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监测点;科学监测
0.前言
环境空气监测是由环境监测机构规定程序和有关法规的要求,对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的各种环境要素而进行技术性监测,对环境行为符合法规的情况进行执法性的监督、控制和评价的全过程。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许多城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城市环境空气监测呈现出监测点位数量上的不足或者空间分布上的不科学,不能继续满足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要求,从而面临着需要不断进行优化。
1.国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特点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国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构成特点比较简单,环境监测部门把从监测站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再由行政部门一级一级的上报。国内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部门都是独立的各项操作都是由监测站的人员完成的。这样的系统已经落后我们应该不断的进行完善。
2.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主要组件
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主要组件包括:质量保证的实验室、中心计算机室、系统支持的实验室、各个下属的监测站等。(1)质量保证的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所有的监测设备的保养和审定,对检修后的设备进行校准和技术指标的审核,制定和落实系统的质量监测的控制措施。(2)中心计算机的主要工作的内容是通过各种通通讯方式来收集各个下属的监测站监测到的数据和监测设备的工作的信息,并且判断收集到的信息检测和存储,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对下属的监测站远程监测、诊断。(3)系统支持的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仪器设备的运转情况,对系统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设备的维护;对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及时的进行检修和更换。(4)下属监测站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全程的自动监测、收集、储存监测到的信息,按照中心计算机的要求准时的向中心计算机发送监测的数据和仪器设备工作的状态。
3.在现代社会加强监测能力尤为重要
不断的完善环境空气监测,正确的选择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控制点,促进国家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的能力,提高地区性的污染物质的监测水平,不断发展农村特殊性空气监测站和地区性的监测站的建设,使环境质量监测的结果更加贴切实际情况,符合人们的亲身的感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空气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为了让人们了解环境情况,监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效果,应该准确的环境监测的信息,加强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的能力。
4.顺利推进保证能力建设
(1)各级环保部门应提高组织领导的能力,完善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协调机制,制定本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的方案,把各阶段工作的任务分配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做到部署任务、检查问题、以便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问题。(2)各级环保部门应该和同级的财政部门沟通,把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能力的建设和完善加入到公共财政开支里面,国家和地方应该共同承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建设和完善。(3)各级环保部门应该依据现在的发展形式对环境空气监测的要求,规划对监测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定期的进行人才的培训,把培训各类技能性的人才、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和综合性的管理人才为主要目的,促进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保障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的控制提供人才。
5.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们国家的自动化的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发展的形式,提出了以下的几点意见和建议。(1)把环境监测部门的责任要明确的区分开,不同时期的责任分配到个人。比如:校准日常使用的仪器,每年对仪器进行审核,对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数据的优化应该由专人进行负责。(2)从监测站收集到的数据,经手人必须要谨慎保存原始数据,经手人对数据的修改和筛选的权限要保密,以便于在以后的审核或者是调用这些数据的时候有据可依。(3)不断的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区域性的网络系统。现在21世纪是网络的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已经大范围的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去了,要把信息做到透明化是现在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的目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环境空气监测的系统,促进信息的集中的处理和数据的不断优化,提高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4)要不断的完善城市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按照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现在地级以上的城市都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城市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的,分批的把缺少的监测设备补充完整。根据地区特点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各个监测点位之间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数据的传输的系统,和网络化的监控平台,进而提高各市、地区的城市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
6.小结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日益重视的社会中, 展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未来的发展,对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探测,对大气污染、工业废气的监测以及对食品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检测都对气体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米、薄膜技术等新材料研制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气体传感器集成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气体传感器将在充分利用微机械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传感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智能技术等多学科综合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研制能够同时监测多种气体的全自动数字式的智能气体传感器将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杨亚洋.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2]谢晓实,魏东明.关于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的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2003(1).
篇2
关键字:环境空气;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自动监测;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复杂和长久性的,在监测系统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在平时的巡检和日常维护中,要按照规范的要求严格执行,精心维护好每台仪器,定期对仪器进行零点和跨标校准,多研究解决仪器故障的方法,把工作做在平时,使监测仪器做到正常运行,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可靠。
1.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的现状
硬件方面,为使质控数据的获取愈加方便准确,又能增强数据的可比性,应运用同一品牌类型的分析仪器,并将数据传输模式从原来的模拟信号改为串口数字信号。在各个子站中,应将各台分析仪器及质控仪器串联到现场,经过网络连接到中间体系。这样,在现场或远程都可以控制仪器进行质量控制,并可实时监控仪器的质控情况。软件方面,可在现场的软件中设置所有分析仪器的质控命令,令其在指定的时间内执行,命令完成后可自行结束进程。质控命令执行过程中的数据都被标上对应的标识,命令执行结束后,软件可依据各种标识分辩各类质控数据,并将其存储构成进行陈述,再依据质控标准判别质控数据是否合格,最终将其传输到中间体系。
2. 建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体系
2.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体系是一套集仪器仪表、光谱分析、化学分析、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等专业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监测体系。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体系对环境空气的监测与通用的实验室分析有着显著不同。首先,此体系是由采样体系、监测仪器、计算机系统及通讯体系和质量操控体系构成。不论哪个环节呈现细微偏差,都将影响全部体系的正常运转,乃至导致体系失灵。其次,体系是无人值守、主动运转,维护管理周期较大,运转过程中呈现的问题有时不能及时发现。并且体系每天的数据收集量极大,如果数据不精确也会影响监测成果的精确性,进而影响环境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因而, 对自动监测体系施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显得非常重要, 并且对于整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控制和目标监测数据的精确牢靠,关系到环境质量评估和环境管理的经济问题。树立完善的环境空气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系统,目的是定时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精确可信。
2.3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可比性和有效性。监测数据的代表性体现在每个子站的数据必须能反映子站所在地及周围的环境水平,而可比性则要求在有关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空气质量数据库可用共同的数据单位树立数学模型。
3.环境空气监测的质量控制
3.1气体污染物监测的操控
气体污染物监测法主要是手工监测法、长光程空气自动监测法和点式空气自动监测法。从采样的空间范围看,手工监测法和点式自动监测体系均是收集采样口邻近狭小范围内的空气。长光程自动监测仪的收集样本更能代表这一地带气体浓度的平均值。从采样的时间看,手工监测法要在24h内接连不间断的进行采样,并且每天收集的样品只能监测到该日的日均值。而点式空气自动监测法,对不一样的空气成分都会有对应的监测仪器,能够在各个时刻段监测到气体浓度的改变。因此,不一样的监测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需要来进行挑选运用。
3.2样品分析过程的控制
手工监测法选用特定的吸收液吸收特定气体,然后选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或多或少存在吸收液吸收气体不完全的坏处。长光程自动监测体系是运用光学差分吸收光谱的方法,凭借气体分子所吸收的波长的不一样这一特征,从而断定气体分子的浓度。该办法较手工监测法更为精确的测定出气体浓度,避免了气体吸收不完全的缺点。但是,在运用该种办法时,要注意气候情况,在风雨、浓雾等影响较大的气候不能运用。点式空气自动监测仪能够对每种气体进行分隔监测,每种分析仪都会装备独自的采样设备,并经过采样仪进行特定的剖析。点式空气自动监测仪不只避免了气体吸收不完全的坏处,并且在风雨、浓雾等恶劣气候也能够进行运用。
4.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1环境空气质量
确保包含了能够保证环境监测数据正确牢靠的全部活动和方法,如断定监测数据的质量需求,拟定相关的采样校准数据分析的规程等内容。质量控制分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包含比如仪器的功能监测,标气和分析仪的平行实验以及仪器设备的定时校准等; 外部质量控制需由上一级进行定期的现场核查和评价。
4.2标准物质
运用国家一级规范物质作为基准,对商业级校准物质进行验证,关于标定仪器则按计量需求定时核证,并依照监测技术规范对监测仪器进行抽测。这样的实验是实验室状态下严格进行的。校准过程中运用的规范气体,应选用国家规范物质研究中心出产的规范气体,运用半年后替换。钢瓶减压阀运用双级调压稳压构造。
5.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档案是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体系的筹建和发展进程开展的文献性记载,如子站初始设置,包含站号,站名,经纬度,点位大气功能区,监测项目,子站周围环境情况描绘等。从仪器开箱检验之日起即对仪器的类型,称号,出厂日期,出厂标识,检验日期,检验进程,检验成果,参加检验人员,检验审阅及仪器在体系的编号作详细的记载,并保留仪器设备完好的说明书及装置调试,运转操作规程等。在仪器使用进程中进行跟踪记载,如标定记录,运转维护记录,质控记录等。定时整理、备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体系完好的初始数据和与初始记载对应的运转时刻记录,确保初始数据的完好性和不可更改性,并进行材料的分类整理归档,树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体系的采样体系维护规程,标定规程,仪器定时审验规程,标准传递准则和体系功能,数据传输的验证准则,以确保体系在牢靠的质量控制当中。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体系要树立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应遵守持证上岗准则、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准则、子站巡检准则,体系运转记载准则和值勤记载准则。空气质量日报要实施三级审核准则,将人为因素对体系运转进程中的影响降到最低。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的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环境空气质量。为了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有效监控,我国引进了领先的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各个地方设立监测站,确保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实时性,确保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体系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闫静. 盆地气候条件下成都市城区臭氧污染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但德忠. 环境空气PM_(2.5)监测技术及其可比性研究进展[J]. 中国测试,2013,02:1-5.
[3]岳玎利,钟流举,周炎,区宇波,袁鸾. 珠三角地区区域空气质量实况体系建设[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03:1-5.
[4]吴迓名. 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保审核的建立探讨[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3,03:53-56.
[5]蒋楠,王华,杨乃旺,史沁蔚. 城市区域环境空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的量化考核研究探讨[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 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6.
篇3
关键词:空气质量监测;质量标准;监测控制;环境污染
一、自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的构成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部分组成。
监测子站的主要任务: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采集、处理和储存监测数据;按中心计算机指令定时或随时向中心计算机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中心计算机室的主要任务: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手机各子站的检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对所收去的检测数据进行判别、检查和储存;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对检测子站的检测仪器进行远程诊断和校准。
质量保证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对系统所用检测设备的标定、校准和审核;对检修后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运行考核;系统有关检测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系统支持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根据仪器设备的运行要求,对系统仪器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及时对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进行检修、更换。
据有关性资料报导,当今世界,没有一座城市的空气是清洁的。据英国环保协会数据推算。全世界每天有 20000多人死于空气污染。相当于每天有 100多架飞机发生空难。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空气污染,全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可以延长30年,这是许多生命科学家的判断。而社会学家发现。空气污染引起的生理及心理反应。使人类幸福指数降低了1/3。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性的提高,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随着重工业、加工业等认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导致了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所以科学的监测控制空气质量的重要工作的全面施行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构成较为简单,监测站所得的数据由当地环监部门整理分析,在以行政管理系统依级次上报。与此不同,在英国的系统中,监测站数据直接上传至国家中心数据服务器,数据中心管理控制单元予以校正,处理及分析,各次级行政单位的空气信息均由中心管理控制单元。除此之外。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部门在两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的位置大相径庭。在英国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由独立的质控部门管理,处于核心位置,它贯穿于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相比较而言。国内质控和质保部门并非独立于监测及中央控制系统,所有的质保和质控手段基本由监测站人员实施。而英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系统的完善程度和复杂程度要明显优于国内系统,其数据的集中化,密集化管理为数据的可靠性,比较性,追踪性提供了优良的先决条件。其次,英国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由独立部门承担,不同部门的工作更加专业化,细节化,分工更为明确,值得国内借鉴。
二、自动空气质量监测中质量保证控制环节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我国环境保护总局的《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汇编》中,对于空气质量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目的进行了阐述:“规范监测手段,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此规范中对于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两重要指标外,还对数据的可比较性及追踪性提出了要求。由国家空气质量监测部门对空气污染物的趋势分析,空气污染预报,以及数据校正,对数据的制式化,标准化做出高要求的工作可以看出数据的可比较性,追踪性尤为关键。
(二)具体完善促进实施手段
1.质量保证环节包括:
A.监测人员培训;B.设定标准监测方法;C.分析员筛选;D.站点考核;E.检测仪器的阶段性维护; F.仪器使用,校准,维护历史记录。
2.质量控制环节包括:
A.数据检查;B.数据处理;C.监测仪器的日常校对;D.监测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
从完善的角度来讲,质量控制环节应该做到数据的多元化比较,之后进行科学性的校准,最后完成独立评估,有效的为全程质量监测做出完善和促进。所以为更好的做到全面性的务实工作,以下将对空气监测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具体规范,我国规范中的主要具体控制手段为:
3.主要控制手段:A.监测时间与频次控制;B.监测数据有效性质质量控制;C.监测仪器校准;D.监测仪器性能审核;E.检测仪器,校准装置,标准物质等的质量检查;F.落实数据审核。
因在我国操作规范中并未明确的划分进行上述操作的明确责任范畴和权限的划分,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会导致责任重叠和责任空白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关键性的可行措施必不可少,对于不同的质控操作要做到有明确的权限以及责任划分。
三、质量控制操作责任划分
(一)监测站操作员质量控制环节责任范畴。
1.按照操作条例,执行监测站的例行操作和仪器的站内例行校准。2.鉴定和设备报告,监测站环境的潜在变化和潜在问题。3.鉴定和报告监测站的潜在安全问题。4.对监测仪器进行简单的站内测试和维修。5.定期参加质量控制部门的组织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操作培训。6.当被要求时,参与质控和质保方面的监测站审计工作。7.在监测站点巡查后24小时内,完成仪器校订电子记录表格并上传至中心数据服务器
(二)设备供应商、设备服务商部门质量控制环节的责任范畴。
1.例行和紧急设备维护和维修监测及辅助设备。2.保证所有监测站的年数据捕捉率高于90%。3.保证两个自然日内到达故障站点排除问题。4.保证所有设备非站内维修,非站内校准的历史记录。5.保证所有校准原始数据的保存管理,为全局数据鉴定提供可靠的校准数据。
通过全面的测试及校准,对所有监测仪器的关键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做到完善行的独立质量控制。
四、建议与总结
就我国的自动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目前形势所提出的质控质保过程的可实行的优质化建议与总结:
1.对于环境监测部门质控质保责任范畴划分的明确化,对于不同阶段的质控质保责任分配到户。如,仪器日常校准,仪器的年度审核,数据的分析,处理,优化应由专人负责。
2.对于监测站获得数据,经手人应有明确的修改权限,和筛选权限,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在未来的审核或者调用中,有据可查。
3.逐步建立空气质量区域化网络系统。21世纪是网络化与信息化的时代,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信息的透明化可以作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发展的一个目标,建设和完善空气质量信息系统,促进数据的集中处理、优化,提高空气监测数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永和. 环境保护部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布点优化[J]. 莱钢科技, 2010,(03)
篇4
这一切的因素都导致监测工作的难度大,这就要求我们多管齐下, 努力加强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以获得真实精确的监测数 据,让监测数据更加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性。
关键词:大气 环境监测 有害物质 措施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一、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现状和监测对象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质量保证方面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环境监测 标准方法与文件、管理制度等也日趋完善。《环境大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等相关文件统一规范化了大气环境的监测工作,体现了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的过程中,环境监测的科学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但是对环境监测人员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环境不断恶化的大背景下,大气环境监测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断强化环境监测基础能力,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推进环境监测质量制度建设,努力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 体系。
目前主要监测大气中以下的有害物质:
1.1颗粒状物质的监测
大气污染物中很多颗粒状的物质都成分复杂,具有不稳定性、多变性和危害性,不少颗粒状物质本身具有毒性,有的甚至是其他有毒物质的运输载体或者催化剂。监测大气中颗粒状物质主要工作包括:对总悬浮颗粒物进行测定、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地行监测,对粒度分布的监测,对降尘量进行监测,对颗粒的化学组分进行监测。
1.2二氧化硫的监测
含硫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一般是通过煤与石油燃料 的燃烧产生的,在硫矿石的冶炼等化工产品中会生产与排放较多的废气。对二氧化硫进行监测主要是“对甲醛缓冲溶液吸收一盐 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四氯汞钾溶液吸收一盐酸副玫瑰苯 胺分光光度法”、“针试剂分光光度法”、“电导法”、“紫外荧光法”、 “火焰光度法”等解法。运用“甲醛缓冲溶液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 度法”对二氧化硫进行监测。
l-3氮氧化物的监测
氮氧化物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主要是由实话燃料高温燃烧和化肥等生产排放引起的,越来越的汽车排放尾气也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随着车辆数目的激增,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氮氧化物的监测都会是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内容
之一。
二、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所谓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配套实施各种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来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主要分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涉及到了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
2.1采样阶段
首先,在采样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采样点的布设尽量均匀且具代表性,采样时段能较好地反映高、低、及一般污染浓度水平;监测前对采样流量实行统一的校准,尽可能减少流量误差对采样体积的影响;严格控制采样时间;在对大气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定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明确采样人员、接送样品、 分析人员在样品传递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有效确保样品的完整交接,并做好平行样品的采集和记录工作。
2.2实验室分析方面
首先要做的基础工作就是保证实验仪器的洁净、校正,尽可能杜绝人为误操作;在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做分析时,应该严格控制标准曲线的线性和计算因子,相关系数达到一定水平才可进行回归处理;要测定试剂空白和控制样品,确保所测浓度与原标准曲线相应浓度差误差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内。
2.3要确保标准参考样与质量监控的统一性
环境分析和化探分析均属微痕量分析范畴,质量监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从分析误差的要求上还是从标样的使用上来讲,化探分析的一套监控制度对环境分析来讲无疑是可以参考的。 这不仅能监控环境分析的质量,而且还可以检验环境分析方法的可靠程度。
2.4分析方法和测试手段的相似性
化探分析所提供的各种仪器测试手段和痕量、微量元素的可 行的分析方法对环境监侧和水、土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方法可直接被采用,有的在样品处理上只要稍加改动即可移植使用。化探分析的科研成果不仅要为地质找矿服务,还应放眼到环境工作中去,以供环保分析选择。在服务领域上也要很好地考虑如何满足 农牧业、环境保护、地方病防治等方面的需求才行。
三、结束语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对于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精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经过严密的实验室内控制盒实验室间控制后得到的数据才能体现环境监测工作的权威性,作为工作人员,我们要严格按照章程,努力减少误差,确保测试结构的精密度,真实地反映出大气环境的状态,为数据的使用者做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环境监测手段得到了应用,比如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有限监测等等,我们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寻找出减少误差确保数据精确度的更多更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冯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发展及优势研究[J]一科技资讯2008(04)
[2]蔡国园.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IJJ.江西化工.2010(03)
篇5
关键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quality assurance i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e important part, based on the impact of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air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ntrol are analyzed, and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proposed to the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assurance and automatic monitor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environment automatic air monitoring; Quality assuranc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是指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理、分析的过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4部门组成。自动监测分析仪具有连续运转的特点,仪器的运行状况与标准物质的传递及分析仪器的零点漂移和标准点漂移都是影响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取得合格的监测数据,必须对自动监测系统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这是提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监测数据具有准确精密性和可比性的基本保证。下文从
技术保证与管理保证两个方面阐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控制。
一、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的现状
我们根据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实际情况,采用《粤港珠江三角洲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手册》作为仪器质量控制的方法依据和标准。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零点检查、跨度检查、精度检查和多点检查。我们通过先进的网络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和软、硬件装备,按要求定期实施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使得质控工作更加规范,质控数据更加可靠,质控管理更加完善。
硬件方面,为使质控数据的获取更加快捷准确,又能增加数据的可比性,我们使用同一品牌型号的析仪器,并将数据传输模式从原来的模拟信号改为串口数字信号。在各个子站中,我们将各台分析仪器及质控仪器串联到现场工控机上,工控机通过网络连接到中心系统。这样,我们在现场或远程都可以操控仪器进行质量控制,并可实时监控仪器的质控情况。
软件方面,我们可在工控机的软件中设置所有分析仪器的质控任务,令其在指定的时间内执行,任务完成后可自行结束。质控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数据都被标上对应的标识,任务结束后,软件可根据各种标识分辨各类质控数据,并将其存储形成报告。再根据质控标准判别质控数据是否合格。最终将报告传输到中心系统。质控流程见图1。
图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流程图
我们通过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对现场仪器的全自动质量控制。这样不但减少了人力劳动强度,也减少了人为处理数据时产生的误差。
二、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的技术保证
1、技术保证的基础
为确保质量控制的目标和成效,经多年经验的积累,我们认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要得到有效的保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子站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由于气体对温度和湿度相当敏感,温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气体浓度的变化。因此,子站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3℃至28℃之间,湿度应保持在50%至70%之间。
(2)环境空气监测主要针对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凌晨时分人类的活动较为稀疏。因此在设定例行任务(零跨检查、精度检查)的时候,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大气监测和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我们都设定在当天凌晨零点到5点之间。
(3)由于每天工控机都接收了大量的数据(包括正常的监测数据、质控数据、负值、超量程值、零值等),在执行质控任务的期间,其数据统一标上对应的标识。在任务结束后,只要找到相应的标识,就能方便地找到对应的质控数据。同时,统一的标识有利于软件识别数据类型,也有利于人员日后查核数据。
(4)质控数据的获取。一般执行一个质控任务需要30至4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能代表此次的质控数据。因为不管是零点检查还是跨度检查,要达到最终的目标浓度值,仪器的分析数据是有一个下降或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数据是不能代表质控数据的。质控数据一定要有稳定的5至10分钟平均值。所以每次质控任务获取的质控数据必须是此次任务将要结束前的5至10分钟的平均值。
(5)由于质控任务结束后,仪器的监测数据不能马上恢复到正常的监测状态。因此在任务结束后,需要一段时间作为数据的恢复期,避免将此期间的数据纳入到正常监测数据的统计。
2 、零跨检查的技术保证
零跨检查是最基本的质控指标。此指标直接反应了仪器的准确性。因此,零跨检查是检验仪器分析准确性的重要手段。根据标准,我们设定了零跨任务,见表1。
表1 零跨检查任务表
表2 零点检查结果表
表3跨度检查结果表
从零点检查结果表和跨度检查表中可以看出,所有仪器连续7天的零跨检查结果都在警告限内。除CO仪器的零点偏移量和跨度漂移量较大外,其他仪器连续7天的零跨偏移量不大。
3、精度检查的技术保证
精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质控指标。此指标反应了仪器的精密度,对仪器的监测数据有重要的影响。根据标准,我们设定了精度检查任务,见表4。
表4 精度检查结果表
根据精度检查任务表,我们在对各种仪器做零跨检查期间,进行了两次的精度检查,观察其精度的变化。观察期间不对仪器的零跨进行调整。其检查结果见表5。
表5 精度检查结果表
从精度检查结果表中可以看出,所有仪器两次的精度检查结果都在质控标准内。除CO仪器的精度漂移量较大外,其他仪器连续7天的零跨偏移量不大。对比精度与零跨结果可知,精度检查结果随零跨结果而变化。当零跨检查结果变大时,精度检查随之变大。
4 、多点检查的技术保证
多点检查就是检查仪器的线性关系。此指标反应了仪器的整体性能状态,与零跨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标准,我们设定了多点检查任务。
多点检查的技术要点与精度检查一样,也是要以零跨检查为技术基础。多点检查与零跨检查有密切的联系。零跨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多点检查的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因此,每次做多点检查前,我们必须先进行零跨检查,直到零跨检查合格为止,并将仪器的零跨调整至最适当的值。否则多点检查是不能通过的。
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的管理保证
1、人员的管理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集监测、电子、通信、自动控制于一体的技术性强的高端系统。因此,对此系统的质量控制管理,一定要选派经过空气自动监测培训考核的人员。
由于我们将所有子站分包托管运营,其运营单位选派负责运营的人员必须取得空气自动监测培训考核合格证。我们再指定一名质量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监督运营人员的质控工作。整个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分三阶段监督,分别由质量管理人员、监督员和室主任三级审核监督管理。为给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在此我们必须明确运营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2 、纳入监测站的质量体系管理
我们将《粤港联网珠江三角洲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手册》与我站的质量体系文件相互融合起来,形成一套内外兼备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将其纳入到我站的质量体系中。这套质量控制体系,对内符合我站的质量管理要求,不论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能满足实验室认可准则及计量认定;对外,又能兼顾粤港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规范,并且在质控技术和标准上都领先于国内同行。
3 、专业运营,严格监管
为使我市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管理更完善、更专业化,我们由专业运营公司管理的运营模式,通过专业化来保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专业运营公司运营管理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维护、运行管理更专业化;确保监测数据更准确、可靠;数据获取率更高;转变职能,监测人员可专注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运用研究;节约运行经费、提高工作效率等。多年来委托专业公司运营的经验也充分证明这一模式的优越性。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公司来管理运营,他们对仪器的构造、原理比较熟悉,能够及时判断故障原因,且运营公司备有常用配件所以仪器故障排除、修复效率大幅提高,从而确保仪器质控的硬件基础。在专业公司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运营的同时,我们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专业运营商的监管办法,以达到运营和监管相结合的目的。
3.4 独立第三方对网络的成效审核
我们每年不定期邀请省监测中心或香港环保署专家来对我们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进行成效审核。一方面是为了了解整个系统的准确性、精密性和可靠性,提高运营监管的力度,保障整个系统稳定的运行;另一方面是体现公正性,对各监测子站仪器的性能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同时考核第二方运营商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成效,确保监测数据更准确、可靠。成效审核工作主要包括有:检查日常运行质量、质控资料,各分析仪器的零跨检查、精度检查和多点检查记录,动态校准仪的流量报告和臭氧的传递报告,并对各个监测仪器及整个监测系统做现场监测比对。通过成效审核,可以对我们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和对比,判断该系统的仪器工作是否正常,数据是否可靠、准确,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帮助,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从以上的质量控制结果可知,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不仅包括仪器,还包括整个监测系统。因此,我们要做好质量控制,必须保证分析环境、标准气体、管路、电磁阀和仪器等多个方面的性能指标达到要求。并且我们在人员及运营管理上常抓不懈,认真对待每个质控环节。最后,我们认为我们所建立的质量控制体系能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和代表性,是科学管理和控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有效措施。
作者简介:
1、 刘宣彩(1984-) 男 汉 江西赣州市 现供职单位深圳市龙岗区环境监测站,助理工程师, 学士,研究方向:环境工程、环境检测方向。
2、 周波(1983)男 汉,湖南岳阳 现供职单位深圳市龙岗区环境监测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
3、 刘育(1984-)男 汉 广东省梅州市 现供职单位深圳市龙岗区环境监测站 学士 研究方向:环境监测类
篇6
关键词:环境空气;优化;布点;研究
1清镇市环境概况
清镇市处于贵州省黔中经济区的核心位置,距贵阳市行政中心15km,清镇城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风向具有季节性变化,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南东南风,春秋两季偏北风与偏南风交替出现。由清镇年平均各风向全年东北风(NE)风频率14%,南南东(SSE)风频率12%,静风频率12%,年均风速27m/s,春节的平均风速最大,其次为夏季,冬季、秋季较小。
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属煤烟型及交通污染,主要大气污染物为SO2、NO2、PM10。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清镇市建设、社会、经济、技术及人口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区建成面积由2000年的56km2,发展到2013年的162km2。2014年清镇市生态局决定进行网格实测优化布点。
2优化布点的原则
优选出的点位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要含有污染适度较轻点和重点,能真正反映出建成区范围内的大气环境污染水平、规律及变化趋势,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拟新建城市点的污染物浓度的平均值与同一时期用城市加密网格点实测或模式模拟计算的城市总体平均值估计值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
优选出的点位区域分布要尽可能均匀,点位的覆盖面要大,同时综合考虑污染分布、气象特征等因素。
优选的点位具有可操作性(含交通、电源等)。优选点的地形条件必须满足大气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3优化布点的方法
3.1技术路线
根据统计数学抽样误差理论证明,采用几何图形均匀布点法,在相同的采样精度下,获取的某一环境污染因子的均值与区域内的总体均值(即真实)之间的误差最小,按照有关要求,结合近几年来城区的发展变化和今后的规划,采用网格实测法。
3.2网格设计
在清镇市建成区范围内以800m×800m的等密度布设10个实测网格,监测点设在网格中央位置,具体网格及点位见表1。测点采样高度5~15m,避开高层建筑和汽车,设于气流不受阻碍的位置。清镇市建成区面积16.2km2,按要求优化点位数应有3个(含清洁对照点)。
表1环境空气质量点位情况表
网格编号监测点空气功能区类型环境特征1"旅游学校二类居民2"梯青塔二类居民、商业3"市政协二类居民、商业4"市中医院二类居民、商业、交通5"环保局二类居民、商业、交通6"红枫大坝电厂二类居民、商业7"贵州商业职业技术术学院二类居民8"湖城国际二类居民、商业、交通9"盘江民爆生产区二类居民、工业10"贵州省机械学校二类居民
3.3监测项目的选择及分析方法
根据清镇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冬季居民燃煤取暖污染,交通运输所排放废气污染,建筑施工引起的扬尘污染,本次优化参数选择SO2、NO2、PM10、PM2.5四项因子。分析方法均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进行。
3.4监测时段的选择
根据历年监测数据,清镇市环境空气污染以冬、春两季为重,选择冬季,2014年1月22日至2014年1月31日,2014年2月10日至2月14日,监测15d,监测期间涵盖了11个工作日和4个周假日,包含了晴天、阴天、雨天等天气状况,监测过程均严格按照监测质量保证的要求执行,因此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时空代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4优化组的优选
经过15d对10个网格点和一个清洁对照点的监测,共获得SO2、NO2、PM10、PM2.5监测数据各150个,为点位的优选提供了足够的信息量。点位优选数据的处理按以下步骤进行。
日均值:对每个监测项目分别计算各监测点逐日的日均值和20d的点日均值,取得了城区10个监测点每日的日均值和15d的城区日均值。建立点位组合组,将城区10个监测点按3个一组进行组合,共有11个点位组合组。初选:计算各组合与市日均值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r越大,越能够反映区域内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当r≥r0.05(0.4438)时,说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上其相关性是非常显著的,各组合均值与全市总均值相关系数r≥r0.05(0.4438)且相对偏差小于10%,大于-10%的组合有:SO2:1组(1.3.9)、7组(2.5.9)、8组(2.6.5);NO2:6组(2.4.9)、7组(2.5.9)、8组(2.6.5);PM10:2组(1.4.9)、6组(2.4.9)、8组(2.6.5)、11组(2.6.8);PM2.5:1组(1.3.9)、3组:(1.5.9)、4组(1.6.9)、6组(2.4.9)、7组(2.5.9)、8组(2.6.5)、10组(2.6.9)、11组(2.6.8)。
同时满足SO2、NO2、PM10、PM2.5日均值与全市总均值相关系数r≥0.4438且相对偏差小于10%,大于-10%的组合有:8组(2.6.5)。
结果表明:各组合日均值第30、50、80、90百分位数与全市日均值第30、50、80、90百分位数相对偏差小于15%、大于-15%的组合为:SO2:1组(1.3.9)、7组(2.5.9)、8组(2.6.5)、9组 (2.6.4);PM10:1组(1.3.9)、2组(2.4.9)、6组(2.4.9)、7 组 (2.5.9)、8组(2.6.5)、11组(2.6.8);NO2:2组(1.4.9)、8组(2.6.5)、10组(2.6.9)、11 组 (2.6.8);PM2.5:2组(1.4.9)、4组(1.6.9)、5组(1.7.9)、6组(2.4.9)、8组(2.6.5)、9组(2.6.4)、11组(2.6.8)。
同时满足SO2、PM10、NO2及PM2.5的组合为8组(2.6.5)(梯青塔、红枫大坝、环保局),即这种组合中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与全市污染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5优选结果分析
根据优选条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8组(2.6.5)组合既能满足初选条件要求,也能满足优选条件要求,可适合作为清镇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监测点。
环保局点位在未来几年内周边将面临大规模拆迁,不适合设置为常年的监测点位,结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664-2013)6.1对点位数量要求,清镇市城区保留2个监测点位即可。梯青塔位于清镇市中心城区的西部居住分区内,作为新旧城区的交界点,成为城市的中心,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664-2013)监测点代表范围规定,在此处设立监测点可代表老城区及职教园区潜龙路以西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能兼顾新旧城乡空间变化趋势的监测要求。红枫大坝点位是现有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清洁对照点,随着经济发展,建成区扩大,红枫大坝已属于清镇市中心城区旧城区,所在区域不属于红枫湖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为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因此拟把红枫大坝作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监测点,保持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延续性。
6结语
本研究采用网格实测法,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初选、综合优选后获得符合条件的组合组,并进行多种指标检验,最后确定清镇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点位。省环保厅专家组验收确认了优化点位。点位确定后进行新旧点位对比监测,新点位8组(2.6.5)(梯青塔、红枫大坝、环保局)组合监测结果接近于优化布点监测期间10个点位15d的市均值,旧点位组合组的SO2和PM10监测结果明显高于市均值,证实新点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清镇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环境质量监测;督查;质量
环境监测的重点工作任务就是环境质量监测,对环境质量的变化和现状进行监测是基层监测站的首要任务,也是服务于人们的根本体现。我国对环境质量的监测越来越重视,但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缺乏监管检查的机制,在测量数据上没有足够的真实性等问题。现在要完善的就是建立科学的环境质量监测的督查系统,做好监查的工作。
1 开展督查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的问题是我国相当重视的问题,要想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就要对环境的质量进行改善;当然,是要以监测的数据为依据,做系统的分析工作。监测的数据不仅可以校验各项污染减排的质量,还可以作为城市环境治理和政府考核的重要依据,这项监测的结果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项内容。为了能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就必须要重视测量的督查工作,这能为环境监测的质量做好保障工作,还能促进环境监测的发展进程,所以,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要对督查工作给予重视。
2 环境质量监测现存的问题
2.1 监测点在设置上没有代表性
各个城市都希望能将环境的质量都能达标,增加城市环境考试的绩效点,在这种行政的影响下,相关的部门将环境的监测点都设置在环境质量相对好的地段上。有的城市就将工业空气质量测量点设置在远离污染重的区域,将监测商业交通区域的空气监测点设置在空气相对清洁的区域;这样在城市考核评比的时候就能使本城市的环境质量名次靠前,但却不能清晰反映出真实的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也不能了解到真正的质量变化情况。还有的城市在设置监测点的时候,环境监测的覆盖面太小,不能及时发现环境存在安全的隐患。这些都充分说明在环境监测点的设置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2.2 环境质量监测的仪器和方法不统一
在我国环境监测的问题上,各地使用的环境监测仪器都存在差异,多个公司多个仪器型号都在各地出现。在进行环境质量的监测上,使用不同的仪器监测出来的数据也有一定的偏差,因为仪器的原理和使用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误差,测量人员也没有办法去控制。在监测方法上,使用手动监测和使用自动监测也是有误差存在的,而且差距还相对较大,这就导致了在环境的质量监测上产生的数据缺乏可比性,也缺少客观的依据。
2.3 监测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欠缺
我国的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人员在综合素质和监测的能力上也有差距,还有监测投入的经费和仪器的因素。在经济较好的市级监测站可以用少数的人就完成监测任务,而经济条件差的城市甚至用多于几倍的人数才能完成监测任务,并且在监测的能力上也比较差,对监测的结果也缺少准确性,有的出现了质量异常的数据都不会去处理,监测数据严重的失真。有的监测站是由其他部门的空气站工作,本来就任务重,再加上要进行环境监测,就更是疲于应对,不能及时做巡查工作,而且还不具备专业的测量,在管理维护上也没有经验,使环境质量的检查数据没有真实的保障。
3 环境质量监测的督查内涵
环境质量监测督查是指为了加强对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对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各要素和环节进行的监督检查以及旨在发现潜在环境问题,预警环境风险而开展的区域环境质量调查。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督查的基本程序主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其管理职能确定。
4 环境质量监测督查的工作内容
环境质量监测督查以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为对象,既具有对环境质量监测的监督管理、监测数据督查功能,同时具有调查区域环境问题、预警环境风险的作用。
4.1 调查核实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代表性、科学性。一方面,通过对历史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实地踏勘,论证布设的监测点位=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反映功能区水体或大气环境质量特征及污染水平,点位的数量和分布是否完全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另一方面,核实具体采样点位置与上报信息是否相符,并对其周边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考察。对于水样采集点,主要看其附近是否有其他污染源汇入。
4.2 全面审核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一方面,根据区域环境质量多年来的整体情况或变化趋势,对上报的监测数据进行审核,核实异常或可疑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实地查看监测站是否保存了一年以上的环境质量监测历史数据,调阅环境质量监测原始记录,查看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人为修正数据现象;对自动监测系统,要查看采样仪器数据、中控机数据与上报数据是否一致。
4.3 开展环境质量现场抽测或调查性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针对环境空气,可利用空气质量流动监测车或采用手工监测方式,对全部或部分监测点位开展现场比对监测;对于重要或敏感的水质断面,可采取上级监测站与下一级监测站共同采样,分样分析,分别报出监测结果的方式开展督查,并分析双方数据的可比性,确定误差来源及解决办法。
结束语
对环境质量进行测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也是反映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依据。在测量的工作中,一定要确保测量的方法得当,目前我国各地的监测在仪器上有较大的差异,使测量的数据没有可比性;再加上各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不合理,规避了重点的监测区域,使监测的数据缺乏准确性。我们要加强环境监测的督查管理,对监测的方法和数据进行监督管理,保障环境监测工作能有效进行,并且使环境问题得到科学的解决,进一步加大环境监查力度,为环境的质量监测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廖岳华.关于开展环境质量检测核查的思考[J].中国会议,2013(8).
[2]王帅,丁俊男.关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点位设置的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8).
篇8
一、抓好五大重点工作
(一)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一是空气自动监测站(三参数:so2、no2、pm10)要确保正常运行。二是年内按空气质量新标准(六参数:so2、no2、pm10、co、o3、pm2.5)完成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以争取国家及省级的资金的支持和满足政府目标考核要求。
(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一是继续做好县政府所在地以及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二是明确工作任务。县政府所在地常规监测项目1次/季度、全分析项目1次/2年,乡镇基本监测项目和补充监测项目1次/半年。
(三)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工作。一是开展标准化建设“回头查”工作,县监测站严格按照《省环保厅达标验收评审报告》提出的整改意见的要求,精心组织,明确责任,抓好落实,保持监测能力并逐步提高。二是今年县监测站将迎接上级的实验室资质复查工作,县监测站在做好各项监测工作的同时,按复审要求积极准备,确保顺利通过实验室资质复查工作。三是县监测站力争完成地表水监测项目31项(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异丙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硝基苯、二硝基苯、硝基氯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滴滴涕、林丹、苯并芘、阿特拉津、钼、钴、铍、硼、锑、钡、钒、铊)和室内空气监测项目(甲醛、氨、tovc、笨、氡)的能力建设。
(四)总量减排监测工作。依据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职责。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达到75%以上、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达到80%以上、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达到95%以上。一是依据市上出台的考核细则,结合实际,分解工作目标任务,强化各级责任落实。二是开展有效性审核。严格按要求开展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三是组织业务培训。组织企业参与市环境保护局开展的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的管理和技术培训。四是加强监督管理。监测站要进一步规范监督性监测工作程序和信息报送程序,确保监督性监测的“监督”作用。
(五)监测数据应用和信息公开。一是督促辖区内的国控企业公开自行监测信息。二是编制本辖区2013年度《环境状况公报》,并于“六.五”世界环境日前;编制本辖区2013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按《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要求报送和。
二、做好年度监测工作
(一)完成例行监测任务。一是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按照《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2014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任务的通知》(宜市环发〔2014〕25号)文件要求做好包括:环境空气、水环境、饮用水源地、声环境等工作。二是强化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包括:国控、县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三是认真开展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环境质量因素监测。按照《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环境质量因素考核细则(暂行)》的规定,组织开展我县的省级环保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环境质量因素监测。
(二)做好应急监测工作。一是加强对日常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数据和空气、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和判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及早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二是完善应急监测方案,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物资、技术储备,不断提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要及时组织落实应急监测队伍,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尽快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及时上报监测数据。三是积极参与市上组织的应急监测演练。
三、强化监测基础工作
(一)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严把进人关,增加的人员均应为环境监测相关专业人员,或专业技术人才,配强监测队伍。二是切实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安排技术人员到市站跟班学习或请专家到我站指导等方式提高业务素质。
(二)加强质量管理。一是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质量管理。监测站严格按照《市区县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切实做好自动空气监测站工作。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和质量控制。监测站应加强对内部的技术管理,强化质量管理措施。
(三)开展监测培训。一是监测站应在站内组织开展培训学习。二是实施环境监测人员到上一级环境监测站“跟岗培训”。
(四)强化廉政建设,树立环境监测形象。加强环境监测系统行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端正行业作风;大力践行“科学监测、诚信监测”,严格执行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抵制不良干预,不出假数,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真抓实干,为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监管和公众要求。
篇9
关键词:环境质量检测;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并且有逐步恶化的趋势。在这种现状下,做好环境的质量监测工作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环境质量的一项主要手段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工具。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下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再浅要的分析下如何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质量水平。
1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指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依据各种高科技对决定环境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环境质量以其环境的变化趋势。环境质量监测是对决定环境质量因素的全方面的、间断或者持续的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质量监测是不可或缺的。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环境质量监测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环境质量监测不仅仅是对决定环境质量的各因素的监测,同时也是对自然界里所有生物以及生态的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有三个主要类型,即监视性监测、研究性监测以及特定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具有持续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可以全面的监测决定环境质量的各因素,而且这种监测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持久的,因为环保是一件长期的工作,而环保又离不开环境质量监测。
2 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性
2.1 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相应的出现不少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成为21 世纪最重要的工程之一。环境质量监测是对决定环境质量各因素的测定,因此,当出现环境污染时,就需要环境质量监测对造成影响污染的各因素进行全面、持久的监测。比如当某一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环境质量监测测定影响环境污染的各因素,如大气、土壤、森林、水资源等等,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研究,及时地制定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案,科学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在还没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地区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2.2 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
经济与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一对,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基础,而环境也必然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因此 ,我们必须搞好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在城市经济建设中,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关的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的制定离不开环境质量监测。通过环境质量监测,城市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城市环境信息,这些环境信息对城市环境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它能使政府在制定城市环境规划时少走点弯路,提高城市的整个环境质量。
2.3 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科学技术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环境质量监测是一种以高科技为手段的监测,但同时环境质量监测又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质量监测在对决定环境质量各因素进行测定的时候,收集到比较全面的、科学的数据,这些科学数据为人们研究科学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加快人们研究科学技术的步伐,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比如,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可以为地质学家提供相应的地质信息;在监测生物资源时,可以为微生物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
3提高环境质量监测质量的对策
在新时期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质量监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不能忽视环境质量监测的作用。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我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相应的配套技术不全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提高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水平。
3.1 改进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
目前,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相对的落后,其先进程度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我们必须改进落后的监测方法,建立自动监测的体系,提高其在噪声、空气以及水资源等方面监测的准确率,提升整个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自动化能力,促进环境质量监测质量的提高,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更好地进展。
3.2 培养环境质量监测人才
环境质量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只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才可实施。在新时期,我国缺少专业的环境质量监测人才,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一批专业的环境质量监测人才。这些环境质量监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过硬的监测技能,并具有国家持证上岗证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正确的使用监测仪器,认真分析监测的结果,并且根据监测的结果制定出高效的防治方案。
3.3 提高环境质量监测的技术水平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不断地发展,在环境监测技术上,虽然我们拥有一些先进的技术,也取得一些令人欣慰的效果。但总体来说,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技术水平,在已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上,不断研制出新的、先进的技术,寻找适合我国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最佳路线,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的规范体制,提升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4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
3.4.1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的制度管理,制定全面及时的质控计划。
质控工作涉及到监测工作的每个工作环节,每年年初根据监测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这些计划包括: 仪器设备检定计划,仪器运检,仪器核查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使用标准物质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质控考核计划等。质控工作单纯的对于工作量来说,的确是任务量的增加,但其作为监测工作的流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维系监测数据生命线的保障作用,因此,质控工作计划是顺利完成监测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要对监测任务,受控的岗位及受控的工作环节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计划和质控措施,进而使质控工作顺利进行。
3.4.2提高质量意识,端正管理思维。
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经过实践已经积累了相对成熟的质量管理经验,各单位在质量体系文件指导下,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转化成为每个监测环节的自觉行动,使质量管理的规范和要求在各个工作领域得到贯彻落实。管理者应当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反对形式主义,在从事质量检查和评审工作时不能走过场,同时运用好常规的管理措施,如现场空白、密码平行、加标回收、不定期监督检查等;质量管理员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中间环节,应给予一定的权力,配备相应的资源,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质量管理效能;正确处理好管理、人员、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员和任务发主冲突时,质量管理措施仍然要执行到位,不能由此形成管理时紧时松的坏习惯。
篇10
关键词:环境监测;健康;技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X83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2009(2016)01-0001-04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与化学品使用量和品种的不断增加,新型环境污染层出不穷,化学性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受影响的问题更为突出,积极应对化学性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已成为迫切需求。2015年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中第39条“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明确了环境与健康保护制度,开启了我国环境与健康保护工作法制化的新征程,对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控制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需要[1-2]。今以江苏省典型区域为试点,开展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研究,在总结、分析试点应用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基础上,对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作探讨。
1环境与健康监测现状
近年来,环境保护部将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设立了专门的环境与健康管理机构,了《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等,开展环境与健康调查研究工作,如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调查、淮河流域环境污染与癌症风险评价、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等。然而,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仍然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控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仍将处于较高水平。环境与健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环境与健康的现状不明,底数不清,致使一些急需开展的工作难以实施;二是缺少透明、公开的公益性环境与健康基础数据库,部分特征环境污染物的监测资料,以及部分疾病和死亡的人群资料;三是现有环境与健康管理缺乏整体性,基层环境健康工作基础薄弱等[3-5]。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的主要内容,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监测和预警及风险管理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环境与健康监测是环境风险预警和管理的基础,监测信息是环境风险评估所需要的资料[6]。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针对环境与健康监测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导致此方面的工作无章可循。从江苏省环境监测的现状来看,尽管已开展了大量的常规监测,以及污染源、土壤、饮用水等多项专项调查,但这些调查和人群健康结合较少,加之环境与健康监测尚未纳入常规工作,对人体健康影响更为直接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基础数据缺乏,不利于政府部门实时把握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损害的状况。鉴于此,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研究有望弥补此项监测技术内容,为获取环境与人群健康等方面的信息、常态化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奠定基础,也为支撑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及预警提供科学保障。
2环境与健康监测基本原则和技术思路
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原则:一是环境与健康监测应具有全面性,需综合考虑影响人群健康的多种环境要素。当前,影响人群健康的环境因素呈现出多介质污染(室内外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多途径(呼吸、饮食、皮肤暴露)、多种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新型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等)、复杂健康风险的特征[7],要摸清环境与健康问题,应全面调查分析环境空气、水、土壤、尘、食物等多种环境介质对健康的影响。二是充分基于现有环境监测工作和资料,保证资源节约。多年来,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完善,环境与健康监测作为监测体系的一个新分支,应充分利用现有体系中的相关内容,做必要的拓展,避免重复监测。三是环境与健康监测在满足自身特定要求的同时,应与我国现行的空气、水、土壤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衔接,监测方法和规范等技术要求不应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四是与目前实际监测工作水平和能力相适应,使技术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风险评价所需的监测数据科学、合理、严谨。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总体思路是以保护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为目标,以历史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状况、人群健康情况等为科学基础,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环境与健康问题的特点,结合常规性环境监测工作,因地制宜,重点加强与健康相关的特征污染物调查和研究,充分反映空气、水、土壤、尘、食物等多种环境介质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和基础工作能力提供科技支撑。环境与健康监测内容框架见图1。
3环境与健康监测领域分析
环境与健康是一门交叉学科,相关工作属于环保和卫生部门交叉管理。环保部门主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保障人体健康,卫生部门主要从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来指导人们尽量避免环境暴露,由此决定了环境与健康监测是一个综合性的监测。按照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方式和途径来归纳,环境与健康监测内容一般包括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人体内外暴露、健康效应监测等方面(见图1)[8],从而获得环境污染状况、暴露途径和强度、健康损害等信息,掌握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程度,为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提供支撑。从目前环保和卫生部门的职责划分来看,污染物排放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人体外暴露监测属于环保部门的职责范畴(即图1中虚线包含部分),而内暴露监测和健康效应监测则属于卫生部门的职责。今研究的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的内容主要基于环保部门的职责,探讨在选定污染区域开展污染源、水、空气、土壤(尘土)、农产品等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环境要素监测工作。
4技术内容及相关要求
4.1现场考察与资料收集
现场考察与资料收集作为环境与健康监测的基础工作必不可少。现场考察是为了直观地了解当地的污染物排放、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等情况;资料收集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情况,收集内容包括该地区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排污企业情况、人口、农药使用、人群健康状况等资料。通过现场考察和基础资料分析,了解选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现状与演变历史,以及特征污染物排放情况、人群生活方式等,筛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特征污染因子,确定污染区调查范围,同时选择无明显污染来源地区作为对照区开展监测。
4.2污染源调查监测
开展工业污染源调查监测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该区域污染物尤其是特征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为寻找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联提供一定的支撑。污染源调查包括历史污染源调查和现状污染源调查。历史污染源调查需收集调查区内相关污染源企业的基本情况、运行时间、生产工艺、产品种类、原辅材料、污染物排放历史、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污染源调查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源现场实测,收集污染源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种类、工艺流程、原辅材料、废水和废气排放方式、废渣处理处置方式等。污染源监测指标可以从2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企业的原材料使用、生产工艺及历史环境监测资料等,选择企业可能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二是与环境质量调查相对应,选择其筛选的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为研究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和转换规律提供依据。污染源监测在每年生产旺季和淡季各1次。
4.3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水环境、空气、土壤监测等,以全面了解可能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环境因素。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较完善的点位和较全面的监测项目,此项工作的开展应以现有监测工作为基础。4.3.1水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包括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应结合例行监测工作,同时考虑当地与健康相关的特征污染因子。地表水水质监测应选择对饮用水源影响最大的河流作断面布设,包括已有国控、省控和县控断面,以及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的重点断面。饮用水源地分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分散式供水(多见于农村地区)。对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应在典型区域范围内,至少选取代表该地区水质状况和水源类型的一两个点位采样监测。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依然采用分散式供水方式,多为深井水,而根据历史资料,更早时很多地方仍然饮用浅层地下水,由此可见,分散式供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由于分散式供水往往量大面广,综合考虑工作量,可以选择与人群健康最密切相关的地区布设监测点位。水环境监测频次可以每半年1次。4.3.2空气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主要包括2种类型:一是了解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特征污染物水平;二是了解选定污染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或特征污染物排放水平。根据典型地区的污染源资料、气象资料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该地区的点位分布和数量,监测项目包括常规指标和特征指标。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尽可能选择国家、省、地方原先设置的点位。污染区域布点依据主要风向和扩散途径,污染源下风向可参照无组织排放监测规范布点,影响人群健康的敏感区域可采用网格布点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同时在污染区上风向设置参照点[9-10]。空气监测频次可以每半年1次。4.3.3土壤监测土壤监测宜优先选择污染地区土壤、农田土壤、与人群密切相关土壤、社会关注热点土壤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现和研究土壤污染与当地人群健康的关联。土壤监测采用网格布点,在污染扩散途径及与人群密切相关的区域可以加密布点,在污染影响较小的地区可减少点位数量[11]。土壤监测每年1次。
4.4外暴露监测
根据污染区和对照区人群分布情况,开展外暴露监测。外暴露调查包括经口摄入、呼吸吸入、皮肤接触3个方面,确定重点关注的特征污染物影响健康的主要环境介质及影响途径。根据人与环境污染物的接触途径和方式,外暴露调查主要包括:一是经口摄入的饮水和饮食监测;二是呼吸吸入的室内空气监测;三是皮肤接触的水和尘土监测。调查采用抽样方式。饮水在调查人群家中抽样采集管网水、水缸水或井水等;饮食抽样采集家庭粮食、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及奶制品等;室内空气在居民家中采集空气样品;尘土采集居民家中或院落地面的灰尘。外暴露调查点位布设在受污染物影响明显的区域,频次为每年1次,监测项目主要为特征污染物。
4.5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参加监测的实验室必须通过计量认证,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开展监测工作。在现场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全过程实行质量保证,现场采样、样品保存和运输、实验室分析、监测报告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严格执行质量审核制度。采样、样品交接、前处理、分析、数据处理、报告等记录应归档齐全[12-13]。
5结语
环境污染因素在影响我国居民健康风险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环境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今从环保部门的角度,对环境与健康监测作初步探索,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环境与健康工作在我国逐步兴起和发展,其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泛,各方面工作互相关联、互相支撑。环境与健康监测作为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基础,需及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及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的系统性调查,建立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制度,有效完成环境与健康监测任务。
[参考文献]
[1]段小丽,魏复盛.我国环境化学污染物的健康影响现状和问题及科研发展方向[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12):1111-1114.
[2]熊跃辉.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是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必然趋势[J].环境保护,2014,42(23):29-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1,38(2):45-48.
[4]范清华,张涛,沈.典型区域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构建[J].环境科技,2014,27(1):65-68.
[5]孟伟,于云江,郭庶.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的管理与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1):4-7.
[6]王先良,王春晖,江艳,等.中国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策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2-16.
[7]段小丽,李屹,赵秀阁,等.“十二五”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的思考[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30(3):210-214.
[8]段小丽.暴露参数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9]吉贵祥,张涛,范清华,等.某农药厂周边空气毒死蜱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14,30(1):6-9.
[10]张涛,范清华,吉贵祥,等.典型乡镇饮用水和农作物的污染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技,2015,28(1):54-56.
[11]鲁敏,李荟敏,贺小敏,等.某金矿周边土壤和地下水中砷的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27(3):45-47.
[12]戴秀丽,朱培瑜,王蕾,等.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5,7(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