工具实施并购的问题,其所讨论的焦点是一致的:均涉及企业的融资方式。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内容是股权或资产的兼并收购。并
购的价款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资产置换支付、混合支付、承担债务等4种方式,其中以现金支付方式为主。现金支付方式的最大缺陷是:巨额的现金支付会给收购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压力。基于对我国关于资本结构研究的部分实证结论和建议,我国企业关于并购财务方式的现实选择是:中国企业在选择现金支付方式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债券支付方式或杠杆收购方式,并在适当情况下关注股票支付或交换方式。鉴于资本结构理论在不同假设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发展多样化的财务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制度背景是恰当的。国内企业应依据瞬息万变的周边环境和自身财务状况,相机灵活地选择多元化的适宜的金融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高和扩大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空间。
5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
5.1规范并购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集团财务控制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并购方母公司与被并购方子公司的关系是资产纽带关系,并购方的意志应通过对资金、财务活动的调控从而在被并购方得到完全的体现,以确保投资回报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这就决定了并购方集团公司财务组织的设置模式。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可在总部分别设置两个管理部门,一是主管总部财务的财务管理部门,二是主管对被并购子公司进行投资与权益管理的投资管理部门,这两个部门各司其职,职责分明。对于规模很大的企业集团,除了前述的两个部门外,还可以考虑在集团内部设置第三个部门,即信贷管理部,专门从事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资金融通。
5.2实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
为了移植并购方的管理模式并更好地执行并购方制定的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并购方必须向被并购方委派财务负责人,使其负责被并购方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参与被并购方的经营决策。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实际上是两权分离的产物,它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作为所有者的并购方公司的权益。并购方通过对财务负责人实施严格的选拔、任命、付酬、考核和奖惩制度,降低了财务负责人与总经理“合谋”的风险,增强了所有者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
5.3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经营活动实行产权控制
并购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被并购方的经营活动实行产权控制。(1)报告制度。被并购公司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事前向母公司报告有关公司资本的运营情况等。(2)信息交流制度。定期召开包括母公司董事、各职能部门、被并购公司及其他子公司总经理参加的扩大干部会议。(3)业绩评价考核制度。包括定量指标考核和定性分析,既考核各自的经营指标,也考核他们对母公司的贡献。(4)生产经营活动一体化。并购方通过生产、销售、供应等经营环节的控制来保证其产权控制。
5.4实行全面预算和动态监控
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对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以全面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具体的操作细则如下:(1)加强资金的规划与控制,避免支付风险。要深入分析资金占用情况,合理确定存货及应收账款的规模,盘活流动资产存量,优化流动资金结构。(2)实行应收账款责任制,控制信用风险。集团对应收账款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按照“谁形成,谁负责”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促进清欠和加强管理。(3)加强投资项目的内部审核c管理,控制投资风险。企业并购之后,应建立科学的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实行重大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4)加强对经营贸易的监控,防范经营风险。对达成初步意向的贸易业务,则须对其盈利水平、占用资金及期限风险等进行全面预测,并报公司财务负责人及总经理审核。
6结论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资本运营和组织调整的重要方式。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就是企业对已有的经济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确保资源得到最理想的运用效果。企业并购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只有经过客观、详尽的财务评估分析,充分考虑并购财务风险,选择最优的支付和融资方式,做好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并在企业并购后实施有效的财务重整,才能产生积极的财务效应和其他效应,为企业并购取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共荣.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
[2]孙涛.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定价理论与方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周春生.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陈志军.浅谈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工作[J].山东经济,2013
篇10
关键词: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企业往往通过合并形式实现资产重组。重组和并购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并购都是成功的。由于企业并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且其所涉及的财务活动较为复杂,资产风险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做到有效控制资产风险,重视财务整合工作,合理选择支付方式,才能保证企业并购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在重组和并购中面临的风险和损失。
一、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的含义
(一)资产重组概念
资产重组就是通过兼并、合并、收购、出售等方式,实现资本主体的重新选择和组合,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资产的总体质量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最终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更富有竞争力的资产组织体系。
(二)并购的基本含义
并购指的是兼并和收购,企业并购指的是企业之间的兼并和收购,即企业的法人在双方自愿并且支付一定资金的基础上,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企业并购也是企业在进行经营以及资产运作的一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并购要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将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
(三)企业资产重组和并购的原则
第一,提高国有经济整体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因而,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进而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的首要原则;第二,盘活存量与引入增量相结合的原则,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过程中,如果通过不多的增量注入,能够成为盘活大量存量资产的启动点,这种增量的注入就是必要的,例如,企业间收购、兼并,需要有恰当的融资渠道和相应的资金支持,由此可见,增量注入必须服从、服务于存量的盘活,从而提高增量注入资金的使用效率,要以有限的增量带动存量;第三,市场主导与政府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作为资源再配置机制的资产重组也必须强调市场的主导和基础性作用,资产重组的规模、范围的选择以及成功与否的评价等都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企业在决定并购前,必须要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估,但是在进行评估时会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不够了解目标企业的情况,使得目标企业与并购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等。信息的不对称会使财务报表和信息质量存在风险。信息不对称的出现是因为目标企业存在道德问题,其在并购的过程中对并购企业刻意隐瞒信息或编写错误信息,从而导致并购企业的评估出现问题。
(二)重组并购中的融资问题重组与并购
在重组并购过程中,融资方面的财务问题关系着企业的重组并购能否顺利进行。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通过企业自身盈利、自身投资解决的内部融资和借助金融中介机构的外部融资两种。外部融资又分为经过商业银行的直接融资和不经过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内部融资风险较小,成本比较低,但是数额有限,对企业的限制很大。外部融资虽然提供的数额较高,但是金融中介对于企业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许多将要被并购的企业往往不能满足金融中介的要求,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在重组并购的过程中,还要解决被并购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财务问题。
(三)重组并购中的支付风险
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支付,支付的形式十分丰富,例如现金、股权、混合、杠杆等几种支付形式,其中存在的经济风险也不容忽视。第一,现金支付的方式最为简单、方便,但是企业并购涉及的资金数量庞大,大量的现金存在很大的流动性风险,尤其对于跨国企业而言,现金转账还存在汇率风险;第二,股权支付摆脱了获现能力的约束,但是并购企业的控制权较为分散,严重损害了股东的效益,对于企业而言,财务风险也提高了;第三,混合支付主要是多种支付方式的综合,例如股票和现金联合支付等;第四,杠杆支付是平衡企业债务的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I的并购能力。
(四)重组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
目标企业的经营理念、组织构架、管理体制以及财务管理方面都与并购企业存在不同之处,这会导致企业在整合期出现摩擦,如果并购企业无法及时、妥善的处理问题,不仅会导致并购企业无法顺利完成并购,还会给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企业完成并购开始运营后,还会面临因资金负债整合不合理、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等导致的财务整合风险。
三、我国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对策
(一)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
企业在计划、决定并购前,需要聘请专业的、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防止因并购企业不够了解目标企业而产生财务风险。中介机构需要包括资金评估事务所、经济人、律师事务所、CPA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需要在进行并购前,全面、详细的审查与评估目标企业,尽可能的扩大取证的范围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中介机构需要正确地评估资产,给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提供一个合理的并购价格基础。除此之外,投资银行也可以给并购企业带来极大的帮助,投资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并购进行全面的策划,还可以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情况,例如其经营能力、产业环境、财务状况。
(二)统筹安排资金
实践证明,并购活动耗资巨大,单纯依靠公司自有资产显然是不行的。然而,我国目前公司并购外部资金筹集渠道很少,我国必须在下列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其一,随着股市市值的加大,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并购的可行性,为并购企业提供适量贷款;其二,简化企业债券发行审批程序,允许企业为并购发行债券。此外,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决定了支付方式的选择,而支付方式的选择又与资金的筹集方式以及数额有关。因此,并购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自身税收、流动性资源、股权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合理选择支付方式,从而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法律保护
法律是保障经济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要签订正规的法律协议,从而确保并购双方的利益。由于在并购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目标企业可以隐瞒或篡改信息的情况,给并购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对并购企业进行实际的考察,尤其是深入审查财务管理窗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经营管理漏洞,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是由于对目标企业的调查无法深入到每个细节,为了避免给并购企业带来风险,与目标企业签订法律协议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一旦出现问题,并购企业可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四)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我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一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应有意识的将我国企业进行集中,培养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引导我国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转移,尤其是对我国的优势产业,政府的工信部、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T要积极主动的对企业的重组并购工作进行政策上的指导。政府部门的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防范重组并购中的资产风险。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重组和并购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资产风险,因此,企业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和投资银行,全方位了解目标企业的各项情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并做好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莲.重组与并购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模式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 上一篇:财务管理报表分析
- 下一篇:农村财务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