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法制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法制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 原理 校园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11-01
一、大学生犯罪问题
大学生犯罪问题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现在的大学生犯罪呈现出了数量较以前不断上升、类型向多样化发展、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向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扩散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学校的教育体制不健全,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环境的变化。2.市场经济的冲击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3.大学生心理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心理脆弱。4.不良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多元化使大学生对一些不良文化盲目吸收,是其犯罪的一个重要动因。5.家庭教育的缺失,特别是法律意识方面的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从学校的角度讲,必须加强大学校园的法制建设,才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发生。
二、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看校园的法制
从哲学的角度讲,加强校园法制建设,预防和处罚大学生犯罪是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哲学的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角度讲,我们必须加强大学校园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国家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就不断提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意识也在不断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有一个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表现在大学校园里,就是要求我们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交往环境。这些环境的提供单纯依靠以前的道德建设是不够的,必须将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使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依法进行、有法可依。
我们在校园内进行法制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命运。这些大学生毕业以后,会对社会的法制建设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的意识会影响到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加强大学校园的法制建设可以间接地影响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也是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讲,加强大学校园的法制建设不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角度看,只有加强大学校园的法制建设才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
三、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看校园法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这是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基础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上层建筑上进行依法制国、依法行政。表现在大学校园当中,就是依法制校、依法制学。
过去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我们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都相对比较单一。在那样的条件下,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进行道德建设,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以适应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必要的。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的大学在当时实行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但是,今天我们的经济基础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原来的反对和否定私营经济、民营经济转变为大力发展和扶持民营经济。经济基础的这种变化就要求上层建筑自身不断进行调整,与今天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大学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基础的变化改变了我国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样式,由原来单一的社会主义文化,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文化,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这一实际情况相适应。
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在大学校园的管理当中要依法制校,把法律作为约束学生行为的重要准则,在校园管理当中实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校园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在新时期,有很多问题单纯依靠道德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和矛盾。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道德的价值和作用,道德是建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人的行为的重要准则。道德是校园内人们自觉建立人际关系的标准,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其对于建构人际关系的作用是具有绝对性的优势的。而法律则是强制性的法则,法制建设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只有将校园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够有效防止大学生犯罪。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71
1 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组成。文化在结构上可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主流文化是指文化发展的一定时期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地位、谋生手段不同,利益不同,对社会、人生的见识、体验不同而形成的与主流文化有所区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情绪、理想信念的文化观念。
作为社会亚文化分流的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风气以及传承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它以学校师生员工为主体,在教学、管理、科研、学习等各个领域共同形成的为其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念、作为准则。校园文化它包括精神文化形态,物质文化形态,和制度文化形态三个层次。精神文化指校园里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物质文化是以物化形式存在的一种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教学设施、实验设备、校园环境、活动设施等都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制度文化即学校为了有效进行管理而设立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叫规范文化,包括校规校纪,群体行为规范、习俗、文化娱乐方式等。校园文化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物质层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是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将无从谈起;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的核心。
综上,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水平的反映,是学校品格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潜移墨化地影响着身在其中的每个人。
2 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除具有社会文化系统所具有的阶级性、继承性为一般层性外,还具有其特有的属性,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性。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在教育性上的区别主要是在形式上,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是有意识的,具有准确的,担负着校园主体教育的功能。第二,选择性。体现在它对校园文化主体、社会文化系统和其他亚文化交往的选择上。它的这个特征使校园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展现在整个社会大文化系统的核心部位,以及那些直接或间接地与校园文化发生关联的亚文化系统面前,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教育每个有意无意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第三,批判性。一方面,学校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特殊社会组织形成,必须要提倡和灌输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文化内容和形式,排斥和批判有悖于其阶级意志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对那些与教育目的不十分吻合,影响校园文化主体健康发展的文化形式进行分析、比较、鉴别,然后进行选择。第四,独立性。体现在它具有特定和文化创造的主体、环境、方式与记录文化成果的手段。而且还体现在它与社会文化或其他亚文化交往的交流过程中。第五,可塑性。校园文化的形成、培养、发展,固然要受到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社会思潮、学校历史和社会地位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它更易受到学校教育的职能、特定的校园文化主体的支配。因此,何时何地,任何一所学校,只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教育者,尤其是学校领导者的积极性,倡导积极的生活信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就能摒弃原有文化形态中陈腐的东西,塑造新的校园文化。
3 职业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价值取向偏移
具体表现为重商轻学、重实惠轻理想、重金钱轻诚信、重私利轻公益等消极现象。反映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功利心色彩明显,出现了忽视、淡化精神支柱的倾向,重视理解人、关心人和善待人,忽视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使人的个性发展缺乏理性和规范而呈现随意性。
3.2 校园科技文化匮乏,物质文化薄弱
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摇篮,科技文化应当成为学校文化的主导。但大多数职业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较低、建校时间短、对职业教育规律把握不清等导致校园科技文化缺乏。
3.3 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层次偏低
校园文化活动绝大部分居于知识型和娱乐型活动,学术型、经济型活动鲜有涉及,社会实践型活动在起点,实效和计划上仍需提高。
3.4 忽略价值意识,容易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是只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忽略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还是比较低,职业学校想方设法通过外在形象来加大对生源和家长的吸引力,招收更多的学生,从而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完成学校发展的初期积累。第二是把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层面上。目前很多职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归类于学生管理部门或学生管理系统,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第三是缺乏特色。当前,在专业开设和课堂教学方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明显缺乏特色与个性。第四是缺乏现代气息和谋生创业指导。当前校园文化惯用传统的治学格言及立身之道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内容充溢着板报、橱窗和宣传栏,而现代科学的学习方法、成才途径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等现代化信息少之又少。同时,当前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存在着只讲道理不讲利益、只讲修身学技,不讲谋生发展的现象,这是对现代教育片面理解的一种表现。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上述不足,其实质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手段落后于现代社会要求的具体反映,它削弱了现代素质教育力度,冲淡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拉大了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心理距离,不利于学生成为现代社会现实所需要的人才,不利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4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4.1 原则
第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必须遵循普遍的教育规律和管理规范,这就使得各类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有很多共性可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各个学校因其类型、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生源质量等不同而又使得各个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显现出各自的个性与特点。这种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具体体现在既要把握时代特征,又要突出各校特色。
第二,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学校也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继承已有的校园文化积淀,同时要不断探索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路径。
第三,主体性和主导性相统一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要把学校的师生员工当作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只有把主体性和主导性结合起来,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第四,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建设必须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对外界一切不健康的文化有意识排斥,对社会文化的精华有意识吸取。有的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开放办学,实际上是一种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理论的应用。
4.2 加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职业学校要建成符合职业教育目标所要求的校园文化,就需要科学设计和精心营造,既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又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专门人才。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应树立以下观念:首先要树立全面提高素质的观念,培养学生“宽基础、复合理”为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适应能力打好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其次要树立因材施教、发扬个性特长的理念。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应发掘学生个性,提倡读书求知,引导爱好,发挥特长(这种特长一般不是本专业的),以及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需求。第三要树立主既重视物质文化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的概念。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是基础,但软件建设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底蕴所在。
第二,突出鲜明的职业特色和具体实在的职业内容。职业学校要培养校园精神,树立校园形象,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风校貌。。学校就要通过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营造,把自己的“产品”培养成“名优产品”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学校只有通过市场对其“产品”检验,才能确立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就获得生存的权利和发展机遇。
第三,跟上时代步伐,融入现代气息。21世纪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赋予校园文化新的内容,如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谋生创业、人生塑造、诚实守信、终身学习等等,要将现代工业文明,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知识,瞬息万变的信息充实到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中,使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播受到社会和市场经济的熏陶,为学生创造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这样的校园文化才会有源头活水,才能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生动文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其特有的娱乐性、欢快性、参与性,极大丰富着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健全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丰富和创新,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自由开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是正确处理校园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其实,这两者既相对独立,各具有特殊性,又相互交融,在一空层面上相互统一,我们在对校园通俗文化认可并加以正确引导的同时,还必须注重高雅文化的开展,并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五,注重物质载体建设。其一是注重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如校园校舍的布局、校园文化的景观、教室读书馆建设中渗透的校园精神,努力营造职业学校的校园气氛。其二是注重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下大力气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增建、增设学术厅、报告厅、演讲厅、展厅、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以保证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六,要重视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老师的人格品德、行为作风、治学态度和师表作用在一空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价值的选择和文化行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的敬业精神和人格力量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所以学校应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体教职工特别是老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既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牢牢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文化导向和价值导向,确保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不懈努力。对职业学校来说,校园文化建设任重道远,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着力营造人文氛围,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和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雅的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采取有效的多种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素质,这是时代赋予现代职业学校的使命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文平.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J].山西市场导报,2011,(6).
[2]李瑾凤.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4.
[3]张好.中等职业学校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Z].
篇3
近日,我在网上读到教育部公布通知,我国将在中小学校中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通知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设置书法课程就是给书法教育应有的地位与尊严,是对书法艺术价值的重申,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光大,对畸形的应试教育的矫正,更是对国民个性文化素养提升的高度重视。对于我们这些偏远县城学校来说,也应该积极设置书法课的教学。
然而书法这块文化瑰宝在当下中国却日渐黯然落寞,无外乎两点原因,一是,科技发展削弱书法教育。随着现代电子科技发展,尤其是电脑的普及,手写进一步被弱化、被冷落,不仅丧失了其艺术性,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退化,作为润峭、徐缓的书法明显赶不上快捷、简单的时代步伐。二是畸形的应试教育排挤书法。作为书法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功利观的影响下对此不作为。如今在家长、学生、老师、学校的眼里,学书法又不能提高成绩,更不能成为升学的必要条件,与其慢腾腾练几个“斗大”的毛笔字,毋宁多做几道语文、数学题。在畸形教育形势和功利求学思维下,书法也就从大众艺术滑落为小众艺术,从基本功被“提升”成“绝招”了。
其实,书法艺术价值远远高于电子书写的价值。书法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反映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和时代精神,是一条独特的人文风景线,是留住历史记忆的载体。电子书写虽然流行、快捷,但书法艺术绝不逊色,北宋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显示出资本对传统书法艺术的青睐。对个人而言,练好毛笔字不仅能端正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可以涤洗浮尘,纯净心境,陶冶情操,塑造良好品行,提升文化修养。徐悲鸿也认为:“书之美在情在德。”试看《兰亭序》、《祭侄文稿》和《寒食帖》,或者去看在战时草拟的电文,再看一看弘一法师临终前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我们当今的书法爱好者们,只能懂得这些震古铄今、飘逸神飞的千古绝唱的一些皮毛。“雷霆起精锐,冰雪净聪明”的境界还需我们细细的去品味、去感悟。
从书法文化的传承来说,今天我们需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设书法课,更需要建立完善的书法教育体系。这不仅是国民素养提升的需求,还是振兴中华书法的现实使命。书法教学是一个通过教与学双边活动,使学生获得书法知识,提高书写能力,并形成一定思想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它是由课程性教学活动和诸多非课程性教学活动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加强高师书法教学改革,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序地组织好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是我们书法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书法课的教学,有利于素质好的学生掌握和提高动作技术、技能,也利于基础差的学生增强知识技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追求,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
众所周知,日本书法教育体系很完备,基础的书法教育搞得很好,中小学都有必修的书法课和专职的书法教师,高中更有专门的书法科。许多人在书法大学本科毕业后不是为了当书法家,而是为了增强艺术素养和对后代良好的教育。此外民间书法“私塾”遍地开花,老年、中年、青少年都可入学。
篇4
一 引领有目标人生
毕业生信息反馈作为高校至关重要的学生档案之一,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一方面,毕业生信息反馈中反映了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身心素质等的具体要求,在校大学生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可以依据这些信息,主动地、有意识地设计自己,从而明确自己的大学生活目标,不至于荒废时光,最终以高标准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毕业生信息反馈中也反馈出了明确的用人要求,高校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大学生也可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学生档案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一步脚印,每一次成长,大学生在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同时,更加坚定了下一个目标的实现的信念。
总之,通过档案教育,可以启发大学生们发挥各自的优势、个性、专长或所在地域特色,在此过程中,逐渐发现自我的可能性,并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增强自信心,最终达成大学生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 塑造好习惯品质
柏拉图曾说:“一个人从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好的行为是一个有好的本性倾向的人与好的环境接触的结果。”那么如何利用档案教育来塑造大学生的良好习惯呢?
1.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增设档案知识专题讲座
让新生了解、认识学籍档案的组成,告诉新生学生档案中记录着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经历,包括学籍表、学年度综合鉴定表、成绩单、奖惩表、党团材料、获奖证书复印件、毕业生登记表等原始记录。特别强调在校期间奖惩记录都将归入学生档案,伴随终身。这样便能增强学生的档案意识,同时激励大学生向积极方面发展,多拿奖,少受罚。让大学新生明白,要想给社会留下一份美好的印象,就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档案教育
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巧妙地利用档案,使其成为激励大学生进步的力量。要让大学生明白,学生档案的内容不是由教师编造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创造和书写的,学生从入校之后就在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档案材料,为自己书写着成长的记录,自己的每一次进步或倒退,得到的每一份荣誉或每一次处分,都将在自己的档案材料中体现出来,而这些记录都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还要使学生认识到,档案记录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在校期间的表现,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3.在强调档案资料规范管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规范行为
档案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证明”,引导学生认真填写每一份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个人档案,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不能马虎,都应该用心对待,做到准确规范,在这点点滴滴的教诲中,强化学生的规范行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是这个道理。当学生档案工作人员能百倍重视学生档案工作的各业务环节时,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耳濡目染,必然会万分用心地填好每一个表格。如此,学生的用心、认真、负责等品质就会逐渐形成。
三 挖掘潜质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人人皆知,而且历史久远,不少人还把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以鼓励鞭策自己,使自己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取得成功。事实也是如此,翻开成功人物的档案,我们会发现,不管哪个成功者,都是在有“志”的基础上闯出来、干出来的。不管是先贤所说或是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如不立志,学习、干事业必是一事无成。而只有立志奋发、立志拼搏,才能坚忍不拔,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将发挥80%~90%。
高校可以把优秀学生的电子档案制作成电视纪录片、幻灯片,在校园网上开设成功校园档案栏目,介绍成功校友事迹、卓越成就,既有利于在校学生树立目标,增强对学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也有利于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继承严谨治学、艰苦奋斗的好传统,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有目标,赶有榜样,从而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质和发展自己的潜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物理学;经济;社会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物理学由于所研究的物质运动及其规律的普遍性,不仅是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各种技术科学的基础,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科学。联合国第58 次大会关于2005 国际物理年的决议中强调:物理学是认识自然界的基础,物理学是当今众多技术发展的基础,物理教育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基础。联合国大会决议的精神体现了物理学在教育、科学、文化领域中的特殊地位,标志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物理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由此引起的科技进步、文化创新,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把人类带进了现代文明社会。
中国古代学者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探究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还导致一系列的技术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包括火药、造纸、指南针、印刷术以及冶金术、航海术等等,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特别是15世纪之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作为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从牛顿时代到爱因斯坦,物理学的大师们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物理学领域中的伟大变革接踵而至。这一切不只是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空前深入,而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宇宙、时间和物质的认识。
15世纪、16世纪,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不怕打击、迫害,首先向封建神权统治发起挑战,让科学的阳光照亮人们的心灵。17世纪伟大物理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宣告了天上、地下都服从同—规律,从而给封建神权统治以致命一击。18世纪,物理学家巴本首先根据蒸气可以做功的物理思想,设计出第一个蒸汽机模型。80年后,又是在物理学家的指导下,英国的技师瓦特才完成了蒸汽机的实用化改造,蒸汽机的发明是物理学应用在技术上第一次伟大创新,吹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号角。19世纪伟大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架起了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桥梁,从而为人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革命)铺平了道路。尔后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20世纪电子信息技术基础。20 世纪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代表的现代物理革命,不仅带动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划时展,并全面带动科技革命,开创核能技术、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一系列的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划时代飞跃,进入自动化、信息化社会。“物理照耀世界”、“没有物理学发展就没有现代文明”这些口号,既是对物理学在现代人类文明发展中伟大贡献的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意味着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物理学仍然承担着重大的使命。几百年来,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物理学是一个强大的原动力,也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几百万年,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也已有5000 年,但是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为什么直到18 世纪工业革命,尤其是19世纪电力技术革命以后,人类社会才发生如此迅速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性发展。这应该从物理学的创新发展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物理学作用于其他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催生了一大批分支科学和边缘交叉科学,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科学和技术,甚至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例如,建立在基因研究基础上的生命科学,本身就是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携手共同努力的伟大创举。现代医学的诸多诊治方法,如X 光、B 超、CT、核磁共振、射线、激光刀等,都是直接应用现代物理学的成果。
物理学也是工程技术的基础。没有经典力学和热力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一代又一代热机的改进和发展,不能创造出汽车、火车、飞机,不能有火箭和人造卫星,以实现飞离地球、奔向太空探索的梦想。没有电磁感应理论,就没有电力技术。
没有量子力学的创立,就没有固体电子理论和半导体物理学,就不能创造出晶体管、集成电路,也就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物理学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没有现代物理学就没有现代化家用电器,没有现代家庭物质文明。
物理学科在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系统地培养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方面、教育方面也有着特殊的地位。物理学的技术成果,不断转化成生产力,已经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物理学的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它在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看到,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和高度文明的同时,也逐渐地滋长了人们技术至上、物欲横流等功利倾向,忽视、远离基础科学研究,忘记了创造现代文明的科学技术之母的物理学,忘记了物理学一直在充当引领科技发展的火车头作用。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商品市场普及到亿万家庭,但是普及和提高精神文明却是一件十分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公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是需要进行长期教育培养的,各级物理教育课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承担这一重任。
参考文献:
[1]吴东好.物理学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发展的意义[J]. 法制与社会. 2009(20)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法规;教学设计
1.财经法规课程目标设计
1.1 总体目标
通过财经法规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经法规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会计活动中常见的法律制度,使学生在会计业务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操作原则;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熟练运用会计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经济法律制度;从容应对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
1.2 知识目标
(1)知道会计法律制度相关知识;(2)了解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知识;(3)掌握税收法律制度相关知识;(4)了解财政法律制度相关知识;(5)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
1.3 能力目标
(1)通过完成会计机构设置、记账、岗位设置、会计工作交接,学生能运用会计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能正确进行会计业务工作。(2)通过完成开立账户,填制票据及背书和付款,正确办理各类支付结算及解决结算中出现的问题,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支付结算,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3)通过对主要税种、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征管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及办理纳税申报、胜任税务、税务登记的工作。
2.财经法规课程教学单元项目设计
2.1 会计法律制度
(1)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与工作管理体制。能力目标:能进行三种制度和三种管理体制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三种会计工作管理体制;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按照效力从高到低将不同类型的会计法建制度结构图;可展示的结果:法律层次机构图;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我国现有各类法建立法律层次结构图,以结构图以及分类依据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目标:能分析会计核算的过程及其监督;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相关内容;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流程分析判断,确定会计核算过程的正确性;可展示的结果: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说明;考核内容与方法:小组讨论、教师点评,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3)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能力目标:能进行会计岗位设置、交接工作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置原则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分组模拟设置会计机构;可展示的结果:机构模拟设置图。考核内容与方法:小组讨论、教师点评,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2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支付结算与现金管理。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支付结算;知识目标:掌握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模拟票支付结算据操作练习;可展示的结果: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现金管理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的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银行结算帐户。能力目标:会进行银行结算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知识目标:掌握银行结算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程序;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可展示的结果:案例分析结论;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程序的模拟操作,提出正确建议,判断建议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3)票据结算方式。能力目标:能进行票据的办理;知识目标:掌握商业汇票、信用卡、汇兑的办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模拟票据办理;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商业汇票、信用卡、汇兑的办理,提出正确建议,判断建议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3 税收法律制度
(1)税收常识。能力目标:能进行税收分类、区别税法的构成要素;知识目标:掌握税收的概念、分类、税法的构成要素;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通过对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考核内容与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建议的正确与否打分。
(2)主要税种。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5种主要税种;知识目标:会进行5种主要税种的计算;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分别计算5种税种;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评任务单进行打分。
(3)税收征管。能力目标:会进行税务登记开具发票、纳税申报税担保、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程序;知识目标:掌握税务登记的时限、手续和相关规定了解发票的种类;掌握发票的申领、使用、缴销程序;纳税申报;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税务登记表已填制发票复印件及发票登记簿;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评任务单进行打分。
2.4 财政法律制度
(1)预算法律制度。能力目标:能正确了解国家预算法律制度;知识目标:掌握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管理的职权程序;掌握发票的申领、使用、缴销程序;纳税申报;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能力目标:能正确进行政府采购;知识目标:掌握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能力目标:会进行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支付的操作;知识目标:掌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支付方式程序;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5 会计职业道德
(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能力目标:会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八个方面内容;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能力目标:能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案例分析;知识目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内容、建设;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编写组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
[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
篇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卫生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我校采取“抓建设,健全制度,完善设施;抓管理,严格把关,规范程序;抓队伍,注重培训,加强教育,提高员工素质;抓机制,强化领导,强化监督”等办法措施切实保障了饮食卫生安全,基本上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下面,我就武邑镇一中的食堂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声们批评指正。
一、学校食堂建设情况:
武邑镇一中食堂于---年新建,食堂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分为餐厅、操作间、主副食库房、职工更衣间及宿舍、售饭间、售饭厅等,其中餐厅面积—平米,其它区域共计---平米。现有就餐学生---人,食堂生均面积和餐厅生均面积均已达到规定标准。学校现有食堂从业人员---人,管理人员---人。
二、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的几点做法:
1、加大投入,规范建设,从硬件上确保学校饮食卫生安全。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没有合格的设施和合格的灶具,学校食品卫生就没有根本的保障。近年来,我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资金---万元用于学校食堂建设,添置了----等食堂设施设备,;餐厅内张贴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卫生、文明礼仪、节约、循序等意识的标语和警示牌,完善了食堂的硬件条件和餐厅文化,使食堂的硬件设施达到c级食堂标准。
2、健全机制,明确职责,从制度上确保学校饮食卫生安全。
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必须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底。所谓责任到人,就是事事有人管,关关有人把,环环有人抓;所谓责任到底,就是每个人各负其责,负责到底,出了问题,追责到底。
一是健全机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膳食处、总务处等相关处室人员为成员的学校食堂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建立了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学校食堂工作专题汇报,了解食堂运转情况,研究和制定对策,解决食堂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是明确职责。为使责任落实到位,学校建立了食堂管理和安全卫生责任制,明确提出了“专人负责,健全制度,经常监督,及时整改,杜绝事故”二十字的饮食卫生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责、育、查、会、报、奖、惩”的“七字”管理制度,要求各成员、各处室做到“三个到位”,即:考虑布置到位、指导督促到位、检查落实到位。
每学年开始,学校和相关责任人员都要分别签订“饮食卫生安全目标责任书”,同时完善了考核机制,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关关有人把,环环有人抓的工作格局,实现了责任到人,责任到底。同时,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食品药品监督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制订详细可行的整改计划,尽快整改,达到要求。
3、完善制度,精细管理,从程序上确保学校饮食卫生安全。
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程序做保证,必须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落实。为此,我校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建设食堂文化,强化师生食品卫生意识,培养师生文明就餐习惯。另一方面制定了细致的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强化督导检查,促进管理精细化。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师生食品卫生意识。
学校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卫生法》、《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卫生法律法规,坚持用法律法规指导工作,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为提高学校食堂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我校每周都要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卫生知识的培训,同时,积极在广大师生中开展食品卫生法律和法规的有关知识的宣传,举办各类食品卫生讲座,召开有关饮食卫生安全的主题班会,丰富了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建设食堂文化,构建文明、卫生的用餐环境。
篇8
关键词:校友 学风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1 当前高职院校学风现状
首先,从生源质量上讲,近几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明显。2011年,高职的录取最低控制线降到了低谷,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分数线在180分上下,也就是说平均每门课30多分就能入学,即使这样,不少高职院校仍然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2012年,高职的录取更加放开,文科理科的分数线在175分上下,部分高职院校的一些专业直接开始注册入学,对分数已经不作要求。面对这样的生源状况,可以想见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将是比较困难的。笔者选取了国家级示范高职园区――江苏常州高职园区五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发放了共发放纸质问卷500份。问卷主要涉及学风影响因素、学习态度等方面的17个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多场次的座谈会,与各学校的师生进行了深入沟通,力求掌握真实的一手资料。通过问卷与座谈会分析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不容乐观。学风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懈怠现象比较严重、违规违纪现象较多。其次,随着90后大学生的成长,他们身上具备很多新的特质,比如思想更为活动,个性更加张扬,不爱被说教等等。针对这种新状况,传统的学风管理模式已经面临着新的挑战。
2 高职院校校友资源概况
《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校友”的:学校的师生称在本校毕业的人,有时也包括曾在本校任教职员的人。而百度百科上则认为,校友就是曾经在同一个学校、大学、研究院(所)学习、工作和进修的人,就称为校友,以学校为标准,并不以班级等为标准。该文所指的校友,主要指本校毕业的学生。通过调研,我们总结出了高职院校校友的如下特点:1、行业分布广,专业技能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各类行业的校友大都具备基层工作经验,在实践技能方面有着较好的积累。2、优秀校友具有强烈的母校情结。经过在社会多年的打拼,一些优秀的校友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和社会地位,他们心系母校,愿意与母校分享自己的进步与成就。
3 校友资源与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校友资源可以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创建优良学风的重要载体。原因在于,首先,校友离开母校在外打拼多年,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可以对在校学生形成直接的指导;其次,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素材;再次,校友的成就也是激励学生热爱专业并刻苦学习的内在动力。校友过去在学校的学习经历、成长过程、优秀事迹以及校友目前的成功、成才、成就等,就是现在在校生最好的参照,也是最生动的实例,这比老师、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劝说来得更直接,更有效。学生能直接从校友的真实事例和成功经验中发现自己的“影子”,并总结出自己独有的体验,参照校友这一目标对象,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并从内心深处来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从而促进整个学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4 挖掘校友资源,促进学风建设的途径
4.1 将校友资源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优秀人物的激励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曾在本校学习、生活过的校友们,他们的事迹对在校学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校友们由于经历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同时又有着丰富的求学、工作、创业等摸爬滚打的经历和社会阅历,他们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往往是事理结合,情理交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在校生对于校友,特别是对一些有成就的校友们,往往会怀有一种羡慕、崇敬和亲近的心理。与曾经也在母校受过熏陶、学习的优秀人物进行接触,学生的心理距离会更近,产生的认同感也会更加强烈。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校友来对在校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通过在在校生中广泛开展校友报告会、与成功校友面对面的交流会、校友论坛等活动,让校友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交流,将校友走向社会的奋斗历程让校友本人来讲授,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信服、并以此为动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形成。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力量,以校友博客、微博等形式为载体,广泛宣传校友突出事迹,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实现校友与学生间的积极互动。让学生在与校友的互动中,接受校友的熏陶、教育与引导,从而促使在校生向校友看齐、以校友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因此,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4.2 将校友资源与学校师资队伍相结合
校友大都经过社会实践的打磨,积累了较丰富的知识和技术,并且更加贴近生产实践。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友也是教学改革中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之一。校友提供的最新技术信息、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的服务支持等,对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够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聘请校友来学校做“兼职教授”、“名誉教授”等,让校友定期来学校给全校师生做专题讲座,或让校友到学生实验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指导,或带领学生到校友的工作单位、企业等去现场学习、实践、实习等,不仅可以弥补学校师资之不足,还可以拓展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更可以让学生从校友身上学到知识、技能、各种为人处世的本领和积极向上的情怀。这是任何校园内的课题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也是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应极力推崇的做法。
4.3 将校友资源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可以依托纪念性标志物,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一是建立校友纪念墙或树立校友塑像;二是对道路、桥梁、景观、教学楼等相关设施进行冠名。这种直观性的校园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优良学校学风的形成。在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可以开发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从而来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如笔者所在的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就提炼出以我院杰出校友、现代技术工人典范―邓建军为代表的“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校园文化,并配合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此校园文化深入、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黄飞,邢相勤,刘锐.高校校友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9(5).
篇9
【关键词】研学后教;导学案;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生的学习不能是被动的接受,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就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在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导学案的编写要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设计总体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任务
自主学习首先要明白要学什么,然后再是怎么学习。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设计好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良好的自主学习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价值观目标,以及导学重、难点,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目标的设计既要体现知识目标,也要有能力目标,更要有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2.加强直观操作,贴近学生生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着手,因此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就从学生较熟悉、较喜欢、较好奇的方面着手,加强直观操作,吸引学生自觉参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学环境,达到思维境界。比如:黎老师把六年级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研学拓展设计为:就“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这一问题,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这些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操作起来容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鼓励学生自己质疑
我设计的导学案一般会有“教师提的问题和我的疑惑”这个环节。关于“教师的问题”这一块,我一直本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寻找不同问题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激活学生思维的原则,训练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发展。为了激励学生质疑,我在每课时都设计了“我的疑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由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果学生不能解决,老师再点拨,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利用导学案有效落实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1.研学后教既需要教师的“研”,也需要学生的“研”
无论是教师的“研”,还是学生的“研”,其前提都是“自研”。小学生的“自研”,有课前的自研及课内的自研。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慢慢形成“自研”的能力,真正学会学习。让学生通过预习能够首先确定学习目标,然后按目标要求展开探究自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知识和完成基本训练。预习完,学生要登记好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2.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
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预习。我要求所有同学课前先把学案上的课前准备认真做一下,把学过的知识复习一下,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通过自主学习课本的内容,不是简单的读一下,而是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其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其基本内容,结合“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问题逐渐理解教材中的内容,确实不理解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相互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同学提出质疑。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预习要求,以达到每一位学生都会用“导学案”,乐用“导学案”。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解答,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上的自信心
通过学生预习之后在上课前反馈的疑难问题,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认领”自己能讲解的问题,指导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个过程有理有据,争取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对于不能弄清的地方一定要问个明白。总之,老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
三、课堂上运用导学案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改进教法、指导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容器,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我们的课堂更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重视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堂环境和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当好课堂学习的指挥,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
2.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潜能充分地拓展
教学应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才能为自主学习开拓充分的空间。
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改教学为导学,给学生足够的课堂思考时间,每节课老师说的较少,多半时间都是学生说,学生活动,学生找资料,学生讨论,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还要不断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倡思维的多元性,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医学论文和本科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3.及时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核心是就发展思路和模式作出选择,以更好地促进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即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发展观是教育发展主体针对教育发展作出的价值整合与主体选择。不同教育发展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主体诉求,其发展观有显著差异。学者、政策制定人员和高校之间,教育选择上着眼点不同, 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就会有明显差异。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发展观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必需正视的现实问题”。[1]总的来说,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客观性,主体意识、质量意识、时代意识,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判据。所谓合目的性,即指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最终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所谓合规律性,即指发展以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发展模式选择的指导原则;所谓合客观性,即指发展以国情、省情、校情等作为发展的客观基础。
2006年11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由此,高职院校掀起了“建示范”的热潮。示范性建设的意义不可谓不宏大、深远,正因为其重大,更需要以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导其建设,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围绕示范性建设,宏观、微观领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更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予以匡正。
一、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需考虑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通过示范校的创新、引领,搭建“立交桥”,沟通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示范校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的协调发展;示范校建设的任务导向与人本取向的协调统一。
(一)搭建“立交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能够有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数量、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与发展。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高职院校的“人才效应”影响、改变着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赋予示范校更多的自主权,将促进示范校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并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掀起教改热潮。同时,建设计划着力于核心竞争力打造、办学水平提升、特色凝练。从而,为构建畅通、有序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契机。比如“对口升学”涉及“高职考”——中职教育升高职教育,还涉及“专升本”——高职教育升本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口升学中的不对口教育。一方面,对口升学实现了中职、高职与本科的一体化教育,解决了“断头教育”问题和生源问题;另一方面,却是招生院校抱怨生源质量,而不是针对学生不同背景基础,因材施教,实施对口教育。这些问题,都有待示范校大胆探索,为解决“进口”、“出口”问题开拓全新模式,为沟通高职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衔接渠道创造契机。
(二)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示范校合理分布、
多元共生、协调发展示范校计划的启动,就是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最终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大好局面。在示范校的遴选上,要着重考虑代表性。不同区域、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模式皆应有所分布,以体现示范引领作用。从前两批次的示范校分布情况看,数量上,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海南省、西藏自治区未有分布外,其他地区或多或少皆有分布;专业分布上,综合类高职院校27所,单科类院校中,农林牧类5所,工程类4所,工业类4所,财经类3所,交通类13所(含船舶、汽车、航空),建筑类3所,电子信息类2所,石油类2所,水利水电类2所,民政、美术、医学、机电、公安类皆为1所;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23所,西北地区8所,西南地区8所,华中地区9所,东北地区7所,华北地区10所,华南地区5所①;类型上,高等专科学校6所,高等职业学院64所;办学模式上,合作办学模式有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行业办学模式有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地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有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业办学模式有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从上述不同分类情况看,示范校分布情况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区域布局上还有待完善。特别是办学模式上,民办模式等特色亮点亟待挖掘,以发挥政策鼓励引导作用,实现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协调发展。
(三)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的和谐、全面发展
示范校计划的实施,引发了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的和谐、全面发展问题。政策制定者意图通过示范校计划的启动,“以点带面”,先抓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整体水平。对示范校来说,发展获得了政策、资金支持,发展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发展赢得了契机。但毕竟资助的名额有限,对于未列入示范的院校来说,即担心这种示范是否是一种投资的示范,是一种学不到的示范,更为忧心忡忡的是由此步步落后,成为高职院校的第二梯队。
从理论上讲,这种顾虑与担心,更多源于对组织合法性的担心。“组织的生存发展要遵循两类机制:一是效率机制,一是合法性机制。所谓合法性机制,就是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在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或做法的这样一种制度力量。其基本思想是: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合法性机制分为两类:一是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组织的行为和组织形式由制度塑造;二是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制度通过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组织的行为。”[2]
我国高职院校作为一种弱技术、强制度环境下生存的组织,更大程度上受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制约。首先,办学水平评价的主体主要还是政府,政府评价直接与各种拨款相联系;其次,政府的投资政策决定着高校的发展命运;第三,从文化观念看,高职院校还被视同为二流高校,如果未评为示范校,则意味落入二流中的二流,发展前途岌岌可危。由此,带来了示范性院校申报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首先不是考虑自身的办学水平、办学定位、外在条件,而是以项目申报为第一要务。某种程度上讲,申报也有其象征性意义——向教育主管部门、师生员工彰显发展愿望,传递出领导层是励精图治、奋发作为的信号。于是,精力不是集中于苦练内功上,不是着力于特色凝练、核心竞争力打造上,而是放在项目申报上,打乱了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如果三次申报终未成功,对发展空间的不适当归因,自然导致丧失发展动力。
孰不知,示范校计划并非一项精英取向的“重点校”政策,非示范校也不是政策的“弃儿”。示范校计划的政策本意恰恰是通过抓龙头来抓发展、改革、管理的模范。通过建设,使示范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显著提高,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楷模作用,总结出可供推广的经验、模式和制度,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发展。集中力量重点建设100所示范院校,同时面向1000所学校推行质量工程,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示范校建设计划就对口支援、共享资源库的详尽规定佐证了这一点。
示范校计划的科学实施,归根溯源,一是要解决对政策公正性的认识误区;二是要解决定位问题。
谈到政策公正性,首先要区分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公平属于价值判断,平等属于事实判断。当遭遇资源瓶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自然成了教育政策取舍的基本思路。“衡量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合理性,需看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是否有利于整体社会的发展。当平等分配或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整体社会的发展利益时,这种教育制度与政策就是合理的,因而也是公平的。衡量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公正性,需看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有利于所有人的发展。有利于所有人的检验标准往往不可能是统一的某个标准,有利于所有人实际上是指大多数人的价值认同,也即符合大多数人的发展利益。所以说,教育机会与资源的平等或不平等分配同样均可能产生公正性。”[3]示范校计划的出台正是从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大局出发,考虑到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以激发整体可持续发展活力为基本政策取向,政策本身是公正、合理的。但中国自古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心理。“不均”在现在主要是指发展机会的不均。发展结果的不均等未必是不可接受的,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则是关注的焦点。所以,示范校的遴选,更需关注形式和程序的公正与合理,规则面前“校校”平等。这样,无论结果如何,各申报院校自然心悦诚服。
涉及定位问题,当低层次就意味着低水平、低配置、低声望时,则会让非示范校安心屈居低位,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但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各就各位、各安其位、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从近期看,关系示范校计划的合理运行,从长远看,关系高职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问题。结合示范校计划,政府对院校的定位要综合考虑区域、类型合理分布等因素,“多少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依据的更多的是过去的成就和声望,这与定位着眼于未来存在一定矛盾。对没有辉煌历史但有发展潜质的院校来说,着实吃亏。但需要认识到这种定位不是固化的,而是动态发展的”。[4]“从参与定位的主体看,有政府、高校、社会三个定位者。定位是由政府宏观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理性选择三者共同发挥作用的产物。”[5]自生秩序是高校定位的内因(内熵),政府的定位是外因(外熵),后者必须以前者作用的发挥为基础。”[6]所以,非示范校立足本位,采取消化、吸收、再创新策略,往往能逾越示范校的艰苦探索阶段,少走弯路。采取赶超战略,就有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此,形成示范校与非示范校比、学、赶、帮、超,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美与共、和实生辉的良性发展局面。
(四)项目建设的任务导向与人本取向的和谐统一
《荀子·王制》中有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最终都体现在人的发展上。示范性建设的最终旨归也应是通过建设,使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建设绩效的考评也应关照师生员工能否共享项目建设带来的丰硕回报。
但目前示范性建设过程中,示范性建设被具体量化为时间节点、数量指标。主要包括精品课程数、教材数、基地数、双师数等。而为了这些数据,高校基本上采取攻坚方式,集中资源、出台政策,尽快作到数据的提升,由此在体量上接近“一流”。但是,办教育,重在环境熏陶感染;搞示范,重在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环境营造。也就是说,我国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关键不在于列出若干具体数量指标,确定在某个时间段达到的业绩水平,而是要从院校自身环境建设出发,着力于一流教育氛围营造,一流创新平台搭建。惟其如此,示范之源——人的创新思想,才能竞相迸发。在没有建立起创新人才生长的土壤时,列出任务落实的具体时间表,意义是有限的。
目前,部分院校、教师恰恰陷入示范建设的事务性工作中,不是为创示范而建设,而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建设,目的与手段被彻底颠倒。更有部分院校领导层的“献礼思维”、“数字政绩”意识,给师生员工带来了繁重的“课业负担”,教师不堪重负,疲于应付。轰轰烈烈搞示范,扎扎实实走过场,如学生在企业店面前拍张合影就算工学结合的佐证等。由此,惠民利国政策演变为扰民工程,示范工程演变为造假工程,就会得不偿失。
当然,也有部分学校能意识到示范建设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提出创业“建设一流、创新成就示范、创造共享幸福”的建设口号。从理论上讲,该口号更具有“管家理论”所言及的参与者不再是一个机会主义的偷懒者,而是一个好的管家的积极意义。“管家能知觉到从有利于组织的行为中得到的效用比纯粹利己的、个人机会主义的行为得到的效用更大。他不再是纯粹自利、个人主义和机会主义的,而是集体主义、可信任的。”[7]严格的控制和硬性要求可能会为效率带来负面作用,减弱管家有利于组织行为的内在动机。套用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示范性建设也应是一项“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的工程,以人为本,人本取向是其能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理念。
二、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立足示范院校,需着重考虑处理好:项目建设与常规工作的全面发展;示范性建设项目与非示范性建设项目的协调发展、示范项目内各子项目的协调发展;示范性建设任务期与学院长远战略规划的协调统一,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项目建设与常规工作的全面发展
示范性建设项目报批之后,各示范高职院校纷纷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有的地方简称“项目办”或“建设办”、“示范办”。一方面,显示了对项目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有不以项目建设冲击学校正常运行秩序的考虑。项目建设是龙头、中心、重点,示范建设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时间明确、责任明确,要作发展的模范、管理的模范、改革的模范,完全可以考虑将之与常规工作融合并带动起来。
这方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了大胆的有益探索。其建立了一套责任体系,责任体系从两个层面出发,一是项目主管部门,一是项目建设部门。项目主管部门与平时的职能部门结为一体,根据项目的具体任务,属于哪个部门的具体工作就由哪个部门来具体负责。比如,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务处的工作,该项目的主管部门就是教务处;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是人事处;产学合作由产学合作办公室负责;东西部合作、社会服务,由职教集团来负责;示范建设中的课题,由科研处来负责。项目的建设部门这条责任体系,则在分院和专业。分院一方面是建设部门,另外也是管理部门,承担对示范项目与非示范项目建设与管理任务。项目办主要管制度建设,进行项目管理、绩效考核、资金管理、沟通协调,起宏观的协调、检查、监督、监控作用。
如此,项目建设融入学院常规工作之中,同时也对常规工作的改革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在项目建设中也增加了主人翁意识。同时,改革示范之风为学院今后的变革发展埋下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种子,相对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在把握变迁有效性和合理性难度等方面的弊端,更凸显出未来变革收益的确定性。
(二)示范性项目与非示范性项目、示范性项目内各子项目间的协调发展
在示范性建设过程中,院校领导经常遇到非示范性项目负责人的抱怨诉苦,抱怨经费、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非示范项目遭遇发展瓶颈。由此,引发了示范项目与非示范项目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问题。
示范与非示范建设项目的区分,更多的是依据专业以往的办学历史、专业基础及发展水平。对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的高职高专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并拓展相应的新专业。非示范性项目中往往有很多新专业,新专业刚起步,底子薄是现状,但不代表其没有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这部分更应是学校予以重点关照、积极扶持的部分。另外,非示范性建设项目中更多的是基础性、公共性项目,其意义价值不能小觑,如公选课、通识课等。通过示范性建设项目,更关注工学结合,关注专业、课程、教材、基地建设,关注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提升,但这些不是降低对人的素质养成关注程度的借口。诚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同理,示范性建设项目内部各子项目间也有协调、平衡发展问题。硬件建设在有了资金保障之后容易实现,软件方面中的理念、模式、方式、方法创新,因需投入更久时间、更多精力予以培育,则容易受到忽视。再如,示范校建设中,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往往成为校方关注的焦点,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则相对迟滞。推行示范校建设计划的目的旨在通过提供发展契机,使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得以辐射推广,使先进思路、模式发挥示范效应、扩散效应。但如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中网络平台建设(共享资源库建设)滞后,则示范将不成其为示范。
(三)示范性建设任务期与学院长远战略规划的协调统一
如果说前两项是从横向空间纬度考虑的话,本项则是从纵向时间纬度着眼。示范性建设历时三年,是否示范建设就是随着建设期满自动宣告结束。如若不是,期满之后,学校还需如何去做。
对于示范性高职院校来说,从谋划示范建设的那一刻起,打造“百年老店”,树百年品牌已经深深扎根于院校领导层的思维中。示范是要辐射的、示范是要别人学的,但示范更是要引领、带动的。示范不是“一招鲜,吃遍天”,也不是“猫教老虎——留一手”而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自从1990年G.K.普拉海拉德和G.海默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以来,核心竞争力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持久的某种优势、能力或知识体系,据此能推出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独特能力。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源于科学的定位、特色的凝练、更靠的是系统的战略规划予以保障,不致使品牌、特色落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三代而亡”的命运怪圈。只有把示范建设和学院的长期战略规划统筹起来,示范院校才能更好地建示范、才不至于担心被别的院校“盗”走“真经”。这方面,个别院校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提出的“跳出示范建示范”可以说把握住了示范建设与学院常规工作、与学院长远战略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结语
总体上,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剖析示范性建设中需重视的问题。围绕示范性建设需要思考的还有示范什么、“如何示范、如何学习”三个问题。示范什么方面,如示范院校获得了招生自主权,原本这一放权体现的是对示范院校改革招生机制、提升生源质量的政策支持,但现实中却出现了自主招生分数线极低现象。如果说是因为招收三校生,更注重学生技能素养,可以理解。但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变相走关系,招收条子生,自主招生成为藏污纳垢之地,则不能不说是示范的败笔。如何示范,一方面要示范、要对口支援,另一方面是庞大的接待经费开支,及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冲击。建立共享资源库,加强党纪约束,杜绝巧立名目,搞变相旅游或许是下一步着重努力的方向。
如何学习,针对的是非示范校科学“取经、念经”的问题。别人的思路、模式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照搬照抄,更需从个性(示范校的)中把握共性、从个别中推出一般,从现象中总结规律。即便是“真经”也有被念歪的情况,这里面就有结合国情、省情、校情的问题,就有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1907年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这句话点明了特色之真谛、价值所在。非示范校也应着力于打造自身特色,“通过目标特色产生导向力、学科(专业)特色产生生产力、模式特色产生发展力、环境特色产生吸引力、校长特色产生凝聚力、教师特色产生影响力、学生特色产生竞争力。”[8]
[注 释]
①华东地区指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西北地区指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地区指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华中地区指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东北地区指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北地区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华南地区指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
[参考文献]
[1] 赵云花.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教育发展观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4):36-37.
[2] 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4-117.
[3] 马和民.从构建和谐社会看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23-25.
[4] 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52-56.
[5] 何超.高校定位与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5-48.
[6] 陈厚丰.高校定位:自生秩序与分类引导的有机结合——兼与邓耀彩博士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2006(6):50-60.
[7] 李福华,尹增刚.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9):51-56.