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12 18:0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施工安全管理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施工安全管理建议

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议 ;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是: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以下是本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几点看法。

1.1 管理方式的创新

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治理和整改上。简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管理客体应由单一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全社会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一方面,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都集中在乡镇、私营企业。为此,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和外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2 管理手段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性改善,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一是在控制重特大事故与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技术上要有所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要抓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特大事故隐患整改研究。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和安全生产信息与事故统计网络体系。三是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估与监控,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与分级管理,新型、多功能安全防护用品的开发生产等将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

1.3 企业制度的创新

从微观层次上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安全生产宏观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只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了,安全生产形势就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当前,要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并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此,一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按照国际规范建立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二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必经程序,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项目做到本质安全,不留事故隐患,从源头治理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之一。今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以保证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凡应进行预评价而未进行评价的建设项目,没有开工或没有竣工的建设项目应立即进行预评价,已经竣工投产的建设项目必须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必须限期整改。未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开工建设,未经预评价或评价不合要求的竣工项目应停止生产运行。三是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认证、咨询和服务体系。

2.安全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2.1对施工人员的建筑施工安全培训的加强。要想搞好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首要前提就是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患素质,而这又依赖于企业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了解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进行安全施工的技能,并且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了工程和人身伤亡的事故比例。

2.2完善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体系

2.2.1针对承包施工的单位来说,对其建筑施工的有关安全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其在正常施工的工作情况下是否在充分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另外,还可以结合着对工地进行抽查。

2.2.2根据建筑施工的现场环境和施工工程的发展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监督工作,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将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传到网上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使得监督机关可以及时的根据具体情况作适时的施工工程调整。

2.2.3均衡施工。均衡安排各个施工单位内部之间以及各个项目之间的安全生产,提高整体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

2.3建筑施工工程的意外伤害保险。确立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机构和安全中介机构等,完善建筑施工意外伤害保险的运转模式。

2.4对建筑施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安全事故中的一小部分是由于意外导致的,而大多是因为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所以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起到及时发现隐患,并避免事故发生的作用。

2.5建筑安全生产法规的研究。针对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现状,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国家进行比较研究;为制定全国统一的建筑安全生产法规及其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6建筑业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企业应该推广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进行工程规范技术等软件的研发。

篇2

关键词:城镇;燃气工程;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由于天然气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并且还是当今社会积极推广的一种新能源,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燃气工程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我国,燃气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大部分集中于东部,但是西部资源丰富,“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燃气输送项目涉及到几万里的燃气工程施工。同水电工程一样,其属于安装配套工程,但是其又有别于水电工程,便是燃气是易燃物,属于高危物品。因此,现场的安全施工已经成为大家的关注焦点。这就相应的需要提高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加强现场作业的规范化,才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文针对燃气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一、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1)遵守相关规定原则

当前我们可以看出,政府部门正在一点点的淡化对市场经济的过度干预,而是转向行政管理方面的监督。各燃气企业在输送燃气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是行业的标准。要弄清楚各个条款的具体规定不要以为司空见惯的做法就是合理合法的,一定按照行业标准规则来做。

(2)着眼核心问题原则

由于城市安全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而庞大的体系里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有大量的琐碎复杂的事物需要处理。每个人各司其职不同级别、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所以一定要纵观全局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主抓关键问题。比如生产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就要主抓自己部门的核心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而安全智能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就要引导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各个部门关注本部门的重大安全隐患,并及时解决。

(3)限期整改原则

如果一个燃气企业能够做到及时的发现每一个细小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想办法规避的话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了。但这只是假设,在实际的操作中很难做到,所以说这种情况根本不会存在。很多企业都是在安全检查的时候才会发现并且严肃地面对问题。在这种时候,最正确的选择就是设定一个合理的事件期限加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4)惩罚分明原则

在实际的工作中,建立恩威并存的奖惩制度。如果做得好,就奖励是一种激励;做的不好,就惩罚是一种警醒。但是奖励亦或是惩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员工都对安全工作重视起来更好地规避风险,消除安全隐患及事故。

二、城镇燃气施工安全管理

(1)提高对燃气工程施工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始终把安全施工放到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加大安全法规和条例的宣传执行力度,增强安全生产管理和文明施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意识。要切实加强安全管理领导,保证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人,努力提高安全施工管理质量和业务水平。

(2)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质量和安全是相辅相成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施工人员、技术员、项目经理等相关人员必须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完善操作路程。全方面保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所有的有关人员必须在管理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且要签订安全责任书。总之,安全生产制必须贯穿整个施工现场责任到人,落到实处。

扩大宣传范围,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积极主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鼓励相关人员充分了解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工程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做好督查检查工作。

(3)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

当燃气立管设置在外墙时,需要进行攀登作业,悬空作业、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及上下交叉作业,给工程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尽管在外墙等处安装了防护栏杆、安全网和脚手架,但是仍然有高空坠落的事故发生。所以工程单位需要格外的关注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必须对高空作业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进行技术教育和现场技术交底工作、设置安全标志、工具及设备等措施。在施工之前,要逐项检查作业人员的证件及人员的体质。另外,工程单位也要高度关注外界天气因素的影响,诸如:及时清理好现场的水、雪及冰霜;搭设防护棚及安全设备来设置防范区域;一旦有异常问题出现,施工人员要高度警惕,及时报告领导。

(4)施工的安全管理技术制度和措施

城镇燃气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安全措施时,必须考虑到城镇燃气施工单位用工的具体情况,结合工人大部分来自于农村,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流动性比较大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城镇燃气施工有其独有的特点,所以必须考虑施工地点的环境以及燃气施工时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在燃气施工是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相应的来不断改进燃气施工安全制定和措施。当施工的环境发生变化或者燃气施工的技术产生改进时,必须报上一级管理层知道,重新申报安全管理技术制度,只有被上一级管理层认可,才可以让工人正常施工。各层管理安全员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管理职责,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熟悉于心,要掌握有关的管理知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5)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

在燃气管道施工过程方面,必须要明确承担该任务的施工单位是否具有在建筑工地施工的资格,而且在后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阶段必须严格把关。在管沟与管基方面的管理也要加强。通常来说燃气管道一般都是埋地敷设的油于地面外部的各种压力以及回填土本身的压力作用下对燃气管有着极大的压力作用所以对于管道本身的抗拉抗压的强度要有很高的要求。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土质的分析其开挖深度、回填土密度等都要经过严密的计算与管理。并且对于管材的选型和质量方面也要严格控制把关,对于管材的合格证、材质分析化验报告等等方面都要做到严格把控,以防不和产品流入建设。除此之外还要对管材进行防腐处理,比如给管材涂刷防腐漆等等。以防管材腐蚀生锈。在进行回填土时要严格难找规定进行分层夯实。要保证管沟的夯实质量在各种外界的挤压,重负荷作用下要保证达到一定的使用年限。

(6)制定统一的安全规范

进行规范化安全燃气施工,对那些专业性非常强的,比较容易出安全事故的项目,比如说物料提升机,脚手架和高空塔吊等,我们必须独立,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且不能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工地好多都是临时用电,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非常高,必须进行统一安全管理,临时用电有许多它克服不了的缺陷,比如用电暂时性,场地不固定性,电具开发性,运行条件不佳,潮湿阴雨天气容易跑电,这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人身生命遭受损失。因此我们为了避免燃气施工现场出现用电安全隐患,必须制定有效的安全用电措施,并根据燃气施工现场的变化,环境的不同,灵活安排用电,并且必须接零、接地来进行保护。对电工要不断培训,加强电工的专业水平,让日常照明和燃气施工用电规范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燃气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安全问题是在燃气工程中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在施工阶段要加强施工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而且还要对燃气工程的安全性实施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和改善。

参考文献

[1]潘志全.燃气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之我见[J].2010(11).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生产安全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施工质量双重保障的基础上的。施工项目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工程,为保证施工生产安全和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我们还需进一步认真积累和总结更多的生产经验,探寻更为科学的安全管理办法,依靠落实更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检查制度,才能够真正实现事故零事故的突破。

1 我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成因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建筑施工行业也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残酷事实使得施工安全方面的问题异常突出,这就不得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建筑施工安全保障上。

1.1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在投资计划上做了一些体制上的改变,以往传统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当下的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安全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可弥补的管理漏洞,如政府主导安全管理导致管理涣散且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相关适应的经济和法律体系并未成熟。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得到完全地落实,基本处于一种比较分散的管理状态,真正能够起到行业管理作业的扳指可数,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施行标准和管理模式的不统一,管理工作的职责分配交叉不清,最终得到的只有“没利监管失控,有利打架不顺”的现状。

同时,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业主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有意地压低中标报价,在一定程度上对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的措施费用不予认同并拒绝交付相关地安全费用,合同工期也在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被强力压缩。这样一来,施工单位就不得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忽略一些在自己看来不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有限地资金投入实现施工成本和工期目标,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1.2 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

1.2.1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

施工单位没有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部分施工单位虽有配备却没能真正意义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落实缺失,纵容施工劳务人员铤而走险,冒险作业,施工操作违章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有些专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由于权限所限,在发现现场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请示上一级领导,而不能够直接向最高管理层反映。这样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情报延误,或根本无法实现向上通报和得到最终的解决结果,以致于安全隐患未能得到及时的整改。

1.2.2 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脱节

我国建筑施工的劳务人员多为技术水平偏低的农民工,而实施现场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施工管理的模式主要是施工单位和施工队伍的工长签订一项单项工程的成本合同,包工不包料,二者分别担负的责权很明了,质量安全基本是由施工队伍来负责,而施工单位只片面地追求产值和利润。在施工过程中,抢工期、赶进度的情况非常普遍,短期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施工质量和安全却被置若罔闻,安全隐患处处存在。

1.2.3 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

施工单位参与投标活动,有意压低投标报价取得中标的优势,而在中标后从各个方面刻意削减投入和开支,尤其是一些规范要求的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如劳务工具、安全网等。这些安全防护设施按照规定应该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投入,但实际上并不能够完全做到位。安全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对安全生产是一种非常大的隐患。

1.2.4 岗前专业培训流于形式

施工劳务人员多为农民工,要在施工准确前组织相关的岗前专业培训,主要是针对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训学习,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作业中的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防范教育。岗前专业培训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施工单位组织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级安全教育、变化工种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班前安全教育等。问题是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组织有效地培训工种,仅仅是走过场,实际效果只是流于形式。本来为培训工种作资料记录并不真实,通常都是由施工单位由资料员一手编写,对于施工劳务人员的培训却没有真正达到作用。

1.2.5 转包、分包及以包代管

施工单位中标以后,将工程以分包的形式装包给施工队,施工单位和承包队伍共同牟利。施工单位凭借自身拥有的资质中标,通过中间人承包,包工队专区大部分利润,而施工单位仅仅是赚取小部分作为中标的劳务费。可以想象,这一小部分的利润根本无法满足一个完整项目部的正常运营,施工单位不得已地疏于对现场施工质量及安全的管理,而现场施工安全的管理职责主要就在施工队伍的管理。但是,施工队伍并不受上级相关监管部门所限制,任意妄为,胡干蛮干的情况都是造成安全施工隐患的重要原因。

2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建议

2.1 中央或地方有关施工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监控

中央政府有关施工监管部门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对建筑市场经济机制实施操控并发挥其基础性配置作用,同时保证为建筑市场创造一个相对比较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另外,还需了采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策略通过各级监管部门落实对建筑施工实施严格的监控与管制。严格推行安全施工生产的市场准入(即建筑安全资格问题)和退出机制,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把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资质关,杜绝一切依靠挂靠实现分包代管等转包现象。根据我国《建筑法》内容要求拟建工程所在当地的有关监管部门也需指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定并给通过安全资质审查的施工单位颁发安全生产的资格认证书,未取得资格认证书的施工单位将不被视为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资格。

2.2 加强各方在工程安全施工监管中发挥的作用

2.2.1 业主单位

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就施工安全问题应达成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必需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劳动保护、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生产安全的政策与方针。业主单位也要具备安全管理组织体制,对各方面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人配置齐全,并制定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2.2.2 监理机构

加强监理机构下属从业人员的队伍素质建设,尤其是在施工安全责任无法明确确立的情况,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制衡体制和手段提高每一名监理人员的施工安全责任意识。

2.2.3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控制安全生产应施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人。施工现场环境必须要达到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施工劳务人员必需经过严格的岗前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持证上岗。

3 结束语

建筑施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整体来说其主要的特点包括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立体交叉作业多和劳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尤其是目前我国建设投资逐步实现多元化,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鉴于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高危险性,我们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生产安全管理与相关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 颜艳.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问题[J].价值工程,2010,(02).

[2] 曾海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防治措施探讨[J].广东科技,2011,(01).

[3] 丁鹏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9,(06).

篇4

关键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引言

“电”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建筑施工现场中“电”也是一种重大危险源,而恰恰好多施工现场就是在“安全用电”上存在薄弱环节,从而引发了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

施工现场由于用电设备种类多、电容量大、工作环境不固定、露天作业、临时使用的特点,在电气线路的敷设、电器元件、电缆的选配及电路的设置等方面容易存在短期行为,容易引发触电伤亡事故。因此,加强临时用电管理,按照规范用电,是保证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进行如下探讨:

1.施工现场的一条电路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统一进行组织设计,有统一的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一个取电来源,一个临时用电施工、安装、维修、管理队伍。严禁私拉乱接线路,多头取电;严禁施工机械设备和照明各自独立取自不同的用电来源。

施工现场经常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虽然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但编制手续不全,内容空洞,照抄照搬规范不能指导施工,与现场实际脱节,没有用电维修、检查制度,用电检测资料凭空填写,电工缺乏配电知识等。

2.漏电保护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同时规定,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因此,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流动作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小于01S,对搁置已久重新使用和连续使用一个月的漏电保护器,应认真检查其特性,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在实际工作当中,发现有的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器配置不合理,末级电箱漏电保护器电流过大,发生漏电后直接引起总箱漏电保护器动作,没有形成分级配置。

3.三级配

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按照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送电顺序,形成完整的三级用(配)电系统。这样配电层次清楚,便于管理和查找故障。总配电箱要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通常应分别设置。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的场所,要远离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震动的场所,或者做环境防护。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大于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应不超过3m,配电箱和开关箱周围要有方便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能够因为堆放物品和杂物,或者有杂草、环境不平整妨碍操作和维修。电箱还要有门、有锁、有防雨、防尘措施。

4.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所谓“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就是指每台用电设备必须设置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开关箱内要设置专用的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不得同一个开关箱、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开关电器必须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其额定值要与控制用电的额定值相适应。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不得挂接其它临时用电设备,进线口和出线口必须设在箱体的下底部,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移动式电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要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5.五芯电缆

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必须实行TN-S三项五线制供电系统。电缆的型号和规格要采用五芯电缆。为了正确区分电缆导线中的相线、相序、零线、保护零线,防止发生误操作事故,导线的颜色要使用不同的安全色。L1(A)、L2(B)、L3(C)相序的颜色分别为黄、绿、红色;工作零线N为淡蓝色;保护零线PE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做负荷线。

6.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不致危及人身安全的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即为防止因触电造成人身直接伤害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等级,一般分为42V、36V、24V、12V、6V。安全电压应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选用。

6.1 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6.2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场所作业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6.3 建议在施工现场的职工临时宿舍内尤其是金属板材的临建宿舍内的照明电源电压采用36V。

6.4 照明变压器必须采用双绕组式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7.外电防护

外电防护,主要是指针对不为该施工现场专用的已经存在的配电线路、设施所进行的防护措施。当因场地条件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7.1 对于外电架空线路,当在其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且随外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增加,安全距离相应增大。

7.2 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的正下方施工、建造临建、堆放材料及构件等。

7.3 对于现场内的变压器等设施应用木、竹板及杆件等进行遮拦,并悬挂警示牌等,保证防护设施坚固、稳定。

7.4 塔吊等起重机械吊运物料、构件等不得在外电线路、设施正上方行走,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8.临电系统的验收与档案管理

8.1 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要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审批后方可施工。

8.2 临时用电系统在施工完成后要经过编制人、项目经理、审批人及专职电工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要履行签字手续。

8.3 建立完善的用电档案,并设专人管理,主要包括: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绝缘电阻遥测记录、电工巡视维修记录、临时用电验收记录等。

9.日常维护与检查

对现场的用电设备、供电设施、线路等进行经常性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9.1 持证上岗,用电设备、闸箱等的接线、日常维护检查均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专职电工进行操作,并作好巡视、维修记录,严禁无证上岗。

9.2 定期对用电设备、供电线路、设施等的绝缘进行检测,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立即停止使用进行维修或更换。

9.3 定期对供电系统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9.4 大风、雨雪,前后对整个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后再投入使用。

篇5

关键词: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建议

全国的建筑施工事故中,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其中以施工坍塌是最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近年来,由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地下室的设计,土方大开挖的工作量增多。于是,由于土方开挖时不按要求放坡或支护没有施工方案、支护不到位而造成土方坍塌的事故也逐渐增多。所以建设各方都应加强对防施工坍塌的专项管理工作。在此简要谈点个人对预防基坑坍塌事故的体会和看法:

一、施工现场基坑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基坑的安全管理工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加强基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减少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但从施工现场的检查情况看,距规范的要求相差甚远,不规范的地方还很多,不安全的因素随处可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客观上施工现场的基坑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实施难度较大的项目,它存在环境差,地质资料复杂,危险性大等因素。同时有的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写没有指导性和针对性,方案不全面,不能有效的指导施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对基坑进行超挖或乱挖;现场对基坑的沉降和位移及周围的环境情况没有及时的去做观测或者对观测工作马虎应付,胡乱填写观测数据,从而给基坑施工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切实加大预防基坑坍塌等事故的措施力度

建设各方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大力开展预防坍塌事故的专项整治活动,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各项方案措施。要督促施工单位对基坑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施工,对达到论证规模的基坑应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论证。而且施工以前,施工单位需对进场的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施工期间应定期、定人做好对基坑及周围环境变形的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单位要公示并严密监控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施工危险源,现场专职安全员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施工进行现场监管。

三、进一步落实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责任

监理单位要认真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切实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编制专项安全监理方案,认真审查基坑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监督实施。在基坑施工期间,应现场派驻专业监理工程师,坚持对存在重大施工危险源的地方实行旁站监理,发现施工不符合安全专项方案要求和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通过下发监理的施工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暂停施工令等方式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停工。如遇施工单位拒不整改,野蛮施工的情况,监理单位要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对于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要严格依照审查程序和条件,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坚决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要严格依法对已经确定的施工企业是否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审查,对于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坚决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对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暂扣或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将处罚结果及时报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在建工程的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一定要审查其是否持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做到持证上岗。

五、深基坑工程第三方监测管理

为加强深基坑工程的监测管理,确保建筑基坑安全和保护基坑周边环境,我区按《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基坑工程第三方监测管理暂行办法》(佛建质〔2010〕7号)的文件要求,对辖区内的深基坑工程要求进行第三方监测。经过大量深基坑项目工程的实践证明,该措施确实能够有效的防止深基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立足于实际,有针对性的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要求下,制定和完善本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机构,落实救援设备、器材,强化应急培训教育。对预案进行演练,以检验预案成效,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建设各方的应急管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科学、有效地应对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

七、有针对性的做好当前有关建筑安全生产工作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逐步推行程序化安全监督制度,明确每个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人。要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指导企业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因施工高峰期盲目赶抢工期而忽视安全管理。同时需加强对施工单位一线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督检查。要认真执行《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在招投标环节加强对项目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单列的监管,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建筑施工现场多是室外露天高空作业,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且流动性大,属工伤事故多发行业。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以及人、机、环境三者的错误匹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首要是保证安全,预防为主则是指要以预防为首要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在建设工程的生产活动中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1 坚持安全教育的经常性

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认真组织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及作业工人,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基础,现场标准化管理为重点,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定期、不定期和针对性地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把安全防范工作前移,从而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由于施工现场员工进出的动态性、频繁性,在项目管理中,采取入场三级教育,对不同施工阶段及员工思想实际进行跟踪教育,对临时用电、高处坠落等进行针对性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防范意识,时刻敲响安全警钟。

1.2 注重安全行为的规范性

按科学规律组织施工,遵守施工安全规程和标准,作为施工现场组织施工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从两个层面上规范其行为:一是要求管理人员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施工前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安全员每天巡查落实;二是要求作业层次和作业工人遵守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严禁违章操作,不准冒险蛮干,构筑起施工现场专群结合的安全保证体系。

1.3 突出安全防护的针对性

把施工现场可能滋生事故的隐患、多发性部位经过加工整理、抽象出来,制定对策、措施进行预防。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表达明确,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临时用电、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模板、脚手架、起重吊装等工程施工方案。重要部位如基坑开挖、洞口临边、楼梯、通道口等空间部位按标准化进行重点防护,并通过不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有效地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4 增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先行,早规划、早安排,做到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施工前我们把上述项目定为省双优工地进行目标管理,在开工前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及制度,做到事前防患。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首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遵守操作规程教育;其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员工熟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加大督查的力度和幅度,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有效控制。

2 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综合管理

要做好每项工作,都必须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了解工程概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工程情况,盲目工作,等于赤手空拳去打仗。要顺利开展工作,必须有备而战。

那么怎样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呢?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的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这样认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有了解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施工安全管理是多方面的,必须对各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2.1 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相结合

做好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办公、宿舍、食堂、工棚、硬地施工、施工场地围护、环境卫生等按有关要求、标准组织施工,做到宿舍与施工现场分开,工地设置文化室、宣传栏、乒乓球室等文化娱乐设施,并配置保健药箱,有利于工人生活、休息,同时也是提高施工安全综合管理。

2.2 安全管理与安全考评相结合

实行施工现场安全考评,采取对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工人进行定期安全考核。对达不到要求的进行教育批评、直至辞退。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管理人员经常进行检查,作业人员自查、班组互查、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单位、各个岗位、各个部位,达到施工现场综合考评的全面要求,并在工地出入口处设置“五牌一图”,履行安全职责,接受社会和上级的监督考评。

2.3 安全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项目管理办法,并与奖罚制度挂钩,形成有利于安全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我们采用竞赛、表彰、奖励、升降等有效的激励机制,更好地鼓励项目经理、管理人员、 作业工人从不同层面上抓好安全生产,重视安全管理,遵守安全纪律。再辅之以宣传教育,在“指导、监督、奖罚、教育”的共同作用下,纠正施工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创造一个“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3 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施工安全,各项安全设施防护到位,材料质量及防护用品必须符合有关要求并且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3.1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对项目部的有关人员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新的施工现场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3.2 施工现场班前交底制度

建筑施工不同于其它行业,具有“深基、高空、负重、临边”作业等特点,每天开工前班组长履行交底制度时,要针对不同情况,实行普遍交底和个别交底相结合,做好交底记录。交底双方都应履行签名手续,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3 施工现场检查监督制度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监督是一种必要的“执法”手段。第一,项目经理部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实施办法,对照标准、规范、规定、办法,坚持自检。对危险源,找到一处,整改一处,“以人为本”,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安全员每天进行巡查。第二,加大检查频率,企业层次每季度,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不定期针对各专项进行检查,并建立一套专兼结合的施工安全目标管理控制网络,督促施工现场按科学规律组织施工,并把施工现场相关单位纳入检查范围,实行严格的检查考评,实行安全“一票否决” 。制度

3.4 施工现场经济责任制度

根据安全考核指标,企业层次对项目管理目标及管理人员进行考核,项目经理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并在施工现场推行“层层负责落实,划区分片管理”的安全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施工现场根据项目管理原则,签订“项目管理安全责任责任书”、“作业班组安全责任书”,鞭策施工现场有关单位定人员、定时限、定措施、定目标,实行“四定防范”。在考评时,对成绩优秀的进行经济奖励,对不合格的进行经济处罚。

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加强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1、安全生产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头等大事,保护职工的安全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我们开展正常挥动的必须要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时高效益,高效率的前提,也是降低成本消耗,获得做大价值的体现。

2、建筑业施工生产流动性大,产品形式多样化,体积庞大,架构复杂,季节性较长,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系数小,其中隐患较多,很难控制,所以,必须要全员参加安全管理工作中,协调配合,综合治理。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安全交叉管理问题突出。因为政府机构多次改革,新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交替,导致政府部门安全管理的职能交叉,多方插手,多头管理及处罚的现象比较多见,可能造成企业在同一事件上,同时受到来自几个政府职能部门、机构的不同标准、要求的监管与处罚,企业的意见与压力很大。

2、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有的设在建筑管理部门、有的设在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有的设在安全监督站等等,导致有些安全监管机构没有独立的安全执法主体资格,缺乏权威性,监管不到位,监管力度不足,造成安全监督执法弱化,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3、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由农民工组成,普遍都缺乏安全意识技术培训也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已经在人员培训工作上加大了力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员培训的方式、力度和考核等方面都有困难。另外,建筑业施工技术复杂,企业更应该重视施工人员对安全技术交底的能力培训。因此,施工企业应从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这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

4、、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素质欠提高。虽然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提到很高的地位,但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依然不重视,主要表现有:一是“只管自己赚钱,忽视他人性命”的意识依然存在,违法生产经营或者知法犯法,导致事故不断,死伤众多;二是思想上不重视,对安全存在着侥幸心理,把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束之高阁;三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检查活动流于形式,结果让企业负责人认为安全管理无须创新与投入,同样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5、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虽基本形成,但存在着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在实际执行中可操作性不强,配套的法规还不完善,安全施工标准系统性不好等问题。导致安全施工行政执法在企业的违反行为没有出现事故的情况下,该处罚的没有处罚。安全执法工作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安全生产法律制度未得到完全落实,安全强制措施变得苍白无力,安全监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6、建筑安全监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落后,缺少必要的监管手段,因为经费不足,技术装备、检测器具短缺落后等因素,安全监管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仍然用的是眼睛看、耳朵听、手摸的传统方法,影响着安全监管的科学性。

7、安全检查走过场。在施工现场,有许多违反安全操作的问题。例如,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带电操作、无证上岗等。检查人员处于老好人,没有说到位,也没有达到教育本人和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三、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

1、建筑施工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为节省资金,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不认真,现场安全能管理人员相关业务知识缺乏,这些都制约了他们更好的完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建筑施工条件差导致了许多技术人员不愿意从事建筑行业。

3、建筑施工行业人员大多数是农名工,他们都是到处打游击,工作不稳定。

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 方针,并根据施工生产的规模、性质、特点予以实施。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安全工作顺利进行。

(3)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建立健全进场前检验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材料员、各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好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性能,熟悉材料在保管和运输过程的规定,做到分门别类的保管和堆放,凡属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以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4)临时用电、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首先是规定操作者,必须经过岗前职业培训,并持有省住建厅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遵守作业制度、纪律,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档案,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2、从体制上完善安全生产保险制度,保障了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社会起到了稳定作用;从机制上健全了职工生命和健康的补偿制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从运作上强化了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宣传这部分费用不足的情况,起到了推进提高企业安全素质的积极作用。

3、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学科,因为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个合格的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要了解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建筑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行为科学等知识。主管部门要分期分批的进行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培训,经培训合格的颁发相应从业资格证书。与此同时,要对监督人员进行法纪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弄清部门的职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坚持严格执法依法监督管理。所以,安全监督人员应该不断地学习,丰富自身的安全知识,提升自身素质。

4、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当前,建筑安全违法成本太低是造成当前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企业大多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逃脱检查,而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当前的检查力度而言,在必须停工的工程中只有一小部分工地被发现并停工,并且这种违法成本与一旦成功逃避检查而减少的安全投入相比较,是很低的。所以,必须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使企业支付高昂的违法成本。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创新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培育多元管理体系,理顺市场各方主体安全生产的责任,对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整体管理水平,开创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局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从确保安全、服务生产、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等多个角度进行定位。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提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这要求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等对安全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各方齐心协力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辉.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之有效对策[C]建筑安全.2013(2)

[2] 许程洁. 基于事故理论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因素;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建筑施工企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建筑业由于其独特性,历来都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之一。虽然建筑安全管理在我国己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客观地讲,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一直比较低,每年都有几千人在安全事故中丧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和危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的基本建设和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分析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在施工工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非常广泛,如工作面分散,涉及工种多,人员多,项目功能也不尽相同,工程环境千差万别等。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除了与建筑业的高空、露天、劳动密集形作业有关,还与近来年市场的扩大,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差、安全教育滞后、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施工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

(一)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建筑业虽已形成了“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企业”的三级格局,但结构不尽合理,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金字塔资质体系尚未形成。建筑市场较为混乱,时常出现一个项目有几个分包商,这些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下,偷工减料,安全意识淡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制不健全,跟上不形热发展的需机,对安全事故查处不利。

(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安全观念,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领导者的安全观念强,就会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工程安全性就好。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较好的安全操作水平,就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自觉抵制违章作业及冒险施工。因此,保证施工的安全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人是施工工程的主体,工程施工安全涉及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他们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决定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忽视安全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所引起的安全事故是屡见不鲜的。

(三)材料及施工机械质量不合格

1、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与施工安全相关材料的质量是安全施工的基础,材料不合格,安全就难以保证。由于建筑施工中所需的与安全有关的材料种类较多,用量较大,采取全数检查难于实现的,但采用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加之有些承包商在工程中标后,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按安全技术规范所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控制不严或未按有关规定对应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复试的材料不进行复试,致使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留下了安全隐患。例如,塔机吊构失灵,吊斗失控落下,砸伤地面施工人员,塔臂组装螺栓强度不够,以小代大,抗剪能力削弱,螺栓被剪切断,造成塔臂失控,扯断钢萦落下,砸伤地下工作人员。

2、施工机械的质量对安全的影响很大,由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施工机械的种类多,流动性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查的方法往往会产生遗漏。一些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不到位,重使用,轻管理,导致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加之部分安装人员素质不高,不按安装技术规程进行安装,使安装质量得不到保证,留下了安全隐患。

(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工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组织措施和施工组织设计。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安全施工方案,不能严格执行,不注意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了问题才去处理,影响了工程的施工安全。例如:非机械动力工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毁人亡;非电工乱拉扯电线,不通过漏电开关,发生漏电事故时漏电开并不起作用,造成触电身亡;电工在接线时,不将电闸关闭,带电操作,造成触电身亡;民工不戴安全帽,穿拖鞋上脚手架进行操作作业,不小心失足,造成坠落死亡;民工在绑脚手架和支外墙模板加固时,不系安全带,加上临边防护不严,时有坠落死亡事故的发生;高空拆架拆模,架杆、模板往地上扔,扔不下就用脚踹,脚蹬空随之坠落;为抢工程进度,进行大规模施工,强令民工连续作业,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操作时注意不集中,头昏眼花不慎坠楼死亡。以上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往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屡见不鲜,导致工程施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规范建筑业分包管理,完善安全法规

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谁和管理。一个项目,严禁业主方肢解分包,严禁多次转包,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的管理。加强安全法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施工企业对目前有的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加强适合本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实际的法律,标准和制度的补充完善,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应对本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现场情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公司、项目部、班组均有人负责安全,责任明确,层层把关。对危险较大的部位编制专项安全方案,对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应有应对措施。方案须经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整个项目工程应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人。监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是否有相应的安全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施工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施工方案及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方案施工。

(二)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

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施工企业一般都有安全组织机构,但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大型项目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总负责人,并配以合理的班子共同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实行单位领导对全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位负责,班组长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2、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及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管理及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的高低对安全施工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那么该企业的施工安全才会有保证。否则这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就难于保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想使自己承担项目的安全得到保障,领导者必须要有“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提高管理及操作人员素质,从而确保安全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搞好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安全意识。要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危险作业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如起重工、电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作业。一般工种也要求施工人员熟悉环境,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违章操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对基坑工程、模板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有安全施工方案,并且安全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安全施工方案。力求使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操作方便,针对性强,有利于保证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实现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技能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手,方可进场;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三)加强原材料进场及施工机械的管理

第一,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选择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强的人员来担当该项工作;采购材料要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须在合格的供货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施工企业应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材料进场时,工地负责人应会同业主方、监理方等有关人员进行联合验收。检查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等书面材料和实物的质量,对安全帽、钢管、扣件等应进行见证取样及复试,复试合格后,材料方可用于工程。

第二,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时须提供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说明书,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时,须有安装资质的单位来安装,安装完毕后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设备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落实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监理人员定期检查安全保险装置、防护装置,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四)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由于工程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工种较多,作业面广,对每一个操作人员进行跟踪管理是不现实的,在工程中往往会由于某个操作人员的疏忽而产生安全问题。因此,施工单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交底及日常检查制度,在施工前对每个操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施工时,安全员要加强现场巡查。监理人员加强日常巡视,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要不断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材料、施工机械的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把安全关,才能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三、结束语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进程,它包括安全组织和安全意识,企业只有综合利用这些手段,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加强安全管理,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使之与新的施工技术相配套。同时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使之与生产能力相吻合,使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人头上。并经常性地开展和利用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建筑职工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1、冼辉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学之友,2010(6).

2、林伟雄.浅谈发挥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能作用[J].中华建设,2010(7).

3、李兴怀.从4M1E因素谈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1(1).

篇9

公共安全管理不属于工程或者工程经济类专业,不满足二级建造师的报考条件。“二建”是建筑类的一种职业资格,是担任项目经理的前提条件。“二建”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

凡遵纪守法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全部科目考试:

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工作满两年。具备其他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5年。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工作满15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通常,在建筑工程中,日常的安全管理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以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安全生产,但是,工程建设项目本身的复杂性,以及项目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造成了项目内部的安全管理形势仍不乐观,一些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以及施工现场的不安全隐患不时会出现,这固然与个人和环境有密切关系,但也和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有一定的关系,这为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带来潜在的威胁。

2.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员素质良莠不齐 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的多点开花,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有限的人员投入到更多的项目施工中去,这就造成了很多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建设工程项目便是其中的典型一例,由于项目部管理人员的不足,使得该项目部的大多数安全员都属于兼职安全员,也就是说,安全员的岗位仅仅是大多数人的辅岗,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安全员素质的降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安全教育的安全员上岗使得安全监管力度弱化,监管范围缩小,很多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无法跟进排除,很可能造成事故。

2.2安全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 安全管理考核机制作为在工程项目中对安全工作进行考核的一种主要机制,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在激励安全工作做到位的单位或人员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可以处罚安全工作不到位的单位或人员。安全管理考核机制在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中具有调节状态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建设工程项目,有关安全管理的考核机制执行不力,很多时候成了走过场,没有落实到实处,具体表现在对发生安全事故或违法操作行为的人员的处罚力度较小,而且根本没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机制,这实际上为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种歪风,让大多数的施工人员,甚至是作为安全监管的安全员都出现了推诿扯皮,忽视安全的心态,不但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让人员缺乏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心。此外,对于一些在安全检查中做的比较好的单位或个人,建设工程项目部也没有必要的奖励方式,让一些安全员,特别是兼职安全员的付出与回报不能达成正比,久而久之,这些安全员也会产生不负责任的思想,这些都将导致忽视安全心态的蔓延。

2.3安全管理投入力度不大 对工程项目来说,安全管理工作本应该是作为其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放在第一位的管理工作之一,但由于近年来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低价中标几乎成为了一种风气,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达到占有市场的目的,采取不规范竞争中标的手段,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基本上达不到盈利的状态。这种方式的严重后果便是让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尽可能的压缩成本,在各方面都减少投入,包括在安全管理方面。 在建设工程项目部,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就相对不足,首要的表现便是安全管理资金长时间无法落实到位,严重短缺,这使得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只能更多地依赖于被动进行,而缺乏主动性,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对于该项目的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也因资金的问题大受打击。其次建设工程项目部针对安全管理投入的安全设施不到位,在很多施工现场,采取的安全设施陈旧,达不到有效的安全标准,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安全隐患。此外,最近一段时期以来,面对竞争激烈的工程建设市场,企业为节约成本开始压缩了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成本,一些新上岗的员工只经过短短几小时实地培训就算过关。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

3.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措施

3.1提高安全意识,重视人员教育 思想认识方面。必须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人员管理方面。对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坚持培训和考核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培训中不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等安全知识的常规教育,而且要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掌握本工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取得上岗证后再准许上岗工作。所有工种都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并坚持搞好每天的例会教育和班组班前活动,要将安全技术交底真正交到每一个作业人员的心中,做到安全教育工作在前,施工操作在后;明确安全生产是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义务和权利。管理人员安排使用当中,以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安全意识教育为中心思想,抽调年富力强、业务精干、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管理队伍,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3.2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各种制度建设 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安全组织机构,也行使了多种多样的安全管理的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稳定,但是,导致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处于动态的变化当中,因此,针对安全管理的体系也必须不断进行完善,同时推进各种相关制度的建设工作。 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是整个安全工作的灵魂,包括对安全管理机构的设定,安全计划的制定,安全考核的管理、安全过程的控制等一系列工作。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要进一步针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特别是从安全考核和安全过程控制的角度来进行完善,对安全考核要实现全面考核,责任到人的目标,对安全过程控制要实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群控网络,这不但能够满足本项目自身安全管理的需求,而且能够为项目利益相关方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能力的信任提供基础。

3.3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履行安全岗位职责 前文说到,导致建设工程项目中安全隐患依旧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不够,这个原因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通病,为了节约工程项目成本,一味缩减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这无异于舍本逐末。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失去了安全管理,工程项目一切相关项都会发生变化,轻则让整个工程收益受损,重则导致企业失去承担工程项目的能力,孰重孰轻很是明了。 鉴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首先是让项目决策者充分认识到安全为天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摆正安全与进度、成本之间的内在关系;其次是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的安全管理投入,资金投入仅仅是安全管理的一个方面,如何在有限的资金内实现对安全管理的其它方面投入,这是每个工程项目都应深思熟虑的问题。安全管理的投入,除了资金之外,还可以从人员、时间等多个方面进行,当然,通过缩减其它方面的开支来加大安全管理的投入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措施。

4.结束语 总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除了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安全理念要贯彻到底之外,还应该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确立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保证工程项目中的安全时刻都围绕在施工现场,消除一切不利于安全管理的因素,只有这样,工程项目的安全事故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参考文献

[1]邱洁.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基建优化,2005(3).

[2]袁海林.建筑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