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规划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3-12 18:0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筹规划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统筹规划的好处

篇1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经济主体 利益博弈

农业是目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其症结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国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博弈论主要研究一个经济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经济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和均衡问题。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中,逐渐成为分析经济活动的必备工具。本文以博弈论理论为依据,分析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从而得到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城乡统筹发展是指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在这里,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人口、资金、信息和物资等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存,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使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2、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的重要奋斗目标。和谐社会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工农关系顺畅健康的社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大,其原因是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还不富裕,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三农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稳定乃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靠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来解决。

(2)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城乡统筹发展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如果不及时调整工农业和城乡关系,则会加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许多矛盾,制约我国的长远发展。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农业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的不合理局面,可形成工农业平等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的和谐局面。

二、城乡统筹发展中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

1、区域公共环境保护的博弈

区域公共环境是区域内各个经济主体赖以生存的共同外环境,若环境遭到污染,将影响到区域内每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同样,污染的环境要得到治理和保护,需要各个经济主体的公共合作,因此,区域环境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然而在现实中,区域环境保护的目标却常常难以实现。

用博弈论来解释,可以这样看,假设区域内有两个经济主体1和2,需要的成本分别都为5个单位,可以获得的利润分别都是10个单位,治理环境污染分别需要耗费2个单位(当然,没有强制命令的话经济主体可以选择治理或不治理)。短期内博弈的矩阵如表1所示。

如果别人都遵守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治理,而他违章排污,节省了污染处理的投入成本2个单位,而且享受到了别人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因此他会在治理污染和违章排污之间,选择违章排污。如果别人都违章污染环境,而他遵守环境保护规定进行治理,要多消耗2个单位,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又享受不了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他当然不会选择治理污染。这样,大家尽管可能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好处,但是在没有外在力约束的情况下,大都还是不会积极治理污染,因为违章排污是每个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大家都污染环境就是纳什均衡。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大力招商引资,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作出主要贡献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地方政府虽然在城乡规划与发展中对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卓有成效,但很多地方的城市与乡村未形成统一规划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逃避污染治理的责任;另一方面政府之间缺乏配合的积极性,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工业废弃物从城市转向城市的边沿以及周边各乡镇,城市周边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恶劣的后果。这里既存在着企业之间的博弈,更存在着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因此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已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但因为城乡统筹规划制度的缺失而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2、城乡统筹发展中公共项目建设的博弈

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各开发商在城市与乡镇以开发房产、生产型企业、娱乐场所等见效快的居多,并从一个点扩展至一个街区或几个街区。而公共空间项目,如绿地、图书馆、停车场等却十分缺乏。用博弈论解释:是因为城乡公共项目对开发者而言不会带来直接收益,却有积极的外部效益,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提高可以带来区域的长期效益。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每个“理性人”都会做一个“免费搭车者”,因此,公共项目开发很难通过开发商共同出资开发。对于一个开发商来说,如果他投资公共项目的开发,改善了周围环境的品质,别人却坐享其成,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他的投入更多,当然不合算,这意味着生产厂商很可能得不到抵补生产成本的收益;如果别人投资公共项目从而改善了周围环境,他搭个“便车”,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好处,更合算。这样,大家尽管可能都认识到公共空间带来的好处,但从长期看厂商不会提供该物品,即公共物品很难由市场供给,至少供给不足。在没有外部强制约束的情况下,每个开发商的最优战略都是不参与公共项目的开发,博弈的结果是公共项目开发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事情。

三、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重构对策

实施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就是要通过综合运用市场和非市场力量,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的局面,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使城乡购买力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平衡,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将城市规划与乡镇规划纳入区域发展的同步轨道,是城市规划的延续与提高。在这种意义上,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质又在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基本利益关系的重新构建,而寻求利益格局调整中的最小摩擦值是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重要条件。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乡规划是进行“制度交易”的行为过程。

1、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实现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强调集体理性,因而在以经济主体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的市场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时常以市场主体对立面的姿态出现,规划在实施中经常碰壁。所以规划不应停留于理想状态的表达,而应该看到实际对象。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所希望的规划才有可能自觉地贯彻实施。

关于区域公共工程开发问题,不能责备开发商唯利是图,因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市场中经济主体理性的表现,所以,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达到整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双赢”。如在开发区域公共项目时采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为使投资者收回投资本息,并取得一定利润,政府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完善城乡统筹发展制度体系,实现纳什均衡

实施城乡统筹制度是关键,在规划空间蓝图的同时,还应该研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机制来达到规划目标。可以把开发商自主开发作为个体理性,把城乡可持续发展作为整体理性,在强调个体理性最优时(非合作博弈),与城市其他规划如区域环境整治规划、产业带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交通系统规划等一起达到整体最优(合作博弈)。

从理论上说,在给定的条件下,社会通常自发地趋向于某个均衡状态。社会一旦到达某个均衡状态,理性的参与者将没有积极性改变已经达到的状态,因为这个状态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局部最优”的。所以,均衡状态是社会活动的趋势和方向。

一切均衡都是相对的,新的制度与政策会打破目前区域开发利用的一些均衡状态,使区域开发利用向着更好的某个新的均衡状态趋进。如果一种制度不能满足个人理性的话,就难以有效地贯彻下去,不满足纳什均衡要求的制度或协定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城乡统筹发展需要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整体最优。城乡项目开发不是强制或感化各个开发商,让他们依照规划参与公共项目的开发,或完全由政府包揽,这不符合个人最优的理性要求。BOT投资就是一个较成功的制度安排,它兼顾了个人与集体的理性,构成了城乡统筹发展所希望的纳什均衡。

3、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信息有效沟通

以“囚徒困境”为例。作为警察,当然是希望两个囚犯都能老实坦白,因此,在设计制度时,就要从囚犯的角度考虑,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囚犯可能做出怎样的反应,要了解囚犯的心理,这就是信息的作用。在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中,规划部门只有知道对象所想,对象做出的反应,那么做出的规划才具可行性。另外,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治理理念的发展趋势看,规划已经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如分权、私有化等),而以“问题干预”分析为基础,强调随机制宜或权变观念,这更需要大量、如实的信息的支撑进行制度设计。相反,规划一味推崇集体理性,忽视公众、开发商的切身要求,规划必然是难以实施的。因此,注重信息的作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才能合理运行。

(注:本文受到唐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资金资助,课题名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编号:cx2010001)。)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农村改革与统筹城乡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杨东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促进统筹发展[J].农村经济,2010(2).

篇2

同志们:

近年来,我市高度注重城市规划任务,规划的严厉性获得了强化,城市规划建立和治理程度获得了进一步提拔。但针对的详细状况,还有良多任务需求进一步增强。借此时机,我重点谈几点意见:

一要一致规划法律和治理。特殊是要加强我们在规划治理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假如人人在任务上没有明白一致的目的,没有亲密的共同,不克不及协调联动,尤其在权利上是切割的,那么推进规划落实的力度一定不大,结果也不会很好,甚至很差。当时,我们良多精神耗费在处理矛盾上。所以,我们必需要在一致上下功夫。第一,要进一步搞好详规。城市总规确定今后,详规必然要跟上,防止城市建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特殊是城市的主要区域,必然要有深度的规划设计。下一步,要争夺用2-3个月工夫根本完成这项义务,确保城市各项建立都有规可依,并且要将这些规划敏捷转化为科学治理的东西。往后,城市的每一处建立,在地盘招拍挂之前或许是规划设计之前,对楼层的高度、修建作风、外观颜色和所退红线、绿化规范、容积率等都要有明白要求,不克不及地盘出让时是一个技能规范,开工建立时又是一个技能规范,合同上确定一个容积率,现场办公会上又确定一个容积率,把改变容积率作为了均衡投资商好处的一种伎俩。第二,要标准审批治理顺序。往后,在规划的制订、把关和执行的各个环节,责任必然要明白,特殊是上规委会的前提是什么要明白,哪些是本能机能部分的职责,哪些是需求提交规委会研讨搜检的事项,都要划分清晰,不克不及什么事都提交到规委会上来,最终都说是规委会研讨确定的。今后但凡属于技能标准和硬性要求等方面的根本事项,都由本能机能部分担任把关,执行终身担任制,出了问题,该追查的追查,该处置的处置。即使是提交规委会研讨的事项,也要在会前精心预备,明白提出哪些是硬性约束,没有盘旋余地,哪些问题需求提交会议研讨,并且所提交事项必需十分明白,真正使规委会更好的发扬决议计划、治理和监视效果。还,还可思索延聘一些专家,每次召开规委会时,可以随机约请几名专家参与,对技能标准方面的要求,要高度注重和充沛尊敬专家的定见,特殊是触及严重事项的决议计划,专家的定见具有“一票否决”效能。这些留意事项和决议计划、治理等顺序,规委会都要仔细研讨,尽快加以明白。第三,要增强规划法律。规整齐经同意就具有法定效能,执行中既要严厉,更要科学。所谓严厉,就是规整齐旦确定,不克不及随意改动,项目建立必需按规划执行。所谓科学,就是不克不及把处分作为单一的或许是首要的法律办法,更不克不及以罚代管,以收代建。比方人防部分的成果不是看你收了几多钱,要害是看你建了几多人防工程。往后一个城市的开展,地下空间的应用十分主要。尤其在非凡期间,没有足够的地下人防工程是不可的。还有税费减免问题,哪些该减免,哪些不应减免,怎样减免,都要有一套顺序,都要构成一套标准的治理准则,真正构成一致规划、一致法律的格式。

二要增强乡村规划治理。省里屡次强调“三规合一”,个中就触及到城乡规划。曩昔,我们曾经破费了很多的财力、精神,编制了很多规划,但规划编制完了却不必,既是一种糜费,也损害当局形象。所以,我们要害是要增强规划治理,严厉按规划设计去落实,确保好的执行结果。往后,要先从市里两个区抓起,作好示范,进而指点好县区乡村规划治理任务,特殊是要推进村庄规划的施行。新乡村建立不只要充沛思索乡村出产生涯前提的改善,还要思索与旅行财产的严密连系。下步,规划部分要重点供应“一套图”,管好“三件事”。所谓“一套图”,就是依照村庄规划,供应若干套居民住房建立方案供农户选择。建立方案大致可分为三品种型,一是联排的,二是双体的,三是单体的。市规划局要尽快在每品种型中供应5套以上方案,今后不时依据需求推出更多更好的新户型。所谓“三件事”,一是管好方位,二是管好作风,三是管好颜色。农人建房要盖在哪个区域、哪个地位、哪个高度,是什么作风、什么颜色等,包罗供电、供水、路途等根底设备配套建立,都要有明白要求,统筹好空间结构,统筹好与天然情况的协调,必然不要毁坏山体、毁坏河道、毁坏树木、毁坏天然生态,确保新乡村建房方位一致、作风一致、颜色协调,让群众住的久远、住的舒适,防止糜费。就来讲,旅行业是我们正在积极培养的一个主要计谋支撑财产,开展农家乐旅行,不只契合实践,并且群众欢送、支撑,与大城市比又更有特征,还有利于处理城乡统筹开展问题。当前,良多国度都从惠民角度动身,执行免税政策,鼎力支撑农家乐旅行开展。假如在天然山川的大情况中,我们开展一多量相当三星级以上前提的农家乐宾馆,必然比市区相同的宾馆更有吸引力,必然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在天然、舒服、安康的情况中休闲度假和旅行。所以,我们的乡村规划治理必然要与农家乐旅行和新乡村建立连系起来。只需供应好“一套图”,管好“三件事”,乡村的规划治理和农家乐旅行开展必然可以提拔到一个新的条理。还,乡村规划治理好了,不只可以带动农家乐旅行开展,还可以带动吃、住、行、文娱、购物等相关行业和配套财产的鼓起。规划部分必然要积极整合内部力气,依照这个偏向,增强城乡的统筹规划和一致治理。

三要统筹处理城市雨污分流问题。我市固然建有污水处置厂,但因为城市良多当地排污管道欠亨,城市雨污分流问题不断没能获得很好处理。就拿新区来说,排污管网的铺设也没到位。下一步,必然要把统筹处理新老城区的排污管网建立和雨污分流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急事来抓,不论接纳何种方法包罗BT形式,都要抓紧施行雨污分流工程。当时,我们老城区的良多污水都经过内河道到了浉河,假如雨污分流了,内河两岸的群众生涯质量就会有一个大的进步,浉河水质也会获得基本包管,的形象也会获得更大提拔。所以,内河管理任务要抓紧向前推进。与之对应的还有新区建立,我们提出要建山川园林城市,新区假如没水怎样建立山川园林城市。清华大学曩昔给我们规划设计的雨水搜集系统方案十分齐备,让雨水进入内河,并与绿化配套,打造城市景象。这既契合实践,也很能表现山川园林城市特点。下一步,新区要持续依照本来的规划,进一步修正完美,没到位的要抓紧接纳办法,敏捷完成新区雨污分流系统建立。工业城也要抓紧跟进,尽快与新区联接,拿出规划。各级各部分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各个方面的规划落实,处理好存在问题,确保城乡建立和规划治理程度有新的进步。

篇3

论文摘要:通过探索性教学,从需求分析入手,对教、学、做3个环节进行设计,重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计算机类课打造一个可操作的“教学做”一体化环境。

近年来,高职院校日益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重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很多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特别是计算机类课,然而成效并不显著,培养方案难以完成。大致原因是资金投人不足,“硬件”设施陈旧,现代教育技术缺位,教育工作缺乏科学的规范管理,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等等,从而严重制约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行和实际功效,如何营造一个良性环境来推动“教学做”一体化,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确实是计算机类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设计指导思想:从需求分析人手,兼顾各方需求,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对教、学、做3个环节来进行创新性设计,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追求最佳培养效果为设计目标,为计算机类课打造一个具安全性可操作的“教学做”一体化环境。

1需求分析

计算机类课“教学做”一体化环境的使用方包括教师、学生、机房管理员。教师是“教学做”的主导方,首先要满足教师的教,条件好的要在实训室安装高清晰投影,同时安装“网络多媒体教室”,比如:“凌波多媒体教室”,这样做的好处是可确保教学示范万无一失。条件差的可二选其一,不过,设备损坏,维修不及时就会影响教学,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建议在使用Windows自带的NetMeeting作补充。对于经费确有困难的至少应采用NetMeeting,切不可挂块黑板来代替。其次,要满足学生的学,学生是“教学做”的主体方,一般都很重视,满足实训要求一般都能做到,但人性化不够。比如:做的要求和要用到的素材不能很好地传给学生,自主学习资源不足,或是学习资源没有合适的平台,缺少有效的检测和反馈,没有师生相互交流讨论的平台。应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再次,要满足管理员的管,一方面不能忽视,另一方面更不能管过头,管理员一般多为临时工,工作量大、辛苦、待遇低,设计时要便于管理,从而减轻他们的工作量,进而保证“教学做”一体化的质量,但不能设计过头,上、下机刷卡不可取,还原卡要用法得当,不能只方便管理员而不方便“教学做”一体化。计算机类课“教学做”一体化环境的设计,在兼顾三方要求的同时,务必最大限度地服从于“教学做”一体化,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2“教”环境设计

教环境设计主要是满足“教学做”主导方的教学示范要求。教师要能随时运用多媒体来进行示范性教学,最好是有两台教师用机,一台接高清晰投影,用于教学示范,一台安装“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师端软件(备用)兼做服务器(提供各种教学资源并用于管理);或者是一台接高清晰投影并安装“网络多媒体教室”学生端软件,一台做服务器兼管理用机,并安装“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师端软件。学生机全部安装“网络多媒体教室”学生端软件,教师机采用双机主要是双保险,确保主导方的教学示范,同时为“学、做”环境提供服务并用于管理,突出教师方的主导地位。

使用投影简单,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室”要注意几点:①网段的划分,不同教室要采用不同的网段,以免造成混乱,由于校园网多采用Vlan技术,很容易实现;②防火墙的设置,要放行“网络多媒体教室”的教师端和学生端;③如果使用大型软件演示,请用安装了“网络多媒体教室”学生端的教师主机来演示,这样可避免死机现象的发生;④有的“网络多媒体教室”不支持视频,请改用Flash视频,用Ultra-F1ashVideoFLVConverter或Format Factory可协助教师完成Flash视频的转换;⑤可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软件来传输练习要求和所需的素材。

对于经费困难的,可使用NetMeeting。如果网络课还没学,学生使用可能会有困难,建议下载Netmeeting SDK结合自编程来方便学生使用,最简单的用法是在网页中设置超级链接,如:

3“学”环境设计

由于学生是“教学做”的主体方,学环境设计往往能得到重视,但由于认识不够,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足,造成了学环境的不足,这里的学环境设计只针对不足之处。

(1)设计自主学习辅助平台

建网站,将所有的自主学习资源集成在网站中,学生使用浏览器就可以自主学习,学生自己配耳机,为了实现多门课程的兼容,这里可采用虚拟机,在虚拟机中建网站,每个任课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虚拟机,使用虚拟机的好处是每个教师可以独立开展科教研工作,互不干扰,不使用就不启动,节省内存开销,虚拟机硬盘文件可用大容量U盘备份,损坏了便于恢复。

(2)设计下载平台

学什么?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一定要有要求,有的还要提供素材,虽然可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来传输,但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是被动的,学生机有还原卡,发生意外就什么都没有了,最好是能给学生提供主动下载平台。建议放弃IIS中的FI’P,采用Serv-U FTP Server,当然,也可在虚拟机中使用,给学生配匿名FI’P服务器,给教师配注册FTP服务器,这样便于教师在虚拟机中更新资料。

(3)设计检测反馈平台

设计检测反馈平台可采用C/S和B/S两种模式,最好是Web平台,不过有些测试不得不采用C/S模式来开发,采用虚拟环境编程可降低开发难度。开发好的客户端软件也最好用网站链接来提供下载。

(4)设计交流讨论平台

交流平台就用网络新闻组,可用IIS中的NNTP来配置,最好在网站中有链接,如:VB.NET编程交流

在网站中设计展示平台,展示成功案例、经典作品、学生优秀作品、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做”环境设计

做环境设计如果只针对某一门具体课程就简单了,这要学校具备相当的规模才行,一般情况下,实训室不能为某一课程专用,必须为多门课程共用,可能跨年级、跨专业、跨系部,首先要统筹规划。实训室必须在院系大范围内按功能大类来进行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按功能大类设计做环境,不可避免会出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支撑环境的冲突,需协调。可采用安装“多系统+虚拟机”来解决,建议同时采用多系统和虚拟机,好处是不会因某一系统损坏而影响“教学做”一体化,对于某些特殊课程,比如:“网络配置与应用”,学生操作需分阶段进行,安装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Linux),安装配置域控制器,DNS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Web, Ftp, E-mail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数字证书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流媒体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VPN系统的配置与应用,RADIUS认证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等。学生分阶段练习涉及不同的班级,学生不同,进度也不一样,采用“多系统+网络还原卡”,虽可还原,但不能跟踪进度。这里最好采用“多系统+虚拟机”,虚拟机文件分阶段保存在学生机硬盘中。

做环境的设计要考虑学生数据的保存,学生配U盘是一种办法,但容易使做环境感染病毒,建议配置注册FTP务器供学生上传,但要启用磁盘配额服务。

做环境的虚拟练习功能。虚拟练习功能设计也很重要,因为有些操作是有破坏性或局限性的,比如:“电脑组装与维护”课的Cmos。参数设置、磁盘分区格式化,采用虚拟软件练习或用虚拟机来练习就可以很好地满足要求,并能避免有害操作;再比如: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练习,真实环境是必须的,但采用思科设备虚拟软件就可设计大规模网络来练习配置,从而弥补真实环境无法达到的效果。

做环境的软件协调。这里提供一种思路,不要在一个系统下通吃所有软件,以提高做环境的性能。比如网站编程课,无论练习ASP.NET还是JSP,都需要测试环境,如果在一个系统下通用就很麻烦,可借助虚拟机,分别安装不同的测试环境,并安装FTP辅助上传测试,效果很好。

做环境的管理设计要方便管理员管理和维护,现在学校大都搞了一卡通,但不要用在这里,实践证明,上、下机刷卡严重影响教学。远程传输学生机系统要采用,远程控制学生机关机类软件要安装,病毒防范建议使用国产正版软件,推荐使用瑞星网络版。

5结语

计算机类课“教学做”一体化环境的设计,要注意突出一体化,具体体现在教、学、做之间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切换,动态调节,以追求最佳培养效果。

篇4

近况:塌陷损掉惊心动魄管理成效初步展现

是全国15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累计查明煤炭资本储量约16亿吨,保有煤炭资本储量约10亿吨。煤矿的继续开采,已使全市13个乡镇的49个行政村分歧水平地呈现地上塌陷,塌陷区达86处,塌陷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因煤矿塌陷,全市有1.5万亩耕地、4万多间房子、6.5公里公路受损,触及群众1万多户、生齿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掉2亿多元。以当前的开采才能测算,到2015年,全市煤矿塌陷区将新增18平方公里,村庄搬家管理义务异常深重。

2002年以来,市连系新乡村建立,陆续对局部煤矿塌陷区村庄施行了搬家管理。截止当前,已搬家村庄15个,正在搬家的4个,触及群众6000多人。经过搬家管理,一方面改善了乡村出产生涯前提,推进了地盘集约应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矿区调和不变,加速了新乡村建立历程。

问题:规划选址难资金筹措难群众安顿难

煤矿塌陷区村庄搬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市固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任务,获得了必然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和探究阶段。若何依照新型乡村社区的建立规范,把这项任务深化推进下去,还有很多难题亟待破解:

一是相关规划缺乏联接。煤矿塌陷村庄搬家任务触及乡镇当局和疆土、建立等多个本能机能部分,但当前搬家安顿全体规划还较为滞后,与村镇规划、地盘应用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脱节,一些村庄的搬家安顿用地没有归入年度建立用地方案,报批周期过长,影响了新村建立的顺畅施行。

二是新村选址难以确定。很多有煤矿的村庄特殊是占压煤炭资本的村庄,呈现塌陷区后,本村可供搬家安顿的地盘根本上所剩无几,即便找到了适宜的地位,又往往遭到根本农田维护的限制而无法选址。如梁北镇的箕阿、铁李等村,村庄下面根本上都是煤田,面对无址可选的境地,需求跨区域搬家。

三是建立资金缺口较大。煤矿企业对群众的补偿金额是依照现有受损房子的品种和面积确定的,而施行搬家后,房屋建立的规范进步,面积也能够恰当增大,造价要远远超出煤矿企业的补偿数额。比方文殊镇马寨村,依照现行赔偿规范,煤矿对群众受损房子最高仅赔偿310元/平方米,而新建两层楼房的造价在却500元/平方米左右,缺口局部需求群众自行筹措。

四是群众安顿义务深重。一些煤矿企业固然对塌陷村庄的群众进行了补偿,但因为新村建立周期较长,很多群众需求暂时安顿;加之原村庄的很多耕地无法耕种,群众生涯权益得不到有用保证,生活和开展存在后顾之忧,由此发生很多矛盾,当地当局的维稳压力较大。

思绪:科学规划综合施治建立新型乡村社区

新型乡村社区建立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统筹城乡开展的连系点。依照省、市关于推进城乡建立、加速城镇化历程的全体摆设,连系任务实践,市将把煤矿塌陷区搬家管理与新型乡村社区建立连系起来,依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入为出、群众自愿”的准则,乡村向城镇接近、城镇向乡村延长,一致规划、一致建立、一致治理、一致效劳,推进根底设备建立、公共效劳系统向乡村延长,促进地盘节省应用、农业规划运营、乡村财产开展、农人就近就业,使新型乡村社区成为农业、工业、效劳业开展的有用载体。

(一)因村制宜,选准搬家形式。

市煤矿散布较广,地形复杂,各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在生齿、经济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因而,在施行村庄搬家时,应依据各村的实践状况,因村制宜,采用适宜的形式,确保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益。参考外埠市进步前辈经历,有四种形式可供选择:

一是城郊社区型。即对主城区邻近塌陷的村庄,依据农人志愿,在城郊规划特定区域,接纳建立农人公寓的方法,按城市居民房屋小区规范建立新型社区,把农人归入城市居民治理,把掉地农人归入城市居民社保范围,以进步地盘集约化水平和地盘应用率,加速城镇化历程。

二是依镇建村型。即充沛应用小城镇的根底设备资本和公同事业资本,把塌陷村庄向小城镇集中迁建,在城镇邻近建立新型乡村社区,完成掉地农人城镇化治理,推进小城镇生齿集聚和规划扩张,还鼎力开展小城镇二、三财产,有用处理搬家农人的就业问题。

三是矿村连系型。即依托大中型煤矿的根底设备,把塌陷村庄向矿区集中搬家,充沛应用矿区的路途、供水、供电等根底设备,以及病院、黉舍等社会资本,建立新型社区。煤矿企业要与当地当局充沛协商,仔细制订村庄搬家方案,对有关村庄施行搬家整合,完成矿群调和开展。

四是中间集聚型。即打破行政区划,依托中间村规定搬家区域,小村并大村,强村带弱村,对塌陷村庄集中搬家,有用装备资本,促使各类资本效益最大化。依照“结构合理、设备配套、情况整洁、村居秀美”的要求,一致规划,一致建立,分步施行,最大限制地进步地盘应用率,有用改动乡村“脏、乱、差”情况。

(二)掌握准则,科学规划建立。

为防止管理搬家留下后遗症,应遵照科学的指点准则,确保管理成效。

一是规划先行的准则。科学制订采煤塌陷村庄搬家新村用地规划和老村址管理规划,处置好近期规划与久远规划、部分管理与总体结构的关系。研讨规划好村庄内部的黉舍、卫生、水电、路途等根底设备,并严厉执行。还,把采煤塌陷村庄搬家专项规划与地盘复垦整顿专项规划、新乡村建立规划、城市建立规划、小城镇建立规划连系起来,在城镇规划指点下推进新型乡村社区建立,使其契合城市开展和规划的要求。

二是综合管理的准则。将煤矿塌陷区管理与新乡村建立、地盘复垦整顿、矿山地质情况管理恢复、农业财产构造调整以及交通、水利等相关工程连系起来,根据相关规划,依据各村实践,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村则村,执行田、水、路、林、村综合管理,指导塌陷区居民向集中寓居区集中,传统农业向多元财产偏向开展,有用维护耕地,改善乡村出产生涯前提,促进城乡统筹开展。

三是节省用地的准则。依据各村实践状况,或整村搬家,集中在一处建立以二、三层楼房为主的新型社区;或鼓舞有前提的村民出村进城,变村民为市民,以最大限制地集约应用地盘。执行整村搬家的,应从严节制城乡建立用地总规划,新村建立选址尽能够在未应用地布置,并经过推进村庄革新,进步耕地质量,为开展农业供应有利前提。

四是中间集聚的准则。依照小城镇开展要求,统筹规划,完美结构,增强乡镇驻地根底设备配套建立,鼎力指导农人向乡镇驻地集聚,并充沛应用各类公共设备,完成资本共享,建立必然规划的新型乡村社区。还,选择原有天然生态情况坚持较好、交通便当、农人寓居集聚度较高的村子,因村制宜,充沛表现乡土特征和本地人文、天然资本特征,合理定位结构,统筹规划,完美路途、水电、通讯、有线电视以及渣滓处置等根底设备,推进农户建房集聚,建立新型社区。

(三)拓宽渠道,包管资金投入。

采用企业主体、政策搀扶、社会参加的方法,多渠道筹措型新型社区建立资金,最大限制地削减群众投资担负。一是落实企业补偿资金。依照“谁激发、谁管理”的准则,由形成地上塌陷的煤矿企业承当村庄管理义务。对拒不承当补偿责任或有意躲避责任的企业,按照《地质灾祸防治条例》,加大法律力度,确保补偿资金实时到位。还,出台优惠政策,鼓舞有实力的煤矿企业全额出资承当村庄搬家建立义务。二是整合政策性资金。上级财务布置的棚户区革新、乡村危房革新津贴等项目资金,按政策要求向塌陷区管理搬家倾斜。积极争夺国度专项资金支撑,用于方案经济期间煤矿开采塌陷区以及前史遗留矿山塌陷区村庄的管理。还,争夺上级同意树立煤矿塌陷区综合管理基金,专项用于煤矿塌陷区的综合整治,包罗情况修复和生态赔偿、塌陷区掉地农人保证以及因采煤惹起的相关社会问题。三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投资平台,发扬财务资金指导效果,根据“谁管理、谁受益”的准则,充沛发扬社会力气,起劲激活民间资金,积极接收社会闲散资金,为新型社区建立供应资金保证。

(四)抓好复垦,促进继续开展。

以地盘复垦为伎俩,综合管理塌陷地,恢复塌陷地的出产力程度,促使采矿业和农业继续安康开展。一是探究合用形式。针对平原区域,采用“耕地+养殖用地”形式,以复垦还耕为主、养殖用地为辅,缓解矿区日益凸起的人地矛盾,有用地增补耕地数目。针对塌陷区深度较大、排水坚苦的塌陷地,接纳“建立用地+养殖用地”的形式,复垦后作为各类建立用地和渔业养殖用地。针对山岗地域,接纳“养殖用地+林地”形式,经过生态复垦,有用地消弭因采煤塌陷惹起的生态情况问题,并进步复垦地盘的应用效益。

二是选用科学办法。近年来,神火集团发明出了原地复垦法、抛弃物充填法、超前复垦法等一整套进步前辈的塌陷地复垦办法,很值得借鉴。原地复垦法,行将必然区域内凹凸不服的地上挖补平坦,坚持整个塌陷区海拔村高根本一致,使地盘变得规整,便于耕种。固体废料充填法,即先将塌陷地的熟土层和生土层取走堆放,再用煤矸石、灰渣或生涯渣滓充填到必然高度,最终将取走的生土层和熟土层辨别掩盖在上面,平坦深犁后还田于民。超前复垦法,即依据地下煤层的赋存厚度,科学猜测出某一地块各个部位的塌陷深度,然后在地下煤层尚未开采之前就连系实践接纳以上两种办法对地盘进行预复垦。如许在地下煤层开采时期和开采塌陷后,都不影响地盘正常耕种。

三是发扬多方效果。依照“谁毁坏、谁复垦”、“谁复垦、谁受益”的准则,各煤矿企业作为塌陷地复垦主体之一,应积极投入资金有方案的进行复垦;当地当局投资主体之一,组织对区域内的塌陷地展开研讨和复垦,制订科学合理规划和年度施行方案;还,积极鼓舞企业和小我参加地盘复垦任务,接纳多种方法筹措资金,构成由疆土部分组织土方施工、农业综合开拓部分担任田间配套、各级当局担任协调、矿方积极参加的任务场面。

(五)不变就业,昌盛乡村经济。

建立乡村新型社区的起点和落脚点是开展农业、昌盛乡村、敷裕农人,为此,必需财产为基、就业为本,鼎力开展乡村经济。一是以地盘流转促规划运营。树立健全乡村地盘承包运营权流转系统,鼓舞和支撑农人依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准则,以转包、出租、让渡、股份协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地盘承包运营权,促进地盘规划运营,加速农业规范化出产,促进农业增效、农人增收。二是以构造调整促财产转型。以优惠政策和恰当补助鼓舞农人应用革新塌陷地,执行农林连系、种养连系,养猪、养鸡、栽种连系的生态应用,开展生态农业和轮回农业。依托小城镇和中间村,鼓舞农人兴办二、三财产,开展强大村集体经济,加强本身造血功用和就业吸纳才能。三是以市场运作促效益提拔。出力培养龙头企业和各类新型乡村协作经济组织,鼓舞开展种粮大户、农业出产性公司和品牌农业,经过龙头带动、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以及反租倒包等多种方式,培养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不时进步农人的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人继续增收。四是以财产集聚促产城交融。依照集群开展的理念,指导乡村二三财产向中间社区集聚、向小城镇集聚,加速构成当地特征主导财产集群,加强新型社区和小城镇的财产支撑才能。还,执行异地建立、税收分享,对村集体引入市财产集聚区的项目,按比例返还税收收入。五是以劳务培训促就业转移。整合各类培训资本,加大对塌陷区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指导农人离土就业、自立创业。塌陷区地盘复垦工程的施行,尽量由塌陷地域的农人进行,使临时落空地盘的农人有事可做。

篇5

作为七师一三七团的一名退休职工,安建福在乌尔禾生活了大半辈子,亲眼见证了这片热土从荒芜到繁荣。虽说是兵团职工,但出门在外一提到“家住哪里?”他总是习惯地说:“乌尔禾。”在安建福的心里“一笔写不出两个乌尔禾”,这是玩笑话,但更是事实。

经过近8年的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今年5月28日,新疆首个兵地融合试验区管委会――七师一三七团与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兵地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七师与克拉玛依市在兵地融合建设方面做出了机制化尝试。

如今在乌尔禾,同处一方水土下的兵团和地方摒弃“单打独斗、隔线而治”的思维方式,共同打造了一片区域融合、共建发展的新天地。

兵地共下一盘棋

8月26日,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的东海奇石馆里,店主丁东海正和朋友摆弄他收藏的形态各异的石头。丁东海的这些经营金丝玉和奇石的老友,既有乌尔禾区的,也有一三七团的,还有在新疆油田公司风城作业区上班的职工。

在乌尔禾区生活了几十年的丁东海,儿女在油田公司上班,他和妻子张罗着自己的奇石和金丝玉店,生活过得惬意自在。谈到一三七团与乌尔禾区成立兵地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管委会,丁东海说道:“乌尔禾的发展思路一定要开阔,兵地水融,难分彼此,一体发展,受益最大的还是群众。”

地连着地,水连着水,路通着路,在乌尔禾地区,一三七团与地方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但如何更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成为近年来兵地双方打破体制机制的难点。

“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战略规划,谈融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各搞各的规划,各有各的打算,这样各扫门前雪的做法,只能导致兵地双方裹足不前,难以发展。”担任管委会主任的乌尔禾区区委书记薛宏舜坦诚地说。

正是从融合发展的大局出发,兵地双方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让步。管委会副主任、一三七团党委书记、政委程灵芝介绍说,以前双方都有自己的规划,要出台一个一体发展的规划,就意味着要重新调整战略思路,其中不乏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

经过不断地磋商,双方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思路:规划过程中不要管是谁的地盘,只管用专家的眼光,从科学的角度去制订。在共同努力下,2009年9月,《乌尔禾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完成;2010年3月,《乌尔禾区域概念性规划》完成;2011年9月,《乌尔禾区总体规划(2011-2020)》正式出台。

随着兵地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管委会的成立,一三七团与乌尔禾区将更好地落实上级关于兵地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更加有利于组织开展融合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与讨论。如今,乌尔禾区域融合发展的总体设计、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都有了更加明确的政策指导和管理机构。

区域共建一体化

8月28日,一三七团中学风雨活动室回荡着学生们的笑声,暑假刚刚过完,兵地双方的学生就聚到了一起,谈起了自己的假期生活……

这个面积1800多平方米的风雨活动室,内部体育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全校1000余名师生的活动需求,而这些设施得益于新疆油田公司连续几年的资金投入。

“一三七团中学就是兵地油融合的范例,学校资金大家一起提供,而来自兵团、地方还有油田的孩子在这里都能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一三七团中学校长柳付生说。

“和则兴,不和则俱伤。”以前,兵团和地方各自行使权力,导致区域性资源整合与统筹管理困难重重,双方都吃过亏。而如今,随着管委会的成立,双方达成了共识,不断打破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壁垒,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共下一盘好棋”的融合发展思维下,2013年3月,乌尔禾区天然气入户工程竣工;2013年下半年,投资6000万元的城乡污水处理厂建成;2013年5月开始,乌尔禾公交车实行所有人免费乘坐,不少沿线的一三七团连队就在公交线路上;一三七团充分发挥自己的农业优势,打造出“绿衡”品牌瓜果蔬菜,成为乌尔禾主要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

如今,通过规划统筹、城市共建、市场同体、信息同享、交通同网、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科教同兴等措施的如期实施,乌尔禾区的人民群众普遍感觉到天更蓝了、树更绿了、水更清了、生活更和谐了。

心手相连一家人

入夏以来,每至傍晚时分,一三七团的文化广场总会热闹起来,健身舞、交谊舞、民族舞……偌大的广场变成了群众大舞台,既有团场职工又有地方群众,大家用歌声和舞姿交流着感情、融洽着关系。

“融合发展带来的好处是基础设施共享、资源信息共享,这也让我们节省了资金,搭上快车往前跑。”一三七团党委常委、副团长李说。

目前,一三七团积极同乌尔禾区协商,将魔鬼城雅丹地貌与一三七团所属的全国天然沥青矿、阿吾斯奇旅游风景区相衔接,打造一条多地貌精品旅游线路。

享誉疆内外的金丝玉是乌尔禾区特有的资源,也是促进兵地融合发展的“催化剂”之一。双方携手成立玉石协会,打造玉石一条街,举办金丝玉文化节、金丝玉大赛……每年到当地旅游、以石会友的游客达30多万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篇6

印度装备采办管理体制脱胎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国防体制。独立后,随着军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国防科研生产的发展,印度对其装备采办管理体制进行了不断调整,形成了目前的装备采办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近年来,为实现地区强国和世界大国的战略目标,印度加快武器装备采办管理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在国防科研和采办程序方面改革力度较大。此外,印度通过加强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使军队在短期内拥有了大批先进装备。虽然印度在装备整体作战能力发展上获得了稳步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未实现真正全寿命管理、缺乏统筹规划、合同管理制度不规范以及自主研发能力差等。装备采办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装备采办管理体制

印度装备采办管理体制以国防部为主,航天部、原子能部、电子部等政府机构共同参与。国防部是武器装备的国防科研与生产统一决策的集中管理部门。电子部参与部分军用电子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原子能部负责研制、试验和生产核武器,航天部则负责研制和生产火箭、卫星等。

国防部与装备采办密切相关的部门主要有:国防采办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国防采购委员会、国防生产委员会和国防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国防研究与发展局(DRDO)和国防生产局以及采办部。这些部门和机构在业务上既独立,在具体的业务承办上又有所交叉。但在管理层次上大致可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级。

决策层主要包括国防采办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国防采购委员会、国防生产委员会和国防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国防采办委员会负责装备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项目分类和监督重大项目进程;国防采购委员会由国防部长直接领导,负责所有“购买”和“购买与自制”类项目(偏向于“购买”)的采办决策以及这些项目采办程序中的协调、管理与监控工作;国防生产委员会由国防生产和供应部长担任主席,主要负责监督印度本国国防生产的所有相关事宜,监督所有“自制”项目的进程。国防研究与发展委员会由国防研究与发展部长任主席,主要负责所有“购买和制造”类项目中需要在本国进行研究开发项目的推进、监督和报告。

管理层主要包括DRDO和国防生产局。DRDO由国防研究与发展部长领导,是国防部长的科学顾问,其主要职能是向政府提供武器装备和后勤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建议,规划部队所需武器装备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计划。国防生产局由国防生产与供应部长领导,负责处理国防生产、进口军需品、设备和备件本地化、兵工厂委员会及国防公立事业部门生产单位的计划与管理方面的事务。

此外,国防局负责陆、海、空及后备役、海岸警备队以及军种间的相关工作;国防财政部负责国防预算开支运行工作。

执行层主要是采办部,负责具体采办活动的落实和实施,主要职能是负责具体执行采办全寿命中的各项事务,将国防生产局、DRDO以及各级委员会的决策落到实处,等等。

装备采办管理运行机制

近年来,印度引入欧美国家装备采办全寿命管理理念,采用项目管理和“一体化项目小组”(IPT)方式,以提高装备采办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

装备采办需求生成 印度武器装备的需求由陆、海、空三军和综合防务参谋部提出。具体程序是各军种最先提出新型武器装备或系统的需求,或对现役系统进行改进的建议,然后提交给综合防务参谋部。综合防务参谋部根据《国防能力规划》要求,对三军能力进行分析评估,分析为达到既定的国防能力未来15年各军种所需作战系统,并列出为此要进行的项目和计划。同时将之提交DRDO,由其对技术的可用性、成本预期和技术风险进行评估,这些评估最终纳入各军种的《初步军种定性需求》文件。综合防务参谋部根据多方意见最终确定装备需求。

装备采办规划计划 印度装备采办计划包括长期规划、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长期规划是指15年《长期远景规划》(LTIPP),由综合防务参谋部根据《国防能力规划》要求,对三军能力进行分析评估,并分析为达到既定的国防能力,未来15年各军种所需作战系统,然后列出为此要进行的项目和计划,从而制定出《长期远景规划》,作出各军种装备系统的升级计划;中期计划是指5年(《三军主要采办计划》,由国防部和各军种根据《长期远景规划》制定的各军种未来5年的装备发展方针、装备建设计划以及经费概算等;年度计划是指“年度采办计划”,由国防部和各军种共同制定单年度装备发展的具体计划,包括员额的增减、装备采购的种类及数量、人事费用、军事科研项目等。

装备采办全寿命管理程序 印度国防部2011年1月公布的新版《国防采购程序》中,将装备采办全寿命管理程序分为方案分析、样机研发以及样机评估与合同授予三个主要阶段。方案分析阶段主要是各军种根据已经确定的《初步军种定性需求》拟制装备采办方案。样机研发阶段主要是采办部针对每一个通过国防采办委员会的必要性认可审查的“制造”类别计划成立一个“一体化项目管理团队”(IPMT),制定《项目定义书》(PDD),选定两家研发机构开始样机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并根据评审结果最终确定一家研发机构进入下一阶段。样机评估与合同授予阶段主要是各军种司令部在样机开发完成后进行用户测试工作,向被采纳样机的研发机构征求报价方案,开始商业谈判。合同谈判委员会将合同方案报请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经批准后,采办部主任将负责合同的签订工作。由前面选定的研发机构进行生产。

近期装备采办管理改革

近年来,印度国防部对DRDO实施重大改革,出台新版《国防采购程序》和《国防生产政策》等,不断加强本土国防研发和生产能力。

装备采办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成立国防科技委员会,加强对国防科研工作的监管。2010年5月,印度国防部成立国防科技委员会,主席由国防部长兼任,负责制定国防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并对重大计划做出决策,牵头重大科研专项的实施与管理。委员会的秘书处设立在DRDO,重大事项依托DRDO进行开展。此次改革,提升了DRDO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国防部对国防研究与发展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了国防科研项目的有效落实。

二是调整DRDO内部结构。2010年5月13日,印度国防部对DRDO实施重大改革,计划按照专业领域建立7个技术基础中心,把现有的50个实验室划分为7个实验室群,相关实验室交由技术基础中心进行管理。逐步建立起“委员会一技术基础中心一实验室”的3层管理体系。此次改革,赋予了技术基础中心主任更大的权力,强化了对其下属实验室科研工作的监督职责,提高了装备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助于重要研发装备项目的顺利执

行。

三是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国防生产,引入竞争机制。近年来,印度政府进一步放宽私营企业参与国防工业的准入条件,允许其承担各种类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2004~2007年,印度政府为近50家私营公司发放了军品生产许可证。印度国防部还努力改变DRDO在武器装备科研项目上的垄断地位,规定该组织集中研发核心与复杂武器系统,鼓励其他国防研发任务由国营企业、国营兵工厂和私营军工企业承担。

装备采办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精简国防采办程序,保证国防采办进度。过去由于程序复杂,造成最终合同签订决策的延迟,致使印度国防部在每个预算年末几乎都要放弃10亿美元以上用于购买新型武器和军事装备的资金。2010年6月,印度财政部出台新规定,允许国防部在不经过财政部批准的情况下可授出价值超过1.086亿美元的合同,远超过目前2170万美元的最高限额。此外,只有超过2.173亿美元的合同才需提交内阁政务委员会批准。这一调整使国防部每年至少可以多签订总价值约1亿美元的国防合同,同时也为印度军方采购备用部件和签订维修合同提供了便利。此外,印度2011年1月新版《国防采购程序》也采取措施加速采购流程,各军种司令部批准项目的财务授权也得到加强。

二是强调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强国防工业基础。为改变长期以来印度装备过分依赖于国外进口的局面,印度国防部近年来努力加强本国的自主研发能力,增强国内国防工业基础。2011年1月印度《国防生产政策》,规定只要能够满足三军的时间进度与性能要求,都要优先从国内采购装备。只有经济上难以承受或国内无法制造的装备及部件才可以进口,而且要按程序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另外,对于引进的子系统与部件,武器系统的设计和集成以及升级改造需尽可能在国内进行。“从印度购买,在印度生产”的政策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印度主要的采办政策。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开发,注重装备技术引进。印度近年来充分利用其战略与地缘政治优势,与俄、美、法、以等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印度陆、海、空三军武器库中约60%~80%的装备是苏联和俄罗斯的产品;先后从美国引进了“海神”远程海上巡逻机、C-17A“环球霸王Ⅲ”军用运输机、F414涡扇发动机等先进装备,并且美国政府还放宽了对印度出口的高技术及敏感物项;印度与欧洲的合作也名目颇多,印度同欧洲直升机公司的工业合作关系已达40年,2010年欧洲直升机又在印度成立新的子公司。印度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使印度军队在短期内拥有了大批先进装备、战斗力稳步提升,武器装备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

装备采办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印度不断推进装备采办管理改革,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装备采办管理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在管理体制方面,未实现全寿命管理

长期以来,印度在装备组织体系上偏重对武器装备中前期的研制、样机试验和生产的一体化管理,武器装备后勤保障没有纳入其中,未真正实现装备的全寿命管理。从管理机构上来讲,缺乏对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的顶层管理机构。从采办程序上来讲,2011年新版《国防采购程序》中全寿命采办程序只包括“方案分析”、“样机研发”和“样机评估与合同授予”三个阶段,生产部署以及使用保障并未列入国防采办全寿命程序中。因此,武器装备的后勤保障是令印度国防部头疼的一个问题,尤其是目前印度装备中大部分来自进口,为了给这些装备进行后期的维护和升级改造,印度常常不得不组建专门的机构。比如,为了对俄制武器进行售后支持、技术保障和改进服务,不得不在俄罗斯的帮助下,组建可提供装备维护的装备整合中心,并成立联合企业进行装备升级改造。

在规划计划方面,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不足

尽管印度制定了完善的装备需求生成和规划计划,但是这些规划计划常常与印度实际研发和生产能力脱节,或者没有考虑到某些国防研发的薄弱环节,缺乏顶层系统考虑,导致在落实需求和计划时,往往遇到很多难题,项目不能如期完成。例如:核爆炸装置在1974年试爆成功,可是与之匹配的导弹却无法运载核弹;LCA战斗机计划于1983年开始,首架LCA在1995年出厂,2001年首飞,被命名为“光辉”,但配套的发动机与雷达还没研制成功,直到2008年才终于承认该机配套的卡维利发动机无法投产;印度在研制“阿琼”坦克时生产了本土炮管,计划将之替换到从苏联进口的T-72坦克上去,但由于基础的冶金铸造能力不足,炮管炸膛事故接连发生,不得不召回。总之,印度装备发展缺乏全面统筹和规划,导致项目进度拖延、经费上涨,甚至无法完成的现象屡有发生。

在项目管理方面,合同管理制度不规范

规范的合同管理是成功实施项目管理的关键。印度国防部虽然在推行项目管理,但合同管理制度却很不规范,导致很多项目不能按期完成。例如:不同的采办机构,常常固守自己的利益范围,不愿分享知识或信息;装备采购合同条款不合理,导致供应商只顾自身利益;缺乏统筹规划,多项国家级战略项目的合同签订十分草率,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拖延;合同管理薄弱、合同监控不力;缺乏反馈和数据存储机构,没有供应商以往交易记录资料:近年来,在印度主审计长(CAG)提交的报告中,列举了许多供应商违约的事例。例如大多数的交货时间都会落后于当初合同约定的时间,供应商会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在中途修改合同,提高价格,从而迫使印度承受额外开支;在涉及技术转让的案件中,大多数供应商会无视合同条款,并开始提出额外的要求,以获取好处;确认订单后,许多无原则的供应商试图通过提供不符合标准的材料来得到利益。

篇7

[文章编号]1005-6041(2016)03-0047-04

2015年7月5―18日,笔者曾有幸随首都图书馆“新加坡图书馆管理体制和读者服务”培训班赴新加坡进行了为期14天的培训交流。此次培训是结合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围绕图书馆“管理体制”和“读者服务”两大核心主题开展的针对性学习和交流,在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管理与运作、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ational Library Board,NLB)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读者服务等诸多方面收获颇丰,现将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管理方面的观察与思考分享如下。

1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概述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隶属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NLB,其服务场所包括3所区域图书馆、10个独立式公共图书馆以及13个建在商场、购物中心的小型图书馆,如图1所示。

这些图书馆均匀分布在新加坡本岛的各个角落,而且基本上都是建在地铁、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交通方便的场所。他们与国家图书馆共同努力,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从以下数据可见一斑:

截至2013年年底,新加坡图书馆注册读者已达到221万人次,每年的到馆人数超过2 730万人次,借还册次超过3 550万册,有效馆藏总量超过100万种、800万册,网站的访问量超过1 170万人次,线上文献查阅量则超过7 330万次②。应该说,这些数据相对于547万的总人口来说,是相当惊人的。

交流后发现,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管理模式与我们先入为主预想的总分馆制形式有很大不同,甚至都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要借鉴学习的总分馆制,不过同时它也为未来的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角度。

2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管理模式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NLB管理的新加坡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上遵循的是NLB的法人治理结构。NLB的法人治理结构如图2所示。

可以发现,由于NLB整体上是一个法定机构,拥有法人的地位并且永久可继承权,公共图书馆系统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实体。NLB的战略发展、财务、资产设备、人员等事务进行一体化管理,它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也都是集中化管理,涉及公共图书馆方面的当然也不会例外。在这些人、财、物以及技术管理综合事务以外,NLB公共图书馆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业务发展,由公共图书馆总部统筹图书馆服务与管理、阅读活动推广与发展等核心业务;二是业务活动,具体的业务由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所属的26家图书馆分别执行和运营。

NLB的管理团队里包括1位总裁、1位副总裁和2位助理总裁,还有各部门负责人数人,其中1位助理总裁总管公共图书馆方面的业务工作,公共图书馆具体业务以外的各项保障事务都在NLB统筹范围内。

26个公共图书馆的负责人称为“经理”(Manager),由NLB总部委任,一般会定期轮换;工作人员则包括专业人员(馆员、助理馆员)和图书馆职员,分工相对分明,专业人员负责活动策划、参考咨询相关事务,职员则一般负责借阅管理和场地服务相关事务。

3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管理和服务特色

新加坡政府注重服务效益,NLB管理运作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也贯彻了这一原则,在管理和服务方面颇具特色,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3.1 公共图书馆核心业务纳入NLB统筹管理

NLB将涉及图书馆业务层面的重复性活动都采取了集中管理方式,典型的表现就是资源建设和技术支持。

图书馆资料供应中心(Library Supply Center,LSC)负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当然也包括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承担着文献采访、编目、数字化、典藏及配送工作。LSC将整个图书加工流程进行了科学的统筹安排,并借助科技手段建立了一套馆藏资源分销中心服务(KCDHS)体系,效果显著。据介绍,LSC一本书从下订单购买到图书上架周期为30―45天,加工一本书的周期缩短至7天以内,这种效率是相当令人叹服的。

科技与创新处统筹图书馆的创新开发和技术支持,科技与创新处处长同时兼任了NLB首席信息官CIO。由于NLB对各公共图书馆核心业务的强力支持,新加坡各个实体的“公共图书馆”都是作为服务场所而存在的,它们只需专注地做好读者服务,极大地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3.2 公共图书馆资产管理规范有效

NLB对组织的综合事务与具体的业务执行分开进行管理,公共图书馆体系在资产管理方面也呈现出了独到之处。

NLB的运行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图书馆运营收入,其中政府拨款占99%,图书馆运营收入占1%。运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逾期费、丢书毁书的罚款、活动收入以及研修室、咖啡厅等一些场所的经营所得,其主要的实现场所就是26家公共图书馆。NLB规定,这些经营由NLB统一管理,统一制定收费策略,统一招标合作伙伴,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点没有接受钱物的权限,各种款项由自动系统设备通过在线转账完成,一般是指定账户扣款,现金不由馆员经手。这些所得都由财务管理部统一核算,统筹管理。

在资源与设施管理方面,NLB也是相对规范有效的。以图书剔旧为例,NLB制定了一整套馆藏调控指标体系,设定了剔旧原则,制定了注销程序,并相应完善了图书资产的退出机制。NLB规定,所有的公共图书馆都不设立闭架基藏书库,所有拨付的图书文献资源都用于为读者提供开架借阅服务;公共图书馆5年以上的图书原则上全部剔旧,3―5年内借阅频次低于一定阈值的图书原则上也全部剔旧;剔旧图书留存1个复本由LSC集中典藏,其他的复本则通过转赠、交换、售卖给读者,破旧图书集中销毁等措施完成老旧图书资产剥离。这些举措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是大众最感兴趣、也是最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

3.3 公共图书馆注重打造特色服务、个性化服务

新加坡的公共图书馆非常重视图书馆间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NLB每年都会对这些图书馆进行绩效评定,效益不高的图书馆在经费支持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唯有准确把握周围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打造出自己的特色风格,才有更为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此次培训班走访了6个公共图书馆――兀兰区域图书馆(三大区域图书馆之一)、碧山图书馆(独立式图书馆)、乌节路图书馆、牛车水图书馆、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和中央公共图书馆,它们的特色都非常鲜明,尤其是后四个小型图书馆。

乌节路图书馆是新加坡最大的一间购物中心图书馆,位于繁华的购物休闲一条街――乌节路Orchard Gateway购物中心的三楼和四楼,以设计与应用艺术类文献为主要馆藏,定位为社区的设计时尚生活枢纽。它的建设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模式,集思广益,从图书馆的设计、建设到使用都融入了用户需求。牛车水图书馆位于新加坡的ChinaTown,它颇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设计和布局非常契合华人的审美方式;同时,它还是新加坡第一家完全依靠志愿者运营的公共图书馆,不设馆员和工作台,依靠志愿者和社区自治来完成图书馆的日常运行。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则是新加坡唯一一家专注艺术类资料的公共图书馆,内容涉及音乐、舞蹈、电影、舞台剧四个方面,提供琴房、舞蹈室、录音棚的用户空间,其办馆理念也与其所在的艺术中心非常匹配。中央公共图书馆位于NLB大楼地下一层,拥有“World’s 1st Green Library for kids”(世界首家儿童绿色图书馆),该馆在设计、布局、装饰以及环保理念主题营造方面都匠心独运,让人印象深刻。

4 几点思考

14天的培训学习,让培训班对新加坡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和业务实践有了一定了解,在座谈交流和走访观察的基础上,笔者对新加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4.1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内涵有待再思考

NLB的业务经营很有企业化运作的特点,培训考察后我们发现,新加坡的图书馆概念和国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首先,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没有行政隶属和层级高低关系,它们之间更大的区别是性质和分工的差异,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概不外借,且负责全国的咨询业务;公共图书馆所有藏书都可以外借,且不留库本,各公共图书馆更像是一个个基层服务网点,而非国内通常意义上一个个具有法人主体地位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人事行政管理、发展规划乃至采分编系统的运作都有NLB集中管理,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更大程度上是具体的服务部门,它根据自己的定位开展相应的服务工作。对公共图书馆来说,借还服务和讲座活动等场地服务是第一位的。

其次,既然图书馆都只是一个个服务网点,那么支撑这些服务网点统一化、标准化运作自然是需要一个强大的支持团队的。对于图书馆来说,最重要的资源是内容,包括各种内容资源的发现、整理和整合,为此NLB成立了技术与资源发现部门,主要负责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网络技术的支持和网络资源的搜集整理;二是非网络文献资源的发现与管理,包括文献的采分编体系以及各网点互通有无所需要的配套物流体系,在这方面的典型表现是NLB下设了图书馆资源供应中心(Library Supply Center),它承担着NLB的图书采选、编目、加工和典藏工作。这样做有几个好处:集中采购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强化大客户优势,另外使用权和采购权的分离也有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果;统一编目则可以使一个较大区域内的图书馆群共享编目成果,提高工作效率;统一典藏则可以有效缓解大部分图书馆馆舍面积有限的压力;统一物流则有助于NLB根据规则选用最经济可行的通借通还渠道,降低物流成本。总之,图书馆资源供应中心的设立,对于NLB的公共图书馆分散经营模式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唯有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才能保障所有服务网点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趋于一致,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公众对图书馆事业的广泛认同。

4.2 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需要统筹规划、科学管理

篇8

【关键词】交通运输;交通规划;交通管理

中图分类号: U49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机动车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多,再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发展进程,给道路交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譬如交通堵塞、道路交通事故等,交通堵塞也可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由于在交通堵塞的情况下,机动车并未熄火,导致其排放大量的尾气,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道路交通运输规划及道路交通管理与应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二.道路交通规划的深远意义

交通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息息相关,人类发展离不开交通。交通运输在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的合理化规划,只有将合理化的交通规划落实到现实中的交通运输中,才能有效的实现交通安全、保证交通畅通、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科学的进行道路交通规划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战略选择,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可以将人类的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环境的保护进行综合统筹,从而谋求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给道路交通造成了相对大的压力,因而合理的进行道路交通规划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客观上表明了我们必须要从长远利益和统筹全局两个方面来共同协调,妥善的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道路交通规划的管理。

2.合理的进行道路交通规划促进城乡建设的合理化。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以及道路交通发展相对缓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国家道路交通总局必须要科学地、合理地对加强城乡交通规划,一方面可以合理化的利用土地资源,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控制道路交通开发的规模,以免造成规模较大,给政府造成损失,可以合理的保障重点建设、减少政府投资。因而合理化的道路交通规划可以促进城乡建设的有序进行。

3.合理化道路交通规划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道路交通规划是道路交通的建设的先决条件,只有将规划做好,才能实现交通带给人类的好处,例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化,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在道路交通运输中产生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是不可比拟的,城市化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是如果规划的不合理,也将会造成城市化质量低的现状,不合理的规划譬如盲目的扩大城市规模、增加经济总量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性的进行道路交通规划,不要盲目的布局、扩大城市的功能,从而造成国民经济的浪费。

4.合理化的道路交通规划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合理的进行道路交通规划可以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促进资源合理的配置、减少资金的投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将道路交通规划合理的统筹,并且完善交通法规的建设,严格执法,对道路交通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一直流传着“要想富,先修路”的一句俗语,这就从根本上表现出了交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只有交通发达了,才能引进外来经济,使国有资源世界化,促进经济面向国际化发展,合理的统筹规划道路交通,加强对交通道路的干预与调控,提高道路交通利用效率,使道路交通资源价值发挥到极致。力求各类交通设施规范、齐全,布置合理,具备先进的交通管理、控制和交通指挥技术手段。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道路交通规划与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1.通行能力超荷。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增长也是一个时期发展的必然规律,人类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加大了对机动车的需求,近些年来特别是对小轿车、摩托车的需求只增不减,再加上由于市政道路建设滞后,主干道网通行能力不足,这对一个本身不太成熟的道路交通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在节假日的时候,交通堵塞的现象表现的更是尤为突出。

体制不完善。

对于道路交通管理这方面由于管理没有形成具体的体制,主要是因为道路交通管理被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辖,而各个政府主管部门之间没有统一性,只考虑在自身职权范围内来规划和管理交通道路,很少考虑到道路交通建设滞后的管理问题。

缺乏预见性和远见性。

现代道路交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交通建设上了档次,城市就上了档次,不论是在道路交通规划时期还是在道路交通建成之后所会引发的问题,都必须要在道路交通规划时期考虑到,如在一些人流量、车流量都较多的路段,都常常会发生交通堵塞的问题,修建天桥后,又没有相应的停车场,道路经常是堵塞的,这就需要在当初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修建一些配套设施。

四.道路交通改进措施

完善道路交通的法律体制,统筹协调、统一管理。将最终目标都协调到如何将交通规划好、建设好的目标上来,务必要让规划部门和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使道路交通更加合理。使道路交通在规划时期就要考虑到建设之后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去完善,道路交通建成后也要进行规范的停靠,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力度,并且也要政府和国家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也可将相关部门统一协调、整合,对道路交通问题共同建设、共同监管,加大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合理的分布道路交通运输网,并进行功能分区,合理的利用路边停车带。各个职能部门也必须持有积极的态度,相互之间沟通、协调,尽最大的力量提高我国道路交通规划与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五.结束语

道路交通规划和道路交通管理事关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是否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交通,从某种程度说,一个城市的交通建设上了品位,城市就有了品位;交通管理上了档次,城市就有了档次,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是要考虑这个地区的交通,交通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走势的直接体现。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一个国家的动脉系统,人们的出行离不开交通。经济建设也离不开交通的建设,道路交通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的合理规划。只有将一个国家的道路交通规划好、建设好、保养好,才能促使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国际化,从而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 金有杰 道路规划与交通安全的关系研究 [学位论文]2007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2] 程琳,王炜,王京元 邵昀泓,鲁亚晨,CHENG Lin,WANG Wei,WANG Jing-yuan,SHAO Yun-hong,LU Ya-chen 城市道路网络容量、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 [期刊论文] 《公路交通科技》 ISTIC PKU2005年7期

[3] 张卫华 王炜 胡刚 基于低交通能源消耗的城市发展策略[期刊论文] 《公路交通科技》 ISTIC PKU 2003年1期

篇9

一、高校财政专项经费的定义和种类

高校财政专项从性质来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科研类;另一类是非科研类。高校财政专项经费是指高等学校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非科研的专项资金,如各种修购专项、“千百十”专项、新世纪优秀人才、学生夏令营专项等。高校财政专项经费既有以国库形式下达的,也有以非国库形式下达的。一个专项经费既可以用于一个项目,也可以用于多个项目。科研类的专项经费由科研部门管理,本文主要讨论非科研经费类的专项资金管理。

二、目前高校财政专项经费管理现状和问题

(一)专项经费申报和管理分散

目前不少高校的专项经费都是由经费相关的部门分散申报和管理,但所谓的管理就是负责把经费分配下去,用完为止。如某些高校教务处只负责与本科教学经费有关的项目立项和分配经费工作,人事处只负责师资队伍方面的专项经费的分配方案,至于怎么用,如何用,很多部门把责任推到财务部门,因为财务部门是经费的最后一个报销环节。专项经费管理部门的缺失容易导致管理失控,造成立项统筹规划缺失、挤占挪用专项经费、设备重复购置、甚至违规使用专项资金等严重后果。

(二)管理办法细则缺失或不够细化

有关部门经常只会下达一个大文件,但文件上并没有对经费支出范围、审批权限等做详细规定,只有一个笼统大概的范围。各职能部门重申报环节轻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对专项经费管理细则的制定不大关注。主要有以下问题:

1.管理办法细则缺失:本来管理办法应该在专项经费批复后拨款前就应该制定好的,待资金到位就可以付诸使用,但目前不少专项经费没有相关的管理办法,而是把球踢给了财务部门,让财务部门来判断决定经费如何使用,大大影响了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资金即使拨付了核算管理上也会引起很大争议。

2.财务管理办法不够明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因不了解财务制度,为方便起见,很多管理办法都对财务报销范围写得很笼统,未做明确规定,给经费最后的报销环节带来麻烦,很多人不知道什么费用能支出,什么费用不能支出。

3.很多管理办法目前都是由职能部门起草,并未经财务会签就开始执行,财务部门一般都是最后一个知情者,很多规定与国家或学校财务制度有矛盾的地方,不好执行。

(三)预算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1.部门申请专项经费报收到学校收入账和申请预算拨款时经常无批文或相关文件材料做支持,容易出错。

2.预算下达不够明晰。由于管理办法的不到位,申报预算不够明细,导致预算下达时无法精细化,继而预算执行起来有难度。

(四)绩效考核和内部审计缺失

很多部门对申请财政专项非常积极,但专项经费到位后却不大重视落实,某些部门不重视预算申报环节,常虚报预算。有些专项经费到账后长期无人认领,执行进度迟缓,极大地影响了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很多专项经费对时间要求并不严格,没有按时间进度完成,有的专项完成后仍有较大的结余,但不少高校对专项结余的管理不大关注,因为经费下达后,没有一个监管机构监管经费使用情况和绩效,也没有一个切实的绩效考评方法来考评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好做坏一个样,大大影响了部门的积极性。

(五)档案管理及凭证处理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一直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弱项,财务档案缺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专项经费的各种文件资料更是如此。在凭证处理方面,目前财政很多专项经费只是在学校的大账里过一下,没有经过主管部门的总卡就直接拨到使用部门使用了,且什么资料都没有备案,为以后专项资金检查带来困难。

三、对加强高校财政专项经费管理问题的思考

(一)完善管理岗位和机构设置

建议有规划部门的高校应在学校规划部门里成立一个专项管理机构,该机构由管财的校领导主管,财务部门可派专人担任专项管理机构的财务管理顾问参与每一个专项经费的管理,对于专人无法判断的事项,由财务部门管理层共同讨论解决。没有规划部门的高校应成立一个专项管理机构。所有非科研的项目包括国库、自筹项目以及各类专项经费均在这里统一管理。负责管理所有项目和专项资金的组织申报、组织专家立项论证和监管、分析等工作。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1.专项经费和项目申报不再处于分散化的状态,有利于学校总体规划的实现,使专项经费的每一分钱都能科学合理地用到实处。

2.财务部门能在申报前期介入控制,在编制预算和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高校各类支出作出及时的调整,统筹安排,避免重复申报同类的经费,能把机会让给其他学校当年发展规划中更需要经费的部门。

3.有利于高校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4.有利于高校专项资金档案管理和分析工作的开展。

(二)专项管理机构负责为专项经费设计申报及使用流程和相关表格。流程及表格参考如下

1.申报流程:专项经费使用所属部门把专项申报材料包括文件、申报表格等提交到专项管理机构专项管理机构组织技术、财会等专家进行评审,提出建议和意见,管财的校领导须参加,如专项经费的执行涉及几个部门,各相关部门的主管校领导也要参加评审会,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后进行整理提交到专项管理机构审核后申报。

篇10

(一)制度不健全,方法不完善。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已经开始推行农业项目管理的改革,改革的面和范围也涉及各个方面,但是由于制度的漏洞和传统管理习惯的影响,使得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譬如有的农业项目的投资、评估还是流于形式,管理部门权利和责任不清晰明确;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投资保障体系,有的管理部门在宏观调控时拿捏不当,导致许多错误的发生。另外,虽然国家和各个地方也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但是由于方法的制定没有联系实际,不够完善,导致农业项目投资浪费和流失现象十分普遍,主要表现为:国家一再削弱农业项目投资力度,各个地方政府也把资金集中在其他产业中,对农业投资逐年减少;有的地方出现农业投资项目资金被挪用的情况,使各个项目的资金落实不到位;有的则是只管投入,不考虑产出效果,造成浪费现象严重。这些都是我国目前农业项目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缺乏统筹规划,配套设施落后。农业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者或者农业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能产生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缺乏统一的筹划、布局和调控,大多数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投资低、产出快、收益高的农业项目上,而那些普通项目却无人问津,这就造成投资项目和投资方向不稳定,缺乏平衡性。笔者认为,单靠市场自身调节的作用,而不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业投资结构失衡的问题的。同时,目前还存在农业配套设施落后的问题。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陈旧、生态环境恶化、农机设备落后,导致农民和企业不能高质、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

(三)资金分散现象突出。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因此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项目投放渠道明显拓宽。农业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农户、专业合作社也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贷款,用以各个农业项目的使用。另外,有些政府机构还设立了一些支农基金,把它作为支援我国穷困地区的扶贫基金等等。这些资金名目繁多,却无法集中统一的管理和利用,相对来说十分散乱,不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格局,使农业项目投资达不到综合效益。

二、我国农业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对策

我国现行农业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要想做好农业项目管理工作,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坚持改革的精神。针对上述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改革我国现行农业项目管理体制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办法。我国的农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业项目管理制度,及时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进行新的实践尝试,借鉴他国有价值的技术,确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农业项目管理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要坚持一个大的改革方向,即宏观调控、微观放活、全面统筹、兼顾重点。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逐渐走出传统的农业项目管理模式的牢笼。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农业项目,投资农业项目前,必须认真分析和计算投资项目的各项效益。

2.进一步健全投资包干责任制,推进物资管理体制的形成,实行招标投标制度。这样有利于将农业投资管理引入市场机制,打破建设项目的地域界限,获取更高的投资效益。

3.对于农村地区,要逐步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投资机制。引导农业生产户把资金和劳力适当投入在农业设施中,改善农田水利工程,更换新的农机设备,以此提高生产效率。

4.严格财务管理办法,建立目标责任制。这样来促使各个部门做好项目的核算、预算以及决算工作,使管理人员、投资方和建设企业之间的权责更加明晰,避免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另外,国家还应加快投资立法工作,制定相关的法规来约束投资者的行为,从而清除改革道路上的阻碍。

(二)全面统筹,合理安排。要想实现农业项目的集中统一管理,就要争取政府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水利部门等共同参与,共同选举组成农业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专门负责部署和制定相关农业投资项目的规范、办法,协调安排各个地区的总体布局,制定明确的细则和方法,促使农业投资恰当好处,最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可以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等部门,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专门负责处理交办的具体事宜。

(三)分层管理,合理配置。由于各个地区项目整合难度较大,所以导致资金不能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资金链,项目实施形成一个有效合力。所以,要做到合理划分项目范围,实行分层管理。严格执行投资主体负责制,坚持按项目投放,专款专用。各下级部门的农业资金要按规定合理使用,不能大兴土木,挪用于其他非农业项目。在安排农业投资时,要做到因地制宜,注意协调好各级、各方的关系,充分调动投资商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建立一个符合实际需求的信息平台,促进各地之间的信息交流,以便及时掌握各地投资动态,搞好从中央到地方的资金安排工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