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制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2 18:0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法制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法制建设

篇1

1.1派送老师去其他学校学习或者出国深造。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教授理念,有不同的教育研究方式。通过将老师派往其他学校这一途径,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将自己的学校融入全新的血液,这样更有利于本校的法学教学同社会法制建设相适应。我国作为中华法系,而现行的法律很大一部分属于大陆法系的范畴,通过派遣老师出国深造的方式,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充实我国的教育现实。

1.2组织老师进行交流活动或者进行专题讲座。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利于法学教学,每个老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交流给其他老师,扬长避短,从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制。社会是不断的发展的动态的社会,每天都可能会有不同的事件发生,不同的政策法规出台,所以高校要组织老师召开会议,要求知名人士进行专题讲座,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报告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够紧抓时代跳动的脉搏,永远保持活力和与时俱进,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变化着的世界,才能适应社会法制建设的具体需求。

2、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实践教学形式

任何教育都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层次,法学教育固然也是如此。法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所有对法学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极为重要。

2.1我国的传统法学教育中,一般是以传授系统的和科学的法律知识为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纯理论探讨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建立发展社会的需求,不利于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法律人才的涌现。而以法律运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法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法律联系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它不但能提高学生具体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法律思维体系,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使传统的枯燥法学教学不再乏味,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提高法学学生的法律素质和能力。

2.2不断拓宽我国高校法律实践教学的渠道,进一步丰富法律实践教学的形式。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为每一项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因此,要拓宽实践教学的渠道,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适用不同实践教学方法,同时要扩大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强化和深化学生的理解,达到实践教育的目的。(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2.3可采取的实践活动有在校模拟审判、法律知识宣传、社会法律调查、诊所式法律教育等。模拟审判是指学生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在学校的模拟法庭中进行控辩审扮演,从而提高其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社会调查是学生通过进入社会中,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进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和与实际生活结合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诊所法律教育就是“法律诊所”教育,让学生在实际的法律工作实践中学习法律。例如高校建立法律援助中心,把学生安排在里面直接面向社会从事法律服务,在法学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当事人,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公益心,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按照社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我国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法学教育对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所以高校法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制定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国情基础是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和需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飞速发展,这不仅我国公检法三体系需要一大批受过高等法学教育的司法人员,许多企业也需要很多从事立法、行政执法等工作和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法律工作的人员。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律师执业人员的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准。从总体来看,我国法律人才数量少,尤其是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实践表明,单一型的法律人才已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需求,多变的社会和经济显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正成为大势所趋,金融业、服务业、房地产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医疗卫生行业等法律业务不断增加,涉外法律事务与日俱增,对于些跨专业法律业务的法律工作者更是凤毛麟角。基于这样的国情来进行高校法学教学才能适应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现状。所有根据现在的国情展开的法学教育必须扩大数量和教育规模,同时要兼顾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质量,培养的目标要长远和扩大,不能只局限于为公检法三机关培养高级专门法律人才,更要为整个国家公务员队伍,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4、结语

篇2

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要使经济生活正常化,就要有一定的经济秩序。计划经济的经济秩序是和行政秩序是同一的。可以说,计划经济实质上是行政  经济。而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宅的经济秩序是通过法制形式和维持的,或者说,是一种法律秩序。现代市场经济并不是单纯的自由竞争,而是一个有序化,制度化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的。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可以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市场只有具备合理而完备的法律前提,才能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新说:“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①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或者说,法制是市场经济的法律特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具体表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政府行为等方面都以法律的形式全面规范,即一切经济活动法制化。

    (一)通过法律来治理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

    1、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需要法律规范。

    市场主体是经营的企业,它有两个广大,两个方面需要法律规范:一方面企业的产权问题,企业能够行使全部法人财产权而不受侵犯地自主经营需要法律保证;另一方面企业在自主经营中,必然要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那么,一旦企业对利益关系采取非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自主经营的企业或国家的利益时,这也需要法律规范。没有上述法律规范,市场经济就难以正常运行。

    2、市场运行的规则需要靠法律来构筑维系。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运行就是市场经济的运转,而市场运行的各次规则要靠法律来构筑。市场运行有众多的规则,如生产资料市场规则、金融市场规则、劳动力市场规则、技术市场规则,等等。这些规则都要用法律手段加以规定。因为法律手段具有严密性、规范性、公开性,以及国家的法制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可以从根本上规范经济和社会生活运行。没有行之有效的法律,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有效运转。

    3、市场竞争的公平竞争需要法律保障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就是自由、等价交换。没有自由交换,商品就很难流通;生产再多的产品,不能实现等价交换,就不能实现其内在价值和获得利润,生产者就没有生产和再生产的积极性。商品生产者要求平等、自主、自由地等价交换,进行公平竞争,就要求法律保障。同样,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求法律保护。没有这种法律保障,市场经济同样不可能有效运转。

    4、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需要法律来强制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表现为在各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发挥作用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一旦为人们所认识,就将在理性的度上用法律来规范,使遵循经济规律成为具有法律得来的行为,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反映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制度的要求,它不仅表现在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之中,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用法律确立起来。

    5、市场经济的自主性需要法律来确认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这就要求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明确产权,充分尊重和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及其意志自由。同时,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利的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利的程序。如果没有法制,市场主体的财产权以及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市场就是一句空话。

    6、市场经济的契约性需要法律来确认保护。

    市场经济的基地在于市场,而市场交换或市场经济的具体动作,主要是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经过自由、平等的协商新订立的契约来进行的。契约是市场的法律原型,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法律特征就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契约成为经济交往的主要形式。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建立经济关系和实现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最本质的区别,而契约这种法律形式,市场经济就寸步难行。而契约这种法律形式对契约原则、方式和法律的确认与保护为前提。

    7、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需要法律来保障。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命脉,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这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之一。但竞争必须是公平合法的竞争,否则,市场经济就可能失灵或扭曲。因为在竞争过程中,有些竞争者为了贪图利益不惜冒最大的风险,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如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资取别人商业秘密等,这就必然妨碍市场竞争的正常运行。如同球赛一样,球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没有规则,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必要的法律是维护正当竞争的保障。

    8、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平等原则需要法律来确认和维护。

    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是通过契约发生关系的,这就是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因此,必须通过法律确认所有人的平等地位,至少在形式上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如果没有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

    9、市场经济开放性要求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以适应加入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它一方面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国际化。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必须有统一的调整手段和相应的规则。要使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就必须按照现代法制的要求,加入国际经济法律体系。

    (二)通过法律来治理是市场经济发展形态的反映。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法律反映不同市场经济形态的特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自由竞争阶段的市场经济和垄断阶段的市场经济两种发展形态,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前提,即在“剑与火”的文明中把直接生产者转化为工资劳动者,把货币转化为资本。经济法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英国最为典型。从17世纪开始,英国就推行了“圈地运动”,把广大农民从耕地上赶走,土地改作“牧场”。为此,英国国会于1700—1760年颁布了208个圈地法规,1761—1801年又通过了2000个土地法令。这些法律反映了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资本主义所有制,使农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与此同时,为了转化和积累资本,开展自由贸易与自由竞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制定和实施了《氏法》和《商法》,以保证让“看不完的手”调节市场的运行。

    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金融机构与工商业相结合,以金融为主的垄断资本形成以后,美国国会于1899年制定了《谢尔曼法》,1914年又制定了《克莱顿法》和《联邦委员会贸易法》,统称为反托拉斯法。它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对托拉斯进行了若干限制,以调节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一般垄断阶段转变为国家垄断阶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进一步社会化,促使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为了减弱经济危机对经济的实现调控。因此,经济法得到全面的发展,深入经济生活的主要手段。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程度的日益扩大和提高,自由市场经济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和周期性波动,表明自由市场经济无法有效地完成资源配置任务。因此,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需要国家通过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非经济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论资本主义市场还是社会主义经济,无不通过法律来反映不同发展形态的要求,体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不同调控形式。国家运用法律手段逐步加强对市场经济实现调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法治的过程。法律制度同市场经济发展安密不可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在质的方面,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所需要的法律有着根本的区别。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在法律上表现出来的独特之处,主要不在于它有更多的法律,而在于这些法律体现了不同的原则,精神和程序。例如,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要求经济主体合法经营,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合法经营意味着它对行政权力的绝对无条件地服从。法律的任务就在于用强制力将经济主体限制于行政权力的直接控制之下。因此,计划经济的法律是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命令法体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合法经营首先在于经济主体具有法定的、任何行政权力都不得侵犯的独立权利。法律为经济主体的合法经营留下了广阔的、可以选择的自由空间。因此,市场经济的法律是以经济发主体的权力为核心的选择法体系。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经济和政治的分离,这就更要求对行政权力的范围和行使方式进行限制。市场经济造就了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处的经济力量—市场主体,它可以对抗行政权力的不合理、不正当行使,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权力不受约束的状况。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援引法律来实施控制和干预,但政府的权力本身已经受到了法律的严格限定。市场经济对行政权力的经济限制构成了对权力法律约束的基本条件。总之,法制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制度和特征都是在经济市场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法律再多、再完备,也不可能实行法制。市场经济需要以权力为核心,具有极大权威和独立运行机制的法律制度,这正是法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动因。可是,并不是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有法制才能成为市场经济提供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法律形式。

    从法制史来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所以不存在法制,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经济无法提供法制生长的土壤。法制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法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是随着社会主义的国家的产生而建立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否定市场经济,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结果导致法律长期以来不仅得不到重视和发展,反而屡屡遭到削弱和破坏。党的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从此,我国社会开始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但当时还没有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提示出社会主义法制的经济动因,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目前还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一个有待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已经建成的现实。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化程度还很低。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社会主义法制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经济法制则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为了适应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意义上的运用经济立法手段调整经济关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主要参战国出现的。当时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国家干预经济已成为垄断阶段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为了克服战时经济中出现的物资供应困难,有关国家采取经济立法手段,进一步实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控制。为什么经济法首先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呢?有以下原因:

(一)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原有氏法虽然还是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已远远不能适应调节更方形态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于是经济法便逐步从民法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体系,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垄断资本组织、企业集团的巨大发展及其权力体系的扩张,对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影响,在国际间进行广泛的经济活动,使市场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因而必然要求通过国家立法在世界范围内争夺资源和分割利润。

    (三)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通过经济立法手段,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控市场经济运行,缓和爆发经济危机。

    上述分析表明,经济法是从市场经济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或者说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资本主义法制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了实践舞台。那么,法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怎么样呢?概括起来讲,法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引导作用。法律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是由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决定的。客观地认识这些规律,真实地反映这些规律,并通过对市场的引导使之符合这些规律的要求,这就是法律的根本任务。市场经济经历着复杂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为了使密集的、复杂的、且随机性很在的社会互动井然有序,必须运用法律对人的活动进行引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既要借鉴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经验,  又要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并使之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这也必须借助法律的引导。必须明确的是:现代市场经济覆盖面越来越大,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市场体系规模,都是复杂而庞大的。再也不能按近代市场经济那样单纯依靠“私人自治”或“意思自治”而自发运行与发展,必须实行高层次宏观调控,并使这种调控的形式多样化、精密化,并以引导为主要形式。

    (二)促进作用。法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直接促进作用。那些直接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如氏法、经济法以及经济行政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等,不仅促使市场经济按照法律所确认的原则深入发展,而且为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扫除障碍和创造条件。任何一项直接调整市场关系的法律,只要它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反映市场规律的,就定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2、间接促进作用。这主要指那些以调整政治关系、管理关系、家庭关系为主的那些法律。如刑法、诉讼法、家庭婚姻法等等。虽然它们不直接或多数不直接调整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行为,但由于通过对各种政治关系、管理关系和家庭关系的调整,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从而调动人们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三)保障作用。法律以其特有的属性——国家强制性和规范性,在保障经济顺利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这种保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利益保障。市场经济关系的各种行为,大都为了实现一定的物质利益并体现为一定权利。法律通过及时制止、制裁那些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来保障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2、秩序保障。市场行为只有在良好的、稳定的、有序的秩序中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效果。没有秩序,就不可能建立市场,更不可能进行商品交换,也就谈不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了。市场秩序实质上就是法律秩序。

    (四)制约作用。法律在引导、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发展和同时,还发挥制约限制市场经济发展中某些消极因素的作用。我国市场经济虽然尚处于初始阶段,但市场竞争中的某些消极因素已开始出现,必须运用法律手段抑制和消除这些消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法律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萎缩,市场机制逐渐进入了社会经济生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社会经济问题严重影响和干扰了经济的顺利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经济立法、司法、执法,特别是缺乏保障和规范市场正常运行的法律、法规体系。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呼唤并依靠着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变革。法制建设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所谓“立法是对现行行为的规范和对经验的总结和固定”这一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这一传统观念是导致我国的法制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生活和改革开放步伐的重要原因。在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靠行政命令来管理,而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新经济关系层出不穷,日益错踪复杂,如不事先加以规范和调控,就可能对市场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危害。如果立法没有预见性、超前性,就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

    现代市场经济无论以哪种模式存在,都具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这就是:建立在明确界定的产权基础上,独立自主地进行决策的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企业有权自由进行平等竞争的能提供正确价值参数的市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以上要素都要法制做保证。

    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及发展过程中对市场经济法制化的影响。

    一般来说,经济的市场化必然伴随着社会法制化,但是,在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同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发育方式的差异,社会的法制化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从一开始就带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这些特点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经济市场化过程及其法制化方式。

    (一)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育起点是封建的自然经济。而且,从封建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是通过所有权的彻底私有化完成的。作为资本主义法制基本内容的财产法、契约法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的起点是计划经济。而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进行的。由于公有制主要通过国家所有权的形式表现出来,产权关系的一方是享有行政权力的国家,其法律调控的方式,程序显然不同于私有制。

篇3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管执法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处在各种社会经济主体矛盾的交汇点上,如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解决好监管主体与监管对象之间的和谐关系,处理好监管对象内部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当前各级工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和消费者协会处理消费者申诉和投诉每年都在1000起以上,对化解消费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打击走私贩私、查处假冒伪劣、取缔传销、反不正当竞争、打击商标侵权、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经济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近年来,我们开展的查无照、反垄断、打假劣、查广告、打欺诈、反侵权以及“红盾护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多项执法行动,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促进市场主体的和谐竞争与发展。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运行规律,重点要健全和完善四个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市场巡查制。要以工商所巡查为重点,对辖区实行全方位、流动式、不间断的监督检查,现场接受投诉,现场处理纠纷,现场查处违法,推进监管职能到位。二是完善违法警示制。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违法行为要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发动全社会的力机制。要搞好系统内办案协作,全系统联动,形成执法全力;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有关部门及时互通案件信息,主动请求办案配合,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四是完善“12315”维权工作机制。首先要找准、抓住消费者利益纠纷的主要矛盾,积极利用现代科技,重点监控、提前介入、及早防范。对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屡查难禁的问题,要重点抓商品来源,突出抓经营者,集中抓投诉解决,切实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其次,要积极引导群众众多掌握消费知识,多了解投诉方法,多学习相关法律;引导经营者改进经营方式,改善通讯、交通等设施条件,提高受理人员素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集投诉举报、执法调度、工作监督为一体,对省、市、县、所投诉工作实施信息化指挥。

大力加强企业信用建设,营造诚实守约的信用环境。一是要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评价机制,强化对企业准入行为、经营行为、退出行为的全程监管。二是要加强企业的信用教育,推行信用承诺制,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百城万店无假货”、“消费者满意放心街区”等活动。三是抓好企业的信用状况调查,摸清企业商标注册和使用、广告经营及策略实施、企业信用等基本情况,适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使其诚信经营,健康发展。四是依托计算机网络,建立工商企业网络咨询平台,实现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和管理系统的建立,形成完整的社会服务和监管机制。

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一是要关注品牌,为企业走品牌之路扩大产品市场创造优质服务环境。建立品牌培育机制,主动联系,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培育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全面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帮助企业推出头产品,拓展市场,扩大企业的影响,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信用度。通过企业的繁荣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要关注“三农”,为缩短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宽松条件。城乡有效期距是最大的不和谐因素之一,工商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开辟“绿色通道”,为农民提供个体和企业注册优先服务。发挥各项职能作用,大力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净化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生产生活保驾护航。三是要关注弱势群体,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优惠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公益工作中实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职能到位。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做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者。一是坚持民主执政的理念,营造公开高效的办事环境,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商部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和基层建设,营造公正廉洁的执法环境。要切实加强工商所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和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干部,服务群众,凝聚力量。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工商所的装备建设、执法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使工商所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对市场实施有效的控制,维护市场秩序和稳定,促进辖区不同市场主体、不同利益主体和谐相处。(作者系吕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篇4

以创建平安劳教所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活动。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做好新时期社会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为加强平安建设和做好劳教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才能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确保劳教场所的安全稳定,既是做好劳教场所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劳教机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劳教机关要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的部署,从积极参与“平安江苏”建设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意识,以创建“平安劳教所”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劳教场所的“安全防控机制、责任排查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领导责任机制”建设,打牢安全防范工作基础,切实增强维护安全稳定的能力。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劳教场所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建立技术先进、覆盖严密的安全防范网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教育挽救质量。通过严格管理、科学施教和心理矫正,教育劳教人员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劳教人员学会谋生技能,改变劳教人员不良思维方式,增强劳教人员遵纪守法意识,使之重新回归社会后成为合格公民,是劳教机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一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着力在提高教育挽救质量上下功夫,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务求取得实效。二是围绕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劳教人员的实际,加强与地方职业学校的合作,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劳教人员掌握一技之长,进一步提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谋生能力。三是深入开展法律常识教育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引导劳教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学会待人、学会处事。四是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运用适度劳动报酬、周末探亲、所外试工、夫妻同居、亲情共餐、延期听证、法律援助、特困救助等手段,稳定劳教人员思想情绪,充分调动他们改造的积极性。五是进一步推进教育挽救工作的社会化,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健全跟踪帮教机制,广泛动员和组织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帮教志愿者和劳教人员亲属积极参与教育挽救工作,促进劳教人员思想转化。

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根本,进一步提高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执法公正、作风优良的劳教警察队伍,既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劳教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突出政治建警,始终保持民警队伍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组织广大民警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来武装广大民警的头脑,用十七大精神来指导劳教工作的实践。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端正民警的执法指导思想。二是推进素质强警,提高民警队伍的实战能力。要重点围绕司法部提出的建设管理型、教育型、心理矫治型民警队伍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民警教育培训力度,重点抓住劳教戒毒、心理矫治、信息管理、临床医学(康复)、社会教育等业务知识的培训,深入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岗位练兵,切实提高民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强化从严治警,确保执法的公平公正。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双严”要求,严格执行司法部“六条禁令”和省司法厅“八项承诺”等规定,坚决杜绝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要抓住劳教人员及其亲属普遍关注的执法工作重点、热点问题,通过实施所务公开、聘请执法监督员、举办亲属学校等途径,畅通监督渠道,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切实保障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四是落实从优待警,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职务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加大向基层倾斜的力度,切实帮助广大民警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发展好、维护好、落实好民警的切身利益。

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依法行政年度工作要点、执法人员培训和普法计划、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研究具体的行政执法案例等,层层落实行政执法责任。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结合实际制定了组织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重点工程检查登记制度、行政处罚备案制度、重大行政纠纷备案制度、行政执法数据统计报告制度、行政执法学习培训制度、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省行政程序规定》局再一次组织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年初。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原则,着力建立规范、透明的审批运作机制,确保行政审批依据充分、程序规范、条件公开、时限明确、责任到人、监督到位。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于年4月17日起施行,为切实做好该《办法》贯彻实施工作,从源头上防止滥用行政裁量权,着力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保障行政机关合理行政,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根据省、市、区有关通知精神,局认真搞好了宣传学习、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严格审查程序等工作。

三、实行政务公开

制定了区建设局政务公开制度》建好我局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继续办好政务公开栏,为进一步规范好政务公开工作。将建设局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和办事要求等进行了公布,方便了办事群众。全面搞好了政务公开,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年终考核挂钩,积极督促各单位、各责任人严格按照《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搞好政务公开工作,特别是对我局的重点工作如重点工程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设计审批、工程开工许可、工程竣工验收、行政服务收费、党务工作、财务工作等及时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增大了工作的透明度。建好建设局门户网站,适时在网站上公开建设工作信息。

四、搞好法律法规学习

认真开展了广大干部职工集中学法活动,积极组织法制工作负责人和法制工作人员参加全区举办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和普法依法治理培训班学习。重点学习了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招标投标法》条例》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大力搞好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定、宣传学习,并将《基准》贯彻落实到平时的执法

篇6

1.清除影响和制约社会管理创新的各种障碍

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贪欲和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在创新社会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形成诸多不应有的人为阻力。检察院可以采取以下三项措施来清除障碍:一是不断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将阻碍社会管理创新的腐败分子绳之以法,以清除隐匿于社会管理机体中的毒瘤。2011年以来某县检察院共立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56案81人,有效地遏制了职务犯罪的发生,为该县营造了一个清廉高效的发展环境。二是以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发挥检察建议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2011年以来发出检察建议48件,对在履职中发现的一些部门管理漏洞认真分析,形成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检察建议,纳入有关部门的管理。三是对政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及跟踪巡访,从机制、制度、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并督促其整改落实。

2.防范处置因司法不公引发的突出社会矛盾

公平正义的失衡和司法人员道德的失范极易引起公众的不满,特别是在通信、网络技术发达的当今社会,因有关部门执法不公、不严而引起的事件更易受到人们关注和炒作,进而演变成。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只有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才能杜绝因司法不公而引发的新的社会矛盾,整个社会的发展环境才能得到净化。

3.营造促进社会管理有序运行的良好治安环境

首先,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创造良好法治环境。2011年以来,某县检察院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177案252人,提起公诉354案470人,批捕、准确率均达100%;次之,认真落实检察环节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重点抓好违法犯罪多发人群、网吧等重点人群、行业的管理,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第三,积极开展法律宣传。通过赠送法制宣传资料、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的目的。

4.加强帮教管理感化挽救工作凝聚社会正能量

一是积极协调法院、司法、公安等部门,加强对被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裁定假释等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的矫正,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对监外执行罪犯进行考察,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2011年以来,某县检察院将监外执行罪犯全部纳入微机管理,实现了对监外执行罪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二是积极参与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保护工作,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成立未成年人犯罪专案组,强化案后回访帮教,跟踪未成年犯的改造情况及改造效果,以上法制课、成立帮教对子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等活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安置政策,帮助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困难。

5.开展工作创新为促进社会管理增添动力

一是积极探索“检调对接”,对当事人有和解意愿、案件具备和解条件的,积极引导、促成当事人和解。同时,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执行和解、行政调解有效衔接,实现工作合力的最大集结。二是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安排专人开展日常检察动态与网络舆情监测,及时收集涉检舆情,快速发现网上有害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有效制止各种网上炒作等损害检察机关形象的公共事件发生。三是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加强信息交流,畅通发现渠道,促进相关部门认真履职。

6.推动社会管理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

结合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承担社会事务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发生的失职渎职犯罪案件,因社会事务公共管理部门管理问题引发的刑事犯罪案件等,定期提出关于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的年度综合报告,促进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年来,在县检察机关推动下,县政府及各部门共制订、完善有关社会管理制度23项、健全机制9项,增强了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检察机关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两法衔接缺乏有效支撑

实现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践中,部分行政执法部门中仍存在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管理法治化推进,必须从制度层面给予大力支撑,建立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无逢衔接,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2.职能发挥缺乏统一整合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反贪、反渎、民行、预防、刑检、宣传等多项业务部门。但目前各业务部门在履行职责时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工作力度不强。如发送检察建议,就存在各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整体性、统一性考虑的问题。机关内部缺乏一个有效整合各项业务,统筹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专业部门或机构。

3.办案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虽然检察机关每年都要查处大批职务犯罪案件,但从近几年案件统计数字可以发现案件数量是呈上升趋势的。为什么案件会越查越多,排除党和国家对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等因素之外,查办案件所应有的警示、教育、预防等办案效果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4.源头问题没能及时得以梳理

要善于把握促进社会管理的源头性、苗头性问题。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善于密切联系群众、与基层接触广泛的传统优势,对一些具有普遍性、区域性的社会管理问题深入研究、系统梳理,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从源头上促进党委政府重大公共政策不断完善,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减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三、检察机关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途径

2013年1月,对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的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和重要批示,必须更加注重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更加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1.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检察工作与推进社会管理相辅相成,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检察工作也是社会管理工作。列宁曾经指出,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社会管理本源于政府职能,检察机关源于宪法的授权体现法律监督地位。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就是正确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为社会管理提供充分司法保障。人民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切入点在于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既不能游离于社会管理工作之外,又不能越俎代庖于行政事务之中,主要是依据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定位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以党的十精神和重要批示为统领,围绕法治中国建设这一崭新目标,以卓有成效的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为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服务。

2.立足源头,最大限度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参考

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指示和部署,积极参与到重点工作中去。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指导实践,以法治目光审视社会管理体系构建,通过法治方式促进管理创新。着眼服务社会建设大局,结合执法办案和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对普遍性、区域性的社会管理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提出对策性建议,对重大建设项目及重大公共政策的调整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重大公共政策完善,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五进两服务大走访活动”等,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积极向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协助党委和政府把住政策源头;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对于发现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完善内部制约监督,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

3.严格履职,充分发挥执法办案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推动作用

检察机关要有效履行批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职责,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者、捍卫者的重任。一是着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及时监督纠正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惩戒作用,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国家工作人员在产业转型升级、公共资源出让、国有资产管理、城镇化建设等过程中,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促使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审慎用权;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广泛进行预防宣传,营造廉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行使。二是努力促进执法办案效果的最优化。以法律眼冷静观察社会事务,洞悉每一起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利益与矛盾,消除矛盾双方的对立,尤其是要深查司法不公背后的腐败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把握宽严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积极推进量刑建议、刑事和解、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等工作,减少社会对抗,维护社会稳定。

4.积极参与,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对社会矛盾和影响稳定的因素及时进行排查,提出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二是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对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对排查出来的黑恶势力、两抢一盗等犯罪案件,适时介入侦查,依法快捕快诉;三是突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构建社区防控网、街面防控网、卡口防控网、内部单位防控网、农村防控网为主体的五大防控网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控制能力;四是加强对三类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功能。

5.夯实基础,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篇7

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尊严,实现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司法行政三大职能之一的法律服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把服务于发展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深入研究,大胆探索,全力做好“积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这篇大文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一要加强监督管理,净化法律服务市场。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保证法律服务行业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畅通监督渠道,强化社会监督、行政和行业管理监督以及法律服务机构的自我监督,规范法律服务行为。建立完善投诉、调查、听证、处罚机制,加大对违法违纪人员的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坚决取缔非法从事法律服务的人员和机构。大力开展诚信建设,完善诚信服务考核档案,强化诚信考核,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度。

二要拓展领域,延伸法律服务的触角。律师工作要积极介入国有企业改革,围绕国企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法律服务贯穿于企业破产、重组、联合、兼并等各个环节,确保企业改制工作的依法有序进行。不断扩大企业法律顾问的覆盖面,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组织律师为各级政府依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服务,确保政府做出的各种决策合法、科学。继续把服务“三农”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帮助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坑农、害农问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公证工作要介入各类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公证服务职能,积极开展服务活动,围绕招商引资、对外贸易、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等领域,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服务,防范市场风险,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经济发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要面向农村,面向群众,面向社区,以提供法律咨询、担任法律顾问、法律文书、办理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以及协办公证等服务手段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基层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三要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大《法律援助条例》和《意见》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领导与支持。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要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对于不属于法律援助范围的事项,对当事人要积极进行诉讼指导,做好疏导协调工作,杜绝矛盾激化。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化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程序,加强法律援助专项资金管理。

四要积极参与涉法案件工作和处置工作。组织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通过在部门设立接待窗口、坐班接访等形式,积极为上访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意见,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协助有关部门对无理上访人员做好息诉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

篇8

关键词:乡土社会 法制建设 困境

一、问题之提出―― 对一个案例的反思

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曾经提到一个范例。大致情况是,某地乡间有个男子同某个有夫之妇通奸,被女人的丈夫抓住了,打了一顿。奸夫居然到法院要求获得法律的保护,惩治女人的丈夫。2先生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即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建立起法治秩序。3事实上,这个例子描述了法律与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存在着一定范围的冲突。现行司法制度对传统中国的影响应该概括为“瓦解”。“瓦解”体现在二者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的动态性上,其中不免发生二者彼此逐步渗透、彼此协调的互动关系。

在以上列举的案例中,很显然,该男子与妇女的通奸行为是违反道德的。这在乡间是为人所不耻的行为。而妇女的丈夫殴打那名男子是符合情理的,但法律却没有规定通奸行为是违法或者是犯罪。相应的,打人者因为侵犯了别人的人身权,可能会构成违法行为或是犯罪。由此可见,由于现代社会的剧烈变迁,根源于多元文化背景的现代法治已经对传统乡土社会形成的道德观念、习惯规则产生了冲击。那么基于对以上现象的描绘,一系列疑问就产生了。乡土社会自身蕴含的传统因素对现代法治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中西法治观念之间的差距究竟根源于什么?

纵观中国法制发展史,无论是中国古代形成的被称为中华法系的法律制度,还是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以来引入的西方法治体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上。法律、道德习惯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群体成员经过长时间的活动所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良好的社会秩序既需要良好的法律规则,同时也离不开良好的道德规范。法治本身当然包含着对社会道德和自治的尊重,违背道德和习惯可能使法律不能得到良好的执行。

然而,以上论述中凸显的法律与道德习惯的密切关系并不意味着法治一定完全合乎道德和习惯的召唤,从而维系群体秩序。其实,法律之所以可以与道德、习惯分享成为社会规范的殊荣,必然拥有自身的独特特征与价值。法律体现出的公权力的权威是道德望尘莫及的。它关心的不是道德的善恶,而是权利的保护。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底线,只有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才涉及法律的适用。相比较而言,道德习惯并不具有法律所享有的公权力或说是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而是依靠人们的信念和舆论实现对行为的规范和调整。

二、结构乡土――法治困境原因何在?

西方社会的法治与中国的乡土特色相距较远,归根结底,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土壤”有别。这里的“土壤”不仅仅是指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还包含经济基础、社会思想等人文因素。

先生曾经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传统中国,且运用“乡土”二字绘出他所理解的社会图景。笔者认为,“乡土”二字有着深刻的内涵。它揭示了传统中国基于对土地的特殊情怀而形成的熟人社会所生发的道德模式、理念秩序。

首先,小农经济模式决定了群体成员间的道德习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在东方这块神奇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适合农耕的气候和土壤形成了以农业文明为主的自然经济形态。在这种农业社会中,人口流动少,人们间的交往关系相对稳定。除此之外,出于修筑水利工程、保卫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各个成员间也较易集群而居,因而也就自发构成了熟人社会。共同的社会观念、态度、风俗习惯较易形成,并被群体成员普遍遵从。由此,中国人形成了重视群体文化的倾向。

其次,儒家文化的熏陶使得社会成员遵从于礼法,乡土社会是典型的礼法之治。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统治。中国传统社会是“礼”所维系的。孔子还强调“教化”,提倡人们自觉地遵从于礼,真正建立起一套礼治秩序。古代行政官僚几乎都是文人,他们可以以礼来教化百姓,唤起社会上对于基本价值的重视。

再次,以血缘、家庭和宗族为纽带的乡土社会组成了基层的基本社会结构。“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 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古人所谓家,并非现代意义的家庭。在结构上它是一个氏族,就是说,它没有一个严格界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的事业组织。4它强调家长的权威,等级次序的重要性。正是因为中国古代的等级伦理,使得中国传统法律也是“权利等差”的。

综上所述,传统中国正是基于以小农经济、宗法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强调礼法导致的社会文化的同质性以及强调社会稳定等因素形成了群体中的基本价值认同。这种状况使得乡土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循规蹈矩,不断演绎着人们自发形成的道德观念、价值形态。然而在此,我们必须对西方形成法律概念及体系的根源进行解读,探寻其存在的基础,才能为从西方引入的现代法治的本土化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进路。

西方法治的产生发展也必须考虑到其自身存在的地理环境、经济形态、政治权力及思想脉络等因素。

首先,从西方国家的地理位置来看,它们更多地利用向海洋进军而获得有利的发展机遇。事实上,自中世纪以来,海上贸易蓬勃兴起,商人们因此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他们追求地位平等。笔者认为,这是梅因所说的“从身份到契约”转变的经济基础。

其次,伴随着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复兴,、民主、自由的思想传播开来。接着宗教改革的深化,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得欧洲人实现了精神方面的解放。启蒙思想对于西方近现代法治的重大发展可谓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所提倡的反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面向现实成为深化“个人主义”影响的良好环境。由此,西方形成了以个体权利为本位的法治理念,进而造就了以私权神圣为核心的私法文化。

再次,欧洲国家相互间人口流动性大,形成了陌生人社会。这种性质的社会是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可以称之为“机械的社会”或称为“法理的社会”。立法者制定法的前提就是假定这些群体成员是不会遵守法律的,以期全面地规制这个不确定的局面。这也是渊源于基督教宣扬的“人生来是具有原罪的”,需要通过一定的外部规范促使人们按照秩序化方式行事的思想。

综上所述,西方社会是以个人本位出发,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充分保障个人的自由和利益,由此建立了以私权保护为中心的法治。

清末以降,中国的法律概念、法律体系等法律图景打碎了具有传统道德化倾向的中华法系的影响,成为较纯粹意义上的舶来品。西方列强的不断渗透,中国社会早已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毋庸置疑,决定社会制度的因素应该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域等多方面元素相互作用的民族性,或者说是某一地域的人们在历史上自发形成的文明。那么,在构建乡土中国的法律制度时,就必须考虑到传统社会所具有的道德指向、心理要求。这也是为了促进西方法治在被移植之后能够有效良好地运作,进而将优秀的法治精神真正渗透到社会的各方各面,以至于每个公民的心里。

三、 柳暗花明――培养对法律的真诚信仰

为了冲刷法律与道德的有限冲突领域,笔者认为,这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制定良法。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中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心目中的法律是具体的,他们并不关心法学家有关习惯的言词和论文,一般来说也并不关心制定法的文字究竟是如何规定的,他们更关心司法和执法的结果,这才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对他们的生活有着直接影响的法律。5法律是一种事先已经明确的裁判规范,但是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种简单的规范。执行得好的法律不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是凭借自身具有的合法性,其中自然包括传承于道德的那一部分。公众会把法律执行的结果与内心既存的道德结果相对照,来衡量法律是否伸张了公平和正义。由此,良法必定是吸收了部分道德观念、群体价值认同的规范,这样才能保证法律的良好实施。

在协调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有限冲突时,应该强调公民在其中的主导地位或者说让公民感到自己享有主人的权利,发挥主人翁精神,从而信仰法律。

有学者指出,就现今而言,即使越来越多的公民意识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摆脱对法治的误解,尤其是对司法的误解。他们的“为权利而斗争”的行为只能表明他们暂时呈展出其对法律的信任。何谓信任呢?具体说来就是他们基于作为理性人所拥有的智识,在汲取直接或者间接地经验后认为诉诸法律会对自己有利。信任和信仰应该有所区别。那么,公众对于法律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内心获得,就可称之为信仰;而单纯利用法律工具价值的人们至多可以表述为对法律信任而已。法治历程中社会成员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应该得到充分表达,使其形成对法律的热情和期待、认同和参与。

结语:

乡土中国因为延续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与从西方引入的现代法治精神在一定限度内是冲突的。为了更好地协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道德因素。这不仅因为,一个社会仅仅依靠法律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法律是不得已的约束,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约束自己,它作为一种外在于人的规则,必须以人的内在约束为基础,没有自律的基础,他律就不可能获得成功。6在协调传统道德与现代法治的关系的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对于因恋爱、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因被害方过错或者基于义愤引发的犯罪,应酌情从宽处罚。这充分体现了当代法律吸收了传统道德观念,维系了人们的共同价值认同,是未来完善法治建设的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2]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3]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4]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122页。

[5]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39页。

[6] 萧瀚:《法槌十七声》,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篇9

一、联动机制建设情况

破解“执行难”问题,不能光依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必须充分动员具有法定协助义务和工作配合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有效地协助法院执行,这样才能整合力量综合反制规避执行行为。

(一)出台《县执行工作联席会议规定》

该规定于2011年5月18日经县集中清理执行积案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联席会议成员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县人大法工委、县政协法制群团委员会、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委、县建委、县公安局、县司县法院执行联动机制建设的报告

法局、县国资办、县国土局、县房管局、县房管局、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金融办等相关负责人组成。该会议由县政法委牵头并负责召集。采用不定期召开的形式,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协调解决执法单位或协助执行单位在执行案件中的意见分歧;排除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和非法干预、阻碍人民法院执行行为。

(二)建立与金融机构协作联动的机制

协作联动机制就是指法院执机构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以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在相关信息上实现共享,在工作上相互提供方便,以促进双方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执行难”问题,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最终实现双赢的一项工作机制。协作联动机制不仅有利于执行机构与金融机构的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协作联动机制可以使公民与法律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公民在这种联动机制的影响与威慑下自觉遵守法律与相关规则,从根本上破解“执行难”难题,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1.明确金融机构的义务。

根据相关规定,金融机构的主要协助义务是查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在该金融机构的存款,对被执行人开户、存款情况以及会计凭证、账簿、有关对账单等资料(含电脑存储资料)及时如实提供并加盖印章,必要时可提供给人民法院抄录、复制、照相。在一些地方,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情况,只能查到本县或者本市范围的账户信息,而对外地的存款等信息不能查询。鉴于此,我院与全县各家金融机构沟通协调,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各金融机构确定由专人负责查询,并表示对被执行人在该行的所有账户信息都予以披露。

2.完善征信系统、共享相关信息

协作联动机制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提高双方工作效率,还在于通过此项机制可以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提高公民与法人违法、违规成本,促使他们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为此,有必要完善征信系统,实现相关信息的双方共享。

《民事诉讼法》第231条明确指出:“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390-01

一、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我国农村农民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也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

“法制是民主和效率的协调器,也是民主和效率助推器”[1],但是“徒法不能自行”。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农业法律体系,但是农民的法律意识较淡薄,严重影响了农村法制的现代化进程,抑制和影响了农民积极参与生产生活、积极创新谋求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以主体理性自律精神为内核的法律崇拜和法律信仰,是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如果没有内生性的法律信仰,中国现代法治将寸步难行。[2]国家在加强农村经济改革的同时,忽视了民主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民法律意识的淡漠。农民法律知识贫乏与法律意识淡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其恶性循环。在中国农村,农民的法律知识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对许多纷繁复杂的法律条文难于理解;另一方面是农村的各级政权组织在对农村各项事务进行管理时,主要靠行政命令,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法律作用的发挥,难以形成培养村民法律观念的外部环境。

(二)立法存在空白与缺陷

近年来,虽然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立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急需健全和完善的地方。首先,农业立法严重滞后且质量不高,政策性强而规范性差,农业法规层次低,大量农业法规(以农业部制定规章形式出现)威慑力差,义务性规范多而权利性规范少,农业领域无法可依现象较普遍存在。其次,现有的农业法律法规带有浓厚的计划管理色彩和痕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经济格格不入。再次,农业执法行为不规范,农业法律法规太原则、难以依法行政,与农村实际有偏离,农业行政执法缺乏监督机制。还有,农村的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养老保险以及合作医疗等法律制度不完善或者缺位。

(三)执法混乱且效率不高

农村立法虽然重要,但执法工作也不能轻视。良好的法律必须通过规范的执法行为来体现。当前我国农村的执法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是乡村基层干部的依法治农的观念淡薄,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农村,而更习惯于依靠行政命令,滥用权力;另一方面是执法部门路远人少,事多面宽管不过来,以及加上农村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的不规范,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在农村仍然存在。因而,造成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执法混乱的现象。司法不公和司法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执行难和有错不纠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三农”方面的矛盾和纠纷调处不及时,农民与政府、企业和村社的矛盾纠纷一般偏向后者,对农

二、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措施

不断加快农村法治化进程,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大力强化依法治农、依法建农、依法兴农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切实把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利益纳入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律环境之中。

(一)加强立法,完善农村法律体系

立法是法制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进行依法治农、依法建农、依法兴农。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就要:一方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空白领域进行立法。首先加快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立法,以切实做到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加快完善农业投资方面的法律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农业投资每一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资的预算、投资的程序的监督问题。再次,要加快建立我国农业补贴方面的制度。按照世贸组织农业规则的有关规定,制定诸如粮种补贴、种粮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补贴制度。另一方面,就要完善现行法律,要结合、吸收农村的一些现实而有益的习惯,使之更切合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生活,而更利于执行。要改变过于原则,规范性、可操作性差的缺点,同时,注意不同部门法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村法律体系。

(二)强化监督,提高执法能力与水平

加强法律监督,规范行政行为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法律监督的功能作用体现了法律监督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人类为追求法制统一、秩序井然而进行的探索和努力。在我们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要注意:第一,要加强上级政府部门对下级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建立执法责任制度,明确执法人员的责任与权限。同时乡镇人大要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并把党的监督、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力的行政权力监督体系,发挥该监督体系的综合运用。第二,充分利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作用。因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纷争,有害于社会稳定,有害于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农民利用行政复议这一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各相应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充分发挥层级监督的作用,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并做到公平公正、及时处理案件,解决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第三,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建设。要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将执法责任具有明晰化分解到执法者个人,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激励机制,使执法责任具有明晰化、可操作性的特点。对执法中违法行为,或者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岗位执法效果差的执法人员,要分别采取措施,该批评的批评、该调离的调离、该取消执法资格的取消,以体现执法的严肃性、法律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