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班级环境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班级环境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生活资源;幼儿园环境;重要性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生活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需要等,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资源中存在的相关内容,并创设出幼儿与环境积极作用的活动场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而生活资源,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具体而言,就是指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本文中所指的生活资源就是指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和幼儿生活密切且可以与之直接进行互动的一些物品。

本文通过一定的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得出,目前我国幼儿园环境在创设过程中已经逐渐认识到生活资源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价值。但是囿于传统社会观念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当下我国幼儿园环境在创设过程中并没有有效利用生活资源中相关因素的教育价值。

二、发掘生活资源的教育价值,创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1.生活资源的收集与准备

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想要发掘出生活资源再利用的有效价值,创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必须对生活中哪些资源可以再利用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还要进行初步的准备与收集工作,便于其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对家长和幼儿进行前期的动员和指导工作。例如,教师可以先收集一些自己生活中的废旧材料,通过对这些物品进行一定的加工,展示在班级环境布置中,对幼儿和家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的废弃物是可以经过加工,再次进行利用的,帮助他们树立环保和回收的意识。

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将家里闲置的、废弃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整理,带来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商讨的办法,对这些收集的闲置、废弃物品进行初步分类,从小培养幼儿的分类和整理意识。而这些物品也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投放到区域活动和环境布置中去。小朋友们之间通过合作或教师、家长的指导,将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使这些物品重新变得有价值。

2.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创造班级环境

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教师可以将一些幼儿日常所接触的生活资源加入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去,以便幼儿进行观察和有所发现。教师还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充满生活色彩的地方,但是这些物品在摆放和设计上都要有一定的隐形教育性和功能性,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参与到材料的收集和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对自己收集的闲置物品或废旧材料进行再加工。在再加工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对小朋友们的想法进行一定的调查,因为小朋友们提出想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考的过程。这样可以进一步锻炼小朋友们的思考能力。当决定了利用这些物品或者是废旧材料做什么之后,就可以让小朋友们进行分组创作了。分组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小朋友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小朋友未来的发展是比较有利的。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结合班级特色和主题开展进行材料的选择,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相应的创作。在本学期的班级特色环境创设中,我们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以纸盒盖为主,幼儿通过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对纸盒盖进行一定的装饰,各色广告纸、废旧的报纸、碎布头、各种种子、食品包装袋、瓶盖、纽扣、纸筒等都成了小朋友们装饰纸盒盖的好帮手。最后结合添画和涂色等方法,创设出一件件或平面或立体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挂在教室里、贴在墙面上,还可以放入区域活动的操作区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成就感,一方面会起到鼓励、表扬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对幼菏占废旧材料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幼儿园环境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隐性教育作用,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生活资源又是幼儿经常可以接触到的。因此,充分挖掘生活资源中的有效利用价值,将其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去,不仅对创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有意义,而且也会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2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园教育至关重要,这既能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能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交流。目前,幼儿园教育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注重环境创设的单向作用;二是轻视师生之间的互动。

1.1忽视环境营造的双向作用

一些幼儿园认为,只要把幼儿园装饰得整洁、有序、美观,就算是创设了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没有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创设,只一味的追求外在形式,完成布局任务,没有从根本重视环境对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环境创设的内容上比较零散、片面,整个布局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给人一种不平衡的感觉。很多幼儿园只注重丰富的物质条件,没有结合幼儿对整个教育接受过程中环境创设的需求,这种单向作用的环境布局,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1.2忽视环境创设中师生关系互动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很多幼儿园认为环境创设主要为物质环境的创设,忽略了精神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等物质环境具有视觉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师认为幼儿很容易接受和掌握,往往忽视了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缺乏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没有真正建立起师生之间那种亲切、和谐、互助、友爱的关系,教师没有树立真诚相待、友好合作的榜样。

2、营造良好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措施

幼儿园要充分认识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不断创设和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努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隐形课程,随着幼儿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逐渐重视环境这一隐形课程的重要作用,不再只重视幼儿园的常规课程。因此,幼儿园必须按照要求,不断创设符合幼儿实际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引导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1创设优美的室外环境

幼儿要与环境进行互动才能学习和发展。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活动中不断提高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幼儿园的布景大多体现在墙面上。因此,墙面的布置要符合幼儿的审美观念,才能激发幼儿的情趣。包括墙面上的礼貌用语、图画都要让幼儿有兴趣读一读、看一看,充分利用这些环境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第一站,他们对幼儿园充满幻想、新鲜感,只要提高幼儿园,他们在大脑中立即呈现出一幅充满乐趣的画面,有很多的小朋友在幼儿园中一起耍玩具,墙面上有很多的蜻蜓、蝴蝶等小动物,这种富有儿童乐趣的地方才会吸引小朋友的到来。

2.2创设良好的室内环境

教室作为幼儿日常学习、活动的主要场地,其良好的环境对幼儿有直接的作用。各个班级可以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构建班级科学区,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让幼儿自由组合,在科学区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当然,不同班级尽量创设各具特色的科学区,努力实现班级之间的资源共享。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建立科学活动室,这为培养幼儿的科学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平台。这种集中的科学教育资源既可以让幼儿全面体验探索科学的氛围,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专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场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教学目标,营造的教育环境要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3创设精彩的课堂环境

幼儿的学习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幼儿园的课堂应该要生动形象,通过设置精致教具等多样形式,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充分让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比如让幼儿扮演一个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特色动作和语言,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口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幼儿自主参与意识,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2.4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温馨的港湾。作为家长有义务和责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个环境要求干净、整洁,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富有童趣的自由学习、玩耍空间。家长要注意幼儿玩耍活动的时间长短,不要让幼儿玩某一种玩具太久,要引导幼儿玩不同的玩具,要安排合理的运动时间,强健幼儿的体魄,这也为更好的学习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家长抽出时间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同时,家庭要协调配合制定幼儿的教育目标,共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家长之间也可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在教育幼儿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进步。

2.5营造丰富的互动环境

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参与幼儿学前教育工作,借助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平台开展亲子教育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某一项有意义的游戏,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信任、默契和感情。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幼儿对教师的一种依赖心态,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密切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引导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总结

篇3

【关键词】 幼儿园;班级文化;实践

幼儿园班级文化是校园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载体。实际上,这种文化就是教师对幼儿开展的所有课程教学的内容,也包括幼儿的成长、发展和家长互动等。在幼儿教育中,班级是最为基本的单位,创建良好班级文化有助于营造出和谐、积极、轻松的教学氛围,形成独特的精神氛围,这也是幼儿教育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1 ]。为此,探索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幼儿园班级文化之环境文化

一方面,要优化内外环境,积极营造出“文化育人”良好氛围,使整个班级中每个时刻、每个角落都有着浓厚文化气息,使幼儿在健康、阳光、和谐班级文化中,更为真切的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获得美,班级文化建设是现代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隐。对于幼儿园的教室,应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体现出统一的文化特性,对各职能区进行科学分配和设计,比如:阅览区、活动区、游戏区等;教室窗户应保持干净、明亮、整洁,要充分体现文化内涵;教室外的宣传栏应配上形式多样、丰富的内容。

另一方面,为幼儿营造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建立丰富多样、器材充足的活动区,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以发展 [2 ]。可把充分好教室、活动室的墙壁资源,以此向幼儿不断传递出有益信息,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在教室长廊墙壁上,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出幼儿在班级中丰富的生活,如此向幼儿家长持续宣传本园的教育理念。逐步实现幼儿园的特色和主题,使班级风貌充分展现出来。

二、 幼儿园班级文化之制度文化

应根据教育部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政策制度,结合本园班级的实际情况,由幼儿教师、家长、幼儿一同制定合理的班级制度,制定出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班规等,以强化班级内幼儿学生的凝聚力,增强幼儿的团体荣誉感,进而构建积极的、向上的班风和学风。

一是要营造良好人际交往氛围,比如:定期开展猜谜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互动环境。

二是发挥幼儿的主体意识。应基于幼儿作为核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班级中日常活动中。比如:“小值日生”、“你准时到校没”等活动,充分体现出幼儿园班级文化蕴含的教育性作用。

三是基于幼儿需要明确常规培养。人们常说要多给小孩自由和发挥空间。而自由是一个相对。班级常规体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各个方面。为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制度和规则意识,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要,应和幼儿一同探讨班规内容 [3 ]。比如:和好友分享东西或一同完成某项任务,通过班级讨论决定:奖做一天值日生机会等。在完成常规制定后,班级中每一个人均为执行者,也是监督者,让幼儿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三、 幼儿园班级文化之精神文化

一是开展分组活动,培养团队意识。在一个班级中,幼儿不单单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个团队中成员。把全班幼儿分成多个小组,开展不同小组间的竞赛,逐步培养幼儿团队意识及竞争意识。比如:按照水果名称把班级幼儿分成多个小组,日常学习和活动均按小组为个体进行比赛。每天进行一次评价,一周进行一次总结,对成绩高的小组给予奖励,而奖励事项由教师、幼儿一同决定。

二是开展值日活动,培养公正、平等观念。班级值日生是幼儿最喜欢担当的角色。在他们看来,值日生就是“老师”,是班级最高的“管理者”。每天1个或2个值日生轮值,无法满足幼儿希望多次体验的需求。可以将班级幼儿分成6到8人的小组,同时设定每小组成员的代号。每天教师在黑板上按照顺序写当值号码,即每天有6到8个幼儿可值日一次,每个小组每天有值日生。而值日生每天的职责主要是:协助教师收发学习或活动物品、维持小组和班级秩序、管理活动期间小伙伴等,如此不但可减少教师工作量,同时也极好的培养了幼儿能力,为每个幼儿提供平等的锻炼机会,也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平等和公正的概念。

四、 幼儿园班级文化之合作文化

新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明确了方向,《纲要》指出,幼教工作不仅是教师的事,同时也是家长的工作。原因在于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幼儿园应和家长创建合作小组,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合作教育机制。可采取这样的方式: 1. 通过网络创建幼儿园官方网站,详细介绍幼儿园办学情况,更为全面的向家长宣传办学理念,并设置教学动态、互动平台等功能。2.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题性家长会,以强化家长会效用,这是家长和幼儿园合作主要方式。3. 开展形式丰富的开放活动,比如:定期邀请家长到园参观、开展亲子运动比赛等。充分利用好幼儿家长资源,创新和完善“家长+幼儿园”合作教育模式。

总而言之,幼儿园班级文化不仅关系到幼儿园的办学质量,还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基于素质发展,结合幼儿园实际,突出教育特色,不断强化班级文化相关设施建设,创新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班级文化,进而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助于学习、有助于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作者简介:

夏小红(1986.12)女,汉族,浙江省萧山区,2009毕业于浙江省柯桥区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科,现任浙江省柯桥区杨汛桥镇蒲荡夏幼儿园。

参考文献:

[1] 吴兴莉.走向有规则的自由――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14,(05):147-148

篇4

关键词: 生态互动式 幼儿园 班级文化 构建方法

生态教育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实施策略的融合,并且是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和均衡观下的教育,最早由藤守尧先生提出[1],是一种生态智慧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的教育。班级文化是一种文化氛围,主要包括班集体内部形成的价值观、共同思想及班级作风和行为。对被教育者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幼儿园班级文化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与玩伴、老师友好相处,培养孩子自身文化修养。那么如何将生态互动与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生态互动式良好的幼儿园班级文化呢?

一、让幼儿与环境互动

(一)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在宽松愉悦的家庭式环境中,孩子可以在开放的环节中生活实践。为了让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成为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行动,我们开展“参与校园标志建设”主题活动,通过寻找校园各处的标志,了解各处标志的特征及该处设置标志的原因,如草坪处要树立“爱护小草,呵护生命”的小标牌,并让孩子们自由结伴寻找标志,讨论商量幼儿园哪些地方还应添加标志,绘画设计出标志,最后张贴于需要的地方。这样可以初步树立孩子的环保意识,从而努力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为了让幼儿成为环境设计的主动者,我们不断努力创造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物质环境[1]。比如,在制作“袋子”这一主题活动中,可以先让幼儿自主寻找各种各样的材质:塑料、布、竹篾、芦苇秆等。幼儿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接触,充分了解各种材质的袋子。当他们带着各种材质的袋子回到教室后,由教师指导分辨各种材质,教导孩子使用不同材质制作袋子对环境的影响,使孩子从小养成少使用塑料制品尽量使用环保制品的习惯。孩子在寻找材料和制作袋子的过程中,不但获得新的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较好发展。同样课程的每个主题都可以让幼儿自己收集,然后共同完成。

(二)师生情感交融,营造“心态文化”环境。

为了实现生态互动式教育,同为人际生态共同主人的教师和幼儿,应该彼此尊重、平等相待、自由和谐快乐地相处,而不再是传统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管理与服从、灌输与接受的关系。在教师与幼儿的相处中,教师应多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如当幼儿做好某件事时,教师对其微笑并竖大拇指,对于其做得不好的地方应微笑、轻拍肩膀或脑袋,并善意地提醒指导。经常用肢体语言动作表示对幼儿的关心、接纳、、鼓励或不满意。赞许的微笑,会意的点头,鼓励的目光,满意的大拇指都能给幼儿充满感情的关注,让幼儿体验备受关爱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营造出班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宽松自由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

二、生态互动式幼儿园班级文化的建设

(一)优化课程设置,增设互动环节。

在课程设定上,我们本着“幼儿发展为本”的宗旨,以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前教育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融合到每一个班级课程中[2]。以下课程从环境创造、共护家园、活动区域提示、教学活动计划几方面全方位为幼儿提供既适宜又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促进以幼儿为主体的主动学习,从而形成幼儿的构建式学习。如开展玩具总动员的主题活动。将教室用大的纸板隔开,分成几个小的空间,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有一个指挥人员,由指挥人员带领各小组成员寻找材料,如易拉罐、矿泉水瓶、卡纸、旧的袜子和衣物等,将收集的材料带到各自小空间,然后各小组开始制作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们通过合作方式一起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虽然比不了玩具店里卖的玩具,但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并提高了动手能力。最后各小组学生可以将本小组制作的玩具组到一起互相分享和交流意见。又或者在这样每一个小空间,学生可以利用搜集的材料,将小空间装扮成小房间。如用卡纸或旧衣服制作窗帘,用易拉罐或矿泉水瓶做灯具等。家装饰好了之后,根据主题,设计分类教学活动,让孩子将自己制作的物品按家中应该摆放的位置摆好,将家里布置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分类后组织一次社会活动,各小组相互邀请对方到家里玩,以此培养孩子正确接待客人的礼貌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班级制度管理,创建制度文化。

以“不学礼,无以立”为班训,以“创文明”活动贯穿教育始终[3]。幼儿从上幼儿园第一天起,老师就不断向孩子灌输这些思想,并且老师不断建立班级规则,慢慢地孩子和老师都将共同遵守这些规则,逐步形成本班特有规则,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使班集体积极向上。如我们每天安排值日生,孩子们每次当值时,都自豪地向同伴和家长说:“今天我当值日生了!”当他们戴上值日生袖章时显得尤为自豪,从而争当文明小卫士。我们还和孩子约定:礼貌待人,早上上学见了老师和同伴要问好,放学回家要向老师说再见,遇到客人要微笑,并主动打招呼;同学间团结互助,相亲相爱;不能乱翻乱拿别人的东西,更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用过后放回原来的地方。建立奖惩制度,按上述规则,做得好的小朋友奖励大红花等,做的不太好的小朋友给予适当惩罚。

三、结语

幼儿是祖国最年轻的一代,关注幼儿的教育就是关注祖国未来,建设生态互动式幼儿园班级文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从根本上保证生态互动式幼儿园的建设,首先要让幼儿与环境互动,即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营造和谐的心态文化环境;其次,多创建特色课程文化,培养孩子的创造型思维和动手能力;最后就是加强班级制度规范,从小教育孩子按规则办事,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生态互动式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且富有挑战性的过程,却是带给我们幸福丰盈感受的过程。愿孩子们在我们精心打造的环境中童心闪耀、个性飞扬。

参考文献:

[1]毛伟.精心打造幼儿园特色的班级文化[J].教育艺术,2012(6):205-206.

篇5

1.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是促使学校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班级与年级、院系以及学校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学校的组织管理模式。由此可见,班级管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幼儿园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幼儿园学校应重视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完善幼儿园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幼儿园班级管理是孩子得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孩子的成长环境与班级管理体制息息相关,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更有益于教师自身的管理与孩子的自我管理。此外,这对于幼儿园良好的班级学风建设也大有裨益。加强幼儿园班级管理,对于提升幼儿园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水平以及幼儿园未来的整体发展进程都有着良好的作用。

1.2幼儿园班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师对班级管理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误区。如:一些幼儿园的老师缺乏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有些老师将幼儿园孩子当做成年人来管理,采取中小学的班级管理方式来严格要求孩子,因而没有对孩子形成正确引导,无法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应有的效力。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园老师,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差异,不论是哪个孩子对采用一样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园发展的需求,孩子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导致整个班级向心力不强,对班级的整体凝聚力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1.3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创新模式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应正确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孩子自我管理适合孩子发展的需要,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孩子更容易有针对性地发现与改善自身问题,从而有效增强孩子的管理经验。孩子作为班级管理中的被管理者,同时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管理者。幼儿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孩子的自我参与意识,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强化孩子的自我决策意识。此外,幼儿园创建优良的班级氛围,可以使孩子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如:部分幼儿园老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候,孩子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此时,教师应该对班委会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幼儿园班级管理应充分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管理班级时,老师对于孩子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从而使孩子能够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同时,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充分细化,从而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并进行有效地引导。此外,班级教师还应该充分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挖掘孩子的创新潜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意识,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幼儿园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2.1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学习共同体简单来说是由学生群体和家长、教师等共同组成的团体。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是文化、知识与学习者。学习共同体各成员大都是为了一个相同的目的,或为了解决同一种问题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他们之间相辅相成,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型式。

2.2构建幼儿园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意义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积极推进幼儿园校园文化的创建。新型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位孩子所懂得的东西都深刻影响着学习共同体,反过来学习共同体也积极促进着幼儿园校园文化的创建。新型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将自己的长处与其他孩子交流、互补与完善,这对于创建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校园文化有着积极作用。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促成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新型学习共同体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孩子与教师有着平等的地位,有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孩子和教师可以适时的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更有益于促成幼儿园班级和校园的和谐文化。

3结束语

篇6

1.环境创设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良好的环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由于幼儿的年龄和班级不同,活动安排也不同,所以教师要合理安排室内外空间和活动区域以及活动区域的材料投放,重点在于促使幼儿通过区域环境发挥其内在潜能,实现他们的探索与实践,提高幼儿的全面性发展。

2.教师掌握环境创设能力的重要性

环境创设能力是评价教师素质的标准之一,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要让环境发挥出潜移默化的能力,让幼儿在其中能良好地学习和成长,所以教师对自己所创设环境的目标、空间布局、材料是否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观察,不断提高指导幼儿活动的质量,使其不断成长。

二环境创设能力培养的现状

1.幼儿园对教师环境创设能力的重视

如今很多幼儿园对环境创设的重视度有所加强,将环境创设纳入教师的职责范围。幼儿对环境具有依赖性和适应性,通过与环境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主动地学习,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幼儿园是幼儿白天的家”,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很多幼儿园都在努力创设环境,力求让精心创设的幼儿园环境突出本园文化,使之有特色、有新意、能吸引幼儿。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都对环境创设有明确的要求,主要是结合该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办园特色提出,因此教师创设环境能力对幼儿、幼儿园、教师本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中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环境创设能力的培养

虽然教师环境创设能力的发展已得到重视,但在日常教学中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环境创设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单纯追求美化环境,没有遵循教育性原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环境创设能力的培养缺乏实践性,导致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环境创设能力培养的策略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意识

幼儿教育发展趋势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环境创设是一门职业技能。因此,在学前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环境创设的意识是最基本的,作为教师可有意识地利用幼儿教育理论课堂向学生灌输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独立提出创设的构想。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设幼儿园环境的能力

实践活动锻炼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关于环境创设课程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可结合不同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引领学生观摩案例及提供实践空间。在学生去幼儿园实习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优缺点,以此促进他们的成长。实例:某高校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讲述了幼儿园墙饰的设计与制作,包括墙饰的分类方式和设计要点、基本要素及色彩运用等知识。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墙饰的设计及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理论课结束后设置了实践课程,将教学楼外墙面作为实践地,为学生准备好画笔、丙烯颜料、水粉颜料、调色盘、水桶、墙饰参考资料等工具,学生们自定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完成一次墙饰设计。学生们在墙面上绘制了各种题材的绘画,并以卡通画的形式画出;在墙面上运用平面剪贴的方式展出自己平时的作业,包括剪纸、布艺贴画、毛线贴画、简笔画、素描、装饰画等。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自己理论课中学习的知识,又有与同学、老师的沟通还有学生们自己的创意。分析:教师将此次实践课设置在理论课后,意在将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使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并为学生们自主创设墙饰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资料,同时将环境创设的自交给学生们,这样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创设,不仅达到了培养他们创设环境能力的目的,又迎合了学生们的兴趣,也满足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幼儿园 班级管理 新型模式

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精心的管理,要使一个班级具有一个好的面貌和个性,作为管理者的带班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和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这样才把班级管理得有声有色,使孩子有更好地、健康快乐地、自由发展,赢得家长的认可,才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办学质量。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的提高和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班级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教师“高高在上、说一是一”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幼儿园的班级管理需要,这一切都对幼儿园的班级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想达到当代社会人的整体素质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幼儿园班级管理做起。

一、提倡“新型”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幼儿园的整个工作都是通过各个班级的工作来实现的。它是幼儿在幼儿园所处的最亲近的环境和最具体的生活场所,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成效。幼儿园班级工作离不开科学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成功与否对整个班级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教师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学前教育原则与观念为指导,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对幼儿实施保育与教育,最终实现班级常规良好、维持教学和学习顺利进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管理形式,其内容包括班级的生活常规、教学、班级环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的管理等五个方面。

幼儿园班级管理比中小学班级管理而言有其特殊性,既平凡琐碎、服务性强,又具有十分严密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导向性和生活性。所以,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应是以尊重引导为主,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而不是管顺幼儿和要求顺从而已。可以说,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着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教育家克鲁斯卡娅说:“只有在集体中儿童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班集体是帮助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途径,良好的班集体能更好地尊重幼儿的个性,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让幼儿在老师的引领下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建立一个和谐、乐观、向上的班级集体,对幼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班级管理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和教育行为优化的最直接体现,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以班级这一特有的组织形式与幼儿一起共同生活、游戏、学习的,教师是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课程的过程最终将落实于日常的班级组织管理过程,因此,班级管理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和教育行为优化的最直接体现,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还有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在与幼儿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以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育策略和行为,可以很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总之,当代的幼儿园想跟随时展脚步和办有独具特色的精品幼儿园,必须在幼儿园班级管理方面重视“以人为本”,即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成长为本、以服务家长和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为本,实现幼儿、家长、教师三方面共同成长。因此,笔者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和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在本论文中从班级常规管理、班级精细化管理和家长教育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本园班级管理的新型模式,这三个方面对一个班的班级管理来说,是缺一不可,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二、“三位一体”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分析

(一)常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幼儿园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常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了,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教师就对幼儿进行班级常规教育。它贯穿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与活动中,具有内容具体、种类繁多及要求严格的特点,是幼儿园教师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一项内容。比如说,脱离了家庭的幼儿在幼儿园里需要学会自理和独立,没有父母爷爷奶奶帮忙喂饭和穿鞋穿袜、没有专门受宠的他们需要和同伴相互礼让和合作,不能随心所欲地破坏班级图书和玩具,这就需要对幼儿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因此,班级常规管理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控能力、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还能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班级集体生活,让幼儿体验到秩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另外,常规管理是幼儿教师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地基,在班级中进行常规管理的目的并不是束缚幼儿和教师的行为,而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安宁、有序、温馨的班级生活氛围,使幼儿生活有序、心情愉快,使老师带班轻松、得心应手,才能提高班级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反之,常规不好的班级通常组织各项活动质量较低,教师也会比较累,长期下去,不但影响幼儿的发展,也会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什么样的班级常规管理才是好的班级常规管理,才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发展,是每个幼儿教师最关心、又是最头疼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幼儿主动地去理解、建构和内化规则。还有蒙台梭利反对高压下“不许动”的纪律教育,她认为这样抑制孩子的自发活动、会失去孩子的个性。她提出:“维持持久纪律的正确方法是让孩子理解纪律。就是说,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与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淆;同时设法使他们懂得教室秩序井然是件好事;儿童自己通过理解纪律来接受和遵守纪律,才会产生真正的纪律行为”。另外,蒙台梭利还倡导儿童应在教室里自发地、主动地进行有益的活动,各自投入地“工作”的教室才是真正有良好纪律的教室。从以上可以看出,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应是以幼儿终身受益为主旨,促进幼儿自律、培养幼儿独立自觉地规则意识与行为,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视为常规教育的核心,把幼儿被动接受常规变为规则的主动建构,把外在的常规要求变为幼儿内在的规则需要,这样才能把班级常规真正做好,让幼儿终身受益。

篇8

一、实用的环境创设

总体来看,美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我们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门厅的家长园地、走廊的装饰、班级的主题墙等。但是有一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就是环境的实用性。他们墙上贴的内容,大多是可以让孩子直接互动的,而我们幼儿园还会因为美观等因素贴一些对孩子来说意义不大的内容。也很少关注孩子与这些环境互动的频率。

他们也会废物利用,而且很多有创意。比如他们会把一些塑料的框子倒下作为书柜(见图1),很轻便、实用。教室中的物品杂而不乱,多而具有艺术氛围,让人流连忘返(见图2)。

所以,我们在环境创设上需要考虑是不是每种材料都发挥了作用?

二、欣赏的评价眼光

看到美国幼儿园墙上贴满了孩子涂鸦的作品(见图3),我不禁在想:美国教师用怎样的心态与眼光去看待孩子们胡乱涂鸦的作品呢?后来,我们送给美国教师一个小礼物,他接过去显得特别开心,大声地叫道:“哇!好漂亮!”他不断地夸奖这个礼物多么漂亮,我们心里也特别开心,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之前的困惑也随之解开:原来美国的教师一直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在他们眼中,没有难以接受的事物,只有很特别的事物。他们很少批评孩子的做法,而是用一种欣赏、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一切。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需要用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看孩子。看周围的一切。有些事物也许换一个角度或者换一种理念去看,会有不同的发现。

三、关注早期阅读的行动

这次美国之行,让我感受到美国人对早期阅读的重视。在美国,有很多公共图书馆,为阅读提供便利。图书馆里还安排了专业人员为孩子们讲故事,吸引孩子们去图书馆看书。一到周末,孩子会主动要求成人带自己去图书馆。而在中国,更多是家长要求孩子去图书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孩子不如美国的孩子爱读书,而是美国政府在这方面有巨大的投入,提供了专业的场馆和服务,

在美国,不管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大学,最惹人注目的建筑肯定是它的图书馆。图书馆从硬件到软件都以方便读者阅读为原则。幼儿园的图书馆制订了细致的借阅规则,允许孩子自己借阅书籍。此外,班级里有公共的阅读区,每个孩子还拥有属于自己的小书盒(见图4)。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安静地阅读。也可以选择与同伴共同分享交流,还可以选择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

近年来,我们幼儿园也意识到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分享阅读活动、“故事妈妈团”活动、与“亲番茄”等机构合作提供更多亲子阅读的机会等。通过参观,我感觉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建立孩子自己的小书柜,鼓励孩子自己带书来与大家分享等。

四、平等的师幼关系

在美国,我们发现每个班级都会有一把属于教师自己的椅子,一块显示教师个性的空间(见图5)。学校允许教师表现自己的喜好与个性,大多时候教师都会很轻松自在地与孩子沟通。教师既不是奴仆。也不是专制的帝王。教师与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和孩子在教室里是同样重要的。

在我国的幼儿园中,要么教师在班级里是权威,孩子顺从教师,要么教师溺爱孩子。在教室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其实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教师和孩子是一样重要的:教师尊重孩子,孩子也尊重教师。教师要认真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适宜的角色意识,这是我们的教师需要向美国教师学习的。

五、细致有效的家长工作

在美国康州幼儿园,家长都会准时地接送孩子,从这一点可以想见,美国的家长工作应该很有成效。通过翻看美国康州幼儿园制作的《家长手册》,我感觉他们的家长工作有这样几个特点:细致、深入、有效。《家长手册》会详细列出小到一日生活安排、大到课程方案的许多具体内容。对幼儿的来园离园规定、一系列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以及家长遇到某些突发事件时的应对方式等都有写到。手册设计精美而有趣,内容全面而富,形式灵活而多样,是家长必学必备的指南。之所以设计得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是为了让家长喜欢阅读。美国幼儿园认为,只有在形式上吸引家长,才可以实现内容上的意义。美国的《家长手册》不是摆设。它有很高的使用率,既有专业指引,又有具体要求。就拿来离园规定来说,他们会在《家长手册》上具体说明:如果迟到会有怎样的惩罚措施,是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除此之外,学费规定也写在《家长手册》上。可以说,美国的《家长手册》就像一个宝典,家长需要对它很熟悉。除了《家长手册》,美国幼儿园的家访工作、对“家长园地”的利用等都表现出美国家长工作的细致、深入、有效。

在家长工作这一项,我们需要向美国学习,不能流于表面,要把每一项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有效,让家长了解自己不是教育的旁观者。而是教育的参与者,不能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交给幼儿园。

六、重视幼儿教育的社会

美国幼儿园不仅有我们所知道的教师、助教、保健医生、园长等人员,还有一支专业团队,包括语音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家长协调员等。这些专业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整个幼儿园提供帮助。比如有的孩子有语言交流障碍。语音治疗师就会通过专业客观的检测,确定孩子的状况。然后针对孩子的状况提供量身定做的干预方案。我们国家的幼儿园,所有的教育任务都放在幼儿教师身上,教师的精力和专业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如果社会足够重视,为幼儿园提供这样的专业队伍,我们也可以达到美国那样的专业水准。有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很严重,美国幼儿园中的职业治疗师就负责为幼儿教师提供心理治疗服务,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现在国内部分地方政府为中小学购买了社工服务,就是由社工机构派社会工作者进驻中小学,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但是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不足,还没有考虑到为幼儿园购买这类服务,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美国的幼儿园教室内积木十分富,但在我国很难买到这些积木,我们只好根据美国幼儿园提供的尺寸自己制作,但是自己制作的玩具可能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即便是有的玩教具能购买到,质量与卫生方面也存在问题。

篇9

一、把人与环境结合起来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礼貌习惯

班级是幼儿们成长的乐园,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环境与幼儿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时刻受到熏陶与感染。所以,我们要重视环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硬件环境的创设。硬件是环境的第一要素,所以,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硬件建设,而硬件建设中多媒体设备又是重要一部分,我们利用多媒体在教室无处不在,角角落落都有多媒体,可以让教室的墙壁说起话来,把“帮助别人” “热爱祖国”等形象直观的图案投放在墙壁上;在走廊上也有道德教育的投影;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给幼儿们播放礼貌教育的视频,广播等。从行为上对幼儿进行点滴教育,教会他们如何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好孩子。也可以录制优秀班级的教学活动视频,建立文化活动案例库。

2.软件环境的创设。我园主张“微笑、友爱、平等、和谐”的精神,以此为宗旨,建立起幼儿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等形成良好的礼貌氛围,做到幼儿尊敬长师长,老师与家长则尊敬幼儿的发展,他们之间是成共的好朋友。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勾通,比如,可以是校讯通、QQ等常用软件可以多多加入到三者之间的交流。

家长与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在精神环境建设方面起到主要作用,所以,家长与教师要做好榜样作用。比如,在早上家长送幼儿上园时要再见,幼儿老师则在门口接待幼儿,让幼儿形成一个进园的期盼,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切。幼儿进园则主动与见到的老师打招呼,做一个文明好幼儿。当然,老师与家长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让孩子感受到成人之间的热情。当然,幼儿在班见面时也要主动问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二、信息技术下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礼貌教育

1.定期召开家长会。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要利用多媒体把文明礼仪的内容与要求告知家长,对家长提出要求,让家长配合幼儿的工作,把幼儿的文明礼貌情况在家长会上重点讲解,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利用宣传栏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要多宣传,可以在家园联系栏中,老师先是教给家长一些在家文明礼仪的方法,在每个时间,都给家长提出与幼儿园同步的文明礼貌教育内容,也可以利用微信、飞信、QQ等信息平台建立园―家互动平台。

3.多带领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幼儿也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从小把他们引入到社会大家庭中,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会幼儿做一个好客人,做一个好主人,学会待人接物。

三、把文明礼貌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

1.用好日常礼貌用语。文明礼貌的教育并不是只在学的时候利用,而是利用来园时,要求老师主动跟小朋友问早问好,幼儿也跟老师问早问好。当老师得到帮助时说“谢谢”,幼儿自然而然说“不用谢”。

2.鼓励与帮助结合。在平时的幼儿语言与行为举止中,老师们要对其进行跟踪观察,做到表扬帮助同时进行。对礼貌行为习惯好的同学多表扬,对礼貌习惯较差的幼儿要多帮助,帮助他多注意自己的语言与行为。比如,有的小朋友经常有欺负同伴,但又不会道歉,老师要多帮助他认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在教育他的同时,也对其他同学进行教育,做到引以为戒,使全体幼儿都会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

1.对于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礼貌言行习惯要录入电子档案,过一定的时间段,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统计,看其是不是有进步。并可以让幼儿家长对这个数据库中查询。

2.把幼儿在园的点滴进步进行总结之后,及时把情况反馈给幼儿家长,形式较多,可以用信息手段告诉家长和小朋友,也可以把每周的文明礼仪情况记录表粘贴在家园联系栏目中,让家长参与监督。

篇10

一、环境与课程互生

课程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环境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因素。具体说来,环境与课程互的生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环境生成课程

课程主题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在不断与幼儿园、社会、家庭中摄取的环境交互作用着,如果环境中的某种要素成为幼儿谈话的热点,细心的教师就会引导幼儿一起讨论,以商量是否将这一主题发展为活动主题或活动方案。例如在瑞吉欧的方案教学中,《男人树和女人树》的方案是环绕着幼儿园的大树而起的。幼儿每天在上下幼儿园时都要经过大树的身边,也常常在大树下做游戏,但是,他们真的看见这棵树了吗?他们感受到树的重要性了吗?他们与树的关系又如何?为此瑞吉欧的教育创造条件,让幼儿与树“相互打量并经由彼此认同而建立联结关系”。在我国的许多幼儿园主题活动,也是幼儿在与各种环境的交往中产生的。如:《好玩的气球》主题活动是幼儿在与节日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秋天的树》主题活动是幼儿在观察秋天的环境中产生的。

2、课程创设环境

幼儿园的许多活动往往发生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需要某种特定环境的支持,而且环境创设得是否合理将影响到活动的进行。例如在瑞吉欧的《人群》的方案活动中,为了体验“人群”的川流不息,幼儿与教师共同创设了一个拥挤的环境,使教室变成了一个城市的广场,幼儿组成人群,每个幼儿扮演着一种身份,在人群中穿梭行动。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把每一个环境的细节与课程的目标结合起来,要明确增加、减少材料设施的教育意义,预测对幼儿的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开创一条环境创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在我国,也有不少幼儿园教师开始尝试将环境视为课程,把环境创设的过程当成教育的过程,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不论是墙饰还是活动区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由老师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而是随着幼儿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化而展开、丰富,使环境创设成为幼儿表达经验、想法的空间,成为记录幼儿学习过程的场所。

如苏州桃源素有“服装之乡”的美称,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等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桃源幼儿园在创设“蚕园乐”的主题环境时,教师多次带领幼儿进行了观察与实践活动。饲养蚕宝宝可以说是桃源乡的特色,许多家长都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因此,幼儿对“蚕宝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于是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蚕宝宝”的主题活动。根据蚕宝宝的不同生长阶段,教师设计了相关的集体活动、参观活动,并在日常观察中针对幼儿随时提出的问题,、小组或个别观察讨论,用实验、比较、语言、绘画等方式记录表达自己的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各种材料,通过剪、折、画、粘贴等多种美工手段创设“蚕园乐”主题环境,再现桃源的家乡特色。在“蚕园乐”近似真实的环境中,幼儿从各自的爱好兴趣出发,开展饲养、抽丝、服装设计、测量、时装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在互动的环境中,幼儿得到了富有个性地发展。

二、环境是鲜活的生命体

1、环境是“会说话的”

当我们走进一所好的幼儿园,不用言谈,只要留意幼儿园的环境,就能“阅读”到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在幼儿园我们到处可见“会说话的环境”:例如在幼儿园的入口处,有用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的作品布置的环境;有幼儿的一日食谱;有幼儿园全体教师的照片、每个年龄班教师的照片、幼儿园保健老师、食堂工作人员、花工等其他工作人员的照片,他们全都是面带笑容迎接幼儿、家长和来自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幼教同行和其他宾客。在每个班级的门口,都设有家长园地,告诉家长近期班级以及幼儿园的活动内容、提醒家长近期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幼儿在园和在家里的表现或者趣事的图画、照片或文字记录;还有家长对幼儿园或者班级的看法、要求等等。在班级的墙面上,展示着幼儿活动的照片,照片下挂着幼儿的自画像,或展示着幼儿自己的绘画作品。在幼儿园的门厅、走廊或者窗框上悬挂着幼儿的手工作品。在每个班级的活动区域,摆放着老师和幼儿自己制作的各种玩具……教师和幼儿用每一个精心的布置向来到幼儿园的每一位客人、每天接送幼儿的家长传达了幼儿园的概况,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会说话的环境反映了幼教工作者的智慧和勤奋,教师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空间传达教育信息的作用,而环境所传达的信息对教师、幼儿和家长都有很大的益处。首先,说话的环境记录了教师的成长过程,它如同一面镜子,再现出教师的想法,促使教师自我反省;它增强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取长补短。其次,所反映的环境记录对幼儿也很重要,它让幼儿知道成人重视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使幼儿十分热情地投入到学习和游戏中去,学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它也为幼儿提供了重新检视、反省和解释的机会,有助于知识的自我整合和集体构建。第三,会说话的环境是家长了解幼儿园和幼儿的重要途径,它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的所作所为,它不仅让幼儿了解到幼儿的成果一一作品,也了解到幼儿的学习过程,而这些往往是家长看不到的;它为家长提供探讨幼儿教育的素材,进而协助家长进行角色定位。

2、环境是“会运动的”

生命的本质在于“动”,只有变化的环境才是生生不息的。幼儿园的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它不仅属于硬件层次的一个空间,也包括了时间运用的方式以及环境中人的期望。因此幼儿园环境是根据课程内容、季节变化、幼儿兴趣和心智不断变化的。此外,幼儿园应当尽可能发挥有用空间的作用,如盥洗室的镜子切割成不同的形状,以便吸引幼儿观看自己的形象,不断获得新的经验。过道、门厅、拐角都是活动室空间的延伸,幼儿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激发他们内在潜力的资源。

教室内分隔出大小不同的空间,便于幼儿在人数不同的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使他们的沟通、竞争、合作更加容易一些,同时也便于教师进行倾听和记录;工作坊的各种工具、材料和设备摆放在幼儿伸手可及的地方;通向所有教室的广场是不同年龄幼儿碰面交谈的地方,是他们逗留、游戏的地方,也是各种想法和点子诞生的地方。

三、环境是“第三位老师”

在幼儿园里,除了每个班有两位老师以外,环境还是“第三位老师”。一方面,创设各种不同要求的环境,为实施环境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环境和材料的本身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教师精心设计、创设以及合理调控下,充分发挥了幼儿园每一个空间、每一堵墙面、每一种活动区域、每一项活动设备设施、每一个图形符号的功能和意义。当环境具有教师的意义时,环境已经不再是没有生命意义的完全物化的东西,而成为一种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如同教师一般,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激发性,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探究状态,在各种尝试中使用材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环境如同教师一般,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指导性,幼儿可以在各种材料的使用中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