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
时间:2024-03-12 18:0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基本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多媒体;基本原理概论;优势互补
[作者简介]唐云红,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法学硕士,湖南衡阳421008
[中图分类号]0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192―03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合后四门课中学理性最强的课程。能不能把学理性很强的“原理”课讲出吸引力,真正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新课题。为应对挑战,在增强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中,许多教师选择并依赖于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毋庸置疑,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带到轻松、愉快的现代教学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然而,笔者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原理”课是一门意识形态性很强的理论学科,教学效果的提高如果仅靠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植入是不够的,多媒体必须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原理"课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是由mul-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则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课前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教学以其教学视野更宽阔、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手段更先进的特点,被广泛地推广应用至各科教学,“原理”课也不例外。一般说来,在“原理”课教学中辅以多媒体教学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理”课课时的不足,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原理”课是在综合了原“98方案”中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并吸收科学社会主义相关内容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共54学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高度浓缩的丰富内容讲授完,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难度非常大。而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片、图像、文字、动画、视频为一体,充分利用电脑能够存贮大量信息的优势,加大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使授课内容立体化。如在讲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等理论命题时,使用多媒体课件,给予学生丰富的、立体的感性信息,就可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及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原理”课知识的获取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人们一般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同时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原理”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教师从上课铃响讲到下课铃响,学生只需耳朵听,唯理论而理论,空对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感性材料同时显示,变枯燥的理论讲解为可观赏的直观画面,使基本原理的内容形象化,及时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各种感官,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可以帮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并保持记忆教学内容。
3 多媒体教学使教师与学生教学相互交流增强,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生才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无论教师对的基本原理分析得如何透彻,讲得如何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也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而在多媒体教学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多媒体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将单纯知识再现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理解性的思维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给学生学习以更大的思维空间,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二、“原理”课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应注意的问题
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提高“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中得以大规模推广。然而,笔者却发现,不少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却走人了教学误区,不仅没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反而把传统课堂教学的精华部分也丢掉了。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误区之一:多媒体信息量越大越好。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误以为信息量越大越好,把加大课堂容量作为终极追求,结果却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频繁切换鼠标,用多媒体信息轮番轰炸学生。如果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信息量过大,就会造成电脑屏幕对学生长时间的刺激,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稍有疏忽就会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没有时间记笔记,也来不及理解重要的知识点。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在造成学生消化不良的同时,促成学生的思维惰性。
误区之二:用多媒体取代传统教学。有的教师误以为推广多媒体教学,就是要用多媒体取代传统课堂教学,他们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完全对立起来。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上课时,只是放多媒体光盘,学生静悄悄地看,就像是看电影,声光流动,有趣却华而不实。还有的教师把多媒体界面设计得非常漂亮,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闪烁出现,教师固定地站在电脑前面切换鼠标,传统课堂教学完全被抛弃。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导致教学过程的平庸化,教学重点没办法突出,教学难点没办法突破,教学疑点没办法展开,教学的本质失去了。
误区之三:只要做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使用了电脑就是多媒体教学。各高校的多媒体教室为节约教育资源,设计容量一般都在一百人以上。由于高校扩招,教学任务的加重,为便于多媒体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各高校基本上把“原理”课这样的大班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中良好的教学条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身体负担。但因为手中掌握资料的不足,有的教师把讲课要点做成Powerpoint演示幻灯片,再添加
几张图片就成了时髦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取多媒体之形,弃多媒体教学之实,自欺欺人。
基于此,在“原理”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要适度。多媒体是一门教学技术,它必须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服务。内容整合后的“原理”课时空跨度和学科跨度都很大,有着十分鲜明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它需要从根本上回答三个重大课题: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变化,其本质变没变,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变没变;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遇到挫折,其前途还光明不光明;历经150多年的考验,还灵不灵。要回答这些重大课题,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强化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光靠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加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社会主义遭遇的挫折,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淡化意识形态”的极力宣扬,当代大学生人生第二次断乳期的特点,“原理”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必须照顾到“原理”课课程特点和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适度使用。
2 多媒体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不能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在“原理”课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但由于多媒体的演示性,一旦把握不当,很容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师对问题深入浅出的分析大受影响,不利于教师教学个性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则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边讲边板书,板书所到之处,就是教学重点之处,也是学生思维所到之处,学生可以记笔记,思考所授内容,也可以调整思绪,跟上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必须为学生留下足够的讨论和思考时间,把多媒体理论表述的直观化,教师分析的深入浅出和人格魅力的熏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
3 多媒体教学不能流于形式。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的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可以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用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笔者游览了省内好几所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发现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缺乏各种丰富的材料,仅是直线型的板书作用,重形式轻内容,这不仅是对多媒体教学的误解,更是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玷污。笔者在调查中也听同学们反映,这样的多媒体课最好不要。因此,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决不能只停留在其表现形式上,如果那样,就会喧宾夺主,冲淡主题。
篇2
论文摘要:我国当前的评估制度在施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弊端,并不完全是由于评估指标设计不够科学、评估技术不够完善,而是由于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原因所导致的,充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制度安排及其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较研究评估技术更为迫切的一项工作。尝试从高等教育质量观、不同评估制度安排的效益存在差异、政府在高等学校评价中的角色扮演、对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评估制度之基础理论进行初步探讨。
2003年 ,我国正式确立了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以下简称评估制度)。截至2008年6月,第一个五年评估工作已经结束,其间有 500多所高校先后接受了评估。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日益凸显,评估制度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如由于委托关系而产生的评估主体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行政性评价而导致的评价指标体系单一问题等。其实,现有评估中的一些弊端,并不完全是由于评估指标设计不够科学、评估技术不够完善所导致的,而是由于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原因,如评估制度安排不尽合理等。本文认为,充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制度安排及其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较研究评估技术更为迫切的一项工作,因为它是评估制度不断走向完善,在实践中走的更远,更能发挥实效的基础。
一、 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看法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它会因为研究者所站的立场、层面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站在学校的立场,从微观的、具体的、操作的层面思考的研究者可能会着眼于学校的专业布局、课程结构等;站在社会的、政府的、公共福利的角度,从抽象的、宏观的、指导性的层面思考的研究者可能会着眼于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如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消长问题等。本文所说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站在社会的、政府的、公共福利的角度,从抽象的、宏观的、指导性的层面而言的。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已经对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作了很多的探讨与论述,例如戚业国提出了高等教育多元化质量观,认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甚至不同定位的院校应当有自身的质量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高等教育质量,这实际上也是坚持了高等教育多元化质量观。
本文坚持高等教育多元化质量观,其特殊内涵简述于下。一所高等学校可以有不同于其他高等学校的质量追求。例如,同样是办土木工程专业的两所高校 (甲与乙),甲校以培养土木工程基础理论或技术研究人员胜任力为价值追求,如果其预期目标达到,那么它的办学可以称之为有质量,应该被社会承认;乙校以培养建筑工地工程技术人员胜任力为价值追求,如果其预期 目标达到,那么它的办学同样可以称之为有质量,同样应该被社会承认;类似上述甲乙两校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质量不应该进行排队、比较,否则会误导高校的发展。
推而广之,同质的事物才可以进行排队、比较,不同质的事物不可以直接进行排队、比较。也就是说只有同质的高校、专业等才可以进行质量达成度方面的排队、比较。一所学校将来的发展不应该过早地被非科学外力所决定,而应该建立一套发现其“内力”的机制,发挥其内力的平台,在科学外力的激励下,不断获得成长条件,逐步发展壮大,或者及时淘汰,有效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当然,多元化的质量观并不排斥不同高校质量追求达成度之间的排队、比较,只是说,多元化质量观是一个更基础的观念,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只有在坚持不同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定位、专业发展目标、课程设置标准等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审慎地探索对同质高校、同质专业等进行质量达成度方面的排队、比较,或者根据特定的技术处理将不同质的高校、专业等进行同质转换后再进行排队、比较,进而根据排队、比较的结果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赋予相应的社会资源。同质转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下面我们可以用图示的方法揭示本文所秉持 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在要求,这也是我们探讨高等学校评估制度安排的一个基础。
二 、不同评估制度安排的效益存在差异
高等学校的客户是多个群体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里有家庭、企业、还有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等。不同的客户对于高等学校的期待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客户的结构状态、理智水平等,例如家庭可能期待学校能够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文凭,丰富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企业可能期待学校能够提供使受教育者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扎实专业知识、良好综合素质的教育服务或者具有市场价值的研究成果 ;政府可能期待学校能够加强基础学科的研究,生产具有重大理论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一所高等学校要想存在发展乃至辉煌卓越 ,必须考虑其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果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它可以被称之为是有质量的,否则是无质量的。从理论上讲 ,一所高等学校最终的客户即直接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程度应该作为评价其办学质量的基础。评估制度安排的设计应该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评估制度安排中评估主体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开展,建立利益诉求信息通道,使利益诉求信息得到充分表达,从而为科学评价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建立一套有力的动态标准、监督体制。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多样化发展的高等学校集合与其主要客户群体互动 的良性平台,这个 良性平台类似我们建立秩序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供买卖双方互利互赢增加社会总剩余一样。假设高等学校有三个主要的客户群 A、B、c和误差客户集合(0,理论上讲,高等学校的评估制度安排(记作 cuES)应该考虑到这三个要素和误差客户集合的利益诉求,应该是 A、B、C和利益诉求的一个函数,即 F(A、B、c、‘o),当缺少一个及以上主要客户群或者显著但没有考虑时,高等学校的评估制度安排就是不完全的,不良性的,不平衡的。
当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是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估,评估制度安排忽视了部分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如企业和家庭,造成了部分直接利益相关人利益诉求渠道缺失或利益诉求链条过长而导致利益诉求信息扭曲的结果,从而难以发挥企业和家庭在评估中的作用,难以形成合理的制约监督机制。当然,企业和家庭在评估制度中的体现并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所有家庭和企业 的参与,而是一种更加可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如可以是企业的人或者家庭的人,这两个人能够受到家庭和企业充分的监督与信任,能够充分代表家庭和企业的利益等。
三 、 政府在高等学校评价中的角色扮演
政府是购买高校 “产品”的一个重要客户,例如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民族精神等。由于某些高校 “产品”的特殊性 ,如果没有政府或者某些特殊机构 (例如企业、慈善机构等 )的支持或采购,这些 “产品”可能难以被高校生产出来。从评估角度来讲 ,当前评估制度安排的一个基础无疑是 “政府评价政府”,也就是说,政府办学 ,同时政府评价自己的办学,尽管政府办学的主体与政府评价的主体不同且有着不同的职责,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并不一定会严格履行职责,他们很有可能背着被人谋取私利,很可能使评价大打折扣。这里我们有两个根本的问题需要思考:一是政府充当了评价的主体,忽视了高校 “产品”的其他直接利益群体的监督参与,政府是否可以很充分地代表其他直接利益群体的利益;二是当前本科教学评估中政府的评价者是否可以政府对政府的办学者进行很好的评价。通过当前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片唏嘘声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到,社会直接利益群体的利益没有被很好地通过政府内化为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更新、教学模式、管理行为等。另外,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也充分说明了“政府评价政府”,委托之问进行评价的制度设计问题。所以说,政府在高等学校评价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关系评估制度设计的又一个基础理论问题。通过上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评估制度和现代高等学校制度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政府首先需要确定自己在高校 “产品”生产中扮演生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扮演这个角色。其次,“政府评价政府”是一种非良性评价制度。评价制度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高校 “产品”其他直接利益群体的参与,使其利益得到表达转化为高校 “产品”的特性 ,同时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制度安排,也有利于形成评价主体之问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格局,从而为高校 “产品”质量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导向环节。
四 对于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
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很多高等学校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差别,或是由于办学 目的不同而引起的办学资源的差异 ,或是由于某种难以改变的外力的原因而导致的办学资源的差异等等 ,总而言之学校存在差别是一种常态现象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差别。本文认为,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所谓平等发展的权力是指,社会应该为高校的产生,发展,消亡提供一个公平、科学的制度平台,依托于该平台,高校可以平等地产生 ,与此同时,其内部力量也将获得公平发展的条件,如果高校的内部力量能够有效发挥那么它将得到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的认可,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否则就应该予以淘汰或者并人其他效率更高经营更好的管理者手中,否则就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侵蚀。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一种 “优胜劣汰”的制度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这种对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直接关系着评估制度的设计。依据这样的对不同高校的社会态度,评估制度的设计应该着眼于每一所高校的发展 ,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通过实施评估,一方面通过给予适当资源量的正向激励手段激励经营得当的高校发挥优势,继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减少或者剥夺资源的负向激励手段对经营不当的高校予以相应的惩罚。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
[3]顾明远.高等教育评估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田.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3)
篇3
一、当前中国大学的体育教育改革潜在的问题
1、缺乏基本理论
近几年,我国对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大学的体育教育质量依然没有很大的提升,甚至是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则是没有一个科学性的、系统性的、权威性的基本理论的指导,这种缺陷是极其致命的。只靠大量引进国外的新概念,使用一些十分牵强的专业术语,有时甚至不惜用杜撰的名词进行组合使用,这种盲目引用丝毫不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概念术语,不仅不能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相反,将使教育体育理论体系变得十分混乱。基本理论知识在十分科学、系统、权威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对实践进行指导,不至于让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如此随意和盲目。正因大学体育教育缺乏基本理论,所以,现代中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无法高效有序地开展。
2、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落伍的体育教学方法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起步晚,“体质教育”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大学体育教育就是使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以锻炼身体为唯一目的的课程教学。现如今,大学体育教育迅速发展,国家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上,因此,我国必须首先关注到体育教学观念的陈旧以及体育教学方法的落伍。今天的大多数大学,体育教学依然以教师为中心,遵循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侧重对教学的技能和所能负荷的强度的追求,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按部就班地讲解与示范更是缺乏课程创新的趣味性的表现。这种落伍的体育教学方法不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和寻找体育锻炼中的娱乐性,使学生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激发大学生群体对健身锻炼的积极主动性,亦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传输和培养。所以,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落伍的体育教学方法阻碍着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进程。
3、体育课程的设置与需求脱节
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中,体育课程是其灵魂。只有将体育课程安排好,才能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但是当代大学体育课程普遍陈旧、单调,十分呆板,与大学生的生理需求脱节严重,体现的是科学性和时效性的缺失,并不利于大学生全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一直沿袭从前的以竞技和考核为主的课程形式,引起众多大学生的反感,使得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任务难以达成,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也难以得到提高。
4、大学生自身素质难以全面发展
在大学生进行体育选项课的选择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选择的标准,往往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单一的体育选项课不能使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渐发育成熟,但对于事情的判断和思考仍有所欠缺,自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所以,仅靠大学生被动接受体育教育,并不能够使他们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如何进行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
1、创新体育教育指导理论
前面已经谈到,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缺乏可提供指导的基本理论,因此,在现阶段推动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于指导理论的创新。只有创新体育教育的指导理论,将其系统化、理性化、科学化,才能拒绝零碎而随意的舶来品,才能拒绝盲目的杜撰现象。哲学作为全部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应该对大学体育教育有着独特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中,我们不能忽视哲学思维,应该用哲学思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推翻原来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同时,寻找更符合时代特点的、积极的体育教育思想,使基本理论成为实践的好向导。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体育教育发展的规律,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其认识能力,从而提升其思维水平。
2、改变陈旧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和方法
从中国的本国国情看,中国的基本国策日益将范围扩大至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所以,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中,应积极破除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大到整个社会、国家,小到政府部门、学校的校领导,都应该端正对体育教育的态度,重视体育教育改革。从而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应使用多套教学方法,告别单一的“教”与“学”,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不断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由此看来,科学合理的课程能够让体育教育不再单调无趣,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
3、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和设置课程
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实践重心应放在体育课程的合理安排和合理构建一整套体育课程体系上,教材的改革要以实用为主,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应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达到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以达到使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目的,还能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增强起到积极的影响。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喜好,所以,体育教材的制定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多样性和包容性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在课程的设置问题上,我们应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的时间和内容,要有计划的、充满逻辑性的处理,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我国体育教育的质量。
4、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发展
针对我国大学生以自身喜好为选课标准的现状,大学体育课程应增设交叉性质的学科课程,不能出现单一的某种项目课程,而是选取一类性质、方法相仿的体育项目让大学生进行同场竞技,避免过于重视技术而轻视理论的现象的产生。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进行团队赛或小组游戏时,不仅能够增加体育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提升我国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过程中,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又暴露了许多存在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问题。为使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积极借鉴国外有关体育教育的经验和引进先进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现状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分析,总结出有利改革的措施,将对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有着导向作用,必然使改革不断推进,向着远方迈开步子。
篇4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14-02
学校体育是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非常重要的影响着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而中专学生从年龄结构来说,中专生在15~18岁左右年龄段,介于初中生和大学生的中间阶段,类似于高中生,但从接受教育的方式来说,又接近于大学教育阶段,是相对特殊的生活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朝气蓬勃,情感丰富,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也容易陷入极端情绪。这时候正是指导他们全面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自觉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特殊时期。这就要求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中专生通过体育教学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从而指导中专生科学自觉的锻炼身体,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一、响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原因
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是非常喜爱的,都有的参与体育活动的要求,教学效果不好,说明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这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手段等因素有关。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落伍,教学方法单一,活动内容又缺乏趣味性,会使得学生的兴趣、爱好很大限度地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也就无法得到形成。
1.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中专的体育教学模式,延续了多年以来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中专自身的发展特点,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不统一。总得来说,不利于对中专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对体育的兴趣,激发不起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制约了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综合效的发挥。
2.教学评价方法单一影响。体育课的评价方法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现在体育课的评价体系,缺乏一个客观的合理的评价标准,没有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是为评价而进行学习。如今中专体育教学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内容有着许多缺陷,不能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给以及时的反馈,不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他人评价的做法很多,而主体评价则没有。而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情况没有一个主体性认识。这样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能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主体评价应当引我们平时的体育课评价中去。不应该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学生在身心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按照统一的标准,有些学生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好多学生由于先天原因的因素,却达不到标准要求,被视为“不及格者”,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消失而有些学生由于先天身体素质较好,索然不认真上体育课,却能取得优异成绩,积极性也同样不能充分发挥。不能够真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就没有办法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体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体育教学重点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体育意识,掌握科学锻炼方法的正确运用及体育思维能力的培。而目前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领导和体育教师自己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就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思的形成。
二、养中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
1.思想,更新观念。体育课是一门既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一种教、学,练合一的课。体育课中学生要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是一种需要消耗相当体力的课。体育课在遵循人体运动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身体锻炼,它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机体活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活动能力。而各项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都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练习才能掌握的。所以教会中专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的锻炼习惯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就又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只有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通过体育理论的学习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指导终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部分。终身体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自觉锻炼身体的过程,因为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自己从事体育活动的。这就要求中专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和独立锻炼的能力。中专学生毕业后将会走上工作岗位,所以中专体育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科学的掌握健身知识和自觉的锻炼身体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自我锻炼能力、经常锻炼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中专生良好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专学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在中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索性,体现个性化、自主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模式上,应采用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的练习,培养中专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中专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同时还要通过丰富的训练方法让中专生学会思考,学会自己科学锻炼的方法。
3.大纲,努力创新。中专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根据是中专生学生的特点,内容很丰富,各方面也有很大的灵活性。中专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在体育课上要以教会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养成体育锻炼和形成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为重点,并根据自己学校的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对大纲规定的教材进行科学安排,可根据所在学校场地器材等特点加入一些操作性和趣味性强的、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改变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兴趣爱好,从而使桌子上科学锻炼身体,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4.学生的主体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指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主动去支配自己体育行为的观念,是个体行动指南,主导个体的体育行为。教学内容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前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前提,体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爱好,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通过区别对待原则,积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教学内容,要改变过去把体育课变成普通身体素质课的做法。在目标的确定的指引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根据不用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要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下功夫。
5.评价方法。了国家和学校要求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达标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主体评价,要及时表扬和肯定中专生所取得的进步,注重对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要调整体育课体育考核办法的结构,使身体素质不突出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指导,也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所要求的水平,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锻炼水,平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自觉的养成体育习惯。
6.组织体育活动营造体育锻炼氛围。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体育锻炼的兴趣,是从对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体验开始的。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参与对个体体育意思的形成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的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活动和竞赛中,学生通过锻炼和比赛,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体会到了体育活动的乐趣和价值,能够形成很好的体育活动的行为取向,对以后自觉的参加体育活动和竞赛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通过体育竞赛让学生多了解体育,多参加体育活动,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们在体育活动和竞赛中获得体育乐趣,培养体育锻炼意识。通过体育活动和竞赛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氛围,从而全面提高中专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最终达到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总而言之,要想在中专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必须明确思想、更新观念、研究大纲、努力创新,努力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法,更新体育教师和相关领导的教学观念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体育意识,组织好体育活动和竞赛形成体育锻炼氛围,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耀凯.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终身意思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18).
[2]余翠霞.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终身意思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界,2012,(1).
篇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当前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令人担忧。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幼师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其对待体育锻炼的认识、态度也理应受到高度的关注。为了解幼师学生对体育锻炼方法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师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发挥体育学科对幼师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促进其掌握适合幼儿园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技能,为幼师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做出贡献,特作本调查。
二、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调查时随机进班发放问卷共742份,回收有效问卷699份,问卷有效率为94.20%。其中两年制131人,三年制445人,五年制123人。调查从体育教学方法与环境、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体育锻炼计划与指导、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与组织等方面,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并结合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设计相关问题。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学方法与环境。
在“你认为学校体育课应该以何种形式上”的问题上,选择以学生为主的占30.62%,以教师为主的占2.86%,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占66.52%。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逐渐代替“满堂灌”,上课时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解决学生的疑惑。
因为环境因素和缺乏相应的设施,阻碍了学生体育锻炼,学生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的仍然占很大比重,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从害怕到接受再到积极参加,让学生不仅爱运动而且更爱上体育课。同时,学校要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良好的场地与设施,安排一些空余的活动时间,让体育运动在同学之间传播开来,并广泛地开展起来。
2.体育教学课程设置。
57.26%的同学认为体育课所学内容与以后幼儿园教学工作有很大关系,27.35%的同学认为体育课所学内容与以后幼儿园教学工作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大,15.39%的同学认为没有一点关系。大部分同学对目前课程设置不是很满意,认为应该加大体操学习。学校也可以考虑女生特点,增加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课程,她们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气质。
3.体育锻炼计划与指导。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教授幼儿一些身体练习的基本形式,是增进幼儿体质以及促进幼儿情绪成熟的最基本的途径。它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也不同于一般的身体锻炼,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在传授幼儿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幼儿人格和个性,发展智力,更为终身健康打下基础。
当体育锻炼和学习冲突时,88.57%的学生选择根据当时心情是否运动,说明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很随意,没有制订一个严格的计划。
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计划,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因为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思维活跃,有利于身心健康、保持平和的心态。将体育锻炼与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在下午或晚上进行体育锻炼有很科学的效果。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锻炼的最佳时间是下午5点钟和接近黄昏的时候,这时的人体处于最佳状态,进行体育锻炼效果最好。学生对这一问题可能不了解,随意选择时间锻炼的仍然占大多数,有约占九成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素质不好,有可能因为身体的原因而限制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4.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与组织。
有一半的学生认为游戏适合幼儿园体育教学,而且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以柔韧性和灵敏性为主的游戏适合幼儿阶段的活动。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各器官和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因此速度性和耐力性游戏不适合幼儿阶段的活动,有少数学生认为幼儿广播操和队列队形适合幼儿园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体育游戏能够增加学习兴趣,但更深层次的是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动脑、动手。
四、几点建议
1.调整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贴近幼儿园体育活动要求。
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技能,必须在职前进行学习训练。所以幼师学校要根据这一客观要求,适时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将韵律操、幼儿体操、队列队形、徒手操、器械操和口令等列入体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教学时间,也可增加实用性强的健美操、体育舞蹈来提高学生气质,塑造形体美,增加自信心。
2.完善体育教学设施,积极提升学生组织幼儿园体育的实践技能。
对学生进行幼儿体育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组织幼儿园体育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技巧,幼儿师范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活动设施,以满足不同兴趣倾向学生的锻炼需求,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在引导他们学习幼儿园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有效地培养他们组织和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能力。
3.强化幼师生组织幼儿体育游戏的知识与技能。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也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教师应尽量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从熟悉体育游戏的玩法,理解、掌握体育游戏的基本结构到模仿、尝试自己创编体育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将自己创编的体育游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逐步提升体育游戏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请幼儿园老师讲解、组织学生见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幼儿园教师组织体育游戏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
篇6
分析前四届基本功大赛结果可以发现(见表1),团体总分前几名与后几名的成绩相差近一半,表明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成绩较为突出的高校以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为首,在基本功大赛中牢牢占据着前五名的位置,而成绩较为落后的高校有枣庄学院、德州学院、青岛大学等高校需有待加强对该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一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水平的高低与其在招生批次、在校人数、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经费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2]。我们通过对各校师资力量和大赛成绩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等成绩较为突出的高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而枣庄学院、德州学院、青岛大学等成绩较为落后的高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由此可见,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的比赛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
2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主要问题分析
各参赛高校备战时间过长,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办学水平2011年6月在鲁东大学举行了山东省第四届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共有14支参赛队伍,每支队伍有20名参赛队员(其中男生13人,女生7人)。参赛队员由主办单位于赛前两个月从各校三、四年级学生的录取名册中随机抽取50人(其中三年级35人,四年级15人),由参赛单位从中选取25人进行注册,并在赛前最终确定20人报名参加比赛。参赛队员从三、四年级抽取是合理的,因为三、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主干课程的学习,各项运动技能也已基本掌握。由随机抽取的人数为50人到自主确定20人参赛,基本上可以反映该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平均水平。但是由于参赛只有20人,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被选中抽取的50人都会参加集训,参赛单位最终报名后,参赛的20人还要经过短期的集训,因此,这些学生的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都有明显提高,而没有参加集训的学生与之产生了较大差距,不能直接反映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的真实现状和整体水平,也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提高了少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有悖于组织者举办比赛的初衷。比赛内容与形式有欠缺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比赛内容包括两大类,一是基本理论知识类,二是运动技术技能类。其中基本理论知识类是以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定的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等内容,外加大学英语。运动技术技能类比赛基本上涵盖了田径、体操、武术、球类等运动项目,其中第一届、第三届基本功大赛还设置了攀岩和观看录像分析技术动作等项目,较为新颖。总体上,五届比赛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全面、灵活,基本上包含了一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该专业上所学的项目。举办基本功大赛,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基本功大赛设置的内容,应该正确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事体育教师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其中体育教学组织、说课、撰写教案和为学生制作运动处方等基本技能也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但是山东省举办的五届基本功大赛中并未涉及有关体育教学能力类的比赛内容。大赛评价体系不科学性比赛内容一旦确定,评价体系构建是否科学就显得十分重要。综观五届基本功大赛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山东省第四届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为例,比赛规程规定:各队团体名次是以两大类知识体系成绩之和来确定。其中基本理论知识类(英语40分,其余科目20分,共计200分)采用闭卷方式,全体队员都参加,以全队得分之和排定各队名次。理论知识笔试名次排定后,获得第一到第N名的队,分别以200、184、176、168计分。运动技术技能类各单项的计分标准不同(武术、游泳各50分,其余项目100分,共计600分),例如田径(100分)中项目设有跳远(30分)、铅球(30分)、4×400接力(40分),排球(100分)中场地6人排球赛(68分)和传垫球计时赛(32分)等。由此可见基本功大赛如同翻版的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各参赛代表团为了争夺比赛的名次,都必将全力以赴,虽然通过两个月的备战提高了参赛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但这仅仅是“短期效应”,无疑与山东省教育厅举办此项大赛的目的和指导思想相背离。举办基本功大赛是为了检查全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由大赛举办的初衷可以看出,大赛的出发点是教学比赛,而非竞技比赛。同时由于各校的生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等都有差别,大赛只由运动成绩来体现各校的教学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山东省第四届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基本理论知识类(200分)与运动技术技能类(600分)的分值比例为1:3,由此可见,此届基本功大赛重视学生自身的运动技术技能而轻视基本理论知识,这种导向作用容易使教师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化产生重“技”轻“文”的倾向,而学生也易简单地将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理解为“技能的传授”。殊不知,体育教学依旧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失去了教学中的教育成份,体育教育的内涵无形之中就遭到篡改,教育的内容也就大大地缩减[3]。这样,基本功大赛所导致的学生学习方向自然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相去甚远。大赛没有对参赛队员的参赛项目数量进行限定综合五届基本功大赛来看,除了基本理论知识和广播操需要全体队员参赛之外,其余各运动项目都少于20人参赛。[4]由于竞赛规程并未对参赛队员的参赛项目数量加以限定,又由于参赛队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的差异,因此有的队员可能只擅长一项比赛而有的队员可能擅长所有比赛项目,从而出现了在比赛项目报名中有的学生只参加2-3项比赛,而有的同学却要参加7-8项比赛的现象,既不能合理体现参赛队伍中参赛队员的平均水平,对各校教学质量的评定也容易产生了一种假象。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举办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届基本功大赛,能较准确地反映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同时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5]但从举办大赛的初衷来看,基本功大赛是一场教学比赛并非竞技比赛,要使基本功大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和促进效果,就必须对大赛的内容设置、比赛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进、创新与完善,从而打造一个全新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比赛并形成传统。[6]
3.2建议
篇7
关键词:体育本体论;快乐体育;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117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现代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快乐体育的根本就在于承认并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与方式调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文章从体育本体论出发追溯了体育的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了相关思考。
1 快乐体育教学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快乐体育是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研究和实施对象。随着教育改革与体育本体论在高校的深入,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得到高校的认可。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主角的身份,将学生从不懂世事培养成专业的,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精神都是学生应掌握的一种技能,因此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知识的传授、实践的进行都离不开学生这一主体,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快乐体育教学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各大高校的关注,高校开始对其体育教学内容、形式进行改革。快乐体育理念成为高校发展的一种基本理念,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明显凸显出来,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体育对于学生、对于社会的影响也不断提高。
2 快乐体育是人本教学的本质
人本教学提倡在教学中关怀人这一本体,体育的本质归根到底还是人本教育,需要对人加以关怀。体育具有多重功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增强意志都是其重要功能。通过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素质,更早的适应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体育功能的理解也不断深入,体育理论不断丰富,快乐体育深化了对体育基本理论的理解,体育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锻炼,还包括心理上的教育,文化上的教育,体现了其文体不分家的本质。基于快乐体育,才能让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才能通过体育升华人才品质。在传统的教学中,体育本体论未得到挖掘,快乐体育也未能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多年来,我国体育教学始终以完成课堂技能教学与完成期末考核为主,并且考核内容单一,这使得体育的发展偏离了本体,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关注人本教学是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基于体育本体论下正确的体育教学方法,也符合人才的培养模式。
3 快乐体育是教育的整体目标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是重要部分,以教育为框架的体育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与德育、美育和智育相对应的整体教育,其二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数学、语文等相提并论。教育具有整体性,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育的最终目标应保持一致。体育既然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发展目标就应与其它学科保持一致,并做到共同发展。不同的是,体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体育中对于身体素质、技能的要求不可却晒,这决定了体育教学的独特性。快乐教育强调学生本体论,强调对学生的关怀,这其中就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与基本技能完成,这与文化课以及其他课程在内容上有所差异,但在那最终目标上均保持一致。快乐体育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完成体育的基本职能,还要相应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的基本教育职能在于“身体”,但快乐体育的本源要求其不仅要关注身体本身,还要适当的关注心理教育、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才是体育本体论,也是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基本目标。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体育教学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快乐体育理念的实施依然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体育要想发挥其积极作用,还应针对现状作出适当的调整。
4 总结
体育本体论下,快乐体育思想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理论。快乐体育的提出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引导。实践证明,快乐体育理念对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快乐体育理念,但由于对于理念本身缺乏深入的理解,理念的深入过程中存在误区,因此导致体育的教学效率不高。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因此要发挥体育的积极作用就要从培养者自身出发。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探究了基于体育本体论下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在未来这一理念将更加深入的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增强体育的趣味性,强调体育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关心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确保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水泉,毛振明.快乐体育论的源头.体育与科学,2014,(3).
篇8
【关键词】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 体育理论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体育管理、体育科研、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体育教育是通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理论知识学习、观看各种体育比赛和各种体育场馆设施等。)以达到身心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是全面的自觉的行动。体育教学则是体育教育的一个分枝,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范围内,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是带有强制性。体育教育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是一个长期受教育过程;体育教学则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段,追求的是短期利益和短期效果。
经过调查发现,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大多数对体育教育定位不够准确,或者模糊的认为体育教学就是体育教育。造成的结果是大学体育教育被体育教学所代替,更多的体育教学模式是简单地延续了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形式,使得大学体育教学缺乏新意,缺乏特点和活力。本文针对目前普通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实际理论教学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向体育教育转化的理论,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通高校这种教学模式,为大学体育教育有别于中学体育教育增添新的学习内容,使得教师有所教,学生有所学,从而使体育学科在健康中得到更快地发展。
1.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指导思想上重视体育教学,轻视体育教育,甚至简单地认为体育教学就是体育教育;重运动技术的教学,轻体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运动技能的形成,轻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育知识的需要:重运动技能的短期传授,忽视体育终身教育作用。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安排雷同,体育教育未能充分发挥作用[1]。目前高校普遍仅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由于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差,运动习惯还没有养成,平时缺乏体育锻炼习惯,导致体质状况明显下降。
理论教材陈旧,不系统。多年来,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材纲要的内容基本无变化,与中学大同小异,至今尚无一套较适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教材,教师传授给学生多属一般常识,不能结合实际情况比较系统地讲述体育理论知识[2]。
体育学科未能与现代社会发展和其它学科同步发展:高校体育科研对教学改革的直接推动力不够。
2.高校体育教育的定位
高校体育定位是指高校体育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的任务、目标和其所属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应具有的特性和位置。高校体育教育无论从教育性质还是从教育对象的变化,都应在课程的性质、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考核办法、教师素质等方面与中小学有所区别,有所发展,有所创新[3]。由于大学生的身体技能和对体育知识的个体要求等方面比中小学生的差异要大得多,且高校的场地、器材设施条件比中小学校要好得多,体育师资力量也强,这些就为高校体育教育形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能,使得高校体育教育结构体现出因人而异的特点,也使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具有较大范围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3. 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3.1 完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树立终身体育教育观。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必须从指导思想着手,大胆地转变观念,把健康第一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作为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向学生贯彻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标,把体育教育的方向从单纯追求外在的技能水平掌握转移到全面追求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上来[4]。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优势,把体育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突出其教育的功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是体育学科发展的趋势,更是高校体育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
3.2 完善体育教育内容,建立建全科学的教材体系
在“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建立建全高校体育教材体系。高校体育教材要体现体育教育这一特点,而不是竞技化[6]。要打破单一的运动技能的教学内容,增添健身康体,休闲娱乐的教育体系。采用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知识和能力,调动学生锻炼积极性,养成良好锻炼习惯,为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在教材的编写中,要结合学生的智力优势、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倡百花齐放,广泛交流,防止“千校一本”的现象,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非竞技性相结合,保留现有教材中的健身性、娱乐性内容。在选编教材内容时,不仅要选编一些简单易学,锻炼价值大的运动项目,还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要考虑地域经济,学校实际及人材培养方向,选编一些比较时尚的运动项目和中小学很少开设的项目。
3.3 丰富体育教育方法
在继承的基础上,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体育教育方法。高校体育教育应由以健身为主转向以全面育人为主,打破传统的以运动技术、技能形成与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转向为全面培养学生自学,自我锻炼,增强体质及丰富自身知识结构能力上来。因此对高校体育课程安排及理论与实践锻炼时数比例应有所突破。在教育的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针对培养的目标,教学的目的,教学的对象和教学的内容等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多采用一些“启发式”, “诱导式”和“互邦式”的教育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及其它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建立有利于学生自觉、自愿、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环境,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参加体育活动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课外体育活动建议多采用“俱乐部”形式进行,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参与,自己管理,自然发展的模式运行[ 8 ]。在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呼声不断升温的情况下,采用俱乐部活动形式,正好满足了学生这一心理需求,使其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并促进学生进行社会关系交往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4 完善体育学科课程设置
据调查,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广泛采用的是在一年级开设基础体育技术课,二年级开设专项体育技术课,三、四年级没有开设体育课,造成的结果不仅是三四年级学生体质的明显下降,同时对这门学科在普通院校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体育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不仅有自身 的技术理论体系,而且还有自身纯理论体系。任何一种体育活动的开展,任何一种技术动作的完成都需要人去做,在这一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何引导这种变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仅凭技术理论的学习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对体育理论知识,如“运动生理学理论”、“运动解剖学理论”和“运动医学理论”的学习才能够达到。
3.5 完善体育考核办法
体育考核是为完成体育教育目的、任务而采取的一种检查教育效果的方法,也是为了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课内、课外体育锻炼,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效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的考核一直采用理论(占10%)与实践(占90%)相结合,技评与达标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如此众多的考核内容和复杂的计算成绩的方法,并未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学习水评。根据终身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利用学校特定的考核教育手段,来再现体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己独特的锻炼优势,这才是高校体育教育有别于中学体育教育之所在。因此增加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在考核中的比重,把自选项目和自选动作以及自编练习也纳入考核的范围,才能更加体现高校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9]。
4.结论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原有的大学体育教育方法的弊端己经暴露出来,简单的重复中学体育的教育方法,己严重的制约了这一学科的健康发展。针对大学生身体发育已基本趋向定型,知识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完善体育教育形式,丰富体育教育内容己成为该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在大―、大二年级体育基础课中,将理论课时由目前的10%提高到3 0%,增加人体生理和解剖学基础知识,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多项内容的体育养生理论选修课,把体育教学的阶段性与体育教育长期性相结合,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对体育学科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已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指导其自身今后参加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进行体育教育扎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l] 邹继豪等.中国学校体育[M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267-306
[2] 郭海玲.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2003.7.92-93
[3] 谢静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体育学刊.2002.11.98-99
[4] 付明.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设想[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1.158-159
[5] 何伟,论大学开放式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7.79.81
[6] 周洪珍.广东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3.9.33-37
[7] 王方.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创新与健康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5.133-139
[8] 陈平.论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体育科学学报.2002.l.95-96
篇9
关键词: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1.前言
社会体育专业肩负着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重任。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体育专业在怀化学院属于一个新兴专业,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尚处在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现状与分析,不仅是对专业目录的进一步完善,而且为推动我国的群众体育开展提供了人才资源,使全民健身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加科学有序的进行,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2.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对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现状分析
3.1.1对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依据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怀化学院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社会体育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体育指导能力,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活动指导咨询、组织管理、教学研究以及经营开发等工作的应用性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但目前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3.1.2对业务要求现状分析
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要求为:掌握教育学、心理科学、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较强能力和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专项运动技术达到二级水平,裁判能力达到二级,外语达到准四级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高校一级水平。但是社会上设置的相关岗位有限,社会体育专业的特色没有充分的展现出来,限制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
3.1.3社会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高等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以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等为主。
长期以来,怀化学院体育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体育师资为主。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是培养具有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从事运动训练教学、训练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3.2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的现状
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课四大类。必修课覆盖了多个领域,涉及面较为广泛,再加上限选和任选课程,社会体育专业已经成为集众多专业于一身的综合性专业。
3.2.1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分析
国外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的30%~34%,国内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平均比例为25%~26%,通过统计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基础课看出目前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基础课比例偏高,在学校对体育学院规定的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公共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越大,专业课的课时必定相应减少,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专业水平的提高。
3.2.2学科和术科的比例分析
由调查得知,学科(即理论课程)与术科(即技术课程)的比例为1.6:1,但是目前国内高校社会体育的术科专业课程设置比例正在日益缩小,基本比例约为2:1,对此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应适当减少术科学分或学时,尽量不减少课程数量,合理安排学科与术科的比例。
3.2.3选修课与必修课设置的比例分析
当前,国内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必修、限选和任修课程的课时比例为7:2:1,并向6:2:3的方向发展,但怀化学院选修课在比例上大于国内其他高等体育院校,任意选修课程数量较少,各自间的联系不明显,而对学生的引导性又较少,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不能达到预期的课程设置效果。
3.2.4实践环节的分析
在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实践环节就更显示其培养合格人才的独特作用与功能。根据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特殊性,采用短期实习与长期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暑期实践时间共六周。随着学生实习目的性的增强,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给予的指导较为不足,没有对口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岗位,这就使得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缺乏相关的经验。
4.结论
社会体育专业在数量上发展非常快,人们对这一新兴专业报有极大的希望,因此怀化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在考虑未来社会对社会体育专门人才质量的需求,应该合理设置必修课,压缩必修课程,选修课宜多,理论课适当减少,技术训练、实践教学相应地增加,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建岳,等.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设计[J].西安体院学报,2002(2):32~34.
[2]李正荣.武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3)
[3]陈永军.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6(6)
篇10
关键词:教育游戏;学校教育;学习兴趣;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体育教学可称是“三步走”,所谓“三步走”简而言之就是准备、活动、结束,再加之各类运动技术于其中,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表现出以教师的主观想法为主导,注入式的引导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一旦有错误出现时,教师会立即纠正,使之教学过程较为古板枯燥,再之后教师会以学生的技术掌握熟练度来为每位学生进行考评。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部分却一直被定位于被动状态,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呈现出低沉、消消极的学习情绪,更严重的还出现学生早退和逃课的不良现象。由此可见,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很多漏洞与不足之处,那么我们将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打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并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呢?基于游戏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好的办法。
体育游戏以身体活动、积极思维为主要形式,以锻炼身体、提高技能、开发智力为主要内容,以发展身心健康为目的,要求游戏者在同一条件下竞争和表现,这些都决定了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育游戏基本理论的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将游戏解释为:娱乐活动,玩耍。《辞海》给游戏的定义是:以直接获得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柏拉图将游戏定义为:“游戏是一切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亚里士多德将游戏定义为:“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拉夫.科斯特的游戏定义: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
(一)教育游戏的定义
教育游戏是严肃游戏的一种形式,是严肃游戏的一个分支,教育游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培养学习者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学习个性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它通过趣味性、竞争性、参与性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较好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育目的,是专门针对特定教育目的而开发的游戏,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在设计游戏的同时以成熟的教育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而取得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
(二)教育游戏的特点
教育游戏不同于普通游戏,教育游戏具有教育性、竞争性、交互性、参与性、趣味性等特点,其中教育性是区别于普通游戏的关键特点,教育性决定了游戏设计的目的、任务、方式,也决定了游戏的内容、结构策略,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通过体育游戏,能很大程度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时间持续地投入到教育游戏中去,既可以保证学习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社会化,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以便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进行自评。
二、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价值
体育游戏在不同的角度定义是不同的,单纯从游戏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以体育项目或体育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娱乐活动;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种以游戏为表现形式或载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或辅助手段。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动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有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学习的兴趣、爱好或习惯。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针对学习的需要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兴趣,这个因素非常重要。游戏的教育方法比传统的学习方法更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教育游戏通过游戏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一定教学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育与游戏的和谐统一。
(二)帮助开发智能,提升学生道德感
现代学校智育需要靠教育游戏对人的记忆力、注意力、想象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等智力要素方面杰出的训练使其足以为提供重要补充从而帮助开发智能。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看,教育游戏对语言文字、逻辑推理、视觉空间智能的开发有直接的反映,更能挖掘人的多方面智能,综合培养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学生通过游戏教育,学会协作和互让,学会坚持和顽强,逐渐变成了二十一世纪具有优良品德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体育游戏在带给孩子们愉悦的享受的同时学习了更多的知识,在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由枯燥变得兴趣盎然,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的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体育课中要求学生力与美的和谐与统一,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体态匀称,动作优美协调,性格坚毅乐观。通过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人类身体不同的力与美,展现人体的韵律之美、力量之美、活力之美,体现体育的魅力之美。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学的观念,不要把“学生是主体”作为一句口号来喊,教学的完成也不仅仅是动作完成的到位和完美与否,学生有没有照着老师既定的方向进行,应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体验上,只有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了快乐,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教学快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市场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