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法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2 10:1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法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法治建设

篇1

【关键词】法治;法律;尊严

一、故事梗概

影片发生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小山村,秋菊的丈夫万庆来与村长王善堂在搭建辣子楼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于是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说理,但村长不肯认错。于是秋菊又到乡政府告状,经过李公安的调解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但是村长把钱扔在地上这一举动,使秋菊感到受到了受辱,没有捡钱,而是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在除夕之夜,秋菊难产,村长摒弃前嫌组织村民连夜把秋菊送到医院,使秋菊顺利生产。秋菊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可正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法院判决,村长因伤害罪被刑事拘留十五天。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茫然与失落……

二、呈现的问题

影片最后秋菊茫然和失落的神情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从她的茫然隐射出乡村法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

1.法律与人情的冲突。从影片中看出秋菊是很希望通过诉讼来获得正义的,并且最后也赢得官司。但她却并不开心,尤其是想到在自己难产时是村长不计前嫌的帮助自己渡过难关,而自己却无情地把村长送入了监狱,这成了秋菊心中永远的遗憾。秋菊的茫然正体现了法律与人情之间的冲突。法律是现代的,人情是传统的;法律讲究法治,人情讲究人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治社会,法制观念在中国普通大众的意识中还相当薄弱,社会秩序主要是靠一些历史积淀下来的社会习俗、道德观念、人情关系来维持。因此,片中村民虽然有了现代法律启蒙,却还未完全摆脱宗法文化的伦理人情,人治才是治村的主要方式。如村长与李公安,作为基层行政人员,他们也讲法律、政策与文件,但在管理中,人情才是他们真正的法宝。如秋菊,为维护自己一家的尊严,她诉诸于法律,但是她没有真正理解法律;她只是想通过法律得到人情意义上的说法,法律不解决让村长认错这一人情问题,而只能在人情之下给她经济赔偿,或在人情之上拘留村长;当村长帮助秋菊保住孩子后,秋菊终于觉得已经得到了她要的人情说法,是以人情的方式给予的,与法律无关;而正当秋菊与村长都觉得平衡了的时候,法律出现了,逮捕了已是恩人的村长,这是秋菊以法律手段要人情说法这一矛盾的结果。面对这一情形,秋菊很无奈,村民很无奈,同时也体现了法治的无奈。村民看到了法治的无情,从而望而生畏,避而远之。将村长送入监狱将使得秋菊在村民中的形象大减,给当地村民留下了不通情理的印象,从人情世故,从情理上看,这样做的确欠妥,但是在法制社会中这是一个合法的行为。法律的无情与道德的情理形成了冲突。

2.农村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在小山村中,村民法律意识普遍不高。首先,秋菊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有法律意识,但却无法律知识。她既不懂诉讼的程序也不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只是朦胧的知道有法律这么个东西,并且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可以给她想要的说法。其次,她层层上告,讨说法的背后心理动机是对自身尊严的维护。秋菊打官司并不为得到更多的经济赔偿,也不是想让村长去蹲监狱,而只是要个说法,要村长认个错,这是人的尊严问题。因此可以说她在打官司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只是出于对自己尊严维护的一种无意识的举动。同时,秋菊在“讨个说法”过程中,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他是村长,他打两下,咱也没话说,可以他该往哪个地方踢呀,那可是个要命的地方……”可见,在秋菊的眼中,村长(官)仍是要比民高一等,而不是平等的关系,之所以要讨个“说法”是因为村长打得太重了,而且事后没有道歉。此外,秋菊最后打官司了,按照法律程序,市公安局应该首先成为被告,作为其法人代表的公安局长也应该出庭候审,但是秋菊却迟迟不愿进法庭,因为公安局长是一个大好人,一直在帮助她,她说:“我告的是村长,不是局长,局长出庭,我就是不去。”这个赋予戏剧效果的情节,值得我们深思。本来法律是到了位的,也是坚定地站在百姓利益一方的,但百姓却由于法律意识不够,毫不买账。电影中关于这方面的实例还有很多。这些方面都充分地体现了秋菊等村民的法律素质不高,缺乏对自身的权利意识的认识与维护。

3.农村中弱势群体维权之路的艰辛。影片中秋菊不惜挺个大肚子,奔走了大半个冬天只为“讨个说法”的这种执着坚强的精神使我深深为之感动,敬仰她的执着,佩服她的勇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秋菊只是个存在于电影中的人物。在农村中,很多人在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往往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因为他们了解维权道路的艰辛。首先,私人成本的制约。秋菊打官司的私人成本过高:将照顾受伤的丈夫以及家务活和农活全部扔给年迈的公公,此为家庭成本;亏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低价卖掉家中惟一值钱可卖的红辣椒,这是经济成本;在怀孕期间和小姑子冒着严寒颠簸之苦行走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忍受着出门在外的种种不便,这是精神成本。此外,还有家庭成员生活质量的下降及痛苦指数的上升等等隐性成本。因此,对于农民来说,不仅担负不起高额的打官司成本,同时也损耗不起人力、物力。其次,上访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影片中我们从中隐约体会那些与秋菊同命运、甚至比秋菊悲惨得多的人们在真实世界是如何为了活着而走上漫漫上访之路的。他们就像电影中的秋菊一样,孤独、蹒跚,由于正式的制度没有给他们想要的说法和出路,而又不得不走出这一步。但是现实中的人没有影片中人物的好运气,好心人不是想遇就能遇到的。在村民眼中,上访是遥不可及的事,上访有风险,需谨慎。

三、相关建议

对于秋菊打官司影片折射出我国农村法治建设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首先要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要更加注重其素质的培养。克服片中村长“只为公家人服务而不是为村民服务”的错误意识,漠视村民的利益和意见。作为行政人员要树立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切实为村民办实事,虚心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耐心为村民讲解国家政策的工作态度。此外,加大政策的透明度,加强对行政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实行政务公开,使人民了解国家实时的政策法规。同时,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体对行政的监督,对行政不当行为的要进行报道和评论。

2.法律应与国情相适应。法律有法律的规定,道德有道德的情理。从秋菊打官司中,这种正式的以国家的制定法为背景的“说法”并没有给秋菊带来自己想要的正义,相反这种“说法”使得秋菊更加的困惑,从而对国家法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这就必然使得国家很难“送法下乡”,使得普法工作更难。这一情形无疑提示着我们:国家理性,制度理性并不总是优于地方理性,非制度理性。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在于以前者强制性的取代后者,这只是一种暴力,不可能赢得心服,而是应该考虑如何使两者进行两元的良性互动,沟通,相互理解,最终达成合理的制度性约束即令双方都满意的“说法”。

3.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加强普法教育。影片非常鲜明的体现出了行政相对人素质不高和法律意识薄弱的实情。因此提高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对我国乡村法治建设很有必要。我们可以通过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如举办律师下乡、开办法律座谈会等形式,使村民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并且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参考文献】

[1]周风鸣,张越华.中国公民权利手册[M].沈阳:白山出版社,1997.

[2][德]胡芬.行政诉讼法[Z].莫光华译.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篇2

[论文提要] 要通过推动城乡协调互动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城乡空间]进机制、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城乡社会文化融合机制等七种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造成了整体经济运行的低效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正是要改变这种低效率的状态,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为此,党的十七大针对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所谓“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按照系统论的思想,有效的“机制”一旦形成,在外部环境稳定的条件下,系统就能保持稳定运转和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制度”、“体制”和“政策”则是促使有关“机制”形成并影响“机制”发挥作用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是指为保证城乡经济社会形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需要具备的城乡系统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构成城乡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土地、人口、产业、资金、技术、生态、文化等,相应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应该包括空间]进机制、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产业关联机制、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生态良性互动机制、社会文化融合机制等主要内容。要通过推动城乡协调互动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从这七个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城乡空间]进机制、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城乡社会文化融合机制等七种机制。

一、城乡空间]进机制

城乡空间]进机制主要是指城镇化过程中空间形态由低级向高级]进的机制。合理的空间]进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确保足够的农业用地规模,以满足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于农业产品的需求;二是确保高效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态,以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空间的充分利用。

我国人口数位居世界第一位,但2006年城镇化率仅为43.9%,城镇化任务十分艰巨。但同时还面临着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等现实约束,以耕地资源为例,2006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99公顷。因此,中国别无选择,必须建立和完善城乡空间]进机制,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乡空间]进机制主要通过规划、法律等手段来引导。首先,要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禁任何缘由的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同时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和补贴,确保农业的持续增产增收。其次,要科学规划城镇和工业布局方向,城镇和工业用地优先使用荒山、荒坡等不宜农耕的土地。最后,要提高城镇和产业空间利用标准,城镇的空间开发要以内涵式开发为主,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和组团式城区,提高城镇空间利用效率;产业空间布局要符合高标准的多层标准厂房、单位土地面积投资下限等要求,采用节约型生产方式。

二、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

城乡人口流动和就业机制是指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和选择就业的机制。完善的城乡人口流动和就业机制可确保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依靠城镇化吸收过剩的农业人口,依托大城市发展辐射作用覆盖面大的城市群,使城镇化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

通过城镇化使落后地区的人口实现充分就业是实现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城乡人口流动与就业机制主要通过制度的创新来加以完善。首先,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制度,加大对农村和小城镇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做好大中城市高水平教育机构对农村及落后地区学校的对口帮扶工作,提高这些地区居民的人力资本和就业能力。其次,要彻底消除对于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歧视性政策,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禁止就业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充分尊重公民的迁徙权利和就业权利。最后,要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尤其要提高针对流动人口的医疗、治安、子女入学等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三、城乡产业关联机制

城乡产业关联机制是指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城镇产业与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产业之间的互利合作。完善的城乡产业关联机制是体现城乡经济主体利益一致性,进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我国对外输出的产品仍以低附加值的能源、矿产、粗加工品为主,过短的产业链条和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削弱了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不利于城乡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乘数效应的实现。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产业关联机制,就必须合理安排各类城镇和乡村的产业发展方向。城乡产业关联机制主要通过产业政策来引导。首先,要大力扶持涉农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强城镇食品工业、农机工业、批发零售、粮食期货等涉农产业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其次,要理顺乡村农业与城镇工商业的产品交换关系,避免粮食、食品和农资价格的大幅波动,确保城乡、区域产业之间物流的顺畅和贸易的公平。最后,要大力调整产业的布局结构,按照规模化的要求布局农业,按照集群化的要求布局工业和服务业,促进各产业之间的交流、协作和融合。

四、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

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是指城乡之间存款、贷款、证券、财政资金等金融资源交互流动的机制。合理的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应当确保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城镇和乡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存在明显的二元性特征,由城镇流向乡村的金融资源主要是有限的财政资金,而由乡村流向城镇的金融资源则主要是大量的居民存款。建立和完善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效果将产生关键影响。城乡金融资源双向流动机制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来完善。首先,要提高大中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尤其要在中西部地区打造若干个区域性金融中心,提高金融资源的整体规模和质量。其次,要积极引导城镇金融机构面向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开拓业务,提高城镇金融对农村金融,以及大中城市金融对小城镇金融的带动作用。最后,要努力创新农村地区的金融组织制度,大力推进小额信贷业务,提高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效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保险业务。 转贴于

五、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

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是指城市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对乡村及落后地区的扩散并带动乡村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一般来说,大中城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集中地,而创新成果向乡村地区的扩散和传播能力将决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大小。

我国城镇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中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弱,而且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渠道不畅。城乡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主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来完善。首先,要提高大中城市科研机构的整体规模和创新能力,不仅要增强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实力,而且要大力鼓励企业界的研发活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其次,要加强科研机构与广大农民和落后地区中小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在农村和落后地区的产业转化。最后,要提供合理的利益诱导政策,鼓励技术人才投身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建设。

六、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

城乡生态互动机制是指城乡之间生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地域上相连的城乡在生态上本就是一体的,任何一方生态的变化都会对另一方的生态造成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影响,甚至产生进一步的连锁反应,而良性的生态互动机制则可保证城乡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生态代价,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扭转生产方式,实现碧水蓝天的良好生态。城乡生态良性互动机制主要通过法律规范和相关制度来实现。首先,要大力改造和恢复生态,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抓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划入“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地区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其次,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制订严格的法律法规,完善投资项目环境保护审查、污染物排放许可等制度。最后,要积极扶持循环型经济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依靠科学技术改造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和传统农业。

七、城乡社会文化融合机制

篇3

关键词: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村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一个最大难点,就是点多面广,工程大小不一,没有一套健全的体制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面谈谈我对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加强对乡镇建设管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对建筑工程方面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让全社会逐步树立依法,依程序建设的法制观念。加大对乡镇领导、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感。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农民建房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农民建房的工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节能、抗震、环保、防灾常识,提高广大农民的节能、抗震、环保、防灾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农民依法建房、科学建房、安全建房的观念

二、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各乡镇建立健全村镇建设管理机构, 各乡镇长是辖区内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和强化工作职责明确村镇建设工程安监机构,建立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责任制,落实专人做好事故信息的报告、跟踪、分析、统计、应急救援、事故信息举报投诉处理等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实施业务指导。

村镇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居民和农民自建房业主,村镇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与材料供应单位及个人等各责任主体,按各自职责对所承建的工程承担相应的质量安全责任。要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将日常管理和技术服务延伸到村,建立起适应村镇建设量大、面广、点多的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

三、坚持规划的龙头地位

各乡镇根据总体规划年限和发展情况,必须结合实际,及时进行总体规划修编。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批建,实行集中开发,集约建设的决策,节约用地,有利于城镇亮化美化,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城镇品味,有利于统一招投标和质量安全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可起到重要作用。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并参与村镇规划中相关绿化、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抗震防灾等专项规划的评审工作,组织开展对各村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村镇建设专项规划技术性审查工作。

四、严格行政许可,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源头管理

规范项目审批,严格工程设计、施工条件的审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村镇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发放与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已按法定程序办理相关建设手续的工程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对30万元以上的乡镇建筑工程都要求由具备相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出具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经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作为办理规划和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使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强制性标准得到较好落实。另外对30万元以下的工程加大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力度,采取免费提供勘察和通用图集等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各乡镇人民政府鼓励村民自建住宅工程使用国家、自治区、村镇住宅通用设计图纸。

四、大力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制度

对必须监理的工程项目,如不按要求办理监理的工程,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不颁发施工许可证。规范监理行为,要求监理企业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严格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理。严厉打击监理单位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五、加大监管力度,抓好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长效管理

(一)对未依法取得审批手续的在建工程,依法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完善有关手续并确认无质量安全隐患后,方能复工。

(二)对依法审批的在建房屋工程,要逐一认真检查,凡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依法责令立即停工整改。

(三)对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工程,发现有质量安全隐患的,依法责令立即停止使用,并要求建设单位采取加固等措施,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质量安全鉴定,确认无质量安全问题后方可使用。

(四)加大对深基坑开挖、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和起重设备安装、拆卸等易引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监管。重点抓好专项施工方案、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格的监督检查。

六、结束语

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使建房者自己重视房屋建设质量,其才能对施工者有所选择并提出高标准质量要求与质量监督。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芒市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工作 存在的问题 对策及建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是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维系生态安全的主要途径,芒市近年来水土保持工作以水源涵养发展工作方略为指针,以保护水土资源为中心,依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通过全市29个水土保持野外调查单元的分析、历年资料及工作经验,针对芒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现状展开调查分析,水土保持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1、芒市概括

我市1999年和2004年两次分流域遥感调查水土流失情况,经前后调查结果比较,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2.09km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增加112.87km2,中度流失面积减少102.18km2,强度流失面积减少33.93km2,极强度面积减少8.853 km2,侵蚀强度呈现中度和强度流失面积减少,轻强度增加的趋势。就全市流失地类结构而言,坡耕地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5.0%,坡耕地土壤侵蚀模数远高于其它地类。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同时,充分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生态修复是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必然选择。

2、芒市水土保持工作现状

近年来,芒市水利局认真实施水保法和森林法,采取治理与管理两手抓的做法,加大了水土流失治理和营林造林力度,开展了以坡面水系治理为主,治沟为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面积,建立水源涵养林,对坡耕地进行改造和改良,加强荒山荒坡的治理,改造疏幼林地,25°以上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等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从而使芒市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自1998年以来共实施5条(邦滇河、放马桥河、清塘河、南目变河、南懒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现有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保存为60%以上。

3、当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存在的问题

2012年至2013年以来,全市共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14个,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6个。在已受理相关申报项目中,申报率达90%,项目实施率达90%以上。

然而,在实际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落实水平并不理想,水土保持方案作为项目核准、立项和建设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业主单位一般能主动申报,但是水土保持意识不强,普遍存在“重申报,轻落实”、仅仅为了拿到审批文件,水保方案成了项目继续建设的敲门砖,建设中仍然是注重主体工程建设,忽略水土保持工作,一般主体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或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都能按要求实施,但是方案新增的针对性水土保持防护措施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甚至根本未开展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后续设计工作。

一是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项目建设场地的临时排水、沉沙、临时拦挡、临时覆盖、临时绿化、洒水降尘等临时防护措施,大多没有按照方案要求落实,建设单位仅从施工场地管理方面考虑,在项目建设区边界砌筑围墙或用钢板围挡,虽可防止或减少对围墙外侧造成影响,但围挡内部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表土剥离措施及后期工作未认真落实。大量表土资源的浪费,以及项目建设后期实施绿化时,因未按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要求剥离表层土,造成覆土土源缺失。再加上后期现场处理及恢复不到位,对土地恢复和植被生长有直接影响,甚至造成土地资源闲置和次生水土流失危害。

3.2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3.2.1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认识不足,消极应付监测工作。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对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长期的调查、观测和分析工作,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宏观决策以及科学、合理、系统地布设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由于缺少有效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手段,加上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宣传不够,导致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对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影响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

3.2.2有的项目业主单位虽然在项目开工前就委托水土保持监测,但监测工作存在一些不足。

业主单位不配合修建监测设施、设置径流小区、监测点等,致使水土保持监测数据获得难度增加,准确率降低、资料存在缺陷;监测频率低,没有按方案要求和监测实施报告进行监测;监测报告编写不规范,监测范围与实际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不一致,甚至直接从水土保持方案中照搬。这样做的后果,无论是对反映项目真实水土流失状况、检验项目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技术合理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还是竣工验收,都是不利的,也达不到水土保持监测的初衷。

3.3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审批率在不断提高,每年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数量在逐步提高。但审批后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实施中有较大差距。

一是法律法规对水保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太轻。对开发建设项目业主不申报水土保持方案的违法行为,在法律责任中没有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因此不能强制处罚这种违法行为。而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处罚标准太低,达不到处罚目的。

二是执法环境不好。在“重人治,轻法治,权大于法”的传统意识支配下,部分领导和部门法制观念不强,行政干预多,执法阻力大,致使执法力度不强。

三是开发建设项目单位业主法律意识淡薄。由于开发建设业主对执行水土保持法意义认识不足,只注重立项报建审批,对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不认真不及时。

4、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4.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保法律意识

宣传教育是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基础工作和重中之重,更是监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水利主管部门在现有宣传基础上,每年结合节假日、“世界水日”、“节水宣传周”在大街、乡镇等地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展板、分发宣传教育材料、做游戏、现场讲解等方式,宣传水土保持常识,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特别是利用电视等新闻媒体对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报道,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把水土保持工作的理念贯穿并落实到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收到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效果.

4.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监测手段。

4.2.1加强对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测技能。

水土保持监测单位不仅要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用于验收的监测报告,而且要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不仅要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而且要为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责任重大,这就要求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不仅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而且要有熟练的监测技术。

4.2.2提高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监测的自觉性。

宣传是每一项工作的先导,也是监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特别要重点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中关于水土保持监测的条款规定,使建设单位明白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是法律规定的一项义务。从而使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由消极、被动、敷衍的态度变为积极、主动、负责的自觉行动。

4.2.3提高监测手段,实现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

对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监测技术方法和监测手段上,建议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要结合实际、面向生产,深入研究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方法,尽可能将新技术引入和应用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中。走水土保持监测跳跃式发展的路子,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水平。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水土保持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为水土保持部门提供各项准确的数据,他们才能制定出 合理有效的措施,从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4.3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

4.3.1对全市辖区内可能造成水土保持流失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拉网式定点检查。

在拉网式检查中主要检查建设单位是否按要求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是否按规定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已批项目是否竣工并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开发建设项目活动造成了哪些水土保持流失及相关治理情况等。

4.3.2加大水土保持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和举报奖励制度。

积极鼓励社会人们团体及个人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并造成水土流失的个人或单位。经核实后,依法进行查处,并给予举报者适当的奖励。

4.3.3强化前期工作,切实落实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以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为重点,以落实“三同时”为核心,是推动《水土保持法》全面贯彻实施的突破口。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做好各部门的工作,将其纳入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之中,做到没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核发的《水土保持方案合格证》,不得立项和开工建设。同时要切实加大对《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好水土保持设施变更设计的审查审批工作和水土保持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

5、结束语

总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在水土保持法的约束下,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其程序化、规范化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任须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努力,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把水土保持工作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孙厚才; 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土保持,2007,(01)

2、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国水土保持 - 2007(1)

篇5

一、做实驻村帮扶工作

一是多方式宣传各项政策。通过村民大会或者唠家常的方式广泛宣传教育扶贫、医疗保障、住房改造、两建三改、“四项奖补”等扶贫政策,将惠民信息及时准确传递给群众。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指导贫困户充分整合各项政策资源,促进贫困户致富增收。二是深入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情况,重点推进D级危房改造和异地搬迁,实实在在地为贫困群众改善了人居环境。三是整治环境卫生,建设美丽乡村。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目标,大力整治村道垃圾和农户家庭卫生,特别是村道沿线的保洁和垃圾池清理工作,充分利用村内公益性岗位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积极配合镇级部门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环境卫生示范户评比活动”激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好家庭卫生“六顺六净”,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二、结合工作职能,着力推进法治扶贫

一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结合开展“法律七进”、农民夜校、假日走基层、扶贫日、双引领等活动,大力推进贫困村法治建设,引导干部群众学党建、懂法律,为镇村干部讲“法治课”。持续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着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统筹市级律师资源,组织65名律师帮助**县深化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二是捐资打造党建法治文化广场。按照市司法局党委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倾力打造**镇党建法治文化广场,精心策划设计,将党建思想、法治精神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广场内容设计突出政法特色,深入浅出、贴近群众,包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处精神堡垒,6个大宣传栏与16个小宣传栏,将进一步加强群众理想信念教育,传播党建文化,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扶贫工作质效,促进乡村振兴。

篇6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关键在党。近年来,星火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四治一体”乡村治理模式,形成村域“事务自治、秩序法治、文明德治、管理共治”的治理新格局,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出具有“星火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以自治为根本,为乡村振兴添活力。星火村积极探索乡村自治的新路径,以党建为引领,建立“村党总支—分支部—党小组—村民小组”组织架构,健全完善村民自治体制机制,把广大党员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全村划分4个子网格,20个微网格,设有“星火先锋”“星火驿站”党建服务站点,为村民搭建自治议事平台。每个驿站建有驿站管理小组,由村民小组长担任驿站组长,村民推荐产生驿站成员,围绕村重点工作开展组内各项事务,至2017年至2018年5月,1年半的时间内共拆除农户违章50475.64平方,企业违章7359.88平方,成功创建上海市无违建村;2019年3月就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并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竞赛“先进居(村)委”荣誉称号;在幸福家园创建中,840户通过区级验收,创建成功率达98%,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治理活力,引导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

以法治为保障,为乡村振兴强推力。星火村紧针对乡村治理面临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埭头公约》,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积极整合律师、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司法资源,对症下药,为村民提供优质、便捷、精准的法律服务。注重聘请乡贤社贤,组建一支知法懂法的老娘舅队伍,帮助调解邻里纠纷。充分运用身边人“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形式,做好法律宣传解释工作,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村民宅基上打造“平安驿站”、“法治长廊”,集中宣传宪法法律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村域范围内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2018年获评“零上访村”,2019年获评“金山区民主法治示范村”。

以德治为遵循,为乡村振兴增引力。星火村充分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净化风气、凝聚人心的作用,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建成以“育星火精神,铸红色村魂”为主题的村史陈列室,室内分为“农耕生产、纺织、家庭生活用品、红色记忆”四个板块,陈列着村民自发捐赠的200多件老物件,呈现了星火历史风貌,串起了红色经典文化村史,有利于激发村民文化认同。夯实乡村文化宣传阵地。汇编《不灭的火种》、《星火简报》等刊物,传承“勇于创新,吃苦耐劳”的星火精神。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发动村民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并通过歌曲、小品等形式予以呈现;开展“晒家风、亮家训”活动,在埭上亮出家风家训,以好家风涵养好民风,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以共治为平台,为乡村振兴添动力。星火村坚持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为路径遵循,实现了乡村振兴发展成果与村民共享的目标。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的惠民实事项目,村党总支按照“三重一大”制度,召开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座谈会,听取村民意见诉求,并将表决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组建由青年村民、外来媳妇组成的“星煋”乡村振兴青年服务队、“星惠”巾帼志愿服务队等特色队伍,并搭建党员志愿者服务平台,通过“支部定岗、自我认岗、公示明岗”,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月评季考”等工作,使村域内的河、路、绿化等责任到人,形成村域事务“齐参与、共管理”良好局面。

篇7

以“深化‘法律七进’,推进法治建设”为主题,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景区活动,大力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促进法治建设,为加速建设首善之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内容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百部重点普法目录》,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在全区普遍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法律进机关(牵头单位:区直工委),举办一场机关法制讲座;法律进乡村(牵头单位:区农委),组织一场农村普法大集;法律进社区(牵头单位:区民政局),举办一场社区法制文艺演出;法律进学校(牵头单位:区教育局),举办一次法制主题班会;法律进企业(牵头单位:区经信委),举办一场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进单位(牵头单位:区总工会),举办一场法律宣讲活动;法律进景区(牵头单位:区旅游委),举办一次法制宣传活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在组织好“七个一”活动的同时,精心设计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特色的活动,推进主题活动不断深入。

(二)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确定主题活动每一“进”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法律进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每一“进”的责任单位,明确职责,量化指标,完善标准,推进主题活动顺利进行。要结合中期督查,加强对主题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考评,推进“法律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认真总结推广好的经验,探索建立“法律七进”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扩大覆盖面和渗透力。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和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不断扩大主题活动的覆盖画和渗透力。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主题活动向基层延伸,尤其是向偏远乡村、新建社区、城乡接边、集贸区场、流动人口聚居区等区域延伸,使主题活动覆盖基层社会的各个方面。

四、时间安排

(一)启动阶段(4月)

4月中旬前,区司法局、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活动方案,进行部署。4月底前,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施方案,进行再动员。

(二)实施阶段(5-10月)

1.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深化‘法律七进’,推进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区依法治区办会同区直“法律七进”牵头部门开展“法律七进”现场活动。

2.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普法讲师团成员、普法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示范点创建活动。

4.出台全区“法律七进”工作制度。

5.利用普法网、政府网开设专栏、设置专题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

(三)总结阶段(11月)

各地各部门对“深化‘法律七进’,推进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进行总结,写出书面材料报区依法治区办,区依法治区办结合“六五”普法中期督查总结,对主题活动进行全面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开展“深化‘法律七进’推进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是推进“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制定活动方案,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与“法律七进”牵头单位的协作,做好动员发动、组织指导、跟踪督导工作,推动主题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篇8

“五五”普法启动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要求,不断推进“五五”普法目标任务的落实。

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2006年以来,各级各部门投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4100余万元;开展普法骨干培训5600余场次,培训骨干40余万人;普法讲师团开展宣讲5万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80余万人;建设普法网37个;建有法律图书角7456个;法制宣传栏19479个;法制公园9个;全省许多地方已建立农村法制夜校、社区居民法律学校、社区法律服务中心、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

积极开展送法进机关,提高公务员依法执政、依法办事和公正司法能力。2007年,我省组织开展全省干部学法用法统一考试,参考人数71万人。2009年,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百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百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评选表彰活动。全省各级各部门通过组织广大公务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参加培训及各种形式的学法活动,初步建立起公务员学法培训、考试考核、登记备案等制度,增强了公务员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广泛开展法律进乡村,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全省各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积极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黔西南州2008年投入100万元,对全州4668名村干部进行培训;六盘水市每年举办“农行杯”农民法律知识竞赛;贵阳市开展一户一本法律书籍、一户一个法律明白人的“两个一”工程;黔东南州组建普法骨干宣讲团,开展“送法进乡村、进家庭”活动;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展“整村推进”普法模式。同时,各地将农村普法与“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村”、“平安家庭”等创建以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和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

扎实开展送法进社区,促进和谐社区建设。2008年初,省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在安顺市西秀区组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各地充分发挥司法助理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及社区普法积极分子的作用,深入社区定期开展培训、举办法制讲座、开设法制宣传栏、举行社区法律知识竞赛、提供法律服务等,帮助社区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制度,推动社区法治建设。

大力开展送法进学校,建设依法治国的希望工程。各学校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开展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法制宣传教育。各地为各中小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积极到学校上法制课,举办法制讲座,组织观看法制电影,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模拟法庭等活动,使青少年了解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切实开展送法进企业,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2007年4月,省依法治省办到贵州茅台酒厂开展《物权法》专题讲座及“送法进企业”活动;2009年4月,省司法厅、省依法治省办、省国资委到盘江煤电(集团)公司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各地根据《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意见》,采取举办培训、讲座、法制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

篇9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推进法治建设,我县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多项宣传活动,城乡基层全面覆盖。各乡镇、各单位,针对社区、乡镇、群众、学生、机关干部以及社区矫正人员,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活动、在职党员进社区、送法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活动、开展“三学三知”宣传教育活动、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宣传等一系列活动,结合地区实际采取以案释法、法治讲座、法律问答、设立法治宣传牌、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对民法典知识进行宣传。累积开展活动500余次,发放民法典宣传册13000余册,群众参与人数44000余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0余次。

二、打造法治文化新阵地。全县建有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个、法治宣传栏70个,农家书屋60 个,法治文化村庄10个。宣恩县法治文化长廊被省司法厅命名为“四星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椒园镇庆阳坝村获省级三星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珠山镇封口坝村获省级“法治建设示范村”称号。

三、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中心组学法制度,同时,强化无纸化学法平台在干部学法的促进作用,组织全县公职人员参加无纸化学习,确保参考率、及格率达90%以上。今年,全县共2600余人参加无纸化学习,将在12月按时参加考试。

篇10

论文关键词 民间法 国家法 冲突协调

本文通过研究近7年来一些著名学者在以民间法与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成果,代表性的著作有:《在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博弈—论宁波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规民约》、《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等,笔者试图从中了解各位学者对待民间法的态度,希望在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下,探索民间法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为未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之路,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民主法治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广大农村地区,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族规、村规、乡规深深的烙印在农民心中,它作为一种“内生化”和“本土化”的力量,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准法规”,很多时候与国家法的规定不一致,常常出现狭路相逢的尴尬境地。

一、我国目前民间法的生存动态

目前在实现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外来文化的移植与冲击,大大缩小了民间法的生存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国家成文的法律法规,这对于早日实现法治化进程也许是很好的。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及郊区,我们或许根本难觅民间法的踪迹,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之下,在大量流动人口的汇聚之下,村规民约等民间法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纷繁复杂的问题纠纷,显得束手无措,只有靠国家的立法来直接告诉人们行为的规则及纠纷的解决措施。深入偏远的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区性、民族性的限制,现代化对其的冲击较小,乡规民约等民间法广泛存在于这些地方。在广大甘青藏区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司法资源贫乏,法律运行成本过高,村规民约等民间法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古兰经》中就有类似的关于遗产继承留份制度的规定,即被继承人在处分自己的财产时,必须为一定范围的亲属保留法定的遗产份额。继承法与宗教教规的规定融合,回族习惯法与继承法的调适、整合,这不仅保障回族已婚妇女的继承权,而且保证了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协调统一。

总结民间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大致就是以下几种:在较发达地区,基本不存在民间法的调整空间;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农村地区,以国家法为主导,少量民间法作为补充;在甘青藏广大西部农村地区,国家法难以很好的与地区融合,法律实效难以充分发挥,日常生活中民间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民间法的生存模式分析

(一) 抛弃民间法,灌输国家法

鉴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民间法显露出诸多的缺陷。于是我国有研究民间法的学者潜意识里认为:民间法就是传统的、封建的,很多民间法与现代法治精神不相符,因而是落后的、消极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予以取缔,直接灌输现代国家法,传播现代法律思想,这是最快实现现代法治国家目标的举措。殊不知,这种偏激的对待民间法态度,只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加快实现现代法治国家的目标,反而因为当地缺乏文化根基,群众会对国家法感到陌生,国家法在当地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不利于当地的发展反而会阻碍当地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固然要“新”,可是离不开农村的这块本土,强制种植不适宜在这块土地生存的作物,是不会开花结果的,或许根本就不可能生长下去。当然,这种模式因为极端,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持这种认识的学者少之又少。

(二) 国家法为主导,民间法为补充

目前,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应该以国家法为主导,民间法只能作为补充,辅助国家法的实施,弥补国家法在某些方面的空缺或者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民间法因受到民族、地域等因素的限制,一个国家会有很多不同规定的民间法,这就不可避免导致不同地区的民间法之间、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因此民间法只能作为国家法的辅助而不能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流观点既弘扬了国家法的主流价值,又承认了民间法的地位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因而,是大家普遍认可的。

“法治社会的建构和具体运作并不是要‘独尊’国家法,而‘罢黜’民间法…,而是要充分利用各自不同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法治资源,为各种社会冲突解决机制及手段提供实施条件,从而实现文化人类学上所说的那种‘多元文化的平衡形态’。”①也有学者主张对民间法和国家法的实施分领域而论。他们认为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冲突无法避免,但是作用模式是互动的,能够实现合作,关键在于厘清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发挥作用的领域。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今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法律构建是最安全和成本最省的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政府的权威。整个国家法系统乃是政府权威的真正体现,既有统一性、操作性的特点,又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法当仁不让的居于主导地位。

还有学者建议,应该将民间法上升为国家法来实施,使其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他们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民间法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与国家法的处在既冲突又合作的博弈过程中。若当前法制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亟待新的法律、新制度来给经济及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这样的背景促使民间法向国家法的转化。无论区分领域与否还是转化实施与否,不可否认的是都承认国家法的主导地位,国家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先锋作用;同时,看到了民间法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的内生驱动力,认为应该得到重视。

(三) 保留民间法特色,大力发掘“本土资源”

大多数学者承认民间法的补充作用,但都是在已有的民间法的基础上,很少有学者认为应该在承认在国家法主导性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创造有特色的鲜活的“本土资源”。在当代社会经济巨大转型的历史条件下,一些新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国家的习惯或行业习惯已经或正在形成。而且由于这种习惯流变往往是约定俗成,无需国家的强制就会发生,保证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预期,因此,在制定法上注意研究并及时采纳习惯,不仅可以弥补制定法必定会存在的种种不足和疏忽,以及由于社会变化而带来的过于严密细致的法律而可能带来的僵化;更重要的是,吸纳习惯也是保持制定法富有生命力,使之与社会保持“地气”,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渠道.的确,乡村是乡土生活的大本营,新农村建设离开乡村就是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乡村实际是生动的,孕育出来的是“行动中的法”。只有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才能回归乡村,回归实际。吸纳习惯、村规民约等一些民间法,不仅可以弥补国家法存在的缺陷,也可以使国家法与社会保持“地气”,让民间的“活法”活到国家法心中,使其更富有勃勃的生命力。

三、如何正确协调民间法和国家法的冲突

正如,梁治平教授所认为,“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关系可以被归纳为“秩序的多元化”。中国的乡土社会既不完全听命于国家的正式法律,也不完全独立于国家正式法律以外,而完全听命于民间法。民间社会是共同秩序观念和国家正式体制的结合体。”

国家法与民间法都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都是为了建设民主、法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都是为了促进法治不断走向现代化,走向更加文明的紧接“地气”的文化空间。民间法与国家法在不断对话互动中,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国家法的宏观规划,也离不开民间法的微观指引。民间法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不能将其抛弃,也不可能将其抛弃。当然,笔者所讲给予民间法充分的法律地位,并不是说要全盘接受。积极的民间法是实现法治社会的积极力量,消极的民间法则是阻碍法治社会的消极力量。正确对待民间法,关键是清醒的认识到民间法存在的缺陷,厘清积极民间法与消极民间法。对于积极的民间法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接受,对于消极的民间法,应该加以清理、修正。

针对目前民间法存在的缺陷,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应该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在村规民约的制定过程中,积极发动村民建言献策,广泛吸纳群众意见。上级行政机关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防止其滥用职权,过度干预村规民约的制定;(2)建立对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可以聘请少数法律专家成立审查小组。针对不合法的违背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的规定,予以指出并取缔或者给予适当的修正建议;(3)针对适用上的“无序性”问题,在提高适用者的法律意识的同时,加强对适用过程的合法性监督;(4)在当地建立有效的权益救济机制,让被侵害的权益得以充分合理的救济。

承认国家法的主导地位,在国家法的带领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方向。在各地新农村的建设实践中,可以将部分积极的民间法转化为国家法来实施,但是,笔者并不赞成大量的将民间法转化为国家法来实施。因为:(1)法律运行成本过高。民间法广泛发挥实效的主要是中西部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条件差,交通不便,某些问题可以由民间法来解决,适用上非常灵活,既提高了效率,又大大节约了司法成本。如果大量的将民间法转化为国家法来实施,不可避免的要有司法资源的参与,在这司法资源本来就匮乏的地区,难道不是重叠的负担么?(2)事实上,民间法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的东西,只能适用于一定的地域、一定的民族,如果一定要“嫁接”到其它地方,不仅会失去其特色,而且不一定能存活。(3)某些被认为是积极的民间法,可能会在当地水土不服,因为思想观念迥异,被人们认为是消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