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培训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2 18:0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工培训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工培训教育制度

篇1

为进一步规范供电所的教育培训管理,培养和锻炼一支强有力、高素质的技术队伍,不断增加班组的综合实力,确保我所培训计划的完成的落实。结合我所实际特制定我所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我所的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培养和造就一只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推动学习型班组工作的开展。其中职工培训的重点是:业务技能培训和基础知识。

二、培训员是所内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

1、认真贯彻和执行各级有关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策、方针和规定,并负责制定职工培训教育管理制度。

2、制定所内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年度计划,并负责组织和实施。

3、负责组织协同所内的各种竞赛和比武。

4、负责参加上级竞赛、比武人员的赛前培训工作。

5、负责管理支公司的各种培训。

三、应建立的培训台帐:

1、班组教育培训计划;

2、月度培训情况登记;

3、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台帐;

4、周培训台帐:包括学习日记录、技术问答(每周一次)、理论讲解等(学习、讲课及专题分析);

5、各类考试成绩登记台帐;

6、教育培训活动纪事。

四、岗位培训:

1、应按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完毕所支公司安培股备案,并填定《岗位培训技术档案》;

2、邀请各专业人员对我所人员进行培训。

五、积极开展各类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

结合实际情况,每年应进行最少2次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学习的积极性,选拔竞赛能手。

六、培训管理

1、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有步骤地开展班组现场培训工作;

2、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岗位技能调考、抽考和各种竞赛活动,凡抽到人员不得以任何再由无故不参加,凡成绩优秀者,按照所内考核办法进行奖励,不及格者,按照所内考核办法进行处罚;

3、充分利用早课时间,按照“每日一题”自选课题进行讲解和作好笔记,以了解全面的专业知识;

4、凡涉及到培训的各类报表及临时布置的培训任务,应在每月底及时报至安培股;

5、对支公司下达的年度培训计划,要按时完成,并按照培训计划安排的时间进行培训;

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市场经济下,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也在和国际市场接轨,跻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很有必要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国务院对此也非常的重视,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的提出要构建和完善起现代企业的教育制度。可见,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既是一种客观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 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概念

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为了给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将劳动者的素质提高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构建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可以让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发展的需要。这项制度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劳动者在这一过程中会获得到知识与科技技能。可以说,现代企业教育属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意义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为了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激烈的市场竞争归是知识的竞争,知识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经济因素,知识比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因素重要的多。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尽管庞大,但是劳动者的素质令人堪忧,因此给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劳动力素质低下会产生以下问题:难以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以及市场经济知识。造成劳动生产率难以大幅度提高。由于对相应的科学知识以及岗位技能掌握的较少,造成工伤事故的增加。当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时,这些劳动者也难以掌握和运用。这样,设备难以百分之百发挥作用,一流的设备只能生产出三流的产品。因此,建立现代的企业教育制度势在必行,这样才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会自如的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构建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学习型“企业的需要。目前,世界许多前沿的管理理论已经被使用,而“学习型”组织理论则是这些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新世纪的企业的管理模式要有所突破,就需要借助“学习型”理论。需要在企业中建立学习型组织,此外还需要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将学习力作为推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教育,,更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

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需要。学习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并不是某一阶段的过程。只有终身学习才会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才会为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奠定基础。

3、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措施

建立与企业法人管理结构相一致的现代企业教育管理体制。首先,建立领导决策体制。这项制度的建立基础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管理结构相适应的领导决策体制。职工教育决策机构要建立,此外对决策程序也要明确,需要履行以下几个职责: 从企业经营发展出发,进行职工教育决策。 对职工教育的规章和制度进行审批。 对职工教育的长期规划以及近期计划进行审批。 对于职工教育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措施解决。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其次,管理体制上。建立教育机构,这些教育机构要和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相一致。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职能也更集中于总公司层,而将实施重心下移。最后,在办学体制上。传统的企业办学都是封闭式的,办学的功能也比较单一。而现代的企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则要有一定的规模,扩充办学的功能。让办学的重心下移。

健全现代企业教育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子制度就是现代企业教育制度。企业要在外部建立激励体制,该体制要包含培训、考核、待遇、使用等因素。要努力的构建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机制。

构筑现代企业教育的保障体系。要想顺利的开展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就需要构建起良好的 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人员保障方面。引进一些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增强教学人员的队伍。 经费保障方面。企业的经费要以企业的投入为主,多方筹措为辅。 物质保障。企业要充足的提供物质条件,比如:培训的基地、仪器、设备以及教具。

在管理模式上和培训内容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企业可以推行虚拟办学模式。使用该模式可以将教育培训的需求进行分解,之后将这些被分解后的需要交给不同的单位。这样,成本就会降低。可以使用网上教育的方式,这样教育资源就会得到共享,使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必然会让教育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在培训的内容上也要推陈出新。由于市场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所需的。因此,培训的内容不仅仅是传统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更要注重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此外,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也极为重要。培训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要贯穿于员工的一生。

完善现代企业教育评估体系。投入有了保障,那么如何确保产出和效益。企业在教育培训提供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那么必然会关注预期的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完善现代教育的评估体系,该体系 包括以下4个方面: 教育培训的效果,也就是成果和效率;培训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培训的每一项投入;培训者工作。

篇3

关键词:交通企业;职工培训;发展研究;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工教育培训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受企业的重视,拥有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来源。创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制是企业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并改进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举措。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使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使企业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职工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当今社会的竞争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胜出,就必须有人才资源做保障。有些企业对职工培训认识不到位,为培训而搞培训,出现一些培训误区,注重形式主义的培训;有些企业则认为职工培训是给员工的福利,可以轮流进行,人人都有份;有些则更甚,认为培训费时、费力又费财,应该都是员工自己的事情,可见企业对培训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第二,对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现如今,很多企业在经费投入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进行。培训经费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员工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最终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也有相关规定,但都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1]第三,培训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健全。企业培训部门只注重培训,对培训后的效果漠不关心。不管参加哪种培训,培训对象是谁,考核往往只采取笔试,对于员工的技能方面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因此,培训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2]

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相应的对策研究

第一,创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动力机制。在企业中建立起职工教育培训的动力机制,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可以把员工的薪酬与职业生涯关联到一起,这样就能使培训效果大大的提升,培训成果更具有效性。其一,建立职工进修教育制度。首先以工作为导向,建立职工进修教育制度,加强企业与学院之间的联系,便于开展培训;其次为职工提供教育假,可以分为带薪或停薪培训,在此期间的权益与工作的关联性,可以通过相关的法规给予规范确定;最后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职工培训档案,及时掌握并了解其学习情况与培训的需求。其二,建立职工继续教育的回归制度,为受训员工建立多元化的职业生涯。在重视教育,重视个人能力的现代化社会,如何让员工对企业更具依赖性和归属感也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企业一方面帮助员工建立一个短期与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采用校企结合的模式来提升职工的学历、资历、工作方式、心态等问题。这样就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问题转换,使员工的教育层次、员工的职业水平得以有效提高。还可以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第二,创新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投入机制。企业应该深刻的意识到,对于投入在员工身上的培训经费,跟企业的发展成一定的比例。投入的少,甚至根本不投入培训经费,这就很容易造成企业人才的匮乏。管理层缺乏有能力的人员,基层也缺少技术能力好,服务意识好的员工。第三,员工要树终身学习的态度。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教育体系下,任何形式的培训对员工来讲,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产生有限的行为改进和思想变革,这样短期的培训效果显得不够理想。因此培训员工的自我学习意识,比直接向其输入具体的信息效果会更持久一些,这也是企业应该认识到的问题。员工应该有危机意识,自主的学习。员工的能力应该与企业发展的步伐相匹配,改变心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加强自身能力。培养自身超越自我的精神,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第四,实施企业培训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与评价系统相关的反馈机制是培训效果的保障,也是提高培训效率、提升培训的方式并加强针对性培训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培训质量评价、培训者学习效果评价和培训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建立由企业、使用单位和培训者组成的行业评价机制,开展相应的主体调查。由相关行业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各专业的专家,对培训者的综合素质作出评价。对评价信息进行意见反馈,改善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

第一,企业借助培训和教育的功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提倡理性思维方式和合作的精神,鼓励劳资双方通过提高素质来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持续不断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学习和创新提高工作的效率,这就是与一般企业最大的区别。第二,企业培训符合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时代的潮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对企业培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术的使用要求企业职工拥有与之匹配的知识能力,如利用终端技术互联网进行远距离的培训等,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及时性,使员工能够及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大大地提高了工作了效率,节省了工作的时间。让企业也能够迅速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企业培训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也备受重视,其地位及作用也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为了发展完备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使企业与职工“双赢”,就必须要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提高整体员工素质,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景松,俞建伟,刘瑜.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4).

篇4

论文关键词:法国;继续职业教育;述评

早在二百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思想家孔多塞即提出了公立教育制度中的学校后继续教育应组织化和义务化的思想。受此观点的影响,法国在19世纪初设立了国立高等工艺学院,通过夜间定时制的方式为成人提供最高水准的职业教育。至19世纪末,法国又相继开设了面向劳动者的民众大学,并曾活跃一时。二战以后,作为法国以及欧洲各国教育改革基础的“郎之万——瓦隆改革方案”(1947)提出了应对学校后继续职业教育进行扩充的建议。

1968年,法国以“五月革命”为契机,开始全面促进与推动以成人发展为目的的继续教育。这一促进活动亦可以说是对法国以往的教育机制无视继续教育的现实所作出的反省。因为当时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法国的成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为了对陈旧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法国从1968年起开始为构建继续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如今的法国继续职业教育在世界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目前正积极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法国在继续职业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与参考。

与时俱进的法律体系

法国对继续职业教育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其与时俱进的立法上。1971年7月16日,法国国民会议通过并制定了《继续职业教育组织法》,该法案规定继续职业教育由国家、地方团体、公私立学校及企业共同负责,还就经费补充的办法及增收职业训练税和“带薪学习假期”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1978年颁布的“培训假期”补充法令强制各企业资助继续职业教育。1984年颁布的《继续职业教育改革法》重申职工有权享受教育假期,经费由国家认可的机构负责筹集,并根据参加培训的人数、时间、培训内容、水平等标准拨发,雇主应为继续职业教育提供经费,还确立了国家对继续教育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同年颁布的《高等教育基本法》规定的高等教育四项基本任务中,第一项就是高等学校要“进行起始教育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所有已就业者和尚未就业者。1989年颁布的《教育方针法》决定建立全国评估委员会,确立教育评估制度,规定每年的评估报告都要向社会公布。同年颁布的《教育指导法》强调作为各院校一项任务的继续教育,应向每个人提供继续提高教育水平和适应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机会。1991年12月31日出台的《职业培训与就业法》在1992年春开始生效,它是对各种各样劳工法的修改与补充。上述法案均对法国继续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

完整的继续教育管理系统1977年,法国专门成立了职业教育部,与国民教育部平行,以加强和促进成人继续职业教育的持续有序发展。职业教育部下设继续教育局,主管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职业教育培训,负责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分配培训经费。国民教育部高教司下设继续教育处,负责管理高教系统的继续教育,加上学区原有的机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继续教育管理系统。

经费保证法国非常重视继续职业教育的经费筹集,并通过法律规定其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支持和企业投资。根据《继续职业教育组织法》的规定,凡雇佣从业者在10人以上的企业,为了对这些企业从业人员实施继续职业教育,企业必须支付占年度职工总工资1%的资金作为职业教育经费(该比例在最初执行的1972年为0.8%,后上升至1%,到1976年升至1.1%)。企业投资继续职业教育,一般被称作“1%事业”,除了企业投资外,其余费用则由国家负责。对于非雇佣劳动者则鼓励其在行业中建立培训保险基金,国家则提供财政支持。随着继续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法国政府不断推出新措施以保证经费筹集。国家与地方就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了5年一期的发展合同,从1984年开始,国家与地方为第一批合同投资700亿法郎,以后略有增加。地方通过投资加强了对继续职业教育的管理。从1988~1990年起,实施根据培训经费收税制度,通过返还企业一些利益,鼓励其对继续职业教育进行投资。自1989年以来,开始实施“个人培训贷款(CFI)”制度。目前,CFI已成为全球性的举措,所有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都可以在失业或就业期间通过适当的学习途径,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满足多方需求法国针对特殊群体还实施了一些相应的继续职业教育政策。若有农民想脱离农业或城市青年愿意去务农,农业部都会考虑其要求并提供机会,设立继续教育基金,使其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或文凭的考试。对于待业职工,政府为其创造就业机会,并办有各种培训班,有劳工部成人教育协会举办的,也有一些私立学校举办的。参加这些培训班的人,按照参加者的职业水平和入学前的工资水平享受待业进修津贴。当然,这些培训班多是一些速成班。对于伤残人员,政府则在私立学校内设立特殊班级,以满足其接受继续职业教育的要求。外籍职工原则上享受与本国职工相同的待遇,有时还增加额外经费对其予以帮助。 转贴于

多方参与的继续职业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除了1984年的《高等教育基本法》对高等学校参与继续教育的责任规定外,《关于教育指导法的附加报告草案》则进一步确认了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使命。1997年7月,法国教育部长阿莱格尔委托雅克·阿达利组建高等教育改革委员会,随后,由雅克·阿达利任主席的法国高等教育改革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构建欧洲高等教育模式》的报告。报告指出,继续教育是将要征服的领域,认为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或重新成为完全独立的继续教育中心,在与社会合作者协商之后,适应拓展职业经验认定方式的需要,开设继续教育与培训课程。这种教育与培训不仅要获得现实的知识,还要涉猎新的领域。大学教师不是简单的授课者,也必须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并将继续教育与培训作为必须完成的任务,且这种教育与培训工作要接受高等事务评估所的评估。同时,高校的培训应当向退休者开放。近年来,法国继续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高校的广泛参与,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法国继续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区高等中学群体(GRETA)法国关于促进继续职业教育的方针大约是在1971年提出的,但当时并没有设置实施继续职业教育的机构,采取的只是在当时的教育制度中强调责任分担的方法。为了对以往教育制度进行反省和修正,并大力促进继续职业教育的开展,法国以原有的地区性教育体系为基础,新建立了一种特别组织——GRETA。其具体做法是:在同一地区的各种学校中(以中学为主),选择10所左右愿意为继续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协助的学校,组成一个GRETA,每一个GRETA又在继续教育专门顾问的计划和指导下,为本地区继续教育的需要和发展提供人力的、物质的和设备资源方面的援助。据有关资料统计,法国现已建立了四百多个GRETA,参加的地区学校共有五千余所,为此提供继续教育方面专门指导意见的顾问人员则有一千二百余人。为了对GRETA的具体运作提供帮助,还以所在地的大学等学术机构为主,成立了两个专门机构:一是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DAFCO),二是继续教育专门中心(CAFOC)。DAFCO对该地区的继续教育活动负全部责任,CAFOC则主要负责各GRETA继续教育计划的开发,承担为继续教育培养和培训教育指导者的任务。

国立高等工艺学院国立高等工艺学院(CNAM)建立于1794年,是法国最悠久的业余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培训机构。最初亦称“国立工艺博物馆”,主要用来陈列工艺品并向全国介绍新技术和新工艺,后来逐步发展为专门以成人为对象的合作教育中心。该学院的特点之一是招收学生不需要入学资格,也不附加任何条件,唯一的要求仅是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经验。为了便于成人继续学习,该校的教学一般在晚间进行,但近年来也开始了周末授课。在参加的学员中,公立高等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及修完初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各占30%左右,大学毕业者占7%左右,且大约81%的学习者为企业内的中层干部和骨干。学院的教师大都由具有实际职业经验,并能发挥卓越指导能力的专业人员担任。

篇5

燃气企业是经营易燃易爆介质的高危行业,它对安全要求十分严格。为了确保安全平稳供气,企业必须对供气管网、供气设施进行日常性、周期性、长期性维护管理使其做到安全过行。燃气企业进行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是检验企业安全工作是否真正落实的重要手段。

2.安全检查分类

燃气行业的安全检查工作总体可分为四大类:基础管理工作检查;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工作检查;防火防爆、消防灭火器材管理工作检查;燃气工程建设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检查;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工作检查。

2.1基础管理工作检查

基础工作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制度建设、规程建立、处置预案和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所制定的规范、制度是指导约束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依据。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安全检查也就应该从基础工作查起。

(1)查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

企业安全工作能否抓好,在很大程度上与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关。在制度检查考核方面主要应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各岗位部门、工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接警处警制度》、《动火作业审批制度》等制度的建立情况、执行情况。

(2)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建立

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规范生产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的准则,操作规程制定要充分体现安全性、规范性、合理性、操作性。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要检查:《乙炔、氧气瓶存放及使用规程》、《电焊工操作规程》、《气焊(割)操作规程》、《燃气管道及设备安装施工操作规程》、《调压箱检修规程》等操作规程执行过程中的记录和处理意见。

(3)查各种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和演练

燃气经营企业应急救援预案是处置突发事故发生时详细的抢险施救方案,它必须实用、快捷、有效,应急救援预案要通过平时的演练来检验修改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快捷性。预案主要查《重特大事故抢险救援预案》、《防洪防汛预案》、《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预案》、《报警报修处置预案》、《库房防灭火预案》、《档案室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等预案的建立实施记录和演练记录。

2.2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工作检查

储供气设备、输供气管网是燃气经营企业的心脏和血管,保持设备管网长期安全运行就是保持企业长期低成本稳步发展获得效益。要充分认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在确保长期运行工作中的重要性,把设备管网维护保养工作列入日常工作必做项目,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1)检查维护保养制度的落实情况

检查一年一度的设备设施大、中、小修计划执行情况,有利于了解设备的周期维护管理工作实施情况,有利于评价设备的安全运行周期。

(2)检查设备报修的及时性和维修质量的可靠性

生产中经常突发一些设备故障要维修,有的必须及时维修,有的暂可缓时,要保持设备完好率100%就要求及时处理,对这类工作的检查考核,主要是查故障发生日期与维修投运日期的时间差,由此检查及时性。查维修验收单维修责任人的工作签字和维修质量验收人员的签字,只有质检验收人员的签字确认,才是对维修质量的认可。高质量的维修结果是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的保证。

(3)检查在线设备和备用设备的完好性

生产现场中不管是正在运行的设备、还是备用设备都必须保持完好状态,故障缺陷设备和正在抢修设备应有明显的标识反映,确需报废的设备应该挂牌或拆离生产现场,对没有投运的备用设备,应抽检运行,检查其运转是否正常。

2.3防火防爆消防灭火器材管理检查

由于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对生产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十分严格,对燃气企业防火防爆和消防器材的检查是考核的重点。防火防爆工作主要查消防工作巡查记录是否连续完整,是否作为日常工作项目在落实。查巡查记录填写内容是否真实。

消防灭火器材管理主要查灭火器材管理责任是否落实到人,查灭火器材的维护清洁工作是否到位,查灭火器材的配备数量是否符合规定。

2.4燃气工程建设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检查

燃气安装工程大部分涉及埋地隐蔽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管网的安全使用寿命和事故发生概率。

建设工程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应查(1)是否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书面文件;(2)施工现场的管道埋深、防腐、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管道吹扫试压有无记录,有无验收人员责任签字;(4)安装工程气密性连通试验有无记录,有无验收人员责任签字;(5)管网回填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5安全教育培训宣传检查

安全教育培训是燃气行业不可缺少的重点工作。企业安全靠职工努力创造,确保安全靠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意识强化靠安全教育培训宣传,教育培训宣传实施靠制度的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宣传主要检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落实情况,安全三级教育制度实施情况,安全技术定期培训教育情况,社会安全宣传活动和媒体安全宣传组织情况等工作记录和有关简报。

3.安全检查应抓的重点

3.1接警报修工作落实检查

燃气经营企业受理报警报修事务是常见的工作内容。但受理报警报修工作频率高低,则是安全管理水平高低的反映,安全管理工作抓得落实的企业,接警处警的次数相对较少,安全工作做到了预防阶段,隐患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发生接警报修事务本身就是安全工作没有做细的表现,所以对接警报修工作能否做到及时快速反应,是企业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认识深度、预案演练熟悉度的综合反映。

3.2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检查

通过日常、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其整改工作落实得怎样,也反映出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安全隐患整改检查应从隐患登记立案,隐患整改期限,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落实,整改结束验收人签字销案等四个方面着手,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

3.3安全制度执行情况检查

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文字条款,它只有通过严格执行制度的管理者,才能赋予制度的约束力。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归根到底与安全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严格执行制度,有利于安全工作开展,在制度执行检查方面要查违规、违章事件记录和相应的处罚文件,是否严格按制度处理。

3.4安全预防措施落实检查

企业安全预防措施多种多样,但目的是为了安全,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预防措施,是从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入手,强化安全意识,预防麻痹思想产生,增强职工安全敏锐度和安全应变能力。

安全预防措施落实,主要查年初计划实施预防措施完成的记录资料汇报,工作总结,如查教育培训次数,受教育人数,教育普及率,培训考试记录。查巡检工作日常记录,查维护保养制度实施情况和相关记录。

篇6

教学质量每况愈下

高校毕业生(包括职业学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之严峻,已经人所共知,中央政府也是清楚的,也做过部署,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作为一个基层教师,眼看着自己的学生毕业没有出路,心里很着急,教起书来也没有底气,学生问一声“学了有什么用?”就将我问的哑口无言,因为我不能给他们工作,解释再多也是白费口舌。而学生因为前途不保,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丧失,学业成绩下滑,教学质量不保,已经是一届比一届差。这个问题已经不是老师们努力不努力的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是个政治问题,如果说学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那就是管理体制问题,制约了学校自身功能的进步和转化,既培养不出人才,也浪费了学校的广大教职工中的人才,庞大的教育系统“不下蛋”,浪费着资源,制造着矛盾,但却没有人负责。

只剩下一座捞钱大山

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是一面镜子,清楚地照出了教育系统的模样和能耐。教育系统也可以哭穷,也可以诉苦,但这都不值得同情和原谅。事实上,社会固然对教育系统有影响,但教育系统是社会中最有智力和知识的部分,理当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社会,让社会跟着自己向健康的方向走,而不是被动地适应社会风气。然而,我们的政府把学校当作了不稳定的重点对象加以防范,“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长期在学校扎根,已经让学校的任何积极的力量都萎缩了,人人自危,个个当缩头乌龟,挣钱、混职称、捞官位,谁还会费一点心思去做为别人的事情?“上下交相利,则国之危矣。”人气没有了,凝聚力没有了,影响力没有了,对外的形象就是“一座大山”,一座位居投诉榜首的捞钱的大山。

我希望各级领导同志要深入思考一下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认为,好解决的是在政治上恢复学校的生机,但难解决的却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体制,这个制度和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学习和教育需要了。

模仿和抄写西方教育的危害

煞有介事地规定各个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那么,这个体制为什么不能适应需要了呢?最主要的是:这个体制不是从中国的传统和自我探索中诞生的,而是抄来的,尤其是抄写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而那些国家的人口加起来也没有中国人口多,能在小地方实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不能满足庞大中国人口的需要,这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在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开放的扩大,中国教育抄写西方的程度也加深了,但因为西方国家其实也各不一样,还出现过抄写哪国制度的争论。不过,占了上风的是抄写美国的教育制度,这当然不会明着跟老百姓说,实质却是真的。这个抄写行为有个很响亮的名字,叫“教育现代化”,它是所谓的“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分支,它宣称:(一切国家的)教育历程都要经历“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到“普及教育”的阶段,并煞有介事地规定了各个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中国的高等教育大扩招就是这个理论“指导”的结果,按此下去,不就“拷贝”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和体制了吗?而这个体制的参照对象其实就是美国。

那么,抄写美国的教育制度有什么不好吗?美国的教育制度不是孤立的,它不仅有其历史文化的沿革,而且更有其超级大国地位的支撑,否则,它也不能存在。人家是发达国家,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以,盲目地拷贝美国的教育制度就是在追求虚幻,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是危险的。

其实,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只是个显性的东西,问题不在于要不要高的比例,而在于怎么要。办教育是需要钱的,当然还需要人。钱从何来?你的人口比美国多5倍,你的教育规模也需要是它的5倍,那就意味着教育开支是人家的5倍,这可能吗?中国是超级大国了吗?我们的国民总收入是人家的5倍了吗?所以,单纯的教育人口指标的追求掩盖了经济基础方面的劣势,数目字上的“光鲜”是可能的,但那肯定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不可能持久的。现在,问题早就出现了,上下都知道,只是得不到纠正,根本的问题是找不到症结,那些“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办法当然多啦,但没有用。

有人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感受,却能拉老百姓来当“挡箭牌”,他们说:“老百姓有教育需求,不大办教育,老百姓不答应。”这个理由看似堂皇,其实掩盖的是无能。老百姓还要求低成本的教育哪,他们怎么就不说了?中国是需要有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更需要优质的教育,但前提是低成本的,否则就矛盾四起,危机四伏,单一个成本问题就能将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搅翻了天。

低成本的教育之路在哪里?

要找到这条路,当然可以列为“一级学科”,让一些人研究上20年,发表无数篇文章,评上无数的职称,可以从哲学上、文化上、体制上、经济上等等方面找原因和出路。但我不想这么罗嗦,我想首先给出低成本教育体系的“框架”,这就是:它庞大的基础是一个方便自学的教育机构,在它之上,是“二级学校”和“一级学校”,前者是辅助自学和职业培训,后者是培养科技精英的地方。它的特点在于:“一级学校”不但目标明确,而且数量也确定,这决定了它们培养出来的人数是有限的,这个限度就是:美国几所顶尖大学培养人数的总和。我们的人口比它多5倍,如此培养的淘汰率也是它们的5倍,这样选的人才难道还不是聪明绝顶的精英吗?我们要这么多顶尖人才就够了,无论开发产品还是打仗,都够了。只要国家有安全,那就慢慢发展吧,什么都赶超、都追求个世界第一也没有必要。

篇7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作为一种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职业学校重视人才培养、企业参与学校建设,校企双方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只有把校企合作变成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共同需要和内在动力,再加上强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才可能持久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校企集团;思考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0960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推广采用,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校企相互融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如何才能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的问题,基于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思考,下面逐一分析。

1校企合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仍处于被动局面。一方面是学校自身的原因。由于校企合作在我国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大多职业学校多年来一直是脱离企业自顾自的培养学生,对企业需求了解不够,培养目标达不到企业要求,造成多数毕业生须在企业先进行一段时期的岗前培训才能上岗的现象。同时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力量还较薄弱,教师的科研生产和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能力有限,缺乏吸引企业的能力。再一个方面是企业的认识不够,一些企业总是狭隘的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生产和经营,培养人才是学校天经地义的份内事,企业没有义务和责任。再加上当前劳动力市场依然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企业自身可以以较低成本就可以解决劳动力、技能人才和技术、信息方面的问题,没有必要花较大成本与职业学校合作解决,结果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和消极状态,即使合作也是“公益支持”和“功利性投资”,没有实质性的合作。

(2)政府的鼓励和约束不够,缺乏相应的政策制度。

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本质上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校企合作是教育与经济合作的具体形式,校企合作制度就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一种具体而特定的合作形态。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实际上也同时在创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市场,这种人力资源市场有企业、学校、学生三方构成。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或者教育体制改革是否成功,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这种教育制度下,学校毕业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一些教育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较,我国目前对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还没有营造出良好的校企合作的政策和制度氛围。国家对校企合作指导力度不够,缺乏使校企双方都主动参与、都受益的制度政策,也缺乏对校企合作质量效果检验监控的具体措施,导致校企合作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

(3)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一些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大量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学校又没有培养出来。在教学方式上,学校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环节,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不够。在师资方面,专业教师下厂实践经验少,学生专业技能及动手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在办学方式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学历教育上,为企业和社会开展较大规模培训的职业学校还很少。职业教育的综合管理能力亟待加强,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流失率较高,部分学生中途辍学,学生总体素质比较差,就业意识不强,理论基础薄弱,实训不认真,不求上进,不受企业欢迎。

2成立校企集团使校企双方互利共赢

办好校企集团,把校企合作不断引向深入。2009年9月,我校与省内交通行业3家大企业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这也是我省首家校企合作集团。集团成立运作以来引起各级领导及社会的广泛重视和肯定。几年来,在上级的领导和关怀下,职教集团各方坚持不懈地工作,校企结合更加紧密和卓有成效,成为我省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交通行业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坚持集团活动的正常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依照集团章程,坚持组织年会、互访、技能竞赛、信息交流及各种形式的培训等活动,特别是每年一度的年会和技能竞赛都以省人社厅的名义举办,学校承办,使其具有政府推动的色彩,加大了对企业影响。使企业对集团更有信心也更加重视,校企联合体的意识不断增强与深化。同时通过这些经常性的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校企双方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加深了感情,推进了合作。比如,每次年会上学校都与一些企业签订新的合作协议,合作的范围和深度都不断增加。

(2)学校优先为集团企业培养人才。

一种是“冠名班”的形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校按照企业需求组织教学,进行“订单培养”。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还在全省率先聘请了一批技术能手、首席技师来校授课。这种形式深受企业欢迎,一些企业还在“冠名班”设立了奖学金。再一种形式是短期培训,企业来学校进行培训,学校克服各种困难,提供最好的场所和服务,安排最好的教师教学,尽量让企业满意。有些企业急需用人,需要学生提前离校,学校就调整教学计划,加班加点完成教学任务,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量满足企业需求。很多企业也认真履行章程,把学校作为合作的首选,用人优先考虑学校,培训依托学校进行,校企关系更加紧密。

篇8

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切实加强对企业各级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是搞好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安全生产法》实施后,企业普遍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也开展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但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仍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当成一劳永逸的工作;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没有规划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不能适应企业扩张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发展需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象的覆盖面不足,容易出现“重在对现场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轻对安全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的局面;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投入不足,安全教育培训资质不强,培训装备不足,企业各级人员得不到更高水平安全知识技术的培训;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效果后评估管理不力,各级员工安全学习的动力不足,员工安全素质没有得到真正提高。这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都将极大地弱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效果。

企业的员工组成中,现场作业人员通常又分为特种作业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这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最直接的劳动者,是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又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受害者或责任者。现场作业人员能否安全、熟练地操作各种生产经营工具或者作业,能否得到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切实保障,能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现场作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才能把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降到最低限度,预防事故。因此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应放在生产现场,就是要通过抓好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行为及现场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秩序。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企业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具体贯彻执行者,是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落实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知识水平的高低、工作责任心的强弱,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

企业经营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这就迫切要求主要负责人掌握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对一个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来讲,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从长远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前提条件是把培训的对象涵盖到企业的全体员工,使企业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主要负责人达到更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水平、更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全体员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诚如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一样,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也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与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障机制,采取“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严格考核”的管理模式,优化一切可供利用的培训资源,加大安全培训工作力度,全面加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结合这几年本人在参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的体会,本人认为,为了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保证教育培训质量,取得好的教育培训效果,真正有助于提高企业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抓好以下工作:

1、编制符合实际、合乎规律的企业中长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大纲,执行企业各级人员的阶梯式教育培训计划,每个年度应当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确保每一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时间和教学质量,教育培训计划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并随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适时修改计划;

2、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全员安全教育制度及特种作业人员专项安全教育制度,明确本单位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所应当承担的职责,严格按照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进行各级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登记、培训、考核、发证、资料存档等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把关,规范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对象必须涵盖到企业每一级的员工,真正做到全员培训取证上岗,定期培训提高的教育培训管理目标;

3、编制企业各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发展,及时变更或修正培训教材的内容,不断提高企业各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技能,提高企业安全技术水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受客观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国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相对比较落后,大多数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和事故防范和应急能力严重不足。因此,企业每一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一般都应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教育,但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侧重于不同的教育内容,提出不同的教育培训要求。

4、建立形成相对稳定的教育培训师资结构,且须采取内外培训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方法,力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提高教育效果。对于现场生产作业等的基层人员,开展培训时应多采用互动式的“双向沟通”,就是在培训过程中,给职工一定的发言权,将他们的疑惑摆出来,大家共同分析,授课者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加以引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效果;

5、树立“安全第一”的教育培训观念,企业要定期开展各种专业技术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而每一项次的专业教育培训教材都必须含有相应的安全培训的内容,每一项次的专业教育培训活动都必须同时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并进行相应的严格考核管理,在企业中形成“安全活动融合在每一位员工的每一项行为”的安全文化理念。专业技术知识培训结合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更容易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教育培训的技能也与日俱增容易落实到生产活动中;

篇9

【关键词】 安全教育 电力企业 基层电厂 职工教育

作为一个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命脉,而安全生产的基础就必须要拥有一批知安全、懂技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安全教育就承载了安全、技术、素质的重责。没有接受安全教育在生产工作中可称之为“鲁莽”,工作鲁莽、没有安全防范、自保和辨别意识的职工可称之为“隐患职工”,“隐患职工”的存在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安全发展的一个隐性炸弹,使企业的安全工作始终处在一个高危水平。

1 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1 安全教育是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要职责,《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法律法规规定从业人员必须接受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这是其法规定的义务,也是企业所肩负的责任。

1.2 安全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

安全意识强、安全技能全面、专业技术水平高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职工的综合安全素质的提高,安全教育培训是必选之路,也就成了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

1.3 安全教育是职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职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和掌握企业概况,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获得安全操作技能,掌握处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本领,这也是规程中明确规定的新职工进厂“三级”安全教育的要求,“在一切隐患中,无知是最大的隐患”。

2 安全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2.1 重生产效益,轻安全教育

在企业中还是存在只重视生产效益,认为有了经济效益就有了一切。忽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辨证关系,忽视了“教育-安全-效益-发展”的锁链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是以“注意安全”简而代之,有时在工作繁忙时更有不计安全冒违章之险而作业者。

2.2 重经济处罚,轻思想教育

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等一切违章现象,一般普遍采取经济处罚的手段予以制止,很少针对违章现象进行思想教育,结果使职工没有认识到违章的严重危害,没有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表现出对一切“无所谓”的态度。

2.3 重安全意识教育,轻安全技能教育

往往是职工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理论提升了,而安全实际操作性差,不能预知和辨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遇到危险惊慌失措。

2.4 重管理人员的教育,轻生产工人的教育

忽视对生产一线工人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安全培训,包括参与基建等外包工程的临时工,安全教育的铺盖面没有真正涉及到生产的基础层面,致使一线生产职工对安全知识深度掌握不够、覆盖面不广,形成了安全教育“两张皮”,上紧下松,安全基础不稳固。

2.5 重组织形式,轻教育效果

夸大宣传,“雷声大雨点小”,表面上看起来“丰富多彩”,实际内容空洞,不切实际。或者平时安全教育方式多以授课、讨论、理论考试为主,没有安全教育活动的创新,缺乏必要的教育趣味性。

2.6 重事故后反思,轻事故前预防教育

当安全事故发生后,一般都采用“亡羊补牢”的作法,强调安全教育,重视对事故的反思学习,召开事故分析会、填写事故报表等,将上级要求传达到各级部门、班值,组织安全大检查,举一反三,排查隐患等,其实更应该加强职工日常教育,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3 安全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1)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机制;完善机制就是定标准、定规范、定目标,就是确定管理的方向和方法。在我们现有的安全教育制度上仍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从制度上保证教育的经常化、普遍化、规范化。同时要保证制度的可行性。(2)继续发展安全教育的阵地;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所需的资料、图书、教材和设备,逐步走向全面的电化教育,使安全教育培训有独特的专题氛围、文化氛围、环境氛围和空间氛围,同时安全教育阵地,不能仅限于教育室,阵地教育具有广泛性,班组、生产现场、作业点等任何地点都是实施安全教育的主阵地。(3)安全教育要坚持经常化、规范化安全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做到警钟常鸣,防患未然;要有计划地把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计划、落实、效果”三结合,防止和杜绝“紧三天、松三天”的安全教育状况。(4)教育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生动形象,避免空洞说教;安全教育要有技巧性,唯新性,把安全教育的短训班、讲座、座谈、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等与生产实际结合,与职工心理承受结合、与职工理解认识结合。应多采用知识型、趣味型、技能型的教育形式。(5)要结合事故的预测预防进行教育;日常要注意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事前教育,注重和加强节假日前后的教育,结合季节特点进行的教育等,潜移默化地在不同时期、阶段形成牢固的安全思想和安全观念。(6)要深入人心,研究人的心理、个性特点;安全教育更需要“人性化”的方法,对人要从心理上、个性上分析他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的教育和引导。(7)建立和培养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只有拥有具备更高、更新安全生产观念,全面掌握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的安全管理队伍,才能使企业安全教育从量到质有根本的抓变。

篇10

【关键词】铁路行业;职工教育;重要性;方法

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铁路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新形势下,铁路行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与特点,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大铁路行业的职工教育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水平的服务与技术人才,对于铁路行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的开展目的在于为铁路行业的发展建立融专业知识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于一体的高素质职工团队,进而为铁路行业的发展提供人力与智力支持,因此新时期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势在必行。笔者在文中先分析了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再基于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铁路职工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但是,现当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现状并不容乐观,职工教育从教育制度到教育内容乃至教育培训资金及硬件条件都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制约了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1.铁路职工教育中存在的制度缺陷

铁路职工教育工作中首先是管理制度不合理。新形势下,铁路发展综合化水平不断提升,这便需要参考时代需求加强铁路职工各方面的教育,教育应该涵盖政治、文化及技术等,还应包括相应的服务职业道德教育。但是,当前,我国的铁路职工教育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以致教育内容规范化水平也不高,严重影响了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的质量。而且由于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还导致了教育工作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以致教育工作的开展责任不清、分工不明,整体一片混乱。

铁路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员工的激励奖惩机制不完善方面。员工的培训教育应该辅以有效的奖惩机制才能保证教育工作效用的有效发挥。但是现当前,铁路行业的飞速发展忽视了职工教育的同步保持,以致教育工作相关制度与机制不完善,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未有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形成了受教育与否无关紧要的行业氛围。铁路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相应的完善流程,其中从教育要求与任务、教育实践、教育考核到教育奖惩等全流程面面覆盖,环环相扣。

铁路教育工作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教育的现代化及时代信息化水平。现阶段,我国的铁路部门考核方式还是统考方式,对铁路员工的考核也多表现为知识的记忆考察,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铁路职工的教育考核应该就职工的年龄、身份等特点进行灵活变通,还要增加其中的信息化知识考察,以起到督促员工加强自我教育与学习的作用。

2.铁路职工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铁路职工教育主要是针对专业常识及相关技术的教育,就其内容的全面化程度来说,铁路职工教育中缺少了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导致铁路行业职工整体素养普遍较低。

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铁路行业管理层予以重视,并着重塑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以推进职工的自我教育与学习。铁路管理部门的重视度是职工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此外,铁路职工的教育观念也会影响到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铁路教育因为缺乏相关的奖励机制以致职工的积极性不高,相关的铁路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

铁路行业的职工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专业素养良莠不齐。铁路职工的文化程度良莠不齐直接加大了教育工作的难度,从而会影响教育工作方案的制定。教育工作的开展可能会因为文化水平不一致而出现不合理、科学化水平不高的问题。

3.铁路教育资金及其它的硬件条件方面的问题

当前,铁路行业教育工作存在严重的教育经费不足现象。教育经费的多少直接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如铁路行业的管理层不能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将会减少教育投入的资金,而资金有限又会直接影响相关教育工作与措施的落实。铁路教育还缺乏相应的教育与培训参考教材,由于经费有限教学设备也比较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这些硬件基础条件水平直接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铁路职工教育部门开展铁路职工教育工作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表现,教育可以提升职工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能在教育实践中完善铁路职工教育体系,为进一步推进铁路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铁路职工教育能够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还能提高职工安全意识。铁路职工教育开展的目的在于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提升职工的服务行业职业道德。适应铁路与改革发展的需要开展铁路职工教育还有助于提升铁路服务及技术操作方面的现代化水平。在铁路职工教育中还可以就技能应用及安全知识进行教育,直接提高技术人员在进行操作时提高警惕,切实保障自身安全。

铁路职工教育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的铁路运输需求量不断增加,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供需矛盾,铁路部门的职工教育与培训可以提升职工资源有效配置的能力,进而可以有效减少运输资源的浪费。此外,职工教育与培训还可以在提升职工安全意识的同时可以为运输安全提供保证。

三、新形势下加强铁路职工教育的思路与措施

新形式下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先进行思路的整理,并坚持有效地教育理念,才能切实推进教育工作的进展。

1.铁路职工教育工作开展的理念创新

铁路行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职工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从而确定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坚持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全面完善教育工作开展的相关体制与机制。

铁路行业相关领导部门要将职工的教育工作列为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必备环节,并不断转变观念,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硬件基础设施,切实从新形势下的需求出发探索创新性的培训措施和方法,切实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此外,还要着重加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以此来推进员工强化自我教育意识。

2.加强铁路职工教育的两点建议

(1)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应该先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需要覆盖教育内容、教育考核及教育奖惩等环节。铁路行业的教育培训需要严格教育质量的考核,并实施考核合格上岗制度。完善的铁路职工教育还需就教育及培训成绩进行记档,实施与工资、福利相挂钩的教育奖励制度,以此来激励职工加强自我教育与学习。

(2)加强职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性的考核制度制定。优良的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可以作出完美的教育培训计划,进而推进职工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教育质量。此外,铁路职工教育还需适当强调技能应用的重要性,并在教育过程中将实践应用置于重要地位。

四、结语

本文着重探讨了新形势下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的相关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铁路职工教育需要着重解析新的时代要求,并就新的发展要求基于发展现状改进不足,扬长避短,并不断加强创新,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为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游斌.探讨新形势下铁路职工教育的方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

[2]侯立新.新形势下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