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实训感悟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实训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气实训感悟

篇1

感悟信息技术教师地位

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

信息技术教师在各学校普遍被领导和同事看成“能人”,而现今工作中大多事务都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处理,技术问题出现得多,“能人”就常被请教。我曾经到学校找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办事,他很疲惫地告诉我,因为两位教师的计算机系统崩溃,他花了整整一早上的时间给那两位教师安装系统。实际上安装系统、安装软件、网络的基本配置等工作很简单,大多驱动都是系统内置的,很多人不会安装系统只不过是不敢做而已!微软公司的主讲教师说的好,“不要让简单重复劳动耽误了你得发展”。有的学校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在校内成立了“电脑医院”、“机器医生”等课外小组,成员由学生组成,减轻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负担。要记住,只有优质课的评选,没有维护机器、排除故障的评选!

技术与教学

这次培训中有人说,我最怕别人提出我解决不了的问题。微软公司的主讲教师很坦率地说,我经常被别人问住!是啊,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范围很广,知识更新率又高,你就是不断学习,也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因此走进了一个误区:钻技术!固然,提高专业技术对自身的发展一定是有利的,但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跳出“钻技术”的怪圈,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教学方面吧!你是教师!

专业知识体系残缺

目前,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有一部分是非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是自学或者通过进修获取的,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体系。这部分教师动手能力很强,理论知识一般,往往能解决问题而不知道为什么。我遇到过这样的教师,平时谈笑风生,在处理问题时(尤其是网络方面)却沉默不语,如果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设置,他不清楚。更有甚者,胡说、乱说,当别人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时,他头上的光环就会黯然失色!前面也说过,不要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技术,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要坦然面对,不要逞强,这样你就不会太累了!

感悟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时间观念

对成人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时,往往总是等绝大部分学员到齐以后才开始讲课,而下课也是提早几分钟甚至更多,因为从学员频繁看表的动作,我知道他们已经坐不住了。由于学生不守时造成的时间浪费一直没有好的解决方法。而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次培训的主讲教师是微软公司的专家,他们在教师机上安装了提醒闹钟,他们总是能在铃声响起时,执行或完成他们的工作。时间掌握如此准确,不能不让人敬佩,可见他们的备课非常充分。尽管他们准点上课、准点下课,从未强调过遵守时间之类的话,但是我们各省的学员也没有迟到、早退的现象。为什么?从第一天说起,我早晨略微迟到了几分钟,已经开课,下午早早来到教室,当上课铃声响起时,虽然学员来了只有一半,可教师仍然正常开课。这天过后再没有迟到的现象了,因为迟到就听不到想听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或许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抓住了学员,是教学方式吸引了学员,是教师的魅力抵制了迟到!

篇2

[关键词]高职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75-02

高职铁道通信信号类专业是铁道类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为铁路企业的相关部门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铁道通信信号类专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也在提高,因此铁道通信信号类专业只有不断进行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提高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质量必须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过低,而且大多数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从学校进学校,现场实践经历为零,无法胜任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这是许多人都在探讨的话题。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正在加大实践教学比例,这种现象无疑将制约教学改革的进程。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选派无现场经历的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半年至一年,以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为例,可以到铁路电务段、通信段等工区、车间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高职教师队伍当中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专业知识似乎有些陈旧,应该及时进行学习培训,尤其利用假期可以参加一些企业举办的培训班。比如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教师可以参加铁道部定期举办的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培训班进行知识更新。

现阶段,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强调“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专业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才能跟上高职教育的发展。另外,为了增强专业师资力量,可以从现场聘请一些有经验的能工巧匠、专家进校进行兼职教学,但从实践中发现他们往往缺少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满意,因此可以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弥补他们的不足。总之,要提高高职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我认为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专任教师要求:具备通信信号、电子信息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不低于70%,具备开发职业课程、组织与实施教学的能力,具备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训、技能大赛的能力。每两年到现场实践锻炼应不少于两个月。

兼职教师要求:铁道通信信号相关企业的能工巧匠或技术能手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定的组织与实施教学的能力,身体健康,热心教育事业,责任心强。

专业师生比: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要求为1:16。

二、提高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质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教师在讲授专业必需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改变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教学技术。

建议采用模拟仿真、教学录像、PPT课件、FLASH动画课件、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维护设备感悟、规范演示、现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达到教学目标,并形成可扩展的、可迁移的、可持续的职业能力。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教学方法设计如下。(以通信线路与综合布线课程为例)

具体运作过程为:学生接到维护任务后,成立多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根据编制的维护工作计划进行维护。教师可以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采取先进、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维护任务,并形成初步的通信线路维护工作能力。小组负责人的职责类似于工长,负责班组管理、人员分工、任务检查与验收工作等,小组负责人采取轮换形式。

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设置与电务部门实际维护工作一致的工作分工、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及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教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广泛教学资源,根据每个学习任务的开放程度、难度,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对比、现场教学、成果展示等教学形式,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为主,教师更多以“师傅”“导演”身份出现,成为学生的激励者、咨询者和指导者。

三、提高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铁道信号专业校内应该至少建成以下八个实训基地:铁道信号专业技能演练鉴定实训室、铁道区间自动控制系统维护实训室、铁道信号基础设备维护实训室、铁道信号室外实训场、通信线路与综合布线实训室、数字传输系统实训室、铁路专用通信实训室、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应有校外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具体内容铁道信号专业技能演练鉴定实训室和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应有校外实训基地为例:

(一)铁道信号专业技能演练鉴定实训室

设置6502大站电气集中车站设备、计算机联锁车站设备、编组场、驼峰调车场设备1套,用于进行信号工车站联锁、区间闭塞、轨道电路等多种实验与实训;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组成及电路动作关系实验、故障处理实训;计算机联锁设备操作及故障处理实训;64D型单、复线继电半自动闭塞的动作关系实验及故障处理实训;列车编组与驼峰调车作业过程演示实验和设备维护实训等;可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的实作考场。

(二)通信线路与综合布线实训室(见下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机床线路;实训;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管树强(1960-)男,河北省任丘市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液压与气动技术;雷素华(1962-),女,河北省任丘市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43-03

一、高职院校机床线路实训课的现状

(一)实训教材不完善。目前,电力拖动实训类教材不少,但真正适合高职院校完整的实战型实训教材几乎没有。许多高职实训类教材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部分教师自编讲义时,又缺乏探究性,往往以作者个人理解为主,编写的讲义存在着质量问题。

(二)教学设施与生产设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之前的高职毕业生,通过电力拖动实训后,对电机控制线路(比如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基本技能的掌握,绝大部分同学都很熟练,但是,真正一接触到生产实际,感觉有些陌生,还是不能顺利衔接。主要的原因,学校的实训台与实际生产装置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不能把整个生产过程完全展现出来,对实现毕业生很好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直接影响了实训效果。

(三)专业教师现场经验欠缺。机床线控制线路实训课成功实施的关键是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该实训内容是今后工作中的一部分,明确学习目标,坚定努力方向,进而感受到工作现场的氛围。大多数高职院校担任机床线路实训教学的指导教师缺乏现场经验,对机床线路工作过程体验不深,导致不能把有关机床完整的工作过程展现出来,致使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四)学生接近生产现场的机会较少、甚至没有。在操作台上进行机床线路实训,控制线路简单,学生实训的都是零散、断续的技能,部分动作过程不能实现。不具备综合的应用能力,很难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也不能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达不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是劳动教育思想,它起源于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在如今仍然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职业教育是较成熟和成功的职业教育,其教育理念就是实施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而展开的教育形式,它以学习过程生产化和社会活动统一为内容,以使受教育者提前与社会相融合,提前适应当代企业的生产活动、运作过程、管理方式等社会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它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比较是一种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最直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模式,是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整个过程学生直接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教给学生自己处理,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设计方案、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以合作或分工的形式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进而促进了素质教育和整体教学。

三、 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项目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辅助作用。

(二)根据课程内容,选取适当的子项目,开发项目模块。

1.项目模块。由若干个子项目构成,子项目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工作任务组成,其中包含若干个实际工作任务;也可以是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它能完整地展现生产某一产品的工作过程,或者是只解决生产过程中某个单个或局部的问题。一个项目模块,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这些子项目间的关系有: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按生产过程真实体现工艺流程以及同样的工作方法解决不同的生产问题,等等。一个项目模块就是一个典型产品,项目模块下的子模块所涵盖的是该典型产品的某一部分(产品的安装、运行维护、维修、售后服务),每个子项目至少4学时以上。

2.子项目应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确定工作任务。其内容包括:工作任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拓展性知识、工具仪器、材料、操作要求、项目考核标准、所需时数等。其中专业基本技能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如操作方法和步骤、工艺、工具(仪器、设备)的使用等。专业理论知识,是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它对技能的形成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并作为“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的依据,其基本要求是以体现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并避免“带徒式”的教学方法、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倾向。项目考核标准要与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相结合,并纳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

四、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线路实训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因而必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项目教学法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零距离”对接的方法之一。在机床线路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一)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对每一种机床线路的元器件布置、工艺标准、线路走向、控制过程、通电测试、故障分析与处理等各个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前续知识、组员间、组间相互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解疑答惑,从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学生的机床线路安装与检修技能得到综合锻炼。机床线路安装实训按照工厂生产车间的机床线路进行布局(比如电动机、按钮、十字开关、行程开关等的实际位置),需要负责所有的安装和调试环节,在此过程中,既熟悉了生产产品的加工过程及企业的运行过程,又掌握了该机床整体过程的控制和操作,使学生的安装与检修技能几乎可以得到完整、深入和全面的锻炼。

(三)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完成操作项目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自然而然地会采取小组内或组间协调、合作的方式,通过合作既锻炼了学生与他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其团队意识。

(四)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得到培养。在项目法教学过程中,以来自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为内容,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把实训室当成生产车间,实训小组模拟工作班组;车间主任(学生)、班组长(学生)亲自领导、分配组内工作,是真正学习的主导者,他们能亲身感受到要完成该项工作任务所担负的责任,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关注本组项目的进度、工艺的标准性、操作的规范性、完成的准确性,爱护公物、工具等。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提升。

五、项目教学法机床线路实训中的实施

项目实施之前,教师要将以下内容向学生交代清楚:实施该项目在行业或企业的实际意义、项目所达到的功能、实施该项目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项目流程、工艺要求、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以及考核方法等。下面就“机床线路实训”为例说明其基本实施步骤。

(一)确定实训项目

在教师提出项目要求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教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主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围绕项目的内容通过现场观摩、学习,结合自学等方式了解必要的知识。

在“机床线路”实训中,先通过现场观摩和现场教学,使学生对每一种机床的电气控制、机械控制、电气与机械联合控制、机床的结构以及机床的工作过程等建立起一个感性认识,并对该机床的加工功能、动作顺序加深印象。确定项目后,教师应对此项目下达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完成任务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工艺要求、完成此任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根据项目的培养目标和学习任务,首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初步制定完成项目的工作计划、工作步骤和学习要求。学生在老师发放的工作计划表上填写,填写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线路原理图、元器件安装位置图、接线图、所实现的功能、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元器件明细表等。然后老师对此计划进行辅导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必要的时候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提供一些生产案例、观看录像、带领学生到生产车间参观生产过程等,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机床线路实训的前期任务是准备原材料、面板布置、元器件及线路的安装等。后期任务是自查线路、通电试运行(包括查找故障、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等)。通过以上流程完成项目任务计划书。

(三)实施项目计划

对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项目教学,首先确定项目组长,由组长来分配各组员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及组员间怎样相互协作,按照各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展开工作。教师做好引导,对于在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应及时地在组内或是集合全体学生进行讨论;根据工作任务,教师还应适时地穿插与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内容,并在组内或组间建立一种相互协作的工作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1.前期准备。除了在课堂上系统的学习外,利用网络、图书馆、相互交流的方法,增进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在此项目中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收集以下相关资料:不同型号的该机床的加工功能、不同型号的该机床的电气控制电路和电路原理、元件明细表、机床线路安装工艺要求等。复习以前课本相关知识,学习机床控制电路各模块功能,掌握元器件识别、检测及安装工艺。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分组讨论交流并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整理组合。学生填写领料单,任课老师签字,到库房领取元器件,并根据明细表逐个清点、检测。

2.安装线路。当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时,可能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学好,大多数情况是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注意力的分配所引起的。解决办法是细化操作步骤、分阶段的辅导检查。

3.检查调试。安装完毕学生根据任务书指定的检验内容与步骤进行检查,最后通电测试。

本阶段是学生技能、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各组在其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完成“机床线路”安装项目。为了使项目能顺利完成,教师要做好巡回指导。

(四)检查评估项目

各组项目完成后,先由学生以组间交流的形式进行自我评价,每组学生对外表述整个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收获和有目的地展示元器件布局、接线工艺、线路走向等阶段性成果。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和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的方法及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组间交流环节非常重要,不仅能让学生表达自己从中学会了什么,分享自己或他人成功的快乐,还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该项目的后续发展。如果最后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现象分析并查找原因,从而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学生先对本组作品进行组内自评,然后再以相互交流的形式进行组间互评,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而不是像以往只有教师进行评价、打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人意识。在自评过程中,学生要真正通过组内讨论评出任务完成的质量和不足,并明确在下一个项目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形成逐步提升的过程。2.教师点评。教师将该项目的量化标准面向全体学生通读,学生根据量化标准和作品对照,回顾自评结果明确哪些地方有出入,从而找出作品的差距,发现问题,并引以为戒。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总体评述。

3.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利用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老师可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提问,使学生在全面总结自己此次活动表现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自己作品的修改方案。

(五)项目总结

项目完成过程是各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是项目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是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点的总结,该总结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该知识进行解决;同时发现自己在哪些理论知识上有欠缺。二是操作技巧的总结,主要总结工艺形成的技巧、提高效率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遇到疑难问题的方法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和灵活的操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对与项目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开展“项目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技能时参与的机会多了,主体作用能充分体现,通过亲自动手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在过程中互相学习与竞争,并相互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达到了高职实训教学的目的。

六、结束语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使我们体会到项目教学法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即:既是学生提前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营造企业岗位氛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学生按市场岗位零距离就业。又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需要,实行项目教学法,必须要求全体教师根据机电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其由行为驱动内容,由理性认识转变为感性认识,通过改革,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工程型教师,以满足当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通过学习辅导、专家引领,全体参与,使专业教师达到:面向学生是老师,面向企业员工是培训师,面向企业是工程师。还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在推行项目教学法进行项目设置时,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内容,必将推动以岗位实际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必将有利于推动“以能力为本为,以生存求发展”教学过程和教育工作的改革,同时也将有力推动相应的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焦晨霞.谈“项目带动式”培养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6.

篇4

企业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实施主体,同样肩负着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且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上海电气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公众公司,十分注重包括管理会计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培养。本文联系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或“集团”)实际,探讨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后续教育提升财会人员管理会计技能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目前,企业财会人员多数是来自财经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在校学习管理会计时对其实施主体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在实际运用中会遇到什么问题。通过后续教育,一方面可以使财会人员带着问题学,对管理会计的理念和工具运用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使财务人员学到管理会计发展的新内容,更新知识技能。1.组织企业内训。国外大公司一般都设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如施乐公司、GE公司、西门子公司都设有自己的大学或培训中心,对公司内部经理人员等骨干员工进行培训。上海电气也设有自己的教育培训中心,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列入教育培训中心的培训计划。每年对财会人员进行不低于24学时的培训,对财会干部进行不低于48学时的培训,培训内容按不同层次设定。对新入公司财会人员进行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内部经营流程等培训,不但让他们了解企业状况,并植入管理会计必须围绕企业战略、适应企业文化和经营流程的理念;对一般财会人员每年进行新财税政策和管理会计技能的培训,使他们与时俱进,提升知识技能;对各级财务总监和财务部门负责人除了更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知识外,进行工商管理、国际金融、信息化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每年的具体课程根据外部形势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同时开设选修课程,进行个性化的培训,使财会干部不断提升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在培训方法上,采取“三个结合”:一是师资力量由院校教授、外部专家与培训中心讲师、企业资深财会干部相结合;二是专题授课与集团专项管理会计工作相结合;三是集中授课与集团内企业实践经验交流相结合。通过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提高了管理会计知识的培训效果,促进了管理会计在上海电气的实施。2.选送院校深造。上海电气在组织公司内部培训的同时,有计划地选送财会干部到财经院校、商学院深造。近年来集团内有多名财会干部或与管理会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职专业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研修;有多名财会干部参加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职工商管理硕士研修;另有一些财会骨干参加了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在职研修,均相应获得了MPAcc或MBA学位。由于是有了企业工作实践再接受院校的系统教育,使得他们对会计和管理知识具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3.派往国外公司培训。为了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会计人才,吸取跨国公司的管理会计经验,上海电气还安排管理会计相关人员到国外公司学习培训。如由集团总公司财务总监带队组织集团财务部、战略规划部、信息化部等相关负责人员,到与上海电气有紧密合作关系的西门子公司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和投资管理。西门子公司总部和相关产业集团作了充分准备,详尽介绍了西门子以战略为导向,每年编制三年滚动规划,根据三年规划编制年度预算和绩效目标,并开展过程控制、绩效评价考核的经验;介绍了对1000多家投资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并不断整合投资单位的经验;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框架和细节。学习人员开扩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形成了借鉴西门子经验,改进集团相关管理的共识。回来后不仅由集团财务总监与各级管理干部分享了西门子经验,并分批安排相应岗位人员到西门子公司进行对口学习培训。上海电气还利用在“走出去”过程中购并的海外公司作实训平台,陆续安排管理会计人员到海外公司任职、挂职、见习,使其了解管理会计在海外公司的运用,并熟悉国际惯例和提高外语口语水平及国际交流能力。

三、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

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跨度大的学科,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贯彻财务与业务融合的原则,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提高应用效率。因此非常需要既精通财务又熟悉业务、产品、经营流程、信息化技术并具有良好组织能力的复合型人才。1.实行财会岗位交流。以前在一些大型企业财会岗位分工非常细致,有的财会人员“一辈子”就管一个科目的核算;有的财会负责人“一辈子”就在一个单位工作,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财务人员知识面狭窄的现象。上海电气实行财会人员轮岗制度:一是企业内不同财会岗位的轮岗,使财会人员全面熟悉企业的核算体系,熟悉企业价值链的运行过程,熟悉“外部报告会计”和“内部报告会计”的区别和联系,促进财会人员对财务会计知识和管理会计知识的全面掌握。二是集团总部财会人员与下属企业财会人员的轮岗(或挂职锻炼),使总部财会人员熟悉下属企业特别是生产经营型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情况,下属企业财务人员更熟悉集团的战略规划和从集团整体经济效益出发对下单位的管理要求,促进财会人员既理解集团管理会计的顶层设计又懂得符合下属单位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应用。三是各企业财务总监的轮岗,集团委派到二级企业的财务总监或二级单位委派到三级企业的财务总监任期一般不超过四年,通过轮岗使财务总监熟悉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特点,促进财务总监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全面掌握管理会计技能。2.从业务干部中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为了提高财务和业务的融合度,上海电气从工程技术、经营管理、信息化队伍中选拔人员,经过财会知识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后加入到财会队伍,并对他们进一步培养。有工程技术背景的财会人员熟悉产品工艺,在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应用中具有优势;有经营管理背景的财会人员熟悉业务和经营流程,在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价值链分析等管理会计应用中具有优势;有信息技术背景的财会人员熟悉信息系统建设,在建立运用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和开发专项管理子系统中具有优势。这类复合型的人才,在管理会计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多年坚持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取得实效,在管理会计团队中复合型财会人员起到了重要作用。上海汽轮机厂现任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就是由技术队伍转向财会队伍,逐步走上财务部门负责人、分管副总经理的岗位,在他的带领下汽轮机厂的管理会计工作搞得有声有色。3.让财会干部担任行政领导或政工领导后再回到财会岗位。上海电气有意识地安排优秀财会干部担任下属企业的总经理或党委书记,锻炼一段时间后再回到财会领导岗位。在总经理的岗位上,需要把握所在企业的全局,不但要执行集团战略决策也还要从本企业实际出发作出不断提高本企业经济效益的各项决策,能切身感受到需要有怎样的财务业务信息来支持决策;在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需要围绕经济业务加强党建工作,要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各方面力量提升企业价值。因此,财会干部在企业领导岗位上锻炼了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这正是较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当他们重新回到财会领导岗位,就能有力地推动管理会计的实施。如现任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就是从企业财会领导岗位调任企业总经理,再回到集团股份公司财会领导岗位。上海电气重工集团财务总监,就是从企业财会领导岗位调任企业党委书记,再回到产业集团的财会领导岗位。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推行管理会计,取得了明显的业绩。因此,上海电气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了一批复合型的各个层面的管理会计人才。

四、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实战型管理会计人才

企业实践永远比书本来得丰富、精彩。管理会计人才不但要掌握管理会计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工具,而且要在实践中提升才能、创造成功案例。企业必须给财会人员提供实践机会,注重培养实战型的管理会计人才。1.设置管理会计岗位,提供岗位实践。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都设有管理会计岗位,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我国企业虽然尚未达到这样高的比例,但需要向这样的方向努力。上海电气的各级财会部门都设置了管理会计的岗位,如全面预算管理岗位、分析研究岗位、成本管理岗位、资金管控岗位等等,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在不同的级次,可以是一岗多人、一岗一人或多岗一人,在电站集团等较大的产业集团还专门设立了成本管理处。这样使相当部分财会人员能参与管理会计实践,再加上述岗位轮换,使大部分财会人员能接触管理会计。上海电气还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让企业财会部门有更多人员从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参与管理会计,逐步实现财会部门工作重心的转变。2.建立“虚拟团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上海电气将各企业的管理会计骨干组成“虚拟团队”,团队成员平时在各企业工作,集团随时可以召集起来参与集团层面的管理会计项目。使其不但可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而且有机会参与集团层面管理会计方案的顶层设计和集团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支持。如在新常态下集团为引导企业从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转向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制定新的全面预算和绩效指标体系,总部财会人员和“虚拟团队”成员,共同研究制定以自由现金流、新接订单、销售收入、净利润为核心指标的新指标体系。又如上海电气受“产能过剩”影响,风电业务和重工业务的经济效益明显下滑,总部财会人员和“虚拟团队”成员,分别对这两个行业进行了产业前景分析,选取了行业内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对比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设计分析模型,从市场、产品、技术、行业上下游、商业模式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同时运用管理会计工具,计算集团这两项业务中各类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各类费用对效益影响的敏感性程度,揭示这两项业务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决策建议,形成专项管理会计报告。集团管理层依据专项管理会计报告,对风电业务调整资源配置,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产品,实行差异化战略,并扩大业内配套,降低产品成本;对重工业务削减产能、“瘦身减负”,使这两项业务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在实践中培养人才,上海电气逐步形成了一支实战型的管理会计队伍。

五、加强绩效考核激励优秀管理会计人才

篇5

[关键词]PLC控制;实训教学;多媒体教学

About PLC Practical Teaching discussing

GUO Li-li

Abstract:The Applied Technology of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is an imporant professional course to the Industrial Electric Automation Specialt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s Specialty.It's character is linking weak current and strong current,software and hardware,theory and practice.So we may let our students primely command this technology by practising operation and makimg use of many reasonable teaching means,and then our students must adapt sociality quarters.

Keywords:PLC Control Practical Teaching;Multi-media teaching

PLC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无触点设备,改变程序即可改变生产工艺,而克服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中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灵活性差等缺点,PLC技术已成为现代控制技术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机械行业已经从机械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工手段已经由技术型向智能型转化。原来有继电器控制的生产设备,因其控制装置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改变生产程序不方便等缺点已不能满足产品多元。可编程控制器的问世很快受到工业控制界的欢迎,并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相关人才欠缺,因此我们就要求学生除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外,通过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操作技能达到符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这就决定了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一定要根据本课程不同教学内容及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院为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职业学校更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对电类学生的PLC实训教学,添置了一整套PLC实训设备,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理想的实训条件,我做为一位职院实习的教师,谈几点关于PLC实训教学的想法。

一、注重专业基础实训

部分学生学习基础都较差,从而导致本课程教学基础薄弱,教学难度很大。我学院在这方面有自己的模式和特色,在实训教学中,首先进行基础性训练,如照明线路,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在电工板上实际布线,然后进行检查,排故等综合操作训练,使学生有形象,直观的感悟认识,然后由浅入深地引入PLC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PLC是按用户的控制要求编写程序进行的,而程序的编写是用一定的编程语言把任务描述出来,教学中是采用梯形图这种图形语言,它沿用的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中的触点、线圈等图形符号。学生在学习时,因为PLC与机床控制线路的相似之处,比较容易理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而且还降低了教学难度。在实训前都是经过一段理论的学习,理论与实训如何衔接,在理论够用的条件下,突出实训教学,这就对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精心编排,设计实例,从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全部教学内容分成五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是编程软件的使用,第二个单元以电机的点动、电机的连续控制,电机的连续控制、货物传送控制系统,第三个单元为抢答器系统,第四个单元为红绿灯控制和多灯来回闪烁循环控制等实例,第五个单元为液体混合和铁塔之光等。每个单元都以重要指令应用为主要线索,这样对所学指令进行实际应用,逐一攻破,不但会牢固掌握,而且也学会了实际应用。

二、有效运用教学方法

在PLC课程教学上,尤其是PLC指令及应用、编程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教学内容上,内容灵活,最适宜于采取双边互动式教学方法。为了搞好双边互动式教学,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教材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课堂上动态的教学信息,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地创造出一个可以实现双边互动式教学的气氛,通过创设情境、巧设疑问、共同讨论、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效地开展双边互动式教学。同时还要围绕PLC课程“多变性”的教学特点,注重基础,强化共性,即以一种型号PLC为主线,重点学习有关PLC共性的内容,如工作原理、波形图、指令含义、编程原理等。同时也围绕PLC应用“典型性”的教学特点,在PLC技术应用教学中,通过典型案例,如交通信号灯、铁塔之光等,实施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应用性”的教学特点,引入项目教学法,传统的PLC教学及实验模式是教师在课堂讲解PLC的指令系统及编程,即逻辑推理,然后学生在实验室做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实验,而一些典型的控制对象(如电梯设备、机械手等),要求学生运用PLC技术对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实用控制系统,进行编程、接线和仿真调试,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能力。

三、在实践中找到学习方法

PLC的应用不是简单的验证,机械的重复,目前,学生在实习时,只需将程序输入,线路连接,然后观察现象即可实成。这种不需动脑的实习是毫无意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不直接给出实例的程序,而给出程序的框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首先在编写实训指导书时,我们教师应该根据企业对PLC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设备情况,针对职业学校本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在如何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训中既动手又动脑上多下功夫。职业学校是一个学生学习基础、动机和习惯差异很大的群体,因此实训教学同样要做到因材施教,采取因人而异的分层教学,即按学生学习能力分组,确定每组不同的实训目标,从而使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在实训中,都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培养。除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做完基本的实训项目外,还要安排一定量的选修实训项目和研究性课题,让广大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现场指导,或者督而不导,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地分析在实验实训中所遇到的问题,写出实训报告交教师评判,师生共同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对于大型的实训项目,如电梯、机械手等,还可以采取分工合作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由教师明确各小组在实训中的任务和目标,每组采用不同的编程方法,如可以采用逻辑设计法,用基本位指令和定时器实成,也可以用顺序控制法,用保护电路,置位复位指令式,顺控制指令完成。让学生积极参与,独立完成程序编定,上机调试,再不断完善。

总之,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实践中找到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广大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四、应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电子教案,利用生动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讲解交通灯控制程序时,学生对整个过程容易混淆,利用声音和画面,有利于程序的理解。

总之,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训,让学生自己编程、实际接线和仿真调试,并对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后在PLC应用领域“零距离上岗”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田淑珍主编.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亚龙实训手册.

篇6

20xx年7月毕业以后,我进入了江西九江供电公司,在南昌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后,经过考试,我选择了电力修试所。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集体,是一个学习电力生产知识的好场所,更是一个锻炼人的部门。我有幸加入这个大集体,更让我有进步的动力。20xx年3月,那时我还正在继保班轮岗,这时我接到要来国家电网技术学院培训的通知,当时我很激动,因为我是江西省为数不多的去参加培训中的一员,而当我知道我去那培训的是高压电气试验时,心里又有了那么点紧张,因为我还没轮岗过试验班,以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高压试验这一块,怕到那以后跟不上大家的步伐。3月底我从九江来到了山东济南,有幸成为国家电网技术学院的一名学员。转眼间,四个月已经过去了。通过四个月的脱产学习,个人政治思想素养、理论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今后立足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工作大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对新进员工的关怀。

培训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亲临国家电网技术学院检查、指导工作,走入新进员工的中间,同大家亲切握手,热切关心新进员工的培训工作和生活。

在本次培训班开班之际,国家电网公司人资部方国元副主任亲自参加开学典礼,并做重要讲话,讲话中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希望员工们刻苦努力学习,学得一身好本领,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公司。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月31日,培训班正式上课,首先给我们授课的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处副处长张忠伟,他给我们主讲的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引古喻今和一些事例来说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深刻详细的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奋斗方向等内容,并在最后介绍了助你成功的十个习惯和少走弯路的十条忠告。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我们得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它就如同一根纽带,纽带的一头系着企业,另一头系着员工,两者的相互协调统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力量,能够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月1号,给我们授课的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曹丽霞老师,他给我们主讲的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刚从大学毕业走入社会的我,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通过这一节课,我重新审视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如何完成这个目标,对自己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

2号和3号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团队建设与沟通的理论培训和拓展训练。从这两天的培训里,我明白了什么是团队和团队精神,团队是一群具有相互弥补才能的人,致力于共同的宗旨,努力途径的选择与绩效目标的完成,并且愿意共同承担责任的群体。团队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对于一个团队就如血液对于生命,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的信任,鼓励创新,消除怀疑和不安全感,提高团队的绩效。

在接下来的二十天里,培训的是作为一名国家电网公司的员工必须掌握的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技能,如国网概况及发展规划、应用文写作、电力法律、合同法、安规学习、安全用具使用及紧急救护法、新能源发电技术等等。通过这二十多天的培训,理论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学习到了很多以前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4月27日至5月15日,我们进行了电工基本技能、安全基本技能、登高作业、各种一次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不同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就进行了登高方面的培训。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员,登杆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从这一天的培训中,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都掌握了登杆这项最基本的技能。接下来的两天是电工基本技能和安全基本技能的培训,我们学会了如何做触电急救、灭火和接线等一些基本的技能。作为电力公司生产线的员工,随时都有可能碰到触电的情况,学会触电急救,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而灭火不仅是在工作上需要,在生活上也是必须掌握的。

5月初,我们培训的是电力一次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参数描述。我学的是电气高压试验,即对电力一次设备做各种试验,检测设备的好坏,而掌握电力一次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才能透彻的理解试验的原理和接线等。而随后培训的是一些基本的试验的试验方法、影响因数和结果分析等,对后来的实际操作部分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四、夯实理论基础,实践中提高业务素质

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模拟训练,我们的模拟训练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电脑上有一 个软件,里边详细了介绍了各种设备的结构,并进行拆分讲解。前几天,老师让我们自己好好看下各种设备的结构,由于是多媒体讲解的,并且以图片的形式,之前很多设备都无法看到内部的结构,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更加清楚了设备内部是什么样的,以前存在的很多疑问也都迎刃而解了。然后我们又认真仔细的看了各种电力设备电气试验的原理,即是对之前在教室里学习的基本试验方法的原理的一次复习,之后又认真仔细的学习了各种设备的电气试验的接线,并在一个模拟软件了进行了模拟。

经过了这一个月的模拟训练,我们对各种试验的原理和接线都理解的相当的透彻了,当然,光有理论是不行的,实践才能出真知,随后我们就到电气试验实训大厅对真实设备做各种试验,将之前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互补充,在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教导下,将碰到的一些问题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点下,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之前的模拟训练容易忽视的一些现场注意事项,通过实际操作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最后这二个多月的培训,我系统地掌握了各种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原理和试验的原理、方法等有关高压试验方面的知识,使我更加能够信任将来的工作。

在整个培训中,我们不仅对国家电网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体会,我想更重要的是,在四个月的培训中我们获得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以及在此之间迅速凝聚的团队精神,这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受益匪浅。 四个月的培训眨眼就过去了,经过这次培训之后,又使我重新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懂得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挣了多少钱,而在于在自己的岗位上能为公司,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这才是我在我自己岗位上所能体现出的价值。由此,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一到两年内,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能在自己的部门内成为骨干员工。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再继续向技术专家的方向迈近。而实现这一切,自己本身的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对工作的态度,认真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努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才能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前进,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首四个月的培训历程,我感觉非常地充实,这次培训令我终身难忘。我要从小事做起,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而前进!(袁辉)

人生在勤 不索何获

从3月31日到7月31日,我们参加了国网技术学院进行的新员工入岗培训。由于这次培训是国网首次举办的,将祖国各地的新学员聚在一起,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不会挡住交流的热情,更不会阻碍友谊的建立。我相信,一个团结大家庭的建立正是这次培训的目的之所在。

培训的内容

这次培训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共课程的学习,通过专家讲授,多媒体学习等教学方式生动而全面地给我们展示了国家电网的企业文化、团队建设。

1)通过深入学习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对国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及理念、奋斗方向、战略目标及实施举措、发展要求、工作思路、电网发展战略等有了深入的理解,特别是通过学习员工守则、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三公”调度、以及员工服务“十个不准”,让大家对供电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有了清楚的认识。通过对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廉洁文化、责任文化等国网公司企业子文化的学习,强化了大家对建立统一优秀企业文化必要性的认识。

在学习国网公司概况及发展规划中,对国网公司的结构和经营发展状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全面学习了国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国网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别是深入学习了“一特四大”国家电网建设的总体目标。

2)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知识、紧急救护和电网反措知识,通过学习安规、安全工器具使用以及紧急救护知识使大家对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电网反措知识的学习,对电网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将有助于指导我们将来进行安全生产工作。

3)通过学习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管理,学会如何建立职业生涯目标,规划好职业生涯的各个时期和如何解决职业生涯之路的5个w。通过团队建设与沟通学习,以及户外拓展训练,学习如何组建团队,如何协调好团队来解决各种任务,从而提升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学习电力法和合同法,提高了大家依法治企、依法维权的意识和平等、协商、风险防范意识。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则帮助大家学会如何写作各类公文,从而有助于规范写作、提高大家的写作能力和意识,让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既要学会做也要学会写。

第二部分是专业实际操作学习。实训主要分为电能表检定、互感器检定、电能表现场检定和错接线仿真、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电力营销知识学习。

电能表的检定,主要是学习了单相和三相电子式电能表的校验。需注意的问题:通讯接线要正确,否则会出现仪器与被检表通讯错误,无法读数的问题。并且需要手动录入被检表的参数和设定类别,但在试验中,每个数据得来的原理还是要清晰明确,特别是检定时间的设置,要明确其由来,以便机器发生故障时,能明确正确与否。例如启动时间的计算方法,就是要通过脉冲常数,算出一个脉冲对应的功率值,乘上时间,除以对应等级的启动电流下的功率值,得出启动时间。

由于条件的有限我们学习电流互感器的检定。在练习时主要出现的问题是,升流器和被检设备接线时同名端要接正确。在使用升流器时需要按被检设备的电流大小选者接线,特别是穿心接线时,穿心扎数需要准确把握,切实达到所需检定电流大小。

电能表现场检定和错接线仿真,首先要明确三相电路的有功和无功计算方式。而且要明确向量图的画法和所代表的含义。现场检定中主要是仪器设定和电流拨片的打开和合上的问题。即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能处于开路的状态。在错接线仿真中,原以为没有基准点,完全通过万用表的测量数据画向量图来判断接线方式,感觉难度很大。而在操作和工作中都是又基准的电压点作为参考。可以快速得到电压单元的接线方式,而后再判断电流的接线,难度也就降低了很多。仿真平台几乎可以模拟全部的错接线情况,在课程要求之外,自己设置了电压互感器回路出现开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短路等多种情况进行练习,并掌握。

在这次培训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电力营销知识的学习。学校给我们请来了济南供电公司营业厅的班长给我们上课,让我们全面了解国网公司供电企业的业务流程,通过培训认识到,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各类电力客户(商业用户、工业用户、居民用户)对电力产品的需求,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企业本身获取利润,因此其基本任务是使电力需求与电力供给顺利、完美的结合。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是通过交换来完成的。我们也进行了简短的讨论,关于供电公司提倡优质服务的必要性。在现今电力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电力作为商品供销给用户,要使用户用的满意,这就要求我们工作做的认真,服务也要到位。加强优质服务,对外不仅提升我们的服务形象和企业竞争力,对内还能增进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间的和谐、团结。而营业厅作为服务窗口,加强优质服务势在必行,这个讨论虽然简短,却也极大的增强了我们的企业归属感,明白了今后工作中的学习方向。

篇7

论文关键词:农电员工;标准化建设;实训设备;教务管理

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二五”培训规划明确要求着力构建“开放式、全覆盖、高层次、精品化”的“大培训”格局,要全面覆盖农村供电各类设备,运用插件式、模块式、组合式等多种技术,建立起全能的农电训练场所。目前,江苏省公司农电人员总数为45000余人,其中中级工32500余人,急需高级工培训,要增加训练工位提升培训接纳能力,满足庞大的农电员工队伍技能训练需求。

供电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随着电网规模快速发展、装备水平不断提升、运行方式日趋复杂,特别是当前面临着重大的转变期,从传统型管理向特高压、智能电网延伸,因而人才培养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人才队伍建设在公司发展、电网稳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由于农电工作日益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决定了对农电员工的操作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农电员工不断进行有效的技能培训显得十分重要。如何整合培训资源,运用先进的培训理论方法指导实践,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成为农电培训工作的核心目标。笔者结合江苏省电力公司职训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思考。

一、实施培训全方位标准化建设,健全企业培训规范新标准

为贯彻“人才强企”战略,根据“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培训标准既是员工对照、自身查找差距、确定努力目标和方向的标准参照,又是公司系统开展岗位培训、培养员工实践能力的培训标准。在培训教学上尊重成人教学规律,坚持技能教学为主、操作实训为重的原则,激发员工的兴趣和创造性。

1.运用国家电网公司《培训规范》标准指导培训工作

近年,我们运用国家电网公司《培训规范》培训标准、课程体系及其教材等培训资源建设,突出了技能训练,增强了培训项目设置的灵活性,实现了“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个性化培训,有效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同时也为员工查找自身能力差距、加强自我学习提供了目标和依据,并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对岗位职业能力所需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提炼了员工从事相应岗位职业工作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并进行了分级描述,可作为员工岗位职业能力分级评价的参照标准,为客观评价员工职业能力、明确努力目标、充分发挥潜能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同时《培训规范》也囊括了近几年来电力行业最新的政策、标准、规程、规定及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将有效满足目前电网企业生产一线对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素质的最新要求,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江苏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训练基地主要是面向全省农电工开展培训,在配电和营销两个专业上应用培训规范,收效明显。

2.完善培训工作标准化体系

以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为指导,结合单位实际,建设以《培训管理手册》为总纲的培训管理标准体系,使培训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2011年省公司将审查和《培训管理手册》三级文件,并在省公司培训工作中进行试点,2012年省、市、县三级的培训管理工作全面达到《培训管理手册》的标准化要求,并开展贯标工作。加强培训项目赖以运转的各类软资源建设。“十二五”期间将按照内部开发与外部购买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岗位工作标准,开发出体系化、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教材资源、多媒体课件资源、测试题库、案例库等,以满足农电员工自学、培训项目实施需求。

3.加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按照职业能力考核与工作业绩评定相结合、培训机构考核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方位开展能力评价工作,引导各级领导、全体员工共同关注能力提升。

(1)建立规范的基于能力标准的项目评价模式。在培训项目实施前,培训机构要向学员公布培训科目设置和对应的能力要求,开展训前能力评估。在培训项目结束后,要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检验培训项目效果,对学员的能力提升效果进行评价。

(2)建立基于工作业绩的企业评价模式。员工在培训中获得的能力只有在工作中真正加以运用才能体现出价值。因此,由企业开展基于工作业绩的日常能力评价工作是员工队伍能力评价的主要形式。“十二五”期间要倡导“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证明”的能力评价理念,积极试行业绩举证制度,引导员工充分发挥能力优势,主动参与工作实践。

二、遵循实训设备建设基本原则,不断提升实训功能先进性

培训资源体系主要由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培训课程组成,企业要根据发展和员工培训的需要统筹规划培训资源体系的建设。

1.实训设备要体现“实用实际、适当超前”的原则

职业技能实训设施建设是提高学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建设一个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其实训设施的建设必须紧贴专业培训需求,以提高学员技能素质为主旨,所开发的实训项目必须对应于企业生产技术、营销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实际工作技能,并且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实训项目确立后,要根据培训工作的特点,将实训需求与实训装置的研发有机结合,制订出实训设备的技术标准和实训室的管理标准,从而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实训场所。在实训装置的研发上,要体现“实用实际、适当超前”的基本原则,注重将工作实际中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综合集成,同时加入实训设备应有的考核鉴定元素,力争在一套实训装置上满足相关专业所需的技能培训,从而确保硬件建设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已经建起了万余平米的室外配电实训场和21个专业技能实训室。在充分调研员工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不仅能够真实地模拟现场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而且经济安全,可避免因学员误操作等原因而产生的设备和人身伤害。

2.实训设备要体现“互补通用、综合贯通”的原则

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坚持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学员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夯实基本技能,强化对学员使用设备和设备故障分析排除能力的培养,并据此确立实训内容并开发实训项目,形成从基本操作、基本工艺、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故障分析排除、综合技能训练的配套实训教学条件,并将分析得到的整合工作任务归纳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并设计成系统化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从而可以设立从业务受理、现场勘察、装表接电、抄表核算等工作环节一直到用电稽查、故障报修和95598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化的学习实训项目和内容。

3.实训设备要体现“仿真逼真、模拟操作”的原则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尽最大可能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在具体的实训项目建设过程中,只要建设条件具备就要采用和现场一致的设备作为实训装置。对于现场设备型号参杂不齐的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装置,并在实训过程中进行原理解剖,举一反三。对于现场装置构成复杂或者现场工作过程中的综合性问题,则要采取模拟仿真的设备进行综合集成、真实再现。比如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实训中,负控系统的构成复杂,它除了负控终端和负荷监控系统外,还要由客户端控制装置(断路器)、各种电量采集装置和通信桥路等共同构成,从而使受训人员能够得到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

三、注重培训流程及控制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与效果

1.加强培训流程及控制管理,强化、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过程管理总体上应严格按照iso10015要求,做好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结果四个阶段工作,并对这四个阶段工作进行监视,不断持续改进各阶段工作,以提高培训质量。对具体培训过程管理工作,还需要从几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培训需求到位,课程设计合理。由于电力企业单位规模大,员工地域分布广、员工多、培训需求也多种多样,因此在培训需求征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网络优势,调查员工培训需求,让员工主动反映培训需求,并把企业培训课程资源挂在网上。二是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相结合。遵循成人学习特点,培训前要求学员带着问题来学习,教师将学员带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使培训更好地结合实际,能解决现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实用性。三是培训体现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虽然员工技能培训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主,但是培训师还是要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很高的技能水平,甚至通过角色扮演和拓展训练等方式教学。本职训基地教学上推行“理论-实训”一体化、实际案例剖析、师生互动释疑法,因而深受学员欢迎。四是培训督导在线可控。培训督导要坚持每天对正常教学秩序进行巡视督导,培训管理人员要经常随机到教室听课,到培训现场了解培训情况,参与重要课程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研讨,组织试讲、听课、反馈等工作,实现培训过程管理常态化,使培训工作在控、有序进行。五是考核方式实用化。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采用不同的考试、考核形式。对技能人员培训考核主要是考核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工作行为规范和总结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是操作技能的正确、规范和熟练程度。六是培训效果评估流程化。通过常规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评估形式了解学员对所学课程的反映、满意度及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学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业绩情况外,重点进行培训前后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等对比测试,通过这种更为直接、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效果评估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2.创新“三环九员”教务管理新方法

职训基地在开班、中间实训、考核考试三个不同的环节按照培训要求,提出“三环九员”教务管理思路方法。

(1)在开班过程环节上,高度重视开班仪式,要当好宣传员、辅导员和服务员。

1)宣传员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内把职训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向每一位学员宣传教育到位,使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否则,再健全的规章制度束之高阁就形同虚设,同时,宣传省公司培训的目的、要求和深远意义。因为,首先和学员接触的就是教务人员与教师,从营销学的角度就是起到“首问负责制”的作用。

2)辅导员要按培训理论要求,把培训的目的、程序、内容和考核的方式方法辅导到位,有利于学员学有成效。学员缺什么就教什么,不断完善备课教案。教务员组织对教师备课教案的检查。由于教材是本职训基地自行编写,培训部定期组织会审,适时修订完善。

3)服务员就是要全方位、全过程做好服务工作,比如做好学员的迎接、送行和日常需求以及病号的应急保障工作。培训部要求每位教务员及教师都要树立“当好学员的服务员”理念,还建立了学员病号急救保障预案;文体活动中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项目可满足不同爱好的员工的需求。

(2)在中间实训环节上关注整个教学过程,要当好质检员、安全员和调研员。

1)质检员就是严把教学质量关,检查备课教案,坚持课堂巡视制度。教学质量是培训效果的关键环节,学员培训的成效主要是对教学质量常抓不懈,教学思路要有所创新。从培训现场管理角度,在实践中提出“二巡三访”制。“二巡”制:一是巡视教学教案;二是巡视现场听课。“三访”制:一是访问学员,请他们打分;二是访问送配单位,倾听他们的意见;三是回访基层单位,了解学员是否在实际工作中有所提高,并按照pdca循环模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2)安全员。因为实训有户外高空作业、有户内带电作业以及防火安全问题,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每位教师同时肩负着安全员的责任,在配电、计量、电气实验、低压排故等凡涉及安全的实训中培训师每年都应有两次安规考试;实训时,学员严格按安全规程执行,并配置必要的安全工器具,以确保实训安全;户外高空作业应有防高空坠落保险装置。

3)调研员就是要倾听来自生产一线的学员对培训进行评估。再好的教育若脱离了实际,那都是纸上谈兵,毫无价值。要求每位教师当好调研员,将收集的问题由配电、营销两个教研组集中答疑,对其中较为深奥的课题还要请教专家,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知识能力。着手计划每年编辑一本年度实战案例释疑集,每年评出学员十大实战价值课题提出奖。

3.在考试考核环节上,要当好公证员、纪检员和评审员

(1)公证员就是要公开、公正、公平、教学透明,让学员心服口服。由于省电力公司重视培训,学员通过培训、鉴定拿到高级工证书将为其自身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在劳动纪律考试、教学过程,特别是考试环节必须坚持“三公”原则,要当好公证员,一切事情要在阳光下进行。比如:在劳动纪律考核上,每天早上点名,下午结束时当场签字,并张榜公示结果;教学的要求与考核程序在墙上公开;实训项目考试抽签决定;实训考试必须有两名教师签字,并要求上报成绩“不过夜”;培训部汇总成绩上报“不隔天”,职训基地反馈成绩“不隔周”,互相监督,层层把关。

(2)纪检员就是严肃考场纪律,执法如山,同时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教,规范职业道德,从根本上杜绝学员的投诉事件发生。首先,从行为规范上约束每位教师,言教不如身教,职训基地每年年初都要与每位兼职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以纪检员的标准严格要求,每年都要举办“反腐倡廉”法纪法规教育讲座。

篇8

关键词:电工教学;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35-01

自主合作式模式就是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源于内心的主动参与、积极的探究,在任课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合作学习来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通过教学中的运用和探索,发现课堂上要求学生克服困难、自主探索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了解他们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的体验和感悟。事实证明,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形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适合于每一门学科,下面以《维修电工》这门课谈谈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条件,激发兴趣

自主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学习,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启发、创设情景,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由“问”而“学”,调动不动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问题。教师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搜集资料、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学生课后多下功夫,将课堂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使得学习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在学习时联想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学习问题。

作为一个电工专业老师,设法让学生对电工实训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针对学生实训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部分,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到车间及电力安装现场进行实地见习。在生产车间,学生们看到各种机床配电箱,了解电力拖动线路的基本环节,认识各种各样的电器元件和设备。通过看到照明线路的布局、各种电器设备的安装过程,了解了电工操作的紧张繁忙有序,既对电工操作需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又不断激发他进行思考,产生了许多疑问,例如:“为什么要这样安装布局,为什么要这样接线……”等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这就为下一步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求知动力。

二建立合作小组,提供平台

自主合作学习的第二步是将学生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开展相互交流、讨论、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学生在进行讨论时,要合理分组。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态度、兴趣、性别、个性的特点,将其科学的编排在4-6人的小组内,开展“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学习活动,而且要经常更换分组伙伴,鼓励优差生合作和男女生合作,广泛交流,取长补短。这一过程从个体角度来说是一种合作学习,从小组来看也是一种自主学习。这一过程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对不同的观点能展开辩论。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对学生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一种训练。

在安装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时,只给原理图,不搞统一模式,让学生每5人组成一小组,本着经济合理、规范的要求自行设计电路的安装图,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其中按钮的连接是一个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创意,同时完成的比设计,同等设计的比时间,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知识,在竞争中培养能力。学生敢想敢做,最后检验效果,发现比预期设想的更好,有不少学生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后就聘请可以这些同学做技能小老师,来指导学生的实习,真正实现“兵教兵”、“兵练兵”。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三构建互动课堂,促进自主发展

教师可以对常规的课堂外表进行改装和换色,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例如:《维修电工》中需要学习很多电器元件,教师要把车间、教室合一,采取实物分析、案例教学、分组合作、示范讲解等方法,并使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把理论内容变为生动形象的演示,让学生通过“看看——拆拆——装装——说说——练练”,来掌握每一个元件。这样一来,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由于学生水平不一,或未适应,可能会出现讨论不得要领或不能按课时完成课程。因此在开始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且要持之以恒。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讨论时不再“羞羞答答”,逐渐变得“侃侃而谈”,克服了畏怯心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落实了“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

四巧妙引导,确保自主合作的展开

自主合作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由原来的讲课者,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机应变,灵活的驾驭课堂。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教师只是加以引导、指导。课堂教学都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基础,不让基础差的学生坐在“观众席”上,构建“动”的课堂,即“脑动”、“手动”、“口动”,避免学生活动走过场、图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问电工操作问题时,先是故意说不会,让他们讨论讨论,然后请班里的小专家来帮忙。时间长了,学生再有问题,就会先自己解决,实在不会的,再给他们作正确的示范。有的同学怕羞不敢发言,可以主动邀请他,说,“来吧,大家永远支持你”;这样一来,学生上课学习的多了,睡觉的少了;讨论问题的多了,说闲话的少了;帮助别人的多了,斗嘴吵架的少了。最可喜的是,程度低点的同学因为有了任务驱动,课下也能看看书,查查资料,主动向别人寻求帮助。提高了自学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此,学生不再躲着教师,课下遇见老师会说说笑笑,课上也敢和老师争的面红耳赤。课堂教学选用自主合作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在小组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等。

在电工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参考文献

[1]陈荣明.抓好电工实习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职教论坛》,2012年第10期

[2]李春茂.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第4期

篇9

我校开设园艺、计算机、会计等9个专业,从近几年的招生来看,就读我校学生主要集中在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专业,其他专业较冷门,而幼儿教育专业近年及未来几年需求量较大,但是学校没有开设。造成这种情况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市场观念,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我们为更好地实现“就业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当今社会掌握机电设备安装和维护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和要求的特点、知识、能力和质量,在访问一些著名的企业和许多机电专家后,我们做了一个对象为机电设备制造商、销售和维修方近200多人,涉及40多家公司厂企,包括高、中、基层领导和所有员工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机电公司劳动需求,各种机械和电气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招聘员工的基本要求是不同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是大多数企业的首选对象。为此,2012年我校适当调整专业,以会计、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制冷和空调运行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四个专业作为核心专业拟重点扶持,同时针对我县生源的要求,2015年拟新增幼儿教育专业或者寻求与城市学校合作办学,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2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模块式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核心。每个专业课程、训练直接关系到学生直接上岗和后续发展。我们借鉴他校实践经验,大胆将课程体系整合成基础教育课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专业课拓展模块三大模块。根据“必须”、“足够好”优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工作过程,对就业的原则,遵循从简单到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研究,第二学期结束时为初级证书作为起点,然后为中级证书,毕业前实现双证书教育。对于第一学期新生,我们选择基础教育模块学习,穿插计算机、英语、语文、德育之类的公共课,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基础。第二学期开始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理论、技能和设备维护,掌握各种技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第二年的课程主要是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技能培训。学生确认符合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在一个专业(或更多)方向上努力完成任务,根据需求选择技术的工作过程,并通过实际的设计问题,巩固理论知识,实现一体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学习。培养学生专注运用知识促使任务完成的能力,而不是专注于知识的记忆习惯,并强调学生的具体的、完整的、全面的工作,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促使专业的增长,与此同时,专业能力的形成造就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在第三年,学生到企业实践。由学校教师驻厂管理。

3建立就业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主要参考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上海通用青年培训课程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学习过程中,在项目教学方法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以培养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用手、心和大脑学习。在专业技能方面,事务能力和社会均衡发展,一改以往教师讲知识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行为导向教学策略支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根据这一模型,我们首先为每个课程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定可行的基本要求并明确定义。让学生记录项目完成后的过程,让学生自我评估。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分为几组,和其中一组任务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坐标空间。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独立设计规划和实施工作,遇到问题互相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会感到集体的智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评估阶段,我们设计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定量评价每一个学生,每一次的形式完成项目评估、确定评估结果。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估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团队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广泛讨论,寻求解决方案,并最终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后,学生们掌握了技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沟通和协调能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4深化改革专业课教学,建构适合职业学校教学与就业的最优化模式

4.1传统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上,往往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老师只要按照大纲完成教材上课任务,照本宣科,考查学生专业学习情况也只是考查书本知识,没有实践操作考核。而传统会计教学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系列的会计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准备课程、如何准备报告,但在使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业务和会计的问题上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只是掌握一些简单的账务处理和工作方法,缺乏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不强,不能满足企业的工作要求。

2)其次,课程的设置内容重复、过于理论化。如传统会计专业课程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存在许多重复的教学内容。我校会计专业作为一个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计税基础”和“经济法”等系统教学的专业,因老师之间缺乏沟通,不同的教师使用不同的教科书往往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会计教材的设置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适应,一些课程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范围,且课程本身实用性不强,导致毕业后基本用不到课程中的知识内容。

4.2专业课程教学最优化实验与研究措施

我们围绕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所需的能力提高质量,整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研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教学实施模式,提升就业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建立一个结合行业和教育的长效机制。

1)坚持“需要”“足够用”的原则整合专业课程。即在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条件下保证必修课程,突出发展方向的专业课程“纯”“活”,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根据各个专业结构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区域,建立全面的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一是核心课程。比如机电专业主要有机械制图等8门核心课程,空调制冷专业有电工基础等7门核心课程,电子电器专业有电子技能等8门核心课程,而会计专业有会计核算等9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主要用于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二是限选课程。主要是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知识范围,使其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更广泛地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处理问题。三是调试课程,主要开设心理学、礼仪学、德育等课程,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及与人交往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到如何使用知识去处理企业纷繁的事务。

2)以就业为导向清晰定位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胜任技术应用、智能操作和普通技能工作岗位的初级“蓝领”,实现就业岗位的重心“下移”,比如会计专业则以培养审计、统计、收银员为主,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客观需求。努力培养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的能力。

3)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抓住实践教学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一是突出实践教学的原则,具体通过三种方式:一是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压缩理论课,比例可以控制在1:1甚至2:1,有效地使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培训缩短调整时间的过程;二是实践类课程公开、独立检查;三是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训练,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突出学生自己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快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但要注意防止模仿。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我校现建立4个校外实训基地,有玉林市之荣板业有限公司、广西春茂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及光明机械厂及广西汽牛机械公司,二年级学生第二学期到合作企业实习,由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学习,学生接受的是一种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学生职业实践的工作经验增多,有利于他们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同时2013年学校投资在县城设点成立一间修理店,对外承领家电等维修业务,派2名专业老师轮班坐镇指导学生,并另派1名老师专门负责管理,制冷空调、机电及电子专业学生二年级学生轮班到店进行维修实践或上门服务,这真实的实践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我们2011级空调制冷班及2012级机电专业学生在三年级顶岗实习阶段非常受工厂的欢迎。二是整合教学结构。我们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技能教室,要求科任老师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更现代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模式融入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展示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坚持以交互式教学切切实实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究、操作、实习、主动感悟、内化,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主体性和老师主导性两者的交融整合,以形成教学生多方面正确发展的良好态势。

篇10

【关键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2.6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02-01

语文是职业中学开设的基础文化课之一,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各行各业对职业中学毕业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职业中学学校的语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根植于生活的沃土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使学习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脱离了生活,语文教学就会变得呆板枯燥。”职校语文也首先要树立学生的生活意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如生活交际中要学习如何听话和如何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可以在电脑网络中接受强大信息浪潮的冲击,感受网络语句的鲜活与另类;可注目街头巷尾的广告,记下语句绝妙的,纠正错别字和病句;在各类活动中,演讲时学一次名家,晚会上做一回主持人;为学校花坛拟几条标语,起草一份活动方案或倡议书,介绍一个学校实习实训车间,写几名成功职校毕业生等。教师和学生只要带着语文意识看生活,语文资源俯拾皆是,语文学习将别有洞天。

二、夯实“精神的底子”

何谓“精神的底子”?《语文教学大纲》里说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就是最好的诠释。夯实“精神的底子”就是为了“立人”,就是为了“在他们长大以后,真正面对人生与社会时,就能以从小奠定的内在生命中强大的光明面,来抗拒外在与内在的黑暗。”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根本所在。简言之,语文要防止和救治学生的“精神缺钙”,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一座“精神灯塔”。

语文来夯实“精神的底子”,不能靠一味的道德说教,靠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精神。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是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应该“以精神培育精神”,“让高贵和高贵相遇”。二是优秀的作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品味教材中真挚的情感,美好的人格,精辟的哲理,同时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三是典型的生活事例。

教师可以让学生采访成功的毕业生,身边的优秀教师和技术能手等;可以和学生一起看“情感剧场”、“星光大道”;可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让学生写感恩文章,想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总之,典型的生活实例是学生人格精神教育的“活的教科书”。

职校语文课并不多,语文教师应努力立足课堂,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孕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还要树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使语文课程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引导学生多欣赏美景,感受生活,多阅读文章,在生活中实践,快乐地学习。

三、掌握灵活的尺度

职校语文必须坚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为就业服务,应该按照专业和岗位要求,确定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如《应用与写作》、《演讲与口才》、《书法与写字》等都应归入语文范畴,根据专业看是否该开设,什么时间开设。

职校语文既然要体现“学以致用”,就必须在教学上突破听、说、读、写一起抓的旧有方式,做到有所侧重和创新。通过对毕业生的每年回访,笔者认为职校语文应立足于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敏捷、准确、高效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职业中学学生提高“说”和“写”的能力,与训练他们掌握专业技能同样重要。例如,营销专业毕业生进行产品的售后服务,物流专业毕业生向客户介绍项目,办公室人员待人接物,凡此种种,都离不开口头表达能力。同样,数控、机电、电子电气等技术类毕业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写作技法,要会写类似产品说明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产品实验报告等科技应用文。既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又具备一定语文能力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将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