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范文
时间:2024-03-12 18:0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区别与联系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和规范,行为则是受思想、情感支配而表现出的活动。尽管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有“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之分,但是就人们的职业生活而言,既不存在无道德的行为,也不存在无行为的道德。道德是行为的思想先导,行为是道德的语言、动作和形态外显,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外在不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从内容上看,职业道德规范一般由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态度、职业作风、职业纪律等要素构成,侧重于对思想、态度、情感的指导;职业行为规范则主要由职业活动行为、人际交往行为、仪态仪表行为等构成,侧重于语言和行为的调节。从表述上讲,职业道德规范可以稍显“宏观”,职业行为规范则应适当具体。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以下简称《 规范 》)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结合,是“道德”和“行为”的两面一体。比如《 规范 》第三条“关爱学生”的具体内容中,既有“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这样偏重于“道德”的规范,也有“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样侧重于“行为”的规范;第五条“为人师表”中,既有“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的道德规范,也有“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等行为要求。事实上,教育部《 关于新版(2008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以下简称《 通知 》)对此已有清楚的说明。《 通知 》说:“《 规范 》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规范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1] 这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一《 规范 》不仅有道德品质的要求,也有职业行为的要求。只是其中的行为要求过于“基本”,难以发挥具体的规范作用。
另一方面,现行《 规范 》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要求多以限制性的语言进行表述,如“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缺乏行为规范应有的引导性。显然,《 规范 》是更偏重于“道德”的规范,不能替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其他有关要求。正如上述《 通知 》所说:“《 规范 》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2] 因此,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和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在《 规范 》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是必要的。
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应然内涵和基本特征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各方面行为的规范性要求,具有引导性、约束性、评价性和促进性等功能和价值。其内容应该涵盖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教学评价、课程开发、教学研究、进修学习、学术交流、人际交往、仪态仪表等方面,应该包括对教学准备、课堂组织、学生学习指导、作业设计与批改、学业检测与评价、学生行为培养和矫正、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学研究与交流、心理辅导与调适、专业进修与学习、衣着服饰和交往礼仪等职业活动和日常生活,提出具体和可行的规范要求。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地方和学校制定公布了具有本地区或本学校特色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比如辽宁省教育厅于2000年12月了《 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试行)》[3],广州市海珠区于2008年下半年了《 海珠区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指南 》[4],河南省南阳市一中于2010年6月了《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5]《 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试行)》同1997版全国《 规范 》有较大的重合性,增加的内容不多,也不够具体,且有更多的限制性语言而不是引导性要求。广州市海珠区的《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指南 》分为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指南、教育教学活动行为规范指南、人际交往行为规范指南、衣着仪表行为规范指南、日常活动行为规范指南五部分,共六十二条。其中,人际交往行为规范指南部分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行政领导、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人士五个方面提出了四十条规范要求。比如在课堂教学部分提出的要求是:“使用普通话,语言文明,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内容简练精当。课堂上关闭手机。”从整体上看,这种较为具体的规范要求对教师职业行为有更强的引导性和约束性。《 南阳市一中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分为思想行为规范、仪表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人际行为规范四个部分,共三十条,总体上看也有较强的引导性和约束性。比如要求教师“发型整齐,端庄简洁,发色自然,妆容、饰佩得体。男教师不留长发,不蓄胡须;女教师不做彩发、怪发,不化浓妆”。[6] 这样相对具体的要求更能发挥应有的“规范”作用。
综合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对实践案例的比较,可以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需要考虑其职业性、引导性、约束性、促进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等特征和功能。职业性是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区别于其他职业行为规范的本质特征;引导性和约束性是表明教师从事职业活动应该怎么做和不能怎么做的基本要求;促进性是行为规范对教师专业发展所起作用的功能体现;时代性要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适应一定时期内各相关因素的发展需要和利益诉求;而人文性则是要保障教师作为人的应有尊严和权益不受侵犯。
总之,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制定和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注意明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内涵、功能和特征,以保证其对教师成长和教育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450003)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EB/OL].http:///edu/2009/03/content_9759612.
htm,2008-09-23.
[3]苗家生.辽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N].光明日报,2000-12-18.
[4]海珠区教育局.海珠区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指南[EB/OL].http://gz.aoshu.com/200812/4ad6bc73f245f.shtml,
2008-12-12,http:///ReadNews.asp?NewsID=929,2009-04-01.
篇2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经过两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历经11年再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教师节前正式公布。这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为帮助大家了解有关情况,日前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师范司负责同志。
为何重新修订《规范》?
《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背景下修订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三、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四、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五、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规范》:
《规范》的基本内容是在继承优秀师德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职业特定的责任与义务做出的,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规范》的许多内容是《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条文的具体化。但《规范》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而是教师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但同时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如新《规范》中写入“保护学生安全”,这是由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自我保护能力弱的儿童和少年。对于未成年人群体,教师应当负有保护的必要责任。
《规范》中的“禁行规定”是针对当前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而提出的,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但“禁行规定”也并非包括了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一个阶段提出一些阶段性的、可操作的、具体化的要求,能够使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确要求,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促进师德水平。
贯彻落实《规范》需要强调什么问题?
一、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相结合。在把师德摆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同时,需要从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彰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多方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师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贯彻落实《规范》也需要多方整体参与,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齐抓共管,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社会有效监督的良好工作局面。
篇3
【关键词】专业发展;科研;发展
教师是一种很崇高的职业,同时也是很具专业水平的职业。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教师本人的角色意识应当都是很重要很深邃的。在新课程实施中,对于诸多专家理论,对于诸多报刊言论,教师们偶尔感到教育总是在生产一种“风”。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总是在不加思考地跟“风”跑。面对这一现象,研究教育的人在思考:实施新课程不是教育生产的新 “风”,它是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熟虑认真进行的科学研究。实施新课程,应当去掉不科学的人为因素干扰,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在继承教育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上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现在我就谈谈对教师科研能力认识。
一、现阶段新课程与现有教师科研专业之间的问题现状分析
当前的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距离,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还存在数量上仅满足低水平,质量上合格教师不足,学历上层次普遍偏低,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技能比较缺乏,教育投人普遍不足,教育方法手段落后等问题。如在英语教学中,重教师的讲解教学,轻学生的探究学习;重书本,轻情景;重集体朗读,轻个人和小组活动;重语言知识掌握,轻交际能力培养等。而新课程却对教师提出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如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集体统一性教学向个别差异教学转变、知识技能接受教育向知识主动意义建构转变等等。在英语教学中,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不但有听讲,还应该有探索、实践;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不但有练习,还应该有体验、合作;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但注重学生学习的一致性,还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经验背景和不同的学习策略所带来的差异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真正发展。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并能够不断地发展和成熟。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并能够不断地发展和成熟。为此,英语教师素质建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英语教学信念
教学信念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理念)。从教师职业的共性看,教师的信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从英语学科的特性看,主要包含关于英语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性质的信念、英语教学特点的信念、学科价值的信念等。信念制约行为,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熟悉英语教学相关的知识
英语教学的相关知识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工作的动态发展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应含多元内容并且不断发展,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教学法知识。英语课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与其它学科一样,同样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原理的制约。因此,英语教师必须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使自己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2.个人实践知识。这里的“个人实践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实践研究,把前人的知识深化为自己的认识,去进行诠释、提炼,从而使这些知识带有重新创造的特征;其二,通过反思、研究等方法,把自己的经验提升到理论认识阶段。
3.普通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教师作为“传递、授业、解惑”者,要具备某些普通文化知识,特别是当代外语课,由于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中西文化、科普常识等,更要求英语教师不能“孤陋寡闻”。同时,英语教师还应具备较为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语言学基础(基本)知识和本民族语言知识。
(三)培养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提高自我发展需要的自觉性
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成分。“育人”必先“育己”,教师工作的特殊对象决定了教师表率作用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对学生应有一份特殊情怀,尊重、关心每个学生,使学生从英语教师的关爱中迸发出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
(四)加强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完成各种正常活动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和做事能力外,还须具备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必需的特殊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与教师教学实践直接相联系的特殊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二是有利于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的思考与要求
针对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问题,应该理性思考是在如下三个层面上展开的。主观上只是期望通过在这三个层面上的理性思考,能够分别解决“应该”、“怎样”以及“必须”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认识问题。
篇4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关键词;无私奉献;毫无保留
[中图分类号] G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053-03
0 引言
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应遵循的品德与规范。它是保证教师履行社会职责的重要手段,是一定社会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期待与要求。因此,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是具体的,它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而作为承载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关键词,自然也应该及时更替。
1 无私奉献: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关键词的 历史解读
从古至今,由于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它事关一个民族、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工作的无限重要赋予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而从培养人的过程看,在下一代成长的同时,作为成人的教师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老;同时,人具有主观性、能动性,容易受到各种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人的成长又具有无与伦比的复杂性,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与爱心。因此,人们在给予教师工作高度评价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提出更高的社会要求。从“呕心沥血”、“诲人不倦”到后来被喻为“蜡烛”与“春蚕”,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人们对教师工作的首肯,还有一种深藏其中的对教师职业的道德期待,尤其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无私奉献”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关键词。事实上,这种对教师职业的圣化行为,除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某一社会的道德需要与人们对教育的特有观念。
1.1 “无私奉献”是政治伦理在教育上的映射
注重伦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在古代中国,为了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历代统治者都特别强调伦理教化的功能,所以就有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举办学校教育的直接原因又是因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成俗”即成为社会道德规范所悦纳的良民,中国古代长期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社会总的物质财富有限,加上成功之道单一(即入仕为官),因此,克制个人私欲的伦理道德对维护社会的既定秩序就显得非常重要,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法宝。承担教化百姓重任的教师,要想提高效率,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就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树立践行伦理规范的社会榜样,即所谓“身正为范”。就这样,教师被捆绑成为道德家,“无私奉献、甘于清贫”逐渐深入人心。
到了20世纪中叶,尽管我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总体上说仍属于封闭式的社会,政治伦理在国家事务的处理中仍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人们依然习惯于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道德模范来引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于是,整个教师群体也被贴上“无私奉献”的道德标签,其目的是藉此树立社会道德的标杆,一方面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试图为人们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时提供参考依据,最终使人们自觉克制个人欲望,自觉服从社会要求。
1.2 “无私奉献”是对教师待遇不到位的心理补偿
即使到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滞后,人们生活水平低,而教师的物质待遇更是处于整个社会的底层,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教师工资的偏低严重不对称。至于其他的各种福利,如医疗、住房等更是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那个时代产生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在现今看来,那些整年不领工资、甚至自己“倒贴钱”坚持教育阵地的“壮举”,与其说是教师们心甘情愿的“奉献”,倒不如说是“无米下锅”后“出于良心”的无奈之举。
事实上,国家、政府一直都很清楚,多年来在教育上的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也是经过了数十年的艰苦努力才得以实现。教育经费短缺,教师的物质待遇与工作付出不对等,为了保持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除了实行一些政策照顾外,借用媒体制造舆论,大力宣传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实现引导公众道德行为的同时,更起到了从精神层面对教师的心理补偿作用,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3 “无私奉献”是一种“单向度”教育观的体现
育人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无数的精力和心血。同时,受教育者大多为未成年人,而教师一般是成人,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而自己也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了满头苍发的老者。古代中国教育大多以师徒制的方式进行,相对于其他行业,教师是最不保守的“师父”。教师往往以培养出的学生胜过自己为荣,在知识、技能上是最彻底的“无保留者”。因此,在很多人心目中,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无私奉献”,教师代表国家、社会,他们的使命就是在履行职责中成就别人。
这种观念的影响深远,在教育日趋制度化的现代,很多人把教师当成纯粹的国家、社会的被委派者,认为教师应该扮演好工具角色,千方百计完成肩负的任务,而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因为,合格的教师是为孩子着想,而不应该为自己着想。
2 毫无保留:社会转型期教师职业道德关 键词的更替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继持续巨变后,进入了承前启后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多,教师行业的物质待遇得到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人本主义思想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以人为本”成了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依据,个人的正当需求日渐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第三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原来“圣人式”的道德标准遭遇了现实危机,成了弃之不甘、留之难以践行的空洞说教,使整个社会实质上处于一种“无德可依”的真空状态。在教育领域,以“无私奉献”为核心的教师职业道德也面临着“口号上的高尚”与“行动上的平凡”不对应的尴尬,尤其是在教师物质待遇不断改善的今天,教师个人需求的复苏更是不断冲淡着刻印在人们观念之中的“神圣形象”,从而导致一方面民众对教师道德“失范”“义愤填膺”却又无法“旧梦重温”,在舆论上逐渐走向“一边批”;另一方面作为普通人的教师在追求有限的个人正当利益时却要背负巨大的道德包袱,在情绪上渐生对教师职业的“厌恶”与倦怠。这种“两头不得好”的局面使教师形象被贬与教师职业道德“沦陷”之间形成了一种难以遏制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令人纠结的现状,寄希望于教师回归传统“圣化”形象,继而抚平大众的“心伤”与“愤懑”无疑是痴人说梦,而且,与其用高不可攀的道德境界“包装”教师虚幻的神圣形象,还不如勇敢面对现实,用一种更切实可行的职业规范来塑造顺应社会变化的教师新面孔。因此,最能反映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关键词必须及时更替。在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作为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关键词之一的“无私奉献”应该取代为“毫无保留”。
2.1 “毫无保留”不等于不计报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工作即用自身的知识、思想、人品等去影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学生的成长是教师劳动的成果。对教师而言,学生取得的进步越大,成长得越好,他的工作成效就越高,成就感就越强。所以,自古以来,教师就是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去成就学生的人,而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更需要教师竭尽所能,对个人的知识、技能毫无保留。
但是,教师“毫无保留”地付出不等于无偿劳动,“毫无保留”强调的是教师工作的态度,其直接依据是教师劳动的性质,只有在教师尽力而为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而不要报酬不仅关系到人的思想境界,更与个人生存对经济收入的依赖有密切联系。教师作为“人”中一员,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收入才能正常生活与工作,而且生活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们工作的效果。因此,强调教师在传道、授业中“无所保留”,其前提是保证他们获得与工作付出相匹配的经济收入。
2.2 “毫无保留”对应一种“双向度”教育观
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活动是一种双向影响的过程。“教育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1],“教育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1],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对学生而言,漫长的学校生活贯穿于他们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不仅是接受知识的场所,更是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部分。对教师来说,教书育人不仅仅意味着自己要履行国家者的职责:即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思想道德的教化,同时还是教师在特定场域下的一种生存方式,是其获取生命意义,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即在促成学生发展的同时使自己的情感、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释放,并油然而生出强烈的成就感与自由感。
只有完全敞开“自我”,交流才有可能,交流才有收获和价值。具体说来,学生在交流中吸取来自教师方面的“养分”,得到教师知识、思想等方面的启迪而不断生成“自我”;与此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使“自我”不断丰盈。师生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其过程不是教师单方面用“无私奉献”来成就学生,但需要教师在交流中倾其所有,方能产生最大影响。
2.3 “毫无保留”是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尽管国家明文禁止教师有偿家教,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根除。如果单就有偿家教而言,简单的禁止既值得商榷,而其一刀切的方法也显示了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手段的单一。实际上,在课后给学生有偿补习的大多是那些优秀教师,只要他们不因为课后补习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这种补习行为就有存在的价值:一方面,让优秀师资适当流向市场,能使优质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另一方面,通过“按劳索酬”,不仅能改善教师生存状态,更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真正价值。
真正让人担忧的不是教师课后补习所带来的教育不公平,而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故意“留一手”,把一些重要知识点作为“额外”产品卖给个别学生。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践踏了教育的公平,更是对教书育人工作本质的颠覆。因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除了针对每一学科确定具体的知识范围及重难点,并加强对教师实际授课内容的监督外,还要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毫无保留”明确写进相关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保证学生获得没有“折扣”的知识教育。
3 结束语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是与时俱进的。因此,承载教师职业道德核心内涵的关键词也要顺应时代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德可依,有德必依”,才能使职业道德真正起到监督与约束教师行为的作用。
篇5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途径与方法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及集体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满足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需要。下面从实验室教学管理的角度讨论一下提高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与时俱进,不断提出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新内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在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21世纪,高校教师需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注重内省慎独。从实验室教学上看,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应该及时学习前沿科技,并将这些知识和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教材内容。纵览当前的实验教材,大部分实验内容都是几十年前的经典实验,学习这些基础实验固然重要,如果能将这些实验与当前的高新科技结合起来肯定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现在学习的知识在当今社会的应用性。所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是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必经途径。
在熟悉本专业科技前沿的基础上,高校教师还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了解学生的生长和生活环境。高校教师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社会在变化,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重点也应该及时调整;社会环境在变化,学生的生长环境也在日新月异,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提高的内容需要不断地调整。在实验室中能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对科研的兴趣等。
当今社会评价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有很多,但很多人都将金钱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努力地学习就是想成功,想成为一个被别人认可的人,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希望在毕业后能够有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这种想法是社会灌输给学生的,反映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我们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一种现实。所以,在新的环境下,需要对教师道德修养的内涵不断地完善和扬弃。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断地提升高校教师的荣誉感
高校教师的第一属性是自然人,他们的道德水准需要高于普通人,他们的知识储备需要多于一般人,但他们的感情与普通人一样,需要一种平衡。要提升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需要培养师德感情,这种感情是教师根据职业道德规范评价别人和自己在教育过程的道德言行中所产生的情感。师德感情是高校教师的内驱力,它与教师道德修养密不可分。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可以花一两个小时为学生准备书本的基本知识,可以花一两天为学生准备一些前沿的科普性知识与基本实验相结合,还可以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将课本上的实验、前沿的科技、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知识相结合,设计一节实验课。这些时间的选择与教师的师德修养及师德感情密不可分。当实验教师的努力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全身心的付出不能给他们带来荣誉感时他们的师德感情就可能受到伤害,就会影响教师选择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
三、加强管理,杜绝高校教师不道德的想法和行为
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高等院校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制订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束缚教师的职业行为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部分实验教师的师德修养不够,时常出现不认真备课、上课迟到、课上言谈举止不得体、责任心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应在制度的束缚下逐步改变或者将没有责任心的教师请出实验室,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培养师德感情,进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师整体道德修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探索提高实验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实验教师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科技人才,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体察学生的思想变化。所以,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很高:高尚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储备;勇于付出的敬业精神等等。从实验教师自身角度上讲,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的,都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从现实角度出发,实验教师的待遇在提高,党和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师的工作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担负在实验教师肩上的责任和义务也越来越重。
参考文献:
[1]邓晓霞.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科技信息,2009(09):600.
篇6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1. 物质需求与物质满足之间差距较大。
据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在稳定的工作、良好的教学教研条件、较高的工资福利等物质需求的重要性方面位居前列,且教师普遍认为个人报酬福利与同行相比偏低、所得报酬与贡献相差较大、工作环境差等物质满足程度与需求有较大差距。另外,由于对中职学校的财政投入较少,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普遍比较陈旧,教学手段比较传统,办公环境比较差。
2. 教学任务繁重,身体健康不容乐观。
近几年来,由于中职学校的扩招,学生多,教师少,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较重。而且大部分教师还兼任了班主任工作。由于负担重,压力大,这使得教师不仅无暇顾及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身体健康,使不少教师患上了咽喉炎、声带损伤、胃病、下肢静脉曲张、头痛、失眠等职业病。
3. 工作缺乏成就感,职业理想难以实现。
教师的职业理想主要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教师本身也得到和谐发展。然而,中职生不愿学、养成习惯差的现象较严重,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时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面对数量众多的“学困生” “后进生”,教师呕心沥血地工作有时也未必能奏效,所以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成就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
4. 考核评价缺乏科学性,挫伤教师工作幸福感。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对教师都采取了一定的评价考核制度,但评价方法无论是采用“末位淘汰制”,还是“评选最差教师”等方式,都不能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教师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达不到考核的最终目的,反而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5. 职业道德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受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在一部分教师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现象,他们对工作没热情,消极应教,对学生缺乏人文关怀。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教师道德失范,敬业精神缺失,把大量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及一些商业性活动,丧失了最基本的教师道德标准。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在人类需要理论的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构成一个需要系统,简要概括为五大类:(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2)安全需要;(3)情感与归属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首先,上述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个阶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感情与归属的需要为中间层次的需要,基本上也属于高级需要。其次,主导需要对人的激励有决定性的作用。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再次,人的需要是交叉的,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因此,要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必须认真了解、研究中职教师的各层次需要状况及满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各种正当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
三、提升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策略
结合上述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启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 教师自身方面。
教师的职业幸福很重要,教师一个人的幸福不仅仅影响着其家人是否快乐,他更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的职业幸福会转化成一种教育力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幸福的追求。
(1)转变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摆脱“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应看到,现在的中职生或许养成习惯不好,但对人很真诚;或许文化素质不高,但有艺术体育天赋;或许学习成绩不好,但动手能力很强。因此,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学生的成材发展。
(2)提升职业价值观,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掌握一项专业技能,使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应用所学,立足社会。对中职教师来说,这就是“桃李满天下”的职业价值所在。另外,教师要自觉学习《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通过系列的师德培训活动,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3)学会自我调适,注重健康。作为中职教师,一定要学会自我调适,保持乐观心态,善待自己,这是感受幸福的前提。教师不能仅仅只知道埋头教书,而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因为有了健康的好身体,才能更好地感受幸福。同时,教师要保持知足心态,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况且国家日益重视中职教育,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要适当降低物质需求,知足才能常乐,才能幸福生活。
2. 学校方面。
篇7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比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三大任务是“伟道、授业、解惑”;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反对学校中使人变得呆笨的棍棒纪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学高信为师,身正堪称范”。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面向21世纪,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改革。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代有创新能力,能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代新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跨世纪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要高度重视师德教育
首先,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重要工作日程。根据《武汉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本校的实际,提出师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把师德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和考核,对涌现出来的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大力予以宣传、表彰;对品德有缺陷的教职工,要加强教育、帮助,促进全体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师德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积极引导教师学习理解《武汉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通过对《规范》反复深入地学习,使教师从自身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的高度,认识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明确《规范》是党和国家对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提高教师遵守《规范》的自觉性,使教师联系工作、生活的实际,深入了解《规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
三、学习师德榜样,铸造一代师魂
师德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如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高尚师德,一辈子也忘不了,时时激励着鲁迅先生去英勇战斗。教师要将自己的师德水准不断提高,就要以优秀典型为榜样,勤于学习,虚心学习,善于学习。可学习的榜样非常多,首先要注意从教育家那里汲取思想营养,比如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要主动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其次,也要学习优秀教师的榜样,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地体现了新时代教师道德的崭新特点。要通过联系自己的实际,找出差距,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他们的感人事迹,提高师德认识,激发师德情感。
四、坚持他律与自律并举,重在内化
篇8
关键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师范生;师德
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教师人才。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是构成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生力量。而教师素质的核心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正是建立在师范阶段师德养成教育基础上的。培养师范生的师德是师范院校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师德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形成,但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养成的过程。在师范生师德形成期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加强师范生师德和文化素质教育,注重通过文化熏陶培养教师气质。”。加强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师范生师德的养成大有助益。
1新时期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意义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曾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德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客观需要,具体到教育层面,实质上就是师德养成教育的过程。师德养成教育包括职前的师范教育和职后在岗教育两个阶段。其中职前的师范教育即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培养教师师德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1.1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的切实需要
师范生在入学之初,很多人对教师职业的性质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是模糊的,不了解拥有良好道德品行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师范院校在育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更要通过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让师范生逐步树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自觉地接受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系。通过师德养成教育培养师范生的师德素养,使他们形成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只有如此,他们未来才能把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铭刻于其内心深处,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1.2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绝大部分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为学生的成长默默奉献。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一些教师出现了价值观念的偏颇,师德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导致整个教育事业受到极大影响。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形成道德情感,养成职业道德自律,给这些准教师提前上好道德的“枷锁”,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更科学地开展教育活动。我国的教育事业拥有这样一支注重提升道德修养的后备力量,对其未来的蓬勃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校园文化对师范生师德养成的作用
师德的养成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一般要经历知、情、意、行四个阶段。“知”是师德认知,是指对师德规范的认知和对越轨行为的判断;“情”是师德情感,主要指教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意”即道德意志即遵守师德的信念;“行”就是师德践行。其中,师德践行是目的,师德认知是前提,师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师德行为的促进剂和稳定剂,它能从心理机制上减少违反师德的越轨行为的发生。这四个阶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养成的过程。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与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相比较有其特殊性:其一,师范生刚刚走出中学校门,从学生到“准教师”的角色转换需要一定的过程;其二,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践行师德规范缺乏实践环境;其三,师范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对师德规范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既需要考虑其学生的特点又需要考虑师德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价值冲突和实践渠道,加强学生的情感冲击和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其对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师范生精神品质的塑造,主要依靠文化环境的引导、熏陶,逐步形成心灵感应,精神升华,观念认同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校园文化可以用生动的形式将教师的职业理想培育、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教育和师范生的人格发展结合起来,将教师追求的远大目标和平凡的职业生活联系起来,为师德的内化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从而影响师范生师德的养成。
2.1校园文化对师范生道德取向起引导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它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建筑景观、校训校貌、校规校纪、校风学分等,可以创设出一种精神气候和文化氛围;开展以师德养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释放师范生的情感。师范生不知不觉就会被校园文化所展现出来的风采所感染,逐步被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上来,成为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人才。校园文化让师范生在“尊师重道”的精神感召下,确切地领悟到应该提倡和弘扬什么、反对和避免什么,怎样做是对的,哪些意识和行为是错误的,从而对其价值观、行为取向起到引导作用。
2.2校园文化对师范生道德情感起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还可以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形成被全体师生认同的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成为一种凝聚力,可以将学校师范教育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时期的积淀而形成的稳定追求、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传递给学生,使师范生提前体验到职业道德情感,并具有了教师职业的责任感、荣誉感,最终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他们将来成为师德高尚的优秀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校园文化对师范生道德意识起固化作用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一个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内化、从内化到信念、从信念到行为的过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整个学校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景象,对师范生的师德养成产生健康向上的促进作用,使师范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师德的感染和熏陶,逐步树立起了教师职业的尊严感和快乐感,使得高尚的师德成为师范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需要,师范生的师德意识得到就会固化下来。
3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路径
近年来,很多师范院校努力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有些已经初有建树,有些还不能尽如人意。在探索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途径时,如果能够以师范校园文化为切入点,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将会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营造校园环境引导师范生师德养成
文明有序、整洁优美、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会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师范生的行为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对师范生师德教育起到熏陶和启迪的作用。师范院校可以从绿化、美化、师范化和特色化几方面着手,通过校园布局、景观绿化、建筑雕塑等,在自然环境的建设上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构建师范特色人文景观,创造出具有丰厚人文底蕴、特色鲜明、和谐高雅的校园理念形象。同时,学校要大力开展德育教育类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体育、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净化心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2凝练大学精神融入师范生师德养成
大学是广大师生思想的家园,大学精神充分体现、弥漫在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等。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中通过办学理念、校训、学风教风、讲座等价值层面成分的融入,凝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这种奋发向上的大学精神,能够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进学校,让学校形成催人奋进的校风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净化师生心灵,淳化师德,让广大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从教理念,形成健全的教师人格,影响和感染师范生师德养成。
3.3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影响师范生师德养成
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具有庞大的信息数据、全方位开放、全动态交互沟通等特点,对青年人具有极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由于工作、学习的需要,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普及给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学校必须做出积极的反应,顺应网络传播的特点,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校园文化建设,让师范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师德资源,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如BBS、微博、微信等增进师范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互动与学术交流,丰富师范生的师德建设。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质,师范院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从营造校园环境、凝练大学精神、利用网络文化这三方面着手,合力打造出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大有助益的校园文化平台,这将对提高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完成师范生培养目标,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子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2]黄懿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性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3):145-147.
[3]彭智平.试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文化自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81-83.
篇9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
为着力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四川省2013年启动了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成都师范学院承担了专科层次“音、体、美”专业教师及幼儿教师的培养工作。为了给四川省艰苦地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专业过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成都师范学院以热爱教育、追随教育、奉献教育的师德养成教育为引领,实践探索“培养模式优化、内容体系科学、培养途径多元”的师德养成教育模式,助推免费师范生成长成才。
一、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免费师范生是指从2007年起报考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之一,有条件地接受免费师范教育,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后来扩展到报考地方师范院校接收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未来教育家和未来基础教育当中的高素质教师。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免费师范生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师德教育应成为免费师范生培养的核心内容。改革传统师德教育模式,完成从师德灌输向师德养成的转化是实现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的必由之路。师德养成教育是免费师范生对师德具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产生师德情感、形成师德信念、指导师德行为,并在实践中反复锻炼,逐步成为个人稳固的品质有机过程”。[1]
二、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为师之道,重在学养,贵在师德。[2]免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包括基本内容和特殊内容两部分。2008年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规定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必然成为免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免费师范生毕业后须履行相应义务,回生源所在地工作。由于艰苦的工作环境、复杂的教育对象、重大的教育责任等因素,要真正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免费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还应有其特殊的教育内容:首先,培养免费师范生更加执着的职业理想,近来关于免费师范生违约率的报道反映出对免费师范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结合免费师范生未来的就业环境,帮助其树立务实的职业理想;其次,培养免费师范生对教育事业更加执着的爱,唯有对教育执着地热爱、无私地奉献,才能经受基层服务八年的严峻考验,才能懂得坚守与承担,承受得了颠沛与流离;第三,培养免费师范生更加务实的服务态度,要让国家培养的大批免费师范生如期下到基层,支援农村地区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免费师范生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的能力。
三、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策略
(一)以师德知行合一为统领,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培养一批长期扎根基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学校应从三方面加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一是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热爱;二是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掌握娴熟的教师职业技能。结合免费师范生“品质结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结构”三方面的培养要求,学校构建了以师德养成教育为统领、融学科专业教学和教学技能训练于一体的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师德养成教育为统领。“教之道,德为先”,树人要先“立德”,师德是为人师的核心素质,也是衡量免费师范生的首要标准。[3]为了使师德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学校探索出了“立德、融通、践行、内化”的师德养成规律,设置了“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实践体验”等师德教育模块,打造了“课堂教学渗透、主题活动强化、实践践行体验”等师德教育的实施途径,将师德感悟、师德内化与师德践行贯穿于免费师范生培养全过程,提高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第二,学科专业教学为核心。对于扎根于基层的免费师范生,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是其培养的核心,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渗透师德养成教育。学校改革了专业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体系,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三个模块基础上组建专业素养平台课程,着力从夯实基础、强化实训、拓展视野三个方面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专设了服务农村发展的地方选修课,加强了免费师范生专业教学内容针对性的问题。第三,教学技能训练是关键。为使免费师范生掌握精湛的教学技能,学校成立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构建了免费师范生教师技能训练体系,在使其掌握教师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夯实师德养成教育。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国培、省培优势资源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让参加培训的中小学名师通过示范教学、教学讲座、指导学生微课教学和班队活动,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和师德修养。
(二)以师德素养提升为关键,创设“模块+课程”的师德养成教育课程体系
师德养成课程的理论教学是免费师范生形成师德认知的重要途径。学校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免费师范生未来就业实际,以师德素养提升为关键,创设“课程+模块”的师德养成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使免费师范生掌握师德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殊内容。按照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总目标,我校优化了课程设置,创设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师德养成教育的模块。并以主题渗透的方式融合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德育与班级管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6门课程的教学中,纳入专业培养方案管理,构建了满足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
(三)以师德养成为核心,实施“理论教学+主题活动+实践践行”的多元培养途径
为强化免费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师德信念,形成稳定的师德品质,学校以养成为核心、参与为关键、指导作保障构建全方位师德养成教育新模式,实施了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主题活动中强化、实践教学中体验为一体的多元培养途径,以达到凝聚养成合力、提高教育功能,实现全方位的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目标。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在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课程模块教学中浸透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免费师范生树立为人师的高尚职业理想,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掌握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遵从公民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知。其中,以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荣誉教育为重点和出发点。[4]主题活动主要是通过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活动、主题竞赛等方式设置师德养成教育活动主题,开展有关师德养成教育活动,通过设载体、搭平台、造氛围,形成良好的师德教育风尚,使免费师范生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内化和提升道德品质。实践践行按照免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要求四年一贯全程设计师德养成的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构建课堂实践教学、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多层面的、以项目为单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教育教学,强化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特点、师德规范的践行体验,提高师德认知并外化为行动,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王正平,郑百伟.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7.
[2]申继亮,赵景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8.
[3]王晓莉,卢乃桂.当代师德研究的省思:与国外教学道德唯独研究的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11(6):79.
篇10
[关键词]英语语言教师 职业发展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苏全彩(1979- ),女,广西北海人,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学法。(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73-02
一、前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泛北经济合作区”的进一步开发,广西的对外经贸合作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发展。社会与企业对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不仅给高校英语教师所从事的英语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专业教师是提高我区英语专业人才教育的关键。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与教育直接影响着英语教育的综合质量。要造就高素质的英语语言教师人才队伍,必须全面开创外语教师人才发展道路,以“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为标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
调查研究表明,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是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群体。为了全面了解广西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本研究对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做一个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抽样调查。为了确保调查数据具有客观的代表性,本项研究对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调研,最后决定以广西民大、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10所开设有本科英语专业教育的院校为调查对象,分析广西地区高校英语师资队伍的总体情况。截至调查之日,在职称及学历学位层面,结果如表所示:
二、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师资概况
调查研究表明,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失衡,教学工作超负荷运转,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教师在学习时只注重培养自身的语言技能以及教学技能,忽略文化知识学习; 对科研不够重视,对基本的科研方法掌握不足; 跨学科知识不够全面。具体表现为:(1)职称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教师比例过低;(2)高学历人才不足;(3)中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主体;(4)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过大;(5)整体科研能力不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
三、广西高校语言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职业观、道德观滑坡,内驱力缺乏。教师工作或职业生活本应以教育目的为根本目的,但因受到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少教师的职业生活趋于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目的。工资收入成其职业生活的中心和尺度,使其逐渐偏离原来的教育目的。教师的工作动机、职业生活乃至职业动机被严重扭曲,教师职业观、道德观滑坡,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内驱力,导致职业倦怠(Job burn-out)现象,表现出身体疲劳、工作消极、情绪低落、价值感降低、创造力衰竭等状态。在我国, 教师已经成为工作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 沉重的工作负担日益加重了教师的社会压力,加之内驱力的缺乏,致使其工作倦怠现象日渐突出。广西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师也无例外。这无疑直接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
2.财政投入不足,进修学习机会稀缺。由于受地域、经济等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广西高等教育办学整体上落后于全国其他省份。财政投入不足显然已成为广西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学者往往从教师的认知、知识结构、素质和教学理念等角度研究教师教育,很少关注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教育财政投入问题。近些年来,尽管广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长,但这些投入主要是用于校区建设、教学设备更新上,对教师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投入却是“相当吝啬”。教育资金的不足无疑会导致教师国内外进修机会稀缺、教学负担过重、教研活动缺乏、学术会议的参与机会不多、图书文献资料匮乏等诸多不良现象,最终致使教师在各个层次上的进修机会非常稀缺。总而言之,教师对进修机会的渴求是一个多年未果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职业发展中尤为突出。
3.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科研动力不足。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支撑性发展策略、激励性评价体制, 以及整体指导性发展氛围。由于激励性机制、指导性机制不健全, 广西高校的英语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缺乏科研动力,呈现出以下普遍现象:(1)年轻教师科研经验不足,对教科研普遍有着畏难情绪。(2)中青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呈现出安于现状现象,成长停滞,对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失去热情。(3)部分资深教师评上高职称之后易产生“科研无用论”思想,认为“正高”是科研的“坟墓”,丧失科研动力。有鉴于此,如何健全科研激励性机制,以激发英语语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科研的热情及动力,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四、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职业发展对策
教师的职业成长需要时间的磨砺。英语语言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锤炼自身的教学技能,再通过终身学习使自身的职业生涯得到提升。这无疑是一条漫长的成长道路。夏纪梅指出,外语教师应至少具备以下两种能力: 自我发展的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学习、创新应用能力;助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应具有启迪思考,激发行动,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职业能力。语言教师只有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克服职业倦怠心理,在语言水平、语言理论、教学技能、科研方法等方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才能有效实现自身的发展。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观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缺乏责任意识的人民教师会遗忘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丢失自己的职守,最终背离党的教育事业。北大外院教授吴一安指出:“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的内涵是“热爱外语教师职业;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敬业、认真、责任心强;真心关心、爱护、尊重学生”。①热爱教师职业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内驱力,是外语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人格品质以及职业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因此,在当下的经济时代,教育主管部门应对教师加强献身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提倡反思性教学。美国思想家萧恩(D.A.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反思能力应成为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独特的教学理论、总结及反思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发展。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以达到自我完善、提高的目的。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监督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系列活动,能够发现自身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总结归纳新的经验、教学实践理论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型教学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改变教师被动适应专家教授指导的地位,是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②
3.创新外语教师发展模式。夏纪梅在《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一文中指出,我国外语教师发展在培训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重语言水平的提高,轻教语言水平的提高;重宏观改革模式,轻微观培养;重传统经验,轻与时俱进的现实;重灌输理论,轻技术指导;重听讲,轻参与。为了促进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地区高校教师教育的政策倾斜,为地区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创新外语教师发展模式,以激发外语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使地区高校英语语言教师的职业发展呈现出全面的、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第一,加强国内访学与课堂观摩学习。行为主义理论将教学视为可观察的课堂行为, 可被模仿、经训练而获得。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也指出,知识不是由他人传递的, 而是由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环境的互动, 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关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成为反思性从业者, 即教师通过反思了解自己的教学信念, 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 从而调整教学行为。诸多研究表明,“课堂观摩”可以帮助教师获取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 促进其自我研究能力的提高。然而,据调查,除了少数副高职称以上的高职称教师能够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观摩学习之外,我区高校的中青年英语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高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活动。高校应注意加强与区内外各高校的交流学习,为更多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创造更多观摩学习的机会。国内访问学者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培养模式。 “通过帮助访学教师学习科研方法、了解科研动态、示范教学方法、展示教育技术, 它能够有效提高参与教师的职业意识和业务能力。”③
第二,依托专业团体,倡导教师合作发展。教师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应多参加学习型组织, 注重团队合作发展。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离不开周围环境, 需要与同事的团队合作。随着各种教学、科研问题的日趋复杂化, 教师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光靠个人力量难以实现。区内外高校间的学习型、科研型组织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新选择。它们提供教师与其他语言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 是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新趋势。此外,外语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要以一定的专业团体为依托。专业团体更能促进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获得、应用、分享与创新,使语言理论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使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终身化。
第三,合理引进外籍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中,提出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毋庸置疑,外籍教师在传播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学改革和建设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容轻视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应不断加强外籍教师的引入,聘请高素质、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如此一来,国内教师就能借助外教师资,通过与外教合作,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校教师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第四,着力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俗话说“教研相依”。对教师而言,教育科研意识就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的一种认识。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可以引导和督促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锻炼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学术科研能力的提高是教师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性机制,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多数高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相当薄弱。他们在主持、申报科研项目,撰写、发表科研论文,开设科研讲座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诉求,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 诸多中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只能浅尝辄止,甚至止步不前。教师需要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通过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科研方法,达到知识和能力的优化结合。教师一旦懂得了如何从事科研, 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也会随之而至,同时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新的希望。可见,着力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助于教师的成才发展。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与教育已是各国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教育与发展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当然,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教育与发展也离不开广大英语教师自身的努力。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语教师应立足个人的发展需求,以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 克服职业倦怠,力求把职业技能的发展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实现教学相长, 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黄丹婵,晏小琴,吴一安.理解外语教师,促进外语教师发展――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一安[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3):5.
②贾敏.反思型教学: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2):118.
③王晓华,赵春娟,周燕.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问题与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8):76.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高校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 下一篇:社区体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