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法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法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法治建设

篇1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7-0268-01

我国环境保护法治的主阵地在城市,城市是一系列立法、制度设计的核心,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滞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以及相关制度较为笼统、陈旧,难以发挥实际的环境保护效用。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让我们尝到了物质文明的“甜头”,但生态文明现状却给我们当头棒喝,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均衡的生态保护法制建设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流于形式。2014年,我国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其中指出了建设“可持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主张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而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在城市,相关部门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意识,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将严重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进程。

(二)缺乏指导性综合性立法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没有根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门的立法,缺少类似《农村环境保护法》这种综合性法律,领域性法律法规也不健全,难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环保部门以及相关机构、组织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除在城市地区开展系统的环保管理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认识。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才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政府应该给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予以充分的认识,并树立环保先行、协调发展的理念。我国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虽然环境保护法中有了理念性、思路性的突破,但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仍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了解,做好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汲取国内外农村环境管理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立法体系,统筹兼顾,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条例

我国的环境保护重心在城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存在明显的缺陷,为了更好地改善当前全国环境立法缺失的状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效力。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地方实际,加大尝试性的立法实践,不断完善与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抓住农村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现实问题、紧要问题、突发问题,改善当前的立法方式,增加特殊性立法,结合地方的地利人文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

(三)完善地方立法规划机制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要想取得突破,关键在于制定一个完善的立法规划和程序,确保立法的前瞻性实施。当前我国的地方立法规划体系不完善,立法保护的效力难以有效地发挥。为此,地方政府在进行地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有科学的制度、机制体系,按照法定成都评估和审查,确保立法规划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统一。

(四)做好农村环境监督管理

从立法层面来看,农村环境监督主体一直不是很明确,这使得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管存在很大缺失。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应该积极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将其在监管方面的优势凸显出来,赋予其监管的权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乡镇地区设立环保所是比较可行的做法。环保所的监督管理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点:其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其二,改善当地的环保审批手续,改善环境保护和监管工作质量;其三,监管和治理当地的环境破坏、污染等行为,诸如生活污水和垃圾、禽畜养殖污染、企业排放污染等;其四,恢复当地生态环境;其五,处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相关的投诉、等案件。

(五)完善环境纠纷救济制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环境纠纷,基层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纠纷救济制度,建立专门的非诉讼救济制度以及专门的纠纷救济机构。此外,还需要完善诉讼救济制度,结合当地的环境诉讼实际情况,为农民提供诉讼的便利条件,改善诉讼救济的调解功能。

三、总结

农村地区占地广泛,生态环境复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纠纷比较多,监管不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促进农村地区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林辉.关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5(02).

[2]祖龙飞.发展农村经济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J].能源与环境,2013(04).

篇2

挑战一

环境资源立法理念滞后,母法缺失,体系凌乱,法制效果欠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资源立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专门的环境资源法律已达30来部,的环境保护标准已有1400余项。然而另一方面,受“救火式”立法理念的影响,现有立法缺乏顶层设计、宏观规划和整体协调,以致“立法重复”、“立法冲突”和“量大质次”等粗制滥造的现象比比皆是,环境资源问题整体仍在恶化。一是《环境保护法》基本法地位缺失,环境资源立法群龙无首、各自为战。二是环境资源立法偏轻偏重,缺乏整体观和全局观。譬如,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重城市轻农村,重农耕用地轻生态用地等。最典型的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不惜利用“占补平衡”牺牲林地、草地、湿地等来填补征占的耕地,以致“土地保护”沦落为“耕地保护”。

为此,有必要树立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产品的理念,推进法律“生态化”工作,制定统一的《生态法》基本法,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体系。

所谓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加以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制定适应性的管理策略,以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譬如将耕地、林地、湿地等进行一体化的保护。所谓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所生产和提供的各种自然要素及其组合体,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支持基础的良好人居环境,可调节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再生力的生态环境要素及其组合体等。生态产品对人类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生态服务功能,如调节气候、纳污净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景观审美等。人类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具体则体现为各种环境利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从本质上看即是合理分配和保护各类生态产品。

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应当超越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老套路,树立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理念,站在生态系统和生态文明的高度,对现行立法体系进行“生态化”的改造,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

第一,废弃只重视污染防治的《环境保护法》,制定作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基本法的《生态法》。当然,《生态法》应当超越污染防治的小环保观,建立全面规制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大环保观,站在生态系统管理的高度,对人居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一体化的保护。

第二,健全和完善由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法和生态保护法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一是要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环境损害赔偿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法》、《生态补偿条例》、《湿地保护条例》等新法。二是要修改旧法。重点是: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切实建立和健全地方政府的空气质量负责机制,实行重点区域联防制度防治区域性污染,特别是要对PM2.5的防控进行专章规定,如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和强化机动车的污染防治等;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法》,建立以水功能分区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对水量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有力保护;修改《土地管理法》,对耕地、林地、湿地和草地进行一体化的保护;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建立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制度。

第三,对民法、行政法、刑法和经济法等传统部门法进行“生态化”的改造,确认环境权益,使所有的法律握指成拳,形成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整体合力。需特别指出的是,对传统部门法的“生态化”,并不仅仅指在形式上规定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条款,而是要求在精神上能遵循生态系统管理的准则,并真正确认和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代表的环境利益。譬如,《刑法修正案(八)》第338条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为“污染环境罪”,直接确认环境利益为环境犯罪的客体,就是法律生态化十分成功的例子。当前,亟须在民事立法上确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挑战二

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渠道不畅,环境纠纷和环境与日俱增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然而,真正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的环境纠纷不足1%。对于环境纠纷,群众之所以宁愿选择或举报投诉等途径解决,而不愿选择司法途径,主要原因在于很难证明污染行为与所生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以致环境诉讼遭遇“举证难”、“审判难”等巨大困境。此外,最近以来,环境也频频爆发。典型的环境如,厦门“PX事件”(2007年)、广州“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2009年)、浙江“海宁事件”(2011年)、宁波“PX事件”(2012年)等。这些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缺乏或难以通过法律手段参与环境行政决策程序切实维护自身权益,最终只能走上街头表达诉求,从而引发种种,威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为此,有必要在宪法和法律上确认环境权,并规定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和环境诉讼权等派生性权利,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权利基础和有效的制度通道,加强公众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运用环境法治的社会动力。

第一,环境权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而提出的新型权利需求,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代表性权利。正如农业文明时代的典型权利为地权,工业文明时代的典型权利为工业产权(主要为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权),生态文明时代的典型权利则为环境权。为此,我们应当通过确认和保护环境权,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环境权能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权利基础和广阔的维权通道。这是因为在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尚未因污染或破坏而发生实质损害的阶段,公民就可以环境质量低于或极有可能低于环境质量标准为由,提起环境权诉讼(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从而及时对违法的排污企业予以有效打击。此外,以环境权为基础的诉讼,能将“污染行为——环境质量受损——人身和财产受损”的复杂因果关系证明简化为“污染行为——环境质量受损”的简单因果关系证明,从而大大降低环境侵害因果关系的证明难度,推动环境维权走出困境和尴尬。

截至目前,已有美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土耳其、智利、刚果、菲律宾等60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宪法和环境法确认了环境权。作为生态文明新思想发源地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理应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在宪法和法律上确认环境权,并具体规定保障其实现的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和环境诉权等派生性权利。建议《宪法》第26条修改为“国家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维护公民环境权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挑战三

只重视污染排放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等常规管理,忽视环境风险管理,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频频爆发

据统计,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发生近3万起突发环境事件,其中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1000多起,突发环境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从制度上分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现行环境立法只重视常规环境管理,忽视了环境风险管理工作。体现最为突出的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只规定常规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环境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控制问题只字未提。二是环境风险管理法律责任制度欠缺或不当,缺乏恢复环境、赔偿损害等民事责任的规定,形成了“企业出事,政府处置,群众受害”的被动局面。

为此,国家应跳出“污染排放管理”和“环境质量管理”等常规管理旧有思维,树立“环境风险管理”的意识,确认风险预防的基本原则,健全和完善环境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所谓环境风险管理,指根据环境风险评价(ERA)的结果,依法制定风险防范、安全管理、风险减缓以及风险应急措施并付诸实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环境风险,保护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安全的目的,具体包括环境污染、生物安全(如外来物种入侵)以及生态安全(如地面塌陷)等方面的环境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以“不发生事故”为目标,以风险识别为基础,风险大小决定了不同的管理应对策略,因此,应对策略的决策程序更为科学和客观,基于风险识别所作出的应对策略也更具前瞻性和预警性,便于在环境风险尚未发生或发生的初始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患于未然。为此,务须将风险预防原则确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应修改现行环境资源立法,健全和完善环境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譬如,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风险评价制度;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等立法,规定环境风险事故肇事者恢复环境、赔偿损失的环境民事责任等。

挑战四

法律责任不严,监督失范,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环境违法行为盛嚣尘上

所谓法治,是指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遵从,而大家所遵从的法律本身又是制定良好的。然而,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并未获得普遍的遵从,环境违法行为随处可见,地方保护主义也是盛行不止。究其制度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是责任不严,“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现象严重,现有立法逆向鼓励违法。这主要体现为环境行政强制措施欠缺,环境违法责任过轻,如罚款限额过低,不能有效威慑违法行为。譬如,在2010年福建紫金矿业污染事故中,紫金山金铜矿一审判决被处以3000万元罚金,被福建省环境保护厅行政处罚956.31万元,这些罚款对2009年利润总额达到50亿元的紫金矿业只能算是九牛一毛,隔靴搔痒。二是重企业义务,轻政府责任。这集中体现为在环境立法中只重视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而忽视对政府的监督和约束。为此,有必要在法律上强化对企业的违法责任,规定冻结、扣押等环境行政强制措施和“按日计罚”、环境行政拘留等法律责任,提升法律的威慑性和权威性。此外,还应健全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决策制度以及环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尤其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强对政府及其环保职能部门的约束和监督。

挑战五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缺乏战略导向和政策指引,犹如盲人探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但是到底该如何进行,许多人心中并不清楚。这就使得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很可能由于缺乏方向和行动方案而陷入困境,难以迅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建议:第一,借鉴珠海市的经验,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环境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指标体系、主体、方式、步骤、实施保障等方面的内容。2012年11月,珠海市人大已通过了《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年)》。按照规划,2020年前珠海将通过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投资1900亿元,重点建设10项综合建设项目和62项细分工程,在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等方面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探索,积累经验。第二,借鉴2004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经验,制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纲要》,全面规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主体、职责、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指明方向,明确任务,确保我国生态文明的早日实现。

篇3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主要就是指能够影响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总称,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水资源、土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这些都是关系到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过度消费现象,林业资源作为我们生活消费的必需品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大肆破坏,出现了过度消费的现象,造成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资源短缺,各地区分布不均匀

一直以来我国都以地大物博自称,我国虽然拥有1.95公顷的森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仍然无法满足我国人民的需求,因此林业资源却是我国最紧缺的;还由于受到各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分布不均衡现象,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华南地区,这样就导致了华北和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极度匮乏。

1.2 人们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我国一直以来不断在提倡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家园,并且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退耕还林政策、天保工程等都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在治理的同时不断破坏着森林,可见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足够淡薄。与此同时还因为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对森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认识不到位,只注重GDP的增长,而肆意毁坏森林资源也是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在大部分的人意识里,所谓的生态环境治理就是简单地堵截污染源,而对森林在恢复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对林业工程建设不重视,不能将植树造林和保护生态环境真正的联系和重视起来,并坚持管护,最终导致植树造林的效果不明显,生态环境仍在恶化,人们生存仍遭受威胁。

1.3 没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不断投入。虽然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认可和环保意识的加深,我国也加大了对林业建设的投资,但是由于林业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工程,资金短缺仍是我国面临的关键问题。

2 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

2.1 积极植树造林扩大地表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大肆砍伐树木,使大面积地表失去了防固能力,水土流失严重,所以说要想减少水土流失就要积极的植树造林,只有地表覆盖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变林业生态环境。所以说,在进行植树造林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因地制宜,栽种适合当地物候的植物,尽快增加植物覆盖,使更多的地表被覆盖。

2.2 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种植方式来实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植物成长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采用科学规划是必要手段。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多的科学技术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一些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遭受自然破坏,其主要是由于天气干旱以及一些病虫侵蚀导致的,由于植被本身稳定性就较差再加上受到一些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大面积植被死亡,所以说在进行植物栽种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植物。另外还要注意栽种空间的设计,要注意将不同品种的树木混合栽种,要栽种一些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树种,这样就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林业建设同样适用,所以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实施技术创新,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持续下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新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但是人类同样也面对这来自人口增多并出现老龄化、粮食紧缺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等方面的问题,要想使这些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就要依靠科学的力量,不断采用新技术,实现林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动员更多的人员加入到林业生态网络系统工程中去要从真正意义上进行林业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劳动力加入到工程中去,但是这不是单靠一腔热血就可以进行的,需要政府部门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才可以建设生态网络系统工程。

2.3 扩大资金来源,确保一次到位

一直以来在林业生态建设中资金来源是最头疼的问题,所以说要想保护人们的家园,保证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就要提升重视力度,按照各地情况来进行统筹规划,将林业发展放入国家的总体规划中去,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可以一次到位,减少中间环节,扩大资金来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3 林业生态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意义

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我国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可以促使我国发展多种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所以这也要求实施经济发展平衡,如果只是片面的针对一方面来发展经济都会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失去生命力。

3.1 林业生态环境发展平衡促进林业旅游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更多的人喜欢原生态的绿色生态环境,所以在旅游的时候,更多的人喜欢环境优美、人员较少的地方进行旅游,这样的地方更适合人们修身养性。所以说,对林业资源保护意识的加强就是在保护更多的绿色景区,就是在为我国的旅游事业做贡献。但是发展林业旅游的同时人们也同样面临着林业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比如说有些游客对生态环境认识不到位肆意破坏树木、乱扔垃圾等,所以说,在开展林业旅游的时候还要加强对游客进行环保意识的灌输,这样不仅可以得到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将林业生态保护深入人心,加深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2 促进林副产品的开发

在进行林业旅游的同时可以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及现有林业资源进行开发,如可以开展一些以果园为主题的林业景区开发,这样游客在进入果园旅游的时候不仅可以享受甜美的水果还可以了解各种水果的特性,在离开果园的时候还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水果,同时还可养蜜蜂,利用林下种食用菌等,促进了林副产品开发,增加人们的收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保证人们的社会追求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要加强对环保意识的重视,保证生态平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有不断地加强林业建设,才能保证人们在满足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湘林.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证[J].新疆林业,2008.

[2]卢珊.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制思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

[3]张志达,李世东,陈应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J].防护林科技,20087(01).

篇4

【摘 要】随着人们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岩质边坡的生态恢复已成为当前的一大技术热点与难点,尤其是多雨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公路岩质边坡的生态恢复显得更为重要和引人关注,本文对当前国内公路岩石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力争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边坡绿化方法。

【关键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坡面治理;生物治理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Methods of Rock Slope

Wang Yong

(Guizhou Universit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03)

【Abstract】With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rock slo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technology hot spots and difficult, especially in the rainy and the soil erosion of highway rock slope the more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mportance and concern,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domestic highway rock slop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practic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ummarized, and strive to explore a slope suitable for China's green methods.

【Key words】Rock slope;Ecological protection;Slope treatment;Biological treatment

1. 引言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建设同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3万公里。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边坡由于无植生条件或植生条件差不仅带来视觉污染,还会带来如水土流失、滑坡、 泥石流及生物链的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1]。国务院下达了[2000]3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也显示了国家对工程建设中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决心。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如何尽快让岩石边坡披上绿装,是美化环境、减轻生态恶化与地质灾害的需要,也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必需的。土质边坡通过人工防护和绿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生态恢复,但岩石边坡缺土、缺水、缺肥等植物的生存条件,因此岩石边坡生态与环境的恢复是当前边坡治理中的一个突出的难点。如何在边坡工程中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美化环境,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2. 边坡坡面传统治理方法及其缺点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基本建设的飞速开展,矿山、公路、铁路、水利、工民建等工程形成的岩质边坡逐年增多。由于混凝土、石料等材料的易得和便于准确的力学分析,也由于土木工程师往往缺少必要的农学、生态学知识,往往采取石料或混凝土砌筑挡土墙和护面,或采用喷锚支护。这样做能基本克服边坡带来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但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如视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2]。目前,边坡坡面常用的治理方法有土工格栅网、清理坡面、挂网喷浆、浆砌块石、吊沙包带以及粘土加土工织布等,以上方法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但基本不具备护坡功能,坡面经受不起大雨或长时间降雨的冲刷,也不耐干旱,生物群落稳定性脆弱,绿化效果差;而一些常规绿化方法固坡能力较弱,如人工草皮护坡、种植蔓藤植物、土工网植草护坡、客土植生植物护坡等,难以抵御风吹雨打及其它自然灾害,除了其方法自身的缺陷以外,在岩质高边坡中较难实现,且土料的肥力、厚度、孔隙比和雨水冲刷、气候、养护等任意一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边坡绿化失效。

3. 边坡生态防护方法简介[3][4][5][6]

生态防护也称生态工法,包含了“生态”与“工程”两大门类,即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环境景观为理念、永续为目标之近自然工法,生态防护方法为一种对环境、原生物种等生态所造成最低影响,并且适当的还原、保护的工程概念,涉及到岩土力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草业学、林学、生态学等,是一项多学科、交叉性很强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早在上世纪初欧、美等国就开始探索、实践边坡生态防护方法,目前日本、美国对此种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较为广泛和深入,国内的边坡生态防护方法发展仅不足二十年,尚处于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的摸索阶段,但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借鉴并改进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的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了边坡工程生物防护体系。边坡生态工法种类较多,国内的叫法不甚统一,在公路边坡中的应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3.1 喷混植生法。喷混植生技术是当前岩石边坡生态修复的最新模式,是岩石边坡工程防护与生态绿化并重的新技术,能使植物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覆盖。该技术运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保水剂、粘合剂、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形成近10~20cm厚度的具有大小孔隙的硬化体,常辅以短锚杆、防护网(土工网、铁丝网、纤维网)等加固坡面。使用该项技术护坡绿化,可以降低坡体空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减轻雨水对坡面冲刷,控制土粒流失,并且可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还可以降低噪音、光污染、保证行车安全;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净化大气、调节小气候。此法费用在30~50元/m2左右。

3.2 植生袋法。 利用边坡岩面本身的凹陷处,在凹陷处下部采用植生袋围堰,围堰内填土,种植灌、草为主,用乙烯网袋等装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耕植土、有机基质、保水剂、肥料、pH缓冲剂,袋的大小厚度随具体情况而定。或在坡面外侧直接用植生袋梯形叠砌,形成一层植生袋面层,通过该植生袋内种子的生长来绿化边坡,具有速度快、简单易行、工程造价低的优点,但绿化效果不是很好。工序流程:植生袋灌注植生袋堆砌植生袋加固养护

3.3 纤维绿化法。纤维绿化法是指用植物秸杆等粉碎后制成的纤维与肥料、种子等用有机胶胶结,喷射到边坡坡面的一种绿化方法。纤维与草种、肥料和其它附加成分混合,组成均匀的喷浆,采用专用设备喷播。待纤维腐烂后,为植物提供氮、磷、钾等养分,同时增加土体空隙率。播后坪床可抗风、抗雨、抗霉烂、稳定温度,在土壤表面形成半渗透的保湿层,能减少水分蒸发,保持种子周围湿润,为种子迅速萌发、壮苗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该法早期有一定的护坡功能,能经受较强雨水冲刷,缺点是不耐干旱,成本适中。

3.4 厚层基材喷射法。 该技术利用锚杆加铁丝网技术,首先喷射不含种子的混合料,喷射厚度8~12cm,待第一次喷射的混合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紧接着第二次喷射经过催芽处理后的种子加入过筛后的泥炭土、腐殖土、粘结剂、纤维、长效复合肥、保水剂等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材料。植物种子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双重作用,形成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永久性生态护坡工程,快速恢复边坡的生态景观。但该项技术费用较高(随基材厚度与种子品种等而有所变化),在50~120元/m2左右。

3.5 液压喷播植草法。液压喷播植草法,由水、喷播辅料(粘着剂、土壤改良剂、色素、pH缓冲剂等)、种子和肥料等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按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内配水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它广泛应用于公路和铁路护坡、坝面护坡、矿区植被恢复,风蚀或水蚀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及草坪建植等领域。具有施工简单、速度快;施工质量高,草籽喷播均匀发芽快;适用性强、工程造价低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公路、铁路、市政建设等部门边坡防护与绿化工程中使用较多。

4. 应用以上方法应注意的问题[7][8]

应注意因地制宜,为避免盲目投资,可先做实验待取得经验和效果后再逐渐推广。土壤需有一定的强度,具备较强的抗冲刷能力;且要有一定的厚度与肥力,使种子迅速繁殖生长,短期内实现更好的水土保持。种子的选择至关重要,岩质边坡有土壤贫瘠、保水保肥性差的特点,这要求选择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覆盖度好、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草本或木本植物,如果与多年生的小灌木间种更佳。适合东北地区的灌木材料有:沙棘、荆条、紫穗槐、胡枝子、兴安刺玫、黄刺玫、刺五加、毛榛、榛子、柠条、杨柴等;适合华北地区的灌木材料有:紫穗槐、柠条、胡枝子、锦鸡儿、沙打旺、四翅滨藜、沙棘、荆条等;适合华东地区的灌木材料有:火棘、小蘖、绢毛蔷薇、报春、密枝杜鹃、山胡椒、山苍子、紫穗槐、沙棘等。适合华中地区的灌木材料有:紫穗槐、胡枝子、沙棘、绣线菊、胡颓子、六道木、荆条等。适合华南地区的灌木材料有:黄荆、夹竹桃、爬柳、紫穗槐、胡枝子、桤木、杜鹃、车桑子等;适合西北地区的灌木材料有:柽柳、沙拐枣、荆条、梭梭、沙柳、花棒、四翅滨藜等;西南地区气候类型多样,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为复杂且较为优越的地区,以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为主,雨水丰沛,适合西南地区的灌木材料有:紫穗槐、爬柳、胡枝子、荆条等。施工时应依据边坡坡度、气候、土壤、工期等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营造乔、灌、草的复层结构,以利于形成远期动态的生物平衡。

岩石边坡坡面的整体结构必须稳定,坡度不宜过大,坡面应尽量平整,危石与浮尘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坡顶与坡面应采取截、引流设施,减轻坡面水流对植被的直接冲刷。此外,边坡后期的养护管理至关重要,众多工程实例表明,坡面植被在低养护或无养护情况下,极易退化、消亡,因此必须着力抓好喷水养护、追施肥料、病虫害防治、清除杂草与培土补植等养护管理工作。

5. 工程实例

5.1 工程背景。 工程位于贵州省清镇市清镇至镇宁高速公路K9+960~K10+210段左侧,坡长250m,设计坡率下边坡为1:1,上一级边坡坡率为l:1.5,挖方边坡最大高度 36.5m。坡面主要为全~强风化泥、砂、页岩等软质岩石边坡。岩体主要为层状和碎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

5.2 主要工程及环境问题。 受开挖坡面、层理面、裂隙面、岩体结构构造及岩性的影响,坡面存在局部小规模岩体坍塌。受干湿季节交替影响,坡体软质岩石将产生碎落、掉块等危害,另外,开挖坡面雨后可能发生浸水坍塌、产生水土流失,甚至导致边坡的整体失稳。且开挖坡面较长,坡面积大,岩土体暴露后色调较深,与周围的绿色景观不协调。

5.3 绿化方法的选择。 考虑到边坡软岩松散,容易产生水土流失,本次边坡绿化方案设计为: 先用锚杆对软质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再选择挂网+喷射厚层基材植被对坡面进行绿化,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草籽采用生长迅速、根系发达的草籽(高羊茅、狗牙根、三叶草)有利于边坡坡面的进一步稳固,并采用相应的排水措施:设置边坡平台排水沟及坡界边缘截水沟以排除地表水,边坡坡体设置一定数量浅层泄水孔以排除基岩裂隙水。有了以上完善的排水系统,可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尽快恢复边坡生态系统。

5.4 绿化效果评价。 边坡实施绿化后坡面平整,不到一个星期,草种纷纷发芽破土;两个月后,坡面绿化覆盖达100%,且浓密茂盛,长势良好;绿化景观与周围植被景观协调,与周围绿化率较高的山体成为一体,坡体更加稳固,达到边坡防护和绿化要求,既保护公路边坡又美化了环境。

6. 结语

石质边坡无植物生存条件,是公路边坡生态治理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边坡生态防护方法在国内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其研究和应用较为单一、片面,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过分地强调不切实际的园林美化效果,以城市园林的标准来衡量设计之成败,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工程经费,也增加了公路养护难度;应合理地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地质、不同地区制定出系统的设计、施工、管理养护办法,以推动我国公路绿化和边坡防护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中国生态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2] 叶建军,许文年,王铁桥,李波.边坡生物治理回顾与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173~177.

[3] 许文年,王铁桥等.工程边坡绿化技术初探[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6):512~513,542.

[4] 杨京平,卢剑波等.生态恢复工程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31.

[5] Mitsch,W. J,1998,Ecological engineering - the 7-year itch,Ecological Engineering,10:119~130.

[6] N.W.Hudson. soil conservation[M].1971.窦葆璋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6:26~75.

篇5

关键词:涉台法务;人才培养;知识教育;泰勒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D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法的理性化途径,与法的命运,直接取决于法学内部的种种情况。亦即:端视于对法的形成方式发挥职业影响力的那群人,有何特质而定。一般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只不过是间接的决定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法学教育的方式,亦即:法实务家是以何种方式训练出来的。”[1]涉台法务人才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特殊的培养教育模式的设计。

一、福建省涉台法务人才培养目标

(一)精英取向、职业取向与通识取向之取舍

1、精英取向

将涉台法学教育目标设定为法律精英教育,认为涉台法学教育在于培养具高度理性、职业道德和职业品格之高级专门法律人才。如有学者提出,学院式法学教育应借鉴日本之“法律职业精英”,侧重精英教育,究其原因精英教育是作为高度经验理性之法治需要;若将法律职业者视作“产品”,应具众多知识、职业道德及品格。

2、职业取向

涉台法学教育的目标设定在培育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要求之特殊涉台法律职业人才,对于有志从事涉台法律实务者进行科学严密的职业训练,使其掌握涉台法律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因此,接受涉台法学教育者可视作进行职业教育或进行职业训练。

3、通识取向

有学者指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系培养涉台法律人才的首要价值标准,平等、公正、正义的民主思想应当是涉台法律人才职业道德质量之应有内容,所以,涉台法学教育作为现代大学教育之一部分,其所提供者系一种通识教育。

(二)强调法之适用取向与着重法之形成取向

1、强调法之适用取向

法学科目教学研究上重视演绎及诠释方法,是自成体系、独具内部理性之学门。强调法之适用取向,涵摄过程倾向静态、实体之概念,适用法律之结果自然也会讲究、预设唯一之正确答案。林钰雄教授曾提到德国法学教育之目的在培养“能正确适用当代法律于具体案件上之所谓有分寸的法律人”,德国法学教育之理念颇能传达强调法之适用取向之目的。 作为培养高级专门的涉台法务实践人才可以此为价值取向。

2、着重法之形成取向

法之形成取向之训练系在于判例拘束原则,及强调区辨、类比等能力,法之适用能力并不特别被强调,对于找出正确答案亦非其所重视。在强调法之形成能力下,上揭法学教育之内容,在设计出具有论坛性质之程序架构,以便随时可进行理性辩论,促进法律之形成,包括形塑、生长与演化。[2]教育目的系指教育欲设之理想,决定教育发展之方向,指引教育活动之归向,故教育目的不能无中生有,应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下形成。良好涉台法学教育目的之形成,应有下列特征:涉台法学教育目的应能与实际教育情境相关联;涉台法学教育目的应与社会所需涉台法务人才培养相关联;涉台法学教育目的须具有在教育活动中得到检验之可能性。

(三)确定培养目标之原则

1、回应社会发展需求

个人不能离群而居,教育重点之一即在设定使个人能适应未来社会,进而有服务社会之能力。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皆有其不同意义之教育目的,例如:民主社会体制之教育目的,希冀培育具自由民主素养之现代公民;共产社会体制之教育目的,以培养身为劳动者为荣之公民;二十世纪以前,教育目的在培育维护传统文化之国民,二十一世纪,应以兼具人文与科技、本土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化公民。故,当今福建省涉台法学教育目的应能回应社会变迁下对特殊专门人才的发展需求。

2、调合学习者身心发展

学习者是教育之主体,教育目的的拟定,应能调合学习身心发展,若一昧只求劳力成本、社会效率或国家进步,而忽视学习者主体的身心发展,其效果自是有限。

3、顺应教育发展思潮

教育发展会随着社会变迁而有变动,而中西教育思想家亦经哲学思辨、透过观察或实证不断提出教育理论,此皆为使教育主体获得最大发展,亦为使社会变迁持续前进,例如:二十世纪初期,杜威倡导实验主义,重视个体经验改造、增强个人适应社会能力;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时代,涉台法学教育发展思潮不只是发展潜能、社会适应,亦强调培养具有终生素养、本土化与国际观之现代化的涉台法务专门人才。

二、从涉台法学教育课程设置观点―兼论泰勒课程模式

Curriculum(课程)英格人早在一八二年即开始使用,美国人约慢了近一个世纪,首见于一九一八年鲍比特所着《课程论》。之后,课程的工学模式成为课程发展的主流,以科技理性、科学的典范来发课程。在这段期间有很多与课程相关的大事件,而最重要的就是一九四九年将工学模式更加理论化、模式化、步骤化,提出所谓的Tyler模式:课程目、课程选择、课程组织、课程评鉴。其后,Tyler的学生都踏着这样的脚步研课程的发展,课程研究几乎都聚焦在这样的问题上:目标要怎么决定、课程要择什么、课程如何组织和评鉴,所以传统学派之力量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在学教育之课程模式上亦扮演关键角色。

(一)统一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在于:传递学生有关其所生活之世界的知能、提供有关自然现象的事实、传授科学之原理原则、赋予将有关现象理论化与类化的能力。课程能传授年轻人不同文化现象的类别,如所处社会及包社会的规范、价值、传统、与信念,但在这些化现象的教学方式,虽非采用直接或分开之方式传授,却可经由教师、学习者、课程与教学等因素之交互作用,让学习者习得;是故,从某种角度来说,课程一方面系为达到教育目的作用,但另一方只是协助传递人类认定有价值之知能。

以大学教育而论,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何者为重,或需加以统合,均会直接、间接影响到课程之结构与教学科目安排。我国大学教育一向以培育研究高深学术之专门人才为宗旨。但专才教育发展至极点,可能会造成如英国物理学家施诺爵士所指的对立之“两个文化”,或两个以上文化鸿沟的弊端。

(二)大学自治之必要性

大学自治究系如何规定,美国高等教育法学认为大学的任务即在于提供一个最有益于思维、实验和创造之环境,大学在学术基础上自己决定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谁来学,而其中教什么、如何教之决定,具体表现即在大学课程之安排。

德国认为直接涉及教学与研究事项均属于大学自治之范围,大学教师在学术领域中扮演关键,因而对于校园内授课之程与教材以及研究方向,均享有主导地位。教育行政机关或国家应尊重各大学课程自主,不得以命令强制规定课程。其勾勒范围大致包括,学术计划之拟订、教学大纲之订定、教学课程规划、学术研究与教学授课相互协调配合、学术性设施之设置与研究组群之参与、学则与考试规则之制定与执行、教师与研究助理人员任用等人事事项。

(三)泰勒课程目标选择模式

一九四九年,泰勒在芝加哥大学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提出课程设计之法则,即课程目标、课程选择、课程组织、课程评鉴,详细地说从目标,以至学习经验之选择、组织,乃至评鉴,形成一个循环,根据评鉴而得结果,反馈至目标,备供修正之依据,是故此种模式,亦称为“理性计划模式”有时亦称为“手段──目的计划”。

选择目标最受青睐:泰勒法则可说是一种选择教育目标之过程,泰勒提出的课程计模式相当具有综合性,特别系该模式之第一部分―选择目标。泰勒建议课程计划者应循三个管道──学习者、社会、教材收集而来资料──以确立一般目标,确立一般目标之后,透过哲学及心理学筛选后,进行过滤、修正,何谓哲学及心理学之筛选,以下作一解释:

1、第一重之哲学筛选

泰勒将学校拟人化,视学校为一动态、有生命之实体,是故,其所指哲学之筛选与“学校专注之教育与社会哲学”、“学校接纳之价值”,“学校信仰之内容”等理念,务其所筛选出之目标尽量一致。此部分相当易于理解,在统一课程模式之时期,法律系之课程安排重视实体法、诉讼法及商法部分,与司法实务审检辩人才所需之专业能力不谋而合,在校定课程时代,如台湾地区东吴大学着重英美法,是故其课程选择上,有相当比重之英美法系课程,而中原大学财经法律学系着重在财经课程发展,是故从一年级开始便有相当比例之财经课程,与一般法律学系有所不同。而在福建省的各大高校中,在培养涉台法务人才的课程设置又有多少特色而言呢,我们不得而知。

2、第二重之心理学筛选

为了应用此种筛选方式,教师须厘清自己认定较佳之学习原理。泰勒指出:学习心理学不仅包括具体与固定之发现,而且也应涵盖统一之学习论,以协助列出学习过程之性质、学习过程发生之方式、在何种条件下发生之学习过程、采用那种运作方式等。

以泰勒课程模式观我国法学教育,哲学和心理学二道筛选应如何看待,哲学筛选系一种上位概念,可将之视为各校法学教育目标,法学教育目标各校如何订定,本文认为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当然为最佳,但亦有不以此为限,如台湾地区中原大学财经法律前身为商学院所设之财经法律学系,系以培养进入企业界之法律人才为其目标,虽然在培养模式上我们强调差异性,不要同质化,作为师范类的福建师范大学应利用其本身的学科优势,重点应放在培养教育类的涉台法律人才,而属于财经类的福建江夏学院应着重培养通晓两岸财经法律法规的复合性和应用型涉台法律人才,能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提供更加优质法律服务的专业性人才。但无法否认者系不论其目标为何,课程编排却仍以国家司法考试科目作为规划方向,此为我国法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特色之一。

另就心理学之筛选,笔者认为现今法学教育之科目对于刚上大学的学生而言显得过重,试想,新入学学生大约十八岁的生涩年纪,他们便开始学习非常复杂人际关系与社会百态下所产生的法律关系与法律问题;以他们有限的社会与其他经验,要了解及处理此等问题,非常不易;更何况法律所讲究推理的高度技术性,或公平正义观念的抽象性,或法律所使用文字的结构困难度,或表达所需的高度精确性,对刚开始学习法律的年轻学子,都造成许多困难。对此等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常属极为痛苦的经验。 就连传统的法学知识在理解尚存如此难度,何况以培养精英、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涉台法学教育。

三、涉台复合性法务人才培养与国家司法考试之关系梳理

大学的目的在于保存与生产知识,因此大学的涉台法学教育也应该从这个方向重新定位与厘清。涉台法学教育传授给学生的只是学术的雏形,亦即逻辑的思考与批判的眼光。然而逻辑的思考与批判,必须从对实体法法体系以及法规范目的之清楚了解而出发,欠缺扎实的实体法基础所产生的批判是无根的。在这样的大学法学知识生产过程中,自然培养了日后快速反刍、再生产法律知识的技术与能力,也成为下一步学术生产的基础。自然而然,这样在大学法学院所复制、再生的知识,也正是国家司法考试所要测验出的应考人的门槛要件。这个见解从法学教育与实务应用结合的教学目标出发,对于大学法学教育课程的内涵与设计有所启发。然而在我国一般认为合格的法律人并不以接受过正规法学训练为已足,必须通过司法考试者才能被民众普遍接受。[4]因此除了大学法学院的课程必须调整,国家司法考试在结合学术与实务的目标上,势必也要较现况有所改变。

目前中国的法学教育,太过强调法律知识的传授,很难说着重 legal mind的培养。究其原因所在,不外由于法学教育受到国家司法考试的影响,通常都只偏重于与考试有关的法律的教学与解题技术的训练。使得学校教育变成只为培养一些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帮助他们将来能考取法官、检察官或律师,取得任用或执业资格。而大部份的学生也都把求学的重点放在与考试有关的法律课程的学习,至于与考试无关的基础法学或相关的基础科学,便很少有学生肯下功夫去加以研究。在这样的情形下,学校的法学教育偏重于法律知识的传授,是很自然的,但是,所谓“法律人”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法律人的品格,或人格教育方面,目前就相当缺乏。而我们在着重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性的涉台法务人才时,绝对不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一部部国家司法考试的机器,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用独特的涉台法律视角来坚定自己永久长远的信仰,而不是屈服于短暂的通过司考的自我满足。

参考文献:

[1]刘恒p.从知识继受与学科定位论百年来台湾法学教育之变迁[D].台湾大学.2005(6)

[2]屈茂辉.海峡两岸法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科学版).2006(1)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必由之路、经济

2003年,英国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由此,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广泛关注的命题。按照最初的设计,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要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来更大的经济产出,同时为人们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多的工作机会,并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主要途径。在低碳经济广受关注的同时,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中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两者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方面的相似追求使之共同成为中国在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谋求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两者有着相似的提出背景。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急需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生态文明呼之欲出。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的生态危机中,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气候状况与能源短缺现象,必须要找出一种低碳节能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理念便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两者都是在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约束下的产物。是殊途同归,是不谋而合。

其次,相容的发展目标。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生态文明则是在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基础的同时,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由此观之,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建设在实践目标上具有相似性。

再次,二者是处在环境问题不同层次上的解决方案。总的看来,低碳经济是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带所来的一系列问题,更强调在微观经济领域的环保。而生态文明是在较宏观层次上提出的总体解决方案。

由以上分析可知,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也将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1.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

要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因此,有必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从前瞻、长远的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使中国在国家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层面和公众层面上,实现经济活动低碳化—低碳活动企业化—低碳技术创新化—低碳模式制度化—低碳参与公众化—低碳体制社会化—低碳合作国际化—低碳文明生态化的大目标。

2.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产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中国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生物质能,比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沼气能等。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

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低碳创新中,为了避免技术的路径信赖所产生的碳锁定效应,低碳经济发展必须注重选择前瞩性、战略性的共性技术。企业内部也要主动研制与开发低碳技术与产品。此外,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具有成熟的低碳技术,中国要通过国际协商与合作机制,促进这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增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消化与二次创新。在此过程中,建立起完善国际低碳技术转让、消化与二次创新保障体系。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些具有产业带动意义的低碳新兴技术的研究开发,可以大大降低中国碳排放总量,促进中国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篇7

一、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地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提供财力保障的责任愈加突出。生态经济区建设本身带来了丰富的税源,为保持地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前提条件;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对地方财政收入需求扩大,客观上要求地税部门不断做强做大地税收入总量。

2、转变思想观念的任务愈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地方税收担负着十分重要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地税部门必须主动参与、不能被动等待;必须积极融入,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勇于探索,不能按部就班。

3、发挥地税职能的责任愈加突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客观上要求充分发挥地方税收的聚集财政、杠杆引导、调节分配、维持公平正义等多重职能,为生态经济区建设排忧解难。

4、创新税收管理的责任愈加突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地税征管思维方式提出新要求,要求地税部门进一步创新征管理念,进一步优化征管人力、机构、科技资源,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与方式等,努力创造促进鄱阳湖服务生态经济区的最优税收环境。

二、在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个别地方理念上滞后,行动上落后。主要表现为:没有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局之中,缺乏紧迫感,责任感;部门之力,个人之力很小,难有作为;个别同志消极应付,敷衍了事,效率低下,这些现象在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阻碍和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绊脚石”。

2、收入总量偏小,财力保障职能有待增强。尽管近年来,全省地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地税收入总量增幅也具有加速上升的良好势态,但地方可用财力需求增长迅速与地税收入总量不大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尤其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成为制约江西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3、政策服务措施区域性不强,有待进一步拓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出台以后,上级研究出台了《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60条》,做到在思想上全力发动,政策上全力支持,服务上全力跟进,举全力支持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和社会效应。但从现有政策措施的现状来看,存在区域特征不明显的“软肋”,多是普遍性的政策规定,不具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特色,个性不鲜明,没有形成政策“洼地”;服务举措偏向于理论性、宏观层面上的探索,缺乏对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的完善。同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时间跨度长、要求高、任务繁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配套的政策措施需要推陈出新,持续改进。

三、地税部门有效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配套政策支持是关键。税收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杠杆作用,地税部门要真正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1、用足用好国家现有税收政策。省地税局已出台了《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60条》,涵盖了通过减税、免税、缓税、退税或加速折旧、税前扣除、投资抵免等多种方式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有效刺激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和就业创业,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做到“三区别、三结合”,即:区域内与区域外发展的区别;区域内不同地区发展有区别,鼓励行业与限制行业有区别。要让税收优惠政策与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相结合、与区域内具体行业相结合、与企业生产经营、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

2、积极争取国家税收政策支持。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一平台”的功能定位,积极争取国家税务总局对我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经济和特色经济等给予相关税收优惠,争取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

3、切实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地税部门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中央和我省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政策落实倒逼机制。省地税局审时度势,提前谋划,相继举办了服务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巡回宣讲报告会、专题座谈会、“税收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论坛,综合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媒介针对纳税人最关心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政策解读、纳税辅导、咨询答疑。加强需求分析,细分宣传对象,满足不同类型纳税人的办税需求。

篇8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防治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如何解决由于开发建设项目带来的水资源用量剧增与水资源补充量剧减、土地需求量剧增与土地面积剧减、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与环境局部破坏和污染越来越重等之间的矛盾,使开发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及其生态环境建设同步、稳定和协调的发展,建立起一个新的、相对稳定不变或逐渐增加的水土资源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系统及其生态平衡环境,为开发建设项目的稳步、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已成为当今开发建设项目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2.平凉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分类

⑴城区土地利用分布状况:经调查统计分析,根据平凉市城区城市建设现状总面积33.68km2,其中城市建筑面积20.65km2(包括行政、事业、企业、军事、卫生、学校等单位),占61.34%;公共广场面积0.53 km2,占1.57%,交通道路面积7.28km2,占21.62%;园林绿地及其它面积5.22km2,占15.5%。

⑵城区土地地质状况:本研究中对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的分类,主要根据水土资源流失强度、土壤侵蚀类型及形式、下垫面材质及其成因、对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分类,共分为以下十一类:

硬化区:主要包括建筑、场院、道路等硬化区,总面积23.18km2。

区:主要包括建筑工地区和沙质、土质路面场地等,总面积1.51km2。

③弃渣区:主要为以建筑物基础开挖、场地平整过程中的余土、建筑废料和废旧建筑物拆除后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等松散体堆积地面主体的固体废弃物堆积区,总占地面积1.03km2。

④开挖区:主要为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建筑物基础开挖面、场地平整过程中形成的开挖地面及借土和采沙、采石过程中形成的山体开挖地面,总开挖面积约0.23km2。

⑤填筑区:主要为城市及城郊的路堤、河堤、坝体、坡地场院边坡等碾压填筑面,总面积0.16km2。

⑥冲刷区:主要为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地面洪水等的排水沟渠与排水河道,总占地面积约0.12km2。

⑦绿化区:主要为城市内和城市近郊的公园、广场、单位、住宅、街路等绿化地面,总面积约3.16km2。

⑧种植区:主要包括城内树林、花草、苗圃及草地,总面积2.17km2。

⑨撂荒区:主要为城市与城郊长期荒芜闲置的未利用土地和难利用土地,以及征而不用、多年闲置、荒芜的城市与城郊建筑土地,总面积约1.45km2。

⑩蓄水区:主要为城郊天然形成的水泉、湖泊、积水塘和人工建造的蓄水池、水库等长期或永久积水、拦水、存水、蓄水等用的水域水面,总面积约0.57km2。

其它区:除以上类区外,还有停产、关闭、到闭的厂矿工业区,总面积约0.1km2。

3. 平凉市城市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⑴平凉市城区水资源流失状况

①平凉市城区水资源构成:城市水资源由地下水资源、河川径流水资源和天然降雨水资源三部分构成。其中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城市及其下游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最大,河川径流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此,天然降雨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最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城市及其下游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平凉市城区年水资源总量为19507×104m3,其中城市地下水资源占6.5%,河川径流水资源占86.99%,天然降雨水资源占6.5%。

②水资源流失状况:城市水资源流失,根据造成流失的原因或形成流失的因素,主要分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地面洪水三种类型。工业废水又分为建筑废水和生产废水两种形式。建筑废水主要包括基坑排水、设备试验排水、建筑物冲洗清洁排水和建筑养护过程中的少量水流失;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各种商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产生并排入河道中的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废水,据统计,平凉市城区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1085×104m3。生活污水排量在城市排水总量中所占比例大,经过净化处理后可以再生和重复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如用于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灌溉、农田灌溉和工业生产——如火电厂发电冷却、混凝土构件预制厂生产养护等用水)。据统计,平凉市城区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613×104m3。城市地面洪水主要产生于城市建筑、场院、道路等硬化区域的建筑物屋面和硬化地面表面,占城市地面洪水总量或城市水资源流失总量的91.27%,据统计,平凉城区年均地面洪水约1270×104m3。

③水资源流失总量:经分析,平凉市城区水资源年流失总量约为2968×104m3。

⑵平凉市城区土壤侵蚀与土资源流失状况

篇9

>> 法治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之比较研究 湘鄂两省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与作用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完善刍议 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南路抗战:震动粤桂两省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建设评价研究 经济运行先行指标体系构建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建构路径 法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探讨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西部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 建设经济强省(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确定研究 制度因素对江\浙两省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辽吉两省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研究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模型研究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EB/OL].[2013-07-10].

Comparison and Inspiration of Construction Index System of Government

by law in Hubei and Guangdong Provinces

Zhang Chaoxia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Gansu, 730030)

篇10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全体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持有并遵循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时代的呼唤。

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的现代化,而且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一方面,以文化促发展、以文化促进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自觉服从国家法律,自觉维护法律权威,是全体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全民族文明素质,乃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软实力的基本表现。另一方面,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无不需要法治的保障服务和引导规范,都迫切要求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迫切要求广大政法干警培养司法良知,提高司法能力,不断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迫切要求全体公民自觉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对待处理个人与国家、与社会及他人之间的关系。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要求

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法治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更在于已经制定的良好法律能否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能否得到社会普遍的遵守。法治文化问题之重心就在于解决我国公民的法治文化认同问题,培养以领导干部、公务员为重点的全体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彻底消除“文化”层面的法治与“制度”层面的法治之间存在的裂缝。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入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

——加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必然深化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法治思想、法治观念、法治心理的延伸升华。“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普法,为法治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基础。在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确立的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层到深层的规律,以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更高层次的目标定位,才能更好地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内在动力。发挥法治文化观念引导、规范养成、激励约束的独特作用,建立规则约束,塑造社会信任,培养社会理性,凝聚社会共识,更是提升新时期法制宣传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全面构建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要求全体公民崇尚法治权威、依法办事习惯的真正养成,这正是法治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正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使命所在。当前,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着力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体系,进一步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主动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协调指导职能,建立健全“党委统—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优化完善“积极参与、优势互补、有序运行”的工作格局。主动加强与宣传、文化及新闻出版、广电管理等部门的联动合作,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指标,强化考核措施,充分调动各有关单位、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强大社会合力。整合司法行政内部资源,调动律师、公证、调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条线工作力量,搭建科学、高效、可操作的法律服务平台,为全省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提供快捷方便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营造良好文化法治环境,实现法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着力凸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公益性特征,运用项目规划、示范引导、督查考核等多种方式,推动各地因地制宜,特色化、多元化建设各种各类法治文化阵地,有效推动法治文化阵地的规模化、系列化、形象化,市、县两级全部建成法制宣传教育中心,集中研发、推广、展示法治文化成果。建立法治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品种内容,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提供优质均等便捷的法治文化公共服务。运用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扶持力度等方法,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公益性投入,推动法治文化作品创作专业化、制作精细化、形式多样化,有效提升法治文化资源的针对性、趣味性、生动性。运用责任分解、指标量化、监测评估等手段,激发各类媒体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畅通拓展法治文化渠道。

着力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体系,主动融入省“文化建设工程”,按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开放式、互动型的法治文化阵地。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覆盖每个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等,逐步完善基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充分运用大众传媒和传播手段,形成“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态势,使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和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积极组织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活动,丰富优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品的宣传、展演和展示工作,不断提升扩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面。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江苏法治文化标识”,充分体现时代特征、江苏特色和人民意愿,兼具先进性、引领性和标志性,力求把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要求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